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改编剧本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9 09:31:31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1)

一、音乐剧中舞蹈的特点

(一)多样性

音乐剧中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是其较为明显的特点之一,怎样才能让舞蹈和音乐剧完美契合,这是必须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音乐剧中时常会有各样不同的舞蹈风格出现,而这种多元素的融入绝对不能是盲目的,必须要尽可能保证每个舞蹈之间的无缝连接[1]。在音乐剧《白雪公主》中所应用的主要舞蹈元素就是芭蕾舞。理由很简单,第一,芭蕾舞这种舞蹈表演形式更适合故事背景,更加符合童话世界的构架特点;第二,芭蕾舞的展现特点更有助于烘托出主人公公主的气质,侧面衬托白雪公主落落大方、举止动人的人物特点。但是除了白雪公主,其他角色的舞蹈形式就比较多样了。舞蹈编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推动故事发展,它也能最大程度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舞蹈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来调动现场气氛,进而为整部音乐剧增加光彩。正因为如此,在舞蹈种类的选择上就不能太过随意,从目前来看,舞蹈的形式五花八门,每一种舞蹈都能造成不同的表演效果,这就主要由音乐剧的题材、故事情节等决定了。出色的舞蹈编创能够直接影响整部音乐剧的质量和表演效果。

(二)抒情性

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类情感而存在的,而舞蹈则是通过加工和锤炼,将舞台角色无法用面部表情展现出的情绪更好地传递给观众,舞蹈也是表达人类生活态度和向往的载体[2]。假如舞蹈演员忽视了舞蹈抒情性的作用,整部音乐剧的主题就很难得到升华,因此,抒情性对于音乐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公主与猎人森林舞这一幕中,皇后让猎人追杀公主,公主一路逃跑到森林深处。这段故事情节就明确地揭示出了角色的故事关系,公主逃,猎人追,在故事的最后,猎人动了恻隐之心放了公主,侧面抬高了猎人的角色形象。这段舞蹈的角色关系基本上依靠猎人和公主的“追和逃”进行展现,其中群舞的作用非常大,以公主为焦点,将周围的舞者比喻为森林,在表演过程中,随着森林的动静变化,凸显出猎人和公主的追逐效果,之后再通过周围舞者的歌唱和舞蹈,改变舞台气氛,让观众清楚地感受到公主正在被猎人逼到森林深处,单纯依靠纯舞的方式展现人物位置关系,烘托故事气氛。公主通过专业舞蹈动作:快步跑、摔倒、爬起等来表现当下慌乱茫然的情绪,而猎人也运用对应的动作:追逐、抬手、跳跃等来展现急迫想要抓住公主的想法。故事结尾尽管猎人抓到了公主,但却心软放了她,紧接着公主便逃离当场,周围群舞的歌声也逐渐平息,直至彻底消失,将猎人独自留在舞台,他低下头有些怅然,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去复命,这段猎人的内心独白就是舞台剧抒情性的典型体现,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三)戏剧性

在一部音乐剧当中进行多种舞蹈的融合,并将多种舞蹈和音乐剧完美契合,这是音乐剧舞蹈编创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很好地将音乐剧中舞蹈和故事的矛盾冲突相结合,这十分有助于加强音乐剧的舞台张力,当再好的台词也没办法百分之百地表达出角色内心情绪时,许多成功的音乐剧作品都会通过舞蹈和歌唱的方法来展现矛盾冲突,运用这种方式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过渡和独白,有效缓解观众审美疲劳,将观众时时刻刻带进快节奏的表演当中,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作品质量。在《白雪公主》当中就有一段关于苹果诱惑的舞蹈,皇后把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的老奶奶,以此企图让白雪公主放松警惕,来达到用手中的毒苹果毒害白雪公主的目的。但是阴差阳错地,白雪公主并没有让皇后得逞,皇后不甘心,继续反复劝说,这时音乐逐渐响起,皇后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演,同时她身后的几个黑衣人也伴随着皇后的歌声舞动,以此来凸显出皇后阴暗的心理活动。通过唱跳的手段不光增强了表演张力,还能有效展现出皇后的内心想法,侧面加固了人物形象。

二、如何利用舞蹈编创提升音乐剧的整体质量

(一)利用舞蹈进行虚拟舞台场景

在进行音乐剧的舞蹈编创时,想要提升整体的效果,就要学会利用舞蹈进行虚拟舞台场景构造。在音乐剧中,舞蹈可以呈现不同的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又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视觉效果。通过舞蹈来进行虚拟场景转换,能够让音乐剧有更好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价值。舞蹈在音乐剧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在《白雪公主》第一场第三段的森林场景中,编剧就采用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展现了猎人追杀白雪公主的片段。在剧中,当皇后知道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白雪公主的时候,心生嫉妒,于是派了一个猎人去刺杀白雪公主,慌乱中,白雪公主逃到了森林[3]。而此时的背景音乐则是同声和混声的合唱,歌声不仅非常低沉,而且带有神秘感,仿佛真的让观众置身于森林中。白雪公主和猎人就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下,通过舞蹈展现了猎人追杀,公主逃跑,猎人不忍,放走公主的过程。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再加上两位主角的舞蹈,瞬间就将观众带入到了音乐剧紧张的情绪之中。这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使舞台剧达到双重层次的效果,还更好地强调了音乐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魅力。第二种表现形式是以歌伴舞,这种形式讲究的是歌声和舞蹈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使作品变得完整和圆满。在剧中王子与公主第一次相见,就采用了这种以歌伴舞的方式,女主在床边唱歌,随着悠扬的歌声传来,王子也渐渐被吸引,而展示歌声传来的方式就是木屋后面象征花朵的女孩在用芭蕾舞脚尖缓缓地移动着,女主的歌声在哪里,花朵就群舞到哪里,这样就营造出了梦幻又浪漫的感觉,不仅侧面渲染了女主的歌声动听,同时也在无形当中为男主指明了方向,王子顺着花朵和歌声的指引,最终遇到了心爱的公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铺垫,才有了后面的浪漫的双人对唱。而这中间,虚构的场景就起到了很关键的渲染作用,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浪漫的气息,并陶醉其中。由此可见,合理地以歌伴舞不仅可以渲染气氛,还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整个音乐剧更加连贯。第三种表现形式就是纯舞形式,一般这种形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烘托气氛,通过舞蹈的方式转换时空,转换时代背景,或者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白雪公主》的开场舞中,就是一段纯舞表演,开场是一段雪花舞,几个芭蕾孩扮演一朵朵飘零的雪花,通过灵动的舞蹈为公主打造了一个虚拟的冰雪王国,女孩们时而舞动时而静止,将温暖与活泼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白雪公主的出场作了铺垫,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瞬间将观众带入到剧中来[4]。

