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4:35

sts教育论文

sts教育论文篇(1)

二、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联系生活实际,介绍物理科学前沿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所涵盖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首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并且要有意识地渗透STS教育.例如,在讲“电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物理的科学前沿问题,叙说当前的新材料、超导技术、航天、通讯技术等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作用,教师要给及学生了解大型及超大型集成电路、激光全息摄影、防伪技术等.其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疑.教师可将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都系统地罗列出来,在对应的章节知识点教学时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向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这样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例如,在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牛顿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际问题分析.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起因,刹车距离、动摩擦系数,等等.又如,在讲“几何光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哈勃望远镜及各种光学仪器.通过对科学前沿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锻炼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实地考察环境保护、噪声污染等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就会无形中得到加强.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到一些科研单位或者工矿场地,亲身体验、测量、实验、参观等.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社区做一个家庭防火调查,并通过所学物理知识提出解决问题方法.这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3.注意交叉学科的知识结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本学科的知识点,还要注意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将STS教育有效渗透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讲“电磁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电磁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对于一些定理和物理现象,也可以借助语文知识来汇编成顺口溜,让学生更加易于记忆.这主要是锻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理问题,或者站在更高的起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sts教育论文篇(2)

二、实践

几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TS教育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1.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使教学的目的具有直接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应用知识的增加,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是进行和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了自觉渴求新知识的意识。

2.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讲述作物根外追肥技术和农作物增长素的使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l)加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实践。

sts教育论文篇(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STS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台湾地区学者偏向于STS交叉定义,即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台湾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STS学科,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台湾STS学科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鲜明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对于中国大陆STS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STS学科,其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开创与初步发展时期

确切地说,台湾地区的STS学科萌芽于科学教育,发端于STS教育,而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于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开创,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不得不提,即1990年5月美国著名STS学者亚格尔(Yager)受邀到台湾讲学,并在岛内主持STS的研讨会,推广STS教育理念。在这个时期,台湾师范大学对STS教育理念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大学后加大对STS教育的研究力度,产出了较多的与STS教育有关的研究论文[2]。因此,台湾地区的STS研究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而来自一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中心,以及一些高校的科学教育的研究所,是这一时期STS研究的主要机构。可以说,这一时期台湾STS学科的发展主要倾向于STS教育方面,如研究STS课程设计理念,STS科学学习、教学与师资培训等等。从总体看,这个时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二)转向与全面发展时期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原属于科学哲学、科学史、社会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涉足STS研究。学者们研究议题的多元化也使台湾地区STS研究的重心从原先偏重于STS教育研究转向于涵盖人类社会与科技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性问题的研究,以期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有效互动。总而言之,除了原先STS教育研究之外,这一时期台湾地区的STS研究可谓四处开花,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STS研究富有特色且表现突出,如清华大学(新竹)和阳明大学的医疗、性别与身体领域的研究,阳明大学的技术与社会研究,台湾大学的医疗社会学、科技与民主、科学教育的公民参与研究,成功大学的科技、医疗与社会的研究等。

从这一时期开始STS学者还大力谋求STS学科的建制化,如台湾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组”的设立(2000)、《科技、医疗与社会》的创刊(2001)、成功大学“社会、科技与医学研究中心(STM)”的成立(2007)。并且这一努力也得到官方的有力回应,如在官方的扶持下,由台湾著名的STS学者傅大为倡导的台湾“STS虚拟社群”(2002)的创建就是最好的例子。“STS虚拟社群”的诞生是台湾STS研究学术阵营初步形成的标志。台湾地区是“东亚STS研究网络”的重要成员,多次参加并于2003年承办 “东亚科技与社会国际会议(East Asian STS Conference)”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STS学者在台湾“国科会”资助下,联合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学者在2007年共同创办了《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EASTS)。《科技、医疗与社会》和《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是台湾地区STS研究的专门刊物,发表大量台湾学者STS的研究论文。除此之外,如《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通识教育季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发展月刊》、《科学人》等其他一些刊物,也时有登载台湾地区STS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整合与深入发展

从2008年至今,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有个重要特点――整合。首先是表现在研究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整合。2008年是台湾STS学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就在这一年,台湾阳明大学整合校内外STS研究资源,创建了台湾地区第一个直接以STS命名的相关系所――阳明大学STS研究所。该所也是台湾地区最早招收硕士生的单位。同年,在台湾地区STS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台湾STS学会”得以成立,标志着台湾地区STS学术共同体的最终形成。随后,台湾的交通大学也建立了STS研究中心。2009年,在整合台湾清华大学(新竹)、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三家STS的教研机构的基础上,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成立了STS研究中心。它的出现,也说明台湾地区各高校意在加快STS教育资源的整合,谋求STS教育的“本土化”,以加强台湾高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决心。其次是表现在STS研究两种取向的整合上。台湾地区STS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科学教育取向;二是社会学取向。这种两种取向的STS研究原本壁垒森严,各自为政。而从近年的发展态势看,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如2010年在台湾大学举行的“STS研究团队整合研讨会”,其副标题――“大S面对小S:科学知识面对社会(Science vs. Society)”、“谁的STS?哪个STS?(Whose STS? Which STS?)”,旗帜鲜明地表明台湾学者意图整合上述两种STS研究的决心[1]。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对今后台湾不同研究旨趣的STS研究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整合既是这一时期台湾STS学科发展的一种特点,也是台湾STS学科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此外,台湾STS学科的深入发展还表现在其研究主题与内容的变化上,纵观台湾地区STS的研究主题,经历了从对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到科技、医疗和性别的社会建构,再到公众理解和参与科技、医疗和社会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过程[3]。

二、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台湾地区STS学科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值得一探。

(一)多元立体的建制构架

目前台湾地区STS学科已经构建起一个形式多样,内外互动,行之有效的立体化的建制体系。首先,台湾地区地方政府较为重视STS学科的发展,设置专门的机构如台湾“教育部顾问室”的“STS计划办公室”和“国科委”的“科技与社会(STS)”部,从事STS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其次,台湾地区高校成立专门的STS研究机构,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科技与社会组”、阳明大学STS研究所、交通大学STS研究中心、台湾联合大学STS研究中心、台湾高雄海洋科技大学STS研究中心。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彰化大学、台湾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等专门设置科学教育中心、科学教育发展中心以及科学教育研究所进行STS相关研究。第三,从社会团体看,台湾“科学教育学会”、“台湾 STS 虚拟社群” 以及“台湾 STS 学会” 的成立对整合 STS 研究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此外,一些社会机构和场所,如台湾科学教育馆、台湾“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海洋科技博物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创建也为 STS 学科发展营造较好的社会氛围。第四,除了在岛内推进STS学科建制之外,台湾学者还大力发展STS学科的对外交流,如与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学者联合创办《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积极参与“东亚STS研究网络”和“亚太STS网络组织”。最后,从学术刊物看,在台发表STS研究的主要刊物有:《科技、医疗与社会》、《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台湾社会学》、《科学教育学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教育研究与发展》、《科学月刊》、《通识教育季刊》、《民主》等。此外,台湾STS学者还出版了多部关于STS的著作和文集,其中以STS读本――《科技渴望社会》、《科技渴望性别》和《科技渴望参与》最为著名。

