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3:16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1)

2教学课件手机化

手机智能化的发展使其功能扩充到现在丰富多彩,不论从文字、图像、视频都可以实现,因此手机也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媒体的形式从简单文字文本发展到图像,动画视屏的丰富教学模式,在手机上都可以完成。使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以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提供PDF的教育手册,涉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各个方面,方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下载学习。这样,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达到普及信息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3手机终端教学化

无线网络的发展使手机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图书馆应该利用这个终端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图书馆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将手机这个便捷的通信工具嵌入到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中,通过将真实教学环境与数字化学习环境结合,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直观的、可操作的、交互式的启发性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手机QQ等方式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更特别的是可以方便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将手机作为课堂反馈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陈列,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受信息素养教学,还可以随时就某一问题与老师展开交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费用不断降低,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将手机作为首选的学习设备,用户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4方便快捷的二维码技术

手机二维码技术应用的特点有目共睹,图书馆在借还书,预约座位等诸多服务层面和业务管理上可以得到应用,图书馆只要将手机需要访问的图书资料,资源导航、信息编入到二维码中,读者利用手机摄像头就可以识读,或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信息,读者服务在手机上的应用方便快捷。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的特点是可免去读者书写、录入的繁琐。还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讲座等信息编成二维码,读者通过扫描宣传页上的二维码来获取课程、讲座信息,并进行选课、预约讲座座位等。手机二维码技术,拓展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手段,提升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能力,也将成为图书馆增值服务的标志。

5借助微信、微博推送信息素养教育知识

微信、微博是目前信息交流、互动访问量最大的平台,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向读者进行语音短信、视屏、图片、文字等信息素养知识的推送,这种信息素养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并随时可以与读者实施互动,讲解更加直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手机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70-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具备收集、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是一门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检索、筛选、处理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检索工具及网络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学术数据库来查询、获取学习与研究中所需的文献资料信息,属于一门素质拓展课程。文献检索课是目前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及形式,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种适应社会信息环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知道如何寻找和利用有用的信息,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实际技能和对有用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和应用的能力。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不足,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通过文献检索课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

综合各种解释,信息素质可理解为:能够恰当理解信息,并能准确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搜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信息意识淡薄。据调查,大多数学生不了解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有相当多的学生根本不清楚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来检索本专业的文献信息,更有甚者信息需求也不清晰。只有较小比例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学生信息意识非常淡薄,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总体水平偏低,需要加强和提高信息素质教育。

2.信息技能较差。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本专业的书本知识,忽视了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基本不会查看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期刊、研究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档案资料等。有些学生甚至在学校期间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没有借过一本图书。对于当前普遍使用的信息处理软件Word、PowerPoint、Excel等,大多数学生只是处于基本会用的水平,能够操作较为复杂命令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不能对所做课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排版。多数学生不善于利用电子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资源,大学生上网人数比例很高,但能够真正将网络作为一种获取资料信息数据的重要途径及手段来进行研究、学习、开发的却屈指可数。

二、加强文献检索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

文献检索课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和科学交流的原理来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检索课不断地注入新思想、新理念、新内容,是目前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面对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存在的不足,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改革创新,以更好地完成增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任务。

1.加强信息意识引导。信息意识淡薄导致文献检索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对课堂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文献检索课没有兴趣的现象。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获得专业相关信息有较高的期望值和兴趣点,文献检索教学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体现文献检索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本专业开展文献检索的途径,为他们今后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研讨会、开展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示范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他们的信息素质。

2.改进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类学校授课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但很多采用乏味的PPT形式。针对文献检索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演示如何进行网络检索及光盘检索,让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可收到极佳的学习效果。另外,可以把图书馆相关的馆藏资料及检索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同时可开发多媒体软件或网页,把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辅导、实习例题、教学讨论融合到网页中,利用电子邮件或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互动,将教学安排信息到网上,通过网络解答疑问,布置与批改作业。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模式为“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信息获取者,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采用“Engage参与”—“Explore探究”—“Explain解释”—“Elaborate提炼”—“Evaluate评价”的“5E”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景或问题,让学生参与研究与思考,主动去查询、获取有用的资料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往往会安排较多的上机实践课时。由于教师及学生对上机课不够重视,加上教师对学生的监督不力及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等原因,往往使得上机课达不到真正的实践目的。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设置一定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查询、获取相关资料;也可布置本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查询资料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或者让学生提前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让学生查询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带着目的或目标去上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文献检索课作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及实际需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模式,真正使其成为一门以培养大学生综合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水平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课程。同时要加强创新,不断促进文献检索课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文献检索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秋.“文献检索”课“5E”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17-19.

[2]任萍.《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3):106-107.

[3]干林,王敏.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4):302.

