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创新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3

妇产科创新技术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1)

20世纪90年代,当国外的内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时,我国也逐步开始接触并引进内镜技术。段华教授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内镜时的情景,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她说:“我赴广州看到了真实的内镜手术,当时是请国外医生做的。第一次看到别人看着电视,将患者的内脏展示在屏幕上,觉得很好奇,也很振奋。这样先进的医疗技术,无论是对于临床治疗,还是对于患者,都将是巨大的福音。”

对内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段华教授马上行动起来,利用医院的资源研究内镜的原理。医院里有一套很古老的内镜设备,由于设备陈旧,根本看不清晰,如雾里看花一样,但这并没有削减段华教授的好奇心。她通过查阅国外文献资料,把机械的设备器械重新组装,买来一只鸡,就开始了试验。她把内镜插在鸡的肚子里,将图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观察鸡的脏器,但因为把实验室搞得乌烟瘴气,试验被迫中断了。试验虽然不能继续,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段华教授学习内镜技术的热情。她说:“我院的第一台内镜手术是单纯的卵巢囊肿,当时做了8个多小时,医生没有实践经验,只是模仿国外的操作方式,施术者和年资高的医生能够看到屏幕,我只能站在屏幕旁边,一直扭着脖子看,手术下来以后脖子都不会动了。这次手术对于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现在想想,当时很多动作还很笨拙,但是可以看着电视做手术,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段华教授感慨道,“第一台内镜手术让我们很受鼓舞,当时国内内镜手术做得还比较少,手术难度很大,不像现在,都在做内镜培训,医生实施内镜手术前已经看了很多手术,对内镜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做起来就相对容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尽管开展前期手术走了不少弯路,付出的心血非常大,但终究探索出了当时国内尚未成形的内镜之路,现在想来,还是很值得的。”

1998年WHO的内镜培训项目中国仅有2个名额,段华教授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于1999年赴新加坡KK Hospital学习。它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妇产科医院,在当时其内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段华教授在培训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内镜手术,由于在国内有开腹手术的经验,段华进步很快。她说:“在新加坡手术非常多,可以有很多实践的机会,了解了很多内镜知识,观念上也有了很大转变。这8个月的时间,为我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础。”培训回国后,段华教授借助国内病人量大的优势,立即投身到妇科内镜的研究中。2000年10月,国内开始成立中国妇科内镜学组,2001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妇科内镜会议,宣布中华医学会内镜学组成立,至今已经有10年,这10年是中国内镜发展最快的10年。段华教授说:“如果说2000年国内内镜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那么现在已经达到相当程度的普及。”10年来,在妇科内镜学组各位专家教授的统筹指导下,加强妇科内镜知识普及和人才技术培训,连续多年举办了数次培训班和讲座,做了大量的内镜推广普及工作。段华教授接着介绍说:“我院作为国家卫生部认证的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已连续举办了5届全国妇科微创高端论坛。每年有3期手把手的培训班,两期内镜高端论坛,为内镜技术的推广普及做了扎实的工作,也发挥了培训基地应有的作用。”

进入21世纪,整个外科都在朝着微创方向发展。微创不仅体现在某种技术上,它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理念,是用最小的创伤来医治病人的病痛,腹腔镜只是一种途径。内镜是微创中很重要的形式或技术,段华教授介绍说:“内镜有很多优势,比如恢复快、微创伤、出血少,给病人带来了益处,也得到了病人的关注和认可。过去想让病人做内镜手术需要多次动员,病人不相信这么小的切口能够把手术做干净,而医生也缺乏信心。现在我们知道,内镜不但能够将手术做干净,而且视野非常清楚,能够看到开腹手术中看不到的病变,并减少了手术对其他组织的损伤。传统的开腹手术越来越多地被内镜所取代。从大城市来看,内镜的普及率已经达到80%左右,我们妇科微创中心已占到90%以上。还有部分恶性肿瘤都是通过微创治疗的,将来是否取代开腹手术,趋势是有的。虽说每种形式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绝大部分手术还是可以取代开腹手术的。”

内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据段华教授介绍:需要手术的妇科疾病常见的有子宫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宫颈病变,宫颈癌、内膜癌,相对来说,恶性肿瘤还是较良性肿瘤少见。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妇科检查,很多疾病都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发展到晚期的疾病就很少了。这就为妇科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段华教授说:“例如子宫肌瘤,传统的手术是开腹将子宫切掉,虽然病变去除了,但是存在很多负面影响。因为子宫对于女性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仅因为一个良性疾病就把子宫切掉,对病人来说,治疗疾病的同时并没有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益处。”子宫对于女性来说并不只是起到生儿育女的作用,从解剖学上来说子宫是盆底很重要的支撑器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很多激素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因此,因为一个良性疾病就把子宫摘除,和现在的治疗理念是不相符的,如何既能保留子宫和它的功能,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段华教授一直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妇科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患子宫、卵巢肌瘤等妇科疾病而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更是越来越多,病情严重的女性不得不切除子宫或卵巢。对于此类病人,段华教授做了大量对保留器官及其功能和子宫腔的整复研究工作。她介绍说:“因为人工流产多,对子宫内膜的破坏,导致宫腔粘连,影响生育,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很重要的因素。此外,还有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癌等疾病,这些疾病集中在比较年轻的、即生育年龄人群中,但是这些病人除了癌症外都是良性病变。我关注的是针对这些疾病实行微创治疗和保留器官的治疗。宫腔病变是借助宫腔镜,宫腔以外的病变用腹腔镜,重要的是把器官留住;而没有生育的或局灶性子宫内膜癌病人是不是也能够不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这就是我正在做的课题。”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等体质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以往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子宫结合放化疗。利用腔镜技术先将局部病变切除,再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是段华教授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近几年,段华教授针对临床现实,对宫腔粘连的治疗也做了大量研究。她说:“人工流产做得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子宫内膜的损伤,刮宫时对子宫基底层破坏,继发不孕、月经减少等,所以宫腔粘连是临床上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对这类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宫腔整复,恢复子宫功能,预防再次粘连,是我研究的第二个热点。这个研究做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子宫内膜的损伤是不可逆,这就涉及到恢复问题。对子宫腔的整复性手术,把器官留下来就是为了让它发挥作用,因此也要保留它的内分泌、生育和盆底支撑功能。宫腔粘连离开了宫腔镜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正常子宫腔是一个倒三角形态,是个不规则的腔隙,不通过宫腔镜,传统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内膜癌也是一样,传统的方法就是刮宫。盲目的操作,如果宫腔里全部都是癌灶,可能会刮出来,但是局部病变就有可能漏掉,宫腔镜可以将子宫腔膨胀开来,有一个清晰的视野,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治疗上避免盲目的刮宫,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有了这个技术,将有益于子宫腔的明确诊断、药物治疗、治疗后再次宫腔镜检查、预测转归情况等。”

宫腹腔镜联合是内镜技术的创新。段华教授介绍说:“宫腔镜也好,腹腔镜也好,都是微创的,但也都是局限的,很多疾病如不孕症,既有腹腔因素也有宫腔因素,再如子宫内膜息肉,盆腔也可能发生。宫、腹腔镜联合一次手术治疗两部分疾病,是临床上的创新和优势,是两种微创手术的结合,适用于宫腔和腹腔疾病及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微创的联合实际上避免了以前住一次院只解决一部分疾病的弊端,是内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国内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微创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和大多数医学学科一样,微创妇科时代的到来,始终伴随着妇科学的继承、创新、发展和医疗器械的进步。宫腹腔镜是现代微创医疗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前提是需要配备优质的设备和器械,临床医师需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熟悉所用的器械和能源,培养镜下识别病变的能力,才能够熟练掌握内镜技术,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段华教授说:“国内内镜技术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就是推广普及。内镜作为一种技术,和师父带徒弟一样,怎样建立一个规范的培训体制是很重要的。在国外,包括东南亚的培训体制已经很完善,但国内依然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2008年卫生部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去年年底,卫生部成立专家委员会,遴选出50家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各省市区卫生厅也在建立省部级的基础培训,再到大医院进行高级培训,让学员很快受益。”内镜培训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使学员完成从初学者到专业医师的过渡。

