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模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18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rom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ivate enterprises need a correct path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 building enterprise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产权制度改革

1.改革的必要性

在一起国有建筑企业与民营建筑企业共同投标的案例中,业主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责任心不强,干好干坏无所谓,与企业负责人关系不大,民营建筑企业是在为自己干,责任心强,因此,业主相信民营企业。由于该国企尚未进行改制,从而失去了中标的机会。

只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顺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潮流,真正实现与国际建筑企业的接轨,并最终能与国际建筑企业和民营建筑企业在全方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使企业在提升实力的同时,发挥最大效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改革的方式及成效

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较为成熟的方案就是对原国有建筑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并最终确定法人治理结构。在实施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国有资产人格化的是应当优先考虑的,这是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牵涉到企业的改革能否从一开始就在一个强有力的班子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可以在政府的主持下,在广泛征求企业员工及企业领导层意见的基础上,以政府派出人员为主体。组建具有兼容性的临时机构,重要事项作出过渡性安排,承担资产重组的职责。当条件成熟时,再按照法定程序来确定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而资产重组主要方式是进行股份制改革。由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出资置换国有资产,使国有企业变为民营企业。坚持两个持大股,不搞人人持股,是建立经营者与企业利益捆绑机制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有利于形成利益与风险一致性,经营者持大股,使资产责任主体到位,盈利大,同样风险也大,经营者的压力大了,搞好企业的动力同样也大;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积极性,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经营层,在于企业家,只有经营层控股,主要经营持大股,把经营层和主要经营者积极性调动起来,企业就有希望,职工的利益也就有保证;有利于形成责任与权力一致,经营层持大股,责任大,权利也大,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有利于解决“大锅饭”问题,人人持股,仍然是吃大锅饭。

实践证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为民营企业,才能顺应人性的特点,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将建筑企业在同行竞争的劣势彻底扭转,才能使建筑企业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奉献最大的力量。 二、人才管理的改革

1.建立激励机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建筑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采用员工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的必要选择,也使众多的民营建筑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这一点值得国有建筑企业借鉴和学习。

调查表明,我国有56.7%的高科技私营企业将奖金作为首选的激励方式,有42.8%的公司把给予员工更大的信任和自作为主要的激励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业务骨干应给予确定性收放,如果这种收入偏低就会导致人才流失。

2.激励方式的探讨

根据调查表明,单纯的采用传统的薪酬激励,没有其他长效激励方式,缺乏长效激励,企业价值的变动与员工的激励机制几乎不存在相关性,那么这种激励机制是一种短期行为,是失败的。

根据对一些成功的运用激励人才机制使企业活力十足,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民营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研究表明,要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要研究人的需要,人对工作的满意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各种正当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而人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其他业务骨干及所有的普通员工,因为企业的业绩是靠所有的人通力合作而取得的。因而对人才的激励措施应包含对普通员工在内所有人的方法措施。

导致员工对工作满意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1)报酬,因为报酬能直接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2)工作本身,工作本身的多样化和对工作方法及工作进度的自是决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3)提升,提升机会意味着管理权力工作内容和报酬的积极变化;(4)管理,以员工为中心,从员工角度着想的管理,或让员工影响、参与决策管理方式无疑更受员工的欢迎;(5)工作群体,有友好和富于合作精神的同事,对员工来说,可以得到工作以外的慰藉和依靠感;(6)工作条件,好的工作条件能带来较好生理上的舒适,工作时间长短的弹性直接影响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生活质量”。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

1.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量管理,建筑企业尤其如此。要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办企业最重要的一条法规是资金必须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建筑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必须集合资金这一最基本的优势,才能有效参与竞争。

2.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财务分析

成功的民营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目前通常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参与新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论证考核评价工作,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改善投资管理,采取强化管理抑或合并、转让、终止、撤销、清理出售等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投资决策一般遵循以下要求:有阶段性,保证重点,集中力量,不平铺直叙;理性,只涉足与主业相关的领域;有人力和资本上的剩余能力,其中资金方面是指自有可动用资金加上以项目名义进行的适度负债经营,不能长时期搞流动资金长期化、固定化;对风险有充分的估计。投资要有一点冒险精神,但一定要对风险可能产生的代价进行测算并与收益进行比较;投资有前瞻性,有能产生长远利益的项目,以增强发展后劲。

国有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除了通过资产重组让专业集团来经营管理房地产业等资金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之外,还应在全系统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调研、评估、决策以及相应的制度,从源头上来减少或杜绝权力腐败及决策失误。因为市场经经济是无序的,而风险和机遇往往与生俱来。

3.建立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

完善财务处理流程。建筑企业任何重大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决策,应当有科学的财务处理程序。财务人员要参与制订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

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对于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实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创新,要从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端正整个企业的风气。

4.抓好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

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加强财产控制。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2)

民营经济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来看,民营企业的数量、对GDP与社会就业、对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贡献,均超越了国有经济,已有一批知名的民营企业值得我们称赞,比如正泰、华为、海尔等企业。纵观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局面,尤其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显得略逊一筹。从根本上讲这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管理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企业就没有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模式的单一性、选择模式的盲目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缺乏战略意识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结合这些问题对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进行了探讨。

一、民营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民营企业的概念

“民营企业”这个概念是我改革开放后特殊产物,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比较规范地说,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民营”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十年初,1931年王春圃在其所著《经济救国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将政府经营的企业称为“官营”,将民间经营的企业称之为“民营”。1942年12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中说到:“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大篇幅、大力度地使用“民间投资”、“民营”、“民间资本”等概念。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技术创新大会”的决定中指出 ,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上正式出现“民营”一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但遗憾的是,上述“资料”都不是法律文本,对民营企业的界定仍然是模糊且具有争议的。

2.我国民营经济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以后,适合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在广袤的中华大地迅速崛起。它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一抹亮丽的风景,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保持经济的迅速增长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它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民营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日益明显。海关总署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出口额达10190.5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3.3%,民营企业凸显外贸“正能量,民营经济以方兴未艾的时态快速发展。

3.国有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

民营企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引擎,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视。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中的中坚力量,与国有经济并驾齐驱推动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中国五十年后的发展,作了科学的预言:“(节录)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我们没有经验。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据统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50%,出口贡献已超30%,投资贡献已超60%,创新贡献已超70%,就业贡献已超80%。我国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一是国有企业。二是民营企业。三是外资企业。据统计,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为16.7% 、31.2% 和20.1%,三者都进,并且民进最快、外进居中、国进居后。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2014年3月5日“二会”小组讨论时,认为无论是国企、民企都要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三分天下。

