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4 09:50:00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篇(1)

三河古镇,地处皖中名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镇区面积4.71KM2,辖区面积65.5KM2。境内丰乐河和杭埠河两大水系环绕镇区交汇后,东流巧公里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据《左传》记载,古镇史称“鹊诸”,有可考历史2500多年。现名“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丰富的水网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三河“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貌。镇区内渠塘纵横交错,商贸沿河成街,建筑临水而建,廊桥跃水相连,是典型的“皖中水乡古镇”。悠久的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给三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以古城墙、古河、古桥、古街、古茶楼、古名居、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而著称于世。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兼收古徽派建筑特色、囊括古建筑类型较完整的水乡古镇,其综合历史文化价值,当可和驰名中外的苏州古镇周庄相媲美。

一、三河古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1、历史价值。岁月茬蕙,朝代更迭。“三河”虽几易其名,但古镇在各朝代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显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军事重镇。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在此演绎了“鹊岸之战”。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大败湘军,创下了载人史册的“三河大捷”。至今遗存的古战场、古城墙、英王府似乎仍在诉说着那些硝烟散后的功过成败。“鸡鸣三县”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皖中商贸集镇的理想之地。透过现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铺宅,仍可遥想昔日的繁华。水陆兼备的交通要道,使其历朝历代皆为江淮区域交通枢纽重镇,现存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家族的粮仓、四川总督刘炳璋的三河房产可说明一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志士,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古镇。窄窄的“一人巷“、幽静的故居,依稀可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少年时学习、生活的情景。

三河古镇现存古建筑群以清末明初时期为主。完好的古街道有西街、南街、东街,街区肌理完整,建筑风貌依旧,保存2000多米长的青石板路辙印深深。目前,已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河大捷遗址—包括太平天国的城墙、英王府(即太平天国军大本营),全省最长的古街巷—包括刘同兴隆庄(清代),青阳分公司告示牌(清代),一人巷住宅群(含杨振宁故居,清代),郑善甫故居—鹤庐(民国时期),三县桥(清代)等。

2、规划肌理。三河古镇的规划以“水”为灵魂,水陆交织的街区充分利用了河、港、塘、溪、路的自然条件,巧妙地将城镇、建筑、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街区的基本格局是沿河成街,因水得镇,临水建房;以码头为端点、河道为边沿,随着岁月的流逝,辐射状衍生成数条古商业街。

三河的规划以“街巷”为骨架,支连众多窄巷,窜起成片民宅,纵横交错,分布均匀。街巷宅院相对规整,有中心轴、方向感、边缘界定。只是有些宅门因风水关系稍有凹凸转折。造型各异的石桥与街道的交汇节点,往往是茶楼、戏台、铺地等公共场所,空间转接自然,高潮迭起。古商业街道空间尺度适宜,渔俪延伸,店铺、民宅、酒肆随形就势分呈两侧,各商号标新立异的招牌点缀得古街热闹繁华、多姿多彩。又因是水灾多发区,三河作为古时军事重镇,防御性也是其规划特征之一。深而宽的河道,既有供给货物的功能,又有防御的功能。在窄形市镇的两端修筑防御工事—城墙、炮台,使整个市镇宜攻宜守。

从三河镇现存古迹来看,有着朴素的规划意识,商贸、防御、文化特征突出。而建筑、河道、桥梁及市井百态则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景象。

3、建筑风貌。历史上的三河地处江淮之间,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南北文化在此冲撞、交融,形成“皖中”文化,故其建筑风格南北兼容,别有特色。大王庙、城陛庙、万年台、英王府等公共建筑宏伟、庄重、色彩鲜艳,更具北方建筑风格和官式建筑特征。而民宅、商铺小巧、简朴、色彩素雅,更似皖南的建筑风格。

古街两侧的铺宅始建于清初,成型于清末民初。商住特征明显,多为一、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块状,二或三进庭院。从街至河道依次为铺面、作坊、宅、储藏(如有二层,则一楼宅为厨房、餐厅,二楼为住宿),底层空间通透,如刘同兴隆庄。铺面、作坊因所售商品及生产工艺不同,柜台或当街设置或在室内两侧设置,沿街一色红色板门。因商贸繁荣,建筑也较早地吸收了泊来文化;二层以走马专心廊为平面交通;沿街立面各家铺宅间以简化了的马头墙分隔:门楼、窗眉、扶手等细部造型朴素,突出实用性;墙面以清水砖为主,灰墙灰瓦,红色门板、彩色招牌点缀其问。有韵律,有变化,形成一幅清末皖中古镇的繁华街景。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人文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河的饮食融南北之长有独特风味,品种丰富,创造出享誉四方的三河土菜品牌。目前开发有土菜系列、茶干、米饺、米酒等;三河民间文化繁荣,主要有闹花船、车上轿、河蚌舞、花旦、兰花等传统节目,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起源并流传皖中地区的庐剧,是全国知名的地方戏剧种,创始于200年前,唱腔兼收民间小调、越剧等曲调,丰富、圆润,深得民众喜爱;三河镇的传统手工业发达,其匠人制作的羽毛扇、木杆秤等手工艺品制作考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河镇现存古建筑核心区面积达8.7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460M2。区内街巷格局完整,传统功能健全,韵味和肌理依然清晰。以现存较完整的西街、南街、东街为骨架,前店中坊后居的古建筑为街景,以原有建筑功能和特色传统商品为依托,再现了古时三河的繁华与生活原貌。

二、三河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1、成立保护机构。成立以镇长为总负责人、文物、古建专家组成的保护领导小组,以城建、规划、文物、文化、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执行机构,以群众推选代表组成文保协会实行监督核心保护区的管理、城建、古建保护与修复、资金投人的情况,定期核实文保规划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并定期向镇民公布,形成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机制。

2、摸清古镇资源,建立基础档案。应在全镇范围内,深人调查,登记建档,内容包括:名称、位置、面积、年代、材料、历次修复情况、产权归属、价值特色、保护责任者等,实行挂牌保护,同时对建筑遗址的保护修复建设情况在公示栏中公示。

古镇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56(6)

作者简介:万迟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馆长助理经济师馆员

一、古运河镇江段历史变迁

镇江境内的运河,古称“徒阳运河”又称“丹徒水道”,全长42.6公里,始于春秋战国,是运河历史上最早开凿的地段之一。它南起云阳(丹阳),北由丹徒入江,是江南运河北段通河航道的雏形。丹徒水道的开凿是镇江人的创举,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太湖流域,成为先秦南北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秦朝入江口再度西移,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赢政为了加强对古吴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统辖,派三千囚徒凿断京砚山东南龙目湖中的长冈,使“水北注江也”。丹阳“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又记载云,“朱方后名谷阳(丹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改云丹徒(镇江)”。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镇江)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由于河道变迁,曾先后主要有过5个入江口,自西向东分别为: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目前,谏壁闸是江南运河主河道的入江口。

京杭运河的开凿贯通为镇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镇江段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古运河镇江段原生性的旅游资源大多已损毁或仅留地名,或因环境污染而使其内在价值大为降低,但两岸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沿河古商市井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二、古运河镇江段在当前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镇江市政府不断对运河进行整治改造,古运河水系的整体环境已大为改善:拆除了平政桥至中山桥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和沿河步行道路,岸边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在城区段古运河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并开辟了一些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活动。目前,将对古运河东段进行新的整治,范围为沿河30米宽全长约为10公里的区域。但总结这几年来古运河的改造实践,从政府实行的古运河整治的措施和现状来看,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环境改造上,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为公众开放的公共性,没有均衡考虑公众与开发商的利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些是目前古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的问题所在。

(一)水质与滨河绿地不够完善

古运河的水质和两岸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自解放以来,由于沿岸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无控制排放,古运河河水水质逐渐恶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镇江昔日碧水荡漾的河道更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尤其是谏壁段沿岸由于有索普集团、金东纸业等污染源,短期内水质很难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古运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镇江市政府针对古运河河水水质较差的情况,己实施了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古运河城区段的水质也已经大为改善。但随着古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进一步开发,未来对水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就目前的古运河各段的情况来看,只有古城区段的古运河水质经过整治后较好;城东段和城南段的水质都不能达到要求,还需要不断改善。