(二)交代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舞蹈动作的变化可以直接展现音乐剧中的故事走向,角色性格的情绪起伏也可以通过舞蹈进行表现。舞蹈本身是一门绝美的人体行为艺术,它是人类对生活、生命乃至情感方面最原始的体现,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舞蹈所传递出的感情更加直观、更加通俗易懂。在《白雪公主》音乐剧中,白雪公主和皇后并不是血缘关系,二者之前更无仇怨,但在魔镜的影响下,皇后的心理逐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演变成了嫉妒、怨毒,甚至想要让白雪公主彻底消失。在皇后心理发生变化的同时,她和白雪公主的关系自然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这在皇后和她几位仆人的对话当中能很清楚地感受到,特别是在魔镜开口之后,皇后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杀意。由于皇后这个角色本来就是霸道的、不容易接近的,所以她全剧几乎都是用歌唱和对白来展现,表演位置也是在高高的台阶上,在演唱时一般都是张开双手,尤其她经常甩披风的动作,更强调了她阴暗的心理。而这种舞蹈动作的变化,也预示着两人关系开始恶劣起来,推动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在构建角色形象时,人物的情感关系是非常关键的,而这种情感关系的建立主要分两个方面:人物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它们也对整个戏剧矛盾冲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皇后几次出场的舞蹈动作都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现人物内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调动观众情绪,吸引眼球。

(三)衬托故事发展,渲染舞台气氛

在音乐剧中,不仅要表达出故事情节,还要展示出角色的内心独白和人物特点,这就导致了一部音乐剧含有许多的复杂线和隐藏线,而舞蹈就是帮助主角展示复杂线和隐藏线的重要手段。通过舞蹈将音乐剧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直观地体现出来,能够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前文所说的苹果诱惑情景中的六个黑衣人,他们的作用就是利用舞蹈表达出皇后的阴暗面和内心独白。同样作用的还有猎人追杀公主时大树群舞展示出的紧张气氛,王子和公主相遇时花朵展示的浪漫气氛[5]。不同的群舞,观众会被带入不同的情景中,这就是利用舞蹈衬托故事发展的形式,渲染舞台气氛的重要性。

三、结语

在音乐剧三大要素当中,舞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同时它又是相对独立的艺术。音乐剧中的舞蹈可以对观众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舞蹈的编创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剧舞蹈编创时,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舞蹈的具体展现特点以及它对整个音乐剧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舞蹈的完整和严谨,从而源源不断地为观众创作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本文以音乐剧《白雪公主》为例,从舞蹈的特点入手,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舞蹈编创提升音乐剧的整体质量,希望能够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从而推动整个音乐剧行业发展。

参考资料:

[1]金玲.浅议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功能和作用[J].青春岁月,2019,(17):57.

[2]王慧.基于美学思想浅谈“力的意向结构”在音乐剧舞蹈编创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8,(017):116-117.

[3]贺汨江.解析音乐剧〈妈妈咪呀!〉中的舞蹈编创整合理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5):102-105.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2)

编剧:霍辛·阿米尼 Hossein Amini..

主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

类型:剧情,动作,冒险,奇幻

级别:PG-13(13岁以下建议家长陪同观看)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

片长:53分钟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出品年份:2012

剧情

本片的故事对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讲述了单纯的白雪公主被继母皇后雷文娜篡权并软禁11年后逃了出来,皇后派猎人埃里克去追捕白雪公主,而经历丧妻之痛的埃里克却放了她并和她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白雪公主从猎人那里学会了战斗和生存的技能,日渐强大之后,她带着小矮人、青梅竹马的王子威廉等人杀回皇宫,复仇大战自此展开……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3)

    根据已有的小说、剧本、电影、动漫等改编话剧、舞台剧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由此引发的版权纠纷也越来越多。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受理了一起《小魔仙与白雪公主》舞台剧演出引发的着作权纠纷案件。

    原告广州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称,其为《巴啦啦小魔仙》系列作品及其中动漫人物(包括但不限于美琪、美雪、莉莉、小蓝等)、道具等美术作品、音乐的着作权人。被告北京某艺术剧团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且未支付报酬,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西路390号荆州凯乐大剧院“全球通亲子剧场”演出了舞台剧芭拉芭拉《小魔仙与白雪公主》,该舞台剧擅自使用、修改了原告《巴啦啦小魔仙》系列作品中的美术作品形象小蓝、美琪、美雪。另一被告某通信公司为该舞台剧演出的主办单位。原告认为两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着作权,给原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故原告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万元;承担本案诉讼费。

    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4)

公主片曾经带给迪士尼无限辉煌,也曾使其跌入低谷。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动画公司,迪士尼很难像皮克斯和梦工厂那样轻装上阵。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一部公主片都体现了迪士尼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挣扎,许多人认为公主片已经过时了,但公主情缘纠缠七十余年,迪士尼岂能轻易挥慧剑斩情丝。

《白雪公主》 《灰姑娘》 《睡美人》

公主白日梦的辉煌与惊醒

1934年,沃尔特·迪士尼决定拍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他选中了格林童话中脍炙人口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按照迪士尼卡通造型的可爱传统,设计师最初画的白雪公主滑稽幼稚,但这不是沃尔特想要的,他要求公主形象成熟,脱离卡通,越像真人越好。今天看来,白雪公主的造型还是缺乏现实感,但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突破,为以后公主形象设计奠定了基础。为了让白雪公主的舞姿更具真实魅力,迪士尼邀请著名舞蹈家玛吉·钱皮恩担任模特,动画设计师将她的动作细致复制到白雪公主身上。

