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居建筑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居建筑论文

篇(1)

1.2回族民居(1)青海回族概况:据统计回族人口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14%(2010年),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青海回族的来源有多种解说,主要认为元代从阿拉伯等地迁入,也有明朝时期从中原南京一代移民而来,元代是青海回族定居及初期活动的时期,明代是民族形成时期。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宗教始终成为一种凝聚力量,规范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回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组织,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区别,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2)聚落特征:①围寺而居。青海回族多从事农耕,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川水和浅山地区,川水地地形相对平缓,但在浅山地区地形变化相对较大。聚落形态以清真寺为中心做放射状发展,形成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②高耸的礼拜塔。从聚落天际轮廓线来看,聚落最高的建筑即是清真寺的礼拜塔和大殿屋顶。③“尚绿”的建筑色彩。色彩在穆斯林建筑装饰以及生活服饰上特色鲜明,不论中式歇山顶还是阿拉伯式穹顶的清真寺,屋顶颜色多采用绿色。(3)住居形态:①院内空间较为宽松。回族多在北墙单面建房,院落空间围合程度不高,因此院内空间较为宽大。②正房多“一”字形为主。居住房屋在院内空间布局多以“一”字形为主,根据具体需要在正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③屋顶形式“平坡兼有”。在门源至平安地区多以缓坡屋顶为主,在华隆至同仁等地多以平顶房屋为主。④净房。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净身是每个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宗教习俗。

1.3土族民居(1)青海土族概况: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之一,人口约20万人,占全省人口3.6%。青海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另外在乐都、门源、同仁县等地也有土族聚居区。土族的起源众说不一,代表性的看法是,土族是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吸收了汉、藏诸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先民信奉多神教、苯教和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但其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其文字多使用汉文和藏文。(2)聚落特征:①半农半牧。土族先民多从事游牧,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交流,学会种植后从高山游牧迁居到脑山地带,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2]。②依山傍水。土族的聚落依山傍水,“依山”多是指脑山地带,“傍水”多是指山间河溪。③宗教景观。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聚落中宗教设施也是构成土族聚落特征的重要元素。(3)住居形态:①封闭紧凑。土族庄廓平面形式多采用合院形式,居住空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庭院空间相对较小。②缓坡悬山屋顶。平中带缓、双面放坡以及悬山屋顶的构造形式是土族民居的主要特征。③角楼和坡顶门楼。角楼的设置主要是考虑粮食的储藏,门楼受到汉族坡顶建筑的影响多为坡顶,有直接镶嵌在庄廓墙上的单坡门楼,也有高于院墙的双坡顶门楼(图3)。

1.4撒拉族民居(1)青海撒拉族概况: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有分散在华隆县甘都镇及其周边州区,在循化以东甘肃积石山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青海省撒拉族人口有10.7万人,占全省1.90%。撒拉族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元朝初年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突厥乌古斯部落分支,迁徙经新疆、河西走廊定居于青海循化县境内。经过长期发展与汉、藏、回、等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3]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园艺业,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所产的冬果梨、核桃、葡萄等驰名甘青。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礼仪、习俗上均带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2)聚落特征:受到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撒拉族聚落特征同样具备“围寺而居”、“高耸的清真寺”、“尚绿的建筑文化”等伊斯兰民族聚落特征的基本要素,但从撒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依然具有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谷绿洲。撒拉族聚居的河谷谷地的川水地区,犹如一片绿洲,聚落形态沿河谷呈带状发展。②形态紧凑。撒拉族在伊斯兰“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的基础上,更强调聚落的紧凑和对空间的充分利用。③聚落类型较为单一。与藏族人口多分布广聚落类型多样的对比来看,撒拉族聚落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为紧凑型川水聚落形态。(3)住居形态:与类型单一的聚落相比,撒拉族住居空间形态却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篱笆楼。撒拉族传统住居建筑二层是使用当地柳条编制成篱笆,然后敷抹上草泥做围护墙面,当地人称之为“篱笆楼”。②内院园林化。撒拉族并不像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庄廓内院设置中宫,而是在院内种植花木、果树用于观赏,庄廓入口也常设砖雕照壁,并由月洞门链接入口和内院。③空间形态丰富。撒拉族住居院落形态相对青海其他民族民居变化较大,其庄廓平面形态并不十分规整,趋向自由组合的方向发展。④“凹”字型住居平面。撒拉族民居正房平面为凹字形,但凹处上面是带屋顶的,撒拉族将这种带屋顶的凹字形住居形态称之为“虎抱头”。[4]⑤正房空间开敞。与其他民族正房空间感不同,撒拉族正房空间是联通的,中间常不设隔墙(图4)。