据段华教授介绍,截至2010年年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已经举办了7届“妇科内镜手把手培训班”,为推广普及妇科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培训班针对妇科内镜技术的理论及相关手术操作技巧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传授与讲解,并结合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重点辅导,理论联系临床,为妇科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段华教授说:“妇产科跟其他学科一样,是经验学科。临床经验在医生的诊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先后赴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智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首先,现在国外已经使用机器人做手术,这和我第一次看到国外医师对着电视做手术一样,现在依然难以想象。由于国内条件的制约,我国还不能普及机器人做手术。其次,对于恶性肿瘤,国外已经开展了采用内镜技术治疗,在国内恶性肿瘤做内镜手术还不是很普及,目前恶性肿瘤还是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为主。但值得欣慰的是,很多领域我们也在领头做,比如说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的研究、宫腔粘连的研究,国内已经先于国外开展起来了……”

从20世纪90时代与内镜技术结缘至今,段华教授已经伴随妇科内镜的发展走过了近20载。从开始的好奇和钻研,到现在硕果累累的研究成果,段华教授凭借她执着、倔强的性格和钻研、创新的精神,为我国妇科内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妇科微创技术应用体系、推广普及,并促进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做了艰辛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她认为,在微创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妇科内镜技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专家简介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2)

调研发现,目前东海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四大特点:

一是总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52.3万人,其中女性劳动力23.8万人,尚有富余劳动力30万左右,其中妇女占了65%,她们多数文化素质低、无专业技能。

二是递增快。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增长较快,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呈现总量逐年递增趋势。

三是岗位少。我县每年有近万名城镇结转失业和转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有7.5万名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工作岗位,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

四是要求高。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推动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针对东海县现状,东海县妇联始终把妇女创业就业放到妇女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创业就业并举、外输内转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为目标,积极争取政策、协调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合东海农村实际的新路子。

一、坚持三个原则,在深化结合中强化农村妇女培训

一是坚持实用原则,注重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为了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县妇联深入平明、黄川、南辰、桃林、洪庄、山左口等乡镇,对广大妇女的致富意愿、需求、适宜项目、产业优势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妇女的培训需求,大力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了妇女培训的参与度。一是开展创业培训。举办了经济管理、营销、创办实体等培训班5期,为500名有创业意愿的妇女提供系列服务;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与农业、劳动等部门合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万余名农村妇女通过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我们还积极争取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券13万元,帮助520余名农村妇女免费学习实用技能;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2007年以来,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讲授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知识讲座20多场次,增强了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举办文明礼仪讲座12场,不断更新农村妇女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动员其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坚持实际原则,注重培训形式与妇女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把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组织农业科技下乡。邀请县农业局的农业科技专家组成农技专家服务团深入农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现场咨询、技术指导服务20多场次,举办大规模的培训5次,有针对性的培训16次。另一方面,坚持开展农业科技流动大讲堂活动。自07年以来,已联合县农业局、县林牧业局组织专家深入到各种特色种养殖集中地举办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优质小麦、脱毒草莓等新优品种栽培技术等十几项重点农业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发放科技资料6万余份,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

三是坚持实效原则,注重培训目的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真正直接受益。同时,我们确立了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努力为农村妇女内输外转提供服务,一方面,一些农村妇女通过外出务工的实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妇女在外务工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搭建三大平台,在拓宽渠道中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一是搭建新科技平台,挖掘传统农业增收潜力。以“三八”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引导农村妇女发展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建立了平明优质稻米、石榴蔬菜、洪庄优质桃等10个“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其中平明镇“三八”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已获批省级“三八”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同时,我们还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质、环保、生态、绿色的种植、养殖项目。对已有的传统产业如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桃林有机食品等引导妇女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搭建强转移平台,带动农村妇女做活“打工经济”。县妇联深入平明、黄川、南辰、桃林、洪庄、山左口等乡镇,对广大妇女的致富意愿、需求、适宜项目、产业优势等进行了调研,为全面开展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2007年以来全县妇联组织和劳动部门联动,集中举办了数10场农村妇女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吸引县内外数百家用工企业参加,内输外转农村妇女6800多人。

三是搭建引项目平台,让留守妇女不出家门也赚钱。以“巾帼服务中心”为依托,发现、引进、推介、整合和扶持了20多个特色手工编织致富项目,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业,提高项目的带动效果,努力形成妇联组织搭台、市场经营运作、妇女广泛参与的格局。县妇联今年将成立手工编织协会,加强组织协调、搞好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协会在招引致富项目、推广致富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从事手工编织生产的农村妇女有5万余人,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还有部分人超过万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充分发挥女能手、女经纪人、“巾帼示范岗”、“巾帼示范村”、“巾帼示范基地”、“三八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在他们中间选择带动能力强的女能人、“三八”龙头企业、“三八”经济合作组织与一批有致富愿望的妇女结成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先进妇女典型与广大妇女群众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更多的妇女创业增收致富,形成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有800多名妇女与各类带头人结成帮扶对子,带动8000多名农村妇女同奔致富路。

三、强化两项举措,在提供服务中引导务工妇女返乡创业

东海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劳务经济一直走在江苏前列。在高峰时,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超过25万人。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招工难、留守儿童等一些经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配合有关部门有效实施回归工程,积极鼓励返乡创业,逐步把“打工经济”演进为“创业经济”。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创业者,授予“创业新秀”、“优秀企业家”的光荣称号;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返乡创业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努力开创“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全新局面。

二是强化创业服务。今年春节前夕,我们与县劳动局、东海开发区联合开展了“筑巢引凤还,致富在家园”活动,组织50多名外出务工返乡妇女代表参观了东海开发区,并进行了座谈。组织了近3000名外出务工返乡妇女参加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为广大妇女繁荣家乡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目前,我县已有6000多在外务工妇女返乡创业,已有800多人成为民营经济的“女老板”。

三、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普及面还不够广泛。虽然妇联千方百计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但由于农村妇女人多面广,且文化层次及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教育培训条件环境差别很大,目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普及面相对不够广泛。

2、农村妇女教育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约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牵涉面广,妇联、教育、科技、劳动、农业都担负着相应的教育职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影响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及合力的形成。

3、妇联工作与广大妇女的就业创业要求还不相适应。妇联作为群团部门,一无职二无权三无专门工作经费,在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上只能做些宣传、发动、引导等工作,对创业女性反映较多的资金、土地等问题还缺乏有效的帮扶措施。

四、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建议

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妇联组织的义务。通过深入调研,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有以下几点思考。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3)

