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考察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6 08:01:11

康复考察报告

康复考察报告篇(1)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2.012

中图分类号:R272.969.26;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2-0044-07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 Combin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ZHANG Lian1, AI Jin-wei2, LI Wei-nan3, ZENG Xian-tao4, WANG Xiao-qin3, BA Yuan-ming3 (1.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 2.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er, Xiangyang Hospital,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Xiangyang 441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Wuhan 430061, China; 4.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inical efficacy of 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 combining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 Methods Articles about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bout 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 combining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CGN in CNKI, CBM, VIP, Wanfang Databas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and Embas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s to 23rd, December, 2015 were searched.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aricles, extracted information, cross checked and assessed studied quality according to Cochrane handbook 5.1.0. Data were under Meta analysis by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 Results 32 articles with 2891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Meta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e effective rate of 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 combining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CGN [OR=3.55, 95%CI (2.92, 4.33), P

通讯作者:巴元明,E-mail:

superior to Western medicine alone in treating CGN, but more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biger samples, multiple centers and high quality are required for further veritification.

Key words: 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 medicine therapy;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Meta analysis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近20年来,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为10.9%,其中CGN约占7.6%,在引起终期肾病、慢性肾衰竭的多种病因中,CGN居首位,约占64.1%[1-2]。当前,治疗CGN的主要目的为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限盐、限制蛋白及磷入量、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轻症伴大量蛋白尿者运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等。肾炎康复片由西洋参、人参、地黄、杜仲、山药、白花蛇舌草、黑豆、土茯苓、益母草、丹参、泽泻、白茅根、桔梗组成,具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解余毒功效。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西药比较治疗CGN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CGN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范围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23日。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组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主要包括“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炎康复片”;英文检索词主要包括“glomerulonephritis”“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nephritis rehabilitation tablet”“shen yan kang fu tablet”,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为经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CGN的患者,性别、种族、国籍等不限;③对照组干预措施为ACEI、ARB、激素等常规西医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④结局指标为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肾炎康复片组或对照组总数]、血压变化值、24 h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值、血胆固醇下降值,其中治疗有效率、血压变化值、24 h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定量为主要结局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值主要反映肾功能改善情况,血胆固醇下降值主要反映脂质代谢情况。排除标准:①动物实验;②个案报道及专家经验;③综述及会议论文;④非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3 数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交由第三方裁定。提取内容:①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等;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包括肾炎康复片组和对照组的人数、性别组成、平均年龄、病程、干预措施的具体细节;③研究设计类型和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④研究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等。

1.4 文献质量评价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条目包括: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研究和受试者盲法,结果评价者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和其他来源偏倚。逐条按“低风险”“不清楚”“高风险”回答。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交由第三方裁定。

1.5 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合并效应量,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CI合并效应量。通过χ2检验确定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若P>0.1且I2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共获得文献864篇,其中CNKI 705篇、万方数据69篇、VIP 58篇、CBM 27篇、PubMed 2篇、Embase 3篇。使用NoteExpress剔除重复文献后获得文献722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剔除与主题无关、会议、信件、基础研究、综述、Meta分析564篇;阅读全文复筛,剔除重复发表、与主题无关、研究类型不符126篇,最终纳入文献32篇,均为中文文献。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2篇文献均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共计受试者2891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1471人,对照组1420例。对照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ACEI类、ARB类及激素类,ACEI类主要为依那普利或贝那普利等,ARB类主要为缬沙坦或厄贝沙坦等,激素类主要运用强的松。6个研究[8-9,11-12,26,32]对照组仅描述为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如ACEI类或ARB类等)。疗程多为8~12周,最短为6周,最长为24周,5个研究[5,7,30-32]未描述具体疗程及结局指标观测时间。各研究均描述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基线资料上具有可比性或t检验P>0.05。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2个研究均描述为随机分组,4个研究[6,15,17-18]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评价为“低风险”;1个研究[33]描述为按就诊顺序随机,评价为“高风险”;其余均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案,评价为“不清楚”。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分配隐藏、均未运用盲法,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无失访病例,见表2。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有效率 29个研究[3-7,9-11,13-20,22-34]报告了治疗有效率,合计样本量2764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1406例、对照组1358例。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有效率[OR=3.55,95%CI(2.92,4.33),P

2.4.2 血压 10个研究[3,5-6,16,19,22,24-25,28,30]报告了对血压的影响,其中6个研究[5,16,24-25,28,30]为肾炎康复片联合ACEI类,4个研究[3,6,19,22]为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药物。合计样本量934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485例、对照组449例。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血压水平[MD=-4.51,95%CI(-6.18,-2.85),P

2.4.3 24小时尿蛋白 23个研究[3-6,8-13,15-19,21-22,24-25,27-28,30,33]报告了对24 h尿蛋白的影响,其中7个研究[5,15-16,25-26,28,30]为肾炎康复片联合ACEI类,10个研究[3,4,6,17-19,21-22,27,33]联合ARB类,2个研究[10,13]联合激素类(强的松),4个研究[8-9,11-12]仅描述为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合计样本量1945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1004例、对照组9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 24 h尿蛋白[MD=-0.49,95%CI(-0.67,-0.32),P

2.4.4 血浆白蛋白 7个研究[9-11,13,18,24,30]报告了对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合计样本量666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345例、对照组3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血浆白蛋白水平[MD=4.89,95%CI(3.11,6.68),P

2.4.5 血肌酐清除率 23个研究[3,5-6,9-22,24-25,27-28,30,33]报告了对血肌酐的影响,其中8个研究[5,14-16,24-25,28,30]为肾炎康复片联合ACEI类,10个研究[3,6,17-22,27,33]联合ARB类,2个研究[10,13]联合激素类(强的松),3个研究[9,11-12]仅描述为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合计样本量1955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1003例,对照组9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血肌酐清除率[MD=-4.28,95%CI(-7.84,-0.72),P=0.02]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肾炎康复片联合药物种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ACEI类亚组[MD=-9.75,95%CI(-18.30,-1.21),P=0.03]、肾炎康复片联合ARB类亚组[MD=-2.45,95%CI(-6.13,1.22),P=0.19];肾炎康复片联合激素亚组[MD=-4.97,95%CI(-17.02,7.08),P=0.42]、肾炎康复片联合其他亚组[MD=0.76,95%CI(-6.58~8.10),P=0.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6 血尿素氮 13个研究[5,9-11,13-15,17-18,20-21,27,33]报告了对血尿素氮的影响。其中3个研究[5,14-15]为肾炎康复片联合ACEI类,6个研究[17-18,20-21,27,33]联合ARB类,2个研究[10,13]联合激素类(强的松),2个研究[9,11]仅描述为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合计样本量1059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536例、对照组5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血尿素氮[MD=-0.94,95%CI(-1.41,-0.47),P