(二)“官”“民”互推的动力模式

从台湾地区的STS学科建制来看,它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面得益于台湾地区STS学者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台湾地区官方的扶持和帮助。可以说,正是这种“官”“民”互推的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才造就了台湾地区STS学科的蓬勃发展。

从STS教育学取向看,1990年5月台湾“国科委”为了让科学教育界能够更深层地了解STS科学教育理念及应用,特别邀请美国著名学者亚格尔(Yager)到岛内主持STS的研讨会,推广STS教育理念,并于1993年开辟资助STS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先河。这一时期,台湾师范大学在引进和推广STS教育,联合其他院校进行STS研究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STS研究社会学取向来看,台湾政府在1991年1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会议”,首次将“社会人文”列为主题,目的在于融合“两种文化”的分离[3]。而当时台湾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内部也正在酝酿着一种“外部转向”,部分学者逐渐转向STS研究,并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的STS理论。可见,在台湾地区,无论何种取向STS研究的开创都可视为“官”“民”互推的结果。

在此后台湾STS学科发展历程中,这种“官”“民”互推形式更是屡见不鲜。譬如,为了创建学术阵营,以傅大为为首的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等领域内对STS感兴趣的学者,率先建立了“科技与社会”的电子邮件列表(email list)。学者之间的这种自发的行为最终得到官方的支持和帮助。2002年,在台湾“教育部”的支持下,台湾STS学者通过一个名为“STS社群建构”的整合型项目,建立了一个跨校、跨领域的台湾STS社群,即台湾STS虚拟社群。经由这些推动,2008年台湾地区成立了“台湾STS学会”,标志着这种STS学术阵营的最终形成。又如,在《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EASTS)问题上,也反映出上述的互动和努力。《东亚STS研究国际期刊》之所以能在台湾创刊,当然离不开台湾STS学者的多方努力,但也离不开台湾“国科会”资助。否则,EASTS能否在台湾创刊还是个问题。而EASTS在台湾创刊,无疑对提高台湾STS研究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三)个性鲜明的研究风格

台湾STS学者许多人都具有欧美留学的经历,如傅大为、林崇熙、吴嘉苓、雷祥麟、王秀云、王文基、陈恒安等人均有师承欧美的学术背景。因此,他们也大都采用欧美的理论进路来进行STS研究和教育。其中库恩、默顿、史蒂文?夏平和西蒙?谢弗 、蕾切尔?卡逊、福柯等人的著作对其影响甚广。台湾学者认为STS的行动者可以在当代各种的科技争端中扮演协商和代言的重要角色。因此,他们倾向于运用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对称原则、科技的社会建构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科技系统论等理论进行STS研究。

台湾STS学界奉行的是一种“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理念。虽然,在STS理论与方法上,台湾学者大都秉承西方传统,但他们关注的多是岛内有争议性的重大科技与环保议题,如核四存废争议、焚化炉争议、“国家”公园设立与原住民权益等问题,并将视角转向了日常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研究在科技社会化进程中人与科技之间相互塑造的关系[3]。所以,一些学者把台湾STS研究的特点表述为“关注日常生活的科技社会学”,是不无道理的。这样的研究路径,使得台湾STS研究具有相对确定的主题和范式,亦使得STS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反思性。就整个东亚地区的STS研究状况而言,台湾STS学者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后殖民时期科学技术社会史研究;二是科技与医疗、性别关系的研究。岛内许多著名的STS研究机构都把它们作为自身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研究与教育相得益彰

台湾STS学者大都来自各个大学,在坚持研究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他们还非常重视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当然,他们的这种努力也得到了官方的有力支持。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国科委”的科教处早从1993年起,就开始资助第一项有关STS教育的专项研究。而从2002年开始,“国科委”的人文社科处增设“科技与社会(STS)部”资助高校的STS课题研究。此外,台湾“教育部”则在2003年专门成立“STS计划办公室”,大力扶持STS的教育和研究。学者们正是通过这些资助计划和“校本化”课程,把STS研究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从2010-2011学年台湾“教育部STS办公室”的资助项目看,成功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的“医疗、科技与社会学程:整合及培育南台湾医学医疗科技跨领域教学资源”计划、阳明大学临床暨社区护理研究所的“护理、医疗科技与社会”计划、长庚大学中医系的“健康、医疗技术与社会”计划、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科技与社会(STS)及工程伦理”跨领域教学计划等都是极富校本特色的教学课题[4]。

三、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之启示

海峡两岸几乎都是同一时期引进STS学科的,但从总体上看,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发展经验对大陆地区STS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加大政府扶持STS学科的力度

从整体上看,大陆地区STS学科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一些省份开展得较好,而许多省份却几乎没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它既需要STS学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官方的有力支持。纵观台湾STS学科发展的历程,官方的扶持无时不在。从STS学科的引进、STS教育的推广、STS研究课题的资助、STS社团的成立、STS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上看,都隐藏着官方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没有官方的扶持,台湾STS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在团体孵化、课题资助、社会认同等方面加大对STS学科的扶持力度,加速其建制化进程。

(二)多管齐下打造STS的学术阵营

台湾STS学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傅大为等人倡导下,并且在官方协助下成立了台湾STS虚拟社群(2002)这一学术阵营,自从它诞生之后,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面貌为之一新,不同学科背景的纷纷加入这一阵营,扩大了STS学科的影响力。诚然,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STS的全国性组织,一个是中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另一个是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对团结全国STS学者、推动STS学科发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如中国STS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但至今仍处于筹备状态,以至于许多人忘记了它的存在。而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则是寄身于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开展工作名不正言不顺。此外,纵观全国各地,STS学者也大都寄身于“自然辩证法”和“软科学”的阵营之中,很少拥有自身独立的阵营。因此,推动STS学术共同体的最终成立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首先,要整合两个全国性的STS组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有关部门可在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独立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STS的全国性组织。其次,要整合STS研究的人力资源。不仅是要整合“软科学”和“自然辩证法”领域中的学者,而且要整合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STS有研究的学者,甚至于科技工作者、政府人员也应当被列入整合的对象,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一种拥有独立学科地位性质的学术阵营[5]。打造STS学术阵营并非易事,不仅需要STS学者的努力,如一些知名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以及STS学科规范的制定等,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大力的扶持。

