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0 14:50:05

智慧大课堂

智慧大课堂篇(1)

一、关注课前准备细节,为有效课堂夯实基础

信息技术课和一般的课堂不一样,由于上课的需要,相对而言,它的硬性要求更高,课堂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预设解决而有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如:机房上课上到一半,电脑出现故障问题或者忽然整个教学楼停电了等等!但有些问题却可以提前解决,如:在执教教师生涯中第一节市级公开课《初识PPT》时,为了减少这种紧张的情绪,我提前在电脑机房把整个流程演练了一遍,正当我把视频通过教师机广播到学生机上给学生观看时,问题来了,由于“广播软件”的版权问题,无法正常广播视频。问题产生了,就必须试着去解决,现在来更换控制软件肯定是来不及了,最终,我决定通过“投影仪+大屏幕”来呈现视频给学生观看。于是我在课堂就很顺利地开始了。试问,如果我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我就不会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就更没有解决突发问题的机智了。

了解机房设备,了解学生基础,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组织,这些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了深刻。把握住了“细节”,就营造了一分有效课堂的保障,便留住了一分精彩。

二、关注情境创设细节,为有效课堂锦上添花

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初识PPT》这课中,我将整个情境贯穿课堂,首先,通过图片与视频的结合呈现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戴埠中心小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学生带着兴趣依次完成“任务评价表”中的6个任务,进行新知的学习。一个合理情境的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完成任务,也能让上课的教师有序并有效地组织教学,更能让听课教师耳目一新。

三、关注巧妙提问细节,有效把握课堂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能促使其知识内化。从教一年来,我在参加听课活动时,时常会听到有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中会这样展开提问:你(你们)想不想(要不要)做某事?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当然,我在执教《初识PowerPoint 2003》时,同样也进行了这样的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把美丽的戴埠小学搬到了电脑上,你们想看吗?这样的提问看似是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表面上是尊重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如果有大胆的学生回答:“不想(不要)”时,难道你就真不实施这个教学环节了吗?显然不会,仔细想想这些都是无价值的提问,还不如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领学生在电脑上一起欣赏我们美丽的戴埠小学。这样,既直接又高效,省去了学生回答的这个环节。这个问题是值得引发深思的,是许多新老师或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所未曾关注过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巧问,只有巧问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新教师而言,更应培养巧问的好习惯,不仅要“慎问想不想(是不是)……”更要注意在设计问题时,仔细推敲、琢磨、思考每一个问题的价值所在,避免无意义的问题出现。

四、关注评价细节,为有效课堂展示亮点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种答案,他们的回答其实都是正确的,但由于教材内容的设定,或是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只对符合教师教学预设的回答进行评价:“你讲得真好!”而忽略其他同学的回答!

在评价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评价语言、评价方式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应灵活多样,注重创新,这样学生就乐意接受。我在执教《初识PPT》课中,主要以6个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任务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来完成任务,穿插个别学生上机演示,课中,我注重个体评价(某某同学真聪明,你真了不起;某某同学你真棒,真是一位电脑小高手……)与集体评价(同学们仔细思考,认真探究,在相互帮助下,完成了这个任务,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相结合,这样整堂课的气氛就非常活跃,同时在师生间的评价、回答中,产生了共鸣,做到了情感上的交流。

智慧大课堂篇(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74-03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工作、娱乐和其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手机依赖症”人群日益庞大。从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此番移动智能革命已经波及现代大学校园,由此产生的消极效果显然大于积极效果,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日趋严重。[1]其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对教师来说,由于人数众多和手机这一设备的特殊性,监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发掘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戒除课堂“手机依赖症”,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教学内容实时传达、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生生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和分析为主要特征,以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大学智慧课堂,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智慧课堂的特性

唐烨伟等给出了智慧课堂的定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结合大学传统课堂、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特点可以得出,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