生态绿地是古运河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绿化用地经过改造以后会成为游憩空间的起点,而且绿地也将是古运河与城市区域联系的桥梁,优美连续的绿化带和河流结合起来能给人提供舒适宜人的游乐体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古运河边的滨河绿地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绿地面积严重不足,达不到城市绿色走廊的要求,绿地的公共性与可达性不强,沿河正在建设的如意江南等开发楼盘将滨河绿地划为小区的私有绿地,不对公众开放,市民一般不能到达。在谏壁段的工业用地中,一般都缺乏滨河绿带的考虑,绿化条件差,公共性差,可利用率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整治和改造。已建成的古运河绿化带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控制,绿地之间相互隔离,缺乏联系。同时绿地和古运河之间也缺少一定的景观衔接,造成了现在许多区域道路上不能见到古运河的缺憾,也造成了绿地的可达性不好和利用率低等不足。加上没有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衔接渗透,景观缺乏深度,使得滨河绿化带变成了区域内孤独的一条线。

(二)河道环境良莠不齐,沿岸建筑失控,古运河货运码头对景观破坏严重。

目前,在两岸环境方面,西门桥至南水桥段的改造,虽然大大改善了环境,却失去了很多古运河的风貌。沿岸用地被用于进行房地产开发,大批住宅楼沿着古运河成排成片地竖立,破坏了古运河的风貌。而且这些住宅小区临河景观的改造只限于小区范围内,其他临河段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周家河地段还有垃圾收集站处理厂等严重影响运河景观和整体环境的设施,应及早予以搬迁。此外,整个古运河水域还没有禁止货运,谏壁段沿岸的工厂企业有许多在古运河上都设置有配套的码头,这些码头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不仅容易对古运河水质造成污染,还大大影响了沿岸的风光。目前由于经济调整的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关闭,码头也随之荒废,无人管理,严重地影响环境。

(三)滨河空间的亲水性与空间活力不够。

古运河镇江段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水系,代表着运河平常的水面,和城市的地面有着3.15米的高度差,现在运河地段的堤岸一般都为垂直状态,很少有接近水面的阶梯和亲水的平台。目前古运河河岸已经以河滨公园的形式,形成亲水广场,但景观处理较为生硬,没有形成良好的亲水界面。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和连续性也存在问题。古运河沿岸的城市道路大都为车行城市支路,且紧邻河堤,车流量大,交通混杂。过高的车流量在客观上对人接近滨水区域造成阻碍,降低了滨河空间的可达性。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如如意江南等更是将滨河的区域纳入了小区范围内,割裂了古运河和周边城市空间的有机性,同样也形成了并非连续的岸线,使公众难以接近运河水面,公共拥有性和视觉通透性差。

其次是滨河区域的空间活力不够。空间活力是指景观空间对人的活动的吸引力,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空间本身吸引力,其次是景观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即周边设施对空间活动的支持能力。目前在古运河的整治工程中,绿化是增加了,环境也有了好转,但是相应的公共活动和功能空间却没有增加。河滨公园与珍珠广场虽然新建了向运河水面的开放性的亲水广场,但是附近却没有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活动自然无从开展,致使运河在市民心且中的印象与地位均受到影响。

(四)沿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用地功能布局混杂。

根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古运河镇江段沿岸目前三种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结构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对于发展古运河旅游业、房地产业、都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都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以前古运河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古运河沿岸的用地功能繁复杂乱,布局分散。居住、工业、码头仓储等用地穿插分布,功能分区不明晰,多时代低价值建筑共存。目前古运河西岸的主要问题是商业用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不能起到活跃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而古运河东岸的历史建筑较少,用地性质和格局主要是工业生产用地和仓储用地以及一些企业职工宿舍,随着近年来一些老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闲置产业建筑的增加和公路条件的快速改善,许多厂房因为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多已停用或等待拆除,这些建筑因紧临运河,严重影响古运河的景观和整体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区。目前东岸有一些房产开发项目等已经实施,但由于整体规划的滞后,这些项目缺乏整体方案的指导,相互间缺乏足够的分工协调,某些方面存在局部化、个别化的倾向,不利于运河整体形象的树立和功能布局方案的贯彻实施。

三、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的建议

(一)功能定位

古运河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三大类。其中经济功能又可以分为交通运输、旅游休闲、商贸集市和水利功能等。文化功能可以分为文物鉴赏、史学研究、建筑文化、运输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和民俗文化功能等。生态环境功能也可以分为生物多样、气候调节功能和环境景观功能等。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的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商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诸功能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一面,还存在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影响的一面。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能得到发展;反之,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得不到发展。但交通运输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文化功能越强,就越能发展旅游商贸和房地产功能等,起到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文化功能强弱,对水利功能等基本没有影响。交通运输功能强,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交通运输功能过度发挥而不受外部约束,又会影响生态环境功能和房地产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各功能可以兼顾的因素,又要遵循功能更替的规律,还要注意功能之间的相互;中突问题。考虑到古运河功能的历史惯性、镇江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古运河诸功能之间内在的功能互补性,把古运河功能定位在以创新为主,一方面对交通运输等有价值的传统功能加以开发,使之得到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休闲、生态环境、商贸房产等有价值的新生功能加以策划开拓,使运河历史文化得以续写新的篇章。

(二)指导思想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项关系到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设定一个高起点和高标准。根据功能定位,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宜确定为:以规划为先导,以整治环境为基础,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定位依据,使古运河与镇江城市性质定位相吻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的策略,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商贸旅游活跃的可持续发展的运河经济带。

1、以规划为先导。“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是一条基本法则。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也不能例外。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建设,要通过编制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来实施。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规划应从宏观整体功能定位、形象策划和规划布局入手,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以基础研究为起点,开展后续的地段规划和策划,以保证沿河地带的统筹开发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更要立足于长远。要从“建经济强市,创山水花园城市”的高度来规划运河及沿河地带的开发与保护。

2、以整治环境为基础。鉴于古运河镇江段的环境状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已经刻不容缓。没有环境整治的好转,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就无从谈起。环境整治在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是一个基础工程、难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古运河环境恶化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回天无力,所以必须各种措施齐头并进,坚持疏浚与截污相结合、引水与排水相结合、净化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古运河的环境。

3、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功能定位和功能更替的依据。古运河镇江段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以单项功能的演变为依据,更要以结构性的功能演变为依据。在古运河镇江段功能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在不可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时,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得古运河的功能变迁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4、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运河的环境整治是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前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有效地促使沿河地块的增值,因此,古运河进一步开发的资金完全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吸取房地产开发中的“以路带房,以房养路”的成功经验,充分盘活土地存量资源,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沿河地块,以运河沿河地块养沿河地带开发”的策略。

(三)开发构思

古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是镇江具有“垄断性”的文化资本。其开发构思要点是:

1、树立“人・自然・人工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思想,从城市大环境系统着眼,以人为主体,以古运河文化、城镇历史文脉及现状环境为基础,确立“人・风景・人文及城镇环境融合”的模式,制定具有环境特色的规划。

2、突出保护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环境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历史画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寻求新时期的文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保护自然景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既要创造以河流为主体的流畅、开放、松快的空间环境,满足现代人向往变换生活环境、回归自然的追求,又能合理安排居民居住格局和科学处理生活废弃物,以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整体环境的综合效益。

4、确定“南山北水、运河相牵”的主题,激活“城市山林”,优化“一场两带四园六桥六埠”(运河广场:人文景观带、自然生态带;虹桥揽古、梅溪烟雨、仓廪临流、夹岗岚浮;枫村桥、千秋桥、虹桥、丁卯桥、借桥、锦波桥;千秋桥埠、借桥埠、归客岩埠、锦波桥埠、大运门埠、夹岗 浮埠)的景观格局。

(四)开发原则

1、起点高,操作性强的原则

强调起点高,即以新的观念、理论为指导,建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运河旅游区。同时也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下,制定由近期到远期的建设规划,力求做到起步工程就能与国内现代旅游市场接轨,避免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的毛病。

