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服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26

支农服务论文

支农服务论文篇(1)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的有效半径只能覆盖城市和周边的农村,由于距离图书馆太远,边远乡镇和农村的读者借阅图书十分不方便。随着因特网、手机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电脑和手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借阅机构”朝着现代化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中心”转型,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成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扩大服务半径最有效的方法。

二、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意义

1.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信息化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周边乡镇农村的读者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不但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随着农村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规模比较小,受到馆舍面积和购书经费的限制馆藏图书数量和种类有限,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与本馆有限的服务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农村读者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在投入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传输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3.缩少城乡信息化的差距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精神生活贫乏。图书馆利用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引领农民健康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空间,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知识支撑和精神支柱。

4.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

中小型图书馆开展网络通过网络为“三农”提供服务,健全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惠农支农政策。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特色涉农信息资源,深化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实现增产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三、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的经验

开平市图书馆开展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为重点,建立起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1.资源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对各种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实现了对农业专题数据库资源、数字化农业科技文献资源及多媒体课件资源的整合开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库、专家论文资料库,为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开平市图书馆还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海量的信息资源,克服农村信息资源质量低、实用性差、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同时解决电子图书、农业科技期刊、视频资源的版权问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内的读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要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特点, 信息资源建设要强调地方性特点。开平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农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为广大农民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

2.网站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以“开平数字文化网”为平台,整合数字化资源包括拥有农业科技论文、农村各类实用视频、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资源涵盖了文本型、数值型、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数据类型,此外开平市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农村基层群众的认知特点和使用习惯,对上述海量信息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在网站上构建了科学的知识导航系统。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网站的资源,开平市图书馆让读者的借书证“一证多用”,借书证除了可以具备传统的借书功能外,还可以实行网上电子资源的借阅浏览,当读者进入图书馆网站利用借书证实行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读者可以浏览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读物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出版物。

3.服务点的建设

开平市图书馆通过建设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将信息服务推送到遍布各镇和行政府村,再通过基层站点传递给农民。为了加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开平市图书馆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硬件设备和线路开展基层信息服务点建设,使基层信息服务点迅速覆盖各个乡镇和行政村。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信息服务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馆际合作

受到藏书、人员以及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仅靠本馆的资源很难满足农村读者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争取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为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提供馆藏、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保障。开平市图书馆积极依托"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这一个由公共、教育、科技三大系统图书馆合作建立服务平台,向农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专利说明书等数据资源远程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5.人员培训

支农服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2)09-0086-05

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明显不同,致使这三个区域间的金融资源不一样,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水平也不一样。2008年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的数据发现,全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数总共有2,868个,其中西部地区有2,645个,占全国总数的92.22%。2011年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网点减少了616个,取得重大突破,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还有1,696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目前我国零金融机构的乡镇在中西部地区还大量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都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发挥,导致机构的支农金融服务还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覆盖到所有农户手中,农户融资依旧困难重重。为了让更多的农户、更偏远的中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支农金融服务,我们亟需通过大力加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来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

我们所理解的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是指那些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主张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不能有效获得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并且机构自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本文认为那些采纳“普惠金融”理念,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可获得的、实质性的支农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属于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本文首先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总结了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为了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不断提升机构支农水平,为更多的、更偏远的、更贫困的农户提供便捷的、全面的支农金融服务;同时也为以后正确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影响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的内部因素

1.运营发展理念

目前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是拥有服务“三农”的普惠理念,认为获得支农金融服务也是农民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倡导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树立“人人具有平等融资权”的金融服务理念,要求机构更加关注农村贫困农户[1]。机构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起支农的社会责任,为更多、更穷、更偏远的农民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更新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发展理念,树立了“普惠”理念,致力于为那些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的农村地区中低收入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同时注重长期文化建设,提高机构社会认知度和信誉度,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也为机构支农活动带来强大动力。

2.金融创新机制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给中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存款、贷款及汇款业务,机构自身缺乏金融创新机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现实的需要。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亟需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除给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外,还应积极为农户开发与提供农户需要的理财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保险业务等。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定价这些支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向农户收取合适的成本、服务与管理费用。机构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经营成本,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金融服务“三农”新机制;农户也可以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3.激励与监管机制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现象,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贷款机制、团体贷款机制、动态还款激励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保障机构会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支农贷款,这也将成为机构支农的动力所在[2]。比如,机构给农户最初发放贷款的数额很小,在农户按时归款后,机构可以不断给农户增加贷款额度,机构通过这种重复博弈的循环贷款模式来激励农户要按时归还贷款。同时,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对支农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内控制度与监督管理机制,从机构自身督促机构给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承担支农社会责任。

4.贷款管理机制

支农服务论文篇(3)

2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是在科技信息技术断发腱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培训形式,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弥补r传统远程培训的欠缺,网络视频互动功能为参训肖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条件,可以营造教师和参训者面对面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基f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大幅度地提高了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范同、时效和参训者的数量。参加农业科技远程培训者大多数是农民,参训农民不受年龄、文化知识水平、号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农民不论智力高低、学习背景、学习动力,都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机会,解决了农民由于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不能参加课堂面对面授课的问题。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大规模地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为广大的农民提供了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机会,但同时也会出现参训农民在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能力方面,以及在理解和用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的现象,此,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就得尤为必要,后续学习支持服务能给农民提供延伸的学爿质保障。

3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有的概念,也仃学者将此表述为学生支持服务、学生学)J艾持服务。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的戴维•西沃特(DavidSeward)在德刚哈根远程教学大学发表了论著《远程学列系统对学牛的持续关注》,首次提出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即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应该为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持续的关心、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则,学生会遇到种种刚难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并导致学生的流失。此后,英国学者凯依(KayeA)和鲁姆勃尔(GrevileRumble)主编的《远程高等教育》书,以及戴维•西沃特、爱尔羔学者德斯蒙德•基史(DesmondKeegan)和瑞典学者博瑞•霍姆们格(Hohnberg)3位权威专家主编的《远教育:吲际展望》一书,都开辟号章来论述“学习支持服务”。戴维•西沃特、A•凯依、约翰•A•巴斯、博瑞•霍姆伯格、奥蒙德•辛普森、德斯蒙德•基更等国外学先后对奠定支持服务论基础和理论发展有着问程度的贞献。._fJ闲著名学者丁兴富教授最关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将其引入国内并出版J,相关系列译著、论文。在其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和编著的《远教育学》以及《远程教育研究》中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功能和I特征等做了详细、深入地论述。丁兴富教授认为:“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F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陋】J’。