[中图分类号] R7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085-03

近年来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及妇幼保健学界的共识和倡导,据报道[1-2],中国部分地区的会阴侧切率已达90%,而无创分娩则是助产专家们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创新出的产时服务模式,以期减轻产妇分娩创伤、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会阴切开率[3]。无创分娩是指分娩过程中不保护会阴,仅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使胎头娩出时对阴道产生的压力均匀分布,没有外界阻力,不易引起会阴裂伤的助产技术[4]。在目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无创分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5-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入选标准:产妇年龄18~35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估计胎儿体重2500~4000 g,无明显头盆不称及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无产科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均为初产妇;产妇状态良好,能够主动配合。两组的年龄、孕产次、孕周、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无创分娩技术,不做会阴侧切,在产妇宫口开全且胎头拨露时,助产士配合宫缩指导产妇应用腹压,且左手适当协助胎头俯屈,使产妇会阴体充分扩张变薄。当胎头拨露至4 cm左右(感觉到胎头对会的压力时),助产士在宫缩间歇期告知产妇应用轻缓的腹压(但宫缩时配合呼吸不应用腹压),并用左手充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避免因胎头娩出速度过快,缓慢娩出胎头及胎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或行会阴侧切术进行接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会阴侧切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P

表1 两组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无创分娩不主张会阴侧切,只有在产妇会阴弹性差或有炎症、水肿及胎头娩出时很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会阴裂伤等需尽快结束分娩、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才行会阴切开[7]。无创分娩的精髓是顺其自然,耐心地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同时不增加产妇会阴的裂伤率及裂伤程度[8]。据美国妇产协会[9]报道,由于无创分娩技术的应用,1976~1994年会阴侧切率由86.8%下降至10.4%,同期会阴Ⅲ度裂伤率由9.0%下降至4.2%,会阴完整率由10.3%升高至26.5%。Sleep等[10]的大样本研究表明,会阴无保护分娩中发生会阴Ⅲ度裂伤的例数较少,会阴完整比例明显高于会阴侧切组。Clemons等[11]的研究发现,随着会阴侧切术率地下降,因会阴侧切术而引起括约肌裂伤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Sartore等[12]和Signorllo等[13]对519例产妇进行了产后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会阴侧切术组的会阴疼痛及产后性生活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行会阴侧切术组,因此,无创分娩对保护会阴的完整性、减少会阴裂伤及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已成为国际产科发展的新趋势。

分娩是一个正常、健康、自然的过程,让产妇的分娩过程回归自然,实行人性化服务,是国际围产医学的发展方向[14]。2012年起,国内陆续有医院尝试开展无创分娩,但目前无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仅局限于预估胎儿体重3500 g且会阴条件良好的孕妇,助产士大多信心不足,而未使用无创分娩技术,但国外在实行该项技术过程中并无胎儿体重限制。本院通过培训,使助产士的无创分娩技术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对孕妇的宣教,使其充分了解无创分娩技术及其特点,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在会阴条件佳、产妇自我控制能力较好及助产士的全力配合下,可尝试应用无创分娩技术于上述限制条件外的孕妇,特别是预估胎儿体重>3500 g的产妇,从而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让更多产妇享受该技术的成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无创分娩更符合自然分娩规律,不仅降低会阴侧切率,还维持了女性的会阴完整性,能有效地降低会阴损伤、减轻分娩疼痛、增强产妇对远期生活的信心及减少产妇对医疗干预的依赖,其已成为国际产科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炳顺,周利峰,高尔生,等.产妇产后对分娩方式的再认识[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84-2787.

[2] 肖日华,黄健桃,高艳纳.840名孕妇配偶分娩知识水平及其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8):35-37.

[3] 黄群丰,凌笑琼.探讨会阴无保护分娩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3):55-56.

[4] 吴祥美,徐晶晶,童俊华,等.会阴无保护分娩的应用现状及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1):70-72.

[5] 沈文莉,王蕾.两种会阴保护法对预防经产妇会阴撕裂的效果[J].上海护理,2009,9(3):95-97.

[6] 姜兰英.初产妇会阴侧切与会阴保护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2006,3(12):1112-1114.

[7] 乐杰,谢幸,丰有吉,等.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8] Murphy DJ,Macleod M,Bahl R,et al.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routine versus restrictive use of episiotomy at 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a multicentre pilot study[J].BJOG,2008,115(13):1695-1702.

[9] Harrison RF,Brennan M,North PM,et al.Is routine episiotomy necessary?[J].Br Med J(Clin Res Ed),1984,288(6435):1971-1975.

[10] Sleep J,Grant A,Garcia J,et al.West Berkshire perineal management trial[J].Br Med J(Clin Res Ed),1984,289(6445):587-590.

[11] Clemons JL,Towers GD, McClure GB, et al.Decreasedsphincter laceration associated with restrictive episiotomy use[J].Am J Obstet Gynecol,2005,192(5):1620-1625.

[12] Sartore A,De Seta F,Maso G,et al.The effect of mediolateral episiotomy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Obstet Gynecal,2004,103(4):669-673.

[13] Signorllo LB,Harloe BL,Chrkos AK,et al.Postpartum sexual function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rineal trauma:a retrpspective cohort study ofprimiparous women[J].Am J Obster Gynecol,2001,184(5):881-888.

[14] 华嘉增.产时保健的新模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63-265.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4)

通常的我,性格内敛,不喜张扬,心理学上被称黏液质气质类型,换一句通俗和时髦话就是“比较淑女”。但在一次对一位双胞胎产妇抢救及预后康复的过程中,我最初由温文而雅的医生变成“高分贝开道员”,之后又从“高分贝开道员”变成了不收佣金的“广告商”,几近从淑女变成了“捍妇”。

那是一个清晨,我正在科室安排一天的日常工作,突然接到我县妇幼保健院的紧急会诊请求,说是有一位双胞胎产妇,孩子是生出来了,可是产妇大出血。当我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时,人已经奄奄一息,连血压脉搏都测不到。万分危急之下,我果断叫来本院外科医生,迅速做了静脉切开。

由于该院当时条件很有限,最关键是没有血库,只能转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我院。但按病人当时的情况,又怕转院途中就有生命危险。两难之下,我用电话一边紧急请示院长,一边与我院相关科室详细沟通。当120车火速开到该院楼下,用最快速度做好相关工作后,我们抱上双胞胎、抬着产妇就跑。路上遇到塞车,我一改往日的矜持与涵蓄,伸出头去就用平生最高嗓门为救护车开道。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快点再快点,全然顾不上因失态而引来的惊奇与诧异。

经过迅速有效地救援和抢救,产妇总算转危为安。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产妇家实在太穷,不说住院费用,连吃饭的钱都成问题。非但如此,由于之前的大出血,术后又并发了极其可恶的席汉氏综合症,这也就意味着两个可怜的小生命一出生就要面临无奶可吃的困境。无奈之下,我又由医生客串起“掮客”,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县电视台替他们寻求社会帮助。或是出于对产妇境遇的真切同情与关爱抑或被我们对一母三命的真诚敬畏所感染,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慷慨解囊,纷纷送来钱和奶粉,产妇和两个她刚刚带来的小生命得以彻底走上安全健康之路。

身先士卒助我以实干促管理

我院为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并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荣获爱婴医院光荣称号。我科共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医生10人,护理人员12人,相关人员除在我科轮转的两名低年资医生外,均已取得执业资格及助产资格。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由于有业务副院长亲自负责产科质量工作,各级医护人员之间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因此,我们科室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服务质量上看,相关工作总体上有保障的。

然而,为医者的最大追求是怎样用最简捷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正因为如此,精湛而全面的医术既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必备基础,更是成为一名合格部门负责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鉴于此,对于临床工作每一个病例,我都仔细研究,不断总结,力求长出最合理、最科学的救治方案,本着最高的专业精神,影响和带领同事,为生命开始的地方把关,为母婴安全和妇女生殖健康营造最稳妥、最安全、最便捷的绿色通道。五年前,介入手术不开刀、保留子宫、延长妇女生理年龄的优点,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攻克它,普及它,让子宫肌瘤患者不再忍受开刀切除子宫的痛苦,成了我坚定不移的追求。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主导了我县首例子宫肌瘤介入疗法并获成功。

