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1:26

老年教育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篇(1)

目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面临的现实处境非常尴尬,国家虽然将农村老年教育纳入终生教育体系,对其也有着比较明确的法律制度规定,各级政府虽然也明确了相关的责任单位,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其所关注的是辖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并没有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也没有协助各村、社区,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必要的校舍和必备的教学设施,更没有为其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农村老年教育教师。经费的短缺,成为制约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支出,从没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都低。一般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不仅有各种法规对其予以相关支持,同时也有由政府与社会提供的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而我国大部分乡村农村老年教育所需的经费,都是临时向乡镇政府申请而来,没有专门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致使农村老年教育举办率和学员参与率仅有5%左右。这与广大农村老年群体强烈的教育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经费的紧张,使得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设施条件极差。农村基本没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教室,多数乡村老年教育开展工作时,都是临时借用地方乡镇政府的成人教育中心或会议室。这些场所,根本没有配备基本的教学设施,所谓的教室,也是由废弃的会堂、办公室临时整理而成,无法满足农村老年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师资缺乏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城里的老年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再加上有专门的经费保障,因此,其不但可以聘请到教师,而且还可以挑选优秀的教师,而农村老年教育则连起码的师资都缺乏。大多数乡镇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之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接受能力较低,所以,很多教师都不太愿意到农村去开展老年教育,即便有些教师愿意去,乡村也难以承受教师的相关授课费用。教师的缺失,影响了农村老年朋友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其课程内容安排也不如人意,主要偏重于国家大事、计划生育、反对、秸秆焚烧等大政方针的讲解,基本没有与农村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如家电使用及保养、老年人社会问题和对策、识别假币与假冒伪劣产品、老年人购物消费指南等知识的讲解,更没有老年人所急需的医疗、保健、心理、法律等知识的讲解。其教学方式多为比较陈旧的集会式、宣讲式,授课语言多空话、大话、废话,缺乏新意,教学效果较差。经费的掣肘,师资的缺乏,授课内容的空泛,凡此等等,致使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步履维艰。

二、促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策略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教育水平依然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与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改进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提高农村老年教育的总体水平,在继续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就成为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转变观念

转变传统的农村老年教育观念,是做好农村老年教育一切工作的前提。观念的转变,在于不断地否定和颠覆已有成见,超越已有的观念。要做好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就需要所有从事农村老年教育的工作者,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正确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对建设科学、民主、文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的重要意义。转变传统的农村老年教育观念,意味着地方政府的领导要转变观念,只有领导的观念转变了,才能加强对农村老年教育的引导,制定相应政策,动员、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兴办农村老年教育学校。转变传统的农村老年教育观念,意味着农村老年人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只有农村老年朋友提高了对农村老年教育的认识,才能保证自己在农村老年教育活动中,学得进,学得深,学得透,学得乐。转变传统的农村老年教育观念,还意味着农村老年朋友的家人要更新观念,要对老年人参加农村老年教育,在时间、经费上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以使其安心参加学习。

(二)加强领导

要做好农村老年教育工作,还必须加强领导,多方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上下一心,科学把握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迅速解决,为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并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做好农村老年教育工作,还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质量。由于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农村老年教育可以尝试建设一支专兼职并重的教师队伍,即以聘请本地域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离退休的知识分子为主,构筑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公开邀请有特长的志愿者,或与周边大学、医院、司法机关、文艺团体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定期选派专家来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读书会等,打造一支兼职的教师队伍。[3]

(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确保必要的师资的前提下,农村老年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学计划。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坚持为每一位老年朋友的发展服务。在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时,相关人员要走进老年群体中去,多调研,多座谈,了解老年朋友们最关注什么,最想学到什么,以及对课程安排有什么期待。只有这样,其教学计划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才能科学地设置有针对性和个性特色的教学版块,让教师有重点地开展相关教学,并保证其教学内容学员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使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农村老年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对老年朋友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此,可以在农村老年教育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使学员接受密度更大的信息。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可用课堂讨论或演讲辩论代替过去的一言堂,以活跃学员思维,拓展学员视野,启迪学员心智,更好地解决学员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五)开放办学

