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9 16:09:27

孔融让梨教案

孔融让梨教案篇(1)

【事件回放】

孩子坚信自己没有答错。

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在小学读一年级,他看到试卷后也问孩子为什么写“我不会让梨”,孩子说“我认为4岁的孔融是不会这样做的”,他又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他只有4岁。”他还说,孩子坚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其实,我的孩子并不自私,他懂得分享,每天吃饭都会给我和他妈妈还有奶奶夹菜。”孩子的父亲对这件事情颇感无奈。

【各方争论】

反对:不应该要求人人做圣人

在网上的热议中,大部分网友认为“老师判错了”。一位网友说,这是一道好题,但需要老师正确引导。这个红叉很粗暴,其实孩子的答案原本无可厚非。第一,孩子是讲规则的,父亲授权,严格按照年龄大小来分,自己的梨比弟弟的大,可以不让。道德教育不应该要求人人都做圣人。第二,这个孩子至少说了真话,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让梨”的好。

还有人表示,老师不让孩子说真话,“怎么能使整个社会有诚信呢?不管是作为语文题还是德育题,这样判都不合适”。还有人质疑:题目明明问“你会怎么做”,只要答出自己的做法就可以了,没有答非所问,怎么能打叉呢?如果题目改成“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凭价值观来判断正误。目前,较多强调个人权益,或许“不让”才更符合主流。

有人表示感同身受,并举例说:小外甥上小学时遇到一道语文题:在“大”字上加一点,是什么字?外甥答“犬”,被老师判了“×”,因为正确答案是“太”。

还有不少人认为,这道题出得有问题,“教改这么多年了,语文这门学科仍偏重于德育,真正的语文知识却很弱,文言文、世界文学、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这些核心点反倒没人重视,成年人平均每年才读几本书,知识面多窄,以读书为兴趣的人少得可怜”。

一些网友直接指出,这道题不是语文题,而是思想品德题,或者是心理测试题。

赞成:小学语文课和德育无法脱节

有不少网友认为,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无法完全脱节,在语文试卷里出现这样的题无可厚非,“中国教育的问题确实很多,可拿这个说事很无聊。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抑制力,有是非观,懂谦让和礼貌。这道题本身就包含了对孩子是非观的培养和引导,和教人说谎根本无关。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抢最大的,就是释放天性吗”。

也有人猜测,也许这是一道逻辑题,“题目没问题,孔融是让梨的,如果你是孔融,那你就得让梨,这是基本的逻辑。如果题目问: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可以答:我不会让梨。”因此,这道题和德育、智育、诚信、启蒙……都没有关系。

家长:德育应在生活中进行

让记者惊讶的是,这位孩子的家长也不完全认为问题出在老师一方,“语文老师在试卷上打叉没有错,换位思考,我也会在错误答案上打叉。正因为是语文课,教会孩子如何阅读,正确理解短文中心思想很重要,我也认为这样回答确实是错的”。

不过,他对题目本身,即“是否需要用这个典故来教育下一代了解中华美德”,则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德育课和语文课很难完全分开,德育教育是贯彻于所有行为习惯和细节方面的,不是喊口号,不仅可以在语文课上体现,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要教育孩子,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告诉孩子‘安全带不系,车就不动’‘出电梯,帮忙按住开门钮,让别人先走’等”。在他看来,教孩子这些,都比教让梨更贴切、更有效。

他还表示,打算一直保留这条微博,“10年后给儿子看,会非常有意思”。

【理性思考】

“孔融让梨我不让”的是非对错

道德历来只宜自律不宜他律。无论是家长、老师,可以认同“孔融让梨”是有道德的谦让行为,假如他们自己遇到了“两个梨摆在面前”的情况,受到道德感召选择小梨也完全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这不意味着那个小学生也必须“学孔融让梨”,否则就是错的。

“孔融让梨”是谦让吗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后世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凡事要懂得谦让。但孔融让梨的故事的核心真的是谦让吗?对于为什么拿小梨,4岁的孔融的回答是:“我小儿,法当取小者。”按照人的天性,尤其是4岁小朋友的天性,不取大梨怎么都说不过去。但小孔融确实依“法”拿小梨,这个“法”,其实就是大人制定的规矩,就是儒家推崇的“忠义孝悌”的道德规范。

儒家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长幼尊卑有序的“忠义孝悌”上的。因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要对我孝,因为我生得比你早,所以你要对我悌。在家庭成员之间,并没有人格和权利的平等,只有尽孝尽悌的义务。与其说是谦让使得孔融不要大梨,不如说是儒教使然。让梨是家长和成人喜闻乐见的事情,很难想象在这种伦理道德压力下,有谁会问:“到底凭什么,我要把大梨让给哥哥?”