2.4.7 胆固醇 4个研究[9,11,13,18]报告了对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合计样本量446例,其中肾炎康复片组224例,对照组2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胆固醇水平[MD=-0.90,95%CI(-1.27,-0.54),P

3 讨论

本研究分别从治疗有效率、血压、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胆固醇7个方面比较了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CGN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敏感性分析中各结局指标结果均未发生质的变化,漏斗图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表明结果可靠。因此,肾炎康复片与西医常规药物在治疗CGN方面,具有上述方面的协同作用,联用可取得更好疗效。

本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局限性:①虽然进行了亚组分析,但部分亚组仍存在一定异质性,由于从原始研究中可获信息有限,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慢性肾病的Ⅰ、Ⅱ、Ⅲ、Ⅳ、Ⅴ期的分期间差别是否会导致异质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是否会导致异质性,均受到信息的限制未能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②部分结局指标研究数量较少,虽然我们得出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但统计效能可能存在不足,仍有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的必要;③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均不高,大部分没有详细报告随机分配的方法、盲法,这可能影响到本研结论的可靠性。建议进一步研究提高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临床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对CGN在治疗有效率、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疗效优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高晓庆,卫培峰,白杨,等.慢性肾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52-53.

[2]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29-132.

[3] 刁良彪,詹俊夫,林萍清,等.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002- 2003.

[4] 刘玉东.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29-530.

[5] 朱铁锤.慢性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1(18):1470-1471.

[6] 鲁勤波.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9):753-754.

[7] 王冰,李莹,王俊,等.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52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865-5867.

[8] 辛小龙,王静.肾炎康复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0):913-914.

[9] 王钧,行延霞,刘珊葆.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4):259-260.

[10] 熊维建,张玲.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9):89-90.

[11] 陈伟栋.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12,34(2):15-16.

[12] 姚少峰,李贺.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8):2795.

[13] 谢红,黄智勇,刘玉.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理及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5):22-23.

[14] 桑晓荣.肾炎康复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7):648-649.

[15] 周长岳.肾炎康复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4):1459-1471.

[16] 易娜,刘红梅,赵艳红.肾炎康复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5):96-97.

[17] 郑宝林,李婷,余俊文,等.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32-34.

[18] 孙毅,高常柏.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3):40-41.

[19] 彭心怡,夏智明,梅国斌,等.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3):412-413.

[20] 尹刚.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3):1757-1758.

[21] 王晶晶,戴永红,王爱保.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2):168-169.

[22] 卢洪梅,汤水福,苏保林.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79-80.

[23] 梁飞.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3):593-594.

[24] 邱振宇,韩亚荣.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12):1115-1116.

[25] 马耘,王志峰.肾炎康复片配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4例[J].陕西中医,2012,33(7):830-831.

[26] 张秀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52-153.

[27] 张德鱼,刘国平,刘艾芹,等.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90-91.

[28] 姜婷婷.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01-202.

[29] 黄逸敏.肾炎康复片配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4):315.

[30] 于海涛.肾炎康复片治疗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10):752-753.

[31] 黄群星.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31):267-268.

[32] 汤行建.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5):255-256.

[33] 王凌,陈洁.肾炎康复片辅助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3):3623-3625.

康复考察报告篇(2)

西康省于1939年1月正式成立,它的出现代表了中国建省史上一段传奇历史的到来。西康所属地,包括康属、雅属和宁属(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地处边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所以又被称之为“川边”或“川地”。

清代,康藏区域居住的藏族同胞当时被划分为康、卫、藏、阿里四个部落。昌都察雅以东的喀木地区为康,丹达山以西,以拉萨为中心的达赖喇嘛所属地为卫,历史上又称之为“卫藏”或者“前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的班禅喇嘛所属之地为藏,或被称之为“后康”。阿里则在最西部的边远山区。康、卫、阿里、藏四部互不统率,各自为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卫、藏以及阿里三部被统称为(亦今天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康区则不包含在所划分的范围之内,[1]由于地处边区,交通极其不便,清朝统治阶级也逐渐忽略了对康区的统治,致使许多内地人只知道有藏而不知道康的存在。又由于两个地区的语言、文字、民俗大致相同,所以大部分人们都误以为出了康定地区便进入了。尤其到了近代,康、藏的不分也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及国内的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带来了可乘之机。一些有识之士鉴于“西康地居西隆,挟制三边,大为国防之重镇,小为滇蜀之屏障”[2]的军事地理位置,和西康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提出了“开发西康”这一重要举措。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量国人开始多批次的进入西康彝区考察,如:以团队形式的,1937年马长寿率领的川康调查团、1941年曾昭抡为团长的川康科学考察团、1943年林耀华率领的燕大边区考察团等;以个人形式考察的庄学本、徐益棠、李仕安等[3],考察内容涉及西康彝区社会各个领域。下面笔者就对国人考察彝区所留史料进行整理分析,简要梳理一下国人对彝区考察的主要内容,以窥视西康彝区的近代社会现状,以期对今天的民族融合提供一些裨益。

一、国人对彝区的考察

西康省地处我国南方,是内地与的交通要道。该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民族聚居地,其中主要以藏族为主,但同时也居住着许多其它少数民族。近代,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渐实现,内地各民族与藏族关系逐渐密切。人们对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由于历史和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忽略了西康其它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对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生活习俗都不甚了解。特别是地处大、小凉山的彝族同胞。国人对其了解更是微忽其微,可以称之为研究领域的“处女地”。而在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后,各届政府鉴于此地重要的军事位置,国人逐渐进入了该区,开始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且对该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以下是各考察者对彝区考察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