2、突出古运河文化主题的原则

古运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古运河文化旅游,必须坚持保护古运河文化和文物古迹的历史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的历史画卷和传统文化内涵。古运河镇江段风貌以京口闸附近的西津古渡街最为古朴,以西津渡为代表、云台山和银山为中心的“西区”是镇江的历史建筑博物馆。“西区”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有自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蒜山渡、金陵渡等古代渡口,有小山楼、救生会等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有全国唯一的元代过街石塔,有观音洞、紫阳洞、铁柱官等古代寺庙道观。既有清末民初的里坊街道,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建的租界,有明清时期独具江南风韵的民居,更有多座保存完好的西方风格的洋楼。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港口、山林特点,是镇江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是难得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开发中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体现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古运河文化旅游中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今日的发展和未来的宏图,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发游人爱国奋进的民族精神。

3、整体开发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个整体。城市设计不应是线性发展,而是要与周围交通、城市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和环境设计等有机结合。由于古运河是条市级干河,流经城内多个地区,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与要求,故而协调工作更显重要。目前,市政府已经对西门桥至南水桥段进行了整治和绿化,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街头小型绿地,并沿着城市干道和步行林阴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但建设极不平衡,又没有统一风格,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古运河综合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正确定位运河地带的功能开发与景观环境目标,尤其是能否实施大手笔的整体开发原则。

4、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绝不能是孤立的,而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是发展,但要摒弃对土地高强度开发的方式和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的滥用,克服短期行为,要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项资源,包括水源、能源、土地等加以有效合理的利用,实行总量控制,使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强调生态、资源、环境的平衡与统一。

5、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要坚持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一方面要从古运河与城市的整体历史沿革出发,另一方面要根据各段所在区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未来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开发,以发挥区段特色,形成文化落差。

(五)开发目标

近年来,镇江政府不断对运河城区段进行整治改造。在古运河古城区段拆除了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桥梁和沿河道路,岸边广植树木花草,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并对古运河沿岸的驳岸进行石砌改建,搬迁了1700余户居民,形成了10公里长的城区段古运河沿河绿化带,开辟了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弱化古运河镇江城区段的货运功能,增强古运河作为城市“绿肺”、文化、旅游等功能。但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改造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也就使得目前的开发成果还不尽人意。这些改造措施大部分是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在整治沿河环境后,新的现代住宅小区大量出现在古运河沿岸。而房地产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这将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通过仔细考察,笔者提出古运河综合开发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古镇文化论文篇(3)

双洋镇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水(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双洋镇区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双洋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在乡镇南边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传统社会中有利于“发科甲”的布局。

1.2传统建筑分布

双洋镇区由城内、城外、东洋与西洋四个村组成。城内村为宁洋老县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与城门,城内原设置有县署、兵营、坛庙、街市、亭塔、桥等,一应俱全,现仅存文庙大成殿与关岳庙、先农坛等。由于生活、生产、交通等方式的变化,城内村整体风貌破坏比较严重,古城的风貌基本丧失殆尽,仅保留了少数古建筑单体。目前古镇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主要是东洋与西洋村。东洋村位于城内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内村的西部,三个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东、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较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了田园野趣。道路是随着民居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蜿蜒曲折,充满了变化。

2双洋的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2.1耕读为本,重农轻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读为本”、“耕读传家”是绝大部分双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的人生理想使得双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传统社会双洋建有文庙一座,不少家族都设有学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积约480m2的赖氏学堂最为有名。不仅如此,各家族族产中有族产用于奖励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别是考中举人、进士、贡士的,还在祖祠大门口竖立石条旗杆加以旌表。科举废除后,各家族有族产的小学毕业生,可领取一定的“书香谷”,参与祭孔时,也可领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对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这是中国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双洋人也不例外,当地分祭祖、祭墓两类: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举行。祭祖时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长辈充礼生唱礼、读祭文。祭毕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扫已捡了骨骸,经择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台、墓碑的祖墓。此外,双洋保留较强聚族而居的传统。各姓族纷纷在城区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来住在乡下的,也多往城里迁,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东洋村吴姓人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姓赖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赖姓、郑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邻近。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无疑加强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认同。

2.3的多元性

双洋百姓信鬼神,但没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间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头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几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时,家人生病,少问医吃药,多抬菩萨来家,请神汉跳神乞药。在宗教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职业道士为人驱鬼、镇邪、消灾、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长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称为“曹泗公”,有“不怕宁洋人,只怕宁洋神”之说,这“神”就指“显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传人宁洋城,建立宁洋堂会。1902年教会在下桥买下原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做礼拜堂,1925年在此办私立维新小学。宁洋教会属闽南基督教北溪支会不时有美籍牧师前来巡视、布道,基督教在双洋、赤水、安坑、徐溪发展有部分信徒,总计不上百人。

2.4节庆习俗

双洋主要的节庆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为天公生日,各户有杀鸡、蒸年糕敬“天公”,这天不可挑尿桶浇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户户立煮面条吃,传说立夏吃面壮身骨;立冬,农户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赠送,以庆丰收;冬至,户户用糯米粉搓丸,泡红糖汤水来敬祖。此外,当地还有迎龙灯、舞炮龙、迎竹马、舞狮、采茶灯、花船、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遵循传统的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礼数。

2.5民间文艺———汉剧团

双洋人喜爱汉剧。1914年城内北门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大罗天”汉剧班。由老演员赖魁玉、杨地教戏,有30多位农民参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员曹天兴带头捐出大米一石,再组班学戏。除原来“大罗天”老演员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请龙岩人林景前来教戏。戏班更名为“新景天”。后因地方动乱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龙岩汉剧老艺人林阿发(丑角出身)流落双洋定居。一批爱好汉剧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请林阿发教戏,“大罗天”、“新景天”的老演员参加辅导,至1949年才停止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来汉剧班基础,组成“宁洋业余汉剧团”。1959年改称“双洋公社文工团”,1960年文工团改组为“文工队”,恢复汉剧演出。“”开始后,剧团行头被烧毁,直至1979年仍由吴厚坤负责恢复汉剧活动,更名为“双洋汉剧团”。1982年剧团整顿后由陈国盛任团长,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从“大罗天”到“双洋汉剧团”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双洋,汉剧没有中断失传,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汉剧是双洋古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双洋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宫庙建筑

文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该庙原占地面积3000m2,由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与明伦堂等建筑组成。现文庙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为小学校舍,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m2,面阔五间,进深14m,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四周回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檐下施以彩画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额做成八字三开间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比较精美。屋顶上以嵌瓷为饰,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书院建筑

旧时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办的,家塾是姓族自办的。如东洋的赖厝、吴厝,西洋的赖厝、邱厝都在住宅边附建“学堂”,供子弟读书之用。赖氏学堂为西洋重要的学堂,坐北朝南,大门偏在东南面。中轴建筑由下厅、天井、大厅、正厅、后土、围墙组成。大厅前伸出一个拜亭作为学生学习之处,天井中种百年铁树、茶花,环境好。外墙漏窗精美。宅内厅堂为墙体承重,构造简洁,但拜亭的构架极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与厅堂前廊的双步檐廊联为一体,施以减柱造,空间较宽敞;减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随梁枋、坐斗与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细,很有艺术表现力。该宅屋顶飞檐翘角,脊中红砖透雕各种纹理,天际轮廓线十分优美。柱础为镜鼓状,简洁大气。挡溅墙部位的彩绘也很细腻,色彩鲜艳。

3.3民居建筑

双洋古镇原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现存七十多座,多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内、城外、东洋、西洋村四处,其中尤以东洋、西洋两村,是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为数众多、保留完整、不同时期的古民居,与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双洋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进程。

