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09

师资培育论文

师资培育论文篇(1)

目前,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缺乏规划性,覆盖面小,文化课教师缺少培训机会,专业课教师缺少实践锻炼。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中高职教师培养体系。首先,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培养机制,要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培养机制。中高职医学教育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能力,系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医学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上需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制定有关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方式,如脱产培训、下临床、岗位培训、跟班研讨、老教师带教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医学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临床和文化课教师下临床锻炼,了解临床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及时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完善中高职教师培训制度。比如建立5年一周期的教师轮训制度,包括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以保证所有教师均有机会,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探索新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或以上)后上岗任教制度,为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到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各合作医院)训练,解决覆盖面小的问题;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医学行业协会组织,了解医学前沿信息,及时更新理念。

2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十二五”以来推行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高职医学院校要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有秩序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省级、部级和跨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实现“双师”到“三能”高层次人才转变

“三能”型教师是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各中高职医学院校这方面师资数量都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要采取灵活方式,加大兼职教师引进力度。首先,支持中高职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制定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条件和内涵建设,牵头组织职业院校、医院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内涵建设。最后,除了培养现有的“双师”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外,要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生和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师资培育论文篇(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农村学前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目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影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突出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状况到底怎么样?幼儿园、儿童、家长对师资的满意度如何?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对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进行了抽样调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有关部门制定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提高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师范院校培养适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合格师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客观需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大量合格的师资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得到空前重视。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001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2006年,全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适时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逐渐走上富裕路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投资”,“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的发展,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妇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改变,需要有相应的学前教育机构担当起照顾和教育学前儿童的责任。课题组在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时,随机对家长(父辈或祖辈)进行访谈,他们普遍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都表示应该而且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入园幼儿与当地政府部门统计的适龄幼儿出入较大。

问及原因,他们列出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本村或附近没有幼儿园,送到较远的地方不方便。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农村乡镇十几个自然村,只有一个幼儿园,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适龄幼儿入园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发现,由于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不够正规,幼儿园教师不够专业,已经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充满了种种担心和不满。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一般都会考虑把孩子送到县城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毫无疑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现实无奈: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堪忧,整体不容乐观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虽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数量不足,流动率高,后继乏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7-8的师生比。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小丫跑两会———民生心愿大调查”中有位网友留言:

“农村幼儿园现在还缺少国家的支持,孩子多教师少,专业的幼教更少。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孩子,只有两个老师,孩子都管不过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在2008年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省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城市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比例为1:16.3,农村更高达1:25.88,远远超出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一村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山东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师生比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也超过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师生比标准1:12,不少幼儿园的师生比达到1:30、1:40,“一人一班”现象严重,更有甚者是“一人一园”———一个人兼有园长、教师、厨师、保育员等多重角色,这样的师资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幼儿园没有任何国家投入,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几乎完全靠“以生养师”。这里的教师,不仅工资低且没有保障,再加上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无编制、无职称,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其中。即使已经加入此行业的教师也很不稳定,一有合适机会,就会走人改行。调查表明,有80.5%的人有换工作的念头,有61.9%的人有强烈的换工作的念头。课题组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证实了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园长告诉我们,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每年费九牛二虎之力招到几个老师,大多工作时间不长就辞职不干,超过一年的很少。

课题组抽样调查显示,现在坚守农村幼儿园岗位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超过60%,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上。有一所幼儿园,一共有三个教师,最小的45岁,最大的58岁,次大的56岁。课题组到此调查时,正好赶上这所幼儿园开展活动,在舞台上“奶奶老师”表演很投入,在台下的课题组成员几乎都控制不住辛酸的眼泪。

在这些幼儿园的教师中,可以被幼儿称作“阿姨”

的寥若晨星,如若这些老教师退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不是数量足不足、专业不专业的问题,是有没有人干的问题。在访谈中课题组还得知,能够在农村幼儿园坚持下来的教师之所以还在坚持,大多不是安贫乐道,而是在等待着、期盼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有朝一日能洒落到她们身上。

2.职前教育薄弱,专业素质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说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专业精神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他们工作时能进入一种忘我境界,是教师教育人格和伦理的核心,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具有基础性价值。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工作成功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具有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调查发现,山东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上来看比较低。如,在“为什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的调查中,只有20.6%的人是“喜欢孩子,自己愿意”;79.4%的人是被家长强迫或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已而为之;有80.5%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换做其他工作。被调查的教师中,师范类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占3.8%,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教育就直接进入幼儿园做教师。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中专毕业或者是职业学校毕业,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临时进入幼儿园工作,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妇女,她们完全是凭着“喜欢孩子”这样的一种热情而成为幼儿教师。尽管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教师填写的都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课题组在访谈中了解到: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从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这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的现象。这些幼儿教师中的大部分人是在从事幼儿园工作后,通过函授、电大,或到当地教师进修学校、职教中心进修获得幼儿教育文凭,所受的“专业教育”不系统、不全面。其中,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占23.4%。

由于受专业素质的局限,不少农村幼儿园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如,教学活动主要是识字、算术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科知识,教学语言仍以方言为主,教学方法以简单的老师教、幼儿学的灌输式方法为主。遵循幼儿的心理规律和兴趣,灵活地调整或随机生成适宜的教育内容,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发展的场景少之又少。课题组对幼儿家长的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中,师幼感情融洽、幼儿“非常喜欢”上幼儿园的仅占入园幼儿的15.3%“,一般”的占55.6%;在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正确了解保教内容和方法方面,“好”和“较好”的占19.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47%。可见,在农村幼儿园中,师幼关系及与家长沟通方面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专业”特质。

