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24

指导思想论文

指导思想论文篇(1)

根据我个人学习《决议》的初步心得,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对青少年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的思想教育,这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好《决议》基本任务的关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和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人权”、“民主”、“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民主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和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倡导富国和穷国、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中非凡要重视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把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假如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非凡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重探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新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心,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单、实用、大方、美丽,软件建设力求高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功能。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保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女平等、喜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新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非凡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和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喜好、喜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果断杜绝。

指导思想论文篇(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我们不仅需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在政府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种主体道德,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最能集中体现社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社会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也通过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水映出来,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具有指导性、示范性,是全社会效仿的榜样。

党政干部作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履行执政使命,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的必备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广大党政干部发挥忠于党、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落实。

指导思想论文篇(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与发展,由原来的对毕业生“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赋予学生更多自的同时,也赋予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自。我国高校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同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诸如过分注重工作待遇,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毁约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国家和社会长远、健康的发展。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根源分析

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落后。不少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时过分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在就业地域、待遇等方面要求过多,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则退避三舍,向往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对基层单位、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目前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仍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希望一次性就业、理想就业,不愿接受市场的选择,把自己所学专业当成固定的择业目标,择业范围过于狭小。

第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定位模糊。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个性、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评价。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或者盲目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消极悲观,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不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敢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不足导致了他们的职业定位模糊,在择业时缺乏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有的毕业生简历一投就是几十份,这种做法往往是劳而无功。对于自我认知清晰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会结合自身情况、所学专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投简历并对用人单位及其工作岗位进行充分了解,以增加就业的成功率。

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出现择业心理障碍。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熟悉校园生活的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再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性,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滞后,各种心理障碍诸如焦虑心理、挫折心理、矛盾心理、盲从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等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其中焦虑与挫折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希望一蹴而就,害怕失败。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一心希望通过就业替家庭分担经济压力,一旦他们择业受挫,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和焦虑心理,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第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出现就业诚信危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在和用人单位签约后随意毁约,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

就业对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选择。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职业价值标准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疏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到社会各行各业就业后,其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思想素质。随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及社会人才标准的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也应由以往的就业技能指导转向对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指导教育。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说明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西方社会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增强他们自主意识的同时,也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这些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指引正确的方向。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舒缓他们的就业焦虑情绪,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

第一,建立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辅导员、班主任处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深入,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辅导员、班主任便于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因此,辅导员、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辅导,配合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突出辅导员、班主任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学习态度、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指导,是高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育人效果的重要举措。第二,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作出了调整和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编写、授课,把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不是高挂在学生生活之上的,而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围绕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进而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心理问题,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实践出真知,基层造就人,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人才培养的规律。

高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为大学生分析全国宏观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报告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为荣的观念。同时,以多种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动员,大力宣传当代大学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一,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希望到自己满意的单位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的这种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如果总是坚持“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不进、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在现实中会处处碰壁。无数事例说明,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就业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职业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点,理想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平台。

指导思想论文篇(4)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其他相关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有效途径。

一、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

所谓“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人的行为(《辞海》1999年版)。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价值在于人的工作。因此,就业或参加工作,并获得相应报酬,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最大愿望。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人学就读的最终目标诉求,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根本途径。同时,就业也是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是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教育这个领域来说,就业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单方面的诉求,它同时成为教育者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高校扩招,打破传统的统招统分体制,学校自主办学、学生自主择业,放开教育市场,将竞争机制引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生源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毕业生就业率的竞争。常言道:“出口畅则进口旺。”而进口旺的学校才能兴盛。就业率是社会认同高校的主要标尺。招生制度的改革,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读学校的机会和余地,而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的同时,更关心的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那些毕业生就业率高的高校就成了考生和家长的首选目标。有生源,才有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也才有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尤其突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自身的一些原因,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声誉,与普通院校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要真正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平尚有一段路要走,同时,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同,也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在竞争中优势不明显,考生及家长对普通高校选择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如果说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普通高校时尚有“慕名”的成份的话,那么,选择高职院校则完全就“图就业”了。因而就业不仅是学生的心事,更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它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直接检验,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周济部长指出:“毕业生就业是一把手工程。并要求“各省市的教育厅长和分管副厅长以及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挂帅.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就业指导工作从何入手呢?我们认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融入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世界观,理想与抱负,激发毕业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加上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等原因,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相对萎缩,特别是被大学生普遍看好的一些单位和行业的岗位已基本趋于饱和。但毕业生的期望值却普遍较高。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较高的地区、单位和职业。竭尽全力争取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往进入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不愿到基层单位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更不愿选择自主创业。在择业过程中过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与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需要以及职业的社会价值。不良的择业和就业观念,使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呈现出功利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淡化了大学生应有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少毕业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择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现象时有发生,仅仅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了完美人格的塑造,毕业择业竞争的加剧,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迷茫、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以上种种表明,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做好就业准备,正确择业、有效就业,尽快适应社会,创造辉煌业绩。:

三、就业指导工作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互相渗透,相互补充的成分。尽管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但二者在各自的实施过程中,也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和余地,若能实现二者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就可达到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人生观、择业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其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内容相互渗透。一方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又与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择业观、职业道德教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进行国情与形势教育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高等学校开始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几年内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批毕业生陆续走向社会,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遭遇到暂时困境,归纳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个社会就业工作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客观上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二是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速有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三是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偏差。一些学生向往“到国外去,到大城市去,到钱多的地方去”,不愿下基层从事具体工作,从而在比较狭窄的就业市场中竞争十分激烈。应该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分析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2.突出“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称“三观”,是个体对整个世界及人生价值的总的看法,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思想根源。“三观”是影响择业观形成的重要内因,大学生一旦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和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恰当的择业期望值,把服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发挥个人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观上的偏差,正是一些不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反映。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三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追求个人利益和承担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大学德育优势,有助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个别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功近利,向所服务的人员索取不正当的利益;怕苦怕累,缺乏责任感,没有敬业精神,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有的毕业生甚至把协议单位作为跳板,在获得一定技能知识后,不是为协议单位努力工作,而是把所学知识作为获取经济利益或达到个人目的的筹码,达不到要求不是闹调走,就是不辞而别。这种行为不仅挫伤了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毕业生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教育;热爱本职工作,提高业务本领教育;团结协作,有团队精神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4.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指导思想论文篇(5)

二、“王霸道杂之”的积极进取

杨增新在治新前期的思想是倡导的“大一统”思想,对如何实现天下统一的问题上,他认为统治者应该用“王霸道杂之”的思想来实现天下的统一。在实现天下统一后,要采取“王道”为主“,霸道”为辅的统治思想进行统治,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杨增新的这一主张实际上是对我国古代西汉时期治国思想的沿袭。《汉书•元帝纪》中记载:“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后人据此总结出西汉治国的八字真言:“汉家制度,王霸杂用”。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中总结说:“王霸道杂之就是说以宽仁政治对待人民;以督责之术对付官僚阶级。官僚阶级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王霸道杂之也是对二者阶级利益的调和、均衡。”杨增新在其论著中专门论述了“王道”与“霸道”以及彼此的关系: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王道”与“霸道”没什么不同的。杨增新指出“,以力假仁义,袭也,霸也;以德行仁,集义,王也。又如汤武,反之,集义也,王也。五霸假之义,袭也,霸也。诚则王,伪则霸。”[2]卷7,27杨增新认为,固守仁义的是王道,假借仁义而实际力取的是霸道。“霸王不异也”,就是说在治国思想上王、霸道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霸”如果“诚仁义”就是“王”。在认识“王道”与“霸道”以及彼此的关系的基础上,杨增新又进一步阐述:虽然“王霸不异”,但“仁者无敌”。指出“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修内政求自强,战胜于朝廷,此一条无敌路也”。从治国的长远来看,实施“仁政”推行“王道”要胜过实施“霸道”谋取天下。杨增新主政新疆前期,从上台做新疆都督到勘定一系列“内乱”以及完成对新疆行政的统一等作为,都是“大一统”和“王霸道杂之”为主的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在其治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三、以“道”为核,儒道结合的治世理念

