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6 16:22:07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1)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入学率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做好社会培训对高职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活到老学到老等终身学习教育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人们不得不参加各类培训以适应社会需要。另外,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未来将有一大批劳动者涌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在他们上岗前,需要大量的培训;同时,在我国推行的从业资格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需要对我们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兴职业和岗位,很多这些岗位存在找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急需相应的社会培训。

2、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能有效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社会培训教育区别于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其教学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实践操作性等特点,它不仅仅停留在三尺讲台的课堂教育,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培训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能使我们的老师主动面向实践,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训方案,老师深入企业一线,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进而能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其次,通过社会培训可以提高学院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社会培训已成为一大产业,扩大以社会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规模,是高职院校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学院事业发展的又一补充。再次,通过社会培训,可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感。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普片存在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培训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前期培训计划不够充分,培训过程运行监管没有全程跟踪,培训质量评价反馈调研调查研究缺失。其次,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高职院校所做的社会培训其本质还是对学员的再教育,具有很强的教学、考试等教育属性,与真正意义上的培训有很大区别。简单说,我们所做的培训其实就是在搞教育。再次,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在校本教学方面研究不够。高职院校目前做的培训项目不多,使用的师资、教材完全和全日制在校生所用的一样,没有很好的开发适合培训的专门教材,在教师聘用上也很少聘用职业培训师进行授课、管理。

三、高职院校做好社会培训的思路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保障机制

第一应加强社会培训的制度保障。当前,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培训的开展必须以行业为背景,以特色学科为导向,需要建立和健全培训登记制度、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培训创新工作的开展。其次,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高职院校须成立专门的培训中心,负责全校的培训工作。未培训的规模化,统一化提供组织保证。再次,加强培训师资的保障。培训师资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高校开展的社会培训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不够多。因此,高校在培训师资建设上还需下功夫。一是选用双师型队伍中具有企业背景的老师,二是选用行业内的专家作为培训教师,三是对本校教师进行再培训,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好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2、加大对高职院校社会培训的投入

高职院校加大对社会培训的投入,首先在培训师资上,要聘请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尤其在培训师资方面要加大投入。在培训教师安排中要选派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社会培训工作,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企业的一线优秀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为学员授课,增强学员对本培训知识的接受和掌握。鼓励本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完善教师知识体系,从而在培训过程中能够紧跟时代需求,为学员传授有效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在校本教材开发上需加大投入。高职院校所做的社会培训与一般全日制教育不同,编写出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培训教材,并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再次,在实训设施投入方面建设一套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可以安排学员深入企业现场观摩和实践操作。

3、运用灵活现代的管理模式

参加社会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家庭,需求层次不一样,时间上不太能够统一,这给培训管理带来较大的考验。因此,高职院校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在教学管理形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教学管理上突破常规,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培训质量。在教学计划制定上,要深入企业,了解学员需求,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和学习期许,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在教育方法上,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板书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避免枯燥的理论性填鸭式教学,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学员更易接受。在教学管理上要灵活安排。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一业余时间和统一面授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还课提供送教上门的服务,进行集中培训,方便不能离岗的学员学习。此外,借助现代网络教育平台,采取网络化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4、构建以项目管理理论为系统的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体系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仅感受到技术、资金的压力,更让他们烦恼的是人才的匮乏。不但缺乏精于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而且缺乏技能优秀、乐于进取的技能型员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经过多年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工作的积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意义

(1)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各种管理机制的改革、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窘境,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早已不能再厮守铁饭碗,下岗待业人员也不再奢望单位的安排,行政人员也亟待知识更新,各类人员都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参加职业培训就成了就业准备、转岗培训以及在职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好办法。

(2)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有效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结合所学专业,提前了解该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办法。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为师生的专业学习建立了“应知、应会”的教学标准,为适应“双证书制度”,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实训大纲、教材,实训项目、测评标准就要根据职业标准做相应的调整。学生要通过职业资格鉴定,需要充分地利用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样才能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使同类学校之间、学校的班级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学习成绩有了横向的比较,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浓厚了学习气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是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学校的多功能化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学校不仅要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教育,而且还要整合学校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拓宽办学门路,面对农村、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开展职业培训,为劳动、就业服务。

二、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政策依据

在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一切从业人员,首先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象汽车司机经过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才允许开车那样,必须取得考试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培训单位和技能鉴定机构,如何卓有成效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就成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有效方法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设施和得力的人员,是搞好培训鉴定工作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会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产业。职业学校要时时以开阔的思维和敏锐的视野,多方收集培训信息,主动与劳动、人事、教育、财政以及其他行政、企事业等部门与单位联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学校建立职业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各行业的工作人员,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开展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如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建起“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计算机操作员”的培训与鉴定);经人事部门批准,建起“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等等,对各类人员开展计算机类知识与技能培训与鉴定;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学校可经财政部门批准,建起“会计电算化培训站”,对会计人员开展培训和考试,使其获得上岗或继续再岗必需的资格证书;医科院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卫生部门批准,建立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口腔修复工、中药调剂员、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育婴师、保健按摩师、乡村医生、社区护士等职业(工种)的培训与鉴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关系到众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水平高,原则性强,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等特点的工作,因此配备与培训相适应的场所、完善的设备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培训、考评队伍是搞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保证。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培训鉴定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选拔出一支觉悟高、原则性强的组织管理队伍和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制度,教材和软件,并让任课教师首先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成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考评员,为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可以加大培训和鉴定工作力度。社会上培训单位比比皆是,各个培训鉴定机构竞相招收生源,如何把工作做得主动,使培训人员自觉来参加培训和鉴定,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依托联办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1)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贯彻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实行“双证制”,否则不予办理毕业手续,不发毕业证。同时根据鉴定考核的结果,在各职业学校之间进行教学质量横向对比,这样可以产生竞争力,激发各校师生的积极性,浓厚学习风气,使各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2)依托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和干部管理制度,通过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颁发有关文件和通知,强调各类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开业或上岗。使各类劳动者面对劳动力结构的重新调整,优化组合,或就业开业的危机。为了增加竞争的实力,不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淘汰,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储备。“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能够加大工作力度,为培训鉴定工作打开通道。联办的生源由有关部门组织,学校根据联办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源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大了培训鉴定的覆盖面,使培训鉴定站充满了生机。

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如何保质保量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劳动市场输送合格、优秀人才,是培训鉴定站的中心任务,采取多样化管理方法是搞好工作的关键。(1)采用“三结合”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结合;业余培训和正规培训结合;校外培训鉴定和校内培训鉴定结合。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拟取得资格证的人员,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反之进行长期培训;对于难以脱产的在职人员,利用晚上、休息日等业余时间培训,通常采取正规培训;对于来培训鉴定站学习有困难的,主动派有关人员到对方处去完成,一般情况则在站上进行。例如:有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需要培训,但时间难以安排,就可主动派辅导教师前去培训;有些学生需要鉴定,但学生多,路途远,学校鉴定站就可主动派考务、考评人员前去鉴定考核。只有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搞活培训鉴定工作。(2)“立体交叉”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根据学员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鉴定的专业不同,参加的时间要求不同来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充分发挥潜能。这样即使几个培训鉴定站集于一体,只要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立体交叉式管理,统一协调,统筹安排,就可保证各类培训班同时顺利地进行。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灵活机动的服务措施进行培训,能更有效地为社会培训大批有用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也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仅感受到技术、资金的压力,更让他们烦恼的是人才的匮乏。不但缺乏精于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而且缺乏技能优秀、乐于进取的技能型员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经过多年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工作的积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意义

