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4:41

景观论文

景观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95-02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人类“行”的需要,跨越江河的需要,是道路在江河上的延续。我国河流众多,建造桥梁的历史悠久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历代的桥工匠师创建了以木、石为主要材料的桥梁建筑,无论是桥梁结构的运用,建筑形式的表现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这些古代桥梁将建筑、艺术和科学完美的融为一体,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南部,境内河流纵横,深壑遍布,自然条件的影响造就了丰富的桥梁类型。石桥作为运用最多且易保存的桥梁类型广泛的存在于农村地区,它们土生土长于自然环境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特殊的石桥民俗文化,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本文就石桥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

石桥原本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基点,由于人的活动,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从最初的交通功能发展到以桥梁为核心的景观场所空间。在这里,石桥建筑既可以成为景观主体,也可以是景观的载体。作为景观的主体,石桥本身的艺术造型,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作为景观的载体,表现为桥梁所承载的文化现象——记载历史的兴衰,铭刻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石桥的视觉景观效应

石桥景观因为其异质的形态——其关键的桥体造型特征具有单一性,甚至唯一性,使得它最易于从诸多的环境元素中脱颖而出,极具识别性。湖南地区乡村景观中的石桥所处的环境多为山脉转折、两山对峙或溪流环绕之处,常是村落的交通要塞,村民对修筑桥梁非常重视,尤其水口桥的修建极尽精工,具有很强的营造景观形态的作用。当人们在桥的或进入桥的过程,石桥的建筑形态和周围的环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远景被观赏,走近,桥的细部设计和桥空间则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桥空间又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场所,村民乐意在此休憩,是村落当中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另外,长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石桥还具有了其他的功能,如祭祀,其地域特征更加凸显。因此,在农村错综复杂的地形和道路中,人们一看到特征明显的石桥就会很容易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桥梁景观典型的地标作用。此外,人们也会利用这种地标属性将桥梁当作村与村之间的地界标志,作为一种行政区域范围的划分方式。

古人云,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人类有亲近水流的天性,从景观角度讲,桥梁使人占有“河流空间”成为可能,精心设计的桥梁以其震撼的技术美再加上桥梁空间环境的艺术美为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和体验之外,又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观景平台,成为欣赏河流美景和村落景观的最佳观赏点。桥是乡村景观中的活跃因子,凭借强烈的视觉效应,成为地标的桥梁景观,提高了乡村景观的品质,甚至可能成为知名的风景区,而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如,有着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浙江泰顺,境内现存古廊桥35座,这些古桥造型独特,风格各异,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这些体态优美的廊桥、别致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组成了一副精美的乡村景观,引众多外地人前往,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乡村旅游,使泰顺县一跃发展为著名景区。湖南地区的石桥景观虽在规模上不如泰顺地区那么集中,但数量众多,亦不乏经典之作,如邵东县洪桥村洪桥就是县级旅游景点。利用石桥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角,带动乡村的发展,也是桥视觉景观效应的典型表现,正如日本学者伊藤学所说,“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二、石桥的人文景观效应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提出“一个场所的感觉质量是它的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强调了景观认知感受的中心内容是“场所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杨盖尔也认为“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活动才给环境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乡村环境中,人际交往的场所是丰富多样的,巷道街坊、田间村头、桥头河边等都是随时可以交往的场所,于是,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也酿成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民俗文化。

景观论文篇(2)

自1858年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建成,景观建筑学走向普通人和独立的学科道路以来,文化和艺术早已走出了精神贵族们的世袭领地,来到尘世中摸爬滚打,不断影响甚至引领着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欧洲和日本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持续而活跃地交流和融合,并反映出其受到20世纪艺术流派——从概念艺术到地景艺术和建筑——从包豪斯到纽约第五大道的影响。传统风格不再是当代设计师为我们这个技术社会设计创作庭院的典范。设计师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及现代建筑理论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逐步得以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60年代以来年景观设计则受到了环境艺术的影响及后现代主义的推动。此时的艺术怀着更为宽容的态度,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量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艺术不再是先验的形式主宰,而成为了设计的激励力量。

在这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开始了解并懂得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设计师们找回和重视城市中的边缘生态系统,通过种植天然草坪和耐旱植物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节约能源。

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激烈的对立态度先后出现,但这并不影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者的吸收和容纳。现代艺术把景观设计从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但也因其过分地追求纯粹、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的单调而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后现代艺术真正包容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标准和不同的表达语言,使得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个尽可能立体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其中一些全新的艺术活动开辟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局面,他们主要是: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大地艺术的作品都十分关作品的“场所感”,即作品与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史密森的《螺旋防波堤》。这个巨大的,由6500吨黑色玄武古石、石灰岩和泥士建造的螺旋形防波堤匐卧在美国尤他洲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盘旋伸入粉红色的湖水中,被作者称为是通往海底史前文明遗迹的通道。其它著名的作品有: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通过壮观的不锈钢陈列,通过闪电雷鸣等自然力量接近了天与地,把人类引导到对自然灾难的体验中;松非斯特的《时间风景》,则通过种植大片的松树和毒胡萝卜林,来营造一个都市中的先哥伦布时代的森林。这些大地艺术的作品大都介于雕塑和建筑之间,并逐渐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将风景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并接近了自然与人类的感受和距离。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家拜耶和瑞士景观设计师克拉墨设计了一系列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又具有神秘的艺术性的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作品。如著名的西亚图的米溪尔土地工作和亚斯本草原旅馆的“土丘园”。