目前,大学课堂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PPT的投影图像传达,具备实时性。但是,大学课堂人数众多、投影效果不佳和教师声音小等原因导致教学内容传达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放弃听课,进而产生课堂手机依赖。通过教学广播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模式能够达到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和实时传达的要求,但在一般大学里,所有课程均按此种教学模式开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在Coursera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教师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学习者体验到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且可重复观看,便于复习。可汗学院早期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萨尔曼・可汗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和教室里其他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这其实也是目前大部分慕课和微课都不建议教师图像一直贯穿课程始终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智慧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传达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2.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多半是师生一对多的随机问答,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非常低。传统课堂需要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有效互动。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灵活和机动。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内心感受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师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课堂讨论”,也就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的交流模式,即教师先引导讨论开始,1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或是自己的见解,第2、第3名学生加入,其余学生相继参与其中,当其中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仔细倾听,氛围良好,当讨论陷入瓶颈时,教师才重新加入并适当点拨或引导。慕课教学中的Quiz给予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体验,有利于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在智慧课堂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实现高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3.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要有很好的协作就必须保证良好的沟通。协作会话性工具能够保证学习者在协作的同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学习活动指导。通过这种性质的工具可以确保学习活动顺利流畅地进行,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慕课的学习讨论区自由开放,可以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也可实现协作学习;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的机会。这些形式都应该在智慧课堂中展现。

4.学习行为的记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智慧课堂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来自于各种考核结果,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评估。

学生在智能终端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是随时随地的。这些学习行为数据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是十分有价值的。智慧课堂需要通过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以实现学习行为建模和个性化评估。智能终端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个性化学习行为的建模以及未来学习行为的预测,都是智慧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教学缺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反馈系统,学习者与教育者均不能得到适当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智慧课堂。

三、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胡钦太教授对于智慧校园“以人为本、深度融合”的表述,智慧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4]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授课计算机进行同步,学生可以在无法看清投影图像时通过智能手机观看教学内容。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上的智慧APP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教师适时对互动进行引导,控制整个授课过程。课后,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实时传达需要对课件进行智能获取与过滤。通过智能终端APP,将教师PPT、课堂板书和其他课件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智能终端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听课环境更为友好,记录更为简便,分享更为快捷,以实现愉快课堂、轻松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效果。

智能课堂中的高度互动是其标志性特点,将分为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在线互动是教师在课堂特定时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在课堂内部开放的交流形式,所有学生可以提交问题或学习感受至在线平台,类似于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弹幕,或者采取群聊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一些羞涩、胆怯或自卑的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线互动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时段进行,不能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否则会影响整体讲授效果。另外一种形式为面对面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开展问题探讨。智能课堂毕竟不是在线课堂,学生仍然还在同一个教室内听课,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位学生充分交流和了解,这也使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和想法,以至于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智慧课堂针对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端听课的情况、截屏做笔记的次数、以弹幕方式提问的次数、笔记分享次数,连同从校园网端和教务管理系统获得的学生个人数据储存于云端,构建大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教学设计也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基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模型。学习行为建模可以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需求和趋势,不同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取算法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不同,不同的分类算法决定了学习行为的性质。“数据驱动课堂,分析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5]

四、小结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6]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的教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教育革命,此番革命来势是凶猛的,但过程却必定是漫长的。智慧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核心,承载着教育参与者对教学新生态的希望。在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是三个主要支撑点。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隐私保护、教学效果评价、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将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3]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智慧大课堂篇(3)

踏进课堂,作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首先觉得欣慰,因为我们往往把能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看成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成功,为自己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倍感自豪。其次也有忧虑:喧闹的课堂是我们需要的吗?喧闹是不是等同欢迎?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如何调度学生的情绪使之迅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讲智慧,想策略。

一、巧妙将学生带入课堂

记得2010年的一天,我踏进课堂的时候就是上述情景,我本想大声招呼一声,迅速把他们从兴奋状态拉回课堂。但是转念一想,那样做无疑给学生百倍热情当头一盆冷水,也许安静下来了,但他们的积极性很难在四十分钟里被调动了。灵机一动,我说"我想给大家说说我很佩服的一个老师,我听过他的课。"学生一听老师在和他们聊天儿,附近的孩子都很快安静下来了。我继续说"他是个很有智慧的老师,有一次他去上课,教室里正乱成一团,他没有发火,而是自顾自走到教室一角的钢琴,弹起了一首曲子,曲子由缓骤急,全部学生都被老师的乐曲感染迅速安静下来。曲子弹奏的正是电影《小兵张嘎》里老钟叔看到鬼子进村奋力敲响村头钟声的那段背景音乐。正当学生们侧耳倾听,突然,音乐戈然而止。这个老师声音缓缓传来,他说:"老钟叔的钟声父老乡亲都听见了,孩子们,上课的铃声你们听见了吗?"我的故事讲到这里,把话题转到了课堂,我微笑着看着已经相当安静的学生说:"孩子们,我没有那样的智慧,你们将来会有,首先就从安静待课开始好吗?"学生们郑重的点了点头,我们的教学活动马上步入了正轨,那节课效果非常的好,学生张弛有度,参与性很强。