1.对康区彝族的地区分布、名称和阶级的考察

入康考察者经过艰苦地实地考察后,对康区的彝族起源作了初步梳理。康区彝族主要分布在宁属,其中以大小凉山为主要聚居区。入康人员在考察期间多为研究居住在大小凉山的藏缅族系夷族文化。由于汉族人民对少数民族缺少了解,历史上多称广大彝民为“蛮子”、“倮”或“倮族”[4]。然而彝族并不这样称呼自己,他们自称其民族为NOSU,“黑夷”亦称曰NO。随着汉彝两族人民相互通好,交往的加深,汉人对彝族同胞的称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起初的“倮”、“蛮子”逐渐转变为“夷人”或尊称为“夷家”。

在入康国人所存资料看来,康区彝族划分为两大类,即生夷与熟夷。生夷即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迄今仍然存在宗法组织,维护有氏族部姓氏为卑位的夷族人民,我们可以将其细划分为“黑夷”(贵族阶级)、“白夷”(平民阶级)、“娃子”(奴隶阶级)三个阶级。考察者发现,夷族社会中有着严密的等级制度,“黑夷”是永久的统治者,而“娃子”则是“黑夷”的终身奴隶。“娃子”除了平时帮助“黑夷”做家务、下地劳作之外,其人生所有权也是“黑夷”财产的一部分。夷区存在这样一种等级制度,实际上是他们处于奴隶社会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下的具体体现。而熟夷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较为严重,生活与习惯已经汉化的一部分夷人。

2.对彝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考察

对彝族之氏族、家族制度的考察。据考察记载,夷族地区,氏族与家族是主要的成员单位。氏族主要是由同一血系的父系祖先延续下来的后裔组成,他们是夷家地区最有规模的组织。在氏族内部可以划分为许多支系,支系与支系之间又存在着不同。氏族之中存在一个领袖,他主要是以掌管氏族内部事宜,调节氏族内部纷争,维护本氏族的利益。氏族领袖掌握着该氏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他在氏族中享有绝对的权威。经考察得知,夷族地区还存在一种比氏族更小的成员单位,那就是家族。家族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亲属间组成的团体。一个氏族部落往往由若干个家族组成,一个家庭的成员主要包括一对夫妇,以及未婚的儿女。儿女长大成人后则离开家庭,自行修建房屋成立新的家庭。而在一个家庭中又存在主奴之分,那是由于“娃子”不被承认为家庭的组成部分,不在亲戚关系之内。

同时,考察者还对彝族住房及其周边环境、彝族人民的头饰、服装特点、彝族人民的劳动、就餐状况、彝族人民的婚姻与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考察。

3.彝区的风俗与文化

据考察者所留史料记载,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我国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彝族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创造出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他们的存在与发展为我国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延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入康人员留下的史料记载,在彝族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纽带就是夷族人民历代以来形成的社会特点――“冤家”。在彝人中,冤家之间的打斗极为普遍。它不仅对该区政治、经济造成影响巨大,而且还影响着该地区的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家族与家族、氏族与氏族之间以及氏族支系之间,都存在着打冤家,它们已经成为彝族地区重要的一种文化枢纽。

4.彝区的宗教与巫术

入康人员经长期考察得知,彝族地区,宗教与巫术是分不开的。在彝区主要的宗教是佛教,(11)而迷信的主要表现形式则是巫术。宗教与巫术混为一体,二者互为发展。它们都是对付超自然的,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

5.对汉彝关系的考察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文化的不同,民族间难免存在着斗争与磨擦。在汉族人民与彝族人民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互斗争与相互融合的历史阶段。

据考察者所记载,对汉彝之间的矛盾分析是:彝家地处高山地段,交通不便,人民生活困苦。且彝民体格强壮,善于骑射,掠夺成性,所以彝人频繁入侵汉族,时常攻城掠货,造成汉族地区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汉族地区不断派遣兵力给予回击,多次组织军队对该区人民进行围剿,这样更加深了两族人民的矛盾。从而汉彝边区居民无论是政府与政府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存在着磨擦与矛盾,关系较为紧张。

6.对彝区的自然地理作了考察

考察者们结合所学专业,对彝区的气候、地质、矿产、生物、农业等进行了考察。在彝区考察了煤矿区、铜矿区,还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

二、国人对西康彝族考察的影响

到了近代,随着西康战略地位的凸显,开发西康提上了日程,国人开始陆续地进入西康考察,特别是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国人进入西康考察达到了高潮期。伴随着对西康彝族各种考察成果的问世,西康彝族也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些考察行为和成果对西康彝族,乃至整个西康,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逐渐改变了西康彝区“文化边疆”的现状

“康、藏僻处西陲,中土之人,莫说发愿前往考察,退求其次,想读一本较为翔实的书籍,从而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亦复难得。”[5]对于康藏,国人对其的了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西康彝区了。西康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位于川康滇三省之交,“在国防的观点上说,她根本是中国的腹地,但十多年来国人之谈边疆问题的,都要提到大凉山,便使人们想到‘蛮荒瘴野’一类的字句,这完全是因了大凉山四周住有将近二百‘倮族’的关系。……她们一向保持其固有的文化,因之有称之为‘独立倮罗’的,有称之为‘中华民族之铁豆’,因为他们具有独特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又是落伍的,于是这块腹心之地,就被列入边疆了。”[6]由此可见,交通不便阻碍了国人进入该地区,阻断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内地人对其无法了解,使西康彝区成了“瘴野”之地;而文化落后使西康彝区成了“蛮荒”之地,这样西康彝区也就被迫列入了中国边疆的范围之内。

在民国之前,“关于倮族的整个报告,不要说‘昔人载籍能明著罗罗之全部情状者,可谓绝无,’(刘文辉先生语)即在民族学较发达之现代中国,亦系仅有。”[7]因此,20世纪30、40年代大量国人进入西康彝区考察,在西康彝区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对西康彝族的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的考察,使这一神秘地带开始被国人所了解,这种“文化的边疆”现象因为其独特文化被国人所知晓而正在逐渐改变,转而成了抗战的重要复兴地之一。

