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学校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51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1)

(一)校长管理的选人用人职能

这是校长管理职能的核心。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来实现目标。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他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因此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人的作用的发挥,决定着管理的效果。

(二)校长管理的组织职能

这是校长管理的职能中能动性最大的部分。组织就是系统的合理结构,系统的合理结构能使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获得新的质,能放大子系统功效,使整体功效大于各子系统功效之和。校长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充分发挥组织的职能作用,使各个组织的功效成倍地增长。

(三)校长管理的控制职能

学校管理是一个过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稳定、不平衡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为了保持过程的稳定、随时纠正不平衡、保证管理过程按计划进行,必须进行控制。控制是校长必不可少的职能。

(四)校长管理的领导职能

校长要做好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高效率,除了要行使好前述四个职能外,还必须行使好领导职能。领导职能就是把上述四种职能统一起来有效发挥作用的职能。

二农村校长管理创新的对策

农村学校大都处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里没有很好的教学设施,孩子们很渴望受到教育,他们非常淳朴,对于物质条件没有过多的追求,精神食粮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们的最佳选择。因此农村校长特别要注重精神条件的构建,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一)善于运用精神鼓励

1学会赞美。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玫琳凯·艾施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所需,那就是认可与赞美。”赞美能给人带来信心,能强化人们的行为,也能增强一个人的价值感。如果某种行为受到积极肯定和热情赞赏的信息刺激,那么人们就想把这种行为再做一次,多做几次,直到做得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校长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要多加鼓励,哪怕短短的几句话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会促使他积极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也要关爱有加,适时地提出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的产生。

2对教师的创造性合理利用的气魄。每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新奇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作为农村教学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农村校长不应该专断,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要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对于教师提出的教育观念要大胆地尝试,只有尝试后才会了解它的功效,促进其创造性地教学。

(二)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证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面对新课程,面对新要求,教师需要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农村教师的存在现状有以下几点:一是数量相对不足;二是地域分布不合理;三是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四是教师的质量不高。同时农村学校的管理重视教师的日常工作,却忽视了教师的生活与发展;重视教师的使用,却忽视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教师骨干精英的培养,却忽视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这些都加剧了农村教师发展的两级分化。因此农村校长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师管理观念,利用学校的现实条件,努力建构教师的培训机制以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方面成都市的青洋区草堂小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草堂小学原本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学校,2004年自蓝继红校长任职后,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把草堂小学打造成了一所优质的品牌学校,蓝校长认为学校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对教师的管理,她曾说过“老师还是那一群老师,学校还是那一所学校,但师德建设和队伍建设改变了老师的面貌,并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学校”。

从蓝校长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农村校长在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这样几个对策:一是深切的人文关怀。农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很在意被关注、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觉,这就要求农村校长对于农村的教师要有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二是在农村教师之间开展四课展示活动,即学年走课、一人说课、一人上课、全体评课四个环节;三是用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农村教师的发展。

(三)深入研究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问题学生逐渐增多是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探索新形式下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农村校长必须全面深入研究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只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却忽视学生的创新性研究的管理倾向。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农村校长要站在历史的前沿,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正确引领好学生的前进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奚亚英校长在对待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自1998年任职后,不断致力于学生的创新发展,并提出了1年打基础、3年争创实验学校、5年创特色学校的规划。2000年,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列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在2007年实现了湖塘桥中心小学从普通学校到省特色学校的跨越。当提及自己的成功管理经验时,奚亚英校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她把对学生的创新性管理比喻成“大雁的飞行”。

学校管理要达到最优的效率,必须重视被管理的对象,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农村校长要像大雁中的领头雁一样起好带头作用,只有这样雁群才能找到最佳的飞行线路、最佳的飞行气流以及最安全的飞行高度。同时农村校长要把自己融合在学生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切身体验农村学生的一切活动,才可以引领教育的大方向。朴素的人本主义管理的思想把管理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使管理活动焕发出生命力,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农村校长的作用就是要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地维持、调适不同的队形,而每一个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来适应组织不断变化的要求,以确保永远不落队。

(四)提升教育研究的管理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学校的科学发展

随着校本研究制度的发展,教育研究已成为农村校长谋求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研究课题的能力。农村校长要能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分析、讨论,确定适合本校研究的课题;二是研究的实施能力。农村校长要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合理地设计研究方案、全面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正确地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实行行动研究、正确地组织好学校各项研究活动;三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能力。农村校长要会用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来表达研究结果;四是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农村校长要能营造环境,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学校的日常工作常规和行为规范、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准则等。

(五)加强校长自身的个性化管理创新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2)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思想的凝练,是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思考。它是学校定位发展自身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思想、信念及其价值追求的浓缩,是学校教育哲学的体现。办学理念要重点凸显以学生观、教师观、学校观和教育观为重点的学校的教育哲学。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形成是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关心道德、智慧、感情的和谐发展,注意培养高尚的心灵,使一切精神冲动和意向保持纯洁,这是培养新人最根本的要求。”要实现学校培养新人的功能,就要通过文化管理不断凝练办学理念。例如芬兰的罗素高中,它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世界性影响并引领时展的高中。其办学理念是管理“恪守传统,自主选择,放眼未来,国际视野”,这一办学理念指引着一代代罗素高中的师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可见,办学理念有助于学校形成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共同体分享和支持学校的发展愿景。