要加快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必须抓紧整合地方资源,以开放式教育代替封闭式教育,解决农村老年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对此,可借鉴前几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将农村老年教育分成若干层次,基础层次的农村老年教育经费,可由国家全额提供,而高层次的农村老年教育,则推行谁投资谁收益的教育方式,以教养教,逐步增强农村老年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个人向农村老年教育投资,逐步将农村老年教育由政府单一办学,向政府、社会多元化办学转变,扩大农村老年教育的办学规模,拓展其教学范围,实行开放式办学。

(六)发挥村委会作用

要加快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农村本地域单位、社会组织在老年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村委会对本村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教育需求最了解,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村委会的阵地作用,使其将农村老年人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确保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村委会要主动了解老年人的愿望,开发一些贴合农村老年人生活需要的教育项目,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比如可有针对性地开设时事政策、林果管理、食用菌栽培、文艺体育、法律知识、老年保健等课程,还可以开设一些如缝纫、刺绣、园艺、裁剪、民间文艺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教育,可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办老年教育网站和空中老年教育课堂,开设电脑、插花、歌舞等课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老年教育需要。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要将其所拥有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农村老年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其所需的帮助,使有志于获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能充分享受同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以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参加学习的需要。

(七)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农村老年教育公共权力的监督、授予和行使,农村老年教育参与人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规约,以及对农村老年教育开展过程中不合法行为的预防和惩戒,都需要法律法规为其提供相关的保障,因此,应完善现有的农村老年教育法律法规,使农村老年教育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老年教育论文篇(2)

二、让多媒体手段更多地融入老年大学课堂

老年教育论文篇(3)

1.2观察指标:研究开始以及随访6个月后,分别通过知识评估量表(OKQ)、健康信念量表(OHBS)、自我效能量表(OSS)了解患者的OP知识情况,预防OP发展的健康动机以及患者对预防OP发展的相关措施如钙摄入、运动等的信心进行评估。以上量表以问卷形式发给入组患者,如实填写,及时回收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1.3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患者OP相关问题及不合理的生活习惯进行及时指导。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卡方(χ2)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OP知识了解情况比较通过对收集到的OKQ问卷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可见,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的OKQ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组间比较显示教育前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OP健康信念比较OHBS量表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教育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教育后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OP自我效能比较OSS量表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教育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教育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讨论

老年教育论文篇(4)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如何运用老年教育的这一载体和平台,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以及推进老年人社会化,最终帮助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这既是构建完整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老年教育因其就近性、便利性、低成本性以及面广、量大,更具人性化等特点,具备其他形式老年教育所不及的优势。因此,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无疑成了构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的一种最为适当的选择。

(二)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是转型期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社区老年教育对转型期的社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首先,通过老年教育帮助老年人成功转变社会角色,使之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效切合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其次,通过老年教育使每个关联着特定的家庭和人群的老年人安享晚年,让这种社会关系状态的辐射范围扩大,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再次,借助社区教育的丰富资源以及时空上的可及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人际关系的互动性等特点,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增进了老年人社会交往,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改善邻里关系,提高社区凝聚力,为基层的和谐稳定创造了条件。这是学校老年教育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更加切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是扩大老年工作覆盖面的有效途径

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现象是现实存在的。一方面,近年来许多由老干部工作部门主办的老年大学虽然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学校定位是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而对社会老年人的吸纳能力有限,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讲上老年大学仍是不可企及的愿望;另一方面,老年大学虽然大多位于市中心地带,但随着城市的扩大,不少老年人为了上学还是需要来回奔波,一些老年人还肩负照顾第三代的任务,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有的老年人只好放弃学习的机会。而依托社区资源办老年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各级老年大学功能与资源的不足,通过家门口的教育服务、远程教育服务等形式,可为老年群体提供平等、广泛、共享的平台。以嘉兴市为例,目前全市有老年电大基层教学点(班)1081个,覆盖了81.1%的社区,2012年春季虽然只开设两门课程,招生人数就占了全市老年人口的12.4%。从老年电大社区教学点的快速发展可以印证社区老年教育的需求之旺盛!

