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艺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36

建模艺术论文

建模艺术论文篇(1)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建模艺术论文篇(2)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建模艺术论文篇(3)

摘 要:在中国当下科学发展观的语境里,要持续建设艺术学学科、要创新艺术学导向方式与新成长模式、要将艺术经验与理性互证和确立完备理论系统必须关注和研究艺术学评价。研究构建中国艺术学评价学理与模型是当务之急。艺术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艺术学科整体学问的人文学科。艺术学评价是指人们珍视和判别与创造艺术学科意义的活动。艺术学评价模型是指人们依据艺术评估理论而建立的工具性框架或范式。艺术学评价模型搭建的理论是“诉求艺术意义发现评价理论”(指期望审视特定艺术意义呈现程度的概念)。艺术学评价的核心指标(一级指标)是:艺术公认性、学科学理、需求满足、实际消费、管理水平、艺术赞助、艺术学术、特殊行为。总之,本文主张建立研究评定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中国艺术学评价学。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评价;建模;指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开展对艺术学评价及其评价建模的研究,是艺术学学科建设深入和精确度发展的体现。中国的艺术学学科建设是到了由草创而至体系精细化建设的自觉时期。在艺术学学科体系精细化建设的诸多内容与环节中,艺术学的评价问题不可忽视。其中,艺术学的评价建模又是一个必须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对艺术学评价的前提、评价艺术学的理由、艺术学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建构,以及建议研究构建“艺术学评价学”等主题予以专题讨论。

一、艺术学评价的前提

要想对艺术学进行评价,必须弄清楚展开对艺术学评价的前提。即首先要明白地认知和理解艺术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事实或自在、艺术学的存在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在不清楚什么是艺术学之前,是不能开展对艺术学的评价工作的。不清楚艺术学为何物的所谓“艺术学评价”也是盲目的评价。

1、艺术学是一个新兴人文学科

艺术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艺术学科整体学问的人文学科。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学就是从现代学科视点审视而获得的一种门类知识。即,艺术学是艺术学科的总称概念。简言之,艺术学=艺术学科。因此,没有必要将艺术学划分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和“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之复杂概念。事实上,现在人们一提到艺术学的“一级”、“二级”问题就有点头晕。实践证明,对艺术学进行“一级”、“二级”的称谓划分,结果是让人们既不易识别艺术学,又不易传播艺术学。因此,我主张学习“教育学”学科对其范畴内涵处理编码的办法。“在教育学学科体系里边,对教育学历来都是整体推进研究的,也就是研究教育这门整体的学问。”①从实际来看,“教育学”作为门类学科概念,并不影响人们对教育学科之形而上体系内容和形而下体系内容的研究与实践。也就是说:研究“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育历史”、“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内容的学问与行为,并不专门叫着“二级学科教育学”。而研究“课程论”、“教学论”或“实践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管理”、“课外活动”、“教育技术与实践”、“微格教学”、“化学教育学”、“数学教学论”、“幼儿教学法”等内容的学问与行为,也并不专门称为“特殊教育学”。一句话,艺术学就是一种门类学科概念――关于艺术的学科概念。

作为艺术总体的学科群名的“艺术学”,是界别性指称概念。此“艺术学”的意思是关于艺术的学科话题,而不是关于物理学或非艺术的话题。本文标题《艺术学及其评价建模指标》中的“艺术学”意,就是“学科群名”或门类名的含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既有助于促进艺术整体学科的建设,又有利于展开对艺术整体学科的全面评价。

当然,如果一定要给艺术学给予形态或分类划分的话,可以将艺术学分为:理论艺术学和学科艺术学两大称谓概念和范畴。即,在艺术学范畴内从理论形态上去关注和研究诸如艺术哲学、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创作原理、艺术风格、艺术批评、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等内容,最多也只能将其概称为“理论艺术学”。而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子门类形态的专题研究,可以用“学科艺术学”称之。总之,我们不宜将艺术学复杂化。随着对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深入和精细,艺术学的学科研究者应将艺术学的知识和知识系统更加清晰编码,方便人们对艺术学的识别和传播。正如有专家所主张的:“艺术学英译应该统一理解为非纯粹而属于‘艺术科学’的基础上采用artistics似乎更适合一门学科名称。” ②

2、艺术学的存在意味指向

艺术学已经是人类学科分类中既存的事实知识。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分析讨论:艺术学的存在给我们揭示出了哪些学理性结论?艺术学存在揭示出的系列学理结论或艺术学内在规定原则,是有效开展艺术学评价的重要基础条件。首先,艺术学独立学科存在是意味着艺术无独立户籍游走时代的结束。当下,是到了将艺术学还原为它应该有的学科地位――门类学科――的时候了。那种,还让艺术学寄居“文学”学科门下的历史应该结束了。如果现有05作为学科门类“文学”的代码不变,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代码应该逻辑地编码为04最为适宜。③因此,将现有的0504代码的所谓“一级学科”艺术学更正为“04”的学科门类名称,是最为急切的学科建设任务。这也是艺术学存在的首要内在规定任务。

事实上,作为门类学科的艺术学之评价与作为所谓一级学科存在的艺术学的评价,在观念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其次,艺术学的存在是意味着艺术有自在的和人为的明确边界。这就明确告诉人们对艺术文化应该有珍视与欣赏的心态。非艺术创造者不能轻视或轻率地否定那些自己没有见过或看不懂的艺术创造行为或艺术作品。同时,艺术创造者也不能没有度地把自己随意的非艺术行为说成是艺术行为而误导民众。作为独立的艺术学学科,它自有内在积淀的学科学理和学科认识高度,任何人面对它都是有学识难度而生一定的敬畏心。如此,才能摒弃那种人为贬低和看不起艺术学科的不良认识观念与行为。这样也才内在地说明,评价艺术不能仅仅是个体的主观情绪认识表达行为。

评价艺术是有难度的。评价艺术学学科,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特殊教养评价。没有艺术学识支撑的艺术评价,是非艺术评价。一句话,不论是艺术创造者,还是欣赏艺术者都要在艺术边界内活动,都要遵循艺术的学科规律。这样,人们才能易于把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再次,艺术学的独立存在是意味着艺术成长的成熟度提升。艺术成熟度的增长,揭示了艺术学科有了纵深完善成长的基础。这也就内在地规定了当下艺术学人的工作任务目标是:努力促进艺术学科的精确度生长。可以说,讨论构建艺术学的学科评价建模指标,就是思考促进艺术学成长的实在路径之一。最后,艺术学的独立存在是意味着一切艺术活动有了守候的学科依据。无论是艺术教育的开展、艺术市场的建设、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艺术创造评价与艺术边界的拓展都有了自己核心的学科依据。

总之,欲有效展开艺术学的评价工作,需要清楚地认知什么是艺术学、需要明确艺术学独立存在的内在结论规定内涵。这样才能确保对艺术学的评价是专业的评价、是有信度和效度的评价。