在成绩面前,我没有止步,随着微创技术的蓬勃兴起,我又开始了新的追求。,我率先在我县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自开始,我又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微创技术并将其大规模应用于妇科临床操作,我个人及所率团队因此而获得州级“新科技成果奖”的殊荣。与此同时,由我开展的leep刀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方法上另辟蹊径,以其微创、快捷的手术优点,极大地缓解了妇科病患者的痛苦,由我提议开展的微生物感染检查运用于临床后,为优生优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医疗工作中,我力求严谨,从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尤其在辅助生殖技术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积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及最新诊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际工作,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及医疗质量。凭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胜任各种妇产科病人的检查、诊断及处理;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抑或被我们对一母三命的真诚敬畏所感染,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慷慨解囊,纷纷送来钱和奶粉,产妇和两个她刚刚带来的小生命得以彻底走上安全健康之路。

身先士卒助我以实干促管理

我院为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并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荣获爱婴医院光荣称号。我科共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医生10人,护理人员12人,相关人员除在我科轮转的两名低年资医生外,均已取得执业资格及助产资格。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由于有业务副院长亲自负责产科质量工作,各级医护人员之间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因此,我们科室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服务质量上看,相关工作总体上有保障的。

然而,为医者的最大追求是怎样用最简捷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正因为如此,精湛而全面的医术既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必备基础,更是成为一名合格部门负责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鉴于此,对于临床工作每一个病例,我都仔细研究,不断总结,力求长出最合理、最科学的救治方案,本着最高的专业精神,影响和带领同事,为生命开始的地方把关,为母婴安全和妇女生殖健康营造最稳妥、最安全、最便捷的绿色通道。五年前,介入手术不开刀、保留子宫、延长妇女生理年龄的优点,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攻克它,普及它,让子宫肌瘤患者不再忍受开刀切除子宫的痛苦,成了我坚定不移的追求。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主导了我县首例子宫肌瘤介入疗法并获成功。

在成绩面前,我没有止步,随着微创技术的蓬勃兴起,我又开始了新的追求。,我率先在我县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自开始,我又熟练掌握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微创技术并将其大规模应用于妇科临床操作,我个人及所率团队因此而获得州级“新科技成果奖”的殊荣。与此同时,由我开展的leep刀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方法上另辟蹊径,以其微创、快捷的手术优点,极大地缓解了妇科病患者的痛苦,由我提议开展的微生物感染检查运用于临床后,为优生优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医疗工作中,我力求严谨,从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尤其在辅助生殖技术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积极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努力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及最新诊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际工作,努力提高诊疗水平及医疗质量。凭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胜任各种妇产科病人的检查、诊断及处理;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抑或被我们对一母三命的真诚敬畏所感染,很多单位和个人都慷慨解囊,纷纷送来钱和奶粉,产妇和两个她刚刚带来的小生命得以彻底走上安全健康之路。

身先士卒助我以实干促管理

我院为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并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荣获爱婴医院光荣称号。我科共有医护人员22人,其中医生10人,护理人员12人,相关人员除在我科轮转的两名低年资医生外,均已取得执业资格及助产资格。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由于有业务副院长亲自负责产科质量工作,各级医护人员之间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因此,我们科室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从服务质量上看,相关工作总体上有保障的。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5)

一、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特点

近几年,安溪畲族乡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组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网络,发展农村妇女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巾帼扶贫行动”,配合政府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自身的进步。其主要特点是:1、科技培训如火如荼。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年-20*年全乡举办多种类型的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班84期,培训农村妇女2000余人次,已获绿色证书84余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1余人。根据市场需求,培训的内容进一步贴近实际。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把增加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致富工程重要方面。结合全县各乡镇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基地。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从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角度,一并进行文化知识、健康常识、法律法规、诚信规则“四自”精神等教育。2、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其形式有专业合作社、营销协会、劳务输出组织等。这些新经济组织有效地把农村妇女组织到种、养、加、销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妇女提供市场、科技和资源信息,带领妇女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农村妇女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风险意识。3、科技示范基地向综合效益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一批集培训、示范、创收于一体的“妇字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同时创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村3个,各类科技致富示范基地4个。这些示范基地发挥了生产、科研、培训、示范等作用,有的已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二、科技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6)

一、农村妇女撑起新农村建设的“半边天”

(一)妇女成为经营绿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了引导、帮助广大农村妇女不断学习掌握农业科技新知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妇联与时俱进,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机制。依托县职业中专和县委党校,每年培训妇女学员1万人,逐步建立起文化、实用技术、新技术、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5个层次的培训体系。组织了“百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开展了“科技服务百千万”行动,科技服务大篷车、直通车,组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讲座、咨询,组织农科专家讲师团,把农科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建立了农技专家—农家女联系卡,为农村妇女与农科专家结对子牵线搭桥。近15余万农家女直接接受了培训,并有6000多名农家女与200多名专家、农技员结成了科技服务对子;100%的村妇代会主任经过了“绿色证书”培训;接近3000名妇女获取了初级农民技术员资格。同时县妇联在广大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十万农家女争创致富户”、“争当致富能手,争当致富带头户”的“双争”活动、“信贷援巾帼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机关妇女受教育,农村妇女得实惠”城乡妇女结对互助、“百岗联百村建农家女书屋”等活动,促进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城乡妇女的交流沟通开阔了农村妇女的视野,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妇女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女能手、女标兵、女农民企业家层出不穷,女种养大户、加工大户、流通大户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涌现了一批批集农工贸和科研于一体的高科技龙头企业,也成长了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巾帼科技种养大户和农民女企业家,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有许多外出务工的妇女回乡创业,办企业,上项目,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女能人,实现了“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良好循环。全县涌现出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村妇女13多万人,女厂长、女经理、女企业家89名,219名妇女获市以上荣誉称号。苏村镇姚家官庄村妇代会主任李洪美,通过培训学到了奶牛养殖知识,办起了养殖场,并创办了奶牛养殖合作社,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奶牛养殖,目前全镇奶牛养殖户达217户,奶牛存栏570多头。广大农村妇女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创造了自己的新生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二)妇女成为管理村级事务、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的积极参与者。各级妇女组织通过举办巾帼文明队风采展、巾帼展风采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社会展示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展示女性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女性参政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权益的浓厚氛围。组织广大妇女认真学法、普法、用法,广大妇女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县妇联深入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抓住村级班子换届的契机,争取各级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通过出台钢性政策、严把选举方案、畅通选人渠道、专题进行考核等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妇女进村两委。目前我县600个行政村有507名妇女进入村两委,占行政村总数的84.5%。她们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反映妇女诉求,带动群众致富,展示了良好的形象。岸堤镇格拉山后村民大组负责人张昌云上任仅两年的时间,先后清理了三角债,筹资12万元建起10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打大口井1眼,引水上山发展经济林150亩,发展大棚蔬菜100亩,中药材160亩,把昔日又穷又乱的小山村,建设成为一个民富村安文明向上的先进村,2007年,张昌云被市妇联表彰为“十大魅力女村官”。女村官们不让须眉,带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妇女成为弘扬文明风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各级妇女组织广泛开展了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爱国卫生、科普宣传、法制教育、全民健身、美德建设、安全知识六项活动进家庭。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提高了自身素质,传播了文明新风,维护了社会稳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在不断充实。“和谐型、学习型、创业型、廉洁型、环保型”等特色家庭的培植,使“平安家庭”从抽象的概念活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家庭形象,创建活动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晰。全县涌现出“学习型家庭”100个,“创业型家庭”100个,“绿色和谐家庭”100个,各级各类“平安家庭”10000多户。为美化环境,广大妇女自觉庭院播绿、社区护绿、广场植绿、家庭评绿,围绕“节能减排进社区,绿色和谐进家庭”活动,倡导了绿色、环保的生活新概念。2005年以来,全县参加植绿护绿的农村妇女达13万人次,义务植树60多万棵。同时,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扶危济困活动,积极参与实施“春蕾计划”、“恒爱行动”、“爱心妈妈”。全县近6万名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实施“春蕾计划”,300多名女性争当孤残儿童的“爱心妈妈”,捐款130多万元,编织、捐赠衣物2万多件。广大妇女以强烈的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弱势群体,弘扬时代精神,营造良好风气,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农村妇女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沂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的发展,把《妇女发展纲要》纳入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妇女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妇女的学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发展新项目、面对新事物过程中存在有心无力、等待观望、临渊羡鱼却不动手“结网”的现象。而且素质偏低使农村妇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表现出不适应的同时,也束缚了她们的思想和才能的发挥,成为影响妇女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待规范。农村妇女劳动力输出自发的、无序的多,有组织、规范的输出的少,而且往往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少,因此存在劳动密集型多、技术型人才少;基层多、管理层的少;短期工、季节工多,长期工、固定型工人少的问题。输出人员集中在年轻人当中,一些中年妇女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在家闲坐也不愿外出打工,尤其是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农村妇女享有健康服务不够,家庭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在去年离婚案中,80%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影响,农村中部分男同志还充当封建式家长的角色,对妻子、孩子经常施以拳头、棍棒,给妇女、儿童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很多妇女因不能忍受家庭暴力,通过法律途径,走出了不幸的婚姻,解放了自己。但是仍有部分妇女为了孩子,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生活在灰暗的家庭中。