概念艺术

概念艺术来源于20年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有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后物体艺术或无物体艺术。用来记录思想的照相实录或者对一个事件的文字材料,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杜尚。概念艺术家探询艺术与思想或艺术与知识的关系,这种作品实际上并不是用来观赏的,所以在美术馆以及其他场合展出的往往是一些临时性的装置。海泽的《双重否定》和克里斯托的一系列包裹作品都可以看作是概念艺术与地景艺术的奇妙结合。这些作品透露出某种哲学意味并且随着作品本身的消失加强了人们对这些观念的记忆。代表的艺术家还有依夫斯。克莱恩,皮埃尔。曼佐尼和美籍犹太艺术家施瓦次。施瓦次的景观设计作品融合了多元的艺术风格,除了受到概念艺术的影响,直接把实物复制应用到公共环境中,她还以极简艺术和波谱艺术的手法来表达其对景观环境中艺术气氛和文脉的理解。

二、生态论理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取得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西蒙。凡。得。瑞恩曾提出其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在这一期间,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赋予了景观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院性质。景观建筑学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而是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

三、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和创作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特别是6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和雕塑,利用机器批量生产艺术品后,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地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型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其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主要是:

人造雾

人造雾是采用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色自然物的奇特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人造雾可按设计想要的效果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及特色造景当中。

塑料制品及聚合物

塑料制品聚合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广的造景材料。塑料制品现在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使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加易于实现。

玻璃纤维和光纤

景观论文篇(3)

二、借景在空间互动中的作用

借景是空间流动的重要表现手法,狭义地说就是视线穿透了立足点所在的空间,而看见了这个空间外面的景物。借景的手法在中国造园的历史上由来已久,秦汉时期已有筑高台以瞻远景的做法,“如果说借景的初意是把园外之景纳入园内娱游观赏活动当中,那么南北朝时代谢灵运的‘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的思想以开借景学说的先河”。计成在《园冶》中对借景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借景”这个专业名词,并认为“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计成把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计成的“借景”论打破了前人只有借园外之景为园内游赏的狭义思维,认为景境不分内外远近,而且得景有时空声色的不同,并认为人是造园得景的主体。借景是从人与景境之间的整体的动态关系,由实践升华而具有传统园林文化特色的造园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帝京景物略》中所记英国公新园是座别开生面的园林,它不在园内造景,几乎全靠借外景而造园。其中,对其借景有如下阐述:“园亭对者,桥也。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南海子而外,望云气五色,长周护者,万岁山也,左之而绿云者,园林也。东过而春夏烟绿,秋冬云黄者,稻田也。北过烟树,亿万家甍,烟缕上而白云横。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道出借景的辩证关系。文中写园主人同桥上行人视线的互动,道出相互因借的道理,揭示出空间是相互流动的。“过桥人种种”也揭示出人的生活可借景入内成为可以观赏的景观。相互借景在现代广场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广场空间不同于私家园林,广场是个公共开放的空间,没有院墙阻隔四周,广场四周道路环绕,交通便利,广场内向四周借景都非常便利。“观赏周围世界”作为广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说广场本身是一个借周围世界的景致为我所赏的空间。因为借景是相互的,在广场借得周围景物的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借广场之景。行于环绕广场道路上的人同样会观望广场中的景致,文化空间中的景观也会在人们观望广场中景色的同时影响到广场外的人们。现代城市高楼耸立,广场周围亦是如此,广场借周围的建筑为景,可增加园内空间层次感,也可以使广场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置身在广场内时是以感受广场立面效果为主要目的,那么在广场周围的高楼上就可观得广场的鸟瞰效果,广场在平面上的精心设计和布局也可以为人们所欣赏。

三、对景与空间互动

对景是园中两景或多景相互因借的常用手法。位于园林轴线和风景线端点的景观叫做对景。对景可使景物相互观望,丰富园林景色。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园中有数立峰,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含蓄相对。对景在古典园林中多用于建筑相对,特别是能观景的建筑;但在现代广场的建设中建筑对景的出现是很少的,主要以静观或景区的相对为主。

景观论文篇(4)

