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34

版画艺术论文

版画艺术论文篇(1)

2.丰富多样的画面形式麦绥莱勒木刻版画主要的画面形式可以分为:单幅黑白木刻,代表作有《死而无憾》《垄断资本家》;组画,代表作有《青春》《手》《岁月》;连环画,代表作有《一个人的受难》《没有子的故事》以及为罗曼•罗兰等作家的著作刻制的书籍插图。可以说他以不同形式将世界万物组成一个大型黑白电影,尤其是他的连环画作品画面连贯并富有极强艺术渲染力。

3.精准的形象刻画麦绥莱勒木刻作品的创作题材涵盖了世间百态。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评价:“现代的画家和版画家没有一个能比麦绥莱勒更丰富的了……如果在大地上的书籍,纪念碑,照片和文件都突然不翼而飞只有麦绥莱勒近十年来可得版画尙安然无恙,那么只要根据这些版画就能恢复现代世界的全貌。”可见,麦绥莱勒将他所处的社会现状完整的记录下来,并且用生动形象,准确细致的艺术语言刻画出来。例如:他绘制的《手》这系列的组画,虽然每一个画面只刻了一双手,但通过仔细的分析可以分辨出这是属于不同人的手,有劳苦人民的,有资本家的,囚犯的手,简单的一双手却能表现不同身份人的思想感情,这正是创作者表现技法的独道之处。

麦绥莱勒之所以能够准确的描绘出如此多的形象不仅是他对于版画艺术执着的钻研,更在于他敏锐地观察力。高于常人的记忆力驱使他不断地记录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事物,大到高楼山川,小到一颗螺丝,如同作家收集素材用笔在纸上描述事件一样。他不需要模特,因为世间万物已经刻在他的心中,正是这种天才的能力使他能够准确的刻制上万幅版画作品,也正是这种才能使他能够宣泄出内心的情感。

二、饱练世故的现实意义

在麦绥莱勒的艺术创作中,描绘对象往往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的艺术符号,思想的表达高于形象的刻画。

1.对黑暗社会的反抗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死亡,压迫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名词。可以说他的木刻作品与时代同行,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点吸引了鲁迅,并在中国新木刻运动时期将他的作品推荐给中国版画家。在创作初期的一系列作品主要表现资本家丑恶的嘴脸,像《享乐主义者》刻画了一个满脸肥肉的大资本家被酒肉簇拥着,一副不知足和贪婪的表情;组画《城市》中就将社会贫富两级之间的区别鲜明的呈现在画面上,表达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版画艺术论文篇(2)

二、东北高校版画专业吸取民间剪纸艺术形态进行艺术创作及教学研究的基础

作为东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高校版画教学,其任务是在承扬传统西方创作性版画的教学基础上融入多维的教学资源,制定趋于现代意识和学术意识的多元化教学氛围,转变版画形式化的肌理符号和游戏性的创作倾向,恢复版画在当代开放性艺术环境中专业语言的宽泛和张力,特别是应吸取东北地域长期根存和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理由如下:

1.版画艺术自身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根基

中国民间版画历史悠久,不但在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广泛的表现内容、精湛优美的表现技巧、久远的历史传统和普遍丰厚的审美层次,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美一页"民间木版插图画自唐宋起,便作为印刷雕版技术印刷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中国木版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以陈老莲为代表的画家亲自参与到木刻版画设计并创作的/水浒叶子0等作品,在中国木版画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了中国木版年画各地不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并辗转流传至今"。

2.东北地区民间剪纸艺术具有较强的民族审美特征

满族民间剪纸最早起源于巫术活动,即北回归线附近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原始)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人类母系氏族时期原始的多神教,不但信奉天神、地神,还信奉万物有灵,据统计,东北地区原始萨满教信奉的各类自然及非自然神灵总计约有一百七十多个,原始萨满教在祭祀和巫术活动中,常常由巫师装扮或使用图画装饰来表达巫者与某些神灵取得了沟通"此外,在古萨满教诸多神灵中,有众多的母性缠缠神,这些缠缠人都是正面站立,两手下垂,五指平分,五官阴刻,身着典型满族服饰,发式也具有满族特色,男性的巫者脑后的长辫子表现为竖直向上,女性缠缠人头戴满族发替,衣服阴刻镂花,剪技粗犷、古拙,造型古朴,疑似典型的巫神信仰文化时期的图腾遗存,部分剪纸还配有古老的满族文字,增添了造型的神秘色彩"。

3.长白山萨满剪纸艺术具有自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美感

神秘的长白山萨满剪纸,起源于为萨满通神所服务的实用功能,在其发展初期和其他古老艺术门类一样有着一个巫术与艺术共存的阶段,此时的萨满剪纸多用于萨满通过剪纸的符号化过程将某些自然物象征化、神秘力量实体化,或是利用创造未知形象使人对神灵的力量增强信心,或是借助剪纸的力量来驱赶一些不可见的恶灵"如果我们把萨满的活动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话,那么保存至今的一些萨满剪纸就从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向各阶层的文化学者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珍贵的形象资料"人们有以剪纸、绘画等视觉图像作为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来沟通情感和认识的习惯"这些原始时期流传至今的视觉符号形象,以自由充沛的想象力和稚拙朴素的情感在今天依然感染着我们,是人类积累下来的共同的艺术财富"。

版画艺术论文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版画艺术创作语言的表达,更多流于版画形式,版画家缺乏对现当代艺术的来龙去脉的深层次研究和挖掘,没有从国际艺术视觉去审视我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表达的深度和视觉艺术背后的思想和观念支撑。很多对版画艺术创作语言的表达相关的评论都处于冷漠和失语状态,版画艺术语言比较肤浅,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和观念的老化

一种艺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与观赏者的眼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当前,很多喜欢版画的批评家都保持了缄默态度,使我国当代版画艺术创作处于尴尬情境之中,如果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得不到大家的评论,那么,当前所谓的艺术家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一些版画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时代观念?