2.考察成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为当局治理西康宁属、治理西康提供了依据

国人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进入西康彝区考察,所获得的资料是珍贵的,是一部部实地考察的史料。林耀华就曾道:“凉山夷家是一部实地考察报告,依据作者亲自搜集的材料,叙述以家族为中心,当然关联到与家族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生活,不是如此即将流于概况调查,不能深刻表现生活的内容。”[8]考察者们大多是怀着很强的时政感而去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能为当局或汉彝关系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正如李景汉在《凉山罗罗的氏族组织》提到“时至今日,无论是为建国,是为学术,我们都迫切的需要裸的事实,作吾人理论的真凭实据。”[9]光电在给《大小凉山之夷族》题词时就道:“大小凉山有百万以上的彝胞,他们的心理值得同情,他们的前途值得重视。一切的设施,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我认为《大小凉山之夷族》一书,是彝族实情的缩影,请拿来伦边政设计的重要根据吧!”[10]同时,光电在其著作《倮情述论》自序中也谈到写作目的:“即求国内人士之同情与纠正,作本人将来努力研究与工作南针,以期理论为工作之指导,宏其效用。工作为理论之实验,求其正确,而有裨边务之进步。”[11]可见,考察者们对西康彝区的实地考察,对当局治理彝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依据,使当局能真正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治理彝区、开发彝区,为建设抗战大后方提供了条件。

作为记者和民族工作者的庄学本于1938年11月至1939年7月,在宁属的十二个彝族村落考察后撰写了《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对彝族的政治、教育、交通、宗教、习俗等作了全面地介绍。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对此报告就曾提到:“余在民国十六年接防西康以后,即先以调查为重,以求知其情状,故在二十七年建省委员会接收宁属时乃惩前毖后,决取同化政策。……上海庄君学本对边地情状素极留心,足迹遍青康各省,前年赴宁属考察,初意本不在夷务,以其学养有素,对夷务独能深入,以八月所得,成夷务调查报告一巨帙,识见精到,叙述详瞻,循览既周,巨细毕见。其整理夷务两原则与军事政治文化各办法,尤与余若符契,得此而得治夷之道愈有以自信。”并责令刊印,出资流布,“其有裨于后之经边者当尤不少也”。[12]由此可见,各考察著作对当局治理彝区、开发彝区的重要性。

3.沟通了汉彝关系,消除民族隔阂,有利于民族团结,为当时抗战大后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近代中国边疆危机的加深和西康地位的凸显,西康宁属这一资源丰富、民族关系复杂的地区在“开发西康”的大背景下其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庄学本曾提到:“宁属宝矿蕴藏富厚,地面平广,气候温和,人口众多,已经一致公认。在现阶段他不仅是西康的生命线,尤其是抗战建国中的一个重要据点,所以夷务的处理,目前确是最重要的工作。”[13]由此可看出宁属在西康的重要地位,而宁属彝区的开发和民族关系的处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其关系到“抗战建国”的大局。李仕安也谈到“凉山夷务问题,不管在学术的研究上看,抑或在国家民族应该统一团结的观点上看,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抗战期中,滇西、黔西相继吃紧的时候,敌人会一度挑拨西南夷族与汉族的感情”[14],由此也可以看出,凉山彝务、汉彝民族的团结对抗战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宁属彝汉摩擦自汉代以来,大小冲突几乎每代都有。这种摩擦的最大原因,据考察国人得知:即是民族间少有沟通,造成民族隔阂、民族歧视而来。[15]而考察者进入西康彝区考察,他们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身体力行,在彝区与彝族同胞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构架起汉彝民族沟通的桥梁,同时各考察者对西康彝区考察后的各种著作、报告等对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条件,并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正如《康藏行・序》里所言:考察者们“用正确观点,具体介绍千百年来被隔阂着西南大片土地,使我们由认识而重视,进一步担负起沟通开发的任务。”考察者们的考察行为和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有利于民族团结,使其在面临外敌入侵时能共同抗敌,真正“以完成彝汉一家的大业”。[16]

总而言之,西康省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省份。它对于我国防御外敌的入侵,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都起到了重大作用。而西康彝区是“开发西康”、建设“抗战大后方”的重中之重。19世纪30、40年代国人对西康彝区的考察,非常详细,涉及到西康彝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局治理和开发西康,对建设“抗战大后方”,对西康彝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都有很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和“西部大开发”这一背景下,早期的考察成果有利于党和国家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真正实现民族的大团结与繁荣。

注释:

[1]傅嵩林:《西康建省记》,四川:四川官印刷局排印,1912年,11.

[2]杨仲华:《西康纪要(上、下)》,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4.

[3]详见:曹春梅.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的社会考察及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李仕安:大小凉山与倮罗,边政导报,第13、14、15、16号合刊,1948年9月30日出版。

[5]谢天沙.康藏行.上海工艺出版社,1951年2月初版,1.

[6]李仕安:大小凉山与倮罗,边政导报,第13、14、15、16号合刊,1948年9月30日出版。

[7]徐益棠.《西康夷族调查报告》书评,西南边疆,第13期,75.

[8]林耀华.凉山夷家.商务印书馆,1947年5月出版,序。

[9]李景汉.凉山罗罗的氏族组织.边政公论,第一卷,第三、四期,23.

[10]毛筠如.大小凉山之夷族.1947年,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印行。

[11]光电.倮情述论.开明书店,1943年9月。

[12]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绪言,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5月。

[13]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5月,173。

[14]李仕安:大小凉山与倮罗,边政导报,第13、14、15、16号合刊,1948年9月30日出版。

[15]参见: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5月,171。

康复考察报告篇(3)

二、实施范围

全镇18个自然村、2个社区的所有城乡居民。

三、领导小组

成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中心卫生院院长,分管公卫人员为副组长,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乡村医生、村干部为成员。

四、主要任务

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按照卫生部和省相关管理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11项免费服务项目,全面落实项目内容。乡、村服务人口由所在地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提供服务。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为确保健康档案的质量,此项工作在中心卫生院开展。村医生负责宣传、动员、组织。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做到标准化,档案中的所有内容必须如实填写,尽量不留空缺。

(二)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1.宣传资料。全年印刷、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

2.宣传专栏: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站不少于1个,每个专栏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个专栏至少每两月更换一次。

