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工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29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细胞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性很高的一门学科,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命遗传物质,以获得具有目的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既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工具,在高校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①

在食品学科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上,细胞工程应具有有别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应用实例。结合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目的和现有教材,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调整,注重其在食品生物技术上的特色和应用,并保持教学内容系统性与完整性,保证授课内容的全面、趣味、实用。站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把这些动态、研究成果以及有待攻关的技术和课题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本文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1 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随着对教学改革的开展,教学内容具体为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

对于细胞工程来讲,涵盖了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部分内容,在通常的专业设置上,各学校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侧重于植物细胞工程或者动物细胞工程。在教学内容上,通常在植物细胞工程中会涉及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快速繁殖、原生质体培养、单倍体育种等内容;在动物细胞工程中会涉及动物的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单抗的生产、转基因动物的获得等内容。②

在食品学科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知识都要涉及,简单来说植物细胞工程为食品来源提供基础研究手段,动物细胞工程可以为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提供研究方法。植物细胞工程可以为学科建设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供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转基因技术等在内的知识,这些内容会应用在植物有用次生代谢物的生产方面,忽略传统生物学科中的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等偏重于生物学和农学的内容;动物细胞工程中的组织和细胞培养,不仅可以提供食品中功能成分研究的体系,还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生产方式。所以,本研究从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方面选择在食品学科和食品生物技术中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内容,对细胞工程原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结合以上所述食品学科特点和细胞工程学科特点,本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细胞工程基础,包括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细胞培养的基本设施、条件、方法和技术等;二是植物细胞工程, 包括植物组织培养、脱毒与快繁、原生质体融合、转基因技术等;三是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重组与克隆、转基因动物与生物反应器等;四是细胞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包括细胞工程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进展,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等。把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融化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先进性、科学性;精选整合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并联系在食品生物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1.2 补充教学内容

在食品生物技术中,需要补充通常的生物技术中不会涉及的内容,如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物部分,通常来讲会涉及像黄酮类、萜类等有药用功效的次生代谢物,而对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来讲,选择一些色素类、香料类物质的次生代谢,可能应用在食品工业上的物质更符合专业特点。在动物细胞工程中,转基因动物内容的设置需要淡化,对于本专业来讲,动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在食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检测上的作用和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

1.3 开展细胞工程在食品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讨论

面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环节出现的问题,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细胞工程应该提供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该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对膨胀素在西瓜早熟过程中的作用、某些食品成分的安全性问题。在细胞工程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细胞融合、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差异,可以在他们的知识层面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提高社会民众的素质,应该至少从专业的学生做起,让他们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学习的有效验证和补充、延伸,在改革理论教学的同时,实验教学应当同步调整。细胞工程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某种意义上讲,细胞工程仍然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且与其它生物技术课程交叉性很强。③在细胞工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选取代表性的,能够体现细胞工程特点和技术的内容进行开展。④⑤如在植物细胞工程的组织培养环节,通常的生物技术课程会选择烟草等模式植物进行再生,虽然说烟草作为模式植物在通常的研究过程中具有普遍性,但是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就具有食品特色材料进行展开,比如胡萝卜、番茄等的组织和细胞培养,在培养技术和过程上具有普遍性,从材料上和应用性上比较贴近食品。

改变通常的实验教学内容零散、断续和不相关的特点,在植物细胞工程部分,整个实验内容自成体系,每个实验环环相扣,而这一系列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对细胞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例如,在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无菌苗繁育、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细胞培养等,这一系列的实验,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选择自己的材料来完成,由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技能,还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作为综合技术课程,细胞工程的各章节逻辑性不强,理论表述较少,应用技术细节较多,给欠缺基础知识的学生在理解、记忆课本内容时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启发式、问题探究式、讨论式、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⑥在讲授细胞重组与克隆过程中,只讲解细胞重组和克隆相关原理,而克隆的最新进展则由学生在查阅资料后,对其做讲解和归纳总结,由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修正;并在介绍各种技术后,通过自主查阅文献,学生会发现更多自己更感兴趣的应用。

3.2 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细胞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的信息量大,内容基本是微观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呈现如此大量的课程内容,而且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懈怠,降低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多媒体、教学录像、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美观的人机交互界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使那些抽象的、在普通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生长周期长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⑦

3.3 给予学生思考空间,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在听讲,但是却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没有提出问题。究其原因,在教师方面,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没有诱导他们去思考;在学生方面,习惯于接受固定的、不需要质疑的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的没有质疑、没有问题,某种程度上体现教学环节上的缺失,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而提问、讨论的环节,无疑会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晰,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来讲,知识跨越了食品和生物两个学科,简单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在科研中探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本专业中开展提问、讨论的教学方式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多重方式来诱导和实现。

4 结语

在细胞工程的课程改革中,我们的目标是调整为符合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采用能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本文对细胞工程教学的改革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角度进行的思考和尝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进行调整和补充,希望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提升和知识体系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课题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46

注释

① 王蒂.细胞工程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② 赵会敏.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细胞工程课程的改革与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172-173.

