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8:07

孝文化论文

孝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0-02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中,孝居其首。《说文解字》释:“孝,善事父母者。”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古代流变

《周书·谥法》言:“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南宋之后,《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由唐玄宗李隆基为之作注。中国传统的书籍目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居首,而《十三经》更是其精粹者。《孝经》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正义言:“夫孝,德行之根本也。释‘先王有至德要道’。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之为本也。云‘教之所由生也’者,此释‘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谓王教由德而生也。孝道深广,非立可终,故使‘复坐,吾语汝’也。”

孝文化在历代的发展演进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汉代对孝文化的发展和弘扬高度重视,自汉起确立“举孝廉”制,取用“以孝治天下”的政策。以孝为本,成为任命官员的标准。汉朝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谥号前都有“孝”字,意欲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而后有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孝宣皇帝、孝元皇帝等。汉代对孝者有丰厚的奖赏制度。《后汉书·江革传》载“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如何?’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此可见,孝文化在汉代备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孝文化对于汉代的人才举荐和安稳社会的维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魏晋时期,玄学之风大盛,儒家学派的影响相对减弱。此时统治者仍标举以孝治天下。太始四年,武帝诏“士庶有好学笃信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说道:“(魏晋)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位,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然而,魏晋时代的统治者多通过政治权谋对孝文化进行纾解和诠释,个中虚伪性自为士族所不齿。如《宋书·孝义传》:“汉世士务治身,故忠孝成俗,至采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刻身厉行,事薄膏腴。”时名士抛却了统治者的虚伪布道,追求真挚性情的坦露。《晋书·阮籍传》载“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着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正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北朝推崇儒学,讲求治经,重视礼教。《北史·儒林传序》概括为:“大抵南北所谓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可见经学方面,南人尚玄学而北人重儒术。罗宗强先生指出:“自十六国以迄北周,始终没有存在玄学风气,既没有玄谈的圈子,也没有以玄谈为高洁、为风流高雅的舆论。”

隋唐之时,孝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首先,当权者对于权力的争夺,致使父子、兄弟之间相互倾轧,对于孝道的教说恐避之而不及。其次,儒释道三家杂糅并峙,儒道较之当时相对得势的道家和佛教,呈现出薄弱之态。宋代的孝文化直接关系到明清时期对于孝的认识,昭示着明清时代的“愚忠”“愚孝”。这种扭曲的发展,致使孝文化渐趋于极端,以致无视人性,悖逆自然。

二、现展

二十世纪初期,农业社会体制土崩瓦解,传统孝文化所依赖的基础也不复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文化先驱们开始质疑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曾说:“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饰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当然,在这场以“打倒孔家店”为名义的运动中也包含了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陈独秀、鲁迅、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使之得以存在并延续。这些思想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深筑于国民性之中。陈独秀等人从西方学来了主张自主人格和自由平等的近代思想,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孔学与专制的联系及其对近代化的危害。

三、现实价值

时至今日,我国已向老龄化迈进。五四之后,传统伦理道德观受到巨大的冲击,致使孝文化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这也表明提倡孝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与其价值。当下需要对孝文化重新认识与建构。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千余年,经过统治者的推崇与历代文人的改造,成为国人最高的行为准则。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被极端化的因素而受到思想家的批判,但其中的合理内核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孝文化与礼文化紧密联系,是传统社会道德建构的基石。“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非从天下,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亲亲,以近及远。”礼均以孝文化为灵魂,从亲亲孝道到祭祀、婚礼、丧葬的礼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建构。例如西周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在唐代对于侍奉父母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如“父母有过,下气怡气,柔声以谏,谏若不如,起敬起孝,说则复谏。”唐代的侍亲礼仪从衣食住行到坐立行走,从财物处置到晨省昏定等各个方面对孝的具体行为进行规定,力图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传统孝文化是一种具备扩展性以及开放性的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延伸向整个社会。孝是人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孝作为人们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有利于家庭和睦。由爱家到爱社会,孝文化有助于养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世界也就少了许多冲突与纷争,实现和平与和谐。

四、重构与推广

对于当下孝文化的重构与推广,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一)从教育抓起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推广普及孝文化最基础最有效的方式。现代社会中,由于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父母倾其所有的宠爱使得孩子在成长中责任感教育缺失或者不足。学校应当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强化学生的亲情观念与孝道思想。全面开展各项关于孝文化的活动,尽力营造出一种孝文化的风尚。对《礼记》、《三字经》、《弟子规》等古籍中的孝文化予以重视与教导,将孝道文化教育纳入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之中。

(二)社会舆论的引导与宣传

刘建明在《基础舆论学》中指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努力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环境,是推进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注重对孝文化的传播与肯定,是促进新时期孝文化推广的重要手段。

(三)完善养老保险制

我国养老金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提升其物质水平也是促进孝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

[2]唐·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古籍,1978:229.

