高校工程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9:03

高校工程管理

高校工程管理篇(1)

高校建筑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一项基本设施,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地。要改善高校建筑和道路的修建水平,保证各项设施的安全,就要对房屋进行及时的修整,并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状态,合理的利用各项资源,做好校舍、校园的维护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育工作服务。此外,要把校园和校舍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就要完善高校的各项管理体制。

1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1维修工程达不到真正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的维修工程具有工程量庞大、维修困难等特点,此外,高校维护工程的内容特别多,涵盖给排水、土建、通风、供暖、绿化以及强弱电等方面;为不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一般维修的时间都集中在假期,工期比较短。而负责高校维修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数目又不多,所以,通常会出现一个负责人同时负责几项或者几十项管理工作的情况,而在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当中多少会涉及到他们不懂的专业知识,从而造成管理的困难,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此外,由于缺乏技术水准,通常会受到施工企业的欺骗,导致工程维修效率不高,引起维修成本高,维修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等问题。因而,高校维修要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就必须要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

1.2维修工程项目的立项没有系统性和规划性

因为大部分高校成立的时间都比较早,所以很多的设备都出现老化等情况,有的设备甚至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大多数的公房、宿舍、实验室、道路以及校园设备都需要维修和完善。但是高校得到的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支持是有限的,这样一来,高校在进行维修计划的时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现象,缺少规范化和专业化,从而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效率的下降。例如,在屋面治漏方面,每次都只对漏水层进行维修,而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根治,从而造成漏水层下面的各层出现水分丢失过多或者干裂等问题。因而出现了年年漏水,修补无效的结果。

1.3维修工程缺乏制度化管理

高校每年用于维修的经费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之间,通常不会超过百万,维修的周期在几天至一个月之间,不会出现上百天的情况,维修工程表现出规模小,工期短工的特征,这样就造成了高校的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不够重视。此外,对于施工单位的选取、项目的审批、材料的选择、施工的监督、现场的管理以及维修的完成效果等方面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使得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又的时候,施工单位还会为了尽快完成维修工作,忽略了对维修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试验。

2加强维修工程管理的方法

2.1成立专业的维修工程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分配制度

(1)定期对管理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的管理工作,按要求给维修工程分配专业的装饰、土建、暖通、绿化以及水电等技术人员,摒弃以往陈旧的管理观念,确保每个基层的工作者具备专业的工作水平。

(2)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项目的负责人不可能一个人管理好全部的项目,所以,一些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项目要由相应的专业人员去负责。专门的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这样就能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合理,从而确保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复核要求,达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维修质量,缩短维修周期,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2.2提高维修项目立项的系统性和规划性

(1)根据高校的基建情况、经费情况,按照单位的需求度,在尽量保证利益的最大化的情况下给项目立项。(2)要求参与立项的工作者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和项目的申报者进行沟通,确定项目是否可行,避免出现盲目施工的情况。(3)在某个项目立项完成之后,如果发现建设标准设置过高,计划经费、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那么施工就没法顺利进行,立项也就作废。如果标准设置过低,那么维修就没有预期的效果,无法为高校的教育服务,整个工程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进行标准设置的时候,要对质量、进度、经费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遵守设置的标准,避免盲目施工的现象发生。

2.3建立合理、规范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1)优选施工单位。优选施工单位要遵循如下准则:a.选择口碑较好、有经验的施工单位;b.所选施工单位的资质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选取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自主确定方式。按照维修的标准,给施工单位的选择制定工正、公开、公平的招投标制度。根据招投标制度来选出比较有实力且符合要求的施工团队,这样可以节约维修经费,保证维修的效果。

(2)按要求签订相关的合同。在确定施工单位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合同的签订,并要求所签订的合同规范、合法,对合同的具体要求如下:对施工的标准要有严格的规定,对工程费用的支付方式和程序也要有明确规定,并明确施工的时间和违约的后果,从而维护双方的利益。

(3)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施工现场的关联属于维修工作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场的施工一定要按方案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的要求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要设计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于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要做到如下两点:第一,组件一支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团队;第二设计一个和项目管理标准相一致的管理制度。组件一支素质高、技术好的项目管理队伍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项目管理制度要涵盖以下内容:施工进度的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以及材料管理制度等。由于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所以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招标和签订合同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对工程的实施方案、施工材料、安全保障、工期保障以及机构管理等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在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服务安等方面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安排技术水平较高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员工对施工的全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多方的力量对施工单位进行调配或者制约,对用于施工的材料和装置进行仔细的审核和评估,减少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现象的发生,对于变更比较大的情况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审批。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能够直观的反应维修工程进度是竣工图。

(4)在工程完成之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维修完毕之后要经过严格的验收才算整个工程真正完成,通过验收之后才可以进行各项费用的结算。通常工程的验收要经历几个步骤,验收要遵循如下准则:①延时准则。也就是在工程结束之后要等待的时期到了才可以对其进行验收,因为很多的问题通常会在施工完毕之后才出现,因而在工程结算的时候不宜马上验收。②多次验收准则。验收的内容包括对施工人员的资格、施工的方式以及施工的材料等。对于其中的竣工验收、单项验收以及修改后的验收等要进行多次验收,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③责任界定准则。如果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工期延长或者工程质量不达标等无法通过验收的现象,要对双方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合理的规定,对双方各自应付的费用也要做好协调工作。

3结语

高校维修工程的管理属于一个比较系统、有机的过程,一方面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维修工作的进行比较困难。此外,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仍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摸索出一种符合高校维修的现状的,达到相关维修标准的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案,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睿.新时期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2):313-314.