[4]孟桂荣.文献检索课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途径探究[J].现代情报,2009,(5).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3)

在传统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中,受制于信息设备及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信息检索课程没有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只能进行一些纯理论的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欠缺等状况。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素养课程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致使信息素养课程的选课人数不多,信息素养教育逐渐被教学主体边缘化。在网络化、智能化教学趋势的变化中,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大多数大学生基本都拥有笔记本电脑及智能手机等上网终端。同时高校都加大了信息通信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给大学生营造了一个便利宽松的信息环境,很多同学在教室、图书馆、寝室都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查询。此外学校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向网络化、智能化,很多在线课堂的兴起,培养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自学课程的习惯。很多高校尝试应用微媒体进行教学,这种模式逐渐被大学生接受,所有这些外部信息环境的宽松使得大学生逐步适应了在智能信息环境下进行课程学习的模式。

1.2师资力量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变化

近几年随着教师学历逐步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专业的检索技巧传授给学生,从调研数据中发现,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教授的一些专业的检索方法和技巧都逐渐影响着大学生平时的检索习惯。同时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共同学习、互相交流、自我提升,逐步提升了信息素养的专业水平,因此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

1.3家庭教育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普及社会智能媒体的推广,现在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给学生培养信息意识,同时在信息获取渠道中也无形中助推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此外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增快,很多政府部门、教育行业、商业机构逐步用新型智能化媒体进行服务,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在校大学生在无形中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能。

2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嬗变

2.1由单一教育模式到复合模式的变革

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遵循课程的标准和规范,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是目前信息素养课程改革的趋势。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指授课教师以大学生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融解嵌入到日常课程学习、生活和虚拟环境中。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方法全方位地嵌入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之中,把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通过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协作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4]。

2.2由粗犷式教育模式到精细化教育的改变

随着信息科技与各类课程紧密结合趋势增快,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逐渐由传统粗犷式教育模式转变成精细化的分层多阶段式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精细化、阶段化的教育需求。同时分层多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体现出立体化、多元化、合作化、实践化、研究化的特性。不同年级、群体、学历、年龄的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构建分层多阶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针对性[5]。分层多阶段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2.3由被动授课到主动推送的改变

从湖北省各层次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情况调查表分析。目前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教学的模式基本为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为主,而对学生综合评判及创新能力方面较为忽视。此外教师授课的的模式也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教师被动的进行课堂教学,双方都缺乏互通交流的机制和有效平台。随着新媒体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领域,利用新型媒体,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微时代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主客体的交流瓶颈,也可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完善程度。很多高校都利用APP软件进行信息推送服务。

2.4由分散向集中的演变

进入信息时代,处于众多新媒体交互开放的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必将要由分散、独立的培训体系转化为集中统一的学科教育平台模式。教育方式也逐步转变成经常化、网络化、自主化、多元化[6]。建设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学科服务平台是将来信息素养课程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如上海交通大学就利用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学科服务平台的尝试。经过检验,事实表明教学效果及课后反馈让教育主客体非常认可。利用这种学科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与协作性,从而使得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转变为跨界复合教育模式。

3全媒体时代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挑战与思考

3.1由课堂教学模式向MOOCs模式转变

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在新媒体日益智能化的时代应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环境的要求。幕课的出现正好让信息素养教学借助MOOCs模式得以优化。如图7黄如花《信息检索》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MOOCs课程教育模式的优势可以增强课程的参与度,促进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使得教育主体可以教学相长。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日益变化的教育新技术、新观念才能使得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

3.2由单一课程培训模式转变成教学培训体系

信息素养课程一般只有大学才开设,由于课时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掌握信息素养的基本技能。此外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并不完善,从小学到高中处于断层状态。因此应借鉴美国信息素养培训模式的经验。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从基础教育抓起。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制订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及标准的课程体系。此外高校还应该组建教学团队,依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教学培训体系,成立信息素养教学委员会,进行信息素养职后再培训。多与发达国家信息素养课程进行对接,使得信息素养能全面推广,上升至国家战略层次。

3.3由教学环节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平台中

近年来,读书节成为高校图书馆推介资源的一个较为成熟的专题活动,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也是推动大学生阅读的外在因素。因此,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时,将信息素养培训融入其中,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得信息素养培训借助社团活动,开展更灵活的教育方式。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期间,就设置信息检索竞赛环节,通过学生参与,使得学生在信息素养整体能力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4)