二、当前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不够重视

虽然近年来老年教育特别是学校老年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老年教育体系,但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地区老年教育尚未列入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老年教育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对待社区老年教育上,不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社区本身,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人没有真正理解终身教育的含义,甚至把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教育理解为唱唱歌、跳跳舞的娱乐活动;有些人认为老年教育是各类老年大学(学校)的事,对社区开展老年教育服务活动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以至于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方面力度不够、热情不高,在保障教学质量、提供经费保障与教学场所等方面的支持不够。这些错误的观念和消极的认识,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均衡与快速发展。

(二)机制上尚不健全

在推进社区老年教育过程中,由于对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等认识偏差,导致在社区老年教育管理机制上的巨大不同:对老年学校教育的管理分属老干部局、老龄办等管理,如老年大学;对社区教育的管理分属教育局和乡(镇、街道)管理,如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对社区社会事务,包括老年电大教育属于民政局管理;对老年离退休社会保障服务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而社区居委会在自我服务、教育和管理方面承担着属地管理职责;有些地方即便有所谓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老年教育的特点以及其服务和活动内容的千差万别,也经常难以协调一致。如此造成了社区老年教育管理的无序和混乱,不利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深入推进。

(三)硬件建设上投入不足

老年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在意识和投入上在逐年增强,特别是在对各级老年大学(学校)支持力度上,也体现了对老年人事业的重视。但是,在社区老年教育的投入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的尴尬:一是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其不同于学校老年教育有正常的财政预算项目,其经费来源不稳定,而经费不足也成为制约社区老年教育的瓶颈;在设施建设上,自有建设项目也比较少,大多数依托社区辖区内的学校以及其他公益资源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存在场所、设施短缺,特别是缺少符合老年人使用的个性化场地与设施的情况。二是由于社区老年教育分属不同的职能单位或属地乡(镇、街道)与居委会管理,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实施管理的同时,在投入保障上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或兴趣点,社区老年教育又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体系,从而导致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因此影响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速度。

(四)软件建设上后续乏力

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缺乏和教学形式、内容单一等问题上。一是社区老年教育缺少有力的师资保障,由于缺少经费保障和管理力量,主要是采取临时聘任制和志愿制,队伍稳定性较差,这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带来很大影响。二是大多数社区老年教育在教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针对性较差,由于经费、师资和设施等限制,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有些老年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感到失望,影响了老年人就近参加社区老年教育的积极性。

三、有效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思想认识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明确对老年教育及其社区化的发展定位,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形成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共识和合力。一是提高办好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办好老年教育是政府的责任;认识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的基础形式之一,是推动全民学习,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提高社区老年教育功能属性的认识。老年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保健、娱乐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要纠正社区老年教育就是保健娱乐的错误认识。三是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特点作用的认识。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有益结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教育,主要是为了弥补学校老年教育办学规模、受众范围局限以及教育资源有限等的不足,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服务。

(二)完善机制,加强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统筹规划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根据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理顺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职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社区老年教育。一是要健全社区老年教育组织协调机构。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作为牵头负责人,建立社区老年教育协调小组,理顺和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实现区域内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各项活动和服务的开展。二是制定社区老年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根据社区老年教育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社区老年教育。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把社区老年教育纳入对相关单位的考核内容,推动各项老年教育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四是加强教育管理,着力提高社区老年教育质量。社区要着眼自身实际,加强对老年教育的管理,建章立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稳定的师资保障。

(三)强化保障,加大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

要把推进老年教育建设作为服务民生的实事工程,摆上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着力研究老年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研究将老年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保障办法,不仅要保障老年大学等学校老年教育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以提供活动专项资金的形式,兼顾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推动。二是研究借助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政策。在探索利用社会民间力量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同时,政府要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采取政策优惠、奖励补贴等非行政方式,确保老年教育朝着正确方向进行。三是研究社区老年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财务制度,将有限的资源用于社区老年教育最为需要的地方,努力树品牌、出精品。

