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36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19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46- 02

文书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国家和行业政策法规,执行上级任务以及内部工作上传下达、互相沟通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一个单位工作业绩与管理水平的历史记载与再现。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办公环境不断电子化的趋势下,组织机构的各类业务文档直接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撰写和传递的比例越来越高,档案工作的重点从面向档案实体管理为主,逐渐向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文书档案数量的与日俱增以及档案载体和记录方式的多样化,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1 文书档案电子化的理论基础

(1)文书档案电子化的涵义。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就是档案管理理念要实现从传统的纸质文件管理向电子化管理的转变,管理方式以办公系统的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为依托,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把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为转变为容易储存、查找的电子信息。简言之,是一种手工模式向智能模式的转变。

(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文件从产生直到因丧失作用而被销毁,或者因其具有长远历史价值而被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整体运动过程。是研究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是研究文件属性与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文件生命周期理念提示了文件运动的3个阶段,即现行阶段、暂行保存阶段和永久保存阶段。

(3)前端控制理论。是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全程控制原则,对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要求,把可以预先设定的监控功能和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协从办公系统(OA系统)和各业务系统,对文件、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并在文件形成和维护阶段进行有效地监督,从而实现对电子文件的超前控制和全程管理。

(4)文档一体化。以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对文件处理环节和档案处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把“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这两个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中的两个子系统,从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到工作程序都实现科学、真正的统一管理,确保文件在整体运动过程中实现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文档一体化的实施必须依赖于规范化的公文处理,从文书处理工作开始实行规范化,对文书档案进行超前控制,使文书档案在经过规范化的处理后,形成一个最终归宿和最长久的价值体现,从而达到文件处理精炼化、完成案卷系统化、查找利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档案的真正效果。

2 文书档案电子化的管理办法

(1)文书档案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随着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文书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往往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的,其收集与归档比纸质文件更为困难和复杂。由于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电子文件就有被更改的可能,而且任何修改、删除都可以做到不留痕迹,所以电子文件的收集要由形成部门及时收集并归档,然后移交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不得由个人分散保管。此外,电子文件归档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归档、接收、变更、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的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同时,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电子原件时进行核对、审验的依据,不符合要求时发回归档人。数据信息应该以系统自动提取为主,减少人为干预。

(2)文书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电子档案是现代科技产物,它的生存和可读性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归档的各种类型的文件,应采取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档案备份、恢复是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应建立一个从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备份到电子原件备份的有效备份及恢复系统。一般情况下,电子档案是以脱机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至少一式两套,一套封存,一套供查阅利用,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

(3)文书电子档案双套制保管模式。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虽然电子档案的利用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电子档案便于修改、拷贝和难以防伪的特点,以及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传递带来的档案信息丢失、失真、泄密等问题,容易使人们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失去信任,而认为纸质档案的原始性则更具有说服力。因此,文书电子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双套制”,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如果文书电子档案信息丢失,那么也会有纸质的档案内容存在。可以预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的局面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独立地转化为档案,多种介质并存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3 文书档案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1)建立标准规范体系。文书档案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档案电子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电子档案工作尚无统一标准,这就需要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制订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规则,以保证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统一规范和资源共享。档案电子化标准规范作为一个规范化的系统软件,必须具备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鉴定、检索、开发利用及档案统计等基本业务管理功能。它不是简单地模拟手工作业,而是根据档案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业务工作流程,结合计算机硬件特性来实现的,一个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简捷及合理化的工作模式,能够把原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滑转入新的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使其为档案资源数据库高度共享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完善安全使用制度。在电子档案使用过程中,应当:①应注意电子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②注意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电子文件的生成到归档缺少程序化管理系统,不能实现系统间的直接对接,目前无法保证电子文件元数据完整归档,多数电子档案与其相对应的纸质档案之间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另外储存电子档案选用的载体不耐久等原因,也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从而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③注间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通常档案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的,电子档案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所以制订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是光盘、磁盘等载体的电子档案未被法律认定的原因。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签署等非传统意义上的“亲笔签名”,法律上能否认可、如何认可,制约着电子文件的效力和归档保管的意义。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档案电子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关系到档案工作数字化建设的成败。①档案管理者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档案电子化建设涉及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和文档一体化管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②档案管理者要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如具备档案学、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目录学、档案自动化管理,以及档案著录、标引、检索、编研等有关档案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③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看,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能力。

4 结 语

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功能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文书档案电子化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体系,有助于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更高层次和更具价值的信息服务。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2)

0引言

文书与档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文书,“经国之枢机”,“政事之先务”。文书的系统整理和保存,最终使档案形成,有了档案,人们就可以“疏通知远”,了解历史。档案,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书与档案是人类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延续。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在秘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是高校文秘、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关键技能模块,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现代社会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特征表现为:在理念上应尽力适应社会上相关职业岗位群对秘书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从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知识完整向注重实用、知识精讲、侧重实务操作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科式、授课型教学方法向技能型、训练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具备完整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公务文书协作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

