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31

过渡教育论文

过渡教育论文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动迁户农民转变为居民,进入社区生活和工作,过渡型社区即城市化过程中由动迁户居民构成的中间型社区,它既有农村社区的特性,又有城市社区的特征。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文明,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厘清过渡型社区教育的特点并阐明分析过渡型社区教育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利于澄明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而且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内涵

过渡型社区是指在社会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由动迁户居民组成的社区,它是区别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定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指在过渡型社区内开展的教育活动。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教育的服务性、针对性、现实性等基本特点,同时它还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征,如示范性、传承性、融合性等。

首先,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服务性。过渡型社区教育是非盈利性质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过渡型社区的居民提高综合素质及精神境界,培养其归属感及主人翁精神。也就是说,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使“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1] 其次,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针对性。是指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有目标指向的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和谐是过渡型社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但和谐社区不是同一社区,而是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的目标是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一个“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等各个层次关系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2] 第三,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现实性。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可以引导社区居民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扎根于现实实际,逐步规范和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模式。第四,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示范性。 示范性主要是指过渡型社区教育对其他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积极来讲,一个过渡型社区的教育工作开展的好,组织的好,就会为以后类似的社区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反之,以后类似的社区建设就会遇到阻力,甚至会降低政府在民众心中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第五,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传承性。就是说过渡型社区教育在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过程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据调查,过渡型社区中外来人口高达50%左右。[3] 因此,过渡型社区居民自然要承受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冲击。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他们积极地吸取精华,扬弃糟粕,在社区转型过程中传承、保存了传统文化。第六,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融合性。在过渡型社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撞击,这些必然存在的矛盾造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过渡型社区教育有助于促进文化与文化的融合,满足不同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过渡型社区教育面临的挑战

过渡型社区居民一方面为了适应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又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展现自我人生价值,对过渡型社区提出了较高的教育需求。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对过渡型社区教育提出了挑战。

1、 教学内容层面

过渡型社区居民多来自分散的农村,他们在地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生活经验的不同,使得整个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意愿与受教育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据调查,过渡型社区居民鼓励开展并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常识、法律知识、卫生保健以及家庭安全知识上。大多数居民选择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目前过渡型社区开办的课程并没有征求居民的意见,只是社区教育组织者的个人想法或是政府部门的硬性规定,主要有“职业谋生型、文化消费型和主体发展型”三个层次。[4] 过渡型社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挑战。

2、 教学形式层面

过渡型社区大多是由农村动迁新建的,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些居民呈现一定程度的文盲状态,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或是主题研讨对他们来说,听不懂、学不会,当然就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居民在选择教学形式时更倾向于直观性教学手段,如通过专题讲座、观看录像以及文体活动等。换句话说就是多数居民希望通过新颖、生动、精彩的方式获取知识,这与当前单一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3、 教学时间层面

过渡型社区居民在教育活动时间上呈现零散性要求。对过渡型社区居民来讲,有的人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就变成了无业人员――时间相对充裕;有的人在失去土地后找到了其他的工作――时间相对较少。虽然超过半数的社区居民愿意在白天参加社区教育活动,但也有四分之一左右愿意在周六、周日参加,还有一些居民由于工作关系只能选择在晚上参加社区的教育活动。过渡型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必须兼顾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它必须在协调好教育时间与生活时间的前提下开展。

4、 教学成效层面

农民出身的过渡型社区居民职业技能水平差,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他们接受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学一技之长,为再就业做准备。从这样的学习目的看来,过渡型社区居民更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与技能性,对他们而言,“他们的要求是真真切切的,所以他们也希望这些需求能够得到的的确确的满足与实现。”[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可否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个人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缺乏实用性的社区教育,只能是满足少数人的经济利益需求,不可能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欲望和激情。

5、 师资建设层面

目前看来,在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工作者,都缺乏对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思想上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资金投入、人员保障以及教育成效的评估;其次,教师本身素质不高。过渡型社区教育从教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可想而知,有相当部分的人没有或很多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教育培训,其培训效果自然无法达到社区居民的需求;第三,过渡型社区的师资相关制度不健全。社区教育在我国开展只有十年,过渡型社区更是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所以没有可直接借鉴的过渡型社区教育相关的师资制度。管理、培训以及奖励等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会造成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的不稳定。

三、过渡型社区教育的路径澄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过渡型社区居民对过渡型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过渡型社区顺利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渡型社区教育进行路径澄明,以适应过渡型社区居民的教育多元化需求。

1、 建设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进行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建设的首先任务是开发本土化过渡型社区课程,本土化过渡型社区课程是指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地域性、乡土性的课程,它一方面积极挖掘本土资源,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资源课程化,另一方面又针对不同过渡型社区的具体现实,有助于实现过渡型社区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其次,建设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还应认真分析社区特点,在完成基本知识性教学的同时,进行特色化社区文化建设。如江苏省胜浦镇新盛社区结合社区内老人较多――约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7.9%――的特点,开展的“阳光老人”工程,把其作为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再如江苏省胜浦镇最大的社区――浪花社区,根据其外来人口众多――本地居民约4500,外来居住人口已超过7000人――的特点,成功启动并坚持的“互动型”社区建设,不仅体现了社区的人性化管理,而且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社区氛围。

2、 建设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共享

要进行过渡型社区教育,必须全面完善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派专人负责社区教育的师资建设,积极扶持并培养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其次,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培训机制。完善的保障体系,可以为建设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撑。第三,在培养专职教师的同时,积极聘用兼职教师,发掘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源。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指社区内部人员;二是指过渡型社区附近的高校资源。对于前者,可以通过社区聘用、公考公招等形式进入教师队伍;对于后者,则可以通过社区聘用,专家讲座等方式引入。这样一来,既能缓解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压力,又能引入先进的科研成果,推动社区建设。

3、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便于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过渡型社区教育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还原教师上课的情境。录制下来的教学光盘,可以为不同时间段的社区居民提供同等的教学,便于社区居民灵活安排个人学习时间。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远程教学的实现,也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

4、 开展多类别、针对性教学活动,体现社区教育的实用性

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目的在于提升社区整体的居民素质。然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接受社区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形式都不尽相同。如,对老年人而言,重在休闲娱乐;对青少年而言,则以提升个人素质为主;对失业者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重新获得一份工作,所以学习重点是一技之长,或是技能培训;对在业者而言,重点是从业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技能;对家庭主妇而言,目的在于获悉生活常识,掌握安全信息;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则重在学习地方法律法规,以及个人生理卫生知识等。结合社区的建设目标,针对性地展开个性化的教育,过渡型社区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庆龙, 冯杰.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5).

