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31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1)

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本身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决定了安全防范工作是博物馆事业的生命线,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应该是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意识。

安全防范工作从古至今都有,“保镖”、“门卫”等等,都属于安全防范最原始的从业人员。在常人看来:从事安全防范工作的人员只需要五大三粗的武师型或多安排几个人。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财富的剧增,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以及犯罪的高科技化。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从事安全防范工作的人员也大大增加,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对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安全防范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行业。

从安全防范的概念来说,就是作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安全防范有三个基本防范要素组成:探测、延迟与反应,同时安全防范也有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1.人防是利用人们自身的传感器(眼、耳等感官)或动物(如狗)进行探测,发现妨害或破坏安全的目标并做出反应:用声音警告、恐吓、设障、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救援信号,以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或处理已发生的危险,也是安全防范工作的基础。但随着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越高,人防的人员结构也发生变化,一线的人员减少了,幕后的操控、维护人员增多了。传统观念的安全防范工作主要是人海战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防,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误区。人力防范是安全防范的基础,但是人的自然力的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发挥和发展。现代的人力防范已不是人的自然能力的展现,而是科技人和科技群体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它一方面指防卫人员需要掌握高科技知识和高科技的物防保护,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范反应能力和高水平的决策、指挥与群体快速反应的能力。

2.实体防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现代的实体防范已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同时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物防在安全防范中主要起延迟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防设施也有很大的进步,并且与技防和人防有效配合,物防设施的延迟作用也有长足的提高,是延迟风险发生或预防犯罪的主要基础手段。但现代的“物防”与传统的“物防”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的“物防”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和人的维护、管理。

3.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的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范的一类工作。技术防范是近代科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技术防范系统的探测和告警功能可以有效预防损失、遏制犯罪。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任何技术设备和系统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它的运行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技术防范系统都存在着局限性,但在现代的安防工作中,技术防范系统的级别高低直接影响到安防工作中探测和告警能力的高低,可见其在安防工作的地位。与传统的安全防范相比,在探测、延迟与反应三大要素上有很大提高:

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展开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技术防范在现代的安保工作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加上近年来,全球各国对安全技术防范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市场越来越大,各个厂家的研发投入也在增加,同时也有新的品牌的加入,使得整个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得到迅速的扩大和提升。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70-01

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网络世界,同时对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性的保障,越来越注重知识多学科的应用,进一步的完善科学通信技术,不断创新信息安全技术,优化信息理论性的相关知识结构。基于网络系统硬软件的保护应用,促进系统的数据加密处理,实现网络的优化设计和安全防范[1]。对于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巧始终是计算机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因素,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结构,探讨了当前网络安全的防范技巧。

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监测结果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3203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数量为9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75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其中包括境内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约23万以及境内感染飞客(Conficker)蠕虫的主机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其中高危漏洞50个。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过程,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多种威胁,其中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具体体现如下: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也即是自然灾害和网络系统威胁,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环境因素影响了智能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计算机的实际使用性能。衔接软,网络系统的应用过程,越来越注重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尽可能的做好协议的有效性分析和应用,基于协议依赖性的分析过程,就要做好网络系统的有效性运行保障,但是TCP/IO协议依赖阶段,数据截取现象时有发现,同时也有篡改数据的行为。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一些用户操作威胁和相关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基于计算机用户的操作过程,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用户问问设置相对简单的口令,一旦自己的账号丢失,网络安全威胁也就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常见恶意攻击,也即是主动性的攻击和被动性的攻击,一旦计算机网络存在恶意攻击的行为,直接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对于被动性的攻击,主要是被动性的破坏信息,导致用户机密信息被窃取,带给用户严重的损失。一旦存在计算机病毒,实际的运行程序将会存在各种安全威胁和相关的安全埋伏,需要做好系统的有效性控制,同时系统也有着较强的潜伏性以及传染性,需要做好文件的传送以及复制管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垃圾邮件这种常见的人为因素,主要是电子邮件有着较强的公开性特征,以至于传播电子邮件的时候,有着强行推入的过程,并带给系统直接的威胁。计算机犯罪威胁往往是窃取口令,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至于传播有害信息,并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

二、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巧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防范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就要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有效性防范,同时基于安全威胁状态的分析,合理的选择适当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做好网络信息安全性。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技巧如下所示:

