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48

耻文化论文

耻文化论文篇(1)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耻文化论文篇(2)

2011年5月20日,药家鑫一案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二审。二审裁定:驳回药家鑫的上诉,维持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死刑,的判决,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在社会上成为舆论焦点的“药家鑫案”算是落下了帷幕。一起刑事案件,怎么会在全社会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在强大的社会舆论背后,耻感文化在无形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一、耻感文化的渊源及传承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耻感文化的国家。日本学者森三树三郎认为:中国的“耻感”文化倾向更强一些,是耻文化的发源地。①中国的耻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耻”字在古汉语中写作“”,《说文解字》中对其解释为:“辱也。从耳,心声。”②《诗经》中曾写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③在《论语》中则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④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孟子集注》中写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⑤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在对《孟子》进行注解的时候也指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⑥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受到学者、思想家们很大的鼓励与尊崇,甚至一度成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耻感文化流传至今,逐渐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发展到现在,从通俗意义上来讲,“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 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⑦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又有何内在联系呢?

二、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舆论,就是针对特定的现实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⑧

在特定的事件、环境下,耻感文化和社会舆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彼此互相作用、相互推动,在不断的交融、循环中将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到更强的地步,反过来也加深了社会的耻感文化。

1、耻感文化推动社会舆论

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产生并存在于人格深处。人们内心对于犯罪行为的羞耻、愧疚,使得人们不自觉或刻意地远离、谴责犯罪行为。正是由于耻感文化的存在,使得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对犯罪者有反感、谴责的心理和行为。一旦发生犯罪行为时,人们普遍存在的抵触、排斥情绪经过蔓延、传播,会感染很多人。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导火索,这种情绪就会适时地爆发出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迅速形成社会舆论,并以几何倍数呈现不断扩大的势态。人们的耻感心理在舆论下不断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抵触心理逐渐加大。这样,在逐渐增多的耻感心理下,社会舆论也就会不断地增强。瞿同祖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难想像存在于一团体较小而接触更为密切的社会中,舆论制裁有更大的可能性。”⑨尤其是当犯罪行为打破社会的道德底线的时候,人们的耻感心理就会越强,所引起的社会舆论也就越大。“道德底线虽然只是一种基础性的东西,却具有一种逻辑的优先性;盖一栋房子,你必须先从基础开始。并且这一基础应当是可以为有各种合理生活计划的人普遍共享的。”⑩道德底线靠人们的最低限度的耻感来维系。在人们所普遍认可、遵从的道德底线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犯罪行为就变得不能接受、非常反感,不遗余力地进行谴责。

在“药家鑫案”里,药家鑫的行为非常恶劣、残忍,已经严重触碰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为大多数人所无法容忍。在耻感心理的作用之下,他的犯罪行为让很多人远离他、讨伐他,在众多的相同意见经过碰撞、汇聚后,逐渐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药家鑫所在的西安音乐学院的立场也在舆论中不断改变。一开始,学校的很多老师、学生集体写请愿书为药家鑫求情。然而,面对社会舆论,在“趋荣避辱”的心理下,4月22日西安音乐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刊登文章《我院师生坚决拥护法院对药家鑫案的公正判决》。反过来,西安音乐学院的行为又加强了社会舆论对药家鑫的讨伐力度。

2、社会舆论加深耻感文化

“中国古代是沿着由家而国的途径进入阶级社会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国家认同族长、家长自主的治家之权。⑾在古代,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单位。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作基础支撑的一个小的社会组织。家、家族是一个人最主要的生存空间,每个人的利益荣辱与家族的利益荣辱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在古代,每个家族都把本家族内有人犯罪看作是有辱家族门风的事情,整个家族都会感到十分羞辱、愧疚,甚至有人会因此而自寻短见以躲避舆论。这种耻感文化在传统的道德文化中生存并流传下来。一直到现在,人们在“趋荣避辱”的心理作用下,依然会远离、唾弃犯罪者及犯罪行为。尤其是在犯罪者的犯罪行为非常恶劣,导致大多数人都在声讨、谴责他的时候,即使与犯罪者有关系的人也会在耻感心理的影响下加入到“讨伐大军”里。这是耻感文化的一种表现。就这样,大多数人的情绪、意见不断地交流、碰撞,产生共鸣,便整合成了占据优势的“多数意见”。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多数意见”越来越壮大,“少数意见”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沉默。最终,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人们的耻感心理会越来越重,感到更深的耻辱感,从而陷入不断的循环之中。

在“药家鑫案”中,案情被媒体曝光之后,他的父母由于内心感到羞愧,离开了家,在外租房子住。社会舆论越强烈,他们内心的耻感就越严重。当药家鑫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时,他和家人、学校所承担的心理压力会逐渐增大。药家鑫内心所感受到的耻辱、愧疚在强大的舆论下不断加深,耻感唤醒了他的良知,使他进行反省、忏悔。

结语

从“药家鑫案”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推动、相互作用,耻感文化推动社会舆论,社会舆论也加深耻感文化。耻感文化与社会舆论彼此依附、共同生长。然而,如何更好地培养耻感文化、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也将是亟待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①沈婉蓉,《“耻”文化在日本――浅论日本国民性格之形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74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223