然而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学工作往往立足教材,以阐述文书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档案柜、架、盒等实物,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培训。一旦参加实习或工作之后接触实际问题,又要从头学起,因此课程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专业特色也无从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例如文件和档案数量日益增加,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文件和档案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要求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老师讲,学生听,从理论到理论”。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首要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从培养实用性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员入手,在讲授档案资源的利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前提下,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密切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领域最新的动态、资料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岗位需求设计专业培训能力模块,在边教学边实践的基础上,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后的集中实习周或实习月,系统训练涉及该课程的所有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积极探索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的课程设计从总体上讲要以实用为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强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教、学、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2.1编写修订教材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学科发展的程度、深度应该在教材上体现出来。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教材,包括一部分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大多是对本科教材或档案专业教材的简单“改良”,只是泛泛地罗列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环节和工作场景的模拟几乎都没有涉及到。针对这一现象,根据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特点,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我主动追踪文书与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的发展前沿,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有关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鉴定、归档,新的档案归档载体的使用和介绍等新兴问题,多方面整合知识资源,修订编写了顺应文秘专业特点、实用性较强的校本教材,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前瞻性,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知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被认识和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问题。

2.2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科学规律加大了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践训练的比重,以此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应改革过去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习实践的教学力度,实训实践课时数应占40%以上,将平时的所有实训、实践课都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书档案的办公现场进行实习,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实习实践的基本形式可以打破传统,可以到学校的文书与档案课程实验室、学校综合档案室或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对文书与档案工作的直观认识与切身感受。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课程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践教学进行课题分解,确定每个实习实践课题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所需课时,灵活设置相应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欲,提升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2.3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2.3.1范本教学法俗话说:“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教师可以收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同类型的文书范本和档案范本,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修改和加工,作为案例以小组讨论、分析答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领域最前沿的规定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3.2情境教学法面对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打破枯燥无味的教学桎梏,情境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重点教师创设相关场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中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收文处理”这一知识点时,设置如下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秘书、主管领导的角色,绘制收文登记簿和文件处理单,将收文处理的程序一一进行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指出其中的正确与不足之处;然后由教师作点评。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对收文处理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掌握了收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处理环节,与纯理论式讲授相比,情景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3实物演示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文书与档案教学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一旦出示实物,学生便能豁然领悟。例如在讲解“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知识点给学生展示档案盒、小型缝纫机、塑料螺钉、起订器等专业工具,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展示档案库房、缩微品阅读复制设备、易耗低值物品等的相关图片资料,把枯燥的理论介绍变成直观生动的形象演示,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所接受。

2.3.4参观学习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前往地区、县市的档案馆参观,将档案馆、档案室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加深学生对档案馆的库房建设、检索工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切身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现代数字化、科学化的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技术,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网络为相关单位进行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业务等服务。除此之外,通过参观也能使学生学习档案工作人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档案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着片面性,例如重理论,轻技术,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于理论水平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有机结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一是要转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将培养计划纳入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转变专业教师自身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中去。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文秘专业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秘书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为他们获得文秘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实践和机会;对于从行政转行过来的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此外,还可以从有关单位引进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寻找、鼓励并帮助优秀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通过他们把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行业发展的信息和新观念带入学校,帮助在校任职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人才也是提高“双师型”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文书档案管理人才的需要,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教学改革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王文亮.浅论高职教育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张小玲.“双师型”文秘教师队伍的建设[J].秘书杂志.2005(12).11-14.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3)

二、公正文书档案的重要性

公证处存档的公证档案,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机密档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部分文件档案的履行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可长达几十年,在这期间,人们受客观外界的影响,以及形势的变化,可能在主观上会出现某些偏差,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公证文书档案就像一个非常有威信的监督者,默默地约束着当事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调解和诉讼通常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办法。因为档案客观记录了以往发生的事情,当时的状态、当时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澄清有关事实,所以公证书连同公证档案的作用非同一般。在大量调解和诉讼实践中,司法机关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公证档案一般都给予采纳。

三、现行公证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鉴定理论问题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是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学习原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民国时期档案学有关档案鉴定理论上形成的。建国以来长期形成并得以贯彻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但同时也证明了这些理论自身存在着的不足之处:造成“档案价值”概念的模糊,鉴定理论的框架构建不完善;对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操作中的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忽略了档案价值中实际存在着的数量关系,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的成分,显然存在着具体操作上的困难。由于鉴定理论的缺陷使鉴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待鉴定的文书档案数量繁多

2.1进馆问题

档案界一直把馆藏量为档案馆的重点,衡量档案馆的规模以及达标升级评定中,馆藏量均为主要硬件之一,使丰富馆藏成为各档案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增加馆藏的片面指标下,一些不具有进馆价值的档案也随之入馆,造成进馆档案质量不高。由于上述原因,档案馆需要鉴定的已不仅仅是有鉴定价值的到期档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冠以长期、永久之名,却无实际保存价值的档案。