(1)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各种管理机制的改革、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窘境,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早已不能再厮守铁饭碗,下岗待业人员也不再奢望单位的安排,行政人员也亟待知识更新,各类人员都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参加职业培训就成了就业准备、转岗培训以及在职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好办法。

(2)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有效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结合所学专业,提前了解该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办法。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为师生的专业学习建立了“应知、应会”的教学标准,为适应“双证书制度”,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实训大纲、教材,实训项目、测评标准就要根据职业标准做相应的调整。学生要通过职业资格鉴定,需要充分地利用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样才能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使同类学校之间、学校的班级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学习成绩有了横向的比较,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浓厚了学习气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是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学校的多功能化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学校不仅要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教育,而且还要整合学校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拓宽办学门路,面对农村、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开展职业培训,为劳动、就业服务。

二、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政策依据

在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一切从业人员,首先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象汽车司机经过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才允许开车那样,必须取得考试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培训单位和技能鉴定机构,如何卓有成效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就成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有效方法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设施和得力的人员,是搞好培训鉴定工作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会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产业。职业学校要时时以开阔的思维和敏锐的视野,多方收集培训信息,主动与劳动、人事、教育、财政以及其他行政、企事业等部门与单位联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学校建立职业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各行业的工作人员,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开展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如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建起“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计算机操作员”的培训与鉴定);经人事部门批准,建起“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等等,对各类人员开展计算机类知识与技能培训与鉴定;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学校可经财政部门批准,建起“会计电算化培训站”,对会计人员开展培训和考试,使其获得上岗或继续再岗必需的资格证书;医科院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卫生部门批准,建立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口腔修复工、中药调剂员、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育婴师、保健按摩师、乡村医生、社区护士等职业(工种)的培训与鉴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关系到众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水平高,原则性强,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等特点的工作,因此配备与培训相适应的场所、完善的设备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培训、考评队伍是搞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保证。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培训鉴定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选拔出一支觉悟高、原则性强的组织管理队伍和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制度,教材和软件,并让任课教师首先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成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考评员,为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可以加大培训和鉴定工作力度。社会上培训单位比比皆是,各个培训鉴定机构竞相招收生源,如何把工作做得主动,使培训人员自觉来参加培训和鉴定,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依托联办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1)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贯彻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实行“双证制”,否则不予办理毕业手续,不发毕业证。同时根据鉴定考核的结果,在各职业学校之间进行教学质量横向对比,这样可以产生竞争力,激发各校师生的积极性,浓厚学习风气,使各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2)依托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和干部管理制度,通过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颁发有关文件和通知,强调各类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开业或上岗。使各类劳动者面对劳动力结构的重新调整,优化组合,或就业开业的危机。为了增加竞争的实力,不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淘汰,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储备。“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能够加大工作力度,为培训鉴定工作打开通道。联办的生源由有关部门组织,学校根据联办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源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大了培训鉴定的覆盖面,使培训鉴定站充满了生机。

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如何保质保量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劳动市场输送合格、优秀人才,是培训鉴定站的中心任务,采取多样化管理方法是搞好工作的关键。(1)采用“三结合”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结合;业余培训和正规培训结合;校外培训鉴定和校内培训鉴定结合。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拟取得资格证的人员,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反之进行长期培训;对于难以脱产的在职人员,利用晚上、休息日等业余时间培训,通常采取正规培训;对于来培训鉴定站学习有困难的,主动派有关人员到对方处去完成,一般情况则在站上进行。例如:有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需要培训,但时间难以安排,就可主动派辅导教师前去培训;有些学生需要鉴定,但学生多,路途远,学校鉴定站就可主动派考务、考评人员前去鉴定考核。只有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搞活培训鉴定工作。(2)“立体交叉”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根据学员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鉴定的专业不同,参加的时间要求不同来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充分发挥潜能。这样即使几个培训鉴定站集于一体,只要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立体交叉式管理,统一协调,统筹安排,就可保证各类培训班同时顺利地进行。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灵活机动的服务措施进行培训,能更有效地为社会培训大批有用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也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创造条件。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仅感受到技术、资金的压力,更让他们烦恼的是人才的匮乏。不但缺乏精于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而且缺乏技能优秀、乐于进取的技能型员工。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经过多年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工作的积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意义 

 

(1)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和各种管理机制的改革、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窘境,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早已不能再厮守铁饭碗,下岗待业人员也不再奢望单位的安排,行政人员也亟待知识更新,各类人员都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掌握多种职业技能,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参加职业培训就成了就业准备、转岗培训以及在职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好办法。 

(2)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有效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结合所学专业,提前了解该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办法。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为师生的专业学习建立了“应知、应会”的教学标准,为适应“双证书制度”,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实训大纲、教材,实训项目、测评标准就要根据职业标准做相应的调整。学生要通过职业资格鉴定,需要充分地利用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样才能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参加职业资格鉴定,使同类学校之间、学校的班级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学习成绩有了横向的比较,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浓厚了学习气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是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学校的多功能化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学校不仅要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教育,而且还要整合学校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拓宽办学门路,面对农村、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开展职业培训,为劳动、就业服务。 

 

二、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政策依据 

 

在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一切从业人员,首先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象汽车司机经过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才允许开车那样,必须取得考试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培训单位和技能鉴定机构,如何卓有成效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就成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搞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有效方法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设施和得力的人员,是搞好培训鉴定工作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会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产业。职业学校要时时以开阔的思维和敏锐的视野,多方收集培训信息,主动与劳动、人事、教育、财政以及其他行政、企事业等部门与单位联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学校建立职业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各行业的工作人员,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开展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如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学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建起“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计算机操作员”的培训与鉴定);经人事部门批准,建起“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等等,对各类人员开展计算机类知识与技能培训与鉴定;开设财会类专业的学校可经财政部门批准,建起“会计电算化培训站”,对会计人员开展培训和考试,使其获得上岗或继续再岗必需的资格证书;医科院校可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卫生部门批准,建立培训考试站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口腔修复工、中药调剂员、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育婴师、保健按摩师、乡村医生、社区护士等职业(工种)的培训与鉴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关系到众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水平高,原则性强,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等特点的工作,因此配备与培训相适应的场所、完善的设备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培训、考评队伍是搞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保证。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培训鉴定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选拔出一支觉悟高、原则性强的组织管理队伍和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制度,教材和软件,并让任课教师首先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成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考评员,为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可以加大培训和鉴定工作力度。社会上培训单位比比皆是,各个培训鉴定机构竞相招收生源,如何把工作做得主动,使培训人员自觉来参加培训和鉴定,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依托联办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1)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贯彻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实行“双证制”,否则不予办理毕业手续,不发毕业证。同时根据鉴定考核的结果,在各职业学校之间进行教学质量横向对比,这样可以产生竞争力,激发各校师生的积极性,浓厚学习风气,使各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2)依托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和干部管理制度,通过劳动、人事、财政主管部门,颁发有关文件和通知,强调各类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开业或上岗。使各类劳动者面对劳动力结构的重新调整,优化组合,或就业开业的危机。为了增加竞争的实力,不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淘汰,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储备。“依托联办”的管理方式能够加大工作力度,为培训鉴定工作打开通道。联办的生源由有关部门组织,学校根据联办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源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大了培训鉴定的覆盖面,使培训鉴定站充满了生机。 