[2]孟德增.新时期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35(3):210-211.

高校工程管理篇(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高校工程管理篇(3)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高校工程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 TU71; G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84- 02

1 我国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自20世纪末实行扩招以来,基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对于基础建筑工程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大幅增加,高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空前繁荣,一度成为建筑设计、施工行业角逐竞争的目标。我们不难看到,高校愈加重视对校园基础空间的拓展,基础建筑硬件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体来说,正规化和程序化是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走向。但是,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1.1 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

当前我国高校仍处在快速扩张阶段,而现有的基础建筑设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加快建设是此阶段的主旋律。但问题在于高校的基建项目普遍存在项目投资大、施工工期短、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等问题,工程的紧迫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

1.2 管理程序与模式亟待改进

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管理程序的不规范是我国当前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少高校的基建管理结构不尽完善。当前基建行业主要执行的是项目监理制,建设单位(甲方)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协调管理使用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关系。但通常这几方又存在一些矛盾。由高校基建部门来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难度较大,易造成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另外,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在程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如资金未落实就开工、个别项目未办许可证、项目后续验收不能及时跟进等,主要是由于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劳动密集及施工建设周期短以及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造成的。

1.3 重视新建项目,不重视改造项目

新项目的建设顺应了高校快速扩张的趋势,但并不能因此掩盖旧建筑项目的“老龄化”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面临的又一难题就是旧建筑项目的改造问题,高校在对新筹划的基建项目进行大力投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改造工程不但不能划为“边缘”工程,还必须成为高校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分析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在整体上可分为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具体又分为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投入使用等管理过程,其各个步骤应该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现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就我国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2.1 以人为本,树立先进理念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必须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所谓先进的理念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贯彻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项目建设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体现出先进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工程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一是要从各个环节入手,无论是项目的规划、设计,还是项目的施工、维护,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都要做到最大化,不遗余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此外,还要将建筑学、生态学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融合,对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创造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二是要有为用户服务的观念,高校基建必须要符合高校的发展战略,让高校建设和高校发展同步,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学校长远的规划,不能只考虑主体工程,还要兼顾配套工程。建筑布局要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为师生提供适合的生活、学习环境,以服务于学校发展全局。

2.2 增强基建项目管理的计划性

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必须要适时增强规划性和预见性,不仅要增强项目时间管理的计划性,还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规划性。因为高校基建工程与一般的工程不同,存在工程范围大、作业量大的特点,各种工程手续等环节占用的时间多,耗费的精力大,如果其的某一个环节拖泥带水就会影响到全局的运行计划。所以,项目时间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投资方的足够重视。

2.3 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

对高校基建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对施工阶段的控制,笔者将从材料质量控制、隐蔽工程质量监督、签证以及竣工阶段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施工质量必须要放在管理工作的第一位,质量关过不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安全和高校的投资效益,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确立以人为质量控制核心的原则,对工程设备、材料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将材料选择制度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工程隐蔽部位的质量监督也是重要环节,隐蔽工程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督部门必须对此进行一系列工序的检验,严格秉承“上道工序不过关,下道工序不进行”的原则。第二,在高校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签证是保证工程造价的重要记录,必须要保证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当每项施工工序完成时,要在第一时间办理现场签证,以免造成签证数据失真。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无论哪一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全局利益,而高校全局利益又事关国家教育发展大计。因此,高校基建工程只有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管理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适应高校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和军. 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 建筑经济,2006(2).

高校工程管理篇(5)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以及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基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提高高校基建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稳固的物质保障。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进度存在着有组织、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组织因素是其中最难以控制的。因此,若要管理好高校基建工程的进度,为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稳固的物质保障,需要处理好有关组织因素的工作。本文就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高校基建工程的进度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1 工程的实例

学校学生宿舍五区工程,框架14层,建筑面积16026平方米,学生宿舍398间。工程拟定9月26日开工,次年8月10日完工,工期318日历天,实际开工是在国庆节过后,即10月8日才正式动工兴建,比定额工期少49日历天,工程工期相当紧张。因此,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设计专门的进度控制部门及措施,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工程开工后,学校建立了以总务处为总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由于工程主体投资大、作用突出,在工程中建设中处于主要地位,整个工程是围绕着主体施工单位的施工为主线,进行组织的,主体施工单位与学校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商将部分专业领域的施工分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包(如消防及电梯安装)。监理单位对工程的建设从投资、进度、安全、质量进行控制,设计单位从以设计变更的方式对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控制调整,造价咨询单位主要对工程招标的工程量清单及施工部位进行指导,材料设备供应商则及时配合主体建设进度的需要,穿插在主体的施工中。这些关系式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这需要建设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时监控工程的细节。

