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5 14:43:36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1)

引言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自出现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系统的独立的网络体系与运转形式,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因为校外教育方面的研究尚且难以满足其发展速度,对校外教育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晰,其功能与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本文将从学科视域出发明确校外教育机构的概念和类型、阐释学科建设的基本立场与实践逻辑,为加强校外教育理论建设提供研究根据。[1]

一、校外教育概念界定和机构类型

1.校外教育概念的界定

综合国内外研究中对校外教育概念的界定,其表述主要有几种:

一是将校外教育定义为教育系统中独立于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外,由相关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团体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活动。二是认为校外教育指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场所与时间内,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接受的语言文化、科学技术、体育等范围较宽泛的教育活动。三是称校外活动为由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科技馆、图书馆等校外的教育场所机构组织学生进行的以教育为目的的有计划的多样化活动。四是将校外教育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代称,即正规学校教育之外所能接受的所有教育形式,既包括少年宫等机构的教育活动,也包含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的教育活动。五是认为校外教育分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的自我学习为目标接受的教育活动与所参加的校外教育机构发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包括了青少年自发组织进行的校外活动。[2]

纵观上述的几种对校外教育概念的界定,尽管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分歧,但其中体现出的校外教育的共性可总结为几点:一是校外教育是在学校这个教学场所以及正规课程的时间之外进行的教育活动。二是校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儿童与青少年。三是校外教育的类型丰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四是校外教育的组织主要由专门的校外教育机构或组织团体承担。[3]

2.校外教育机构的类型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面较全的网络体系,而这些教育机构的类型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是少年宫、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兴趣活动场所。这些机构主要由政府计划并兴建,服务对象为儿童与少年,一般在周末、节假日及学生的寒暑假期组织丰富多样的各种公益性的兴趣活动或教育培训活动。我国自参考苏联模式对这类机构进行建设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遍及全国各地、覆盖到县级行政单位的较完整的体系,并主要由政府的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以及共青团等共同进行管理。[4]

二是专业性的校外教育场所,包括主题性的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机构。这些机构的兴建一般既有政府的计划与投资,又有民间组织的参与与投入,通过参观与定期组织活动的形式进行校外教育活动。此外,其管理所属的机构或组织不仅仅限于政府部门,属性较为复杂,且在儿童与青少年之外往往也为其他受众人群提供服务,可以说既是校外教育场所,也是社会教育机构。

三是技术学校、学生补习班、学生兴趣班等校外的教育培训机构,一般是由个人或团体进行投资兴建,以提供教育咨询和服务的名义注册的营利性质的机构,采取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对儿童与青少年进行收费的校外教育活动。其管理责任也由所有权人承担,但由于这类机构的数量众多,因此也是校外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之一。

二、学科建设的基本立场与实践逻辑

1.学科建设的基本立场

校外教育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立场主要有几点:一是要有体系建构与问题取向相融的意识,将每一分支的研究都置于学科体系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虑,对体系的逻辑性、关联性与完整性加以更多关注,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原点确定研究目标与方向。二是协调共性与个性,在研究中既要充分考虑到校外教育的特殊性与各机构之间的差异性,又要兼顾教育研究的整体性来对校外教育进行探究。三是要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尽管目前校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研究范式已有雏形,但还没有形成完整明确的理论体系、分析框架与实践流程,这一点还需要在对不断推进的各方面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探究校外教育的具有独特性的研究范式。

2.学科建设的实践逻辑

在学科建设的理论体系搭建之外,实践逻辑的探究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要注意的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在理论的研究要落实到教育实践进行检验,尽管研究者对校外教育的职能发挥与起到的教育效果有较高的期待,但事实证明许多理论在应用到实际中时与预期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理论的建构要有实践做衡量标准,研究理论要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二是要将教育实践的结果反馈到理论建设,实践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完善理论体系,实践中得到的结果应再次纳入理论研究中,从理论层面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解释,从而实现其学术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校外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我国教育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校外教育的理论建设,让校外教育体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本文对校外教育的概念与机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学科建设的基本立场与实践逻辑,为校外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了研究根据。

参考文献

[1]赵建国.校外教育发展的科学研究[J].青年时代,2016(13):122-122.

[2]劉登珲.我国校外教育功能定位流变及其现代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5):114-119.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等教育一样,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理论界对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研究概况

截止到2016年5月1日,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人的素质要求”、“行政人员素质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等关键词,在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和模糊搜索,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界关于“人的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有关“人的素质要求”的专著为0部,表明这方面的专著没有问世。期刊类论文论及该论题的有18084篇,精确论及该论题的文章为“0”;报刊类文章论及该论题的有250篇,精确论述的为“0”;博硕论文论及该主题的文章5243篇,精确论述的为“0”。这表明,学者们更多地以论文的形式论述了“人的素质要求”的问题,而真正论及该论题的成果没有。二是学界关于“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专著、期刊论文、报纸论文、博硕论文考察,精确论述的均为“0”,模糊论述的分别为:0,9956,110,8247。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对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论述比较多,局限在于:没有精确论述。三是学界关于“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精确考察均为“0”,从模糊考察,“图书类、期刊论文类与报刊论文类、博硕论文类”成果分别为:0,161,5,121。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学界没有人真正论述“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本论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可能会填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国内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建设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高职教育大多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类型教育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国籍不同,体制不同,对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研究涉及得比较少。尽管如此,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到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1、行政管理人员坚持依法办学