孔融让梨教案篇(2)

故事讲到这里,孔融的道德品质就被凸显出来了,我们的教育家一剪刀下去,“咔嚓”了后面他们认为画蛇添足的部分。孔融其实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所以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答曰:“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这样一个尾巴被广而告之,孔融的形象无疑会大打折扣,按逻辑上讲这样前后矛盾的回答无异于狡辩;从效果来看,孔融这样回答父亲,突出了自己,岂非陷五个哥哥于不义?

孔融让梨最受争议之处是它不符合四岁儿童的天性,孩子如果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将来固然会成为人才,但多半会成为曹操式的人才――奸雄,这显然不是故事传播者的本意。

针对传统的《孔融让梨》,有高人虚拟了一个美国式的哲理故事。说一个美国孩子,因为接受了类似“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结果长大后成为了大骗子,最后进了监狱。而另一个家庭,开明的父母让孩子们通过各种竞赛,优胜者吃大梨,最后孩子们个个成为了社会精英。

这样一个故事听起来很符合现代人的思想理念,被广为转载,可是同样经不起推敲。孩子之间如果相差几岁,彼此智力、体力发展水平差距甚大。通过竞赛,小弟弟怎么可能有机会赢大哥哥?这样的竞赛等于宣布大哥哥每次吃大梨,久而久之,小弟弟就会彻底失去信心。

《孔融让梨》难就难在大人们非要使“梨”有很明显的大小区别,非要提醒孩子们注意这种区别,然后做出选择。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把大小差别很大的梨子一起买进来,而天真的孩子们也未必会刻意去比较梨子的大小,然后再拿来吃。孩子是天真的,复杂的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斗争引入了孩子之中。

孔融让梨中,最值得批评的是刻意考验孩子们的孔父,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天真的权利呢?

【原载2008年4月10日《常德

孔融让梨教案篇(3)

在一次语文考试时有一道题是:阅读短文《孔融让梨》,回答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有一个小学生答为:“我不会让梨。”这一以真实的心里话为内容的答案被教师判错,打了一个大大的“×”。教师为什么判错呢?不是因为这个答案有错字,也不是因为句子不通顺,而是因为不符合道德要求。也就是说语文教师的评分标准不是语文知识标准,而是附于知识之中的道德标准。用道德标准去评价这个答案,当然就会给判错,因为主流的道德标准要求“让梨”才是对的。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两项功能相辅相成,都很重要,不能重一项轻一项。如果只重工具性,语文教学将变得非常枯燥,会丢失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功效;如果只重视人文性,语文教学又会走进德育化倾向的窄胡同里,这会让语文失去语文的原味,变成只会“说教”的嘴巴而已。

从“我不让梨”被判错这一事件来看,语文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所得时,心中常常会存在一个“道德大棒”,以此“敲打”他们的思维过程或是结论。如果学生的思维或是答案偏离了教师默认的“正确”的道德方向时,则一律给予“零分”,反之才有可能得分。这就是语文评价中的“道德一票否决制”。其实,学生回答“我不让梨”,从知识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从道德角度来讲,或许有问题,但问题也不算很大,所以给“我不让梨”打全错,是教师用“道德大棒”棒杀学生语文思维结果的行为。以道德标准来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现在是主流,很多地方已经无真正的语文教师了,因为都变成“道德教主”了。语文教师心中有道德标准是可以的,但往往只是把道德标准用于评价阶段,而不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学生说“我不让梨”并不是不愿意让梨,而是因为他在语文学习中接受的“道德教化”太生硬――教师没有将传统道德的输出做得很到位,很有效。比如教师对于课文中所含的道德观念,只给予说教灌输,把道德当成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听,不结合实践引导体验道德的价值。于是,语文教学的“化人”功能流于表面形式,难有春风化雨般的自然滋润。学生只是从教师那里学习了道德,却没有机会入心入脑地实践道德,以至于只知“孔融让梨”之事,却不知“孔融让梨”之礼,理解并效仿“让梨”就比较困难了,回答“我不让梨”也就很必然了。看来,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学真的需要改革了,至少要在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功能上有所突破,把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做得更周全,更有效果,不能只把“人文性”当成最后的“道德大棒”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思考结果。(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八中学)