对中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上的表达反思

(一)版画家必须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发展和创新,最终还是要依靠热衷于版画事业的艺术家和版画家。现在由于版画艺术不能像我们的油画到市场上一卖而空,受到群众的追捧和关注,但是版画还是要发展,找出一条适合版画发展的路子来。我们知道,大部分版画家都不愿与时代同步,但是时代也确实影响到了版画艺术的发展。所以版画艺术家也不要抱怨时代赋予了市场的竞争,应该静心研究国内外艺术发展动向,在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方面,要向多元化进行超越,从版画语言的多维度、多层面方面做出创新和探究,结合我国传统版画中的优势,使版画艺术在形式语言上,突出抽象和具体,以及唯美特征,寻找出我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表达的发展空间,争取中国当代版画成为时代艺术发展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汇。

(二)让艺术语言表达与时代贴近

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其发展的土壤就是时代环境和社会生活所需。如果艺术语言离开了人们生活的视域和脱离了人们生活环境,那么,再好的语言也是非人类的语言。同样,版画艺术语言也是一样的,要想让版画语言更具有丰富性和生动、趣味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波动。版画家就要立足于时代,洞察人们内心世界,发掘版画艺术所要表现的艺术精神和内在思想,让艺术语言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让人们能够从这些语言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享受版画艺术的魅力。

(三)艺术语言要整合其他艺术语言

版画艺术论文篇(4)

(一)、版画艺术语言

?语言是版画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语言是艺术家的第二语言,就像文字和音乐一样,版画家用印痕诉说着对思想世界的认知;用形象和色彩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态度。

?语言从广义上来说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1“艺术语言是作家、画家、作曲家的第二语言”。2版画艺术语言一般是指:以特殊物质材料和媒介,通过制作、转印的间接性的印痕艺术,形成的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绘画语言,以及使用这种语言的方式。3它也被称为版画作品的外在形式。正是由于版画是“以特殊物质材料和媒介,通过制作、转印的间接性的印痕艺术,”使版画具有很强的物性特征,使版画的艺术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更着重对版画材质语言的把握和表现。

?新时期的版画在材质语言上实现了巨大突破,人们在各种“版”上做很多物理、化学实验,使版画的版种由单一的木版拓展到石版、铜版、丝网版等。版画材质语言的丰富对版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材质语言的丰富为艺术语言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对材质语言的迷恋容易忽视对作品思想层次的深入挖掘,对材质技艺的把玩束缚了艺术观念的表达。因此,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上产生了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二)、艺术思维的特质

?美术创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审美直觉;是一种精神指向。

?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艺术思维的重心是个人触觉、个人体验。哪怕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花或小人物,在充满生活阅历的艺术家笔下也会被注入一种人人心中都有的人生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触动了艺术家创作的冲动;也正是这种感动使艺术品和鉴赏者之间产生了五味杂陈的情感共鸣,使艺术家、艺术品、鉴赏者和美融为一体。正如柏格森所说:“只有直觉,才能与美溶成一体。”

?艺术家的眼光远远超过了其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在艺术家的眼里,其所表现的形象是个人主观、个性的暗示和象征,其所强调的是通过特定形象所表达的观念和内在精神世界。这些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艺术家真正要表达的精神指向。

?

(三)、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进行精神、文化、娱乐交流的媒介正在发生着多元异质的变化,各种思想和艺术形式在人们头脑中碰撞和融合,而版画如何以视觉的方式进入大众的精神世界?如何赋予版画艺术语言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如何使版画的精神指向与当下大众的讨论话题重获话语权并产生共鸣?是当代版画重获时代话语权的核心问题。

?1、 视觉创新——艺术语言的当代性转换

?近20年的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摒弃雷同,多元与超越成为中国当代版画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汇。作品在形式和审美内涵上呈现的多元性和新奇性,不仅是对版画传统的超越,更是对个性和自身的超越。

?中国当代版画在传统优势的主导下,向多维度、多层面方向发展。内容与题材上传统的、现代的、轻松的、实验的;形式语言上具象的、抽象的、唯美的、观念的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向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倾斜的版画家也为版画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如冯梦波的作品把各种印痕制成片断,然后在绳网上悬挂起来,具有明显的波谱化倾向。

?这些作品在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都相当自由,模糊了艺术种类之间的界限,刷新了版画的视觉面貌,给人比较轻松的感觉。作品中凸显出的游戏性和随意性,也赋予了版画新的时代气息,刷新了版画的审美要求。康宁的《少女和羊》在布局结构上打破三维而追求时空错位;打破和谐而追求失衡;打破重心而追求失控;颠覆秩序而追求零乱;打破黑白而追求灰调。这些作品实现了版画艺术语言的当代性转换,使版画具有了时代性的视觉冲击力,为版画的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参与话题——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向

?任何语言的交流必然是在相对的语境下进行的。因为任何语言的交流都是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讨论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正是众多语言的讨论形成了对某个话题的关注才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语境。如果艺术语言脱离这个语境,不但无法实现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必将会被人遗忘。黑白木刻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武器,正是以其艺术语言在精神内核上与当时百姓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正是这种深刻体察了大众的心声才赋予了版画艺术语言的时代干预性。黑白木刻在革命时期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疾苦生活和革命热情;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反映了中国人民内心的喜悦和希望。版画的创作者们就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与普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关注社会变化,共同讨论社会话题。

?3、内外兼修——语言与思维同构

?当下版画艺术语言已经精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版画在艺术市场上的尴尬处境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是版画语言走不进当代,徐冰、方力钧却以版画的语言成功了!