德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早和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坚持以法律手段管理和治理学院是分不开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和管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者。1969年,德国高职院校办学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该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通过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严格贯彻实施,巩固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随后,德国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障法》等[1]。正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高职教育院校行政人员对上述法律的实施,德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才经久不衰。

2、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国际战略眼光

德国教育主要以办应用型科技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背景下,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采用“双元制”等办学模式,汲取其他国家的办学合理因素,通过建立办学保障体系,对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学位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接纳外国留学生,开拓国外教育市场与国际接轨[2]。此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者也相继效尤,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3、行政管理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众多职业高职院校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在不同国度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加拿大 CBE教育管理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实践能力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一元在企业实施,一元在学校里实施)、国际MES教育管理模式(就业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等[3]、英国的“攻读交替制度”、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制度”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依据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创造出来的,表现出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

4、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念的变化

严格说来,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中世纪以后才诞生,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理念一般是为国家服务,确切一点说是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培养新型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尤其是为特定行业和特定官僚培养技术人才。十九世纪中后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譬如欧洲大陆和英国等国家出现了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院校,这些学校较前期,其办学理念有所变化,即办学为统治阶级开始转变为服务区域工商行业。这些“位于工业人口集中的中心学员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与从事工业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其教育应该始于他们日常职业中,即传授有助于其职业的知识”[4]。这些办学理念的变化与其说是统治阶级的变化,还不如说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办学的变化,因为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还需要阐述的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变化。

5、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

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高职院校在本国的办学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十分注重于国内院校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也特别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

通过对关于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归纳,行政管人员在高职院校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表现在:办学依法进行,讲究规矩,遵循办学规律;行政管理人员办学具有战略眼光;思想开放带来办学理念先进并脚踏实地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有不足,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实践行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修养训练。二是由于注重实际操作,学生考核重实践轻理论,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致命打击。三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人生必经之路”这未免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发展。

(二)国内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界对这一高等教育形式的研究也比较欠缺,研究本科阶段高教教育的比较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党政干部素质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通过检索,学界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要求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定

本文所说的“法理”,是指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为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规定的文件。199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是“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6]。这一规定,将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这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行政人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素质要求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这一提法尽管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7]。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宏观上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中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上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论述

“学理”即学界对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的研究,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基本概念的论述。刘红红(2010)和戴国宝(2006)在他们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他们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之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益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规定着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内涵方面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外延包括教育系统的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第二,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决策、信息、资源、动力、质量和约束等五个方面机制。二是对国别(个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登高研究了美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美国政府行政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扮演着“监管员”的角色[8]。杨德广研究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坚决落实“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将工厂与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学习有机结合[8]。此外,还有作者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三是对高职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尹文秋等研究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大多表现为:多头管理、财事权不分、行政管理人员思想因循守旧、管理机制和制度缺失、管理职能膨胀等[9]。 四是对高职院校教育宏观行政管理的对策研究。孟昭上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央合地方两级政府进行管理。由于中央实施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逐渐扩大,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增多,正在改变原来投资和办学主体单一化的局面[10]。五是微观上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吴琼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所有推动高职院校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在职职工的总称。包括: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辅导人员和工勤人员、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等[11]。第二,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基于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以研究制定和规划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战略核心,以提高符合战略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绩效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社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12]。第三,绩效管理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丁银军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了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状况。第四,对高职院校个案管理进行了研究。罗良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XH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策略[13]。

三、对高等骨干职业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研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关于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综述,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是从宏观上来研究的,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学校、社会、企业等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比如研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基本上沿袭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套路,但学者们没有止步而,而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采用得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此外逐渐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法等。(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重庆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题:《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研究》(课题编号2015-704)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德国高等技术教育浅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刘金存:《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9期。

[3]冯晋祥:《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4]M.sanderson,The universities andBritish Industry 1850-1970,81.

[5]耿立军:《国外职业教育与启示》,《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6]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7]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8]周建松、唐林伟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9]尹文秋:《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10]孟昭上:《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3)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 “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 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 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 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 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波.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 龚志宏.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 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 杨军丽, 李洪霞. 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4).

[6] 李炎清,李太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 ,胡新宇. 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12).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33-02

一、研究中等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著作文献

早在2005年随着上海市首批28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的与时俱进,成为较早的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其中的109名教师获得了"双语教学能力资质证书",在上海双语教学方面充分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让更多的中小学能够挂牌成为"双语教学实验学校"时,随后的三年即出版了一套"外语教育研究丛书",其卷一为王莉颖编《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外语教育比较研究》从中小学教学层面对双语教育的基础、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双语教育教材、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育评价、双语教育政策法规方面做了详尽解答;其卷二为董霄云《文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实践、争鸣与探索》综合比较了主要国家的双语教学情况,主要有:澳大利亚的双语教育实践、英国及爱尔兰的双语教育、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我国双语教育的"道"与"器",文化视野下的我国双语教育解析,并对双语教学的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我国双语教育的焦点问题并进行探讨;其卷三为王斌华编《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国际视野与本土实验》主要以上海市各大中小学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如何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区域发展是怎么样的、学校个案、学科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及队伍建设、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并在国际视野之下综合比较了欧盟诸国、德国、新加坡、文莱、港澳特区双语教学形式和特点。该套丛书主要是从中等教育层面对双语教学进行考察,可作为今后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