孝文化论文篇(2)

当代孝廉文化的本质是以德养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孝道的培养,认为“孝”是“德之本”、“仁之本”,不孝是万恶之源,只有行孝之人才可能厚德、行仁,才能将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孝悌和对朋友的关爱推广至对子民的照顾中,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1]。与贪腐蜕化相对应的“廉”,最早出现于《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一语,指“有棱角”之意,引申为人具有刚正不阿、品德清正等高贵品质,后指为官清廉。荀子所说的“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情操”[2]就是中国古代“廉”的诠释。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和“廉”都是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不同的是,“孝”是“德”的核心,“廉”是“德”的外在体现。即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通过孝道的培养,能提高人的道德修为,从而间接促进廉政的施行。换言之,“孝”是“廉”的前提,“孝”能促“廉”;“廉”是“孝”的一种体现,“廉”是“孝”的升华;“孝”和“廉”的转化媒介是“德”。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实践中,就是通过引导党政干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事业观,用对父母的孝促进廉洁行政,用廉洁行政体现对父母的孝。

(二)当代孝廉文化的内涵

当代孝廉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和任务对中国传统孝文化中蕴含的以廉洁从政为价值导向的因素的现实转化和解读,通过引导党政干部树立科学的孝廉观,达到以孝促廉、以廉行孝、孝廉双馨的目的,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自重自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3]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四肢和毛发皮肤等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使之随意受到伤害,否则父母会因疼爱子女而伤心,是不孝的开始。其实质是强调子女要爱惜自己,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担心。反腐败是党和人民矢志不渝之事,腐败分子一旦被查处,不但前程尽失,还要遭受牢狱之罚,连累父母担心,是大不孝。反之,廉洁行政就是对父母尽孝的一种体现。第二,爱岗敬业。先秦儒学认为,不同职业的人行孝方式有不同,即庶人之孝,忘躬耕之劳;大夫之孝,尊仁安义体不亏名不辱;仁君之孝,则德教加于四海。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要爱岗敬业,工作勤勉,这对于父母而言,就是行孝。党政干部是受人民委托代为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力的公职人员,其执掌的权力来源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党政干部必须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奉公守法,反腐倡廉。这是公务员的本职所在,做到了这一点,亦是孝敬父母的一种体现。第三,建功立业。《孝经•开宗明义》中提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3]事亲,即侍奉父母;事君,即效力于国君;立身,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这句话是说,孝敬父母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是建设国家,最终是要建功立业。换言之,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为人子女若只侍奉父母而未能建功立业,就没有做到“孝”的极致。新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要步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自主选择,要靠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党政干部代表最广大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力,实际上也在进行着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人民的公务员,只要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就是在用实际行动为这项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就是对父母行孝的一种方式。第四,品行高尚。《弟子规》有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4],《孝经》也明确提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3]。为人子女若品性败坏,父母也会因此受人羞辱,这是最大的不孝。腐败是腐败分子贪欲的外在表现。在中国文化看来,腐朽思想、贪欲是不德、不仁的一种表现,是父母教化无方的结果。试想,让年过半百的父母因自己的贪欲而背负骂名,受人羞辱,岂不是最大的不孝?综上所述,对于党政干部来说,除了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在情感上关心父母、在精神上爱戴父母外,孝敬父母的真谛更在于在实际工作中践行遵守爱岗敬业、执政为民、反对腐败、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基本准则,也只有践行了这些准则,才是真正孝敬父母。

二、构建当代孝廉文化的基本原则

唯物史观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积极构建与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相适应的当代孝廉文化,既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也要与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任务和党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相适应,进一步提高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是孝廉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南

廉政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保障地位。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反腐倡廉精神,扎实推进和完善惩防体系发展,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0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等做了要求,明确提出:“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以廉政制度和规范为支撑,以群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产品为载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的十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当代孝廉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党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要合理扩大孝廉文化的宣教范围,丰富孝廉文化的宣教内容,发展孝廉文化的宣教载体,创新孝廉文化的宣教形式,使当代孝廉文化建设与党政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反腐倡廉意愿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在全社会形成高尚的孝廉氛围。

(二)全国各地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是孝廉文化建设的借鉴和参考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初步发展。概括起来,有理论宣讲、工作报告、红色旅游、观看宣教片等多种形式。湖北省十堰市、孝感市还分别于2011、2012年举办了相关的学术论坛,深入发掘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和孝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孝廉文化理论和实践建设在部分地区和单位也获得初步发展。如广东省南雄市委认真开展以孝促廉活动,并将“孝”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还有少量理论刊物和读物出版。这些实践不但侧面证明了积极构建当代孝廉文化以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新发展大有可为,也为孝廉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基础。综上,积极构建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相适应的当代孝廉文化,就是要以党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廉洁因素为理论资源,以当代中国孝廉文化建设经验为借鉴,以当代中国党政干部面临的“孝”与“廉”的思想冲突为现实关照,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解读孝和廉的关系,帮助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孝廉观,实现以孝促廉、以廉行孝、孝廉双馨。

三、当代孝廉文化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当代孝廉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基础性保障地位。孝廉文化反腐倡廉作用的发挥,除了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廉政文化建设基本特点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基本规律外,还必须从孝廉文化的自身特点和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出发,将孝廉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最终实现以孝促廉和以廉行孝,孝廉双馨。

(一)将当代孝廉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提高党政干部从政道德修养腐败是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交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从政道德修养是弱化腐败动机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政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是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做法。将当代孝廉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的价值在于,它不但能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为当代孝廉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载体,而且能借助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反腐倡廉教育效果,逐步形成以孝促廉、以廉行孝的长效机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新发展。