1信息素养课程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描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1]《信息社会在行动,图书馆亚历山大宣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因素”。[2]而培养信息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信息检索有关课程的学习,[3]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检索知识与技术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获取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这些培养都离不开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养教育是伴随学生知识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的一个长期教育过程,因此在学习阶段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课程教育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大多数高校将信息检索课做为选修课程,部分高校做为本科生培养的必修课程,但少有高校将其纳入到研究生必修课程安排中。[4]作为西藏地区高校之一,西藏大学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信息检索课称目前并未列入我校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5]其次,即便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单位,也仅为某几个班级开设;第三,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职授课教师;第四,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根据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借鉴内地发达地区高校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以下提升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质量的策略:以教育部“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为契机,结合西藏大学课程建设规划,积极统筹,建设适合西藏大学发展现状的信息检索课程框架,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必修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师资队伍,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撰写相关教材。

3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质量提升策略

针对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一下几点意见: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争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及适合的教学方法,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师队伍。

3.1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3.1.1了解教育部有关的规定和政策

在教育部和高校图工委的重视下,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地与时俱进,由最初的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使用各种文献资料,发展到今天注重数字信息和网络资源等的综合检索与利用能力。2015年2月,ACRL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6]该框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也在此之后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牵头,成立了“研究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工作组,并与2016年3月8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会上公布了“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会后初步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框架大纲,并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全部工作内容。这些文件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准则,有效推动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1.2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

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是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的基础。利用外出培训和参见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的时机,调研区外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和知名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在系统学习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同时,分析和掌握其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授课内容,从而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

3.1.3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

将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是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更好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笔者翻阅了西藏大学全部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发现并未将信息检索课或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从而在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当中,甚少见到信息检索课的身影。今年,借着学校重新修订学生培养方案的契机,在西藏大学第五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将信息检索课纳入培养方案作为一个议题向大会提出。希望信息检索课教学受到学校各部门和所有院系的重视。因此,按照教育部规定,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目前知名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情况,结合我区、我校校实际,制定和开展适合我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3.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

结合信息素养课程大纲要求和我区、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检索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针对开课院系及专业、年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本课程在不同院系和年级的教学重点内容。

3.2.1取舍基础知识讲授内容

区别对待信息检索作为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情况,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授课时应增加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授课内容,非专业课则应适当减少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内容,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具体检索系统和检索结果的处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检索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不过分讲授,注重有针对性的各种文献类型检索实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检索活动的实用价值。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信息检索课授课,应具有专业倾向性,更多的注重本专业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如社科科学专业注重社科类文献信息的信息素养培养,医学专业侧重于医学文献信息素养学习。

3.2.2有针对性地设计上机实践课内容

结合学校现有电子资源,及时进行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更新,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检索实例教学。我校不断加大电子资源购买力度,学生可利用的数据库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我校已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库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利用数据库资源时的信息检索、结果处理及文献利用的意识。并结合所讲授理论,制定相应的检索作业,及时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践,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实践内化成自身的检索技能,提高检索能力。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既可以达到对现有电子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使学生在今后遇到新的电子资源时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检索素养和检索意识,从而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目的。

3.2.3制定合理的教学重难点

由于开设课程的年级不同,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亦不尽相同,故信息检索课程应与学校专业各阶段培养设置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案例一:财经学院为财政专业大二和大四学生同时开设信息检索课,均在开课之初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6人,分组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大家合作完成所有信息检索课程练习和作业,期末进行综合评比。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以本科阶段的专业的理论学习为主,故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检索基本能力培养,如确定关键词、数据库选择、检索手段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进行学习。大学四年级,处于本科最后一个培养阶段,此时正处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阶段,故在对其的教学中,除讲授基本的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与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外,增加论文写作指导的比重,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结合,即更加侧重资源检索与利用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3.2.4灵活改变教学内容

首先,因地制宜,安排教学内容。西藏大学在拉萨市有三个校区,由于历史和所处位置的关系,有些校区学生对于西藏大学整体图书馆资源了解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增加对于西藏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部分,即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部分。以便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利用本校的文献资源。有些校区并没有普遍开通校园网络,针对很多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比较困难的现实,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授课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7]其次,因时制宜,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文献载体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课程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将讲授重点从传统的印刷型检索工具的利用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及利用为主,以适应文献资源类型发展的趋势。第三,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大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进行信息检索课程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学生尽量采取不同的知识点与检索方法因人施教。

3.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新变化,人们接受信息的环境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既要做到广泛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了解先进教学理念,又要做到结合客观条件,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课授课过程中,以课程具体内容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提出几种简单的教学方法:

3.3.1发挥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授课以讲授为主,讲授法是教师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陈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以及阐明规律等,这种方法既可以传授新知识,也可巩固旧知识,同时也是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此方法可用在信息检索理论与检索方法与技巧等专业理论部分,通过教师讲授,是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检索方法。