二、讨论艺术学评价的理由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人们为了追求和获得对特定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创造。“艺术学评价”所要讨论的,也就是如何更好地认识艺术学存在的价值。艺术学应有功能发挥得如何不是轻易就能判断的。艺术学独立的根本理由是因为人类的需要。那么,艺术学独立后的情形怎样?艺术学满足人们特殊需求的程度如何?人们对艺术学需求目的与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如何?艺术学的价值表达如何?等等这些问题是需要测量和鉴定才能回答的。

从中国艺术学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艺术学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专家将中国艺术学成长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早期艺术学”、“中国艺术学的停顿期”、“中国当代艺术学”。④仅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当代艺术学”而言,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是有了恢复性和质的发展。但是艺术学总体成长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的。

著名艺术学家张道一教授在2007年就撰文讲:“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议论不少,艺术学的学位点也设立了很多,但整合研究的成果并不明显,就像‘拼盘’一样。” ⑤张道一教授明确地指出;“艺术学不是‘拼盘’。” ⑥2008年我在论及中国艺术学现状时认为:“说起中国艺术学的现状,一方面是太热闹。另一方面是太浮浅了。因此可以说,目前中国的艺术学是跌跌撞撞的、吵吵闹闹的、被人哄抢的、戏剧与悲剧同在的存在局面。” ⑦到了2009年,中国艺术学的状况又怎样呢?可见,我们需要时常对艺术学存在的正当性内涵予以判别。

当下中国的艺术学是到了将经验与理性互证和确立完备理论系统的时期,要实现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这样的目标,不能缺失艺术学的评价调控手段。具体说来,我们讨论艺术学评价的基本理由是:首先,艺术学成长所需的梦想与智慧来源于人们及时的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价值判断行为。⑧人们大量的艺术创造实验是特定艺术梦想的揭示,不断研究总结出的艺术原理是艺术智慧的反映。人们所获得的诸多艺术梦想与艺术理性知识是需要鉴别和判断与确定的。因此,如果不研究和确立一套评价艺术学的评判学说和机制,将不利于艺术学的有效成长。

艺术评价不是简单地判别谁好谁差。艺术评价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评价行为中创造和确立与肯定新的艺术价值。只有不断创造肯定和累积了艺术价值体系,艺术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存在的不可替代作用。其次,校正当下对艺术学混乱的认识需要评价参与有效地工作。当下关注中国艺术学的人,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的。关注者素养如此,那么对艺术学的认知、理解和建设的结果之差异就很大了。曾“有艺术学科的资深专家公开讲:仅就全国艺术学科办学的问题而言,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什么是艺术学科,并在努力地办学;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艺术学科,但在学着办。然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艺术学科却在盲目地‘瞎办’。应该说,这不是非理性的说法。目前,同样有资深的艺术学家也讲:我真佩服有的人胆子大,把无知到处贩卖。其所做的名为艺术学的东西并不是艺术学。

的确,专家们提到的问题是目前中国艺术学发展较为普遍的问题。比如:有的出版了名为‘艺术学’的书,事实上只是关于艺术知识的书,或者说就是泛行的‘艺术概论’模式的内容,而不是具有艺术学学科高度和体系的书,有的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既不能清楚地描述艺术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内涵,最终的学位论文选题也离专业有距离,或者说是非专业性选题,甚至有的以艺术学名义出场的人是对艺术学知之不多的人。” ⑨要校正和解决当下人们对中国艺术学的诸多模糊或混乱认识的问题,需要大力开展艺术学评价的工作。尤其是中国艺术学现实成长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艺术评价的介入和有效地工作。再次,中国艺术学的现实定位与长远定位成长需要评价护航。即,寻求中国艺术学新的生长点与发展模式需要艺术评价。有艺术业内的人常以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为由,认为艺术就是纯粹感性与模糊性的学科,时常弃绝对艺术的理性思考。有艺术业外的人,主观地认为艺术就是人们情绪一时的简单宣泄的杂耍学科而时常将艺术贬低而缺乏必要的珍视和尊重心理。

然而,那种常认为自己是从事艺术技术的人,自然就不会或不能对艺术进行理论驾驭的观点是错误的。那种认为艺术创作是纯粹个人的事情,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评价是非客观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绪评价之认识也是错误的。那种认为艺术不是高级知识集成的学科之认识仍然是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感性情感的直感认知方式,只是艺术的认识方式之一。艺术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艺术有作为艺术自在的基本学理。感知、理知和情知是艺术认知活动的基本方式与途径。没有理知的艺术活动是浮浅的行为。

艺术评价是充分调集人的理智因素工作的一种创造活动。艺术评价不仅需要客观,而且艺术评价还是一种教养评价。不掌握厚实艺术学理的评价只能是浮浅的认知行为。中国当下艺术学要寻求到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科发展模式,没有大量的评价理智活动是不行的。一句话,中国艺术学无论在何时的定位成长都需要艺术评价的有力护卫。据2009年4月的新闻报道:在我国“已经播出31年的《新闻联播》将首次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接受来自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普通受众等各方面的评价。”最后,作为正规的艺术学学科应该接受和经得起随时的检验评估。任何正规的学科都是需要经过多维度地检测、评估而成长的。艺术学也不例外,中国艺术学是需要在不断地科学评价中成长。所以,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不能缺失艺术评价这一重要的结构内涵因素。

三、艺术学的评价模型指标

在中国当下的科学发展观的语境里,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评价的参与。不仅如此,艺术评价本身就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结构内容。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的艺术学评价,不仅仅是行业的经验评价、不是专家的随意评价、不是领导的兴趣评价、不是从业者的情绪评价、不是外行的盲目评价,而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艺术意义发现评价。也就是说,艺术学学科的体系建设不是为了艺术学学科体系而建设体系,而是要为促生艺术文化生长茂盛而建设。因此,艺术学学科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发现和创造艺术的意义、促进社会文明的艺术化水平、促进人们生存和生活的水平。

1、什么是艺术学评价模型

认知艺术学评价模型的前提是首先要界定什么是艺术学评价?艺术学评价,即艺术学科评价,也就是对艺术学科的全面评定。因此,我们将艺术学评价界定为:人们珍视和判别与创造艺术学科意义的活动。对艺术学评价来说,对评价项目“喜欢”的评定是艺术学评价的一个范畴。其重在对艺术价值表达的评定。艺术学评价包含厘清值得“珍视”的艺术意义这一维度是不可忽视的。对评价项目“鉴定”的判别又是艺术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范畴。其重在艺术价值判断的评定。鉴别艺术价值和创造艺术价值,是艺术学评价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内容。

我们必须认识到:艺术学评价是一种特殊教养评价。艺术学评价不仅仅是鉴定被评价艺术项目或对象的好与坏、优与劣状况。而是要建立涉及珍视艺术、分享艺术、创造艺术的一系列评估概念与方法。也就是建立一套有效评定艺术意义与非艺术意义的评价思想、理论、原则、方法。人类生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意义化生存。⑩艺术学科也正是人们在追问生存目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艺术评价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发现评判艺术的意义,从而肯定艺术价值和选择分享艺术文化,最终实现自己的意义化生存理想。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人类“所有的行为举止,只要不是盲目地凭情感冲动行事或只是机械地例行公事的话,似乎都包含评价。评价问题与关于人类活动和人类关系的学科构造问题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把评价问题置于这样的背景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B11艺术学评价的衡量标准有:任务标准、环节标准、成果标准。