二、重视提高景观设计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会非常重视景观设计理论的讲解。课堂上,有些教师会根据教材及讲述的条理性,对设计内容、设计方法、风格流派及大师风范等采取系统的方式进行详尽讲解。这种讲授方式突出了理论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比较景观设计作品,但若仅此而已,迟迟不动手,不重视自己的设计方案,就容易眼高手低,整天陷于高谈阔论,成为景观设计的“空谈家”。要让学生知道,景观设计毕竟是做出来的,景观设计课程学习成果的好坏,不以理论说了算。在辅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习惯于以自己为主,沉湎于景观设计知识讲解的过程;学生则不能觉得教师不讲就无所事事,要改变来上课就是来“听课”的习惯。景观设计课堂应以师生间的互动为重。景观设计的语言是图纸和模型,要引导学生养成想到那里就画到那里、做到那里的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不仅是在进行设计成果表达时要动手,在与教师、同学交流时更要动手。设计辅导时要紧紧抓住能力教育这个核心环节,使资料收集、调查研究、问题判定、地形判读、勘查分析、策划创意、方案综合、决策优化、社会协商、讨论组织、图形表达、多媒体表达和计算机运用等能力同时获得进步。景观设计教学宜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项目如是拟定的假题,缺乏真实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老师讲解得再多,学生也没有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一个具体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设计,这样,地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道路交通组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可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结合景观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图3、4、5为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展园设计参赛作品的部分图纸,由学生结合课程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由竞赛组织单位提出,学生兴趣很大,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方案构思,在设计阶段查阅各种资料,提出设计理念,根据要求完成各种图纸的绘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方案以“步履3600”为该区域设计想法的基点,让游人从城市生活居住的“盒子”中走出来,步行于3600全景的空间环境中去怀抱大自然,将“精彩园艺、休闲绿洲”博览会展园主题诠释于空间景观中,总体上安排合理,功能、生态、形式综合考虑,节点设计构思新颖、独特。经过这一环节,学生感觉在设计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并非说可以忽略理论知识,关键在于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关系,要将理论知识付之设计实践,再用设计实践完善自我的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景观设计课程中一些基本理论的讲解是不能缺少的,有一些景观设计思潮如美国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景观设计、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等非常重要,但授课应不同于一般的史论课,可结合学生自己的景观设计课题,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样能最大地调动学生探究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形式可不拘一格,如师生问答型、随堂讨论型、专题研讨型、课题研究型等[2]。可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由学生参与或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以研究性的思维去查阅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证明、理论验证,提出相应观点和解决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得进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程设计方案的形成。

三、丰富景观设计相关科学技术知识

景观设计课程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园艺科学、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但从教学现状看,学生在学习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艺轻技”的现象,在设计作业中过分重视外观造型及设计成果表现,而忽视相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很难处理好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性的关系。有些设计作业,乍一看美轮美奂,但只是停留于花哨的表面,事实上难以实现。图6所示的是一个学生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案草图,设计建议移栽大树植于屋顶,并在构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力求营造富有自然意趣的景观氛围,纯从外观上看还是能吸引人的,但实质上这样的方案是不科学的,大树生长需要很厚的土壤层,屋顶上难以满足这一条件,不可能达到设计的效果。中外高端丝巾品牌的包装设计情形能给予很好的启示。国外经典丝巾品牌包装盒多采用经典的方型或圆型,常见天地盖、翻盖、抽屉式三种方式,看似平淡,实则大巧。这种包装便于保护产品、方便运输,消费者打开容易且能久藏;而国内丝巾品牌包装会有多种花哨的造型,表面看来很漂亮,但有些既不能很好地保护产品,运输又占空间,拆开还得费一番功夫。牺牲设计的技术性而求其艺术性,实则本末倒置。其实,设计要同时依赖科学技术和艺术创意,两者缺一不可。光有艺术创意,没有科学技术支撑,景观设计就不能完成,变得虚无缥缈;但只有科学技术,没有艺术创意及美妙构思,也就无所谓景观了。具体教学过程中,除把握好景观设计课程自身的各个环节外,必须加强与其他技术类课程的联系。技术类课程如景观工程学、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等应该理解为支撑课程,都是为景观设计课程服务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深浅与优劣。教师在设计辅导中应有意识地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在设计中得到运用,强调景观设计综合知识掌握与运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能自如地运用实地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辅导时,应同时学习、补充自己的景观设计与其他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辅导学生,培养他们形成景观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园艺、工程等科学的整体观。实地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讲述具体景观案例时,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置身景观实地,让其亲身体验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景观与人文等的相协与悖离处,然后悟出景观设计与其余科学技术必须协调的道理。实质上,从目前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景观设计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考虑景观与其余技术的协调性。