3.播放影像资料。全年播放影像资料不少于6种。

4.健康教育咨询。全年开展9次健康教育公众咨询活动。

5.健康教育讲座。中心卫生院全年举办12次,村卫生站举办6次健康知识讲座。

①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②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③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④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⑤开展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戒毒、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三)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1.儿童预防接种证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3.利用电话、书面通知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4.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5.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6.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7.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四)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1.发现、登记。建立并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x线室和检验检测结果登记、发热门诊登记、肠道门诊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应严格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2.传染病报告:

①报告程序与方式。门诊、住院医生、乡村医生以及辖区内的其他医生(简称“法定报告人”,下同)发现传染病时应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向中心卫生院防保科报告,中心卫生院防保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收集到的传染病进行网络报告。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法定报告人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利用电话及时向中心卫生院专业防疫医生报告,专业防疫医生应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报告。

②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通过电话和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③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3.传染病处理:

①病人处置。对传染病患者,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②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③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

④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4.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五)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居家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了解预防接种情况,发现未按规定程序接种时,应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应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站(室)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2、4、5、15月龄时。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5.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时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

(六)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1.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型、尿常规、肝功能、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5.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6.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7.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8.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9.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急诊。

10.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重点孕妇应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并酌情增加次数。

1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特别要关注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表现特征。

1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建议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1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测宫底高度、腹围,并注意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14.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并督促做好自我监测。

15.产后访视。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孕产妇和新生儿随访工作由乡村医生开展。

16.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子宫、出血和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17.对康复正常或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18.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19.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20.产后42天健康检查。

2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2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23.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七)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1.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在健康体检方面,今年主要开展的健康体检对象是2011年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尚未接受体检的城乡居民,争取用2—3年的时间体检完已建档对象。

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

3.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b超、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5.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①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②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

③告知居民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的时间。

6.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八)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高血压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此项工作主要由乡村医生开展

5.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6.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7.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8.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9.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10.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①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②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1.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12.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钾浓度、血钠浓度、血常规、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

2型糖尿病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1.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此项工作由乡村医生开展。

2.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3.若不需紧急转诊,应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4.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5.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6.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7.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①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②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8.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9.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建立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除需要由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2.随访。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危重情况紧急处理: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②分类干预:若无上述危重情况,则进一步对患者原有的病情进行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a.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b.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仍无效果,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若同时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若有必要,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c.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③每次随访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①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②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③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a.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b.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c.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d.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e.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f.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5.协助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1.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

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

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4.学校卫生服务。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5.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五、检查与督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期间,中心卫生院将对村卫生站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中心卫生院年初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级考核细则,此项工作结束后对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兑现劳务报酬。

六、资金安排

依据屏卫办(2011)5号文件,拟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安排。

(一)设备实施、资料费以及主要消耗性器材按实计算。

(二)11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情况:

1.健康体检:包括一般检查及辅助检查(含b超、心电图、化验、x光等),130元/人。

2.健康教育:村卫生站每办一期宣传专栏8元,每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15元;中心卫生院宣传专栏,按工艺美术社实际收费计算,每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0元,每开展一期健康知识讲座80元。

3.预防接种:每针次4元,中心卫生院对预防接种点相关资料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

4.传染病防治:按要求建立和填写、完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发热门诊登记、肠道门诊登记、传染病报告卡等资料,资料齐全,数据一致,无漏报、迟报现象。经考核村卫生站150—200元/年.站;中心卫生院150—200元/年.人。管理一例结核病、艾滋病10元/人。

5.儿童保健:开展0—6岁儿童保健,包括儿童健康检查(含化验),随访、指导,每人次25元。

6.孕产妇保健,开展孕期服务或产后访视:30元/人次。必须有规范和完整的随访记录。

7.老年健康管理:15元/人次。

8.慢性病管理:20元/人次。必须有规范和完整的随访记录。

9.重性精神病管理:30元/人次。

10.完成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工作,工作经费5000元。

康复考察报告篇(4)

一、推荐范围

纪检监察监督员主要从草滩街道下属各村、社区和非公党组织中推荐产生。

二、推荐条件

(一)中共党员,年龄18—55岁之间,身体健康,具备履行职责行为能力。

(二)未受过党纪政务处分。

(三)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公道正派。

(四)热心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热爱纪检检察监督员工作。

三、工作职责

(一)在街道纪工委监察组领导下,对所监督村、社区、基层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协助和督促村、社区、基层单位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党员及公职人员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行使职权等情况。广泛收集本地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并及时向街道纪工委监察组报告。

(二)按照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安排,及时向所监督村、社区、基层单位传达中央和省、市、区及街道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和精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

(三)参加村、社区“两委”会议,对重要决策事项、经费使用、党务政务公开、服务群众事项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事项进行监督、发表意见。

(四)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反映村、社区、驻地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违纪违法问题情况的,及时陪同反映人向街道纪工委监察组报告。

(五)经街道纪工委监察组批准并报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备案,可以查阅、复制、调取所监督村、社区、驻地单位有关文件、账目、会议记录和工作资料等。

(六)协助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开展调查工作。

(七)完成街道纪工委监察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日常管理

(一)纪检监察监督员对街道纪工委监察组负责并报告工作,受街道纪工委监察组领导。

(二)纪检监察监督员每月向街道纪工委监察组报告履职情况,遇重大事项和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

(三)街道纪工委监察组负责纪检监察监督员的考核工作。日常考核根据阶段性工作任务、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述职述廉情况进行评价。定期考核在日常考核基础上,每半年进行一次,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考核为基本称职以上发放一定数额的工作补贴,考核结果报区纪委监委备案。

康复考察报告篇(5)

为保障广大考生及考务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本次招聘考试各环节工作顺利进行,按照我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现将2021年上半年连江县部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筛查审验方式

主要通过查验电子健康码(考生需事先在本人手机上下载闽政通APP,注册生成“八闽健康码”,报名、考试当日须携带本人手机以便当场核查健康码)、解除隔离证明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结果等开展筛查。

(一)报名、考试日前14天内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境外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二)报名、考试日前14 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报告,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三)报名、考试日前14天内有境外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隔离满14 天的解除隔离证明、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为阴性报告的,方可参加考试。 