4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农业科技远程培训”与“远程教育”有所区别,“远程教育”注重于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而“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则注重于培养参训者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远程教育”强调理论性,“远程培训”强调实践性。“远程教育”的周期长,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才能显现出教育的影响及效果;而“远程培训”则不然,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往往是根据农时农事开展培训的,其周期短,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见到成效。鉴于“农业科技远程培训”与“远程教育”有所区别,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也应有所不同,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是在远程培训后为参训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针对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个体差异和远程参训者的特征及需求,从实际出发,明确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哪些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制定独特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案,从而保证后续学习支持服务能有效运行,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开放性、灵活性和丰富性等特点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可分为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和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4.1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有关认知、智能和知识等方面的后续支持服务,注重咨询、答疑、辅导等,帮助远程培训参训者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农业科学技术。远程培训参训者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由于他们的年龄、学历、经历等的差异,其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时间等都存在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他们的认知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悬殊较大。利用现代网络的先进技术优势,开发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个性化、人本化,以满足远程参训者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性的学习需求,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优质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4.1.1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依据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参训者的特征,设计开发多功能、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为参训者提供完善的咨询、答疑、辅导、沟通等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尽量满足不同参训者的网上学习需求,营造一个有助于远程培训参训者课后仍然还可以自主学习的环境。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超强互动等特征,能够传播海量即时信息。利用平台的特征优势,开辟培训辅导、网络咨询和网络留言专栏,动态呈现当前远程培训的相关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还应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复习资料,方便参训者在网络上查阅;提供视频下载和上传农民应用新技术时遇到的难题及专家解答,方便参训者在网络上咨询。在每期远程培训后,及时将远程培训的授课内容、PPT课件和互动问题解答录像及相关信息上传到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供远程培训参训者课后复习、学习和实时下载,并将所有课堂授课录像按农时、农事进行分类,供参训者随时点击查询和学习。借助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同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远程视频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农村实用技术视频服务中心,建立了3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远程培训网络辅助平台、远程培训电子邮箱辅助平台和手机短信交流辅助平台,为远程参训者农民提供网上答疑、双向视频交互、E—mail、短信等信息服务,对农民的求助信息、咨询信息或反馈信息给予及时、有效的答复,为农民提供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农民在远程培训后或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难题时,都可以通过远程培训这3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与专家联系,实现远程互动咨询。

4.1.2利用农村现代远程培i)4I系统多媒体视频、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应急视频会商系统等媒介可以为实现远程教学行为的重新整合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专家与参训者异地多点即时双向互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具有视频直播、回看、点播、图文资讯浏览、便民资讯收集等功能,可以为不能及时参加现场直播培训的农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时,创造性地应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此系统是依托省电信ITV视讯传输平台,建有乡(镇)远程教育接收站933个、行政村接收点14426个、农户接收点2912个,拓展培训功能,增强培训效果J。系统可以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扩大农村实用技术的辐射范围。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农民群众可以结合当地的农时农事,选择自己想学的农村实用技术,可随时点播收看授课和咨询的录像内容,使农民解除了因农忙而耽误收看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现场直播的后顾之忧。

4.1.3开展区域特色农业远程辅助培训福建省地域广阔,存在各种地貌和多种多样的区域性气候,区域农业种植、养殖业的差异性较大,生产结构呈多元化。福建省在办好面向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同时,考虑到地区性的差异,及时为农民提供区域特色农业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按福建省自然、地理、气候、农作物生长等条件,将一个省划分为东、南、西、北4个区域,与各区域的科技局或农业局等单位合作,利用当地的远程传播设备、远程应急会商视频系统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培训视频系统,在各区域联合开展小范围的区域农村实用技术远程辅助培训,使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内容更进一步地与当地的农时农事、生产实际相适应,突出当地特色,帮助当地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难题。

4.1.4提供多层次、多进程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1)田间地头实地诊断。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和区域特色农业远程辅助培训之后,对于农民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信息平台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那些更加适合于面授的内容,及时组织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深入农户辅导农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根据不同区域农民群众的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利用移动无线转播设备或在设有网络覆盖的田问地头进行现场培训,专家在田间地头实地诊断,进行现场示范演示,帮助农民理解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2)个别辅导。发挥当地科技特派员、基层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员的作用,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个性化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参训者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随时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当地专家联系,专家对远程培训参训者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了解参训者的特点与技术弱点,针对远程培训参训者的能力和个体差异,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帮助参训者理解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实现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个别化。让科技特派员、基层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员通过对远程培训参训者进行导学、助学、促学等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成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掌握实用技术的良师益友。

4.2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帮助㈣,即在情感和组织学习等方面为参训者提供支持服务,主要是发展参训者的一般性学习技能、培养参训者接受远程培训的能力和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

4.2.1培养学习能力此项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重点是提高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提高参训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参训者的信息素质是不平衡的,他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对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80后的新生代农民,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新媒体接受能力明显较强,对于手机、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工具能够运用自如,但其中一部分农民的信息意识却较弱。信息意识是指农民对信息做出的自觉能动反映,包括信息重要性意识、信息获取意识、接收新信息意识、信息利用意识等。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对农民主动参加远程培训、主动利用现有信息设备获取农业科技知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信息需求的认识与表达。在通过各种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中、老年农民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熟悉并能运用与远程培训相关的信息技术;了解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基本模式和操作方法等,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设备的操作技能。加强培养远程培训参训者农民的信息设备操作技能有助于农民能更好地在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后续咨询和学习,以便能较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求的农业科技信息。

(2)提高参训者的自控能力。远程培训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如果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当缺乏外部的有效控制机制时,或参训者遇到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时,参训者就很容易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远程培训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对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应及时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培养和增强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自主学习意识。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参训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参训者的内部归因和效能感,使参训者在遇到学习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力是参训者个体促使其学习的驱动过程,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力和兴趣是属于远程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对远程培训参训者具有引发、维持、导向作用,能够增强参训者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信心与毅力。自我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生理能量的发挥程度,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保证学习成功的必备条件。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参训者在学习中就会提高积极性和自主性,以较强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克服各种困难,增强学习信心,促使其持续长久地学习。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应以驱动远程培训参训者自身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因素产生效应,使那些因为各种困难而产生放弃学习念头的远程培训参训者重新振作起来。远程培训参训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控制心理素质,才能在“以参训者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远程培训学习中获得成功。

(3)提高参训者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远程培训集教育、电脑、传播、网络、视频于一体并相互结合,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形式。参训者能否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的开放性、交互性等优点,与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具有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参训者通过网上交互式学习,相互协作,可以获得了比独自学习更大的学习效果。“独自学习”与“自主学习”是两种概念,“独自学习”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学习,而后者“自主学习”具有沟通与协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已经成为远程培训参训者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学会沟通与协作可避免完全独立学习而导致的孤独感,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促进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主动沟通与参与意识,培养参训者能够主动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当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通过答疑电话、BBS论坛、聊天工具、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双向交流或与专业合作社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彼此鼓励,拓宽思路,激活思维。通过沟通与协作,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相互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4.2.2开发智能型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开发

支农服务论文篇(4)

一、政府积极为农村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论文联盟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支农服务论文篇(5)

Abstract: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three types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NRFIs) in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mon and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outreach of NRFIs and explains the outreach in credit behavi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is the main outreach of NRFIs. Loan balance,length of maturity,efficiency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re posi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but fee is negative to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new rural financial situation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orrowers. Emphasis on the agriculture-related depth and proportion can only interfere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ncourage the fake agriculture-supporting phenomenon. In terms of credit policy,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xpand its credit scale,increase the elasticity of credit duration,raise the approval efficiency of credit and reduce the agriculture-related loans. Besides,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credit policies and emphasize credit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outreach.