3.3.2实践操作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时比例。及时在课堂讲授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后开展上机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教学,即巩固了基本知识,又可举一反三,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信息检索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使学生充分把握和理解信息检索理论和各种检索技巧,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应及时进行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知。针对这一认知,将信息检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定为1:1,实践教学主要的方法有在线教学法和案例法,实践教学正是一种能够迅速提升信息检索技巧的有效方法,它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而案例法,是从学生已有的毕业论文中选取典型案例,围绕这个实际的研究方向讲解如何进行课题分析、如何实施检索、如何通过检索结果分析该论文需要的文献材料及文章的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制定检索策略的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于专业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积极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8]要把信息检索教学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去,让信息检索促进其他课程学习。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中,目前嵌入式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嵌入专业方向信息检索的方式;一是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检索教学方法内容。其中,第一种方式可以弥补泛泛的信息检索课程,专业性针对不够的问题;第二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信息集中查找渠道的问题。案例二:财经学院会计本科班信息检索课程(由信息检索专门教师授课),在第五周邀请会计专业老师走入课题,讲授“会计专业信息检索实例”,第十一周邀请财经学院老师讲授“财经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写作中的信息查找”等专题讲座。案例三: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由古代汉语教研室教师授课),在第十三周和十四周邀请信息检索专业教师讲授“社科类专业文献检索”和“古典文献数据库及其应用”等专题讲座。

3.4培养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5)

一、引言

随着全球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学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国内许多学者对信息素养从不同角度都做了深入研究,如马海群(1997)从宏观上给出了概念;张义兵(2003)比较了信息素养在技术、心理、社会和文化上的区别;王吉庆(1998)认为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一般来说,信息素养是指经过培训能够运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助力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

二、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目前,高校学生虽然经过了高校开设的系统课程的培养,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科技信息检索等,但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仍没达到培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

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信息获取工具,但是对信息的筛选、分析和应用能力学生基本没有,在获取了大量信息后,学生无所适从,不能从中找出有用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现象在没出校门的毕业论文中就集中体现出来了。说明高校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课程教学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只明白原理不会操作,纸上谈兵。

2.高校学生信息意识薄弱

目前,网络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几乎天天上网,上网已成为其日常习惯。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如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娱乐占据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网络最初的目的就是信息共享,构建学习和工作平台,然而大部分高校学生信息意识薄弱、不能挖掘信息潜在价值,对信息缺乏敏感性,对专业知识缺乏关注。即使有的学生上网的目的是开展检索文献、网上学习等有意义的活动,但往往这部分学生会不经意间被一些其他因素干扰,自制力差,忘了最初的目的。

3.高校学生信息道德有待提高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就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是高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信息道德的培养缺失,学生只能依靠自身道德素养培养信息道德。据相关调查显示,某些学生浏览过暴力、色情等不良网站,长期浏览该类网站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严重影响;部分学生为完成作业或毕业论文,都在网络上查阅过相关文献并抄袭以达到快速完成作业或毕业论文的目的,助长了学术不正之风;部分学生网上传播不良信息、参与网络骂战、网络围观,都对培养学生信息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信息道德的系统培养是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

1.推进培养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推进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中,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技能性课程,融入后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信息素养;(2)结合实践案例教学,将知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展开教学,尽量减少枯燥的理论,以生动的案例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教授学生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应用软件的讲授应该是最新版本的,应该灵活运用云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高校应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设置防火墙过滤掉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2)开设信息道德类课程,正确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使学生具备处理不良信息的能力;(3)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如开展网络技能大赛,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共建校园网。

参考文献:

[1]马海群.论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6)

信息素养以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为基础,为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融合计算机技术,增加对信息需求的认识和表达、批判性地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等技术技能要求,并逐渐提升到文化素养的范畴。[1]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在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是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在校教育和各种实践活动形成的。在此,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包括在信息行为中明确信息需求、查找、获取、组织、利用信息以及评价结果和过程,所表现出的综合素养则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2]

2 专业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根据信息素养的层次性特点,不同的人应具有不同的信息素养,不同社会群体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陈维维、李艺从纵向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所有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它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则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一定职业、承担一定工作或者陶冶自己的情操所应具有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开发或设计新的信息系统供他人利用,以服务大众和社会为目的的高层次素养”。[3]蒋荣,王新提出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基本信息素养和体育学科信息素养,基本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论学科的理念、知识、技能和能力;体育学科信息素养可分为教学信息素养、课外体育信息素养、体育科研信息素养等。[4]此外,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所有信息行为、信息任务所共有的一般信息素养要求之外,不同专业或学科领域还有特殊的信息素养要求。[5]

据此,我们可将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分为基础性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同专业大学生都应该达到的要求,专业信息素养是不同专业大学生因其专业性要求,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具备的能解决专业信息问题的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能力属于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它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包括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类型、常用的信息资源,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作出有效评价并对其中的举证作出判断,能够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等。[6]