4.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竞争力与规模不成正比、创新能力不够、管理弊病明显等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现金流成为压倒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2013年11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不能见死不救。这就是被史界称为“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中国民营企业同样面临“麦克米伦缺口”。不尽合理的金融政策不但有可能扼杀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还会制造越来越多的金钱游戏、投机和腐败。垄断壁垒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可跨越的,政府的排他性垄断保护了国有企业,民企也无法按市场规律正常成长。戈登.图路克的《贫富与政治》一书中写着:“关于政府,其中一个信手拈来定义是,强制力量的垄断者”。世界著名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教授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国企只是过渡型,而非永久的形态,相反,私营部门和私人投资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各种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1.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

通过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性总结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无非是以下几种形式,个体化起家或者家庭成员投资开办的合伙企业,还有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国有企业转型过程的企业等。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最为典型的五种模式,即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模式。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起至到十四大止,都是 “公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1997年十五大才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7年十七大提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十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壮大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起步

在我国进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在压力面前剧增,开始逐步的摸索适合我国的发展的模式,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等应运而生。在家族管理中,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也相当的慎重,他们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成功的,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并用于企业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的单一性

由于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员工”或企业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诸多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短期投机行为严重,由于企业的命运同家长的个人命运联系的过于紧密,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结果导致企业的衰败。仔细对公司的各层岗位进行分析,却发现在主要职位和部门上,仍然是拥有“家族关系”的人员在把握,其它管理模式微乎其微,形式过于单一。

2.管理模式的选择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民营企业家在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时,有的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不加改善的照抄、照搬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盲目的模仿,造成“水土不服”、“邯郸学步”的后果。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如影随形,这一点从我国有些民营企业家的身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企业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大都依靠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指导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根本没有一套有效的决策机制,也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相应激励措施,难以形成企业科学的管理模式。

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民营企业的管理中“亲情化”的管理是主流,并不是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这样势必造成管理漏洞的存在。企业家在民营企业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外界人力、物理资源的排斥,影响企业的发展,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由于家族式的管理结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它即与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还牵扯到一定的家族关系或者家庭关系。在对这些关系处理不当时,家族矛盾和家庭矛盾难免掺入其中,进而牵扯到公司的利益,如果不能及时对矛盾进行控制或者解决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产生“分家”的风险。

4.缺乏战略管理意识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缺乏对企业的整体规划,没有结合市场的近远期发展战略。由于近代民营企业家多是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白手起家,为以后成立公司打下了基础,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力都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在他们个人意志下是不大可能用科学的决策手段来制定正确的未来的发展规划的。有的企业家即使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发展战略,但是因为缺乏应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战略规划最终也无法实现。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家必须要有人才战略意识。有的民营企业家总认为自己才是企业中最实用的“人才”,对人才不加重视,难以有效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和人才、缺乏企业凝聚力、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难以助力企业发展。

5.民营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研究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整合资源。我国民营企业进行改革能最快见到成效的,是在民营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方面,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尤其表现在允许股权私有化存在,基本上解决了共产主义时代所有财产及商业活动全属国有的蔽病。

树立动态的观点去审视管理过程。动态的战略管理过程对战略制定、决策、实施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民营企业私有体制的战略的可持续性,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从而增强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疏导服务市场的无序竞争。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大多数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服务市场,厂家林立,资源过剩,效率发挥不足,使各企业间无序的、内耗性的竞争有增无减。若一旦市场下滑,那放任无序的服务市场竞争只会导致“市场失灵”,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是很有必要。

克服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供大于求”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运用,民营企业发展要从“规模外延粗放型”到“质量内涵效率型”转变。发展的方式也应该由先前的粗放式经营转向为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低碳、绿色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一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一个是体制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

1.创业之初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制约这些企业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创业之初一方面由于受到资金、规模、经营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因为此时规章制度和发展战略几乎可以忽略,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人能力,家族或家庭对市场洞察力相当的重要。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一切以家长式的管理为主导,企业主的决定就是命令。以一个家族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建设,权利与义务不是很明确,每个人都有“多面手”的色彩。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创业之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助力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管理模式只是企业发展中的过渡模式,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家族式管理模式会无法调节家族之间日益增长的内部矛盾,此时完善的规章制度将会起到调节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进行思维模式改变和管理制度创新。

2.企业成长期的职业化管理模式

当家族式民营企业逐步顺利走出“婴儿期”进入“成长期”时,很多中小企业一定会遇到一个转折点――管理问题。经过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多,业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此时家族式管理的漏洞已经暴露无遗,继续使用必然会阻碍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选择职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机制,在科学的决策范围内,在有效制度约束下,在发展眼光的战略经营下企业将会迅速进入正轨,适应市场的发展。它与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选择的企业主的家长式管理有着巨大的不同。相比较而言落后的家族式管理必然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被抛弃。

3.企业成熟期的C管理模式

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成熟期是企业的黄金期。企业在这一时期,虽然组织机构健全,企业领导方式多实行分权制,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得已实现;企业已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员工队伍趋于成熟,企业产品与服务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还缺乏所谓“C管理模式”。C管理模式就是在继AB管理模式之后的第三种管理模式,A管理模式就是金字塔的机械式管理模式,其实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极为相似;B管理模式就是学习型扁平式类似于我们前面所讲的职业化管理模式。

4.企业衰退期的企业家型管理模式

企业进入衰退期是一个发展的必然,但是并不是说企业进入衰退期就会面临着倒闭,企业进入衰退期说明企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但是在创新力上表现明显不足,尤其是“制度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次会议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更让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实现梦想创造了条件。此时的企业家已经在大局思维、战略意识、大胆管理、决策制定上比较成熟,换句话说此时的企业家已经脱胎换骨。企业衰退期是对企业家的巨大考验。此时企业发展应当选择企业家型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必须注重创新、必须结合市场的发展进行再次定位、必须把战略意识进行再次调整。必要时要大胆的进行企业组织机构变革,更换企业的高层领导,挖掘新时期的领导人,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企业在不同平台上的再次跨越。创新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民营企业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形势下,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面对日趋激烈竞争,中小民营企业要实现新突破和长久发展,必须实行全面的创新。

五、结语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各种企业发展因素,做出的科学的选择;既不能盲目的选择,也不能固步自封,踌躇不前。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能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企业不间断的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朱宏任.《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将加大》.中国证券报 2013.3.29

[2]陈一新.“呼吁金融界救温企 不能见死不救”.中新网温州2013.11.16(记者张茵见习记者邵思翊)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3)

有的公共项目的建设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比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为广大人民服务时,并不是免费的,而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有的公共项目是单纯的服务社会,不在意经济效益,比如消防设施的建设,并不需要人们缴纳任何费用,是单纯地为防火灾使用。我国传统的改革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是采用自我建设、自行管理或专门设立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传统的建设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建设管理也出现一些新型的管理模式。

1现阶段管理模式改革中遵循的原则

1.1既重公平,又重效率

一般在我国的公共项目工程大多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注重的是为公众服务。且公共项目的建设所需的资金较多,一般没有国家的投资和支持很难建设起来。所以,我国的公共项目一般多是由国家投资,且财政来源一般为国家下拨或是国内外的转赠所得。无论是国家资金下放,还是转赠,大部分资金还是离不开纳税人的缴纳,所以,公共项目一定要注重公平,保证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公共项目工程的质量。