?艺术语言的选择取决于思想、精神的内在要求;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精神物化为最恰当的视觉形象,就是最好的语言。语言、思维两者休戚相关,艺术家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寻找语言能指和所指的张力形成稳定、完整、独特、个性的语言,作为观念最完美的视觉呈现,语言与精神形成同构。

?

结论

?艺术始终以人们观念的转变为导向,时代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同时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人民有着自己的审美和思维要求,也在时代的变革中重塑着民族的审美和思维要求,这就决定了中国版画艺术只有根植于时代变化、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和存在的必要。

?

注解:

?①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年版.第37页

?② [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1885-1925》.陈永国等译.北京.人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 段健.《论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现代版画艺术语言的转换》.2005年11月.第24页

?

参考文献:

?[1] 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 四方工作室:《转型期的中国艺术研讨会》,1998年版。

?[3]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编:《中国首届高等美术院校版画研究年会论文集——中国当代版画语言研究》,重庆,1992年版。

版画艺术论文篇(5)

(一)、版画艺术语言

语言是版画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语言是艺术家的第二语言,就像文字和音乐一样,版画家用印痕诉说着对思想世界的认知;用形象和色彩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态度。

语言从广义上来说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1“艺术语言是作家、画家、作曲家的第二语言”。2版画艺术语言一般是指:以特殊物质材料和媒介,通过制作、转印的间接性的印痕艺术,形成的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绘画语言,以及使用这种语言的方式。3它也被称为版画作品的外在形式。正是由于版画是“以特殊物质材料和媒介,通过制作、转印的间接性的印痕艺术,”使版画具有很强的物性特征,使版画的艺术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更着重对版画材质语言的把握和表现。

新时期的版画在材质语言上实现了巨大突破,人们在各种“版”上做很多物理、化学实验,使版画的版种由单一的木版拓展到石版、铜版、丝网版等。版画材质语言的丰富对版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材质语言的丰富为艺术语言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对材质语言的迷恋容易忽视对作品思想层次的深入挖掘,对材质技艺的把玩束缚了艺术观念的表达。因此,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上产生了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艺术思维的特质

美术创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审美直觉;是一种精神指向。

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艺术思维的重心是个人触觉、个人体验。哪怕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花或小人物,在充满生活阅历的艺术家笔下也会被注入一种人人心中都有的人生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触动了艺术家创作的冲动;也正是这种感动使艺术品和鉴赏者之间产生了五味杂陈的情感共鸣,使艺术家、艺术品、鉴赏者和美融为一体。正如柏格森所说:“只有直觉,才能与美溶成一体。”

艺术家的眼光远远超过了其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在艺术家的眼里,其所表现的形象是个人主观、个性的暗示和象征,其所强调的是通过特定形象所表达的观念和内在精神世界。这些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艺术家真正要表达的精神指向。

(三)、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进行精神、文化、娱乐交流的媒介正在发生着多元异质的变化,各种思想和艺术形式在人们头脑中碰撞和融合,而版画如何以视觉的方式进入大众的精神世界?如何赋予版画艺术语言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如何使版画的精神指向与当下大众的讨论话题重获话语权并产生共鸣?是当代版画重获时代话语权的核心问题。

1、 视觉创新——艺术语言的当代性转换

近20年的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摒弃雷同,多元与超越成为中国当代版画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汇。作品在形式和审美内涵上呈现的多元性和新奇性,不仅是对版画传统的超越,更是对个性和自身的超越。

中国当代版画在传统优势的主导下,向多维度、多层面方向发展。内容与题材上传统的、现代的、轻松的、实验的;形式语言上具象的、抽象的、唯美的、观念的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向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倾斜的版画家也为版画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如冯梦波的作品把各种印痕制成片断,然后在绳网上悬挂起来,具有明显的波谱化倾向。

这些作品在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都相当自由,模糊了艺术种类之间的界限,刷新了版画的视觉面貌,给人比较轻松的感觉。作品中凸显出的游戏性和随意性,也赋予了版画新的时代气息,刷新了版画的审美要求。康宁的《少女和羊》在布局结构上打破三维而追求时空错位;打破和谐而追求失衡;打破重心而追求失控;颠覆秩序而追求零乱;打破黑白而追求灰调。这些作品实现了版画艺术语言的当代性转换,使版画具有了时代性的视觉冲击力,为版画的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转贴于

2、参与话题——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向

任何语言的交流必然是在相对的语境下进行的。因为任何语言的交流都是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讨论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正是众多语言的讨论形成了对某个话题的关注才构成了一个时代的语境。如果艺术语言脱离这个语境,不但无法实现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必将会被人遗忘。黑白木刻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武器,正是以其艺术语言在精神内核上与当时百姓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正是这种深刻体察了大众的心声才赋予了版画艺术语言的时代干预性。黑白木刻在革命时期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疾苦生活和革命热情;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反映了中国人民内心的喜悦和希望。版画的创作者们就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与普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关注社会变化,共同讨论社会话题。

3、内外兼修——语言与思维同构

当下版画艺术语言已经精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版画在艺术市场上的尴尬处境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是版画语言走不进当代,徐冰、方力钧却以版画的语言成功了!