③ 刘清波,黄红梅,赵燕.农业院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28.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1]。是高等院校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为将来学生从事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细胞工程课程内容涉及面极广,课程信息量大,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且这门课具有实践能力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一、加强教材建设、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预习、复习课程的重要工具,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目前,可供选择的细胞工程教材很多,我课程组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志勇主编的《细胞工程》作为教材,主要原因:1.这本教材主要以应用为主线,从优良动植物的人工繁殖、新品种培育、细胞工程生物制品、细胞疗法和组织修复4个方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细胞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涵盖了细胞工程研究的主要技术,突出了细胞工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2.这本教材也设计一些前沿技术、学科交叉内容,较为活泼和新颖,符合90后大学生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其次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由于细胞工程技术更新快,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科技成果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新技术。例如:讲授胚胎干细胞研究存在来源限制问题时,及时补充解决措施:iPS细胞可以有效的解决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即将四种转录因子通过病毒或质粒载体导入到已经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核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的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iPS细胞被认为或许同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3]。再比如细胞核移植时,利用2015年文献《不同联合激活方式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讲解细胞核移植的主要步骤,分析影响因素。通过以上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事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细胞工程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细胞工程各个章节之间的独立性很强、技术性强,理论表述较少,步骤复杂,给学生记忆内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细胞工程实际内容基本是微观水平,比较抽象难懂。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授课方法,很显然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在授课的过程中,本课程组成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动画、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形象、可视、可听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例如,在讲病毒疫苗生产时,正直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利用网上新闻视频中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从鸡胚的选择,到病毒的接种、收获到病毒的灭活整个过程都直观的表现出来,用时仅两分半时间,这样不仅将大量的信息和繁杂的操作细节简化,学生也很容易接受,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例如讲动物细胞培养时,播放小鼠脾细胞培养学生实验视频,在讲到关键环节时,教师做出提示,播放完毕后以提问的形式重点讲解,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操作的技巧。除了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好多媒体之外,在授课过程中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如在讲细胞融合、转基因生物反应器时,提前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章,分小组发给学生或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学文章,课上主要步骤讲解完毕后,以提问或讨论的形式总结文章中各个技术环节的目的,药品的作用、分析出现的问题、讨论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事也是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三、调整考核方式,全面进行考查

考试的宗旨是检查学生对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4]。随着细胞工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据细胞工程的特点,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试时除了保持原有的填空题、简答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设计题,且比例逐年能加,从开始的按照给定的图片设计,到后来的“如何设计一个方案利用1-2年的时间引种奶牛、高产tpa药物的奶羊”等,再后来的“你打算如何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研究课题。(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 技术方案、预期结果、进度计划、应用那些细胞培养技术)”。这些题涉及到学生感兴趣的多种技术,答案不唯一,而且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比单纯考核这些技术要好很多,学生反映也很好。

四、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细胞工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注重课程的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4)

1.理论教学改革

突出重、难点,优化教学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各章节的逻辑性不强、理论表述较少,而应用技术细节则比较多,如果力求每个技术环节都面面俱到则可能效果不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抓重点放次要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4]。参考华中农大的全国教学精品课程对本课程进行指导和修正。教材的选用上,确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柳俊教授主编的《植物细胞工程》为教学参考书[5],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既说明了操作方法,又论述了理论原理,比较适合于本科生的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生物技术各领域的新成果日新月异,对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而且要把最新研究进展融入到教学中。这样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细胞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2.改革教学方法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课前或者课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课程短片引出本节课或下节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课程中寻找答案。细胞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图表进行讲解,技术中的很多操作环节,如无菌操作、植物细胞培养等操作严格规范,传统的板书教学难以保证教学效果[6,7]。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很直观地观察操作过程,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深刻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还应该注重师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情感,建设和谐课堂,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7]。另外,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强化教学效果[8]。学生亲自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掌握最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科研思路认识。明确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谨和艰苦的工作的科研观点,同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了解进行科学研究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有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为今后有想法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9]。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功能的发展日臻完善。教学管理系统、课件系统和课外作业在线提交系统的开通,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到课件平台系统中观看或下载由任课讲师上传的复习资料和多媒体视频,该途径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多的一个有力补充,也为一些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自学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可以建立细胞工程课程讨论群,在群里学生自由提问、自由表达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均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同时方便了教师对课程的教学改革[4]。

3.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方面,实验教学是生命类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整个课程的成败。另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任课教师关注实践性教学环节,真正培养一批技术上过关,操作上过硬,经得住用人单位考验的应用型人才[10]。

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一个个单独的实验(普遍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完全是理论内容的重复和验证。课程的方式大都由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际,教师先讲授整个实验过程,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表面上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动手完成了整个实验过程,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但从深层次上挖掘,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实验,而是被动接受,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11]。可以尝试给定几个实验题目,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实验题目,进而由学生初步制订实验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参考文献:

[1]刘锴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0-30,32.