2 学校制度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保障

学校制度管理要刚柔相济,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科学管理中,标准是统一的,纪律成为一种机制,能通过其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效果。“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间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科学管理的弊病同时也存在于标准化产生的量化评价机制。教育教学作为学校中心的活动,在某些层面是难以量化的,例如教师家访、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格陶冶,这些教育活动或某些教育事件可能对受教育者产生一生的影响,但却很难进行量化考评。因此,科学化管理下的绩效评价制度易导致急功近利、恶性竞争、人际纠纷,进而引发学校的内部矛盾。这就需要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化解学校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人性化管理应针对学校的每一个人。校长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教育决策的参与机制,实际上,这是通过分权式管理实现管理的服务功能。校长要满足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信任、尊重、关爱师生,激发其内在动机,实现教育管理自律机制的建立,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性化还体现在校长能够有效运用情商,进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使得学校的制度化管理更为有序、稳定。

3 教师文化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途径

教师文化管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个人英雄主义的教师文化或许可能在个人层面上取得一定的绩效,但这对学校的发展依然是微不足道的。教师文化管理就是校长要提升对教师文化的领导力,实现教师团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引进、发现并培养中层管理者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使教师团队获得归宿感、使命感,获得专业发展的支持,使教师群体都获得公正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使其产生被认同感。一是集思广益,制定、规范和修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这有助于实现管理层对学校工作的有效督导和评价,做到修正错漏、激励进取、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二是建立教师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校长应提升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结合教师伦理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深化教师对该职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将学校的职业伦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三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制度化沟通渠道,组建民主的教师团队。民主的教师团队有助于实现教师相互认同,实现教学中的学科互补、个人优势互补,使教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改善,实现团体的共同进步。

4 课程实施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内容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但课程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校长应对学校的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通过引入学术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性课程,通过大力推行区别性课程、特色性课程来强化课程评价和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功能。但由于受到教育投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地区实现三级课程的全方位的开发、设计、实施的管理,还难以实现。不同中小学课程实施管理的层次是不同的,示范性学校一般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城镇中小学只能确保(甚至是未能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些科目甚至缺乏足够的专任教师。校长要实现课程实施管理,无论是在资金筹备、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团队建设方面,还是在资源开发、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上,都需要解决许多难题。不难看出,实施课程管理也是校长实现文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发展定位而不断进行调整、再实施和再重建。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校本课程,在解决校本问题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5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提升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在长期办学中不断反思实践,不断创新文化,是提升学校文化精华的结果。它是校长作为教育实践探索者的勇气和胆识的结晶。然而,要形成办学特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下,学校对自身特长、自身发展优势的强化,并深化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结果。从宏观上说,学校的课程建设、校本教研的开展、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校园文化节、农村中小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等都可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部分;从微观上说,学校的标志性校园建筑、各种典籍藏书、校史整理、学生寝室文化、学生特色作品收集和展览、学生志愿者的各种社会服务等,都可以逐渐积淀为学校办学特色。

总之,校长对中小学实施文化管理应该是多方位、多功能、多渠道、多载体、多主体、多层次的。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小学校长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大的责任和权力。文化管理是校长管理权力的实施,也是校长带领学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广东潮州,521041)

参考文献: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3)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4)

(2)部分学生党员自身组织观念淡薄,民主生活会参与热情不高,思想汇报流于形式。学生入党集中于大学二年级,在校期间接受教育时间较短,使其教育效果受到限制。

(3)教育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伴随着生源数量的增长,学生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给党员教育队伍带来新的挑战。

(4)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大,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就业范围广、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暂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等因素,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和参与民主生活会等存在有效参与不足的问题,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

2构建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2.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党员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明确党员教育管理内容。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党建也有长足发展,决定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综合素质教育三大内容。第三,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测评体系建设是以制度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量化指标考核与评价体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是一个选拔、培养与评价的系统工程。

2.2转变观念,方法上统筹兼顾,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把做好前期组织发展与党员后期管理有機衔接起来,使党员教育管理能持续进行。

2.3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拓宽党支部教育管理的延伸范围

(1)加强组织制度载体创新,合理设置党支部,健全组织结构。健全党支部组织结构是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学生党组织机构应由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2人、宣传委员1人和党务辅导员1人组成。(2)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组织教育管理的覆盖面。顶岗实习生党员外出在企业实习时间较长,他们参与校内党支部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受到限制,影响了党员教育有效管理的持续性。

2.4加强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5)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人文环境,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保持长盛不衰的决定因素。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漂亮的学校发展规划,没有教师的主动探究和创造精神,都是空的。优质的师资是优质教育的保证。正因为如此,校长抓教学,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创造一切条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搭建成长平台。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通过有效的教师管理,使教师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使他们满怀激情、信心百倍、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使“冷冰冰”的科学管理与“暖融融”的人文管理相得益彰。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工作总结

××××年是“**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年,一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校长素质,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教育发展”这一主题,根据《**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实施方案》(*教[××××]×号)和《关于印发﹤**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分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师[××××]××号)文件精神,按计划,分阶段,扎实开展好“中小学校长建设年”的各项活动,提高了校长们构建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的能力,促进了“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xxx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过程是:活动有序、总结认真,反馈及时,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成效。具体体现在:

(一)认真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月××日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自治区“中小学校长建设年”网络视频会议;×月×日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学校长、中心校校长参加“xxx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暨培训会;×日迅速成立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领导小组并制定《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实施方案》、《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执行计划》、《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分阶段工作方案》,准备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暨培训会的相关材料,下发“关于召开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暨培训会的通知”;××日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启动暨培训会,在全县的启动会上,县委副书记xxx同志作动员讲话,县教育局局长xxx作“校长行为与师资队伍建设”专题讲座并对此次活动作了部署。前期工作主要是①抓好“五个落实”。即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任务落实和经费落实:制度落实就是实行校长建设年活动联络制度,联络员由相关股室管理人员担任,负责督促检查中小学的活动落实,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组织落实就是在县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立办公室、宣传组、督导组等机构,主要负责日常工作、宣传工作和督导工作;内容落实就是布置动员阶段、学习提高阶段、评估检查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任务落实就是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要落实到位;经费落实就是教育局及时向县政府作汇报,县政府明确我县校长建设年经费实行县财政、教育局、学校三结合的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已将今年培训经费××多万元拨付到位。②是大力宣传、营造气氛。在全区校长建设年启动视频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及时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及xxx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进行动员布置;利用县电视台作专题报道;将本县的校长建设年实施方案印发给每一位中小学校长(包括副校长和县幼儿园园长),并下发《中小学学校管理学习纲要》和《理论与实践》两本书,让校长们手上有学习资料;各中小学制定了本校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校会、板报、标语、横额对活动大力宣传,让此项活动深入教职工和社区群众的心里,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建设年各项活动的检查、指导工作

×月××日①召开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会议并布置校长建设年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②下发全县各校《中小学建设年专家组第一阶段检查的通知》,下发《中小学学校现状调查表》。××日(×)总结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第一阶段检查工作情况(×)把检查情况反馈到各学校。××日①下发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第二阶段工作检查通知,下发“第二阶段检查情况登记表”,下发关于确定我县校长规范管理示范学校的通知。×月×日xxx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查xx一行到xxx县检查、指导工作,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向市专家组汇报我县第一阶段工作情况。

(二)搞好各期培训工作

×月××日,我县在县高级中学阶梯教室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包括村校校长、职校校长等)及教育局各股室领导全部参加,共×××人。这次小学校长培训共设六个专题讲座,即对“**中小学校长建设年”的解读、学校安全管理、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在实施新课程中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发展、校长素质与教师管理、校长与学校特色建设、依法办学——如何做好学校发展规划,会上安排了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杨xx和县×位优秀校长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作理论分析和经验介绍。本次培训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就当前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实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实际案例进行精辟的论述,理论联系实际,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增强校长规范办学的意识。×月,根据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的检查结果,布置各校认真开展校本培训,要求校长们认真研读《中小学学校管理学习纲要》及《中小学校长规范管理达标评估指标体系》,并撰写学习心得,努力将学校办成规范化学校、特色化学校。×月××-××日在县高级中学举办了第二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人。通过集中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资产与财务管理、校长自身管理、教师队伍管理等八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校长们构建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的能力,促进了“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四)坚决把好校长入口关,实行校长竟聘上岗制

为深化我县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符合

中小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政治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管理强的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月×日下发《关于做好校长任期工作考核和校长竟聘上岗工作的通知》,×月××—××日,我局在全县普通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幼儿园中全面推行校长竞聘上岗,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来管理学校。全县×××名老师,通过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形式,竞聘××个校长职位,其中新聘校长×人,续聘校长××人,新聘副校长××人,续聘副校长××人。×月×日在县高级中学阶梯教室举行聘任xxx县中小学正、副校(园)长大会。通过竞聘,把一批能力强、水平高、业务精的同志推上了领导岗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狠抓中小学校长的读书论坛活动,提高校长的管理理论水平。

×月×日前收集全县中小学校长撰写的论文;×日专家组对xxx县中小学校长的论文进行评审;××日将“xxx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论文评审情况反馈到各校;×月×日下发“关于举办xxx县××××年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论坛活动的通知“;×日举办“xxxx县××××年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演讲颁奖大会”;××日将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论坛活动总结通过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公共电子邮箱传到各学校;××月×日,我县又组织中小学校长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大家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六)认真进行学校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树立典型。

×月××日教育局组织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校检查、指导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自评工作,××月各校实行了整改。××月××日——××日,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领导小组按工作方案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组评估意见和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领导小组的审核意见,推荐三所获县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参加市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评选。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顺利地完成动员布置、学习提高、评估检查三个阶段的工作,我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活动收获不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及时检查、指导,及时整改,学校管理日趋规范。

一次市和几县级中小学校长建设年专家组的检查,我们发现我县一些学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①依法治校意识有待加强。仍然有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学)都有分快慢班,同一教室“好生”、“差生”分开坐,有明显的歧视学困生现象;个别学校没有明确安全责任人,总务处、财务处等部门没有将规章制度张贴上墙等现象;个别学校发生学生打教师事件。

②、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学校缺乏全县教育一盘棋意识,缺乏教育就是服务意识。

③、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少数学校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校本教研”等重视不够。

④、团队精神不足。个别学校领导班子内不很团结,貌合神离;教师缺乏进取心,积极性低。

⑤廉洁从教观念淡薄。部分校领导、教师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学校不发奖金,我就少干活,工作上没有干劲。

⑥、一些学校领导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有按部就班的思想,对待工作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⑦、一些学校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件,一些学校发生教职工违规驾驶摩托车酿成交通事故等事件。