(四)共建共享,推动对社区老年教育的资源整合

如何整合各方资源,营造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新环境,是党委、政府以及社区共同面对的任务。一是可以借助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资源,通过选聘和志愿等形式培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并利用这些单位的教学资源、活动场所和开放,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和联谊活动;二是借助各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更为有利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文教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和公共场所,为推进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便利;三是把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社区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结对服务活动,争取各种捐助和支持,开拓社区老年教育空间。

老年教育论文篇(5)

一增权理论简介

增权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社会结构争取权力,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增权的视角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同时,增权的核心就是通过资源的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个人能够从生活的被动弱者,变成主动的强者,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变自身的“弱权”地位,这样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弱权”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可知,截至2006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为1.23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0.8%,这意味着老年网民人数约有98万。到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4.8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首次超过1000万人。而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超过7.1亿,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的网民占3.7%,约有2627万人。虽然老年网民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的增长量相比,这数字令人感到担忧。1.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会出现新陈代谢缓慢、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衰老现象,这成为老年群体无法或较少参与信息技术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太原电大多年开展网络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积累了硬件设施、师资、社区联系等多方面优势,在老年群体教育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之下,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市老年大学和主城区成熟社区,在多方调研座谈之后,老年学院决定于2016年3月正式开班,并开设初级电脑班和智能手机班。在上课过程中,学员时常反映“坐时间长了腰疼”“眼睛累”“看不清”“手指反应慢,跟不上老师的操作”等,这些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上课进度非常缓慢,影响了老年学员对以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2.老年群体心理障碍不容忽视。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经济状况均随之发生变化,造成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加之部分老年人思想僵化,很容易出现自信心下降、焦虑情绪严重、沟通困难等心理障碍。虽然老年人不愿被社会淘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很高,然而他们面临的心理障碍又决定了他们不能学得太快、太多,这使得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处于更加复杂的情境。3.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匮乏。不少老年学员反映,自己想增长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资源。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针对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教材销售。太原电大老年学院的代课教师上课时没有指定的教材,依据的是结合老年学员的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来设计的讲义。另一方面,和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网上教学资源也比较缺乏。太原电大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产品与服务。因此,太原电大老年学院成立之初,就创建了“太原老年开放学院”的网站,初设“学校新闻”“学校通知”“师生风采”“学习资源”等栏目,经过将近一年的试运行,“学校新闻”“学校通知”“师生风采”板块有较高的点击率,“学习资源”板块依然空白。同时,由该校运营的“太原终身学习网”作为为市民开展终身学习提供在线资源的网站,涉及老年教育的内容也较少。

三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通过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实现“老有所学”的目标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太原电大成立老年学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措施,也是为广大老年朋友谋福利的得力之举,必将利用信息技术为老年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产品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2.老年群体自身需求。上文提到,虽然老年人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但他们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老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发生的变化,与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在对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根据美国优待退休人员基金会(TheUsBasedSpry)的研究,老年群体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主题:财产安全、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参加智力活动。笔者通过对太原电大老年学院的学员进行访谈,发现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些老年学员希望通过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以锻炼思维,延缓脑力衰退;部分老年学员认为自己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交际圈子变小,来老年学院上学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同时学会上网还可以结交网上的朋友,并且不分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爱好,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消解老年人内心的孤独、隔离感;还有一部分老年学员希望在参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之后,可以学会网上购物、网上交水电煤气费用甚至网上炒股、理财等。