[2]陈晓明,张建国.动物细胞工程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8):23-24,27.

[3]冯典兴.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44-45.

[4]董丽丽.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4:16(3):134-136.

[5]柳俊,谢从华.植物细胞工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王霞.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4):333,345.

[7]姜振华,周大祥.地方本科院校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改创新,2013:52,53.

[8]王义,刘思言,孙春玉等.在《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9):85-86.

[9]胡尚连,孙短,曹颖.植物细胞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136-137.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38-01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学课必修内容的第一个模块。本模块以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纽带,讲述了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变化特点,让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与模块2、3相比,该模块从微观的细胞解读生命,宏观可以感知,“微观”的生命本质,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抽象,涉及的内容相对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与细胞”,把细胞讲“活”,把课堂讲“活”,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深挖教材,寻找“活”的入手点

细胞微小,但却是有生命的。在授课时,挖掘细胞的生命体现,使学生认识到: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使得学生在惊奇的刺激下,自觉产生学习兴趣。这些素材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编排顺序,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寻,去挖掘。

在讲《绪论》时,细胞学说提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很多同学都能脱口而出,可是怎样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却是一个难点。结合初中内容,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绿眼虫等这些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既承接了初中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感悟细胞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加深同学们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理解。

高中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整体把握”的角度,从模块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模块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再上《绪论》的时候,我引导同学们看目录,从整体把握细胞:同学们发现都是以“细胞的”的形式来表达的,大致可分为“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物质代谢”“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有的同学看完之后,发出“细胞”的一生的感叹。再次体验细胞是“活”的。

在“细胞”结构章末总结时渗透。如同客观世界一样,细胞有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如: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结构与功能的核心,它与其他结构一起,使细胞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从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免疫反应等功能。生物膜系统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将细胞分隔为各个小的空间。既能够分工也可以相互合作完成了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装和分泌,承担起生物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溶酶体的消化作用,线粒体的动力工厂、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的体现,都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

2 例子、图片增多,贴近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确立生物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课程植根与学生生活的“土壤”,具体体现在:

模块教学中,图片较以前增加。仅北师大版《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标名的就有106幅。所选用的插图都非常精美,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图文结合得非常恰当,更为重要的是图片紧贴生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构成生命的元素”中“患佝偻病的儿童”显示儿童缺钙的危害;“桃树的黄叶病”体现了果树缺铁的影响;“水是生命活动的第一要素”中“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7%”体现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新鲜与枯萎的花朵”直观体现水对植物细胞形态的影响。这些图片均来自于生活,同学们能有切身感受。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将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模块教学中,实例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如根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得到的启发,在“选学”内容中安排用各种人造纤维造成人工膜,对海水淡化的处理,制成的人工肾,血液透析膜等内容,在“开阔视野”小专栏中安排溶酶体与硅肺―― 工业上的职业病形成成因。涉及细胞的癌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对图片的理解,提醒同学们对“开阔视野”、“选学”内容的关注,把图片、实例与生活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方法。

3 教学方式灵活,“活”动多起来

绘制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由于多媒体的采用,使的教师动手绘图的机会大大减少。在平时的授课时,教师尽可能在黑板上勾勒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简笔画示意图,学生临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刺激,记忆更加深刻牢固。同时要强调注意突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特征,结构名称对照,使学生明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少。生物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开展好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后续模块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安排的实验、探究等活动占了全部必修模块的近一半的内容此外,在本模块的过程中,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完成教材中实验,而且尽量不要将探究性实验演变为验证性实验。

教学方法多样。对于微观的细胞,基础理论理解起来抽象。因此,在基础理论模块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法、讨论法及比喻法等教学方法,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最好素材。“探讨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高中生物新课程各模块内容中的每节都用“问题探讨”来创设学习情境,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自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和问题,让学生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后“练习”和“自我检测”中, 也设有大量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目的是要构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创设一种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情境,加上教师的延伸和补充,能使学生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6)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的一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后续临床课程的基础[2]。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从分子细胞层面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为专业课学习和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是新形势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7-8]。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1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法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均需要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并根据教材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因材施教,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基础理论,由浅入深。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构建并完善由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等所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基础实验技术的理解。授课教师应该以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较多,但课时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应精炼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授课。该门课程的必修内容是认识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精练授课内容,突出重点章节,同时,课后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2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使用启发式教学。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启发式教学相比传统单纯由教师讲课的教学方式更具有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培养,因此,启发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有很多细胞结构图和分子机制图需要制作成动画,以使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视频课件资料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使用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事实案例基础上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还应该熟悉细胞的病理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但是由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案例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1.3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内容:(1)建立和完善理论课程的考试题库,保证理论课程考试的有效性;(2)根据本院开设的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设置相对应的考试题目;(3)指导学生撰写综述性论文或科研标书,以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优化考试形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方式:(1)构建综合丰富的考试方式。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试体系;(2)增加创新能力考试的比重。任课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写出科研标书并进行打分;(3)增加平时表现考试的比重。平时表现考试主要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分并记录。然后,优化评价方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期末闭卷考试及平时表现考试优化评价方案。理论课考试中的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理论课总成绩的70%,试题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同时理论课考试中也包含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学生完成综述性论文的情况。