(四)民主参与的程度尚嫌不够。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采取各种倾斜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力度,农村女干部比例大幅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副职多正职少的问题,与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60%的状况相比,女性参政比例偏低、增长缓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影响到农村妇女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和新农村建设。

三、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妇女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调动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解决农村妇女存在的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妇女的生力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努力培育新型女农民

当前,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上的原因,农村妇女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缺乏知识和技能。因此,提高妇女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技能培训。目前,全县近24万农村妇女劳动力仅有34%的接受高新技术培训,10%的获“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职称,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要着眼于为农村妇女全面发展服务,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网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要紧贴农村妇女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新需求、新变化,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抓好培训的组织实施。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继续加强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还要增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的教育、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和观念的教育,使农村妇女在发展和投身新产业领域能够了解政策,能有知识储备,能够大胆发展;在培训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施教,在依托农广校、各级党校等培训阵地的同时,还要加大送科技下乡的力度,通过发动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示范户、巾帼科技志愿者队伍采取“送科技下乡”、专家讲座、女能手巡回演讲、图片展等形式,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大棚鸡舍,送到妇女手中,努力把农村妇女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贫困妇女转移培训项目。推动妇女培训列入“阳光工程”,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宣传、安全就业和城市生活常识培训。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采取外输内转、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等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富余女劳力实现有序非农转移。更重要的是各级妇女组织要整合资源,通过自办、联办、协办、民营、公司化运作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再就业培训和职介服务,努力做到培训与企业需要结合、培训与就业结合、培训与提素结合、培训与资格证书结合,实行培训、发证、上岗一条龙服务。通过举办女性劳务集市、妇联劳务市场、与企业挂钩定点招聘等形式,积极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岗创业提供推介服务。大力培养巾帼创业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各级妇联要联合农技部门、科技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农民创业指导基地,推进创业信息网建设,搭建农村妇女创业大平台,落实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决农村妇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开发适合农村妇女创业的项目,提供项目选择参考,培养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要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搞好服务。叫响“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口号,为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搞好服务。外出务工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有一大部分掌握一技之长和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也有创业愿望。建议政府、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为她们创办、领办民营企业搞好资金、信息、土地、招工等各方面的服务,实现“输出一个人、引回一企业”的良性循环,引导她们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谋发展、奔小康。

(二)建立保障妇女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社会性别意义的评估和论证,激发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7)

(一)抓好教育培训,强化技术服务,激发农村妇女科技创新活力

活动中,县妇联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加大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力度和妇女人才培养。发展多种形式的妇女教育培训阵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适应农村妇女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同时,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增收致富领域,科学选择增收致富项目,由单纯注重种植、养殖业,向种、养、加、流通等各个行业转移,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妇女逐年增加,农时务农、闲时务工的两栖型女农民大量涌现。目前,全县先后有25万名妇女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有20万名妇女接受高新技术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有10110名妇女获“绿色证书”,4860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有12万名妇女新上了致富项目。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创新能力强、成果显著的新型女农民脱颖而出,活跃在农村经济舞台上,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健全了县、乡、村、户技术服务网络。县直农口有关部门都制定了明确的技术人员包扶方案,把每个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任务明确到每个乡镇和具体的项目,每个项目责任单位都要设立技术服务热线,成立专家服务团,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确保致富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坚持多措并举,提高全县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快科学推广应用,形成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合力。如县妇联与县畜牧服务中心在四十里、许家湖等6个乡镇进行奶牛、肉羊、草鸡、三元猪等项目试点示范,全年带动发展养殖示范区35个、养殖小区251个、养殖大户5000余户,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在该示范活动的带动和影响下,诸葛镇的徐宝娟创办了沂水和顺禽业养殖加工合作社,该合作社占地面积15亩,总投资600万元,有办公室、厂房、冷库等建筑设施,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安装宰鸭、宰鸡加工加工生产线2条,有污水处理设备1套,加工厂区建成投产后,可安置农村劳动力150人,日加工能力达1.5-2万只,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妇女发展养殖大棚300个。

(二)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县妇联与县致富办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帮助农户运作好致富项目,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为农户提供服务,使项目户均成为专业户、示范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尖兵。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路子,建成了一村一品,几村一品的专业村和一乡一业,几乡一业的专业乡镇,构筑起了以妇女为主,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强的区域性经济框架,实现了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培植出了沂水镇的布鞋、泉庄的葡萄、下位的大樱桃、诸葛的林果、四十里的西瓜、高庄的长毛兔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妇”字号基地乡镇及龙家圈后马荒的花卉、许家湖镇西楼村的食用菌种植、沙沟于家庄的大枣等300多个专业村。这些基地发挥了生产、示范、培训、就业等综合作用,成为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平台。全县1041个村妇代会主任全部获得“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职称,有致富项目的373人。其中,年纯收入过万元的144人,2-5万元的33人,5-10万元的8人,50万元的1人。在自已致富的同时,她们不忘乡亲,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扶贫帮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技术、信息、资金上给予传授、扶持、帮助,直接带动安置妇女1.2万人,辐射带动妇女10万人。目前,全县年纯收入过万元的妇女专业大户有2万余名,培育出以妇女为主的龙头项目21个。10年来,先后有1000名妇女荣获县以上致富女能手、科技女状元称号;有260名妇女从土生土长的农家女成长为驰骋商海的女农民企业家、女老板,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如诸葛镇44岁的李庆芳,从小生活在沂水县诸葛镇常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怀着爱拼才会赢、靠自己的努力干一番事业的志气,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在诸葛镇驻地建起了一个拥有资产三百多万元的兴达花键轴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引领诸葛镇花键轴行业的民营企业带头人。