1.2确保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平衡

每个公共项目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有不同的单位加入,有的主体单位会贯穿整个项目,有的是在某个具体的阶段中起主导作用。一般的公共项目建设涉及政府部门、材料、运输、施工、设计等,但公共项目是为公众所服务,不能任由一个单位成为主体,应有多个单位相互制约、平衡,用以减少单位徇私,并可以确保公共项目的质量。

1.3专业化

在现代的管理中,特别注重了分工协作,让不同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促进公共项目的发展,使项目成为一个真正能为人民服务的工程。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都在提倡专业化管理的模式,让专业人才、团队为公共项目质量服务。

2管理模式种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为公共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增加了新的活力。

2.1国有国营模式

国有国营模式可以分为有竞争压力的国有国营模式和没有竞争压力的国有国营模式。

2.1.1有竞争压力

有竞争压力的国有国营模式既具有市场的灵活性,也具有计划性和管理性。这种模式是国家作为“主人”,即出资者、项目的所有者,并高新聘用人才来管理此项目。这种带有国有性质,并具有市场的竞争力的模式既可以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过分重视盈利,又具有市场竞争力,可以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但这种模式下的企业竞争力较弱,易出现亏损状况,政府承受的压力较大。

2.1.2无竞争压力

无竞争压力的国有国营模式是一种单纯地以计划为主的运作方式,其没有市场的竞争的压力,单纯依靠政府出资,政府是项目的投资者、管理者、所有者,是由国家垄断的一种公共项目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政府可以很好地管理公共项目,使项目可以充分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但其竞争力几乎没有,会出现效益水平低下、服务质量差的情况,相比于有竞争压力的国有国营模式而言,其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更大。

2.2国有民营模式

国有民营模式是当国家要出资建设一个公共项目时,国家来出资并委托民间股份占主导的企业来经营管理本项目。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公共项目的控制性,使公共项目发挥其作用,有效避免项目建设中的情况出现,又可以发挥市场竞争力,使项目有所收益。

2.3民间自主办理民营模式

民间自办民营模式的投资者和运营者都是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特别适用于民间自办民营模式,融资模式所需要的资金较多,但只有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者来投资。

2.4多种经济成分模式

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模式的投资者有政府也有民间企业,该公共项目的所有者、运营者为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所有。这种模式可以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和民间企业的自主能动性,企业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人民群众也可以从项目中获益。

3模式的选择方式

3.1根据项目的社会效益选择

有的公共项目的要特别注重社会效益,就算其经济效益比较好,但也只适合国营,比如医院,其建设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3.2根据项目的盈利状况选择

有些公共项目具有经济效益,要根据实际的运营特性合理安排收费,比如地铁。

3.3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选择

不同类型的项目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的比例来选择不同的建设管理模式。

4结束语

公共项目与一个国家中的人民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公共项目建设时选择正确的模式极其重要。公共项目模式的选择要根据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综合考虑,合适的建设管理模式可以使公共项目良性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作者:孔明鸣 单位:绿城房地产集团南京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4)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我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尤其自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得到了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外部环境的改善是外因,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探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具有深厚的家族式管理氛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从而使国内当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这一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这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同一的家族式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要进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体制创新。相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企业,传统中小企业模式确实存在缺陷:一是这种模式下的民营中小企业所聘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家人或亲朋好友中挑选,使得家族管理的成分十分浓厚,影响了家族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上升空间,从而导致对人才吸引力不大;二是企业管理缺乏明确分工,没有完善的管理组织及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在企业所有者直接指示下进行,其他管理人员权限十分有限,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缺乏明确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但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同一有利于:一是能够使所有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直接控制,没有大企业复杂的等级结构,便于发挥企业的最佳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产生竞争优势;二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安全。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且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有限,生产多依赖为数不多的几个固定客户,一旦这部分客户流失,企业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而所有者直接参与并具体负责企业的重要事物,可确保如销售、生产等企业商业秘密不外泄。

2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入世”大门的打开,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意味着在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模式。管理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模式,没有必要要求企业采用所谓的先进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创新既可以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指具体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着情况的变化,企业由一种管理模式转变成另一种管理模式,如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低压电器之都温州的天正公司,在经历了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家族式管理之后,随着企业的成长实行多次改制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公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种是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但通过对各种具体管理方式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时代的进步。针对国内目前一刀切的主张“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体制创新方向的提法,我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确实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不等于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而是在某些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所使用的手段方面落后于时代。

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是简单地采用聘请一些的高级管理人员、设立一些组织机构等方式,也可以是给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补充、完善新的内容。如:我们国有中小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相比,组织机构可谓全面,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都较高,但市场实际竞争结果,却是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败北,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且发展势头迅猛快速。

所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这种两权合一的传统管理模式将会保持一种长期存在的状态,只要企业的发展没有上升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束缚企业自身前进的脚步,就没有必要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但是,模式不变,企业具体的管理方式却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补充、完善新的内容。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重点不应只关注在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组织机构上,而是要放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使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我国目前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管理水平低下;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念落后。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

为此,现时期加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体制创新的关键,一是要提高以企业所有者为代表的管理人员文化、管理等综合素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积极引进、大胆启用高科技人员,在用人上要不拘一格;二是要积极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与大型企业等级结构复杂以及低效率相比,我国大多民营中小企业,它的创新驱动机制更为简单有效,创新要求也更为迫切,创新成本也更低。因而,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引导、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优势。总之,可以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框架内,不断补充、完善新的管理内容,,从而使民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5)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1-0052-0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继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在若干区域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建设了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等特别经济区域。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①。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些经济功能区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治理模式的选择。

本文在分析经济功能区现有几种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治理模式是破解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选择困境的必要途径。

一、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功能区

关于经济功能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没有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我国政府继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一些沿海地区设立了一批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设立大量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别经济区域,并在这些特别经济区域内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治理模式。本文将这些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经济功能区”,并将重点研究部级和省级经济功能区。

有学者按照经济功能区的功能和目标,将经济功能区划分为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和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1]。单一型经济功能区的地域范围比较明确,经济目标比较专一。依此标准划分,我国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所谓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指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划或地域范围内,包含了多个单一型经济功能区。依此标准划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属于比较典型的复合型经济功能区。本文主要研究单一型经济功能区,兼顾复合型经济功能区。

(二)治理模式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自国外,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治理理论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公共治理理论传入我国。学界和政界结合我国实践,对治理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p.3)。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3]。

本文所称的治理模式,指为实现治理目标而构建的一系列安排。经济功能区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体系、治理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三)协同治理模式