(三)推动STS的教育和研究的合作

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教育和研究相得益彰”,无形中形成一股合力,不断地推动STS学科的发展。反观大陆地区,虽然引进STS学科已有多年,也成立了一些STS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但STS教育与STS研究大都还处于相分离、相脱节的状况,如一些高校STS机构的老师,只希望在科研上有所作为,而不愿意承担基础的教学;又如一些高校老师,对STS研究虽有造诣,但学校没有专门的STS教研机构,或者学校根本就不重视STS教育,那也妄谈教育与研究的相结合。鉴于这种状况,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已有STS教研机构的高校,要出台相应的规定,要求机构中教师必须从事STS教学,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融入课堂中,在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以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在一些条件成熟的高校,要抓紧成立STS教研机构,使一些对STS研究有所造诣的教师有其用武之地;在一些暂时还不能成立STS教研机构的高校,要鼓励对STS研究有兴趣的老师开设有关STS的素质拓展课程,这对于提高STS学科的认同感和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其次,各高校要依托特色资源,开发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 STS 课程体系。这样方能有的放矢,提高 STS 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要转变原有单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 STS 教学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如可采取讨论、座谈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1]。此外,STS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不能局限于高校层面,其他类型的学校也应该注重这样的结合。当然,STS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而是要充分整合STS研究与教育的资源,把这种结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STS的学科地位,推动它的发展。

(四)兼收并蓄提升STS的研究水平

STS学科是舶来品,即由国外引进的。因此,要提升STS的研究水平,固然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国外STS理论和方法,跟踪借鉴国外先进的STS研究经验,以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然而,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从台湾地区STS学科发展的经验来看,扎根本土化问题研究才是其蓬勃生机的活水之源。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所面临的STS问题确有自身的特点,如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因此STS研究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服务;又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STS研究必须遵循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因此如何以STS 的新视角推动科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再如我们是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利用STS观念,批判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是STS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6]如果离开了这些现实的问题,STS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提升STS的研究水平了。因此,我们只有兼收并蓄,既立足本国问题,又撷取国外STS研究之长,才能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之路,也才能让我国STS的研究水平有着实质性的提升。

注释:

sts教育论文篇(4)

在我国,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吸收西方学者的STS研究成果,并结合国情,提出了STS的定义。中国学者也认同交叉学科的STS定义。如於光远先生认为,“STS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殷登祥教授则进一步指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是偏向於STS交叉定义,如台湾《科技、医疗与社会》(STM)期刊主编陈瑞麟认为,STS研究是一种跨领域的研究,即借助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科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法律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的相互关系和结果。一般说来,我国STS的研究内容包括STS教育与STS研究两部分。STS教育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教育和关於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前者主要是为培育新的复合型人才奠定知识基础,后者主要为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STS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研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史(通史与断代史)、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二是研究STS的对象、概念、方法、意义等理论问题,分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三是研究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环境、生态、能源、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研究知识经济与法制建设、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科技与社会法制的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为贯彻“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2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现状

2.1STS学科的建制化状况

建制化程度是衡量一门学科发展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尽管和许多兄弟省份一样,福建的STS研究也起步於20世纪70年代末,但至今福建省STS研究的建制与一些先进的兄弟省份相比,尚有较大的距离。目前,全省以“科技与社会(STS)”冠名的研究机构和团体,仅有福州大学STS研究所。从事STS研究的人员大都依托於其他形式的建制体系来开展工作。这些建制体系主要有: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专职研究部门,如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各省属软科学研究机构,如福建社科院下属的经济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决策科学研究中心;省科技厅下属的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科技信息研究所;省委农办下属的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省农科院下属的台湾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经济和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三是高校下属的相关学院或研究机构,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下属管理学院、台湾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软科学研究所等。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授权福州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分别成立福建省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并在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福建的STS研究。可以说,这些高校的研究机构集聚了福建省STS研究的主力军。四是一些社团组织。如成立於1979年的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拥有近千人会员的研究会每年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重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又如成立於1983年的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是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术性群众团体。这些团体的许多研究工作都涉及到STS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STS学者在上述机构和团体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了几千篇有关STS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著作,如近年来出版的《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探析》、《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台湾科学技术的体制与机制》、《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集智・谋划・决策――福建软科学发展20年》、《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都较有影响。在与社会结合方面,积极为政府、企业和事业部门开展决策与咨询服务,同时也积极开展STS学科培训和人才培养活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福建省的STS研究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入贯彻“科技兴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战略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活动方面,福建省承办了许多与STS研究有关的大型会议,其中以STS挂名的全国性会议有两次。一次是全国第六届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於1999年6月22日~26日在福州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交流了43篇学术论文。这次会议由全国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承办。出席和参加会议的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於光远、著名社会学家朱厚泽、著名科技哲学工作者李宝恒、全国STS研究会(筹)常务副主任委员袁正光等专家和学者。於光远、朱厚泽、李宝恒、袁正光分别向大会作了题为“最充分地适应我们的时代”、“球的知识化和经济的一体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等专题发言。代表们对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及STS理论与学科建设等问题结合福建省情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另外一次是2011年11月25日~27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福州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在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会议主题,与会者提交会议论文60余篇。分别就“中国特色的STS理论的创建与实践研究”、“不同范式的STS研究”、“STS研究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技术的相关问题研究”、“闽台STS研究”、“STS的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和结构”、“STS在‘十二五’的新生长点”、“STS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STS比较研究”、“STS与区域发展”等问题展开了专题探讨。

2.2STS学科的研究旨趣和领域

由於我国自身的国情使得我国STS在研究旨趣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来看,我国学者对STS的研究主旨仍然围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上。福建省学者亦遵循这样的研究旨趣,其STS研究主要围绕着“科技兴国”、“科教兴闽”战略而展开,其目的主要在於:一是为福建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引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三是为推动各部门、各行业发展出谋献策;四是推动福建科技“兴市”、“兴县”、“兴企”、“兴农”活动。STS研究领域涉及战略和规划研究、区域STS研究、闽台STS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重大科技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在STS的研究中,福建学者更偏重於科技对社会正面和积极的影响研究,而少有对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和消极的影响研究。由於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处的阶段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面临着不同的STS问题,其研究的侧重点势必不同。鉴於此,福建学者把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速实现现代化作为STS研究的主要旨趣是无可厚非的。因此,这种研究旨趣在福建省STS学者的研究领域的侧重点分布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总体来讲,福建省STS学者的研究涉及科技创新与创新方法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预见和管理研究、STS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文化与传播研究、STS教育研究、闽台STS研究等领域。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期刊网上进行相关的文献搜索,可以发现,在福建学者的STS研究中,其中涉及科技与经济、管理关系方面的论文居多。福州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的软科学基地对这一方面研究的影响功不可没。其次发文量较多的是有关STS的基础理论研究。一般认为,对STS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哲学、史学和社会学三种角度来进行,以此形成了STS内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技术史和科学史的研究。对於这方面的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有关学者的探讨居多。再者是科技与文化及其传播关系的研究以及闽台STS研究。尤其是闽台STS研究已逐渐成为福建省STS研究的一个亮点。闽台两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於两地的STS研究,尤其是相关领域的比较研究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3STS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福建的STS研究主要是在围绕“科教兴国”、“科教兴闽”的主题而展开,强调科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其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马克思辩证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以及这种社会历史观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之作用的重视a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其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他分析了自然科学怎样成为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提出科学就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应该把科学称为生产的另一个可变要素”、“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这种观点一直被社会主义国家奉为主皋。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作为研究理论与方法,它们对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是普遍和深刻的,中国的STS研究也遵循这样传统。二是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的传统。贝尔纳以《科学的社会功能》为基础,开创并发展了“科学学”的研究进路,对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体系结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科学家,贝尔纳虽然也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起源,但他更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关注如何使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贝尔纳学派的研究纲领后来一度演变成了对技术的社会应用和社会影响的探讨,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受到技术决定论的左右。这个意义上的STS研究,后来部分为以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软科学”所替代。贝尔纳的研究传统对我国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福建省的STS研究更多的也是寄身於“软科学”中。从研究方法上看,福建学者在STS研究中亦大都采用与软科学研究、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类似的方法,如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规划方法与优化方法,预测评价方法、模型与仿真技术方法、计量经济与数理统计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当然这些方法有些本身就是STS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方法、科学计量方法、系统方法、科技预见以及多学科交叉方法等。但总的来看,福建学者的STS研究方法还不够多元、丰富,其综合运用各种STS研究方法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2.4STS教育与研究联度