(一)完善账户安全管理,安装防火墙

用户账号登录时不仅仅要有正确的账号,输入正确的密码,一旦账号信息被攻击的时候,就要加强用户账号的安全,就要设置比较复杂的密码,一旦用户有不同的账号,就要设置不同的账号密码,结合符号和字母以及数字的形式,实现密码的有效性设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及时的更换原先的密码。安装防火墙的时候,就要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基于外部网络的有效性控制,设置网络的安全权限访问,同时也要优化网络数据包之间的安全性茶树管理,确保网络有着合理的通信,密切的监视网络之间的运行状态,尽可能的做好网络防火墙分包传输技术的有效优化管理[2]。个人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时,需要做好木马的安全性防御管理,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升级杀毒软件,加强杀毒的安全防御。

(二)更新漏洞软件,创新网络监控技术

更新漏洞软件,进一步创新网络监控技术,就要及时的安装漏洞补丁软件,尽可能的避免更大的安全隐患。扫描漏洞的时候,尽可能的应用漏洞扫描器,做好软件漏洞补丁的下载工作。基于防范技术的应用,就要进一步的完善统计技术的相关规则方法,做好网络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性监控,同时也要分析系统的攻击行为,尽可能的做好系统代码的有效性编写和分析,实现系统的安全性运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就要进一步的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积极的培养网络人才,尽可能的积极强化安全意识,不断优化你恶不管理,加强层层防范的立体防御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上的防护安全措施。

(三)加密文件,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

加密文件的时候,就要进一步的更新数字签名技术,逐步的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尽可能的赋予数据较强的保密性,尽可能的应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避免窃取传输中的数据。线路的加密过程,也要做好端对端的基本加密应用,采取密钥的方法,做好安全性的保护。一旦信息发送之后,有效的传达信息的形式,合理的运用密钥,及时有效的读取数据明文。应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时候,就要结合群签名的方法,降低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成本。

因此,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需要全面管理网络的实际工作情况,突出入网前的安全管理,设置网络安全屏障,避免非法用户的非法进入,管理人员更要加强网络用户的安全管理,合理的设置网络账号信息,不断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进一步的完善防火墙的规模化建设,积极的构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的控制,需要逐步的完善防御的基本机制,实现安全性的防范控制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保障,做好全面的安全防范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方法,就要不断完善相关防范体系,增强用户安全保障,本着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加强用户安全意识,尽可能的促进防火墙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3)

从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案件震惊全国开始,涉及大学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刑事案件无一不引起人们的叹息、痛惜和思考。如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曾世杰在校内,杀死一名女学生,杀伤2名男学生,而此后仅8天,2010年4月7日19时许该校又出命案,经济学院本科学生陈某在寝室内持刀将同班同学王某刺伤,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随着中国高校的发展,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大学生被盗、被骗和被抢劫、被伤害的事件也时常发生,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的创伤。造成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安全危机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应有的法律常识等则是其中很重要原因。所以,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对策无疑是一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依法治校的要求

依法治校是在学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而高等院校及其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则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加以了明确。

2.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的需要。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国民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和公民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激发大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安全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学校的安全是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高校的稳定又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思,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是维护学生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因此,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养成教育,沿着德育为首、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思路,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安全意识层面

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2.安全知识层面

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包括应急、物品保管、财产安全、防火消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

3.安全技能层面

长期以来,安全技能的学习及演练在高校课堂中显得比较薄弱。求其是在近年的大学校园突发事故中,火灾事故占了不小的比例,且对财产和人身的损害极大。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使大学生了解火灾的巨大危害性,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消防法律法规。掌握正确使用明火和用电、用气的安全知识。掌握在各种场所的消防逃生知识,了解消防报警、消防处置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

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时,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大学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上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生刚入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相对陌生,大部分新生少有集体宿舍生活的经历,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要对新生进行人身、财产、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安全教育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学校周围交通安全隐患的情况,重点抓好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行人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各班级可以通过学生轮流值勤、现场教育等方式,加强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2.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

近年来,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广播、安全知识讲座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等。当然,这些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其深度和系统性也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应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由拥有丰富学生安全教育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采取讲座方式授课,内容包括社会安全、校园生活安全、个人修养等方面。除了介绍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教给学生防盗、防意外伤害的技能外,还涉及防诈骗、防性骚扰以及社交安全、网络安全等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方面。应指出的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时间不能局限于新生进校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每年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旨在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进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正直守法公民打下基础。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4)

本文针对现阶段企业信息安全出现的问题,结合项目管理领域的一般过程模型,从时间、任务、逻辑方面界定了系统的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了标准化的ISM结构模型及动态运行框架,为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设备以及网络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综合的前瞻性立体防护,并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提高整体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的相关建议。

1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概述

1.1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概念

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是指为保障企业信息的有效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提供覆盖到所有易被威胁攻击的角落的全方位防护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一般步骤、具体阶段及其任务范围。

