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练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08 18:00:30

拉练心得体会

拉练心得体会篇(1)

一路上所有人都在看着我们,我们深知自己代表的是三中学生,于是身姿变得更加挺拔,走路也更加整齐,就这样连走带跑的走了一段。这时班上有人提议唱歌,于是教官开头唱军歌,我们都很有兴致地接唱下去了。伴随着同学们洪亮的歌声我们继续行军,很是愉悦。其他班见状也纷纷唱起歌来,声音一个比一个嘹亮,唱的不仅有军歌还有一些红歌和流行歌曲,气氛如头顶上的太阳般火热。走了很久,我们开始有点力不从心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想想学习过程也是漫长的,但有多少人能走到最后呢?为何自己不给它增添点乐趣?这样也就能坚持到最后了。

拉练心得体会篇(2)

健美操自出现以来一直蓬勃发展,怎么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特别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成了健身操界关心的问题,普拉提以其对核心独特的锻炼效果,引起大众的重视。

普拉提训练体系是约瑟夫・普拉提在对人体、对动作、对东西方运动哲学的融会贯通,以及依据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运动生理学等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创造出的一套全新的、独特的运动训练方法。对健美操基本训练的巩固、提高和必要补充由于时间限制,加之身体能力的个体差异,健美操课堂训练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在提高某一方面能力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在常规健美操训练之余通过辅助训练的方式在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和训练量等方面给予课堂训练以必要的补充,以巩固、提高健美操运动员某方面的能力。普拉提在对健美操基本训练的补充、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普拉提训练含有大量的力量、伸拉、平衡和协调等身体基本能力训练,许多练习动作与健美操基本功训练动作的结构、功能与目的接近,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达到与健美操早晚功相同的补充训练效果。同时,无论普拉提的垫上还是器械训练,都可以设计出与课堂训练动作相类似、功能相同的训练动作。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华南农业大学校健美操训练队20人,学院啦啦队30人(年龄为19±1.3)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实验需要,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为本次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制定合理、可行的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模式和方案。

1.2.2 实验法

本实验对50名学生采用自身对照法,持续l2周,每周2次,根据实验需要,确定以核心肌肉群为主要工作肌群的普拉提动作,作为实施训练力案的具体动作,分别进行稳定性训练、活动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健美操动作、身体形态、心肺功能等指标进行测试。

1.2.3 数理法

对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 测量、测试仪器与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肺功能仪,称重显示器、脂肪钳、皮卷尺、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健美操基本动作(依柳辛,横竖劈腿,各种跳步等)测量和测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

数据表明,经过12周的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指标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例如一些带移动的动作、旋转和跳跃动作以及依柳辛,横劈腿等训练前后的指标差异都很大。健美操的技巧往往是保持“核心”稳定有力,由多个关节和多肌群共同参与完成的这是动作技术的关键。

2.2 针对性解决健美操运动员身体能力的薄弱环节

对各个健美操运动员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训练方案,经过12周的练习之后,发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比如: 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时,往往侧重于股四头肌的训练,造成绳肌的力量相对较弱,这样在一些需要绳肌力量的动作技术中,如提踵旋转1周或是2周,如果绳肌的力量不足,就会需要下腰肌代偿性过度收缩,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腰肌损伤。通过一些辅助训练,如利用一些普拉提器械,就可以进行专门的提高绳肌力量的训练,力量提高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健美操训练往往更为明显。对于提高运动员身体核心能力的独特与显著的作用。

2.3 能够对肌肉形态和力量进行良性促进

经过12周的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的大腿围、胸围于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腰围、腰部、腹部皮褶于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体重在训练前后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既能使练习者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脂肪的含量,却没有增加肌肉体积。令肌肉充满弹性而又没有增加围度。

2.4 普拉提训练对运动员心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数据表明,经过12周的普拉提训练,健美操运动员的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在训练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使得很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部体力不支,呼吸困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 结论

3.1 经过普拉提训练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在训练前后明显提高且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特有的关节活动的运动形式和主动控制肌肉紧张与放松进行关节活动的主动形式,使人体各个关节活动幅度加大,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增强。在每个动作里加强和伸展你的身体,平衡和控制自己的动作是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的动作都是从身体稳固轴心开始做最大限度控制的动作,这种大量的针对身体核心部位的练习,使脊柱变得柔软有韧性,使韧带的收缩能力增强,使肌肉变得既强壮有力又灵活有弹性。使核心肌肉产生更强大的力量。

另外,常规性的健美操训练对核心部位表层的运动肌训练的充分而对深层稳定肌的训练相对较少。在训练中,大部分运动员更多的动用腹背部的浅层大肌肉,而深层小肌肉,如多裂肌、腹横肌、腰方肌等则往往不能积极参与。虽然躯干部位的肌肉不像四肢肌肉那样可以直接完成动作,但因为核心部位是整个身体运动链的中间环节,它们的收缩不仅本身可以产生力量,也整合了四肢的力量,而且也能够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因此,如果中段控制能力差,就会因缺乏核心部位的强大支撑力,导致动作中身体松懈,影响动作技巧的质量。

3.2 帮助运动员突破自身的瓶颈,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健美操训练中,运动员一般往往容易专注于其中一个专业能力的需要而侧重于主要肌群的能力,容易忽视其相对应肌群,造成相对应肌群的能力出现差异过大和不均衡现象。这种情况除了会影响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外,还容易造成肌肉的损伤,普拉提训练能够针对运动员的薄弱环节,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动作,或通过器械调整动作阻力增加或减少训练负荷,来达到提高某项能力或专一部位能力的效果。普拉提的这一针对性训练功能,能够使机体接受更强烈的刺激,达到基本功课达不到的强度,从而提高训练的效率。

3.3 普拉提训练对改善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非常有效,表现为腰围和皮下脂肪厚度在训练前后明显下降。保持运动员形体的健美,避免肌肉粗壮、僵硬,往往是健美操训练中需特殊注意的问题。普拉提训练能够使运动员的力量和柔韧性都得到增强。普拉提训练法遵循小负荷多次数、身体不负重的训练原则,令肌肉丰盈充满弹性的同时不会使肌肉变粗;另外,在普拉提的训练中多纵向抻拉肌肉的练习,这会使膨胀的肌肉细胞纵向伸展,塑造健美修长的肌肉线条并提高肌肉的柔韧性。普拉提训练有助于运动员肢体符合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审美原则。而普拉提运动多采用肌肉伸拉方式,可以使人的肌肉力量和肌肉长度同时获得增加,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协调发展,避免了一般力量训练所导致的力量增加同时柔韧性下降,容易出现肌肉形态变化的问题。