教研关联度在这里是指STS研究与教育的关系程度。STS教育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在STS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科技和人文学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使受教育者形成新的STS意识和STS价值观,成为能够分析处理现实社会种种问题的新型综合人才。STS研究是STS教育的基础,STS教育是STS研究的应用,二者关系密切。福建虽然鲜有STS的学科建制,但不乏有STS的研究,学者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课题和项目获取研究的资助。尽管高校在STS研究的建制方面较为薄弱,但还是有一些机构涉及到STS研究,如前文所提的高校下属的管理学院、台湾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软科学研究所等。尽管个别高校也注意到STS教育与研究的重要性,如开辟有关STS方面的课程、编写相关的教材,出版相关的论著等。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机构中的不少教师更愿意搞研究,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而不愿承担基础性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因此在高校开设STS教育的课程甚少,缺乏专业研究的教师来讲授,所以,STS的教育面自然不广,教育质量自然不高。

3 国内外STS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当前STS学科一方面正显示越来越强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以及不同专业的人士,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医生、社会活动家等等投入STS的研究,充分体现STS在相关领域巨大的凝聚力,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另一方面,STS的研究也正在实现其实践转向,其研究进路已由原来重视理解科学技术知识的建构生产过程,转向更多地着眼於科学、技术与政策、法律等社会因素的交织互动。STS研究不再同於传统的学院式的哲学反思,而是转向对政治和实践的探索。

在国外,近年来,从一些大型STS研究学术团体,如4s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IASTS(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EASST(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欧洲科学技术论协会)等学术团体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如4S年会、IASTS年会)来看,当代STS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STS研究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实践转向的STS是近年来STS研究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实践转向一方面要STS关注行动主义――即政策参与。STS最为感必趣的话题是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即使是一些看似与现实无关的STS论题,其解决的落脚点却是一些诸如科技政策、公众参与、科学传播之类的现实问题。二是STS理论研究的进路多元化。从与STS有关的大型的学术会议每届都能收到数量十分可观的有关探讨STS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论文,就能表明这一方面的研究依然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但随着后现象学、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行动者网络(ANT)、口述史、人类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多研究视角广泛介入STS研究领域,使得STS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三是科技创新研究成为热点。从最近召开的国际性会议提交的论文看,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把焦点聚集在科技创新问题上,内容涉及创新、管理与政策、创新与强权政治、STS中的创新、创新机构和技术的共同演化等方面。四是STS教育仍是当前STS研究的重要议题。STS教育是国际STS会议历来的重要主题,涉及内容主要包括STS教育的历史、STS教育的特征、STS教育与传统科学教育的区别、STS教育课程开发、STS教育评估等方面。STS教育还没有在国家科学教育中受到充分重视。五是亚洲议题有可能成为国际STS研究的另一热点。随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西方科技问题的亚洲版本也逐渐显现。在亚洲特有的文化语境中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STS研究课题。如2010年4s年会就开设了诸如“亚洲通讯技术标准”、“现代亚洲性别概念重构”、“现代东亚媒体中的生物医学”、“亚洲核科学研究”、“中国的胚胎实验伦理与监管”、“日本、韩国对生物技术的STS整合”、“反思互联网上的日本形象”、“今日日本科技的社会形象”等分会议题,足以说明亚洲地区的STS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中国STS研究也在引介、消化与探索、创新中实现自我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受欧洲建构主义和SSK的影响。STS侧重关於科学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表现为理论的多元化走向与研究领域的扩展。一方面,科学技术学的研究是STS研究的理论部分,主要探讨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的生成,其基本观点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等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大量的STS研究理论在这一时期被引介到国内,建构主义方法体现於STS理论研究。另一方面,STS的实践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重点从一般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问题转向微观的、具体的技术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对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风险评估、治理模式、政策选择等研究。虽然此时对於中国STS研究来说,国外STS研究的理论述评仍然是当前的主流,但如何在中国具体实践情境下建构我国STS研究的理论框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相关学者统计研究表明,如图1所示,进入21世纪,我国STS研究活力有增强之趋势,STS研究的发文量增幅较大。这与这一时期科学知识社会学等研究在中国的传人以及中国STS向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前中国STS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一是技术与生态伦理关系研究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凸显以及STS研究论题域的深入,从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到学者系统反思技术的生态伦理问题,技术与生态伦理作为STS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二是STS基本理论研究仍是STS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关於STS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讨论上。建构主义是SSK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且随着SSK的技术转向,建构主义方法拓展到技术研究中来,并在争议中不断发展与演进。

三是注重STS的宏观研究。从目前国内STS研究的状况看,大多还限於对一般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探讨,采取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而针对具体科学技术的文化、经济、政治、政策的研究较少。

当前中国STS研究有可能朝如下三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从“学派述评”转向“问题导向”的STS研究。因为以问题为导向的STS研究,既符合国外STS研究的实践特色,也符合中国STS研究的学派传统。二是由宏观的STS研究走向微观的STS研究。受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技术转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双重影响,国际STS研究逐渐摆脱了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宏大叙事的研究方法,摒弃了对科学技术的外部审视,致力於打开科学技术的“黑箱”,注重考察具体的科学技术的社会过程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这种国际潮流和趋势必将在中国的STS研究中得到体现。三是开创有中国特色的STS研究。我国STS研究要注重跟踪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宽研究视野;要注重吸收国外STS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有益成分,使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而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之路。

4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1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4.1.1 STS学科地位不高

从现状看,当前我国主要的学科分类法《学科分类与代码》(GB/13745-92)、《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STS都不属於学科系列,至多只是一个研究方向。此外,我国STS机构科研活动很不规范,全国性的学会尚未成立,没有专业学术刊物,高校没有STS系(科),与独立的学科设置相距甚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内STS自身的研究范式尚未确立,基本还在其他学科范式下研究,缺乏自己独立的对象域和问题域。总体看来,我国STS至多只能算一门准学科,离真正的学科独立尚有较大的距离。应该说,STS学科地位不高,是福建省乃至整个中国STS事业发展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4.1.2学科建制程度较低