[2]、[3]、[5]郭彩琴, 丁立新主编. 过渡型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M].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20、18、95.

[4] 张广斌.价值定位与内容选择――社区教育研究新视野[J].职业与技术教育,2005(31).

过渡教育论文篇(2)

作者简介:白玲(1988-),女,山西长治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张桂春(1956-),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技术教育和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2JZD041),主持人:李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05-06

随着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面临着经济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这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核心技能人才,并减少个体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适应成本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对企业的贡献率,成为各国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话题。2006年,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Innovative Apprenticeship,简称INAP)在德国成立并召开了首次学术会议,主题为“学徒制的复兴:对学习型企业的回答”,这是学术界对现代学徒制发展情况综合考察后得出的结论[1]。我国2014年5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与8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都强调现代学徒制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毋庸置疑,现代学徒制成为了国际公认的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促进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以校企合作为特征,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安排和人才培养方式[2]。

通过比较目前国际上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几种重要模式,凸显现代学徒制在协调教育和就业系统、减少青年失业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分析说明现代学徒制是促进青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优选择。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学徒制如何在我国实现本土化,如何在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与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之间进一步发挥“绿色过渡带”作用,以帮助青年高效、顺利地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进行最低保障的探索则显得更为迫切。

一、现代学徒制: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优选择分析

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生两大活动场所的转变,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青年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缓冲剂、剂。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不同,其在从学校到工作过渡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较分析各种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模式,方可作出最优选择。

(一)国际上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际上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种,每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在每种模式中都必须跨过两个门槛,分别为从普通学校教育到职业培训(教育)的门槛,从职业培训(教育)到工作岗位的门槛,每种模式对跨越这两个门槛都有各自的解决办法。如何顺利跨越这两个门槛是各国职业教育提升青年就业率、将潜在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生产率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直接过渡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如图1),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两个门槛被巧妙地简化为一个门槛,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学生从学校毕业结束学生身份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并依据自身职业资格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员工身份。这种模式大大地降低了青年失业率,减少了社会上的问题人群,为学生提供了界限分明、身份明确、整齐划一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途径。但这种模式的运作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学校教育具有高水平,企业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很高的认可度;第二,企业内部具有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工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相应地,职业培训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1 直接过渡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在日本终身雇佣制背景下,职业培训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事,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自行构建了本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其员工进行从录用到退休为止的全程的教育和训练[3]。日本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其它成年求职者有着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截然不同的招聘标准,劳动力市场对年轻人开放得多;日本企业与学校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对学校推荐的适于本企业的学生较为信任,主要关注就业学生的综合教育素养和“可培训能力”[4]。正是这种平稳的、将门槛化二为一的、具有“全纳性/全员性”特点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模式创造了日本令世界瞩目的教育参与率和青年学生就业率。

这种模式给就业个体、企业及社会带来的益处不言自明,但随着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智能经济对企业经济的冲击力加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大幅度缩短,对个体和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企业的生命周期骤然缩短,产业、行业、职业的界限日渐模糊,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内部劳动市场的不平衡运作,致使这种直接过渡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

2.同时过渡模式。在第二种模式中(如图2),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借助双元制职业培训得以实现,第一个门槛和第二个门槛都比较低,学生结束学校教育后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平稳地过渡到工作岗位上。在此模式中,青年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中的一名学徒、准员工,作为学生的角色逐渐被作为员工的角色所取代。最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中,不论是学生身份还是学徒身份,都是有法律保障的。借助于健全的职业体系,教育系统和工作系统由于供需关系而彼此联系[5]。职业培训成了衔接学校教育与企业劳动力市场的桥梁,青年的失业率也较低,在学校与工作过渡中产生的问题人群也相对较少。

图2 同时过渡模式

毋庸置疑,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德国,此外瑞士、奥地利、丹麦、挪威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属于此模式。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在国际上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在双元制职业培训系统下,青年首先须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获得学徒身份,企业严格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培训条例》对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并且保障学徒在身份、薪资、学习时间、个人权益及相关待遇方面的合法权益;其次青年要以学生身份到企业适用的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必须按照各州规定的《理论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教学。非全日制职业学校是学习的自治场所,它与企业享有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同时过渡模式是一种受调控的模式,使学校教育的供给方避免了人才集聚的浪费,使工作市场的需求方减少了全面培训的成本,而且在合作中发挥了自身的特有优势,避免了各自原有的短板。对于青年而言,体现了资源集聚的效应,实现了个人潜力的充分挖掘。

3.推迟过渡模式。在第三种模式中(如图3),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基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实现的。青年在完成普通学校教育后,通过第一个门槛可以接受学校形式的职业导向教育,在学校职业教育结束时学生通常能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有的还会获得国家认证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这两种证书作为跨过第二个门槛的垫脚石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在这种模式中,第一个门槛很低,对青年人来说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场所的情景化学习和锻炼缺乏密切联系,作为进入就业系统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第二个门槛对青年人而言则相对较高,很多人无法实现一次性跨越,因此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就会出现推迟现象,这也就导致了问题人群的增大。究其根源是,学校和工作两大体系在本质上始终是分割的,职业教育是以供给为导向的,供需双方缺乏沟通机制。

图3 推迟过渡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正式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前属于典型的推迟过渡模式。但是就当前现实情况看,这一《决定》的仅从“名分”上脱离了以上模式,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在实质上并未实现真正扭转。正如“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6]的政策导向所言,企业和学校在就业系统和学校系统之间并不具有同等地位。

这种推迟过渡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与工作岗位特定人才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青年个体在职业教育中获得的质量、成本和收益失去了平衡,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可谓雪上加霜。

(二)国际上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模式的差异比较

国际上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无需赘述,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但因差异显著,所取得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不仅具有教育教学的功能,也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又因职业教育与培训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紧密联系,因此对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三种模式的比较不仅要看在各模式中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成本是否合理,还要看各模式给过渡主体即青年个体带来的质量保障,更要看各模式能产生的社会收益。