四、加强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控制

以往的景观设计辅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看重最后的设计成果,即重视正图的绘制,却常常忽略景观设计方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对景观设计作业的草图,即作业进行过程中用来研究讨论和调整方案、记录设计过程的构思草图、工作模型、电脑模型等不够重视。教师常以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学和评价将正图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核心,这样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导,学生会过于关注方案结果的优劣和图纸是否漂亮,而不在意方案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其实,不管是经典的文学、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还是流行的汽车、手机、电脑等工业品,虽说最终是以成果震撼、吸引人,但背后莫不经过百千次的修改、调整。景观设计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最终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其实,从辅导设计的角度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景观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重心应该从正图转移到草图上来[3]。设计方案的成熟往往需要不断修改草图,教师务必给学生明确各阶段图纸的基本要求,明确逐步完善方案的重要性(图7、8)。强调草图设计整体进行非常重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要同时考虑。对草图该有正确的理解,它可以是方案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但并不等于可以草率,学生交的草图经常有比例失调的现象,有的用线条、色彩修饰图面,掩盖设计不足,使设计草图失去原有的意义。草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语言,应能有效、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草图设计过程中,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优秀的设计几无一次成型,调整是必须的,方案往往是在曲折往复、不断修改中寻求完善。师生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有些问题必须在互动中解决。除此外,学生之间讨论能起很大的作用,可在每次草图设计完成后实行学生分组互评,不直接告诉其答案,由学生讨论解决,使学生能在与其他同学的设计作品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设计中的优缺点,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学的竞争氛围。

景观论文篇(5)

(1)公路景观设计滞后于路基路面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有的甚至忽视了景观设计,条块分割,人工雕凿痕迹明显。许多已经出版的书籍和已经成文的规定都把公路的景观设计等同于“美化设计”或“绿化设计”。

(2)设计中过分注重形式美,对司乘人员实际的景观体验重视不足。设计者常采取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来设计公路景观,许多公路被“装饰”成富丽堂皇的绿化带;缺乏全局意识,过分注重形式美,忽视了人们在车辆高速运动中的景观体验,造成过往旅客和驾驶人员眼花缭乱,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不良情绪。

2.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想

公路沿线的周边环境不仅要满通功能,而且还应该赋予人们优美、宜人的景观视觉。公路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强调公路与沿线的自然环境、交通设施、车辆等的协调统一,使公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根据车辆高速行驶的动态特点,实时调整景观的表现形式,既满足静态视觉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车辆行驶中人的动态视觉的要求,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实时变化的审美效果。

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动态中人对环境的参与特点和人的心理感受是公路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公路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视觉及行为特点,满足动态变化的要求。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是指根据司乘人员的动态视觉特性,充分考虑行车速度对景观尺度、人的美感特性、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人的动态体验出发,对公路沿线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和优化设计。

公路景观设计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速度(V)、时间(T)与景观效果的关系问题。这里的V和T不是传统物理学意义上的车速和时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两地之间的位移跟速度和时间的线性关系。动态景观设计理论对V、T的理解,需从景观设计角度进行如下阐释:以车辆为参照物,V可以理解为公路景观以及与公路相关的自然景观(包括大地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等)、人文景观(城市、河堤、名胜古迹等)的不断运动;T应该理解为上述一系列运动景观的动态组合。也可以这样表述:公路景观设计应该营造出一系列闪现在人视野中犹如电影胶片般的动态、连续的画面。由于公路上的车辆一般都会经历起步、提速、持速运行、减速、再提速、再持速运行……这样一系列不断反复的运动,相应的,这一系列动态画面景观也经历着同样的运动和变化,设计人员进行公路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变化,区分具体情况下人的不同视觉感受,而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设计。

3.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3.1.动态中的景观敏感度

景观敏感度是指景观引起人们注意力难易程度的量度,相对于静态景观而言,车辆行驶过程中,公路景观的动态敏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被弱化,因此,欲使道路景观对行驶中的司乘人员起到与静态相同的视觉效果,就必须通过专门设计,弥补车速对动态景观敏感度的弱化影响。动态中景观敏感度(S)的大小和车速(v)、司乘人员前方视野中能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大距离(Dmax)、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小尺度(Hmin)、路侧能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小距离(Dmin)四大因素密切相关,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S=f(v,Dmax,Hmin,Dmin)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为了达到最佳动态景观敏感度(Smax),不同车速(v)与Dmax,Hmin,Dmin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车速(v)与Dmax,Hmin,Dmin关系表

(Table.2relationamongspeed-v,Dmax,HminandDmin)

V(km/h)2060100140

Dmax前方视野最大晰辩距离(m)150370660840

Hmin前方视野晰辩最小物质尺度(m)0.351.102.003.00

Dmin路侧晰辩最小距离(m)1.715.098.5011.9

以限速60km/h为例(当处于特定路段比如起步区、隧道内、急弯区时,需慢速行驶),司机前方的景观或景观单元的最远距离不应大于370m;不应小于5.09m;它们的高度应大于1.10m。当景观或景观单元的三维尺度超出这些阈值时,司机的景观敏感度为零,即对这个速度下行驶的司机来说是“视而不见”的。