治理理论包含了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商。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包含了“协同”的意思。但本文使用的“协同治理”主要借鉴了国内外诸如“协同政府”(Joinedup Government,JUG)、“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WOG)、“整体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网络化治理”(Governing by Network)等理论研究和政府改革实践,有其特定的含义。本文所使用的“协同治理”强调以下三点。(1)协同治理的主体体系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除政府外,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过程,构成一个多元合作网络。在这个多元合作网络中,政府仍是主导力量,有能力引导和控制整个网络。(2)协同治理的规则体系是国家法律引导下的多元规则体系。在协同治理状态下,国家的法律、社会组织自身的规则与社会共识等共同约束各个主体的行为,但国家的法律仍是各个主体所共同遵守的最高准则,引导和规范各种规则。(3)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在协同治理状态下,政府的政治、行政和法律等行为仍是治理社会的主导性方式。在这个前提下,政府和其他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合作等方式同时被广泛应用。

二、现有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优势与问题辨析

关于我国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的类型划分,国内有很多种观点。本文依照主要治理主体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领导小组模式、管委会模式、建制政府模式和企业型模式四种类型。

(一)领导小组模式

1.领导小组模式的构成。领导小组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在经济功能区创建之初,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一般是副书记和行政副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首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是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构,下设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

2.领导小组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利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权威,推进经济功能区建设的力度较大。(2)行政成本较低。由于领导小组属于临时性机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均为兼职,不增加编制。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占用编制较少,所需经费也比较少。

3.领导小组模式存在的问题。(1)法律权威有限。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毕竟属于临时性机构,其权威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授予,另一方面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个人的权威。由于领导小组权威并非来自正式法律或法规授予,法律权威有限。(2)运行效率堪忧。由于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具体工作仍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加之经济功能区领导小组法律权威有限,这种治理模式的运行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二)管委会模式

1.管委会模式的构成。

从很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历程看,初期一般实行领导小组模式,待经济功能区初具规模后,多数经济功能区会转向管委会模式。

在管委会模式之下,一般由主管该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成立经济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作为该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管委会之下,设立若干委、办、局,作为管委会的办事机构。

在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之外,一般会成立一个经济开发总公司,具体从事经济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的事务。因此,也有人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公司模式”。目前多数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开发总公司尽管在组织上独立于管委会之外,但事实上不仅在政治上接受管委会的领导和监督,在具体业务上往往也受到管委会的直接影响,管委会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因此,本文将此种治理模式称为“管委会模式”。

2.管委会模式初期显现的优势。

在管委会模式建立初期,其主要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1)为经济功能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机构,将经济功能区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而这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其实很多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整体上处于计划经济的情况下,这种治理模式无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合理性。(2)行政成本相对低。相对于很多同一级别的地方政府而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下设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都比较少,行政成本较低。有的学者调研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初期机构数量一般约为同级地方政府的1/4~1/10左右,编制和实有工作人员仅为同级地方政府平均数的1/10左右[4]。(3)行政效率较高。由于经济功能区的行政管理机构、经济管理机构和经济开发总公司等机构比较完备,自成一体,与主管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邻近行政区政府关联较少,政策执行往往比较顺畅,行政效率较高。

3.管委会模式逐渐消失的优势。

在经济功能区建立管委会模式初期,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但随着经济功能区内外环境的变化,管委会模式的一些优势在逐渐消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普通地方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上出现一定的趋同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设立之初,相对于一般地方政府而言,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般地方政府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也逐渐提高,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淡化。(2)行政成本低和行政效率高的优势逐渐弱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工商、税务、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了垂直管理。这些部门往往也在经济功能区设立派出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数量,增大了行政成本;而这些垂直管理机构的设立,改变了原来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相对自成一体的局面,增大了“条块”协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

4.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其法律权威。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批部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算起,一些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直到今天,在我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没有对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经济功能区及其管理机构的设定与职能等事项主要依照一些省级地方性法规,法理权威明显不足。经济功能区管委会的日常运行经常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2)存在一定程度的政企不分。如前文所言,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十分紧密,与我国整体政企分开的局面并不合拍。(3)难以应对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在经济功能区设立之初,辖区内常住人口较少,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有限。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经济功能区事实上已经发展为新兴城区,常住人口日渐增加,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提高。然而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下设的相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往往比较少,难以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三)建制政府模式

1.建制政府模式的构成。

为了解决管委会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主管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政府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建立“建制政府模式”,即将经济功能区与所依托的行政区②合并,将新的区域变成兼具经济功能区和普通行政区双重属性的区域。相应地,在新的区域内设立人大、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等政权机构。这种特殊区域的人民政府也就同时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两种角色。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历史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的合并,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虎丘区的合并,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成立建制政府等,都属于此种情况。

2.建制政府模式的优势。(1)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管委会模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建制政府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并后,新的区域内按照法定程序建立起完整的政府机构,由新的政府机构承担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原来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2)能够解决经济功能区内日渐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完备,能够满足辖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

由于建制政府模式能够解决管委会模式带来的很多问题,因此成为很多研究者所肯定的模式,将其作为成熟的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5](p.94)。然而,建制政府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建制政府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往往陷入角色冲突中。在建制政府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政府机构兼具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和普通地方政府双重角色。然而,这两种角色的角色期望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推进经济发展,从事经济、社会、行政体制改革试验等,其灵活性较大。而作为普通地方政府,不仅具有推进经济发展职能,也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而且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日渐被重视。面对两种角色,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在角色认知和行为选择等方面往往陷入难以选择的困境。(2)难以解决“体制回归”问题。

经济功能区“体制回归”问题大体描述的是经济功能区特有的治理模式与普通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趋同问题[6]。在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作为相对封闭的区域,可以实行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治理模式。而多年来经济功能区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身的特殊性。当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合一、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一以后,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在角色定位、机构设置、职能履行、行为模式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现行法律,其原有的灵活、高效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3)仍无法有效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前面分析了管委会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与经济开发总公司关系紧密,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当经济功能区成立建制政府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取代了管委会,其与经济开发总公司的紧密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存在一定政企不分问题。

(四)企业型模式

1.企业型模式的构成。

所谓企业型模式是指在经济功能区内不成立管委会等政府机构,而由一个主导性的企业牵头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并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这种治理模式在国外很常见,但从我国经济功能区发展实践来看,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并不多见。早期的有深圳蛇口工业区,后来有上海漕河泾微电子高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等。

2.企业型模式的优势。

企业型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发挥市场力量。由于治理主体是企业,受政府干预较少,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因而此类开发区也实现了较快发展。

3.企业型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负责运营经济功能区的企业缺少法律权威。由于企业不是政府机构,不具有强制力。当经济功能区运营过程中出现利益纠纷等问题时,企业只能通过协商、司法诉讼等方式解决,效率较低。(2)存在另一种形式的政企不分。前面讲的政企不分主要是政府过多干涉企业,而此处的政企不分是指企业事实上行使了政府职能。以宁波大榭开发区为例,负责运营开发区的中信大榭开发公司不仅要牵头开发区开发建设,还行使对开发区内企业的管理职能,还要统筹修建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等公共项目,事实上起到了政府的作用[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几种常见的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都无法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功能区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