⑧档案管理不规范,学校的相关资料残缺不全。

一经指出,涉及相应问题的学校都能认真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校长的教育理论、管理理论、政策法规水平明显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进一步增强。许多学校能够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和国家的政策法规,重新修订和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如xxx中学健全了《大樟中学领导班子管理条例》;xxx中学实行的年级负责制;xxx中心校撤并了不合理的教学点,优化了学校的布局;县高级中学按照相关教育法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变化规律修订了《学生日常规范管理细则》等学生管理制度。

×.校长运用学到的管理理论积极思考问题,增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短,校外活动时间长, 学生非正常死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教育学生为主转为教育学生与引导、争取家长(监护人)、群众共同教育学生并重的方式上来。各中小学除了加强对在校生教育外,还深入社区(村委)对家长、监护人、群众进行政策宣传,使群众明白,在什么时空范围里,学生的安全由学校负责,在什么时空范围里由家长(监护人)、社会责任。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对学生的安全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的校处活动更加重视,监护更加到位;同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首先,全县中小学校通过讲座、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方式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其次,各学校安排一定的安全教育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加强常规安全工作,经常对各中小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先后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消除安全隐患。第四,与消防、交警部门联合举行“我与消防”、“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征文活动收到中小学学生稿件×××篇,其中获自治区级奖励×篇、市级奖励××篇、获县级奖励×××篇。通过集中开展一系列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普及宣传校园安全知识,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状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有效地遏止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维护了教育大局的稳定。

×.促进了校长自身的成长。校长们认真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强化规范化管理的意识,积极撰写教育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论文,全县共收到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篇,评出县级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其中将获县级一等奖的×篇论文推荐参加市级评选,在xxx市的评选中,有两篇论文荣获一等奖,有×篇分获二、三等奖。县高级中学校长xxx、xxx中心校校长xxx撰

写教育和学校管理论文荣获xxx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读书、论文活动一等奖,获**中小学校长建设年读书、论文活动三等奖。还有多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获市、县级一、二、三等奖。×月×日,举办了“提高校长素质,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教育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各中小学、职校正副校长、县幼儿园园长都参加了论坛活动。大家结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的体会,就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个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以xxx等两名校长获演讲比赛一等奖,还有三名校长和五名校长分获演讲比赛二、三等奖。这次论坛活动为校长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由于校长的学校管理日趋规范,一些大胆创新,办学有特色的校长脱颖而出。忠良中心校校长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在全县率先实施校长、教师聘任制,这一改革激活了竞争机制,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年xxx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到该校观摩学习;第二、进行教师活工资(即奖励工资)重新分配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整个中心校的教育教学面貌大大改观;第三、撤点并校,集中办学,优化教育资源,近年该校师生在全县各类评比中均获得较好名次,由××××年×月全县评比的倒数第二名变为××××年×月全县评比顺数第二名。根据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县级学校规范管理评估组的评估意见,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领导小组同意推荐获县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之一的xxx中心校参加市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评选,经过xxx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市级学校规范管理评估组的认真评选,xxx中心校获xxx市“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并被推荐代表xxx市参加自治区“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评选。

×.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课改实验工作,校本教研得到了加强。全县有更多的学校申请参加课题研究,县小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区级课题研究并被评为课题实验先进集体;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校本教研独具特色,使他们的学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区劳动再就业先进集体。教师参加课题等方面的研究,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又提升了我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学校与社区(村委)的联系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例如,xxx镇仁里小学,xxx镇中心小学,xxx镇那安小学,xxx乡同化小学,xxx乡中心小学等学校都加强与社区的沟通联系,请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管理,社区成员更加理解、关心、支持学校的工作。现在不少有条件的学校都聘请社区治安联防大队治安员当门卫,有力地保障了师生的安全。

×.中、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年,我县高考再创佳绩,×××名学生参加高考,考上第一批本科线×人,第二批本科线×××人,第三批本科线×××人,本科上线人数合计×××人,首次突破二百人大关。××××年中考,全县××××名学生参考,其中上来宾市重点高中录取线××人,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人,上线率为×.×%,排在xxx市各县的首位。××××年小学毕业水平双达标测试,全县××所小学参加测试,××所小学达标,达标率为××.×%。××××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果继续朝着“做强做大”的目标迈进,较好地完成了招生、就业目标。

×.涌现一些大胆创新,办学有特色的校长。

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活动,更好地提升了xxx县教育的品位,更新了校长们的办学理念,提高了校长管理能力和水平,为xxx县教育的大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提高校长素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今后我们打算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长培训的机构建设,继续将我县县级培训基地,建成中小学校长培训、科研、交流和信息咨询等具有多种功能的学习与资源中心。

×.做好对本次校长建设年活动评估推出的县级“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的培育工作,让其充分发挥示范功能。

×.对本次校长建设年活动中评估较差的中小学要加强指导和帮扶,让其尽快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7)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8]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8)

为了应对新世纪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应与时俱进,理解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积极建构特色学校文化,走文化管理之路。有学者曾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在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对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一、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

我国传说中的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过夏商两代,学校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呈现制度化的雏形。到西周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私学、墨家私学以及齐国的稷下学宫之后,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很多研究者认为,学校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并逐步走向文化管理。但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都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从1995年5月,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学校逐渐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学校的科学管理突出表现在:在管理手段上,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在管理方法上,以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许多教育学、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为学校管理者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科学管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学校的科学管理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形态。它过分依赖定量分析,习惯用数字来说明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仅不利于做出宏观教育决策、管理决策,也无法对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理性型因素进行分析。另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而科学管理应用的数学模型却常常需要常量,这就使得科学管理在新世纪学校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科学管理助长了学校之间升学率、就业率以及数量等的攀比之风。为此,1999年6月,我国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我国全面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些决策或许就是对学校科学管理妨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消极因素的扬弃,也是对学校文化管理的一种呼唤。