1.成本分担比较。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所涉及的主要投入主体有职业学校、青年个体和企业。在第一种直接过渡模式中,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施主要在企业内部,大多数学校无需承担这一责任,青年个体不但不需投入资本,还享有工资。因此,投入主体只有企业一方,职业学校和青年并未为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分担成本。在第二种同时过渡模式中,职业学校和企业为成本投入的主体,青年个体的投入相对较少,但三者都以不同的形式共同分担成本,为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过渡投入资金、资源和精力。在第三种推迟过渡模式中,成本的分担主体主要是职业学校和青年个体,企业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在成本分担中,主体越多,承担成本分担带来的风险越小,总体收益越大,合作就会越持久。因此,第二种同时过渡模式因成本分担的主体较为均衡,其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更具有长期优势。

2.质量保障比较。在成本投入之后,必然会有相应的质量产出,其衡量标准以过渡主体青年得到的质量保障为依据。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三种模式对跨越两个门槛的解决办法不同,青年作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主体,得到的质量保障也不同。在直接过渡模式中,两个门槛被简化为一个门槛,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转移到了企业内部,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青年获得的保障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培训,而这种培训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既缺乏国家监控又缺少行业组织的约束,因此其培训质量无从考证、无法保障。在同时过渡模式中,青年具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双重身份,而且都受到了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因此青年在职业学校接受的职业教育和在企业接受的职业培训都有可靠保障,其质量能够得到个人和社会的认可。在推迟过渡模式中,青年主要接受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在企业进行的实习难以获得保障。因此,在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模式中,同时过渡模式能给青年带来更大的质量保障。

3.社会收益比较。欧盟曾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努力实现的两个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应对更广泛的社会挑战,特别是致力于实现社会和谐[7]。职业教育与培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无法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就会导致一些青年成为问题人群,造成社会隐患,威胁和谐发展。直接过渡模式虽然将过渡门槛减二为一,减少了大量的问题人群,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终身雇佣制逐渐打破,作为唯一成本分担主体的企业经受的冲击力增大,在无法承受之时,问题人群将会骤然增加。推迟过渡模式因其第二个门槛比较高,很多青年无法一次性跨越,在推迟过渡中成为了问题人群,这一人群不断积累将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很多祸患。而同时过渡模式由于其两个门槛都比较低,又有职业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保障,因此,所产生的问题人群比较少,无论是作为个体的青年,还是作为组织的学校和企业,亦或是社会,在这种模式中都能产生最大收益。同时,这种过渡模式作为减少问题人群的一种方式符合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主张的“最大最小化原则”①。

从理论上讲,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受调控的同时过渡模式因具有合理分担成本、较大质量保障和最大社会收益的特点,能够促使青年平稳、顺利、高效地从学校向工作过渡;从实践上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做法也证实了这一点,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盟国家等都选择现代学徒制,并将其作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优选择,纷纷对原有学徒制进行改革,如英国1993年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1996年的新学徒制改革以及美国的青年学徒制等[8],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在国际上蔚然成风。根据欧盟2012年的报告,27个欧盟成员国中,在中等教育层面开展严格意义的现代学徒制的国家有24个,有14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广泛意义的现代学徒制[9]。因此,现代学徒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了国际上公认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优选择。

二、现代学徒制: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低保障探索

我国在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遇到的诸如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平衡等问题时,也借鉴了国际上现代学徒制的宝贵经验。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从2012年开始,连续几年都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并将其作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14年8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进一步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推向了实质阶段。2015年7月,人社部和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从另一主体的角度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提出了建议。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此仍缺乏一个本土化的明确界定。因此,首先根据学徒制在我国的演变对现代学徒制作本土化界定,并为使其在我国有效发挥作用进行最低保障探索则显得实为必要。

(一)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界定

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形态早在我国商周、秦汉时就在民间广泛存在着,并以多种形式一直潜藏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持续至今。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学徒制从古至今可分为家庭实施的古代学徒制、以工厂为主实施的近代学徒制以及学校和企业为平等主体共同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在近代学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转型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持续了很长时期的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可以将其称之为去学徒制。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正式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此时国际上正盛行着学徒制的改革,学徒制和这一决定中提出的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国内涌现出很多有关学徒制的研究,仿照国际做法,大多数学者将之称为“现代学徒制”。

从我国学徒制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即生长于家庭的工作生活统一体中,成长于工作场所中,后经去学徒制埋没在学校中,最终成为衔接学校与工作的桥梁,可以得出,学徒制作为一种涉及学徒身份、工作、实践、关系的规定,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经历了古代、近代的变革,以现代学徒制的身份重现在当前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古代学徒制和近代学徒制合起来可以称为传统学徒制。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经济社会背景、教育指导理念、制度规范程度、合作主体地位等因素上的不同。虽然现代学徒制不是一种全新的制度,但经过历史的演变,它以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特有优势,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成为我国促进青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现实选择。

由于各国学徒制的传统不同,应用现代学徒制的现实条件各异,为便于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在考查我国学徒制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状况,与传统学徒制相区别,以现代学徒制在国际上公认的“双元育人”、“双重身份”等本质特征为前提,在此,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界定为:在信息社会、智能经济下,以知识创新、自我实现、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为指导,职业学校和企业作为平等主体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范和激励下,以培养学生(学徒)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一种合作职业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效应用的最低保障

任何一项制度要实现其既定目的则需要相关保障条件与措施,现代学徒制在我国作为促进青年从学校到工作平稳、顺利、高效过渡的一种现实选择,为实现其目标也需相应的保障。因此,按照谁来实施、通过何种方式保障实施以及怎样实施的逻辑思路,结合国外现代学徒制取得的经验,根据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可对其最低保障作出如下探索。

1.主体保障:两大实施主体平等基础上的多元主体结构。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指出,“对于行业来说,学校和大学所教的大部分内容看起来并不是最适合的准备”。[10]现代学徒制作为“寓学于工”(Work-based Learning)的一种学习形式,不仅解决了亚当・斯密对行业与学校之间相互割裂引发的担忧,更为“解决低生产率、高失业率及促进从教育到工作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11]。而且它一改经典的观点,即“只有学校和实验室才是知识产生的圣地,知识的转换只能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转换”;用现代的观点取而代之,即“企业及工作过程更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12]。毋庸置疑,学校和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两大实施主体,也是其亮点和价值所在。

但以上这种真正的现代学徒制与我国目前存在的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式现代学徒制有着本质区别。《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推动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研究,但这种现代学徒制只能称为“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从国外现代学徒制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来看,真正的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不仅是两大合作主体,而且这两大主体还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具有平等的地位,双方才能共同承担培养培训青年的责任,尽所应尽义务,而不致造成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一方热、一方冷”的局面。我国学徒制历史上的以工厂为主要实施主体的“半工半读”学校只是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萌芽,去学徒制后以学校为主要主体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也不能称作现代学徒制。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首先要确保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主体的平等地位。