《白雪公主》最初预算25万美元,但到1936年末,已经花出75万,负债累累。提供贷款的美国银行董事局副主席见透支了这么多钱,三年还没憋出个东西,十分担心迪士尼破产连累银行。他强烈要求预览《白雪公主》片段,看看他们把钱用来干吗了。迪士尼从来不在影片杀青之前给任何人看,但为了继续获得贷款,只好破例。由于影片还没有完成后期配音,放映时沃尔特·迪士尼站在一旁亲自配音和演唱,银行官员面无表情地看完,临走时说:“这个东西将给你带来一大笔钱。”

在各种怀疑和唱衰声中,1937年底,《白雪公主》终于上映,首轮发行获得800万美元收入,当时一张票均价仅为0.27美元。《白雪公主》创下了许多世界纪录: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世界第一张电影原声带,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第一个将名字刻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虚构女性角色……1939年,第十一届奥斯卡为沃尔特·迪士尼颁发特别奖,主办方精心打造了八个小金人:一大七小,向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致敬,颁奖嘉宾是秀兰·邓波儿。

二战阴霾过后,迪士尼决定拍摄第二部公主电影《灰姑娘》,帮助公司度过破产危机。沃尔特·迪士尼坚持人物的每个动作包括布景都要以现实场景为基础,要用真人实物先彩排摄影,然后根据摄影绘制动画。设计师们起初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觉得扼杀了自主创作,但他们还是相信迪士尼的商业判断力。迪士尼聘请了美丽的女演员海琳·斯坦利作灰姑娘的原型,据说当海琳脱下破烂衣服换上礼服登场的时候,迪士尼本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多年之后海琳又为睡美人担任模特。

有白雪公主做基础,这一次没有人再怀疑《灰姑娘》会取得成功,超过400名女演员报名竞争配音,迪士尼最终选择了没有报名的歌手艾琳·伍兹。灰姑娘历尽苦难美梦成真的故事,慰藉了在战争中饱受创伤的人们,也使迪士尼公司起死回生。2010年,艾琳·伍兹因阿兹海默症逝世,去世前她已经不记得任何人和事,但是每当听到年轻时演唱的灰姑娘主题曲,她就好像被唤醒了记忆,于是《梦想是你心灵许下的愿望》被护士反复播放,伴她度过了最后岁月。

1959年,《奥若拉》上映,这位英伦公主在中国被惯称为“睡美人”。设计师根据气质高贵的奥黛丽·赫本设计了奥若拉的形象,但给她一头金发,而不是赫本的深色头发。也许是由于审美疲劳,《奥若拉》并没有取得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那样的轰动,评论人士认为,奥若拉优点面面俱到,反而没什么特征,还不如影片中三个顽皮的老仙女丰满有趣。

迪士尼最早的三部公主片,都因主角近乎无脑的纯真受到诟病,睡美人被王子吻醒的一刹那,标志着迪士尼的傻纯公主梦惊醒了,梦不能再这么个做法了。

《小美人鱼》 《美女与野兽》 《阿拉丁》

叛逆女孩拯救公主片

白雪公主大卖之后,迪士尼曾经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组织人马创作剧本,准备一鼓作气推出系列公主片,但睡美人的失败使他丧失信心。一些已经在创作中的剧本束之高阁,包括1946年写好的《美女与野兽》。直到迪士尼去世,公司没有再启动公主项目。

20世纪80年代,迪士尼公司陷入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动画部新老断代,几乎丧失创作能力,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这一时期离开迪士尼,比如后来导演《剪刀手爱德华》的蒂姆·伯顿,创立皮克斯的约翰·拉塞特。1989年,《小美人鱼》终于开启了“迪士尼复兴时代”,此后十年,迪士尼接连推出了《美女与野兽》《狮子王》等佳作。

《小美人鱼》中的公主爱丽儿从形象到性格都发生重大革命。她不是乖乖女,而是一个叛逆女孩,不顾家人反对,不惜与魔鬼做交易,勇敢追求爱情,并最终赢得幸福。编剧将安徒生原著的悲伤结局改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设计师为爱丽儿设计的发色起初也是金色,但最后改成红色,一是因为红发和美人鱼蓝绿色尾巴形成美艳的对比,二是因为公司对动画品质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人物在不同环境中颜色要发生相应变化,而红色比金色更容易调暗,更能表现深海中的光影。不要小看头发颜色的改变,红发本身就彰显了小美人鱼对传统审美的颠覆。为了表现小美人鱼在海中游动的动作,设计师请加拿大模特雪莉·斯托纳在游泳池中潜泳,至于秀发的飘动,是模拟美国第一位女宇航员萨莉·赖德在太空中的头发状态。

评论人士盛赞小美人鱼有造反精神,这才是迪士尼未来主人公的模版。但也有人认为,青少年看了这部片子会和爱丽儿学会叛逆,还有人指出小美人鱼暴露的“衣着”(贝壳胸衣)使她成为迪士尼史上最性感的角色,尤其是刚刚变成人形时下半身完全,作为儿童片实在太过“刺激”。

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是迪士尼最受好评的公主片之一,受到评论家和女权主义者众口一辞的赞美,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动画片获此提名。迪士尼大胆起用从未独立写过剧本的女编剧琳达·伍尔弗顿。公司把1946年搁浅的老剧本拿给伍尔弗顿参考,她却一眼不看,以免受到定式思维影响。伍尔弗顿从1933年的电影《小妇人》中取得灵感,以凯瑟琳·赫本饰演的乔为蓝本,赋予贝儿博览群书的爱好和无所畏惧的品质。她和“野兽”的爱情是真正建立在精神共鸣之上,不像其他公主王子,凭着“眼缘”一见钟情。伍尔弗顿说:“过去的动画女主角命运都是受外在力量支配的。贝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女人不是非得坐着干等。她不是在寻找一个男人,而是在寻找知识、冒险,以及她和父亲的美好生活。”