三、破解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

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本文将未来经济功能区的理想治理模式称为协同治理模式。

(一)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成

1.主体体系: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除少数实行企业型治理模式的经济功能区外,目前国内多数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内其他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管理的对象,而非治理主体。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的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构,也不是奥斯特罗姆所主张的各种主体地位平等的“多中心治理”,更不是罗西瑙所主张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而是一个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网络。

在这个合作网络中,各种治理主体具有如下地位和作用。(1)政府机构。经济功能区的政府机构(其具体组织形式见下文)仍是经济功能区内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是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最主要的引导者,是公民与社会组织意见诉求的征集者、正式决策的制定者和主要执行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发起者和协调者、治理主体间争议的仲裁者。(2)企业。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企业不仅是微观经济的运营者,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企业将是经济功能区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3)高校与科研机构。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与国外很多代表性的经济功能区相比,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经济功能区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经济功能区多建在原来城区之外的农村地区,经济功能区内高校与科研机构较少,而经济功能区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与经济功能区利益相关度较低,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较少。经济功能区内外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也应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更重要的角色是政府决策的“外脑”,是决策草案的重要设计论证者。(4)社会中介组织。我国所使用的“社会中介组织”,与国外的第三部门(Third Sector)、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概念大体相近,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发挥沟通、服务、咨询、调节等作用的各类社会组织[8](p.346)。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外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它们不仅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治理主体间协商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还将是市场运行的监管者、行业准入的审批者和社会矛盾冲突的调节者等。(5)公民。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三十多年的发展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经济功能区建设初期辖区内常住居民较少,公民对于经济功能区运行的利益诉求比较少。然而,目前很多经济功能区已经发展成为新城区,辖区内常住人口日渐增多,利益诉求日益增加。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内公民也将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是决策的重要建议者和参与者,也是经济功能区发展的重要受益者。

2.规则体系: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主要是由国家法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构成。而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直接相关的规则主要是关于经济功能区的地方性法规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国家法律层面关于经济功能区的规定尚处于空白状态。

未来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体系,应该是一个国家法律规范下的多元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政府规则。在政府规则中,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法律处于最高地位,与经济功能区治理相关的国务院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处于中间层次,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自身的规范性文件处于最低层次。(2)社会规则。社会规则主要是指经济功能区其他治理主体(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组织等)涉及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规则。(3)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指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在协商基础上达成的共识。社会共识不一定是成文的文件,但被政府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遵守。

3.运行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机制。

目前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政府机构对其他主体的强制性管理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自律。在未来的协同治理模式下,经济功能区治理的运行机制是政府引导下的协同运行,具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政府的强制行为。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强制性治理仍是重要的治理手段。(2)政府的非强制行为。除强制行为外,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以利益、道德等为诱导,通过指导、签订合同、奖励、协商、谈判等方式,促使其他社会主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3)政府引导下的协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通过强制约束或非强制诱导,引导经济功能区内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公民等共同参与经济功能区治理,实现协同运行。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1.国家立法的引导。

前面多次谈到,目前我国关于经济功能区的法律规定尚属空白。构建经济功能区协同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国家立法的引导。我国需要出台一部专门的《经济功能区法》(建议名称),在该法律中对经济功能区的审批主体、审批程序、设立标准、管理机构、退出机制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有必要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增加有关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等内容的条款,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通过国家立法的引导,明确规定经济功能区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允许经济功能区先行先试最新的改革设想。

2.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的重组。

考虑到未来经济功能区内常住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公民利益诉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愿望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经济功能区内有必要设立人大和政协机关,并由人大选举经济功能区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一思路貌似是目前建制政府模式的延续,但该政府机构组织形式并不等同于现有建制政府模式的翻版。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应允许经济功能区设置与普通行政区不同的政府机构,保证经济功能区政府机构精简、高效。

3.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的扩大。

未来经济功能区的协同治理,既是政府的治理,又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未来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大、政协等协商和对话平台的作用,并开拓各种座谈会、听证会等新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实现政府对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组织的引导,促进社会共识的实现,实现协同治理。

四、结 语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着眼,经济功能区治理是我国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改进经济功能区治理模式,对于提高整体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蓬勃发展的各级各类经济功能区,不应只满足于将其定位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区,还应将其定位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验区。我国经济功能区数量众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该说本文所设计的协同治理模式具有前瞻性,其实现需要很多配套条件,但改革过程应该是一个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此,有必要在谨慎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试点单位进行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调整改革方案,逐步推广。通过治理模式的改进,经济功能区将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目前国内多数研究成果将各类特别经济区域统称为“开发区”。考虑到特别经济区域名称、性质等方面的多样性,本文不再使用“开发区”来统称各类特别经济区域,而使用“经济功能区”这一名称。

②从我国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空间分布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行政区包含经济功能区。即经济功能区范围位于某一个行政区内。(2)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范围一致。(3)经济功能区存在于若干行政区内。(4)经济功能区包含行政区。一些复合型经济功能区往往面积较大,包含了若干行政区。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在2010年成立建制政府前,包含了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的全部和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

参考文献:

[1]惠冰.复合型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构想――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俞可平.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J].理论导报,2014,(4).

[4]周家新,郭卫民,刘为民.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5]杨文彬.论中国的“准市辖区”[C]∥刘邦凡.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3.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6)

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的另一种形式是村集体经济民主理财的方式。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从村民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重要财务事项,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从其设计来看对于村两委在村集体财务经营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能进行有效的监督,但在实际运行中却由于民主理财小组的产生过程受到村两委控制、小组成员年龄结构老化并缺乏专业财务知识、小组成员好人主义等问题,使该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

二、现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模式及其缺陷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没有将农村集体经济纳入政府审计范围,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监督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模式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设立的农经站(或经管站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监督。该种模式是依据1992年5月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设立的,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模式。该模式下,乡镇经管站在完成日常经管工作的同时,每年要安排一些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通常不设专职,而是由农经管部门的人员兼任,或者设立审计站,但与农经站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种审计模式本质上是农经系统的内部审计,受上级农业经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双重领导。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农经站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规范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村账乡管”或“村财乡管”财务核算模式下,农经站需要同时负责乡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指导工作,让农经站行使审计监督职责,使其事实上既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者又是监督者,违背了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其审计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就会大打折扣。在上级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发生利益冲突时,双重领导往往会使审计机构无所适从。

另一种模式是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模式。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有偿的受托审计,属于社会审计。人员配备比较稳定,独立性和层次都比较高。目前我国陕西、浙江和北京地区都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其农村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账目设置不健全造成社会审计成本过高,同时其在审计程序的使用、审计报告的出具上缺乏专门的执业准则进行指导,而按照现行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会由于审计报告的格式化使其承载的相关信息不能满足广大村民的要求,达不到审计的预期目的。