如果学校和企业培养出的学徒所掌握的技能技艺只符合该培训企业的就业标准,那么在无终身雇佣制企业的中国,青年不但不能实现“直接过渡”,反而在跳槽、转岗、换岗日益频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将导致同行之间技术技能的不认可,造成培训资源的极度浪费。为使作为与学校平等的合作企业在培训方面具有同行的认可度,应形成一个有效组织,发挥历史上行业学徒制中行业组织的作用,对企业在培训青年方面作出指导,形成规范,起到制约作用,保障和平衡企业、学校以及青年的利益。

此外,还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协调主体,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不仅关乎教育行政部门,还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各经济行业部门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顶层设计中,充分发挥各相关主体的作用,在实施中,学校和企业的阻力才会减小。

2.法律保障:政策文件与法律法规相得益彰增强执行力。正如“手段-目的论”所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除了需要多方主体的保障,还需要凭借一定的手段、方式得以实现。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只有在对最基本的权利义务进行保障的时候才使用法律文件,在职业教育领域内,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外,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决定”、“纲领”、“意见”等形式进行激励、引导和规范,这就导致相关决定执行得不规范、不彻底,甚至执行主体的不作为。我国传统学徒制经去学徒制,发展到“校企合作”学徒制的历程也反映了这点,目前“校企合作”的困境正是这一事实的写照。相反,正如前文同时过渡模式中,对学生与员工身份的法律认可一样,在国外,很多决定、计划都是通过法规条例进行保障的。在德国,“有什么样的先进教育思想,就一定能找到保障这一思想落到实处的法律条文”[13],其《职业培训法》、《工匠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又如美国的《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要求在各个州和州内的各个地区建立统一的系统,在学校系统和所处的社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将学术标准的学校教育与行业认可的工作场所学习结合起来[14]。还有英国的《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挪威的《学徒制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决定的执行度和效果。因此,现代学徒制若想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坚持原有的政策倾斜和奖励办法,更需要向国外学习,通过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

3.平台保障:利用企业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帕累托最优。在明晰主体责任,具有保障措施后,学校和企业则需借助相关平台开展青年的培养培训工作。第一,搭建广泛的企业合作平台。由于企业发展水平不一,优势技能领域各异,学校应根据职业岗位特征和能力目标,在培养同一专业同一岗位能力时都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企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在试点现代学徒制时可借鉴美国现代学徒制中采用的“合作教育”模式,不要求学生工作的领域与其职业目标一一对应,而是在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职业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把能力目标分成若干个子能力目标,根据不同子能力目标,选择能够为此能力提供最佳培训的企业。在此,还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取得的成果,在集团化的基础上重建合作企业平台,扩大合作范围,同时使青年拥有更广泛的学习和工作选择的空间。第二,在大数据时代,合作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不应局限于实体中,还应借助发达的信息网路技术,通过互联网+企业+职业学校,实现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运用青年熟悉的现代技术,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推力,促进其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通过平台保障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充分利用、整合、优化职业教育现有的人财物资源,为青年个体、职业学校、培训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达到帕累托最优。

现代学徒制通过将学校系统和就业系统衔接起来,将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与工作本位职业培训相结合,避免了“直接过渡”模式和“推迟过渡”模式的缺点,成为国际上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最优选择。学徒制在我国经过长期的演变,至今走向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选择,但现代学徒制要真正为未来的智能经济服务,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还需要为这一制度的保障做更多探索。

注释:

①“最大最小化原则”又称“差别原则”,概括地讲,是指使局中人能够获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此借用了其社会所指,即社会、国家对最差个体(社会中的问题人群)所给予的福利、服务、政策倾斜等应该先于其他个体首先实现最大化,以使最差个体或群体所获得的福利、服务或享受的政策哪怕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158,158,164.

[2]F.Rauner,E.Smith.Rediscovering Apprenticeship[C].Springer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2010.

[3]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7.

[4]夏小文.英、美、日、澳“职前教育过渡到工作”的途径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

[5][14]菲利普.葛洛曼,菲利克斯.劳耐尔.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石伟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281.

[6]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Z].

[7]赵长兴.国际职业教育的若干新趋势、新做法与新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89.

[8]关晶.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8.

[9]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为何国际上受青睐[J].职业技术,2014(10):19.

[10]Stephen Evans,Gerhard Bosch.Apprenticeships in London:Boosting Skills in a City Economy - With Comment on Lessons from Germany[R].Paris:OECD,2012.11.

过渡教育论文篇(3)

1.幼儿被动等待,教师消极控制。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无所事事地游走在教室,教师只是消极地控制幼儿,避免幼儿出现安全问题即可。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意识淡薄,教师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化”,以“保姆”的方式作用于幼儿。

2.渡环节缺乏教育性。过渡环节处于教育“真空”状态,幼儿无法在这一环节中获得身心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教育意识,不能抓住过渡环节的教育契机,特别是不能将过渡环节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比如,教师在午休后独自忙着整理幼儿的床铺,却没有意识到整理床铺是一个教育契机。有些教师也曾尝试让幼儿自己叠被子,可是这样做不仅秩序很乱,而且大多幼儿也叠不好被子,还得自己重新整理,反而加重了工作量。因此,放弃了这种尝试。工作的效率化使教师片面追求外在的效果,而没有把幼儿本身的发展看作最重要的问题。

3.过渡环节无法与主题教学发生联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包括集体教学、过渡环节、户外自由活动等都应该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并形成系统化的方案。这些设计应该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有活动都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单元活动目标时,只注重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和达成,而忽视了过渡环节的处理,未将过渡环节纳入到整体目标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为了过渡而过渡,把过渡环节看作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认为它不是“正规”活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其不够重视。

二、过渡环节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

1.游戏托盘。即教师事先将活动室内不同区角中的某一材料放置在托盘中,在某些过渡环节时让幼儿一起讨论教师呈现出的材料的多种玩法;同时,通过对区角材料的讨论使幼儿在过渡环节时能在区角中自主学习。