显然,较高专业信息素养的具备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笔者曾对北京高校(调查时间为2005年)和广东省高校(调查时间为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领域动态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赛事上,而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及学术性较强的研究关注较少。此外,对专业信息源的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熟悉体育类核心期刊(在调查对象中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熟悉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达93.7%,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94.6%),很多学生把《田径》、《体坛周刊》《中国教育报》等杂志或报纸当成核心期刊。而且,很多学生不熟悉专业的体育网站。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能力,但对此还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在调查对象中对制作课件软件“操作不熟练”或“完全不懂”的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62.7%,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45.5%)。

以上所提到的“对专业领域动态的关注”、“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专业核心期刊和网站的了解”都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较低,这必将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对专业信息的利用,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3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

3.1 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

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高校一般信息素养教育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深化势在必行,从学科专业角度具体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将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必然趋势,并把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更深层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关于信息素养的教育大多停留在文献检索课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上,显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绝非一门简单的文献检索课及相关信息技术课程能完成,基于专业学习和教育的信息素养教育才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专业知识、文献检索、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应该有效融合,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成从信息获得式教育向信息素养系统培训方式的转变。

3.2 加强专业课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融合

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7]近年来,国外融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得到推广,国外一流大学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以专业教师作为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主力,但在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由于缺乏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教学内容也未超出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范围。[8]而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体育术科教学具有很强身体实践性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素养教育更难以实现。这既有硬件设施限制的原因,也因为术科课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很难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限制了利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增加解决专业信息问题的要求,如何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专业课程(主要是术科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将成为体育教育改革新的热点问题。

3.3 在论文撰写中增加信息素养的要求,提高专业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教育学领域,图书馆学领域和商业领域,信息素养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机构开始重视信息素养,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素养研究计划、示范项目及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素养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逐渐朝着标准化、合作化及网络化等成熟的方向发展。信息素养课程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图书馆的相关基础课程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仍然更受欢迎,但对绝大多数的信息素养课程和研究,仍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一种技能和能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同的信息素养研究视角,尤其关注特定情况下使用信息经验的研究正持续增长。

信息素养要能够反映和提高人们在日益广泛、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经验。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两个关键的研究路线,分别为现象描述分析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它们与传统的以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研究路线形成了对比。在ALJ2000的文章中提出,信息素养没有自己的生命,它与经验化的背景(context)紧密相连的[1]。

笔者在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社会文化”或“实践理论”、“信息素养”以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并未检索到相关文献。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检索到2篇文献,其中曾庆霞在《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一文中,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分析和描述信息素养,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该文将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应用于课程的计划阶段及课程的内容的改进,并没有涉及如何将该方法用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以本文所述两种理论视角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在国内还是很新的课题。

1社会与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以Schatzki(2002)的场所本体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信息素养是一种社会文化信息实践,该理论认为使具有信息素养及推进信息素养的实践过程的构建将取决于:实践理解(知道如何进行信息检索等操作)、规则(指出事情做法以及重点的明确规定)和目的性成分(与任务相关首要的目标、应对状态和情感)等[3]。信息素养应被视为存在于其他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分析单元不应为信息技术,而是发展信息技术场所的社会文化渊源。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场所本体论与实践论。

1.1理论概述

1.1.1场所本体论(Site ontology)

本体论是人对于世界现实的认知。场所本体论主要观点认为:社会生活是在一定场所(背景或社会领域)中形成的,实践与安排在其中相互交织、存在演进。背景是由社会生活的空间性、暂时性和目的性特征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演变与其所产生的背景相联系;社会生活的中心要素是有组织的人类集体活动,而非个人及其思想状态,社会生活由人的活动安排组成,通过行为与目的性统一,这一统一正是实践的特征。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信息是“能引发变化的任何变化”[3],这种变化可以是思想的、社会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三者的组合。如果信息要引发变化,必须从社会生活背景的视角来理解它。知识不是独立于社会领域之外的,而是被实践(包括信息实践)带入特定社会场所,揭示文化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即Barad认为的“知识总是出自某处的一种看法”[3]。

1.1.2实践(practice)理论

场所本体论哲学兴趣在于了解社会生活是如何在实践中产生和演进的。实践不是个人产物,而被视为场所产物。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分散性实践,是某些更广的综合性实践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的集合,分散于如学习、教学或办公等一些综合实践中。信息素养实践以其他实践的表现方式被场所中的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特征所形成,所以不同环境中作为分散性实践的信息素养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

实践理论强调:知识具有相关性,因而需要通过对话、实践或者特定的工具,来构建与获取;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政治的轨迹,形成在时间、空间和背景中;对实践的理解不仅仅要关注内化过程,更要理解具体行为表现的经验性本质[4]。

1.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要求人们考虑背景因素,理解信息素养及其相关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使人们探索,发现、理解支持这些活动的安排;使人们对实践安排展开更加广阔的探索,理解它对信息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随着关注点从个人转向集体,场所本体论和实践理论有助于发现新的方式,以研究人群、信息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促进或抑制的。