2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2.1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大纲。由于受到课堂学时及硬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很多院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验课内容仅仅局限在一些验证性和基础性的实验。任课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开一些与理论课程密切相关并且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课教师可以在基础性实验之外开设一些探索性及创新性较强的综合实验,例如细胞融合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等。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然后,设置开创综合实验。任课教师应当结合理论课内容及相关临床应用,修改完善实验课教学大纲,科学设置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为重点,在实验课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强且创新性强的综合实验,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设想,培养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

2.2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首先,应用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相比,在启发式的实验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在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后,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过程,然后分析研究最后得到的实验结果以探索实验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方便课堂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以方便地解决一些不容易讲解或者难以开展的实验。另外对于某些受条件所限而不便亲自操作的实验,学生可以观看教学演示片,全面了解这些前沿实验仪器的结构、性能和用途。然后,开展研究型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程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研究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放式研究型的实验课教学,让学生经历严格的科研训练,为以后申报、参与以及实施各种创新性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2.3实验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为全面、科学地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改革后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考试内容应该以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为主,以考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辅。这种改革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拓宽学生对实验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考。其次,优化考试形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课程的考试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时段的综合评测,包括平时课堂考试及综合实验考试,平时课堂考试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考试等。然后,优化评价方案。实验课的考察应该以考察学生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为主,包括以下几点:(1)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2)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技术手段、实验操作方法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3)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占实验课总成绩的60%。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科研工作并积极学习本课程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最前沿的实验技术。其次,任课教师也需要精心把握课程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并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交叉运用。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在上课时适量引入案例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任课教师也需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比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并不断探索研究新实验,使实验课堂更富有学术气氛。以上这些举措是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具有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郑皓 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

参考文献:

[1]杨宏新,王妍,李晓丹,等.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933-936.

[2]丁童.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559-560.

[3]蔡丽希,陈小萍,许桂芬.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696-697.

[4]付燕燕,陈彦,吴健,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35-136.

[5]唐历波,李栎,肖憬.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治学之法,2014(6):178-179.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7)

细胞工程(cellengineering)是指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形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1]。是现代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主修课程[1]。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工程开设时间不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均在探索之中。对于海洋类高校任课教师来讲,如何将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工程的教学与海洋特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这一领域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此,我们课程组近几年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做一总结介绍。

一、增加总课时,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

随着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海洋经济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细胞工程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并熟练掌握其基本技术,我们增加了总课时,共计64学时。由于细胞工程是一门研究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加大了实验课所占比重,使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数之比达到1∶1,各占32学时。

二、选择适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教材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用的版本较少[2]。根据教材的适用性我们选择了高等出版社出版、李志勇主编的《细胞工程学》,经过课程组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了教学内容,并制定了教学大纲。该教材以细胞工程应用作为主线,在细胞工程简介、理论基础、基本操作技术等基础之上,增加人工繁殖技术、新品种培育技术、生物制品生产和细胞疗法与组织修复4篇内容。该教材内容非常全面系统,编写方式等非常适合海洋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同学使用。

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生物学,其作为一门课程在细胞工程开课前已经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开设过,所以在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时精简了这部分内容使其更简洁、清晰、明了[3]。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学组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筛选,例如加大、加深应用实践部分章节的学习(人工繁殖技术,特别是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和核移植即克隆技术的应用),相应的删除学生们在《基因工程》中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基因生物反应器》,避免学习内容重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安排得当。

对于细胞工程实验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体现“五性”即“基础性、系统性、高效性、实用性、科学性”[4]的原则,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把验证性实验变为设计性实验,单一实验变为连贯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细胞工程实验与海洋类的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部分同学因为实验兴趣会深入开展项目的研究,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利用课堂讨论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为了解决细胞工程涵盖内容广、热点变换快的问题,我们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穿插安排了2次讨论课,内容包括:①选题:根据所学章节重点内容提供相关讨论主题,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相应主题查阅文献。②以主动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讨论,同学自由发言。③针对发言同学的综合表现给予评分④总结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并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解释和阐述。讨论课结束后,我们还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同学们针对课堂授课改革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如改变灌输式教学法而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员的自主思考、独立学习和动手能力,主张讨论课适宜安排在理论课程中间,次数可适当增加,题目应更贴近生产实践和与我校科研实际相结合[5]。通过设立讨论课,同学们普遍对细胞工程这门学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对自主式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同学对于课外学习资源的需求相比明显增加。

2.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教条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组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将实验教学过程与具体的涉海类研究课题相结合,在实践所有实验项目的同时,完成相关科研课题。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