2.2认识问题

另一方面,档案馆没有做到有计划、周期性地开展鉴定工作,导致需要鉴定的档案日益增多。由于鉴定工作费时费力且见成效,档案馆未将鉴定工作放到应有位置,致使鉴定负担越来越重。

2.3鉴定程序问题

鉴定程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鉴定程序复杂。目前,档案采取的是案卷装订法。在具体鉴定过程中,若发现卷中若有不符合保管期限的文件,就必须按照处理手进行处理。首先进行拆卷,将不需继续留存的文件剔出,并在卷内文件目录上注明。然后调整档号,保管期限的调整、案卷的变化,需要重新编排档号才能保证管理和利用。最后调整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都需作相应调整、更改。这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操作工作,令许多鉴定工作人员望而却步。

2.4鉴定标准问题

我国现行的文书档案的鉴定标准依据的是1987年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此保管期限表虽然在多年的文书档案的接收、立卷、鉴定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文书档案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在鉴定时困难较大,不便于鉴定人员操作,影响了鉴定工作的开展。其次,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鉴定不准。对于同一份文书档案材料,不同的档案管理机构的鉴定期限有一定的差异,有的作为永久收藏,而有的可能作长期甚至短期保存,而一份真正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应该从历史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综合评定它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珍贵档案的保存,才能体现档案管理机构的作用和地位。

2.5归档文书档案的问题

首先,文书档案是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但不一定是真实的记录。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工作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工作者不可能、也不允许改正档案材料原始内容,但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鉴别、评价,以指导利用者。其次,不少单位除综合部门形成的红头文件外,对于其他部门的文档往往长时间没有文件归档。个别文件材料还不完整,编号文件本身连接不上,缺附件、少底稿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归档文件材料不完整。

2.6管理方式问题

装订式案卷是目前档案保存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影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对档案鉴定后,如发现失去保存价值需剔除的档案,即使仅有一份,也要全卷拆开,页号重编、目录索引重新搞,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作量十分大。因此,很多情况下,明明知道有些案卷的档案已失去保存价值,但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即停止剔除工作因而滞后了鉴定工作的经常开展。

2.7期限问题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一直承袭这样的理论与办法,即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对本机关颁发和形成的外,其保管期限为长期或短期,并认为“这样会减少重复档案的数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并没有达到减少库存的目的效果。目前档案室、馆中文书档案中长期卷的比例十分大,有的同一份文件可能会在同一档案馆的多个卷中找到,同一馆内重复性就这样大,加之上一级的档案馆也要长期或永久保存这部分档案,因此,这也是造成重复性归档的现象的重要原因。

3.提高公正文书档案鉴定工作质量的策略

3.1完善鉴定理论

我国现行的鉴定理论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保管期限、一般分析方法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组织的研究,而对档案鉴定中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做的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空泛。因此,要完善档案鉴定理论,使其更具有实践操作性,逐步实现鉴定标准的多元化,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鉴定理论体系时,要加以正确的吸收与借鉴,同时要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以发展、完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档案鉴定理论,以引导鉴定实践前行。

3.2设立专门鉴定机构

为了确保鉴定工作顺利进行,在档案馆内应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专人负责鉴定工作,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严格鉴定销毁制度。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统计,对馆(室)藏的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文书档案的质量评价和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主要是制定鉴定计划,对虽未到期但实践证明已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分析、甄别,提出鉴定意见,确保鉴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当事人保密是公证处的义务和职责,为确保这项职责的正确遵守,公证机构应设专人保管公证档案材料,防止遗失或泄密。

3.3细化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各级档案室可以依据国家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并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及档案特色细化保管期限表条款,制定出条款清晰、内容丰富精练、层次分明、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即符合全面、系统、准确要求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也可以在条款附上详细说明或举例,使条款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特别注意的是,档案室细化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需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要以书面形式上报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或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组织机构,经过审查批准后才可实施。

3.4规范鉴定程序

3.4.1重视进馆质量

加强在档案进馆之前的鉴定工作。在立卷、确定保管期限时的筛选、鉴定,档案指导部门定期对案卷质量检查时涉及到的鉴定,档案馆接收之前对案卷进行的检查这三个环节上加强鉴定力度,确保案卷质量的关键,为保证档案进馆质量。

3.4.2完善鉴定程序

改变档案鉴定工作的一次鉴定制,规范为二次复核制、三次确定制。第一,由文书处理部门在鉴定当中,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规定划分,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后将应归档文件移交档案室。第二,由档案室鉴定人员复核归档档案保管期限划分的准确性,对移交进室的档案进行再鉴定,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三是在档案局确定进馆单位的前提下,由档案局专门鉴定人员指导、监督、协助机关档案室人员对应移交进馆的到期档案、销毁档案等做最后的价值审查及保管期限确定。此外,对按手续办理准备销毁的文件要坚决销毁,使其尽量减少差错,以保证档案馆藏的质量。