从福建省的自身状况来看,STS学科建制程度较低,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科学与社会”、“STS”命名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如前文提及全省高校以“STS”,命名的科研机构仅有一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是尚未建立起STS研究的学术规范。没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学术群体就会缺乏一种整体的学术认同感,同行之间没有同行的感觉;没有学术规范,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积累和进步。三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在福建从事STS研究的学者分属於各个学科,没有属於自身的组织,如STS学会、STS协会等类似的社会团体。显然,这种状况不利於STS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利於他们之间凝聚力的形成,也就不利於整个STS事业的发展。

4.1.3研究领域不够平衡

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技术能够极大增加人类福祉。福建学者STS研究主要围绕着“科技兴国”、“科教兴闽”战略而展开,关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问题,较多研究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问题,而较少从生态学角度关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反思。然而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福音,还有数不尽的问题和挑战,而且中国现代化也绝不能走西方掠夺自然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在STS研究中,既要保持对发挥科技积极作用的侧重,又要重视克服科技消极作用的警醒,这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STS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应有之义。这应是福建省STS研究所要的反思之处,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在STS基本理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沿袭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式,对於国内外STS最新动态关注不够,以至於能反映这些动态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过於注重宏观视角(个别领域除外),而对微观的STS研究,如针对具体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政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1.4研究水平亟待提升

从前文可知,福建省STS研究的理论来源较为简单,这不利於拓展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在当代,STS研究的进路已经趋向多元化,后现象学、行动者网络(ANT)、口述史、人类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研究视角已被广泛导入到STS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的单调势必制约研究水平的提升,这也是福建省STS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福建学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够丰富、多元,仍需汲取先进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微观研究领域更是如此。其运用STS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能力,如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揭示和表达STS系统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协调关系,确定协调关系的类型、性质、特点和作用方式、程度的协调分析法;依据STS的自身发展规律,设计出最佳的社会发展模式,制定公共政策,确立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组合法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最后,福建省STS教育与研究关联度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福建学者的STS研究成果和研究能力不能很好地再运用於教育、教学之中,造成STS教育质量的低下。而STS教育质量的低下势必影响人们对STS教育的看法――低估了STS教育的战略意义,这亦势必波及到人们对STS研究的认同感,而最终不利於福建省的STS学科建设进程。从社会层面看,对“科教兴国”、“科教兴闽”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和教育已经屡见不鲜,但这样的宣传和教育似乎跟STS研究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福建省STS事业发展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4.2福建省STS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

4.2.1 STS学科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自20世纪60年代,STS成为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以来,国际STS研究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在当代,STS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科学观、新的教育观已经为世人所熟知。在实践层面,STS在解决当代全球重大问题,如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两种文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於20世纪80年代引进STS,经过20多年的发展,STS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颇有“显学”的架势。对中国而言,STS研究对解决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问题,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前不久结束的党的十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为STS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社会氛围和非常良好的环境条件。因为,在理论层面,STS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科学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实践层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亟需STS学者的介入。再者,无论从STS学科建制还是从STS的具体研究上,国内外都具有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这也为福建省STS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的条件。

4.2.2 STS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基础

尽管福建省STS学科建制化程度还比较低,但福建省STS事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就和打下一些基础,如在STS研究方面,福建学者对於科技与经济、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内享有突出的学术地位,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为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而这一传统与当今STS研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趋势不谋而合,值得肯定,这个优势一定要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今后福建省STS学科一个重要的基础与特色。同时,福建省从事STS研究的人数较多,并且形成若干研究基地,如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台湾研究院等,这为今后STS学术阵营的整合提供了便利。

4.2.3 STS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平台

当前,福建省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平潭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都需要科技予以强力的支持,而科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将变得更为密切。而这也为以研究科技与社会关系为己任的STS学科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它也向STS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必将进一步推动福建省STS学科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平潭国家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为福建省STS学科发展搭建了一个绝佳的推动平台。

5 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思考

5.1福建省STS学科发展思路与目标

在这种重要的历史机遇期,鉴於福建省STS学科在提高民众的科技素养和能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省跨越式发展以及闽台科技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福建省STS学科必须正视问题与挑战,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在发展思路上,要充分调动社会上各种积极因素,加速推进福建省STS学科的建制化;同时,培养若干具有福建特色与优势的STS研究方向,如科技与经济研究、闽台STS研究等,以点带面,促进福建省STS研究的繁荣局面,并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平台,打造STS研究的南方重镇。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一是提升STS的学科地位,配合国内有关部门和团体,促进STS学科从一个准学科地位向独立学科转变;二是推进福建省STS学科建制化程度。鼓励成立更多的科技与社会(STS)的研究机构,整合STS研究人力资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学会性质的STS团体组织。三是培植STS研究的特色方向。除了继续保持科技与经济、管理方向的优势之外,要发挥近台优势,开辟和拓展闽台STS研究方向。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树立一个STS研究南方重镇的形象,缓解国内STS研究北强南弱的基本格局。

5.2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思考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我们必须怀着一种务实的态度来深入思考福建省STS学科发展的对策问题。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势在必行:

5.2.1加大扶挣力度,推动STS学科的建制进程

诚然,STS学科的发展需要依靠学者们的努力与推动;但仅靠STS学者们自身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鉴於福建省STS学科发展还处於相当薄弱的一种状态,学科建制极不完备的状况,不妨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动用行政的力量在社会认同、课题资助、团体孵化方面加大对STS学科的扶持力度,加速其建制化的进程。如从政府层面,可划拨相应的基金来资助高校的STS教学与教育研究。又如针对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鼓励成立更多独立的STS研究机构,一方面可推动STS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服务於社会的发展。

5.2.2整合人力资源,壮大STS研究的学术阵营

毋庸置疑,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阵营定然是不利於其发展的。虽然中国大陆现在已有STS专业全国性的组织――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STS专业委员会,它对团结全国STS学者、推动STS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但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省份STS研究人员大都跻身在“软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之中,并非都拥有自己的STS学术组织。福建省也不例外。因此,整合我省STS研究的人力资源―不仅是要整合“软科学”和“咱然辩证法”领域中的学者,而且要整合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STS有研究的学者,甚至於科技工作者、政府人员也应当被列入整合的对象,建立起一种类似於“台湾STS学会,性质的独立的学术阵营。当然,STS学术阵营的打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易事,除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和支持之外,还亟需一批富有影响力的STS学者的倡导和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厘清STS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研究范式上的区别,拟定出STS学者赖以遵循的学术规范,最终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STS学术阵营。

