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49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1)

一、图书馆于青少年教育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什么书籍,只要看,总能从中得到启示、获得知识。一本好书更能唤起人的良知,教育人努力向前,激励人奋发向上。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重要的课堂,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青少年可利用它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收获极大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厚重的基石。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上都不尽相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每一个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间接获取生活的本领,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定位是非常有益的。

而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图书馆学的先贤S. R. Ranganathan曾经说:“图书馆是成长的有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地建设与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构建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指向性的标志,不仅具有储藏与传播知识的社会职能,更肩负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正确引导,辅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对于社会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二、图书馆的定位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文化积累的宝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土壤”。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朝着有利于跨世纪人才培养与教育方向发展。图书馆同时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它是培养与教育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从这点上来说,图书馆是培养学生树立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的特殊教育基地,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土壤。 图书馆为青少年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设置了不同门类的阅读区域,在现今的图书馆中,我们能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者,体现了全民学习的良好风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对于图书馆意识淡漠。如何引导青少年课后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也成为了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 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传递情报信息、为社会大众及青少年提供精神粮食和传承人类文明等重要职能。它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信息文献及网上期刊数据库,其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任何其它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公共图书馆也就成为了社会首选的重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基地和普及社会大众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的重要园区。

公共图书馆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是面向主体的、多方位的,而非孤立的,因而必须广开渠道,使少年儿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中解脱出来,这就必须从课堂外去寻找第二课堂――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辅助机构和社会教育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是以图书为重要教育工具,围绕组织和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展开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工作。学生课堂上获取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运用需依靠课外阅读和课下实践,图书馆便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场所。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丰富,书目涵盖领域广的优势。在这里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读书刊、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激发个性、特长等,进而得到综合发展,提高素质水平。

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于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项繁杂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四、施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职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要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通过公共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专题宣传,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把新生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入馆教育内容可以是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例如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以及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和规范等。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青少年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 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二)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恰当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公共图书馆凭借齐全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同时,国家在政策上加大对图书馆的支持力度以及资金支持,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图书馆可以设立专人专室,专门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在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先进的素养教育理念及经验。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与责任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素养教育的学习与培训。青少年可以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有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习与实践,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对青少年开设的素养理论的基础课、拓展课由公共图书馆的专家专门讲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检索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作为授课重点,同时网络信息检索课,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课贯穿其中,以开设这些课程从而提升青少年实践动手能力。在青少年对信息素质理论进行初步实践阶段,公共图书馆会安排专业馆员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此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有关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能力。这期间,青少年要学会如自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系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网上电子期刊文献,最终要为我所用。随着青少年知识领域的不断开拓,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的级别、课题研究、课业的难度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相信通过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课启蒙、实践、及拓展,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将会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尽可能多的举办学术研讨会。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园区,同时,建立了庞大的人脉资源系统。利用自身强大的人际网络,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前往图书馆开设专题讲座,普及各领域、学科的知识素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加大图书馆文化宣传的力度,使得普通大众更便捷地接收到学术信息,吸引更多的专项人才与读者,为读者与专家搭建交流平台,增加直接文化交流的机会。相应地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校部分学生到祖国各地去参观,创造让孩子们耳闻目睹祖国风景的机遇,吸取传统道德的精华;组织学生阅读精典道德著作;开展以关爱社会为主题的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钱、捐衣物、捐图书系列活动,寓教育于助人之中,把传播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培养正确的理想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结合起来,向同学们渗透思想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生活”,注重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折能力的培养。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开展“我喜爱的一本书”活动、“书籍对我的影响”演讲赛,陶冶青少年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A.P.默里 (Stuart A.P.Murray).图书馆:不落幕的智慧盛宴.胡炜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07版;

[2]刘兹恒,徐建华,张久珍.现代图书馆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06版;

[3]薛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图书馆学刊,2010(6):P74-76;

[4]张彤.中外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对比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P103-105;

[5]蓝云棣.网络环境下大图书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图书馆论坛,2003 (4);

[6]沈彦君.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7]李小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改进与创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2)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 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 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海量般递增。鱼龙混杂的大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处理加工,让信息最终为我所用,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信息社会,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的引导与教育,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全面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角色和作用,对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 于1974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 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加之中小学的图书馆条件简陋,不成规模,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图书馆意识淡漠,更不用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了。