3.5加强信息技术在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的运用

3.5.1数据库技术在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4)

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料和信息大量的出现。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机构中,这些资料和信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专门的部门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加以管理。从这一角度来强调,档案管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医院等这些公共场合,需要对病人的档案加以手机和整理,从而提高医院对病人病情的掌控管理。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发展的疲态。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针对传统的档案管理进行现代化的改进,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 我国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整个医院档案管理基础差

自强调医院要重视档案管理之时开始,我国医院均采用一种传统的人工收集和整理的管理方式,而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一直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处在半封闭化的状态之中。一般人是无法翻阅这些经过收集和整理的档案。而传统档案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病人的资料进行收集并且能在未来的时间段内进行翻阅和参考,主要强调这些资料不要丢失这种基本性的管理原则。而人们在进行档案资料收集过程中,由于缺乏遵循原则,并且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且医院财政部门缺乏对其的经济支持,从而使得我国医院的档案管理基础差。

1.2 工作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

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主要划归为行政文书的工作,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之间采取的是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另外,由于行政文书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意识,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档案纸张不规范、装订不合格以及其它性问题,从而导致档案在后期查询时出现无法利用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整个档案的性质和价值。

1.3 档案管理的概念不清

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是以人作为主要的管理成员进行,需要不同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共同的努力。对档案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进行手机和整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然而在现阶段的医院档案馆力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识十分薄弱,档案资料和信息的整理总是存在着各种缺陷,使得整个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严重拖了医院发展的后腿。并且医院对档案管理的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将这项工作列入医院所必须要管理的工作,因此,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也严重束缚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档案管理的整理工作不符合规范

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它也没有颁布特定的规定来规范亿元的档案整理工作。这使得许多工作人员随心所欲进行档案所需要的资料和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使得许多重要的资料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着丢失等情况,并且许多收集起来的资料毫无长远的参考价值,使得档案缺乏最重要的参考价值。

1.5 档案管理方式十分落后

许多医院对档案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从而使得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严重拉低医院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且为相关部门在查询、搜索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严重不利于档案作用的发挥。

2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所提出的创新档案管理的方式

2.1 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医院档案管理理念,对于医院档案资源的管理利用和实现医院现代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档案馆里过程中使用现代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以及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整个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更能够提高整个医院档案的整体质量和价值。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医院上下多方面共同努力。以新的观念去迎接新的挑战,努力从过去长期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过去传统的手工型向现代化管理型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注重保管向注重提供利用转变。

2.2 环境的创新

加强硬件建设,促进文书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是适应现代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大对文书档案设施的投入,配备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办公设备,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管理。同时,选择适合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软件,并在档案工作人员中开展计算机培训,以掌握档案计算机管理运用技术,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2.3 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工作的两个不同阶段,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做好文书工作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文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文书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档案意识,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学知识,熟悉掌握档案工作业务环节的基本技能。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确保文件收集完整、及时和准确。为此,我院档案室副主任兼任了文书工作,并且参加医院一些大型活动和院长办公会,保证了文件收集的完整与安全。档案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文书档案归档管理制度,做好文书档案的基础工作、监督指导与沟通协调工作。认真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文书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做好准备。

2.4 利用手段的创新

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档案部门必须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目前将计算机这种高效地处理庞大信息的现代先进工具引入到文书档案的管理中,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简化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过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应用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检索工具,借助网络信息系统的平台,档案利用者通过授权可以便捷地得到所需的档案资料,这可有效地提高文书档案查借阅效率,丰富了文书档案查借阅手段,这也是文书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一方面,医院领导要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档案部门要加大对专业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全方位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间的管理与沟通,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真正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的飞跃。

参考文献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5)

前言

文书档案管理体现了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是档案存在的基础与重要的资源,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档案资料的质量与完整性,唯有树立文书档案的规范性、标注化才能促进文书档案利用率的提高,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由于这类档案其生产过程中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对档案的规律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时展不相适应,不利于长远发展,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

1.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高效性

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完全依赖人工,靠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统计、手工归纳、手工整理等等,不仅工作繁琐、复杂,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也浪费了人力、财力与物力,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管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员利用率,改善工作效率。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管理工作难,利用率差的问题。具体如下:

1.1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立卷难。立卷工作是文本档案管理最基本的规划与统筹,在立卷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档案各个大纲的归类及按照标题进行排列,确定保存期限进行装订,该工作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持久的耐力,这项工作较为枯燥,难度较大且难以掌握。

第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完成文本组好卷之后,会根据其不同特征进行编号,满足工作需求,这项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常会出现错误,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财力与时间方可达到管理的目的。

第三,利用率较差。传统的档案文本装订准确度不高,操作方便性不足,导致其利用率交底,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使用技术手段,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减少劳动力强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文本档案管理的合理化与科学化目标,提高档案的可信度。