孔融让梨教案篇(4)

孔融让梨一直受到人们称赞,这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礼貌教育,也是对孩子尊敬长辈的鼓励,值得提倡。孩子的回答,诚实,不虚伪,也同样值得称道。《新京报》曾有这样一则报道:201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专程到当地农村小学看望慰问师生。5月25日,在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教学点―毛坪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新书包。当工作人员递上一个粉红色书包让总理给八岁的龙英俊时,龙英俊不接受,他说:“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这情景把大家都逗乐了。“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这个富有个性的“小男子汉”接在手中,站起来给总理敬了个礼。“温总理换书包”为当下学校的“听话教育”很好地上了一课,教育不应该整体划一,尊重和保护孩子良好的个性是第一位的。

孔融让梨教案篇(5)

在上海某小学一年级的一次语文测试中,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时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位小学生说,他觉得4岁的孩子一般不会作出让梨的举动,所以才写了这样的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网络上,网友们也似乎统一好了口径,认为此题言之有理即算对,说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

这道题孩子答错了吗?我以为孩子没有错。“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从问句的形式来看,这本身就不是一道答案唯一的题目。你可以让,也可以不让,甚至还可以切成片平均分……这完全取决于当时具体的情境和每个分梨者各自的需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如“圣人之后”孔融一样成为克己让人的道德风范。所以那位小学生“觉得4岁的孩子一般不会作出让梨的举动”,进而回答“我不会让梨”,实乃经过精心思考而得出的答案。

这道题老师判错了吗?我认为老师也没有错。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老师朱笔在手考分便如私企老总发薪一般可以凭个人好恶赏赐,如今老师判卷可完全要看“标准答案”的脸色行事!谁不知道今天的老师离开“标准答案”就寸步难行?那标准答案上只有“让梨”一个正确答案,你答“不让”、“切分”甚或“抽签”、“抓阄”就自然只有得红叉叉的份了。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我来告诉你:是我们的基础教育错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虽说较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存在问题依然严重。比如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悬殊;比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过于陈旧……而从上述“让不让梨”的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孔融让梨教案篇(6)

可是,以孝悌闻名的孔融,最后却死在不孝的罪名上,而且这个“不孝”,好像还真有根据。说他曾经跟祢衡说过,父之于子,有何情义可言,当初无非是出于,母亲跟儿子也是如此,不过是像瓶子里面盛东西,东西出来也就算了。此话虽然出自给他罗织的罪状,但也不是一点影子也没有。他和祢衡,都是狂士,都嗜酒如命,狂士喝了酒,什么说不出来?罗织罪名的路粹,原系孔融、陈琳一类的文人,平时就有诗酒酬唱,听到点彼此间的酒言醉语,不足为奇。

路粹卖友构罪,背后是曹操。孔融不是应世之才,两次出任地方官,一次北海相,一次青州牧,都丢了城池。在青州时,袁绍的儿子袁谭来攻,虽说孔融在大兵压境之际表现得相当镇定,“隐几读书,谈笑自若”,但却无一策御敌,最后还是得“城陷而奔”,把老婆孩子都丢了。显然,汉末乱世,军阀混战,只有像荀彧、郭嘉这样的谋略之士,才是曹操最需要的,所以说孔融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曹操的心目中,地位并不重要。当然,曹操也不是全然不在乎孔融,孔融是文学之士,建安七子的魁首,曹操与这些人有同好,戎马之余,忘不了作诗消遣,同为七子之一的陈琳,为袁绍草檄骂曹操,辱及曹操的祖宗,曹操却怜其才,收在帐下,官拜丞相府记事参军。但凡有文才的雄主,都需要有唱和之人,而且唱和者须是高手,否则不能满足其吟诗作赋、高谈阔论的雅兴。