3.4 普拉提训练能使健美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得到较明显的改善,表现于心肺功能指标中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的测试数据在训练前后明显提高,且差异非常显著。

呼吸与运动相结合是普拉提运动的核心之一。普拉提的呼吸方式是横向呼吸法,每次呼吸向两侧扩展肋部,腹部向内收拢,肺部吸纳最大量氧气的吸气和完全呼出肺内气体的呼气。这种肺的呼吸运动,有效地促进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加大肺通气量,提高肺通气功能,使肺活量的数值明显增大。普拉提训练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功能,从而提高肺的通气量;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力量,改善血管的张力,增强血液循环总量。普拉提训练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持久的耐力运动改善了心肌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进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杨文萍.普拉提健身宝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村上贵弘.核心肌肉训练[M].台北:瑞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10.

[4]阿丽西亚・安格罗.普拉提美体运动[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6.

[5]张晓莹,张泽新,孙琴.中学生健身普拉提[J].中国学校体育,2006.

[6]汪敏,钱强,等.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84-87.

[7]黎涌明,于洪军,程小平,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一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

拉练心得体会篇(3)

普拉提(Pilates)训练法是一种静力性的健身运动,是1926年由德国的约瑟夫·普拉提( Joseph Pilates)创立的一种运动健身体系。因其对身体的稳定性及肌肉塑造的独特优点,轻柔而曼妙并随之促进大量多余脂肪的消耗而受到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并被各大营利性健身俱乐部作为主打项目。但是高校体育产业并没有及时引入并发展这项新兴的项目。

普拉提练习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1.普拉提练习可大幅度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稳定性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Higher,Stronger), 激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运动、努力追求进步与追求自我的突破。但是这一前提就关乎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这是一切的基础。医学界表明:普拉提练习完善人体骨骼的排布,使人体运动更加协调和稳定,因此在运动中能大幅度增加核心力量。

普拉提练习中大部分的训练都旨在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它的训练不是看上去简简单单的一个个呆板的动作,而是在运动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这正是高校体育产业所需要的运动训练方法。高校体育产业囊括多项运动项目,而普拉提练习的引入,能够强有力地增进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身体稳定性,是其他体育训练项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在高校体育产业中引入普拉提练习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和减少在训练和在比赛中的意外伤害。

2.普拉提练习能够对肌肉力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普拉提学名“静态肌肉强化”, 普拉提练习能够对肌肉力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向剪蹲 Reverse Lunge(具体的做法:保持双腿和髋同宽,一只脚踩在滑垫上。缓慢吸气,另一只脚缓缓向后滑动随之降低身体的重心,缓慢呼气,身体恢复原状)可以有效地增加腿部力量和足部本体感。增强肌肉力量的动作在普拉提练习中比比皆是,这里不再赘述。

3.普拉提练习有助于塑造形体

普拉提练习之所以掀起全球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其对养生、塑形方便的突出作用。长期的普拉提练习能够改善人体肌肉群的相互配合能力,兼顾全身的各个肌肉群,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体型。自从普拉提练习传入中国,就在高校校园中成为了健身的深化,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的吸引力巨大,普拉提练习可以很好地改善全身肌肉运动锻炼失衡的状态,有助于塑造完美的身形,这使得女大学生对普拉提练习热爱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高校体育产业对普拉提练习的引入,恰好符合大学生的这一需求。

普拉提练习对练习者心态的影响

普拉提练习采用静态锻炼法,最大可能地发掘人类运动潜力,促进练习者心态的平衡,帮助练习者建立自信心。

1.练习普拉提对练习者心态起稳定作用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普遍出现了心里烦躁、失眠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各个高校中,虽然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应对这一情况,但收效甚微。在高校体育产业中引入普拉提练习这项运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缓并控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拉提练习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普拉提练习是一项长期训练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某种效果,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重在心无杂念、神情集中,这种身心的锻炼模式能够使人忘却压力、舒缓心情,再加上练习的长期性,促使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但长期的锻炼会使练习者得到成功的激励和喜悦,而且这种源源不断的能量促使练习者建立良好的心态,神清气爽。

2.普拉提练习帮助练习者建立自信心

与其他运动形式不同的是:普拉提练习是一种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运动形态,不属于竞技类的项目,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运动,每个动作都看似简单,又充满挑战。即使是练习普拉提的高手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就完成它的全部练习。当练习者看到自己一次次向完美迈进时,会产生一种收获的喜悦,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暗示”。使练习者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的比上一次更好。这种一次次的心理暗示会帮助练习者建立对运动的自信心,从而建立对生活的信心。

普拉提练习在高校体育产业中应避免的误区

普拉提练习注重专注、控制、轴心、呼吸、准确、流畅,对动作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之配合。普拉提练习的每个动作都看似简单,实则在简单的动作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如果要把普拉提练习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具体到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练习者不仅仅要注重动作的完整性和身体的稳定性,更要有适当的呼吸方式与之相配合,否则无法达到训练提高的效果,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在高校的体育产业中引入普拉提,需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切忌盲目的模仿。

普拉提练习对身体潜力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它对练习者的身心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表现出来,因此,普拉提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没有一个合适的评分制度与之相对应。在高校体育教学课上,应该尽可能地增加课时延续的时间。对于一些急于求成的学生,教师应予以积极的指导,避免急于求成的练习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参考文献:

拉练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 生理化角度 马拉松 运动员 过度训练 预防 恢复

一、过度训练的概念与可能机制

(一)过度训练的概念

过度训练会对运动员造成疾病,主要是由训练的总量、频率和强度三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过度训练会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生理上出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失眠等症状,心理上出现压力过大、兴奋过度、焦虑不安以及对训练的畏惧等状况,严重时可能造成运动员运动生涯的提前结束。如果马拉松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训练总量过多、训练频率过高、训练强度过大,再加上身心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就可能产生不适状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度训练。