作为当今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个突出亮点,全国范围内已有上百所中小学开展了双语教学实验,国内双语教学已呈现一派方兴未艾的兴旺景象。作为一本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实验的教师阅读、供教学研究者参考的案头书,苑金茹编《双语教学策略》一书综合分析了双语教学策略、目标的设计策略、教学内容的加工策略、模式的选择策略、教学过程的组织策略、教学指导策略、学习激励策略、评价策略,并对上海市思源中学"一体两翼"课程方案及中学双语活动设计进行了解读。

另外一本关于双语教学理论的案头书为黄安余著《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双语教学的多元目标、多元功能、理论依据、各国背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淹没式、过渡式、沉浸式、保留式双语教学类型进行解释,最后从师资、教材、教学适应性、评价、教学管理层面进行了论述。其他可参考著作还有欧卫红著《双语教学论Understanding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Teaching》一书,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双语教学研究成果,本书以英文形式探讨了"Basic Theories"、"Teaching Methodology"、"Grammatical Points for Bilingual Teaching"、"Resources for Bilingual 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Development"方面理论。

二、研究高等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著作文献

黄崇岭著《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相关概念、完全浸入式教学、部分浸入式、早期浸入式、中期浸入式、晚期浸入式教学、年龄与双语教学、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并综合比较了加拿大、欧洲、德国、卢森堡、荷兰、奥地利、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双语教学情况,随后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教学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必备环节,提出应构建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介绍了高等院校中的双语课程模糊综合评价法。何家蓉、李桂山著《中外双语教学新论》主要对比了我国与国外历史上关于教学理论的不同认知,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国内外语教学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新兴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老牌经济发达国家(英、德、美、日)、原英联邦国家(澳)、典型双语国家(加拿大)进行讨论,并归纳出总结性观点:即在把英语选定为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时,是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和制约条件的。论著主要特色是以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为案例探讨其在工商管理本科合作办学中的实施情况、探索与实践、问题与改进对策,并对双语教学学术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

梁超著《双语教育新思维》将研究视线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上,以新疆石河子市师范院校、新疆师范大学理科实验班为例分子其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严明编著《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对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的实证调查。在国外众多双语教学模式中,重点介绍了欧洲的CLIL模式(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法),并特别关注了双语教学中的内容教学与外语教学目标的关系、外语教学目标的建构和实现、双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双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策略等外语教育视角的研究课题。并论证了双语教学的语言维度,评价了国内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学术话语中的一些问题,旨在呼吁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外语教育研究视角的重视。吴平、王树银著《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综述了理论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汇总全国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初步政策建议;其中的课题研究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现状提出调查数据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全方位描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与认识。这些鲜活的一手资料为今后开展课题、掌握全国双语教学情况,继续深入开展外语院校的分析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杨四耕在《怎样的双语教学最有效》中明确提出具体地说,有效双语教学应具有的特征为:1.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2.丰富的双语学习机会;3.完整的双语课程框架;4.明确的双语学习重点;5.扎实的双语教学过程;6.智慧的双语教学对话;7.适切的双语教学模式;8.充分的双语实践练习;9.必要的双语教学"脚手架";10.合作的双语学习伙伴;11.适度的双语成就期待;12.综合的双语教学评价。

其他研究成果如滕金秋《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进行了界定,并指出要处理好语言学习与学科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教学中汉语与英语使用、学校与双语教师、双语教师与学生五种关系;并提出循序渐进、学生为本、激发兴趣、适时评价原则。

三、双语教学教师用书方面文献:

赵玉池、刘静编《双语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培训者用书》作为一套培训教材主要针对西南三省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陆蓉、邹雪园编《行走在双语路上-基于实践的双语教师能力建设》探讨了双语教学实验、浦东新区双语项目实施情况、双语学校探索实践问题、双语教师能力建设与双语课例开发、双语教师能力建设问题。其他相关教程有《当代国际双语教学模式概论》以及《双语教学课程设计与模式全书》书中有大量详尽具体的教学案例,均作为教师的工具书,也可作为日后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值得借鉴。

四、外语类院校双语教学的回顾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院校想综合性院校发展成为一个趋势,双语教学是发挥优势和寻求新的发展契机耦合的重要举措。根据李岚清1994 年提出的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指示,国内主流的外语院校都已经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道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各主要外语院校都已经转变了培养目标,学科定位。外语院校的外语教学大都具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特色和风格。以下就国内几所外语院校双语教学进行简要回顾:

1、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同时,积极寻求外语与经贸、外交、法律及新闻等专业相复合的新途径。

2、上海外国语大学也在努力培养外语基础厚实、专业口径较宽、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上面更胜一筹,在就业市场上游刃有余。专业结构设计就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 三大类。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外语和外贸两个领域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 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4、西安外国语大学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从俄语院校向突出多语种外语特色,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

5、大连外国语学院已发展为一所以外语为主,文经管工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外国语学院。

6、四川外语学院已从最初单一的俄语专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学院

7、另外,一些综合性院校也是的双语教学的先行者,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就有海外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由于师资的特点和学生优势,这些学校的双语教学也有悠久的历史。