可惜,孔融并不安于给曹操当陪酒赋诗的清客,他要提意见。曹操打败袁绍,曹操的儿子曹丕乘机将袁绍的儿媳妇、当时远近闻名的大美女甄氏收为己有。他假借经典,冷嘲热讽;曹操要恢复肉刑,他引“正论”反对;董昭有意拥戴曹操做魏公,他说王畿之内不能封建诸侯,暗示不赞成;最可气的是曹操下令禁酒,在战乱之余、粮食紧张之际本是必须做的好事,可他作《难魏武帝禁酒书》,说古之圣贤都是酒徒。

丢了地盘,在曹操手下做官的孔融,已经从昔日的孝子变成了名士。蔑视权贵,嬉笑怒骂,借酒使性,是名士的正常生活。这样的名士当时还有几个,祢衡一向轻视曹操,就是不给面子,曹操用祢衡做鼓吏以羞辱之,祢衡就能当着曹操的面脱裤子,“裸身而立”。仲长统平时少言寡语,但作诗述志,则曰:“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放散六经,灭绝风雅。”其离经叛道,放浪形骸,已开魏晋玄学清谈之士之先河。面对当众脱裤子的祢衡,曹操可以将他送走,但是不脱裤子却总是在耳朵边唠叨的孔融,就只好找个借口杀掉了,虽然借口找得并不高明,而且是十几年前的旧事。即使是曹操,忍耐也是有限的。

两汉、尤其是东汉,是经学的天下,儒生的时代,儒家伦理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是选官的最高准则,读书人为了获得出仕的机会,竞相在孝行表演上下功夫,最后走到了极致,做起假来。而曹操在扫平了北方群豪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新朝代的开创者,代汉之心,路人皆知,但却依然顶着傀儡的汉献帝不放,未免说的和做的,两两相背,最直接的结果是士人矫情做假之风更炽,嘴上说的仁义道德,做的却是追名逐利、贪财好货。于是,原来那些较真的老实人受不了了,干脆反动,把自己泡在酒里,乘着醉劲,嘴上离经叛道,从大孝走向了非孝。

链接

从“孔融让梨”到“约翰争梨”

李俊

孔融让梨教案篇(7)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间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就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了我。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也学会了说谎。”

那位白宫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这样教育我们,也一直这样做。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由此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儿时孔融的谦让和礼貌,一直作为人性的美善在中华大地代代传扬。但是,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是观其一时,而是一生。孔融年龄稍大后,抛妻弃子,众叛亲离,及至后来恃才放旷,得罪了曹操,终以“不忠不孝”之名为曹操所杀。

无论是国外那个狱囚,还是我们熟知的孔融,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讲都可说是失败的范例。

去年网络报道,一位小学生在面对阅读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诚实地回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该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让不让梨,对儿童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问题。作为4岁的孩子,为自己挑个个儿大的梨,才符合天性。两则中外道德教育故事让我们思考: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究竟在哪里?

我以为,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顺乎天性,合理引导。

卢梭是“顺乎天性”道德教育观的代表。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延误时机,应适时而行。儿童生性本善,道德教育要在承认人性本善和自爱的基础上进行。卢梭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深刻的启迪。当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我国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给孩子施压,迫使他们从小忍受成人之苦,这是极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

卢梭十分推崇自然,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他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和束缚儿童的自由。如果儿童偶尔出现了不良行为,也不必训斥惩罚,而可让其从中尝到恶果的苦楚,记住教训,明白事理。卢梭的这个主张十分有益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有时不入脑、不入心,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予学生自由太少而钳制太多,没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感悟。

卢梭强调遵从自然并非无原则地迁就儿童,使儿童任性放纵,否则就是对儿童不负责任的表现。他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这就是合理引导。“要知道哪一种道德培养的方法最适合他,就必须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的了解,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引导儿童最好的方式是培养习惯。他认为在婴儿期,就应该注意婴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否则,一旦他们有了牢固的习惯,要做任何改变对他们都是很危险的。与好习惯的养成相对的,是要警惕不良习惯的形成,为此卢梭说:“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坏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习惯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在网络报道“我不会让梨”的信息后,网友对中国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在认为孩子没错的网友中,大多数人都提到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教育观念作为参照。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强调两点:一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二是多元主义,强调社会的兼容并蓄。这两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对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只要给出有力证据或理由,所有观点都可能获得认可。和鼓励“孔融让梨”不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肯特·刘教授说,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除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种思想的包容以外,都还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并懂得“分享”。“如果只有一个梨,不一定要完全让给别人,但是教育者会引导学生将梨分一半给别人,是我们在教育时要引导的方向。”