Key Words: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outreach,credit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60-06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罗红梅(1976-),天津财经大学2012级金融学博士生,齐鲁工业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一、引言

农户融资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打破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了一轮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量改革。在该政策指引下,成立了一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层级少,与农村市场更为接近,被称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层期待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解决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①。为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业务更有效率,2008年4月银监会又出台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对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支付结算等政策予以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近年来的商业化运行实现了怎样的支农目标?如何通过信贷行为的改进更好地实现支农目标?本文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论证,为后续的支农政策提供经验及理论基础。

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考察,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大都通过事后指标观测。亚伦(Yaron,1992)提出了被学术界及实践者广泛接受的农村金融机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标准——可持续性及目标客户覆盖面。其中客户覆盖面主要包含以下指标:客户的数量、平均贷款规模、女性客户所占比例。国内文献较多地从支农的广度、深度及支农的对象实证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程度(卢亚娟、孟德峰,2012;杨虎峰、何广文,2012)。监管层认为支农服务评价应注重客户贷款覆盖面、客户贷款满意度、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本文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即存在预期的支农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商业化运作,它们的支农目标在各具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共同特征。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角度研究支农目标的实现,国内的理论文献广泛采用产权经济学(王曙光,2009)、信息经济学(洪正,2011)、博弈论(邝梅、赵柯,2008)等多种方法。实证角度的研究大都就某一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展开讨论。如周才云(2012)考察了村镇银行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对支农的影响。刘志友等(2012)通过对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发现支农目标的广度与成本效率成正比。邵传林(2010)通过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研究发现,“地下”非法经营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高于取得合法地位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效率。也有少量的文献从总体上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如沈杰、马九杰(2010)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手续流程简化、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等信贷行为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综观国内文献,还缺少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从经验上研究信贷行为对支农的影响的研究。

本文利用2012年下半年对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获得的17家村镇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及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微观数据(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列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的数据),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和设立后的支农目标进行跟踪,揭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的特征,并从信贷规模、信贷产品结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等信贷行为的角度解释对支农目标的影响。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

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包含三类:首先是支农的广度。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覆盖面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则支农广度越大。其次是支农的深度。金融机构的贷款惠及越贫穷的农户,则支农深度越强。最后是支农结构,即金融机构服务农户或涉农企业的结构及比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可观察它们实现了哪类支农目标。本文选取了三个角度考察,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地分布和分支机构设立状况

注册地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定位。监管政策要求村镇银行应在县级或县级以下注册,小额贷款公司则没有地域限制。从表1的数据可观察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地区分布有较大不同。村镇银行在县城注册(有1家选址市区,是由于该市直管乡镇,没有县城这一层级),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地在市区和县城间分布较均匀,也没有在乡镇选址。截止到2012年底,山东省共成立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本文对这两家都做了调查,其注册地都选择在乡镇(监管政策要求在乡镇或行政村设立),较好地贯彻了支农目标。村镇银行的选址体现了服务县域经济的意图,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区域均匀分布在城市及县城,两者深入乡镇设点、近距离支农的意愿都很弱。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开设一方面反映了下沉服务网点支农的意愿,同时也是盈利预期下的理性选择。三类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意愿都不强。但从成立的时间结构分析,成立时间低于1年的村镇银行都没有设立分支机构,成立1年以上设分支机构的占比为25%。15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只有2008年开业的1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网点竞争的策略上与村镇银行略有不同。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注册地都在乡镇,没有再设分支机构。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

金融环境是经济发展沉淀下来的存量,是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后的均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选择的金融环境,显示了设立主体隐藏的目标偏好。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目标还鲜有从金融环境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分布以及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情况、当地的信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对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所在地广泛存在邮政储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选择其他银行已布局的县市设点,采取的是跟随策略,并没有体现填补乡镇金融机构空白的政策意图。另外,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相对空白的区域布局,选择了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金融环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为竞争对手的占比上,农村商业银行(或农信社)被认为是主要竞争对手,服务目标的同质性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考虑了支农目标。70%的小额贷款公司及50%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把民间信贷组织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它们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民间金融组织的替代。

2. 对信用环境的选择。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等于或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小额贷款公司认为当地的信用环境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相近,选址的信用环境因素约束较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当地的信用环境也体现了各机构的风险偏好,相比之下小额贷款公司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

受资本规模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大型企业融资,本文重点选取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以此观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定位。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及额度都更高,村镇银行的客户定位更倾向于中小企业。在个人贷款及农户的贷款占比上,小额贷款公司比村镇银行略胜一筹,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种类及结构上更好地体现了“小额、分散”的特点。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数据显示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都在10万元以内,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虽然很高,但只是为入股的社员解决小额的融资需求。

通过上文的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时即存在支农预期目标,商业化运作一段时间后支农目标表现得更为明确。注册地和设立时金融环境的选择体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之初的支农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成熟的金融环境里精耕细作,特别是在银行服务竞争不充分的区域,通过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完成支农目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了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均表现出较好的弹性,选址的风险厌恶度较低。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分支机构的设立及贷款对象的结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下沉服务网点、开设分支机构的意愿较弱。贷款结构上,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比重都较低,并没有刻意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小额的融资需求。

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数量越多,就越能满足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信贷需求,支农的数量也就越多,从借款者数量的角度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状况更具现实意义。国内也有多位学者证明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从事商业经营的农户及中小企业(李永平、胡金焱,2011;赵冬青、王树贤,2010),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这也降低了现阶段考察支农深度及支农结构的意义。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特点及假设的提出

(一)信贷规模及质量

12家村镇银行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5010.58万元,1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均值为18929.38万元,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余额均值为423.6万元。三类机构信贷规模绝对值都比较小,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数量接近。

10家村镇银行中有9家不良贷款率为0,1家为1%,15家小额贷款公司都没有发生违约情况。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时间短,风险还没有充分暴露,本文不再考察信贷质量因素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因而本文提出假设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二)信贷产品结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差异表现在信用贷款、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指标上。