在2010年初的一份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调差统计表中,在被调查的18个公共图书馆中,只有4个图书馆开设的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早期教育业务还只占到22%;只有3个图书馆开展了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培训课,培训内容包含的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只占到16.67%;只有2个图书馆开展了现代信息知识教育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的现代信息知识教育只占到11.1%。在被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竟没有一个图书馆开展过关于读者信息素质状况相关调查和网络培训,也没有几家图书馆开展信息知识讲座与培训。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需加大力度开展此项服务。

信息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能力,关系着个人、团体、社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不但能促进未来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能使青少年获得知识创新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起青少年获取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生存、竞争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今天的信息素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既关系着个人将来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应肩负重任,为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撑起一片蓝天,做出应有的、不懈的努力。

3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 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3.1 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社会大众及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传递情报信息和传承人类文明等重要职能。它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信息文献及网上期刊数据库,其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任何其它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所有这些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首选的重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基地;也使其成为普及社会大众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中坚力量。

3.2 公共图书馆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特有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使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类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有有章可循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4 公共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4.1 通过公共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专题宣传,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把新生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入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如图书的借阅方法,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及规范等。图书馆在青少年首次入馆时便做好信息导航工作,引导其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他们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 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4.2 制定针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标准教材,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国情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应该尽快制定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学习阶段就能具备熟练的查询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奠定基础。

4.3 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

公共图书馆凭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国家要加强对图书馆的政策性支持及资金投入,支持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可以设立专人专室,专门从事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及经验。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与责任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与培训。青少年可以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完成信息素养课的学习与实践。有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习与实践,相信在青少年的心里会种下信息素质理论与知识的种子。

对青少年开设的信息素养理论的基础课、拓展课由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专家专门讲授。在信息素养课的授课过程中,将计算机检索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作为授课重点,网络信息检索课,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课贯穿其中,从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的高度来统筹实践这些课程。在青少年对信息素质理论进行初步实践阶段,公共图书馆会安排专业馆员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此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这期间,青少年要学会如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系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网上电子期刊文献,最终要为我所用,最后以论文或报告形式完成本次信息课的学习。随着青少年年级的增高,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的级别、课题研究、课业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相信通过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课启蒙、实践、及拓展,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将会为他们未来终身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4 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刻不容缓

要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 公共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要重视馆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应持有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想为自己量身定制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学习计划,不断地、主动地、自觉地坚持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对现代信息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用全新的理念、现代化的手段、新颖的方式主动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服务。要尽快构建包括信息教育专家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指导队伍,以此来提升并拓展青少年的信息素质能力及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信息人才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4)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明就曾说过“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重庆力帆和重庆几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l5——l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1.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1.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青少年比赛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2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2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 研究 述评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壮大,中国的体育事业也进入了繁荣时期。但是由于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过于落后,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体育内部的结构,阻碍了中国体育的整体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的新主人,同样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财富,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国家未来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然而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在近20年内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改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是刻不容缓的。近几年,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锻炼和体育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围绕青少年健康体质话题展开的学术讨论也越来越多,面对当前有关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大量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和内容几部分进行具体论述,为今后对青少年体育研究提供了借鉴。

一、青少年体育研究理论

青少年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是将青少年的体育研究与教育学、社会学和生理学等众多学科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相应的阐述。终身体育理论和素质体育理论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理论研究。

终身体育理论是根据终身教育思想出现的,它广泛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体育研究者的重视,我国的终身体育思想是由王则珊和陈琦引进的。素质体育理论是针对我国的应试教育提出的,它注重的是学生的体质健康,并且以学校体育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工具,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在体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其他学科,但是以体育为教育特色而构建的体育研究理论还没有出现,同时对于青少年体育未来发展和构建方面的建议也相当的微弱,无法真正的从一定深度、高度、系统方面论述青少年体育研究。

二、青少年体育研究视角

通常将视角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多种类型,以时间为分类标准视角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类型,以研究层次为标准视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类型,以研究路径为标准视角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类型,以维度为分类标准视角分为多维视角和单一视角。一般研究者会选择适合的研究视角开展研究。

以范围较广的青少年体育为研究内容,是一种宏观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针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开展整体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研究规律,同时注重对青少年体育发展今后的战略部署和相应预测。中观的青少年体育研究注重的是局部现象。通过某一定区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等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微观层面的青少年体育研究主要是针对体育案例中的研究单元进行研究。无论是从哪个视角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研究都应该深入青少年体育运行的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青少年体育研究方法