1992年迪士尼乘胜追击推出《阿拉丁》,讲述阿拉伯公主茉莉拒绝父王包办婚姻,与穷小子阿拉丁恋爱的故事。该片创造了5亿美元高票房,但评论界评价并不高。也许好事不过三,叛逆女孩也已经造成审美疲劳了,人们认为茉莉在模仿小美人鱼和贝儿。唯一可以确定为创新之处的是,茉莉这个出自《一千零一夜》的角色,是迪士尼第一位非欧洲、非白种、非基督教背景的公主,以茉莉为开端,迪士尼连着推出了多部“有色”公主片,开拓欧美之外的市场。

《风中奇缘》 《花木兰》

国内外都不买账的黄皮肤创新

《风中奇缘》是迪士尼第一部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公主片,主角宝嘉康蒂原型是17世纪初印第安酋长之女。影片中,她与前来淘金的英国青年约翰相爱,让约翰懂得尊重自然,化解了殖民者和土著之间的战争危机。

《风中奇缘》创作起始于1990年,团队成员前往宝嘉康蒂曾经生活的詹姆斯敦镇访问土著居民社区,进行风景写生,这里是北美第一个殖民定居点,位于弗吉尼亚州北部。制作耗时5年,仅宝嘉康蒂一人就拴住55位设计师,整个团队雇了600名设计师、技术人员和画家。与此同时,迪士尼还在创作《狮子王》,但大多数设计师选择加入《风中奇缘》,因为这个项目当时比《狮子王》更负盛名。最后结果证明,1994年《狮子王》的史诗风采彻底压倒了1995年的《风中奇缘》。

迪士尼选择印第安公主本意是为创新,但触及敏感的殖民历史和种族问题,批评之声在所难免。有人指出,宝嘉康蒂长了亚裔公主的脸,却是白种人的身材,她不过是根据白种男人审美塑造的异域情调理想化美人。还有人认为《风中奇缘》以罗曼史遮蔽了残酷的殖民史。在真实的历史中,宝嘉康蒂在约翰登陆时年仅10岁,两人并无恋爱,约翰也不像电影中那么英俊温柔,实际是个严厉的殖民者。宝嘉康蒂18岁时被殖民者抓到英国,成为基督徒,后半生作为“被驯化的野蛮人”样本知名欧洲。

20世纪90年代末期,迪士尼发现中国市场广阔,有意拍摄一部东方题材的公主片,并且不要《西贡小姐》《蝴蝶夫人》这些陈词滥调。儿童作家、迪士尼顾问罗伯特·D·S搜寻世界各地民间故事时,发现了《木兰辞》,极富戏剧性的情节马上受到迪士尼高层青睐。

为了打造出真正的中国风,迪士尼把一群艺术总监送到中国接受艺术和文化熏陶。华纳一位导演向迪士尼公司推荐了台湾漫画家张振益担任人物设计总监,他曾在华纳参与蝙蝠侠卡通制作。与以往所有公主不同,木兰的形象设计淡化性别特征,因为“你不可能在一支男人军队中无视一个长得像芭比的人”。张振益采用了中国古代人物画勾勒法里的“游丝描”,使木兰的衣着具有行云流水的美感。为了再现中国画中留白、虚实相映的风格,布景使用了大量简单色块,除了焦点处的细节,其他部分多打成朦朦胧胧的写意色块,留给观众想像空间。

《花木兰》全球票房3亿美元,主要是欧美市场贡献的。迪士尼期待此片能进入中国,续写《狮子王》在中国创造的辉煌,并且冀望《花木兰》帮助缓和迪士尼公司和中国的关系。1997年,迪士尼赞助了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小活佛》,这部表现少年达赖喇嘛的传记片具有分裂倾向,令中国政府十分不满。拖了一年之后,《花木兰》终于在中国上映,但反响平平,迪士尼公司认为影片排期故意错开春节黄金档、以及盗版光碟影响了票房。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中国观众对此片不太买账,在中国人看来,木兰长得像个外国人并且很丑,故事改编也太多,令人难以接受。

《公主与青蛙》

手绘公主最后一搏

早在1995年迪士尼推出《风中奇缘》时,皮克斯已凭《玩具总动员》掀起3D动画革命,随后的《虫虫危机》《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席卷全球市场,让坚守手绘传统的迪士尼无力招架。2004年拍完《牧场是我家》后,迪士尼宣布这是他们最后一部手绘2D动画,并解散了曾给公司带来无尚荣光的传统绘画部。

2006年,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玩具总动员》的导演约翰·拉塞特成为迪士尼首席创意总监。约翰·拉塞特出身于迪士尼,1984年跳槽,后来成为皮克斯创始人之一。回归老东家后,他重新聘用了大批已炒掉的手绘员工,试图结合迪士尼和皮克斯的优势,2D、3D双线发展。《公主与青蛙》就是迪士尼第一部号称回归传统的公主片,也是最后一部。

《公主与青蛙》这个欧洲童话被设置发生在美国的新奥尔良,因为这是约翰·拉塞特最喜欢的城市。女主角蒂亚娜设计成了黑皮肤,主创人员说他们并没有对皮肤颜色的事想太多,新奥尔良居民本来就以黑人后裔为主,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但许多人愿意用政坛潮流来解读黑公主现象。2004年赖斯成为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2007年奥巴马当选第一任黑人总统,2009年上映的《公主与青蛙》仿佛有“献礼”色彩。黑人公主既是创新也是冒险,稍不留意就可能好心办坏事,惹来种族歧视的嫌疑。迪士尼特别聘请了著名脱口秀主持人、黑人女性奥普拉·温弗瑞作为艺术指导,奥普拉在片中还为蒂亚娜的母亲配音。

手绘人物是《公主与青蛙》的宣传重点。在计算机时代,手绘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实在太高,大部分背景和建筑仍然是由电脑软件制作的,一些数码上色工作也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因此这部动画片并不是媒体宣传的“完全手绘”。

《公主与青蛙》叫好不叫座,评论界称赞手绘很美好,但票房只有2亿多美元,尚不如十年前的《花木兰》。同于2009年上映的《飞屋环游记》,以7亿多票房让人扎扎实实体会到,3D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前途渺茫。