在信贷产品差异上,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村镇银行更多地体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特征,更少的信用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及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金额(见表5)及贷款期限上都比较谨慎,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较短的贷款周期实施“小额、分散”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信贷产品的差异较小,社员虽然可以凭借信用贷款,但可选择的贷款期限及利率品种都很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创新。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产品仍以非信用贷款为主,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相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缺少信用证明的农户对资金的价格不是很敏感,为获取资金宁愿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同时,农户用款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及周期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是否灵活、能否满足农户的周转需要影响着农户融资的效用水平。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贷款期限上,提出假设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种类越多、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

(三)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观对涉农费用的认识、贷款审批时间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费用的主观认识揭示了涉农的信贷成本。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普遍认为涉农贷款费用高于或与中小企业相当。其中,村镇银行对涉农费用认识的差异性较大。客户从贷款申请到获批,14家村镇银行平均为7.14天,2011年全年经营的3家村镇银行为5.33天;14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86天, 2011年全年经营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为3.57天。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审批天数少于传统金融机构,审批效率都有较大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涉农贷款费用及贷款审批时间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款者数量成反比。

四、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通过构建借款者数量的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以更好地改进信贷行为,有效实现支农目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客户主要是入股的社员,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则不受此局限,所以计量模型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构建。除了检验前文的假设外,解释变量中又设立了机构类型虚拟变量,验证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整体进行支农目标研究的合理性。构建的模型如下:

Borrowersi=β0+β1Loan Balancei +β2Length of Maturityi +β3AppTimei+β4Feei +β5Typei +εi

因变量Borrowers为借款者数量,是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支农目标。自变量选取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信贷产品、信贷成本及服务效率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包含贷款余额(Loan Balance)、贷款期限的跨度(Length of Maturity)、贷款审批时间(App Time)及涉农贷款费用(Fee)。机构类型虚拟变量(Type)检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借款数量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为消除数据单位的不一致,使数据更为平滑,模型两端分别取对数以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发现线性模型通过各项检验,可决系数最高。估计结果见表8。

根据估计结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各变量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如下:

1. 借款者数量与贷款余额成正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遗漏或不愿服务的客户。不论是给个人还是给中小企业贷款,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借款者数量也随之增多。监管层不用细致到针对某一类型的农户制定监管目标。商业化背景下,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就有利于支农目标的实现。

表8:支农目标信贷行为解释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符号\&估计结果\&Loan Balance\&0.002 (1.7975)*\&Length of Maturity\&5.7636(2.6132)**\&AppTime\&-10.8173 (-1.4830)\&Fee\&-310.961(-2.9979)***\&Type\&10.9548(0.2623)\&Adjusted R-squared\&0.46\&F-statistic\&6.37\&]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2. 贷款期限的跨度越大,借款者数量越多。借款者通过灵活的资金使用期限,合理有效地安排贷来的资金,信贷产品期限的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借款者的需求。把模型中的贷款期限的跨度换成贷款利率的跨度或信用贷款的占比都不能通过t检验,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阶段还没有通过提高利率弹性及信用贷款的占比来增加借款者数量。

3. 贷款审批天数与增加借款者数量的关系没有通过常规t检验,但把显著水平放松到20%,也可看到审批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课题组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较快满足农户需求,竞争优势也体现在服务效率上。现实中,贷款审批天数下降的空间毕竟有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信贷创新全面提高审批效率,以增加借款者数量。

4. 涉农贷款成本的降低能显著增加借款者数量。涉农成本过高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更多的农户及涉农企业。解决该难题需要通过创新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效率,或者改变涉农信贷的需求结构。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家庭农场,通过承包权的集中,信用也得到集中,涉农贷款成本也随之降低。

5. 机构类型对借款者数量的影响不显著,验证了模型中把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整体研究支农目标的合理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考虑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支农目标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出更强的商业化特征,近距离支农的意愿较弱。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在注册地还是信用环境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好的弹性。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虽都在乡镇设点,但发展数量几近停滞,支农的覆盖面受到很大限制。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事后观测指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刻意地为贫穷小农服务。村镇银行更倾向于服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服务个人,实施了“小额、分散”的经营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的对象囿于入股的社员,相对封闭,仅满足社员的小额融资需求。综合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并没有刻意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服务贫穷小农。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各异,但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的增加。政府的支农政策也应顺应这种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否则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信贷数据的造假行为。

通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行为解释支农目标的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规模、期限、审批效率与借款者数量成正比,涉农贷款成本过高阻碍了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还很小,政府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做大贷款规模,扩大客户覆盖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较高的服务效率获得市场的认可,但还缺少创新的信贷模式来增加借款者数量。政策上应鼓励各类信贷创新,顺应涉农信贷需求的结构变化,增加信贷产品的多样性,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成本。

注:

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包括贷款公司。截至2012年底,山东省辖内没有贷款公司成立。

参考文献:

[1]Yaron J.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R].World Bank-Discussion Papers,1992.

[2]卢亚娟,孟德峰.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业的目标权衡[J].金融研究,2012,(3).

[3]杨虎峰,何广文.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和微小客户吗?[J].财贸研究,2012,(1).

支农服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发展、稳定、巩固基础的重大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重心,把握工作大局,更好更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成为考验农村基层干部学习政策的政治自觉性、服务人民公仆定位的必须性和创新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现实性。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将党员干部如何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如何服务群众、如何创新工作三者结合起来。其中,党员干部如何学习是提升农村党组织发展水平的基础,如何服务群众是转变农村党组织建设方式的核心,如何创新工作是改善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源泉。

树立以民为本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

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传承文明、进步繁荣的助推器。长期以来一贯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全党的重大任务。近些年来,各地在基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但是,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做好村民爱学习的楷模。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提出,理论学习是干部的看家本领,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成为先进的党;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就不可能成为党事业的先锋战士。①在当前新历史条件下,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群众复杂多样的诉求和期盼,大多时候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好心办坏事等现象,这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考验,同时也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所必须解决难题。这一问题的形成,既有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文化程度偏低、综合能力不强、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等客观因素,也有不注重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对教育培训认识存在偏差、兴趣小、缺乏积极性、知识更新不及时等主观原因。②因此,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本领必须多措并举,使基层党员干部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谨慎态度,更加积极主动、认真勤奋地进行科学学习。

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做好村民讲政治的表率。讲政治是基层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德在于行,行高于言。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入手,并具体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决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上瞒下骗。党内政治和组织生活要遵守“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之纲。党内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应以团结和谐、弘扬正气、纯洁健康为要,绝不拉帮结伙,或各自搞利益集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一言一行符合党纪、政绩和国法,符合共产党人的道德规范。在工作中,做到按章办事,令行禁止。基层干部必须自觉学习中央及上级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文件,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各项规定,始终与中央及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政策文件,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落实工作。

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做好村民谋发展的智囊。有序提升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个人综合能力。支持并鼓励有意愿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理论教育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等,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知识层次和文化水平,在基层形成善于学习、服务为民、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培育优秀人才的土壤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让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强、学历高的人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特别是要把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突破口,出台各种政策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竞选走上村领导岗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服务群众的新本领。以农村党组织干部队伍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实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作用,通过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技术轮训等方法和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在强化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责任教育,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做到学以立德;强化业务能力、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做到学以增智;举办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和种养殖技术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本领和带富能力,使学以富民。