杨增新在完成统一新疆的事业之后,面临巨大的困境,使其思想发生了转变。杨增新当时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当时的时局:当时中国社会处于转型和混乱时期,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对抗、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派共存。整个时局的动荡与杨增新思想上坚持的“大一统”背道而驰。对此他有着这样的认识“:时局不靖,内地各省纷争,兵连祸结,天灾环至,盗贼蠢起,流寇抢劫。贫者饥馑流离,呼号震野。富者输纳军需,疲于奔命,以致失业转徙,民不聊生。”[3]他指出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由于“今之军阀或假异类以戕杀同种,或引边寇以蹂躏中原,徒逞一时之忿,而不顾义理之所安与后患之无穷”。并对此痛加指责:执政者“以利天下为名,以害天下为实”[2]。“安得开诚心布公道者出?”[2]这些都表达他对当时军阀割据造成社会动荡和混乱极大不满和严厉批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杨增新将道家思想与其之前奉行的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认为老子所提出的“道”是儒家宣扬的“仁义”之母,是世间万事之根源。“大道者,统百行兼万善者也……道者,仁义之母也。母失养而后子乃自专。”[2]他接受老子的思想,认为“仁义”的产生是由于“道的衰废”造成的,因此“仁义不可以为大道”。在对老子与孔子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他似乎找到了比儒家思想更好的治世思想,因而开始对老子的道极力推崇。但他又认为儒、道思想都是治世思想,两者可以兼行不悖。“老子是缓,则治其本。孔子是急,则治其标。”因而主张将老子的“道”为核心,把儒道思想结合起来治世。杨增新这一以“道”为核心,儒道结合的治世理念对其治新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弱兵、宽民等政策就是基于这一思想而实施的。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新疆时局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新疆政局较为平稳,人民的赋税较轻,生活相对安定,但几乎隔绝了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

四、共和与专制的权衡

指导思想论文篇(6)

教学理念指导思想课程改革

张尧学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材。……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教材本身,而是一场教学理念的革新。”(张尧学,2004:19)这次体育学院大学英语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以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语境和语言形式密切结合在一起,采用主题式和副加式课程模式,希望达到学生快乐、主动地习得语言的目的。CBI体现了从以语言形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种将语言学习融入内容学习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功能语言学的支持:语言是表达功能意义的途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语言的用法,也要学习如何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语言;并且符合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自然语言习得的规律: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语言输入后习得语言。20世纪6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学校开始引入CBI教学理念。之后,CBI教学理念作为提高学习者二语或外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Brinton等学者评价CBI为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Brinton,Snow&Wesche,1989)。Richards和Rodgers也给予CBI高度评价,两位学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触了大量有趣或有用的资料,在完成一系列的交际活动后,他们能够同时拓展语言和专业学科知识及应用能力。(Richards&Rodgers,2001:204-205)在实际教学中,Brinton、Snow和Wesche(1989)提供了三种课程模式供高等教育背景下应用集成语言和内容的教学理念。

1)保护式教学课程(shelteredcourses)保护式教学课程采用内容驱动模式,由学科教师用二语教授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科内容,学习评估以学科知识为主、语言学习为辅。

2)附加式课程(adjunctcourses)在附加式课程上,语言和内容并重。学习者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自动提高了学术语言能力,学业评估由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分别完成。

3)主题式课程(theme-basedcourses)主题式课程采用语言驱动模式,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发展二语技能,提高语言熟练运用程度。选择主题时,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该课程由语言教师教授,学习评估只考虑学习者语言能力,内容学习具有偶然性。

考虑到我校体育生的英语水平不高,本次教改依托于附加式课程模式和主题式课程模式,但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即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语言和内容并重,但语言教师可以单独开展教学活动,无需求助于体育学科的教师来教授课程内容,并且内容学习也不是偶然获得的。虽然学科内容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是一种附带学习目标,但内容的选择必须参考国内高校体育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借助学科内容知识完成语言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接触基于英语的体育专业知识可以既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又丰富他们的思考维度。此外,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具备在日常生活中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本教改所指“内容”不限于体育专业知识,还包括日常生活内容,如旅游、交友、压力、饮食等,这些内容将以主题教学形式展开,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有目的、有意义地使用语言。综上所述,本教改在大学英语课程第一学期采用调整过的主题式课程,第二和第三学期采用调整过的主题式及附加式课程两种模式。