1.2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文书档案工作的效率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最大的成效就是改善了文书档案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文书档案的运用效果,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他工作,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工作的准确性,降低错误,使档案部门的文书档案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更好的为需要的人服务。

2.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便捷性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对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了档案管理的方便性,应用也更为简单,利索。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而且文本资料不够全面,漏洞百出,信息含量不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管理你水平的提高,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问题百出,资料不足,利用率差,查找复杂,可信度较差等都制约了文本档案价值的发挥。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文本档案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也实现了当即立卷,改善了档案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实现档案管理的有序性,近而使档案由案卷集转变为文件集,实现了从手工刀自动化的转变过程,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了文档安全性的提升

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都有了很大成都到的提升,从我国文书档案的传统管理情况来看,保护措施不足,档案查阅是整体性的,无法进行单一操作,这不仅对查阅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档案管理的保密要求不相符。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管理设备的运用该使档案管理查阅以当页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便于查阅,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4.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所谓文本档案就是档案管理的文字资料,其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文本资料的利用率,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对质量的需求是档案管理是发挥其最大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立卷工作中存在太多立卷人的思想,主观意识过于浓厚,对立卷工作的把握科学性不足,专业性较差,无法维护档案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发展目标,影响利用者的使用与操作,降低了利用效率。同时,在进行文书档案归档的过程中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大量时间,影响其他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档案利用工作过于被动,利用率低。

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后,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过去很多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整理、归档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其他工作中,大大提升了档案编研与二次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中,今儿促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改进了文书档案的利用率,使档案单位的文书档案不仅发挥服务效能,同时实效价值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结束语

今天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调整,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这就对新时期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同时在具体的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办公自动化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好且更加有效的服务,发挥其作用,将其社会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出来,促进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6)

对档案工作而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对企业单位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文书档案通常在企业单位面临的问题与需要作出的决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如果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很容易导致问题无法解决,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创新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创新性的开展当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单位发展保驾护航。

1.新时期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不向前发展,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对企业单位而言,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形势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在新时期,如果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创新,一味守旧,只能埋没于历史的尘埃。因此,我们说新时期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不仅很重要而且极为紧迫。

2.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与时俱进

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制度创新,从而无法适应普遍提出的档案科学化管理,而且当前时代背景下,大部分的政府、国企、事业单位都非常注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常大的创新都有专门负责的领导干部,而细分到档案管理层面,则几乎无人问津。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从业者都为兼职,同时在单位还身兼其它职位,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形势下,创新工作几乎无从谈起,这不仅与追求高效的时代旋律不协调,而且也极大的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2.2 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

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文书档案的数量较之以往有了天壤之别。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对企业单位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的企业单位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还依赖于陈旧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最终导致工作效率地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化档案和信息的整理收集工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这也必须要求档案部门和档案从业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真正以创新精神服务于文书档案工作,开创文书档案管理新局面。

2.3 管理人员整体素养亟待提升

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大批专业技能过硬和工作创新意识强的人才,而纵观当前档案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人都非科班出身,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知识了解甚少。还有很多企业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均为兼职,主要职业不是档案管理,最终使得整个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趋于混乱局面,管理人员整体素养亟待提升。

3.创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推进制度创新,确保执行力度

要想创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从制度上着力推进,在遵循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依据自身单位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档案工作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淘汰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旧规则,健全新的的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同时要设定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制度创新的执行力度,制定出本单位文书电子档案管理规划,最终形成全面可行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

3.2 注重技术创新,实现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

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跟得上信息时代的高节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不适应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主动求变,注重创新,积极拥抱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能确保在调阅查找档案的时候更为轻松灵活,从而确保高效的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整个企业单位工作效率阔步提升。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档案从业者综合素养

我们上文谈及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与方法陈旧落后,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即文书档案从业者综合素养不够,受制于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无法更为高效和创新的开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比如一个多年的手工档案管理者,要想短时间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因此,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培训和应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从业者对工作的认识,从自身单位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充电学习,调整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同时,企业单位自身也可以需要重视档案从业者的培养,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分支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档案管理技术交流,推行档案工作岗位乱换,构建起优胜劣汰的档案工作用人机制,从而增强档案人员的工作实力和职业风险意识,最终调动档案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企业单位而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并非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项目,而是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办公水平及效率。而针对当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陈旧落后的局面,我们必须要积极大胆革新意识,推进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材料,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科学决策,实现企业运转有序,让企业在时代的车轮下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7)

电子图书档案管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操作方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电子图书方案管理无论是增加还是删除都非常容易,并且删除后的信息不留任何痕迹;第二,电子信息准确性较高,因此,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的检索操作非常简单。

1.2传递快捷

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综合运用各种网络技术,其传递速度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因素的影响,通过网络传播可以快速递将档案信息传递到需求者手中。另外,电子图书档案管理还可以从一个终端向多个终端传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状态。