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如何保质保量地搞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劳动市场输送合格、优秀人才,是培训鉴定站的中心任务,采取多样化管理方法是搞好工作的关键。(1)采用“三结合”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结合;业余培训和正规培训结合;校外培训鉴定和校内培训鉴定结合。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拟取得资格证的人员,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反之进行长期培训;对于难以脱产的在职人员,利用晚上、休息日等业余时间培训,通常采取正规培训;对于来培训鉴定站学习有困难的,主动派有关人员到对方处去完成,一般情况则在站上进行。例如:有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需要培训,但时间难以安排,就可主动派辅导教师前去培训;有些学生需要鉴定,但学生多,路途远,学校鉴定站就可主动派考务、考评人员前去鉴定考核。只有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才能够搞活培训鉴定工作。(2)“立体交叉”式的培训鉴定管理方式:即根据学员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鉴定的专业不同,参加的时间要求不同来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设施,充分发挥潜能。这样即使几个培训鉴定站集于一体,只要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立体交叉式管理,统一协调,统筹安排,就可保证各类培训班同时顺利地进行。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灵活机动的服务措施进行培训,能更有效地为社会培训大批有用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也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实现职业学校多功能化创造条件。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5)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极其重要。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兼职教师成为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以新乡市为例,全市目前共有民办职业培训学校49所,兼职教师远远大于专职教师。如何建立一支规范、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优化职业学校教师结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目前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现状

1.1 兼职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缺口相对严重,大部门的兼职教师来自于基层企业和职业院校。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虽然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收到过系统、正规的教育理论学校和培训,学校对其也不能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支持。难以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来自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由于兼顾原单位的教学工作,存在备课不足的现象,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存在流动性大,更换频繁等问题。通过对新乡市的49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兼职教师情况调查显示:全市共有316名兼职教师,其中232名来自大中专院校、84名兼职教师来自企业。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1%,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为32%,尚有67%的兼职教师的学历在专科及专科以下;从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23%,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30%,还有47%的人员没有职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职业学校很难能聘任到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兼职教师主观能动性受制约

大部分兼职教师来自于企业,虽然熟悉本专业的具体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但对职业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对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深入;还有一些兼职教师没有真正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兼职教师每个人的工作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同等原因,导致了兼职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讲授理论知识偏少。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缺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存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长期规划,仅是为了解决师资匮乏而应急,往往出现专业课程无人承担才考虑聘请老师,甚至出现不能为兼职教师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导致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之间缺少交流。

1.3 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难度较大

兼职教师多数是来自职业院校和企业,平时在单位工作多、任务量大、难以在学校长期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民办学校对兼职教师的吸引力不够,薪酬待遇偏低导致了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流动性较大,在管理方面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很多学校将聘任的兼职教师看成是学校发展的暂时性需要,并没有做出长远的打算,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规范,忽视对兼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要求;管理是一种松散的被聘与聘任的关系,实际中存在个别兼职教师不服从职业学校管理的现象。大部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对兼职教师的报酬按照实际上课课时数量进行计算,缺少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导致兼职教师的积极性缺乏,不能激发兼职教师的潜能。

2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2.1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聘任制度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需要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方案,制定聘任制度,广泛吸收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确保企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进入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出其作用及其潜能。建立起高效的用人机制,为聘任兼职教师提供空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从兼职教师的招聘方式、准入制度、招聘程序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定并举行严格的招聘考试,筛选优秀人才;加大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对兼职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2.2 明确工作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日常工作的管理包括:每次上课的出勤情况、迟到早退的惩罚、请假手续;因与原单位工作冲突而导致的调课、缺课说明;对兼职教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案的要求、定期制定教学规划、作业布置要求;仪表、道德行为规范、承当的责任和义务等。教学管理包括: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确定好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学的内容、进度,提出完成任务的措施与要求,掌握好教学的时间,定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管理制度是为了使学校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奖励、激励和资助体系,调动兼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激起兼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兼职教师不单单是对授课报酬的需求,对于工作环境也是有所要求,需要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为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仪器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差别性激励原则,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要了解不同的兼职教师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激励。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6)

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指承担着一定的学生教育教学任务,并按照企业或门店经营运作的实践教学场所。加强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是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形式,并就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基本要求及运行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建立学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为我国培养大批经管类优秀人才,为早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现状

1.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存在形式及其分析

目前,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形式并存。从投资的角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分为6种类型,校办企业型、政府资助型、校企合作型、校企合资型、行业资助型和学校自建型。对高职院校来说建立的实训基地由谁主控,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还是以营利为目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校方关注的重点。

通过综合分析各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过程和成长历程,根据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营的主动权在校企哪一方,可将经营性实训基地划分为三类。

(1)企业主导型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学生主要为企业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几乎没有轮岗和培训。

(2)校企共建型实训基地。一般是,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按照一定的约定,开展共同经营、优势互补,既解决了企业劳力问题,又解决了学生技能训练问题,貌似共赢,但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往往不能与技能训练有效结合。

(3)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是在专业教师长期实践锻炼及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的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经营结合、工学结合优势;是承担着一定的学生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科研任务,并按真实企业或门店经营运作的实践教学场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育教学和科研,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2.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优势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在许多高职院校取得了成功,涉及的专业包括连锁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珠宝鉴赏、汽车维修与养护等,其发展势头迅猛,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具有营运环境优势。高等职业院校要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自2002年,教育部就确定了12家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①。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有政府政策、学校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正所谓生逢其时,具有营运环境优势。

(2)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实训基地多赢。基地负责人可以作为建设成果负责人申报教育科研成果;可以申请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得到学校、省上教学、科研课题经费支持,加强建设;可以作为双师素质教师训练基地。

(3)人力资源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充足,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共同进行基地运营管理及教学科研项目攻关,多出成果,多出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通过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岗位轮训等途径,将职业技能训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的养成等工作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1.观念层面上以保本经营,学生职业技能素养训练为主

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相适应,实训技能和实训内容应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以保本经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从专业实际和学科特点、学制和年级差别的角度考虑,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科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岗位轮训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教、学、营、练”融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

2.操作层面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需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协调、持续的保障性机制,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将生产要素与教育要素科学合理配置,以最小的人财物的投入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基地多赢的目标。

3.效果层面上做到“形神”合一

深层次地从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的角度来安排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使二者相衔接,实训基地既为专业教学服务,也实现基地运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两者兼顾,多方共赢。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应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功能要求;应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

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建设,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经营与实训的关系。

2.组织保障

组织机构方面,应设置基地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参与人员(专业教师、学生)。

(1)成立保障有力的组织领导小组,或叫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应包括院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院校领导参与并支持是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成功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

(2)基地负责人。最好聘用专业教师为基地负责人,并要求主要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团队成员熟悉业务流程,明确岗位划分,岗位职责;对实训过程的学生管理及实训效果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考核标准(最低要求)。

(3)组织领导小组,或叫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负有学校资产保值、资金保全责任。