四基于增权理论的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指出,增权的核心就是资源的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之对应,本部分的对策建议也分为提供资源、培养能力、增加知识三个方面。1.加强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在开发线上资源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供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在设计网站时,应结合老年人的操作习惯,使老年人参加线上学习时简单操作、容易识别,同时,可以借鉴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终身学习网站的做法,采用每天登陆、发表评论、参加考试等获取积分的方法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在线下资源方面主要是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教材,打破编写传统教材的思维方式,注重实用性、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等。2.提升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提升老年群体自身学习能力是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核心,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借鉴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如创设问题情境、指导积极归因、有效进行奖惩等方法,逐步激发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3.加强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知识。老年学员普遍存在知识基础不均等、年龄跨度大、学习速度慢、操作不熟练等情况,即使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无法保证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老年学员的服务,帮助其吸收所学知识,是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有效保障。目前,太原电大老年学院采用主讲与助教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一名主讲教师授课,两名助教随课辅导,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使大班教学与小班辅导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保障了教学进度。

五结语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老年群体自身需求旺盛的背景之下,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势在必行,但由于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心理障碍、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弱权”现状不容忽视。对此,笔者从“增权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岳君 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凤佳.国外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基于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经验[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

[2]苏春晖.信息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5(7)

老年教育论文篇(6)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笔者通过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实践,意识到健康教育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着有益和有效的作用。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开展,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2007年-2009年内科老年病人,年龄在60a以上的住院病人,年龄最大达92a;文盲半文盲占75%。护士不定时进行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反馈与其它项目相比,令人不满意的是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发现病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疗、检查项目、目的、药物、饮食、活动、潜在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不够,达不到充分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的地。

二、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

2.1记忆力差、认知力差及感知觉减退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生理功能衰退,使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如脑萎缩、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健忘、耳聋、视力减退、感知觉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易引起误解或曲解别人的意思。

2.2易怒、固执、疑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老年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活动复杂。由于生理性衰老、视、听不灵、体弱多病,加之社会和家庭角色改变,适应能力减弱,一旦住院,心理压力增加以及对医疗费用的负担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使他们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和对抗意识,而出现易怒、固执、多疑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护理疾病的康复失去信心。

三、护士在健康教育时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

有的护士可能缺乏沟通技巧或不熟悉沟通技巧,影响着护患之间的关系;有的护士在运用护理程序方面存在着入院评估收集资料不全面,如病人的身体情况、疾病过程、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行为方式(生活、饮食习惯),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情况的收集不完整或欠认真细致,评价不及时或未能做出恰当的效果评价;有的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不全面;有的掌握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全面。如:入院教育、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教育、检查项目介绍、治疗药物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危险因素的防治及出院指导等。基于这些原因,而导致护士在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时不能根据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病情各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显示不出个体差异。

四、讨论

4.1护士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首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按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使他们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信息。健康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内科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样,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着重的预防保健措施亦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教育。例如: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住院后主要与病人讲解采取有效的半卧位休息的目的,低流量吸氧的目的,指导有效排痰的方法以及吸烟、有害气体、粉尘及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同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的指导,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诱发因素及改善个人体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住院后主要讲解哮喘发作时取端坐位舒适的目的,用B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鼓励病人补充水分,每天2500ml-3000ml的目的,指导病人不宜食用鱼、虾、蟹,猪肝、蛋白质等易过敏的食物。避免诱因:避免密封门窗及花草、地毯、皮毛、异味气体接触,防止情绪激动等。因人而异:对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的病人要利用每日治疗,护理查房的时间,反复多次强调并且耐心细致的教育指导。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个体化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

4.2护士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水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估收集病人资料,护士不仅要向病人灌输健康知识,包括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而且还包括形成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应用护理程序及马斯洛层次需要论,根据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删减或增加教育内容,及时评价,反馈调整教育计划。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护士对病人的照顾既有权利又有专业和法律的责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护士,才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达到病人满意的回报。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是保证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3健康教育是一个护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一个完事的质效优良的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是双向的,即应包括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美国教育家B.S布理姆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应该是双边人员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自动力”。心理学家R.A布朗汉认为激励等于效价一手段-期望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对所获得报酬的需要程度,手段是为获得报酬而努力的方式,期望即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三种因素之一为零,那么激励也为零,就无法产生“自动务”。例如:一位高血压病人因头晕、呕吐、心悸、BP180/100mmHg而入院,如果护士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和因病而异、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水平,而不顾病人当时的病情、心理,盲目地进行入院教育,结果会使病人产生烦闷的情绪,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产生怀疑,对以后护患双方合作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效价为零。既然健康教育是护患双边活动,那么如果只有医护人员的“自动力”而得不到病人的接受和配合,或只有病人的“自动力”而得不到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和训练,都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促使老年病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使老年病人获得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使老年病人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健康教育能力以及病人的“自动力”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等综合因素的结果,缺一不可。