(二)导致过度训练的可能机制

1.糖原消耗不足。马拉松运动项目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从碳水化合物中汲取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在高强度的训练中,碳水化合物的的能量供给不能够维持运动员进行动作保持的时候,这时候糖原就会进行再合成,当肌糖原被汲取完之后,运动员的能量就逐渐的下降,就会感到疲惫。

2.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与荷尔蒙系统不再能维持平衡,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导致身体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比如运动时差综合症,这种综合症又分为交感神经类型与副交感神经类型。

二、马拉松运动特点对过度训练的影响

(一)马拉松运动特点

马拉松运动是距离特别长的长跑运动,需要在公路上进行42.195公里的长跑,持续时间通常大于2h。参加马拉松运动的运动员需要具备在各种地形中的跑技与战术,对呼吸的节奏善于控制和稳定,并能够通过最合适的跑步技术节省体能,以此达到对长时间运动的适应。所以马拉松运动员的日训练量非常大,训练的时间也很长。马拉松项目的本身特别容易引起运动员疲劳,如果运动员在训练后忽略了放松与拉伸等部分环节,也没有积极进行生理与生化的检测,运动员就非常容易发生过度训练的情况。

(二)生理与生化特点

马拉松运动是强度较大的一项活动,在运动员运动的过程中,神经活动的分化能力较高身体机能的均衡性也较高,运动员的身体逐渐趋向生理与生化,并主要依靠I型和Ⅱa型肌纤维进行工作。

三、马拉松运动员过度训练的恢复

(一)生理学恢复法

在运动员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运动员要对肌肉进行反向牵拉,尤其是容易产生疲劳的颈部肌肉、腹肌、腰、小腿三头和股四头肌等,队员之间互相进行牵拉和静力性伸展,缓解即刻性的肌肉酸痛,及时消除肌肉疲劳。另一方面,由于睡眠是人身心休息放松和恢复的最好方法,所以在马拉松的训练过程中,每天必须保证8-9h高质量的睡眠,这样运动员才能维持较好的身体素质,保证较好的训练效果。

(二)心理学恢复法

运动员在进行比赛和训练时,在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完比赛和训练后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做一些心理上的恢复,比如运动员为了消除紧张和疲劳的心理可以采用自我心理调节法,当在运动员遇到人际交往的矛盾困惑或者心理障碍时,可以运用心理咨询法来消除心理的困惑,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听一些轻音乐来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这叫做音乐恢复法。

(三)营养学恢复法

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时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运动后不能及时补充能量,运动员就会发生机能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因营养缺乏而引发的各种运动性疾病。因此,运动员机体恢复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营养学恢复法,运动员必须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良好的习惯中保证高糖、中蛋白质和低脂肪等合理膳食结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进行适量摄取。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有效缓解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降低体内的氧自由基含量,并能对人体的生理机能进行有效调节,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情况,减少组织耗氧量,补充肌肉营养。

(四)训练学恢复法

在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后,可以再进行一些低等强度或中等强度的训练进行减量训练,还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多项练习的循环训练,由于每种练习活动对肌肉群的要求不同,当进行一种运动活动的肌群与下一种运动活动的肌群不同时,前一种运动的肌群就得到了放松和休息,@样既使训练得到了连续,同时又实现了休息和恢复。

四、小结

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加强医务方面的监督才能有效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从而避免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定期对运动员生理与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密切注意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过度疲劳或状态不佳的运动员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马拉松训练过程和结束,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进行有效的休息和恢复,就能预防运动员过度训练。

基金项目:课题:天津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资助(52WU1513)。

参考文献:

[1] 姜雨.马拉松项目意志训练的功能与方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53-154.

[2] 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1):11.

[3] 张明,戴伟民,许明伟.马拉松训练疲劳与恢复的探讨[J].三明学院学报.2008(4):16-17.

拉练心得体会篇(5)

瑜伽是套完整的能量练习系统,它不仅仅是一套练习肢体的运动,其意义是唤起生命之气(元气),达到生命系统自我修复之功能。就拿减肥来说,很多人通过“瑜伽运动”来消耗脂肪能量达到减肥的功效。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为瑜伽不是通过消耗热量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瑜伽的观点认为,肥胖是由于体内能量虚的表现。由于能量不够,就不能及时的把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造成肥胖。如果在练习中运动过量,就会消耗体内的能量,反而事与愿违。同时,由于能量充盈了,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和控制,这样就避免了情绪化饮食,对减肥也大有帮助。

如果练习者能够对瑜伽的能量系统有所了知,依照能量的规律去练习,那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瑜伽中有一个代表能量的词叫做“普拉那”(prana)。意为生命之气。它将我们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字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一切生命的原动力。印度瑜伽行者说:

“有能量才有各种运动的显示。宇宙这些所有心灵、身体的力的总合,就叫Prana。”如何去理解这个“生命之气”呢?笔者认为可简单的把它归纳为三个字:气、氟、。也是我们人体获得普拉那的三种渠道。

第一种“气”即:呼吸往来之气;呼吸是每个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瑜伽认为,虚空中除了空气之外,还充满了普拉那。呼吸是一种重要的渠道从宇宙中获得生命之气。

第二种“氟”即:米谷化合之气;食物也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瑜伽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在普拉那的滋养下萌发生长的。人类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其中的普拉那,从而维持生命之能。不同的食物,所蕴含的普拉那之气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瑜伽养生理论中非常注重食物的选取,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瑜伽中有句名言:你吃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第三种“”即:人体的元气。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普拉那。瑜伽认为: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元气无时无刻都在消耗之中。吃饭、睡觉、思考、学习、说话……都在流失能量,当能量殆尽时也是生命终止时。而瑜伽的练习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储存能量并再生这种普拉那。

在瑜伽的生命观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这副血肉之躯,而是宇宙意识(也叫做梵性或觉性)的显现。觉性是我们生命最精纯的表现,而躯体是生命最粗重的表现。觉性(Purusha)在心识之场(Buddhi)和宇宙原质(Prakriti)发生作用,宇宙原质就开始了生命的觉知,而普拉那就是生命中的觉性之光,是唤醒生命的流动之能。