二、激励学生打破信念障碍

还有一次设计制作课上,分组制作,分开之后有很多同学你推我让,不肯动手,我走过去询问原因,他们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能力有限,我做不好"。于是,我让学生暂时放下手中的用品,我说,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一九五四年,罗杰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目标,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终于平庸。"故事讲完以后,我对学生说,下面,你愿意试试吗?我特别关注了刚才觉得有困难的学生,集中力量帮助其中一名学生取得突破。一个人的突破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往往无法顾及到全体,班级里总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上进的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而数量最多的的是中间一批不沉不浮可沉可浮的学生。这批学生有向上的愿望,但离那些班级里的顶尖高手有较多距离,无法望其项背。反而若是他们之中有一人取得成功,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将会是巨大的,大家必将群起而效仿之。如此,教师的工作便可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

三、研究智慧型课堂教学结构

1、导学定向,点燃智慧,让学生感受美

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通过定向,具体化学习内容,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智慧,初步让学生感受美。

2、自主探究,生成智慧,让学生认知美

美术课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总结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地自我发展,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3、合作对话,共享智慧,让学生创造美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通过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构思,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做画风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相互提问,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争辩,互相促进。使作品在构图、色彩、寓意上达到协调一致,使各人的劳作相得益彰,共同创作出一幅幅个人单独难以创作出的完美的画面。从而实现超越个体,共享智慧。

(4)总结提升,发展智慧,让学生享受美

总结提升,是师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的共同梳理,是师生智慧理性化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艺术美,让智慧的种子生根、发芽、壮大。

智慧大课堂篇(4)

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时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面临的就是就业,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能够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发生较大的转变,“智慧课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智慧课堂”是时展衍生出来的新型概念,并且智慧课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智慧课堂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现阶段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很多研究针对高职智慧课堂的理论探索而构建途径的研究尚不足,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促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出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智慧课堂概述

1.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智慧”指的是让人能够对于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充分,具备一定的探究真知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想要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就需要从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高智慧的人才。在学术领域,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同传统的知识传授相对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的构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合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相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多个体系入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发展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1.2 智慧课堂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进去,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所以智慧课堂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及智能性等。

1.2.1 智慧课堂具体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机械讲述,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快速思考,将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做不到理解也需要机械地记录,因为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很难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推广,例如微课的应用等,让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地选择观看,还能够将课堂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学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吸取,而是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融合起来。

1.2.2 智慧课堂具有实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实时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情境与时间、空间的概念模糊,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环境体验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可以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1.2.3 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模式无法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很可能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况。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智能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为教师及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可以无障碍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2.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对高职智慧课堂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水平思维模式下,自然产生“智慧”,智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2 提供交互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特认为,智慧的产生是主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智慧的形成也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然后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推理及反思,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的交互性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验证,促进知识学习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促进自身智慧的形成。

2.3 檠生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思维水平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学习者通过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辨别,分析能够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这就充分地发挥了网络及云平台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在沟通传递过程中障碍很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3.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高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技巧与方法等。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多个角度展开合理的教学,促进学习方法、技巧及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智慧课堂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智慧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其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最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吗。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有修养、有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首先,需要在高职教师设置网络环境及云平台,载体可以选择学生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搭建好互动教学平台,使得教师的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次,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智能软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促进智慧的有效培养。最后,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综合构建,促进智慧课堂课外构建与课堂构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进行课外构建。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课堂构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3.2.1 课外构建

针对课外培养,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散,有机地整合到各种学习环境中,长此以往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与专业相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接收到学习信息,有效地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查看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3.2.2 课堂构建

高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下就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讨论情况以及提出的具体问题,了解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从而就具体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下的讨论,有针对性地设计课题教学。教师需要就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设计具体的任务,学生分组自主地进行谈论,合作完成问题的解决任务。对于超出学生解决能力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递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及时地解决、反馈、讲解。教师还可以扩展教学任务,学生分组协助完成,小组间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互相评分,选出优秀的小组,最后由优秀小组演示作品,讲解心得。

结语:智慧课堂是符合时展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能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促进我国整体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通讯,2016(12).