③于夯译注:《诗经》,远方出版社,2004:28

④徐志刚 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65

⑤[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351

⑥康有为 著、楼宇烈 整理:《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中华书局,1987:123

⑦郭聪惠,《论耻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前沿》,2008(9):166

⑨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23

⑩何怀宏:《良心论―传统良制的社会转化》,上海三联书店,1998:416

耻文化论文篇(3)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类型所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风气、国家治乱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2,“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3,“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4,以自己的言行“转移风俗以陶铸一世之人”是士人的责任。(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页)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过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至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又离不开“耻感”文化培育。

一、“耻感文化”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耻感”,也就是知耻心。知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所有不为,皆赖有耻之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善恶观念。划清善恶界限,支配行为趋善避恶;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厌恶丑恶的心理状态。近善远恶,择善而行;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基准或尺度。以善为荣,以恶为耻。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应着眼于“耻感文化”的培育,使公民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背离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一个人没有耻感或羞耻心,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不以恶为耻,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弃,没有对恶和耻的处罚,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一个人丧失了耻感,必定会无恶不作;一个社会丧失了耻感,就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不良风气,左右着整个社会大众群体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高兆明:《耻感与存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了“耻感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问题。面对学术圈中曝光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丑闻;医院里收纳红包、为高价回扣甚至会见死不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背信毁约、甚至毒害生命;学校里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职场上又跑又送等“潜规则”这样的话题,人们开始变得麻木,学着“习惯”。凡此种种。都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风气指受水土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由社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的习染而形成的人们趋同一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及生活习惯,人们对此自然而然、习以为常,进而成为人们自身存在的某中素质或能力。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像一种无形的制度,有着“不令而行,不禁而自止”的约束力。

社会风气有好坏之分。良好的社会风气承载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的是颠倒的价值观念和扭曲的行为准则。正所谓“俗美则世治且安,俗颓则世危且乱……天下之安危系与风俗”。(《落帆楼集》卷四《风俗篇》转引自《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41页)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近二十年,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领域还是社会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多都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但也有一些反映出人性的倒退甚至是堕落的现象不容忽视。要重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大厦,就必须寻回“耻感文化”。因为,一种“恶”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毁灭的将不仅仅是几个“贪官”几个无良之人,而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曾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说,即改朝换代叫亡国,道德沦丧、风气败坏叫亡天下。国家治乱关键在社会风气,并就此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苏轼也曾有言:“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实践表明。我们所正在致力于向前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法制经济,而且也是道德经济。法制和道德在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仅仅依靠法律不可能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它还需要有应有的道德约束力。一旦失去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就有可能出现以耻为荣或耻荣不分的风气。当前因缺少“耻感文化”而导致的畸形社会现象在人群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更要加强“耻感文化”的培育,寻回人们的“廉耻羞恶”之心。

二、培育“耻感”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保护、激发存在于人们内心的“耻感”?

耻文化论文篇(4)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贯穿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代表社会发展方向、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文学创作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要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大力推介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各种不辨荣耻甚至以耻为荣的不良作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方向。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在文化阵地建设和城乡基层文化活动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机构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阵地。对这些阵地要积极建设、充分利用。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电视文艺、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文化糟粕。原创网站:

耻文化论文篇(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9

通常认为羞耻情绪(shame)是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即以某种程度的自省和自我评价为核心特征的情绪[1-4]。在这一类别下,羞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自我是这种体验中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2]。

羞耻情绪对个体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一种有效的行为调控机制和动机性体验,另一方面则和心理病理症状的发展及维系有关。本文将综述有关羞耻情绪的适应和病理作用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勾画出其在个体社会心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1 羞耻情绪的功能

1.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对羞耻的关注并不多。他从人类进化角度出发,认为羞耻的体验和人类直立行走时把生殖器暴露在他人面前有关,反映的是自我暴露的危险性[5]。Lansky认为,弗洛伊德在理解羞耻功能上的贡献表现在以下2点:首先,羞耻被认为是一种防御背后的动机,和压抑有密切关系,即羞耻是一种起到警示作用的信号。其次,羞耻被看作是某种“心理大坝”,以适当的自我控制抵消渴望、冲动和驱力[6]。

由于弗洛伊德对羞耻的忽视,他忠实的追随者,尤其是经典驱力学派的学者,也未给予羞耻足够重视,仅将其视为某种本我-自我或本我-超我之间发生冲突的现象,一种对驱力的重要防御方式[7]。在后期驱力学派那里,羞耻已开始和客体联系在一起。如Levin就指出羞耻和文化规则的关系,认为激发羞耻的是自我暴露、他人的拒绝或对自我暴露和他人拒绝的预期,因此能起到调控人际接触,保证个体不被客体拒绝的作用[8]。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之后,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self)心理学学派更多将羞耻置于自体和自恋(narcissism)这一议题之下,被认为是自体心理学中的核心情感,而且更多的和自恋的发展联系在一起[5,9]。如在自体心理学背景下,Broucek提出,当婴儿发现母亲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认识到母亲是一个“他者”时,或当婴儿发现自己无法控制环境,即丧失全能感时,都会产生如脸红、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的行为表现。在Broucek看来,这即是一种原始的羞耻情绪[9]。鉴于羞耻体验能促进个体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故适度的羞耻体验会提高自体和客体的分化,从而促进个体化进程[9]。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羞耻更多地被置于人际互动过程(如自体和客体的关系)中来理解。虽然精神分析理论对羞耻情绪功能的理解和阐释更多来自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回溯分析,未直接使用实证研究来证实或证伪,但它提出羞耻会促进个体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并对个体化进程有所影响仍是相当有启发的观点。