关于生命,在吠陀经典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说叫做“梵的五藏说”。梵就是生命的本体,在这个学说告诉我们生命是由五个层次构成的,这五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相套。在印度,很多修行法门都是以“梵的无藏说”基础,对生命进行不断的修炼和精纯。瑜伽也是如此。

“梵的五藏说”是瑜伽对生命的观点,也是瑜伽养生的核心。在这里,笔者以梵的五藏说去对比瑜伽的练习系统――八支分法来诠释瑜伽练习的生命意义。食味所成梵(肉体,生理活动)

这一层可以理解为对身体层的练习,身体层所涉及的范围是我们人体的肌肉、骨骼、脏器、生命系统、组织、细胞……在瑜伽的八支分法中对应的是前三支即:1、戒制;2、遵行;3、法。此时人们可能要问,戒制和遵行在这一层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戒制和遵行具有净化的意义。通过在身、口、意上去规范,摒除负面能量,提升正向能量,让身心处于一种洁净的状态。当身心没有障碍,才能做到专注。而专注是瑜伽修炼系统的基础。法的练习目的是疏通身体中的经络,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并远离疾病,唤起对身体的觉知,使身心达到稳定和宁静的状态。

生命之气所成梵(呼吸、能量活动)

当对身体层的练习达到娴熟的境地,我们就可以安稳静坐,然后自然进入到第二层“生命之气”层的体验。在瑜伽的八支分法中对应的是第三支――“调息法”法练习。瑜伽调息法的练习不仅仅是训练一呼一息,而是通过特殊的呼吸训练让普拉那在我们的经络中畅通流动起来,同时唤起我们的先天元气,在瑜伽中也叫做昆达里尼(kundalini)能量。瑜伽认为,在人体内有七万二千条气脉,普拉那就在这些气脉中运行。在这七万二千条气脉中,有三条主要的气脉,分别是中脉、左脉和右脉。昆达里尼能量作用于中脉。在人出生的时候,它是唤醒的状态,因此我们看到婴儿出生后的身体和心智成长的很快,就是昆达里尼能量活跃的表现,但是随着个体的成长,昆达里尼能量的作用越来越微弱,因此生命呈现了衰老和死亡。当昆达里尼能量不再作用时就蛰伏于中脉的底部,中脉也停止了工作。由左、右二脉取而代之,通过运作后天纳入的普拉那(饮食和呼吸)来维持生命。调息法练习的目的,通过呼吸的练习来平衡左右二脉的能量,当左右二脉的能量平衡时,昆达里尼能量就会从中脉中激活。使能量再生,生命再现活力。

因此呼吸的训练在瑜伽练习中非常的重要,也是瑜伽养生的秘诀之一。在印度,人的寿命不是以时间来计算的,而是以呼吸的次数来计算的。呼吸的越慢寿命就越长。在瑜伽中,当一呼一吸训练到一定阶段就进人到精微的息(不呼不吸)的阶段。当“息”出现时,是体内普拉那畅通流动的表现。

现识所成梵(思维、精神活动)

这一层我们可以简单的去理解为心智情绪层。这一层的对象通常是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主体。在瑜伽的八支分法中对应的是第五和第六支:制感(感官的最高控制)、凝神(将感官从外部对象撤回,将意识专注于一物)。伴随着对“生命之气”层的练习,觉知力变的越来越敏锐,会自然进入到意识层的练习阶段。如何去理解我们的心智和情绪呢?它既非肉体,又不完全是灵性的产物,实际上它是一个心身的综合体。伴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躯体疾病的产生很大一个原因是由我们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情绪的不稳定和感官泛滥直接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紊乱,近而干扰了各种生命活动的工作。在这种不平衡状态下,日积月累,疾病就产生了。

通过瑜伽的“制感”和“凝神”这两个阶段的练习,意识在慢慢接近心识之场,练习者能清晰的觉知到普拉那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普拉那如何受心识的作用流动,从而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以及他们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一阶段,练习者在每一个当下即可

体验“起心动念”,由此而觉悟。对心智情绪层有了彻悟之后,各种心身疾病也就消失了。

认识所成梵(潜意识、深层的思维活动)

这一层我们可以理解为“智慧层”。在瑜伽的八支分法练习中对应的是第七支:静虑(意识在那里持续)。伴随着心智的成熟。此时,身心完全内敛,当练习者完全的把注意力由外到内的转化时,自性的智慧就会浮出水面,闪烁出它耀眼的光芒。这种智慧不是我们逻辑思维的智慧,这是一种对宇宙法则的体悟和觉知!此时练习者已经窥见到了觉性(宇宙意识)之光。生命开始进入提升和超越阶段。妙乐所成梵

这一层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解脱层”,是我的最高点,不受现实世界的一切束缚,是完全自在喜乐的真我、最高我。此层瑜伽的八支分法练习中对应的是最后~支:三摩地。在这一层,痛苦将停止,而进入到极大的喜乐之中。解脱的含义不是逃避也不是归隐。而是充满了智慧,练习者完全进入觉性之中,觉性犹如太阳把黑暗一扫而光,此时由虚无,无常进入到存在和永恒之中。这也是历代瑜伽士做追求的境界。

瑜伽师们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体内流动的生命之气发生了紊乱或障碍。通过关注和调整普拉那运行,可以让生命之气在整个经络系统中畅通无阻,以保证人体的健康。千姿百态的瑜伽体式不是瑜伽的全部,体式法是为了唤醒普拉那。做过瑜伽体式练习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做了别的运动之后,常常会觉得疲劳,在做瑜伽练习之前或许也会觉得疲劳,可是练习后,疲劳反而消失了?原因就在于此。

在练习瑜伽体式时,要去培养自己的觉知力,将觉知力放在对身体和呼吸的连结上。觉知力是心识的作用,心识之场的波动能够唤醒普拉那。所以练习瑜伽体式,首先要专注,才能让普拉那醒过来。没有那股注意力,瑜伽就不成为瑜伽,只沦为一般运动,像是马戏班耍的把戏。练习瑜伽不是在练习软骨功,弯下腰来让鼻端碰到膝盖并不稀奇。区别在于,练习瑜伽体式能让人渐渐觉知自己普拉那分布的情形,进而进入第二层“生命之气层”的练习。