[2]盛俊耀.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7(06).

[3]邓光超.“智慧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学习[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4]边金金.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

[5]唐业伟.信息技术环境下 “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智慧大课堂篇(5)

1 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世界大学城云平台运用Web2.0、云计算理念和技术,融合 SNS、KNS、WNS架构的优点,提供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管理。学校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学生可在电脑、手机、平板上使用Wi-Fi或3G无线网络的接入到其中央服务器。它提供的云平台空间聚集各类应用:视频直播互动同步课堂、仿真实训、备课授课系统、课程资源库、作业管理、数字图书馆、在线考试、学习评价、博客、威客、播客、微博等数百项,此外另有可自由拓展的个性化应用功能。

2 智慧课堂

“智慧”一词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陡然流行起来,“智慧商务”“智慧校园”“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不一而足。教学过程是建构知识、启迪思维、发展智慧、完善人格的过程。智慧教育基于知识教育,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智慧教育的载体。而人格的完善则更需要教师课堂上引导与课堂外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反思。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2]。

二 智慧课堂与大学城云平台的融合

“智慧”是需要高瞻远瞩的,是有创新基因的。“智慧课堂”在玩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具有先天优势。如何有的放矢地提供最精准的教育服务,体现高职类酒店服务礼仪双语课堂的课程特色,是智慧课堂与大学城云平台融合研究的要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结合,不是被动地融入,而是高层次地主动适应。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一种理想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环境。

1 生成条件

大学城云平台提供的“智慧终端”是智慧课堂得以实现的基础。它搭建的空间完成“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信息化功能,一方面它满足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也满足了智慧课堂要求的动态教学模式改革。

智慧课堂以 “智慧终端”――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保障,得以在酒店服务礼仪双语课程进行开展。通过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鼓励学生积极自学,进入不同的学习进程,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任务出课堂,周而复始地循环构建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而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可以使用数字化的资源进行虚拟与现实的,也实现学生在课堂外的兴趣培养。强调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1)礼仪类课程素质拓展延伸的需求

酒店服务礼仪是一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由于其重视素质拓展,强调礼仪是终身养成教育,因而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将自我完善的礼仪素质教育延伸到课堂以外的生活、学习。要控制学生的礼仪习惯养成素养积累,就需要有大学城云平台这样的个性化空间来为学生提供额外的素材,鼓励愿意学的学生多学一点。而云平台的多样化功能恰恰为素质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场地。

(2)双语类课程的查漏补缺的保障

目前双语类课程教学的瓶颈主要在于学生英语能力较弱。因而在酒店服务礼仪双语课程的授课面上就有两大局限,第一,需要兼顾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的深度与广度上有局限。第二,因为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弱,在教授的密度和适度上有局限。如若对上述问题一一回应解决,那么课堂有限的时间将远远无法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因而像世界大学城云平台这样的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空间就变得极其重要,是双语课程查漏补缺的保障。

2 升华机制

以学生“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有了什么变化”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着眼点,纳入课程的考核和学生的成绩评定中去。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构建的过程,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引导机制的考核与课堂教学规范的设置、教授内容的引导有机结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1)完成教学一改――学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式是:明确布置任务――问题探究与准备――课堂交流展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自我反思。这一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来掌握知识、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引入大学城云平台为主要阵地,将这一公式明确化:浏览他人任务成果――小组线上讨论、留言――上传小组任务成果并课堂展示――教师现场评价、其他同学线上点评――教师更新线上拓展资料――学生线上自我反思评价。

(2)重视教学一得――教学检测管理(Portfolio)的建立

Portfolio 教学检测管理指的是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学生学习反思及自评,包括学习过程+最佳作品记录。具体通过课堂对学生表现的记录结合学生自己的作业及他评与自评,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及自我管理意识。包括:各项平时任务记录;平时课堂纪律与学生态度;书面作业;同学间评价;自我评价。云平台实名的认证及准确的学习记录、线上作业等是完成这一个人资料库分析的基础。Portfolio 教学检测管理的建立将学生同时纳入到考核主体与客体中,有利于学生自我的实现。