正因为外语类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在英语教学方面具有天热优势,外语类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较浓厚,校内英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还有优秀的英语教师,因此外语类院校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规划和决策时应充分利用其外语资源,协调双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课设置,担负着培养更多合格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以及"专业+外语"人才的使命,因此其教学的有效性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外语类院校都按照各自的地缘优势和学术基础,结合实际需要,走出了依靠外语专业基础的综合化道路。与传统的综合高校相比,外语院校在非语言类专业的积淀较为薄弱。为打造品牌,双语教学成为外语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可是,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双语教学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尤其是对其教学效果的质疑更令人担忧。再者,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双语教学是培养外语良好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但双语教学的推广首先遭遇的瓶颈是师资。外语院校虽然有着丰富的外语教师资源,但外语教师向双语教学转型有诸多的困难:学科背景的差异、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及现实利益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双语教学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主要是听力,而是学生外语水平的短板,尤其在当前形势下,扩招后学生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生源结构多元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理科生的大量招收影响最大。所以,当前教学体制下,两年学外语,两年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另外,缺乏适用的双语教材也是制约双语教学的瓶颈。

上述文章都是对于国内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但是针对特有的外语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尚未有研究,针对外语院校的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还研究尚少。因此,以上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背景资料用以借鉴,通过已有资料发现的原有问题,拟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5)

(二)法学教育内容的国际化法学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素质的人才、扩大本土教育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如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在发表的《年度世界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所指出的,各国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培养出足够数量高质量、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欲培养在经济全球化时挥领导和服务作用的学生,就必须坚持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教育,了解本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法学教育国际化和法学教育民族化(本土化)并不是两个对立的范畴。首先,没有一个国家敢于自诩本国的法律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法律制度,因此,没有国家敢于断然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司法经验;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诸多领域的法律标准趋同。因此,无论从法律制度建设还是法律思想等都需要通过国际化来促进和发展。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经验本身就是国际化内容的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化(本土化)的精髓不仅不应该被国际化所冲击,而应该通过国际化而加强。

(三)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不仅包括投资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机构或接受其他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对本国法学教育的投资。教育已经是一项产业,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投资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机构,可以获取经济利益,也可以扩大对其他国家文化层面的影响。作为一种软实力,这种文化方面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但效果是持久的和强大的。同时,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还应该包括科研资源的国际化,即高等教育机构利用自己的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性科研合作、承担科研任务、共享科研成果。

二、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原则

(一)借鉴与传播并重法学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合格的人才,因此必须了解并借鉴外国先进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用法律全球化的标准来处理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进行了解其他国家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借鉴其他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但是这种了解和借鉴只是法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部分,另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还需要向外传播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和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借鉴是为了发展。因此,不仅不能抛弃本土优秀的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还应该大力传播我们的先进文化思想和法律文化,并在借鉴和传播过程中努力促进全球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借鉴的目的不是为了跟随或者追随外国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而是为了超越。应该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法律话语都是舶来品,建设法治国家的时间也很短,因此,需要努力汲取其它国家先进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如果我们一味地跟随西方国家的法律话语体系,而不能创新和超越的话,我们就只能永远跟随,并将法律话语权拱手相让。然而超越的前提是掌握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并发展思想和文化。只有学习,才能超越。为了超越的学习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二)文化开放与抵御文化侵略并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开放的心态,即不能认为本土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和法律体系是最先进的,而拒绝学习其他优秀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这种拒绝学习是一种狭隘的表现;然而为了学习而忽略或者抛弃本民族的先进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却是一种愚蠢的体现。盲目引进而导致法律制度“水土不服”的情况比比皆是。而这种水土不服的原因就是没能将外来的法律制度和本国国情、乃至本国的法律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更应该重视本土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不仅仅要考虑立法技术,还要考虑法律实施的环境等因素。在学习外来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乃至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时,还要注意抵御文化侵略。法律文化领域的侵略是看不见刀光剑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一开始就有清醒的头脑,认识到教育国际化的利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法律文化、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甄别其合理性,积极利用教育国际化过程来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建立抵御外来法律文化侵略的防火墙。

(三)规模与效益并重很多高校在进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是为了在本国招生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引进了没有必要引进的课程、没有必要引进的教师,将不需要的学科与外国高校进行合作;更有甚者,其合作办学的目的不是引进先进的东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是将教育拱手让渡给外国办学合作方,将自己将定位为外国高校的“预科”或者将自己作为对方高校的合作者而作为最高成就。这种“最高成就”可以作为国内招收学生的一个“卖点”。然而这种低档次的合作办学对中国高校本身的专业建设和国际化是毫无作用的,只能说这种为了联合办学而办学的国际化形式是纯粹为了规模而规模,而对培养人才、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毫无建设性的作用,甚至是有害的:这种联合办学方式等同于将我国高校视为国际教育分工的最低端的、效益低下的教育机构,而外国高校将作为生产“高级教育产品”的教育机构。这种教育国际分工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惯例,在很长时间内这种教育分工将难以改变,而我国高校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成为“低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而真正的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做法应该是将本校需要首先国际化的课程或者学科进行排序,挑选能促进人才培养和扩大自己影响的学科或者课程,与外方联合办学,解决本校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

三、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选择

(一)简单路径简单路径其实就是一种单向性教育国际化。这种简单路径适合教育资源贫瘠或匮乏的教育机构,即单向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法律文化、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夯实本教育机构的基础,增强其抵御教育国际化所带来风险的能力。概言之,主要通过最经济的方式——法学教育内容的国际化来参与法学教育国际化进程。法学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即是指教授内容中包括了国际化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即只要研究生授课老师在本专业领域注意吸收外国同行的专业知识,阅读外国同行的著作或论文,再将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的法学知识系统或者零碎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就能完成这个浅层次的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这些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或者外语水平,否则可能出现被误导的可能。其次,这种国际化也可以通过学生阅读外国文献或者外文专业书籍获得。但这种国际化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路径也算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路径下,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外国文献资料或者外文专业书籍将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要求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阅读图书馆购置的外国文献资料或者外文专业书籍。同时将这种阅读定期进行汇报交流,教学相长。即使是这种浅层次的国际化,也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甄别有关专业书籍的翻译水平和专业能力。将其他国家学者的理论或观点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中,这对于一般研究生导师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系统或深入地介绍外国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乃至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一般研究生导师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更不用说教会学生学会用外国法律文化的视野来研究法学。因此,可以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或者受过外国系统教育的本校教师来完成。聘请外国专家当然能比较圆满地完成用域外法律思想或法律观念授课的任务。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6)