1.2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环境分析

系统运行离不开环境。信息产业其爆炸式发展的特性使企业信息安全的防护环境也相对复杂多变,同时,多样性的防护需求要求有相适应的环境与之配套。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的运行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社会文化环境、政府政策环境、行业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指在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的社会整体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行为习惯、道德准则等。政府政策环境是指国家和政府针对于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行业技术环境是指信息行业为支持信息安全防护所开发的一系列技术与相匹配的管理体制。

1.3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霍尔三维结构

为平衡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的时间性、复杂性和主观性,本文从时间、任务、逻辑层面建立了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的三维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时间维是指信息安全系统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实施按时间排序的全过程,由分析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改进四个基本时间阶段组成,并按PDCA过程循环[5]。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信息安全风险识别、危险性辨识、危险性评估、防范措施制定、防范措施实施五个步骤。任务维是指在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具体内容,如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该霍尔三维结构中任一阶段和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分层次的树状体系。

2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解释结构模型

2.1 ISM模型简介

ISM(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技术,是美国J·N·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为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的结构模型化技术。该方法通过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并利用矩阵等工具进行逻辑运算,明确其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结构,使复杂系统转化成多级递阶形式。

2.2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要素分析

本文根据企业信息安全的基本内容,将立体防护体系划分为如下15个构成要素:

(1) 网络安全:网络平台实现和访问模式的安全;

(2) 系统安全:操作系统自身的安全;

(3) 数据安全:数据在存储和应用过程中不被非授权用户有意破坏或无意破坏;

(4) 应用安全:应用接入、应用系统、应用程序的控制安全;

(5) 物理安全:物理设备不受物理损坏或损坏时能及时修复或替换;

(6) 用户安全:用户被正确授权,不存在越权访问或多业务系统的授权矛盾;

(7) 终端安全:防病毒、补丁升级、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终端边界等的安全;

(8)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安全风险的评估、安全代价的评估等;

(9) 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包括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评估、改进;

(10) 信息安全日常管理:巡视、巡检、监控、日志管理等;

(11) 标准规范体系: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措施、安全操作等规范化条例;

(12) 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配套规章制度,如培训制度、上岗制度;

(13) 评价考核体系:指评价指标、安全测评;

(14) 组织保障:包括安全管理员、安全组织机构的配备;

(15) 资金保障:指建设、运维费用的投入。

2.3 ISM模型计算

根据专家对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中15个构成要素逻辑关系的分析,可得要素关系如表1所示。

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位划分,确定各要素所处层次地位。在可达矩阵中找出各个因素的可达集R(Si),前因集A(Si)以及可达集R(Si)与前因集A(Si)的交集R(Si)∩A(Si),得到第一级的可达集与前因集(见表2)。

2.4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结构

结合信息安全防护的特点,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体系15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构成递阶有向层级结构模型。图2中自下而上的箭头表示低一层因素影响高一层因素,双向箭头表示同级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内容为四级递阶结构。从下往上,第一层因素从制度层面阐述了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该层的五个因素处于ISM结构的最基层且相互独立,构成了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的基础。第二层因素在基于保障的前提下,确定了企业为确保信息安全进行管理活动,是进行立体防护的方法和手段;第三层因素是从物理条件、传输过程方面揭示了企业进行信息安全防护可控点,其中物理安全是控制基础。第四层要素是企业信息安全的直接需求,作为信息的直接表现形式,数据是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的核心。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四级递阶结构充分体现了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整体性、层级性、交互性。

图2 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解释结构模型

2.5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过程

企业信息安全立体防护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它随着环境和信息传递需求变化而变化。本文在立体防护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结构进行扩展,构建了整体运行框架(见图3)。

从图3 中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过程按分析建立到体系保持改进的四个基本时间阶段中有序进行,充分体现出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性。具体步骤如下:

(1) 综合分析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人员组织结构和企业资金实力,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目标,并根据需要将安全防护内容进行等级划分。

(2) 对防护内容进行日常监测(包括统计分析其他公司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形成预警,进而对公司信息系统进行入侵监测,判断其是否潜在威胁。

(3) 若存在威胁,则进一步确定威胁来源,并对危险性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能通过现有措施解决。

(4) 平衡控制成本和实效性,采取防范措施,并分析其效用,最终形成内部信息防护手册。

3 分析及对策

3.1 企业层面

(1) 加强系统整体性。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15个构成要素隶属于一个共同区域,在同一系统大环境下运作。资源受限情况下要最大程度地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就必须遵循一切从整体目标出发的原则,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的整体布局,在对原有产品升级和重新部署时,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追求整体效能和投入产出效应。