(3)感受教学一享――营造四维空间的双语氛围

这指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英语用语引领、鼓励学生对英语的使用、培训学生助教对英语的正确使用等。做好引导工作强调学生对英语的应用上尽量避免去抠语法,多鼓励学生培养好的语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说、多听、多读、多背。而重视英语环境的营造的问题上,纯粹依赖45分钟的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提供课下良好的英语环境。世界大学城评台的引入,不仅打破课程45分的局限,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在线上课程网站上设计英语加油站、英文歌曲赏析、课堂专业英语解读等板块。

3 生成价值

(1)动态课堂的生成

动态课堂的生成主要是教师层面,注重教学一得,提升教师的预设能力。让反思成为每一天的工作和习惯,每堂课的反思不泛泛而谈,不面面俱到,而是就某一个感触最深的细节谈感触,谈体会,写教学一得。如教师们就关注学情、巧设情境、引导探究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写反思,写心得。这样的行为必将使教师们从中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和提升而终身受用。实践反思,完善教学设计。一节课结束后,对于学生的课堂反应与意见反映,作业的质量等都需要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反思,从而为下一次的教学设计积累经验。通过“教后思教”,有所发现,有所改进,不断进步和完善。更让教育信息化成为推动教学质量改革的核心动力。

(2)课堂创造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动教学动态的生成,往往需要教师从原先的封闭式以及控制式的教学模式向当前互动式的教学转变。从其实质上来看开放式教学其根本的核心就是通过利用对“人的极大关注”来进行课堂教学。基于新课程教学标准,倡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重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思辨的时间与机会:但凡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教师绝不代替;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寻求和探索的,教师也绝不担心,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以及机会,并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从全方位对其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以及实践练习。

(3)学生自我构建的实现

学生自我构建的实现是鼓励学生养成持续自学的好习惯与鼓励学生享受学习的不同阶段。通过课堂引导与云平台中个性化空间的建设,培养学生自学的好习惯。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按同一进度施教,很难照顾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但在信息化的课堂上,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建构多途径、多层次的自主学习环境,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也鼓励“学有余”与“力不足”的学生在线上多学一些。

(4)师生、生生关系的重构

在云平台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课堂作业展示区、学生小助教交流区、礼仪文化分享区、习题库、英文小憩站、礼仪英语加油站、留言板、微博等模块的设置,丰富师生间的沟通。同时这种双向的交流更是带动了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比如学生小助教交流区就引起学生间互相学习、评价的良好反应。特别是通过这样的线上交流,教师将平等化地与学生对话,消除在讲台上的距离感,在重构师生关系上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技术中心课题组.浙江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J].中国电化, 2011(43).

智慧大课堂篇(6)

一、了解学生性格态度,对症下药

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机智针对的都是学生的不良表现,对种种不如人意的情况作出应急反映。要运用得好,就得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表现、情绪波动等胸有成竹。运用得好,即能简洁地导入正题,不去旁生枝节;又能以点带面,影响全班同学。

有一次,我让学生同桌互查昨天晚上生字预习的情况,结果甲同学未做。他很诚实地站了起来。我顿时大光其火,因为他经常写不完作业,基础又不好。可是这样的学生已经被老师的批评磨炼得刀枪不入了,批评学生的缺点易,激发学生的信心难,怎样才能激发他的上进之心?我忽然想到他上一次板书时一个字也没写对。就让他到黑板上来听写吧!只要他写对一个字,就表扬他的进步。他对得多了,就表扬他的聪明,提醒他在家不预习都能写得这样,要是好好预习的话,该有多么好的成绩。结果,听写了六个,只错了一个。当我问同学们他有没有进步时,同学们竟不由自主地鼓掌祝贺。我就按刚想好的思路说了几句。他的头一直低着,但看上去并非自豪,而是很不好意思。课间时,甲把我叫了过去,让我和他做个游戏,开了我一个玩笑。自己的灵机一动,不但没有引起同学们的逆反心理,反而让他们更亲近老师了。

这种教学机智的产生,就源于对学生性格及其学习状态的准确把握。

这类案例让我明白,了解学生,对症下药,教学机智才有的放矢。我们的教学机智是以学生的自身基础、学生的性格态度为出发点的,有的同学不是不想学好,而是不好的习惯、过差的基础、过分的批评让他们学得累,学得无聊。作为一个教师,要细心地呵护他们不强的上进心,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星星之火。因此,每一次教学机智的产生,不但对教学有促进,更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也更加充满自信。