1.2 社会生物进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情绪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完成的,目的是帮助个体的基因得以成功复制[10]。在此理论背景下,羞耻情绪被认为对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生存有适应性的价值[10-13]。

Fessler从进化和文化角度讨论了羞耻情绪在竞争及合作关系中的作用[11]。他区分了两种羞耻形式,一是更原始的羞耻,它是现代社会中羞耻情绪的原型,其激活是由于个体处于从属地位,在认知上更简单,且不太易受文化的影响。Fessler认为,鉴于具有优势地位的个体更容易生存,这类羞耻的进化意义在于激励竞争,从而获取更高的地位。另一种羞耻被称为“遵规守纪者”的羞耻,其激活是因为个体没有遵守某些社会文化行为准则。这种羞耻是一种社会监控机制和动机系统,增进个体遵从重要的社会文化准则,从而保障个体能在他人眼中建立更好的声望和“良好合作伙伴”的形象,同时也更好地判断他人是否是值得信赖的合作对象。支持两种羞耻形式的证据来源于比较心理学,即人类个体羞耻时的表现,如转移视线、低头、蜷缩身体等和许多灵长目动物表现出的服从姿态类似[11]。另一类证据来自Fessler对羞耻诱发事件的文本分析和跨文化比较的结果。在281名美国人和305名马来西亚人的羞耻事件中,他发现,羞耻诱发事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对应两种形式的羞耻:一是大约各有一半的美国人和马来西亚人会因为没能服从特定文化对某种行为设定的标准,且意识到其他人也知晓了自己的行为失误而感到羞耻;二是因为个体在社会等级系统中具有较低的位置,即在社会地位和声望的竞争中失败,这种羞耻在东亚文化中似乎更为多见(6% vs.12.8%)[11]。此外,Fessler还对不同文化中羞耻的同义词进行了语义谱图分析,发现在非西方文化中,羞耻更多和服从、尊敬、羞涩等词相联系[11]。

另一用社会生物进化视角来阐述羞耻功能的重要理论是Gilbert的生物-心理-社会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视羞耻为一种提示人际关系是否稳定的信号[12-13]。他认为,羞耻的进化根源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威胁体系,和竞争行为及证明自己被他人接受,为他人所喜爱的需要相关。羞耻是一种警报信号,提醒个体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是负面的,从而可能遭到对方的抛弃、孤立甚至迫害。Gilbert认为,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印象有重要的进化学意义,不仅会让他人更愿意和个体形成具有进化适应意义的角色配对(如朋友或配偶关系),还能增加个体所处环境的安全性。他用依恋理论的观察和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婴儿能识别照顾者的面部表情信号,并对此做出反应。照顾者负性的面部表情会成为一种威胁婴儿安全感的信号,从而让婴儿出现退缩和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很可能就是羞耻情绪的原型,或至少表明人类从出生就已具备表征自己在他人头脑中印象的能力。另外,他也引证了一些研究,如与社会评价有关的情绪反应(包括羞耻在内)会引发特定的神经递质(如催产素)或激素(如皮质醇)的释放,以此来证明进化的压力会迫使个体寻求在他人头脑中创造积极的形象,且这种动机系统也具备了相应的生理和脑神经基础[12]。Gilbert据此提出,进化过程让人类产生了一种特定的机制――“维持社会性关注的潜能”(social attention holding potential, SAHP),来监控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这一机制会产生两种评估,分别对应两种羞耻类型:(1)我觉得(或我体验到)别人会怎么评价我;(2)我自己是怎么看待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自己的。在前一种评估中,个体关注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因此会产生“外部羞耻”;第2种评估则会导致内化羞耻,个体注意力指向的是自我内部,和个体的记忆(如过去的羞耻体验)更为相关。Gilbert认为,这两种羞耻是不同的体验,尽管会有重叠,但仍具有不同的注意、调控和加工过程[13]。

在社会生物进化理论的框架下,不同学者都强调了羞耻社会性的一面,即羞耻体验(或为了避免体验到羞耻)会驱动个体遵从社会文化规范,或做出一些亲社会行为,从而让其所在的群体(或重要他人)接受和认可自己。但这些理论往往难以使用控制严格的实验研究来验证其理论假设。

1.3 情绪归因理论

情绪归因理论认为,认知归因在情绪体验中占据核心地位,情绪是和认知归因相联系的内心事件,这些内心事件又会导致生理反应的产生[14]。该理论认为羞耻是对失败做特定归因的结果,如在Tracy和Robins提出的自我意识情绪归因模型中,个体对诱绪事件做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全局的自我归因会引发羞耻,个体做不稳定的、特定方面的自我归因则会引发内疚,但诱因事件一定都是和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的目标有关的[3]。在羞耻的功能上,一个核心议题是它和内疚情绪的异同。Lewis对羞耻情绪的理解着重强调了自我认知的作用[15],他认为,羞耻用于阻断任何违反个体内部或外部标准或规则的行为,但和内疚不同,羞耻本质上阻止的是行为的主体――自我,而非自我的行为,以确保对标准和规则的服从[1]。