青少年体育研究方法通常使用的是文献法和统计调查法。文献法相对于其他的研究方法,具有方便易行的优点,同时也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往往都是依据其他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因此研究结果的效果也不是很高。统计调查法通常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利用统计软件得到发展现状。但是利用这种研究方法仅仅只能发现问题的表层现象,对于深入的青少年体育运行规律是无法总结出来的,同样也无法揭示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真正现状。因此,在青少年体育研究的方法使用上,应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深入的对青少年体育的现状做出详细分析,并且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开展对青少年体育的研究。

四、青少年体育研究内容

针对青少年体育研究的内容较多,其中以体育参与度、体育相关政策、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师为研究内容的较多。

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的较好,但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关注的热点,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少年体育的参与度不高。许多研究者针对青少年参与的内部动机以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多种讨论,并针对影响参与度的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国家的相关体育政策关系着青少年的体育发展方向,研究员从不同视角对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方法和执行力度进行了探析,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作用发挥提供了帮助。但是部分的探究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对这部分的探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联合实际提出政策完善。虽然我国青少年体质呈现下滑的趋势,但是针对青少年体育课程的研究在不断的增加。体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针对体育的课程观、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评价等方面开展的。课外的体育活动时间一般都限制的比较少,因此青少年体质增强主要是依靠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实现的,教育者应该调动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高青少年参与的内部动机。体育教师的质量对体育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围绕体育教师展开的讨论研究也有很多,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质量的素质也成为发展青少年体育的关键。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针对于青少年体育研究的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和内容做出了综合性的评述,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贡献出一份力量。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素质;培根教育

1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2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3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 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4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5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87-02

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科普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启迪青少年智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知识层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进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对提升国家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至关重要。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文化课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必要性。现今,很多中小学仍旧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只注重传输知识,没有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此外,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科普知识学习中去。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屈指可数,不利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与此同时,青少年缺乏对迷信、伪科学等的分析、判断能力。

我国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尚未充分认识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且各地区科普教育发展不均衡;对科普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宣传面不广,宣传方式缺乏新意;科技馆等科普教育设施匮乏;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素养低。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活动分类、实施原则、组织方式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认知欲、好奇心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科普教育各式各样,且饱含趣味性。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促使青少年自主参与科普知识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有益。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大都思维敏捷,学习用功,但其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匮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历来推崇“应试教育”。科普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其开展的实践操作型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推理验证的能力。

当前,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参加“奥数班”、“英语班”等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这导致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创新元素被忽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对科普知识学习有心无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能够实现科技创新与教材的完美融合,对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分类

经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生活性、趣味性、验证性、创新性、竞技性实践活动。生活性实践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生活的习惯。例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安全用电、合理分类垃圾等。趣味性实践活动,即饱含趣味,有益于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兴趣的活动。验证性实践活动,即对某些规律、认知进行验证的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即探索、创新活动。竞技性实践活动,通过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严格遵守科普教育相关规章质素,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安全性原则。安全实施科普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严格要求青少年按照规则操作,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此外,教师应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与此同时,教学素材应根据年龄层进行选择。

2.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学过程越有趣味,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效率越高。教育者应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性,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精心设计课程。

3.浅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验证理论。在实际科普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凸显重点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简易性原则。科普教育主要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为教育目的,其所设置的实践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调动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规划实践活动时,应满足不同年龄层青少年对实践活动的需求,使其主动参与科普知识学习,感知学习科普知识的乐趣。

5.实用性原则。科普教育除了太空飞船、4D影院等高端科普知识之外,还包含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时,教育者应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素材,并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物力,而且增强了科普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科学素养。

(四)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科普教育模式、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信息化科普教育模式等。

1.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科教育课程及构建科学俱乐部的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索、创造能力。例如:设立科普图书角;定期为学生放映科普视频;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设置科普知识竞答比赛等。

2.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主要是科普爱好者利用社会实践,通过组织科普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科普学习氛围。此外,科学家、科研人员还可走进校园,在课堂、课下对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如:青少年在寒暑假可报名参加科普夏令营;可参观科技展览馆等。

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对科普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者可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开展科普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科普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素质。

三、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措施

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等的主要基地,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具有非凡的意义。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促使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得以延伸和补充。

(一)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

通常,科技馆内包括开放实验室、数字体验馆、数码世界等,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科学知识学习氛围。科技馆进校园为青少年提供了参观科学展览的机会,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科学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参观科技馆,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对激发起学习科普知识兴趣十分有益。