(三)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村妇女共同致富

围绕致富工程项目,依托龙头企业、科技带头户、生产经营大户,联合同类项目户,在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村或一定区域内,积极组织和引导妇女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截止2008年,全县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889个,其中以妇女为主的有720个。入社农户达13.6万多户,占农业人口总户数的45%,全县50%以上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组织供应,50%以上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组织销售。充分发挥了合作社在传播技术、沟通信息、联结农户、开拓市场、组织营销、带动妇女共同致富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四十里堡镇是传统西瓜种植大镇,但有时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为此,镇妇联联合致富办、农村信用社、种瓜大户在欧家庄村召开了西瓜产销合作社成立现场会,广泛宣传成立合作社对于严格无公害操作规程,为瓜农统一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号召农户加入合作社,促进大棚西瓜标准化生产。目前,西瓜产销合作社发展到71个,入社农户5710户,入社面积1.1万亩。2004年,“沂春蜜”牌西瓜被农业部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该镇被评为“临沂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明星基地”,发展西瓜生产的经验被中央电视台“聚集三农”栏目采用播出。这个镇的东盛奶牛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由连家湖村村民张治英牵头兴办,社员86户,妇女占80%,养殖奶牛500余头。合作社成立前,由于分散经营,所产牛奶质量不一,有时出现奶销不完白白倒掉的现象。自合作社成立以来,进行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养管理,从而保证了牛奶的质量。2004年,合作社从澳大利亚进了24头优质奶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合作社还与临沂益膳房乳业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由临沂益膳房乳业公司投资20万元安装挤奶线一条,这样既大大减轻了手工挤奶的劳动强度,又解决了销路不畅、价格不一的问题,使每斤鲜奶平均多卖0.2元,增加了社员经济收入。

(四)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大力推进妇女劳动力就地转移

县妇联抓住当前全县招商引资氛围浓厚的大好机遇,加快构建大容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与招商引资进驻沂水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企业主动联系,了解征集企业用工信息,为各年龄段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就地安置一大批妇女劳动力。诸葛镇从青岛引进的元和丰纺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占地60亩,建有标准化厂房11000平方米,投产后年可加工针织外衣120万件(套),就地转移妇女劳动力200多人。许家湖镇从新加坡引进的山东亨井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1750万美元,厂区占地面积117亩。自该公司落户沂水以来,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积极帮助招聘和培训女工。公司现有女工达2800多人,占全部职工的95%,女职工真正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生力军。

二、存在问题

但调研中已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由于过去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受教育水平偏低,受家务琐事拖累,与外界交流较少,信息相对闭塞,现代种养技术等方面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致富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产业中,大多数农村家庭引进致富项目以种植、养殖为主,其次是加工业,高新项目很少,特色产业不多。农村妇女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还有限,大多数农村妇女不敢首先尝试一个新的致富项目,而是要看别人试验成功才敢去做,如何将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引进来,尽快推广出去,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十万农家女争创致富户”活动开展得很活跃,龙头企业和“妇”字号基地数量多、规模大,产业兴旺,经济发展。而有一些乡镇受地域、人文、地理位置等方面条件制约,项目品种单一、规模很小,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三、几点建议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8)

(一)妇女成为经营绿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了引导、帮助广大农村妇女不断学习掌握农业科技新知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妇联与时俱进,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机制。依托县职业中专和县委党校,每年培训妇女学员1万人,逐步建立起文化、实用技术、新技术、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5个层次的培训体系。组织了“百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开展了“科技服务百千万”行动,科技服务大篷车、直通车,组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讲座、咨询,组织农科专家讲师团,把农科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建立了农技专家—农家女联系卡,为农村妇女与农科专家结对子牵线搭桥。近15余万农家女直接接受了培训,并有6000多名农家女与200多名专家、农技员结成了科技服务对子;100%的村妇代会主任经过了“绿色证书”培训;接近3000名妇女获取了初级农民技术员资格。同时县妇联在广大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十万农家女争创致富户”、“争当致富能手,争当致富带头户”的“双争”活动、“信贷援巾帼致富助推新农村建设”、“机关妇女受教育,农村妇女得实惠”城乡妇女结对互助、“百岗联百村建农家女书屋”等活动,促进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城乡妇女的交流沟通开阔了农村妇女的视野,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妇女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女能手、女标兵、女农民企业家层出不穷,女种养大户、加工大户、流通大户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涌现了一批批集农工贸和科研于一体的高科技龙头企业,也成长了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巾帼科技种养大户和农民女企业家,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有许多外出务工的妇女回乡创业,办企业,上项目,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女能人,实现了“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良好循环。全县涌现出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村妇女13多万人,女厂长、女经理、女企业家89名,219名妇女获市以上荣誉称号。苏村镇姚家官庄村妇代会主任李洪美,通过培训学到了奶牛养殖知识,办起了养殖场,并创办了奶牛养殖合作社,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奶牛养殖,目前全镇奶牛养殖户达217户,奶牛存栏570多头。广大农村妇女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创造了自己的新生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二)妇女成为管理村级事务、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的积极参与者。各级妇女组织通过举办巾帼文明队风采展、巾帼展风采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社会展示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展示女性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女性参政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权益的浓厚氛围。组织广大妇女认真学法、普法、用法,广大妇女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县妇联深入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抓住村级班子换届的契机,争取各级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通过出台钢性政策、严把选举方案、畅通选人渠道、专题进行考核等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妇女进村两委。目前我县600个行政村有507名妇女进入村两委,占行政村总数的84.5%。她们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反映妇女诉求,带动群众致富,展示了良好的形象。岸堤镇格拉山后村民大组负责人张昌云上任仅两年的时间,先后清理了三角债,筹资12万元建起10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打大口井1眼,引水上山发展经济林150亩,发展大棚蔬菜100亩,中药材160亩,把昔日又穷又乱的小山村,建设成为一个民富村安文明向上的先进村,2007年,张昌云被市妇联表彰为“十大魅力女村官”。女村官们不让须眉,带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妇女成为弘扬文明风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雁。各级妇女组织广泛开展了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爱国卫生、科普宣传、法制教育、全民健身、美德建设、安全知识六项活动进家庭。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提高了自身素质,传播了文明新风,维护了社会稳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在不断充实。“和谐型、学习型、创业型、廉洁型、环保型”等特色家庭的培植,使“平安家庭”从抽象的概念活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家庭形象,创建活动的价值取向更加明晰。全县涌现出“学习型家庭”100个,“创业型家庭”100个,“绿色和谐家庭”100个,各级各类“平安家庭”10000多户。为美化环境,广大妇女自觉庭院播绿、社区护绿、广场植绿、家庭评绿,围绕“节能减排进社区,绿色和谐进家庭”活动,倡导了绿色、环保的生活新概念。2005年以来,全县参加植绿护绿的农村妇女达13万人次,义务植树60多万棵。同时,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扶危济困活动,积极参与实施“春蕾计划”、“恒爱行动”、“爱心妈妈”。全县近6万名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实施“春蕾计划”,300多名女性争当孤残儿童的“爱心妈妈”,捐款130多万元,编织、捐赠衣物2万多件。广大妇女以强烈的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弱势群体,弘扬时代精神,营造良好风气,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农村妇女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沂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的发展,把《妇女发展纲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妇女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妇女的学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发展新项目、面对新事物过程中存在有心无力、等待观望、临渊羡鱼却不动手“结网”的现象。而且素质偏低使农村妇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表现出不适应的同时,也束缚了她们的思想和才能的发挥,成为影响妇女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待规范。农村妇女劳动力输出自发的、无序的多,有组织、规范的输出的少,而且往往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少,因此存在劳动密集型多、技术型人才少;基层多、管理层的少;短期工、季节工多,长期工、固定型工人少的问题。输出人员集中在年轻人当中,一些中年妇女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在家闲坐也不愿外出打工,尤其是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农村妇女享有健康服务不够,家庭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在去年离婚案中,80%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影响,农村中部分男同志还充当封建式家长的角色,对妻子、孩子经常施以拳头、棍棒,给妇女、儿童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很多妇女因不能忍受家庭暴力,通过法律途径,走出了不幸的婚姻,解放了自己。但是仍有部分妇女为了孩子,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生活在灰暗的家庭中。