(2) 明确系统层级性。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各个防护层级上的管理。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涉及技术层面防护、策略层面防护、制度层面防护,三个层面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其中制度和保障是基础,策略是支撑,技术是手段。要有效维护企业信息安全,企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体系间的纵向关系,在寻求技术支撑的同时,更要立足于管理,加强工作间的协调,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

(3) 降低系统交互性。在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同级之间,相关要素呈现出了强连接关系,这种交互式的影响,使得系统运行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加快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建设,界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边界,准确定位风险源,并确保信息安全策略得到恰当的理解和有效执行,防止在循环状态下风险的交叉影响使防范难度加大。

(4) 关注系统动态性。信息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安全防护时,应在时间维度上对信息安全有一个质的认识,准确定位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所处的工作阶段,限定处理信息安全风险的时间界限,重视不同时间段上的延续性,并运用恰当的工具方法来对风险加以识别,辨别风险可能所带来的危险及其危害程度,做出防范措施,实现企业信息安全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3.2 政府层面

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受制于环境的变化。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主动性的提高,有力的政策是推动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高效的行业技术反应机制是信息安全防护的推动力。因此在注重企业层面的管理之外,还必须借助于政府建立一个积极的环境。

(1)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大力宣传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政策,提高全民信息安全素质,从道德层面上防止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政府应督促企业加强信息安全思想教育、职能教育、技能教育、法制教育,从思想上、理论上提高和强化社会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和自律意识。

(2)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及其衍生问题。政府应加快整合和完善现有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建立多元监管模式和长效监管机制,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得到公平、公正、有效的实施,为企业信息安全创造有力的支持。

(3) 加大信息安全产业投入。政府应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信息安全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支持信息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

4 结 语

本文从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基本模型,为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落实提供有效指导,节省企业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同时针对现阶段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汪应洛.系统工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齐峰.COBIT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282?285.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保证电力系统工作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火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火电厂运行当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降低了火电厂运行的稳定可靠。

1 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方法

火电厂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设备事故和人员事故两种,要想良好控制安全风险,需要先对常见的事故进行统计归纳,并寻找事故发生原因,才能保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遵循正确的分析原则

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原则主要包括四方面,即分析的目标要明确、分析的方法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分析内容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且把握住重点,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火电厂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1]。

1.2 安全风险问题的主体分析

在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上,随着长期对安全事故的研究,对于事故发生原因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分析方法,较为普遍的一种就是“人、机、物、环”分析方法。安全风险问题的主体分析就是将整个分析体系划为若干部分,以上述方法为例,就是在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分别从人员、设备、其它物品或者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判断出安全风险控制点。

1.3 安全风险问题的基础分析

在得到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后,此时基本事件已经无法再被分解,需要对基本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事故树分析法。在此方法中,需要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事故,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事故树图,通过布尔代数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其基本操作流程是:确定并熟悉火电厂系统____对系统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调查____将事故树顶端的事件确定____对于顶端事件有关的基本原因事件进行调查____绘制事故树图并进行定性分析。

事故树法是一种从结果来逆分析原因的方法,通过事件发生原因的逐层分析,找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不同层事件之间采用逻辑符号来连接,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此以来,就能够得到安全风险问题的基本原因。

在此事故树中,如果分析得到的基本事件全部发生,则必然会引起相应顶端的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即使只有某些基本事件组合发生,也会使顶端安全事故发生。

2 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原因

2.1 人为因素引起问题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操作或设计人员一些不当行为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包括违规操作、注意力不集中、安全意识缺乏、误操作以及防护栏设计不合理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形成安全隐患,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相对而言,人为因素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可以通过前期安全准备工作进行预防。

2.2 设备因素引起问题

首先,在火电厂中,需要使用各种具有碱性、酸性的化学物质,若是附近的压力容器或者带电设备保护不善,就会与这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安全隐患,进而引起火灾、灼伤、爆炸等各种安全风险问题[2]。

其次,火电厂的发电机组、锅炉等特种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当中,会发生磨损,如果日常检修工作不到位,设备的潜在隐患就难以被及时发现,在后续工作中,就会发生故障,进而引起安全风险问题。

第三,在检修火电厂设备时,由于许多设备不可拆卸且相对较高,就需要搭设脚手架,但在脚手架搭时,如果与设备距离过近或搭设位置选择不合理,受火电厂设备高温、高速等特点影响,极容易给检修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 环境因素引起问题

在火电厂运行中,各种机械设备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环境的湿度、温度或者尘埃等控制不当,就可能引起安全风险问题。另外,如果遇到地震、洪水或其它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火电厂运行的环境会发生急剧改变,导致设备、建筑物等发生损坏,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