游戏托盘可以在教师早上接园、从集体活动过渡到区角活动、从户外活动过渡到室内活动等过渡环节中使用,其具体功能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强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在过渡环节时自主学习。很多幼儿只关注于区角当中某些特定的材料,而对区角中的其余材料或是其他区角视而不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游戏托盘中的区角材料时,能调动幼儿对该材料及其所在区角的兴趣。另外,当某些区角出现鲜有问津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将幼儿不大感兴趣的区角的材料放置在游戏托盘中,在过渡环节时提醒幼儿予以关注并进行讨论,进而使幼儿对其产生兴趣。

(2)使幼儿学会选择和计划,避免游离于区角。幼儿园中不少幼儿在区角活动时不会选择而出现“随大流”的现象,或是瞻前顾后,哪个区角都想去,但哪个区角都不能集中注意活动,最终在整个活动期间游离于区角。因此,教师使用游戏托盘引导幼儿熟悉所有区角的材料,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和计划区角活动。

过渡教育论文篇(4)

2008年,走马上任弥渡县教育局长的史森林 ,经历并见证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8年以来,弥渡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明德小学建设、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和项目的机遇,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山区学校、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同一标准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新征土地987亩,排除危房19.1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6.9万平方米,整体搬迁学校18所,改扩建学校65所,撤并初级中学3所、完小9所、校点111个,全县中小学校数由2009年的237所调整为112所;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为契机,累计投入资金1 850多万元,建成5所标准化的公办幼儿园,实施7所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实施39所完全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投入资金3 576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29 800平方米。地方党委、政府全力支撑教育发展,加大投入支撑各种教育项目落地,致使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牢固的建筑是教室,不论乡村城镇,一排排整齐明亮的校舍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到弥渡教育的变化,弥渡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史森林深有感慨地说: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使各级各类学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深切地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教育是育人的事业,结论永远在明天。几亿的资金投入,没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课堂改革的有效实施、没有学校的内涵发展,再多的投入最终还是等于零。

这就是史森林,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县教育局局长难能可贵的教育情怀。这也是他自2008年3月担任弥渡县教育局局长以来,始终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坚持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推动弥渡教育均衡发展,一手抓课堂改革、全力提高教育质量的真实写照。

“坚持一副牙齿咬到底,向管理要质量”

史森林常说:有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校纪校风。要抓好弥渡教育,就是要坚持一副牙齿咬到底,向管理要质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的虚浮。

史森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08年上任伊始,史森林在加强学校管理上,就着力倡导各级学校要拥有“一位好校长、一群好教师、一系列好制度、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上好一堂课、抓出好的教育质量”的“六个好”标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防止基层学校流于表面而不抓落实,县教育局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要求学校从抓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入手,着力形成良好的学校规章制度。借下乡调研或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和各种会议的机会,史森林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基层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强调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意义,甚至还专门给个别学校的计划编制、制度建设出主意、画模子。为全面推进学校科学管理进程,弥渡县教育局还汇编过基层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质量更加科学合理、健全规范。经过多年的努力,弥渡县中小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立以德为先,学以德为贵

立以德为先,学以德为贵。史森林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多年来,他以丰富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为导向,化繁为简、化大为细、化细为实、常抓不懈,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他总是十分亲和,常鼓励学校说:“节庆晚会、体育比赛、书画展览,无论好坏,只要做起来,就成了氛围!”

在史森林的重视下,各级学校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开展德育活动。许多学校将《道德经》《弟子规》《孝经》等经典教育搬进校园,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做起,认真开展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从小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的学校借“美丽乡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从学校卫生、班级卫生、个人卫生、校园文化、文明礼仪等细小处入手,积极推进育人环境建设;有的学校借助各种节庆,积极开展做“文明人、环保人”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各种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弥渡的学校以整洁干净而闻名,很多学校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草一物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德育景点、名人画像、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学生见了老师都会主动问好,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你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文明语言无声润物,潜移默化成学生的日常用语。

弥渡是著名的“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和“小河淌水故乡”,人文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在狠抓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史森林还极其重视在广大师生中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为此,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弥渡县教育局全力实施“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专门组织编印了3个不同学段的花灯民歌乡土音乐教材12万册,免费发放给全县中小学生,在全县中小学校掀起了师生传承花灯的热潮,歌声飞扬、彩扇飞舞成为弥渡校园的特色。近年来,先后有弥渡一中等一大批学校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及省、州不同级别的表彰,县教育局两次被云南省教育厅表彰为“云南省艺术教育实验县先进单位”,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让老师学生都动起来,构建有效课堂”

史森林一直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他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他在充分调研和大量学习实践的基础上,于2008年起以项目的方式,在全县中小学校中推行MS-EEPO有效教育。

项目推行以探索并建立以县为主的城乡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强化中小学教师备课、上课、评课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主体目标。项目实施中,县教育局积极营造氛围,出台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各种教研培训活动,创办了项目内刊,积极为项目推行创设环境和条件。项目邀请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孟照彬教授担任专家顾问,项目启动的前3年间,孟照彬先后4次到弥渡为一线教师上课,弥渡县教育局精心选定了120名中小学教师为骨干,从备课、上课、评课等各个环节入手开展培训。经过5年的努力,已在全县范围内培养出的42名骨干教师被认定为咨询培训专家,负责对项目的推广施行。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有效教育能将新课程倡导的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方式,并体现在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各个环节,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凡举办有效教育专题培训,中小学教师都积极踊跃参加学习,一到培训时,容纳300多人的会场场场爆满。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县教育局于2012年出台《深入推进项目实施的通知》,细划了学校目标、课堂目标、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好有效教育项目的组织、管理、指导、评估和服务工作。

5年多的实践证明,MS-EEPO有效教育是成就教师、成就学生、成就学校的有效方式,能切实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专业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缩小弥渡城乡教育差距,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具操作性的方式和途径,并推进全县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稳步上升。2013年,弥渡县高考上线率达100%,其中本科率和一本率分别达72.24%和 5.09%,各项综合指标由2008年全州倒数第二一举跃升至全州第5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600分以上考生742人,占考生总数的21.38%,700分以上考生42人。

为推动项目的实施,史森林多次深入课堂。他感慨地说:活生生的案例证明,在有效教育的课堂,所有学生都不会发呆,听、说、读、写、思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各种兴趣爱好的发挥使他们更富学习积极性。史森林一直认为,急于求成是做不好教育的,他相信只要敢于坚持,有效教育模式一定会为弥渡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过渡教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所必须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大中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初步技能。同时要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论文、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能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并要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坚持的原则为: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同时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处理好本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