2 影响工程进度的组织因素分析

各个单位由于分工的不同,在组织协调上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而且,在具体施工中,每个工程的特点,每个施工单位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

(1)组织协调力度不足,学校要协调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等单位,并组织足够的资金用于建设,施工单位要组织协调资金的调配、分包、劳动力、材料、机械等部门,学校与施工单位协调力度较大。

(2)沟通力度不足。主体施工单位分包和总包、主体施工单位与设备商是不同单位的组合,在配合问题上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因素。

(3)责任心不足。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审阅图纸,不能及时提出图纸中的缺陷,导致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出错较多;造价咨询单位对工程量计算与实际用量出现较大误差,引起进度款拨付环节延缓,导致拖延了工期。

(4)预知感不强。学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由于自身经验水平不足,无法对即将影响工期的因素进行预判。

(5)缺乏应有的动态控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难以提出对工期滞后的处理方法,并有效调整网络计划图。

3 对工程进度组织因素的处理

(1)理清关系,加强学校组织管理协调性。学校非常重视建设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办、总务处、招标办、监察处、审计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基建工作小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立项、招标、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项,采取集体研究和审议的方法管理;同时,对已开工的基建工程建立工地例会制度,通过工地现场会议及时解决出现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在其中关键线路上的某个环节出现延误,必然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在上传下达指令过程中,学校应遵循基建管理程序,不应绕过监理、设计等单位,直接指挥施工企业,否则,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甚至会产生返工的现象,同时,也一定程度挫败监理单位的积极性。为此,为了避免对工程进度交叉作业指挥,缩短问题上报协调时间。学校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尽可能跟班作业,及时了解工程现况,做好工程的事前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避免返工,工程变更等重大问题以工地例会的形式,召集基建工作小组、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进行讨论现场解决,必要时邀请建设主管部门参加,形成书面的会议纪要,缩短事情上报解决时间。

(2)加强对参建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学生宿舍五区工程的参建单位及主体施工总包和电梯、热水供应设备安装分包,参建单位大都初次配合,需要加大组织管理力度,促进施工上的磨合,保证工程的进度。在土建施工中,针对电梯、热水供应设备安装部位,配合单位与主体施工单位进行讨论并对土建建设提出的相应要求。如由于热泵安装在天台上,热泵设备较重,启用后将产生巨大震动,为此,在施工前经几方讨论,经设计变更,在热泵安装位置进行加固,同时,也采取了减震防噪的措施,保证安全使用。

(3)强化责任感,提高对工程建设预知性,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在每个分部施工前,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学习和消化图纸、施工方案以及周围环境勘查,对于施工图纸中出现的错误、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同时,也要求设计方尽快提出处理方案;对于施工中出现工程量清单错漏项以及计算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现象,及时反馈给造价咨询单位,要求造价工程师尽快复核,办理造价变更程序,调整进度款拨付计划,同进还要保证整个工程造价可控。学校经常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巡视工地,及时发现建设工程现场出现的问题苗头,并予以制止。当预知到将产生有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讨论解决。对设备商进行必要的跟踪,并要求在召开工地例会时到场,根据设备需要提出相应的土建水电等建设要求。

(4)提高对工程资金、资源的组织计划性。学校要及时提供必要的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有些工程是省级财政投资项目,办理资金需要一定的手续时间,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学校除了想尽办法保证按进度及时支付各项工程款,而且还是跟踪工程款到施工单位后的去向,防止施工单位挪用于其它工程。工程款在工程进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单位要严密组织工程的资源、资金,保证工程款专款专用。由于工程施工是流水作业,每个分部所需要的工种是不同,这就需要提前安排进场的各种资源。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劳动力、材料、机械等的市场行情,提前组织使工程建设不至于因为资源的组织不顺引起窝工的现象。在装修阶段,由于工程装修所需要的地板砖、瓷砖以及门窗等用量大,需要一个月的生产及运输时间,才能到达现场,为此,在工程装修前督促提醒施工单位进行采购订货,检查落实订货情况,以保证材料供应的顺畅。

(5)根据实际,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调整的可控性。工程建设中的可变因素较多,不仅要研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设计文件,而且还要根据现场实际,以及资源、资金的组织安排及时调整工程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网络图,进行资源组织。例如在某些关键节点中,装修工种、材料要求较多,施工管线分部及开挖交叉施工,管线打架的问题,对此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由于节假日劳动力短缺、春季多雨天气、高考期间、强台风、周边环境干扰以及施工设备机械故障等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实际影响,必须通过对主要线路、资源调配、组织关系的调整,弥补损失的工期,保证工程的进度可控性。

总之,高校由于自身对建设工程工期要求等的特殊性,在进度控制上要比其他方面严厉得多,在进度控制上,组织因素又是可以调整,可以优化的。同时,如果进度控制中组织因素处理不好,对工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学生宿舍五区工程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尽管受到春季雨季、节假日劳动力短缺、强台风“灿都”等诸多方面影响,由于对工程施工组织协调得当,按既定计划完工,解决了3000多名新生入住难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基建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基建工作管理,控制好施工周期,争取早日实现其社会效益,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校工程管理篇(6)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XIONG Zhenghua

(Infrastructure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Since 1998, our colleges campus to promote capital construction and scored some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of our university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status quo was analysed.