2.4 管理因素引起问题

管理因素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安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首先,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火电厂领导层对安全风险问题重视度不够,缺乏对安全生产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较为薄弱,增加了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

其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许多火电厂中,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只是表面工作,在实际当中执行情况较差;同时,作为管理制度重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责任意识,这也给安全问题发生提供了条件。

第三,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违规操作、不按时检查和维修生产设备等现象,但是并没有专门的人对这些现象进行管理,导致不安全因素长期存在,自然也会引起相应的安全风险问题。

3 火电厂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一个良好的防范体系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这个体系当中,主体是操作人员,具体的内容包括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了解各类安全风险、掌握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通过这个防范体系,能够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火电厂中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来消除隐患,达到降低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的目的。

3.2 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的教育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是提高火电厂运行安全的基础所在。在教育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风险意识的培养”、“安全风险的辨别和防范方法”和“安全生产技能”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育,使员工树立“珍惜生命、防范风险”的意识,从而在日常操作当中,主动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有效防范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风险问题。

3.3 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

对于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问题预防的第一步,只有准确识别风险,才能够保证防范的有效性。在安全风险的识别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对火电厂相关部门和各个岗位存在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是对火电厂运行环境和设备存在风险的识别,最后一方面是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建立相应的风险数据库,如此以来,就可以对火电厂的安全风险有着足够的了解,在实际运行中第一时间确定风险,从而提高风险处理的效率[3]。

3.4 加强对现场安全风险的预防

火电厂的现场安全风险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其防范的具体步骤包括分析危险、标准作业、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和操作人员的自主防范,但是,在实际当中,这些防范步骤应用较为繁琐,效果不理想。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和整合,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现场安全风险防范方法,二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加大对违章操作的处罚教育力度,提高整个风险防范工作水平。

4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高火电厂的安全防范能力已经势在必行。火电厂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人、机、物、环四方面因素引起的,在分析时,需要采取合理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有效降低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6)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根本要求。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谋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的教育方针就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要注重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高校内安全保卫工作全过程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高校主体,也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满足广大学生安全需要,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既是安全保卫工作应尽的职责,又是学校保卫部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体现。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过去的精英式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期。高校是我国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我国知识分子精英聚集的地方。做好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事关重大。没有安全的校园治安环境,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高校越是发展,就越需要安全。不安全或安全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学校的事业,影响高校的改革,甚至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事关学校全局,任务繁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高校只有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重视程度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当做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才能减少或杜绝事故和案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二、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高校安全防范工作。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树立高校全面的安全保卫观。我们要具备全面的安全保卫观,就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点。

(一)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好安全防范的根本。

同违法犯罪斗争的基本对策,一是打击,二是预防。打击是为了揭露、证实、惩罚犯罪;预防是防患于未然,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消灭在行为实施之前。做好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首先要抓对人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因为要有效预防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提高人的安全意识。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搞好安全法规宣传教育,采取集中上课,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图片展览和影视节目,利用校内宣传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师生的防范意识。二是加强行为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和影响;指导班级开展安全法规学习和自律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安全用电、安全出行、谨慎处事,依法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三是举办安全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培训,多渠道、多方位强化、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逐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防范工作的氛围。

(二)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一种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就等于没有规矩,没有约束力。高校必须建立一整套制约机制。除了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应体现自身的工作管理特色,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校纪校规,约束师生员工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着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约束了违法违纪行为,又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狠抓内部防范,从源头上构筑确保安全的防线。

科学的防范体系是多种防范功能、措施和手段的有机组成体系。要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重点要在防范上下功夫,运用各种预防手段,达到安全的目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必须建立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综合防范能力。一是要做到“人防”落实。人的防范是决定性因素。要配强配足保卫干部和精明强干的校卫队员;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秩序的第一道关口;学校重点要害部位要实行专人专管,24小时值班守护;加强校园“110”建设,提高保卫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等。二是要加强物防。对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严格落实“三铁一控”(铁门、铁窗、铁橱、防盗报警监控系统),双人双锁制度,预防和避免因物防不到位发生事故和案件。三是技防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高科技手段在学校内部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完善计算机管理网络,充实资料数据库,建立与健全电子监控、报警体系,实现科技创安,加强科技防线。