3.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

(1)教学实训功能。经营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实训基地的最大区别便是可以通过真实的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不仅是对企业(门店)的业务流程、岗位划分、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的培养,而且也是对职业技术、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被顾客认可,已经转变为一种责任、一种职业眼光,它关系着工作人员信誉度的建立、经营水平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经营性实训基地独特的教育性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2)持续的发展能力。经营性实训基地是循环的可持续的实训,学生实训中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售卖,在回收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营利,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同时还能为实训室的后续建设进行积累,因此,经营性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3)职业鉴定功能。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模块,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合作,可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提高毕业生的持证率,并对社会作出贡献。

(4)经济功能。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通过全真的产品和经营环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甚至还有政策优惠。显然,在经营正常的前提下,实训基地是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这可为专业的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后续建设获取资金,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主导的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在明确了基地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基地负责人、基地的功能、服务的专业、实训项目(职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换岗轮训、项目实战等)的基础上,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要加强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的效果评价,同时加强过程监控。

1.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1)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经营性实训基地院系部管理办法;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办法;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基地负责人职责;安全管理规章;专业实训、课程实训使用与管理制度。

(2)基地运行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各业务部门业务规程、岗位职责制和纪律;实训基地安全管理细则;员工管理细则和劳动纪律(签到、请假、交接班等规定)等。注重制度约束的同时,强化岗位责任制和纪律,管理严明规范,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编制基于实训基地工作岗位的实训指导书。

(4)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教师值班及补助制度、学生岗位轮训制度和奖惩办法、班级实训补助发放办法,重视教师和学生团队建设管理。

2.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经营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师指导、监督检查,学生日常经营、独立核算、保本经营、滚动发展”的经营机制。学生经营能够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指导低年级学生及外专业学生实现,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指挥领导才能,又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非常值得推广。

3.运作模式

在经营性实训基地各岗位人选聘任过程中,实施选拔任命,学生竞聘上岗,经营实战,岗位轮训。根据经营性实训基地的淡旺季节合理安排专业教学中的职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战以及日常运行等教学环节,进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4.动力机制

(1)成功的经营性实训基地作为学校亮点项目可供参观宣传,从学校到省、国家都对实践教学基地给予高度重视。

(2)教师的动力来自依托实训基地申报完成的课题项目、获得课时津贴、值班费、人际关系等超值成果。

(3)学生的动力来自能力的训练、经济补助、实践锻炼的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证书,以及与指导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激励教师、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运作,实训基地实施经营型、环境真实型、管理规范型、开放式的运营,就能保证经营性实训基地始终处于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就能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经管人才。

注释:

①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Z].教育与职业,2006,(36).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Z].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34).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7)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困境

1、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部门间沟通脱节。

高职院校的社会职业培训工作若想全面开展,需要学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校内各部门的通力密切的合作。然而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特别是新办高职院校的领导层的关注点着重放在学历教育上,给予社会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一般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管理,具体的培训任务由相关系部承担,但是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和系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导致双方在企业需求意向、课程设置、培训管理等方面脱节,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另外,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培训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事情,跟其他部门关系不大。这样观念阻碍了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的发展。高职院校各部门应该在对外交流当中,积极地推广学院的培训业务,及时地将外单位的培训意向反馈给继续教育学院跟进;专业系部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亦可深入挖掘企业的培训需求。

2、培训体制不灵活,制度执行力不强。

在依法依规开展培训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某些体制方面的僵化,制约着社会职业培训的全面开展。这一点在公办高职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明。首先,内部流程消耗严重。学院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培训之前需签订合作协议,协议需经过审计监察处、财务处审核,直至分管院领导、院长审批,在这过程中,经办部门需要提供材料文件,向审核部门说明为何这样收费、为何这样分成、为何选择此机构合作等问题。有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由于没有文件材料支撑,没有先例,导致协议无法签订、合作搁浅;有些合作由于反复提交材料、论证,导致协议审核时间较长,合作方失去了合作的意愿,最终不了了之。其次,财务结算时间长。根据市财政相关规定,学院的培训收入须全额上缴国库,待返拨90%的收入后,才能按照规定开支课酬、人员管理费等费用。从学院上缴到财政返拨至少需要半年,导致教师的课酬、工作人员的管理费得不到及时的发放,久而久之,教师从事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第三,学院相关的培训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各部门很好地执行,部门在培训过程中打“擦边球”,学院领导层“自上而下”的监管力度不强。

3、政府对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是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主力军,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向高职院校倾斜,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硬件、软件上的优势,但是,当前的状况并非如此。2014年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的主导下,牵头成立东莞市职业培训联盟,旨在整合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职中、高校的培训资源,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然而仅仅只是成立了一个联盟,政府部门并未给予指导、推广和政策上的倾斜,因此,联盟的运作并未达到初衷,技能人才在量和质上并没有提升。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制度障碍

1、学校内部激励制度不健全

高职院校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职业培训工作,但是在激励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障碍,主要是受制于大环境、大制度,分配机制不敢有所突破,不敢创新。现行的分配机制,在业余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和不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之间,没有形成收入档次,多做与不做相差无几,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企业薪资待遇不与职业资格水平挂钩

笔者与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九成多的企业人员表示,获得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待遇会提高,企业薪酬制度里没有这一条款。企业员工参加职业培训,获取资格证书,绝大部分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领取政府技能补贴,二是积分入户、积分入学。从199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如《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等,也有相应的规定技术人员待遇的文件,但是这么多年来,由于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执法力度不强,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并未真正兑现。用人单位不买账,提高员工的待遇只能是一句空话。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8)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以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着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多元办学格局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1∶1,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1∶1。中、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200万名毕业生,为农村、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以上,各比“十五”期间翻一番。认真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到2010年,使我省技术工人队伍中具有中级工技能水平的达到45%,高级工以上的超过15%,全省城乡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二、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增强职业教育入学和就业的竞争力

(四)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坚持政府导向、多元筹资、集中财力、择优扶持原则,各市有重点地办好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县(市、区)重点办好1—2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对欠发达县(市、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给予必要的扶持。到2010年,全省建成20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下同),2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形成职业教育的品牌和竞争力。

(五)建立职业教育助学奖学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扶困资助范围从“低保”家庭子女等五类学生,扩展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给予免交学费。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对品学兼优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奖学金。对就读省内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的本省学生免交学费。

(六)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普职教协调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引导,促进初中毕业生普职教合理分流。充分利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地区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学生就业有路、升学有望。

(七)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抓紧制定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八)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对各行业职业领域具有绝技绝招、突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在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岗位推行“首席工人”制度,建立全省范围内“首席技师”的评选制度。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每年表彰、奖励一批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九)加强职业院校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合理的专业设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齐全的教学设施、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使职业院校成为本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心、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中心。高职院校还应当成为当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中心。

(十)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根据我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动职业学校的专门化建设,形成部分综合性职业院校和一批工程技术、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商贸旅游、医药化工、护理服务、农林水牧等专门化学校。积极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类等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规模,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规模效益。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压缩长线专业招生,新增一批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