(二)于科技馆内进行现场科技教学

科技馆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现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不再仅仅依托教材,而是可以直观、形象的学习、理解、掌握科普知识。此外,通过现场教学,还可以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科普知识,从而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传授知识。如:在进行“人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多少分贝以上”、“一般说来,声音在多少分贝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现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人耳鼓膜振动模拟、物体振动发声、识别声音高低等工具,进行声学实验。

(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操作

青少年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青少年实际操作能力对提高其科学素质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应以青少年心理特点、科普知识学习能力等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科技实践操作项目。如:制作航空模型;利用锯床、磨床、铣床等工具制作桌椅、拼图等简易玩具。科技馆作为学生绝佳的实践操作场所,有益于实现培养青少年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等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对我国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者应正确、全面认识科普教育,并通过不断努力,对科普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创新,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科普教学资源,有效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希冀广大教育者能够切实贯彻落实此政策,深入挖掘、利用、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进而为提升青少年独立思考、科学探索等能力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03):42-43.

[2]张洪涛,张静华.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5-97.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8)

A Comparison Study of Teenager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MENG Wei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9)

1、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与适宜运动处方研究,是针对目前青少年的体质素质下降而提出的,目前青少年速度耐力、近视率、肥胖率提高,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提高他们的体质素质,是本课题探讨的问题。适宜的运动处方就是针对不同男女学生、不同年龄学生,利用不同的锻炼方法、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提高青少年体质素质。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到“体育锻炼是实现健康生活的根本手段”。健康的生活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良好适应。根据青少年体质素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影响到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才对本题目加以研究,指导教学,通过适宜运动处方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体质素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 它不仅源自于社会、学校与家庭, 而且还源自于学生本身。要改变这一现象同样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 从体育价值观与意识转变、增加体育保障措施等入手, 齐抓共管。体质素质,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体质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体质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一个人体质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体质素质水平。提高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状况,就是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宜的运动处方,改善青少年体质素质。什么样的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体质素质?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与适宜运动处方关系如何?另外,能够建立几套运动处方来提高青少年体质素质是本论文提出的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世界上发达同家对国民体质监测有5个特点。政府性;如日本、美国,日本从19世纪初就开始对学生体质进行调查,1930年制定了《体质测定法》;美国1956年成立了“青少年健康总统委员会” 系统性;如日本系统地研究国民体质已有90余年的历史。科学性;体质监测指标除了简单可行、科学有效外,还必须结合国际体质标准化委员会确定的8项统一测试指标进行。社会性;除了政府的政令外,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效用性;要十分重视体质测试结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向关注我国国民的体质状况,并不断采取措施,

调查研究国民体质状况,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国民体质的增强。1979年,在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的共同领导下,组织了对全国16个省、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初步掌握了我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制定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评价标准。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3、运动处方概述

运动处方的概念可以将运动处方理解为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适合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运动内容、强度、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实事求是性原则;全面锻炼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健康的因素在增长,运动处方、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低支出,低风险,低副作用和令人愉快的治疗手段和教育手段,易被人们接受和采用。在我国,人们在锻炼领域,关注青少年身体活动如何促进他们体质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活动多少来增进青少年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功效的研究较多,较少谈及运动处方给他们带来体质素质方面的影响。随着锻炼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的频率、频度、项目、时间的选择。适宜的运动处方,如有氧耐力锻炼,竞走、中长跑慢跑、跳绳等稍长时间的持续活动,脉搏在160次/分钟以下,从运动生理角度讲,这种活动能使心脏充分舒张和收缩,减少淤血,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和肺组织的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青少年体质素质。运动处方的采用注意走路、跑步的速度,投掷力量的大小,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和动作频率的快慢。

4、研究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体质素质?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与适宜运动处方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均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文献资料法 先后收集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将资料搜集工作看作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本研究的全过程,包括选题、研究思路的梳理、实证研究的开支以及论文的撰写都以此为基础,由于相关文献较多,即使论文写作完成,资料的收集也难穷尽,疏忽在所难免。 专家访谈法 访谈有关运动处方专家、心理专家、教授、体育权威、为构建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与适宜运动处方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打下基础。 问卷调查法 研究主要应用体质、健康、心理测量方法,遵循编制标准化健康、心理量表研究的程序和已有的相关标准化量表选择条目,建立初测量表,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市十五中、长征街小学学生抽样测试,调查对象为3000余名,研制青少年体质健康评定量表,评定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量具。 测试法: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情况,学生一入学或升入上一个年级,就对其进行素质指标、功能指标的测定,针对他们的身体素质,结合课课练体育教学模式、适宜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在每学期的期末再进行素质指标、功能指标的测定,比较其指标的变化状况。总结运动处方的实施后的教学效果。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的数据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