学校在采用科学管理之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用制度约束人。制度虽然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职权责的统一起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第一,有些决策合情合理但未必合法,只要政府文件、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的都是不合法的,缺乏权变性、灵活性;第二,行政管理依附于“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结构,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垂直关系,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如果管理者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则容易造成“唯意志论”,形成“官本位”的思想,将“法治”异化为“人治”。如果管理层次过多还会导致关系复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管理内耗,管理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第三,学校制度管理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缺乏前瞻性以及对未来的预见性,总是新情况发生了之后才考虑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甚至发生了之后还没有及时制定可行的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素质,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等。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学校必须要走文化管理之路,这是新时期的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分析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对师生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因此,“把文化作为学校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激发了人们的更大兴趣。”学校文化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攻心术”,通过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来实现对人行为的根本约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管理问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管路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在80年代末,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经济人”假设逐渐脱离实际,科学管理逐步走向末落,企业便掀起了寻求新的更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的浪潮。受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许多学校也开始着手建构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文化管理不是对以前的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文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两个维度。”学校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的巨大飞跃,从此,学校管理的重心由物的因素转向人的因素。文化管理突破了纯理性的管理理论框架,重视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人的非理性因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化管理以先进的,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基石,从文化的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审视、完善,使学校管理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意蕴。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管理无异于提供一种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校管理向着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方向发展。这种管理理论注重领导方式的转变,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旨在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在良性竞争中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概括起来,学校文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是文化管理的核心。经验管理靠统治者的意志行事,抹杀人性;制度管理只注重人的理性因素和管理中的“硬要素”,带有强制性,人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科学管理过分注重量化,无法对人的非理性因素作出分析。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并且有着丰富思想的人,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文化管理必须要以“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在学校的运行过程中,学校的规划需要人,制定决策需要人,决策的执行以及经费的分配同样需要人,人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文化管理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崇尚“管理即服务”的管理哲学,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的人才观。

随着教育工作者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温饱问题已逐渐解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的需要将会不断升级,最终追求的是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管理,旨在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为教师的“自我实现”积极创造条件;旨在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理想的实现提供自由的空问。

(二)重视管理中的“软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管理是一种“硬管理”,只注重管理中硬要素,如战略、结构、政策等。文化管理注重软、硬要素的结合,倾向于管理中的“软要素”,如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管理艺术等,因此,它对复杂的校内、校外环境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文化管理尊重人、依靠人、信任人、关心人、发展人,注重人的主体性的重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文化管理以“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为基础,因此,“在文化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是被动与主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那么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则是中间主体,管理发挥效能的方式是主体与中间主体双向互动,最后作用于管理的客体——管理中物的要素,从而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

文化管理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是理性与非理因素的统一。它不再仅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来发挥管理效能;它突出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在管理中的作用,倡导人的自我管理。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这样的结论:“管理人员要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提高组织的士气。”所以,管理者在实施文化管理时要注重与下属的沟通,了解其合理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做出重大决策时依靠群策群力,倡导民主管理。

(四)靠“文化力”组织实施

学校文化管理是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它倡导精神立校。恩格斯指出:“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具。”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文化管理存在与发展的精神依托。

文化管理注重对学校中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从而在全校中形成一种心里默契,达到统一人们思想的目的。它将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服从。

学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反过来对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然而,这并不是说一所学校只要形成了特色文化进行管理时就不需要制度了,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制度。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是:“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文化管理以制度为依据但不完全拘泥于制度,讲究规律性和权变性。

三、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塑造文化管理

特色学校文化的建构,本身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管理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过程。为了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人总结出: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糊弄人,企业文化管理才是灵魂。这同样值得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反思借鉴。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要采取校长统领全局,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策略,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实现对传统学校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从而为学校文化管理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一)精神文化增内涵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学校价值观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成员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j学校价值观是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增添精神文化的内涵。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全面审视本校的校情,提出全校师生认同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发展愿景,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形成一种自觉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重塑为突破口,形成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文化有没有个性关键在校长。“改革开放初期,把学校变革、更新、发展的期望寄托在校长身上,也确实出现了一批敢于搏击时代潮流的新型校长,办出了有自己个性的学校。于是,舆论界得出了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结论。”这一结论有其合理性,充分说明校长的思维方式、领导哲学、精神面貌、治校能力等决定着学校文化的特色。因此,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建构中,校长要树立一种强烈的特色意识与文化自觉。“所谓特色意识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

校长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学校精神的领袖,学校发展的指南针。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要增添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长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校精神的创建上,秉承“以德治校”的理念,贯彻“以师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同时,校长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名师、名人文化,让全体师生体味文化的力量,接受精神的洗礼,情感的陶冶,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唤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制度文化增柔性

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校长要在学校价值观的引导下,本着“发展人、为了人、依靠人”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建构与学校精神文化相适应的柔性制度文化。

学校要重塑刚柔相济,以柔性为主的制度文化。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组织结构,要以全体师生的发展为目的,维护师生的共同利益,决不能将法规条例的运用极端化,以免导致学校组织内部的疏离,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利于良好育人气氛的形成。为了避免制度压抑人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充分考虑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理性因素,采用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变上下级垂直关系为平等对话、双向沟通。