孔融让梨教案篇(8)

不能说“不”的儿童

近期,一则微博引起网络关于孩子教育的热烈讨论――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学完《孔融让梨》的课文后答题,对题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作了“我不会让梨”的答案,结果老师给了个红叉。家长认为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一怒之下”将答卷刷上微博。

对于成人来说,孔融让梨代表了一种谦虚和分享,早教专家认为:“孩子只不过是遵循了本心。提出了一个异化性的答案。”

但作为成人,早就对儿童形成了习惯性批判。孩子说了“不”,孩子不知谦虚、礼让的情操,在他们看来是危险的苗头。

遵从式的教育也让鲁迅“耿耿于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这样描写只知道经书典故,不允许学生发问的迂腐先生: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连发问都不允许,破坏了孩子们“乐学”的天性。这和不去引导,只给“叉”的教育者别无二致。每个孩子都有说“不”的权利,对于“不”的正确与否,需要教育者去引导孩童做出选择,而非给出一个固定答案让孩子邯郸学步。

《世说新语》有一则故事,司马睿给儿子提了个问题:你觉得长安和太阳哪个远呢?儿子答:太阳远,因为“不闻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再问一遍,不料这回他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故事忝列《夙惠》,足见编者对孩童能自圆其说的“出尔反尔”,持肯定态度。

成长“禁忌”:

中国孩儿能做什么?

一名“70后”妈妈兴冲冲地找教材教孩子学成语,却发现儿童成语读物中赫然收录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论是翻开《儿童成语故事》,还是打开《宝宝学成语》,必有“头悬梁锥刺股”、“精忠报国”……她说:“不是说这些成语不好,而是感觉离儿童的世界太遥远,太说教,太成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过多成人化的因素加诸孩子身上,是在乱拧孩子“时间”的发条。

马克・吐温有3个女儿,一次旅行前,大女儿苏西动手打了妹妹克拉拉,尽管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按照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由自己提出。

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最终决定选择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卧冰求鲤、割骨疗亲的“孝经”随处可见。《弟子规》的第一句便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的精神影子无所不在、父母的命令无所不从,那孩子到底能做什么?惩罚和强迫往往成为儿童教育中无处不见的现象,孩子像地里的苗子,被忘记了童年的家长“拔苗助长”。

卢梭们的“儿童样子”:孩子的世界不需要过多成人精神

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尊重儿童是家长的第一堂课,就连最民主的家长、“童话大王”郑渊洁也可能是教育的“独裁者”。

郑渊洁,小学四年级自动退学,靠父母辅导和自学,独自一人撰写《童话大王》。成为父亲后,他“怂恿”儿子郑亚旗退学,小学毕业的儿子从扛鸡蛋到报社部门主管,再到办公司请父亲打工,父子共同演绎了极具童话魅力的家教故事。

正当家长们极力推崇童话大王的教育方式,郑渊洁却将自己的小女儿郑亚飞主动送进学校,并且期望女儿“一直读到博士”。

郑渊洁从小在女儿面前经常提不让女儿去上幼儿园、上学的事情,反而激发了女儿的“逆反”心理,拗不过女儿的要求,郑渊洁只好先把女儿送进了幼儿园。每天在送女儿进幼儿园之前,他都认真地嘱咐女儿:“哪天受欺负,觉得老师对你不好,就和爸爸说,咱立马就不去了。”

孔融让梨教案篇(9)

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基本价值取向(核心概念),追求“主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内容体系与实施建议。诸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把探索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误区。表现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但教师的引导、促进者的作用却弱化了;课堂是活跃,但讨论方向容易失控,基础知识点无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依然是少数人在独领风骚。