建立艺术学评价模型,是艺术学评价方法的具体体现。所谓艺术学评价模型,是指依据艺术评估理论而建立的工具性框架或范式。比如:美国政府在2009年4月24日就“公布了其对19家美国大型银行进行评估所用的框架”。B12还比如:我国有研究产业经济动态分析与政策研究的专家,在研究政府行政政绩评价课题时构建的评价框架就有以下一些体系性元素内容:“一、考核基本理念与原则;二、考评主体体系;三、考评指标体系构造框架;四、考核主要方式;五、考核指标体系、权重及考核标准制定;六、考核指标合成方法;七、考核工作基本程序。”B13只不过,搭建艺术学评价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有效的艺术学评价模型。真正有效和完善的艺术学评价模型的建立,不是一时所能完成的。这里首先是揭示我国建立艺术学评价模型的重要性和理由,强调当下应该确立艺术学评价模型意识、探索艺术学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初步厘定艺术学评价的核心指标。一句话,本文是功在说明创新艺术学导向方式与新成长模式需要关注和研究艺术学评价、强调研究构建中国艺术学评价模型的急迫性和评价初步学理的确定。

2、构建艺术学评价模型的关键因素

建立艺术学评价模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首先,预设艺术学评价理论。即研究确定艺术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基于对艺术以有形符号表达无形精神意义之特质的思考、基于对艺术的主观性艺术经验事实与客观性学科共性知识的思考、基于对艺术学评价普适性与特殊性标准审视的思考、基于对艺术学学科构成的圈层体系结构特点的思考、基于对评价是在经验上和价值上观察与审视的理之思考,我们将“诉求艺术意义发现评价”界定为艺术学评价的基本理论。诉求艺术意义发现评价理论,是指期望审视特定艺术意义呈现程度的概念。“艺术意义发现”包含分析判别和揭示艺术价值与艺术经验两大特殊范畴系统。在对艺术学理论形态范畴的评价项目中,对特定艺术价值的揭示和创造是重要的审视内容。在对艺术学技术形态范畴的评价项目中,对特定艺术经验的揭示和创造是重要的审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区别认识只是为了说明艺术价值与艺术经验在判别不同的艺术学范畴内容时会有所专向检测与评估差异度。

事实上,对艺术学整个系统评价的时候,是要关注艺术意义呈现的整体度。其次,确立搭建艺术学评价模型的基本原则。适宜性、有用性、评价目的与评价手段统一性、评价指标设置全面性、综合情感评价与理智评价是艺术学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而如何贯切这五个基本原则促进艺术学评价模型的搭建,则是研究外化运用的首要任务。最后,搭建起可操作的艺术学评价模型。

从理论上讲,能够搭建起一个可操作的艺术学评价模型,就已经表明艺术学学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研究成果的诞生。然而,在实践上这是很有难度的。在此呈现的是一个预设艺术学评价模型。之所以称为预设艺术学评价模型,是因为它还需要经过大量地实测验证。虽然,对艺术学学科诸多评价项目需要情绪评价或称为软评价而不需要或不能验证。但是,作为艺术学评价模型却是需要验证的、也必须是可验证的。艺术学评价模型构想:(1)确立评价依据;(2)预设与选择评价目的;(3)选择被评价项目或内容;(4)选择评价结果合成方法;(5)确定结果成效的扶持力度。

3、艺术学评价的指标

艺术学评价指标,是指判别艺术学科项目既定达到的目标。艺术学评价指标以性质来看,可分为显性指标与潜在指标两大类。艺术学评价指标以项目审视,则可分为目标指标(包括任务指标、资源指标、成果指标、环节指标、效果指标、代价指标)、学科共性指标、奖抑制指标(包含扶持指标、惩抑指标)。筛选和确立艺术学评价指标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工作。

艺术学评价指标是体系化的、多层性的形态。这里以艺术学评价项目的视点,重点提出艺术学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系统。筛选提出的依据,一是根据“诉求艺术意义发现评价理论”;二是依据艺术学科生长成效观念;三是依据政府职效(审视政府调控职能的规定和发挥。比如:政府的艺术评价目的如何?艺术评价观念如何?艺术评价手段如何?艺术扶持如何?)、艺术学科个性、艺术内部系统比较、任务目标、竞争力、成长比较的视点;四是依据现实状况;五是依据被评价时期的艺术文化的丰厚度、艺术文化创造成果数量与质量、艺术人才培养与聚集、社会文明的艺术化水平。总之,从综合调研来看,艺术学评价一级指标由八个项目元素构成:艺术公认性、学科学理、需求满足、实际消费、管理水平、艺术赞助、艺术学术、特殊行为。

学科公认性指标,是考察被评价项目的社会普遍认同性。比如:民众认同性指标就是其子目标之一,包括民众对艺术创造者队伍、艺术作品品级、艺术教育等的公认性。学科学理指标,是考察被评价项目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程度。学理贡献、学科依据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需求满足指标,是考察艺术满足艺术接受者需求程度。艺术创作者自身需求、大众的艺术需求、艺术交流水平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实际消费指标,是考察艺术文化品被民众消费的程度。艺术品储备、民众消费艺术途径、民众的艺术消费水平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管理水平指标,是考察特定组织(如政府、社会机构等)对艺术运动系统的调控水平。艺术管理制度、艺术管理策略、艺术管理环节、艺术管理实效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艺术赞助指标,是考察艺术的服务性帮助程度。艺术与国民形象、艺术与社区形象、艺术与国家形象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

比如:2009年4月27-30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举办了题为“艺术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其中,“艺术北京”一词便揭示了艺术对北京形象塑造的意义。换句话说,如今北京除了原有的一些艺术组织、机构和琉璃厂那样的艺术区外,现在的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宋庄艺术区、酒厂艺术区、观音堂艺术大道等艺术载体都对北京整体形象的塑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艺术学术指标,是考察研究艺术和创造艺术的艺术成果水平。学科研究队伍、学科研究项目、学科研究贡献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特殊行为指标,是考察特定时期内之艺术特殊存在与特别贡献的事项。特殊观念、特殊作为、特殊人才是具体审视的元素指标。

艺术学评价是复杂的评估工作。为了对艺术学系统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还需要在艺术学评价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架构下,分别设置艺术学科门类评价指标,这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四、应该构建艺术学评价学