教材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3.1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

Richards和Rodgers指出,如果学习内容有趣、有用,那么学习者会更快地习得语言。(Richards&Rodgers,2001:204-205)“有趣、有用的学习内容”所指涉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严肃的专业主题内容,也可以是娱乐新闻或减轻生活压力的办法等话题(Met,1999)。依据上述论断,结合学生英语水平,2011年10月起,我校体育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启用新教材《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三册,以下简称《综合教程》)和《大学体育英语》(南开大学出版社,全一册,以下简称《体育英语》)。

《综合教程》选用的材料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课程内容主题化、生活化,重视听说能力,阅读文章篇幅较短,所用语言比较基础。《体育英语》选用的材料围绕国内高校体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主题专业化,重视阅读能力,每一个专题下包括篇幅、语言水平不同的三篇阅读材料。这两套教材在学习内容和锻炼的语言技能方面做到了互为补充。使用《综合教程》一周后,笔者利用课上时间在体育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学生对《综合教程》的看法,但为了避免学生猜测问卷意图,或刻意迎合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意间流露出的想法、态度,问卷内容还包括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看法。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11级体育班一共46人,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调查结果显示57%的学生表示喜欢新教材,28%的学生说非常喜欢该教材,15%的学生认为教材还行,没有学生表示反感。表示(非常)喜欢教材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有趣、吸引人,且适合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持“还行”态度的学生中,个别学生是因为教材所用语言有点简单,不过内容趣味性强,所以依然愿意使用该教材;其他学生感觉语言难,不过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内容后,学生觉得所学东西有用,所以也愿意继续使用该教材。笔者的感受是,使用新教材后,课堂气氛不那么沉闷了,踊跃发言的学生多了。

《体育英语》由笔者和薛英老师主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和学习意愿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为时两年的调研、策划、选材、编写、试用和审校后,于2012年完成了这本《大学体育英语》,并在同年9月正式出版。《体育英语》涉及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理论、中国武术史、民间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力量训练法等多个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同时充分考虑了文章资料的语言难度,将之改写为适合体育生阅读的文章。并且,每个专题下提供三篇阅读材料,各材料之间也有难度区分,以适应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程度的基于外语层面的专业知识积累。体育学院11级大学英语课程共开设3个学期,第一学期使用《综合教程》(1),第二学期使用《综合教程》(2)和《体育英语》(前半册),第三学期使用《综合教程》(3)和《体育英语》(后半册)。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语言水平不高,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提供略高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语言材料,并仔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3.2改革效果

每个学期期末,11级体育生参加校级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由师大外国语学院测试中心统一命题,题目的效度和信度有所保证。期末考核结果显示,11级体育班每个学期的班级及格率和优秀率都会比上一学期有所提高。虽然整体上全校11级艺体类学生每个学期也都有进步,但从考核结果看,体育专业学生的进步更为显著。

鉴于阅读项目为本校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期末考核历年固定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也固定,且阅读属于综合性水平测试项目,因此采用期末考试中的阅读项目的成绩(已核算为标准分)为例具体说明改革效果。11级体育生第一学期阅读项的班级及格率是20%,优秀率为零;到了第二学期,班级整体阅读水平有所进步,及格率比第一学期增加了15%,但优秀率仍为零;第三学期进步明显,班级及格率达到65%,比第二学期又高出30%,且开始出现优秀率。相比之下,11级艺体类学生整体上在第二、三学期的平均进步幅度较小,分别为1%和10%,远低于同年级体育生的表现。单项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推动语言综合能力增强,这一点体现在体育生期末考试总成绩的及格率也呈持续上升状态。其班级及格率由第一学期的89%稳步上升到第三学期的96%。相比之下,本校全年级的整体水平则稳定在80%多,间有2%的下降或1%的上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体育生阅读单项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一直在稳步提高,而其期末总成绩是只有及格率在不断提高,优秀率在第三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却有所下降。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一般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已由大学新生成长为“老生”,他们专业课程、社会活动都开始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所放松,表现在课堂出勤上,请假的学生多了;表现在学习任务完成方面,作业质量下降,从而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学业优秀率在大学英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下降。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但还要注意,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甚或是他们的性格特点都可能对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持久性产生影响。在应用CBI教学模式时,教师一方面保持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与学生一起共创有利于外语习得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起到学习督导员的作用,做好学生学业评估工作。