学校管理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富有创意,计划周密,但难以落实,遭到教师的抵触。究其原因,这是决策没有得到教师认同的结果。因此,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要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制度,在完善学校各方面的评价制度时更要如此。校长、学校、社会都要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将评价制度“柔性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我们无法用眼前的教育现象和教学业绩来评价教师与学生。我们必须转移教育评价的重心,从以教育成效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教育过程为标准的过程性评价。”

学校制度柔性化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制度的“人本内涵”。校长要充分信任教师,把教学的自教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教给学生。因为“信任是巨大的心理驱动力,也是一种优秀的管理品质。”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教师渴望得到校长的认可和激励,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赏识、宽容和鼓励,学校的管理制度的重塑也不应离开“人文情怀”。

总之,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校长要依靠群策群力,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挖掘学校自身的习俗,消除原有制度中压抑人性的因素,充分体现本校的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特色,不断完善现有制度,最终形成有特色的柔性制度文化。

(三)物质文化富“人文”

物质文化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和支撑。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载体,是教育思想的标识,是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良好的物质文化能带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情感熏陶和心灵感染,所以“物质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与学校的整体文化相得益彰,从而昭示出一种文化品质。”在特色物质文化建构过程中,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要在校内深人挖掘体现学校精神的人文景观,丰富学校物质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形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学生求知的“圣地”,要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依托。学校要把塑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基地,校园的布局与设计要富有人文性,以师生为本,校园环境应舒适安静、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9)

为了应对新世纪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应与时俱进,理解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积极建构特色学校文化,走文化管理之路。有学者曾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在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对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一、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

我国传说中的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过夏商两代,学校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呈现制度化的雏形。到西周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私学、墨家私学以及齐国的稷下学宫之后,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很多研究者认为,学校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并逐步走向文化管理。但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都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从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学校逐渐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学校的科学管理突出表现在:在管理手段上,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在管理方法上,以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许多教育学、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为学校管理者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科学管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学校的科学管理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形态。它过分依赖定量分析,习惯用数字来说明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仅不利于做出宏观教育决策、管理决策,也无法对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理性型因素进行分析。另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而科学管理应用的数学模型却常常需要常量,这就使得科学管理在新世纪学校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科学管理助长了学校之间升学率、就业率以及数量等的攀比之风。为此,1999年6月,我国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我国全面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些决策或许就是对学校科学管理妨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消极因素的扬弃,也是对学校文化管理的一种呼唤。

学校在采用科学管理之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用制度约束人。制度虽然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职权责的统一起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第一,有些决策合情合理但未必合法,只要政府文件、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的都是不合法的,缺乏权变性、灵活性;第二,行政管理依附于“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结构,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垂直关系,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如果管理者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则容易造成“唯意志论”,形成“官本位”的思想,将“法治”异化为“人治”。如果管理层次过多还会导致关系复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管理内耗,管理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第三,学校制度管理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缺乏前瞻性以及对未来的预见性,总是新情况发生了之后才考虑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甚至发生了之后还没有及时制定可行的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素质,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等。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学校必须要走文化管理之路,这是新时期的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分析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对师生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因此,“把文化作为学校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激发了人们的更大兴趣。”学校文化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攻心术”,通过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来实现对人行为的根本约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管理问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管路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在80年代末,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经济人”假设逐渐脱离实际,科学管理逐步走向末落,企业便掀起了寻求新的更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的浪潮。受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许多学校也开始着手建构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文化管理不是对以前的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文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两个维度。”学校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的巨大飞跃,从此,学校管理的重心由物的因素转向人的因素。文化管理突破了纯理性的管理理论框架,重视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人的非理性因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化管理以先进的,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基石,从文化的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审视、完善,使学校管理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意蕴。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管理无异于提供一种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校管理向着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方向发展。这种管理理论注重领导方式的转变,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旨在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在良性竞争中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概括起来,学校文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是文化管理的核心。经验管理靠统治者的意志行事,抹杀人性;制度管理只注重人的理性因素和管理中的“硬要素”,带有强制性,人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科学管理过分注重量化,无法对人的非理性因素作出分析。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并且有着丰富思想的人,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文化管理必须要以“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在学校的运行过程中,学校的规划需要人,制定决策需要人,决策的执行以及经费的分配同样需要人,人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文化管理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崇尚“管理即服务”的管理哲学,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的人才观。

随着教育工作者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温饱问题已逐渐解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的需要将会不断升级,最终追求的是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管理,旨在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为教师的“自我实现”积极创造条件;旨在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理想的实现提供自由的空问。

(二)重视管理中的“软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管理是一种“硬管理”,只注重管理中硬要素,如战略、结构、政策等。文化管理注重软、硬要素的结合,倾向于管理中的“软要素”,如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管理艺术等,因此,它对复杂的校内、校外环境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文化管理尊重人、依靠人、信任人、关心人、发展人,注重人的主体性的重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文化管理以“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为基础,因此,“在文化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是被动与主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那么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则是中间主体,管理发挥效能的方式是主体与中间主体双向互动,最后作用于管理的客体——管理中物的要素,从而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

文化管理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是理性与非理因素的统一。它不再仅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来发挥管理效能;它突出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在管理中的作用,倡导人的自我管理。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这样的结论:“管理人员要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提高组织的士气。”所以,管理者在实施文化管理时要注重与下属的沟通,了解其合理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做出重大决策时依靠群策群力,倡导民主管理。

(四)靠“文化力”组织实施

学校文化管理是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它倡导精神立校。恩格斯指出:“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具。”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文化管理存在与发展的精神依托。