Key wordscollege;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的发展,既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日趋程序化、正规化、法律化。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工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是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重新得到各界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也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10年,我国各高校对建筑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的新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高等学校,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量”的角度看,已经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发展;从“质”的角度看,也在逐渐老化,不堪重负,有些建筑甚至成为危房;从“美”的角度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适应,与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极不吻合。高等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维修、改造、装饰美化等所需列支的经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所占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从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志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空间的拓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二是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办学硬性条件普遍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是高校学生的住宿和膳食条件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过去,高校工程项目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机构设置与环境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高校的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与后勤的关系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由学校的基建处和后勤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定经费额度以上的新建工程,由学校基建处经过规划立项等严格审批程序确定经费预算等,前期报审后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方,使其依法建设;对于维修改造工程,则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来承担,所以无论是规划立项及预算、还是队伍的确定等,多少有些随意性,有时被戏称为“手指工程”,领导或部门提出要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就边设计边施工,计划性差,经费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的好坏全凭施工方的“良知”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没有正式的监理队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可靠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需要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对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对专项工程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管理,这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学校相继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管理办法》;2004年,参照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设施改造与房屋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后勤年度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一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工程也必将逐步按照正规建设工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2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积极探索加强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特别是修缮、改造过程中的审批、内控、内审、监管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也不够规范。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贪污、受贿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结合多年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还影响着高校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

在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提出之前,高校的建筑工程(含维修改造工程,下同)市场几乎是由学校内部的施工部门占据的,这些施工部门在各高校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总务处修缮科,有的叫总各处房修科,无论称谓如何,其性质都是相似的。当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学校直接委派给总务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有些工程就省略了工程的扣投标阶段。学校的后勤部门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维修改造工程就应该由后勤来完成,至于如何来管理,则由后勤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工程施工进步要求进行安排。有时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也是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在这种施工状态下,缺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工程目标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样的工程可以说没有什么“项目管理”而言。

随着我国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建筑工程市场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学校后勤部门垄断。学校也制定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家法律及财政制度相匹配的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得到提高,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而且由于高校市场的相对放开,一些资质等级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涌人高校建筑市场,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筑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但由于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深入不够,高校还不能完全对工程市场彻底放开,以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一定的阻碍与制约。

2.2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边缘化”倾向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建设资源,对高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尽管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地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能随意地扩展办学空间。退一步讲,就算扩展了办学空间,但老校区的建筑物“老龄化”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老龄”建筑的修缮、改造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重视对大型的新建建筑的项目管理,认为大型的新建建筑才有必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去筹划,而忽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这就是所说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边缘化”问题。其实,维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占学校工程项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2006年度用于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经费就高达800多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所应遵循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自然不同,但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样不能与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有关规定相悖。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较高效地应用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改善,并在改善过程中尽可能高地保证质量、控制经费,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新课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全新领域。

2.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都比较早,许多高校目前的基础设施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早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快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单凭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高校校园相对比较封闭,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各高校在教、学、研方面的发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在逐年增加,各高校纷纷在学校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邮局等,使学校以一个“小社会”的状态存在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等甚至“足不出院”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程的迫切性而缺乏必要的规划,有时甚至出现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4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多由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基建处(科、办)来进行管理,若遇到校区扩建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随着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市场化,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已日渐明显。

2.5 高校新建工程项目经费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基本是国家财政拨款或学校自筹,但由于这些年,学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使得许多工程匆匆上马,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大量的洽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3.1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加以重视和加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逐步为高校摸索出一条更科学、更规范的投资决策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3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问题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 实行干部轮岗制度,并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学校的干部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轮岗,又称职位轮换,一般指在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使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首先,可以实现人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其次,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经受锻炼,激发振奋精神、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再次,可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腐败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大力倡导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作用。

3.5 要高度重视高校整体化校园规划

在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化、开放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高校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就校园本身来看,高校整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校园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同时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以营造丰富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氛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特别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认真解决好新老校区的优化组合、优化使用问题。对这些新校区今后的使用,学校一定要认真筹划、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其作用。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能用得失当,更要防止在对校园做出科学规划之前,又去盲目征地匆匆建设新校区。