3.职后培训缺失,自主发展意识淡薄课题组的调查表明,目前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工作后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达72.3%,接受培训的时间累计达10天以上的仅占0.5%。这说明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农村幼儿园的主办方来看,由于多数幼儿园属于民办性质,受到社会经济取向的影响,让员工参加职后培训会增加办园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村幼儿教师因没有编制产生的个体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园方也不愿主动出资让幼儿教师继续进修培训;还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个萝卜一个窝”,派出一个员工参加培训,整个幼儿园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从员工方看,由于每个教师担任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工作时间长,即使教师想参加培训也没有时间;何况,教师本人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生计都显艰难,也根本无力支撑自费培训。可见,是“经费”与“时间”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想通过参加培训促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希望化为泡影。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对通过“自修”和非系统、非正规培训获得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缺乏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正式岗位编制,没有职称评聘,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所以,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只是把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在内部评价机制上,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和工资的发放都是重“量”(所带班幼儿的多少)而轻“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收入并不直接挂钩。这使得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工作疲于应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们认为,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缺失,自主发展意识的淡薄,与农民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4.社会地位严重失落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山东统计信息网2010年1月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19元①。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发现,抽样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月平均收入为618元(不含大约占4%的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公办教师),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远没有达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要求。微薄的收入,与她们繁重而琐碎的保教工作的负荷和专业化的身心付出极不匹配。此外,农村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也无法落实。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表明,抽样地区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办理社会保险的情况是:缴纳5种保险的占6.3%,缴纳1-2种的占21.7%,大多数教师没有缴纳任何保险。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农村幼儿园将给教师缴纳保险的100—150元钱随工资一起发放,已统计在工资收入中。如果这种情况按“已缴纳”论,那么月工资收入就要再扣除至少100—150元。一位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说:

“默默无闻的工作了30多年,被冠以老师的称呼,却一天老师待遇也没享受到!!挣那几百块钱,说达不到温饱真的不夸张。”身份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遭遇尴尬。人们常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比喻教师职业,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农村幼儿教师时,却看不到她的光辉和神圣。她们是以“合同工”的形式招聘进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主办方和人们眼里,农村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看孩子”的“打工者”。虽然孩子们懵懂地称她们为“老师”,但在教师的花名册里却找不到她们的名字。我国《教师法》早已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身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教基【1991】8号)规定“农村学前班教师与当地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托幼工作等意见》(鲁政发【1985】112号)规定“农村幼儿教师享受民办教师同等政治待遇,其报酬与同级小学民办教师相同”。但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在“是否有教师编制”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5.4%,在“您本人的职称状况”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6%。少数有编制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在农村小学大规模的“合班并校”后,由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所评职称也是在小学任教期间评聘的。他们没有编制,没有职称晋升与评聘,天天履行教书育人的“教师”之实,却无“教师”之名。正是这种身份的模糊,让众多农村幼儿教师彻底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理想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合格的农村幼儿园师资上世纪末开始的教师教育布局调整,使山东省幼儿教师的培养规模大幅度缩减。

“由于中师改革和撤并,我省只剩3所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骤然减少,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经过多年积累,幼儿教育欠账也越来越大。2006年出版的《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度)68页指出:2004年我省幼儿教师缺口已达62191人;62页载明:

据测算,从2005年到2010年,我省需增加幼儿专任教师13万名。之后,虽然教育厅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确定了8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中师”,并鼓励其他高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提出,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幼儿园园长、教师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可想而知,山东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鉴于以上分析,课题组认为,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大力培养专科层次、适应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师资,为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制定政策,吸引大批优秀学子志愿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

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源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所培养教师的素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十年来,青年学生报考师范的热情锐减,进入师范院校的生源素质呈下降趋势。

进入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幼师(幼儿中等师范学校)的生源相比更是大幅滑坡。从高中进入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说经过高中的强化训练,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好,但毋庸讳言,这些学生也是高中毕业的“七类”、“八类”学生。因为按照高考录取批次,专科二批之前有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一批外,即使在专科二批中,也还有“一类学外语、二类学中文,三类报学前”的差别。据入学后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学生报学前教育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有学上”的考虑,是无奈之举,这样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另一方面,由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避免生源流失,会通过降低门槛,以求完成招生计划。即使已经录取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毕业时她们往往宁肯到一些公司打工,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更没有人去农村幼儿园工作。可以想象,让这样的学生成为胜任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最重要的幼儿教育工作,将要经历一个怎样艰巨的过程。可以理解,即使主观和客观付出高额代价,在很多时候的回报却是低微的,如此的生源质量与学前教育师资高素质要求实在相悖。

为此,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素质。首先,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况,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突出的问题是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财政统筹,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设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为正式聘用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与其工资待遇挂钩。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其次,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择优选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再次,要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定向培养制度。

2.恢复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

“面试”制度,招收高素质的学生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身心条件和艺术素质,特别是对心理、身体、形体健康状况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基本的艺术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招收初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生时,各个学校都要先对考生进行面试和基本的艺术素质测试,使生源的身心素质、艺术素质条件有个基本的保证。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保障不力,报考生源严重不足,各个学校相继取消了面试和艺术测试。使得生源质量每况愈下,从源头上降低了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中毕业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各方面发展都趋于成熟,可塑性比较差,专业技能先天不足。

对她们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困难重重,往往在主客观付出巨大的努力后,收效甚微,有的确实无法达到培养规格要求。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因此,恢复对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面试”,通过对其进行职业志趣和艺术素质的潜质鉴定,遴选可造之才,不但是培养合格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也是未来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

对自身素质不适合做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动员她们及早选择其他专业,既是对学生本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3.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有机整合学科门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专业定位不准,会造成学生自我专业定位的偏差和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准确的专业定位,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按照职业要求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扎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精神,需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修养,比较熟练的教育技能,比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应是:面向农村幼儿园,培养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的合格师资。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幼儿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极具可塑性和发展主动性的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因此,她们的教育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从教能力的培养,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从早期开始的、经常性的、贯穿于职前教育全过程的活动。在“全程实践”理念指导下,根据实践教学本身的规律及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首先,要围绕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各学科门类。鉴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知识涵养应具有综合性特点,力求知识广博和宽泛。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整体知识观的统领下,打破原学科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基础、实用、够用”为整合原则,将“教什么”的学科以“问题为核心”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将“怎么教”、“为什么教”的学科按职业需要整合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五大领域。

其次,应将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来建设。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幼儿师范学校,师生对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类课程非常重视,这些课程曾经是幼师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她们积累了大量的艺术技能训练的经验。

这就使她们以深厚的教育底蕴、出色的艺术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跨入大学行列的学前教师教育,由于过分注重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认为艺术技能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被淡化。在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术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专业课家族成员通常只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等,艺术类课程一般不在其中。艺术类课程由于不是专业课而不被重视,客观上已经或正在弱化。众所周知,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并不是要像中小学那样通过上课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技能是用得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的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把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列为专业技能课,进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再次,要改变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做—学—教—做”的模式。这里的“做”即从事学前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从“做”开始,最终又回到“做”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围绕着“做”这个中心,“做”成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使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的、面面俱到的、替代式的讲授,从而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强化实践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彻底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考试办法,将解决教育教学现场问题的实际能力考试与现行的理论书面考试有机结合,并改变书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