瑜伽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真实的去体验生命的这五层构造。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关于生命的探索,从体式法进入“身体层”的练习,借助呼吸,去体验普拉那的流动。注重心识、呼吸和身体的完美结合:每一次动作的延展去体验由心识的波动带动普拉那的流动继而传递到身体,每一次动作的收合去感受普拉那回归心识,体验内在的核心。

拉练心得体会篇(6)

原则1 积极主动

跑马拉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锻炼提高身体机能,让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参加马拉松锻炼能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有利心脏增大心腔容量增大,促进心跳缓慢从容和减速。通常人们安静时每分钟心率是70次,马拉松爱好者安静时每分钟心率是50次。我们知道动物心脏犹如马达,保修期约为14亿次,小型动物每分钟心跳接近200次,它们的寿命是20年;中型动物每分钟心跳是120次,它们寿命是40年;大型动物每分钟心跳为80次,它们寿命是70年;龟类每分钟心跳不足20次,它们寿命可以达到几百岁。通常人们的肺活量是2500?4000毫升,马拉松爱好者平均肺活量是4500?6000毫升,肺活量的提高,也就是生命力的提升;运动不足者,容易引起人体吸收代谢功能不好,造成贫血,马拉松爱好者积极锻炼,促使血红蛋白含量更高,血液如酒精,纯度越高生命力越强;我们人体内的病毒如癌细胞怕高温,通过跑步促使体内温度超过40℃,这样就能大量破坏癌细胞。当您经常参加马拉松锻炼,持续时间长,大量排汗、排毒和杀毒,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健康长寿。

原则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马拉松爱好者的运动负荷应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慢慢积累慢慢进步。通常我们采用集体慢跑,大家先按每公里7.5分钟配速,也就是田径场400米跑道每圈三分钟,从一公里、两公里跑起,慢慢适应,然后慢慢增加公里数,每次增加一公里,通常经过10次训练,达到能轻松的按每公里7.5分钟配速跑完5?6公里;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要求,即慢跑5?6公里,每公里按6?7分钟配速完成。以此类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通过几个月循序渐进的训练,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能达到按每公里六分钟的配速,完成20公里的跑量,这样就达到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要求了。

原则3 持之以恒

马拉松锻炼应该提倡长期化,经常化,终身化,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选择马拉松锻炼,就是选择了乐于锻炼,乐于吃苦。马拉松爱好者应该提倡积极锻炼,经常锻炼,并做到长年累月,持之以恒。从事马拉松训练,最起码应做到每周坚持进行4?5次跑步训练,每次30?90分钟,每次跑量掌握在5?14公里为宜。因为马拉松爱好者体能体力的提高,需要较多的持续跑步时间和较多的跑量为基础。我建议马拉松爱好者应坚持写锻炼日记,记下每天锻炼的内容和跑速跑量,对自己跑步量进行每周一统计、每月一统计、每年一统计。这样能提醒督促自己坚持锻炼,养成习惯,做到终身锻炼,终身健身,终身马拉松。决不能只凭一时兴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锻炼没几次,没有坚强厚实的跑步基础,就去盲目挑战极限,盲目挑战马拉松比赛,那将危害身体健康,非常危险。

原则4 全面发展

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耐力是基础,马拉松比赛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挑战,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我们认为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应该注重全面发展,速度、耐力、力量、弹跳、柔韧、灵敏六大身体素质均要全面加强,综合提高。

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重要。如果一位运动员400米能跑55秒,那么,让他用80秒跑400米就很轻松;如果一位运动员一公里能跑进2分50秒,那么,让他用每公里四分钟的配速跑步就显得很轻松。

马拉松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完成比赛的有力保障。我认为马拉松爱好者需要的力量是一种持续性的小负荷力量,建议采用小杠铃负重原地半蹲、小杠铃负重弓步换腿蹲、小杠铃负重大弓箭步走、草地弹性纵跳、哑铃摆臂等,每个练习做100次或50米,重复四组,每周进行两次。这样还能有效避免马拉松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脚抽筋现象。

原则5 运动量适宜,区别对待

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量是非常大的,专业运动员每天一个马拉松的跑量也许只是小菜一碟。我曾经尝试过每天一个马拉松的滋味,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和刚刚完成连续三个月,每天60公里,成功挑战丝绸之路的白斌在一起PK跑步,每天早上我们各自跑公路,下午在厦大田径场上拼40圈或50圈,平均每圈85秒。那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使我们的跑步能力进步迅速。但是,由于过大的运动量训练,每天都觉得很疲惫,生活只有一个主题——跑步。我相信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跑得不顾家庭,放弃工作,损伤身体。毕竟每个人的精力,体能有限,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我不提倡过大运动量训练。更高更快更强、不断征服人体极限的马拉松运动训练是专业职业运动员在有科研营养康复等综合保障下才能进行的。马拉松爱好者的训练应该掌握适宜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应根据每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通常我们以训练即停时心率检测运动负荷,每10秒钟心跳20?25次为小运动量,每10秒钟心跳25?30次为中运动量,每10秒钟心跳30次以上为大运动量;我们还可以用自我感觉来判断,每次训练后不感到特别疲劳,精神放松,吃睡正常为适宜运动量。全程三小时水平的运动员和全程六小时水平的运动员,训练方法、训练强度、训练密度、训练要求都有着显著区别。以我为例,现在我自己每天都坚持进行马拉松锻炼,但我对训练有所保留,不敢100%拼命冲,一怕受伤,二怕累坏,因为我的理念是:保持一定的奔跑能力,多跑20?30年,希望80?90岁还能跑完全程马拉松,比四十多岁跑进234一级标准更重要。

拉练心得体会篇(7)

起初,老公根本不配合我。我指着普拉提教材上的一段话让他看,老公立刻瞳孔放大,神情激动,兴奋地说:“好的,咱俩现在就练,马上!”我暗自窃笑。

原来,书上是这样写的:医学工作者经过研究调查发现,以与运动方式结合起来作为标准衡量,爱好普拉提者100%都能获得;而且练习普拉提在调节呼吸、增强身体敏感性和柔韧性的同时,可有效延长的持续时间。难怪老公这么兴奋,事关,他能不上点儿心吗?