这一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描述了羞耻情绪体验的个体差异,即考察了特质性羞耻或羞耻易感性(shame prone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Lewis提出,指的是在面对负性事件时,有些个体总是会体验到羞耻,这些个体即被称为易羞耻个体[16]。归因理论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17],并在近20年内考察了羞耻易感性和各种心理特质及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18-21],一个总体的结论是,羞耻易感性和多种心理症状及障碍正相关。但也有学者认为羞耻易感性概念本身的界定存在问题[22],过度使用该概念,而忽视特定情境下的羞耻体验可能会忽视羞耻在日常生活中所行使的功能[23]。

情绪归因理论关注的是特定负性自我认知和羞耻情绪的关系,并提出羞耻情绪能确保个体服从规则和规范,但因为这种负性认知指向整个自我,所以会对个体的自尊造成重大影响,也更易对心理健康水平造成负性后果。该理论的优势在于精细描述了认知和情绪的关系,并发展出了羞耻易感性这一便于测量的概念,因而在近20年来也有较多数量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发展该理论对羞耻的理解。但该理论仅关注了产生羞耻情绪的认知内容和过程,并没有关注羞耻情绪唤起之后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内容上的差异;此外,它更多从个体心理内部活动和机制的框架下来理解羞耻,故可能忽略了羞耻情绪所具有的社会性。

1.4 小结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生物进化理论以及情绪的归因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羞耻情绪的功能: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羞耻在个体自体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社会生物进化理论突出的是羞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情绪归因理论则关注羞耻与特定自我认知的关系及作为1种行为倾向或人格特质存在的羞耻。3种理论对羞耻功能各有侧重的阐述背后是对羞耻情绪本身理解上的差异,这提示羞耻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可能存在不同的亚类型。此外,3者都不约而同指出了羞耻是一种行为调控的机制,在个体自我概念、自我认同的发展和维系以及社会化进程中行使着重要的功能。

遗憾的是,尽管羞耻被认为具有重要的适应,但总体上鲜有实证研究直接证明其适应性的一面,这可能是由于以往研究多使用量表测量“特质”型的羞耻,而并不关注作为一种情绪状态的羞耻,因而难以验证其作为情绪本身的功能。这是和难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发和测量羞耻有关的。其次,以往研究较少关注羞耻作为一种情绪信息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即忽略了其社会性的一面。此外,文化也是一重要变量,以往研究多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下进行,羞耻在其中可能更多被视为一种和个人缺陷及无能相联系的情绪,具有较为消极的意义;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下,如中国,羞耻的体验和表达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甚至推崇,从而被赋予更积极的意义。

2 羞耻情绪的病理作用

2.1理论假设

这类理论假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羞耻作为一种稳定的情绪反应倾向对心理症状/障碍的促发作用,关注的是羞耻背后的特定负性认知。以抑郁情绪为例,情绪归因理论提出,羞耻易感性高的个体总倾向于对负性事件做出内部、稳定、全局的自我归因,故在负性事件下感受到羞耻,羞耻唤起则进一步激化自我批评和抑郁情绪。因此羞耻在负性事件和抑郁症状间起到一种调节作用[23]。

其二是强调羞耻作为一种过度的应激反应的病理作用,这种理论倾向还会关注个体为防御过于强烈的羞耻而表现出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这些反应则会促发或维系心理症状,或本身成为某种心理症状。Lee等人提出的基于羞耻和内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即是这一理论倾向的代表[24]。该模型认为,发展和维系PTSD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适应不良的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图示,而羞耻和这些表征图示密切相关。研究者对羞耻、内疚和耻辱这3种情绪进行了区分,强调羞耻是自我责备型的归因,耻辱是他人责备型的归因,内疚则是和违反行为规范、伤害他人以及渴望弥补的信念有关。两种图式激活路径被认为和基于羞耻情绪的PTSD有关:“图式一致”路径,和“图式不一致”路径。在前者中,对创伤事件的表征是和有关自我/他人表征(如认为自我是有缺陷、软弱、无能、受虐的)的“羞耻图式”相一致的,因而创伤事件会激发羞耻情绪和相关图式,这种被激活的图式则成为个体主要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并导致个体体验到弥漫性的羞耻情绪及出现基于羞耻的侵袭症状,进而导致个体采用回避和隐藏的行为方式来避免体验或暴露自己“羞耻的自我认同”。在第2种路径中,创伤事件所提供的信息和自我/他人图式不一致,从而引发耻辱情绪。个体采用责备他人的归因方式来解释自我在创伤事件中地位的丧失和所受到的攻击,因而常常会体验到愤怒。

2.2实证研究

至今,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大多是相关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变量也以羞耻易感性为主,考察其和各种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近期研究则开始聚焦于羞耻情绪在心理症状及障碍形成中的中介/调节作用。

本文作者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和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Academic Source Premier(EBSCO)以及Elsevier Science数据库中分别使用“羞耻”和“shame”关键词检索1990-2007年间的中英文文献,发现和羞耻有关的主要心理症状和障碍包括 :低自尊[25-27],愤怒与攻击行为[18,20],社交焦虑[28-31],进食障碍[32-34],B群人格障碍(自恋型[35]、边缘型[36]和型人格障碍[37]),虐待及创伤后应激障碍[38-42]以及抑郁症状[43-46]。表1总结了研究较集中的心理障碍实证研究和基本结论。