(四)已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隔离满14 天的解除隔离证明、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报告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五)已解除医学观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考生,必须按照国家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至符合出院标准并继续完成 28 天复诊,复诊无异常,当地村居、社区予以证明,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为绿色,且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IgM)阴性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二、考生健康突发状况处理

若考生进入报名点前、考室前或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应主动报告,积极配合,服从现场考务人员安排进行相关处置,经现场医务人员排查,无需进一步排查的,继续参加报名、考试;如需进一步排查的,不得继续参加报名、考试,转移到我县定点医院连江县医院排查诊治。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所有考生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考生健康情况调查表》(附件4),在报名、考试时上交原件,未按规定及时提交该调查表的考生将影响其参加报名、考试。

(二)请考生提前确认考点位置。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到达考点。

(三)到达报名点、考点后,听从现场人员安排,保持1米以上距离依次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验证,并向查验人员出示准考证、身份证、居民电子健康码或健康证明、《考生健康情况调查表》原件(准考证报名时无),三证一表齐全,佩戴口罩,方可进入考点。

(四)考生抵达连江县后请不要参与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不拜访亲友。考生在往返考点途中,请戴好口罩,做好自我保护,尽量乘坐私家车和绿色出行,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五)考生在报名点、考点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考生参加报名、考试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必须投入指定的废弃口罩垃圾桶,消毒后统一送指定医疗机构回收处置。

(六)报名点、所有考室开展预防性消毒,报名前后和考试前后各开展1次84消毒液物表消毒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完成后,全部开窗通风。报名、考试结束后,报名点、考点内进行全面消毒。

(七)中、高风险地区的确定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每日疫情通报和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公布的为准。

(八)自本通知后直至考试考核结束,考生应按照疫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自觉做好防护防控,避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出境,如本人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参加后续环节的,后果自负。

(九)集中进行的资格复审和考核参照此方案执行。

(十)所有考生要如实提供材料,主动申报健康状况,如刻意隐瞒健康状况和旅居史,所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十一)以上防控要求如遇政策调整,按最新的政策执行。

连江县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0591-26179671

连江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0591-26239611 

 

 

 

康复考察报告篇(6)

招聘医务人员8名,其中临床医生5人,中医3人。

二、招聘对象

2014年以来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医学类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三、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身体健康,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

4、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受过党纪、行政处分尚未解除处分的;受刑事处分并在服刑期间的;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审查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应聘条件的。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及地点

2016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期间,分别在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和大理大学举办的云南省2016届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会场进行现场报名,具体报名时间以省教育厅的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专场双选会召开时间为准,请应聘人员关注相关信息。如在首场双选会上已完成招聘计划,在其他院校召开的专场双选会上将不再组织报名。

2、报名要求

本次招聘不接受双选会现场报名以外的其他任何形式的报名。报名人员须根据招聘条件提供身份证、真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学习成绩单等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往届毕业生须提供身份证、毕业证,有学位的须提供学位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每位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应聘人员应对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应聘资格。经报名资格审查,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作为考试人选参加考试。

(二)考试

由双柏县人民医院抽调专家组成考试考核小组(不少于5人),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监督下,组织应聘人员在举办双选会的院校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分为面试和基本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面试占50%,基本技能考核占50%。

1、面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及相关能力,采取结构化面试方法,主要考察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表、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掌握程度等综合素质。

2、基本技能考核。主要测试应聘人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3、成绩计算。应聘人员综合成绩面试和基本技能考核各占50%。

考试结束当场公布成绩,按照岗位招聘数,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进入体检考察人选。

(三)体检

由双柏县人民医院统一组织进入体检人员到指定医院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时间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体检合格者,作为考察人选,体检不合格者,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递补。

(四)考察

由双柏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会同双柏县人民医院,对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等情况,同时对其应聘资格条件进行复审。

(五)拟聘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作为拟聘用人员于4月15日前在公告的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人员,于8月底前按照相关程序报州县人社部门办理聘用审批手续。因体检、考察或考生原因造成缺额的,按报考同一岗位人员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递补且只递补一次。

(六)聘用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聘用人员与招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属国家在职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按期转正,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受聘人员试用期间及转正后的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

五、未尽事宜请来电咨询

双柏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0878-7712610

双柏县人民医院:0878-7712960

六、本公告涉及的相关事项由双柏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解释。

康复考察报告篇(7)

1.2设计与活动流程通过原型场地设计分析报告和靓园现状分析报告,以及案例分析和活动对环境的需求,结合现有设计场地,确定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花园原型场地地点(见图1)。设计者与相关专业人士,根据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共同制定“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2012.9.15活动流程”。在活动流程的制定中,设计者可以不作为制定者,但是一定要作为制定的参与者,从而进一步理解活动进行的意义,从根本上找到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进而更好的在设计中结合这样的活动思想。“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2012.9.15活动流程”主要活动内容是除草。这是今后进行进一步的园艺疗法与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的基础,活动内容所需要的场地限制性低,一般的耕地就可以作为活动的场所。再者,原型基地位于康复疗养会所中,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设施。由此,完成康复活动的实体条件已经存在。活动较简单,所以主要对原型基地的安全性进行考量。基于家长参与的一对一的活动模式,其自身即为一种安全的保证,且靓园作为建设较为完善的康复疗养会所,安全性的隐患基本可以排除。场地自身符合康复活动的需求,并且可以直接作为康复花园进行康复活动。

1.3活动的进行与设计数据的收集落实“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2012.9.15活动流程”的前期准备,以确保整个康复活动的顺利运行。康复活动的实现需要从活动人员的招募与培训,活动用具的准备,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入手。设计者需要参与到其中,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家庭招募,以及志愿者招募,设计者需要对他们能否与设计者之间,对花园设计产生交流进行评估。当场地与活动的准备完成,那么设计者就可以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康复花园中运行“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2012.9.15活动流程”(如图2)。设计者作为观察者和研究者对相关设计信息进行收集。其中,包括对志愿者和家长的访谈记录;直接对自闭症儿童的参与式观察的图片资料文字数据;以及设计者在活动的参与中结合相关研究形成的对环境改进的图像和文字数据。同时,将收集的全部信息备份,按参与者初步整理成“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实验康复花园设计改进信息集合”。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数据收集只是过程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对已收集数据的展示,也并不是针对特定的活动而存在的环节,而是普适性的康复花园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