导致动态中景观敏感度变化的因素很多,除了本文列出的v、Dmax、Hmin、Dmin等四大因素外,敏感度的变化还受景物表面相对于视线的坡度、景物在视域内出现的机率、景物的色彩、质感、明度和人的视力、情绪以及天气的变化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细叙述。

3.2.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

静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是在人的生活起居中形成的,包括人的对周围环境形成的空间感、场所感,一般是宜人的小尺度;而在车辆行驶情况下,车辆的运行使人们对公路沿线景观的尺度感发生了变化,进而带来道路与周围环境产生新的比例关系,路边景物一晃而过,只有尺度较大的物体才能看清,这种大体量的景观尺度是人们视觉的需要,符合动态中人的心理感知和生理特点。高速行驶下的汽车只有穿行于大尺度的景观空间,司乘人员才能产生融入自然的感觉而不是被排斥感,所以,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常是宜车的大尺度。因此,公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尺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动态中人的视觉、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根据路段的性质、车速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3.3.动态中人的视觉特性

景观论文篇(6)

“景观”一词,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广,有不同的诠释。

景观,“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1)。

景观,泛指一定区域及地段内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岩石、地貌和动物界的总和,反映一定自然地理环境内的综合特征。“狭义的景观则是指自然区划工作中的最低级单位。”“广义的景观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地域性,一种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这一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特征与认为影响。”(《遥感大词典》,陈述彭主编,1990)。

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

旅游景观,是指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对特定的某一旅游时间和空间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岩石、构造、大气、阳光、水分、土壤、生物)、人文(建筑、人类和诸文化形态)复合物象和现象的感知景象。换言之,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

旅游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

(1)旅游景观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对象。旅游景观对旅游者来说,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其产生愉悦,因而应该从吸引力和愉悦的角度看待旅游景观。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旅游资源则要从能被人们认识或利用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无法被认识或利用,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很美很有吸引力,也不能成为旅游活动的对象。

(2)旅游景观是一个区域环境。根据地带规律,旅游景观系统的地域分异使得处于相同地带的旅游景观区域系统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旅游景观是特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学意义和吸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

(3)旅游景观具有整体性特征。旅游景观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实体、一定的景象、具有一定的形体、具有一定的独立的单元;另一方面,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要素组成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受“系统整体性”规律的作用。

二、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旅游景观规划,简言之,是指运用旅游景观学原理,对旅游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旅游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观瞻协调及和谐统一的一种综合规划方法。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游景观规划是旅游景观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旅游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旅游景观学的应用价值。

旅游景观规划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

旅游景观规划围绕着人与景观的共生发展这一原理展开,旅游景观开发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旅游景观规划的最终目标。因此,优化整合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经营活动三大系统,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通过旅游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以及旅游活动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旅游景观规划始终将某些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旅游景观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把构成景观的所有要素都作为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变量来进行研究,在不断变化中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维持旅游景观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空间尺度的考虑无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还是在旅游景观规划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旅游景观规划来说,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旅游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生产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旅游景观内部旅游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的规划。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规划不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实体单元研究,还包括基于区域尺度对不同旅游景观类型单元间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和规划。

三、旅游景观规划的特点

旅游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一)关于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实施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规划开展的先决条件,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同环境,同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

从1959年的夏威夷规划算起,现代旅游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旅游规划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但由于分析角度不一样等原因,不同专家、学者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例如,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规划专家吴人韦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经济、环境和人文三大板块,也可从哲学、科学和技术3个层次来考虑。另有学者提出,指导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4个学派,即景观园林建筑学派、生态学派、地理学派和历史经济学派。影响最大的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其次是以综合规划见长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观点都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做出了很好的归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旅游规划的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阶段。我国的旅游开发是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加工后的观光产品开始的,因此早期的旅游规划大都是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侧重于旅游地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研究。随着旅游规划的不断发展,旅游规划者对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更加全面,旅游规划发展成为市场导向型,规划中多以市场学、技术学理论为指导,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传统技术方法得到更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第三阶段,侧重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旅游规划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和深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视,旅游规划逐步转变为生态导向型,因此生态学理论成为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指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

由于各地各时期不同的具体情况以及编制旅游规划的机构性质和专业特长,旅游规划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一般而言,旅游规划可分为宏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等);中观层次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等);微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等)。

(二)关于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而且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

我国景观规划起步与20世纪末,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视为同义,也常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此外,由于目标和内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容易等同。

景观规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最初被认为是风景的代名词,景观规划也就是对自然景色的修正和改造,人们对景观的规划设计单纯地以唯美主义为准则,设计的目的是使所处的环境适合形式、线条、立体、对比、变化、色彩、和谐等美学标准。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是显而易见。