从这些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3个趋势:首先,羞耻易感性和部分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正相关;其次,在具体病理模型中(如社交焦虑),羞耻情绪和某些特定的归因或信念(如认为他人对自己有负性评价)被认为在诱因和症状间起中介/调节作用,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可行的方向(降低羞耻感以减轻社交焦虑症状);最后,大多数研究是大学生样本的相关研究,缺乏对于具体理论模型的验证和对临床样本的研究。

2.3 小结

从上文综述中可见,羞耻的病理作用一方面可能是“过度”羞耻情绪唤起的结果,如过强或过频繁地体验到羞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调控羞耻失败的结果。尽管针对羞耻的病理作用有一些理论假设,但事实上对其在特定心理症状/障碍形成和维系中起到何种病理作用仍不明确,尤其缺乏对特定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实证研究。

3.结语

本文回顾了羞耻情绪的适应和其病理性作用。需指出的是,本文侧重的是羞耻作为一种具有动机性的负性情绪,其诱发和体验对个体的身心状态和行为的影响。总的来说,当今研究似乎在扩大羞耻情绪的两面性: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羞耻的建设性或适应,但较少有相关实证研究跟进;另一方面,以临床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主要从相关研究出发探讨其病理功能,关注作为一种情绪或行为反应倾向的羞耻,或特定人群的羞耻体验。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有待探索的问题:以羞耻易感性这个概念为例,其反映的究竟是一种特定的人格倾向,一种特定的情绪风格,或一种特定的归因风格?它是一个同质的概念,还是一个异质的概念?它是否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此外,对于特定心理症状/障碍而言,若羞耻被发现和其相关,那么这种羞耻体验是症状/障碍特异性的,还是非特异性的(比如说任何一种心理障碍的产生都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羞耻)?是继发于症状,或症状的产生可被视为调控羞耻失败的结果?这些都是今后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羞耻的两面性无疑带有人为划分的色彩,无论强调哪一面,或许都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或许较为恰当的一种看法是把其视为一个连续体,适应和病理作用是同一连续体上的两端。当羞耻被诱发或被体验到时,后果落在连续体上的哪一点则很可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诱发的情境、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个体的相关认知或图示、过去的经验和特定身份(如创伤、慢性疾病)、用来调控情绪的策略以及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如崇尚羞耻体验的文化)等等。换言之,羞耻本身并无绝对的“善”“恶”之分,其作用和后果是因地(情境)、因时(如发展阶段)、因人而异的。

参考文献

[1]Lewis M.The role of the self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s[M]∥Dalgleish T,Power M,Eds.Handbook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1999:125-144.

[2]Tangney JP.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Shame,guilt,embarrassment and pride[M].∥Dalgleish T,Power M,Eds.Handbook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1999:105-124.

[3]Tracy JL,Robins RW.Putting the self into self-conscious emotions:A theoretical model[J].Psychol Inquiry,2004,15(2):103-125.

[4]Tracy JL,Robins RW.The self in self-conscious emotions:A cognitive appraisal approach[M].∥Tracy JL,Robins RW,Tangney JP,Eds.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7.

[5]Morrison AP.Shame,Ideal Self,and narcissism.Contemp[J].Psychoanal,1983,19:295-318.

[6]Lansky MR.Shame and the scope of psychoanalytic understanding[J].Am Behav Sci,1995,38(8):1076-1090.

[7]Kinston W.A Theoretical context for shame[J].Int J Psycho-anal,1983,64:213-226.

[8]Levin S.The Psychoanalysis of Shame[J].Int J Psychoanal,1971,52:355-362.

[9]Broucek FJ.Sham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arly Narcissistic Developments[J].Int J Psychoanal,1981,63:369-378.

[10]Goetz JL,Keltner D.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M].∥Tracy JL,Robins RW,Tangney JP.(Ed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7:153-173.

[11]Fessler DMT.From appeasement to conformity:Evolution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hame,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M].∥Tracy JL,Robins RW,Tangney JP,Eds.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7:174-193.

[12]Gilbert P.Evolution,social roles,and the differences in shame and guilt[J].Soc Res,2003,70(4):1205-1230.

[13]Gilbert P.The evolution of shame as a marker for relationship security:A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M].∥Tracy JL,Robins RW,Tangney JP,Eds.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7:283-309.

[14]Scherer KR.Appraisal theory.Handbook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M].∥Dalgleish T,Power M,Eds..Chichester:Johns Wiley & Sons,1999:637-664.

[15]Lewis M.The role of the self in shame[J].Soc Res,2003,70(4):1181-1194.

[16]Lewis HB.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71.

[17]Tangney JP.Assess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roneness to shame and guilt:Development of the Self-Conscious Affect and Attribution Inventory[J].JPers Soc Psychol,1990,59(1):102-111.

[18]Tangney JP,Wagner P,Fletcher C,et al.Shame into anger? The rel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to anger and Self-Reported Aggression[J].JPers Soc Psychol,1992,62(4):669-675.

[19]Tangney JP,Wagner P,Gramzow R.Proneness to shame,proneness to guilt,and psychopathology[J].J Abnorm Psychol,1992,101(3):469-478.