二、追求课堂的圆融圆融和谐,因势利导

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应是圆融的课堂。首尾浑然一体,不能生硬割裂,不机械地划分板块。课堂进行的过程有铺垫,有高潮,有尾声;课堂的过渡自然不着痕迹;词句的处理放在文章的理解中,最好不要生硬的记忆;以教师的引导启迪学生的智慧,融入所学的内容。当致力于这种追求的时候,课堂机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我策划的活动课《走近战争,认识战争》中,就体现了我的这种追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学生主持、学生组织的活动方式,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地指导和检查。上课了,我静静地站在教室后面,观察学生的活动展示。但上课过程中,我发现缺少了教师适当地、必须的点拨,学生在有的地方思考不够深入,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比如,在举例说出你喜欢的有关战争的文艺作品时,学生举了一些例子,也列举了一些情节,但只重视了复述,争抢着展示,却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时,如果问一句“你为什么对这个情节印象特别深?”或“你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人物?”就能引导学生较深地感受这部作品。我很想上台插上几句,可这个环节中未安排我的发言,贸然上台又怕打扰了学生的精心排练,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也怕课堂因我而变得生硬起来。这时,主持人的目光向我扫来,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啊!于是像学生一样举手请求提问,主持人很自然地把我引入其中,我像个学生一样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回答完毕,请主持人评价。我觉得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个活动中,学生们也非常兴奋。

过了一会,学生们谈到了《士兵突击》一书,就情节、人物、插曲都有所展示。有的同学说,这本书是写军人的,却不是写战争生活的,为此争论起来。我想到,这部书中有一个真实的战斗场景,即设伏捉拿毒贩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写了许三多亲手杀人后精神的崩溃,正是对战争很生动的阐释:一个生命让另一个生命消失,鲜活的生命遭到扼杀,亲历其境才受到震撼!我随即再次举手,向主持人提出疑问:“书中有真实的战斗描写吗?你从中了解到了战争的哪一点?”于是,学生讨论了那个真实的战斗场面给许三多带来的痛苦,气氛到了高潮,当同学们再听主题曲时,都非常沉静。

在课堂上,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来参与,是为了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这节课能依照学生的排练方式进行。尽管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却体现了对课堂效果的一种追求。当我们想方设法,致力于课堂的和谐与圆融之时,课堂教学机智就会伴随而来。

三、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留意细节

很多老师往往看过些教育理论书籍,谈起怎么教育来也头头是道,可事到临头,还是依然故我或束手无策,成了纸上谈兵的最好注解。这又是为什么呢?一节活动课让我明白了许多。

智慧大课堂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问题越多,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提问形式,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课题组由我主持“高中语文课堂上‘小提问,大智慧’的研究”的研究,对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善于提问,缺少提问的艺术,无学生提问,学生不敢问,这是目前课堂提问中的突出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老师们意识到在学习活动中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同时让老师对正确的提问原则有所了解,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提问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宗旨的语文课堂提问。该课题研究是对人本主义学习论的有益补充,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而生动地适时提问设疑,不仅能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关心人们如何获取、转化、表征、储存和提取知识。现代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中“人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巧妙设计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意义的、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将要提出的问题,学会“问什么”

1、教师的问题应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问在关键之处。

3、提出的问题要把握尺度,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所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低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饱”;也不能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吃不了”。

4、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循序性。教师的提问应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

(二)教师要研究教学的提问方式,学会“怎么问”

课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理的提问的方式。

1、直问式

按照教材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或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为引起学生思考而进行直接提问。

2、逆问式

教师不直接提问,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这样的问法构成了矛盾情境,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3、比较式

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式方法进行提问,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推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学生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4、创造式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对语文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像等。

5、追问式

这种问法是把知识点分解出若干个彼此相关联的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向学生发问。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三)通过研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提问策略

1、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提问的策略

2、要熟练掌握课堂提问语言的策略

3、面向全体和尊重个性并重的策略

4、善于使用等候的策略

5、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追问的策略

6、建立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09月~2012年11月)拟定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开题报告,组织课题申报、上交课题设计方案。

负责人:任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07月)启动课题研究,课题组长制定阶段达成目标,修正研究思路,定期总结交流,阶段成果展示,撰写中期评估报告。