1.5蒙古族民居(1)青海蒙古族概况:据统计2010年底青海蒙古族人口9.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75%。青海蒙族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默勒乡、海晏县的哈勒景乡和托勒乡、门源县的皇城乡等地区。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东返,灭西夏占领河湟地区蒙族族由此开始进入青海。青海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农业区的部分蒙古族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青海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蒙古、藏族都有祭俄博(敖包)、转山、转湖等传统习俗。(2)聚落特征:①聚落松散。青海蒙古族相对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并不多,以至于没有出现类似汉族、藏族等人口较多的大型乡村聚落,蒙古族牧民多分布在牧区,以乡镇为单位分散居住。蒙古族农业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青海蒙古族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在牧区即使在较为集中的乡镇,民居之间也多由牲畜圈、草料间阻隔,聚落空间宽松及形态自由发展。②放牧点。每户牧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场,在草场的端头是牧民的定居点,定居点沿道路两侧分布,每户之间相隔大约300m左右,每户的草场并排相联平面布局形态呈现鱼骨状发展。(3)住居形态:青海蒙古族多以蒙古包和土木房为主要住居类型,在东部河湟地区散居的蒙古族也多采用庄廓作为居住建筑,从民族特有民居类型来看,“蒙古包”仍是其典型代表。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住宅类型,它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游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青海牧区往往在同一片草场同时存在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说明两种民居形态均能很好的适应高原草原的自然气候环境,但外观上两者又存在较大差异。藏族使用牦牛毛编制帐篷形状多为长方形,蒙古族多为羊毛毡为材料的圆形毡包,两者居住习惯、建造工艺各不相同,体现出民族文化在住居形态的重要影响力。

2民居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分析,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多样性背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教文化三个方面。

2.1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多样如前所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是民居类型生成的主导因素,青海地域广袤、土地类型多样,这势必形成风格多样的民居类型。青海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庄廓、碉房、土坯房、帐篷等,它们都是基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环境所做出的适宜建筑模式,[5]这也是高原特色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青海高原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必然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导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根据青海土地类型,分为草地、耕地、林地、水面等,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气候地貌条件有较大差别,由此形成了畜牧业、农耕种植业、以及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发展中,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各民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正是因为每个民族从事着对方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利用着其他民族不善使用的种植技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

2.3民族宗教文化多样青海世居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汉族兼信儒、道、佛三教,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而回族和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全民信教,按照教义的要求,他们的生活模式、社会关系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宗教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均拥有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设施,用以强化民族身份实现民族内在的凝聚力。纵观青海各民族宗教及民俗文化,他们拥有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篇(2)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在命名上遵循“东奇西偶”的原则(图2),即以六巷为界限,大宅、三宅、五宅《已毁,仅存沿街的一进院落)、七宅(已毁,具置未知)、九宅位于东侧,二宅、四宅、六宅、八宅、十宅位于西侧。单数宅院的门前多有高大的牌楼(现牌楼多已毁,仅存基址),形制规整,为官宦之宅,以大皂(孙居相皂)、三皂(孙鼎相皂)为代表;双数宅院为商贾之家,虽在形制上不如前者讲究,但装饰精美,构造精巧,亦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除了“十大宅院”之外,堡中还存在其他零散的辅助院落,为“十大宅院”提供生活支持和战略防护,主要有帅府院、花园脚底、“天绘图”院和’‘延秀”院等。这些院落主要分布在古堡的边缘地带,基地条件相对苛刻,建筑单体较为简单,在院落组织上则更注重因地制宜。同时,由于这些院落多靠近堡墙,有的甚至直接与藏兵洞等防御设施相连接,亦民亦兵,是民居建筑防御化的典例。

1.2院落构成

(1)院落形制湘峪古堡的院落形式基本分为“簸箕院”、’‘四大八小”两大类(以‘簸箕院”为多),由正房、厢房、倒座等基本建筑元素构成(图3)。在单个院落基础上,进行横向串联和纵向并联组合,形成了灵活多变、规模宏大的组合院落(表1)。<2)入口空间湘峪古堡的街巷比较狭窄,大门的尺度不甚宏伟。院落多向街巷开门,门户形式亦无一定之规。此外,官宅和商宅的入口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官宅的入口空间形式较为严整,多为二层,入口常常有牌楼,高大凝重,体现了官势官威;而商宅在形式上则较为随意,一般为一层,尺度略高于墙垣,装饰不多,但皆为要紧之处,点睛之笔。<3)庭院空间庭院空间主要呈现方形,长宽比在1:1一1:2之间。院中青砖或长条石满铺,暗藏排水系统,功能与形式并重。院落空间一般较为宽敞,房间和庭院宽高比一般在1:1一1:2之间,在院落中进行活动,十分舒适。在正房为高楼(三层以及以上)的院落,院落宽高比则一般会达到2:10<4)房屋建筑居住建筑的四种基本组成元素是正房、倒座房、厢房和耳房。正房通常为三开间,规模较大者为五开间。厢房通常为三开间,用地局促时可为两开间。倒座一般为三开间,但进深较正房小。从垂直方向上看,一层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二层以及二层以上为储物空间。从水平方向上看,正房、厢房多为居住所用,屋内有火炕、火灶,居住与厨房合二为一。耳房处多为储物之用。