老年教育论文篇(7)

健康教育对象选取吉林市宝山小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老年人共200人,其中男122人,女78人,最大87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72岁。其中有10人并发脑卒中。

1.2随机抽样调查

根据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档案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吉林市宝山小区高血压老年人200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其预防保健包括饮食、用药、心理、运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需求(不能清楚表达的老年人可调查其照顾者),回收率为96%。发现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存在不合理饮食、易焦虑、缺少子女的陪伴,不会自己测血压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实施5个月的健康教育,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及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有效率96%。

1.3确定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饮食、用药、心理、运动、中医疗法),如,心理:鼓励高血压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焦虑、恐惧的问题;运动:采用吴悦陶等运动方法要求每天进行1~2个运动单位(一个运动单位消耗热量约70cal),以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老年交际舞等活动方式;中医疗法: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药药茶、食疗进行健康保健,其中最主要的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持精神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1.4实施健康教育

从2013年8月-2013年12月每周进行一次健康教育,为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讲解高血压饮食、用药、并发症及急救措施等知识,团队分为5组,每组负责主讲一项,对于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合理答疑。健康教育后及时记录心得,并通过建立QQ群及时向老师汇报活动状况,队员可在群里共同分享各自的观点,每周二与指导老师面对面沟通,咨询疑难问题,为下一步计划做充分准备。

1.5制定并发放宣传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课题组讨论并制定有关老年人心理、运动,饮食方面的宣传单300份,视情况分发给调查对象并合理解释疑难问题。

1.6现场示范并指导

Hill等认为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控制血压的一个重要的干预策略。所以现场向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示范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再让老人互相测量血压,并由队员指出错误的操作步骤,及时给予纠正。对于接受能力差、行动不便或残疾以及患有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脑卒中的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进行额外强化指导并教授其家属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按摩的规范手法,并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按摩、康复训练等。

1.7电话回访

电话指导、解答老年患者及家属有关高血压相关健康保健方面的疑虑,为其排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的情绪。

1.8举办活动

健康教育过程中,举办一些活动,如老年人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有奖问答、文艺表演、游戏等。以加深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其参加老年人娱乐活动的积极性。