负责人:靳顺高刘爽

第三阶段:小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课题组继续研究,策划论文集,撰写结题报告;邀请领导专家鉴定成果,课题组长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收集整理论文等。

负责人:董明王燕

结合我校校情,结合实际,结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方法有: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等。

(一)文献法

查找与课堂教师提问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料、信息保障。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总结归纳,提炼理论,为课题组提供可参考借鉴的内容。

(二)调查研究法

所谓调查研究法,就是搜集材料并进行判断的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法的途径多种多样,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调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等,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了解研究,准确把握课题的走向。

(三)经验总结法

在本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要注意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先进的经验,在课题组内进行理论交流探讨,把先进经验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形成有关的文字或录音录象资料。

(四)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认识,从而探索教育规律。在本课题研究中,在研究“如何结合课堂实际切实贯彻一些基本的教师课堂提问中应注意到的原则”“如何结合课堂实际实现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如何结合课堂实际,运用合理的课堂提问策略”等内容时可采取这种方法,以比较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否是否对教学效果有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通过研究,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我们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明显改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校、局领导的肯定。课题研究期间,我参加了县文教局组织的展示课活动,我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融入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的研究,加快了我校语文课题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步伐。

(二)通过研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实验以来,我们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成绩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对比,感觉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呈上升趋势。我们通过调研得知,本学期的期中检测,实验班的语文成绩与与非实验班相比平均高出4分以上。

七、课题研究的体会:

(一)个人课题研究更新了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我的科研水平。以往一直觉得课题研究很难,不知道该从何着手。然而,通过此次个人课题研究,我明白了个人课题就是将自己的课堂当作自己研究的阵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解决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个人课题就是一种行动研究。

(二)课题研究使我明白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本次课题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教学中还有更多的、更为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去完成,还有更多的课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我将继续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积极积累教学经验,将课题研究继续下去。

智慧大课堂篇(8)

教师的课堂评价对课堂,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丰富而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鼓励,帮助和启发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更为有效呢?优秀的教学案例往往可以给我们启发,为我们引航,指路。

一、注重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朗读和回答之后,老师除了做出判断,经常会进行一些鼓励性的评价。例如:“你读得真好!”“你答得真好!”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语言,但是太过简单,没有针对性。

薛法根老师在执教《哪吒闹海》时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这个故事是明朝一个叫许仲琳的想出来的,他写了一本书叫《封神演义》。“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出自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谁会读课文?生读第一段。师:读得真流利!你还可以读得更好些。这段话当中有些词语很重要,要读重音。哪些词语呢?点击出示: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治一治。生再读第一段,重音突出了。师:嗯,有轻有重,就有起伏,就好听了。这就是进步!

薛老师给予的评价告诉我们他希望学生不仅读得流利,还要突出重点。这样的评价语既肯定了学生的朗读,同时又提出该学段相应的要求。同时,这样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告诉我们,激励不等同于表扬,适当的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这位学生听了老师的评价,稍微注意就完全达到了目标要求的效果。这样的评价语言指向性更加强,使学生对自己也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再读后,老师此时肯定“有轻有重,就有起伏,就好听了。这就是进步!”学生听后坐得更端正,听得更为仔细!

二、幽默点缀,活跃氛围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评价语言是一剂有效的轻松药,但是教师的幽默并不表示没有课堂的纪律,我们有的老师的幽默往往离题万里,他的幽默与课堂学习无关,这样反而让学生的思绪扯远了。有效的幽默语言调节,应该与文本学习息息相关。

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巧妙的引导学生弄清段落大意的同时,利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当学生表述不清时,老师用幽默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明白了,表达要完整,要清晰。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断点的时候,又是老师一句话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老师一句幽默的言语,不是独立存在的,调节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真是一举多得呀!