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整合

2006年度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没有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国家审计的范畴,国家审计介入村集体经济审计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对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的模式只能采用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的方式。由于目前农经站审计模式存在缺乏较高层次的法律依据、独立性差、不能有效地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间信息不对称、审计的结果处理与运用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为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规范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的程序,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当前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进行整合,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体系。

(一)内部审计模式的改进

笔者认为,可以设立一种双重领导模式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审计所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具体来说:在乡(镇)政府内部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直接受乡(镇)政府的行政领导,专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对乡(镇)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由本级财政统一拨付;业务上受上级政府审计机关的指导,审计所人员的任免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负责。

与现有的村集体经济有农经站审计模式相比,村集体经济审计所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具有专职性和较强的独立性。乡镇村集体经济审计所只负责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不再承担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改变了一身兼二职的尴尬状态,使审计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更强。二是在审计人员的任免上同乡镇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分离,减少了乡镇政府对审计工作的不正当干预和因乡镇政府调整变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也切断了乡镇审计机构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非正常联系。三是上级政府审计机关统一选拔配备和考核审计人员,能够让真正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队伍的稳定,保证审计方式、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

当前可以纳入村集体经济审计所审计领域主要有两块内容: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摸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状况,对经济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加强和量化了对干部本人的监督,使离任干部走得清白,接任干部接得清楚。二是开展经常性的村集体经济效益审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归全体村民所共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效益如何,经营管理上有没有漏洞,有没有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利润如何分配,这些都是村民所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最好是一年一次)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从而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效益的不断提高,确保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社会审计的适时引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审计执业环境的改善,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业务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注册会计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具有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独立性强、专业胜任能力高、适应性强等天然优势。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展开,农村市场化的逐步深化,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必将会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补充力量。

与其他审计模式相比,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其审计结论的公信度较高;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之间只是委托受托关系,不存在其他利害关系,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受审计准则的约束,其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较强;三是注册会计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执业经验,能利用专业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执业过程规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结论,审计质量较高;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其业务范围不受限制。

四、审计模式整合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从外部立法环境来看

当前我国农村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整合需要政府监管和相关法律保障。尽快出台相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明确定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的法律地位。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条例》,明确规定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和审计范围,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开展村集体经济审计。

(二)制定村集体经济审计程序规范

在明确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为了保障整体审计质量,还需要尽快制定相关审计行为准则,包括相关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报告规范等,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范围、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有章可循,切实规范审计行为。

(三)合理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委托人

理论上讲,所有者有权委托外部审计师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因此,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委托人应该是全体村民或村民理财小组,但是由于单个村民委托产生的“搭便车”问题,使其缺乏委托的动力,而村民理财小组在现实中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委托最终受控于村两委,这些都将对审计的三角制衡关系产生影响,使社会审计达不到预期目的。考虑当前农村民主化的程度较低,笔者认为,当前能充当审计委托人的是乡镇政府或乡镇政府内部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在审计所的审计力量不足时,可以将一些审计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以及事务所,这种委托模式一方面赋予了注册会计师一定的权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审计的权威性;同时,根据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这种委托方式还减轻了村民负担。新晨

(四)强化审计执行效果

为保证审计的执行效果,应建立村集体经济审计问责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经营者的责任和风险意识,以强化其受托经济责任的执行效果,使责任追究制度化、法制化。为此,应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让群众有知情权;规范审计结果管理,做到传送及时、归档规范;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利用审计结果加强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决策、强化处罚风险和处罚手段,发挥审计在干部监管上的“信号传递”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萍,朱朝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文摘,2007(12):30-3.

[2]王宝庆.新农村审计监督模式的研究——以浙江农村为例[J].会计之友,2006(7):31-32.

[3]刘罡.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3):28-31.

[4]孟祥霞,李成艾.乡镇审计创新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6(7):77-78.

[5]刘长水.农村集体财产产权双重委托——关系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3):15—17.

[6]关国华,农村需要注册会计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8):18.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7)

【中图分类号】F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15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族群网络与专业网络——香港、上海、福建之间的华人跨界企业家成长研究”(批准号:11YJC840063)

【作者简介】袁建伟,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李生校,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成长。(浙江绍兴312000)

从历史经验看,城乡社会之间跨地区移民流动是人力资源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随着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改革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如何完成从流动人口管控到移民人口管理的变革,力求用发展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重视移民群体、移民经济、移民网络对于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由大规模农民工进城、东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移民管理问题,将其放在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与跨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等重大问题相关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考虑。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切入点。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需要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

一、理论探讨回顾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很多,主要是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一直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工资差距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林毅夫,陈斌开,2009、2010)。形成城乡二元分立结构的症结所在,是政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复杂性和城乡人口社会融合障碍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不能完全推进问题,即王春光(2009)指出的“半城市化”问题。温铁军等农业经济学家在横向比较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后,指出“在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城市化成功的典范”。温铁军等(2007)提出中国应该避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陷阱,通过城镇化战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将城镇化作为连接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地带,并可以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第四波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叶嘉安,徐江,易虹,2006)诸如城市就业压力、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城市贫民等问题,迫切要求中国政府对城镇体系进行重组,发展服务型城镇。区域型产业集群城镇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形成一个城市网络,加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

1.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公共部门转型

地方政府打造开明政府、以民为本、推行善政、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完成从“政府管制”到“政府治理”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动员企业与民间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是改革的关键。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地方政府要对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商业化与民营化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Christine Wong(2009)在中国研究权威期刊剑桥大学《中国季刊》上,指出重建面向2l世纪的中国政府的关键所在,是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制度改革,促成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学界倡导政府需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世界范围内的跨地区移民问题。国际移民研究权威Ronald Skeldon(2010)在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移民管理发展经验后认为,政府政策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新的移民模式、人口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与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合理的跨地区移民循环流动有助于消除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教育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障碍(Ronald Skeldon,2010)。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进城的现象看成是新移民运动,进而从政府治理层面将农民工跨地域流动看成是促进中国社会进行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的发展动力(俞可平,2010)。俞可平也同时强调政府要从推动民主和法治人手,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维护新移民的基本公民权利。

3.民间社会力量与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公平与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石(俞可平,2005)。民主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金国华,汤啸天(2011)提出,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缺一不可。在当前中国场景之下,“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发展。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等诸多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蒲奇军,罗伟,2011)。李景治(2011)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基本特征认为,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传统格局依然发挥作用,倡导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引领民营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元化社会管理创新。

综上所述,应对中国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的关键问题是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孙立平(2011)倡导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从消极防控式的城乡社会管理模式走向积极的注重全体公民幸福感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政府公共事业改革,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场景之下,城镇化是解决城市化难题、破解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走向集群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与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依靠乡村工业化过程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领先全国的“苏南模式”,与乡村工业化过程中民营经济主导的“浙江模式”,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典型代表。