鉴于中国艺术学到了由外在因素决定发展到了由自己内在决定发展的准成熟时期。因此,有必要着手建立中国的艺术学评价学。艺术学评价学是关于研究评定艺术学的学科。中国艺术学评价学,自然是研究评定中国艺术学的学科。艺术学评价的现实需求、艺术学评价学科结构、艺术学评价的理论认识(比如:艺术学评价的硬理论与软理论、艺术学评价的受限评价与独立评价等等)、艺术学评价的概念体系、艺术学评价思路、艺术学评价的测评体系、艺术学评价模式改变、艺术学评价的新模型建构、艺术学评价比较、艺术学评价交流、艺术学评价的评价、艺术学评价文化、艺术多中心地域论的实施等等,都是艺术学评价所要关注的结构专题。

如果有效地建立了艺术学评价学,艺术学的学科评价才有可能做到更科学、更准确、更完善。从而促进艺术学学科更好地生长,帮助民众更幸福地生存。

① 梁玖《艺术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引自朱恒夫、聂圣哲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② 易存国《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审思》,引自黄主编《艺术学研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③ 从学科性质和学科构成逻辑上看,文学是在艺术学目录树下的子学科。一句话,艺术学的代码要先于文学的排序,才符合学科学理。

④ 李立新《中国艺术学八十五年历程》,引自黄主编《艺术学研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页。

⑤ 张道一《艺术学不是“拼盘”》,引自黄主编《艺术学研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⑥ 张道一《艺术学不是“拼盘”》,引自黄主编《艺术学研究》(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⑦ 梁玖《艺术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引自朱恒夫、聂圣哲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71-272页。

⑧ 冯平在翻译杜威《Theory of Valuation》后的“译者序”中讲:“我们必须研究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这就是价值哲学能够有所作为和需要有所作为的事情。”[美]约翰•杜威著,冯平等译《评价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⑨ 梁玖《艺术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引自朱恒夫、聂圣哲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71-272页。

⑩ 意义化生存,指人们有价值地保存生命成长的存在方式。意义化生存体在四个基本方面:确立自己的生存道理;有生活情趣;要履行自己的人生职责;要创造一定的价值。

B11[美]约翰•杜威著,冯平、余则娜等译《评价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B122渭伊文《美公布银行评估框架》,引自《环球时报》,2009年4月27日,第14版。

B132渭张宏志著《科学评价理论与务实操作指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8页。

Artistics and Its Evaluation Model Index

LIANG JIU

建模艺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5-03

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和实现。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虽然艺术教育因其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传统“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但是现代艺术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授”式的经验传授有着根本差异。其差别就体现在作为现代教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整体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纯粹的技能培养。在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高素质、综合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满足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和操作路径,以期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把握的一个首要基本原则。学者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来达成目标。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编制中,经常会遇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编排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如果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仅仅在旧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修补,都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内在逻辑性和一致性,从而无法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有新的要求。近现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型、表演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然而,这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在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都具备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潜质,社会也无力消化大量专业艺术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艺术生产经营、管理、策划以及艺术普及方面的人才却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人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再则,以往那种不同学校、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所奉行的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浪费,只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传统美术史论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起初,国内对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家专业艺术院校中开设有该专业。而在今天我国艺术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诸专业包括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内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学科和专业究竟如何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艺术批评、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需求显然大于专门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了解美术创作、擅长美术研究、会艺术策划的“一专多能型”美术史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研究与批评、美术活动策划、美术教育与培训、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新闻出版、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作。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而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一新的人才目标的统摄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

强调课程建设的体系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有机性,也即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该具有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原则性基础,但是要使得课程设置达到有机性,还必须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具体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出于对不同维度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对视觉艺术的体验、感受、认知和鉴赏能力;(2)掌握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美术发展演进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3)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本土美术文化和艺术生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应该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不仅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常识;(5)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完成相关艺术活动和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

在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较为清晰的勾勒之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按照人文素养模块、美术技能模块、美术史知识模块、美术理论知识模块、应用类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六个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情况如下:(1)人文素养模块: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2)美术技能模块:中国画基础、书法基础、油画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基础;(3)美术史知识模块: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台湾美术专题、桂林抗战美术研究专题、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专题、文艺复兴研究专题、欧美战后艺术专题、佛教艺术专题、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发展史;(4)美术理论知识模块:美术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画论选读、西方美术史学与研究方法、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导读、绘画语言解读、《历代名画记》精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5)应用类模块:美术批评与写作、展览策划与文案写作、博物馆学概论、编辑出版学概论、书画鉴定概论、美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美术考古学概论;(6)实践教学模块:美术史迹考察、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样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校的通识课、共同课模块共同组成了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于同类课程聚集的课程群对应于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得每种能力的培养至少能有3-5门必修课程作为保障,这样学生能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课程模块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能力菜单自主选择某类或某些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加强和突出某项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这就避免了人才培养过于标准化而带来的缺乏个性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才培养过程的时间轴为依据进行课程的阶段性安排

如果说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是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而对课程做出空间性安排的话,那么注重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和衔接则是基于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时间性的考量。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认清人才培养的这一基本规律,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强、课程衔接先后顺序颠倒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倍功半。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实到具体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这种阶段性特点,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一年级,主要目标是建立学生对美术初步的感性经验和初步的理论认识,主要通过技能类课程来实现。同时,通过中外通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二年级,要求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掌握美术批评写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术展览策划的基本常识;三年级,继续完成对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跨学科和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四年级,继续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阶段性的安排旨在通过低年级与文、史、哲相关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进而逐步进入到美术史及理论的专业学习,结合美术史论实践与考察课程展开美术史论的学习与研究,为高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始终贯穿着实习、实践和应用类的课程,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文化市场。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自己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的学校,而鲜明的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特色课程上。如何设置特色课程,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都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院校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特色课程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第二,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第三,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对学术前沿领域的开拓;第四,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特色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的。首先,将广特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术(下转第63页)(上接第56页)视野。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特色课程构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将广西近现代美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等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突出老师们的研究特长。如20世纪中国美术、台湾美术研究、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绘画语言解读等特色课程都是广西艺术学院老师长期研究的领域。桂林抗战美术既是广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也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全局价值。广西艺术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积淀。

再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比如本专业设置的视觉文化理论选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等特色课程都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领域,代表了美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图像时代的新一代学人,应该对视觉文化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美术及美术研究的走向有基本的认识。这类课程的设置开阔了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眼界。