(十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紧缺人才、提升技能水平为目的,建设一批为学生校内技能培训服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到2010年,国家和省级中职实训基地达到100个,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达到40个,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差、实训工位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既能承担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又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十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到2010年,中职学校专业课80%以上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其中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达到40%;培养6000名高技能的专业骨干教师和500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十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开展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改革职业院校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十四)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建立由行业协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审核专业和课程设置,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和强化技能训练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开发校本教材。实施分层次教学,建立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十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全省各地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500家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示范基地,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单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教学、实习以及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并为实习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十六)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参与学校教学改革。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实训基地、研究中心和经济实体,或组建职教集团。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承接企业产品加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定。

(十七)加快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步伐。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都应允许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八)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确立“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的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学生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机制和载体,建立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工作机制,使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十九)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公办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非师范类毕业生、工程技术人员有资格应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录用的,允许在试用期内取得教师资格。制定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实行分类单独评审。各市、县要按照评审权限建立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已取得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并符合相应评审条件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可兼评与现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第二个相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也可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与学术论文同等对待。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到企业挂职研修两个月,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

五、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构建多元办学格局

(二十)认真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优化培训结构,提升培训质量,保证培训工作制度落实、资金到位、管理规范、进展有序。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乡镇化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优势,积极承担培训任务。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对应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进行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具备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健全以县级骨干职业学校或成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厂教学点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社区教育网络,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企业要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大中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要立足自主培养,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积极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服务。支持企业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二十二)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分层分类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一批企业家、有培养前途的企业优秀中青年管理骨干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能领导企业创新发展的职业经营管理人才。重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能力建设。

(二十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

(二十四)认真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有关规定。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必须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督查。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由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二十五)积极鼓励、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大力扶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进一步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在招生、创建示范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等方面,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享受同样的扶持政策,对于政府补助的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困难家庭学生,享受公办学校同样的有关助学奖学政策。鼓励民办职业院校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定切合民办学校实际的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提高我省职业教育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

六、加大领导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十六)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真正做到认识、领导和措施“三到位”。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十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省里建立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有关厅局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省教育厅负责牵头职业院校教育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省农办负责牵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省劳动保障厅负责牵头企业职工培训、农民工培训、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省经贸委负责牵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都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工作,加强相互配合,统筹管理职业教育。

(二十八)实施“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重点解决我省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市、县政府为主,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在全省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升劳动力素质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由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十九)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市、县两级教育费附加地方可用部分,应安排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省级教育费附加收入的安排使用要向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经常性事业经费生均拨款标准,保证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或出资办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职业学校的学费收入,要全额用于学校办学,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建立职业教育定期巡视检查制度,重点督查各地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普职教协调发展、经费投入、办学质量以及专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准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积极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规范和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的评估,督促各类培训机构依法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将重点实施以下“六项行动计划”。

一、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

为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困难和鼓励优秀学生报读职业学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施“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

(一)扩大资助职业院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规模。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下同),在原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免收学费、代管费的基础上,将贫困助学的资助对象扩大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使免收学费的资助面扩大1倍,全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二)设立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助学金。该项助学金用于免除省内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本省籍学生的学费。公办大中专院校按实际学费标准全额免除,民办大中专院校按同类公办院校学费标准予以减免。

(三)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受奖学生总数控制在在校生总数的5%。高等职业教育奖学金仍按高等学校奖学金有关规定执行。

(四)经费筹措。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奖学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省财政对一类、二类地区分别按70%、50%的比例予以补助。大专院校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助学金由省财政全额承担。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为切实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条件,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重点建设好一批为学生校内技能培训服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一)建设目标。实训基地是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建于校内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到2007年,建设70个国内一流、资源共享、示范领先的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50个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20个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对符合条件、能承担学生生产实习任务、面向社会开放的,选择10个进行重点建设,使其成为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到2010年,部级和省级中职实训基地达到100个。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和全省产业带规划,突出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

2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应在区域范围内,向其他学校、农村劳动力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开放;通过校际联盟、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对于跨区域开放、接纳其他学校学生比例高的实训基地可进一步申请建设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3注重效益。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加工生产和学生勤工俭学。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独立核算、滚动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基地申报与评审。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认真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省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择优确定申报学校和项目。

省级实训基地申报与评审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各地申报的省级实训基地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会同省劳动保障厅审核初选,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批准公布。

(四)资金筹措。省级实训基地资金由学校举办者筹措,省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省财政原则上按建设所需经费的50%予以补助,对每个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省级补助

不超过200万元;对每个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省级补助不超过150万元。对列为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的,省级补助再追加100万元。

三、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为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和重点培养。

(一)专业课教师全员培训。用两年时间对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轮训,每位教师参加培训96学时。培训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争取到2010年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80%以上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两年内培养3750名达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使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在职硕士,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

(三)专业负责人培养。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名校(企)挂职等途径,用两年时间培养300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四)教师专业技能比武。每年选取若干个专业或项目,举办4—5次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形成专业课教师主动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

(五)启动课程教材改革。“十一五”期间,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织编写50种适应我省紧缺专业和新设专业急需的精品教材,同时支持学校开发一批适应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2007年选择2个紧缺专业进行重点调研与论证,制订课程教材开发方案,并完成2个专业20余种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六)经费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由各地财政负责筹措。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负责人培养给予补助。对省级教师技能大赛和精品教材开发给予资助。

四、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为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专业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做大做强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增强职业学校为县域经济服务能力,实施“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行动计划”。

(一)落实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责任。县(市、区)政府是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的主体,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到2007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好1—2所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于一体、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管理科学的县级骨干职业学校,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培养培训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示范专业建设。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根据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到2007年,全省再完成50个省级示范专业的建设,使省级示范专业达到200个左右。

(三)扶持欠发达地区县级骨干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省财政重点扶持45个欠发达县(市、区)的骨干职业学校各建设好1—2个专业。

(四)经费筹措。对省级示范专业,省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财政按1∶1配套。对45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骨干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由地方财政筹措。一类地区省财政补助50%,二类地区省财政补助30%。

五、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动计划

校企合作是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对发挥校企双方积极性、加快培养应用性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动计划”。

(一)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省、市建立一批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预测劳动力需求、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和培养目标、编写专业课教材、组织教学交流和技能大赛等。

(二)建立500个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实习基地主要为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学生提供更加熟练掌握技能的机会,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全省选定500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其中确定50家为省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每个市确定10家为市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每个县确定不少于5家为县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

(三)建立100个校企合作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各地重点骨干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化技术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100个校企合作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为中小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供服务。

(四)支持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或参与合作办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行业、企业办好现有职业学校,鼓励企业参与办学、办专业以及共建实习车间。

(五)省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省级校企合作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由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审定。全省每年评选表彰20个优秀校外实习基地、10个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由省财政予以奖励。

六、提升劳动力素质行动计划

(一)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以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务工农民和专业农户为重点对象,以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到2010年,全省完成1000万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任务。其中,以种养业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为主要对象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0万人;以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0万人;以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务工农民为对象的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万人。

(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根据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对全省回乡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按不同专业、不同等级职业资格,分别进行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由办学条件较好的中职学校或由省示范性化技术学校与职业学校承担,受训学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由有关部门和培训基地帮助推荐就业或指导自主创业。培训经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省财政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绿色证书的受训人数,对一类地区、二类地区分别给予补助。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9)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0.18.09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8-0-02