1.3社会地位与居住心理

宅主人的社会地位也会对建筑的形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来讲,宅主人地位较低时,平面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经常为了对地形的妥协而放弃其自身的形制。当宅主人的地位逐步上升时,这种妥协会逐步减淡,直至趋向于绝对几何形,即对环境的完全不妥协(图4)。

1.4地形处理

堡中独特的山地地形对居住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平整地基,获得更好的筑屋条件,根据地形特征、高差的不同,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表210首先是分层筑台。在坡度较平缓、高差不大的山地环境中,通过简易的填、挖,使前后院落的基础成为不同标高的平台,并在平整的台地上布置建筑,各个台地之间用台阶相互连接。湘峪古堡山地建筑采用此种手法较普遍,如三宅院、棋盘四院。其次是填平地基。针对高差变化不大的区域,另一种处理手法是将地基整理成一个完全平整的平台。通过添、挖的方式,将高差集中化,然后通过台阶等方式一次性解决高差问题。这种情况下,山地建筑的’‘四大八小”模式与平地上的模式总体上没有分别,仅是在局部会因高差的介入而略有不同。其三是掉层之法。当山地的坡度过大时,使建筑局部跌落一层,第一进院落的二层与第二进院落的地坪同高。前后两进院子通过室外楼梯相连,人们可以直接走到上一层台地上。这样的手法避免了对基地的大规模动土,并营造了不同层面的使用空间,在山地起坡较大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手法解决了问题。湘峪古堡使用掉层手法的建筑群有小男院与九宅东院、棋盘四院等。

1.5立面构成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一般都为三开间。在等级较为低下的厢房,偶尔会有两开间的房间出现。以现存的正房为对象进行探究,其基本形式为:三开间,两层,在等级较高的宅院,会有檐廊。堡中的建筑按层数,可以分为一层、二层、三层及三层以上。一层建筑较少,仅存三宅院一例。两层的建筑较多,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两种。除了等级较高的孙氏祠堂之外,其他院落均没有落地柱子。在等级略高的宅院,会有施以雕刻的檐廊。三层及以上建筑,出现外廊的例子较少,以粗壮厚实的墙体为主。最为特别的是八宅以及六宅的正房,其在第二层设置檐廊,在第三层向后收缩,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1.6且瓦特征

在堡中最为常见的为仰瓦屋顶,在少部分等级较高的位置,则采用仰盖瓦、仰瓦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不同纹理的屋顶,组合在一起,相应相生,各有不同而秩序凛然。仰盖瓦屋面是仰瓦和盖瓦都用板瓦的屋面,类似筒瓦屋面,仰瓦与盖瓦交错排列,盖瓦的尺寸比仰瓦小一些。仰瓦屋面是板瓦凹面向上排列组合形成的屋面,无盖瓦,在屋檐处不设置滴水,属于低等级的屋面。晋东南地区的仰瓦屋面非常普遍,因其经济实用,且外观朴素大方。

1.7防御功能

和众多在战乱中幸存的聚落相类似,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也有着明显的防御痕迹。无论在大组团还是小型院落单体的建造上,均有防御上的考虑。从小型院落来看,入口处的耳房,通常为二层,对街道的情况有监视作用;从院落组团来看,不同院落之间通常设置多层的看家楼,与周边院落相互联通,起到观望和探视作用;在与堡墙联系紧密的位置,院落会与藏兵洞或者城楼形成实质上的通路。

2对典型民居的建筑研究

湘峪古堡的民居建筑,按其性质、功能及规模等,大致可以分为官宅、商宅及其特殊功能民居等类型。

2.1官宅

(1)三宅院三宅院落群(其中大宅院已毁)是官居的典型代表(图5一7),周遭有内堡墙包围。三宅院落群中有五层高的隙望楼,是湘峪古堡现存最高的建筑,在聚落防御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晾望楼通体青砖,墙壁厚重,以条石为基础,青瓦屋顶,巍峨耸立,高大坚固。该楼一至三层每层在南侧开三个拱窗,四层除南侧外,在东西两侧各有开一窗,五层朝南敞开,并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上各开一窗,在有利方位提供足够的缭敌观测点。从装饰上讲,其突出特色在于拱券门窗处的“眉檐垂柱”砖雕。隙望楼上每层的眉檐垂柱花式各不相同,多以几何形式为主,相比繁冗复杂的清式建筑,更显得有一种简洁的淡然气度。<2)九宅院落群九宅院(图8一10)周遭为内巷环绕,东西两侧各有巷门,一旦关闭,则内部完全封闭,防御性能极佳。九宅院落群包括祠堂院、东院、小男院、高楼院(现高楼院已毁)。该宅院群形制严整,高大封闭,正房高耸,木构细腻,饰以砖雕。