就这样,我成功将老公拉入普拉提爱好者的队伍。起初,我们一人一张垫子,他练他的,我练我的。结果,老公没做完几个动作,就在垫子上摆出“不知羞耻”的卧床休息状。“老婆,练累了歇会儿呗!又没有人拿刀逼着你,那么用功干什么?”我真想把他拎起来教训一顿。可是老公有他的苦衷,那些普拉提动作太枯燥了,练起来是一种折磨。看来,我还得另想办法。

夜晚,当老公凑近我,准备温习“恩爱”的功课时,我做了一个漂亮的普拉提式动作――蝴蝶式。我笑着对他说:“如果你能做好这个动作,恩爱照旧。如果做不到,‘恩爱功课’改‘自习课’。”老公好胜心上来了:“嘿,我还不信了。”他仿照我的动作把两只脚脚心互对,然后拉伸双臂往前俯低身体。谁料,他俯身后,脚就分开了,折腾了半天也没做成蝴蝶式,最后偃旗息鼓,同意跟着我学普拉提。

拉练心得体会篇(8)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09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于体型体态的高标准、严要求,推动了瑜伽与普拉提的普及,给二者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与“市场后盾”。整合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提炼瑜伽、普拉提课程的资源要素,并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重新组合与排列,从而形成新的课程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单个课程中的内容冗余,形成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以发挥二者的综合优势。

1 瑜伽与普拉提课程资源要素提炼

1.1 瑜伽课程要素提炼

瑜伽主要是通过协调呼吸、意识、姿势三者间的关系来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在具体练习上,瑜伽更加讲究气息与动作的自然而富有节奏的“融合”。具体表现在意念集中、动息配合与丹田调息方面。瑜伽中的意念集中指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身动意动、身静意静”、“意随身走、身随意停”。在自己身体的能力范围内缓慢地进行推、拉、扭、前弯、后仰、扭动、斜腹、挤压、伸展,并配以呼吸,尽可能的使意念游走于肢体、动作之间。动息配合强调的是气息与动作的协调统一,“吸气配合肌肉发紧、呼气配以身体放松”。 瑜伽动作中的山式、树式、雷电式、猫式、虎式、蛇式、云雀式等均模仿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自然现象,练习的重点不在于动作的变换频率,而在舒适而稳定的位置上保持较长的时间,并配合均匀而稳定的呼吸。身体在肌肉、韧带等产生张力的同时,调节神经、腺体、按摩脏器,达到“以气养人”的目的。丹田调息是瑜伽区别于其他形体训练方法最主要的特征,强调“气沉丹田、丹田内转”。古印度教修行者们即通过掌控心灵、调息人定等手段达到自我精神与神的神秘合一,最终使精神得以解脱。

1.2 普拉提课程要素提炼

普拉提以中立位为中心,以“意识控制”为手段,实现身体动作的流畅与呼吸的均匀、精确,达到增强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的目的。因此,普拉提中最“精彩”的要素在于意识控制、躯干中心、“力量库”。意识控制可以理解为“意识控制”与“控制”。前一部分要求在训练的时候将精力集中于动作上,通过意识的控制协调肌肉的力度,应用提示性语言与大脑想象纠正动作的位置,做到身心统一、神形合一。后一部分要求在训练的静止过程中控制身体力度,达到“增力度而不增体积”的修身塑形目的。普拉提认为身体躯干是运动的起点、动作的中心、力量的源泉。只有在身体躯干保持强壮而稳定的时候,整个身体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这里的躯干中心一般指的是腰腹周围的深层肌群或者是整个躯干部位的深层稳定肌群。“力量库”为普拉提独创名词,意指身体核心部位发出的稳定而持续的力量。训练时各肢体的运动需借助“力量库”的动能来排列骨盆、胸廓、肩胛骨、颈部等的位置。因此,普拉提训练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强人体的“力量库”,这也是其训练的基础与难点。

2 瑜伽与普拉提课程整合分析

瑜伽与普拉提整合的本质在于提炼二者课程内容资源要素,并将其最“精彩”之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训练方式。

2.1 训练要领整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瑜伽重气,普拉提重力。它们的着力点虽然不同,但却都统一于“意识”、“呼吸”与“力量”,重视这三者的独特作用。因此,二者动作要领、训练方式的整合基础就存在于三者之中。首先是意识整合,瑜伽在训练时应兼具“集中与控制”,即在将意念集中于动作的同时适时的控制动作的力度,做到“跟踪与指挥”并举,而普拉提在强化控制的同时不应降低对动作的跟踪,尽可能做到“神形合一”。其次是呼吸整合,相对于瑜伽来说,普拉提对于“呼吸”的要求较低,动作的拉伸与持续主要依靠躯体核心部位的力量,这种“无氧”状态下的训练阻碍了身心的放松。与此相对应,瑜伽应强化来自躯体核心部分的力量支撑,做到吐纳之间对应着肌肉的收紧与放松。第三是力量的整合,瑜伽的前弯、后仰、扭动、斜腹挤压等动作,虽以“身体自由舒展”为标准,要求尽力而为即可。但在训练时应适当加入力量,做到刚柔相济、修身健体。

2.2 课程内容整合框架

瑜伽和普拉提本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健身体系,但为充分发挥二者的综合效应,我们在以上找到了二者整合的“共通要素”,这为课程内容的整合设置提供了可能性,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体系中,基本功与常规动作的整合是主要内容。在基本功整合中,普拉提可以将瑜伽中的“八支行法”整合进来,以练习专注、控制、呼吸、放松、持久等项目。常规动作中的整合更为形式多样,英国人朱迪・史密斯就将二者整合成了“瑜伽一普拉提”式,动作包括轴心力量、站式、转体式、平衡式、坐式等,这种全新的运动形式值得借鉴与推广。

2.3 外部条件整合

瑜伽与普拉提在训练要素上有共通之处,这使得二者在外部条件的要求上也趋于类似。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外部条件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降低练习的成本,而且更有利于瑜伽与普拉提的普及推广。首先是地点的选择。瑜伽与普拉提练习一般都会选择在较为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场所,以露天的自然环境为宜。例如瑜伽的法练习与普拉提的基本动作练习同属于静态修复性训练,都要求较为安静的练习环境。因此,二者的整合就解决了场所不足的问题。其次是练习服装的选择上,瑜伽与普拉提一般都要求以简单、舒适为要,中国传统的短裤、宽筒裤、练功裤、弹力裤等是不错的选择。这种整合主要是从经济成本上来考虑的。第三是练习前沐浴,这样可以使人增加人体洁净和轻松的感觉,利于精神的高度集中,有助于练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其恭.现代整合教学:理念与构建[J].教育学刊,2005,(10).