新课程理念新颖,个性鲜明,它必然要求必须付出智慧和精力,必须抛弃一些旧东西,甚至就是多年积累的已经驾轻就熟的经验,还必须掌握一些新东西,或许是负载着挫折体验或必须历经坎坷的未曾经验的东西。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如何在这样一种最有趣、最复杂、最人道的事业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如何树立、形成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这是一深为令人不安的问题。 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博大无私的广阔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不引起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不同的选择引导着不同的行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发展与成长的机遇和挑战。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体验改革教育方式的过程中认识到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主要问题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风和性质本身。

[案例1]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题为“十句话说尽中国历史”的观摩课。全区政治历史老师和教研室的领导都出席了这堂课。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原来教师们和教研员打算在上课的过程中做一些笔记,以便课后提意见,但他们都忘记做笔记,他们和学生一样,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 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说:“是啊,你把心交给了学生,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 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相关资料的准备,则仅花了约十五分钟。”

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不需要花几个小时了。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执行者、使用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参与者。

[案例2]    生命如此美丽

一次课前,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几位学生叫住了。学生手上捧着一只受伤的花蝴蝶。“老师,你说怎么办?”“老师,救救它吧!”学生的话让老师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经过讨论再决定呢?回到班里,老师宣布:“今天,我们不上新课,所有同学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小心地把花蝴蝶放在书上高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必管了,有的说把它制成标本。这时一位女同学说:“你们大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能不管或制标本呢?我们不是说要珍惜生命吗?”有的同学又提议说送到生物学家那里。顿时,教室像炸开了的锅,全体同学一门心思想办法救蝴蝶。最后,大家决定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园里,放在花丛上……

不要总担心教学改革给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的时间问题。因为教学任务决不应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当你改变了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感到教学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整合,对自己的智慧进行在目的的整合,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学习知识,而从来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你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堆原材料,而不能与你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转化为核能量。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与此同时也缓解了思想政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备课时间。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会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展现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微笑和历史的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案例3]

有位教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有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修理,有的说凭发票退货,有的说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还有的说到媒体曝光……这些显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营计策、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等。教师给这些学生分别授予了“修理师”、“总经理”、“律师”、“记者”等称号。班里有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领导的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

  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了一个学生,“人与人的心态差异是微小的,而这一差异造成人与人巨大的差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也就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理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正如布鲁姆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案例4]

片断①师:现在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家对房子比较关心,如果现在叫你来购主房,你会采取下面哪一种方式。(大屏幕出示:辩论题“正方贷款购房好”,“反方攒钱购房好”)

生:……

(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激烈的辩论,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场面,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辩论,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变,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进入到高潮,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地体现与实现,并得到有机整合。)

片断②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绿色消费——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节奏放慢,稍作停顿。这一停顿恰到好处,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使两大阵营的学生对自己刚才的见解与生活现实产生激烈的碰撞,产生新的内心体验。学生们各抒已见,在情感的碰撞中,得到的方法有十分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在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及时调适师生关系。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爱,而坐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且很大的影响。教条式的说教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毫无情感,大道理、大教条,生硬地塞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这种封闭的、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同程度的反感,对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注意力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主要不是放在教材、教参或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案例5]

一个教师在讲授“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避开以前那些常用的问法,如你听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法?你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而有意向学生发问:  “孔融能不能吃大梨?”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对老师提的问题很感兴趣,沉思片刻,学生纷纷举子,争先恐后要求发言。

   生1:如果孔融吃了大梨,那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笑谈了。所以,我认为孔融不能吃大梨,只能吃小梨。

   生2:孔融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一般的小孩挑选东西时,总是会挑最好的、最大的,而不会挑最坏的、最,卜的或最少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小时候挑东西就这样(引得全场大笑),所以,我说孔融能吃大梨。

   生3:我看孔融吃了大梨,才符合一般,卜孩的心理特征和本能。

 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很好,我想再问一问,什么心理特征和本能促进孔融不吃大梨而吃小梨呢?