1.4活动数据的评估整理设计者作为信息的整理者,从“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实验康复花园设计改进信息集合”中筛选和康复花园设计相关的内容,并判断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将所得信息初步分为康复活动与场地之间的设计问题,并整理形成“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实验康复花园初次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作为帮助设计者找出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活动真正需要改进的场地的重要参考,是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合。在下一次活动之前,进行设计改进,并且尽量落实,以逐步确保康复活动在花园中的顺利运行。同时,抽取在运行园艺疗法康复活动时,花园中良好的设计点。并将其从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康复花园功能性的整体、康复花园的意识特性、康复花园的具体景观单体的设计方法、以及植物的选配等方面分类整合,初步搭建“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康复花园设计参考信息”为之后的研究提供设计参考。

康复考察报告篇(8)

2012年,在全县的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下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和信息更新利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0—6岁儿童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和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等工作任务。具体目标为:

1、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纸质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电子档案率达9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5%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30%以上,健康档案确认率达到90%以上。

2、向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

3、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0-6岁儿童建证、建卡率100%,预防接种覆盖率100%,常规和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95%以上。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生儿访视率达9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90%以上,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85%以上。

5、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率达90%以上,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产后访视率达85%以上。

6、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95%以上。

7、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及时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100%,传染病疫情疫点处置率达90%以上。

8、扎实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85%以上,控制率50%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覆盖率达30%以上;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测血压登记率95%以上,门诊慢病患者就诊信息利用率100%;慢病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纳入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覆盖率100%。

9、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85%以上,建档患者网络直报率100%,随访服务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率达95%以上,动态化管理率100%。

10、落实公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信息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信息,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到85%,积极协助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监督;对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次数全年不少于4次。

11、落实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减盐防控高血压宣传教育覆盖率90%以上,控盐勺干预工具使用覆盖率70%以上,低盐膳食行为形成率80%以上,示范餐厅食堂覆盖率50%以上。

12、创建示范村卫生室覆盖率达30%以上,创建“健康社区”、“健康村居”覆盖率30%以上。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在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系统项目内容进行更新、添加和完善,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数据利用。探索居民健康信息卡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推广应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开展健康管理信息共享。

(二)强化基层技术培训和指导。2012年,组建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责任指导团队,负责技术培训、定期现场指导和督导评估。各卫生院也要组建相应的技术队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负责对辖区村卫生室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每年开展常规技术培训达4次以上,督导检查每季度一次,考核周期为半年和整年,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2、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针对重点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老年人、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公共餐厅和食堂厨师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一是印发12种以上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日宣传咨询、入户发放和候诊大厅、门诊摆放取阅等形式,让居民学习了解健康知识;二是面向全体居民、家庭主妇、慢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等开展每月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三是在门诊大厅、输液室、健康教育活动室等场所设置视频播放器,每天视频播放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疾病防控等内容,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四是收集辖区党政事业单位、卫生工作人员及重点人群手机用户不少于200个,开通并定期接收健康短信,通过转发、口头传播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短信利用覆盖面;五是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设立宣传咨询站、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公众宣传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9次;六是在辖区村、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覆盖率达90%以上,定期更新宣传内容,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七是医务人员提供门诊医疗、入户随访等卫生服务过程中,面对面开展针对性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教育,个体化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门诊医疗个体化健康教育率达95%以上,入户随访个体化健康教育率100%。

3、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巩固免疫预防成果。加强基层专业队伍技术培训,严格落实疫苗冷链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确保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做好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接种率达到相应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控制疫苗可控传染病的发生。做好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积极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扩大。

4、强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一是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县妇保院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二是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三是婴幼儿健康管理。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四是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五是健康问题处理。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5、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不断推进孕产妇保健工作。一是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首先对孕妇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其次是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再次是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二是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首先是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其次是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三是孕晚期健康管理。首先是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其次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四是产后访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首先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五是产后42天健康检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不能开展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委托县妇保院进行管理,具体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6、老年人健康管理。一是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二是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有关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做好体检表的填写、更新,做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及时将体检结果告知居民本人,并由居民本人进行签字确认,并录入到电子档案系统中。

7、加强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积极落实前置性综合防控措施;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传染病疫情做到月不漏报、无月零缺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率100%;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和疫点处置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率100%,传染病疫情疫点处置率达90%以上,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努力降低发病率,力争不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协助专业机构做好现症病人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加强出血热防控,积极协助专业机构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置相关工作,有效控制发病率。

8、扎实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巩固慢病示范县创建成果。一是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进一步加强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登记制度,门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测血压登记率达95%以上,测血压信息和慢病患者就诊信息利用率95%以上;以镇、社区为单位,完成辖区内慢病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二是患者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建卡率100%;随访服务以门诊随访为主,入户随访为辅,认真做好已建档慢病患者的常规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信息真实;继续开展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巩固2011年慢病自我管理活动成果,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辖区村覆盖率达30%以上,自我管理活动信息利用率100%,提高管理质量;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1次较为全面的健康体检,可与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或随访服务相结合;做好慢病患者系统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率达85%以上,血压和血糖控制率达50%以上,年内动态管理达10%以上。三是加强慢病监测报告工作。认真落实死因监测报告工作,报告数达到粗死亡率的6.3‰以上,加强部门间协调,定期开展主动搜索工作,死亡证明书(推断书)四联单利用率100%;加强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报告,2012年起,各卫生院要落实门诊脑卒中、冠心病监测登记报告制度,实行门诊医生负责制,对各级医疗机构确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进行登记和报告;纳入系统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增加并发症随访内容,乡村医生对随访发现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及时登记报告。做好肿瘤发病登记报告,对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确诊的肿瘤患者进行登记报告,严格控制漏报率;要做好慢病监测及时审核、剔重、补充和订正工作,确保监测报告质量。四是认真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巩固示范村居、示范餐厅、食堂创建成果,逐步扩大示范创建覆盖面,高质量完成2012年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示范创建任务,各类功能单位示范创建覆盖率30%以上。五是做好信息数据的利用。年底(11月30日)将管理系统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从建档建卡管理、随访服务和自我管理活动情况、规范化管理情况、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等诸方面进行年度统计分析,形成管辖区域内的慢病患者管理情况分析评价报告,将辖区内慢病监测报告数据形成年度分析报告,年底考核前一并报县卫生局防保科,作为年度慢病患者管理和慢病监测报告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