[20]Tangney JP,Wagner PE,Hill-Barlow D.Rel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to constructive Versus destructive responses to anger across the lifespan[J].JPers Soc Psychol,1996,70(4):797-809.

[21]Thompson T,Altmann R,Davidson J.Shame-proneness and achievement behavior[J].Pers Individ Differ,2004,36:613-627.

[22]Leeming D,Boyle M.Shame as a social phenomenon: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dispositional shame[J].Psychol Psychother Theory Res Pratice,2004,77:375-396.

[23]Mills RSL.Taking stock of the developmental literature on shame[J].Dev Rev,2005,25:26-63.

[24]Lee DA,Scragg P,Turner S.The role of shame and guilt in traumatic events:A clinical model of shame-based and guilt-based PTSD[J].Br J Med Psychol,2001,74:451-466.

[25]O'Connor LE,Berry JW.Interpersonal guilt,shame,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J].J Soc Clin Psychol,1999,18(2):181-203.

[26]钱铭怡,黄学军,肖广兰.羞耻感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3):147-149.

[27]钟杰,李波,钱铭怡.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41-245.

[28]Birchwood M,Trower P,Brunet K,et al.Social anxiety and the shame of psychosis:A study in first episode psychosis[J].Behav Res Therapy,2006,45:1025-1037.

[29]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09-112.

[30]李波,钱铭怡,钟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9(5):304-306.

[31]李波,钱铭怡,马长燕.从羞耻感角度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团体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5):348-349.

[32]Hayaki J,Friedman MA,Brownell KD.Shame and severity of bulimic symptoms[J].Eating Behaviors,2002,3:73-83.

[33]Markham A,Thompson T,Bowling A.Determinants of body-image shame[J].Pers IdividuDiffer,2005,38:1529-1541.

[34]钱铭怡,刘鑫.北京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进食障碍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53-757.

[35]Watson PJ,Hickman SE,Morris RJ.Self-reported narcissim and shame:Testing the defensive self-esteem and continuum hypotheses[J].PersIndivid Diff,1996,21(2):253-259.

[36]Rusch N,Leib K,Gottler I,et al.Shame and Implicit self-concept in woman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The Am J Psychiatry,2007,164(3):500-508.

[37]Stuewig J,Tangney JP.Shame and guilt in antisocial and risky behaviors[M].∥Tracy JL,Robins RW,Tangney JP,Eds.The Self-Conscious Emo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7:68-90.

[38]Lee DA,Scragg P,Turner S.The role of shame and guilt in traumatic events:A clinical model of shame-based and guilt-based PTSD[J].Br JMed Psychol,2001,74:451-466.

[39]Talbot JA,Talbot NL,Tu X.Shame-proneness as a diathesis for dissociation in women with histori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J].JTraumat Stress,2004,17(5):445-448.

[40]Brown GW,Craig TKJ,Harris TO,et al.Child-specific and family-wide risk factors using the retrospective childhood experience of care & Abuse(CECA)instrument:A life course study ofchronic depression-3[J].J Affect Disord,2007,103:225-236.

[41]Feiring C,Taska L,Lewis M.A process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adaptation to sexual abuse:The role of shame in defining stigmatization[J].Child Abuse Neglect,1996,20(8):767-782.

[42]Feiring C,Taska L,Lewis M.Adjustment following sexual abuse discovery:the role of shame and attributional style[J].Dev Psychol,2002,38(1):79-92.

[43]Andrews B,Mingyi Q,Valentine JD.Predic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a new measure of shame:The experience of shame scale[J].Br J Clin Psychol,2004,41:29-42.

耻文化论文篇(6)

一、耻文化

耻文化是人类文化学者鲁恩本尼迪・科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的用语,是指由于特种活动方式而具特征的文化,重视别人的内在情感、想法和自己的面子。

在多神教的日本,神、佛等意识不那么强烈,日本人强烈意识到的是世人的眼光。即,不是靠正确与否决定行动,而是凭借世人怎么想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耻文化。耻文化出现与日本的社会构造有深刻联系。在遥远的弥生时代,日本因为水稻耕作很早就形成了村落共同体,形成封闭的人伦共同体和亲密情感的人际关系。另外,德川幕府吸取了朱理学重视忠孝的道德。以家长为首,家族成员必须服从“家”,武士阶层一旦有事,要与主家断绝,被迫承担连带责任,无法形成独立的个人意志、个人的主体性。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经常操心他人,特别是共同体成员对自己行为的批评,有回避和他人不同行动的倾向,在意别人怎么想,不断和他人取得平衡,接受他人影响,即自己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由于这些观点、态度、行为,形成了所谓“耻文化”的日本人的国民性。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耻”占有最高的地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羞耻都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日本每个人都很在意对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在日本的哲学里,人的心底有善行,所以把内心的冲动表现为行动时,自觉地践行道德,并且,人们积德行善,追求圆熟境界,企图去除羞耻。

二、“耻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

就像本尼迪・科特讲的一样,与西洋的“罪文化”不同,日本是以“耻”为基调的国家,日本的文化是“耻文化”。“罪文化”强调自律,“耻文化”重视他律。在“耻文化”的风潮下,个人的品行是高雅还是卑劣,行为是否正确,这些全靠他人来判断。所以日本人的行为原则是只要推测别人是怎么判断的,就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