以“地方公司主义”(温铁军,2011)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带来的“强政府”、“弱社会”现象,需要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温铁军等(2011)将“苏南经验”进行“去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指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是适应了区域性的产业资本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在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与城乡资源配置。“苏南模式”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事业现代化”共同发展来实现城乡协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向现代化迈进的新路(陆学艺,浦荣皋,2009)。

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成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与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学家吴敬琏(2010)与政治学者俞可平(2005)都从政府治理与政府转型入手,提出制度环境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治理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陆立军(2008)对义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当地社会民生发展、市场发育与产业转型对于制度环境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应小丽,2011)。浙江与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改变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状况的有效举措(王志凯、史晋川,2011)。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

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使政府公共部门转型、在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基础上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多元化路径,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基本途径。

(一)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基础。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成长,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要完善移民管理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逐步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外来移民产业链内部创业、融入当地社会。

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发挥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是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集群升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城镇化战略中,政府与企业在移民管理、劳资关系调整、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要建立协同与互动机制。政府要以善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有效化解由大规模移民产业工人管理而产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与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融合与民生和谐。

地方政府要适应后单位时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需求,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当中,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权益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组织力量。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活力,又要积极促进专业团体、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委员会等NGO新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参与渠道的拓展。

(二)从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切入

地方政府在探索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切入点。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从五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第一,通过政府监管制度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提高行政运作透明度。

第二,逐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商业化进程。

第三,发挥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的作用与活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

第四,通过民主建设与法制保障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参与渠道与扩大参与主体。

第五,通过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多元化城乡社会管理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4102

1引言

国民经济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层次、经济环节、经济区域、经济部门构成的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突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性与联系性。社会经济活动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等经济层次;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国内与国外等经济区域;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通信、文化教育等经济部门。国民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国范围内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衔接、各层次的组合、各部门的关联、各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的经济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与前瞻性的特点。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学科。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不断变革完善。20世纪50年代初,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需要相应理论的指导,国民经济计划学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划经济改革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为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学。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学科改革为国民经济管理。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定为高校研究生专业,属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不单是名称的变化,更反应了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科建设等问题的变化。

国内学者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和云研究了国民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认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应处理好规范性与特色性、本土化与主流化、国民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包学雄、乔传福等指出国民经济学现有教学模式存在如以单项灌输为主、课程设置层次不清、课程组织形式封闭、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林木西对国民经济学的起源、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建议将本科目录“国民经济管理”改为“国民经济学”以实现与硕、博培养的对接。徐建玲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形成的历史因素,并从发展的视角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未来建设方向:宏观调控与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学不断发展变化,各高校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设置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人大与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发现中南财大等高校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推进各高校该学科的建设。

2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

1998年后,全国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保留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高校中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60多个,博士点20多个。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国民经济学是部级重点学科,代表了该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下面具体分析人大与中南财大这两所院校国民经济学的建设现状,以找出一般院校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上的差距。

2.1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是国民经济学专业国内建设最早、师资最权威、发展层次最完善的科研单位。围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研究,进行对策分析,在宏观经济管理与产业经济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相应的硕士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一外国语;计量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中国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西方经济学;财政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社会发展与政策;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政府管理行为分析;外国宏观经济管理;投入产出分析前沿专题;金融监管学;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毕业生去向多为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金融部门。

本研究认为人大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能够在国内同领域居于领先水平,得益于以下几点:(1)研究方向设置很好地体现了国民经济学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前瞻性的特点;(2)师资权威,发展层次齐全;(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4)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国内各高校应借鉴人大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建设国民经济学。

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大也是新中国最早设立国民经济学的院校之一,且保留有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目前中南财大在三个学院设有三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金融学院(投资经济方向)、经济学院(政府经济管理方向)、公共管理学院(宏观调控与社会发展方向)。

三个学院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课程设置均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研究方向课。其中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程相同,研究方向课存在差异。公共课:基础英语、写作英语、经济英语;学科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政府经济管理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政府规制研究、公共经济学、投资管理研究;宏观调控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外国宏观经济比较研究、产业投资管理研究、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投资经济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投资经济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理论、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民间投资研究、中外投资理论比较研究(双语)。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本研究认为中南财大根据各学院优势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同研究方向的建设均侧重理论分析,教学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缺少实践性与特色性。与人大相比,方向培养脱离实际,片面强调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没能做到国民经济学应有的前瞻性、对策性等特点,又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就业不乐观。以下具体分析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方向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共同问题,并基于人大学科建设经验提出建议。

3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问题及相应建议

3.1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家们推崇的教育原则,强调依据学生自身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因材施教原则不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国民经济学生源情况来看,基本没有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主要是跨专业学生,甚至包括英语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生源差异大,质量差。但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更有碍于学科整体实力提高。

本研究建议教学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依据学生差异,可将学生分为研究型与应用型,以提高学科的科研力量与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型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关注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且要注意定量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对策。该学科毕业生就业大都从事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任职于这些机构必须具有相关知识,甚至需要强制性的资格证书。如在证券公司工作,必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在期货公司工作则需要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因此,应用型学生的培养,可侧重货币银行学、证券等方面知识的教授,教材如易纲《货币银行学》、博迪《金融学》、证券业委员会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一系列教材等。

3.2教师队伍资源不足与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国民经济学是应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学受重视程度不断弱化,一方面国民经济学逐渐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边缘学科;另一方面,原属国民经济学的部分教师纷纷转向其他专业寻求发展。这导致国民经济学的教师队伍资源匮乏,甚至良莠不齐。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较低。另外,有的教师资源丰富,所带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学习与科研资源,获得长足发展;其他教师则由于自身能力限制,科研能力差,甚至无法获取资源,所带学生便处于一种“被放养”状态。目前学生培养上采取导师制,而非团队培养。个人导师制使得资源无法在学生间共享,存在一定排他性现象。

本研究认为首先各高校应加强对国民经济学的重视,扩大教师的招募与培养,提高师资力量。毕竟中国仍处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各大方针政策的实施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指导,对国民经济学学生的需求不会降低。其次,各高校在实行个人导师制的同时,可实行团队培养,达到部分资源共享或者定时开办读书会、研讨会等。人大国民经济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教师资源充足,办学层次齐全。

3.3缺少特色性

虽然中南大在国民经济学培养上有三个特色方向,但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一样,无法彰显特色性。另外,每个方向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课,但课程大都是理论教学,不乏照本宣科的现象,缺乏实际性;教学内容宽泛,不深入。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同质化问题,无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学特色。当然并不排除部分教师的特色方向将会培养出具备异质性的学生。

本研究建议首先高校依据自身优势,设立国民经

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中南财大在这点上做得很好,依托不同学院优势,设立不同研究方向。其次,不同研究方向的培养方式上应注重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可开展案例教学、组织适当调研或者对重大方针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的效果进行评估,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