(四)狠抓检查,强化整改,防患未然。

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就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要突出抓好三个检查,一是要突出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重点检查;二是要突出抓好放假前、假期中、开学后的全面检查;三是要不间断对校园不放心部位实施突击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指定有关部门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对问题大、花费多、存有重大隐患的部位,要向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汇报,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确保不发生人为的治安和安全责任事故。总之,高校安全防范是一项基础性的、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防范工作的内涵,从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工作方法上加以创新,不断开创安全防范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高校保卫队伍自身建设,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保障。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保卫工作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卫队伍建设好,因为高校保卫队伍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战斗集体,是一支担负着繁重保卫工作任务的队伍。因此,高校保卫队伍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学校党委、行政和师生员工的密切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对保卫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校保卫队伍,是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保障。我认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卫队伍应当具备以下六点基本素质。

一是政治素质要坚定。高校保卫队伍担负着防范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保障国家财产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高校政治稳定和校园治安秩序、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秩序的重任。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就要高校保卫队伍在政治上必须合格,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以及很高的政治鉴别力和很强的政治敏锐性。这就要求高校保卫队伍自觉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政治素质,进而保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会迷失方向。

二是道德素质要崇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保卫队伍应具备如下职业道德素质。热爱保卫工作,热爱教育事业;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工作,勇于创新;文明执勤,热情服务。

三是心理素质要沉稳。目前高校保卫部门尚无执法权,保卫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时,会有许多困难和不便。这就要求保卫人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克服各种畏难情绪,培养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拼搏,不怕挫折的精神,在艰难的工作环境中磨炼自己的工作意志,做到处变不惊,镇静自如,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四是作风素质要过硬。保卫队伍要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自律作风。具有这些优良作风,才能对师生员工热情服务;对待犯罪分子打击有力;对待突发事件果断处置。真正成为一支让师生满意、领导放心、犯罪分子惧怕的队伍。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7)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二、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8)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因曾把安全比喻为氧气,认为:“你可以不注意它,但你不能没有它。”[1]安全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基础素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都必须以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为前提。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大学生安全素质是指大学生通过后天环境影响、高等教育作用、安全实践与学习内化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与质量水平,是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心理等基本要素的总和。

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以保障大学生的生命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与伤害为目标而开展的生命安全素质教育;广义上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安全素质教育。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依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所要面临的安全问题,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防范能力和安全心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2.1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和防止犯罪方面的专家哈德・H・布卢姆菲尔德和罗伯特・K・库珀在《保护自己――安全智慧的原则与应用》中建议人们首先要“树立内在的安全感”。[2]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有内在的安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感内化为一种习惯,那么危险来临的时候,就不会显得措手不及,反而会保持一种沉着冷静的状态。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只有平日注意培养与积累,才会在关键时候从容应对,在事态扩展之前为自己树立一道安全防线。

2.2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内容有很多,针对大学生常发生的安全事件,笔者将其划分为四类:一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交通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传染性疾病预防;二学习生活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社团活动安全、实习安全、兼职安全;三突发公共事件知识:大型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四国家安全知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没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再多的实践活动也无法带来实际效用。所以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是大学生日常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基础准备。

2.3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教育

安全防范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安全问题及突发事件时能否进行妥善的防范处理并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灾难的强大性,并存有 “地震不会发生在我们这里” 的侥幸心理。水火无情,没有人能预知什么时候会发生怎样的灾难。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逃生能力和自救知识,这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二道重要防线。

2.4大学生安全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特别是大学生新生,世界观人生观即将形成而尚未定型,加上周围多元文化的冲击,心理上易显露出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当他们无法自我化解并找不到释放的突破口,很可能就会演化成为安全事件。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消息此起彼伏,究其根本在于心理郁结。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

3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意义

3.1是保障大学生安全需要的基础

大学生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是生命安全,大学生有权利享有高等教育提供的安全设施保障。我国每年仅交通事故就有50万起,因交通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事实上保障大学生四年生活不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使之顺利完成学业并有所成就是各高校教育的终极理想。因此,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内容。

3.2是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衡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除了看他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和采取紧急措施的急救能力。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是安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训练的正是大学生的反应灵敏度与应急能力。当这种能力内化于大学生自身时,便具有了普遍适用性,不仅可以应用于安全事故,同样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按照木桶效应来讲,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正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短板”。

3.3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

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离不开高校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更离不开安全教育的先导,只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大学生安心学习。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如果说学生是一棵小树,教育则是一把“神奇的剪刀”,通过辛勤的园丁修剪学生思想里的“歪枝扭叶”。教师只有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体系,整片树林才会枝繁叶茂。上文说安全是每个人离不开的“氧气”,那么安全素质教育就是“氧气瓶”。

4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4.1重视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完善教育领导体制

安全素质教育是其它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安全问题不只是出现在大学阶段,它关系到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所以高校管理者应尽快改变轻视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现状,加强安全素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设,做好安全素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素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4.2完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模拟演习