4.加强就业教育,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攀高、“城市本位”的思想。追求起点高、薪水高、条件优越的工作单位是正常的,本无可厚非,但农村、基层、偏远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建设、去开拓,广大的农村幼儿园更急需人才。师范院校要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认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城里的幼儿园,经过长期的人才储备,无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刚毕业的专科学生已不再是紧缺的人才,即使历尽周折进入这样的幼儿园,通常园方也不会提供多少优惠政策,短时间内很难凸显自己的优势,脱颖而出;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则极度缺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幼儿园师资,对于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在农村幼儿园领导、同事的眼里,是专家和人才,他们会尽其所能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广阔天地,这就更容易施展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师范院校要努力通过就业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就业场所的理想与否不以待遇的高低来评判,而以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衡量,树立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崇高的就业观。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领他们热爱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立志扎根农村,树立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崇高理想。当然,这些教育都是建立在政府大幅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经济、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否则,空头的说教没有多少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6年统计分析资料∥教育统计报告[R].第二期(总第三十期).

[2]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S].2009.

[3]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4]朱婉霞.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5][7]张志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EB/OL].山东学前教育网,2008210206/2010203215.

[6]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8]罗旭.张承芬委员: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EB/OL].

师资培育论文篇(3)

据悉。目前福建省农村小学教师总量超编,但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短缺。小学和初中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部分课程教师的缺额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高中教师严重缺乏。艺术教育一直是山东省农村教育中一块“最贫痔的土地”,很多学校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小学普遍缺乏专职艺术教师,多数农村孩子无法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一位去山区支教的老师曾经这样说“我依然记得支教第一天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我没有想到,山区学校艺术教育会是那样贫乏。也正是那一天,我下定决心,城里孩子有的,山区孩子也要得到。”总之,我国8亿农村人口的素质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农村急需大量的优质教师,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要的一点就是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传统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点和立足点显然己经失之偏颇了,那么师范教育究竟应该为农村师资培养做些什么呢?

一、重新审视师范教育对农村师资培养职责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教师状况令人堪忧。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过近50年的努力,尤其是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及师范教育的大发展给农村中小学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新教师。从质和量两方面都大大改变了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状况,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都是清一色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的局面,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说,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形势依然严峻。

广大农村,不仅仅是指西部边远地区,也包括中原地区甚至发达省份的农村,存在的问题大致有:教师数量增加,但区域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本身学历层次结构底,素质差;学科间教师搭配不合理,部分科目较缺教师;教师待遇底,工作环境差,生活艰苦。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外流状况十分严重;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差,信息闭塞,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落伍;教师再培训困难等等。而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学历目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教师工资收人可观,工作环境舒适;教师超编,高校毕业生难找工作等等。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的状况越来越差,农村的孩子永远接受不到好的教育,综合素质上不去,这是一种极大的教育不公平。

目前,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教师培养职前职中职后培训一体化,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但广大农村的师资水平还十分落后,师范院校把改革的一部分焦点指向农村,切实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考虑,做出益于农村发展的举措,是师范院校的本身职责,师范院校为社会、为农村培养教师的职责是责无旁贷的。

二、几点建议

就此,师范院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自己的招生、教学、实践、就业及培训等一串的环节与农村的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补充和完善师范教育服务农村的职责。

1、师范院校应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各级的师范院校应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大致有三种,高等师范院校,即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大学应走在服务农村的前列,但主要应把重点放在综合研究师范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如何为农村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模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如何培养适应中学教学改革的人才上。地方师范学院应突出其地方特色,研究所在地方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农村教育的特点,与农村各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发挥其细致指导、再培训等功能。而师范专科学校应扩大招收农村学生,为农村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合格优秀教师。

2、师范院校在招生上应向农村地区、农村学生倾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上大学,然而,农村学生仍然处于一种劣势地位。他们接受的教育远不及城市学生好,高校招生名额各省市要有一个均衡,这样一来,人口密集省份及农村地区高考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农村的孩子想上大学还十分不容易。师范院校应尽量多招一些农村的学生,他们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比较熟悉。能够切实地思考如何改善农村教育状况的问题,能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增添希望和新的生机和活力。

3、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生源学生的个性特征。

目前或将来的教育和研究对象应重点放在农村孩子方面。农村的孩子性格较内敛,自尊心比较强,思想比较封闭,责任心和使命感比较强,了解的新生事物比较少,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在弄清楚农村孩子性格特点的差异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对策,使他们更好地更愉快的健康成长也是师范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职责。

4、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师范学生实践教学,增加参与农村教育实践的机会。

师范技能的培养在师范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师范院校中,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加强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是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关键。师范技能的培养主要需要通过教育实习来实现。例如美国的教师培养课程中大约有一个学期时间都是用于教学实践,即使在平时也有很多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机会;德国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形式,即修业和见习,但从1990年起,德国根据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各州见习期为两年;英国的师资培养体系中,中小学成为其“伙伴关系学校”。由此可见国际上对师资培养中多样化实习的重视。而我国还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系。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只有两个月,实习也并不是真正“临床”。只是短期的。‘蜻蜓点水”。有些实习单位还怕实习生打乱了他们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恰好实习与找工作相冲突,不少同学都是以就业意向来找实习单位。在教育实习这一环节上,完全可以和农村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师范院校可以和农村中小学建立一种“联合体”,西南师范大学的“小松鼠”计划,“春耕”义务支教活动十分有借鉴意义。师范大学学生可以一批一批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补充教师的缺编,做农村学校教师的后备资源库,师范生到农村,带来的是新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等,可使教师接受到校本培训,不仅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慢慢改变这些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结构,逐步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且师范生到这些地区实习可以切实提高教育技能,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服务意识。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农村教育乃至农村的发展及对重新确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师范大学的职责、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大学服务职能等做出的有益探索。

5、就业导向上,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

去边远地区是我们的热切希望。但学生真正愿意去农村工作还需要各方面有利条件的支持。首先,师范生要有高尚的师德,把服务农村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师范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引导师范生降低就业期望,到能发挥自己优势和价值的地方建功立业。之后,师范院校可出台一系列鼓励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政策,如服务两年可免试攻读研究生,3+2。4+1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给予充足的时间实习等等,有利政策的引导能保证农村教师的后备充足,又能避免目前研究生理论空洞,缺乏真实性、应用性等弊端。当然国家经费的支持,政府有效聘用教师政策的制定,社会的关心和鼓励也是十分重要的。