总之,对高等艺术教育来说,构建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需要有多维视野的关照,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对不同能力的需求;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规律,又要考虑优势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只有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课程体系的有机性,才能构建出适应时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建模艺术论文篇(5)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标准的构造样式及运行方式。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又具有泛型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因为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包含着一些固定的要素,即导向性要素(即培养目标)、组织性要素(即培养过程)、调控性要素(即培养考核)。因为培养模式具有泛型性,所以一经形成便可以为培养单位所遵循。但培养模式一经形成之后,同时也具开放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以开放和改革的态度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一、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密切与音乐行业接轨,注重音乐艺术实践,突出音乐职业导向。”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密切接轨。学院邀请了遵义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小平、重庆高戈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旭、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频道总监寇锦等业界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设计课程模块。二是注重知识发展性与职业导向性的密切融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这是艺术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艺术教育的根本所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艺术行业精通技巧的从业者,而且是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是突出艺术职业岗位能力和艺术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学分权重。联合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基地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音乐专业知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是导向性的要素,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对培养工作进行检验的立足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培养过程,也就是组织性要素。毕业环节则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最终考核,也就是调控性要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需求、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理念,构建了“2+1”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实训,实践环节以课内实践、专题创作实践、作品展演、行业实训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根据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导性方案),艺术硕士(音乐)的课程类别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重庆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及所占比重可参见表1,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见表2。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音乐艺术实践、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专业主课、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艺术实践属于纯粹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要求这一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音乐会或实践性成果的展示。比如,对于声乐方向的学生,培养方案要求他们必须开两场音乐会,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此处的实践课程同独立实践环节不同。独立实践环节侧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而必修课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侧重的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实践类课程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贯穿于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能力,学院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课程。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而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音乐表演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比如,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演出中的怯场等。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表演中呈现作品,在创作中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质。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门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音准问题。除了必修课程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课程,还有独立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能力展示(毕业音乐会)三项内容。该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艺术实践基地的行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学位论文(设计)须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该校艺术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同时还须通过艺术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方可毕业授位。“2+1”课程体系即两种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加上行业中的实习、实训,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建模艺术论文篇(6)

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任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适应艺术市场、驾驭艺术市场乃至引领艺术市场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显示出其明显的效果,很多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已广泛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一些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也开始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比如天津音乐学院用文化产业的实际项目引领教学的“项目引领式”中央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活动。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一)基于艺术管理的专业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创新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为主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应运而生,它将经验、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社会活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艺术管理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服务的方式为受众提供艺术消费,展演、拍卖、庆典、艺术品或艺术家的推广等艺术管理方式无不具备活动(也就是项目)的特征(明确的目标,一次性,独特性,确定的范围,各种资源约束,多任务,风险性,结果不可逆转性)。如何成功地开展艺术活动,应对和规避艺术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不能仅仅依靠活动负责人的经验和个人能力,而是需要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来规范运作和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沟通艺术家和受众,追求艺术的卓越,提髙艺术活动的成功率和效率。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项目运作的规律实施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熟悉艺术项目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尽快进入角色。

(二)基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己任。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艺术管理涉及了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具有显著的交叉性和复合性的特征,在专业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课程在学科、专业上的跨度很大,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专业课程中哪些是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在院校之间乃至教师之间存在着较大争议;二是具备艺术学或管理学学科背景并具有实际艺术管理经验的教师缺乏,专任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传统学科和专业转行转轨到艺术管理领域,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各唱各的调,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协调、配合,造成课程与课程的脱节;三是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注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应用性特征难以体现,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来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

(三)基于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基于人才市场“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髙、能力强、适应广”的客观需求,各艺术院校既注重对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培养,也重视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概括起来各艺术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四种模式。

1、“圈养”模式,专任教师以收集的案例或聘请业内专家授课丰富教学内容。

其一,专任教师案例式教学。优点是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对于阐释理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缺陷和不足也非常突出。案例及其经验、教训都是别人的,任课教师由于没有亲身经历,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在学生面前没有威望,说服力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髙。

其二,聘请业内资深艺术管理专家授课。优点是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方式新颖。缺陷和不足是专任教师常处于缺位状态,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受制于人,师资培养受到影响,课程缺乏长远规划,课程之间缺乏协调,不利于专业建设。

其三,由专任教师主持聘请的艺术管理业内专家授课。优点是主持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外聘教师的丰富实战经验达到了知识共享,促进了专任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对加快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缺陷和不足是对学生而言依旧是隔靴搔痒,学生对艺术管理缺乏实际体验,与艺术管理实际仍然相去甚远。

2、“放养”模式,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接触了一定的案例后自己在校内外寻找项目自发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角色分工,更没有责任承担,学生是否在实践,如何实践,成效如何无从知晓。

3、“寄养”模式,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直接接触项目,及时发现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补课。伹是专任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处于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状态,学习过程难以监控,效果难以评价。

上述三种模式未脱离传统的单向度的以灌输为特征的传授式,循着“讲一听一读一记一练”的程序来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传授模式在中国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割裂了课程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第四种模式一一项目化教学模式被一些艺术院校逐渐采用。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的SWOT分析

(―)优势

1、艺术院校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艺术师资雄厚,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在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中有着很髙的声誉,这些为艺术管理专业学生提髙人文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举办艺术活动提供了沃土和平台。

2、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它是基于项目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以项目带动教学,围绕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艺术项目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团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其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是一种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有机联系密切协同的模式,融合了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艺术管理知识的建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多过杂,却又缺一不可,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因“无用”而厌倦。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打通不同课程模块、不同专业课程的脉络,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项目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对理论学习就会因“有用”而自觉。

(二)弱点

艺术院校学科单一,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众多领域缺乏专业师资,图书资料匮乏,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归属存在较大争议,缺乏艺术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有力支撑。由于艺术管理属于新兴专业,师资尤其是优质师资匮乏,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不够专业兼而有之。专任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传统学科和专业转行转轨到这个领域,校外兼职教师或部分专任教师来自于艺术管理的第一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三)机会

1、艺术家的创作主要出于其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受艺术市场的影响较小,很多艺术品或鲜为人知或有价无市,给艺术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余丁教授说,在当前中国刚刚兴起的视觉艺术管理领域存在两类人:一类人对艺术有感觉伹不会管理,凭感性做事;还有一类人懂管理,伹不知道什么是好艺术。基于此,建构艺术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整合校内艺术项目资源和师资力量,提升艺术院校艺术项目运作水平,有益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获得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2、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试教育还是主旋律的现实中,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文化基础好的学生缺乏艺术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文化基础又较薄弱。“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项目化实践教学,学生会加强拾遗补缺,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成为合格的职业艺术管理者奠定基础。

(四)威胁

通过对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解,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致可分为四个课程模块:一是人文通识和艺术理论模块,包括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中外文化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中国传统艺术、民俗学等;二是艺术基础和艺术技能模块,包括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设计基础等,也有细化为视唱练耳、乐理、演唱演奏、合唱指挥、素描、色彩、书法、绘画、平面设计的;三是管理基础模块,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产业学、传播学等;四是管理实务模块,包括创意策划、文化传播、市场营销、投融资、项目管理、演艺管理、会展管理、画廊管理、院团管理、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文化政策法规等。

艺术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复合性特点,在学科归属、定位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技能、艺术理论、创意思维、经营管理能力等都有着很髙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面面俱到,唯恐挂一漏万,课程在学科、专业上跨度很大,课程体系庞大、繁杂,课程很多而且都不可或缺,使得“不专”成为了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大特点。很多管理类经济类的课程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专业课程中哪些是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在院校之间乃至校内教师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庞杂,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与其它艺术专业相比不明确,学生“找不着北”,学习兴趣下降。