4双洋古镇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现存的双洋民居从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为合院式民居。双洋合院式民居根据开间的大小,有两房一厅的叫“三间起”,四房一厅的叫“五间起”。厅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间低于厅檐的小厅,称“东厅”、“角间”。天井以出建围墙,置大门。也有左右两侧多加护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厅坪外加横厝,设两重大门,大厅有前厅、后厅两进,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围墙等,后土与围墙多为圆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平面格局。这种占双洋古镇传统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厅暗屋”为其特色,即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婚丧嫁娶的场所,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左右各两间为卧室,从属于主体部分,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或槛窗取光,室内较暗。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双洋民居结构有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的典型特点的两种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民居型的民居则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构架。双洋民居内部多以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围合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基本上不承重,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种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较轻的次要短柱则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构造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居往往在门厅中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厅堂或护厝中采用硬山搁檩的做法,直接将檩条搁在山墙上,以墙承重,仅在厅堂的廊檐部位实用抬梁式的木构承重的做法,这样可以节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双洋古镇民居建筑注重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画装饰随处可见,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装饰,数量众多、题材丰富、技艺精湛,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保存完整,人物及动物形象等破坏极少。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铺地。民居中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砖雕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民居门额上以及屋脊上。双洋民居内部装饰中木雕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为例,门厅为“凹兜”式,一对垂花柱精美;门厅内明间五架抬梁,减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厅堂为墙体承重,厅堂前廊檐进深三步,施抬梁式构架,廊檐与厢廊中间以小披檐过渡;廊檐下的瓜柱、随梁枋、穿枋、挂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镂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两侧小披檐下各施一对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动,特别是那一对鳌鱼吐瑞透雕形神具备。窗扇上雕刻草龙盘成的“寿”字纹,构图巧妙。脊梁,太师壁上的月梁状额枋、雀替、坐斗与丁头拱等部位的雕刻与彩画也十分精美。(2)铺地铺地是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一大特色。自院门入口开始处就会发现用鹅卵石精心拼砌的铺地,在雨坪与天井的中间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种装饰图形,如四碗菱花、“万”字回纹、铜钱纹以及连方纹等纹理,十分精美。

古镇文化论文篇(4)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of Wufu, which is the birthplace of Zhu Xi,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However, such an ancient town is moving towards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Place Theory will be employed to re-plan the layout of architecture, courtyard, streets and open space. The historical town will flourish again via maintaining the particular style and features of Wufu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ound.

Keywords:place theory;context;special plan;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Wufu tow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74-02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在城市化的热潮之下,历史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反而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死亡。以武夷山市五夫镇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规划和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匮乏,建筑年久失修,破败现象严重,新建建筑缺乏必要的规划设计,正逐步蚕食着古镇。笔者以场所理论为基础,在保留地域人文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夫镇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更新。

2 场所理论与历史文化名镇

2.1 场所理论

《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作者罗杰・特兰西克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图底理论、连接理论相结合,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与物质空间丰富的内涵,对城市文脉给予回应。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场所理论”比物质-形体分析前进了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2.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环境风貌体现着城镇的文化与历史内涵,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应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城镇整体环境的各部分以创造具有文脉内涵的场所,其方案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空间的灵活性。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城镇文脉的延续性,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3 五夫镇现状研究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具有闽北传统村镇形态,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素有“邹鲁渊源”之称。一学宗师朱熹在此生活了50余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古镇特有的理学教育环境,以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朱熹手植古樟等为代表。当地的武夷文化,以古闽越文化为背景,中原文化为核心,外来文化为点缀,融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南北交织,中外并蓄,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夫镇中主要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和东北方向的新城,居住人口流失,大量建筑空间闲置,社会活动趋于消亡,古镇逐渐趋向衰败。同时,镇中随意搭建现象比较普遍,且建筑密度大,占用开敞空间,破坏了整体建筑肌理。城镇的发展也导致古镇边缘建设与其内部环境不协调,使居民对传统古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降低。

五夫镇部分街巷空间杂乱无序,随意性大,系统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见图1)。主要街道如兴贤古街、朱子巷等,以步行交通为主,机动车无法进入。古镇主要公共建筑沿兴贤古街布置,主要是商业功能,但是多为小规模作坊经营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降低了当地的居住环境质量与生活空间品质。古镇内公共服务设施欠缺、不成系统,且布局杂乱无章,如缺少公共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电线乱扯乱接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排水设施老化,影响居住质量。

4 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场所理论的应用

历史的发展使五夫古镇留下了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在这些建筑的物质躯壳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当地的历史特色、地域特点,适应当地气候,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观,是武夷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了使五夫镇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为了保持五夫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复兴古镇区势在必行。武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针对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从古镇整体环境、现状出发,试图对历史文脉、人性需求和场所本质予以呼应,实现新旧建筑和空间在已有城市肌理中的融合,提升空间质量,丰富建筑功能,以改善居民生活,发展旅游业。

4.1建筑及院落空间

通过对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使五夫镇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从而增强城镇的识别性,界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五夫镇的历史建筑是朱子理学盛行时期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对于当地重点历史建筑如兴贤书院等,恢复理学学堂的功能,成为理学研讨基地,展示耕读及理学文化。作为重点保护文物的独立的古建筑应与周边的传统民居有机结合,形成簇状空间。

古镇的闽北传统民居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屋顶成片,颇有气势(见图2)。对于空置的建筑单体,可以改造其内部空间,增加新功能,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家庭式商业开发,如家庭旅馆、家庭茶楼、农家乐等。这样通过保护其物质遗存保留了场所特色,通过复兴场所的记忆和再生经济活力又延续了其特有的场所精神。

新建建筑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符号,达到风貌的协调统一。对于规划的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其形式可仿造兴贤书院,八字墙装饰精致浮雕,陈列五夫朱子文化文物、农作物、五夫特产、老家具、农具等。

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大都有多重院落,既有单轴线式,也有因地形而灵活布置的自由式。对院落建筑群中的院落空间实施恢复性的整治,拆除院落及庭院中搭建的建筑,恢复完整的院落空间、对院落空间地面进行重新铺装及绿化。铺装采用传统的铺地材料,绿化植物选用乡土植物及当地庭院常用植物。

4.2街巷及开敞空间

街道作为城市文脉中的空间元素,可以提供混合功能和社会交往,将公共和私人生活融合。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应完善古街体系,并延伸至新区,形成新的景观街道体系。保留街道原有形态、格局、位置,整理街巷体系,疏通巷道,使古街的鱼骨状街巷格局更为清晰。维持古街巷亲切、人性化的尺度,为街道游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形成连接性较好的步行网络系统。整修古街青石板路面,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沿兴贤古街两侧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尺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日后商业和旅游发展带来的对城镇风貌的破坏。对严重影响老街传统风貌的建筑要拆除重建,拓宽局部街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恢复老街古色古香的风貌韵味,数百米的古街串起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五夫镇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由此建立居民的乡土意识,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见图3)。在潭溪的两侧利用开敞空间建设游览步道,发展商业街,设置商业网点、手工艺作坊、地方特色店、家庭式旅馆、餐饮设施等,提升古街活力,增加游客驻留时间。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系统来建立社会生活,这个场所既要具备与城镇文脉相呼应的场所内容,又要有与周边环境相区别的有可识别性的边界。在古镇中增设街头绿地、 公园、 生活性广场等,吸引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为人们提供交流、见面、休憩的场所,增强街道空间的活动能力(见图4)。利用雕塑小品,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建立起人与古镇的情感联系,使五夫古镇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识别性。保护汇集于五夫古镇的两条溪流――潭溪与籍溪,将自然山水与农田景观引入到城镇中,改善五夫镇的生态环境,优化城镇景观。在五夫镇古镇区南端,规划新建一处宗教公园,这不仅体现了当地宗教的文化内涵,并且也限制了城镇向南部的扩张。

4.3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表达了场所独特的特质,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体现场所精神的空间是包容和多元的,过去与现在的物质空间建设通过丰富和层叠的混合方式结合。自生且演变中的城市形态,其场所如同历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仅要依托于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更要发展新的具有感情内涵的空间场所。一方面,要挖掘五夫镇的理学文化、闽越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利用闲置地营造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并且在节庆日子里举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们对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延续城镇文脉,增强古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曾经代表古镇重要产业的场所,在恢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例如对于极具当地特色的烤烟产业,结合烤烟楼建筑建设景点,作为当地旅游特色之一,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场所理论的应用可以避免历史文脉的丧失。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古镇原有的场所精神,在保留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五夫镇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古镇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22113.