指导思想论文篇(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艺术创作要发挥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作用,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必然也应以此为指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

1.在社会主义艺术创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42年5月,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提出了“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重要观点。列宁同志也指出,“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可见,我们的艺术创作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他们是无产阶级,他们需要进一步解放,而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的科学,所以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必然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回顾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任何文化成果,无论是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还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文艺形式,追根溯源一定来自群众的原始创造,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自人民群众,他们是艺术财富的直接创作者。

3.在艺术创作的实践性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性变革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艺术产生的那一天起,艺术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是脱离实践的。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感性形象来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因此需要艺术家观察、体验生活,对生活原料进行能动的改造,使之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指导。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了这一观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正接受着挑战:一是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文艺多样性的挑战,西方文艺理论备受推崇,一些文艺创作者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电子传媒、网络艺术的风靡,让当下文化艺术的创作更加无所适从,低俗化、速食化的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健康、积极的艺术创作。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化和文化创新发展的态度。列宁曾经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对待借鉴、继承和创新的态度是科学而开放的,列宁一再强调,只有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全部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但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却是建立在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之上,“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要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309页

[4]梁正国. 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5]田心铭. 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论“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8)

[6]莫其逊. 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实践化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李青. 论艺术创作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魅力中国. 2012(25)

指导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认识论;学习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7-0013-04

十六大以来,建设学习型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党中央出于对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的深度思考,也是党内学习传统历史积淀的成果。早在时代,关于学习教育、政党组织及其互相关系的研究已经初具雏形。学习认识论思想,可以使我们从根本上把握好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的核心概念、原则与方法。

一、学习型政党文化核心概念的基本界定

要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学习型政党文化的核心概念――党内学习。从哲学的角度看,在某一程度上,学习相当于认识,认识的过程等同于学习的过程。当人们在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学习,也就是所谓的认知行为就出现了。但哲学家们对于“为什么能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也就产生了不同流派对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重温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从问题的源头来理解和把握党内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的实践性

《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明确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664,这一表述划清了认识论思想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之间的界限。

在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自然观上。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或者是神授予的,坚持从思想到感觉再到物的认识路线。而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但他们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客观世界仅被视为认识的对象而非改造的对象,因此,他们的反映论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是照镜子式的反映。基于这两种认识路线,产生了学习论的两大传统流派,即认知主义学习论与行为主义学习论。前者认为学习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而是个体本身的认知结构主观地作用于环境的过程;后者刚好相反,仅将学习视为主体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这两大基本流派各执一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理论阵营,后来产生的学习论流派,如建构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等基本可以按此偏好分类。

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此前所有的认识论不同,它巧妙地沟通了经验与理性。指出:“反映论不是被动的摄取对象,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2]15又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3]292。于是,人类认识的发展成为一个无止境的辩证过程。一切首先发源于直接经验,先有了被反映者,再有反映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实践,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的内容也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因此,“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并不是客体作用于主体或者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单向过程,而是客体与主体间不断转换和发展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学习,即主体通过实践被感知客体,从而进一步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即理性认识,再经由主体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体,形成新的客体再进行认识的过程。

(二)学习的阶级性

绝大多数现有的学习理论在谈及学习的目的时总是表现为“要获得什么”,体现的是一种肯定性思维的倾向。这些理论的共同前提是接受现有制度和状态作为应然的存在,学习被局限在实用工具的层面,即为了体制内的生存甚至单纯的知识、智慧提升。因此,他们不能充分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尤其是对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在的认识论思想中,实践占有首要和决定性的地位。实践不是一般学习理论中论及的环境刺激,而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更重要的是,知识或者学习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3]292这种认识论的革命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理论品质。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特征之一,“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3]28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同样要重视这个特性。因为国内的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但阶层的分化仍然存在,世界格局也仍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状态。因此,我们倡导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是学习主体试图“获得什么”,更要有阶级自觉,要通过学习“改变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也是为了促进整个阶级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改变现有的不合理因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学习主体的扩展