师资培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0-03

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者、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

1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各类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尽管专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而规范培养而成。

1.1 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之分。理论课教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年大学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职业技术专业、普通教育副专业三部分,同时参加规定时间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第二阶段为两年见习期,职业学校进行实习教学,担任少量的教学任务,并参加各种研讨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掌握教育理论。两年见习期满,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到职业学校独立任教。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接受普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参加1~2年的师傅或技术员培训和有关的职业教育学培训。

根据德国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升管理能力。教师进修深造和继续教育包括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能力类培训。

1.2 企业或企业培训中心实训教师的培养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实训教师必须年满24岁,接受过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具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通过主管部门(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的考试。实训教师的培养包括业务资格培训与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业务资格培训是在国家认可的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培训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根组织,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法律基础知识等。

2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德国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教育培训场所进行职业教育,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师资培养上,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职教师资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看,政府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以及师资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包括《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等。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师资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以及进修培训内容,从而保证了职教师资队伍的高质量。

2.2 “双师”素质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是从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是核心。不管是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甚至理论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的学习与进修。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同样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2.3 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的职业学校属各州所有,联邦政府负责校外及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各司其职,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是政府一级的职教师资基本立法与协调主管部门;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工会及州文化部等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就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问题向州政府提供咨询;综合性大学负责培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工商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办学机构,负责本地区或企业内职教师资培养以及检查、审核(包括考试)等事务。培训企业的雇主代表对实训教师的聘用享有参与表决权。大型企业独立培训自己的实训教师。

教师在企业实习进修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也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3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相比国外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我国高职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师资数量与素质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高职教师数量显得不足;在教师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不到30%,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2%,也达不到教育部“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的要求。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更低,许多“双师型”教师只有“证书”但缺乏实际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能力。

3.2 职称评审标准与教师素质能力要求不相匹配

目前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的设定上与普通高校区别不明显,仍强调学历、科研论文数量和进入核心刊物的级别,而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缺少考评指标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的倾向还十分明显。这势必造成高职教师素质能力低下,教学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实践指导变成纸上谈兵。

3.3 缺乏入职标准,技能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高职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在教师的入口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素质的要求把关;新进教师基本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缺乏职业技能指导的能力。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在取得教师身份和职称评审方面困难重重,使得已经引进的人才不能安心工作,继续引进人才困难。此外由于学校待遇相对不高,也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越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越沉重,总体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4 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4.1 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高职教师入职资格

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要加强有关职业教育与师资队伍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高职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要研究制定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从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设定高职教师入职资格条件,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4.2 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稳定高职教师队伍

在逐步完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是关键。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规范高职教师培养模式、严格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前提下,赋予高职教师国家公职人员(或类似)的身份和待遇,使高职教师安心从教,潜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4.3 重视教师深造和继续教育,以“双师”素质为核心建设师资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高职教入职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通过合格的专门培训机构实施,使高职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育常态化、专业化、终身化。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制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落实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所需资金,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熏陶,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执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通过深造、继续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师所任教的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积极寻求与相关大企业合作,建立专项经费建设教师挂职锻炼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4.4 广开渠道大力引进行业专家成为专任教师

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打破教师必须是高学历的观念,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并辅以教育理论的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任实训教师。

4.5 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师资队伍

随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进一步扩大,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延长,许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移到企业来完成,其中实训教学部分基本由企业兼职师资担任。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执教能力是关键。

4.6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生产结构和服务结构发生变化,技术与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理念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进“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具体形式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更新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一支职教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职教师资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师资培育论文篇(5)

[作者简介]方安(1980-),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经营管理;韦军(1971-),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保健康复。(广西南宁53001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83-0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推动了东盟各国在人才资源合作领域寻求合作。各级体育院校应抓住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的契机,大力开展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为该区域国际产业合作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国际意蕴

信息时代的知识特征大大转变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方法主导了当今教育培训的潮流。运用国际视野审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应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对于师资培训的宝贵经验,兼顾培训模式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实施体育人才培养合作战略需加强国际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在各级体育院校中成立体育培训机构,沿用国际化继续教育理念,培育优质体育师资人才,构建服务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及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通过理清体育产业与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关系,建立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平台,能够更好突破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语言、业务和技能的瓶颈,为双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夯实智力基础。

二、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性质定位

1.特色性。特色性是指体育院校特有的、能够吸引东盟各国高校关注和提升合作愿望的培训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各级体育院校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特色性强调的是培训环境、师资力量、资质认证、实践环境等核心要素。培训教师队伍要根据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与形势,开设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体育经营、体育管理和体育服务等培训课程,满足东盟各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燃眉之需。

2.民族性。民族性的本意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和表现,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展了龙舟、龙狮、武术等一批具有健身和娱乐双重功能的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其产业发展价值不言而喻。2009年6月举办的中国—东盟龙舟邀请赛便是一项促进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典型赛事。因此,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应作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化的杠杆,体育院校要利用各类民间节庆活动,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完善其竞赛机制。

3.国际性。国际性是指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教育理念应与国际继续教育的发展理念相符,体育院校通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创新特色。用教育培训提高东盟各国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此外,体育院校还应加大文化产业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国际旅游热潮,将滑水、摩托艇、空中跳伞、沙滩排球、冲浪、潜水、帆船帆板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融入其中,开拓体育休闲旅游市场资源。

4.应用性。应用性是指体育院校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拟定培训内容,培育符合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可以借助于正在规划或已经启动建设的广西体育产业城、南宁李宁体育园、平果体育产业园等一批体育产业示范园区作为高校体育师资经营管理体育产业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体育院校可以利用依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现有桥梁作用,以访问、邀请、观摩和举办赛事等形式,提供受训队伍与广大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机会。

(二)构建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

1.加强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大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对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作用十分显著:一是精品课程能够发挥体育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的优势,利用各种教育培训环节展示品牌、特色和专业优势;二是体育院校可以将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实践模式等精品课程的教育精髓融入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模式之中,进而加大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

2.加大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广泛开展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民族体育项目,建立健全竞赛制度和赛事研发,是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策略之一。游泳、举重、跳水等南方地方优势项目在选材、训练与竞赛体制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是赛事策划、商业运作、产业开发 的基石。龙狮、龙舟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在东南亚也十分普及,社会活动需求量高、利润空间大。