面对未来,高校工程建设工作的必然出路就是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高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高校工程管理篇(7)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的发展,既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总的来说,高等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日趋程序化、正规化、法律化。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工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是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重新得到各界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本建设投入也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10年,我国各高校对建筑工程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的新局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高等学校,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量”的角度看,已经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学教育的发展;从“质”的角度看,也在逐渐老化,不堪重负,有些建筑甚至成为危房;从“美”的角度看,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适应,与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也极不吻合。高等学校基础设施的新建、维修、改造、装饰美化等所需列支的经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所占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对这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从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志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越来越重视发展空间的拓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二是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办学硬性条件普遍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是高校学生的住宿和膳食条件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过去,高校工程项目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机构设置与环境特点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高校的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与后勤的关系不是甲乙方的关系,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由学校的基建处和后勤两个部门进行管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方法是:一定经费额度以上的新建工程,由学校基建处经过规划立项等严格审批程序确定经费预算等,前期报审后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方,使其依法建设;对于维修改造工程,则是由学校的后勤部门来承担,所以无论是规划立项及预算、还是队伍的确定等,多少有些随意性,有时被戏称为“手指工程”,领导或部门提出要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就边设计边施工,计划性差,经费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的好坏全凭施工方的“良知”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没有正式的监理队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可靠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需要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国家对专项资金依法管理、对专项工程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管理,这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学校相继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管理办法》;2004年,参照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设施改造与房屋修缮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及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后勤年度计划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一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工程也必将逐步按照正规建设工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2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积极探索加强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水平已迫在眉睫。目前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方面,特别是修缮、改造过程中的审批、内控、内审、监管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也不够规范。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高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贪污、受贿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结合多年从事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还影响着高校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

在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提出之前,高校的建筑工程(含维修改造工程,下同)市场几乎是由学校内部的施工部门占据的,这些施工部门在各高校有不同的称呼,有的叫总务处修缮科,有的叫总各处房修科,无论称谓如何,其性质都是相似的。当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学校直接委派给总务处施工部门进行施工,有些工程就省略了工程的扣投标阶段。学校的后勤部门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维修改造工程就应该由后勤来完成,至于如何来管理,则由后勤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工程施工进步要求进行安排。有时如果工期要求的短,施工单位可能直接进入施工阶段甚至省去了设计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也是由施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在这种施工状态下,缺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工程目标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样的工程可以说没有什么“项目管理”而言。

随着我国高校社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建筑工程市场不再理所当然地由学校后勤部门垄断。学校也制定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家法律及财政制度相匹配的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得到提高,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而且由于高校市场的相对放开,一些资质等级高、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涌人高校建筑市场,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筑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但由于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深入不够,高校还不能完全对工程市场彻底放开,以致工程项目管理受到一定的阻碍与制约。

2.2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边缘化”倾向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建设资源,对高校硬件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尽管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绞尽脑汁地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但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能随意地扩展办学空间。退一步讲,就算扩展了办学空间,但老校区的建筑物“老龄化”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老龄”建筑的修缮、改造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重视对大型的新建建筑的项目管理,认为大型的新建建筑才有必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去筹划,而忽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这就是所说的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边缘化”问题。其实,维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占学校工程项目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2006年度用于维修改造工程的建设经费就高达800多万元。这些工程项目的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所应遵循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自然不同,但这些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样不能与建设部、财政部七部委联合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有关规定相悖。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较高效地应用于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改善,并在改善过程中尽可能高地保证质量、控制经费,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新课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全新领域。

2.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都比较早,许多高校目前的基础设施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早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快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单凭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高校校园相对比较封闭,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各高校在教、学、研方面的发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在逐年增加,各高校纷纷在学校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超市、银行、邮局等,使学校以一个“小社会”的状态存在着,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等甚至“足不出院”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程的迫切性而缺乏必要的规划,有时甚至出现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4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多由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基建处(科、办)来进行管理,若遇到校区扩建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则由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随着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市场化,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已日渐明显。

2.5 高校新建工程项目经费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基本是国家财政拨款或学校自筹,但由于这些年,学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使得许多工程匆匆上马,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后期被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大量的洽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3 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3.1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应该加以重视和加强。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逐步为高校摸索出一条更科学、更规范的投资决策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3.3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问题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 实行干部轮岗制度,并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学校的干部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干部轮岗制度。轮岗,又称职位轮换,一般指在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使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首先,可以实现人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其次,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其责任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经受锻炼,激发振奋精神、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再次,可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大力倡导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的作用。

3.5 要高度重视高校整体化校园规划

在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化、开放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高校和城市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就校园本身来看,高校整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校园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同时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以营造丰富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氛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特别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认真解决好新老校区的优化组合、优化使用问题。对这些新校区今后的使用,学校一定要认真筹划、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其作用。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能用得失当,更要防止在对校园做出科学规划之前,又去盲目征地匆匆建设新校区。