2.2商宅

商宅中以六宅院群最为典型。六宅院落群由王家大院和马房院(现马房院已毁)两个院落组成,规模较小,为典型的“一主一从”式院落(图11-13)。第二进正房为一座四层’‘插花楼”,亦是防御工事的重要一环。因其距离堡墙较近,故视野良好、对于晾望观察十分有利。“插花楼”正房三间,左右两边望楼分别为一间和两间,左右耳房为四层、中间部分为三层。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正房两侧的耳房高于正房,仿佛双塔盛立楼边,与科举时代探花郎纱帽一侧插花一朵、另一侧插花两朵的典故不谋而合,故名“双插花楼”,又称“探花楼”。

2.3特殊功能民居

(1)帅府院该建筑群现存院落六座,包括老院儿、上西院、下西院、西门里、下西院东院和“诗书画”院,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南北连接中街和南街,向西、向南依附于西、南两面堡墙,与南侧的藏兵洞和西侧的御敌角楼也均有联系。

(2)堡墙院堡墙院落群(图17一19)是湘峪古堡中极为特殊的部分,也是古堡防御性民居的典型案例。院落群中建筑均为簸箕院,并结合堡墙组成院落。这些院落群平时住人,战时驻兵。堡墙上有难谍,可直接对堡墙下入侵者进行袭击。院落中有通向堡墙中藏兵洞的暗门,并通过藏兵洞与帅府院等直接联系。

篇(3)

二、感知细节,捕捉经典

(1)分别概括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徐州民居文化的特点,并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徐州户部山古代建筑的图片,吸引注意力。)进入课题“徐州古民居建筑艺术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户部山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思考:徐州的古民居庭院、瓦当、后花园等有哪些特点?提示:找细部如:屋脊、屋面。基本构成元素: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几部分。各院落间以垂花门或过厅相连,通过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合院类型。因徐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民居建筑受到了南北建筑的影响,既有北方建筑的浑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秀,有鲜明的特色。

(2)创造性提问:这2张画,黑白灰图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请找出2幅画中相同的颜色?你认为画面中的黑白灰指的是什么颜色?这说明黑白灰关系也存在于色彩画在中。原来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在黑白灰的艺术处理上也必定是成功的。可见画中的黑白灰不仅指的是颜色中的黑白灰,还指一幅画中的深色、浅色、中间色部分。

(3)复习构图的知识,指出构图也应包括画面黑、白、灰的构成。示范用点线面画灰调静物。完美的画面,注意画面的整体感,主次分明,突出主要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三、画民居

(1)学生展示自己查阅的资料,分别介绍苏南民居、四合院等江苏传统民居,教师适当补充。画一张四合院的简图,标明房屋的名称和功用,并说说这里面蕴涵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2)中国画家笔下的江南水乡图常常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请找出几幅图片为例加以说明。我的教学反思:首先,一般美术教材都有关于“黑白灰”的内容,但都只停留于说明画面中存在着黑白灰的现象,却未能引导学生体会黑白灰与视觉效果有何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画面中黑白灰所占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高、中、低等调子。不同的黑白灰调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黑白并置时对比强烈,黑与灰、白与灰并置则对比较弱。画面对比的强与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懂得黑白灰对比的强弱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其次,通过对徐州古民居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最后,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依山而筑,因地制宜,朴素实用;在风格上承南袭北,反映中国民居建筑南北过渡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余家大院、状元楼、徐州第一楼(李家楼)、崔家大院等。

四、课后拓展:创民居

篇(4)

(1)首先是对于建筑选址充分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其生态特性,对于周围地区的采光、通风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2)对于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生态型特点,比如窑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提高自身舒适度的目的;

(3)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还体现在了其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性,最终达到了减少耗能的目的,这些生态型的设计理念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2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居生态建筑极多,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自身独特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在风格上各异,但是其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生态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生态型的建筑风格,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属性极为明显,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充分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为例针对民居生态经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来说,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

(2)节能意识强,江浙地区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这一点在当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江浙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民居建筑对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这些特点,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2.1在选址和布局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民居建筑因为其所处地区独有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选址和布局极为关注,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选址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规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具有极为明显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独有的建筑布局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门和大厅作为中心,然后在两边设置了各种房间、院落和天井等,这种布局格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以及风能,还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2.2在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在平面设计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类型较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平面设计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开多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建造在一些临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极好的自然性;