3.切实发挥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能够为中国—东盟体育文化提供交流平台,通过完善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体育院校加大继续教育投入与研究力度。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还可加大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院校的合作力度,为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主体内容

1.培训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对象是从事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技能教学,拥有思考与分析体育教学、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能力,同时参加培训的总体需求存在差异的高校教师群体。因此,培训需要围绕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受训对象的需求科学地制订培训计划,根据东盟各国体育产业与培训学员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专家讲座、学术论坛、人才交流、赛事实践等多元培训形式。

2.培训师资团队的遴选和组建。培训师资的遴选,可由实践型、协作型、学术型等不同风格的师资组成,尤其是对体育经济、体育管理、民族体育、运动竞赛等专业师资的选择。对于优秀培训团队的组建,应从国际化教育培训的角度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培训内容,利用选送外派、学者交流、在职教育、定期研修等渠道,采取以会代训、案例教学等模式,组建一支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行业专家、权威人士所组成的、年龄结构配备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3.教学的运行和质量监控。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大力提倡教学进程从内容到能力、教学研究跨课程整合、创建校园学习型社区、双语互动教学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培训部门通过开展有关体育赛事和产业经营领域的互动研讨,对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反馈实施效果跟踪,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此外,要重视培训的实践环节监控。一是在培训师资队伍系统传授专业技能时,注重对教学内容中的观摩、交流、比赛等实践手段的质量评价;二是充分利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中心、训练基地作为高校体育师资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平台,并且关注受训队伍对于体育赛事的筹划、组织、运行、管理等实践环节的运行效果。

4.培训档案管理和培训评估体系。档案的建立和培训效果评估是记录高校体育师资培训过程,不断创造体育师资丰硕成果的重要依据。培训工作作为体育院校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一项发展战略,必须站在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将培训归案管理视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在继续教育中心成立培训的专管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统一为管理文件、培训教材、受训师资信息、培训队伍资料等培训数据进行数字化储存。培训评估是判断教育培训质量优劣的重要手段,能够对高校体育师资培训起到监控和反馈作用。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求体育院校充分考虑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培训目标等与教学质量相关的诸多要素,培训职能部门采用访谈、观察、调查、反馈等方法实施教学质量跟踪和监控,不断优化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

三、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类型及其资源整合

国外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把理论培养与实践训练放在同一阶段进行;另一种是在两个不同的阶段里分别侧重理论和实践,第一阶段以理论培养为中心,辅之以实践训练,第二阶段以实践训练为中心,辅之以理论培养。2004年至今,借助中国—东盟经济战略合作这一契机,冠以中国—东盟头衔的青少年培训基地、妇女培训中心、法律培训基地、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等基地先后在南宁、桂林等地成立。有关双方人才教育与合作的理论研究成果或体育活动可谓方兴未艾。中国—东盟国家语种教育、中国—东盟留学生教育、高校体育师资进修培训、广西高职与东盟人才教育合作模式等关于教育与培训的活动陆续举办。实践证明体育院校利用多渠道的资源整合,可以形成以下三类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模式。

(一)高校体育师资的交叉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交叉培训模式是指体育院校应加强与体育机构或体育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力度,研究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交叉培训,提升高校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作为一项实施东南亚体育人才继续教育的体育人力资源战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文化机构和民间的合力,建立产、学、研、政合作机制,争取国家和地方以及东盟方面在政策、资金和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作为一项体育人才国际合作的特色课题,逐步建立完善后方(国内体育和文化部门)和前方(中国驻东盟国家使领馆)的常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使领馆在中国-东盟体育合作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决策咨询、联络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是指培训要以国家、省、市三级行政关系作为培训工作的导向,借助三级纵向的管理、科研和技术力量,为师资培训内容的研究提供教育质量保障。同时,利用国家、省级和地市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隶属关系,为培训学员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筹划、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机会。例如,由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和广西体育局主办,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平果县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就开创了中国—东盟体育产业文化交流的先河,为构建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三)高校体育师资的横向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横向培训模式是指体育院校应建立与同类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参观、访问、会议、竞赛组织等形式定期开展有关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学术交流,达成高校体育师资联合培养合作框架。整合体育院校之间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与不同高校体育院系之间的长效培养机制,通过合作举办研修班、培训班、学习班等活动,在培训中坚持横向合作的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利益平等的理念。实现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师资培育论文篇(6)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因此要加快特殊教育的发展,建设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刻不容缓。本研究选取了乌鲁木齐市有代表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普校附设特教班及民办康复机构的特教教师为样本,利用走访和网络调研的方式调查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得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以加快新疆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特殊教育师资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男女、民族比例均严重失调。其中男教师仅占17.58%,合理的教师性别比例应该是男女相当,如果比例失调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尤以少数民族居多。而据调查,少数民族特教教师仅占23.08%,特校以汉族教师居多,并以汉语教学为主,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学生需求。

(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据调查,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39.56%。当前特殊教育机构多为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而一些康复机构的教师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大部分教师为本科学历,仅有4人为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可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学历结构急需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三)师资数量不足

新疆在2009年颁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暂行办法》,该文件提出将特殊教育学校班额定为8~12人,盲生班班师比定为1∶4,聋生班班师比定为1∶3.5,培智班班师比定为1∶4.5。但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学生有26人,而专职教师只有6人,学生人数大约是教师人数的四倍,根本达不到文件规定的师生比例。可见,师资数量的确有待增加。进一步调查认为,师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特教工作压力大。另外,文件中提到要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特教补贴费要在现行15%的基础上再增加15%,但以笔者单位为例,特教补贴费并未落实。特教工作本来就较为复杂,应有的工资待遇不落实,也是造成人员流失的一大原因。

(四)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教师获得特教论文奖或发表过论文的仅占13.19%;主持或参加过特教课题的也只占21.98%。调查的教师中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人数所占比例更少。教师科研能力不强,认为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复杂繁琐,加上这类比赛不多,更加忽视科研。

(五)教师在职培训力度不够

通过调查,教师普遍表示比较需要在职培训,但是教师三年内参加培训的次数比较少,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培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脱节,没有实质性效果。有些教师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使得培训成了“形式主义”。为了使培训真正能够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本研究还调查了解了一线教师认为应重点培训的课程排序,分别是康复技能、特教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师基本功。大家认为培训课程要实用,要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才能使教师对培训感兴趣,才能将培训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