孝文化论文篇(3)

由此可见,对于“孝”的释义,诸多名人志士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尤其是以儒家学派的释义较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体释义上,尽管看似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梳理、归纳与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也,也即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中的“赡养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传宗接代”等;表现在精神层面则是“敬爱父母”、“扬名显亲”、“葬祭以礼”。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来,上述物质层面的孝与精神层面的孝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华。具体而论,在物质层面遵循孝德,第一就是要“赡养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认为,孝的首义那就是作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尽量满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养是孝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二,作为子女,务必要做到“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儒家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属于父母的遗体,不能使之受到毁坏和伤害。”

再者就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儒家孝文化比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章句上》)。在儒家看来,子女尽孝有一条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这条职责,让父母的血脉中断,那就是一种大不孝。对于精神层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爱父母”,所谓“敬爱父母”,在孔子看来,“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层面真正做到敬爱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第二,作为子女,也不能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要积极在事业上寻求发展与进步,做到“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此处所言的“立身”,其实质上“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创一番功德业绩,以显父母之荣耀,光宗耀祖,其价值仍归于‘孝’”。[3]第三,在精神层面尽孝还体现在“葬祭以礼”。也即当父母去世时,作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安葬,而且要根据相关习俗与礼节进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儒家孝文化基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初步分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泽被长远。在当前形势下,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与认识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炼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儒家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大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责任与担当,历来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所备受推崇的,也是各个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托与深度期盼。责任与担当内容丰富,语义深远,有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等,担当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是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例如古代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诗书继世长”“非耕即读”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则强调不但要让父母能够较为舒适地养老、主动赡养父母之外,还要让父母心境安宁,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也是一种对父母负责的体现。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正如所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说明作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当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长期的娇宠,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家庭责任淡薄,缺乏责任与担当意识;对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责任,很少能够做到为父母分忧,而对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痴迷网游、熬夜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大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则刚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儒家孝文化中相关责任意识的熏染,可以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大学生对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可以进一步升华与转化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全面地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

孝文化论文篇(4)

《论语 》是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南怀瑾说到:“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解释,就能认识到其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1]《论语》著作中的“孝”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2]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全面、科学、辩证和分析的态度,对“孝”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中的复杂情况,加以提炼、筛选、消化和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传统“孝”的内涵

自西周始,“孝”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孝”的这种地位虽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中受到冲击,有过动摇,但随着封建家长制―― 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家庭成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孝”这一传统的道德规范获得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基础,因而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起来。

什么是“孝”?按照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理解,“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作子女的为什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从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来看,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三个方面的“恩情”,作子女的长大成人以后, 应当进行报答。[3]应当说,“孝”的根据是 “报恩”,这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纽带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是带有东方文化和东方道德传统特点的。父母对子女都有哪三方面的“恩情”呢?一是生育之情, 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 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

二、《论语》 中“孝”的内涵

(一)孝的本质是“仁”

《论语・学而篇 》 中讲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讲到:孔子说:“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从这里可出看出,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论语・为政篇 》 中讲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这就是说,人的表情是内心情感的表露,人们难做的事情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敬爱之情。可见,孝的根本精神是发自内心的 “爱”。而 《论语 》 之“仁”,其实质无不可以用“爱人” 即关爱他人来概括。[5]孝的根本含义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人,而父母和家人只是“仁爱他人”中的最基本的范畴,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无法给予爱,那么何谈实施“仁”呢?

(二)孝的核心是“礼”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在这里孔子将礼和孝联系在了一起。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和谐的纽带。孔子说,人们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但孔子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而是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才是孝。

(三)孝的表现是“诚”

《论语・政篇 》中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没有诚心诚意地去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孔子的思想中,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思想,在人所形成的社会中具有文化,因为有思想、有文化,所以犬马的饲养和人的赡养肯定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是否有“心”,是否有“诚意”。

(四)“孝”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时刻心系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做子女的也应该想着自己的父母有事外出也应该要告之父母。孔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处处以身作则,把敬老爱老的美德付诸于实践之中。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社会,“孝”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交友、选对象还是招贤都会把孝作为首要的参考要素。“孝”已经成为中国人身上一种特色文化,深深影响着后代人的养老和敬老行为。

三、崇尚孝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以“孝悌”为先的和谐家庭有利于推进创建和谐社会进程。

和谐社会是全民建设的共同目标。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家庭的顺利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应建立在以“孝”为先的理念之上,以“孝悌”为先倡导和谐家庭的建立,能够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和谐家庭的创建对于顺利实现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有很大的意义。

(二)推广孝文化,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危机,更好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也是世界之冠。在完善老年社会工作的同时要强化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扬“孝悌”文化美德,倡导“孝”道的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养老工作做好,让老年人在和谐社会中真正体会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四、结论

中国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论语》的“孝”不仅是一德,而且是众德之本,是百行先,万事纲,我们并不期望仅靠孝来解决一切社会文化问题,但至少,弘扬以孝为起点和核心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 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所以我们要弘扬孝文化,同时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孝缺失的种种现象。

参考文献

[1] 阿真,姚迪雷. 听大师讲《论语》[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罗国杰. “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 道德与文明,2003(3): 79-80.