艺术语言的选择取决于思想、精神的内在要求;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精神物化为最恰当的视觉形象,就是最好的语言。语言、思维两者休戚相关,艺术家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寻找语言能指和所指的张力形成稳定、完整、独特、个性的语言,作为观念最完美的视觉呈现,语言与精神形成同构。

结论

艺术始终以人们观念的转变为导向,时代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同时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人民有着自己的审美和思维要求,也在时代的变革中重塑着民族的审美和思维要求,这就决定了中国版画艺术只有根植于时代变化、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和存在的必要。

注解:

①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年版.第37页

② [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陈永国等译.北京.人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 段健.《论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现代版画艺术语言的转换》.2005年11月.第24页

参考文献

[1] 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 四方工作室:《转型期的中国艺术研讨会》,1998年版。

[3]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编:《中国首届高等美术院校版画研究年会论文集——中国当代版画语言研究》,重庆,1992年版。

版画艺术论文篇(6)

一、当代木刻版画的发展现状

在清代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木刻版画,到现在却变得似不为大众所了解了,这种状况算不算是木刻版画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倒退呢?江苏省版画家陈琦老先生曾说过:“一代人做一代事”。探究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已有无数代先辈与之同行。现今,当代版画的发展是否在转型中裂变,是否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艺术中孕育继承,是当下现存的现实境地。

纵观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版画的雏形汉画像石砖到隋朝用木版刻成图版以供印刷再到唐朝后起到宣扬教义的木刻版画。鲁迅先生说中国版画有过“体面的历史”,即是指从唐代到明代的这段历史。明朝末年,曾出现过许多细腻刻画之作品。而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主要以士夫文化为主,从孔孟开始同时受统治阶级及文人墨客所推崇,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在木刻版画上表现上为:乡俗、神鬼桃符、福禄寿喜、工匠艺人糊口谋生的一门技艺甚至是普通民众希望富贵吉祥和入世随俗的生活写真,所以这种世俗性实用性的文化特点无法跻身于主流文化的列队。导致了近代在西方版画技法传入中国后,中国木刻版画便在封建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双重影响下逐渐衰落。

二十世纪初,郑振铎、鲁迅等一些民族责任强烈的学者开始积极投入到古代木刻版画的研究之中。直至80年代期,中国木刻版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手开始丰富,并向着多样化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的飞速发展,版画的印刷功能及传播性逐步丧失其原有地位。一方面,其拓展了木刻版画的本体语言,带动了了木刻版画艺术的创新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当代木刻版画作品的文化意义缺乏,主体精神的迷失,从而使当代木刻版画艺术的整体学术水平失调。可见,中国当代木刻版画是否做到与时俱进,能与当代艺术大趋势相一致,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幸而现代众多艺术家与美术理论家们都在探索、研究,期待寻找突破口,而木刻版画语言的本土性继承研究逐步列入研究进程。

二、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精髓并与木刻版画的艺术交叠

汉代画像石与中国木刻版版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为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形式对艺术美的创作起了重大的作用,显著地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及其审美特征。木刻版画在千年的发展中,与汉化像石艺术发生着重叠。综观汉画像石与木刻版画的发展,其艺术风格交叠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构图开合争让,造型夸张干练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被看作是艺术作品的第一要领。能够在二维空间里合理调整布局里面图像的位置与关系,是一作品成功的前提。汉代画像石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小觑的,我国的美术发展正是由于汉画像石的产生而又一次质的升华。汉代画像石的构图特点、排列与布局的设计形成了其独特的构图形式。其构图的主要特点为:分层分格、开合争让、散点透视、对称均衡四个方面,其中部分汉画像石根据所表达内容题材的不同从而形成独特的规律。

造型是艺术创作方法之首,任何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周围的可以创作的元素进行综合与概括。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强调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汉画像石图像造型主要是对形象的外貌特征的准确把握与想象,线为最主要的造型方式,再加上精雕细刻,从而作品精炼又不乏夸张的造型形式。

无限想象的夸张造型在东汉时期开始的兼工带写的画法已逐步演变为以形写神。人们的艺术想象如此丰富,像:鲤鱼可以拉车;怪兽可以驯作卫士;身体可以长出数个头颅;飞天中的羽人等等。

在当时的民间画家里有一些创新的人们继续尝试黑和白的木刻作品,如:云南剑川的《山海经》,河南朱仙镇的《魁头》、《马上锏门神》等传统木刻我们可以看到非凡的创意想象力的作品,清晰的图像,人物造型夸张、不和比例,具有幽默典型的的黑白艺术魅力。然而,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当代版画的构图和造型反而变得更加追求精神话了。

2.娴熟精湛的技艺,色彩斑斓的题材

在中国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异常繁荣,石刻技能熟练,汉画像石雕刻技术和绘画被巧妙地结合成特殊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汉画像石艺术技能为阴刻和阳刻,或者两者的结合,可谓画内有雕,雕内含画,艺术风格古朴,神秘而宏伟,线条的优美刻化耐人寻味。能够准确把握动态的外观,用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这主要是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艺术特色。

我国知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经对汉代画像石做出过非常高的评价,他曾经指出:“汉画像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部典型的‘浓缩的汉代史书’”。从题材方面来说,汉代画像石选材非常广泛,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现实生活,都是其重要的题材来源,基本上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因此,汉画像石能很好地反映汉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回望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从古代版画到现在版画,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产生之初的实用性特点、建国前期的社会性、建国后的艺术性和20世纪中期以后的学术性阶段。可见,木刻版画的题材的发展跟我们社会的发展有着戚戚相关的艺术激撞,并像汉化像石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题材。