(六)职业幸福指数不高

特殊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社会各界对他们表示同情,认为特教教师是在“做慈善”,没有把他们和普通教师同等对待,其工作性质不被外界所理解和认可,使得一些教师产生自卑感。此外,特殊教育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劳动效果,教师的成就感越来越低,会过早进入职业倦怠期,职业幸福指数也会随之下降。

二、提高师资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完善师资培养体系

2009年,新疆教育学院首开特殊教育专科专业,2010年,新疆师范大学开设特殊教育本科专业。依据新疆本地的实际情况必须大力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双语教学的实施做好人才保障。同时还要完善师资培养体系,加快引进高学历教师,合理设置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新疆有稳定的特教师资来源。

(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保证特教师资队伍水平

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教师中仅有37.36%持有特教教师资格证,其余教师仅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甚至还有17.58%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因此必须完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以确保特教师资队伍的质量,即便是民办特教学校或者社会康复机构,只要从事的是特教教师这个工作,就要持有特教教师资格证书,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使特殊学生接受科学正规的教育,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三)注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容忽视,无论是培训时间还是培训方式或者培训的课程都需要专门规划、组织和管理。培训的内容应该理论结合实际,注重特教技能的培训。还要让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发展和特殊儿童病理,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四)切实落实特教补贴经费,减少特教人才流失

《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到要提高特教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可还是有些特校以及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没有落实相关政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具体措施,确保特教补贴费按时足额发放,减少人才流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多措并举,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区域特殊教育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蒙军.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15.

[2]杨文.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6.

[3]秦枫.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0):88.

师资培育论文篇(7)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1874年位于北京甘雨胡同的启明瞽目院――盲教育(即现在北京盲校的前身)。1887年,在烟台的登州(现蓬莱)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聋校。[1]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人倡导智力落后教育,但并未建立弱智学校。那时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主要是通过特殊学校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只是在个别地方有短时间的师范班。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事业的百废待兴,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也纳入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20世纪50年代举办了几个聋教育的师资短训班之后,还在50年代末派三个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特殊教育。正是这次留学生的派遣奠定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基础。

1981年,黑龙江的肇东师范学校首先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这是我国新时期专门培养特殊教育一线师资的起点),1983年,山东泰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1982年,教育部等部门批文在南京设立特殊教育师范学校(1986年开始正式招生,其前主要是短训班),1985年,山东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建立(并于同年招生),之后,全国各地仅中师层次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单位就达到28家。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特殊教育教研室,并于1986年建立特殊教育专业,招收我国第一届特殊教育师资片培训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相继建立特殊教育专业。

1999年后,随着我国教师培养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各地师资培训的中等学校从中专向专科、本科升格,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走向了新的阶段。

二、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特点

综观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从模式来看,具有下述基本特点。

(一)两种基本的培养模式

一是在“战斗中学习战斗”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存在于1981年第一个特殊教育师范班开设前的全国各地,至今仍旧存在。

这个模式有其优点,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二是职前培训科班培训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1981年后的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二)职前培训的两种模式

在1999年之前,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基本上是下列两种模式。

一是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为中师培养师资兼及培养一线师资的模式。这个模式在1999年前为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山东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和辽宁营口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代表的培养一线师资的中师模式。这个模式是兼顾了过去中师师资培养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带有北师大模式的特点。

第一种模式实际上是当时教育系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偏重于教育、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的理论,一线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学科知识和技能――像数学、物理学等的知识、技能没有顾及。

第二种模式,首先是把特殊教育分成了三个基本的专业,即盲教育专业、聋教育专业和智力落后教育专业。在这三个专业下,把特殊教育的带有第一模式特点的包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特殊教育理论的知识与原中师的师资培训的要求结合起来。但是,由于这些理论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这是必要的),使得当时的中师模式也不可能承担起培养特殊教育学科教师的任务。例如,很难完成培养聋校、盲校的语文、物理教师的任务等。

虽然这些机构在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初创时期,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1999年后,随着师资培养现实的改变,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三、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出现了逐渐繁荣的迹象。

(一)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并举

目前的情况是特殊教育专业的职前培训和各地以特殊教育学校或教研系统、教育行政系统为主的继续教育并举的局面。

职前培训目前主要是三个层次,即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

这三个层次中,除去研究生层次是主要培养研究人员之外,其他层次主要是培养一线老师。但如前所述,由于培训模式的原因,使得职前培训更多地带有原来教育学专业的痕迹,而缺少学科培训的实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职前培训中,除去传统的那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外(包括1999年之前的那些中专学校),一些普通高校(包括传统的非师范院校),如体育院校、艺术院校也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这种职前培训的局面一方面反映了特殊教育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事;同时,由于培训资质的问题,也给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训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主要由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室系统实施。

在这些继续教育的实施中,会议或培训班培训是一个重要内容。

(二)当前师资培训的主要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当前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会有不同的结论。例如,前述的培训模式问题实际上也是师资培训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这里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的角度对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的几个问题予以提示。

1.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问题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问题不足不仅体现在职前培训上,也同样体现在继续教育中。

例如,是否仅仅使用了手语,聋教育就有了特殊性?有了盲文,盲教育就有了特殊性?放慢了速度就是弱智教育的特殊性?从现实来看,肯定不是这样。

例如,聋校经过六年或九年的义务教育,为什么聋生的文化课达不到小学四年级或六年级的及格水平?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亦或是我们没有找到恰当的途径,还是这些原因都存在?毫无疑问,这些原因可能就集中体现在我们对特殊教育――或聋教育的特殊性的把握不足上。

2.如何把握教师的一般特点问题

不管是什么学校的老师,只要是任课教师,就会和学科教学有关系。而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问题是,不仅特殊性不足,而且被培训对象的学科知识明显也不足。或者说,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缺少了文化课的专业课程。

3.继续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

就职前教育而言,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起码有一个基本的操作序列。可是对于继续教育而言,该如何进行确实是难以操作的问题。

例如,从形式上看,各个学校自己进行继续教育,力量不足;和普通教育同时进行,特殊性又不明显。从内容上看,就是培训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非教育系统的办学机构,如残联的康复机构、民办的训练机构更为明显地存在着。

四、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未来

根据上述问题和对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未来理想的师资培训应该如下。

(一)教师的类型

从培养的类型而言,未来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应该包括下列类型。

1.学科型教师

这主要是指掌握了特殊教育特殊性的、能够教授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个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