社会文化理论体现了构建主义理论思路,描述学习被嵌入到社会活动中以及发生在一个学习者与其他人物、物体和事件进行互动的合作环境中。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在信息素养教学阶段的合作与协商,教学内容的语境化及信息的相互作用。Li Wang(2011)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Auckland大学四年制本科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构建,主要是通过教学前的问卷、访谈,信息素养教学实施与评价阶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实现的[4]。

2现象描述分析学

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观察人们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如何学习和学到什么,以探索学习的过程、加强经验的特性。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以人们对现象所作出的描述(对周围世界的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描述进行研究与分类,进而研究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质性差别的各种观念[2]。

2.1理论概述

现象描述分析学主要有以下观点:(1)世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世界是客观世界;第二层次世界是人类所特有的对第一层次的世界的看法。第一层视角中学习是将特殊主题、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原则转移至学习者的头脑中,第二层视角中关注于学生如何与他们被教予的内容相联系,如何使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知识,这个视角中,学习包括学习者与世界关系的经验,反映了人们对学习过程重要方面的解释。(2)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各种描述可以归结为有限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描述之间有质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观念。(3)为了识别观念的描述(现象如何被经验化的、观念化水平)的变化,既要根据描述类型的共同关键特征,又要能根据区别类型的特点(对现象解释的变化)来理解类型。(4)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情境与学习的内容这三者与进行学习的人是不能分离的。

现象描述分析学认为经验是人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于研究人们对信息利用的经验以及反映该经验的观念。Christine Bruce(1997)最早开始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关系的研究,强调以学习的视角对信息素养经验的整体评估,而不是评估与信息检索实践相联系的、可度量的属性与技术。Bruce采用Marton的观点定义学习,“人们现实世界观察、体验、理解、观念化方式的质的改变,而不是人们获取知识量的改变[6]。在Bruce提出“信息素养的七张面孔”模型中,Bruce以教育者的视角探讨信息素养的观念,认为“通过人们经验的各种方式即他们的观念来描述信息素养,通过人的观点学习信息素养,是迈向信息素养的相关视野的第一步”[6]。Bruce的研究引发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础的改变,即从与传统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评估转变到信息素养相关模型反映方法的应用[7]。

现象描述分析学中的个人与世界关系体现了内在联系的主客体关系,相关的信息素养模型(见表1)将信息作为客体,揭示了主体(人)与信息内在关系的变化,源于该关系的类型的描述反映了主观对信息的感知和对信息素养经验的理解。

Bruce(2006)等人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视角设计了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对主体与信息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7]。6个框架分别为:内容框架、能力框架、学会学习框架、个人关联框架、社会影响框架、关系框架。其中内容框架、能力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外在――客观形式,该形式将经验化的信息作为外在环境的一部分;其余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主观――内在形式,该形式信息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思考以及内化的。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在信息素养的背景下探讨了学习者与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其概念可以应用到任何特定主题场景中。

2.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基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开发,应侧重于主体的信息观念化,并建立在由Bruce提出以下原则基础之上:(1)学习是观念的变化;(2)学习有内容和过程;(3)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主题之间的一种关系;(4)提升学习就是关于理解学习者的视角[6]。信息素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并注重学习者信息的观念化、内化及其同利用的关系,要使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可转化到学习者的学术、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其他部分。

Bruce(2008)提出基于信息的学习(informed learning)概念,突出了现象描述分析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Carlos Argüelles(2012)应用现象描述分析学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设计,提出了由准备、计划、实施与评价4个阶段构成的护理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引入护理课程,并关注于信息观念化,而观念化理解则取决于护士信息利用的经验。该模式是一个从新手专家的连续过程,使学生在复杂的方式下有能力使用和理解信息,并将给他们在其工作环境中(学习情境)中提供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终身的学习者[8]。

3总结

综上所述,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相同点为都重视学习者所处环境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作用及学习者使用信息经验研究,两种理论不同点在于:现象描述分析学关注于经验的变化,而社会与文化理论关注于对经验的共建,即人们如何将他们的经验的意义达成一致。

目前在一些国家,源于对信息使用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兴趣,信息和信息使用的经验已经成为在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中重要部分,相关研究说明了通过研究信息经验来获得认知和人们参与信息环境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教育者需要继续发展对信息经验的理解、构建其理论框架,来推动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Bruce Christine S.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reflections on“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review by Christine Bruce”.2000[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1,60(4):334-338.

[2]曾庆霞.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7):22-25.

[3]Annemaree Lloyd.Fram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information practice:site ont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0,66(2):245-258.

[4]Reckwitz,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theorizing.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2002,5(2):243-263.