《长发公主》 《勇敢传说》 《冰雪奇缘》

3D公主的逆袭

2010年初,迪士尼紧急叫停已经在创作的2D动画片《白雪皇后》,但继续推进同为公主片的《长发公主》,后者是用3D技术制作的。《白雪皇后》就是《冰雪奇缘》的前身,手绘粉丝惊呼传统动画霸主变节。

《公主与青蛙》不仅打击了迪士尼重拾手绘的信心,也让他们再次怀疑“公主”的市场前景。《长发公主》本来遵循一贯传统,以女主角名字命名影片,但“乐佩”一看就是公主题材,迪士尼担心损失男性观众,于是加大了男主角戏份,还把名字改名为《纠缠》。这种纠结行为让观众批评迪士尼为了市场放弃经典标题。《纠缠》引进大陆时,翻译成直白易懂的《长发公主》。

这是迪士尼第一次以3D技术拍摄公主片,不惜血本,花了2.6亿美元,创下迪士尼制作成本纪录,5.9亿票房不尽如人意。长发公主的设计原型是著名影星娜塔丽·波特曼和《律政俏佳人》主演瑞茜·威瑟斯彭,动画师称,关键是要给她一双“有灵魂和深度”的眼睛。

迪士尼特别采用了非真实感绘制技术(NPR),并且引入多名2D动画师参与设计,以使画面仍然保留一些油画意境,不要太“逼真”离传统太远。影片画风以洛可可代表画家弗拉戈纳尔的名画《秋千》为标准,浪漫奢华。值得一提的是,在《冰雪奇缘》中,安娜公主在皇宫画廊里唱歌跳跃,有一幅男子推女子荡秋千的油画一闪而过,那就是根据弗拉戈纳尔的作品改画的,可见迪士尼非常欣赏《秋千》,两次在公主片中致敬。

2012年的《勇敢传说》大概是最不像迪士尼公主片的一部。该片完全由皮克斯团队制作,是皮克斯出品的第一部古装剧,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动画片。女主角梅莉达是迪士尼公主中成熟女性气质最弱的一位。《勇敢传说》上映后的口碑一般,虽然皮克斯一贯一流3D技术水平打造了良好视觉效果,但剧情被批评老套,没有发挥皮克斯注重情感内涵的优势。此片还是收获了5.3亿票房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不得不说,2012年是动画片的小年,票房超过《勇敢传说》的只有两部,《马达加斯加3》和《冰川时代4》,主打搞笑,剧情更加幼稚单薄,于是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冰雪奇缘》是近二十年来,第一部真正让公主片扬眉吐气的电影。故事原型是安徒生的童话《冰雪皇后》,20世纪40年代,迪士尼就试图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但由于原著文学性很强,情节和人物抽象,始终想不出将角色具象化的改编模式。2008年,迪士尼再次启动冰雪皇后手绘项目,但终因《公主与青蛙》的失败成了烂尾楼。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5)

林雪雅到北京接男友回老家结婚,阴差阳错陷入绝境,只好走进家政公司求职过渡。家政公司老板成亮对林雪雅一见倾心,展开了别具一格的追求,没想到俘获美人心却是个漫长过程。林雪雅结识了有难言之隐的周楠楠、为啃老族儿子吴达奋斗不止的朱美珍、贪图享受的农村姑娘小香等人,四女一男的命运因为保姆这个职业拴在一起,他们相约以后要互相关照。林雪雅、周楠楠、朱美珍在服务家庭过程中由于各种不适应产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或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林雪雅一边工作一边积极求学,先后两位雇主对此非常不满意,在成亮的帮助下她进入外国人居住的别墅工作,并与成亮成为同事,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周楠楠接受不了白领与保姆的巨大落差,与开明的雇主相处也产生很多意外小插曲。爱面子的朱美珍选择了接送孩子上学这个工作,赵小震和刑剑剑这两个熊孩子每每捉弄得她难以应付。作为周楠楠与赵军家庭破裂的始作俑者,爱慕虚荣、花钱如流水的小香被遭遇公司破产的赵军逐出家门,沦落为歌舞厅小姐并与混混吴达相识相爱,在一次扫黄行动中被双双抓进派出所,四位保姆合力帮他俩解除窘境,二人决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而赵军也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和儿子赵小军的教育下幡然醒悟,与周楠楠破镜重圆……这些来自不同地方、怀着不同梦想、不同价值观的年轻人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个人成长,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而当初被迫做保姆的朱美珍,却真的爱上了这个职业。

亮雪家政联合公司开业典礼上,周楠楠、朱美珍、吴达、小香等人济济一堂,林雪雅与成亮两大股东宣布新公司成立,亮雪家政网APP同步上线,他们计划把家政服务扩大到全国,为保姆群体注入新鲜血液,为需要保姆的社会各界家庭解决燃眉之急。至于俩人的感情走向如何发展,本剧会告诉你答案……

主要人物设置

林雪雅:女,20岁,外来妹,漂亮,要强,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高中毕业,来到北京接男朋友回家结婚,却发现男朋友已变心,拒绝分手费,不慎丢失钱包、身份证陷于绝境,走进家政公司去当保姆,不甘平庸在自学考试院邂逅成亮,从此在吵吵闹闹中开始了不一样的新保姆生活,最终找到了自我。

成亮:男,27岁,大学毕业,时尚、有朝气,思想新潮,性格孩子气,家政公司老板,兼职多个外籍家庭的高级管家,算得上是个高级保姆。对林丽雅一见钟情,但被警戒心很强的林丽雅反感,于是不断设“计”请君入瓮。俩人磕磕碰碰,看他们如何共谱一段佳话。

周楠楠:女,35岁,当地人,傲娇白领,遭遇老公变心后离婚,被公司辞退,为保住儿子抚养权屈尊去当保姆,发现当保姆的辛酸,后悔以前对保姆小香太苛刻了,原谅了丈夫,在儿子的支持下找回自信,换了工作,破镜重圆。

朱美珍:女,60岁,当地退休职工,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吴达,为给儿子赚钱娶媳妇,偷了小15岁妹妹的身份证去应聘保姆,由于爱面子和不专业,闹了不少笑话,接受保姆培训后,对这职业有了新认识并爱上这职业。