1.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应适应我国大众化技术人才教育教学的相关发展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能够真实反映专业人才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新动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标准,培养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力争在“回归工程”教育、整合与优化、课程更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2.专业方向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在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分别针对各自的特色与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程。其中道路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桥梁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课程分类及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六年,学生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总学分178,其中课内计划学分171,修完相关课内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其学分的认定按相关任课教师及创新实践学分的有关考核办法执行。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即平台课、模块课和课程群。

(1)平台课。平台课又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共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4%;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3.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5.4%。

(2)模块课。模块课又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和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其中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是针对每个专业方向所设置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共16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4%,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共11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6.4%,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4%。

(3)课程群。课程群又可称为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其中设置的课程均为与三个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课程群里选取至少12个学分的课程,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7%。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的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

4.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从第一学年的军训开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培养过程,除军训外,其余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实验、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35.5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平“平台课”+“模块课”的做法,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使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发展方向更趋于综合化,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拓宽[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且在学生毕业后,既能使学生对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使之较快地适应本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改革后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认识到作为一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总学时减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组合,及时改革更新课程,进一步放宽课程设置的口径,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专业平台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提高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以及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训练的比重,加强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方面的教育,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基础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尽管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但在学生涉及到实际工程之前过多地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缺乏针对性,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很多学生毕业时总觉得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不多,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基础理论理解层次欠缺的问题[4]。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重点放到应用教学上来。

4.新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应是单一人才,而应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应用型课程应紧密结合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必要的工程实践经历可以说既是应用型教育的手段又是应用型教育的目的。然而,实践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在课堂中过多的训练内容,很难使学生具备全面解决所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题目布置的大小和多少,而是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

5.新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进一步细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方向,这就使得按照该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应用型毕业生更具有适应性。一方面满足了“通才”的要求,即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专才”的要求,即在“通才”的基础上,每个专业方向对其相应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加强。

六、结语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不断提高,相应地,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其中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2]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过渡教育论文篇(6)

课堂教学过渡语,作为教师教学语言素质的一方面,属于教学基本功范畴,是教学技能之一。作为一名教师不知何用和不善其用都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效果和质量。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能否灵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过渡语在高效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过渡语呢?

一、课堂教学过渡语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于教材的每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架设一座桥梁式的过渡语,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通过并深入发展。

2.“串糖葫芦”的作用。教学过渡语,就像串糖葫芦一样,把这些“山楂”(教学内容)串起来使其上下贯通,环环相扣,不落痕迹地把学生的思路由一个教学环节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给学生清晰的教学脉络。

3.激发学生有意注意的作用。课堂教学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起到引导作用。

4.温固而知新的作用。在教学过渡时,采用铺垫式的过渡语,不仅使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而且有意的让学生思考已有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存在哪些内在的联系。

二、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方式

1.自然过渡式。即教者直接引入施教的内容。此类用语大多用于一堂课的开头。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说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的语言来过渡。例如:《美国》这节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过渡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同时也是2008年经济危机非常严重的国家,大家知道它是谁呢?”依据学情,学生的感知,设计过渡语导入,没有任何跳跃,自然引入新课。

2.承上启下式过渡。此种类型的过渡语,是一种基本用语形式,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行。例如,《大洲和大洋》这节内容,教师的过渡语就可以直截了当的这样设计:“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那么在地球上最明显的差别就是陆地和海洋的差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陆地和海洋,即大洲和大洋。”

3.小结式过渡。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以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例如,《黄土高原》这节内容,我们在学习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后,接着教师问:“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想出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呢?请大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结合教材图文资料来总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学生不仅能把教学的重点在脑子里再现出来,而且加深印象,巩固教学效果。

4.疑问式过渡。教师用一句话把上环节中所讲述的内容说出来,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引入下环节施教内容。这类过渡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常用而又较好的一种过渡手段。例如,《中东》这节内容,在观看了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图片和相关视频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里的战争和冲突不断,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地区?”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产生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过渡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再深入研究问题的提出方式,把握问题的层次和梯度,配之以声情并茂的表述,又将给课堂教学润色不少。

5.铺垫式过渡。这类过渡语一般是把上一环节或几环节所学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或结合板书复述),然后过渡到下环节施教内容上来。例如,《新疆》这节内容,教师通过对新疆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征的复习,并配以板书,得出恶劣的自然条件,自然而然地引到新疆在这种环境下要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即特色的绿洲农业、畜牧业以及西部的能源开发。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帮助中等生、学困生重温上一环节的知识点,既有“温故”作用,又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

6.转折式过渡。通过前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利用过渡语承转到下一环节内容的学习。这种过渡方式通常用于教学的环节之间。例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课中,对于近几年旅游业下滑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过渡语:“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了这里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傣家人们的生活也富裕起来了,但是不是这样就高枕无忧了呢?接着引出旅游业下滑的问题。通过承接前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又通过转折式的语言,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旅游业仍存在很多问题,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一堂课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学生有个清晰的内容框架,认清内在的联系,恰当的过渡语相当重要。课堂教学过渡语既是教师行业的用语,又是一种语言艺术,因此不仅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多听,还要多思考,勤于精心设计,逐步达到会用、善用、巧用的程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精炼教学过渡语,发挥它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学得轻松、学有所获,为课堂教学增辉添彩。

参考文献:

[1]罗建国.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59-59.

[2]刘品德.精妙的数学课堂过渡语[j].广东教育,2007,(3):37-38.

[3]覃旦军.巧用教学语言,激活学生思维[j].湖北教育,2001,(7):30-30.

[4]张岩.巧设过渡语言,优化课堂教学[j].黑龙江教育,1994,(12):27-28.