孝文化论文篇(5)

作者简介:骆为荣,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君毅先生在1958年同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共同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强调:“中国文化问题,有其世界的重要性。我们姑不论中国为数千年文化历史,迄今未断绝之世界上之极少的国家之一,及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称美,与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化已有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中国现有的近于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摆在眼前。……中国问题早已化为世界的问题。……而此问题之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有真实的认识”。

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的国家之一。悠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亘古亘今”,一以贯之,连绵不断,始终在传承和发展,既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又因凸显“重德求善”之特征,而与“重智求真”的希腊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实为“世界奇观”。

中华文化能延续五千多年,仍生机勃勃的大因缘即最直接的原因和原动力,当属“孝道”。“孝道”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没有中断而永续发展之源头活水。

一、“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显具本根性的理念。故流传之中华典籍有言:“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1],“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2],“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3]。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父配天,母配地);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由“敬祖”观念推出的一个重要伦理范畴,是“孝”。“孝”字,由老字头与孩子的子组成。老头在上,孩子在下,上下相连,表血缘的延续承继关系,礼之以序,不可颠倒,也不能断失,不然则不为“孝”。“孝亲敬祖”、“善事父母”,即是“孝道”。“孝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崇尚孝行;春秋以下,成为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生活之核心,人伦道德的基础,一切道德的根本,被奉为修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宝。故孙中山先生说:“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历代有“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尊”之说。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基础在儒学。儒学始祖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也在孝。因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即孝悌引申出来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新儒学第二代宗师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说:“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

中华文化属“重德求善”的文化类型,道德论压倒知识论。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人伦几乎渗透各子系统,各学科门类多以其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如国体和政体的理念,就是从伦理中引申出来的,即由“亲亲”导向“尊尊”,由“孝亲敬祖”导向“忠君爱国”,忠孝一体,进而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以孝治天下”。历史上诸王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现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党政将“孝敬长辈”列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孝道”,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处处凸显其本根性,“孝亲,事之本也”[4]。“本立而道生”[5],中华文化因之而永续不断。

二、“孝道”与“报恩”精神

孝的意义在报恩,因感激孕育生命,“生吾之生”, 敬重、珍惜、关爱生命,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报本返始”,并推己及人,转恩兼爱,充量扩大。敬孝爱家兼及爱国尽忠,协和天下万邦,达天地万物,至“天人合一”之境即和谐的最高境界。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所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王阳明所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就是人从感激“生吾之生”的恩情,报恩所推演出来的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中启示出来的“生态伦理”。 中华民族深谙此道,古圣先帝尧,就能由“亲亲”、家庭始,由近而远地团结天下人,达万邦和谐。古典《尚书》就此赞尧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眭,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即是和谐)万邦”。今日我们应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此和谐之道,为“地球村”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一生直接间接受恩于他者,实无量无限。中国人对此特别看重,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于父母、家庭、社会、国家,多存报恩之心,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立身达人”。人生降世,赤条条而来,空无所有,一切所有,初皆父母、他人、社会与自然界的“施与”,而知恩感恩报恩,此为人的本性,可能泯没,而毕竟不能断绝。“知恩图报”,仍然是当今的一种普世伦理。

报恩之事,初在报其所直接感受他人对其之恩德,故报父母之恩必为报恩之始点,尽孝以感激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依中国文化传统之说,人养子是为承宗祀,以尽孝,此为报父母恩之一方式。另外继志述事,子承父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6],亦是报父母恩之事。二者,都是大孝。做到二者,同时亦能实现民族文化历史之悠久。

报恩之义,联系过去与现在,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中华文明之稳定、承继与发展,也有利于“重德求善”民族精神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唐君毅先生曾专门撰文《说中国人文中之报恩精神》,文中说:“报恩之道,则又不必只是我之还报于对我有恩者,而恒是我之转施恩德于此外此后人之‘转恩’,如以教养子女报父母对我之恩,以教学生报师恩。此即足以成就人之先后代之生活之相续,以及文化历史之相续,亦即人生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之本。若无此报恩精神贯注,则人之先后代之生活,只有互相隔载,而无相续,一切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事业,皆不能真实成就”。又说:“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事,皆是报恩”。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以人为本,倍加珍惜、关爱生命,对灾区伸出无私博爱的救援之手,施恩于灾区人民,大爱无疆。灾区人民视为再生父母,感恩报恩,团结抗震,真情回报,如浴火凤凰再生,创下人间奇迹。这是爱的力量,而“爱是感恩的集合”。这也充分说明,始于“孝道”的感恩报恩精神,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虽遭天灾人祸而仍能延续不灭、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孝道”与求“久”思想

国外有学者说,中国人以孝行天下,长期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重多子多孙,因此历代虽迭遭天灾人祸,但是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文化遂不断灭。此说,讲了历史事实和中华文化不断灭之直接原因在于“孝道”,有一定道理,但尚未深入讲到中国学术思想中原有的种种自觉的人生观念,以使中华文化生命长久的求“久”之思想。