(2)四合院式结构,四合院式的结构不仅仅存在与我国北方地区,在江浙地区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合院风格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极高;

(3)厅井式建筑结构,这种平面结构是江浙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大厅和天井的设置符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对于排水管道等相关设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节能降耗目的。

2.3在主体选材方面的应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区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大多选取一些木质或者是竹制的材料,这种材料既美观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生态型的要求,值得我们当前一些建筑学习和借鉴。

篇(5)

2高层居民建筑短肢结构墙的结构设计

对高层建筑断肢结构墙进行结构墙的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的整体的结构墙进行设计规划,以确保合理、足够长度的长肢结构墙与短肢结构墙共同构建高层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对短肢墙进行异形柱的设计,也就是断肢结构墙的变形特征框剪结构。设计师在经过准确的计算以及测量后,仅仅只有结构墙的结构形式符合短肢架构墙的条件而且应该将结构墙的参数设定为段式结构强的标准参数。由于是在居民建筑房间的间隔墙教会胡设置成断肢结构墙,因为是依据建筑间隔墙的位置进行规划设计所以断肢结构强对建筑产生不了阻碍。在短肢墙输两天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建筑结构的抗压力进行确定。不要把断肢结构墙设计的过多或者过少,这样都会使建筑变得太过软或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而且短肢墙的布置要均匀,以保障建筑结构钢心与质心相统一。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高层民居进驻负荷过重或者是造型不规则的情况,断肢结构强应该被设计在平面之外的边角或者是建筑结构的周边,进而使建筑架构的整体性稳固,保持结构刚度的适度。另外,应该保证墙肢的厚度薄厚适宜,使间隔墙的表面没有突出的墙肢。最后,设计师要按照高层居民建筑平面抗侧刚度的标准,设计适合的中心剪力抢在高层建筑结构构中。

3高层居民建筑短肢结构设计中的要点

3.1对短肢墙的轴压比进行合理的控制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短肢结构墙在负荷的作用下,小偏差的条件下,说明短肢结构墙的延差,如果是大的偏压就是在大的轴压的情况下。因此,在进行施工建筑时,要特别关注混凝土的约束力以及裂缝情况。

3.2提高短肢结构墙的抗震性能

高层居民的建筑结构中,建筑的外边缘、角点的短肢结构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就会遭到破坏。在高层短肢结构发生变形时,结构墙原有的变形就会得到加剧,进而导致墙体的裂缝。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着重注意短肢结构的结构性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比如:设计师应该减少高层建筑边角周围短肢结构墙的轴压比例,增加钢筋的配筋率,适当的对小墙肢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强,以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与实用。

3.3正确判断短肢结构墙结构内梁的属性

在短肢结构墙的墙梁设计过程中,假如墙开洞时墙梁的跨高比小于五,应该依据梁的实行对梁进行设计。在墙梁跨高比大于五的情况下,应该依据框架梁进行设计。因为高层家主结构的整个刚度以及抗侧度都是受到短肢墙墙梁的刚度影响的,因此,有关短肢墙梁的截面选择、梁的配筋以及设计都必须科学合理,进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在高层居建筑短肢结构墙的结构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可以对短肢墙的刚度进行适当的减少,使短肢墙的设计符合梁截面的要求,以保障短肢结构墙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篇(6)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建筑史上也涌现出许多典范之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越来越重视。国外新建筑理论不断涌入的同时,国内建筑师也与时俱进,创作了大量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其中不乏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优秀作品。但在地域特征的应用上,不能松懈,还应该进一步发掘。下面以山东援疆基层组织阵地工程设计方案(喀什地区)为例, 对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地域特征; 基层组织阵地; 喀什; 高台民居; 喀什平原气候区; 帕米尔高原气候区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pplications

Liu Yuan-yi

(Zibo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Zibo Shandong 255000)

【Abstract】China’s vast territory, history and culture, created 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ivilization,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lso emerged as a model for many.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regional culture. Foreign influx of new architectural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domestic architects times, created a lot of distinctive architectural works, many of them with the typi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works. But on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application, can not relax, but also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The following position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Shandong Yuanjiang engineering design (Kashi), for example,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application to elaborate.