文化管理注重对学校中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从而在全校中形成一种心里默契,达到统一人们思想的目的。它将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服从。

学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反过来对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然而,这并不是说一所学校只要形成了特色文化进行管理时就不需要制度了,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制度。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是:“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文化管理以制度为依据但不完全拘泥于制度,讲究规律性和权变性。

三、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塑造文化管理

特色学校文化的建构,本身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管理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过程。为了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人总结出: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糊弄人,企业文化管理才是灵魂。这同样值得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反思借鉴。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要采取校长统领全局,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策略,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实现对传统学校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从而为学校文化管理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一)精神文化增内涵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学校价值观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成员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J学校价值观是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增添精神文化的内涵。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全面审视本校的校情,提出全校师生认同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发展愿景,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形成一种自觉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重塑为突破口,形成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文化有没有个性关键在校长。“改革开放初期,把学校变革、更新、发展的期望寄托在校长身上,也确实出现了一批敢于搏击时代潮流的新型校长,办出了有自己个性的学校。于是,舆论界得出了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结论。”这一结论有其合理性,充分说明校长的思维方式、领导哲学、精神面貌、治校能力等决定着学校文化的特色。因此,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建构中,校长要树立一种强烈的特色意识与文化自觉。“所谓特色意识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

校长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学校精神的领袖,学校发展的指南针。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要增添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长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校精神的创建上,秉承“以德治校”的理念,贯彻“以师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同时,校长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名师、名人文化,让全体师生体味文化的力量,接受精神的洗礼,情感的陶冶,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唤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制度文化增柔性

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校长要在学校价值观的引导下,本着“发展人、为了人、依靠人”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建构与学校精神文化相适应的柔性制度文化。

学校要重塑刚柔相济,以柔性为主的制度文化。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组织结构,要以全体师生的发展为目的,维护师生的共同利益,决不能将法规条例的运用极端化,以免导致学校组织内部的疏离,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利于良好育人气氛的形成。为了避免制度压抑人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充分考虑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理性因素,采用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变上下级垂直关系为平等对话、双向沟通。

学校管理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富有创意,计划周密,但难以落实,遭到教师的抵触。究其原因,这是决策没有得到教师认同的结果。因此,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要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制度,在完善学校各方面的评价制度时更要如此。校长、学校、社会都要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将评价制度“柔性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我们无法用眼前的教育现象和教学业绩来评价教师与学生。我们必须转移教育评价的重心,从以教育成效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教育过程为标准的过程性评价。”

学校制度柔性化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制度的“人本内涵”。校长要充分信任教师,把教学的自主权教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教给学生。因为“信任是巨大的心理驱动力,也是一种优秀的管理品质。”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教师渴望得到校长的认可和激励,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赏识、宽容和鼓励,学校的管理制度的重塑也不应离开“人文情怀”。

总之,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校长要依靠群策群力,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挖掘学校自身的习俗,消除原有制度中压抑人性的因素,充分体现本校的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特色,不断完善现有制度,最终形成有特色的柔性制度文化。

(三)物质文化富“人文”

物质文化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和支撑。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载体,是教育思想的标识,是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良好的物质文化能带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情感熏陶和心灵感染,所以“物质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与学校的整体文化相得益彰,从而昭示出一种文化品质。”在特色物质文化建构过程中,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要在校内深人挖掘体现学校精神的人文景观,丰富学校物质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形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学生求知的“圣地”,要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依托。学校要把塑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基地,校园的布局与设计要富有人文性,以师生为本,校园环境应舒适安静、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篇(10)

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与学术性的学科,教育管理学从诞生起就展示了自身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差异。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边界和研究方法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热烈讨论。首先,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其研究对象究竟包括哪些内涵?对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反思可以推动一个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副教授通过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反思,提出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一定全是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教育管理现象(作为科学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作为解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教育管理的议题与问题(作为哲学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作为实践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其次,要改善当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方法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怎样体现其规范性?综观目前国内教育管理学研究,大多是思辨性、描述性的论文。那么如何进行规范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呢?现代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一般有三类:描述性的、解释性的和探索式的。描述性的研究在国内较为普遍,但价值有限;而探索型的文章一般适用于不太成熟的问题,而当某一问题已经有了大量文献支撑时,就需要进行解释型研究,实证型的研究就属于此类。

北京教育学院的季苹教授在这方面向同行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季苹教授认为,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它能够应用于实践,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时,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学者们开始身体力行,从纯理论思辨中走出来,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她以两项以行为分析为起点的工作为例(一项是“学校管理自我诊断”,另一项是“新课程理论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总结了近年来自己深入实践研究的心得:以行为分析为“起点”,以多主体发展为“通行证”,以真实的学习为“加油站”,以终极关怀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实证研究方面,面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证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与会学者开始把视线投向了作为实证研究方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是指通过可控的、可重复的实验得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来精确地把握与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特征,有效地验证各种假设,客观地评价与预测政策与制度的绩效,从而更好地发现被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及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内较为鲜见。并提出教育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方法可能给教育管理研究带来新气象。

二、教育行政

中国的教育行政研究是教育管理研究中相对成熟的一块,很多专家学者已开始尝试从思辨性的讨论转向现实的行政土壤中来。

首先,关于某一区域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案例研究。宁波大学孙玉丽教授以案例分析法来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条件。孙教授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个案,对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进行了内容和条件分析。研究发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六大政策: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扶贫济弱和监督评估。研究还进一步挖掘了这些政策的环境条件支撑。