(四)民主参与的程度尚嫌不够。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采取各种倾斜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力度,农村女干部比例大幅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副职多正职少的问题,与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60%的状况相比,女性参政比例偏低、增长缓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影响到农村妇女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和新农村建设。

三、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妇女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调动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解决农村妇女存在的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妇女的生力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努力培育新型女农民

当前,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上的原因,农村妇女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缺乏知识和技能。因此,提高妇女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技能培训。目前,全县近24万农村妇女劳动力仅有34%的接受高新技术培训,10%的获“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职称,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要着眼于为农村妇女全面发展服务,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网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要紧贴农村妇女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新需求、新变化,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抓好培训的组织实施。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继续加强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还要增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的教育、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和观念的教育,使农村妇女在发展和投身新产业领域能够了解政策,能有知识储备,能够大胆发展;在培训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施教,在依托农广校、各级党校等培训阵地的同时,还要加大送科技下乡的力度,通过发动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示范户、巾帼科技志愿者队伍采取“送科技下乡”、专家讲座、女能手巡回演讲、图片展等形式,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大棚鸡舍,送到妇女手中,努力把农村妇女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村贫困妇女转移培训项目。推动妇女培训列入“阳光工程”,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宣传、安全就业和城市生活常识培训。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采取外输内转、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等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富余女劳力实现有序非农转移。更重要的是各级妇女组织要整合资源,通过自办、联办、协办、民营、公司化运作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再就业培训和职介服务,努力做到培训与企业需要结合、培训与就业结合、培训与提素结合、培训与资格证书结合,实行培训、发证、上岗一条龙服务。通过举办女性劳务集市、妇联劳务市场、与企业挂钩定点招聘等形式,积极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岗创业提供推介服务。大力培养巾帼创业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各级妇联要联合农技部门、科技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农民创业指导基地,推进创业信息网建设,搭建农村妇女创业大平台,落实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决农村妇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开发适合农村妇女创业的项目,提供项目选择参考,培养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要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搞好服务。叫响“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口号,为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搞好服务。外出务工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有一大部分掌握一技之长和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也有创业愿望。建议政府、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为她们创办、领办民营企业搞好资金、信息、土地、招工等各方面的服务,实现“输出一个人、引回一企业”的良性循环,引导她们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谋发展、奔小康。

(二)建立保障妇女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社会性别意义的评估和论证,激发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9)

区“双学双比”活动竞赛领导小组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区“双学双比”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区“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紧扣我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目标,以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在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妇女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解除妇女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促进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年来,随着农村发展的步伐,我们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突出“学技术、学管理、比效益、比发展”,以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大网络为载体,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代表领导小组将近年来的“双学双比”活动主要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当前“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不少外出务工的妇女已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为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区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优势,劳动、教育等部门鼎力支持,借助社会培训机构,采取联合挂牌、联合培训的方式,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各级妇联在经费缺、人员少和组织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动脑筋,整合资源,先后举办了缝纫、玩具、电脑、纺织、电焊、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仅八百桥镇妇联今年1——9月份就培训了4期556人,有413人拿到了上岗证书。目前全区共建劳动力培训基地27个,其中妇联独办3个,联办24个,共培训3384人,转移女劳动力3784人。二是积极拓展转移渠道。各有关单位将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确保任务落实到位。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寻求转移安置的渠道。各级妇联会同劳动、农工办等部门,先后联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转移招聘会,落实招聘单位,提供用工信息。

为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劳动力转移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更新观念,树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精神。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建立外出务工妇女档案,保持经常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我们于2003年8月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统计表》、《行政村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人员花名册》,2004年又完善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花名册》、《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入学人员花名册》,建立了以村为单位、以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党员、骨干为主的3—5人的信息员队伍,全区共有670人参加234支信息员队伍,并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信息员》档案。目前,区、街镇、村劳动力转移档案齐全,各类人员底数清晰。

二、开展科技结对活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组织科技人员与农村妇女科技结对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我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以科技投入为手段,以拉手帮扶为形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结对活动。几年来,全区科技结对新增746对,开展科技下乡100次,受益人达14749人,建立科技指导中心13个,建立专业协会16个,专业合作组织8个。一是注重结对实效。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提出了科技结对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葛塘街道妇联为了引导街道妇女尽快解放思想,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观念、新意识,于2004年8月开展了科技结对活动,为本街道8个村(居)的60名种养殖女能手与8名科技人员搭起鹊桥喜结良缘。为她们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她们在原有的种(植)养殖规模上和增收致富上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二是科技人员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的大舞台上进一步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三是科技结对影响、辐射周边群众,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四是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援收到实效,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科技结对活动确实在女农民与科技人员之间搭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通过两者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妇女学用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实现了科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活动本身的开展也为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优势,激活潜能,深化我区“双学双比”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推动妇女学习运用新技术

我区“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进一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充分发挥妇女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我区共举办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班216期,参培人数近1.5万人次,其中1800人获得绿色证书。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标准化知识培训。为了紧跟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妇女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组织农家女参加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各镇和涉农街道也相继开展培训,全区共办此类培训班5期,310名妇女参加学习。

2、实用科技知识培训。科技、农林等部门,举办高产栽培技术、检测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系列培训班,播放科教录像带,发放种植、栽培和饲养等资料,向农村妇女传授实用技术,提高她们的科技种养意识和水平,为科技创业增长才干。

3、绿色证书培训。区农林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展了科技结对帮扶、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全局有16名女科技人员与乡镇科技示范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对子,常年为她们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服务;每年组织5—6次农林业专家科技赶集活动,现场接受农民咨询,帮助农民解放实际问题。同时为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到2004年年底全区绿色证书培训人数已达4000人,其中女性1800人,已全部拿到绿色证书。

四、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充分发挥“双学双比”活动在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中的作用,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创新工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搭建服务和发展平台。目前全区通过自办、联办已建立“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27个,科技指导中心6个,巾帼林22个,“三八”丰产方14个,这些基地发挥了生产、示范、培训、就业等综合作用,成为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平台。南京禾宏生态园负责人林开红租赁了钱仓村200亩土地,建立了果品生产基地,并吸纳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使基地成为信息传播、良种示范、科技推广的中心。冶山社区家庭主妇沈秀琴率先创办一家工艺品玩具厂,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还解决了当地200多名农家女就业,同时还每年缴纳国地两税120多万元。在她们的示范引导下,该镇有50多名农家女自办了工艺品玩具厂,吸纳当地农家女就业。四合墩社区妇女张德香,饲养400多对种鸽,平均每月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就在该镇,通过一些农家女就地“掘金”,示范引导,使原来许多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改掉陋习,她们有的做起了“提篮小买卖”生意,有的当起了农副产品经纪人。