【Key words】Geographical features;Grassroots organization positions;Kashi;High-houses;Kashi plain climate zone;Pamirs climate zone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外新建筑设计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建筑师也不断学习进步,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但在地域特征的应用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山东援疆基层组织阵地工程设计方案(喀什地区),充分考虑了喀什地区的地域特征——包括当地文化特征和当地气候特征,使得建筑与文化、自然环境进行对话。这种设计方式,比较好的融合了地域元素、展现了现代建筑特征。

2. 喀什平原气候区基层组织阵地

(1)“不到高台民居,不算到喀什噶尔”,喀什的高台民居——“阔孜其亚贝希”之巷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平日,在小巷中,孩子们愉快的笑声,轻快的脚步声,以及老人们悠闲的独坐抑或是几个人围坐起来的攀谈,都令人感到小巷的活力。

(2)喀什平原气候区村级基层组织阵地(图1、图2)的设计,充分借鉴“阔孜其亚贝希”之巷的空间形式,利用现代手法进行表达,注重塑造人群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交流和情感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生活氛围,提升整个区域的人文氛围。

(3)功能布局方面,就近葡萄架之下设置小型超时入口,向群众供应日常商品,提供便民服务;村级基层组织阵地的一层综合布置民兵值班室、卫生室、计生室、共青妇办公室,图书室、电教室、多功能室(集活动、会议、电教、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实行一室多用。

(4)村级基层阵地的室外环境充分借鉴民居的庭院元素,对葡萄架利用现代手法进行表达,注重与建筑本身的衔接,体现设计的整体性。同时,葡萄架与地面的衔接处设置种植斜坡,视觉效果犹如地面绿色植物通过葡萄架与建筑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时在葡萄架之下,塑造公共活动空间,让居民能够体验到舒适并具有亲和力的室外环境,并能体现出基层组织阵地的吸引力。

(5)细部设计方面,提炼当地民居的一些设计元素——圆弧和十字纹,并重组这些元素以进行现代手法表达,室外的片墙引入十字纹进行现代表达,葡萄架借鉴当地圆弧形态进行现代表达.室内大厅的设计也受到“阔孜其亚贝希”之巷的启示进行空间塑造,同时引入了同样的细部元素,着力塑造空间环境。在体现传统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日新月异的时代性。

(6)技术方面,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利用太阳能技术,提供热水和部分电力能源。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以提供部分用水进行植物浇灌和冲洗之用。在玻璃的选用上,优先选用双层low-e玻璃,窗户处设置外百叶遮阳,部分墙体采用特隆布墙体。在室外环境的设计上,考虑到攀爬植物的生态效应,在夏日适当时间将室外荫凉处的空气引导入室内,有效利用自然通风以节能。

3. 帕米尔高原气候区基层组织阵地

(1)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多,光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针对这种气候环境,帕米尔高原气候区社区基层组织阵地(图3、图4)的设计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以创造舒适的社区办公环境,同时在材料方面,借鉴当地的建筑材料,与当地建筑保持和谐统一。

(2)功能布局方面,一层设置司法警务室,残联,卫生室,社保站、医保站、低保站、计生站、流动人口管理站、环境卫生站,在一站式服务大厅提供集中服务;二层设置综治办,党员管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工会,会议、活动、培训、电教等用房。

(3)帕米尔高原气候区阳光充足,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并利用光电板提供部分电力能源用于辅助照明;该气候区大风日数多,设置风力发电设施,提供部分电力能源,大风容易扬沙,设置攀爬植物架,有效防风沙,同时在窗户外面设置挡沙板;该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气温较低,可有效利用被动太阳能,加大南向窗口的开口面积,让更多的阳能进入室内,并利用特隆布墙进行采暖;该气候区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可设置有效地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进行存储并综合利用。并利用其他有效保温措施,以保持室内温度,保证室内的舒适办公环境.通过各项技术的使用,使建筑的形式追随当地气候。

4. 结语

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内涵,展示地域建筑文化精髓,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适当引入具有地域特征的元素,以反映地域文化,使得地域元素与现代元素和谐统一。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不仅比较好的融合地域元素、展现现代建筑特征,同时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邹德依;刘丛红;赵建波 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2002(05).

[2] 麻国庆 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 [期刊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3] 李百浩;刘炜 当代高技术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期刊论文] 华中建筑2004(03).

[4] 黄星元 地域文化和时代建筑的追求——海南广场会议中心创作理念 [期刊论文] 建筑学报2003(6).

[5] 王涛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问题 [期刊论文] 华中建筑2011(7).

[6] 薛一冰;李付强 浅议宁夏地区生态移民住宅绿色适宜技术——以红寺堡区鲁家窑生态移民为例 [期刊论文] 建筑节能2012(7).

[7] 虞志淳;刘加平 陕西关中村落生态化策略研究 [期刊论文] 新建筑2008(5) .

[8] 宣蔚;魏晶晶;唐泉 地域性的回归——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探索 [期刊论文] 华中建筑2010(5) .

篇(7)

 建筑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博.石国栋.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信息,2012(24).

[2]黄春明.试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3]高杰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华民居,2012(05).

[4]钱伟.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

[5]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0.

[6]陈远.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的探讨[J].建筑工程,2010

建筑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钟贤,狄伟.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66-67.

[2]柴继红.浅议建筑安全事故的起因及预防措施[J].经济师,2012,01:283-284.