5.2.3推动教研合作,形成STS学科发展合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尽管STS教育存在着不同的进路,但无论哪种取向的STS教育,它们都很重视研究与教学的紧密配合。我国引进STS已有多年,在一些高校也已经有STS教研机构的成立。但由於这些机构中的不少教师只愿意搞研究,希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绩,而不愿承担基础的教学工作。因此在STS方面缺乏专门研究的教师来讲授,造成STS教育质量的低下。对此,相关的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定。要求机构中教师必须从事STS教学,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融入课堂中,在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以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於尚无STS教研机构的高校,应鼓励本校那些对STS有研究的教师开设有关STS的素质拓展课程,这对於提高STS教育的认同感和学生综合素质都是有益处的。一方面,各所高校乃至高校所属的各个院系都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托特色资源,开发设计出具有校本特色的STS课程体系。这样方能有的放矢,提高STS教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转变原有单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STS教学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如可采取讨论、座谈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亦可借鉴台湾学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田野考察”有式,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亦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人员,如科研机构或企业中的科研人员或专家,国家或省、市有关科技政策、战略管理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来校开设讲座或是作报告。以他们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们得到另外一种生动的STS教育。总之,要协调好STS研究与STS教育的关系,不能重研究而轻教育。要把STS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研究带动教育的效率,以教育深化研究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推动STS学科的发展。

5.2.4立足福建特色,提升STS研究的学术水平

sts教育论文篇(5)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热点的关注,高考试题的命题更加倾向于STS试题。这类试题题源范围广、选材灵活、情景新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分析了2013~2015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发现STS试题的比重不断上升,预测今后的地理试题中STS试题将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对STS试题的研究和STS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STS试题最初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性质的学科中。地理作为一门既有理科性质又有文科性质的学科,近年来,高考地理中也不断地出现STS试题。笔者选取了2013~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地理部分中的必修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考地理STS试题进行分析。全国新课标卷Ⅰ适用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和江西7个省份。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其中必修部分占90分,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分析论述题共2题,每题包括3~4个小题,每小题1~8分不等。

1.高考地理STS试题的统计分析

(1)STS试题的统计

地理STS试题就是根据地理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体现,将地理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问题的联系设计到试题中,通过设置情境,测试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GIS和RS技术应用的了解,从而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生活实践的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和见解。笔者统计了所有研究对象中高考地理试题的总量以及STS试题的数量,其中分析论述题以大题下的小题为单位进行统计。在3套试卷54道地理试题中,STS试题共有33道,占61.1%。STS试题的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2)STS试题的统计结果分析

从STS试题分值所占的比重来看,2013~2015年STS试题的分值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且均超过了50%,2015年更是高达75.6%。这一趋势反映出STS试题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备受重视,突出了新课改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从STS试题的素材来看,科学方面包括雨水花园、太阳能发电、热棒技术等;技术方面包括遥感影像、水文监测、风沙灾害的防治等;社会方面涉及交通、经济、人口等。

二、高考地理STS试题的特点分析

1.高考地理STS试题的选材分析

近年来,STS试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且STS试题的选材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注重学科融合。如2015年全国卷Ⅰ地理部分第37题,将青藏高原冻土和青藏铁路热棒新技术的应用作为题材,既关注热点又融合了物理学科的知识。2014年全国卷Ⅰ地理部分第10题和11题,将人口的迁移作为题材,同时结合数学分析方法来考查学生。

2.高考地理STS试题的命题特点分析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高考考题在始终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以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等的热点为切入点,把书本知识渗透于社会知识之中,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预测今后高考的考查趋势仍以能力立意为主,与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地理技能。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标卷地理高考STS试题的取材新颖,设问角度独特,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轻知识的生搬硬套。考题对考生四个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分析STS试题时,要充分调动上述四种能力,要积极思考,同时地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其他科目的知识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广,尤其是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若信息储备不足,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如2014年全国卷Ⅰ第7、8题考查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以及2015年全国卷Ⅰ第1、2题考查雨水花园,这类题目对学生来说在平时的练习中是不常见的,学生须通过仔细阅读材料调动地理思维提取相关信息,从而找到切入点。

三、STS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启示

1.教学内容综合化

在教学内容上,有些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对旧教材的依赖比较大,而有些教师觉得新课改的地理知识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又将旧教材的知识补充进去,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但是它没有体现STS教育的开放性。STS教育涉及科学、技术和社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依赖旧教材,而是走在地理知识和理念的前沿,与时俱进,同时要注重地理知识和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的联系,将教学内容综合化,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及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2.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高考的大模式下,有些学校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形式化,主要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技能,在教学设计上缺乏创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STS教育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实践性,是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如讲解热力环流和河流侵蚀地貌时,教师可以通过做小实验进行模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且提高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地理考察活动,如自然地理中河流、地貌、地形等方面的实地考察,人文地理中水污染的调查、工厂的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整合STS知识结构,增强STS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地理教学走出纯粹地理知识技能传授的误区,使学生在活生生的背景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3.教学理念时代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是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师要多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而且要多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学习其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应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使STS教育在地理教学中能真正得到体现。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地理技术技能的提高,包括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在教学中可以普及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地理学科在STS教育中技术方面的体现,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高梅.浅析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7):53-54.

sts教育论文篇(6)

一、STS的含义

所谓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之简写。粗略地讲,可以说是国外近来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STS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而诞生。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生产力的理论与运作,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所引发的有关社会、伦理问题;科技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科学管理理论,科技政策、组织、开发、转让与评价等。其特点是:既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考查科学技术,又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社会,涉及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中将STS与基础科学教育相结合,是最为值得关注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二、为什么要进行STS教育

科技发展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应该发展核能,是否应该谨慎地加以限制基因工程的研究,应该怎样控制世界人口,怎样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样避免战争、环境污染,又怎样防止或消除等。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引起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讨论,而人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社会过程。实施STS教育可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基于这些客观需要,逐渐兴起了一个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STS教育。

三、STS教育的学习材料

STS教育的学习材料有两种类型:一是把STS思想和问题渗透入现行的理科课程;二是为STS课程提供一个整体性的理科课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关注中考所涉及的STS问题。如,化学与人体健康、饮食卫生、环境保护、生活常识、人身安全、重大事故、医药卫生、能源问题、人口资源、新材料、工农业生产等的联系。

四、STS教育的方向

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化学教学容易开放化,化学教学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它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对象宽泛,便于大面积普及STS教育。同时,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有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STS教育因素,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编排方式、优化教学方法等措施来更好地体现STS教育的精神。教学过程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以便灵活机动地实施。

sts教育论文篇(7)

1 概述

三次科技革命无不证明了科学技术是最富革命性的力量,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根源之一,它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1]。在当今,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发明创造无处不在、不胜枚举,如航天、航海、交通、医疗、体育、家电、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富足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同时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科学技术造就了绚丽多彩的现代化生活。然而,人类在享受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负面效应[2]。例如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带来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土地沙化、地震海啸、洪水泛滥、物种灭绝;在科学与伦理之间悬而未决的基因物种、网络犯罪和高科技犯罪、安乐死以及无孔不入的针孔摄像头……这些社会问题无不警示给我们一个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 中学物理教育的使命和挑战