[2]倪思贵.健身瑜伽与普拉提的比较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

拉练心得体会篇(9)

一、“天性”的心理学基础

“天性”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天性”问题的正确认识关系到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科学和全面的理解。

1936年4月,在同莫斯科艺术剧院大师们的两次谈话。谈话之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便中肯地说到:“不存在什么‘我的’体系和‘你的’体系。只有一个体系――有机创作天性。别的体系是不存在的。”他甚至不无强调地说:“我们以后不要说‘体系’,而说‘创作天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创作天性”的重要认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遗留的札记,明确表明在创建“体系”的过程中,特别是“天性”理论,其理论依据极大地得益于当时俄罗斯的科学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其中尤为得益于巴普洛夫的科研成果。因此,深入其理论依据将会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天性”概念。

巴普洛夫(1849―1936),俄罗斯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普洛夫在生理学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发展了老师谢切诺夫的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其科研中的重要发现――巴普洛夫在对狗的观察中发现,狗在进食时会分泌大量唾液,并且只要狗看到食物,就会分泌唾液。后来巴普洛夫在给狗喂食前摇响铃铛,这样经过若干次的惯习,狗只要听到铃铛声便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通过这个实验,巴普洛夫认为狗在进食时由于自然的生理反应会分泌唾液,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狗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射。而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本来没有关系,但在每次狗进食之前先听铃声,反复多次后,只要听到铃声,狗便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即条件刺激。当铃声单独出现引起的唾液分泌时,条件反射就习得了。而增加和强化条件反射的练习次数最终会使条件反射得以巩固。

通过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巴普洛夫研究了高级动物大脑皮层的机能,并由此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这为后来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两半球皮层中进行的基本神经过程,即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以及它们的相互诱导。巴普洛夫在大量实验后,揭示了大脑神经相互连接过程的基本规律。证实了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结合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揭示了高等动物行为的暂时联系首先是在大脑皮层上进行的,它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这两种神经过程的扩散、集中及相互诱导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既是心理现象也是生理现象。

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科研成果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成立起到巨大的理论支持作用。通过对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深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识到明确和具体的训练对演员形成创作自我感觉的重要作用――反复和深入的训练将使演员习得的反射得以强化并产生稳定的适应。演员这种经过明确训练而习得并产生的稳定心理适应便成为其专业素质。而对形成作用于创作天性的注意、想象、真实与信念感等诸元素的深入训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从此演员有了科学和系统的训练内容。

二、“天性”的内涵

“天性”,更准确地说是演员“创作天性”在我们的创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特别注意演员后天专业训练和培养。

现在翻译为中文的“天性”一词,俄文原文是Природа,其本义有三种:“(1)天性;(2)自然;(3)本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体系”创建的30多年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天性”的概念。但其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对“天性”概念的理解必须结合具体的论述背景。一般来讲,我们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天性”。

从广义来讲,“天性”是指作为人的演员心理和行为自然、有机的规律,即“天性”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和行为的共同规律,它也是人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文论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时常将演员的天性称之为有机天性。在他看来演员经过训练后培养出的“有机天性”,是如“小孩的出生,树木的成长,形象的诞生,都属于同一类现象”是符合自然规律和有机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所说的:“不存在什么‘我的’体系和‘你的’体系。只有一个体系――有机创作天性。别的体系是不存在的。”中的“天性”便是人类所共性存在的自然本性自然规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不存在任何的“体系”,存在的只是天性,即人的自然规律。因此他相信“我的体系是为了所有的民族的”,因为“所有的人,天性是同一的,适应则各不相同”。后来他更加肯定地说:“我们的演员天性存在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一切国家、时代和民族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必须理解这些规律的实质。它应构成学校教学大纲的基础并得到详细研究。这是造就大师的唯一途径。”

从狭义来讲,“创作天性”更多地体现于演员的训练和作用于具体的舞台角色创造。我们所说的天性是由生而有之的生性和后天惯习而来的习性共同构成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很重视自然天性和创作天性的区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演员自身的自然天性称之为第一天性,将经过训练养成的作用于舞台艺术创作的称之为第二天性。对于演员的创作天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必须要受到严格和系统的训练,通过专业的反复磨练将演员的创作素质训练成创作时不由自主的下意识。

那么,到底什么是演员的“创作天性”呢?参考巴普洛夫以来的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认为演员的“创作天性”就是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演员个体特征的创作心理机能和形体机能。在创作中演员的创作心理和形体机能发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成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我们这门艺术中的一切必须成为习惯”、“变成第二天性”,其实质就是经过训练的演员创作心理机能在不断强化后达到稳定的状态,以及心理机能在正常发挥下与形体机能的相互适应。在创作中这种稳定的心理和形体创作机能自动自发自如地发挥着创作功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演员自我修养》著作中所提及的舞台注意、想象、肌肉松弛、真实感与信念、交流、内部舞台自我感觉等都是具有演员个体特征的创作心理机能的具体训练内容,而与之呼应的是演员形体表现力体操、造型、舞蹈、剑术、轻捷武术等外部长期系统的训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训练的一切内容都是以演员心理和形体在假定情境下“真实”地感受和反应为基础。训练的目的就是使演员习惯于当众在舞台上的创作,就是使演员的创作机能能够在假定情景下正常发挥作用,就是使演员习惯于自如和自然地生活于舞台所呈现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广义的“天性”是指作为人的演员的心理和行为自然有机的客观规律,它体现为人心理和生理普遍存在的共性;狭义的“创作天性”是专指训练和创作过程中具有演员个体特征的创作心理机能和形体机能。深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我们可以知晓,不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天性”,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毕生追求体验艺术的结果。他认为只有演员创造出角色“活生生”的情感才能打动舞台下“活生生”的观众。因此,他毕生追求舞台上的体验艺术要“创造活生生的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演员应该在每个角色中,在每一次演出中,不仅创造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的有意识的部分,而且创造出它的无意识的部分,亦即最重要的、最深邃的、最诚挚的部分……”但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时指出:“这样的任务并非普通的演员技术所能完成的……所以体验艺术以天性本身按照它所制定的正常规律进行自然创作的原则,作为自己学说的基础。”由此可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谈论的“体系”、“天性”是与其创作目标“体验艺术”是直接相关联的,正确理解了“体系”与“天性”也便掌握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倡导的“体验艺术”的精髓。而要真正地创造和体会舞台上“体验艺术”的无限魅力,也只有通过正确的“体系”训练,在符合“天性”规律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演员个体的“创作天性”。