高校必须将安全素质教育列为必修课程,设置学分考核,鼓励教师采取生动活泼的光影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安全第一”沦为宣传口号。大量的理论知识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适当的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显著。例如日本小学生之所以在面临地震时能够处之泰然,都是在于平时的训练有素。因此,高校定期开展安全实践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4.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业务培训水平

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最好是由高校保卫干部、优秀辅导员、心理老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构成,同时还可调动社会资源,例如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等相关方面专家,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开展安全方面的业务培训。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每一位学生,只有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带领下,才能加快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进程,使学生真正受益。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9)

论文关键词:安全素质;素质教育;高校;作用与地位

一、综述

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注重抓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安全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向在校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安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做出安全行为。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是目前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准确到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那么首先需要明确安全素质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安全素质的主要内容

(一)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系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是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日常的安全防范,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中,具备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增强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或者扰乱校园秩序行为的意识,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主要以如何防止财产受损,防止人身受到伤害,防止出现心理出现问题、违法犯罪行为为主。

(二)遵纪守法。在校园内,要确保校园秩序的正常运行,遵守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打击不法人员,规范校园行为人活动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应该学法、知法,并懂得如何依法办事,避免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安全素质教育,知道那些事是可以做的,那些事是不能做的,从而保证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准纪守法。

(三)遵守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等,是我国发展和民族生存基本条件,是国家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平环境让很多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将国家安全置之脑后,从而造成我国部分安全机密泄露,更有甚者,不惜出卖国家安全和利益,为个人谋求利益。因此,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要进行国家安全法制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其次,要进行民族安全意识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居安思危、维护民族团结,谋求国家稳定繁荣。再次,要进行对外交往保密意识教育,在对外交往中,注意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时刻注意保守秘密。

(四)心理健康。在高校中,由于就业压力、生活节奏、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根据研究统计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很大一部分人都出现了心理上得适应障碍和不良反应,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断呈上升趋势,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疏导和解决,则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因此,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辅导、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性健康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等,都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三、安全素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得作用和地位

(一)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石

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根本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体系中,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所有素质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形成素质教育,推进现代教育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要比进行素质教育中得其他教育更具备广泛的普遍性和现实的操作性,安全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失的课题。安全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大学生连基本的安全素质都不具备,缺乏甚至没有自我防范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会聚到巨大的困难和考验,甚至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因此在高校中强调系统的安全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能够明辨是非,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助于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安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

安全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得重中之重,而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各大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素质教育包括了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安全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做好安全素质教育,有效解决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目前社会各界及高校管理和教育人员均清晰认识到,校园安全已经不是一个无关紧要,随意忽视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内外传来不少高校出现枪击、谋杀、抢劫等恶性事件的情况下,校园安全正以其社会的尖锐性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维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维护校园秩序的有效进行,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秩序,保证大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它关系到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

(三)安全素质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安全素质教育是维系高校生活、学习和工作活动正常进行的可靠保证,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各项安全事故(事件)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安全素质教育必须通过经常性的活动训练和课堂教育来达到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安全素质和意识的目的,使得安全意识持续有效深入地扎根在教师和学生的脑海中,时刻不忘自身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等方面,做到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安全素质教育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和高效素质教育的其他各项内容一样,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经常性活动之一。安全素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也使得安全活动经常性发展成为可能性,在素质教育中要摆脱安全素质教育可以脱离实际的社会环境,不需要考虑素质教育具体氛围的错误观念,确立起安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实施,是安全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的正确观念,这样,安全素质教育才能够时刻进行,不断推进,并落入俗套,流于形式。

(四)抓好安全素质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抓好安全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在面对诸如交通事故、火灾、伤害、被盗、骚扰、诈骗等突发的事件时,能够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而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如果高校能够抓好安全素质教育,那么高校的素质教育则能够在学生安全的保障之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抓好安全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安全防范的基本要素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部门的不断转型,带来了安全防范企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安防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各企业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个别安全防范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随意压低安保服务收费标准,靠不断压低价格以“损人不利己”的方法来抢占市场份额,严重扰乱了安保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导致了安保行业的服务水平在低端徘徊,安全防范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安全防范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当前,安防行业的发展,让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前景有多么的美好,但是在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安防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让很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难题。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量大,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造成其产品竞争力低下。二是高新科学技术在安防领域内的迅猛发展,核心技术的封锁,中小企业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三是成本过高导致价格昂贵,市场认知度低。四是企业安防产品兼容性差,导致产品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五是市场立法滞后,恶性竞争等原因,企业生存面临挑战。六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安全生产能力不强,变相增加成本,失去市场竞争力。七是出口贸易规则,市场运行机制了解不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问题。因此,安防行业急需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引导。