树立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提升基层民主服务水平

现阶段国际国内各方面条件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必须始终坚守,中国未来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群众。

树立公仆意识,做好村民的贴心人。基层党组织不仅是连接党心和民心的桥梁,更聚集着最广博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开展基层工作,可以最近距离的接触最广大群众,知道群众最真实的所思所想,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党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③基层干部是干部队伍的基础,是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的人。基层干部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他们最平凡的坚守,把共产党人对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诠释得淋漓尽致,用实际行动说明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民公仆优良品质。

疏通沟通渠道,做好村民的联系人。基层党组织具有党群沟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认为,我们要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置于首位,准确及时把握群众所盼、所思、所急、所忧,把群众工作做实、做透、做细、做深,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④。目前有部分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出现了服务渠道阻滞、组织涣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市场经济盛行使村民对社区党组织依存度降低,社区党组织不能快速适应新形势从而及时转变职能的原因,也有部分社区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宗旨淡化、与群众沟通联系少等关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基层党员干部外出务工多,流动性较大,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受到约束,党内生活制度基本流于形式,使基层党组织成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因此,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每个党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开展群众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村民的服务人。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践行服务群众活动,关键要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服务能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因体制机制不健全而造成虚假服务或服务形式主义等现象。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服务型”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行动总纲,必须付诸实践。党的十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以服务群众为主要目标,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服务群众意识淡薄的现象,这严重阻碍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应从服务对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合法性,以及党凝聚力、号召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度,认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创新的服务意识,注重服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水平优质服务。其中,服务过程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改善和提升服务过程,要以制度为基础,完善服务体系。只有在健全的制度和系统保障下,才能有效保障和提升服务质量。

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探索基层多元发展模式

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创新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形成基层党组织、社会与村民的新型关系模式具有深远意义。目前,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有效的方法,出现活力不足、与社会脱节等现象。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创新,积极发挥党支部平台的优势作用,促进农村社区发展⑤。

发挥支部共建作用。农村党支部可以与市区和科研单位党支部建立支部共建关系,把最好的农业技术带到基层农村,并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普及给村民。邀请市、区农业专家种植能手,深入社区进行现场讲解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推荐社区种植能手参加市区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农村支部和大学支部红色1+1支部共建,把大学资源通过成立大学生课外实习基地建设,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新方式对接的平台。

积极开展支部对接。通过农村党支部与社区、社会院校支部对接,把村民名优特产直接进行终端对接,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与公司、学校食堂等餐饮单位建立销售终端,减少村民中间环节的销售成本。针对近几年兴起流行的农产品采摘和亲子互动方面的需求,支部可以组织村民大力推广发展旅游采摘,减少运输等销售成本的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通过支部红色1+1对接,积极吸收和引进新技术和新思想,拓宽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路和方法。

党支部积极与协会服务双赢带动。支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共同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邻村、外地考察学习,达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学习循环农业、现代都市农业以及特色旅游产业。通过合作社等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统一购买农用物资和农业生产资料、安排培训、标准化种植、制作包装、品牌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使村民增收和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在解决实际困难上动脑筋,围绕破解难题抓创新,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和引领发展躲不开、绕不过的难题和矛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活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服务实效的创新品牌和服务载体,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此外,农村基层党支部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鼓励群众积极主动为自己所在社区发展献计献策,达成“解放思想多学习、致富光荣靠科技”的共识。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探索现代都市绿色农业的教育功能,打造农业科普基地;较发达地区应向中高端的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把党员干部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放大,服务周边村民。推进多元化工作模式,通过支部共建、对接,协会服务带动,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增产增收。

建立健全系统体制机制,完善保障和激励制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位于行政体系的最末梢,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核心。当前在部分农村地区,党务工作被误认为是做虚事,普遍存在重经济而轻党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及组织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不断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系统体制机制以及基层党员干部的激励政策制度,才能激活农村人才库,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价值。

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马克思认为:“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它们所特有的统治形式、法权关系等等,制度就是对这些形式与关系的规范化表达。”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必须要有制度化规范和保证。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的体制机制,根据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完善全局体系建设,构建政策设计方面更好蓝图。同时,不断改进党在基层组织中的工作机制、服务制度、领导体制,形成加快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大力推动和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向农村基层倾斜,把办实事、做好事的职能更多地交给基层实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党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各方面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考核激励制度,激活农村人才库。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评议办法,根据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干部、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身份特点和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工作实绩等个人情况,对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日常表现和作用发挥进行差别量化评议,形成优胜劣汰评价机制,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有激情、庸散懒惰有警惩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同时,由于近几年过度追求经济,很多地区出现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现象,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评价体系,把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逐步纳入到基层干部评价指标体系中,在尊重民主的基础上,选拔出最优秀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人。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选拔和流通机制,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努力打造培育优秀人才的土壤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让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强、学历高的人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特别是要把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突破口,出台各种政策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竞选走上村领导岗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重视农村党员干部考察和升迁可持续性问题,对激活农村人才库,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闫怀坤,赵珂:“浅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

②孙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党建》,2013年第5期。

③《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第6页。

支农服务论文篇(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农村学习型党组织是以“学习”为重要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艺术和执政水平,革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管理,把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开放性视野,善于把握新农村建设规律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1)从党建工作要求看,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学习,不单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是全面的学习,不单是政治学习,还包括农业专门知识、农村工作业务技能的学习;是持续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学习。(2)从学习特性看,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成为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含了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学习机会的开放性、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3)从党员个体特征看,由于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认知结构差异较大,加上长期没有学习习惯,地域分散,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他们的学习困难较大。

(二)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教育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的教育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但需要先进的理论作为工作的先导,还希望掌握一些能够创造财富的实用科学知识和业务技能,其教育需求主要有: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增强发展集体企业的能力,等等。同时,由于农村党员的工作需要和自身素质不同,教育需求也表现出个别化和差异化。但是,当前组织开展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往往局限于宣读文件、义务劳动和党员管理等传统形式,脱离了农村实际,忽视了农村党员的多层次和实用性需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可行性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各种学习资源贫乏等农村党建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有先进的教育手段,更有开放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习培训形式相比,它对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优势主要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远程教育自身的特色;服务农村教育和党员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积累;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先进的技术设施和教育平台;完备的支持服务体系等。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构建以农村党员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广覆盖、可推广的教育服务模式,为农村党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等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尽管这些项目的实施主体、教育目标和面向的对象有所差异,但它们都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经验积累。

三、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模式,是在政党学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指导下,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结构框架和工作程序。可遵循“以学习主体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特点,构建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模式。