求“久”的思想,在中国极早的年代中已经提出,在周代的延续其宗祀求“江山”稳固长久中得以彰显,而“久”之哲学观念的正式提出,则在经典之《易经》、《中庸》中,所谓“可大可久”及“悠久成物”之观念。《老子》中,尤重“天长地久”之观念。由唐君毅先生执笔、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先生署名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指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而又自觉其久,并原于中国人之自觉的求其久,而后久的文化”,“中国整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久,则由于中国人之各种求久的思想。这些思想,由古代的史官之记载与训诫,后来历史家所叙述的历代成败兴亡之故及哲学家指出久与不久之原理,而散布至中国之全民族,其内容是非常复杂丰富的”。

敬祖行孝,为存宗祀而生子孙,求生命之传承不绝;为承续祖宗遗志而立身行道,求文化之保存与延续,皆是重视生命的价值,求民族文化长久的求“久”思想。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的真谛所在,也是敬祖行孝显示的中华民族“上通千古,下通万世”的心量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精神理想。

四、“孝道”与“重史”意识

“孝道”,倡行“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8]。由此“追孝于前”的意识,必然滋生出尊重祖宗之训、尊重传统学术文化之历史意识,即重传统、重历史之“重史”意识。

孔子“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9]之说,今人多不以为然,若连着孔子“信而好古”和“追迹三代”之说来看,孔子此说在强调承继父母祖宗的生命精神和孝道维系传统的特殊含义。不轻易改变前辈的立身做人行事之规就是“孝”,揭示孝之精神在于强化历史的线性延续。孔子“好古”而走向“重史”,而求知于历史。孔子“追迹三代”,乃为保卫华夏文化之传统,续亡继绝,上承夏商周之文化,承前启后,功德无量。

尊重祖宗之训,当然即是尊重历史的“古训”,是“重史”意识之表征,也是把历史视作现实的借镜,以史为鉴,使上下、前后、古今相通,文脉相连,历史传统文化固不断裂。同时此种意识,亦为民族凝聚之力量,使后辈更易了解和接受前辈之文化精神,消除“代沟”,进而促进民族融合。

“重史”,“古之帝王皆设史官”,故昔日中国史官特别发达。历代史官多历史意识强,重史实,重历史文化之传承,重保存有价值之文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勇于秉笔直书,太史公司马迁即为典范,千古流芳。此亦为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由“孝道”推演出来的尊重历史文化传统“重史”之意识,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因此而有别于西方文化。敬祖、尊天,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文化精神之主动脉。2009年是大儒先哲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百年冥寿之期,海内外对唐、牟二先生的各种凭吊、纪念活动,特别是香港中文大学为唐先生塑立铜像、召开纪念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举办纪念展等,即是此精神之表现,值得倡行。“振兴中华”是今日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我们尤应发扬由孝而衍生之尊师尚贤兴教的传统文化精神,团结一心,继往开来。

孝是“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流行之泉源与根本”。孔子曰:“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历代讲“百行孝为先”,中国汉代就讲“以孝治天下”。当今社会,孝道仍具普世价值。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把倡行已久的“孝道”,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正本清源,与时进退,“有益于人道人心”,关系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民族的统一与兴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我做起”,努力“立身行道”,让中华民族“孝道”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注释:

[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礼记·郊特牲》。

[3] 《荀子·礼论》。

[4][7] 《孟子·离娄上》。

[5][9] 《论语·学而》。

[6] 《孝经》。

[8] 《礼记·坊记》。

参考文献:

孝文化论文篇(6)

一、我国孝文化的来源及涵义

(一)孝文化的涵义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即孝的基本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二)孝及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

魏蜀吴晋等王朝仍“以孝治天下”相标榜,孝治为各朝治国之本。统治者以封建法统对忠君孝亲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存留养亲”、“冒哀求仕”以强制力量鼓励、约束人们尽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伴随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宗法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统治者继续用政治手段强化孝道。隋场帝继续实施“举孝廉”的制度。唐代还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

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中期,张载、“二程”大力阐发孔孟孝道观。张载对孝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百姓万民都应看作兄弟,万物应看作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长子的管家人。孝的原则被说成宇宙的最高原则。一切违反孝的行为都是不忠的。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家长为核心的小农经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君权神权合一,宗教与政治合一,从而完成封建社会宗教神学体系。理学强化维护忠孝之封建纲常给社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宋元时期确实得到发扬。另一方面理学给孝道加入了很多分裂人格、窒息人性的观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父子、君臣、夫妻关系由最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这说明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孝的内涵被严重异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各民族中。辽太祖建孔庙,金章宗命臣下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以孝义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孝道的宣传上有所成就。在民间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二十四孝》流传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扭曲了人们“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自元代之后,由于“二十四孝”的广泛宣扬和提倡,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时有发生。

五四时期对孝道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批判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反封建和思想解放,发挥它的历史启蒙作。批判的同时,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建立现代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解放子辈、变恩为爱、变权为责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关于新型代际和父子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奠定了现代代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解放,男女长幼平等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后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系统地清理了“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实行拨乱反正,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的正确认识。进入了真正科学认识与评价儒学的新时代,对重建新型孝道开始了探索。