引言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国际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的关键手段,在新时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通过国际化课程的构建,深化对西方教育内涵的理解,进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教育现状,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以此提升英语教育工作的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提供助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使英语教育成为服务教育国家化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我国科技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发展概述

教育国际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针对教育国际化的议题,我国各大院校曾开展过形式不同的论坛活动。例如,2010年的校长论坛会议:哈尔滨的大学校长论坛、南京的中外高校论坛以及广州的亚洲校长论坛,有包括亚洲30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名高校校长参加。教育国际化是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延伸并形成的全新教育模态,能够帮助院校获取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科技成果,使高校教育体系呈现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以此为新课程改革政策提供改革方向与理论支持[1]。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校不断通过文献翻译,吸取世界前沿科技,邀请国外学者参与教学改革与理论实践,并委派大量教师与学者到西方院校进修,以此提升师资力量,丰富教育经验。然而在西方,教育国际化则拥有不同的发展内容与实践理论。首先在人才流动层面,高等院校除了加大力度吸引国外知名专家与学者外,把更多精力置于吸引留学生的层面上。相关调查显示,共有400万高校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留学。在教育层面上,国外院校更多地注重对课程体制的改革,即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课程,吸引国际学者、研究者及师资力量,并将其作为关键的教学资源,通过结合院校当前的教学态势,合理配置国际教学资源。因此,国际化课程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二、国际化课程的发展现状

根据OECD组织的相关定义,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主要指,为国内外学习者设计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主要以国际通用语言阐述各国的文化特征、专业内容以及教学内涵,以此发展并提升高等院校的国际发展能力。因此,国际化课程在形式上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来传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以此吸引大量国外留学生。由于美英国家在语言上存在着显著的优势,所以在国际上具有领先的地位。Wil-davsky认为,外国学生在美国进修的比重较大,并占据院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如果将我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在美读博的学生总量相加,其规模将远远超过加州大学的学生总数。此外,美英知名大学,譬如诺丁汉学院与纽约大学在亚洲与中东不断创办分校,并对当地教育事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来讲,西方院校在世界范围内共开设了197所分校,环比增加13%,并在中国上海与北京两地,也设有相关分校。其国际化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院校自己的教学课程置于网络层面上,促使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可以免费获取教学经验与理论。譬如麻省理工大学在2017年已将学院43个学科4000门课程制作为网络课件,并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共享媒介,为亚洲、欧洲等高等院校提供教育改革支持。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方面,留学生规模是衡量高校国际化课程发展的重要标准,假如我国高校既不能留住优秀的学生,又不能引进大量的国际留学生,则将难以实现双一流教育发展的目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普通留学生为10万人,硕博留学生为1.5万人。如果根据我国招生总数来分析,国际留学生仅占我国学生总数的2%。而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统计报告,2009年世界各国在接受国际留学生总数方面,存在鲜明的差异性。“日本15万、法国30万、德国31万、英国40万、美国63万。”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国际化程度相对不高。所以现阶段,教育部门通过完善外国学生引进体系,提出截至2020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要提升到60万以上的目标,以此促使我国逐渐成为拥有大量一流大学的国家。而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现阶段来华留学的多为印度、中东、非洲等国的留学生,而来自西方国家或北美国家的留学生相对不足。2012年,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推进下,美国政府与我国正式达成双边协议,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10万留学生送到中国学习。在中外合作层面,2010年以前,我国的中外合办院校寥寥无几,然而在“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出台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涌现了与西方院校合作办学的浪潮,2013年,提出申请的五所大学中,就以位于上海的纽约大学较为耀眼。而2014年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项目与机构名单中,我国现有762个通过教育部审批的合作机构。在这762所学院与学科中,涉及工商管理、法学、临床医学、国际金融、自动化信息、生物遗传、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学科的就有400多所。

三、我国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化师资师资队伍是教育国际化建设中的基础及关键,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通过吸引西方优秀专家与学者,完善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加深国际化程度,然而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依旧存在不足:首先在专业教师队伍方面,由于国际化教育的基础是英语教育,使用英语开展专业课程,便成为国际化课程开设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充足的专业教学经验,对跨学科理论了解不深刻,无法在有限时间内从事专业教学工作;而对于专业教师来讲,以英语语言作为教学手段,显然更有挑战性,但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在利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抓住重点,削弱了教学质量。其次,学术交流层面,教育国际化既要求我国高校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国际留学生,更要将我国优秀的人才送到西方高等院校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主要以日常英语为主,难以结合学科专业,开展专业化的英语教学工作。在ESP英语教学方面,师资队伍也相对匮乏,无法为我国高校学生在国外进修新专业、新学科奠定基础。