[2]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阮仪三,王景慧,王琳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古镇文化论文篇(5)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指旅游地发展演化的过程。目前,被公认并广泛应用的理论模型是Butler(1980)提出的;1990年,德伯格以巴哈马天堂岛为案例,研究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2005年,Mooreetcz在对岛屿旅游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2012年,Kozak以土耳其为例,细分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就国内而言,张文(1990)提及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此后,国内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许春晓(1997)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地三者概念的界定,进一步论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保继刚在1998年对该理论发表论证,他认为该理论对旅游地发展规划采取改善措施,实现旅游地系统提升,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效忠(2004)研究支持该理论,并总结到出许多旅游产品从发展起到衰落期也不一定是个完整的过程,许多景区也会出现中途衰落的情况。2013年,许静娜从动态视角研究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演变能力,并讨论其处于不同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学者大都从体验角度来研究古镇的旅游开发。国内古镇开发主要有以下方式:以风景名胜区、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和以品牌旅游线路为依托的开发模式。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青木川古镇不论就其历史沿革还是服务功能,都符合古镇判定标准。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受影视作品、网络营销、广告大力宣传的影响,青木川古镇顺应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式,迎来发展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青木川古镇知名度,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刻不容缓,而旅游资源的整合必须基于对古镇发展现状和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准确认识。青木川古镇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顺应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仍未可知,但对景区所处阶段的探究对其在今后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预测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且多从广义上探讨理论而对理论的具体运用较少。本文将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其阶段,以期对青木川古镇开发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合理的定位。

二、青木川古镇发展背景

古镇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的差异迎合了当代游客猎奇的心理。继江南古镇之后,川渝古镇的独特文化氛围成为游客争相感受的又一目的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准确了解古镇发展所处的阶段,因地制宜,立足青木川实际,才能让青木川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木川古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及“鸡鸣三省”的美誉。青木川古镇地理位置及道路图见图1,其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由秦陇古栈道连接陕甘两地的交往。古镇不仅历史悠久,曾经还是羌汉杂居地区,始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它既是古代的商用码头,又是陆上集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木川古镇三面环水的独特地形。青木川作为秦蜀之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至解放年间,这里战争一直未断,造就了青木川的文化氛围。

三、青木川古镇发展现状及其生命周期

(一)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青木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生物资源在陕南一隅独放。作为明清古镇的青木川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当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古镇旅游接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县旅游人均消费水平也处于上升趋势。

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青木川古镇累计接待游客213.76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的36%;截至2014年年底,青木川旅游综合收入达8.0396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37.18%;全县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由2006年的198元增至2014年的420元,增长了二倍多。

(二)青木川古镇生命周期

尽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存在争议,但模型本身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给管理者提供长远的思想并揭示各个阶段的影响力。对青木川古镇而言,准确了解其发展现状和生命周期的阶段对景区本身的规划、营销乃至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定位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数据动态变化,从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出发,验证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

分析青木川古镇游客年增长情况(图2)并结合实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始于十年前,2006年前,青木川古镇几乎无人问津,由于当地旅游资源处于零散阶段,青木川被视为发展落后的乡镇,且险些被拆除。2006年,全年游客量仅3.2万人。从2006年县旅游局成立前到2008年,古镇旅游发展完全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特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青木川作为重灾区为全国人民熟知,并因其独特的建筑、文化、艺术、地域等旅游资源而享誉国内旅游市场;2008年灾后重建工作紧急展开后,游客数量开始增长,政府、学术界对青木川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当地人也开始关注旅游活动,并有当地居民加入到旅游服务活动,且游客数量增速加快。2007年至2014年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参与阶段的基本特征;2008年之后游客数量开始呈显著增长。分析游客增长率曲线特征,古镇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大致介于2008到2014年之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典型特征是游客数量增长幅度大,从近几年旅游发展过程看,这一阶段是游客数量增速最快的阶段,具有典型的发展阶段特征。

青木川旅游人数自2006年至2014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08至2010年为初步增长阶段,增长幅度较小,其主要原因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震过后,古镇引起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2010至2014年旅游人次呈迅速增长趋势,从8.2万人次剧增到2014年的102.37万人次,增长约12.5倍。这一时期,国内古镇旅游势头正旺,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开始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青木川古镇在顺应这一旅游市场潮流的背景下长足发展。

2014年前,大型励志民国剧《一代枭雄》未播先火,广大观众对剧中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产生了极大兴趣,小说《青木川》也吸引了许多读者前来旅游,这又是青木川古镇旅游人数剧增的又一重要原因。从青木川旅游收入与全县旅游收入对比柱状图(图3)看,青木川古镇旅游收入一直是宁强县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古镇旅游收入几近全县旅游收入的一半。不难看出,青木川古镇正处于旅游市场逐步扩大的新时期,且古镇旅游收入是全县旅游收入的重要部分。目前,宁强县政府对全县展开的三个旅游项目的投资中,青木川古镇的总投资额高达1 290万元,占年计划64.5%,将计划完成区域内酒店的改造、烟馆内的配布展、回龙阁步道维修;完善游客接待中心,配备专业从业人员。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青木川符合参与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的特征。

四、青木川旅游开发建议

青木川古镇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选择产品开发模式时,应合理利用这一潜在资源。为促进青木川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其迎来稳固阶段,突破停滞阶段,延缓衰落阶段,提出以下建议。

(一)“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

青木川在5.12地震后,“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在其发展中得到较好运用。“黑色旅游”可定义为:通过将特殊事件发生地“黑色元素”的典型化,再现“黑色”情景,使旅游者满足受教育、受震撼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青木川采用“黑色旅游”项目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古镇古色古香特色及周边景区,使青木川旅游业的开发面积增加;其次,其具有特殊文化气氛,因古羌文化与“草莽文化”极富时代特色,为“黑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了独特性。青木川古镇的核心市场在以西安为主的关中、陕南、川北地区。“黑色”元素主要集中为“山野原生文化”“草莽文化”“文学风情文化”和“地震灾难文化”等。“黑色旅游”的特殊性使它无法作为单项产品销售,基于以上文化氛围的特殊产品开发可以是文化交流活动,灾害知识感知教育。就青木川古镇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说,这一项目模式的运用则十分重要。

(二)巧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力

影视作品使青木川古镇的形象为全国人民孰知且使其广受欢迎。著名作家叶广芩笔下演绎的传奇古镇长篇小说《青木川》的出版发行,大大调动了游客对古镇的旅游欲望。2013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开年贺岁剧《一代枭雄》开播后,不论是剧中的人物形象、拍摄环境还是故事情节本身,都使得观众觉得眼前一亮,这样一处别样的小镇使海内外观众对剧中的“风雷镇”(即青木川古镇)充满了好奇,同时使潜在游客大大增加,电视剧播出后的游客人数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在这一时期,青木川古镇需抢抓机遇,在电视剧热播后开发与影视剧相关的旅游附加产品,如剧中人物经典服饰造型设定,现场实景情节还原,剧中主演人物形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这一积极影响力也是青木川古镇走向发展阶段的良好契机。

(三)增强旅游活动参与性

青木川古镇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三省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古镇在融合三省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类旅游活动,如“草莽文化”“民国文化”,在尊重历史原型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适合旅游者参与的野外活动,如野外CS比赛,在保证旅游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山野原生文化”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山野气息的旅游氛围;可充分利结合特色小吃,如辅堂宴、川北小吃等,打造当地特色美食,并结合蔬菜瓜果的时令和季节差异,开展采摘活动,使旅游者更进一步参与到当地的山野生活中去。陕南地区的旅游景区对演艺活动(如主题晚会)的打造力度较小,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单一也是过夜游客较少的重要原因,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特色专业的演艺活动也应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打造的大型主题特色文艺演出千古情系列、印象系列和山水系列都获得较好口碑。

(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聚集是区域内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需要在资源整合前提下进行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在一条旅游线路规划中,要尽量避免景点的雷同,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从游客满意度上满足其猎奇的心理,延续区域内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就青木川地理位置来看(如图1),因其毗邻剑阁县,广元境内的剑门关作为一个很具特色的山体自然景观,可与青木川古镇组成一条主题线路,甚至可以考虑开通旅游专列,形成区域内的特色主打旅游线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青木川古镇发展的动力,也为两大区域的合作共赢牵线搭桥。