9、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重性精神疾病发现登记和建档工作,随时发现新的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按患病率1%的比率完成辖区85%以上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建档任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信息真实,做到规范、系统、动态管理。

10、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至少2名以上的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负责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监督协管和协助开展检测工作;负责学校卫生监督协管,指导学校健康教育;负责医疗机构监督协管,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定期开展各类卫生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信息,做好有关记录,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实行监督协管工作月报、零报告制度。

11、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按照《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和《县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减盐防控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的实施,确保阶段性项目工作目标的完成。以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栏、视频播放、墙体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减盐防控高血压宣传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90%;向城乡居民发放干预工具,家庭覆盖率70%以上,并指导居民正确使用,掌握并接受低盐膳食制作技术,使辖区居民低盐膳食行为形成率8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科室,将这项工作纳入整个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督导考核

1、按照2011年国家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规范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督导考核机制。要建立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指导团队,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2、各卫生院要进一步明确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村级单位、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核实本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量。

康复考察报告篇(9)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20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多由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疱疹或皮疹以及发热等,甚至可诱发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心肌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死亡,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1]。本文就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并排除水痘和风疹等,表现为皮疹和发热,体温37.5 ℃~39.5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2.46±1.3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2.52±1.41)岁,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10 mg/(kg·d)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巴韦林注射液10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若存在细菌感染,则加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复新液口服,3次/d(剂量:6~12个月患儿3 ml/次;1~5岁患儿5 ml/次),并对手、足部皮疹用康复新液外擦,1~3次/d,疗程为3~5 d。记录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1.3 疗效判定标准 1~2 d内体温恢复,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明显好转,食欲增加为显效;2~3 d内体温恢复,疱疹或皮疹有所减轻为有效;3 d内体温和皮疹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d

组别 热退时间 皮疹消失时间 住院天数

观察组(n=30) 2.63±1.42* 4.24±1.17* 7.16±2.58*

对照组(n=30) 4.45±1.86 6.73±2.24 9.73±3.36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我国传染病法定报告管理中的丙类传染病,据徐爱芳等[3]报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埃可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多在夏季发病,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密切接触传播。李保强[4]综合多家文献报道,认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抗生素、退热药和中药,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又称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和尼斯,属于强效广谱抗病毒药物,是抗病毒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西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疗效确切[5]。目前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中药包括痰热清、清开灵、双黄连等,康复新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报道较为少见。康复新液属于中药制剂,具有加速组织生长和修复、消肿、镇痛、抗过敏、抗感染等作用。谢扬学等[6]通过对1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认为康复新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安全有效,能快速缓解疼痛,减少治疗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6],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患儿痛苦,加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念.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1):93-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北京,2010.

[3] 徐爱芳,高锦,陈刚,等.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252-253.

[4] 李保强.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64-1065.

康复考察报告篇(10)

阑尾炎是普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通过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创伤明显降低,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够较好地配合手术,术后能够较快的恢复,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我科2014年10月~12月以来对58例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41.2岁),急性阑尾炎50例,慢性阑尾炎8例,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患者3例。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评估患者 从四史五方面六心理社会等全面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既往身体情况,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控制好血压、血糖,按时服药,做好相关的饮食指导,避免高糖、高盐饮食。

2.1.2术前准备 ①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术前九项、肝肾功能、电解质等;②术前查心电图、全胸片,必要时查CT;③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④术前常规备皮,并用75%酒精消毒脐孔以防穿刺孔感染。

2.1.3心理护理 阑尾炎患者多数为急诊患者,大多腹痛难忍,加之很多患者为初次手术,且对腹腔镜手术不了解,难免紧张、恐惧。因此,应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介绍同种手术方式的恢复期患者介绍经验,打消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反应,做好安排,稳定患者情绪[1]。

2.1.3疼痛护理 运用面部表情测量图对患者正确进行疼痛评分,采取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等。协助患者取舒适,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减轻腹部张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

2.1.4健康教育 ①告知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缺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②告知术前各项辅助检查的地点、意义。③术前禁食12h,禁饮4h,告知禁食禁饮的意义。④告知术前用药的意义。⑤讲解手术衣的正确穿法。嘱其进手术室前排尿。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①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②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③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⑤观察腹部体征。⑥观察有无排气。⑦观察有无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2.2.2 术后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可预防膈下脓肿形成。

2.2.3吸氧 术后予双鼻腔吸氧4~6h,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调节。

2.2.4饮食指导 由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为微创手术,其对肠道干扰小,肠功能恢复较快[2],故肠蠕动恢复后即可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进食少量流质(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稀饭、烂面条等)、软食、普食,避免暴饮暴食。早期禁食牛奶,以防肠胀气。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促进机体恢复。

2.2.5腹腔镜术后的护理 术后有患者出现肩部酸痛,应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是因为术中建立气腹时均使用二氧化碳,手术结束时不可能所有的二氧化碳均排出,残留于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经,反射性引起肩部疼痛,一般在手术后3~5d内二氧化碳吸收后疼痛消失[3]。

2.2.6症状护理 ①由于手术创伤,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应做好疼痛护理,咳嗽时要双手捂住伤口,减少震动引起的疼痛。②由于术中采用全麻,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应向患者解释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嘱其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协助患者漱口。③术后由于肠管暂时性麻痹而使较多气体积聚在肠内不能排出,应知道患者不要张口呼吸,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讲解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

2.2.7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的患者会留置腹腔引流管,要告知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均需妥善安置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牵拉,保持引流通畅,正确记录引流量的颜色、量,若突然引流出较多的新鲜血液或肠液,要警惕阑尾系膜出血或肠瘘的可能,要及时汇报医生。更换引流袋要注意无菌操作原则,要经常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堵塞。

3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占据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术前、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明显的提高了手术的配合度,更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下一篇: 发展对象综合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