1研究背景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和实施,提出从即日起,在职业院校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标志着“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正式诞生并开始实行。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1”和“X”衔接互通,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间建立起“立交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奠定制度基础。“1+X”证书制度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确定启动5个首批职业技能领域试点专业,随后教育部根据申报学校各自特色认定了首批承担职业技能试点专业培训的中高职院校名单。物流管理专业成为“1+X”首批试点专业之一,物流行业迅猛发展,但物流技能型人才短缺,为有效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物流管理“1+X”试点工作势在必行。

2陕西高职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实施现状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欠缺已经成为物流行业的突出问题。陕西高职教育近年来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推动了陕西经济的发展,但仍旧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提出有效解决了物流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2019年12月,首批物流管理“1+X”试点考核工作全部结束,陕西各高职院校均圆满完成试点工作。陕西省首批物流管理“1+X”试点院校共19所,其中,中职院校3所,而陕西高职院校共计40所,物流管理“1+X”试点高职院校不足陕西高职院校的50%,推广范围小。同时,高职院校设施设备条件不同,导致院校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部分院校在工作过程中有一些经验做法,存在一些问题。

2.1主要经验做法

2.1.1团队合作,提供保障

各高职院校在试点工作实施初期及时成立由二级学院院长负责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不仅有专业教师,还包括教学办、学工办、实训中心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共同参与,并与技术支持单位合作。学工办负责学生动员、政策宣传以及学生的组织工作,教学办负责师资培训、考务培训、学生培训以及教学材料的管理工作,实训中心负责培训所用的各类设施设备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从动员到考试全过程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个环节工作扎实有序,为“1+X”证书制度试点提供各方面支持,保证一系列工作顺利进行。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团队,明确分工合作,才能为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1.2“课证融通”,提高效率

“1+X”证书制度将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前者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后者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差异化和特色的要求。为真正有效落实“1”和“X”,避免占用大量“1”的时间,将部分“X”内容融于“1”的教学环节中,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同时充实课堂,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融合。同时,各高职院校在“1+X”试点工作中积极引导授课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为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节省时间。

2.1.3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培训效果

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不仅有高中毕业生,还有“三校生”,即来自中专(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专)、职高(职业高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和技校(技工学校)的学生的总称。在培训过程中,由于“X”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缺乏主動意识,在实际落实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时带来很大的问题,无法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将“1”的受众群体,即每一名同学,在竞争机制下进行培训,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白试点工作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而且只有认真学习,通过初步选拔才能参加最终的考核,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2.2.1政策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1+X”证书制度正处于初步试点阶段,尚未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如缺乏互认的参考标准、缺乏量化工具、认证的质量管理不严等,如果解决不好,将导致有些院校教学走入误区。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开始筹备到培训考核间隔不到10个月,其中,包括师资培训、考务培训等工作,时间紧张。首次进行试点工作,各高职院校都在摸索中前行,很多详细的政策制度不明确,工作缺少依据。

2.2.2学生培训时间不足

首先,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在学生的正常教学周内进行,很难在正常“1”的教学过程中加入“X”的内容,学生忙于应对“1”的教学,仅靠课余时间完成庞大的培训任务,捉襟见肘。其次,由于实操考核环节需要的手持设备型号单一,不具备通用性,且数量有限,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实操训练的时间较少,进而导致单个同学实操训练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在实操环节的RF手持终端操作不够熟练,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问题。

2.2.3师资不足,任务负担重

陕西各高职院校进行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培训时,几乎全部是从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抽取的师资力量,导致原本师资就紧张的高职院校,在维持试点工作培训时更加困难。随着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参与培训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仅靠正常教学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目前,师资培训的途径仅仅是面授,各高职院校要花费较高成本才能完成培训工作,且培训规模有限,师资培训效率不高。师资力量的不足直接导致培训任务繁重,不仅影响正常的“1”的教学活动,同时在落实“X”培训任务时很难全身心投入。

3解决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问题的措施

3.1健全政策和制度

国家相关部门针对“1+X”证书制度制定了大政方针,而很多细节方面需要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形制定。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包括理论和实操,涉及线上和线下考核,相比其他专业政策制度的制定存在一定难度,这要求负责物流“1+X”证书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后续应积极搜集并听取相关院校的建议,尽量完善相关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收费标准等,保证开展每项工作都有依据。健全的政策和制度是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熟的标志,明确责任目标,能够更好地培养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

3.2建立反馈机制

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应随着社会物流经济的发展逐步进行更新与完善,仅靠个别部门探索研究根本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其中,“X”应能体现当前物流行业关键的技能技术,这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各方的见解和意见。同时,在培训、考核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应设立专门职能部门对院校反馈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核查、审阅,避免培训过程中部分知识没有统一的标准,及时解决培训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

3.3考核时间规范化

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定颁布实施的,是国家职业教育长期的工作,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建立规范的考核时间,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学生情况提前着手准备,及时进行动员培训工作,为学员规划合理的培训时间及内容,引导更多的学生(包括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学生整体的专业技能素质。同时,规范“1”的教学活动,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既做到“1”和“X”的融通,又相互不影响,更好地落实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

3.4建立多元师资培训渠道

职业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10)

一、校长管理体制的制度要义

在这个制度主义盛行的时代,制度经济学的衍射力已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制度”要素已经从政治和经济范畴跨越到了教育范畴,当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制度对教育现象的影响时,教育管理中的制度因素也日益成为决定教育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核心内容。对教育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虽早已有之,但在今天,在制度成为话语重心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不禁要问“制度何以如此重要”?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制度概念。虽然文献中对“制度”的解释众说纷纭,不同学派和时代的社会科学家们赋予这个词众多的含义,但一个核心意义,即它是一种行为规则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柯武刚(Wolfgangkasper)和史漫飞(ManfredE.Streit)在其合著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一书中对制度的定义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这些规则、程序和规范的直接作用就是减少不可预见的行为和机会主义。任何一项制度都存在于一个普遍认可该制度的共同体中,制度的贯彻必须依靠一定的惩罚,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没用的。制度根据其产生形式的不同而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它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如习惯、伦理规范等,违反内在制度通常受到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非正式惩罚或正式惩罚。外在制度是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由一批人设计和确立并被清晰地制订在法规和条例之中,由一个诸如政府那样的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威机构来正式执行,外在制度配有法定暴力机构执行的惩罚措施。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要受到其所在共同体的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制约,以抑制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其更具有可预见性从而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的创造。

对于校长群体来说,它的成员,即每一位校长都要受到这个群体本身内在制度的制约,包括校长的职业道德规范、校长的行为准则等,同时还要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强制执行的外在制度的制约,包括一系列校长管理制度,例如选任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等,以规范校长的领导和管理行为,减少机会主义及不可预见的行为,对超越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促进校长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校长群体的专业水平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教育管理制度化和校长行为规范化的内在约束力量,是制度主义思想在教育管理领域中对校长群体的集中体现。校长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有效地规范、约束和激励校长及利益相关主体的管理实践和控制行为,以实现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公平的政策环境和校长群体内部治理规范为特征的制度安排。

二、校长管理制度的理论依据及体系

中小学校长是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执行国家公务,直接从事教育活动,领导和管理学校事务等多种职能。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校长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各种专业活动都将直接决定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各级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决定数以亿计中小学生的素质和未来发展。从数量上讲,目前,我国内地中小学正职校长总数约57万余人,如果加上副职校长和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校长,我国中小学校长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如何加强对这支任务艰巨、数量庞大的校长队伍的管理,通过管理来促进这个职业群体的专业发展将直接决定我国的教育质量。

关于校长管理制度,我们对5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现职校长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校长自身已经认识到管理制度确实对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除了他们熟悉的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外,还应有哪些管理制度及这些制度之间应该有什么内在联系,校长们普遍没有明确的概念。

那么,建立怎样的校长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呢?