5、研究阶段

第一个阶段实验设计阶段,为了确保体质健康特征条、目的全面的收集,本研究采取如下途径: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与理论研究,研究者对体育学、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建构理论、青少年体质素质等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收集各种相关论述,对其中使用的有关问卷与测量工具作了仔细的分析,获得有关体质健康认知的描述条目。其次,为了探查青少年关于体质健康的认知,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归纳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 组成因素。第三,形成量表。在青少年体质健康认知结构基础确定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项目,并征求体质健康、运动处方、心理体育教育学、健康学、社会学和体育教育领域等方面的意见,对每个条目可读性、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和简洁性,形成量表的基本结构和项目内容。第二个阶段是计划实施阶段,根据不同的学生,试图建立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每次在30分钟以上,出出汗,每次运动中体验运动的感受,注意运动前准备活动的热身,运动结束放松全身。针对学生体质素质的下降,解决教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第三个阶段是推广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水平,针对青少年的肥胖、近视、耐力素质下降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每次课都要精心策划,让学生节节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水平,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渐趋成熟的时期,良好的身体智力,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性格的形成时期。培养青少年的锻炼动机、引导其行为目标、从参与体育活动及言语教学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投入到运动中去,体验运动乐趣,每节课上让学生出出汗,排排毒。每节课,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理论知识、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损伤的处理、运动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提出沉迷在网络中,有损于身体健康,合理安排到室外锻炼,也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建议教师给学生安排做什么运动,教师争取跟着做什么运动,每节课上教师和学生感到――累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检测中心.2000年国民体质研究报告[M].2003

[2] 符明秋.重庆市城市居民牛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学.1999,20(6):8―10.

[3] 史儒林.青海高原地区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广大青少年的素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修养,从而促进本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而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开展基地,对于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一、活动中心的优点

与正规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活动中心较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活动中心有哪些优点呢?

1.全面性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有着较为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强大的师资力量,这就使得在素质教育活动中能够更为全面地培养青少年的各方面能力。在这里,青少年能够享受到较为全面的培训,从而使自己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

2.公益性

活动中心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全体青少年,其中的教学设备都是免费使用的,旨在让青少年走进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体现了社会的公益性。青少年可以单独过来学习知识,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过来接受教育,还可以跟父母一起来体验学习。特别是在一些节日中,活动中心还会组织辩论赛、展览等活动,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

3.娱乐性

在活动中心,始终都将寓教于乐的原则摆在第一位,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那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进而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游戏活动中提升能力。

二、在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1.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能力

活动中心对青少年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进行均衡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让他们在琴棋书画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还能够对科技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为将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2.提升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现如今,各国的竞争形势愈演愈烈,不管是军事还是科技抑或是文化都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而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人才济济,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活动中心旨在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在素质教育上也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样就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了综合性优秀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科技、经济、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达到科技和艺术的相结合

因为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老师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述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心的教育体系中,就应该将科技和艺术的教育摆在首位,争取让青少年学到一些学校里所没有讲述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家长认为科技和艺术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科目,还会造成青少年思维混乱。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带动艺术的提高,而艺术的提高也会促进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科技发展逐渐融入了艺术表现,而艺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虽然强调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但是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因为只有顺应时展的科技与艺术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这就要求在活动中心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时,要将科技和艺术相互整合,并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让他们学有所用,以便今后更积极地接受和参与活动中心的素质教育活动。

2.要重视文化建设

在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其实际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延伸。不能因为青少年在学校已经接受了文化教育就忽略文化建设,要在他们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去开展素质教育。进行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文化中心的围墙,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丰富多彩的墙面文化可以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且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这样就能在活动中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3.建设实验基地

在让青少年学习科技、文化、艺术时,可在活动中心建设实验基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这样有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能型人才。通过在活动中心建设科技制作基地、艺术训练场所,能够让青少年在科技、传统的诗词歌赋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文化修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动中心具有全面性、公益性和娱乐性等几方面的优点,能吸引社会全体青少年,对他们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教育,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为我国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上一篇: 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下一篇: 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