三、强化引导,深入阅读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老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充分进行对话,感悟语言文字背后那丰富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内化本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使用引导性语言。

当然要使引导性的评价语言恰到好处,就要求我们老师对文本有充分的解读,对文本精神有深刻的感悟。这样我们才能置身于多种情境之中,做到评价内容与知识点之间的融合。

下面是薛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片段: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此处薛老师对学生的两个问题给予了肯定,并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范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一种引导,是一种疏通,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转而马上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另外的问题,为学生指出了思考的其他角度。这真是借助评价为学生拓宽了思路。

四、巧妙明理,渗透道理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朱熹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许多机会是渗透为人处世道理的。我想这就是所说的传道,借助道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智慧大课堂篇(9)

《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承担的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研究项目。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又是这一子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和实践的落脚点。通过对现有各种高效课堂(如生命课堂、未来课堂)建构策略的梳理,我们发现凡是成熟的课堂建构模式,都具备以下七个要素: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评价设计。七个要素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备的课堂建构体系。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在进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研究与实践时,也主要围绕这七个要素展开,本文拟对其前四个要素进行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超越知识教育,走向智慧课堂――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早在2008年,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教授就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二、互联互动,启迪智慧――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建模理念

首先,智慧课堂中的互联互动,要借助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电子书包”以及云平台等建设“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主要包括教学部分和服务部分。其次,智慧课堂要以“教学应该启迪智慧”为根本出发点。课堂上要充满疑问,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引导争辩,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凸现探究,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走向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者,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最后,智慧课堂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应重视动态生成,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智慧成长。

三、系统完备,操作高效――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在对“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和建模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该模式的建构目标要包括以下要件:

(1)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平台建设。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投影仪、触控式白板、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个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教师端能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学生端实现互动、广播、控制,辅助以嵌入式录播设备实现录播、监控、巡课等功能。

(2)智慧教师――智慧课堂的基础。培养智慧教师,需要有以“爱和责任”为核心,以“主动学习、发现自己、智慧工作”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为目的,以“教师读书工程”为主要手段的,立体化的教师培训工程。要认识到:文化素养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专业知R是教师成长的核心,教育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生活实践是教师风格形成的保障,人文素养是保持教育活力的重要支撑。

(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学习的有效机制。在“智慧教室”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新型的信息化产物,在此背景下,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三四四一”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应用(即“三课型”、“三模块”、“课前四环节”、“课上四环节”、“课后一环节”)。

(4)智慧教育文化――课改推向深入的文化保障。学校文化层面,要科学定位办学目标,提炼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校训,着力建设学校厚重广博的文化内涵。

智慧大课堂篇(10)

0前言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智慧的学习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界不断推进的同时,新技术环境也迅速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在新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智慧教育如何开展,新形式的智慧课堂应如何构建[2]。

1智慧课堂的概述

“智慧教育”一词起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国内关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研究主要依托融合于课堂的自主的、泛在的和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式进行[4]。

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

智慧课堂可以应用资源共享、学习情境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智能学习分析、移动通信互联、合作交流、即时反馈等技术进行教学,形成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模式,智慧学习满足了多层次教育的需求。

2.2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为“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因而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来考虑[5]。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课前、课堂、课后)结合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采集、实时内容推送、探究学习、智能学习分析、课后作业、信息化辅导、反馈测评等教学步骤构成智慧课堂完整的教学过程。

2.3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2.3.1课前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放送预习内容、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学生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流,问题讨论。

2.3.2课堂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采集,导入新课,讲解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疑问,进行探究学习。课上主要为互动式教学,智能学情分析,布置课后作业。

2.3.3课后

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信息化辅导,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试卷问答、在线提问、作业视频等方式反馈测评。

3智慧课堂实践教学的讨论

3.1技术支持

智慧课堂实现的前提是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目前,高校都配备微机室,大多数学生有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这就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前提。2017年锦州医科大学将实现全校区覆盖无线网络,在技术层面上满足智慧课堂的实施。智慧课堂模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3.2学习个性化,跟踪智能化

智慧课堂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让学习真正个性化。由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可携带性,使随时学习成为可能,跟踪学习也更智能化,更真实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3.3反馈即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评价,课前预习与反馈、课堂探究学习与反馈、课后作业测评与反馈,反馈信息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即时性反馈形成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3.4互动交流立体化

智慧课堂模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时空的实现互通。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畏惧感,创造了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

3.5学习资源推送的智能化、便捷化

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如微视频、教学课件、电子图片、语言教学、学习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智能化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推送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个性学习、快乐学习。

4结语

随着数字终端的兴起和网络应用的日趋成熟,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6],其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7]。智慧课堂作为新型学习环境,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满足“数字土著”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应用价值[6]。此次,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教学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65-71.

[2]庞敬文,王梦雪,唐烨伟,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63-70.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4]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5]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

上一篇: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下一篇: 路径规划典型算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