3.律动的线型描绘,优美动感的纹饰

中国画特别注重精神描绘的意境,浪漫的感情和宗教崇拜升华便是汉化像石线性语言表现的高度。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已颇具“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风韵。在中国古典绘画史上,线性语言功能的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天。“十八描”更能看出古人对线的执着与重视,无论在古代传统黑白木刻还是在近现代木刻作品中,线型语言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存在着。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线条,都能体现无尽的美的变化,而汉化像石的线条细劲流畅,纤不伤雅,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为汉代化画像石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纹饰,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边饰纹样、” “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组成。汉代画像石的构图主要以饱满构图为主,故主题刻画之外都由纹饰(包括主题纹装饰和边饰纹装饰)填充,主题性纹样的主要组成是“吉祥纹样”,像:“二龙穿壁” “十字穿此环”等;边饰纹样又名“边缘纹样",民间称其为“花边”,主要装饰于物像边缘的纹样,最终能起到装饰作用。木刻版画中主要有斜线纹、直线纹和各种几何图案纹饰,这种装饰基本上也都都采用了均匀饱满的构图。

4.刀痕韵昧的黑白效果

刀痕韵味是汉代画像石的又一大特色,石质材料上的雕刻手法给人以朴拙粗放之美。刀与石的碰撞,根据不同的主题,描绘出或笨拙或细腻的效果,特殊的石质材料的选择增加了其独有的魅力,拓印后的黑白魅力在于肌理生后颇具特殊的视觉效果,有强烈的代表性。

而木刻版画也是及其注重刀和木的契合,即:刀与木的味道。刀刻的力之美,让整个作品中点线面自然融合,呈现出蓬勃生机,大胆,雄伟壮观。刻刀赋予的金石之味加上线条轮廓的精细,将力道的呈现刻画得入木三分。印于纸上,其黑白韵味如行云般千变万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肌理效果。

三、中国汉代画像石对黑白木刻版画发展的思考

虽然汉画像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磨砺,但它的艺术价值是不能低估的,取材广泛、造型夸张干练、律动的线型描绘,优美动感的纹饰、层次鲜明、刀痕韵昧等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取代的。汉画像石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是时代特色、人文情感的艺术结晶,也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部纪实史书,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人民的愿望,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瑰宝。笔者在整理汉代画像石与木刻版画艺术特征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重叠。长久以来,版画一直被用作附属品,作为一个不重要的部分存在。从最初的复制功能到装饰功能再到后来图解功能,虽然它不是艺术门类的主流,但却是大众文化重要组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证明,中国版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色,包含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色。总之,21世纪中国版画建设的重任已落在了这一代画家肩上,对于新时代的版画的发展方向,是当代版画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结语

在中国古代各种传统艺术中,汉代画像石和木刻版画都体现了中国艺术情感中提倡的抽象精神、独特的思维及透视法则,这在造型语言上,为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形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只是汉画像石并没有像木刻版画一样一直传承发展下来,这样恢宏的艺术精华也伴随着汉代的消亡而深埋地底,未能传承。近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创作性版画的兴起与发展,木刻版画也借此机会得到了新的发展,中国版画目前正面临着新的且艰难的抉择,中国现代版画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新一代版画人给出一个最好的答案。汉代画像石“深沉雄大”,鲁迅先生曾提出“取入木刻”,对于当代版画人是有很大启发的,更证明当代版画吸收汉画像石优点来丰富并促进其发展是切合实际的。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汉代画像石对当代木刻版画艺术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启示 》(2013SJD760046)论文

参考文献

[1] 沈柔峰等,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李出版社,1987年,349页

[2] 王建中编《汉代画像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386,387页

[3]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 范梦.中国现代版画史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版画艺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创造出带有其内容喻意的各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艺术见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版画艺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及丰富的艺术内容,版画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以它独特的艺术性和贴近人们生活的内容形式,展示着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1 版画的发展新趋势

在如今的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版画的渗透,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镜子,有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趋势一改以往的传统创作方式,越来越趋向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科技的进步丰富版画的制作方法、艺术内容和时代艺术价值。

2. 运用科学技术与版画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桂林说过:“过去照相只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户,而现在电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里面的路很长,不知道路通向何方?”在版画艺术利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版画艺术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是否具有艺术性,而不是科技性,科学技术只能是作为版画艺术的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直接喷绘的“数码版画”在创作过程中虽然很便捷,但是俨然已经失去了版画艺术传统的艺术特色。虽然数字技术的介入让绘画艺术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其摆脱了技术条件制约。但是过分地追求视觉刺激效果,题材越来越脱离生活,对技术的追求过度,甚至单纯来炫耀制作技术,失去人们对现实、对人生的感受,丧失了人们对事物的思考,也就使艺术创作离日暮途穷不远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版画艺术带来新的发展土壤,也很容易使版画艺术畸形发展走向偏离艺术的轨道。版画艺术需要科学技术的辅助,但科学技术不等于艺术。在多远化的社会背景下,科学促使版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人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广博深厚的文明基础和理性精神,从而有效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自我延伸的能力。