小香:女,20岁,虚荣心强、贪图享受的农村姑娘,出场为周楠楠家小保姆,后与周楠楠丈夫勾搭步入歧途,得到应有的惩罚,后在爱情感召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原谅,也意外得到了爱情。

吴达:男,28岁,朱美珍的儿子,嗜好收藏,是个雅痞,喜欢妩媚的小香,懒散,典型啃老族,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容易受伤的心。因为一个赌与小香打成一片,与小香产生真感情,俩人欲成为男女朋友却被扫黄办抓走。在爱情与旧我面前,勇敢做出内心的选择。

同类影视剧对比分析

时隔七年,再次诠释我国新保姆故事。

本剧30集,主要讲述了一个新时代保姆的成长史,并以她的视角展现了以她为主体的现代都市保姆众生相,比如新潮男“保姆”,本地失婚白领女保姆,有啃老族儿子的当地老太,爱慕虚荣的农村保姆小香等。让观众在了解新时代保姆精神面貌并展开新一轮保姆话题的同时,受到激励,同时找到生活中笑中带泪的感觉。

其他案例比较

1. 2009年《保姆妈妈》又名《保姆2》26集,由宋秋雁、刘新联合编剧,刘新执导,奚美娟、高露、张凯丽、高云翔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几个家庭从父母辈的各种羁绊交错,三位母亲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与亲生子女相认的辛酸故事,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都如愿地彼此相认原谅。

2. 2007年《保姆》24集,由王丽萍编剧,刘新执导,陶虹、奚美娟、王志飞主演。该剧讲述了一个保姆与雇主间“家长里短式“的温情平民戏故事。

3. 1999年《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22集,由吴培民执导,是由,李立群、顾永菲、杨昆、保剑锋主演的喜剧、爱情、伦理电视剧,主要讲述因为教授田丰母亲扭伤脚无人料理家务而必须找保姆,从找保姆开始出现的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小故事。

故事特色

本剧为现代都市剧,以年轻女保姆林雪雅的个人成长为主线,并经由她的视角展示了其他一男三女保姆的工作与生活,侧面展现了保姆与服务家庭的各种矛盾冲突,是一部兼顾爱情、亲情,探索保姆新出路的励志轻喜剧。

人物可看性

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价值观的四女一男5个保姆,在不同家庭的保姆生活,因为女主角林雪雅的勾连,形成为一个小世界,把我国都市保姆众生态活灵活现展现在荧屏上。本剧人物或积极或时尚或新潮或传统,借鉴某些系列剧讲故事手法,把几个人物的人生追求与内心纠结巧妙融合在一起,告诉观众一个就发生在你身边你却不一定了解和理解的新保姆故事。

拍摄可操作性

本剧为现代都市剧,以家庭、学校、街道等为主场景,拍摄成本相对较小,同时适合手机、服装、车辆等各类商品广告植入。

编剧介绍

宋晓冰,本科,中文系。

中广联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北京文锦艺术创作有限公司创始人。

博览群书,对文字有异乎寻常的敏感。热爱文字工作,做过教师、开过书店,编辑过杂志和图书,2004年触电编剧行业。目前对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均有染指,类型不拘,属于创意型编剧。主要作品有:

25集电视连续剧《我为你哭泣》编剧

20集儿童电视剧《少年萌侦探》编剧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6)

1.《小至》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主题曲,由流畅作词,谭璇作曲,郁可唯和李治廷合唱的。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整首歌透露着怀念,惋惜的感觉,歌词主要在歌颂容乐和无忧之间的虐心感情。特别是那句秋日已过半,冬末至圆满,就是在告诉我们他们之间这份感情的纠结。

2.《邀月》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一首插曲,由段思思作词,谭璇作曲,由李琦演唱的。李琦是参加《中国好声音》出道的,李琦为很多的电视剧等都演唱过插曲、主题曲和片尾曲等。其中最经典的就有《金玉良缘》,《我的青春高八度》,而《邀月》这首歌也非常好听,特别是歌曲的包含的情感。

3.《若雪》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插曲,由徐仲邻作词,李治廷作曲,而且还是李治廷自己演唱的。李治廷在本剧中饰演的是男主无忧,他的身份是北临王子,也是北临皇帝。对于李治廷而言,他既是演员也是歌手,不管是单曲还是电影电视作品也有很多。在这部剧中李治廷受到了不少吐槽,但是在不少观众心中,李治廷的演技和颜值还是挺高的。

4.《忘忧》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插曲,由段思思作词,陈思同作曲,张雪迎演唱。张雪迎在本剧中饰演女主容乐,她的身份是长公主。对于张雪迎,其实也算童星出身的吧,其荧幕作品也有很多部,在今天看来,张雪迎的演技提高了不少,在这部剧中也深受观众喜爱。

5.《红尘微烫》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插曲之一,由段思思作词,黄铂作曲,陆翊演唱的。这首歌一开始就是很强的副歌,回忆蒸发,凝思念成花,这首歌主要就是写的是无忧和容乐之间的感情纠葛,当然,在容齐的感情问题上,这首歌也非常应景和贴合其心理活动。

6.《离舟》

这首歌是电视剧《白发》中的插曲,由流畅作词,陈思同作曲,苏醒演唱的。苏醒近几年很少在荧幕上出现,曾经快男出身的他在当时是非常知名的,但是在中间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就变样了,但是这首歌透露着的情感却很真实很怀念。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7)

影视编剧在改编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原著的在创作,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对红楼梦的改编尤其困难,《红楼梦》原著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并没有将故事讲完,而一部电视剧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结尾的,怎样续编后面的故事就成了考验编剧的难题。

美国从事改编理论研究的杰弗里.瓦格纳认为,长篇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有三种形式:极少改动的“移植式”、合理改变并加以电影化注解的“注释式”、将原故事更改至当代环境的“近似式”。

旧版采用的是“注解式”。87版的结尾避免了程高本的“大团圆”“宝玉中举”等有违原著的地方,以贾府的彻底衰败来演绎社会大悲剧,比较仔细的从曹公笔下理出了各人物结局,虽然过程有些仓促,但结局都较为合理,胜于高鹗续作。