其次,教育行政执法是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实践和教育法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有学者对北京市教育网站和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网站2006年公布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北京、上海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职能、依据的梳理结果为切入点,对北京、上海教育行政执法状况与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教育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职能权限亟待明确、主体的执法能力亟待提高、依据和职权范围亟待扩展等。

第三,作为教育行政微观主体的学校教师,他们在这一场变革中的态度如何?我国学校的变革常常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面对来自政府越来越多的主导学校变革行为,作为变革实施者的学校教师抱持什么态度?有学者以浙江省的公立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师为样本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22份进行分析。从调查中得出,教师对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态度是矛盾的,对政府变革方案的认知度较低,认为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过程不到位。因此,政府主导学校变革时,要考虑学校老师权益,加强沟通和宣传,提供充足的变革资源。

三、学校管理

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研究大都是以业务活动(即做什么)的专业管理视角来展开研究,比如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健康工作管理、后勤管理等。而近年来的研究逐渐跟国际接轨,按管理职能(即怎样做)的一般管理视角来展开研究了,比如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扩展。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与外界交互共生的开放式组织,学校营销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北京教育学院方中雄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进行的“品牌塑造与学校改进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经验。课题针对5所学校校长自身发展基础与其学校发展现状进行为期3年的行动研究,从而促使校长发展与学校品牌建立。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是: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组建动态专家团队,校长是专家团队中核心一员;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重大课题与重要工作来对待;建立定期研讨制度。基于实践并跨越较长时间段的行动研究在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开展得还不太普遍,方教授总结了自己课题研究的感悟:校长是学校改进行动研究成功的关键性人物;内外结合式学校改进行动研究的关键是研究共同体的建立;理论与技术是行动研究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撑;学校改进不是革命,而是在其实践基础上的提升。

其次,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存在的边界和效率问题从学校诞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人们探索的古老命题。中国人民大学杨海燕博士关注了我国超大规模高中的现实困境与规模选择。近年来,超大规模学校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现象存在并引发了一些突出问题:加重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使学生享有的教育关照度低;使教师队伍重心下降,教育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增加了校园安全隐患。杨老师通过考察国外学校适度规模的研究和实践操作,结合我国至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发展趋势,提出在保持示范性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现有的规模应该是超大规模学校办学规模的上限。

第三,近年来,关于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校的跨国管理问题也成为研讨的热点。天津师范大学李素敏教授以实地调查访谈的三所学校为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加(BC省)合办高中在发展过程中,从校长、教师、学生到设施设备、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独特性,讨论了学校认证、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学校管理问题,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领导

学校管理研究的存在本身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掌握管理技能的校长能够创造出价值。在中国这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国家,转型时期校长的行为规律探索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概括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是从两条路径展开的:第一,从国外当代的领导研究入手,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校领导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冯大鸣教授引入了“学校文化领导”这一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新主题。作者借助“处境-文化说”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机理,并阐释了四个促成机理实现的中介性条件。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育研究了领导学开创者伯恩斯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并以该理论透视校长工作及其领导行为,发现我国中小学校长以交易型领导为主,“官迷”校长、“考迷”校长、“商迷”校长等角色错位现象在学校时有发生,进而提出我国校长角色转型,可从实施平衡领导、通过高层次需求开展领导、推行分布式领导以及践行道德领导等方面展开。第二,通过实证、经验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学校领导行为进行描述性的考量。如有些学者实证研究了公立中学校长的领导行为。学者通过江西省391名中学教师,对公立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不同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的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教师所估计的校长领导行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大专及以下学历层次中学校长与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中学校长的领导水平有显著差异。

五、学校改进

组织理论是学校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之一,学校改进就是一个以学校组织为观察基点而展开的研究主题。学校改进活动可以说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前沿阵地之一。首先,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中,作为以理论思考和研究为专长的学者们,在走上与实践者共同成长的道路中究竟需要哪些素质?教育管理学学科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高鸿源教授根据自身介入北京16所基础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的经验,研究了学者参与薄弱学校改进工作中自身的知识管理问题。高教授提出,在学者所具备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需要的之间必须实现一个有效地转化,参与学校改进的学者需要从知识思维方式、知识存储内容结构和知识积累的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学校改进和效能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有学者介绍了被称为美国“第三波”教育改革的代表性运动———学校组织再造,分析了其概念与内涵、学校组织发展形式、学校组织再造中的权力分配、学校组织再造的具体对象和学校组织再造的理论依托等问题,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深圳大学张兆芹教授对近3000位深圳的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65份,运用因素分析法初步发展了一个测量学习型学校组织学习力的七个纬度量表,分别是注重适应变化的学习策略、发展分享愿景和目标、分享忠诚和合作文化、鼓励自主性和创新、知识掌握运用和发展、行动反思以及组织学习障碍。与此同时,学校改进的绩效最终反映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非常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国教育界一直都在创造机会进行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蔡永红教授介绍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习者质量与互动式教学”项目进展状况:这一项目旨在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质量。项目组抽取了西部8个省爱生学校中的1862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三门学科测试卷(语文、数学、科学与生活技能)和四种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及校长)为资料来源,进行为期5年(2006-2010)的持续干预,以期建立可持续的、互动的、支持有效教学的学业质量监测系统。

结语

与会者经过了两天的热烈研讨和交流,就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几个基本问题统一了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上一篇: 房地产企业会计论文 下一篇: 信息技术与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