   生1: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德,很高尚的心理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起作用。

   生2:那不见得,孔融只有了岁,他能懂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得大家发笑)

   生3:我看孔融的这种让梨行为,是与他们家庭的教育分不开,没有家长好的教育和影响,孔融小小年纪不一定能有让梨这个举动(有不少学生望着该生,面带笑容,表示赞同)。

  上述的例子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以学生的初始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起点,放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去探讨、去分析、去发现、去分辩,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我完善。

我们只有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了),才能体验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的交流、“心”的沟通,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使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是联结心灵的极细的线索,依靠它们(请注意,这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致的活动。近十年的学校工作经历使我坚信,如果我真诚的关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这种态度,他们就爱惜我的心和我的神经,在我心情沉重甚至很难说话时能理解我。学生们觉察到我有情绪,感觉到我心情很沉重,他们甚至说话也轻声轻气,避免吵闹,力图使我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都能尽量得到安宁。这种心连心的感觉、善于看到别人的内心,就是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

四、本着课堂教学是追求有新亮点的遗憾,在反思的同时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不要因为“研究性教学方式”,否定“接受性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与“接受性教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去发现那些既可能存在有意义又能为学生去研究的内容。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孔融让梨教案篇(10)

屏风高348厘米,共12扇,扇宽56厘米,总长672厘米。主材选用核桃木,屏芯为方格型木骨架,以绢绫裱装,可悬挂书画条幅,最外侧两扇格芯旁雕八仙图案。屏芯上下设涤环板,雕饰瓶、杯、炉、盒、棋、文房四宝等博古图案和蟠桃、莲花、如意,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屏风雅刻采用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线描等雕刻工艺,以及骨嵌、木嵌、石嵌、百宝嵌等装饰手法,镶嵌用材质有紫檀、花梨、牛骨、玉石、玛瑙等,巧妙地利用不同材质的色泽和质感,使画面颜色丰富、鲜亮且具有层次。画面构思巧妙,刻画细腻,人物表情各异,神态生动自然,古树苍劲,山石嶙峋,加之多种雕刻工艺和装饰手法的运用,使屏风显得华贵典雅,气韵不凡。

裙板则雕刻有12幅以历史故事、戏剧情节等为题材的浮雕图案,画面宽38厘米,高54厘米。所雕刻的故事主题鲜明,每一个故事旁边还配有一首五言诗,画面分别是漫步游春、隔楹赏莲、拜桃祈寿、偕儿访师、圯桥进履、孟母教子、孔融让梨、云长秉礼、狗咬赵盾、五更谏草、牛角挂书、哭竹生笋等。这十几幅故事图充分表达了古人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真美善的理解以及对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崇尚。例如:

孟母教子图 屋内一妇人坐于圆凳,手持书卷,为面前的孩子讲读。配诗曰:“孟母三迁教,至今有令名,偶临开鲁地,犹听断机声。”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广泛,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坚守志节,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的母亲。

牛角挂书图一农夫肩扛犁杖跟在一头黄牛后边,手持书卷边走边读,远处有一牧童骑于牛背。配诗日:“志士勤稽古,耕田不废书,种禾情汲汲,挂角诵徐徐。”牛角挂书讲的是隋末文学家李密的故事。李密少时生性灵活,曾在朝中当差,但是不被隋炀帝赏识,于是便发愤读书,决心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牛出门看朋友,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且行且读。途中被越国公杨素看见,询问,方知李密正读《项羽传》,杨素不胜赞叹,此事后来被传为佳话。

孔融让梨图 房内坐着―位妇人,桌上放一盘梨,门外阶下有一小孩手举一只梨,递给另一少年。配诗日:“特达恪恭意,让梨便有才,为思知礼日,四岁一孩童。”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很多家长都用此故事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哭竹生笋图 屋中坐一老妇人,屋外一片竹林,一男子抱竹而哭,地上生出几根竹笋。配诗曰:竹箭各生时,寒冬岂分支,只缘天地格,产处究何缘。哭竹生笋是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三国江夏人宗孟,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云长秉礼图 左侧刻画红面长髯的关羽形象,他右手持偃月刀,左手抚髯,旁边一军士持刃举旗,面前有一妇人和一孩童做拜状。配诗曰:秉礼昭风火,龟蒙压镇东,试思谁创守,庸碌敢争功。三国时关羽和刘备的夫人被曹操软禁在许都,为了试探关羽,曹操只给一间房让他们住,关羽就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对关羽佩服至极,就给关羽居住的院子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

上一篇: 私募基金证券投资 下一篇: 测量学的应用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