四、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

(一)整合课程,突出实践

跨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以及教师学科专业背景的多元,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又分散,课程设置面面俱到,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存在较大争议,教师各自为政,课程缺乏协同配合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教学上存在着课程模块脱节、课程内容脱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突出问题。绝大多数专业课程总体上偏重理论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表现为忽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对课程顾此失彼,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学习任务不清晰,学无所专、学无所长,学习动力逐渐减弱。

因此,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规范建设,明确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衔接,将有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艺术实践、管理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学生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能力、项目实施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二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在专业主干课程上增加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由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转化,突出艺术市场调研、艺术院团调研、艺术项目运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交叉的目的是为了复合,复合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就要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拓展与融合才能实现。项目化教学模式要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整合课程模块、整合课程资源、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解决课程之间貌合神离的问题。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打通不同课程模块、不同专业课程的脉络,才能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规范教学,加强管理

管理的精髓在于计划合理可行和控制得当有效。作为新兴专业,艺术管理尚缺乏相应的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管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周密可行的教学计划,整合教师资源,整合课程资源,避免各自为政是首要任务。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应当体现艺术管理专业的交叉性、复合性、应用性、操作性的特点,通过艺术项目的运作使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艺术管理的实际流程,在学习中切实做到各门课程知识的整合及各项能力的整合。

由于教师学术专业背景的差异,容易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忽视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整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教学计划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连贯性和严密性,在教学实施中要体现整体性和完整性,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实施进行教学前规划论证、教学中跟踪监控、教学后总结反馈,避免课程与课程相脱节、项目实践与课程知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和各种规范性文档的健全。一是每个项目都要依据项目管理理论,有确定的项目任务,明确的项目范围和时间、成本、质量的监控措施。二是制订项目计划和项目风险预案并监督执行,养成学生遵守计划、执行计划的习惯和培养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强制学生养成文档整理、归档和结果运用的习惯,及时总结反思项目实施的不足以利下次改进。四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约束机制。

(三)打造复合型专业化教学团队

教师形成合力课程才能形成合力,学生的知识建构才能是系统的而不是散乱的,学生的能力才能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要了解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要尽量掌握课程体系中几乎所有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复合型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管理能力

艺术管理是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艺术素养是艺术管理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艺术管理者的作用是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审美关联,使尽可能多的观众从艺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愉悦和益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学系创始人、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前任主席琼杰弗瑞Joan教授指出“艺术管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艺术,如果不了解艺术家,怎么能理解艺术,不理解艺术,又怎么去做艺术管理呢?”要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对艺术的认识,提髙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学会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管理者倘若一味附和大众趣味,就是背离责任心的表现,其任务应是塑造大众趣味,帮助大众提髙欣赏艺术的能力。艺术管理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艺术家营造富有成效的创作环境,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另一方面,要将由此而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其艺术体验准备条件。艺术和艺术家是艺术管理的核心对象。在教学实施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只注重授业而忽视了“传道”。要避免过于强调市场和受众的需求甚至是迎合市场和受众,将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了艺术管理的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应该引导学生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上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对艺术家和受众的尊重以及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的内容。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技能娴熟、经验丰富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技能和经验是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要通过反复的管理实践来掌握。实践教学是艺术管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模式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管理也是贵在创新。项目化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去寻找艺术项目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团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

建模艺术论文篇(7)

随着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理念的渗透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文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延伸。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1.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

多年来,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教学管理模式做出了许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1)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与组织方式所做的简要表述。

(2)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的分类类型。

(3)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管理的活动方式和基本结构,是可以去做的标准样式。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是在第三种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2.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

(1)理论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是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

(2)整体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全部组织方式和全部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3)操作性。教学管理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桥梁,起着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的中介作用。

(4)稳定性。教学管理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后,经过总结、分析和归纳后而形成的处于理论和实践中间的中介方法,所以比实际情况更具有稳定性。

(5)示范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进行反复研究而构建的一种范本、一种方法,可以推广,因此具有示范性。

(6)简明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必须对所建立的教学管理理论框架、管理活动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本质的、有特色的简明扼要的表述。

3.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管理模式有多种分类,本文仅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二种最基本的分类:

(1)从教学管理理论分类:经验性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

(2)从管理层次分类:宏观教学管理模式,中观教学管理模式和微观教学管理模式。

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构建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一般构想

根据模式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属于微观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采用或部分采用科学型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并不多见。而要实现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如何构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建立科学统一、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调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样,会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2.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进行成功的音乐教育,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上下齐心协力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①音乐欣赏; ②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教学;③技能教学;④音乐美学、音乐史; 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

3.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包括:①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②改进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 ③加强普通离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④利用高校师资流动机制,实行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4.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并推出若干套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提供丰富多彩的工具,建立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库,以国内现有的教育网站为平台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卫星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传输开发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的电子课件等。”

5.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实施高校音乐教育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功能,应该建立音乐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结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以及更多有识之士和优秀人才不断参与研究、实践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粗浅的、不成熟的探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首先,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 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对旧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全盘否定,要吸取其中合理、科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发展,以达到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建模艺术论文篇(8)