过渡教育论文篇(7)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技工教育的比例相对偏低,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毕竟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并受“学而优则仕”影响深远的国家,很多家长还是趋向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念。而世界将进入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国,不仅需要数以亿计的劳动者,还要求劳动者技能高、品德高、素质高。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全面建设的需要,尤其职业教育中的技工教育更甚,生存与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且不说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也堪忧,技工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和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以及未上学过早步入社会的回炉人员。故学员整体上不仅参差不齐,而且种种“问题学生”大量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羞怯、自闭焦虑、自私懒惰、烦躁空虚等等,教育他们必定是用心又辛劳,费时又费力。故而新生入学时的引导和过渡尤为重要。

古语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笔者想说:“上好入学第一堂课,可能会决定学生的未来生涯”。

一、上好第一堂课,明确目标

德国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要说一句话:你们来到这世界就是为了工作而来的。可能原话不是这样,基本意思差不多,表达的就是无论学知识、练技能还是上学读书、选专业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他们从小就使孩子心中明确目的,形成思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与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

笔者在学校所讲授的课程是属于德育类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新生入学笔者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第一课时总会向学生提问上学的目的或为什么而读书,笔者会联系着覃彪喜先生的作品《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和敬爱的年轻时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给同学们讲,并使讲授内容接技工教育之地气,也会结合笔者学校的育人理念:“塑造成型、培养成人、锻造成才”的三成教育理念。在使同学们明确上学目的的同时,顺利地把学习方法也过渡到技工教育的教学方法中来。不过好的理念如果仅停留在口号上,不在学生思想中扎根,不执行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说出来而做不到只能是空谈。德育教师不仅要在帮助学生过渡时运用适宜过渡策略和实施办法,更要以实事求是的本土化方法,使基础教育与技工教育在学生思想中形成良好衔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二、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健康成长

“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要进入学校读书?”一个原因是学校生活是为成年生活做准备的。但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基础教育学生如此,职业教育如是此有时候大学教育同样如此 ,这可以怪罪于家庭教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也难辞其咎,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现在的读书就是为将来的就业、工作或生活服务,而且必须用孔子教给我们的“诲人不倦”的方式去告诉。当他们从基础教育过渡到技工教育时能明确上学目的,可谓学生幸甚,老师幸甚;如果过渡时能着手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将学校幸甚,国家幸甚。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发展目标的同时分析自身条件,规划发展阶段的同时制定实现措施,并且要区别技工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明确技工教育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做到适时适事地调整。当然培养健康身体与健康心理也得重点介绍,使学生在技能和品行两方面齐头并进,这也需要德育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过渡时,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访谈,使同学们过渡后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身心也得以健康成长。

三、升学与就业并行迈向成功

升学与就业犹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是必须让学生明确的,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以升学为导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我们以这种说法来过渡是否可取呢?笔者认为这种宣传的方向和理念是值得商榷的,升学与就业还属浅层意义上的发展方向,而我们传递给学生承载专业技能和生命历程的思想、意志、习惯等才更具有前瞻性,他们若能以此迈向更大的成功为社会为民族做出大的贡献,我们自然求之不得。

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离校前的必修课,也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前的关键之一。此时德育教师需要充当职业指导人员,重点要做的是给毕业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并辅助处理,对应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技能,如做好其中的形势分析、自我分析,求职简历、笔试面试、劳动法规、创业指导等相关后续服务。用“学生到员工”“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来唤醒学生的潜在工作意识,尽量让他们顺利过渡。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过渡,每一个学生最终都会离开学校,或走向工作岗位,或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德育课的作用就是不仅让学生的心智得到提高,而且要他们技能与品德共同提高。

四、感恩亲情和祖国回报社会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单元,家庭的和睦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国家希望学校给社会输送人才,学校教育学生感恩亲情,回报社会,教育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做好辅工作,使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形成同学谊、师生情、父母恩,这也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

提到亲情,想到的必然是父母,父爱如山,博大深沉;母爱似水,绵延长流。正如歌声中所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还有“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两首歌曲一首唱给母亲,一首唱给父亲。正体现了儿女对父母之爱的依赖和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我们学校的入学过渡是从军训三周和诵读《弟子规》开始的,《弟子规》开篇有言:“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而最大的孝则是对我们共同的母亲祖国的服务与忠诚,我们要用努力学习和勤劳工作来报效祖国和回馈社会,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述是笔者在讲授德育课程的思想和脉络,属浅见与拙识,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田雷.道德法律与人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李怀亮.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过渡教育论文篇(8)

作者简介:张少帅(1984-),男,河南汝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俊杰(1965-),男,甘肃会宁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86-02

地理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因为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交流师生情感、陶冶学生思想品德情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渡语言的使用。过渡就是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衔接,它在教学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一节优秀的地理教学课堂往往与过渡密不可分,过渡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不断出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进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脉络,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和知识点的联系,还有利于地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可见过渡语言是否使用恰到好处、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败。

一、过渡语言的重要性

马斯洛原理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马斯洛原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过渡语言,关键是满足学生第五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的动机,即由个体内在的兴趣、好奇心或者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源性动机,即由外在的奖惩或者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外部原因激起的动机。[2]可见,学习动机理论也决定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重视过渡语言的使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过渡语言,不但能使教学结构严谨,更重要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并让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从而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不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让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过渡语言好坏的判定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过渡语言才算好呢?第一,过渡语言的使用要注意逻辑性、系统性,要注意教材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过渡要自然、得体,要顺理成章,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过渡才不会牵强、生搬硬套;第二,过渡语言的使用要注意巧妙性,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从而使知识脉络也清晰起来;第三,过渡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悬念,跌宕起伏,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过渡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抓住问题的核心,知识点的核心去过渡;第五,过渡语言要简洁精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言的作用仅仅是过渡,承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不可繁冗。

三、结合优秀老师讲课案例评析常见的几种过渡语言

1.案例一:高中优秀地理教师讲荒漠化的防治

老师:过去说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敌人是卖国行为,如果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锦绣河山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变坏了,森林被毁、草原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河流污染……这能说是爱国吗?

学生:不是。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算是爱国呢?

学生: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

老师: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在老师的指引下,已经在帮助学生们复习第六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

老师:如果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有什么措施呢?

……(复习内容)

老师: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书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也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西北地区更为突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

过渡教育论文篇(9)

本文将选择中美两所酒店与旅游高等教育中的著名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和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系,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在两所大学网站上搜索、浏览、下载相关资料作为参考,通过对比这两所大学酒店与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我国当前该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重点。这对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课程指导思想

高等酒店与旅游教育,是在高等教育的前提下,进行酒店与旅游管理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酒店与旅游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再加上旅游学的综合学科特性,反映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则应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强调国际性和超前性。一方面,专业课程多以双语教学为主,以国际旅游发展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掌握国际旅游商业管理领域所需要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著名酒店企业集团的合作,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现代国际酒店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职业经验和技术。

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则强调广泛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鼓励学生在一切与接待服务相关的企业培养其服务技能;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接待业所需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科学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面广、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高级接待业管理人才。