四、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全面进行考查

为了充分引起学生对细胞工程理论课和实验课的重视,进而牢固掌握细胞工程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我们加大平时成绩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比重。

其中,理论教学将平时成绩由一般课程的30%调整为40%,主要涉及出勤、作业、讨论、回答问题与日常表现五个部分。从2008生物技术到2010生物技术三届学生的总体表现良好,90分以上优秀的学生所占比例平均为45.0%,80-89分良好的学生平均占27.5%,70-79中等的学生平均占20%,60-69分合格的学生平均占7.5%,此举受到同学们普遍欢迎和好评。

其中,实验教学模式的考核体制从知识、技能、态度和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实验考核分常规考核和论文答辩两种方式进行,各占50%。

常规考核:按照教学大纲和实验课的要求,首先构建实验试题库,以抽签和限定时间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该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同。

以论文答辩的方式考核:以PPT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PPT制作、回答问题、汇报表现、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环节进行评分,测试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与常规考核方式相比,学生更倾向于此方法。

五、关于进一步改进细胞工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综上,通过几届学生的实践和努力,无论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学习兴趣,还是对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程度都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这几年从事细胞工程教学的一些经验,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细胞工程教学质量:(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课程教材建设。面对当前细胞工程实践课程教材匮乏,知识更新迅速的特点,相关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践选择适宜的教学参考用书,特别是对于海洋类高校,更应该将科研实践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2)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精品课程网站中自主学习,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与学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反馈机制,以利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探究。这也是我校细胞工程教学将要做的工作;(3)设置具有海洋类专业特色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在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各地海洋类高校应当切实联系当地实际,为学生设置具有鲜明海洋类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添砖加瓦,切实体现海洋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优势。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第11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浙江海洋学院第12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安国利.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梁万东,杨纪锋,李伟.细胞工程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74

[4]王红霞,张光谋,杨保胜.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15-17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8)

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外有一层细胞壁,原生质体是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成为作物改良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实现植物细胞融合之前必需获得再生能力强、活性高的原生质体,同时原生质体比较“脆弱”,培养条件和影响因素很多,因此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和原理,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学情分析】

本科二年级已学过《细胞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课程,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细胞生长所需基本元素有所了解,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原生质体培养方法、条件、注意事项等,为下一节“原生质体融合”课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培养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研究性教学和实践,加强学生对细胞工程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情感目标: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提问、交流、讨论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培养学生解决细胞工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技术和细胞工程的兴趣。

【教学手段】

教师讲授、分组讨论、模拟实验和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原生质的制备以及培养条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什么是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将植物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振荡培养分散成游离的悬浮细胞,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纤维素,占细胞壁干重的25%~50%不等;(2)半纤维素,平均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3%左右;(3)果胶质,一般占细胞壁的5%。

二、课堂教学

【问题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不同,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如何获得去壁的的植物细胞?这就是我们说的原生质体。

【学生讨论环节】

【老师小结】第一种方法是用机械切割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酶解的方法。酶解方法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使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降解细胞壁成分,获得的植物细胞,即原生质体。

【问题2】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保护作用,如果用酶解的方法去除细胞外面的细胞壁,如何才能保持细胞不会破裂?

【学生讨论环节】培养液中加入一种渗透稳定剂,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老师小结】是的,通常有二种方法来保持渗透平衡:

(1)糖溶液系统:包括甘露醇、山梨醇、蔗糖和葡萄糖等成分;(2)盐溶液系统:KCl、KH2PO4和MgSO4等成分。

【问题3】用酶学的方法获得原生质体取材的时候有什么考虑?

【学生讨论】选取生长旺盛的组织来作为实验材料,如无菌试管苗叶片、下胚轴和子叶、培养细胞等。

【实验演示】原生质体制备过程和仪器设备

仪器和设备:离心机,无菌培养皿,离心管,无菌操作台。

试剂:酶液,洗液,液体培养基。

【研究探索】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有酶解、离心,如何检测收集到原生质体的活性?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你们的实验方案。针对下列问题开展讨论: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2)如何测定原生质体的活性?

【学生分组参与】

1.目测法: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根据细胞形态和流动性来确定所分离的原生质体活力。

2.伊凡蓝法:伊凡蓝这种物质不能自由穿过质膜,只有当质膜受到严重损坏的时候细胞才能被染色,所以通过细胞是否被染色来确定分离的原生质体活性。

3.FDA法:二乙酸荧光素(FDA)是一种非极性化学物质,可以自由地穿越细胞质膜,在活细胞内FDA被酯酶裂解可以发出荧光,由于荧光素不能自由通过质膜,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观察具荧光的细胞来确定所分离的原生质体活性。

【问题4】影响所分离的原生质体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师生】结合上述分离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实验所用材料的生理状态和幼嫩程度;

2.酶解条件:酶的质量和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酶溶液的渗透压等;

3.分离条件:离心的次数和速度、纯化方法和分离所持续的时间长短;

4.环境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环境的温度以及分离用具等。

【问题5】如何对收集到的原生质体进行计数?