[3]潘毅.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1+3.

[4]马铁群.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84.

[5]曹汉斌.浅谈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5:447-448.

[6]王颖,胡双启,池致超,刘丽丽,李媛.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112-115.

建筑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白洪潮.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优化设计[D].长江大学,2012.

[2]李振.复杂场地桩锚支护基坑变形性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魏鹏程.盖挖逆作法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3.

[4]杨海平.土建监理在保证实施质量中的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3(4)

篇(8)

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里为居住和进行社会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器物,依托本土生长出来的,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民居”作为人类建筑本源,体现出来人类乡土文脉的生存空间。贾宁在其著作中写道所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p民间的p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p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其营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区间的各种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在艺术、技术、环境谐调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这段时期(1368-1840)的建筑特色呈现出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在河南传统民居中,以木构架结构为例,其空间形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群组”的空间布局方式。为了能够深入的对明清时期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本人论文综述:

一、河南传统民居主要分类

河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来说是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南暖北寒。[2]李红光,刘宇清在他们研究论文(《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探讨》)中有提到过从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发展和交通联系等条件来划分,河南全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①中北部湿润平原区域:此区域位居核心,交通异常便利,经济在近代是河南最发达的区域,也是我们认为民居特色最河南化的区域。②豫西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干燥,文化深厚,经济和交通不算发达,内部差异大。③豫西南盆地:位于省域边缘地带,盆地意识和现象突出,建筑规模质量有限,呈现小富即安的稳定状态。④豫东平原:由于人口密度高,水旱灾害频繁,生存压力大,建筑规模和质量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⑤豫南丘陵水网地带:由于人口密度不高,植被好,水源丰沛,建筑比较灵活,类型上与湖北、皖中较接近,遗存民居绝对数量不算多,规模也不算很大,但对水乡和湿润气候有所反映,整体上还1有北方建筑的方正和厚实。[3]

二、河南明清时期民居建筑布局特色研究

李红光,刘宇清认为由于河南民居特色不是非常浓郁,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汉族民居普遍的存在形式,而且从遗存上也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从目前能看到的教科书和各种资料上,除对豫西窟洞有所提及,对河南民居基本上没有反映,也没有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册介绍河南民居情况的专著。[4]

管仲在《管子・乘马》①一书中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句话反映出古人建造村落时十分重视选址和建筑的定位以及对土地的合理使用,城市的规划和建造不必强求形式上的整齐,而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地形条件等,各个功能分区上也应当注重因地制宜,以便充分发掘自然条件的潜力,做到天人合一,更好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5]

左满常在他的《河南民居》一书中提到,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形式呈现这样的特点,但大致可归纳为4种基本形式,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通过院落把单体建筑组合起来。首先它具有良好的居住功能。其次是庭院具有良好的小气候调适作用。三是其具有良好的自防、护卫功能。[6]

左满常和张献梅认为,院落的组合方式首先是纵深组合,前面一个四合院,后面一个三合院,即组成一座二进四合院。这种组合形式的简化往往是受宅基地长度所限,不得以而为之,不过也成了河南民居的一种固定组合形制,在河南范围内广泛分布。另外一种组合形式是纵深式,单独的院落纵深一般不超过两重院,再深则狭长比例严重失调,应用不便,因此院落需需要纵横向同时发展,以便于更好地组织空间,同时也便于使用。[7]

三、明清时期河南民居建筑空间虚实关系研究

老子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不是虚无,而是无中存有”。[8]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对传统民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虚实”这一概念源自于哲学中的“有无”思想。老子在讨论“有”与“无”的关系时就以建筑为例,他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虚的窗户成就了建筑的实和有用性,“虚”与“实”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9]

吴建,付庆相在其著作《建筑中虚实空间的营造》中写道,“关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和实虚空间的联系,早在计成《园冶》中就有论述:“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相间得宜,错缩为妙”,“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板壁常空,隐出别壶之天地。亭台影罅,楼阁虚邻”。[10]

贾宁在《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中提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框架体的木结构,从空间角度来看是无;根据不同需要加以墙体分隔,使空间形成了有,从而形成了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以及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以房屋围绕着院子,大面积的门窗隔扇向院内开敞,通透中的相互关联,虚实之间使建筑与自然之间互相融合,实现了“人、建筑、环境”三者的互动和交融。[11]

四、自己的研究观点

《黄帝宅经》里写道“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开地”。建筑是因人类文明的发展衍生出的产物,它的变化发展也要与人息息相关,和谐相融。研究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是能够将传统中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建造出更加适合本土的现代建筑.贝聿铭说:“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 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源于土壤之中”。[12]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语言在特定的地方起着独特的作用, 只有充分挖掘并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才能真正在世界面前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宁.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虚与实.[J].山西建筑,2006,32(24):14-15