二、当前孝文化的缺失

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交融碰撞之际,不少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些青少年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有些青少年缺乏感恩的心,有些青少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日趋崩溃,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来,养老的问题必然落在子女的身上。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目前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孝的劣行,如不奉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剥夺父母,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时发生。近几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数千年来始终以孝文化著称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竟出现了这种儿女随意遗弃年老父母的与孝文化大相径庭的现象,确实让人吃惊。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

赡养父母是现代家庭美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尊亲敬亲是现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亦不例外。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做为晚辈,不是绝对的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而且基于多数老人有自己的物质保证,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在现代家庭中,做子女的应该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精神赡养”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敬爱父母应该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子辈对老年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了,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丰富了公民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与培育当代孝文化良好氛围提供载体。儒家孝道强调孝是道德之本,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和关键,认为个人道德的提升除了外在的教化外,还应在实践中通过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公民通过“内省”提高自我修养。有助于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要求以儒家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每个人特别是子女知道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溺爱子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包下来,要让子女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家庭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孩子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与他人合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孝文化论文篇(7)

探讨孝文化首先要了解孝的涵义。这个“孝”字,由上面的一个“老”字和下面的一个“子”字组成。许慎《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两者相偎相爱,相抚相生,亲密无间,父慈子孝,十分和谐。后人把孝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感情提到“道”的高度,即把孝提到人类社会人伦道德规律的高度。孔子说: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意思是说,孝亲就像天上日月星辰那样有规律地运行,像大地上的江河那样永不枯竭地流淌着,它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做人准则。不仅如此,后代正宗儒家还把“孝”与“忠”并列起来。曾子得到孔子的教授后写成的儒家经典――《孝经》的基本内容就是“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父子之道君臣之义结合统一起来。

孝文化是关于孝的理念、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称,它包括“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文艺成果等多方面的内容。新时期孝文化的内涵更丰富,今天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应视人民为父母,把祖国当母亲,忠于人民,报效祖国。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指出,现在有种观点认为,孝道提倡的其实是成人的一种自私,是父母为了子女回报自己而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对孝道的极大歪曲,是对人间真情的亵渎。

当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在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文化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成分,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然而,从整体上讲,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发扬光大。因为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子女孝敬父母,晚辈尊敬老人,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同对待一切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样,我们对孝文化的传承也要有批判和鉴别,要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二、孝文化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统一状态。最早提出“和谐”一词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社会”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中国人历来讲究“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相处、和为贵,等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由于人们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取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着矛盾,家庭之间、长幼之间、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工作。弘扬孝文化的功能和目的之一就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节人际关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孝文化是家庭和睦的良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和谐的家庭必然是一个有孝道、有爱心、有亲情的家庭。人生长在家庭,逐步成长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无不重视家庭的和睦、和谐。在家庭内部,善事父母是孝文化的起点,善事父母,善事长辈,尊老爱幼,修身齐家,和谐社会才有一个厚实的基础。孝文化具有感恩文化的特质。“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文化里面的奉养、尊亲以及推而广之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崇的就是一种感恩和博爱的思想,感恩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至为重要。

孝文化是邻里融洽的妙剂。孝文化思想渊深,内涵博大。它既包含孝、忠、恕、让,又囊括仁、义、礼、乐,“泛爱众,而亲仁”。所以弘扬孝道文化,对邻里和好是大有帮助的。孔子云:“立爱自亲始”。在《礼记》也详述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树立对别人的爱心,从对待自己的父母开始。对爱自己父母的人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推己及人,由亲及疏,就会使邻里、乡村、社区形成一种相互友爱,相互敬重,相互谦让,相互宽恕,和睦相处的良好风气。这样,各个邻里的人们都能友爱相待,和睦相处,协调动作,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喜人景象。

孝文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生活得到改善,安居乐业,富而思进,奋发有为,这诚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仅有物质丰富还不行,还要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人人都得到享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否则,社会物质越多,斗争就会越激烈。

三、大力弘扬孝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既然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力弘扬孝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要讲孝道,树立起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事亲行孝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孝文化对于保持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理念;要真正形成弘扬孝文化,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让每一位公民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责任,并时时刻刻坚持讲孝道,坚持身体力行,尽心尽力而为。针对社会上独生子女、“小皇帝”溺爱有加,教育不力的不良现象,应从小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意识。

2.树立典型,适时开展评比活动,以精神的力量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河南省周口市一些村镇,为弘扬孝文化,选准农民家庭普遍关注的赡养老人问题,开展了“评选百名孝顺儿子,百名孝顺媳妇”活动。过去“村头村尾两间房,不是他爹,就是他娘”的现象不见了。对这些先进典型,各地采取披红戴花乘车到各村展示、广播等宣传形式,起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教育效果。

孝文化论文篇(8)

作者简介 张明义,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湖北十堰442000

中图分类号 B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132―0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财富。以尊老爱幼、尽孝讲和、孝行天下为主要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几千年来,孝文化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们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纳故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农村的孝文化建设。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条件。