第二阶段,可以划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农业和工业景观。工业化景观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征服,而不是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其结果导致了工业城镇、高速交通系统等人文景观迅速取代、分隔和污染了自然景观,极大地改变了自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阶段,即整体优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把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共生整合而成的整体单元,着眼于景观的总体结构和格局(包括区域内所有景观类型单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最优规划与设计。同时还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观建设既美观又能保持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个目标,因而景观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规划途径。

现代景观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城市规划、新镇和社区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乡村庄园、花园、滨水区、墓地、休闲地、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波士顿的公园和芝加哥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等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F.L.Olmsted在其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中的杰作。

(三)关于旅游景观规划

如前所述,从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比较中,可以概括出旅游景观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旅游景观规划可以用来表达更高层次上的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近年来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发展表明,一方面,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生态功能,二者之间趋向于融合。另一方面,旅游景观规划吸收了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长处,加强其自身生态分析功能,使旅游景观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具体。

2、旅游景观规划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的有效整合。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景观规划是对各层次的旅游规划或各单项的景观规划的汇总和综合。可见,整体性、综合性和联系性是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特征。

3、旅游景观规划强调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景观规划强调的是对中小尺度的人类栖居地景象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缺乏尺度感,使旅游规划沦为出点子、编节目等。旅游景观规划建立在自身的空间设计能力基础上,其较强的空间定位和格局,使规划成果更能够体现出区域空间特色。

4、旅游景观规划注重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旅游景观规划不仅注重景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需求”,更为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并将这种多重价值优化成果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优化目标,使其景观功能和服务效益总体达到最大。

5、旅游景观规划是对旅游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在人类可以操作的景观水平上,通过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调整、修改,对景观采取一种时间延续的动态管理,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景观功能稳定、美学价值提升、自然灾害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旅游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自然第一原则

数十亿年不断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较人工生态系统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优越性。旅游景观规划应把自然第一原则放在首位,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显露自然。为使景观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得以发挥,旅游景观规划应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再现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过程,使隐藏的生态系统和过程得以显现,并能为人们所理解,还能够让人们充分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对人类自己在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关注。这种自然意识的加强,无疑会使人类的认识得以升华,自然景观中的水与火不再被当作灾害来看待,而是作为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必须的生态过程。

二是顺应自然。旅游景观规划要针对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对象。不同地区的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不同,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应该与之相适应。进而言之,旅游景观规划要顺天应时,必须以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为依据。此外,旅游景观规划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学习当地的乡土知识,因为对多数地方来说,当地人长期的生活实践已经表明,养育他们的景观总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态规律。

三是模拟自然。人为旅游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纯自然景观的管理方式,必须尽可能保护、保持和恢复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泽等),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和功能,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景观资源的前提。模拟自然状态,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人为生态系统,该系统最适合人类生存,最大限度地满足物种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时,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进行的旅游景观规划,可减少投入,形成优化的旅游景观,实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整体优化原则

旅游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旅游景观规划的重点应为整体景观,是对全部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改善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与景观发展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体生态功能得以保持和发展,达到降低灾害、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进而建设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保证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创造多样化的旅游空间,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景观要素形态的多样性,即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斑块相伴、宽窄廊道相结合;二是生物种的多样性,斑块的生境、形状、大小、边缘条件等诸多因素是保护生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尽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块形态,例如旅游景观中自然残留的湿地、牛轭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应得到保护。三是生境的多样性,不同生境的组合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稳定,具有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例如单一的“玉米海”、“一望无际的稻田”、“万亩果园”等农业旅游景观规划不可取,因为这在抵御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方面有极大的脆弱性。

(四)异质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个地区景观保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例如旅游景观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景观,如果水泥建筑斑块及廊道占绝对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衡现象,进而影响旅游景观的生态功能,造成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为此扩大旅游景观的水平空间异质性,对维持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旅游景观设计还须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征,加强垂直空间异质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形成自稳协调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扰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五)综合效益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把人类文化、传统和习俗与景观叠加,将旅游服务设施、景观生产价值有效利用融于自然之中,使旅游景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最佳经济效益。进而使当今人类主动地、以科学的态度去美化景观、创新景观,通过规划达到旅游景观形态美、多样性丰富、结构复杂,增加可视性,达到与人类的美学要求相一致,从而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异、美、乐”的普遍心理需求。

(六)环境敏感区保护原则

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导致环境负效应。依据资源特性与功能差异,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河流水系、滨水地区、山峰海滩、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产地、革命遗址等)、资源生产敏感区(城市水源地、新鲜空气补充地、土壤维护区等)和自然灾害敏感区(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上的构造断裂破碎带、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敏感区内环境的恶化大多属于不可逆变化,一旦失去稳定将会给旅游景观的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应对环境敏感区予以特殊关注。

五、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依据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规划后的旅游景观要具有: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景观、建筑、文化、生态及物种多样性和异质性);进化性(随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自调能力);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流的循环再生);标识性(自然生态与人文特性的显示度);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人与自然);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性(保留当地的传统习俗、个性历史和宗教遗迹聚落形式栽培技术)。