新版采用了“移植式”。完全按照人文社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进行拍色,包括高鹗续作中饱受争议的地方也保留了下来。在制作过程中,红学专家的过度参与,甚至压抑了编剧们 的创作,这种“移植式”的改编,并不适宜。它失去了影视艺术的再创造性,使其沦为了原著的傀儡。在一直以来,各种改编作品都很避讳这样做,这让作品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仅仅是原著的图解、注释。新红这样做足够尊重原著,但将一个文学作品几乎原封不动的搬上电视银幕,从艺术语言上讲是失败的。

(一)、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

新版开篇由空空道人途径青梗峰开始,叙述灵石补天未遂自炼成才的来历,再演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被灵石打动,携它入红尘,最后由空空道人查阅石上书文引出正式开篇。对比一下老版的开篇:一个男声吟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远处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哼着《好了歌》飘然而去。之后引出开篇。这里新版明显弥补了旧版不足,还原了曹公笔下的奇幻之境,奠定了影片基调。

新版将宝玉等如何来到太虚幻境、如何游览环境、最后如何离开等都表现得非常细致,贴合原著描述。将故事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了出来。弥补了以往其它作品的不足,完整的展现了《红楼梦》的“亦真亦幻”的一面。这也是旧版最大的不足。在旧版里面,没有对太虚幻境的描述是最大的硬伤,直接导致了旧版丢失了原著中“虚幻”的作用。

所以,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与旧版相比是一大进步。将小说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出来,令贾家发生的事情提升了一个层次而不是停留于事情表面,更好的还原了《红楼梦》。

(二)、新版较完整的还原了故事情节

新版35集的内容演完了原著的前八十回,情节删节极少。正因如此,新红留下了两个令人滞垢的毛病:旁白过多、镜头忽快忽慢。

从开篇至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情节,新版较旧版多用了10分钟左右。但它完整的交代了甄家小荣枯,交代了“娇杏”这一人物的“侥幸”,与英莲走失甄家败落形成对比。展现了甄士隐三次与赖头和尚跛足道人的接触,将甄士隐的悲剧渲染得更富感染力。然后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段是旧版所没有的,新版则借此交代了宁荣二府的大致情形,让观众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原著中这段的用意。

新红这样的做法最大限度还原了原著情节,让曹公笔下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价值。但纵观全剧,其旁支情节的大量展示,令主线模糊,故事松散。原著作为小说,很适宜这种松散细腻的表现方式,但电视剧需要的是清晰明了的脉络和有张有弛的细节把握。从这点上看,新红如图解一般的照搬原著,展现出了原著的精致,却丢失了自己作为电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新版在节奏、旁白上处理不当

新红每一集都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却一直给人以拖沓的感觉。比较明显的如“黛玉葬花”,一首《葬花吟》,黛玉葬花,宝玉一旁观看。就这样简单的讯息,占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钟设置既没有必要也太显拖沓。同时也直接促使了另一个问题的形成:镜头忽快忽慢。没有这些快进一般的镜头的话,按照这样的情节量,新红很难在50集内完成。

另一个旁白问题,曹公在《红楼梦》一书中所说到的远不止人物事件表面那么简单,新红在表现时不忍取舍,但就旁支事件的表现上不可能做到全部表演,只得用旁白;还有一处大量运用旁白则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因为考虑到小演员表演不到位而选择了旁白介绍,但越是这样观众越觉得演员的表演如同演木偶。并且这样的旁白触怒了观众的一个底线,它剥夺了观众思考的权利,影响了观看情绪。

新红的台词完全沿用原著,胜于旧版。旧版因考虑到了原著古文白话文掺杂,怕观众难以理解,而将语言现代化、通俗化。虽然出发点很好,但却因此损失了原著的语言魅力,并且不古不白的语言反倒比较尴尬。新红大胆的采用原文,保留了原著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改编嗻谈——从小说到电视剧本.

[2]作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姜维枫.试论《红楼梦》影视剧改编中对黛玉性格的把握.《红楼梦学刊》,2009,5.

[4]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03.

[6]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王扶林:不敢苟同“87版红楼”是经典》 李星文 《黄金档》.

[8]《艺术评论》独家专访新《红楼梦》主创团队. 《艺术评论》,2010,10.

[9]胡适,俞平伯等.细说红楼梦:红学专家解读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8)

“你有信心就写的好嘛。”

“可是,我写什么呢?”

“恩,你可以改编一下《白雪公主》。”

“好。”

改编《白雪公主》

从前有个皇后,她很久没有女儿,她特别想要一个皮肤白白,头发长长的女儿。

有一次,她在花园散步的时候有个青蛙跳出来说:“你不用担心,你马上就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了。”果然,不久皇后真生了个美丽的女儿,可她自己却不久死了。

国王又娶了个女人,她很善良,很喜欢白雪公主,把她当自己的女儿似的爱护。有一天,白雪公主在森林里散步,看见了七个矮矮的小人就问:“你们为什么在这儿呢?”其中最大的矮人说:“我们烧柴火的时候不小心把房子烧着了,我们没地方住了,美丽的女孩,你能带我们去什么地方住一晚吗?”白雪公主心软了说:“你去我的家住吧。”“好啊。”白雪公主把他们带到了皇宫,对继母说:“妈妈,他们很可怜的,能住一晚吗?”继母不是黑心肠的人很爽快地答应了,从此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块住,大家都很开心地。

艾可可把这篇文章写好了,马上就给了梦儿看,急急地说:“我写的行吗?”

“不错啊,你的演员找好了吗?”

“我明天去班上找找。”

第二天……

“林兴,你当国王好吗?”

“切!你这种破文章还想让我去演,你知道吗,我做小记者可是很累的。再说我已经约了欧丽《灰姑娘》当王子了。”林兴可是学校有名的小记者,经常去电视台上节目的。

“李紫,你当白雪公主行吗?”