参考文献:

[1][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郑雪来等译.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郑雪来等译.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3]郑雪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集 [M].北京:中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4][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史敏徒,译.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拉练心得体会篇(10)

1 少儿学习拉丁舞的价值

1.1 拉丁舞的健身娱乐价值

拉丁舞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一体的舞蹈,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以及科学的训练内容,使少儿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孩子身体各部分协调性,同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还能够促进少儿的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机能的生长发育,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拉丁舞是一项有节律的身体运动,并且跟随音乐起舞,能使学校少儿在面对学科作业的压力时,通过学习拉丁舞使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享受,学习拉丁舞对少儿有一定的减压效果。

1.2 拉丁舞对少儿心理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内容,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舞蹈艺术的熏陶,提高其审美意识。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内心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开拓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增强孩子的毅力品质和吃苦精神;通过团体舞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其相互协作的观念,提高孩子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武汉市少儿拉丁舞的发展现状

2.1 少儿拉丁舞教学现状

(1)少儿拉丁舞教学方法单一。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例如:少儿对拉丁舞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大多数拉丁舞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调,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形式出现,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拉丁舞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被淡化,少儿在学习拉丁舞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2)少儿拉丁舞教学技巧性富余。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很多舞蹈教师过于重视技艺训练,从而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甚至包括家长在内,在给孩子报拉丁舞培训班时,期望的不是孩子是否能够快乐的舞蹈,而是希望孩子的技术达到某种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功能,忽视了拉丁舞艺术的本质属性,泯灭了孩子们的天性,导致少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疲劳、厌倦等消极心理。然而,舞蹈艺术是精神、情感的产物,是借助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CCTV电视大赛中,通过大赛邀请的资深舞蹈家和教育家的现场评说得出:“部分舞蹈作品‘炫技现象’富于,而舞蹈感染力匮乏,少儿舞蹈占据更大比例,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而忽略了少儿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淡化了作品的丰富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舞蹈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舞蹈的推广与普及,孩子学习舞蹈成为普遍家长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形象气质,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等。在这种高期望的前提下,舞蹈教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拉丁舞教师缺乏专业性,舞蹈功底薄弱,动作缺乏规范性。经调查得出:部分拉丁舞教师来自幼师毕业和拉丁舞教练速成班,他们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也没有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虽然幼师毕业从事拉丁舞教学的教练,懂得少儿身心的需求,有一套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专业技术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东拼西凑,凭借自己的想象教学,动作不够规范,导致学生不能够掌握准确的舞蹈步伐,不利于体育舞蹈育星计划的实施。

(2)拉丁舞教师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舞蹈技术强,分别来自各体育舞蹈专科院校以及体育院校拉丁舞专业的大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在学生训练期间过于注重舞蹈动作的训练,而忽略了拉丁舞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少儿的心理规律研究和适合少儿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教学内容采用“灌输-----接受”的方式,采用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训练负荷太大导致少儿的体能匮乏,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

2.3 少儿拉丁舞场地设施不专业

通过走访武汉市部分少儿拉丁舞培训班发现:部分培训班把少儿拉丁舞课程与跆拳道课程、瑜伽课程、民族舞以及健身会所操房等多种课程共用一间教室,教室内陈列物品繁多,造成少儿在学习拉丁舞时没有整洁的教室,舞蹈动作受场地局限,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2.4 缺乏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拉丁舞教学内容体系是建立在对拉丁舞选手身体素质、动作素质、舞蹈综合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划分少儿拉丁舞的训练内容的一套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经过调查的舞蹈培训机构中,几乎没有培训班针对不同的班级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计划以及学期目标的现象,并且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内容没有教案,全凭借自己想象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够系统,掌握不了好的学习方法,对少儿拉丁舞事业发展非常不利。

3 少儿拉丁舞的开展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相关政策

调查发现,武汉市部分地区的少儿拉丁舞开展的好,而有些地区却没有开展起来,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开办了一段时间,由于生源太少导致培训机构无法继续经营。通过分析发现:少儿拉丁舞开展得好的地方,少儿所在的学校都对少儿拉丁舞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学校利用合理的时间开展多种文艺活动,以此来鼓励家长培养孩子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教育部门是否给与重视,直接影响到少儿拉丁舞的开展,所以当下少儿拉丁舞的开展,必须依托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3.2 加强宣传与交流

随着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得出: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少儿学习拉丁舞的目的是想通过进行舞蹈训练来提高自身气质,培养艺术兴趣,改善身体形态等,而另一部分少儿坚持学习拉丁舞的原因却是来自家人的鼓励和说服,甚至有的家长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所以也送自己孩子学习拉丁舞。这说明少儿拉丁舞在宣传方面是有漏洞的,培训机构在做推广时,首先要完善少儿拉丁舞推广机制,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平台以及表演的形式,大力推广少拉丁舞,让人们充分地了解到拉丁舞更多的价值。

3.3 完善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机制

教学方面,培训机构要根据少儿的发展规律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师资方面,积极寻求综合素质高的舞蹈教师,并且对拉丁舞教师的管理要严格,能够定期为舞蹈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少儿拉丁舞教学的进步;场地设施方面,严格按照舞蹈教室专业化设计,专业舞蹈地板、把杆、镜子以及光线和空气流通等,为少儿学习拉丁舞提供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 拆违工作总结 下一篇: 数学复习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