日本人对神的罪恶意识很淡薄,在不道德行为方面,对社会的羞耻意识很强烈。对日本人来说,与受到神的惩罚相比,受到人类社会的惩罚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重要因素。真正的耻文化会促使人在外界强制力的基础上做善事。一般羞耻成为巨大的强制力,但是,要感到羞耻,需要别人正在当场或者至少确信有人在当场,即使不在当场也会强烈意识到有人存在。

耻辱感培养了日本人极端的自尊心,对于公开场合的嘲笑和批评等极其敏感,即使极小或善意的批评,也会使他们觉得对他人格的侮辱。被嘲笑的日本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嘲笑作为原动力,不断完善自我,想要消除外部的嘲笑。另一种是轻视自己或者欺负他人。轻视自己的最高表现就是自杀,例如武士剖腹。欺负他人也有不同的方法。一是报复嘲笑他的人,为自己正名;一是欺负第三者,以此宣泄心中的仇恨。进而,所有的日本人成为了被欺负、欺负他人的典型的人。

三、近年来日本的耻意识的改观

在日本,社会常识、世人评价是行动的标准。但是,现代日本对耻的意识,对社会的意识在下降。下面是日本维誉网列举的耻的行为。

在电车上、公共汽车里,当老人、孕妇、哑子及身体有障碍的人乘车时,决定自己装睡或开始操作手机,就像没有看到周围的状况一样;在电车、公共汽车里,常有人不把手机设成静音,或者通话。

日本人耻意识逐渐淡薄的原因如下。一是日本人的个人意识在不断提高。二是经常打游戏和看动漫书的日本年轻人中对现实世界和非现实世界的界线模糊的人数逐渐增多。三是由于战后经济发展和小家庭的形成,导致人际关系淡化。由此可见,近年来耻意识变得淡薄,其根本原因是人际关系的淡薄。

四、结语

耻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日本的耻文化养成了独特的性格,具有极端自尊心的日本人的性格,在特别“重视名誉”、“知耻”的武士道理论里有明显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耻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耻文化有很大衰退。传统的“耻文化”中有人的优点。所以,但愿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人,能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鲁思本尼迪・科特.菊与刀[M].长谷川松治.现在教养文库.社会思想社,1967.

[2] 炉干八郎.耻与个性――日本人的心理构造[M].讲淡社现代新书,1998.

[3] 作田启一.耻文化的重新考虑[M].筑摩书房,1967.

[4] 渡边幸一.忘记耻与自豪的祖国[M].河出书房新社,2008.

[5] 韩文红.日本文化概论(第二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耻文化论文篇(7)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耻文化论文篇(8)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耻文化论文篇(9)

一、一则新闻及联想

近日一则新闻(2013-03-27)报道了印度比哈尔邦3月的全邦高中升级考试中发生大规模作弊、乱象丛生的事件。

报道指出印度的现代教育制度承袭英国的教育体制,初中5年级之后,每年一度举办全国高中升级统一考试,很多学生是满身小抄,女生们把小抄写在每天戴着的围巾上,男生们则直接把笔记本放在裤子里。由于使用不正当手段考试,比哈尔邦学校考试委员会决定取消1600多名考生的考试资格,不但抓住了50多名替考者,还有100多位家长也因协助作弊被警方拘捕。这一报道令人震惊,这一现象令我深思。因为考试作弊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也时常出现。其实,早在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可见当时高等学校学生作弊的严重性。经过近十年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建立考试规范、完善监考机制、出台严厉的处罚作弊规则等,对考试作弊之风的迅速蔓延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二、作弊行为与廉耻之心

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仅败坏学校的学风,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令人揪心的是若让这些感染了不洁行为,又无反思的学生走上社会,不但可能损害我们的教育形象,如若任其发展,其作弊行为的“意识病毒”将会与人类的各种“意欲”交叉变异、衍生出各种损害社会的新病毒,最终动摇社会的稳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环顾我们的周围,现在不但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不但某些领导干部在职学历资格认证过程中的各种考试、考核,甚至学位论文撰写中也有作弊行为;甚至这种病毒已侵蚀到各种教师任职资格的考场中,一些参加考试的老师们也在作弊,且花样百出。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多数考试的背后一定与某些既得利益或者未来的某些利益相关。无论什么理由,考试作弊的目的就是或想蒙混过关巧取利益,或想不劳而获豪取利益。考试作弊的行为就是不诚实,就是不诚信。虽然作弊行为有大有小、作弊祸害有轻有重,作弊现象可以不断翻新,但作弊者都有着共同的社会属性,那就是缺乏廉耻之心。缺乏廉耻之心者,一定是不诚实、不讲诚信之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如若对此现象不能及时纠正,对作弊者不能及时教育,使作弊者从道德高度有所认识并感到羞耻,而是简单处罚甚至让作弊者有侥幸过关的得意甚至有成就感,那么未来这些“意识病毒”将会危及到你、我、他共同生活的社会,危及大家共同的利益。翻阅近年来媒体披露出的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个人为了升迁,可以造假学历;学校为了创收,可以贩卖文凭;运动员为了金牌,可以服用兴奋剂;裁判为了金钱,可以吹出黑哨笛;法官为了迎合权力或者资本的需要,可以违背法律精神,做出枉法裁决;警官为了获取私利,可以背弃职业操守,做出非法行为;不良社会团体为了获取金钱,大搞各种虚假评奖颁奖活动,最终损害民众利益;不正官员为了创造政绩,可以不顾老百姓的基本利益,欺上瞒下;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可以听任污染泛滥,可以生产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食品等等,这些新闻事件令人惊震和愤怒。仔细想一想以上列举的诸多不良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其实与考试作弊的行为在思想意识上一样,这些行为主体没有诚实之心,没有诚信之心,没有廉耻之心。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虽然学生考试作弊似乎危害有限,但若任其泛滥,不做教育,作弊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遵守规则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意识病毒”就会迅速蔓延,蔓延至社会,一旦社会人“作弊”必将危害一方。因此我以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与考试作弊的现象较真,有义务为刹住这股污染校园健康的“歪风”做有益的工作,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诚实守信,知道廉耻。