(一)服务内容

根据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党员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需提供满足学习需要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

1.资源服务

(1)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服务是指适时适需地为农村党员提供学习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相关服务。其中,招生和日常管理等信息服务主要由组织部门负责,与课程教学活动相关的信息服务则由相应的教学机构负责。信息资源服务的渠道主要有教学平台、移动终端、组织部门内部传播渠道等。

(2)学习资源服务

结合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和要求,学习资源服务主要有:党建理论资源服务。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全体农村基层党员思想理论素养为着眼点,提供政治理论、党务知识、党的政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服务。实用知识和技术资源服务。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能力和农村基层党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提供有关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服务

远程教育机构需要建立一支与其所承担任务相匹配的教师、技术、管理和研究人员队伍,以提供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如为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配备一名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的专职责任教师,负责远程教育教学的管理;聘请农林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教学;基层教学点按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大类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专职教师组织管理教学;所有开设的课程都配备课程辅导教师;基层教学中心从涉农高校和部门聘请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建农学专家团队,从当地人社、国土、司法、农业、畜牧等部门聘请专家给学员上实践指导课;各教学班都配备管理教师(班主任)作为沟通学员与辅导教师的桥梁等。

2.技术设施服务

可以综合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手机、互联网、WiFi、移动4G

等技术设施,搭建便于学习的优质资源平台和信息传输平台,为推进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如:配置多媒体远程学习设备,建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化教育和培训中心;为农村安装远程教育终端设备,完善教育与培训网络,终端接收站点全部接入互联网以及远程教育系统的学习平台,实现“天网地网合一”和远程教育的双向互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预约维修等服务,协助做好基层学习点技术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指导解决远程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学习过程服务

(1)学前导学服务

导学服务是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初,由远程教育机构配备的专兼职辅导员和管理、技术人员等共同完成的。农村党员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上述特征会对党员的远程自主学习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学习活动开展前,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扫清远程学习技能障碍,在学习的开端帮助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信心,以推动学习进程和学习目标达成。如,帮助党员了解远程学习的有关规定,熟悉远程在线学习环境,认识远程教育及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检验自身的知识基础、技能准备和远程学习适应性;辅导党员掌握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文字输入、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文档处理、网络应用等;协助党员做好课程学习的准备,如指导学习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个人学习计划。

(2)学中辅导服务

对学员入学之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从引导和榜样影响开始,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主要有:①课前学习引导服务。每门课程学习前,通过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介绍课程概况、学习资源及获取途径,提供学习计划与方法建议、学习技术与手段指导等;②交互活动指导。引导党员认识交互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对话、网络互动、手机短信、支部QQ群等媒介支持,对交互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交互的方法,创设教学交互的活动情境,使他们能够利用多种手段,形成与教材、教师和同伴的有效交互。③疑难问题解答。通过集中面授辅导、基于网络视频的实时辅导答疑、在线论坛和E-mail的非实时答疑、网上小组讨论、网上教学活动和案例教学等,及时解答学习者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④激励与调整。对学习者的困难给予积极的帮助,通过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的激励,鼓励农村党员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等学习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成功的信念,推进学业进程。

(3)学后评价反馈服务

为学员提供评价目标灵活、评价方法多元的学习评价和反馈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成学习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以农村党员的主体发展为取向,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注重评价目标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使评价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综合评价农村党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反馈,促进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学习能力。

4.管理服务

管理服务贯穿农村党员远程学习的全过程,涉及教学、教务、技术等众多部门,主要涵盖以下内容:设计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完善、落实教学过程的各项规章制度;统筹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资讯;搜集、整理、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的选聘与培训;教学过程管理,包括组织开展入学教育、教学活动、自主学习、考核和评价、集中实践等;其他管理服务,如考试管理服务、学籍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教材与课程资源发送服务、求职与职业发展服务等。

(二)服务体系

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是一个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需求为导向、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适时反馈服务效果的循环运行系统,其实践运行是一个目标明确、任务多样、支持手段灵活的系统运作过程,主要由“以需求为导向的动力系统”“以服务内容为主体的支持系统”和“以满足需求为标准的评价和反馈系统”等3个子系统有机构成。

1.以需求为导向的动力系统

服务体系的动力来源于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及其党员的学习需求,具体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目标,实践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流程。树立服务理念。树立“以学习主体为中心,满足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与党员个别化学习需求”的服务理念,适应现阶段分层分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组织目标和成员个性化需求的结合。明确服务目标。紧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以提升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总目标,以得到“社会认可、党组织认可和党员认可”为直接目标,体现“全员教育、适应农村、能力导向”的主要特征。规范服务流程。远程教育机构根据服务理念和服务目标,在党委组织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研究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从农村基层党员中长期远程教育规划、经费来源、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源建设、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制定实施方案,保证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2.以服务内容为主体的支持系统

在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内容的有机结合、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经费、技术、体制等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制度保障。建立完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反馈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远程教育机构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管理与考评细则,推进支持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支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投入机制,并逐步建立经费投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组织部门和各参加单位积极筹措经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各界提供资助和捐赠;施教机构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以营利为目的,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技术支持。在技术设施方面,可统筹使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党员电化教育网点建设等终端站点,开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在线”,为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在服务层面上,可统筹考虑依托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及其公共服务体系(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经验丰富的技术支持队伍,建立快速响应的分布式技术支持。体制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内外协作”的服务体制。首先,远程教育系统内部要从政策支持、人力和资源配置、考评体系等多个维度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系统优势,实现平台、资源、技术、人员的共享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其次,远程教育机构要加强与党的组织部门、党校系统、普通高等院校、涉农行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等,做好培训内容的相互衔接。例如,可以将组织部门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层行政以及党校开展的农村党员基层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和“大学生村官”在岗培训,以及电大系统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基于网络的“党员干部在线培训”等农村党员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共同助推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以需求满足为标准的评价反馈系统

对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服务体系稳健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评价与反馈的长效机制,可以检验远程教育机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检验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定期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接受相关各方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开通远程教育服务热线、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设置意见反馈电子邮箱等,随时接收组织部门、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远程教育机构要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与反馈,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以实现服务体系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服务模式

根据前述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的阐述,面向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内涵描述如下: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以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提供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学习支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对服务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反馈,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效果,进而有效助推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模式图中,远程教育机构是服务的主体,具体包含了覆盖城乡的办学系统及其所属的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是服务的对象;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内容是服务主体作用于服务对象的媒介,具体包含了上述的资源服务、技术设施服务、学习过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等,它源于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和党员学习需求,并通过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关各方的评价与反馈来循环改进与不断完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构成了该模式的内在运行机制,已如前述“服务体系的3个子系统”的阐释。