[2]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3]和云.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4]包学雄.国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5]乔传福,王端.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6]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1)

[7]徐建玲.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讨―基于历史与发展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34).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9)

农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有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宏观角度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发展是我国积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以及平台的优势和作用,能够极大地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实现农业经济优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当代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顾名思义主要是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包含生产以及消费等各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通过一定奖惩措施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管理方式。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应当立足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水平,采取多样化方式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行鼓励和激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重要作用

时代在不断更迭中衍生了众多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因素,而创新则是促使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由于理论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中能够获得更为精准和有效的理论数据支持。而新时代背景下,竞争越发激烈,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加,若想不断提升管理质量,促使行业发展势必需要从管理角度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使农业经济优质发展。

3“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3.1形成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农产品销售模式过于单一化和简陋化,因此农民获得的经济报酬相对较低,若是市场供需不平衡,其经济收益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波动。而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能够形成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将农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农业原产品的生产价值还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附加产品的经济效益。另外,互联网技术有效运用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合理运用交通运输便利性不断拓展销售的范围和领域,实现跨区域发展。

3.2传统型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变和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农业信息收集的多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农业资源因素影响逐渐在衰退,而科学技术影响比重逐渐提升。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农业逐渐由传统型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进行转变,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生产动力,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升级改造。3.3升级和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就是抛弃旧产业和旧产品,积极研发更适应时展变化的新产品。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若想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首要的便是把控经济市场需求,只有对经济市场的各项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才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全体农民中仅有近30%的农业生产在发展时存在明确的规划,大部分仍是按照传统的种植经验发展农业。而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以及哪种类型的农产品更受欢迎,只有以经济市场需求为发展起始点才能制定更为完善和合理的生产规划,推动农业结构的升级[1]。

3.4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

1)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帮助农民及时获得与农业相关的政策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等,对农产品的种植、管理以及销售等有良好的指导作用;2)互联网平台能够让买家和卖家实现零距离交流,降低用于交通运输的环节,提升农业产品以及附加产品的流通速度;3)有助于扩大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领域,面向更多的客户,不断提升在经济市场的占比;4)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缓解人力劳作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人力以及物力成本。

4“互联网+”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4.1农业经济管理采购设施成本过高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得知,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农民管理意识以及管理理念无法创新发展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成本的支出和消耗[2]。从农民角度分析,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了优惠政策,但是如果融合了“互联网+”管理模式需要农民自身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互联网软件以及硬件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极大地超出了农民的认知以及财力范围。

4.2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虽然“互联网+”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被部分地区的农民所接受,但是在信息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漏洞,信息类型单一,并且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调查可以得知现阶段互联网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主要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有关,而国家优惠政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等相关信息则少之又少。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不仅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且很多信息是生搬硬套,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无法为农民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4.3缺少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虽然农业隶属我国三大产业之一,但是由于缺少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其发展速度并不快。究其根本原因在以下几方面:1)受当前就业观念影响,大多数技术型人才更倾向于在一线城市工作,城镇以及农村生活和就业环境差,无法吸引技术型人才留驻。2)在农业技术培训过程中,对农民传授的知识更倾向于理论性讲解,导致农民对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与运用能力相对较差。3)农业信息的单一化和片面化,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促进作用。

5创新“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5.1加强政府对“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

1)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政府角度出发,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与此同时,政府各级领导应当将工作内容落实到各个部门当中,并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管理理念,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学会利用科学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管理理念[3]。2)政府应当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加强社会各界组织之间的联系,保障资金链的完整性和充足性。3)实施信息化服务,立足于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信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符合“互联网+”发展背景的一种有效实施方法,针对于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来说,也应当积极融合互联网技术逐渐向信息化发展方向前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现代化农业过渡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全面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性,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5.3优化和创新农业生产活动

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优化创新离不开互联技术的支持,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个性化种植活动。也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土地生态环境、面积以及以往收入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中的种植类型以及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并对农业经济种植活动进行优化。2)融资贷款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农民可以选择更为合理的融资方案,缓解资金困难以及资金链断裂现象,实现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性目标[5]。

5.4提升管理系统性

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篇(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其经济管理模式也不断发展,由于目前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因此,企业想要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得以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把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建立符合时展的经济管理的模式。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概述

 

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在其模式、思维和方法等方面都向现代化发展。当今社会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并改善,这样下去就产生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就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地发展经济管理出现了民主化的、网络化的、人性化的、扁平化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人们都在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快,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有现代化的驱动经济管理才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不能分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1、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经济发展必然会要求经济管理科学化,同时,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是企业高层领导对于管理者的要求,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最终效果都是科学化的过程。在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使之更加合理,更加规范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水平,经济管理过程中,数据繁多、运算复杂、易出错误,人工水平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必须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以尽快在管理过程中求得最佳的解决方案。

 

2、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

 

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对管理者要求较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并且要具备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要精通经济运行机理,熟知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在发展中国家是难以做到的,西方国家的经济管理决策是通过全员表决的方式,这种民主化的方式更先进、更人性化,使决策更加符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便于决策的实施,而这种民主化的模式是发展中国家从僵化模式一点一点发展过程中极难做到的。

 

3、管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现今社会,经济变化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其地位得到提高,经济管理的权限范围扩大,增强管理的能动性,使经济管理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迅速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灵活。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更具有创造性,无论是从经济管理的理念、模式还是方法上,都融入了最先进的因素,这样具有创造性的经济管理才能适应当今经济全全球化的新趋势,也会给企业带来积极作用。

 

4、管理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有技术的企业只能保证其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如果没有经济管理,那么这样的企业将会是一盘散沙。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在只是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而是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这些艺术性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1、科学管理人性化

 

在科学化管理中,应该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本化管理。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这都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以人才做支撑,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才能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因此,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归根结底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掘他们的工作潜能,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被动变主动,主动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学习与改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这一理念已经被多数企业认可并采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信在将来,人本管理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和功效。

 

2、管理模式民主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一人说了算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如今,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也应该遵循民主的理念,发挥出广大人民的集体智慧,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做到决策的合理化,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息沟通现代化

 

在经济管理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具有快捷、准确、直接的优点,信息传递由纵向的传递为主变成纵向与横向的结合,有效缩短传递路径,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的大量储存和共享为组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员工可以参与决策,有效发挥集体的智慧。所以,信息沟通现代化是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4、团队协作精神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对于一家企业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经济管理体系中什么都无法替代,因此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与组织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与组织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重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只要团队协作企业与组织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标。

 

5、以客户为导向的新趋势

 

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是传统的经济管理,而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成为发展的趋势。客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企业和组织只有以客户为中心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以满足客户的利益为目标,只有把握住买方市场,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上一篇: 生态环保专题 下一篇: 调研整改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