(一)从模仿到实用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将艺术与模仿联系在一起作思辨的考察,如德谟克利特将“模仿”看作人类活动的起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分别作出了重要的解释。柏拉图明确提出了艺术与模仿的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关于艺术的模仿方式与效果的论述。模仿论构成了艺术哲学的一大传统,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启蒙运动时期,作为建构现代艺术体系的单一原则而存在。启蒙运动时期从古典的模仿论出发来论证,把“模仿美的自然”作为艺术的首要原则,这个原则不仅实现了对艺术的界定,而且也影响了艺术门类的选定和排序。对比发现,巴托和达朗贝尔所划定的“美的艺术”体系中的五种艺术种类的排序相去甚远。达朗贝尔明确提出五种艺术排序的原因:绘画和雕塑在美的艺术体系位居前列是因为“它在那些艺术尤其是模仿艺术中最接近于事物的再现,也更直接地与感觉对话”,“毫无限制地表达了美的自然的一切”;建筑是有限度地模仿美的自然,更多地模仿自然的对称布置,没有绘画和雕塑那么逼真,所以只能紧随其后;诗歌是根据单词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愉悦和谐感来模仿,是通过想象力再现事物,“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创造而非对它们的描绘”輥輱訛;支持想象力和感觉的音乐在模仿的秩序中名列最后,因为“它局限于很少的形象”,发展至后来甚至只是一种语言。对于巴托来说,构成美的艺术的“单一原理”就是“模仿美的自然”。巴托虽也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但他认为美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愉悦的情感,更进一步,当人们对客体自然带来的过于统一的愉悦感到厌倦时,他们需要寻找新秩序以唤醒新的思想情感,激起新的趣味,“趣味是艺术的仲裁者”。这意味着,在巴托看来,美的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的常规状态,更不是追求对自然的最真实再现,而是强调既模仿自然却又打破自然的常规,要与真实自然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新的审美体验。如此看来,模仿自然的逼真程度只是巴托划定美的艺术边界的标准之一,同时还要与时代的趣味相一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似乎巴托更具有前瞻性,他的一些看法是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的。至于巴托为何将建筑从美的艺术体系中排除,他开宗明义地说,他是根据艺术的用途划分艺术体系边界的。对于建筑来说,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它的结构和形式使人愉快,所以巴托在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将它划给了美的艺术之外的第三种艺术。显而易见,无论是达朗贝尔还是巴托,他们划分艺术体系的门类的基本依据都是来自“模仿自然”的美学观念。事实上,受制于这种观念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位理论家。艺术史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明确提出造型艺术与诗的区别之一是,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律令,而真实是诗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他将现实中的丑以及不能引起的事物包括人物的激情都排除在造型艺术所能表现的主题之外。认为造型艺术不宜表现丑,但诗却可以表现丑。由此感慨“诗是更为宽广的艺术,它可以达到绘画所永远达不到的那种美”,“生活高出图画多么远,诗人在这里也高出画家多么远”,暗含诗优越于造型艺术的结论。輥輲訛诚如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的,莱辛的诗与画探讨是从文艺摹仿自然这个基本信条出发的。根据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的分析,模仿原则甚至还影响着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不管文学或艺术如何发展都会呈现强弱势之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占据统治地位,主导着其1他艺术的发展。他考察发现,绘画与雕塑为代表的视觉艺术超越其他艺术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高艺术典范。对此,英国文学家艾迪生曾发表过类似的见解:“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是视觉……我所谓‘想象或幻想的快乐’就指由看见的东西所产生的:或者是我们眼前确有这些东西,或者是凭绘画、雕像或描写等等在我们心灵上唤起了对这些东西的观念。”輥輳訛格林伯格还分析指出,当一门艺术被赋予支配性作用时,它就成为所有艺术的楷模,其他的艺术试图摆脱自己固有的特征去模仿它的效果,它们在努力获得主导艺术效果的过程中被迫否定了自身的性质。因为资产阶级把主要的创造性和活力都转向了文学,在启蒙运动期间,诗歌再次取得主导性地位,雕塑和绘画技巧已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对其他艺术效果极其敏感,竭尽全力来追求诗歌的效果,音乐虽也屈从于文学的主导但因为技巧和形式相对简略没有充分吸收其他艺术的效果。法国大革命之后,作为一种最纯粹的艺术的音乐取代文学逐渐成为各门艺术追逐的样板。他还特别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存在着绘画和雕塑之争。在这期间有时是雕塑,有时是绘画处于领导地位,但没有哪一个能长期摆脱另一个的影响。关于艺术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现象,事实上诗人波德莱尔就已敏锐发现了:“今天,每一种艺术都表现出侵犯邻居艺术的欲望,画家把音乐的声音变化引入绘画,雕塑家把色彩引入雕塑,文学家把造型手段引入文学……”18世纪后期,巴托用模仿理论来统合各种艺术的企图遭受到德国批评家以及部分历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我们知道,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经历了一个转变,即哲学思考的重点从对客体的关注转向了主体的思维和精神。从美学角度来说,掀起了浪漫主义感受的美学狂潮。比厄斯利提出,浪漫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感受和情感享受的一个新的冲动,在浪漫主义的诗的观点中,模仿论被放到了一边或降居从属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表现论。 王尔德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艺术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是与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不断升华有密切关系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是奴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手工艺劳作,是被贵族和上层社会所蔑视的劳动技能。这一时期的艺术等同于技艺、技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艺术与贵族关系密切,艺术成为贵族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美的艺术”观念出现后,艺术逐渐与艺术家“天才”、“创造性”等特性联系起来。经由浪漫主义的酝酿,19世纪艺术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艺术家和他的艺术、艺术家与其他人的关系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艺术告别贵族赞助,进入市场,画家面对的对象不再是资助人而是艺术市场。19世纪下半叶,艺术世界还发生了一场影响非凡的工艺美术运动。虽然这是对工业化反思的运动,但是也对现代艺术体系产生了影响。“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提出,艺术主要分为两个种类:“美的艺术”和“装饰的艺术”或工艺。由此可见,工艺美术在莫里斯看来已经可以与美的艺术相提并论。受到他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也开始批判艺术中的精英主义,通过研究装饰图案演变,提出装饰纹样不是模仿实际植物,而是为了装饰的目的本身,装饰与模仿自然根本无关:“总的来说,古代和中世纪的自然主义植物图案,从没有直接地模仿自然。”他还得出这样的结论:“装饰分为三维和两维两种类型,一般认为三维起于模仿,因而早于平面的二维装饰。但当平面装饰出现后,便可以脱离三维的模仿而进行真正的艺术创造了。脱离摹本而画出种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线条来。只有经过这一步,无穷的写实才有可能。从三维走向二维,就从自然的掣肘中摆脱出来,让形式的修饰和组合有了更多自由。”輥輶訛至此,李格尔不仅解构了统治一切的模仿说,而且艺术的高低贵贱之分也被他解构了———工艺美术与绘画、雕塑、建筑这些艺术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从整合到分立

如果说在早期现代主义文化中,艺术哲学和美学理论家们力图寻找一条适用于所有艺术的共同特性的话,在19世纪中期之后,这些理论尝试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美学尝试实际上是在掩盖一种事实,即美的艺术的根本体系只不过是一种假设,它的大多数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艺术,尤其是诗歌中抽绎出来的,或多或少不适用于其他艺术。在1958年发表的《传统美学是否基于一个错误?》一文中,肯尼克认为,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第一个错误,就在于人们试图为所有不同的艺术寻求一种共同的特性。美的艺术的传统体系开始显现出土崩瓦解的迹象。这一转变与这一阶段文化转向自律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查尔斯•泰勒曾这样说道:“卢梭是大量当代文化和自我探索的哲学起点,也是使自主的自由成为德性的关键这一信条的起点。他是现代文化转向更深刻的内在深度性和激进自律的出发点。”輥輷訛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启蒙现代性及其工具理性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现代社会的特征不再是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由诸多自主的‘领域’和彼此竞争的价值所构成的网络。现代世界的这种‘去中心化’意味着每个领域及其活动都是依据它的内在价值来评判的(比如,艺术作品必须依据来自美学领域而非经济或政治领域的标准来评判)。”輦輮訛随着分化的出现,艺术慢慢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艺术的合理性证明不再需要到宗教甚至伦理学中去寻找根据,审美价值成为判断艺术品的合法化根据,现代艺术逐渐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发展催生了新的艺术形态如摄影和电影,也给艺术带来空前的挑战。现代主义艺术家面临探索各门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根据的问题,亦即极力探索一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独特的本体论特征。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要恢复艺术的自主存在,它首先要证明审美经验来自艺术自身,而不是艺术之外,所以,现代主义艺术通过自我批判回到各门艺术本身:“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进行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表现表明的东西不仅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化约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的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的涵盖范围,但它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輦輯訛格林伯格将这一过程称为艺术追求纯粹性的过程,也是向绘画本体复归的过程。关于艺术追求纯粹性,新维也纳学派理论家汉斯•泽德迈尔也有着独特的分析。他认为,绘画、雕塑、建筑、园艺和装饰在古典艺术中是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在艺术追求自主进程中,各种不同的艺术开始相互分离走向独立,都力图把自己完整的纯粹性展现出来。所谓纯粹性,“也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独一无二的特征,它是把其他艺术要素排除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他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的分离———排除性,使得艺术独特性突显出来:园林艺术,为了实现它自身的“纯粹”形式,它将所有与建筑和雕塑相关的元素都排除了……在建筑中也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将一切与人有关的元素、一切与雕塑和绘画有关的元素都排除出去,而这些元素在巴洛克风格中是彼此融合的。最后,建筑将色彩以及不同风格的柱子(它们是构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也排除在外,如此一来,这种艺术骄傲地宣称了自身的独立……雕塑从其自身排除了一切与绘画有关的元素,然后退回到它自己的领地之内……如今的雕塑抵制着绘画和雕饰的元素,单纯由线条勾勒而成、形式朴素简洁、严谨……在三维、线条以及色彩的元素被排除之后,紧随着这一趋势的还有其它的倾向,它们弱化甚至消解了建筑的元素。輦輰訛简言之,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现代艺术体系已告别各个门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转向关心每一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各门艺术自分自立,互相划清界限在各自的领域安全地运行着。随着艺术门类相互区分的发展,艺术种类的总体风格特征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