(五)其他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虽然青木川古镇现存旅游资源颇丰,但旅游者到访的主要目的是到古镇内游览,且游览时间较短,集中在1-2个小时内。景区乃至周边缺乏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活动类设施较少。就客源而言,游客主要是周边市县的居民,且以不过夜游客为主。基于此种情况,青木川古镇要在提升旅游形象的同时,注重打造自身特色,开发出体现陕、甘、川特色文化底蕴的旅游参与性活动。汉中的特产包括“汉中仙毫”这样的陕南茶叶,青木川所在的宁强县本为产茶的重要县,近年来,其在茶叶加工规模上鲜有成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可在景区周边组织相关茶叶品鉴活动,以吸引茶艺爱好者。此外,在打造古镇文娱生活部分,还可组织包括歌舞演绎,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活动,在传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宣传绿茶产业,促进古镇经济发展。

古镇文化论文篇(6)

20世纪80年代,周庄古镇旅游带动了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古镇古色古香魅力的吸引,古镇旅游逐渐进入游客的视野,古镇旅游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古镇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和旅游与古镇文化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国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古镇旅游组织管理的研究和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驱动古镇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自然因素、历史及现代化因素、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对黑井古镇的风貌演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黑井古镇以及同类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黑井古镇概况

(一)地理区位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因盛产盐,故被称为“盐都”。位于禄丰县城的西北部,向东南至禄丰县城距离98Km,东至昆明距离200Km,南至楚雄距离75Km,成昆铁路、龙川江穿越全镇。

(二)景区介绍

黑井古镇历史文化悠久,自汉代开始各种文化在这里渗透,形成了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享誉盛名,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继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后,相继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镇”、国家AAA级景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名镇、云南旅游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等名誉;根据《旅游资源区划系统表》统计得到,古建筑观光资源占到43%、宗教旅游资源占20%、盐井观光占13%、民族特色11%、其他占13%;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古镇风貌依旧、历史文脉清晰,被誉为“明清盐文化博物馆”和“明清社会活化石”。

三、驱动古镇风貌演变的影响因素探析

黑井古镇有着优良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基础,但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冲击,古镇古色古香的风貌遭受到了一些破坏,文章就破坏古城风貌的驱动因素做一探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人们的活动也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制约。黑井古镇的各种建筑取材多以本地的红砂石为基本原料。光鲜的红砂石构成了当地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由于红砂石为沉积岩石,质地疏松,加之时间因素,久而久之,许多建筑被风化、侵蚀,如节孝总坊、文庙和当地的民居等。传统的木式建筑也由于保护不善,因年代久远,风化的迹象也日益明显。

(二)历史及现代化因素

现代化因素对古镇的风貌变迁也有着重要影响。

1、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设施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外来文化也使得民俗传统在镇中的保留越来越少。

2、工业化因素的冲击促使了新式盐场的建立,传统的古法制盐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工业化本身无错,但新盐场分散布局、无明确规划,破坏了古镇景观的统一性。

(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古镇风貌演变的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许多庙宇、女龙王李阿召塑像、武家大院古建筑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曾一度将红砂石路面改铺为水泥路面,这极大地破破坏了古镇的古韵风貌。

(四)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现代古镇风貌演变的主要原因。尽管黑井古镇旅游发展较晚,但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快较快,一方面,大量游客涌入黑井,对古镇的保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游客会伴随着污染的增加使景观丧失观赏性,另一方面,旅游规划的不当也会对古镇风貌造成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谈论

基于驱动古镇风貌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促进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然因素、历史及现代化因素、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分析了黑井古镇风貌的演变。鉴于保护古镇旅游资源的迫切性,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建立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风貌过渡区。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推进。

(三)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健全完善六大旅游要素体系

古镇文化论文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周庄、宏村和同里等一些传统村镇旅游的名声鹊起,目前中国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年历程,相关研究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扩展加深。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概况

1.1概念界定

(1)古村(镇)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镇)就是那些上朔源头在明清之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但学术界却对此存在异议研究历程,争议的焦点即是在如何定义“古”字上。刘沛林(1997)[1]认为古村(镇)是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镇);丁怀堂(2007)[2]认为只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村(镇)即为村(镇):一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被记忆在这个村庄里面;二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遗存包括物质的,还包括非物质的;三要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名村(镇)

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设置的一种保护制度,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村镇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又对此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认为历史文化村镇是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论文提纲格式。

(3)传统村镇

刘沛林(1997)[1]将古村镇与传统村镇进行对比,他认为二者基本是等同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陆林(2006)[3] 认为传统村镇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研究历程,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村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镇在概念上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传统村镇可以涵盖所有历史时期中保存完好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从众多传统村镇中评选出来的被专家认定为具有重大保护和纪念意义的传统村(镇)。古村落在时间上有一个区间限制,即明清之前的传统村(镇)。如图1-1所示:

 

古镇文化论文篇(8)

一、引言

体验经济的兴起和盛行,为我国古镇的发展提出新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古镇旅游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可归结为目前产品体验性不强,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目前,国内对于古镇体验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二、体验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也称为体验产业,它起源于美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

(二)国内外体验旅游综述

国外旅游研究者很早就对旅游体验进行了讨论与研究。Boosti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体验旅游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MacCannell(1973)则认为:体验旅游是对现代生活烦恼的一种积极反应,是现代人为克服这些问题而追求的一种“真实性”经历。

William(2006)对体验旅游做出了较为具体的界定:①体验旅游是全球体验认识进程中的一个分支;②体验旅游与体验经济密切相关,开发商将旅游产品重点从提供服务转向提供体验;③体验旅游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活动,让游客深入到当地的社区文化中;④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旅游;⑤难忘的体验是游客和开发商共同追求的目标,游客为获得这种体验付费,开发商提供能给游客带来特殊体验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对于体验旅游的研究要比国外同行晚得多。谢彦君(1999)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谢彦君教授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当时还仅是一家之言,并未引起学术界和业界足够的重视。直到2002年,以派恩和吉尔摩所著《体验经济》的中译本出版为标志,“旅游体验”命题才被广泛地提出。

全帅、王宁等(2004)指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维度和高峰体验维度构成,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体验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古镇旅游的研究情况

1、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古镇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古镇的旅游学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从本文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着力于从古镇居民感知、居民态度等方面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造成的影响,Brunt和Courtney(1999)总结了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Tourist-host interaction)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通过调查指出被调查者反映的感知影响与文献研究的结果是大体吻合的。

(2)旅游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发展旅游与保持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旅游学者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Kneafsey(200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法国Commana公社的旅游发展为例,尝试探讨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所谓“商品化动态”(Commodification dynamic)的因素。该研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经济的运作。

(3)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瑟厄波德(2001)认为可持续旅游是体验、娱乐和教育的组合,其重点是通过沟通与教育把主要利益相关者聚拢到一起,共同商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他还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会产生可持续旅游,因此适当的政府干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与国内相比,国外学术界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学术界对研究传统村镇(古镇)旅游地旅游者行为、心理特征就有相当的兴趣;此外,关于旅游与当地宗教、种族信仰是否相容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等等。由于这些内容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古镇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价值研究。关于古镇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价值的研究是国内古镇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少学者对我国古镇,特别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价值进行了总结(见表1)。

(2)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是学者最早关注,也是关注最多的。很多学者都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见表2)。其中:余华玲、周密(2008)通过对四川古镇的旅游前景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古镇应有相应的开发模式,指出开发小镇旅游资源,不论何种类型的古镇,都首先要保护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也就是要保护古镇的灵魂。熊侠仙、张松、周俭(2002)通过对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提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旅游容量过饱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并就正确处理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古镇旅游文化问题研究。历史文化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传统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悠久的历史沉淀让古镇的魅力无可比拟,也就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优势和价值,使古镇旅游开发成为可能。诸多学者针对古镇文化成因及古镇文化特色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见表3)。

(4)古镇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学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以具体古村落为个案研究对象,探寻其存在的妨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见表4)。

四、古镇体验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古镇体验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

随着体验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的变化,古镇开始关注游客对于古镇旅游体验的需求,并对古镇旅游进行体验化设计与深度开发,以满足游客多样的需求,为古镇旅游注入更多的体验性、参与性。