3 版画的创作需要文化的积淀

中国文化底蕴很深厚,我们中国文化历史很长,积淀很深,我们需要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中华文化的精华内化为人格气质,并作为台阶,使社会一步一步走向文明最高顶点。文化的积淀,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版画艺术创作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储备能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开花结果。一幅有灵魂的版画创作要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积淀,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反映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现代中国版画界“卓绝之天才”古元的创作表现了国家对新生活的极大热情,他的版画创作中就有探索摆脱现代科技的痕迹,巧妙地将画面黑白进行处理,刀法严整而有旋律感,并且向民间版画创作方式学习,向中国传统绘画学习,努力探索版画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风格,在版画的创作中走自己风格的新道路。木刻版画《江南小镇》中让我们感到的就是情真意切、朴素生动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劳动人民生活景象,以崭新的脱离高科技的新艺术面貌,确立了作品的艺术地位,在版画艺术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4 生活是版画设计的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是创作版画还是写文章,都要有现实生活作为背景资料,不能空泛的去创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能供人去思考,去启发灵感。有人说:“我生活的世界是很单调的,无聊的,没有什么例子去引用。”其实就算每一天都过着同样的日子,那也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点。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认真的,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留意身边发生的小事,就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单调中创造不单调。例如清代的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所画的竹子让世人称奇,他的竹子无论是样式、形状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让欣赏者拍案叫绝。他之所以能有这样旷世绝伦的创作都是因为平时细心的观察。据说,板桥在空闲时就站在竹林里,默默地观察竹的一举一动,看竹的傲对冰霜,看竹的迎风送雨。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画出如此神韵的竹子。在生活中发现版画的艺术,在版画的艺术中创造生活。生活和版画艺术相互联系,版画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平时多注意留心去观察,去感受,这样才能创造出精美的版画艺术作品。

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科技对艺术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怎么样利用这些现代高科技,融入到版画的创新中,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版画的发展需要更加概括简练,并紧跟时代,在现代艺术中提升版画本身的价值品格。其实,版画艺术创作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使命感”,它是关于自我微观世界的沉醉也是对历史的宏观思考。鲁迅那个时代,“版画是刀子和匕首”发挥了不容置疑的作用,现如今版画艺术只有向艺术本身回归,回到人的主体本身,这才是版画艺术真正的出路。

参考文献

版画艺术论文篇(8)

主要参展及奖项:

1996年,版画《金陵往事》入选全国1 3届版画展;

1997年,版画《金陵往事》获江苏版画展优秀奖;

1997年,版画《花卉之一》获江苏省美展银奖;

1999年,版画《悠悠寻故因》(合作)人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0年,版画《端午节》入选全国15届版画展,同叫获江苏版画展优秀奖;

2001年,版画《阳光下》入选中国、日本国际版画展:

2002年,版画《阳光下》入选全国16届版画展;

2006年,版画《二月春风》入选第一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07年,版画《春天的爵士》入选第二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08年,版画《红房子系列》入选第三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08年,版画《二月春风》入选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大展(作者并任国画部分评委):

2009年,版画《二月春风》入选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馆大展;

2010年,版画《问天》入选第四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11年,版画《向前·向前》获江苏省版画展优秀奖:

2011年,版画《向前·向前》入选全国第版画展;

2011年,版画《盛世重光》入选全国五省版画精品展;

2005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个人版画展。

出版有《徐开利版画作品集》

我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画,而80年代初定下主攻水印版画的目标,至今快三十年了。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艺术作用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价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中,版画逐渐被淡化,边缘化。

但我至今仍坚信,学习版画没有错,它的艺术价值是永恒和长久的,是将被艺术史证明的。这个结论是基于我的几点认识:

其一,版画是表现的艺术。版画的工具、材料和语言、风格,决定了它的抽象和理性色彩。只有善于取舍、概括、提炼、抽象的人,才能做好版画。版画(主要是木刻版画)不会被人说成是在复制照片,版画是艺术规律在绘画艺术上的典型案例。

其二,版画是艰苦的艺术。玩艺术,是时下的一句时髦话,听起来,似乎让人感觉到艺术家的超然和自我。其中确有对“真诚”这一艺术品质的戏弄。而版画和“玩”是无缘的。即使观念上最当代的版画家,在制作自己的作品时,无一例外是按部就班,认认真真的。有一份艰苦就有一份回报,这就是版画的特性。做版画,也是在磨炼意志。

版画艺术论文篇(9)

版画的名目繁多,版画自身又分为许多子品种,如钢版画、木版画、丝网版画、石版画等。铜版画线条细劲,和钢笔画极为类似,但可以复制,深受欧洲艺术家的喜爱,丢勒、伦勃朗、多雷和左恩都是擅长版画的大家,但是早期的版画是单色的,现在技术改进,版画的效果丰富多彩,可以模拟任何效果。

丢勒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重要的油画家、版画家、装饰设计家和理论家,他作为北欧文艺复兴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而被加载史册的。艺术史家认为,实际上,意大利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响,在丢勒的版画具有熟练的雕刻家的技巧,有艺术史家评价说,他的很多作品,如单幅铜版画《圣热罗姆在书斋中》,任何时代无人可与之相比,堪称绝技。丢勒强调作品中明暗对照,将几何学上的精确度用到作品上,手法异常的简洁和清晰,每一幅都符合插画的要求。丢勒不失为文艺复兴时版画插画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图1为丢勒的版画式插画作品之一。

19世纪德国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满纸辛酸泪”。图2表现了两个饿得哭闹的孩子,抓着妈妈的衣襟,而故事的主角,那个贫穷的母亲正在毫无办法地抹着眼泪,留给我们一个悲哀的背影。图3表现了一个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她的面容因为悲痛甚至变得狰狞起来,她有力的双脚仿佛就要站起来,去声讨这个罪恶的社会。使用石版画这一画种达到如此振聋发的效果的,仅珂勒惠支一人。这也是中世纪以后的版画式插画的重要代表作品。

版画插画具有世界性,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版画一旦成熟就都用于插画创作,中国最早的木刻版画《释尊说法图》就是唐代佛教典籍《金刚经》的插画,类似的《神曲》(法国,19世纪,多雷)、《西厢记》(中国,明代,陈洪绶)以及《富士山组图》(日本,江户时期,葛饰北斋)都是世界各国版画和插画艺术中的代表作品。