制度的建设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由于校长是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对校长的管理主要由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执行,因此,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建立、健全校长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符合科学管理理论和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未来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人力资源规划;(2)工作分析;(3)招聘和选拔;(4)培训和开发;(5)绩效评估;(6)薪酬和奖励。根据这一流程,对照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校长管理制度应包括校长资格制度、选任制度、培训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晋升制度、薪酬激励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正式开始有领导、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地对校长队伍进行管理。尤其是从1989年到现在,我国主要建立了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校长培训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提高校长素质、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校长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校长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完整。相对于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为依据建立的校长管理制度体系,已经形成的这几种制度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其他重要的校长管理制度如选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晋升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等尚处于缺失状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造成人力发展的不均衡。其二,已经形成的几个校长管理制度还需继续改进和完善。例如,1991年《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所规定的中小学校长任职的最低资格要求,在11年后的今天,已明显满足不了教育对校长的新的要求。第三,已有的校长管理制度之间缺乏必然的内在联系,前后制度之间没有相辅相成、彼此协调,也不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而科学的校长管理制度体系,是教育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三、校长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1.资格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标准。它是在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要求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获得能胜任工作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获得从业资格的一种职业管理制度。

在美国,由十个专业组织组成的国家教育管理政策委员会(NationalPolicyBoardfor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NPBEA)制定了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拟任校长必须经过职业认证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有资格被选任为校长,这是他们保证校长质量的主要方式。

美国校长经过认证并获得资格证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职业准入,而在英国,校长经过认证并获得资格证书是为了以资格认证为标准促进拟任校长的专业发展,英国国家校长专业认证机构制定了校长专业资格认证制度(NationalProfessionalQualificationforHeadship,NPQH),它从决策、教学、组织、政治和验证五个方面对校长资格进行认定。中国香港教育署于2002年2月制定了“校长持续专业发展规划”,其中规定,香港将于2002年9月对拟任校长实行校长资格认证制度,有志成为校长的人士需通过三项严格的程序才可获得资格证书。

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专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管理进步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职业和行业质量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声誉和地位。校长资格认证制度是校长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专业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校长的基本要求,是有志成为校长的人士获得校长工作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资格认证不仅要考核校长人选的学历水平,还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水平、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身体条件和个性特征等。建立校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校长专业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对校长职业准入的要求只能做到“持证上岗”,这个证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而非“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建立适合于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职业证书的标准和资格的认定程序,是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尚待完善的因素。

2.校长选任制度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员工甄选的理论可知,有效的人员甄选的目标是使组织具备更高的人力资本,同时使被选者的个人特点(能力、经验等)与工作要求相匹配,从而实现高的工作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度。

《管理学》中对甄选的定义为:甄选是一种预测行为,它设法预见哪一位申请者会确保工作成功。

由于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及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对校长人选的才能进行考评时不能只注重他的学历水平或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他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因此,运用各种测评方法,全面权衡校长能力,按照严格的选拔程序进行校长人选的评测与确定,是教育行政部门选拔校长的基本原则。

任用指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程序和手续,对校长人选的确定及其实施,也就是校长的任命和职务的安排。校长的任用必须遵循一定的任用制度,在我国,常用的任用制度有委任制、选任制、聘任制和考试录用制。建国以来,我国的校长任用以委任制为主要形式,即由上级行政机关直接考评并任用校长的一种制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校长任用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着,1999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相适应的校长选任机制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校长。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明确:“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

由此可知,我国校长选任机制经历了以下发展途径:

年代

选任形式

任期

1992年以前

以委任制为主,选任制、聘任制、考任制为辅

基本不实行任期制

1992年

委任制、相结合选任制

一般不实行任期制

1999年

委任制、聘任制、推举制、考任制多种形式

部分地区实行任期制

2001年

推行聘任制

实行任期制,可连聘连任

校长的任职年限由基本不实行任期限制即终身制逐渐过渡到实行任期制,并可连聘连任,是校长职业专业化并逐步得到社会认可的外在表现,职业专业发展的一个表现就是从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实行任期制并可连聘连任,极大地消除了校长治校的短期行为,激发了校长做长远规划、不断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信念和信心。

聘任制需建立在校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之上。校长的专业发展必然使校长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其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只有获得了校长职业资格证书,有志于从事校长职业的人士才有资格被聘任为校长。因此,在选任体制中,我们认为应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入职认证,严格控制选任程序及形式。到目前为止,虽然校长的“持证上岗”、“聘任制”、“职级制”、“培训制度”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却停留在1991年的水平,“持证上岗”的“证”还只是对岗前和在岗培训合格证书的要求,职级制中的职级认证并没有被充分注视并合理利用。加强选任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及时更新选任体制中的资格要求,是校长入职并保持持续专业发展的前提。

3.校长培训制度

在专业人员的全部职业生涯中,他们都要不断地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中持续不断的专业教育(continuousprofessionaleducation,CPE)是促进他们形成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历程,这一过程包括专业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

(1)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的职能是使拟从业者全面了解职业领域内容,掌握从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加里·德斯勒认为,“培训就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过程”。它包括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建设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往往要贯穿强化雇员的献身精神的培训内容。

我国校长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可以从1992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7年,原国家教委《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等政策中得以体现。

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使校长接受岗前培训成为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小学校长,职前培训是指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拟任校长(包括部分新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它旨在提高其对校长职业的全面认识、对校长角色的全面把握、对校长权利与义务的全面了解以及在校长素质和能力要求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领导和管理能力。1994年,美国国家校长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Headteachers,SNAHT)邀请几所知名大学共同制定了“国家校长协会校长领导和管理项目合作项目”,该项目以教师培训机构(TeacherTrainingAgency,TTA)制定的校长职业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以提高拟入职校长(Preparingprincipal)、新入职校长(Newappointedprincipal)和在职校长(in—serviceprincipal)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为目的,开发了一系列职前和职后培训课程,极大地保障了校长的专业素质。1999年,中国香港成立了校长专业发展小组,并分别为拟任校长、新入职校长和在职校长拟订了专业发展活动。其中,对拟任校长的职前培训主要包含:①香港校长专业发展评估;②入职课程;③学校领袖发展课程延伸课程,同时拟任校长的职前培训也是其获取校长资格认证的重要条件。

入职培训能帮助校长更好地完成从教师或中层管理人员到校长的角色转变,在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并贯穿整个校长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1998年,美国教师培训机构TTA制定了新的校长职业国家标准(NationalStandardsforHeadteachers),根据它所描述的6类职业标准(sixstandards)和96项工作目标(96performanceobjectives),国家校长协会NAHT设计实施了较完备的校长在职培训项目,其中,以校长领导和管理顶目(Headteachers’LeadershipandManagementProgram,HEADLAMP)最为代表,该项目的实施为校长在职培训探寻了一种很好的模式。