(二)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在课程体系层面,我国现有的专业课程有诸多不合理的内容,存在着较多的中国特有的必修课内容。课程内容老化,脱离社会实际,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尤其在人文学科的层面上,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在文化层面上又存在诸多的矛盾,学生难以根据现有的文化体系与意识形态,认识并理解我国的文化机制,进而限制了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其次,在课程结构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课程结构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通常来讲,我国高校通常以学科理论为主,并以此规划现有的课程结构;然而西方院校却通常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编排的重心,设计出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课程体系。因此,我国高校应从教学理念方面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并以内容为主,通过反映国际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国际化学生“吸引国际化学生”主要指我国高等院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吸引并鼓励西方留学生到高校进修。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留学生吸引计划层面上,落实不到位,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调整与教学改革,扩大和提升国外留学生来华的规模与质量,尤其对欧美等国家学生来讲,我国悠久的文化资源是其来华的主要动力,然而落后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结构又是限制来华留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教育部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与中外合作办学手段,为我国高等院校吸引西方留学生提供了基础,然而在对外宣传、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团队的建设上,进步缓慢,缺乏长效的竞争优势。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已增设了以吸引外国留学生为目标的学位课程,然而课程的质量却远未达到国际化教育的水平,并没有作为高校重要的发展目标来推动与规划,所以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薄弱[2]。

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与定位

如果将提升国际化课程看作我国高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与宗旨,这将对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产生显著的影响,使英语教学获得新生。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应定位在教育国际化的层面上,通过调整英语教学的教学评估、教师培训以及课程要求来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加强专业英语教育为应对英语教师难以胜任专业教师为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以及无法以专业英语教育为我国留学生未来的专业进修奠定基础等问题,高校应以行政手段,统筹并规划我国英语教师的课程体系,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提高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首先,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即通过教师培训手段,使教师获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而通过专研学习,明确不同理论知识在英语语境中的表达规律及阐述方式。其次,鼓励教师进入特定专业领域,通过社会实践工作,巩固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例如,将英语教师送到境外机构,展开专业学习。最后,加强ESP教育工作,英语教师应将ESP教学工作作为自身发展的关键,将学生发展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以此在满足我国留学生境外发展需求的同时,承担起高校开展国际化课程的教学重任,使来华留学生能够更清晰、更具体地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学科体系。

(二)借鉴国外英语教育教育国际化在西方各国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高校在教育国际化层面,将英语教育作为教学发展的重心。首先在授课语言方面,由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德国高校在课程语言上做出了诸多的规定:“部分课程需要以英语作为支持(人文社科、心理学、艺术史等),部分课程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知识”,即在大学课程的语言设置上主要以英语为主,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使用能力[3]。而针对英语能力薄弱的学生,高校开设了相应的英语培训课程。而日本在教育国际化层面,则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与专家作为授课教师,以此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准。因此,我国高校可借鉴国外教育国际化模式,以英语作为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以国际知名专家作为授课教师,继而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生源选择上,必须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否则将难以凸显教育国际化的优势与作用。而在课程设置层面,可借鉴意大利高校的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特征,构建相关的培训课程,譬如学习技能课程、研究技能课程以及基础学科课程等。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校德育;社区德育;双向互动

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都会形成与其根本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言行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在指导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基层组织及社会成员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高校德育必须大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样,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组织也应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社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将体系的基本内容简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一理论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而提出的重大创新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也有利于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思想保障。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及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与社区的关联研究日益深入,但是专门涉及德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探讨的文章却极为少见。本文试图探索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如何紧密合作、双向受益,从而形成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本文中所指的社区是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它非农业劳动的社区,是一定区域内由特定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相对固定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一、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高校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似的德育课程,这些国家的德育教学讲究途径的多样化和渗透性,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义工服务等各类实践活动来实现德育目标。叶婷、王超在《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中对几种典型的国外德育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国外教育特别重视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何海翔在《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启示》中提出,西方国家的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途径。[3]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德育实践模式,可以看出国外对高校德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较为活跃,特别是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的研究成果较有新意。了解国外研究动态有助于激发国内研究者的学术灵感,对开展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动态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为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不但在理论上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加强了对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研究,这为广大教育者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归纳如下:一是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论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二是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三是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类型;四是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五是从宏观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出路。尽管国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与日俱增,多数文章也提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但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实践基地的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被弱化和淡化。尤其是关注和专门探讨高校与社区之间德育环境双向互动的文章极少,很多文章只是泛泛而谈高校进社区的服务工作,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为高校德育建设乃至大学生成长、就业提供合作平台却鲜有论及。

二、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地方高校与周边社区关系十分密切,相互依附,相得益彰。地方高校是社区众多社会组织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实践离不开社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旦离开社区便成为纸上谈兵的“理论游戏”,同样社区德育也必须依托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理论科研成果来提升社区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一)高校与社区德育共建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预期效果,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一种因果相连的互动关系。环境育人,而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使目标与效果相一致,必须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制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从而使成员们形成符合该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修为的社会实践活动。[5]这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社会群体可以理解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专门职业的人群,而影响社会群体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则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可以是学校、城乡社区、医院、机关、企业等,也可以是课堂、班集体、团队、家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微信朋友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营造优良的微观环境,积极推动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构建双向共赢的德育格局。