多雷把铜版画技术发展到了极为精细美妙的地步,其具体做法是在薄铜版上涂上耐腐蚀的薄膜,用细钢针在上面刻画图案,然后把刻上画的铜版放到酸液里腐蚀,最后通过油墨印刷成为一幅画,凹槽那里就成为绘画中的阴面。多雷的铜版画是另外一种版画插画的表现方式。

浮世绘是极富盛名的日本版画艺术,它以其浓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别致的构图和世俗化的题材,如图4日本相扑女(浮世绘),在19世纪对欧洲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意义。它是中国木版年画体系的一个别有特色的分支。

版画式插画创作体会

从表象上看插画与纯艺术绘画都属于绘画作品,两者的创作都需要从生活中涉及灵感、感悟人文情怀、发挥表达,艺术想象力。主要是对创作者的感受和体验进行表达,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鉴赏和欣赏上。而插画设计却有着明确的目的,插画设计必须依据所传达的主题、所承载的信息进行总体设计。

插画与纯艺术的最大分别就在于插画是一种大众传播性的,它更依附于其他实物或商品而展示出来,与纯艺术相比它更具有商业性。从事插画的创作,任何的表现形式都要去认识、了解、学习和加以运用。用插画的形式把各种艺术尽善尽美的传达给大众,让我们能更准确了解它们各自的风格、所属的种类,其动向趋势与彼此间的对照、互相关系。绘画、雕塑、雕刻、版画可以说是主要的插画制作素材。插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和讲究绘画的技巧及个人表现风格;常常地也需要运用版画的黑白对比的手法,以明暗处理光线变化表达立体感,或甚至利用各种素材来做成浮雕或现在流行的3D插画。随着时代的不断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开始有一种怀旧的情绪,追求对于过往的一种回忆,而版画式的手绘插画也正是应用最为传统的手绘方式来表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版画形式的国家,先是刻在石头或者木板上,单张传播,而后推广成书籍的绣像,成为书籍插画的一部分。欧洲的版画和中国早期一样,或印成单张,或用作插画,虽然为书籍的传播增趣不少,但作为一种非独立的艺术形式,“虽然读者借此娱目赏心,但并不看作艺术,也和中国一样。”这些是因为较早前的插画多为无名的画工所作,在艺术的独立性上并不明显。19世纪末的欧洲,这种风气有所改变,“许多有名的艺术家,都是自己动手,用刀,自画,自刻,自印,使它确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经人赏鉴的量,却比单能成就一张的油画之类还要多”。这种被称为“创作版画”的艺术形式虽然则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使用的画家较少,但在30年代鲁迅的提倡下,不少青少年画家投身到版画创作中去,由于版画形式材料易得、制作简单、效果突出等传播优势,使版画式插画在民国时期的插画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一部分优秀的版画作品直接被选作为插画,尤其在抗战时期起到较大的宣传应用。

而传统的手绘插画的方式主要包括:素描、速写、蜡笔画、彩色铅笔画、油画、水彩画、工笔画、水粉画等。虽然这些手绘插画画种所使用的工具不同,创作出的插画风格各异,但用这些传统绘画方式所绘制出的插画,都具有能够直接、自然地展现插画设计师最真实的艺术感觉的特点。即使是在数码图形、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这些传统绘画方式进行插画创作,仍然是插画创作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的传统手绘工具中,钢笔以其力度感强、画面黑白分明、线条清晰等特点受到很多插画师的喜爱和推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钢笔素描突出的力度感恰恰可以彰显当代年轻人的个性,

因而被广泛用于潮流时尚杂志和各类绘本

当代较多的作者应用手绘画出版画的效果,同时也有先进行技术加工后应用手绘在处理的作品。伴随着技术不断的革新和再发明,版画和传统手绘插画结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版画艺术论文篇(10)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带有其内容喻意的各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艺术见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版画艺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容,版画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并以它独特的艺术性和贴近人们生活的内容形式,展示着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1.版画的发展新趋势

版画艺术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版画的渗透,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镜子,有其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则一改以往的传统创作方法,越来越趋向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科技的进步丰富版画艺术的内容、制作方法和时代艺术价值。

早期的版画艺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版画的产生与雕版印刷术技术的发明、发展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在中国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版画作为画谱信笺版画艺术是工业文明的及戏曲插图或年画的形式存在体现价值的。版画的产生和发展是工业文明的的衍生物,是印刷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纵向的历史进程来看,隋唐时代的木板雕刻的凸版印刷,15世纪意大利的金工雕刻的凹版印刷,18世纪德国的石版雕刻的平版印刷,上世纪初成型的丝网印刷,基本形成了现在的四大版种,即凸、凹、平、孔四大版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版画艺术由手段单一的样式发展到目前具有多样分支版种,从最原始的单板单色的纯木刻版画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被版画艺术运用。版画,通常是指经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在特定的质才上经过绘、刻、漏、腐蚀等手段,能够印刷出二张以上相同的作品的艺术。20世纪以来,版画的制作有了新的发展,照相制版技术,运用计算机去处理图像,都脱离了传统的版画制作方式,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制版材料也从传统的木板、铜版、石版、娟版,扩展到压克力合成树脂版,ps预涂感光版,纸浆堆塑以及各种工业材料的使用。印刷技术的改进,新材料的应用,计算机新媒材料的选用使版画艺术成为了一种边缘艺术形式,人们对于版画的概念也开始了更深刻、全面的思考。传统的版画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版画艺术的发展步伐,不能满足人类对于现在科技艺术的追求。新的版画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发展也为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空间。现在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世界语,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且在版画艺术中的运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效果改变着人们对版画艺术的传统认识,但是版画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生活,来自于社会,一幅真正具有魅力而存在的艺术作品,必须要具有时代性、生活性、独特性和艺术感染性,真正具有人文精神,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反应社会问题的版画创作才是现代版画的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运用与版画创作