[2]王芳.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2006

[3]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初探.[J]中国民建博览会:134-139

[4]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初探.[J]中国民建博览会:134-139

[5]曹琦.河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6:49

[6]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张献梅,左满常.河南民居院落平面布局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474-15476

[8]贾宁.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虚与实.[J].山西建筑,2006,32(24):14-15

[9]吴健,付庆向. 建筑中虚实空间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5,31(09):34-35

篇(9)

中图分类号:TF081 文献标识码:A

浙江临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文化发达,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和大批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清光绪年间,建有中学堂2所,高等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30所。历经漫长岁月的风雨沧桑,临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古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谭纶画像、戚继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涌泉、溪口古窑址群、郑虔墓、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等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珊瑚岩群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多功能国家级地质公园。[1]

临海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进行城市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时,古建筑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古建筑保护设计和规划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

从街区的规模和建筑体量来看,临海算作一座普通城镇。民居商铺及当时比较规整的小街巷格局延续至今。作为反映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受到保护。这里不仅旧时的风貌得到较好展示,还保留着古老浓郁的市井风俗和历史传统。通过参观传统民居、工艺美术馆等地方,使人对街区历史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由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旧城区采取了积极改造的政策,许多传统民宅、商铺、会馆遭到拆毁,这无疑是古城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速成做法,在国外的保护实践中却很少见到。他们对于历史街区的一般民居要求按照传统式样进行修缮翻建,在外观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保持一致;并且十分注意向业主宣传这些做法的意义,以取得民众的支持。按照明清江、浙民居的式样,重新设计建造,并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环境,为民居保护作出了示范。

2 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

自然是美丽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是美丽的。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注重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设定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文物古迹的所在地区,划归风景地区、都市景观形成地区等不同的限制区域中,使丰富的历史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趋向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中把一批文物古迹或规划为绿地,或辟为公园,体现了把文物古迹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意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具体设计和实施中,有的未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角度多加考虑,缺乏对文物遗存的展示和彰显,未能开掘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一般的园林游乐场所差别不大。此外,在临海周边还散布着许多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些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加强这些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外部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3 历史公园与古建筑遗址的保护

建立历史公园是对古遗址进行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临海古遗址包括陵墓、城堡、村落、庙宇、官衙、园林、道路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保护。历史公园由主管文物局进行管理,国家级的历史公园超过十多处。由于明清代主要是土木结构建筑,不像欧洲的砖石结构容易在地面上保存,因而重视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复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3.1 按照考古发掘的原样进行复制或仿制

例如,古建筑遗址一口水井遗址,在原位置之上复制出井口,四周地面的铺石使用化学材料仿制。

3.2 表现建筑遗址的地面遗存和范围

例如,复原出踏步、基坛和柱础石;采用草坪显示遗址范围,用修剪成柱状的灌木表示立柱。

3.3 重建或部分重建原来的建筑

根据专家的复原方案进行了重建。

3.4 使用风景规划的方法表现遗址

主要通过种植一些对遗址不构成伤害的植物,使遗址既能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得到保护,又利于风景观赏。

我市的古遗址分布比较密集,遗址面积广大,是临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遗存,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近一二十年来,在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大遗址的保护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临海文物部门按照建立历史文化公园、对大遗址进行复原展示的思路,精心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在各方民间资金支持资助下,对古遗址保护复原工程经过多方协商论证,得以顺利实施,为今后公开展示,发挥文物在社会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作用打下基础。但是大遗址的保护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当地群众的关心配合下,大遗址保护规划能够尽快通过并付诸实施,为临海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4 积极保护民俗文化财产

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是比较接近的。实际上,正是这些文化遗产构成我们文化大厦的基石,生动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临海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源远流长,蕴含丰富,但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急剧嬗变。我们自身长期以来对地方戏曲、民族音乐、传统工艺、民间信仰、传统民居、节令风俗也不够重视,缺乏整理、研究和保护。近年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临海推出了古文化艺术节、城墙花灯展、民间社火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为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少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濒临灭绝的危险,亟待进行保护。

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和国家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的载体,深刻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文化遗产,就不成其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同时,临海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临海的,更肩负着展现、传承、光大中华文明的重任。

作为江浙一代重要的历史城市之一,临海具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缺少的不是优秀的的文化遗产,而是缺少高瞻远瞩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针。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急步迈进,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圣地,临海迎来了再创辉煌的历史机遇。能否无愧于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是历史对现代临海的一次呼唤和考验。

参考文献

[1]韩林飞,O.I.普鲁岑.在自然环境中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A].营造第三辑(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4年.

篇(1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建筑报社;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3954

国内刊号:31-2015/TU

邮发代号:80-9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上一篇: 中专语文论文 下一篇: 化学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