2.1中学物理教育的使命

面临上述这些现实的严峻挑战时,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育事业应该何去何从?现时代教育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历史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但包括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也包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功能[3]。也就是说,当今的教育应该发挥更好的社会作用,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人类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双重重担,加大提高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标准。因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当然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更是几十亿普通居民的平均素质。

2.2 中学物理教育的挑战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物理教育,同样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4]。这主要表现为:在物理课程方面,我们现行的高中物理教科书(非课改实验区)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把握得不够合理;在物理教学方面,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欠缺科学性,教学过程缺少开放性和趣味性,教学评价过分单一、僵化等等;在物理学习方面,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从近几年各地物理中考、高考试题来看,普遍特色是有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高新科技中的物理问题、社会热点中的物理问题等,这些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检查出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所以,要想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中学物理教育不能总是“规规矩矩”地只学物理课本知识,必须走出“围城”,从“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转化到“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广泛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5]。

3 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STS指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国外国内对STS渗入中学教育的讨论和研究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3.1 国外STS渗入中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特别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6]。比如说,1964年哈佛大学在IBM资助下建立了“技术和社会”计划,1977年,MIT建立了STS计划。此后产生了一批比较著名的STS课程,其中有“社会中的科学”(英国,1981年);“PLON计划”(荷兰,1982年);“科学和技术的社会效应”(美国,1984年);“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SATIS,英国,1986年) ;“交通事故调查物理学”(香港数理教育学会,1987年);“中学科学课程”(美国,1994年)等等。特别是在美国,比如初中,并不设置物理、化学、生物这类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科学的课程。同时,STS已经比较成熟的渗透到科学教育中,使得科学教育在STS背景下展开,从而更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

3.2 国内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1985年在苏州召开的中国理科教师能力问题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的实施问题。近年来,我国在STS与物理关系已经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例如,一线教师和专家有特级物理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陈报南,在STS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多篇讨论STS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于各类期刊,并著有《中学物理与STS教育》一书等;硕士研究生的相关研究有华中师范大学2006硕士生肖帮启的《基于STSE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南京师范大学2007硕士生沈锋的《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STS教育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强烈关注。特别是涉及STS教育与物理教学关系的研究很多,其共同特点多是讨论如何从中学物理课程的视角上研究拓宽课程资源的途径。但从文献检索和实践调查来看,基于STS背景下以“提出物理问题”作为核心,理论深、质量高、视野广和可操作性强的物理情境教学研究很少,特别是在可操作性这个很重要的指标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 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的意义

4.1 STS案例诠释抽象理论

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要想分清二者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7]。

4.2 STS案例引发认知冲突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8]。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立足于STS这个大背景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起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4.3 STS案例促进物理课程开发

为了改进课程的功能以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的需要,就得有持续不断地课程改进活动。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9]。所以说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所谓课程开发就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总称[10]。所以,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正是根据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的相关知识,立足中学物理教科书围绕基本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

5 结语

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一个热门的科学教育主题之一。把STS渗入中学物理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理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等),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提高小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说,STS渗入中学物理课堂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要。

参考文献:

[1]褚华.STS教育在中国[J].安徽教育,1993(04).

[2]魏冰.STS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9(02).

[3]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孙海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

[5]蒋欣.开展STS教育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陈报南.中学物理与STS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

[7]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出版[J].教学与研究,1996 (06).

[8]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2.

sts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大学物理;STS教育;物理教学

一、引言

STS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目前正逐渐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由于它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性,受到教育方面各个领域的青睐,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中去。它自提出后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逐渐走向成熟。大学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应将教育内容与科技创新和社会相结合,大学物理作为技术性很强的高级学科,其教学更应该如此。因此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便成为了趋势所向。

二、STS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STS教育重点在于“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把握。它旨在使现代社会公民不仅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更应该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能够准确的把握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1]。以此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从而对一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判断与抉择。STS教育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不仅对科学教育有着严格的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STS教育也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将科学知识进行传播,运用其多元性、开放性、人文性、综合性、互动性及前瞻性等特征,使人们能够对科学、技术、社会有着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系统的认识。这就是STS教育基本的内涵所在。

三、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1.强调科学知识,忽视人文培养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进行了很大的改革,特别是我国大学等高等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但是在国内大学物理的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诟病。我国教育普遍以文化知识的灌输为主,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目前我国大学物理的教学也是如此,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技术、社会的培养,不能将科学知识与社会、技术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得学生只局限于学科本身,只重视自己学历的培养和对于物理知识的专业性的培养[2]。这样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无法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培养,难以做到人格的养成。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为学生的学历服务的,无法做到学生的终身学习。

2.教学内容偏学科性太严重

在我国理工类课程的教学中,偏理科性、偏学科性的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物理的教学无法与今后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无法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仅仅是进行主观的科学知识的培养。教师在教科时,仅仅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会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进行讲解。比如将物理学科的部分内容与环境、能源等问题相结合。系统的理论性的学习对学生的科学知识固然起着很大的教育作用,但是在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还是十分欠缺的。

3.大学物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十分枯燥乏味,不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于大学物理的学习没有兴趣。缺少与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得大学物理的教学进行困难,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重心在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不在学生兴趣、人格、个性的培养。

四、STS教育对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意义

1.STS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大学物理中采用STS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相结合,采用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时展的需要。社会需要理论知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知识都较为丰富的综合性的人才。懂得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应渗透STS教育理念,发展全面性的人才。

2.STS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STS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素养。这是学生锻炼能力的基础。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关注的重点,在教育中渗入STS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还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做了良好的铺垫和帮助。发展素质教育,是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与STS教育有着相似之处。

3.实行STS教育,是实现科学与社会融合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教育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相隔,但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STS教育的实施便成为了实现科学与社会相融合的必须[3]。STS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物理贴近生活的一面,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收的物理方面的知识和教育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将科学和社会实现有机的融合。

五、结语

大学物理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不足,应该及时的认识到目前教育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改善教育策略和教育理念。STS教育的对于大学物理方面教学的渗透,是实现大学物理科学知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的融合,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全面性的人才,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必须,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成春英.初中物理中融入STS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噪声》一节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77-278.

sts教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B8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35-02

STS(科学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美国科技教育危机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变化及产生的环境、社会问题等负面影响而发起的一种运动,它是一门旨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学术研究领域[1]。体现在教育中,其宗旨是培养具备科学技术素养,能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人。因此,STS教育是STS领域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

STS教育在我国中学教育界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被引进的,目前各界对STS以及STS教育等基本概念以及目标尚未达成一致意见[2] 。而在中高级的教育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赞颂STS教育的长处,探讨应该如何在中高级教育中展开,提倡应该应用更多的科技教育手段来达到“STS”教育的目的。STS教育的长处不一而足,在中高级教育中展开也是大势所趋,而其中尚存在的问题,诸如中学教育中,怎样实施展开课程教育才被视为STS教育,其是否符合STS教育的精神;一些颇具特色的STS教育是否能够顺利与现阶段的中学教育相适应等问题,在国内所见的文献中很少涉及。因此,有必要理清STS教育的特点与精神实质。