吴文智(2003)在分析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他认为以体验载体和体验内容为主的旅游产品体验是体验设计的创新基质。在宏村、西递的体验化设计中,他提出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是体验设计的两大前提,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的四个步骤,并且通过对附加设施、纪念品、感官刺激的辅助设计来提升产品的体验效益。

卢军霞(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甄别了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环境体验、设施体验和活动体验三要素的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结构模型,并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和意见。

余琪(2008)以西塘古镇为例,对其产品深度开发以及体验性产品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她认为作为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产品形式才能使游客深切地体会到西塘的独特文化内涵,也才有利于提升感知形象和突显自身特色,进而保持古镇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二)古镇体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古镇体验产品设计不当给当地文化和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风险。所以,在古镇旅游体验化创新中,要通过合理的体验化设计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防止对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破坏,并且要避免在某些旅游地体验化开发泛滥和低级化。

古镇旅游开发只是初步认识到了古镇的文化价值,以“修复旧貌”为主,缺乏体验价值,旅游者只能被动地看“山、水、人、房、物”构成的“古镇图”,而无法融入其中,旅游者找不到体验的感觉。

古镇商业化现象严重,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待游客。居民全变成经商的人,生计业态、生活状态全改变,加上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古镇韵味逐渐消失。

古镇领导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对于古镇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造成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

古镇旅游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就是致力于寻找产品差异,突出产品特色,摆脱恶性竞争。古镇体验旅游研究对于提高古镇旅游的品味、丰富古镇旅游的内涵、推动古镇体验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William LS.Experiential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athom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and Standards.2006.2(1):1-14.

[2]Brunt P.Courtney P.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493-515.

[3]Kneafsey M.Rural Cultural Econom――Tourism and SocialRel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762-783.

[4]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余华玲.周密.四川古镇开发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8(09).

[6]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7]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66-70.

古镇文化论文篇(9)

五凤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在四川金堂与龙泉交界处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向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凤古镇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清康熙年间开始兴盛,清中叶已成为川西著名的水陆码头,同时五凤古镇还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的故乡。[1](P.95)古镇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是成都市10大古镇中最后一个还没有开发的古镇,也是唯一的山地古镇样本。2004年5月,五凤古镇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12月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一、五凤古镇适用的旅游规划理论

(一)修旧如旧理论。这里所说的“修旧如旧”是指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又要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即“忠实历史,恢复原貌”。这一原理是对五凤古镇中的南华宫、观音堂、贺鳞故居等古建筑最好的诠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五凤古镇内岌岌可危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将其建设成为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景点。[2](P.258)

(二)原真性理论。原真性包括历史原真性,生活原真性和风貌完整性,即不仅要保护单体建筑,还要保护整体风貌环境,包括街区的空间结构,周边环境,与山林,水体和绿化的联系等,不仅保护物质形态,而且保居民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如保持贺鳞故居、老街建筑等原来的特色,不仅可以使游客体验旅游区遗存的历史文化特色,还可以与旅游区遗存的环境相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后发性理论。后起景区引进成熟的管理和技术,学习和借鉴其他古镇景点的成功经验,吸取其不足之处,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就有可能缩短其成熟时间,较快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后起的五凤古镇引进和吸收已经成熟的其他古镇景点的的管理和技术设备等,节约了自己开发的大量费用和时间,快速形成盈利能力,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自身发展的进程。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旅游开发中。[3](P.102)受旅游业长期开发模式与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许多景区的开发商强调短期内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和商业利润,这成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而五凤古镇在开发之初就强调古镇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古镇的后续发展支撑,处处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

二、基于SWOT理论分析五凤古镇

(一)优势分析

1.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4](P.122)迄今为止五凤古镇留有南华宫、三圣宫、贺麟故居等多处独具魅力的历史遗迹。其中,南华宫是五凤古镇内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距今200多年历史,过去是广东会馆,南派建筑细腻精致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三圣宫建于清雍正前后,距今200余年历史,是祭奉“三圣”(夏禹、商汤、周文王)的场所;贺麟故居曾是中国“黑格尔之父”贺麟先生的居所。这些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是五凤古镇文化产业发展之魂,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宗教文化和名人文化等提升了五凤古镇文化的内涵。

2.周边物产丰富,美食众多,深受游客喜爱。五凤古镇建于沱江边,以沱江河畔的乡土风味菜最具特色,也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贺氏烧鲶鱼、沱江酸菜鱼、沱江仔鲢;五凤古镇四季物产丰富,是成都夏季水果基地,樱桃、崭獭⒈】呛颂摇⒒平鸸等都是古镇的特色水果,其中久富盛誉的是黄金果,深受游客的喜爱。

3.优质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沱江号子”被列入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号子是船夫们在拉纤时所喊唱的一种劳动号子,是船夫们在急流险滩拉纤时所喊唱的一种劳动歌。千里沱江,浩浩荡荡,流域所在,富庶之乡。传承千载的沱江号子,以磅礴气势,深沉韵律,丰富内涵,彰显了沱江水运事业的繁荣,船工抢滩涉险的惊心动魄以及艰辛。沱江号子反映了沱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和自然风光,也是探究流域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的活化石。

(二)劣势分析

1.五凤溪的知名度远不如其他古镇,也没有一个可以概括其特点的总结语。在四川有很多同类古镇,如黄龙溪古镇,被称为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怀远古镇被称为竹编胜地;街子场古镇被誉为青城后花园;而上里古镇更获得南方丝路古驿站的美称。与这些拥有美名的古镇相比,五凤溪古镇的知名度要低得多。这也成为五凤古镇深度发展的一大瓶颈。

2.成都通往五凤古镇的公交线路较少,发车时间也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成都直达五凤古镇的班车主要是由成都五桂桥车站发出的,全程47公里,每天只有4趟车出发。而且发车时间也相对固定,分别是7:20、10:00、12:20、16:40。这就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使游客的旅游观光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3.周边无其他景点与之形成网点。许多古镇都可以借助周边景点带来较大客流量,如平乐古镇周边有天台山,上里古镇周边有碧峰峡,街子古镇有都江堰等,游客到这些古镇可以自由选择路线,在观赏古镇之余,还可去周边其他景点游玩。而五凤古镇周边没有其他大型的景点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缺乏与周边景点资源的联络互动,这也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机遇分析

1.政府部门大力宣传推广。在政府大力宣传和推广的前提下,五凤古镇的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如2014年1月,五凤古镇荣膺“四川十大旅游古镇”;2014年12月,五凤古镇半边街特色商业街区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成都市特色商业街”等。目前来看,五凤古镇的发展已经处于历史机遇期。

2.交通要道大大缩短旅游时间。正在修建的五洛快速通道,预计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车。[5]通车后,从成都到五凤古镇的车程将被缩短到40分钟左右,该古镇的旅游也将“破茧而出”,呈现井喷式发展;五凤古镇与洛带古镇同属龙泉山脉,为打造龙泉山脉旅游环线,从五凤到清水的公路已动工修建,而从清水到洛带的公路也正在整修,整条大道修建完毕后,从五凤到洛带只需25分钟,形成成都―洛带―五凤交相辉映的旅游环线;2008年建成的鸣阳大桥,使成都到古镇只有60公里,大大节约了翻山的路程。

3.相关规划的出台。2008年由四川著名古镇规划专家季富政担纲的五凤古镇保护性发展一期规划,结合龙泉山脉旅游打造及金堂县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机遇,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古镇核心区进行整体打造。此后五凤古镇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于2013年10月正式对游客开放,二期工程也于2014年10月开放。对于去过很多其他古镇的游客来说,五凤古镇是他们一个全新的选择。

(四)威胁分析

1.古镇内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而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就称为“同质化竞争”。五凤古镇生产的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景点生产的产品很相似,缺乏创新性。2.五凤古镇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为了追求利益而没有重视对古建筑的维护和环境保护,导致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愈多古建筑已经不能恢复原貌。3.与五凤古镇相邻的洛带小镇等旅游景点的推出,吸引了不少游客,也将五凤古镇很大一部分游客分流,这一点是五凤古镇需要愈加重视的一个威胁。