[5]Li WangAn.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gr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4):703-720.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8)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首先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不仅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创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以及此过程需要的信息意识、观念、知识和伦理道德等信息品质和内在涵养。在信息素养整体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技能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的方向标。

二、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通过参阅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教学活动中掌握的情况,体育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信息意识较弱。在信息意识方面,学生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轻文化课,重专业学习”的问题,文化课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较差,通过信息检索拓展知识面、巩固文化课学习效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即使在体育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只强调达标、技术评定等实践效果,学生也只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运动成绩的“更高、更快、更强”。教学双方只是“师傅带徒弟”,学生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还是问老师,查询文献资料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较差,将老师的讲解作为理解运动技术和要领的唯一途径。

二是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检索和运用能力较差。信息知识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由于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入学录取文考分数线低,体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信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重视对应用信息技术层面内容的学习,即使是技术层面的内容也仅仅注重的是信息技术而非信息技能,对中图分类法、检索知识了解的广度、深度不够,对信息检索实际操作方面,准确快速有效检索、操作有待于提高,对图书馆馆藏书、数据库内容、检索方法等了解不够深入,检索知识、方法、技能等需要加强学习。

三是信息道德意识薄弱。在信息社会中从事信息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信息的生产者,还是信息的消费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开发与利用信息的行为规范。在校体育院校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缺少积极主动的规避态度,自学抵制不健康内容的意识较差。在课程结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存在大篇幅不加任何注解的抄袭行为,学术道德失范时有发生,缺乏对文献作者的基本尊重。

 

三、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

1.高层高度重视,上下形成共识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还没有明确针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文件、计划。学校高层管理者和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制定适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计划,把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有“信息意识基础”的教育内容。帮助新生认识到获取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和培养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的重要性,帮助他们了解校园内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和能够得到的信息服务,激发学生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视野、进行研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不断的信息利用实践中不断增强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可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好学生。”提高学生素养,教师是关键。教师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信息素养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至关重要。不仅要提高信息相关专业教师的素质,还要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高等教育学指出,大学教师五大能力之一就是多讯道的知识信息传送或表达能力,利用教师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在平时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丰富的信息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信息重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

3.完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整合现有信息素养培养资源

目前,体育高校教学中,过分强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忽视信息导向教育和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应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外,还要在全校开设信息素质基础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如在低年级开设“信息检索基础”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专业文献检索”选修课。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因此,联合图书馆、教师与计算机中心等多种力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当前提升体育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学校的管理部门和有关学术团体应经常举办一些信息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和各种信息普及教育活动,整合现有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体育院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很大一部分将从事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工作,除自己会做外,能教会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和讲的过程必须以过硬的信息素养作为支撑。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较强的信息应用能力,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炼完成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必须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邹志仁.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

[2]李志杰.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状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9)

一、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及标准概述

1.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的提出和对其的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该术语最早是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素养也称信息素质、信息文化,是指在具有信息道德修养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高效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利用、管理、评价的能力。

2.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教育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社会成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信息道德修养教育

由于传统的社会交际是面对面的,人对某些问题的自律或良好的道德表象可能是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在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交流的隐蔽性,目前使用粗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病毒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犯罪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因而加强信息道德教育有为重要。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的人。具体表现在能负责任地使用设备和信息。能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遵守信息法律法规等。

(2)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这一标准展示了学生所选择的信息是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来获取的。这是学生具备信息分析能力的体现,也是信息素养核心能力的体现。

(3)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教育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信息意识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一旦我们的行为需求或者主客观因素要求我们对信息有所需求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种需求,并且具备把这种需求尽可能地表述出来的能力,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最后将其利用在新的行动之中。

二、中职生信息素养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1.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有局限性

目前,我国在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和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且只停留在对其重要性进行反复论证或者仅以某一门课程为出发点进行论述,总体呈现出理论知晓而实践较为欠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项信息素养教育的调研表明,目前学校信息素养教育应用范围狭窄。只局限于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检索。停留于单纯开设文献检索课阶段。事实上,只重视图书馆的利用和一门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眼于转变学生观念、培养信息意识,增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性课程。2.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师资缺乏和结构不合理。中职学校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研究者,其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因此,在当今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育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数量和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部分中职学校缺乏信息素养教育专业教师,信息技术类课程无法开设,造成信息素养教育陷入困境。同时,重“技术层面”、轻“信息技术意识与道德层面”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信息素养开设方面,由此造成了信息素养教育内部发展不平衡。

3.缺乏适合我国中职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目前,各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迅速,日本已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欧美国家的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处理信息问题,已成为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一直以来仅在引进国外的科研成果的状态。1992年,Doyle在《信息社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概念》中系统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