STS教育是STS理论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实现,全面、系统地展现STS的本质是其首要任务。目前,各界对STS的基本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随着交叉研究领域的出现,各种学科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不同观点的学者正在达成共识,都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反过来,科学技术又影响了它们,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的互动过程。因此,STS教育既要求保持学科知识结构的严密,又要加强学科科学与技术、社会关系之间的影响。那么,STS教育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是培养个体科学意识、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的;它在方法上应该以人为本,强调情境体验,注重对话交流。

具备以上特征的STS教育在国内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是无法立刻实现的。

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此案例为笔者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景。该案例对象为14岁初中二年级女生。

该学校的物理课发放的试卷中有如图1一题。三开关闭合,两灯泡正常发光,问断开SA3后,EL1的亮度有何变化。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出两只灯泡是并联关系,应用并联关系各个支路互不影响的特点可以得出结论,是否断开SA3对EL1都没有影响。而实际情况是,该女生判断电路类型有困难,导致结论得出有误。

人们认知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经过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获得对加深理性认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在学生脱离科学的情形下进行的,对学生来说,几乎是毫无意义的[3]。科学技术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要在今后的社会中生活下去,需要具备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慎重考虑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素养,但担当下一世纪重任的学生对科学却较少关心。因此,现在的科学教育应当研究如何解决现代学生远离科学的问题。课时有限、教学任务重、升学要求带来的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等一系列约束条件致使课堂中的教育现状是一名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力争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考试。引入先进的教育手段固然可以提升教学的有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易于理解知识,改善单方面的输入式教学。但由于约束条件所限,单靠这样的手段远远无法实现STS教育开放、互动、以人为本、注重情景和互动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还是上述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入一个例子,如家里的电灯。卧室和客厅分别有一盏吊灯,关闭卧室的灯对客厅的灯没有影响,这一点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有所感受,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再次回到本题中,该生立刻领悟了该题的实际应用的意义和体现,进而辅以具体学科知识的讲解,对“并联”这一原本在她看来生硬且毫无意义的概念立刻变得鲜活而有意义起来。而这样的感性认识到简单科学知识的培养,完全可以由家长在生活中完成。

在家庭中实现STS教育就显得更为自然,实现的成本也更低,这是由家庭教育的一系列特点决定的。

STS教育反对将科学教学置于学校的平衡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置于以社会、文化为背景的非平衡态下,输入有关科学、技术、社会等诸方面的信息流,通过各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新的理解。开放性也是作为实践层面的STS课程的一大显著特征[4]。家庭教育首先是一个开放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身处一个科学技术社会的缩影环境中,科技知识就在身边,而必要的引导者也在身边,环境等条件是具备的,相比目前教育体系下的学校教育,无需额外更多的成本,这是在家庭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实现STS教育的首要条件。

STS教育作为新兴的科学文化,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决策的联系,将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人工建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生态系统中,试图将科学中的某些特定的观点和概念与这些观念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结构联系起来,试图将科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协调起来[5]。这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存在实现的根本困难――时间成本、物质成本昂贵。而家庭教育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教育具有渗透性。由于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教育。STS教育认为知识和技能镶嵌于具体的生动情境中,能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迁移;知识只有在互动和联系中才显示出意义。家庭教育在家庭中进行,这个环境对施教者和受教者而言是具有很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家长了解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在操作实践中经历丰富的家长更容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特定情景与简单科学知识的联系,侧面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的重现,利于学生以某知识为切入点,结合他们共同参与过的经验将所学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积累,再将所学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实现了将知识多角度理解,运用多种情境解释新现象,最终易于达到实现知识各种表征形式间的相互转化的目的。

STS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有意义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中,施教的家长由于不受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上述种种约束,因此,更利于由单纯的信息传播者向咨询者、对话者等角色转变。家庭教育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教育的启蒙性。而以咨询者、对话者身份出现的家庭教育,从本质上符合STS教育的核心要求。这样的教育方式,利于学生接受科学,进而接近科学实质。

最后,家庭教育具有影响的深刻性。通常,习惯按其水平来划分,可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动作性习惯是水平较低的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果皮壳等,它更强调简单的动作,不需要有太多的智慧成分,有时甚至可以是机械性的、模式化的。智慧性习惯是更高层次的习惯,例如,做事有计划、善于反思、在思考中学习、追求创新、不墨守成规,与他人合作,遵守规则等习惯,都是智慧性习惯。智慧性习惯的形成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信念、理想做支持[6]。在家庭教育中实现STS教育理念的引入,可以从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培养树立起科学意识和习惯。

综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中引入STS教育,比目前教育体系中的学校教育更易于实现STS教育的实质。

参考文献:

[1] Cheek D.W. Thinking Constructively abou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 .New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2:28-31.

[2] 徐超.美国STS的兴起与发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

[3] 小川正贤.STS教育概述[J].张明国,译.远德玉,校.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

sts教育论文篇(10)

1高职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高职化学知识的教学过程渗透STS教育需按照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发掘或创造STS教育因素,在创造设计时循序渐进,将STS教育贯穿于化学知识、技术的教学中,将概念笼统的理论知识与直观的实际科技及社会影响相结合。例如,化学教材中《实用化学》中既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课题案例,这为STS教育开展提供了大量借鉴方式。扩展了学生知识面,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社会关系等有机结合,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修课、讲座、实践中渗透STS教育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在高职教学中学生可利用选修课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在STS教育理念的教学中,通过选修课能够适当增强学生对STS理念的理解,可开设化学与自然、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活等选修课;邀请权威学者定期组织化学与科学技术的应用知识讲座,按照社会环境的位置去看待化学技术,配合相关教材教育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可将学生带到实际环境中去调查体会化学产物处理不当所带来的危害,或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类食品,用品的生产销售状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了解化学在当前人类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相关性,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观念。在化学实验中渗透STS教育。STS教育理念可充分展现学生在学习主动性,提升参与度强化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查找理论问题思路,从最基础的实验开始培养学生化学研究的态度、思维以及能力。从事化学教学的工作者可结合教材内容与术后实际情况,设计部分探索新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自行体会。如焰焰色反应、水果中VC的测定、头发中Zn的含量测定、指纹鉴定等实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加操作能力与创新。

2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效果与注意事项

STS教育成效。首先通过STS教育理念在化学教学的渗透后,提高了学生现代科技意识,引导学生学了解现代化学技术中先进技术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成分认识现代生活与化学的密切关系。其次,STS教育理念的融合,引导学生适当知晓当前环境、能源所面临的研究问题,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双刃剑”效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再次,STS教育理念注重教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促进化学知识的合理应用,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S教育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教学工作者将STS教育理念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时要严格参照高职化学教学大纲,制定相适应的的STS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实验项目;注重学生在教学中对生产、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确保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作者:邱文武 单位:吉林松花江中学

上一篇: 高校英语专业论文 下一篇: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