科学技术使人类文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促使了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带给人类最大限度美术的震撼。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版画艺术经历了从手工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数字时代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创造展现出载体媒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涉及深刻、表达手段新颖、传播方式快捷、艺术语言统一、影响受众广泛、经济效益增长、产业化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步入科技信息时代,版画艺术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受益者。在绘图上,以前的版画制作过程中绘画部分都是手工操作,计算机技术与版画创作结合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功使版画的创作更加便捷,是创作过程中摆脱了传统绘画工具对绘图的限制。在内容上,版画创作开始脱离以前受封建晋级的狭隘、单一的内容,版画的制作方式也有了极大地改变,高科技机械的运用更是丰富了版画设计的内容。在制作版材上,新的版材锌、玻璃等材料的应用可以达到类似于石版画的效果,避免了特定的版材对版画设计的限制。在制版方法上,最为明显的就是丝网版画,它从原始的纯手工的贴纸,封胶或漆、刻板等方法发展到今天利用照相制版。在印刷上,以前的丝网版画只能印一些比较简单的图形,到现在四色印刷印出相当精细的画面。版画艺术所以的制作过程上都可以与科学技术结合,突破例如以前一些传统工艺的限制,给版画艺术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版画设计者都开始从新的内容、题材上大胆创作将科学技术带给他们的新生活环境、自身感情融合现代元素拉近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不失时代精神、青春的激情。

科学技术与版画艺术结合,大量的科学技术作为手段被运用到版画艺术的创作中,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误区。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桂林说过:“过去照相只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户,而现在电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们,里面的路很长,不知道路通向何方?”在版画艺术利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版画艺术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是否具有艺术性,而非是它具有科技性,科学技术只能是作为版画艺术的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直接喷绘的“数码版画”在创作过程中虽然很便捷,但是俨然已经失去了版画艺术传统的艺术特色。虽然及数字技术的介入是绘画艺术想像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其摆脱了技术条件制约。但是过分地追求视觉刺激效果,题材越来越脱离生活,对技术的追求达到痴迷的程度,甚至单纯来炫耀制作技术,失去人们对现实的体验、对人生的感受,丧失了人们对事物的思考,也就使艺术创作离日暮途穷不远了。科学技术是一把 “双刃剑”既给版画艺术带来新的发展土壤,也很容易使版画艺术畸形发展走向偏离艺术的轨道。版画艺术需要科学技术的辅助,但科学技术不等于艺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在寻求着自己发展的新的空间,当今的社会多元而日益变迁需要科学与竞争,人们就在科学与技术的王国里不段的产生释放着自己的创作激情,科学促使版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人们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有广博深厚的文明基础和理性精神,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从而有效的表达自我的能力和自我延伸的能力。

3.当代版画“艺术生命”的价值

3.1版画的创作需要文化的积淀

中国文化底蕴很深厚,我们中国文化历史很长,积淀很深,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中华文化之精华内化为人格气质,作为台阶,使社会一步一步走向文明最高之顶点。文化的积淀,就像版画艺术创作中的一颗种子深埋在版画艺术创作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储备能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开花结果。一幅有灵魂的版画创作要具有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积淀,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反映的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现代中国版画界“卓绝之天才”古元的创作表现了国家对新生活的极大热情,他的版画创作中就在探索摆脱现代科技的痕迹,巧妙的将画面黑白进行处理,赋予刀法严整而有旋律感,并且向民间版画创作方式学习,向中国传统绘画学习,努力探索版画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风格,在版画的创作中走自己风格的新道路。木刻版画《江南小镇》中让我们感到的就是情真意切、朴素生动的真实的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劳动人民生活景象,以崭新的脱离高科技的新艺术面貌,确立了作品的艺术地位,在版画艺术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3.2生活是版画设计的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是创作版画还是写文章,都要有现实生活作为背景资料,不能空泛的去创作,那就是无病。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能供人去思考,去启发灵感。有人说,我生活的世界是很单调的,无聊的,没有什么例子去引用,其实就算每一天都过着同样的日子,那也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点。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就像人们不肯能把两只脚迈进同一条河流一样,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认真的,用心的去发现,去思考,注意留意身边发生的小事,就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单调中创造不单调。例如清代的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所画的竹子让世人称奇,他的竹子无论是样、型、状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让欣赏者不住的叫绝。他之所以能有这样旷世绝伦的创作都是因为他平时的细心观察,据说,板桥在空闲时就站在竹林里,默默的观察竹的一举一动,看竹的傲对冰霜,看竹的迎风送雨。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于是轻易的画出如此神韵的竹子。在生活中发现版画的艺术,在版画的艺术中创造生活。生活和版画艺术相互联系,版画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平时多注意留心去观察,去感受,这样才能创造出精美的版画艺术作品。

面临着新的技术和新的表现手段的开拓,现在数字生活无处不在,数码技术对艺术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怎么样利用这些现代高科技,融入到版画的创新中,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版画的发展需要更加概括简练,更要紧跟时代,在现代艺术中提升版画本身的价值品格。其实,版画艺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种“使命感”它是关于自我微观世界的沉醉也是对历史的宏观思考。鲁迅那个时代,“版画是刀子和匕首”发挥了不容置疑的作用,现如今版画艺术只有向艺术本身回归,回到人的主体本身,这才是版画艺术真正的出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护理技能论文 下一篇: 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