【生活实例】平时你感冒的时候医生要对你血细胞进行计数。

所用仪器:计数器,显微镜。

【师生探索】

1.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实验数据?

【学生参与】通过计数每一个大方格里的原生质体数,移动不同视野求3个方格(红色)分别的计数,求其平均数。学生动手计数并算出平均数。

2.如何通过计数器来换算原生质体的密度?

【老师】通常原生质体在104个/mm3条件上生长的比较好,如何通过计数来调节原生质体的密度?

【学生参与】计数器上显示方格的深是0.1mm,面积是0.0025mm2,一个方格的体积是0.1×0.0025=0.00025mm3,如图所示,如果在红色方格中有10个原生质体,它密度就是10/0.00025mm3=4×104/mm3,现在所得到的密度要比理想生长的大4倍,如何处理?

【学生】用培养液来稀释4倍。

【问题6】如何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如何?

【老师】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1)液体浅层培养;(2)固体培养;(3)液体—固体双层培养。

培养基的成分:

1.无机盐:大量元素浓度;NO3-和NH4+的比例;Ca2+浓度。

2.有机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糖及糖醇等,酵母提取物、水解酪蛋白。

3.激素:常用的激素:NAA、IAA、6-BA与2,4-D。

4.pH值。

三、课后拓展

1.你是否想到有其他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和技术?

2.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原生质的分离效果?你如何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和污染的可能性,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环节和问题?

四、教学反思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48-02

Study of TCM bioengineeing

Ouyang Xuejian

【Abstract】From angle of TCM bioengineering probe into TCM basic theory and way of study, to basis of TCM and clinical research mean much.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iology; biotechnology; study

随着TCM的不断创新,用现代中医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完善TCM的基础理论是必经之路。

1生命之书

1960年首次被破译遗传密码,分子生物学家对复杂的细胞分子进行了分类。人类基因从远古到现代以密码的形式表达出来,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常有一种误解基因代表每个特性,这种误解并没有因基因测序而被消除,并被加强了这是因为单基因病被讨论[1],事实上许多遗传性疾病是由多个基因以某种未知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基因组的解译,象征着思想变革的始点走向未来。

2生物学革命

细胞生物学革命并不是基因组的解译,而是基因行为方式和序列间相互作用的发现,但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到体现, 即阅读细胞故事要归功于生物学-DNA芯片[2]。它能同时观测许多基因行为的是基因组测序。即一个细胞随时有数千个基因开启,它不仅开启一个或两个基因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再将它们关闭,但其理论的构建并不是轻易获得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8],简洁一流的理论很少见,蛋白质A开启了蛋白质B,然后激活蛋白质C,如果大家能理解将对研究很有帮助。生物学家并引入了物理学概念,寻找简洁一流理论,但是并不表明研究的系统是简洁的。物理学家设计的理论用于解释大量分子行为,如氧的弥散在介质的作用下,个体特性会淹没在团体行为的模式下。基因和蛋白质更具挑战性,因为它们不移动,不随机相互作用,但能选择性的参与某一功能性活动。化学提供了另一组工具,一些非生命系统中的化学过程与生物化学过程一样复杂混乱,但并不妨碍被计算机模型所获取,其结论是使复杂的模型简单化,原因是一些成分可以被忽略。

3计算机模拟艺术

它不仅分析数据也是一种重要工具。物理学家把其艺术带入到了精密状态,天体物理学家能模拟整个星系世界,生物学家就能模拟细胞的微观世界。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真实细胞,预测基因活性与细胞功能变化的基因组,并建立了数据库。研究细胞中多种过程的比较模型,许多蛋白质能同时催化大范围化学反应,不同反应的相对重要性会因基因被激活而产生某种蛋白而再次关闭,来模拟整个细胞行为。工程学认为一个细胞事件不会简单的导致某一事件发生,有时一个过程会影响某个过程发生,用工程学术语描述就是反馈。即角加速时人体向一侧倾倒,此时膜半规管内淋巴液向相反方向流动刺壶腹嵴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平衡中枢维持人体平衡,这就是人置与平衡中枢间的反馈,这种自我调节在工程学中十分常见。即可用“控制论”和“系统论”来描述它,生物学家已应用在细胞中。描述生物学功能包含扩大、改编、加强、绝缘、纠错和一致性检测等概念。描述新的生物学语言将来源于综合科学,即计算机科学或生物工程学等学科[3、4]。

4网络生物学

世界范围互联网中的信息总是最新的,那里有通信、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为网路提供能量、电流、水、物质、友谊等,细胞网络它们是如此相似。细胞中每一类分子都视为网络的组成部分,任何两个分子之间均有联系,共同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结论就是细胞网络与许多社会网络一样,有着相同的连通结构。这样的共性对于定义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很有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网络都相同[5、6],有时几个连接破坏而迅速瓦解,有时即便有许多连接被破坏,任何两个节点间仍可保持通畅,细胞网络也是如此。理解了生物学网络的特点,为组建细胞自身系统对其研究奠定了基础。