在他的哲学研究中扩展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将以往只重视个体实践的作用扩展为重视阶级、群众主体实践的作用。在研究认识与社会实践关系中,他进一步提出“认识主体是社会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认识发展过程,是阶级认识运动的标本”[2]22。这是研究工人运动得出的正确认识。1938年冬,在六中六届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动员和号召,提出“发动学习运动,开展学习竞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1938年11月,党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专门负责领导全党学习,创立了延安中央党校等20多所大学对党员进行正规教育。另外,创造了学习讨论会的组织形式,采取自由研究、集体讨论的启发式学习,同时,要求全党理论联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向社会实践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4],使全党成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无期大学”。在多次全党学习活动中,他用实践检验证明了学习主体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是阶级群众。

基于以上的认识论思想,我们可以针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学习的概念进行特殊的界定。党内学习,即党员个人或党组织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为改变现存不合理因素,实现共产主义共同愿景而奋斗的过程。

二、学习型政党文化的基本原则

的认识论思想不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党内学习的基本特点,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提供了基本原则上的指导。

(一)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学习文化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3]296。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新的事物、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直接目标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使党能够更有效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但执政为谁?明确解答了这个问题:执政为民。指出,“历史的发展方向将是使世界进入共产主义这个“更高级的人类社会”[5]1468。在这个社会中,由于阶级差别的消失,人们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其建立的宗旨就是为了解放人民,所有工作也应该围绕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来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型政党建设得好不好,归根到底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为检验党一切工作的标准,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才能正确地领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学习型政党的文化必须是为人民的、为大众的。

(二)建设坚持党内民主的学习文化

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充分发挥民主的政治功能。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都应该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这点毋庸置疑。因此,也有学者提出“民主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论范畴”[6]223,认为民主作风、民主气氛对于正确对待不同观点的争论从而尽可能全面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系统论述天才问题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承认人们由于实践地位和主观状况的不同,会造成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异,但天才只能来源于实践。同理,正确的认识和决策只能来源于占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只有让党员敢于发表意见才能够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通过党内民主讨论的形式,党员能够各抒己见,坚持真理,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组织力量的独特优势。党的一切决策并不是某个天才的主观构想,而是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的集体决策。本人在处理教条主义、问题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党内民主的问题,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进行了详细阐述:“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而这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1]528而充分的党内民主也有助于基层党员更好地对领导机关和领导者进行监督,及时地纠正错误决策。尤其是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组织学习是一项群体活动而非简单的政治命令,它需要高度调动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因此,必须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都要达成群体共识。那么,如何达成这些共识、如何保障共识的有效实施,这都离不开党内民主的发展。

(三)建设实事求是的学习文化

学习光有民主的前提还不够,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20世纪40年代初,在三论中完整地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就是客观事物,“是”就是规律,“求”就是研究。要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发展规律,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组织感觉材料,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事求是”所要解决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问题,实质上,由于正确认识的反复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对待任何科学理论都应该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就是强调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社会科学理论不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社会科学理论本身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它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但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必须考虑应用对象是否符合其理论条件。也就是说,由于对象的特殊性,社会科学理论往往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会发生失效的情况。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刚刚起步,研究往往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西方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相关理论,这就存在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问题,存在着使学习型政党文化民族化的问题。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认识论思想在新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学习理论,都是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

认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融合了辩证法和历史观,并提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时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生命力。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论思想的杰出贡献之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体现为党为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能力所做的一系列决策,而群众路线必须贯穿整个决策过程。“从群众中来”就是指领导者在学习制度、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党员与专家、群众的合力,将学习重点放在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在制度建设、方针制定方面广泛征求专家和党员意见,总结群众经验,最后上升为系统的指导意见。“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将前一个过程中形成的决策意见拿到党员中去宣传、贯彻,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就必须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人民满不满意、欢不欢迎为最终的检验标准。