三、五凤古镇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市场或者区位优势,挖掘自身特色,进行深度开发,并且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寻找资源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3](P.101-102)五凤古镇要进一步挖掘其市场潜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设计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如码头怀古线路、古镇风情线路、现代农业观光体验线路、“千里沱江入画来”滨河线路、沱江水上娱乐线路,休闲美味度假线路等等。同时,景区可以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适当增加通往景区的班车,延长班车运营时间。

(二)深入开发古镇旅游特色产品。五凤古镇可以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活动,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发周边文化产品,特别是依托文化资源开展具有五凤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在每月的固定时间表演五凤古镇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吸引游客,使游客能够融入到五凤的人文环境中去,体验五凤古朴纯真的生活氛围。引导和加强特色土特产品的生产和包装宣传,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集中管理、规范化经营,丰富五凤旅游购物市场。

(三)坚持品牌战略,增强五凤乡村旅游唯一性和独特性。通过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规划打造一批线路品牌、文化品牌、景区品牌、节庆品牌、商品品牌和美食品牌。如凭借半山半街山江共生的独特地理优势打造“山江古镇”品牌;依靠五凤镇规模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资源打造“水果小镇”、“精品生态水果”旅游品牌,修建生态果园,并按当地水果的生长季节,在每个季节举办水果节,以此来吸引游客。同时重点宣传当地特色水果―黄金果,将它的医药养生等作用作广泛的宣传,并把它打造成当地特色商品。

总的来说,对五凤古镇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其本身的资源环境特点,防止照搬照抄。同时要对规划区域的环境容量进行合理的预测,防止过度开发资源或游客对环境过度使用。五凤古镇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产品、设计线路、装潢包装,叫响“文化牌”,可以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从整体上增强五凤古镇旅游吸引力,带动全镇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一系列消费,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功能,为提高古镇旅游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肖晓,余倩雯.成都金堂县五凤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实证研究 [J]. 新经济,2013(11).

[2]马炜,孙美G,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00).

古镇文化论文篇(10)

一、引言

古镇以其闲适的文化、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人们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古镇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仅是物质结果,而是一种伴随旅游产品带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感受。目前,中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较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深度旅游产品,满足不了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古镇旅游产品迫切需要转型和提升。

二、文献回顾

1.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最早对体验经济做出全面分析。他们认为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它的提出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孕育着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适应体验经济的快慢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张承耀,2005)。胡红梅(2007)认为,目前体验经济在经济发达国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旅游业作为最适合“体验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工具,其产品也趋向体验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过程及其结果的体验都非常重视(刘又堂,2005),旅游消费本质表现为旅游者追求旅游体验,带来旅游消费动机、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出游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王云良,2007)。目前体验式旅游市场尚不成熟,但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开发都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章尚正,钱晓慧2008),以观光为主流的旅游产品正逐渐让位于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参与性体验。

2.古镇旅游的体验化趋势。国内学者关于古镇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面也较广,主要包括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营销策略、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等。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的古镇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条件,在开发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王雪梅,2004)。

蔡家成(2006)认为,古镇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应多种多样,向文化性和体验性趋势发展;古镇旅游的类型存在梯层结构,在时序上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要努力实现体验旅游的最高层次,根据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体验旅游项目。何丽芳(2006)也谈到要深度体验文化,从建筑、环境、文化、民俗四个方面,阐述古镇旅游不能仅停留在最早、最浅表层层次,而是需要崇尚文化、关注游客参与的体验元素加入其中。同时,旅游者获得的体验质量越高,旅游企业从中得到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钱飞霞,2007)。

三、古镇旅游类型

1.以水乡特色为主。此类古镇的典型代表为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如乌镇、南浔、同里等,大自然和历史共同造就了江南水乡古镇。这些古镇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江南古镇建筑的亲水性,临水空间别有情趣;湖泊纵横为耕种渔桑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从而孕育了繁荣的古镇文化。古语有云:“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江南古镇的灵魂。

2.以古建筑群为主。如果说江南古镇是小家碧玉,则此类古镇是邻家大哥,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宽容,以古建筑群为主要特色,以安徽宏村、西递、福建泰宁最为典型。皖南古镇背依黄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翠,为一个风光秀美的盆地,完好保存着最有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在中国明清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福建泰宁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以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和尚书第建筑群声名远扬。

3.以历史文化为主。此类古镇以山西张壁、广西兴安、广东石湾镇为典型,除了优美秀丽的古镇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古镇依靠人工活动而赋予更多文化和历史底蕴,资源更注重历史性,当地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如张壁是中国现存的保存完好的一座融军事、生产、居住、宗教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古镇不大却集中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古文化地道、金代墓葬等许多文物古迹。石湾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南国陶都”,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4.以民族风情为主。此类古镇与上述类型的最大差别在于文化中融入民俗,以民族风情为主,兼顾秀丽的自然风景,以内蒙古室韦为代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里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和融汇,导致了悠久的室韦文化,是蒙古族发祥地,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如今的室韦还保存着古代蒙古族生活生存风貌,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给古镇旅游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古镇旅游开发策略

1.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目前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开发日新月异,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旅游产品仍以资源型为主,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如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完整规划的指导,开发粗放、经营粗放,竞争方式还处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现有许多旅游产品多为初级观光型,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未把旅游经济理解为体验经济。

2.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转换思路,提倡产品策划、个性化服务,重视对体验旅游活动的开发。根据上文古镇旅游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成观光、休闲度假、修学、科考、养生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应开发多种选择,以下几例可供参考。

(1)节事体验游。节事的举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可采用这一方式,如南浔有驰名中外的楫里湖丝,明清时代大批丝商的出现,可举办体现丝商文化的节庆,学习前辈们的经商之道,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儒商的理念仍具有借鉴意义。(2)美食养生游。古镇以闲适恬淡的生活为主,其饮食也以健康、养生、原生态为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家常菜,并融入到制作过程中,如江南一带有吃年糕,清明团,端午粽等习俗,参与其制作过程,别有一番乐趣,体验古镇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感受纯朴的水乡文化,将观光、休闲、娱乐、餐馆、体验等结合融为一体。(3)文化展示游。各古镇根据自身文化遗存特色开辟古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或其他方式展示古镇的历史、人文、民俗等,引导旅游者进行古镇历史文化、风情民俗鉴赏,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如石湾的陶瓷文化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4)探幽访古游。在古街古巷中进行探幽访古,感受传统简单的饮食起居,品味古镇的沧桑岁月,感悟人生,发思古探幽之情。如江南水乡古镇可采用这一游览方式,让游客自主地漫步在古街上,感受当年古镇上曾发生过或惊心动魄的事迹,或闲适恬淡的生活气息。(5)民俗风情游。品尝当地风味饮食,参与节庆、庙会、祭祖等民俗活动,或深入当地居民中间,体会民俗风情。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古镇室韦,可举办相关节日,让旅游者品尝风味菜,欣赏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体会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6)艺术逍遥游。古镇所处环境大多山清水秀,古建筑与山光水色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构成一幅幅优美静寂的图画,可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宏村古镇则应充分发挥其艺术特色,注入体验元素,吸引爱好艺术的游客和艺术家们前来旅游。(7)轻松度假游。清静的环境,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对长期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确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选择有特色的民居客栈住上三五天,在古镇古朴的环境氛围之中或玩,或闭目养神,或在周围散步、登山,使之达到放松心情、舒缓精神的目的。

总之,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丰富的文化遗存、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等,是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有关旅游部门应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采取适宜的体验旅游方式,充分展示古镇旅游资源的魅力,让旅游者更好地对古镇进行欣赏、理解和品味,融入到古镇的文化中去,达到满意的旅游效果。

参考文献

[1]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嘹望新闻周刊,2005,(7):61.

[3]胡红梅.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4-76.

[4]刘又堂.论体验经济与旅游个性化服务[J].社会科学家,2005,(1):147-149.

[5]王云良.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特征的六大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21-23.

[6]章尚正,钱晓慧.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趋向与旅游开发[J].宿州学院学报,2008,(2):4-8.

[7]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9):116-121.

上一篇: 师德学习计划 下一篇: 茶叶包装设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