(二)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利于克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性。通过与社区合作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及日常工作,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区课堂中,有利于大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和职业岗前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以高校德育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德育模式,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和社会能力作为实践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能较好地突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的局限。大学生在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锻炼社会适应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专业技能。其次,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利于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对提升社区德育水平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及专业特点,结合社区实际来设计多元化的互动方案,如请社区优秀的企业家、专家、模范人物、民警及管理人员等来高校思政课堂或第二课堂开展普法教育、介绍创业经验、推广社区管理及建设经验、剖析人才队伍规划及用人需求等,这丰富了高校德育的教学内容,拓宽了高校学生的就业视野,使高校学生在与社区一线工作者面对面的接触中进一步增强了岗位责任感,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再次,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社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和资源支撑,社区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化专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的广阔平台。社区可借助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来为自身的管理建设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管理素质和理论水平。高校与社区形成合力,有助于拓宽社区用人渠道和大学生就业渠道,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路径选择

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是地方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主线,两者之间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二者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共同目标和任务上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德育活动与社区德育活动属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两者各有特点和任务,但都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德育总目标,都必须依托各种活动载体才能顺利实施。所以,应该树立“大德育”理念,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

(一)高校德育实践进社区

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政课德育实践活动,一类是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由思政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求成果展示;后者主要由校团委、学工部等部门牵头,围绕一些选题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社区、工厂、超市、村落等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这两种德育实践活动都可以因地制宜,借助周边丰富的社区资源,广泛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如考察社区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工厂、走访居委会,或发动高校志愿者到社区内的福利院、居民住宅区、空巢家庭进行义务家教、敬老活动、家电维修、普法宣传、文化下乡等。此外,高校还可发挥人才优势,将校内的德育骨干教师培养成为社区德育工作者,并请德育专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使这支德育干将能在社区青少年德育工作中才尽所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二)社区德育资源进高校

高校德育中的隐形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团体生活、校园环境、规章制度等和校外周边环境。校外周边社区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组织管理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优化整合并合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大有裨益。为有效地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高校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如高校可以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民警到学生中宣讲防盗、防骗的法律常识,或聘请久经商海的企业家到高校开办讲座,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时面临的市场趋势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活动需求,在周边社区建设敬老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不定期地围绕学校的德育特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德育活动。

(三)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有机融合,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逐步成熟,城乡社区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功能,城乡社区德育日益成为全社会德育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德育的强大储备。推动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机融合,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单位、以社区为主要依托的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社区德育立体机制是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的有效形式。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这一命题的探索与反思,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高校德育应着眼于社区需求和社会实际的大德育格局的必要性,也为我们今后在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社区资源为高校德育服务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加强双向互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现代化和社会化,也有利于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宣传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15-06-12].

[2]叶婷,王超.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求实,2010(S1):286-288.

[3]何海翔.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5):88-90.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8)

50年来,学校在保持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优势的同时,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已经由一个以教授留学生汉语为主的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鲜明特色,兼备外语类院校与人文社科类院校双重特征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学科是教学、科研的平台。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求盲目的做大、做全,而是突出重点,发展内涵,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科结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在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先后获得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形成了语言为体(即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外(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比翼齐飞、相互支撑,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校目前拥有本科专业25个,硕士专业30个,博士专业1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围绕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 构筑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群

近年来,学校提出以特色创一流的理念,旨在以学校的个性特征为基础,结合社会需求,以特色学科、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支撑,不断升华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要立足在汉语国际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上,在国家汉语国际教育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推进和学科建设提供更为全面而有力的支撑。为此,学校在提升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的同时,整合相关力量,着力建设跨学科、应用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着力开展了三大课题: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建设”,以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跨学科、跨文化、应用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二是“以培养高精尖汉语人才为目标的留学生汉语教育研究”,以留学生汉语本科教育与教学为基点,连通留学生短期教育、进修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以国际汉语教学基地为依托,整合留学生汉语教育各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是为了提供可供推广的教学范式,在规范性汉语教学中起到规范教学和保证质量的作用,目的在于为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提供一套适应海外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群建设

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方向的博士点院校之一。学校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正是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中心而凝练学术方向的,在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于2001年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在全国重点学科“十五”建设成就考核评估中取得学科第一的优异成绩。围绕该学科构建的学科群,现有5个研究方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习得与认知、语言测试、语言信息处理。

学校不仅特别重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在学校总体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高度重视它在我国同类学科发展中所肩负的引领作用,下大力气整合多种资源,为本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宽广而坚实的学术平台。该学科学术平台有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4个校级实体研究所——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对外汉语实验教学中心;两种语言学核心期刊——《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该学科现已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完善、年龄分布合理、人员精整、协作精神强的学术团队。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它是整个学科群的核心,涉及到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在研究方向上可分为“道”和“术”两个层次。前者是这个学科的基础研究,后者是这个学科的应用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9)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首先要正确定位。衢州二中的理解是:学校应着眼于实现民族自尊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与在国际理解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的统一,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与沟通能力的中国公民”为教育目标。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还必须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和交流切入角度,使之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质性的意义,而不能流于形式,或成为时有时无的“花瓶工程”。衢州二中的做法是:无论是教育环境的创设,还是各种相关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为有效载体,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

挖掘“南孔文化”资源,

营造国际理解的学校文化

衢州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孔氏南宗的发祥地、围棋发源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衢州二中便开始深入挖掘“南孔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无“孔”不入的儒学校园,深入发动师生和校友,开发一系列“南孔文化”课程。伫立在学校草坪上高大的孔子雕像,刻有《论语》经典篇章的“论语墙”,出自《论语》典故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栋建筑的命名,南孔翰林院专题学习网站等都是各个课程开发小组辛勤劳动的结晶,让师生浸润在厚重的儒学文化熏陶之中。儒学辩论赛、参加祭孔大典等活动已成为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第二课堂。徜徉在校园里,不时能听到师生之间说儒论道。