面对未来,高校工程建设工作的必然出路就是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选择,同时也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希望从事高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人员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振奋精神,改进工作,为学校和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高校工程管理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力提升,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所增大。在这种趋势之下,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建设,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得以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人数,但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高校原有的教学生活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数量剧增的师生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高校想出对策,如新修教学办公大楼,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除此之外,学校还有许多建筑的日常保养维修装修等小型工程。因此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高校工程合同管理对降低工程项目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高校推进依法治校,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主要是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合同起草、审查、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争议处理等环节予以规范和审查监督。①在工程类项目的整个流程中,会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签订相关的工程类合同。与高校其他类型的合同不同,工程类合同一般是先定价后成交,同时具有工期长且不确定等特性,因此工程类合同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工程类合同管理也就相对更加复杂。

(一)高校工程类合同常见种类

工程类合同是发包人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单位为完成一定的工程相关项目而签订的合同。在高校中,数量最多的工程类合同一般是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又包括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和维修施工合同等。一般而言,维修施工合同为小型工程,内容相对简单,金额相对较小,而大型工程类合同往往是一个工程需要签订很多相关的不同工程类合同,包括工程勘察合同、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工程设计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工程施工合同等。

(二)高校工程类合同特点

相较于社会上的其他工程类合同,签订高校工程类合同实际上是提供一种高校内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以完成建筑工程、维护设施等项目来服务于高校内师生。高校工程类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高校工程类合同标的物的特殊性。高校工程类合同是为公共教育教学服务的,具有非经营性,标的物是各类建筑产品,这些建筑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预期使用功能主要为教育教学、科学生活等,建设过程中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政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②这些特殊的使用功能和影响因素决定了工程类合同的标的物与高校内其他类型合同的标的物有很大的不同,工程类合同需要约定有关工程地点等空间上的条款和工程期限等条款,且合同标的物是工程本身,与货物类合同标的物不同,是无法被同类产品所替代的。2.高校工程类合同施工时间的特殊性。作为高校,由于有教学时间安排的缘故,许多工程需要考虑尽量不影响师生的教学生活,因此大部分小型工程以及大量维修装修工程都会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施工,因此在假期来临前,必然要进行这类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在假期里顺利的开展及完成。③而高校需要经常对学校内建筑物内易损部位进行修缮,如水管、电路电梯等设备。在日常中,建筑物内部诸如墙面、玻璃等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情况。同时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有建筑需要进行改造扩建,校园内的绿化项目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此类金额较小、数量较大、合同内容相对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工程类合同,则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三)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与流程

1.高校工程类合同基本内容。由于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一定的工期,因此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是一个持续的管理过程,必须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始终。而由于高校是事业单位,工程类合同中大型工程由于涉及金额大、对学校发展影响大的特点,往往涉及到高校内部多个部门,相较于其他类型合同,内容相对丰富。高校工程类合同一般都会具有的基本内容有工程名称与内容、工期、合同付款方式、甲乙双方责任及质量要求等,一般还会有很多相关文件作为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附件。其中包括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以及相关的技术文件。一般工程施工合同还配有相应的图纸、工程量清单等重要资料。2.高校工程类合同签订处理流程。在高校内,工程类合同往往必须经过众多相关部门的一系列审批程序审核通过后才能够签订,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其工程类合同签订处理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以广东省内某高校具体的一个维修工程项目为例,维修工程合同经过后勤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审核并提出意见后,交由各部门领导进行审批,各部门领导同意送审后,再经校办法律事务科审核,之后交由校领导审批,之后方可由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人签订合同,对合同加盖公章。其流程必须十分严谨,以避免出现漏洞,引起合同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高校工程类合同的远期交割特性决定了此类合同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工程类合同管理也就纷繁复杂。④工程类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校的常态性工作,由于合同签订过程复杂,合同数量大等特点,使得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工程类合同审核效率低,管理不到位

高校工程类合同是重要的合同类型之一,且数量较大。以广东省内某高校为例,一年内平均处理的工程类合同就接近600份,其中大部分为装修、维修类工程合同以及小型的施工合同。如此数量多的工程类合同审核,加上合同审核流程的复杂,就造成了工程类合同审核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型的工程施工合同虽然数量上不多,但涉及的流程复杂,审批过程相对缓慢。比如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就是一种大型工程施工合同。大型建设工程一般包括教学办公楼、运动场、学生宿舍、教工园区等楼房建设项目,这种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范围大、涉及面广、投资金额多、工程周期长。由于涉及方面较多,整个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审核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与时间,导致大型工程类合同以及其相关监理、设计合同的审核的效率都相对低下。

(二)缺乏对工程类合同后期履行的监督

高校工程类合同是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双方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依据,但合同的签订还只是工程项目的一个开始,保证合同最终顺利履行、并能有效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才是签订合同的目的。因此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维护学校权益,也是工程类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高校的工程类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工期较长,在施工期间出现一些人员变动情况,导致在合同履行中出现了管理断层和管理漏洞。实践中会遇到诸如工程完工后无人收集资料,无人跟进工程款的支付等问题,导致工程审计资料不完备,拖延支付工程款。也会出现工程逾期未完成等承包人违约现象,由于后期监管不足,导致无法及时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工程类合同条款不严密,审核难度大