群众路线在党内集中体现为要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在《论联合政府》中科学定义了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7]1057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所谓的集中,就难免使领导决策出现主观主义的错误;没有集中只有民主又容易犯自由放任主义的错误,无法发挥党的组织力量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创造出大众的、民主的学习型政党文化。

(二)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政党,它的基层党组织遍布社区、农村、各行各业。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基层党组织善于学习新知识、总结新实践,但每个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处理好三种社会实践在学习中的比重问题。首先,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基层党组织针对各自工作实践和成员情况科学调整生产实践、阶级实践和科学实践在党组织学习中的比重,切合实际地提高党组织能力,使党员在其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其次,要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统一,在占有大量符合实际的感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思维方法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光有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没办法正确指导实践;光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不掌握感觉材料,也没办法深入掌握理性认识,并根据自身实践的特点调整理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又要注意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

(三)坚持搞好调查研究

认识论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调查研究的理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1“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8]13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关系。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收集群众意见、总结群众经验,也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反馈意见,检验政策的执行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当然离不开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说,调查研究就是群众路线和矛盾分析的物质载体,是认识论思想中的元方法论,也是建设科学的、民主的学习型政党文化的基本方法。要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充分动员党的学术机构和专家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做好个案调研,通过党员的切身实践积累经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学习文化理论,并进一步指导调研工作。

综上所述,的认识论思想是一个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三者融合的思想体系。它不仅论证了学习的实践性、阶级性、个人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的三大特性,并为学习型政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坚持为人民服务、民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和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这是我们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崇尚民主与科学的政党学习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4]于景森.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党的文献,2004(1).

[5].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指导思想论文篇(9)

分析我国五个普法规划,除《一五规划》外,其他四个《规划》均将有一个单独构成部分。但《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两个地方有所表现:一是说“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争取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使国家长治久安;对于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是在“组织领导”这个《规划》构成部分中,直接表述为“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力戒浮夸和形式主义”。《二五规划》《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而言,而《四五规划》有所发展的是把法制宣传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理这两个方面工作结合起来。《五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当然,每个《规划》指导思想的内容,都鲜明地表现出当时整个国家大的政治背景,并有相应的文字语言表述,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从《一五规划》到《五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上,无不在突出一个“管理国家”的概念。由于在普法过程强调“管理”,致使民众在接受普法的过程中,以为是在接受管理。至于如何确定《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本人以为要明确几个原则,一是明确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二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要求;三是社会大众乐于接受。为此,在《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方面要突出的关键词: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

人民都不会忘记,在跨入20__年,被网友誉为虎年开篇最强音的就是今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在只有800个字的讲话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之后的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如何能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提问时,解读了“尊严”的三个含义:第一,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总理第三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尊严”,也是首次把“尊严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中国的国情是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尊严的一次提升,更是社会发展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的跃迁,这是中国成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先声。因此,我们“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务必要成为时代的先声。

人之尊严,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比如有序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可以对政府和官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而不是“被代表”等。而今,总理对“更有尊严”

进行解读,将“尊严”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表明了中央高层对老百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强烈关注,满含着浓浓的政治关怀、人文关怀和亲情关怀,是对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全新诠释,彰显着大国总理重视网络民意、与网民互动的积极姿态。因此,《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也务必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越来越少,实现小康甚至富裕生活程度的人群越来越庞大。

在“丰衣足食”之后,人们更渴望体面地、有尊严的生活着。通过普法如何让他们更有尊严的生活着,应该是我们的责任。遗憾的是,近些年来,不少人感觉活的没有尊严、“很卑微”。细心的人们注意到,过往各级各部门的红头文件中,有关“尊严”的提法可说是“凤毛麟角”。相反,少数官员胡作非为损害民众利益,肆意践踏公民尊严,比如“钓鱼执法”、“躲猫猫”等重大公共事件轮番上演,令法律蒙羞。那些被强行搜身的女工,被暴力拆迁的草民,被恶意欠薪的民工,被城管追逐的小贩,被逼的少女,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上访者……其起码的“尊严”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指导思想论文篇(10)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写过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寻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革命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总是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人类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武器,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南。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制约,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反过来对社会起着某种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决定了考察一定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它置于这一一定的历史当中。当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教育也就具有了阶级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把教育变成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雄辩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性。恩格斯在1844—1845年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中,论述了产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教育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尖锐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教育极其可怜,统治阶级控制了一切知识的来源,他们向工人灌输的只是宗教的狂热和偏见,根本谈不上智力的、精神的及道德的教育。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号召消除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在驳斥资产阶级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一反动论调时指出:“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