1.3复制时不容易丢失

与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档案管理复制后不仅清晰度保持不变,还不会出现纸质档案管理中出现几遍、信息丢失等问题。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电子文件在复制的过程中依旧可以保持原本的特性。

1.4表现形式多样

与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档案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图形、文字,还是声音、影像等网络信息都可以成为电子档案管理的内容,并且,这些信息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互相搭配都可以形成档案管理模式。

2加强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的措施

我国电子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图书档案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靠性较低、社会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等。笔者结合多年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经验,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的措施做了简单介绍。

2.1加强环境保护,保证存放空间安全

电子图书档案的存放环境是保障其信息安全可靠的基本保障,加强电子图书档案管理首先应该加强电子图书档案管理的环境保护。电子图书档案的环境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以及存储工具等,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温度适中的同时,还必须安装抗雷、抗电击以及抗磁场力等设备。另外,为了保证存放空间的安全,还应该对存储的电子图书档案进行备份处理,最好选择多个位置储存。最后,定时检查存储工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2.2加强管理制度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储藏的安全,必须根据电子图书管理的实际状况,加强管理制度设计。在进行电子图书档案的编制工作时,应该专门安排业务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参与电子档案编制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整理电子档案,尤其是档案的归类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以档案的级别作为归档的依据,确保各级别信息准确无误后,进行归档处理。最后,电子档案编制结束后,必须交由领导检查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进行存储。

2.3加强系统管理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的读取安全,必须加强电子图书档案系统管理设计。很多时候,电子图书档案的信息安全性不够高,主要原因是系统管理体系不健全或者是有人而已破换管理系统。针对以上问题,设计者可以对电子图书资料进行加密设计,为了防止破译,密码不能太简单,最好定期更换密码,确保信息的安全。另外,根据需求设置访问权限,杜绝任何人都可以获取信息等问题产生。最后,定期对系统进行维修保护,有的网站因多种原因会出现系统漏洞,这时候应该加强防火墙设置,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2.4加强人员工作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通过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能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聘请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人担任电子图书管理工作,为电子图书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8)

文书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原始记录,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学校各部门如何利用档案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主要取决于所收集的档案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具有专业化、多功能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单位以专业化档案管理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培养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为核心,以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认识

首先,树立专业化理念,提高专业化认识。档案管理专业化是指档案管理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也包括职业专业,国家对档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档案知识、档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我国有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

其次,培养专业化精神,增强专业化意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塑造档案职业文化、职业品格和职业素养,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遵守法纪、保守秘密,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事业追求、职业理想和工作态度。陈希周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四忌”》一文中认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忌态度冷淡,缺乏热情,二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三忌不熟悉馆藏内容和档案管理业务,四忌对查阅档案的人员不严格监视,对查阅过的案卷不经检查就人库。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克服“四忌”,努力做到服务质量专业化、学习培训专业化、业务技能专业化。

再次,建立档案管理专业化体系。蹇文燕在《浅谈基层检察机关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专业化构建》一文中指出,档案管理和开发专业化构建的路径主要有:一是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二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专业化队伍;三是完善设备,加大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四是整合利用档案资源,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档案管理专业化的目标是人本化,要坚持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以保管为主向开发利用为主转变,以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所有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为人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离开了人所有的档案都没有任何意义。档案管理专业化过程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要制定全国统一、行业统一、单位统一的文书档案标准,克服各自为阵、各自为术、各自为范的局面,积极推进文书档案建设一体化,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全面、准确、便捷的功能。

二、创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模式

要提高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建设机构独立、人员独立、管理独立、经费独立、业务独立的档案馆。《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把档案事业列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机构,保障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应当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置档案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检查和指导;档案馆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具有保管档案的专用库房,档案库房应当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鼠、防尘、防光等条件和设施。

目前,高校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文书档案产生并存放于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或者单位内部设立档案室,由这些单位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管理零散,缺乏规范性、整体性,作用很难发挥,价值很难利用。二是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文书档案由档案馆专人负责,各单位和部门指定兼职档案员协助做好归档工作,管理制度健全,文档生成过程规范,档案的价值整体得到利用。

三、改进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方式

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建设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专业化、管理方式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措施专业化等。陈丽在《提升四川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标尺》一文中认为,档案专业化管理是指以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从管理工作的各项专业环节入手,以提升专业水平的方式,把服务者的工作重点集中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的管理方式;主要措施包括组织专业性、管理过程专业性、技术专业性、人员要求专业性等。