一、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

对孝文化进行辩证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当前,传统孝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一,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孝”最基本和核心的含义就是“事亲”,而且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亲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尊敬亲人。能做到这样,年老的父母就不会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的保障,他们的心灵就不会孤独和空虚。其二,修身养性的思想提升了人的道德水平。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重视人性修养,修身以孝德为根本,以温良恭俭让为原则,以克制自我为方法,以忘我无私为衡度。其三,博爱的思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更是让人明白易懂,能学会做。其四,谏诤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为父者的不良行为有监督牵制作用。“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当然,传统孝文化也有消极的因素。首先,宣扬不近人情的愚孝,如郭巨埋儿、黔娄尝粪等。其次,把孝神化和泛化。表现为:一是宣扬因果报应、天赐神助。如大舜孝感动天,孟宗“哭竹生笋”等。二是“移孝作忠,忠孝相通”的统治阶级意志,使孝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再次,强调无违亲意,绝对服从,即孔子主张的“无违”。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种无违思想导致了父子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另外,传统孝文化还提倡“父母在,不远游”等保守的思想观念。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传统孝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大部分已不可能有存在的条件。新时代的孝文化更多的是积极因素,要大胆地继承和弘扬。

二、农村孝文化的现状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传统的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老人们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人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第二,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每月或每年定期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费用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第三,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部分人重利忘义、金钱至上,不尽孝道。有的甚至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兄弟姐妹间互相推诿拒绝赡养父母,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第四,家庭的重心由尊老变为抚幼。传统家庭是建立在“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家长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结构,家庭的基本轴心是纵向的亲子关系,长者在家庭中享有无上的权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数代同堂的链式家庭已经发生“裂变”,家庭的轴心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老年人已经成为家庭中的“弱势”或“次弱势”群体,“老少倒挂”的现象日渐突出,出现了“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甚至“爱幼不敬老”的倾向。第五,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与此同时,传统孝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思想继续存在并有所蔓延。例如,有的人由于攀比心理作怪,父母死后大办丧事,费用动辄几千上万元;有的人推崇多子多福,不择手段地为家庭延续“香火”;重男轻女思想仍然严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仍然是当前农村生育观的主流……如此等等,反映出当前农村孝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三、农村孝文化的建设思路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孝道。传统孝文化随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同样应当从与时俱进的视角对其进行取舍,树立起正确的孝道德观。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情感慰藉,“敬养父母”。孝不仅包括儿女对父母的赡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尊敬父母,使父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子女的拳拳孝心。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二是要树立“厚生薄死”的观念,反对形式主义。父母在世时要尽心敬养,让父母能够在有生之年安享幸福,当其去世后丧葬祭礼则量力而行,逐渐以“厚养薄葬”代替“厚葬久葬”。对于父母在世时不孝敬、死后却大操大办丧事以示孝子的行为应予以抵制。三是要强调人格平等、互尊互重。平等是构建农村孝文化新理念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孝道”是报恩与友爱的整合。其本质是平等友爱,不再是唯父母之命是从的愚孝,也不是要求子女用无尽的补偿和牺牲来报答父母。四是要抛弃一些陈腐落后的孝观念。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观,“养儿防老”的重男轻女思想等。

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孝德意识。对孝道德的宣传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新

孝文化论文篇(9)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性。“孝”为“仁”之核心,“仁”为“五常”之首。“孝”原意为晚辈对长辈的爱心,孝顺、孝敬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产生。[1]随着社会的发展,“孝”被蕴育了新的内涵。当今社会“孝”可以理解为尊重、服从、责任、和谐、忠诚、感恩和奉献等,更重要的体现出对亲人、朋友、老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敬父母、感恩师、报社会是新时期“孝”之具体体现。

“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孝道在三国时期就已成为学堂的必修科目,在科举考试中成为必考的课程。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孝文化”所倡导的“责任、忠诚、感恩、和谐、奉献”等是新时期思想道德观念的最高境界。为此,当今社会应大力倡导“孝文化”,特别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秉承“孝文化”的精髓,以“孝”做人,以“孝”感人,以“孝”育人。把“孝文化”引入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课堂,让“孝文化”发挥其现实作用、体现其最高价值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孝文化”的育德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需要。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有人说“小成者源于智,大成者源于德”。可见,个人的道德素养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采取各种育德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还把办学的思想定义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宗旨。德居首位,足见德之重要。因此,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现象也随之孕育而生。金钱至上、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形成。这严重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在学校中应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除开设必要的德育课程、规范教师和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立健全各种道德规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让中华美德在学生中流传,并发挥其育人价值。“孝文化”十分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孝道,德之本也。”把“孝”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倡导“孝文化”,用“孝文化”的精髓去净化学生的思想,修正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各学校应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文化”。把“孝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灌输到平时的教育中,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提升。

二、“孝文化”的育诚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的个人诚实守信和养成良好立身处世准则的需要。中华民族一直崇尚诚实守信和求真务实,提倡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注重人品、人格、信誉和承诺,追求信誉第一、人品至上。对学校来说,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作风,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诺千金、塌实肯干的良好品行是我国教育的育人之基。