以往的教育理论大多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理论贡献。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总是把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通过教育来灌输本阶级的思想,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愿意也害怕劳动人民受教育。“资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2]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人民进行的教育,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是把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以便工人们创造更大的利润,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叫训练、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把教育同劳苦大众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强调教育对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和建设共产主义的重要意义,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可见,教育在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人又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它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教育也是一种再生产过程。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劳动者受教育的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而,教育的再生产特性更加突出,教育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对人的本质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即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出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认识上的缺陷,科学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学从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着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遗传并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主动地改变着环境和社会,并且改变着人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是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关系的要求,社会关系通过教育而制约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反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武器,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条件,首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首先考察、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揭露了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他们指出,人的畸形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造成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城乡居民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畸形发展也日趋严重。“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5]工场手工业把生产分成不同的工序,工人的劳动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从而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了工人片面的技巧。资本主义大工业更加重了人的畸形发展,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机械劳动损害了工人的神经,严重摧残了工人的体力和智力。不仅如此,这种分工也带来了剥削阶级的畸形发展,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片面发展。“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资产阶级的摈弃和忽视。”[6]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畸形物。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异化而导致的人的本质异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对人性的压抑,提出人要从一切人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彻底的发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不复存在,劳动已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乐趣,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恩格斯说,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7]。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现代工业使分工发生了变革,使资本和工人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工人全面流动,劳动频繁变换,这就要求工人熟悉生产的各个部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工业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使之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不废除私有制,尽管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个人的发展是在集体中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8]。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而发展,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吸收前人的成果,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发展。离开了人群,个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摆脱分工所带来的片面发展,培养人的各种能力,促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人的体力和智力就可以得到和谐发展,成为身心健康、体脑结合、各种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许多学者曾经谈到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傅立叶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欧文曾在自己的工厂中进行实验,将工人的劳动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具体分析,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充分肯定了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节,也是由于阶级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造成的。在原始社会,这种分离现象还没有出现;到了奴隶社会,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劳动人民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教育便与生产劳动分离。到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由于生产过程的分工,工人的身体和智力畸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进一步分离。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不断更新,工人全面流动,从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不可能对劳动者的教育给予真正的关注;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也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劳动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才能实现。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10]。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将对全体儿童实施免费的公立教育,把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极为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认为“这种教育要使儿童或少年了解一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一切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技能”[11],从而可以弥补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综合技术学校、农业学校、职业学校等的作用,认为工人子女可以在这里学到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促使劳动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的产生标志着科学教育理论的诞生,引发了教育领域里的一系列革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教育领域里的许多重大问题,带来了教育科学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教育观,批判和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在不同结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综合技术教育理论;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庞大科学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打破了剥削阶级教育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基础上,描绘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壮丽蓝图,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提供了斗争武器,为无产阶级教育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和表现,这也就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对教育科学的指导意义。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了教育科学,从而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一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不断地使之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1957年,总结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首次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人才的依据。这既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的,也是对教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既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提出的希望和努力目标,也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标准。1958年,又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教育思想的主旨,包含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性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教育思想。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邓小平将时代“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体化,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概念。“四有”新人理论,深刻阐明了民族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指明了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和“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思想,也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针对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3]。根据世纪之交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变化的新特点,提出素质教育、教育创新的思想,具有独特的创新内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邓小平时代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注入了新的精神和活力。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发展和创新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对于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明确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倡导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是根本,人处在中心的位置。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关注“人”,关注生命,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5]的要求。这是关于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方针,既深刻揭示和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这充分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0.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8,69.

[3][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9.

[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4.

上一篇: 茶艺课程论文 下一篇: 航空维修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