1.9统计分析

分别整理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问卷,并统计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掌握情况,使用SPSS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着健康教育的实施,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逐步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在使用血压计,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间断服用降压药,认为参加老年活动有必要,锻炼后测血压并记录,饮食清淡、含盐少方面较健康教育前分别增加了56.25%、55.21%、28.13%、26.05%、24.4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教育后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在定期做检查,轻微不适时、立即到医院检查,认为心理照护有必要,愿意戒烟,每天运动1~2次、每次10~30min,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饮酒方面较健康教育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结果可看出,会使用血压计的人数增加最为显著,由于学校社区护理实验室免费提供血压计而且大多数家庭备有血压计,这为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血压计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志愿者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宣传力度,一对一指导并不断进行强化,使更多社区高血压老年人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健康教育过程中着重讲述间断服用降压药、不定时定量服药的弊端,如血压反弹,靶器官受伤害等,使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能够意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防止病情恶化。但由于专业的限制及专业性的药理知识缺乏,对于有些社区高血压老年人提出的用药选择问题不能够及时解答,所以对其用药只能起到督促的作用,指导其遵医嘱用药、经常看医生(尤其是感觉不适的时候)、经常监测血压等。锻炼后测血压有利于监测血压变化,为其用药、就医提供依据。在实践过程中,举办一些有奖知识问答、娱乐活动,加强了队员与老人互动以及老人之间的交流,使老人身心得到愉悦,提高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使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在活动中获取了健康知识,还可以邀请有高血压史的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讲述有效控制病情的经验,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答疑等。由于健康教育对象大多数为东北人,食盐量大,因此在合理饮食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如向高血压老年人及家属反复强调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很有可能就会诱发心脏病,使家属积极监督老人饮食,定期电话回访均有利于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的合理饮食意识提高。健康教育后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在戒烟、不饮酒方面较健康教育前无明显变化,这是由于老人不良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在定期做检查、轻微不适时,立即到医院检查方面较健康教育前没有明显变化,多数因为有些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做检查,而且家属没有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不能做到有效监督和指导。在运动方面提高不明显,因为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多数为退休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在健康教育前就十分注重锻炼,此外,饭后外出散步,晨起买菜,接送孙子上学等也达到了运动的效果。在心理照护有必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方面无差异,老人的子女上班无时间,两代之间有代沟,有些老年人性格暴躁,宜迁怒他人,所以情绪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所以我们应与家属沟通,给予其更多的关注。通过社区护理实践,学生克服了紧张、难开口和不知怎样去讲的局面,从宣讲材料的准备、对高血压知识的系统把握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言谈举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将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社区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的社区护理人才不仅应具有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实际操作能力,还必须具备健康教育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应努力锻炼各项能力,为以后成为集知识素质和能力为一身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年教育论文篇(8)

托养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平均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可支配收入低,健康状况差,各种疾病发病率高,他们由家庭进入老年公寓,接受工作人员的生活服务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医疗保健,帮助他(她)们学会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他(她)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通过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托养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对托养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老年公寓入住的老年托养病人160例。其中城镇居民106例,农村老人54例;男68例,女92例;年龄66岁~105岁(81.30岁±13.39岁);文盲51例,小学86例,初中11例,高中及中专12例;自己负担托养费用者98例,子女负担费用者48例,五保老人14例;自愿入住公寓者87例,其他73例;选择标准:具有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的老人,且自愿参加。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调查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不能自理老人、临终关怀老人及家属,公寓工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本问卷由我院护理专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老人居住地、公寓现有配套设施情况、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各项护理内容的实施情况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内容根据健康教育材料,涉及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共26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问卷经我院护理专家反复审阅而确定,并经预调查测得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生活质量部分的测定采用李凌江和杨德森[1]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64个条目,代表15个因子,反映躯体、心理和生活功能3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因子分、维度分及总体评价分均以百分记,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另根据得分多少划分生活质量高低,得分≥80分为优,70分~79分为良,60分~69分为中,<60分为差。结果表明,其4个维度可以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1.3数据处理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值、标准差、频数及率对老年托养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病人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表1老年托养病人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无关;相关分析发现,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受教育程度高低呈正相比(r=0.290,P<0.01)。表2本组生活质量15个因子得分情况例(%)表3本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及各维度得分分表4生活质量各维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r)表4显示,在生活质量各维度与其影响因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之间建立假设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P值均小于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老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成相关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各维度功能越强,托养老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3讨论

本研究选择本院老年公寓托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文化、职业及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具备可比性。根据老年托养病人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托养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各维度功能越强,生活质量越高。

3.1老年托养病人的护理现状与健康教育情况当前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是总的趋势,老龄问题已是世界各国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在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突破1.3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2]。1993年WHO提出“健康老龄化”“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医疗保障、生活照料、自我健康、家庭婚姻、社区保健等问题,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巨大的压力。社区护理尚未广泛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不尽如人意,护理现状与老人要求相距较远;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不明确,造成不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流[3];老年护理费用较高,由于贫富差距,老人无法平等地享有健康服务;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老年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匮乏,都成为影响老年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差,因此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愈显强烈,而医疗保健又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高龄化和老年病人的逐年增多,对老人的护理服务也相应提高,以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局限,相当部分的老年人得不到适宜的健康保健,患病后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以致病情延误等,这些对老年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不利。