二、促进安全防范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对策

1、管理规范化

常言道“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可见管理在安全防范企业的作用,特别是在管理层的整体素质上下大功夫,着力打造一支坚强的骨干队伍,努力实现企业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理新模式。

一是培育精细化管理意识,夯实管理基础。精细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其根本在于执行刚性的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才能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更好的树立和巩固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要提升安全防范服务意识。坚持“为客户服务、请客户监督、保客户安全、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意识,强化务实作风,端正服务态度,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坚持“服务对象满意为根本要求”,努力提高服务满意度;坚持“事事有人抓,处处抓落实,人人有担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时时处处把客户需要作为第一要务,把客户的整体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客户是否满意度作为唯一标准,用优质服务来赢得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化解与客户之间的各类问题,实现安保服务和谐发展。

二是引进软件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整套系统化的制度体系,确立企业各项工作的准则,克服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克服随意性、盲目性、有效解决管理中科学化程度不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真正做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运用微信、OA系y、HR管理系统、综合智能管理平台系统、智能电子考勤系统等先进的管理平台,确保人人都在管理中,事事都走流程化,达到高效管理。

三是强化专业人员培训,打造过硬队伍。实现标准化管理,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管理中人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标准化管理的成败。一线员工实施“师傅带徒弟”,以“传帮带”和“示范引导”的方式,全面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个人素质,推动一支适应工作需要,综合素质高、履岗适职本领强的专业化队伍。

2、业务多元化

安保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主要有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和行业内多元化经营两种形式。

一是跨行业多种经营。国家2010年实施的《条例》对安保企业,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不涉及行政许可范围的企业经营活动并没有加以干预。这就促成了有的安保企业,在为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提供安保服务的同时,还兼顾“销售防火、防盗、安全器材”,长途运输等经营活动,达到相互兼容,优势互补的目的。

二是行业内的多元化经营。除了跨行业经营,安保企业还在服务的广度上下功夫,不失时机的推出了新业务,寻求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之道,先后积极开展了技术押运、武装押运、电子安保、安全咨询、安全风险评估、安保劳务输出、服务外包等业务,摆脱了企业单一的服务模式,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的确带动了安保企业的迅速发展,推进了安保企业的业务升级,由单一型向规模型的突破性发展,同时为安保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发展赢得了资金的支持,也赢得了市场的竞争力。

3、防范科技化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电子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越来越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技术防范设备在企业安保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如:高清红外电子探头、人脸识别系统、虹膜识别技术、场景分析系统、目标行为分析系统、电子封签技术、雷达扫描技术、红外越界探测、射频ID识别、移动侦测无人机、GPS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全国对讲系统、长距离信息上传终端等现代化的安保技防设备已经被广泛运用。这些设备的运用使安保工作由单一的人防迈入人技结合的电子防范时代。

一是多种设备之间综合搭配,优势互补,发挥最佳效能。过去单一设备独立运用,在某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各种设备综合运用没有很好的研究,因而整体效能发挥受限。比如,电子围栏和红外报警只体现在声音报警,而无法看到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而单一视频监控虽然能看到现场情况,而仍然存在视角盲区,监控范围不全面,所以只要将红外报警和视频监控合理搭配,当室外电子报警后,视频头能及时调整方向,对准报警区域,才能达到一体化报警的要求。真正达到设备之间的互补、系统之间的联网、共享,从而实现各系统间的联动,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高技术产品在安保领域的运用。

二是人、物、技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安保服务。人力防范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技防也好,物防也好,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但是人的自然力局限性限制了人防功能的发挥和发展。它一方面指防卫人员本身,需要高科技知识的武装和高科技物防的保护(如高素质的防卫人员,高科技的防范手段和高科技的人身防护),另一方面是指,具有高水平防范反应能力和高水平的决策、指挥与群体快速反应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海战术是不行的,传统“人海战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防”,相反,是人防工作的一大误区。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防范,就要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安全服务,就必须实施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预防损失、化解风险和扼制、打击犯罪。

三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未来以纳米材料、智能化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而安保行业也将从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推动力,在不断抵御和消除多样化的安保行业风险的同时,实现安保行业无人化、专业化、高科技化、高效化发展。

4、保障人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共同遵守的信念和共同实施的行为方式。许多企业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员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反过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靠对员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从而导致员工会自觉的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的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及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上一篇: 茶叶市场风险分析 下一篇: 计算机科研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