制度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逐步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为了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开发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必须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手段,以信息化改变传统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档案馆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刊物、图书等媒介,采取出版、播放、陈列、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档案”,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刘向在《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一文中认为,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程序员的档案知识水平。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使软件所附有的功能适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还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开发公司的售后服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对软件和系统进行升级。陈金水在《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助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一文中认为,要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实现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业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及时配备业务档案现代化所必需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在业务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四、培养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事业型的档案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的关键。《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档案专业及相关知识,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保守秘密,热情服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称评聘,并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文书档案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管理人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在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上发挥表率作用;其次,要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具有文书档案的鉴别、识别能力;最后,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文书档案的形成、收集、鉴别、整理、利用、保管等一系列专门环节。另外,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文书档案充分利用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贤文在《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干部档案管理队伍》一文中认为:“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应该懂得电子计算机操作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能自如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干部档案材料的贮存、检索,应该懂得录像、复制、缩微等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操作、使用仪器,应该具有基本的化学、生物知识,以利用各种手段实行对干部档案材料的防霉、防腐措施,应该懂得中国档案发展史、干部档案史,等等。”为此,要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使档案工作者从档案资料保管员向档案资源开发者和研究者转变。

其一,加强档案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发展档案学科知识体系,根据社会需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办档案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结合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培养档案管理应用人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人才和档案学研究人才。

其二,引进档案管理人才。要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定、推优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吸引其他单位或部门具有档案专业学习或管理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9)

【分类号】:D80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无纸化资源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模式从手工操作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使得文书档案的存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资源形式;文书档案的归档等操作过程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管理按件随即整理归档,减轻了档案工作者的劳动量,提高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

1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纸质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整理文件,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虽然都按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同,对同一个文件的分类不尽相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分类不准确的,影响案卷的质量,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按照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不需要拟定案卷标题,以件为单位,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利用计算机检索达到方便快捷,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可发挥计算机管理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

1.1办公效率大幅提高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要求资料收集完整、齐全,避免漏写、漏抄;用笔规范、耐用,字迹工整、清楚;分类、统汁准确无误,结果又费时,又费力。在应用计算机软件之后,文件资料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环节变得十分方便、有序,无论是起草文件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

1.2文件和文字信息得到充分共享

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企事业单位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得大量信息闲置在文件柜中,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深入到文件级,由单途径管理发展为体系管理,由对档案外部特征(目录)管理到内、外部特征(目录和内容)合并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互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对所调阅的信息资源作出适时响应和脱机处理,可以保证很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可以了解其他档案工作部门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档案管理信息动态。

1.3电子文件保存的稳定性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长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如在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情况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同,随着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储存、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如VCD、DVD光碟,小容量的闪存U盘,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等。这些载体的普遍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易于传递,且储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1.4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

在日常公文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文件传递的传统手段是靠邮政系统,传送时间受距离长短的限制。同时,文件还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或延误,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1.5文书档案资源随时可供检索,提高了查准率

传统文书档案管理中,在归档整理后若要对文件进行修改处理,就必须对已整理的文书档案进行拆卷重做,这就浪费资源和劳动力,而采用计算机进行文书档案管理根本不会出现该问题,文件的修改只需通过键盘操作就可以,且随时修改显得方便快捷。再且,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处理,使纸质的文书档案转变成电子版的文献信息,加上网络技术应用,使得文书档案资源随时可供检索,大大提高了查准率,这些都是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能及的。同时对文档进行计算机化处理也是解决文档分离,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根本办法。

2文书档案管理的措施

2.1文档一体化

长期以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只由档案部门执行,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分离由于作于不同部分以及不同工作者,就导致了档案管理较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出现文书档案管理程序过于复杂出现,甚至出现难以修改已管理好的个别档案的复杂情况,最终影响了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鉴于此,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文档一体化成为了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把过去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独立的分散状态,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去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文书处理工作成为了文档管理大工作中的前端任务,文件处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文书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文档一体化真正的实施将对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将使得文书档案管理进行一个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阶段。而文档一体化的有效真正实施必须依赖于规范化的公文处理,即从文书处理工作开始实行规范化。通过对文书档案实行超前控制,这样一来使得文书档案在经过规范化的前处理后,形成一个最终归宿和最长久的价值体现,从而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的真正效果。

2.2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接收

档案的形成是文件有条件的转化,是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和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文件的收集、接理、鉴定是传统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形成的工作起点,也是检验档案真实有效的关键。电子档案主要来源于库存档案的数字化和现行产生的电子文件。库存档案数字化后的电子原件可以构成纸质原件的副本,而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与传统文件的不同特性,其收集、整理、鉴定等过程是一个交叉操作过程。虽然电子签署,数宅签署等技术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的凭证,但形成后的电子文件在相对离开它的原载体后仍然可以编辑、修改,而且在转化为电子档案时没有文件到档案的明显界定,完全依靠归档人通过网络上传或复制,其真实有效及原始性无法确定。因此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归档、接收、变更、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同时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电子原件时进行核对、审验的依据,不符合要求时发回归档人.数据信息应该以系统自动提取为主,减少人为干预。

2.3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

电子档案是现代科技产物,它的生存和可读性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归档的各种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视频文件等,应采用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原件的存储方式也是关键,应该提供多种方式,如:数据库存储、目录存储、光盘存储等,用户根据实际建设从中选择。电子档案备份、恢复是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应建立一个从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备份到电子原件备份的有效备份、恢复系统。