为实现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需要对旅游景观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常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旅游景观该如何描述和评价、如何运作、运作是否良好、景观是否要做改变、如何改变、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具体分为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四部分:一是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以景观环境调查为基础,评价旅游景观利用状况的适宜性,以及旅游景观格局分析。二是区域的旅游景观设计系统,主要对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旅游景观生态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格局,对旅游景观进行合理设计。三是区域的旅游经营活动系统,主要从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活动、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人与景观和谐共生的旅游经营活动方式。四是区域的旅游景观保护系统,通过旅游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监测,实施有效的景观管理和景观保护,以实现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图

景观论文篇(7)

(1)用以表现园林主题

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动的形态语言是雕塑的特征,因此,园林表达主题往往是通过景观雕塑来表现。

(2)组织园林景观

由于景观雕塑三维空间的艺术特性,可供人们全方位观赏,是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现代园林中,优美的环境被许多具有艺术魅力的雕塑艺术品注入人文因素,往往多数景观乃至全园的主景便是雕塑本身。环境的组织景观、美化环境、烘托气氛方面主要是靠这些雕塑来支撑的。

(3)点缀装饰环境

一些具有幽默风趣、或夸张、或颜色鲜艳、或抽象的雕塑小品常在园林景观中用来点缀环境。

(4)其它作用

园林中常设一些服务性设施,运用雕塑的表现手法,不仅拥有优美的造型,同时也满足其使用功能。景观雕塑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设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风景园林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具有审美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相结合的设计师。一个专业的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而通过研习绘画、雕塑等代表性的造型艺术形式来提高一个设计师的艺术修养无疑是一个好途径。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宜人环境空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景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设计要素,又在城市景观中占有画龙点睛的地位,所以面向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开设景观雕塑设计课程,使学生了解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并且能够建立从雕塑本身的设计制作与雕塑外环境的设计2个方面来考虑问题的设计意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作为年轻的、应用型专业的景观雕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景观雕塑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是重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它们还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主要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环境艺术和景观雕塑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二景观雕塑在风景园林的应用

1人文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在主题选择上,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定文化、信仰、精神、概念为主题的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景观,不包含特定历史与地域因素,属于人文主题雕塑现代园林景观。

2历史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很多城市的象征代表,往往是这个地方曾经的伟人,以及一些历史事件,会以个体形式的主题雕塑来表现。景观雕塑现代园林的策划主旨带有纪念性、历史性,并由多件纪念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雕塑艺术组成时,雕塑艺术现代园林就可以被称为历史主题雕塑艺术现代园林。肖像雕塑艺术和抽象雕塑艺术是历史主题雕塑2种情况。根据现代园林的特色特征,通过良好的策划,在某种特殊的安排形式下,集中不具备相同主体性的抽象雕塑艺术可以在一个现代园林里表现出某种主题性的观念与意义。

3地域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地域主题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是为了反映自然特色、地域文化。此类艺术现代园林内雕塑要求,是为了反映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与旅游策划发展结合,为了能展示出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大的区域、大城市,其人口数量多、文化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当地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景观表现主题的要求与大自然和谐相融,而小的地区则需要准确地定位和更为鲜明地反映人文内涵。

景观论文篇(8)

2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人文倾向性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任何城市的人文特点,地域风情都可以从城市园林景观中透射出来。特别是现阶段各个城市都乐于将整个城市的人文理念作为一个城市特色品牌呈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设计都融进了城市的人文特色。如江南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注重突出江南水乡的人文特色。园林景观中搭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小路搭配绿色的植被,释放着整个江南水乡的人文主义情怀。而北方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搭配宏大的建筑人文特色。四合院配合着大花园,无不展示出北方城市的雄峻。如何能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把人文倾向完美的融入进去,这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多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任何城市都不缺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这种独特的优势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善于查找、分析、总结各个城市的人文主义特色,将历史的瑰宝挖掘出来,让其再次发光闪亮。其次,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较为落后,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整个园林设计的发展要求。因此,转变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也是有效促进人文倾向很好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设计者们要在内容上、技术上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融入新的设计元素,把人文风貌能更有新意的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后,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上无法和西方的先进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相媲美,特别是材料方面制约着许多新的思路和理念与技术的融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人文理念的提升。

景观论文篇(9)