高校工程类合同,大部分都经过了招投标程序或者政府采购程序。在经过招投标程序之后,在对工程类合同的审核中容易出现对合同条款的把握不够严密的问题。比如,在付款方式条款中,容易出现工程前期付款比例过高而导致工程未能按期完成的风险增大。实践中也会出现工程合同的条款与招投标约定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是容易加大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还可能违反国家相关的招投标法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经办人员无法考虑到工程合同中的细节以及可能的法律纠纷,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同类型工程类合同版本本身就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加大了合同审核的难度。

三、完善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效率,加强高校工程类合同信息化建设

现阶段各高校在工程类合同的管理制度中,部门负责人往往无法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每一份合同详细地审核。要保证工程类合同详细的审核,就需要加强高校工程类合同信息化建设。完善高校工程类合同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将合同在高校内部的审核流程在线上进行。可以固定工程类合同版本,解决大量不同类型的工程类合同版本导致的合同审核效率低下问题。同时,由于固定了合同版本,缺漏合同条款的现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建立完善工程类合同管理制度

依据国家以及政府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地方法规,参考类似的合同管理制度,考虑具体学校内部管理情况等因素,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类合同管理制度,并且能结合新出现的情况定期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建立工程类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监控制度。高校有必要对工程类合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在发现承包方部分或严重违约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工程类合同需要进行变更或者解除时,应在不违反相关上位法的前提下,合同当事方及时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发生合同纠纷时,监管部门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领导部门汇报,合理并且依据合同条款选择采取和解、调解、诉讼或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后期进行监管,将学校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规范工程类合同文本,加强审核力度

即固定工程类合同版本,高校可以根据原建设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部分合同的示范文本,制作出适合高校情况的工程类合同的固定版本。固定规范后的工程类合同可以保证其条款全面、准确、严谨、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操作性。学校可以鼓励并推进使用工程类合同规范版本,以此减少由于考虑不周全而忽略条款的情况,便于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合同纠纷,促进高校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顺利开展进行,保障学校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

四、结语

工程类合同管理是高校合同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程类合同金额大、履约周期长、涉及面广、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工程类合同管理的艰巨性。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之下,高校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完善工程类合同管理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工程类合同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管理,避免高校在工程类合同方面的相关法律风险,确保高校内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注释:

①曹在伟.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合同架构及管理体系.上海建设科技.2014(4).

②成健、蒋新会.高校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签订要点研究.山西建筑.2015(10).

③孙裕金、黄懿.论高校维修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宜春学院学报.2016(1).

④傅中保.完善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途径探析.当代经济.2013(13).

参考文献:

[1]周慧、吕云霞.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研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高校工程管理篇(9)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了满足教学、学习、科研等的需求,纷纷加强了基建建设,但随着基建项目保修期的结束,多数建筑物均面临着维修与改造。加强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促进高校维修任务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工作。然而在当前高校基建项目的维修工程管理中,还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制约着高校基建项目的改进,具体如下:第一,缺乏整体规划。由于高校资金的限制,对于维修项目仅能进行选择性的立项审批,进而施工,或根据高校领导意见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维修与改造,缺乏对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计划管理意识缺乏,程序缺乏规划性,导致维修质量无从保证,极易造成资金浪费。第二,现场管理力度不够。在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管理部门无法进行实时的现场管理,加之维修施工的时间多集中在寒暑假,存在的漏洞较多,增加了现场管理难度,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第三,工程招投标管理缺失,高校基建项目维修工程招投标管理流于形式,招投标中挂靠等不良现象大量存在。第四,造价管理不到位。高校在基建项目维修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虚报或重复计算工程量或者采用“工程造价+合理利润+管理费”形式进行报价,造成维修工程中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难度较大,增加了维修费用。

优化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策略思考

1. 立足于高校实际,加强整体规划

(1)确定施工项目。高校管理部门要立足于高校的发展实际,在年底对学校有维修实际需求的项目进行总结,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所需维修的项目,并制定其维修的资金来源、工程预算、投资额度以及维修规模等可行性报告。

(2)预算编制。高校财务部门要立足于学校财力实际情况以及维修项目的大小,在年初与纪检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维修管理部门对维修项目展开审议,并经校办公会讨论通过之后,执行预算编制。同时,确定高校维修工程的维修整体规划之后,不得随意进行维修金额以及维修项目的改变。

2. 强化高校维修工程现场管理

高校基建项目维修工程具有维修数量多但维修金额以及单项工程量较小的特点,决定了维修工程管理的特殊性,无法委托监理单位对维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展开现场监督管理。鉴于此,高校的维修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各内部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还须加强对维修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高校可通过指派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员对高校基建项目维修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并严格执行材料设备运输、工程进度与质量等维修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对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行为展开监督与约束,并及时对维修现场施工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地处理,对于维修工程的变更情况进行严格地控制,并在三方(学校审计部门、后勤维修部门以及施工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维修工程中出现的隐蔽工程等进行据实签证,确保竣工决算技术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保障高校基建项目维修施工方案彻底落实。