2.特异训练型教师

就是各个机构的从事各种文化课之外的专门训练的教师。例如,言语训练师、肢体功能康复师、感知统觉训练师等。

3.随班就读教师

这将是最大需求的一个类别。但是,这个类别绝非仅仅是为了盲、聋、弱智的随班就读而设置,而是为了所有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而设置,如为了学业不良儿童而设置等。他们既要学科型教师的素养,又要有特异型教师的素养。

4.咨询教师

是指专门进行特殊教育咨询或从事特殊教育咨询工作的教师。这是目前我们没有关注到的一个类别。

当然,这些类别还可以从儿童的类别角度进行描述。如从事聋教育、盲教育、弱智教育、情绪行为异常儿童教育和学业不良儿童教育等类别的教师。

(二)培养的途径

毫无疑问,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离不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者。但就目前情况,仅仅依靠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是无法完成上述培训任务的。例如,目前的特殊教育院系就难以具备培养学生数学、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合格的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必须是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普通大学或普通师范院校结合的结果。

就学科型特殊教育教师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读完四年或三年普通大学――主要是师范专业的数学、语文等系科后,再学习两年的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或者是在普通大学设置教育学院或特殊教育系科,采用四加二模式培养特殊教育的学科教师。

这样就把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的传统模式和普通师范院校的师资培训结合起来了。当然,这首先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以便这些人对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

除去这种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结合的渠道外,把普通儿童的教育和整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考虑,当是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发展的不二法门。

(三)科研先导

无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采取什么途径、什么方法,没有科研先导、没有对特殊教育特殊性的把握,是无法培养出特殊教育的合格师资的。没有科研先行,师资培训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里的科研先导并非仅仅是对特殊教育特殊性的研究,还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如特殊教育的师资培训有无特殊性、有无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当然,这里的科研自然离不开有关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基础研究,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研究,离不开特殊教育的思想与方法、技能与知识的关系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师资培育论文篇(8)

本文研究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的调研,对国内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入职培训与艺术类大学生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艺术教育,就是以社会力量,民营形式建立的艺术教育机构,主要以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为主,进行技巧类、素养类的培训教育。对此,系统分析研究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对新教师入职培训具体开展和实施,理论基础的研究,培训具体内容、组织过程、艺术教育特点,以及对教师入职培训评估体系都应做出科学的体系。

1 社会艺术教育与师资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艺术教育我们不能单一地看待,要运用科学的、历史的、辩证方法来分析对待。就当前的社会艺术教育状态来看,是很不均衡的,南方北方差异比较大,对社会艺术教育的偏重点不同,也就造就了艺术教育社会培训的不同与差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会艺术教育在整体上多数是以引进来的教育模式为主要教学手段,特别在西洋乐器上的教学尤为突出。时代的发展,社会教育也逐渐兴盛起来,在不同程度上补足了体制内艺术教育的缝隙与不足,但大量的民办艺术学校的建立,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规范、教学评价、师资体系等环节多出现纰漏。特别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办学目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艺术教育的质量。

2 国内外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分析

2.1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理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音乐文化内容极为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先后经历了远古时期 、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个重大的历史沿革,通过对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

2.2 西方音乐教育理论。对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就会发现,世界各国艺术教育虽因国情与体制,在艺术教育制度的订定有所差异,唯在义务教育阶段均有所规范,有关各类艺术的学习,基本上都涵盖着表现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内涵的层面,则与后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相契合。特别指出,国外对艺术教育师资培训远远超于国内。

3 我国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问题调研

3.1 社会艺术教育音乐教师流失的原因

3.1.1 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根据笔者对数十家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调研时发现,多家教育机构,有着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流动特别大,特别是小乐件(吉他、二胡、长笛等)类别的教师,这也成为社会艺术教育机构最头疼的问题,教师资源不稳定,就直接导致学生数量的锐减,也导致艺术教育机构直接启用在校学生,或者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较弱的培训教师,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3.1.2 教师个人艺术素养。师资的优良、适切与否,是影响教育兴衰成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过去艺术教育师资培育是师范校院专属的工作与职责,但现在,已经不是专属了。这使个人素养要求的更高了。“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认真做起来并不轻松。引导学生不单是在知识上,还有为人处世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引导。

3.1.3 行业评鉴体系的完善度。直到现在,我国没有一部完善的社会艺术教育评鉴制度,更不要提在法规层面上的制度。没有科学的评价、鉴别、监督的体系,社会艺术教育如何健康的发展,这些都成为艺术教师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3.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关各项正式教育的统计报告中,并未见到艺术教师甚至于整体教师供需的精确统计数字,依据现有相关的研究显示,艺术教育师资的供需现况及发展趋势,与整体教师的情况极为类似,是供给数量远高于需求的数量,而且此种供需失调的状况是逐年严重。现在的社会艺术教育不比从前了,一是人们艺术普遍素质的提高,也要求下一代的艺术教育在质量上有所提升。二是社会艺术教育发展势头相当快,各类机构林立,同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三是艺术教育从业者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换并没有完全适应,都要靠时间和教学数量来自我提升。

4 建立规范的社会艺术教育市场及完善音乐教师行业规范

4.1 以国家法规形式,建立规范的社会艺术教育市场。①建立全国性、系统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②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评价体系。

4.2 建立全国性系统化的社会艺术教育音乐教师师资培训制度。

4.3 建立规范的音乐教师培训机构与培训导师团,统一的评价专业标准。新教师入职培训缺少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为了不断加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果,收集、积累教育教学教研经验资料,使音乐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途径,特制定本制度。培训的基本原则:①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优先原则。②教育、教学、教研业绩优秀的教师优先原则。③同一级别培训不重复原则。④让尽量多的教师参训原则。

5 结论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社会艺术教育师资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与研究社会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对新毕业的艺术类大学生入职培训具体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理论基础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培训具体的内容、组织的过程、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及对教师入职培训评估体系就是在指导下完成的。最终结论做出科学的培养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王树人著.思辩哲学新探[M].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1.