目前,在学生中,不讲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欺骗老师、欺骗家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恶意欠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败坏了社会风气,制约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如何开展诚信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是各学校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首先,要通过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用为人师表的形式教育和感化学生;其次,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召开各种诚信主题班会、开展诚信征文活动、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等进行思想灌输式的诚信教育;再次,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规定,如签定考试诚信责任状、制定欠费违约规定、制定诚信守则等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最后,我们还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直注重对人诚实守信的培养,它讲求“童叟无欺,相互礼让”[2];讲求“言必信,行必果”[3],把诚实守信置于为人处事的较高境界。因此,在学生中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追求诚信、注重品行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行,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三、“孝文化”的育情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培养学生懂得人间真情和养成知恩图报良好品行的需要。人类生活在情感世界,亲情、友情和恩情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情,包括至高无上的法律有时也不外忽人情。可见,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学校教育来说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由知恩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过程。让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4]它是一个由意识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亲恩、友恩、师恩、校恩和国恩等,近而激发学生报恩之心和效国之志。

从近些年的学校教育来看,由于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富裕家庭等家庭教育的失败以及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学生情感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近而形成了自私、享乐、忤逆、张扬等性格。他们不懂得亲情、友情和恩情,以我为中心,让家长、老师围着他转,对父母、老师的教诲置若罔闻,逃学、旷课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个别父母为看管自己的孩子,竟远离家乡来校陪读。这是何等可悲之事!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优势,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学校应大力提倡并发挥其最大作用,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感谢父母之恩、亲友之恩、师生之恩,注重亲情、友情和恩情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恩师、回报社会。

四、“孝文化”的育和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石,而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否,决定着校园和谐的成败。因此,在学校中要妥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干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大家友好相处,共同进退。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的发生,从而创建一个讲正气、讲文明、讲团结,具有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优美和谐校园氛围。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面临着许多阻碍学校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学校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迈步奔“小康”。但我们又不难看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滞后于物质文明,拜金主义、极端自私主义、奢华享乐主义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滋生,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动摇了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发生了扭曲,不思进取、追求享乐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这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腐败现象也孕育而生,它动摇了部分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观念偏离,人生目标扭曲,从而对老师的尊尊教导不与理睬,及大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不利于校园和谐。此外,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但一些西方腐朽思想也侵蚀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影响着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初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将有助于转变学生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而“孝文化”倡导温顺、礼让、宽容和中庸,恰是改善人间关系的油;是解决矛盾的调和剂;是构建校园和谐的助推器。因此,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孝文化”传统教育,让学生领悟“孝文化”的真谛,近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

五、“孝文化”的育忠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念和报效国家的需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要求当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国尽忠,为民效力。

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和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可朔性,也极易被动摇和转变。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将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时期,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以及错误观点将直接影响着当代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使部分学生的价值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要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精神和忠心报国的思想引进课堂,让学生讲正气、讲忠诚、讲奉献,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思想。同时,也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特别是“孝文化”引进课堂,借助“孝文化”的精髓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近而增强为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孝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忠”、“孝”,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5]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的育人价值,这不仅仅是育人工作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总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6]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传统美德,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它包括优良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深厚的民族情感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等。对待中华民族的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精华传承并发扬光大。“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将它继承下去,并不断创新发展,由最初单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心拓展到讲道德、讲诚信、讲感恩、讲和谐、讲忠诚和奉献上来,让这种精神在学生中滋生蔓延。

————————

参考文献

[1]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丁年凤.学校“诚信缺失”根源浅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11).

[3]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1).

[4]尹映霞.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孝文化论文篇(10)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即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4】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二)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孝经》、《礼记》以及"三纲"学说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魏晋至隋唐五代七百余年,孝道观念虽然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但各朝统治者都坚持汉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比如:"举孝廉"作为察举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致为后世所承袭沿用,清代的"孝廉方正"仍是进宫入仕的重要途径。其间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孝道向法律领域的全面渗透,凭借法律力量推行孝道,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这也是"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方法。

(三)宋元明清:孝道走向极端化、愚昧化

宋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理学家认为孝道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伦理属性,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一性、绝对性、约束性进一步增强,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族权的膨胀和愚孝的泛滥,就是孝道畸形发展的具体表现,如"族必有祠"、"家法伺候"等等。后来的"割股疗亲"就是愚孝发展到极致的产物,这时孝道被异化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四)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

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明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这里,孝成为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5】

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事迹,在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但是,从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封建的糟粕性,所以,和对待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辩其真伪,学会扬弃。

二、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改变,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虽然它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认为,对于作为社会伦理的孝道,应加以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的界限"【6】必须看到,如果我们把孝道和封建主义的扭曲影响加以区分和剥离,作为社会伦理观的孝道,在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的合理成分,还需要继承和发扬。

首先,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够完善。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家庭养老的传统,最为子女必然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境况下老人也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的赡养。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明确的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解决当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传统孝道是一种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伸展向社会、始于私德而扩展为公德的特点。孝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作为人们调整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有利于建立民主和睦家庭生活,如果孝由小到大,由爱家推而广之去爱社会,爱天下,爱世界万物,则孝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整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战乱、冲突和纷争,而多了团结、和谐与温情。

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要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应使传统的东西与时具进,做到传统文化的时代化、社会化,使孝文化永远散发灿烂的光辉,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32页。

[2]《论语学而》【m】.湖北:崇文书局,2007年。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上一篇: 计算机专业技术论文 下一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