中国香港校长在职培训以系统学习、实践学习为主。有系统的学习包括修读证书、文凭、学位课程,参加会议及研讨会、脱产训练课程等;实践学习包括领导及策划优质教育基金计划,校本改善计划等,撰写及发表教育论文,以分享知识及经验。在职培训还充分考虑了校长根据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评估和自己的需要而自行制定的培训需求,有力地促进了香港校长的专业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在职培训分为提高培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两种形式。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在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参加培训是校长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指导下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为提高校长专业培训的质量,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教师认证制度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尚待研究的项目。

由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组成的专业教育体系,是中小学校长获得专业知能、形成并巩固专业理念、不断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教育途径,高质量的校长培训体系是确保校长联合会专业素质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尽快建立高质量的职前、职后为主体的校长培训制度,这个制度要使得校长的选拔、培养、校长入职和在职培训成为一个有机的终身教育的整体,使得校长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次,我们应该在校长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校长素质的有实际意义的提高;第三,为确保校长教育的质量,在建立资格证书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一个保证校长培训质量的校长培训评估机构,在确保校长培训机构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校长培训质量。

4.校长考核评价制度

对校长进行考核和评价一直是教育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的校长评价工作,虽然从关注到开始深入研究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但真正建立起比较完整而科学的校长评价制度的历史并不长。美国和英国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和德国还普遍使用“评估中心法”(AssessmentCenter)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评价,70年代,美国心理协会与全国中学校长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econdarySchoolPrincipals)共同对“评估中心法”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应用于对校长工作的评价。之后,一些研究者开发了“校长能力测试”法、“校长同事评价法”,旨在对校长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随着人们对校长职业及校长素质研究的深入,校长的职业标准逐渐被明确下来,1998年,美国教师培训机构(TTA)制定了以6大标准、96项行动目标为内容的全国校长职业标准,以此为参照,美国的校长评价体系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我国,校长评价工作相对于教师评价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方案。目前,我国仍以考核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年度考核在学年末进行,任期考核在任期届满前进行。但我国以考核为主要手段的评价其主要目的还在于决定校长的升留免降或褒奖惩戒上,忽视了评价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校长的专业发展。重“督”轻“导”的评价取向不利于校长素质的提高,另外,校长评价机构除了包含教育行政部门外,还应吸收教研、科研等部门的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参加,充分发挥校长专业组织对校长评价的作用是提高评价质量及效果的主要因素。

评价的目的重在改善校长的工作,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信息,进而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教学效益。考核与评价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目前,我国针对学校及校长评估工作,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2月27日了《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校及其校长评估的目的、内容、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了规定。这是一项较为详细的评估工作的指导性纲要,重在对校外评估进行规范。因此,建立自我评价制度与校内评价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是完善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

5.校长晋升激励制度

在职业生涯中,职级晋升是激励个体不断追求自我职业价值的有效方式。对于专业人员,追求专业领域内的专业水平认可、获取不断提升的专业地位与社会声誉,是专业人员追求专业发展的最直接目标。科学合理的职级晋升制度是专业人员自我专业评定和组织评定的参照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校长管理制度,中小学校长的职务级别与学校的行政级别挂钩,套用机关行政级别,并享受相应的干部级别待遇,这种管理制度随着教育改革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不适应于校长队伍的建设,不适于校长作为专业的学校管理者的职业发展。

1993年,上海市针对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建立了校长职级系列的改革目标,将校长的职级划分为五级十二等,详细制定了各等级校长的任职条件及评定的指标体系。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在借鉴上海校长职级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区属中小学进行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试点工作,该制度将中小学校长的职务等级分为五级十等,将校长职级与办学实绩挂钩,进一步调动了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校长队伍的科学、规范管理。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在上海和北京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校长职级制”,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次提出“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至此,校长职级制作为校长考核、任用与校长职业生长的管理制度具有了法律效力。

根据加里·德斯勒的激励理论,对于管理人员,应实行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计划,而为了使管理人员更注重组织的未来发展和长远利益,应更偏重于长期激励;对于专业人员,在保证金钱激励的基础上,更应关注以满足他们成就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建立的激励机制。

作为从事学校教育管理的专业人员,对校长实施的激励计划应既注重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又注重从情感和精神上给予激励。中小学校长既是管理者,又是对学校进行管理的专业人员,对校长的激励要充分考虑其作为专业管理人员的特殊角色。由于我国实行校长负责制,加之我国学校管理体制不具备学校股份,因此,校长职级工资是目前较为科学、合理的薪酬形式。对于中小学校长,为他们创造能发挥他们的专业才干、在办学领域内取得成就的各种条件,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及时的奖励也是校长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其次,以校长负责制为基础,在政府、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党组织、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下,给校长更大的办学自,让校长在一定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决定学校事务也是对校长的激励;再次,由教育行政机关、校长专业组织为校长提供进行思想交流、探讨专业问题的机会,并帮助校长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使校长在专业组织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有归属感,增加校长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也应是校长激励计划的一项内容;最后,及时、公正地对校长工作给予评价,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对校长的业绩给予肯定和奖励,满足校长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激励方式。

6.校长薪酬制度

职业是个体在社会中用以谋生的工作,职业的专业性又要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因此,获得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是专业人员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任何一个专业成熟度很高的职业,都有相当高的经济回报作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地致力于提高专业水准,建立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

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激励校长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与职业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工资收入虽然是所有激励手段中最重要的激励因素,但心理学家们指出,人有各种需求,每一种需求的满足都可以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其中包括成就感、归属感、权力和自我实现。

长期以来,受校长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小学校长的职务级别与学校的行政级别挂钩,享受相应的干部级别待遇。1989年以后,一些地区在任命学校干部时,虽然不再明确干部的级别,但住房、医疗等待遇仍按照任职学校原定的级别确定。校长的工资待遇一般都执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没有明确的专为校长设立的工资保障体系,专业能力、工作绩效不与薪酬体系挂钩,不利于调动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校长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办学实绩。

校长职级工资制的推行,使得校长的薪酬与校长的专业能力、工作业绩挂钩,合理地体现了“按岗定薪,按业绩定酬”的原则,校长的职级工资是与校长职级评定相配套的以校长岗位为主要特征的工资制度。上海的做法是职级工资由级等工资、基础工资和能绩工资三部分构成。级等工资是校长职级工资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校长职级的高低,校长按评定聘任的职级确定相应的级等工资,并随职级的变动进行调整。基础工资是中小学校长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发放的基本工资部分。基础工资由国家规定的职员职务等级工资(或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以及政府规定的随工资发放的各种津贴补贴等构成。这部分工资按现行的政策规定实行,并根据国家规定进行调整。能绩工资是校长职级工资中活的部分,能绩工资按校长级等工资和基础工资和的一定比例核定。职级工资制度的建立,使校长的职务、责任,能力、实绩与薪酬相结合,能极大地调动校长工作的积极性。

一些没有实行校长职级制的地区,为了体现校长专业素质、办学绩效与收入相匹配的激励原则,对校长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了职级津贴制,根据校长的任职年限、办学效益、办学特色、校长个人成就以及群众、社会对校长的评价等作为确定校长津贴职级的考核因素。实行校长职级津贴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探索,它所形成的激励作用在于引导校长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 企业业财一体化 下一篇: 化学的知识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