2 课程结构

近20年来,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上是以学科或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的,在纵向上实行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体系,在横向上又以必修课、选修课进行划分。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秉承了这一设计理念,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构成(如表1),理论教学总学分为141分,比例分别为44%、36.9%、19.1%。这种结构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对学问的逻辑关系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套课程体系专业课少,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19.7%,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则分别为43.7%和36.6%。

在课程设计上,我国的高等院校可借鉴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该校的课程设计为:能力培养(Competency Requirements,60学分)-专业课(Major Requirements,60学分)-选修课(Electives,10学分),共130学分,比例分别为46.2%,46.2%,7.6%。这一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的数量与能力培养课的数量相当。另外,普渡大学设有一个专门负责与学生沟通并对其选修课程进行指导的机构,帮助学生有计划的学习。

3 专业课程设置

将华工旅游管理专业与普渡大学的酒店与旅游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理论、商业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和旅游管理四类(如表2所示),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

华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总量多,以学科基础、旅游和商业管理三类课程为主。其中,学科基础课的数量最多,真正体现了培养目标中追求的“厚基础”;商业管理类课程中,财会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可以说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识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关联度不大,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行业发展对旅游教育的要求。另外,华工的专业课程存在较为明显的“重理论、轻应用”现象,专业理论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普渡大学的专业课程总量少,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饮和商业管理三个领域。商业管理类课程中将服务业的实际与财会学、市场营销学、法律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开设了诸如服务业财务会计、酒店和旅游业法律等多门此类课程,与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行业指导性。与华南理工大学相比,普渡大学的专业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课程实施中强调“能力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成为接待业领域中集合了技能、理论与职业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

4 实践教学环节

美国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除了130学分的理论教学外,还有至少32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①校内实习:学院的餐厅既能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学生每学期可以有两次在这一真实的餐厅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机会。②社会实践:普渡大学职业中心负责安排学生到行业内著名企业带薪实习和就业。在实习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完成酒店业内至少包括从采购到市场营销再到服务管理三个运营领域的实习,以全面了解酒店的整体业务,应对今后在管理职位中面临的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共25学分,课程均为必修课,包括校内的前厅与客房、餐饮、西餐与酒水等服务实训,每门课程为期两周,均集中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校外实践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专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使学生的职业意识、择业目标更加清晰,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

5 结论与讨论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所代表的本科课程体系层次较多,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未能凸显专业教育的重要性,重理论,轻应用。普渡大学的课程体系架构简单,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由度大,学生毕业后知识技能储备较为丰富,就业去向多样。未来我国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可适当增加选修课门类,定期邀请名师和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学科和行业的前沿研究动态,使课程形式多样化。还要注意立足于某一专业方向,以必修或限选的方式增加专业主干课程,以强化专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改善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既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使学校教育有的放矢,不失为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庄捷.我国与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之比较[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47-50.

[2]谭白英,毛福禄.中外旅游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比较[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5):105-108.

过渡教育论文篇(10)

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需要对文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做深刻而富有个性的解读,进而提炼出既切合文章主题又符合材料意旨的观点。从材料的引述到观点的陈述,中间需要巧妙的过渡,才能使材料与论点的结合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如佳作《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开篇:

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题材料给出了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似乎千真万确、无可厚非,但仔细思考、认真体味,我倒觉得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

文章以一个问句开篇,自然引出对文题材料内容的复述,然后用“这似乎……但仔细思考、认真体味,我倒觉得……”这样一个过渡句,从三条途径中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提出行文的观点――“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过渡自然,思路顺畅。

二、由理论论证到事实论证的过渡

一般来说,理论论证的目的是为了使论述走向深刻,事实论证的作用则是使论证更为充实具体,避免泛泛而谈。从理论论证到事实论证,也要注意由此及彼的过渡衔接。

1.从理论到事实的过渡

如佳作《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中的片段: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浩渺的海洋不会如一潭湖水般恬静,清浅的水面容易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想要上岸,并不是挣扎着爬上去,而是先扎进深水。然后凭着一股冲劲儿猛地跃出水面,“华丽”上岸。

前一段文字是对“长江后浪推前浪”内涵的形象阐释,后一段文字用“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承上启下,联系主题展开生动的事实论证,过渡自然巧妙。

2.从事实到理论的过渡

如佳作《让教育如春风拂面》中的片段:

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教育的春风中,享受“风乎舞雩”般温暖的教育,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父母也不应紧盯孩子的分数高低、成绩排名,而应睁大眼睛找找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进步有奖励,犯错有劝诫,尽父母之德,行仁义之事。

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叶,茁壮成树。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贴近生活、针砭时弊,提出自己的看法,后一段引用三毛的诗句,自然过渡到对全文的总结,提出美好的愿景,衔接过渡自然而有意蕴。

三、由正面论证到反面论证的过渡

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有正反两面。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便于是非对比,能使说理更全面、更透彻。行文中,由正面分析自然巧妙过渡到反面分析,能使文章的表达更为顺畅,文思更为贯通。

如佳作《标剩你为何如此重要》中的片段:

对学生有一个科学的评判,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奋进。钱锺书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导师,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因为这位导师不止用标准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也很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

反观当下,多少人热衷于追名逐利,所谓求学不过是为求得一纸文凭。为何不把标准看淡些?试想一下,倘若这位导师也像漫画中的家长一样,钱锺书还会成为今天的钱锺书吗?危害如此,痛心也在此。

前一段举钱锺书导师的正面事例,后一段则以“反观当下”四字将话题转入反面论证,批判现实,引发思考,承转自然,过渡顺畅。

四、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写议论文时,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分层说理,条分缕析,逐步深入,以使论述的思路更为明晰,论证更为具体。论述层次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和递进两种。

1.并列关系的过渡

如佳作《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中的片段: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静赏风花雪月,是以明心净气。朱熹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这本大书吧!语文素养在我们赏秋叶瑟瑟、闻春蜂嗡嗡之时不自觉得以提升。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品味人情冷暖、岁月沧桑。是谁在沙洲“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谁在赤壁高歌“大江东去”?苏轼于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若是没有这世态冷暖的浸染,东坡怎能以一词一句震撼世人的心灵?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成一曲千古绝唱,蕴一缕万古情长!诗圣自己虽然过着“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却仍然满怀悲悯道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若是没有对“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的深刻咀嚼,何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万古豪情?

三段论述文字呈并列关系,每段都以“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为首句引出分论点,条理分明,点明了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2.递进关系的过渡

如佳作《巴掌之吻,教育之痛》中的片段:

上一篇: 机械效率论文 下一篇: 产业结构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