建模艺术论文篇(9)

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面对的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高等学校培养设计人才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应当立足当代教育与设计实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设计教育,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优化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相对单一化,缺乏课程特色

由于高职高专设计艺术学科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从教育模式、形式到内容都十分相似,大部分学校都是借鉴和参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却很少有学校能够从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来考虑。其中,必修课安排较多,选修课比例小,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甚至就是原来的必修课。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产业的变化,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更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系统重艺术表现和技术操作,轻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

当前,高职高专存在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的问题,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高职高专设计艺术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设计课题基本是假设性的,学生不能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缺乏对所设计对象的材料工艺流程、客户应对经验、预算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把握,导致设计作品在功能性、实施性上存在缺陷。同时,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强的学科,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忽视理论研究,片面讲求设计的功利性,使专业理论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

(三)设计基础课程开设目的不明确、内容陈旧和缺乏深度

据调研和查阅,全国高职高专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相当混乱,如,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内容的更新,只是一些纯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又如,“设计学概论”在一些高职高专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而在相当多的高职高专设计专业中则没有这门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目的性不明确,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发生厌学现象;内容模式化也使得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对设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只能停留在摹仿阶段。

二、推进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发展的改革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强国战略成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时代最强音。有论者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这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高职艺术教育面临的最为利好的时代背景,为高职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一)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顺应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满足艺术教育对生源基础的特殊要求,各艺术类高职院校都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例如,在部分表演艺术专业中实行单考单招、自主招生的招生形式等。但是总体而言,各校招生形式的主流仍然是高考。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建立在纯量化基础上的,看似公平、科学,但实质上却有失偏颇。至少它不能有效地鉴别学生的思维类型。人的思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类型的区别。所以,高考要逐渐打破一元化,建立多元机制。至少对本科和与高职层次的考生应适用不同的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而在高职教育类别的考生中,对艺术类学生又应有独特的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即重点检测形象思维、考查其艺术天赋。以院校为主,采用多元化的招考形式,是保障艺术职业教育生源基础的内在要求。

(二)建立高职艺术人才的培养体系

高职艺术教育需要逐步建立起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各种层级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应根据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杂技、戏曲、舞蹈、器乐等要求基本功扎实的专业,应该从小培养,其招生对象以小学毕业生为主,故应建立“6+2”或“5+3”的教育模式;声乐、美术、歌舞剧、音乐制作、影视表演和主持人等专业,按其专业规律,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故应建立“3+2”或“3+3”的教育模式;文化管理和文化经纪人等要求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三)加强高职艺术教育专业内涵建设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是实现由规模扩张到专业内涵建设的转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要强调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丰富的剧目、节目表演,既帮助学生建构专业知识,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社会能力和职业意识。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构建具有高职艺术教育特点、以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中,要体现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坚持建设与利用并重,为学生培养艺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夯实基础。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既强调艺术师资具有行业背景和技能意义上的“术”,又强调教师具有教育背景和学养意义上的“学”,还要强调寓意艺术精神的“道”。

(四)加强高职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在高职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研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职艺术教育研究既缺少系统的理论阐释,也缺少专门的研究群体与研究成果。其支撑服务系统难以适应其本身改革发展的要求,远远跟不上解决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专业内亟待提升等问题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高职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尽快充实研究力量,解决阻碍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理论问题,为高职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学术支撑。

【参考文献】

建模艺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专业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艺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高校在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属于应用型学科,艺术人才需要以持续的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出现了高楼林立的街道和拥挤的道路。而艺术能为城市增添活力,增强城市的魅力。在这种趋势下,设计师应当将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艺术属于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它正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多媒体、出版印刷、数字媒体、广告设计、工艺美术、影视创作等。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高校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机制尚未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有限。国家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将其列为重点产业,提供了大量政策和资金,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高校应当积极抓住机遇,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复合型人才。这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推动相关行业稳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推动艺术教育改革,改变固有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校专业艺术教育发展。

二、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艺术专业开设了理论知识课程、设计知识课程、电脑课程和实践课程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落后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各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不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深度不够。使用的教材至少是4年以前出版的,跟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过时的知识注定被淘汰,学生毕业后还需要重新学习新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实践活动不足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目前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不足,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学习专业知识,较少参与真正的项目或设计,难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同时,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常见的是将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相结合,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远远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对外界新事物接受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作品不符合实际要求。实践经验不足直接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并找到心仪的工作,打击了毕业生的信心,影响了其职业规划。

3.师资力量匮乏,硬件设施不完善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但是专业教师的数量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较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开设了大量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但是课程体系和教师配备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高校的口碑。一些高校的硬件设施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得到补充和完善,导致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大幅减少,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匮乏的师资力量、不完善的硬件设施影响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存在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专业艺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校艺术专业应当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固有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研讨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职责从课堂主体转变为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确保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可有效推动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娴熟的专业技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准则,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教学理论,紧跟时代步伐,鼓励学生了解前沿知识,跟上时展。教师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良师益友的亲密关系。教师还应当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用具,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前沿的技术。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等,为学生提供接触并参与真实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的重要保障。

3.培育校园文化

高校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不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应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高校可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如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设计比赛等。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平台,展现平时所学,展示个人才华,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参观等活动,掌握知识转化成技能的途径,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高校的大力倡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结语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系统、全面的改革措施,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高校在积极改革的同时,需要获得企业的支持,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作者:李平平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设,杜冰.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的探索.工业设计,2015(1).

[2]闫奇峰.基于实践教学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西北美术,2016(3).

[3]匡石.综合性大学体制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11).

[4]吕娟霞,张林.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艺术科技,2014(3).

[5]李洁,贾辉.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4).

上一篇: 审计工作论文 下一篇: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