学校浓厚的儒学气息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的目光,成为衢州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近几年,学校先后接待了美国雷德温市政府代表团、国际教育界人士,如“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代表团、海外孔子学院院长代表团、非洲英语国家中学校长代表团、意大利师生访问团等80多批国际友人,教育交流已从学校层面向政府高层发展。而这些,正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绝佳素材。每次国际友人来访,学校都组织各接待小组认真策划,制订十分详尽的接待方案。师生们积极向外宾介绍衢州的南孔文化,推介二中的儒学校园文化。我校师生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对外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给外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层次海外代表团的频繁来访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味,更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国际交往能力。

“引进来,走出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以文化的方式走向世界的旅程,学习、包容、选择、融合是必然的。在这过程中,交流互访是最基本的形式。教育国际化,不是一般的“迎来送往”,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这种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早在1994年,衢州市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正式建立姐妹城市的友好关系,并商定衢州二中为教师互派单位。为此,我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正式拉开了教育国际化的序幕,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来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2007年,学校被国家汉办确立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省仅三所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外国留学生教育基地”。我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工作积极借助这两个平台,进一步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做足了文章,着力打造具有深厚国际情怀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师生队伍。

近几年,平均每学期有3―4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外教的到来不仅提升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教科研水平,也让师生更多地了解了异域文化,拓宽了国际视野,形成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在引进外教的同时,学校积极向海外输送教师,旨在提高教师素养,传播中国文化。每年,我校的外派交流教师都向当地展示了一个巨变的中国,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不小的中国热,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了解衢州,了解衢州二中。外派交流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鲜活的材料,以反哺国内教育,真正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中国校外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94-02

本文通过调查,就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几个方面对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培训进行归纳,以得出适合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学习状态。

一、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希望接受的在职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音乐教育专家讲座、观摩音乐教学公开课、音乐教育论文演讲及点评音乐教育专家评课、进修性质的教学研讨、Workshop工作坊、音乐教育英文文献导读等。数据显示,高于50%的教师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Workshop工作坊、音乐教育英文文献导读和国内外音乐教育专家讲座等三种形式的培训。其中,Workshop工作坊属于新兴且效果明显的教学培训模式,它包括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在工作坊中能够与多种层次的人员交流学习,因此十分受到高校音乐教师的欢迎。而有关音乐教育论文演讲及点评、观摩音乐教学公开课等培训形式比较单一,更多涉及国内音乐教育的研究情况,虽然仍有教师期待参与,但需求并不像新兴培训形式和涉及外国先进音乐教育信息内容的培训那样强烈。

二、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测查了教师对五种常见培训形式的缺乏程度,包括音乐教育基础理论、音乐教育研究方法、音乐各学科教学法、音乐教育多媒体教学技术、国外音乐教育。数据显示,对于不同培训形式的缺乏程度结果存在差异。其中,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结论中非常欠缺为0、比较欠缺22.89%、一般48.19、不太欠缺21.69、不欠缺7.23。其中认为欠缺的人数比例少于不欠缺的比例,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培训适中。而教师希望得到国外音乐教育培训的情况则明显不同,分别为非常欠缺21.69%、比较欠缺28.92%、一般31.33%、不太欠缺8.43%、不欠缺9.64%,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参加国外音乐教育培训的机会还有待提高,教师对于参加国外音乐教育培训充满期待。

三、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

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和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六种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的调查。结果发现,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的比例分别为22.89%和27.71%,明显高于其他五种教育体系,说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是埃德温・戈登音乐教学法。位于第二的是综合音乐感教学方法,认为“非常欠缺”和“比较欠缺”的比例分别为7.23%和36.14%,说明教师有机会接触到这一教育体系,但仍渴望深入了解和学习。而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欠缺的人数(33.73)的人数较其他方法而言最低,认为不欠缺的人数(18.07)又相对最高,说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中相对普及。

四、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

参加国内(包括省内)会议的人数占81%,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占总数的39.58%,高于部级和市级培训的总比例。这证明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参加的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75%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培训形式为研讨,66%的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和网络信息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动态。这说明教师参加培训的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活动和搜索网络。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调查表明,虽然有37.35%的教师认为当前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学中不太欠缺和不欠缺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从学生对音乐教育形式的喜欢情况、教师希望接受在职培训的情况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

在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对音乐教育形式喜欢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音乐活动、优秀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音乐课堂教学设计、音乐教育理论讲授和音乐教学主题讨论,对于音乐教育理论讲授的喜欢程度较低,同时表示不喜欢音乐教育理论讲授的学生仍有13.25%,明显高于其他教学形式。这既说明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不足,也说明教师教学中对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思考不完善,教学形式守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未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兴趣,并未使学生了解理论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正所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日后的研究中我们会对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来辅助音乐技巧的练习。

通过对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教师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最想了解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教师参加培训以国内的省市级培训为主,有效形式为研讨、教研和搜索网络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我们将展开一系列的讲座和对策,来逐步满足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的愿望,以促进辽宁省高校音乐教育有效、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M].

[2]特里斯・M.沃尔克.田林译.音乐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 涛,教授,辽宁省薪金县人,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李 哲,教授,辽宁省薪金县人,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上一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论文 下一篇: 数学类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