支农服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84-0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理念,自从党和政府提出相关的概念后,学界及理论界就其具体内涵开展了多次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以笔者的角度,如若有效分析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选择不同的出发点,具体表现在:(1)建设主体;(2)服务对象;(3)服务供给方式;(4)构建目的。其依次的具体内涵则表现为:(1)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参与;(2)机会均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的供给,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4)实现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公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导向作用,维护大众的文化权益。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机会均等、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相关文化产品为主要途径,最终实现文化整合、文化公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制度与系统的总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国家社稷、还是社区家庭、乡镇村屯,都不开文化这个社会的“基因”。能否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高亿万农民兄弟姐妹的道德文化修养,是确保农村基层的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政治的世界,而且还是文化的世界,这三者要与社会有机融合成为一个“熔炉型”世界。在我国,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三农”问题愈发突出。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众文化提供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确保农村文化的更新和跳跃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缺少“文化基因”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将缺少智力支撑,农村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将失去最基本的根基。因此,有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坚持“以设施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以产业为关键”的核心原则,并紧紧围绕这三大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以省政府和各地市区政府为主导,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得益于此,黑龙江省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文化生活活动不断丰富。但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整体态势上来说还欠缺不少,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公共财政水平,公共财政水平决定了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支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相对于农村而言,公共财政规模不大,人均财政占有量更是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和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尽管排位在全国的上中等,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基本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短缺。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不难发现本省的县、乡、村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配套度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设施陈旧落后、保护和维修不善。本来就稀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政府的投入大多只有“建”的投入,没有日常维护,即“管理”的投入。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往往只是承载了书写政府业绩的作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后,仅流于表象的展示,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的支持和后备经费的支撑,建成后多处于“长年不能开展文艺活动,资产闲置或挪作他用,文化阵地陷入虚设的境地”。导致农民群众并没有真正受益,或没有长远受益。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黑龙江在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出于种种原因在投入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并没有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支出比重偏低;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差距过大,农村文化投入比重偏低。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与黑龙江省内城市和其他省市的农村相比,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针对本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开展的适宜性文化活动较少,同时,本省还缺乏有利于提高农民人民群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培训,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单调,多数县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黑龙江省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图书更新缓慢;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设备落后且短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展缓慢;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有待发展。

二、有效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建议

1.合理建设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以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体系,省政府要主抓全局导向,各市、县、区政府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建设适合本地乡镇村的大众文化服务设施,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为指导原则。在全过程中,应当合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并在后续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利用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首先在乡镇村,应当强化乡镇级文化站的主体功能地位,以文化站为服务的核心组织,并围绕该核心组织建立以文化馆和文化广场为辐射点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的功能化发展。其次,在公共文化消费的终端,即村一级,结合各个村、屯、圈、场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性较强的文化服务设施,如普适性较强的图书室、乡间健身路径等,让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贴心的文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给予其适当的利益补偿以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

2.构建以内容为的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文艺的创作应当更多地源于实际并结合实际,因而应当加大引导,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农村基层、探索农民生活、发现农村优点、点燃农民活力,并以高昂的激情积极创作以农村、农民、农业为题材的优秀高质量的文化作品。

要发挥各个基层农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坚持面向现实、面向农村、面向生活、面向农民的文化服务标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参与和享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积极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以“科教文卫”下乡为契机,实现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反哺,引导建立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构建以“政府、社会、市场、群众”为主体的农村文化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不断档、不断代”,让农民群众直接地、更多地享受城市文化的“基因”,真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前期政府主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不能抛弃既有的基础设施,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构建以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有效发挥这些文化设施的基础性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不仅应该建设好公共文化设施,而且必须管理好、运用好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

4.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以市场机制为主努力构建市场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需关系,使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市场,搞活文化市场,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其主要措施可采取:文化产业化,支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搞活民间习俗文化,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培育新的文化市场增长点,确保农村文化公共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水平,必须依靠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供给能力上来。只有依靠有效的市场供给能力,才有确保文化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的可能。这就需要努力引导并大力推进城市文化服务进乡村,以城市的文化服务优势带动乡村文化市场的活跃。其具体要求大体如下: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提高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必须努力提供丰富的农村文化服务,主要是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推广涉农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进市场,带动城市优秀公益文化进乡村;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做大做强具有突出特色的地方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实现各乡镇的互动和良性发展。以此提高农村大众文化市场化水平,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结论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成员,农业是整个国民社会的基础。搞活农业、致富农民、建设好农村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农民的提高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现阶段,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着力点。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农村的改善和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特别是通过丰富农村大众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大众文化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体系完善、机制合理、运作高效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公共文化市场供给水平,协调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和谐因素;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谋划合理布局和功能搭配,建立以农村现有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的文化供给体系,建立以内容为核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构建合理、高效、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具有可行性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够真正地得到保障。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E087),黑龙江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

[2] 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 2009.

[3] 樊丽明,石绍宾.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杨玲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2013.

支农服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0-0075-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0.20

我国目前农村地区大多数还是分散、小规模的传统家庭经营,决定了大规模金融机构不可能为农村,特别是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导致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村金融支农能力呈弱化趋势,农村金融被严重边缘化。据富登金融控股公司对印尼、印度及我国微型金融市场的专项调查表明,印尼和印度的微型金融贷款渗透度分别为55%和45%,我国仅为29%,表明我国贫困农户金融覆盖率低,资金需求没得到很好的满足。建立与“三农”相适应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并加强机构支农能力建设已成为服务“三农”的共识。随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开展,我们发现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是多方面的因素、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变的。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提高机构的支农能力水平,为更多、更远、更贫困的农户提供便捷的支农金融服务。

一、问题提出: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因素分析

在深入分析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各个影响因素之前,有三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因素是单一的还是多方面的。二是各个影响因素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三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影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复杂多变的[1]。笔者根据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影响因素不仅受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还受到政府行为、农户因素、其他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各个影响因素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一定时期和客观情况条件下,各个因素以不同力度影响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有的影响因素是次要的,有的是主要的;有的影响小一些,有的影响大一些。这些影响因素构成完整的系统,共同影响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

3.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都影响着机构支农能力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当机构自身有服务“三农”保障机制时,其支农能力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当政府大力投入资金、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进行支农时,机构自身、农户等因素将变成影响机构支农的重要因素。

不管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因素如何改变,内部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发生作用。笔者认为内部因素才是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验证该观点,需要测算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权重来判断哪些因素为重要因素。以下笔者先从理论上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影响。

二、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内部因素

(一)经营运作理念

由于我国农户融资额度小、期限短等特征,决定了具有信息成本优势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才是最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金融组织。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成为在农村地区实施普惠金融理念的典型代表,倡导树立“人人具有平等融资权”的金融服务理念,认为获得金融服务也是农民的一种权利,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更加关注贫困农民,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2]。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更新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理念,主要为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的贫困农民提供支农金融服务,承担着“支农”的社会责任。