[4][英]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师资培育论文篇(9)

一、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地方院校中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二级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现实能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文化诸方面,因此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以下一般简称“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指学院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和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能力。

按照培养进程,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而体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职前培养能力是能够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能力。职后培训能力是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综合或专门培训的能力。

按照培养内容,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又可以分为师资培养设计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和师资培养评价能力。师资培养设计能力是指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发展趋势、本院发展定位及师生特点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计划等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基础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是指学院具体开展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核心能力。师资培养评价能力是指学院对师资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保障能力。

(二)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指利用自身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研究,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向,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包括理论引导能力与实践引导能力两个方面。理论引导能力是指学院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在教育体制、学制、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实施、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理论及指导意见,推行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能力;实践引导能力是指学院引导中小学和教师在当代教育理论和国家、地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式与途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能力包括科研协作能力、科研指导能力和教改指导能力。科研协作能力是指学院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联系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基础教育的专题性研究,为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服务的能力。科研指导能力是指学院充分运用自身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与咨询指导等方式,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能力。教改指导能力是指针对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缺乏直接的理论及实践指导的现状,学院帮助中小学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有效开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能力。

(三)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指学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中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能力。

具体说来,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一般应包括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是指学院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络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教育资讯、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服务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是指学院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并指导中小学对中小学生开展有效教育的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是指学院研究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对中小学学校文化进行诊断、指导、评估的能力。

以上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三要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基础,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核心,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三种能力有机统一,保证了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思想理念是动力

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是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首要的思想理念。如果忽视服务社会,忽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盲目为提高知名度而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就会导致科研的成果许多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在现实教育中,一部分学院教师以培养人才为重、教学任务忙为由,忽略了科研与服务地方;还有部分教师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应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加之有的院校以科研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因而忙于理论的研究与成果的发表,忽略了教学与服务地方。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失偏颇的。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其对自身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应该说,中小学与高校只是教育层次的区别,并不存在地位、等级的差别。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及其教师认为自己比中小学不论是社会地位、学术水平还是综合修养都高人一等,联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屈尊下就,长期开展容易丢了身份,因而对服务地方不屑一顾。

(二)人力资源是关键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教师团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是制约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影响了教师教育学院融入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领域和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在校学生数逐年增多,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工作量大,投入地方社会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局限;由于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服务社会的业绩在晋升职称、职务等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较少;出于课题研究需要,某种程度上联系了基础教育,但成果往往是“坐而论道”,对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有限。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与学位未达到博士甚至硕士程度,专业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把握教师教育发展动态,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在教学中应付了事,制约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制度建设是保障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外,自身的建章立制更是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的支持和引导,社会服务停留于粗放式的层次,没有精细的制度规范,就不能保证社会服务成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就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制度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来说,既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实践教学等师资培养规定,又包括科研管理、学科与学术团队建设、研究机构管理、科研奖励等科研引导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规定,更包括教师评价、职称评聘与评先树优方面的规定。只有制度完整、合理、规范并真正得以落实,才能鼓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全心全意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四)校地合作是基础

社会服务离不开校地合作,只有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与地方建立了紧密、高效、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应以教学研为载体,建立校地合作联盟,健全服务体系。一是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紧密关系,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构建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机制;二是与中小学建立教科研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相应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

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放不下架子,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未能与后者达成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未能为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相应平台,即使有的教师有研究基础教育的意向,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也不能更好地深入一线开展研究与服务,只能多研究课题、,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等.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连一平.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任宗哲,等.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

[4]王恒,等.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师资培育论文篇(10)

一、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1.学校领导要做好师承教育的决策工作

一是要认识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校领导要充分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将师承教育作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措施,制定出有利于学校师资长远发展的目标与规划。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开展师承教育的投入。要满足开展教育活动的师资、设备和资金需要,保证教育质量和实际效果。同时采取与医院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医院、企业内的技术人员请进校内作为教师跟师的对象;或与专业匹配的本科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派教师去进行短期跟师学习。

三是学校领导要为师承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与塑造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列活动,营造学习氛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业的特点,用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耳濡目染让广大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师承教育的活动中来。

2.学校师资培养机构要做好师承教育的实施工作

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师承教育的设计。要把握本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及特征,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多方面的培养。对新入职的教师,让其跟着中年资的专业教师学习,培养的重点放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实际应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上,使其能够承担课程教学工作。对入职10年内的青年教师,可通过跟师高年资的教师,重点加强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奠定基础。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可直接跟师老专家进行较高层次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帮其成为未来的专家,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水平的发展。

二要保证师承教育活动的实施。根据“双师型”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各项资源,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和人员。既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跟师学习的内容,以满足“双师型”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分层次“以老带新”。更要保证师承教育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提高培训效率。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师承教育制度体系,让师承教育活动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二、多元视角,构建三级培养体系

1.以学校特色为本构建的师承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教师发展的根本,就要先从学校的视角出发,着眼学校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自身丰富的特色。学校特色的彰显源于“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因此,“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建立起由学校主导,具有本校特色且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

一是进行校本研究。通过组织校本研究,让教师深入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自身条件、可用资源、师资水平、社会需求和特色文化。这样既可让“双师型”教师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目标,又可帮助学校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二是在教师中进行特色教育。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学校教育科研改革成功经验纳入师承教育中。要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工作,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为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奠定文化基础。还要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依托学校为基地建立中医药流派传承研究室,将学校在临床实践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内化为广大“双师型”教师的经验,进而促进“双师型”教师水平的提高。

2.以教师发展为纲构建的师承教育体系

师承教育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通过由专业素养优良的高年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结成帮扶的师徒关系,能从各方面对年轻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而且这一培养模式效果好,费用低,不会太影响本职工作,对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利用学校现有师资资源,在专业教师中确定“以老带新”的结帮对子,促进新、老教师共同进步。

3.以临床实践为主构建的师承教育体系

一是面向临床,突出中医药特色。采取校本培训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药临床技能的掌握,提高专业教师对中医药的热爱程度、理论水平及临床诊治能力,着力培养“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

二是名师带徒,注重言传身教。师承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导师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技能。在导师遴选上必须本着“有德行、有意愿、有能力、有病人、副高职称以上”的原则,真正做到名师带徒。

三是传承文化,要求实践优先。加强对专业教师中医经典、中国传统文化、校园特色文化等内容的培训。强调尊师重教,重视人文教育,以达到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目的。同时,加大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加强理论与临床的结合,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双向提高。

三、强化管理,完善师承教育考评和激励机制

师承教育作为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其得以高效、有序的实施,就要求学校确立“双师型”教师在师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双师型”教师对跟师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强化“评价制度”。加强对师承教育的需求分析,要引导教师把自我发展需要和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对培养过程的监督。最后要对师承教育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教学与临床双肩挑,确保“产、学、研”三个方面的综合提高。

其次,要启动“名师工程”,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从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全面考虑制订名教师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成才环境。

上一篇: 理财论文 下一篇: 软文营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