三、大学中作弊行为的处罚与教育

耻文化论文篇(10)

羞耻感是日本社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日本人把“不要发生让自己难堪的事”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基本精神来要求自己。“名を惜しむ”“じらい”“じ入る”“をかく”“を知る”“が赤くなる”等等这类语言表现正反映了这一点。这些语言表现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又与日本的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下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即“耻文化”。

一、本尼迪克特的“耻文化”理论

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其著作《菊与刀》中阐述了日本人的羞耻意识。她指出:羞耻感是对他人的批评做出的反应,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被嘲笑,被拒绝或者那个人自己认为被嘲笑就会感到羞耻。无论哪一种情况下,羞耻感都成为一种强大的强制力,因此,日本人的行为原理是推断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并把他人的判断当作标准来制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在“犯罪”和“羞耻”之间日本人更在意“羞耻”,杀人犯是杀害别人肉体的人而嘲笑者是杀害别人心灵的人,心灵远比肉体宝贵因此嘲笑是最恶劣的罪行。本尼迪克特也指出这点并称日本的文化为“耻文化”。

然而,“知耻”这种生活规范,最终变成规范他人行为的“他律”,也就是所谓的“他人本位”法则。日本人缺乏西方“罪文化”的自律性。换言之,日本是“耻文化”为基调,依据外来的强制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把道德的绝对标准放在羞耻意识上。

二、与“耻”有关的语言表现

在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日语中关于有关“耻”的语言表现有很多,下面将收集到的例子按照词性进行分类。

名词:名、、辱、体面、面目、名誉、じらい

动词:照れる、はにかむ、ずかしがる

形容词:ずかしい、申しない、みとっもない

惯用句及俗语:名誉をつける、をかく、を知る、の上り、名を惜しむ、名を立てる、がつぶれる、が赤くなる、むけがならない、体面を保つ(す)、面目ない、面目如、面目玉を踏みす、面目丸つぶれ、面目を失う、面目を凌ぐ、面目が立つ、面目を施す、一分を立てる、一分がる、穴があったら入りたい、、まりがい、ばつがい、かっこうが付かない、ひっこみがつかない

简单分析以上的例子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1,名词中多数都是汉语词汇,故我们可推测日本在吸收中国古代语言精华的同时也受到了当时“仁义廉耻”观念的影响,将这些词汇引进日本2,单独的名词、动词及形容词并不多,往往是三者相互组合来反映日本人的知耻心理。而且很多惯用语都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存在,如をかく(欠かない)、体面を保つ(す)。为什么日语中有这么多与“耻”有关的语言表现呢?我们还是要从日本的“耻文化”中寻找答案。

三、与“耻”有关的语言表现的文化起源

早在《万叶集》中就出现了“名を立てる”这个说法,由此可见日本关于“耻”的观念从古代开始就已存在。到了镰仓时代,这种观念变得越来越显著。据很多战记文学描写,镰仓武士常常说道“名こそを惜けれ”,“耻”对于当时的武士来说已然是重要的行为规范,因此也产生了“よき名を求め、しき名を忌む”这种“忌讳丢脸,避免难为情”的伦理。

这种“知耻”意识经过室町时代一直到封建社会的江户时代一直被传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视“名を重んじ”“を知る”的武士道的出现。对于武士而言,“名”和“耻”都是维持主从关系不可或缺的,“体面”“面目”的意识也更加被重视。后来随着町人阶级不断掌握了经济实力,虽然在町人阶级中不存在上下主从关系,但和武士阶层一样的是,个人的“体面”“面目”即“一分を立てる”“一分がすたる”这种生活规范也开始得到重视。受到他人的侮辱、被他人嘲笑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をれた”“が立たぬ”,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也要努力“一分を立てる”。就这样,“耻意识”中产生了“耻文化”,“耻文化”中产生了与“耻”有关的语言表现。

总而言之,日本的“耻文化”对日本有深刻的影响,也促使日语中出现了很多与“耻”有关的语言表现。因此,我们既要学习日语的语言也要学习日本的文化,并将两者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蓉.外国人からた日本の文化.崇城大学要(37)121-127 2012-03.

[2]山田隆信.日本人と「の文化 目白大学短期大学部研究要(44) A1-A13 2008-01.

[3]星野勉 『菊と刀にみる「の文化 国日本学(4)19-37 2007-03.

上一篇: 会计实训论文 下一篇: 特色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