5生物学模块

基因通常结队工作当细胞分解糖产生能量,激活一组基因来产生各自所需要的酶[7]。理论生物学家提示如果能够找出这类“联合作业”,并将其视为独立分子来理解细胞的复杂活动。即一部分制造蛋白质,一部分复制细胞分裂的DNA,其他部分对特殊的酶做出响应等等。但这些分子不是基因简单的组合,它们包括了蛋白质,RNA小信号分子和富含能量的分子,即酶等共同执行其功能, 蛋白质组学显示了它的特殊贡献。即细胞分裂模块包裹在膜内,如线粒体是能量的“工厂”。就像组建大楼一样,模块之间通过一类或几类介质分子相互联系,各部门备有“办公室备忘录”这就解决了每个突发件事的需要。可想象设计一种更精密的特定模块,其小部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模块延伸到整个细胞。模块的功能来自其他模块一部分输入,并产生输出影响其他模块。其集体行为的概念类似于生物物理学概念,能表现模块的特性。即模块大部分功能特征,来自于潜在成分的特征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集合的特征。这对于生物学家来说是陌生的,但将来会习惯这样的描述。

6TCM生物学

TCM生物学家用生物学微观实验手段,即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网络工程、生物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等[8-11],模拟与解释TCM的基本理论。需要生物工程、网络工程与程序工程等共同参与形成综合性科学。TCM把“天体”对生物体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在疾病诊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考虑了季节变化。即冬天益气活血,温肾助阳;春天滋阴润肺,滋肾柔肝;夏天养心安神,清热解毒;秋天健脾温肾,滋阴补血。TCM早已认识到天体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应用在临床实践中。至于经络到底是什么还没有谁在人体内剖析出来,但临床工作中银针证实了它的存在,并以唯物主义的客观事实传承下来,如何完善它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7TCM诊疗技术

TCM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疗技术是根本,特别是中草药、民间医学很多精髓尚未开发。如西医治疗感冒居高不下的体温(40℃)什么手段都用上了,TCM一付汤药就能控制体温即治愈。肿瘤压迫所致的面神经麻痹,TCM不用开刀减压针灸就能矫正,这说出来好象不可思议但TCM做到了,TCM就是这么神气有待进一步挖掘。TCM不仅应懂得自身的基础理论,并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出来,让世人相信TCM接受TCM,让TCM走向世界。

动物细胞工程论文篇(10)

abstractthe opening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in animal cel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ve teaching links such as experiment project design,project discussion,experiment operation,experiment report andexperiment summary were actualize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turned out fine. while,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bout this teaching mode were pointed ou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etter opening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animal cell engineering;opening 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mode;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西南科技大学地处四川省绵阳市,是中国西部的一所重点建设学校。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共有7个专业,其中包括生物工程专业。由于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要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验、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笔者在优化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加强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强化实验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项目大多属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且内容多是依附于各门课程的理论授课而开设,实验方法刻板,学生上实验只是被动应付、机械操作。这种“照方抓药”的实验形式极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加大了对本科教育的实验建设投入,大大改善了本科生实验条件。2010年,生命学院抓住学校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契机,根据实际情况,申报了一个实验室建设项目“生物工程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学校的批准并立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实验室软、硬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放到了重要的位置[1-2]。

1课程简介

《生物工程大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实验课,主要包括发酵工艺学、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3部分,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动物细胞工程的实验周期相对稍短一些,同学们对动物细胞工程兴趣会更浓一些,因此,在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上应率先进行开放教学模式摸索。

2教学形式

教学共分为5部分内容,包括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讨论、实验操作、实验论文报告、实验总结。

2.1实验方案设计

笔者在进行《动物细胞工程》理论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特别感兴趣。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在课程结束时,安排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方案设计——小鼠××细胞系的建立,该设计既是理论课程的一个结课报告,也是本实验的一个实验指导。为节省材料,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8个人,然后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2个人。每个大组发放1只小白鼠,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自由选择目的细胞,包括肌肉细胞、肾脏细胞、肝脏细胞、肺细胞、骨髓干细胞等。这样在一个大组内就可做不同的细胞,便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节约了材料。

该次实验方案是一个完整的有关动物细胞系建立的具体方案,包括实验准备工作、培养基的配制、原代细胞培养、细胞的纯化与传代、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的冻存与复苏。在方案中,要求学生详细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方法与过程及注意事项,这就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因为每组学生所做的细胞不同,采用的培养及纯化方法也不相同,所需要的材料也不相同,包括需要哪些药品、试剂怎样配制、需要多少吸管,甚至连废液缸都要考虑到。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性,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由老师准备好所有器材,自己只需要按照老师指定的步骤,将老师已准备好的试剂一一的加进去即可。