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协会(AASL)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K-12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制定了学生学习九大信息素养标准。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ACRL)审议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然而,从我国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却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近几年,我国有关研究人员开始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初步的研究与实践,如南京大学的孙建军、郑建明,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陈文勇、杨晓光制定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马海群也发表了有关探讨这方面问题的文章。但仍只是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初步探索,缺乏较深入、细致系统性的研究与实践,尤其是针对中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应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进一步探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使之更趋系统化,更具可操作性。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全民化。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篇(10)

一、引言

高校新媒体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校媒体形式。高校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对高校报纸杂志而言是新媒体,如今的高校网络媒体,对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而言,也是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当更新的技术被应用于媒体,曾今的高校新媒体也会被更新的高校媒体取代,成为今后的高校传统媒体。如今的高校新媒体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动力,以互联网、局域网等为信息传播渠道,以高校信息门户网站、高校在线即时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媒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突破传统校园媒体的时空限制,其信息素养成为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信息受众的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义为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还包括在信息参与过程中的道德责任,大学生与传播的信息不仅会影响自身,更会影响他人。因此,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立足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认知-情感理论,结合超Y理论,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建议决策。

二、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思路。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第二、如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管理,进而提高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因此,本文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管理模式、信息素养、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梳理相关知识点,细化研究思路,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二)理论依据。1.超Y理论莫尔斯和洛斯奇以麦格雷格的X-Y理论为基础,基于“复杂人”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在X-Y理论中,倾向于X理论的管理者愿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倾向于Y理论的管理者则愿意以信任替代监督,用启发与引导取代命令。在超Y理论指导下,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中,仅仅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启发引导,无法达到好的管理效果。启发引导虽然能够激发人们遏制不良信息的积极性,如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会丧失引导效果。因此,本文根据超Y理论,提出硬性规定和柔性引导两个概念,探索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管理模式。2.认知-情感理论认知-情感理论是米契尔提出的个性系统理论,探讨了情境、个性倾向、动因和个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素养作为一种信息利用能力,大学生会因为新媒体信息的不同而产生认知的不同,继而产生情感体验和行为的不同,最终以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形式反映出来。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提高,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组成部分,且高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都被无限放大,大学生是否传播有价值信息成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故本文将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作为情感体验的代表。因此,本文立足于认知-情感理论,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基于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探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传播质量”与“信息内容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研究中,信息内容质量是影响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内容质量与信息受众的信息感知和情感体验息息相关,有学者指出提出开放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影响用户感知,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信息内容质量能够显著影响网站的可用性,信息内容质量积极影响用户持续参与意愿。信息传播质量研究中,信息传递过程与信息处理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对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缺位导致新媒体无法有效地改善信息传播质量的结论,满足受众高品位的需求能较好地保障信息的传播质量,并针对科学传播质量提出相应建议措施。因此,本文构建“信息传播质量”变量和“信息内容质量”变量分析高校新媒体的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广度、传播速度和传播深度。信息内容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主题相关性、充足性、权威性、准确性和有用性。2.“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构建变量“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变量。信息认知能力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内容的认识、理解、处理能力,当大学生能够清晰深入的理解信息内涵时,也就能够有效得控制自己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因此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产生。信息责任意识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所具有的责任感,不仅要求受众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强烈,就会认真对待其和传播的信息,进而促进有益信息的传播而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薄弱,对与传播信息放任自流,将在无意识中推动不良信息的扩散。因此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3.“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都是对信息素养进行管理的方式,是根据超Y理论分析总结得到。超Y理论以“复杂人”为基本假设前提,需要规章制度与启发引导双管齐下,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本文立足于超Y理论的“复杂人”假设,将规章制度和启发引导引入模型,构建“硬性规定”变量和“柔性引导”变量,研究其对信息质量管理的影响。“硬性规定”就是对信息受众的强制性规定,加强对信息的审核与监督,目的是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强制大学生重视对信息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柔性引导”是在了解大学生社交、学习等各种动态信息前提下,及时合理地引导,在法律规章以外,以引导的形式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情感体验,加强其对信息传播的责任感。此外,“硬性规定”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对鼓励与遏制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内容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柔性引导”是高校和新媒体平台以引导激励的形式,对优质信息进行宣传,扩大传播广度、深度与速度,对劣质信息予以抑制,缩小传播范围,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由此本文认为硬性规定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和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柔性引导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和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

四、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结合了超Y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的相关理念,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来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超Y理论中,硬性规定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认知水平,而柔性引导则能够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感。可见,超Y理论中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模式与认知-情感理论相适应,故本文将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分别引入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得到广泛拓展,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分别体现在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上。认知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到所接触信息的真正内涵,进而影响到其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情感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作为其情感体验中的一环,在信息传播能力无限扩大的前提下,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地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以“复杂人”假设为前提,以认知-情感理论为桥梁,分别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两个角度,将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上一篇: 标准化管理论文 下一篇: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