3.2老年托养病人的生活质量WHO对生活质量的解释不仅反映了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从生理需求过渡到精神需求),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还将生活质量界定为主观体验,既考虑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又弘扬了个性,而且涉及个体的健康、生理水平、独立水平、社会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强调了要研究生活质量的主观性同时,也强调了要研究那些在生活中被视为会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的所有领域。生活质量是对于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不但能表达个人对生活总体的满意程度及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而且为研究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比较的基础和评价的依据。对老年托养病人而言是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我有益于晚年身心健康、延缓衰老的精神与物质有效投入的总和,是托养老人对自己的身体、精力、家庭、社会环境生活等方面美满程度的主、客观总结和评价。医学上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状态,即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3.3健康知识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医疗的目的不仅是提高生存数量,而同时更应重视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影响老年托养病人的生活质量,托养老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疾病的增加,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托养老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广泛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保障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控制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托养老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全面具体地记录老人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老年托养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因人施教、因病施教,耐心细致地进行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把握老年时期的生活、心理特征以及老年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保健习惯和意识,提高生活质量。超级秘书网

3.4健康教育对老年托养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老年托养病人受教育程度低,老龄化程度高,护理专业人员少,对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掌握少,使老年托养病人健康保健知识比较缺乏,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托养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日趋下降。国内大部分研究表明:8%~10%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自理能力缺陷。为了整体提高老年托养病人的生活质量,对这部分老人加强护理是不容忽略的,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疾病护理支持以外,还要从照料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予关怀。人文生活是一切生活质量的基础,更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起点;老年人在家庭中地位、人际关系和本人身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婚姻生活是冲力,政治生活是拉力,情趣生活是活力;老年人受教育、讲学习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发展老龄产业,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对老年托养病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指导,使他们建立和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托养老人主观能动性,教育、鼓励老人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家庭的良好支持,促进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使托养老人的健康行为不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后使老人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高,越能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托养老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老年托养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老年教育论文篇(9)

从油田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江汉油田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在老同志中建立了20多个老年文体协会,基层建立了200多个分会,将老同志吸引到协会组织中来,油田老年大学兴办了各种培训班,每年招收1500多名学员,从管理处到基层管理站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体比赛和娱乐活动。如广场纳凉晚会、文化月活动、各种杯赛等,老年人天天有娱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通过这些文体健身娱乐活动,越来越多的老同志走出家门,动起来,乐起来,成为油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老同志在参与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既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生活,调节了身心,又融洽了人际关系,使他们消除了孤独感和失落感,重新回归到社会中,从而实现了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促进了社区和油田的和谐建设。

二、是老年文体活动可有效宣传企业,促进企地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和谐

老年教育论文篇(10)

2、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的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并可以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1]

3、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的步骤

3.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就是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一次健康测评,科学客观地了解个体身体状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纳入到健康管理系统中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人应该侧重于血脂、血糖及血流变的检查。

3.2健康评估及调理

根据体检结果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从整体上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了解身体处于何种状况,然后确定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3.2.1处于疾病状态

对处于疾病状态的老年人应确定病因,明确诊断,给予及时的就医和用药方面的指导,并给予营养指导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例如对于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要明确现在处于高血压的哪一级,并根据身体状况和血压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并在饮食和起居上对患者进行指导。

3.2.2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

对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应该从预防入手,在心理减压、饮食营养、运动保健、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理。例如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人虽然血脂、血糖及血流变检查是正确的,但仍然要注意定期复查,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并加强锻炼。

3.2.3处于疾病预警、疾病前期状态

对处于疾病预警、疾病前期状态的老年人应从预防和改善入手,把好饮食营养关,进行系统的膳食指导,同时配合各种综合调理方法,以调理不适的症状,恢复健康状态。例如对于血糖异常,但有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应该要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和锻炼,同时适当配合食疗,如多吃一些如苦瓜、山药等有一定降糖作用的食物。

3.3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上一篇: 工程教育论文 下一篇: 中医医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