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与贯彻区委、区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工作决策相合拍,不断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有效载体;“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与促进六合妇女事业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职,通力合作,使之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双学双比”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林开红、马德琴、曹萍、周玉芳、王玉琴、沈永英等一大批下岗不失志的创业典型和张相红、张美等一批打工返乡创业致富的典型,她们是六合女性创业的杰出代表。她们以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弘扬了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诠释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为全区妇女树立了榜样。

在总结几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妇女所占比例还较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发挥妇女的作用;“双学双比”活动在教育培训、科技服务、资金扶持、项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推进活动的创新发展。

五、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双学双比”活动再上新台阶。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双学双比”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继续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以活动网络为载体,以督查促进落实,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六合做出新贡献。

(一)城乡联动,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劳动力转移工作仍然是“双学双比”的活动的重中之重,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有序转移。

1、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管理,着力服务,实现有序转移。一是建好组织网络,疏通转移渠道。从农村妇女实际出发,继续大力培育发展妇女劳务中介组织,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中介等作用。妇联组织要发挥工作网络的优势,及时收集用工信息和掌握农村妇女就业意向,及时上报有关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信息、经验和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建好各类台帐,提高长效管理程度。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做好建档工作,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情况,使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三是发挥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村妇代会和基层干部的作用,以她们为核心,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倡导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等转移形式,加快自发组织转移的步伐。

2、通力合作,加强培训。各有关成员单位要继续下功夫、挖潜力,为农村妇女提供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一要教会农民城市文明的规范和礼仪,从日常生活上帮助农村妇女尽快融入城市化管理;二要教会农民必备的法律常识,使农村妇女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之事,不受违法者欺;三要教会农民一技之长,使农村妇女获得专业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为外出务工提供条件。

(二)求真务实,进一步推动“巾帼致富工程”的实施

各级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从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入手,为科技致富办实事,进一步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继续深化“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科技水平,使她们学习运用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技术,具备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科技服务范围。有关部门要经常为农民举办讲座、信息、发放技术资料、开展咨询等活动,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树立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科技结对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最有效的手段,要更加注重结对的实效。三是加大科技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妇字号”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妇女依靠科技致富。

妇产科创新技术篇(10)

关键词 :洛江农村 妇女就业 培训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需要团结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有“为”有“位”,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就业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让她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促进者以及受益者。

一、洛江区妇女就业现状

洛江区共有4个乡镇、2个街道,8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8万,其中女性8.6万。女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服装、鞋业、手工编织等简易手工工作的妇女占90%以上,其她妇女分布在商业、服务业等;留守在家的四十岁以上妇女两万多人。

二、洛江区妇女就业培训取得的实效

1.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妇女就业技能。2010年至今举办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技术培训班16期,种植专业户、女能手2500多人参加了培训。依托万安家政培训中心开展家政、月嫂等培训8期,参训妇女1000多人,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妇女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协调配合科协、农水局、教育、人社局等部门举办女农技员、丝网花艺、手工编织、“专家快车农村行”、农村妇女人才培训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妇女达4000多人次,提升妇女增收致富能力。开展 “快乐家庭?幸福女人”、广场舞比赛、“女性大讲堂”等活动40场次,参与妇女5000多人次,举办家教讲座73场,参与家长10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美丽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参评家庭达90%以上,全面提高了妇女谋求自身发展意识。

2.建立基地,为妇女就业培训提供平台。在全区建立巾帼示范基地39个,培育了山边、南塘、白凤和双溪等一批省市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建立泉美生物科技致富服务小组、山边村妇女芋头蔬菜协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影响农村妇女1万多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吸收闲散的农村驻家妇女参与“一村一品”和专业村生产建设,并吸收部份有专业知识的妇女回乡做为技术带头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区建立“巾帼文明岗”21个,把巾帼文明岗作为妇女参与就业培训的竞技舞台,引导岗位妇女1万多人参与岗位建功、岗位竞技、岗位成长。完善了妇联、教育、人社、计生等部门横向联合,建立了妇女学校86个、人口学校92个、家长学校40所,为妇女就业培训拓宽渠道。

3.促进就业,拓宽妇女从业本领。加强与农业生产基地、工业、企业联系,培养初、中、高级不同层次技术人才,打造“妇”字号响亮品牌;培养发展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女能人队伍,为妇女就业开辟专门岗位。举办就业洽谈会、创办农村合作社、“春风送岗位”、家政专题招聘等方式,为妇女创造、提供就业岗位。建立妇女互助小组67个,传帮带更多妇女,提升从业技能水平。提倡以村为单位组建家政服务互助组,对村里的老弱病人就近提供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居家养老和幼儿假期安全保障工作,进农村社区的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较低。洛江区农村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年轻妇女和素质较高妇女劳动力大多出外打工,未出外人员基本上文化水平不高,从事单一的农业及手工业,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5%,高中文化程序占22%,大专及以上仅占3%.

2.农村妇女自觉参与就业培训意识较低。农村妇女思想观念以及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培训后不能得到就业保证,证书拿了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就业培训存在必然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少自己的目标。3.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管理服务系统不健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比较多,别的培训相对少;妇女就业培训资源总量不够,档次不高;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技术含量高的培训比较少;缺少成熟的方法,导致详细培训进行以及考核发证、管理方法的拟定存在时间误差和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以及质量。

四、完善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转变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农村妇女就业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妇联组织要通过座谈会、典型引导、媒体推广等途径,宣传妇女自立自强典型。要通过宣传栏、过街横幅等营造就业培训氛围;利用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妇女就业培训意义。要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力度,激发参与培训热情。要依托科技下乡活动,与宣传、农业、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向农村妇女发放科技书籍、科技宣传资料、播放科技光盘,引导农村妇女群众加速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

2.协调配合,加大对妇女就业培训的投入。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妇女就业培训资金投入,切实承担主渠道的作用;用人企业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适当补贴进行就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办就业培训,努力解决就业教育培训的投入问题。妇联要加快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实现理论培训、实践培训、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一体化”。要围绕新型女农民的要求,组织妇女广泛参与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健身舞蹈等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3.主动作为,引导闲散人员就近或是在家就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要求较低的服装、鞋业、手工编织等就近进行产品投放在家加工,吸纳企业周边的闲散劳动力;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LED产品、制造业投放,鼓励企业培训技术带头人就村发动人员进行定点加工,降低技术风险的同时保障质量,有效地集中利用妇女的零散时间形成加工规模产生效益,实现三方共赢。

4.围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就业培训。要找准有利于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有效形式,培训机构要区分不同层次、文化、行业的妇女,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训。妇联组织要扩大培训覆盖面,组织农村妇女参与人社局、科协等机构的培训,扩大农村妇女就业培训覆盖面。要建立巾帼示范村、示范基地,开展家政、编织、农技员等适合农村妇女需要的培训。要利用“妇女之家”,采取科技培训、专题讲座、多媒体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妇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知识培训。

5.加快转移,提高妇女就业培训实效。妇联的组织要主动参与维护农村妇女在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要充足施展妇联组织的组织优势,主动做好妇女劳动力转移,通过项目扶持、“春风送岗”、专题招聘会等形式,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妇女在创业贷款、就业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提高妇女就业培训的成效。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应首先从帮助、改变农村妇女的收入来源入手,而加强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及技术互助的引导则是重中之之重。通过加强农村妇女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是提升农村妇女素质,建设现代化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上一篇: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 室内设计教学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