3结语

文书档案管理论文篇(10)

文书档案的利用率逐渐升高,因此,做好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是前提和基础,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方式不断地与时俱进,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进而发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管理工作的价值。

1 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从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上看,不同的单位具有不同的规定,同时也需要根据档案信息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归档。其保管期限也是如此,档案的价值是确定保管期限的重要因素。各大企事业单位都是根据档案文件对于单位发展的贡献和价值来判断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归档的文书档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针对单位分发的文件类型,其中包括单位机构、人事以及职称、物资、经费等等工作内容做出的皮肤、通告等。这一方面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因此,需要进行长期保存。相关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类文件加强重视。另一种就是上级下发的法律或者是政策的规定,作为企事业单位执行的依据,这些文件只是在一时具有较大的效力,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是失去了作用,因此可以进行短期的保存。

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包含的范围相对较广,不仅有正式的文件,还有对短期工作的总结和报告、领导的讲话以及工作部署的文字形式等等。对于相对重要的内容要将进行永久性的保存,如果是价值和作用一般的档案可以进行长期保存,然后根据档案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确定以后的保存时间。同时要做好档案文件的归档工作,尤其是一些合同或者是协议等都需要进行归档处理。

以下下属文件包括计划、总结以及报表等要进行归档处理,其长期性和短期性,需要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由于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归档类型较多,且文书档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需要将其分成党群工作文件、行政管理文件、经营管理文件以及生产技术文件等等。归档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以后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 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

2.1 文书立卷责任部门

从文书档案立卷责任管理部门来看,主要是有文书或者是相关的收发人员来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和归档。我国为了保证档案立卷工作的科学和合理性,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立卷制度。可见立卷工作的重要性。档案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可以说起到了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但是有些小的企业单位还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还不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都是有文员来进行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其规范性和全面性就得不到保证。造成档案的内部质量不高,立卷制度不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文书立卷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在进行文书立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主要原则就是文件材料本身的规律和联系,要保证文件本身的整体性,对于不同价值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其保管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2.2.1 分年度。正确的整理方式是要将文书档案按照年度来进行整理,这也是立卷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特征,如果是特殊的文件要进行立卷工作,其中包括一些计划和统计报表等。

2.2.2 分级别。在分级别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上下级文件的密切关系来进行,要将上下级的文件进行分开组卷。但是如果是一些批复可以将其放到一起,要注意区分上下级。

2.2.3 分类别,注意问题的专门性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按分类方案分成若干类,如企业先按四大类分开,每一大类再按文件多少分成若干卷。

2.2.4 分保管期限,注意保持问题的完整性。一般需要永久、长期、短期保存的文件应分别组卷,但为了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少量保管期限短的文件与保管期限长的文件一起组卷时,保管期限从长。

2.3 文书立卷的操作程序

2.3.1 初步立卷:根据每年形成的材料数量,剔除不归档文件,按“四分四注意”的方法组成案卷。

2.3.2 拟写案卷题名。案卷题名应当准确概括本卷文件的制发机关、内容、文种,文字应力求简练、明确,一般案卷题名应具备作者、内容、文种三要素,如涉及重要地区的要标出地区,涉及特定时间的要标出时间。

2.3.3 卷内文件排列与编号

a卷内文件排列,密不可分的文件应当依序排列: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转发件在前,被转发件在后;多种文字的同一文件,中文在前,其他文字在后;处理同一问题的文件与电报应根据内容和文件一起依次序排列;案件材料结论、决定、判决材料在前,依据材料在后。一般文件可按问题或时间顺序排列。

b装订的案卷要编页号,卷内文件凡有文字、图象等页面都应每页编写一个号,空白页不编号。编写应该用阿拉伯数字每卷从1开始,文书档案在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编写页号。不装订的文件编件号,要盖档案号章,在档案号章内写档号、件号。

3 文书档案的保管措施

3.1 编制归档文件责任者、内容、文种的报表,并按上述分支对每个词条给分,这些词条我们可以预先找出一部分,其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找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列出归档文件的性质,把文件分为重要性和一般性,通过各种性质进行合理的归档。

3.2 根据现行文件的格式,确定不同的模板。如模版一:责任者、内容、文种;模版二:内容、文种。这样可以为计算机的自动抽词提供方便。

3.3 编制计算机的归档程序。对电子文件的标题名中各个字段进行比较,对责任者、内容进行一次性的抽取,并给予相应的分数。它们共同组成了编制工作的核心。

3.4 每一份文档形成电子文件后,需要在设计好的程序中运行,通过对运行后的总分数确认可以实现初步的保管期限,并对其进行人工审阅。

结束语

文书档案的整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确定文书档案的管理范围。本文通过对文书档案的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归档方法的详细阐述,提出了对档案创新保管方法。做好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要与科技的手段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文档的管理,达到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完整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绿化教育论文 下一篇: 隋唐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