2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回归

风水不仅体现在建筑、道路、乡村、坟墓等的选址、装饰、空间组织和布局中,还体现在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审美意向和文化取向上,而且风水学中的很多论述正被现代相关学科论述。在思想上如何看待自然,在实践上如何通过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获取最佳生态效益,这是风水的生态内涵。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在建领域中出现了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思想,这就促使建筑设计师改变物质、有形、硬件的建筑眼光,开始探求从建筑上继承无形文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方法。这种情况下,风水中关于建筑与人、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就发挥了绝妙作用。然而历代甚至现代民间应用的风水与风水本身的自然科学本意和价值相违背,人对风水的认识也由此陷入了迷信的窠臼,而风水与建筑规划设计、布局等工作本是不可分割的,但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由于目的、需求不同,风水和建筑规划设计被割裂成两个对立面,很多人总在试图绕过风水,深怕沾染封建迷信,导致的结果就是规划设计、风水各执一词,制造形体诡秘、靓丽却有扭曲、变异,这样的建筑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关系,实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真正回归。风水的基本取向是关注人、建筑、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从风水理论来看,选择宅居的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是否处于一个“阴阳枢纽”这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而选择阴阳枢纽,需考察生气,辩证方位,这种选择方法和过程从本质上兼容了与现代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学科相符合的内涵,与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分析和选择环境的主旨不谋而合。另外,依据风水理论,对于建筑的经营,不论是坐向方位,还是规模大小,亦或是内外空间的界合和沟通,应与大自然景观、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细腻处理,使自然参与到建筑规划中,最终使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协调运作。我们应通过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的理论和客观评测寻找生态建筑学与风水、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交集,同时,剥除风水理论中不严谨、不科学内容,用科学的眼光从传统风水中获得具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规划设计依据。基于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认知地域的地形,寻找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的共同点,并找出气候环境上风水与生态建筑学的共通,从建筑整体朝向、建筑设备上的设施、建筑内部功能格局、细部设计等方面考虑,实现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与风水的融合和补充。

景观论文篇(10)

当国际LandscapeArchitecture(LA)学科为国人逐渐熟悉后,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术语异军突起,并产生了“园林”和“景观”名称上的争论。其结果不仅是业内人士之间的隔阂,而且在回答“园林和景观有什么区别?”时,大部分业内人士都会陷入“说不清,理还乱”之中。专业人士尚且如此,社会大众对此的认知自然更是混乱。

赞同“园林”和“景观”两方之间发生名称之争后,笔者听到过三条解决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一统天下,本着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学科统一发展的大局,一方毅然放弃。

第二条途径是一主一辅,为主的一方对应于完整的LA学科,为辅的一方对应LA学科的一个局部。

第三条途径是各得半壁江山,将LA学科内容一分为二,由两方共同承担一部分。学科名称则另谋新名,比如景观园林。

从现实来看,三条途径都不理想,而且最令人着急的是,居于同一学科内的两方认同感下降,争辩胜于交流,揭短胜于取长。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建议采用另一条途径——“一学两名,平行发展”。也就是说,两方都以完整LA学科为目标去发展建设。这条途径的核心是相互尊重。

尊重历史。园林、风景园林、造园、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学……,这些名称本身就是本学科在中国曲折发展的见证。譬如在工科院校中形成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的三位一体学科结构历经数十年探索和努力,但1996年工科的风景园林专业又被并入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是中国本学科的渊源所在,世人皆知,要传承,要发扬。但历史也证明景观绝非节外生枝,而是时势造就。本学科能借助社会需求之大势在逆境中奋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景观功不可没。就两方在本学科艰苦发展历程中的贡献而言,值得相互尊重。

尊重现在。目前赞同“园林”和“景观”两方都认为自己与国际LA学科对应,这是件好事,有这么多人为同一个学科、为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而且,学科发展以教学、科研和实践单位为载体,这些单位的名称本来就是不同的,不论取名园林,还是称作景观,只要互相尊重和认同是在为同一项事业而努力,就是伙伴,而不是对手。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即将于今年10月2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前来交流的就有以园林、景观、环艺、旅游等为名的国内外六十多所院校和系所。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以使该学科快速全面发展。

尊重未来。既然是同一学科,分只是暂时的,分久必合。在暂时的一学两名的状态下,竞争也是必然的,但要鼓励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避免互相贬低的恶性竞争。分久必合,如何合?本学科的成熟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合”取决于两方未来对本学科的贡献。尊重未来就是要尊重这一客观规律,两方均以积极、客观地态度,在良性竞争中,赢得自己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共同促进学科体系的完善。

既然名字不必讨论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讨论集中在真正急需探讨的问题上,那就是:对应于国际LA学科,在当代中国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本学科的目标、学科背景、实践范围等。

以刘滨谊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团队在同济大学48年的园林景观教育积累基础上,提出本学科高等教育的思考,供各界指正: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三者构成了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学科体系。就相同性看,三者的目标都是创造优良的人类聚居环境,都是将人与环境的关注处理落实在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类聚居环境之中。所不同的是专业分工: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专业分工重在人为空间设计;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社区)的建设,专业分工重在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规划;景观侧重于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即土地、水、大气、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其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

景观学实践范围涉及景观资源保护利用、人居环境营造、户外活动管理等领域,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风景景观、园林绿地。

上一篇: 体验教学论文 下一篇: 信贷风险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