2.2方案讨论

方案设计好以后,教师进行修改,主要指出一些原则上的错误,让学生进行改进,然后进行交流。挑选一个比较典型的小组,向大家汇报,让同学来指出其设计上的不足,再在老师的指点下,比较自己的方案,这样在讨论中让学生对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更加清晰。最后,给大家播放有关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教学录像,详细介绍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一些细节问题,让同学们事先有所了解。

2.3实验操作

大家的方案在讨论和看完录像后再一次进行修改,经老师修订同意后就可进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按大组领用所需的器材,自己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配制所需的试剂,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细胞生长的进度不同,同学们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来进行处理。为解决这个矛盾,实验室采取了全天开放、学生预约登记的形式,保证学生可以在预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2.4实验论文报告

该实验报告采用科技论文报告的形式代替传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技论文格式写出题目、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与建议。前言部分要求学生简单介绍实验的原理与目的,由于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与细胞纯化的方法很多,多种方法大多可以使用,学生甚至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但要求必须写出选择此方法的依据。材料与方法部分要尽可能详细,以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的能力。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讨论为重点部分,要求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若结果与预期不符,应分析原因,列出改进措施。最后,要求学生对此次实验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5实验总结

课程结束后要对此次实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对出现的一些典型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如染菌严重等。分析其可能的染菌环节,及操作上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3教学效果

此次开放实验教学,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与以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相比,该教学主要达到了以下目的[3-4]:

3.1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于《动物细胞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与实验操作有关的知识,而学生以前并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讲解起来非常空洞。比如,在讲授原代细胞的制备方法中,会包括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2种方法,这2种方法有何优缺点,应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等,这类知识教师通常在课堂讲授时只讲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具体情况需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相互交流就得到深刻的认识。

另外,由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而方案的设计必须建立在踏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的同时,必须理清楚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的能力。

3.2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训练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由于实验带教老师仅指出实验的名称,提供与本实验相关的实验器材、试剂、动物等,其余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按步骤进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置,教师则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在实验中必须充分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已掌握的技能,完成整个实验,包括实验的设计、操作的步骤、仪器和材料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等。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了挑战性,试验结果不是预先知道的,学生必须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严密的实验思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器材的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平时大家都不太重视,而通过实验,就有了切身体会,有的同学在做过滤除菌制备培养基时,由于无菌工作未作好,导致培养基染菌变浑浊而只能重做。由于各小组的实验材料和结果都不相同,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论文的格式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撰写论文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他们具有了论文的素材,就可以模仿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去完成,使学生获得了撰写科研论文的训练,掌握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3.3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

由于学生频繁出入实验室,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增多,师生之间可广泛的进行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对教师行业的尊重。

3.4培养了责任心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实验分小组,做到任务到人,每个人对自己培养的细胞都爱护有加,这种负责任的心态是在做别的实验时看不到的。与以往实验不同,同学之间是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做比较,都格外努力。成功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做设计、做实验,获到了很好的结果,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失败的同学虽然有一些丧气,但在认真总结教训和向成功同学取经的基础上,在第2次实验中还是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另外,由于实验过程中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协调进行,增进了同学的团结、互助、协调的精神。

3.5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中一些实验内容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好的实验技能,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在新实验开设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开放教学提高了师资队伍业务水平。从传统的实验教学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转变不仅对教学双方产生巨大影响,对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改革无疑会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发生质的飞跃。开放实验维护了学生的原创精神,能使学生在宽松的实验环境中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可以说开放实验是实验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4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4.1实验室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实验人数剧增、延续时间较长,仪器设备接待能力明显不足。因为细胞培养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所以,大部分操作都在超净台上进行,这样就造成对超净台需求的矛盾。而且,因为同学们大多是新手,操作时非常小心、谨慎,这样也常常导致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结束实验,设备流动速度慢,同学们等待时间较长。另外,由于学生人数多,人流量大,导致无菌室有名无实,也由此使一些同学的实验材料被污染。

4.2增加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

设计性实验教学比单项实验教学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为了充分利用设备,缓解实验室设备紧张的压力,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段,采用了学生预约、全天开放的实验模式。为了做好实验,同学们无论中午、晚上,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由于学生以前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教师必须随时在场给学生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做出更多的奉献。另外,由于学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教课老师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自己做一些预备实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4.3加大了实验费用开支

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这比教师统一准备要消耗更多的实验试剂和材料,从而加大了实验费用开支。而且由于大家所采用的实验材料不一致,虽然老师在审阅设计方案时,取消了一些耗费较大的项目,但是仍然需要准备各种实验相关试剂和材料,也造成了实验开支的大大增加。

5结语

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是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人才的实践基地。而要真正上好实验课并非易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6参考文献

[1] 常东胜,李涛,李静平.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7):810-811.

上一篇: 小学班主任经验论文 下一篇: 化学信息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