(二)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

传统金融机构给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与产品的数量较少,主要是存、贷、汇款业务,而且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建立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除给农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外,还应积极为农民开发与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技术指导、保险等业务。这些金融产品与服务通过市场化定价向农民收取服务费,农民不仅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机构也通过收取服务费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金融服务“三农”新机制。

(三)贷款管理机制

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而且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品,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民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扎根于农村地区,致力于服务“三农”,给农民提供贷款服务,要充分利用农村熟人社会信息和贷款流程再造来降低农户贷款的风险,掌握农民贷款资金的用途和经营生产情况,并制定合适的贷款产品和还款期限来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制定贷款管理机制,对贷款的发放、回收等一系列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四)激励机制与有效监管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由于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小组贷款、动态激励等激励机制来解决[3]。例如,通过小组贷款方式给农户提供支农贷款,农户之间彼此监督,不仅降低机构的贷款成本,也可以提高农户还款率。此外,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在给农户最初贷款时发放数额较小,在按时归还情况下,不断增加贷款额度,通过这种重复博弈的再贷款形式来激励农户按时还款。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对支农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应实施有效监管,督促机构提供支农金融服务。

(五)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风险较高,但收益率较低,所以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给农户发放的贷款风险较高。为实现持续地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对农户贷款的风险需进行防范与连续跟踪。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对每笔支农贷款的风险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并且在机构内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保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长久地进行“支农”服务[4]。

(六)员工优化机制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要求一支具备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机构不仅需要对员工进行小额贷款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也要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提高职业道德能力。员工不仅要懂基本的金融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农户提供针对性的贷款服务。对支农贷款,机构不能用一般的绩效指标对员工进行衡量,需要创新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在探索支农过程中,要优化员工机制,挑选出最适合给农民提供贷款的员工。

三、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外部因素

(一)政府行为

1.政府优惠政策。政府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给农户提供贷款的“绿色通道”给予优惠政策,可以激励更多的机构把资金投放到农村地区,投放给农户。政府对初创时期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贴息、减免其营业税等,扶持其不断发展。放松利率管制,允许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定价,并适度扩大利率浮动幅度,覆盖机构支农的成本。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适度竞争与协调发展,增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活力等。

2.政府立法保障。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投向农村地区,给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支农活动提供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例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投向主要是用于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信贷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性规定,但目前在我国法律条例中未找到该项规定。同时,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发挥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的监管职责。

(二)农户因素

1.农户创业经营能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定位于服务那些具备创业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给他们提供贷款资金,可以给他们一个实现脱贫致富与改善生活的机会。贫困农户的创业经营能力越强,说明农户利用贷款资金进行农业生产投资的成功机率也就越大,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支农金融服务的动力也越大。那些具备创业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户,往往可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不仅可以为贫困农户创造收入来源,也可以为提供支农贷款的机构带来利润空间。

2.农户自身特征。当前我国多数贫困农户受教育程度低,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贷款程序等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给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提高贫困农户受教育水平,加强农户技能培训,加大向农户宣传金融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金融意识和对金融服务的认知程度;提高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信心,从而鼓励农户从机构获得金融服务。贫困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也有利于增强农户创业经营能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也愿意为其提供支农金融服务。

(三)其它因素

1.农村信用环境。如果农户守信意识淡薄,还款意识不强,这种欠佳的农村信用环境将阻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力度的发挥。为了提高农村信用环境,我们可以在农村地区进行信用机制建设,并通过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征信中心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另外,建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共享机制,并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户守信的激励机制,让守信的农户得到好处,失信的农户受到惩罚,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意愿。

2.农村担保体系。目前整个农村地区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担保机构太少或担保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发挥。按照传统抵押与担保方式,农户用于抵押的物品往往很少,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其提供资金。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借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小组联保贷款机制,创新担保抵押方式,降低为农户提供贷款的风险。另外,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扩大农民抵押物的品种。农户有了灵活多样的抵押品,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将会更高。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规范运作与简化担保手续,给农户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

3.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无法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户贷款的信贷风险越高,有可能会造成机构的呆账与坏账,将阻碍机构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投资起“稳定器”的作用。把农业保险引入到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之中,不仅可以扩大承担农户贷款风险的经济主体,也可以为机构给农户的贷款资金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并提高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农村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可以降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的风险,机构可以放心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4.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行业组织协会、结算支付系统、征信评级机构、金融信息网络系统等,能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提供支撑条件。行业组织协会将促进机构之间遵循行业标准,分享客户管理、风险监控与贷款经验等,学习先进技术,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结算支付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现资金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自由流动和转移,促进交易更加迅速。通过专门的征信评级机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以直接获得农户的情况,节约了向农户贷前调查的时间与成本。在金融信息网络系统中,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可以同时帮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户降低成本和风险。

四、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因素的权重确定与结论

(一)影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因素的权重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一个有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在确定层次结构后构建判断矩阵,并通过判断矩阵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为保证判断矩阵的科学合理性,本文从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等选取10名长期从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理论和实践专家,要求各位专家判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对各位专家值进行加权汇总,得到最终的各个层次判断矩阵。下面,以子准则层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指标层为例,构造其判断矩阵(见表1)。

经运算,求出判断矩阵aij的最大特征值?姿max=6.2211,相应的特征向量为(0.3036,0.2253,0.1671,0.1326,0.0984,

0.0730)T。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指标层权重分别为:0.3036,0.2253,0.1671,0.1326,0.0984,0.0730。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分别是:0.2024,0.1

502,0.1114,0.0884,0.0656,0.0487。根据求得的最大特征值可以求出一致性指标CI=0.0442,查表可得在矩阵阶数为6时,平均一致性指标RI=1.24,最后计算得出随机一致性指标CR=0.04(<0.1),表明判断矩阵的结果是有效的。同理,计算出其它各个层次的权重值,并对权重大小进行排序(见表2)。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内部因素是影响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支农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外部因素是次重要因素的结论。

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内部因素中,经营运作理念、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贷款管理机制、有效监管与激励机制影响机构支农能力作用较大。可以这样理解,经营运作理念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是否进行支农的关键因素。如果金融机构的理念与使命就是服务“三农”,那么该机构的信贷资金则主要是用于支农,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贷款管理机制、有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因素,保障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地达到农户手中,并持续地提供服务。

在外部因素当中,政府优惠政策、中介服务机构、农户创业经营能力主要影响机构支农能力。可以这样理解,政府对农户贷款的优惠政策越多,越可以激励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同时,政府的优惠可以降低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户提供贷款的成本,所以对机构支农能力影响较大。而各种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也是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成本,从而为机构支农提供条件。农户创业经营能力越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越愿意为该类农户提供贷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菲琼,殷志军,王寅.影响信用担保机制运行效率的风险因素评估[J].财贸经济,2010(12):36-42.

支农服务论文篇(10)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上一篇: 建筑欣赏论文 下一篇: 交通英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