3. 健全与完善高校维修工程招投标制度

完善且健全的招投标制度利于帮助高校选择优秀的维修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减少维修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高校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健全与完善维修工程招投标制度,促进招投标实现规范化,避免暗箱操作产生。制定完善的招投标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的后勤维修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全方位收集各施工单位的资料信息,了解其真实管理水平以及技术实力,掌握施工单位较为真实地信息,并在招投标工作中邀请施工技术水平较高且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参与招投标工作,以确保维修工程质量。

(2)合理配备招投标领导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同时还需熟知工程行业,另外还可从学校的维修工程实际出发,在学校各部门抽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招投标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严禁串标、挂靠资质或私人承包等不良现象产生,增加其公正性与透明度,提升招投标工作质量。

4. 强化审计工作,加强造价控制

高校在进行审计工作中,应根据维修工程项目的性质,加强全过程审计管理,以克服事后审计的弊端。因此,在审计工作中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维修管理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材料价格、数量及其质量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强化施工过程审计,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进行及时处理,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工程的返修量。(3)强化对项目变更、隐蔽工程以及维修用料等资料的检查工作,确保其完整性与真实性,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4) 强化会计核算监督,避免工程量重复计算以及虚报工程量等不良现象出现。(5) 强化竣工决算工作,对工程取费、套价以及工程量的计算进行严格监督,在确保工程质量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款价,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高校工程管理篇(10)

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1|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随着市场不断更新的产品质量要求,企业为了满足市场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项目质量管理在2000版ISO9000标准的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指挥和控制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特点

首先,工程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设计、招标、施工等阶段,对这些阶段的管理也就形成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好这些阶段的质量对控制好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工程项目通常需要比较长的建设时间,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包括自然因素、设计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等,比如天气、建筑原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水平等,都可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这就形成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复杂性。

再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自然因素、设计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使它的质量水平难以稳定。由于工程项目的生产环境一般是露天环境,施工人员的水平也高低不一,施工材料比较多样,施工的工序又包括了打桩、装饰等多种工序,这多种因素可能在项目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在项目的不同时期可能有一种或多种因素和变化对项目的质量水平产生影响。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容易不稳定。

然后,工程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完成多个施工工序,工序的时间管理、工序内部的质量管理、工序之间的时间衔接与材料衔接都可能产生问题。甚至,如未控制好工序完结与工序开始的条件,下一道工序很可能由于工程项目的推进掩盖了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隐患。工程项目的这个特点使它产生了质量隐患多的特点。要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就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每个工序都严格把关。

最后,工程项目还有质量评定难度大的特点。工程项目如果在实体建成以后开始进行检查,那么过程中的很多质量问题的检查难度极大,甚至根本无法检查,但中间任何一个过程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对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项目工程应该在整个项目执行阶段都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评定工作。这也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评定难度。

2高校后勤基建工程的特征

高校后勤基建工程在高校校园这一环境中进行,也有高校工程的独特特点。作为高校后勤基建设施,它具有教学、科研、生活与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同时,高校的寒暑假也对高校后勤基建工程的施工时间有强烈的影响。所以,高校后勤基建工程还需要考虑到校园施工的方面,这也要求基建管理人员需要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

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后勤基建工程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工程,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既有如教学楼和实验楼这样的教学类设施,也有如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这样的生活类设施,还有体育馆和运动场等其他文体类设施等。不同种类的设施具有不同的建设需求,这体现了高校后勤基建工程的多样性。

第二,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不仅要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生活和科研等基本需求,还要满足高校知识信息与思想文化交流的需求。现代高校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场所,对高校后勤基建工程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表现力的要求。

第三,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需要配合教师与学生寒暑假与学期活动的时间,因而寒暑假是高校后勤基建工程的集中建设期。所以,高校后勤基建工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建设工期短,周期性强。

第四,高校后勤基建工程涉及到高校、设计、施工及科研设施供货方等多个咨询单位,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消防、质监、环保等多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因此,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项目。

3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

现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与维护工作的支持,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主要从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的控制三个工作重点开展工作。

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始于工程设计。基建工程设计中若存有质量方面的隐患,项目后续阶段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也就毁于工程设计。所以设计单位的选择,应按照高标准来完成。工程设计应委托有高校后勤基建工程设计经验,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对设计单位提出详细明确的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从工程设计就消除质量隐患。

受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建设工程也扩大了它的市场。在此背景下,各种类型的施工单位逐渐成立,它们标准不一,施工质量水平不齐。为保证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能由施工质量高的单位完成,应保证施工单位选择的公正性,为工程项目提供一个质量保证。

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建工程的复杂性,此时施工工序的复杂性、施工原材料的多样性、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的合理性,都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后期基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就要做好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保证建筑环境的安全性,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等。

参考文献:

[1]韦雪红.关于高校基建工程的项目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5)

[2]朱现磊,唐凯,乔红兵.加强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建筑经济,2014,(10)

[3]王晗.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8)

[4]邹海.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5]蔡有钊.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J].福建建筑,2007,(05)

上一篇: 高边坡防护工程 下一篇: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