“不可能的事儿,我要去王潘潘《小红帽》当小红帽呢。”

晚上回到家,艾可可垂头丧气地问梦儿:“好同学都不愿意来我这儿做演员,怎么办呢?我连演员都没有呢。”

“你可以试试用比较差的同学,没准他们也很优秀呢。”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9)

《仙剑奇侠传1》是根据热门游戏《仙剑奇侠传》进行改编,采用当时的新人演员胡歌和刘亦菲来担任主角,讲述了李逍遥在寻找赵灵儿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奇遇,最终与拜月教主终极一战的故事,经典的配乐与紧凑的剧情,都让这部剧成为了如今的经典。

2.仙剑奇侠传3

《仙剑奇侠传3》讲述的是当年威慑四方的飞蓬元帅转世成当铺的小混混景天,遇到了由圣果转生的堂堂唐家大小姐唐雪见,和千年之前的亲妹妹龙葵,还有蜀山大弟子徐长卿去凑齐五灵珠拯救苍生的故事,里面每个小故事都能引发深思。

3.花千骨

《花千骨》是根据同名小说《花千骨》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有着妖神之血的花千骨与她的师尊白子画,还有痴恋小骨的魔界尊主杀阡陌之间的虐恋,这部剧可以说是2015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说是全民追剧也不为过,赵丽颖也凭花千骨角色一跃成为一线女星。

4.古剑奇谭

《古剑奇谭》讲述的是自小身上便带有煞气、惨遭灭门失忆后的百里屠苏,遇上了小时候的玩伴风晴雪,还有欧阳少恭、方兰生、襄玲,一起打怪升级的故事,这部剧的火爆程度直接让百里屠苏的扮演者李易峰成为顶流小生。

5.轩辕剑之天之痕

《轩辕剑之天之痕》讲述的是大地皇子陈靖仇在守护昆仑镜时,遇到了拓拔族的二公主和宇文拓来抢夺,整个村子被冰封,为了救村子的人,与挞拔玉儿踏上了寻找其他神器的路途,还遇到了女娲之女雪儿和宇文拓的一魄剑痴大哥。

6.陈情令

要说2019年什么剧最火,那就属双男主戏的《陈情令》了,通过经典小说《魔道祖师》改编,讲述的是云梦故人之子魏无羡与姑苏蓝氏蓝湛之间的故事,凭此剧,肖战与王一博一下子涨粉无数。

7.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虽然这本小说有抄袭的争议,但是电视剧还是很火的,讲述的是青丘女君白浅与天界太子夜华之间的爱情故事,当年微博上一群人等着素素跳诛仙台,热搜更是上了无数次。

8.香蜜沉沉烬如霜

《香蜜沉沉烬如霜》是由邓伦、杨紫和罗云熙主演的仙侠剧,也是改自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花界之女“小葡萄”锦觅与天界大皇子润玉和二皇子旭凤之间的三角痴恋的故事,该剧的场景和服饰都很良心,全员的演技都在线。

9.择天记

一句“逆天改命”,成为了2017年的年度热词,该电视剧由顶级流量小生鹿晗和娜扎主演,讲述的是体弱的陈长生为了“逆天改命”来到神都,然后结实了一群好伙伴的故事,由当时的顶流鹿晗担演陈长生,该剧的流量自是不用愁。

白雪公主改编剧本篇(10)

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初开始,有中国各地的戏曲地方剧种共十六个剧种,十七个专业剧团,演出了十六个莎剧作品,共二十八个版本剧目。

以越剧为例,莎士比亚剧作首次搬上越剧舞台是在 1942年12月30日由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场主演的《情天恨》(即《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也是袁雪芬开始从事新越剧改革的一个重要剧目。之后又有 1946年由上海全香剧团在龙门大戏院演出的《孝女心》(即《李尔王》)。

而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特别是以 1986年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和 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中国的莎剧演出进入了空前繁荣期。中国戏曲舞台对莎剧的改编逐渐从零星的个别探索发展至呈井喷态势。

还以越剧为例。在莎剧改编戏曲历史上,越剧成为中国地方戏曲中改编莎剧最多的一个剧种。期间共改编、上演了九个莎剧剧目。

按时间先后有: 1942年由上海雪声越剧团演出的《情天恨》(即《罗密欧与朱丽叶》)、1946年由上海全香剧团演出的《孝女心》(即《李尔王》)、1985年由上海虹口越剧团演出的《天长地久》(即《罗密欧与朱丽叶》)、1986年由杭州越剧团演出的《冬天的故事》和由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第十二夜》、1994年由上海越剧院演出的《哈姆雷特》、2001年由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马龙将军》(即《麦克白》)、2014年由上海戏剧学院 2015届戏曲导演专业毕业班演出的《仲夏夜之梦》以及 2016年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寇流兰与杜丽娘》等九部越剧作品。纵观上述演出剧目看,大致有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从表象看。这些剧目的演出大都有着“三名三高”现象。所谓“三名 ”即演出主创团队大都是名剧团、名演员、名编导。像雪声越剧团、全香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都是越剧各个时期的著名表演团体。而演出不仅有袁雪芬、傅全香、茅威涛、赵志刚等一批越剧在各个时期的表演明星参与,更有于伶、刘厚生、胡伟民、郭小男等一批在现当代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编导参与创作。

而所谓的“三高”,即越剧在演出的收支与社会效益上又有着“高投入、高质量、高反响”的特点。就 20世纪 8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越剧改编的莎士比亚的剧作看,不管是杭州越剧团演出的《冬天的故事》,还是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第十二夜》《哈姆雷特》,以及 2016年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其投入的创作经费都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可谓是“高投入 ”。同时,这些剧目的编排,应该说艺术水准是较高的,演出可谓是“高质量”。更有甚者,像1942年由上海雪声越剧团演出的《情天恨》(即《罗密欧与朱丽叶》)、1946年由上海全香剧团演出的《孝女心》(即《李尔王》)、 1985年由上海虹口越剧团演出的《天长地久》(即《罗密欧与朱丽叶》)、1986年由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第十二夜》,以及 1994年由上海越剧院演出的《哈姆雷特》等,这些剧目的创排演出曾在当时的戏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 1942年雪声越剧团演出的《情天恨》,更是成为袁雪芬从事“新越剧”改革,对越剧进行全方位创新的重要探索剧目,曾引起了当时上海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些又可谓是越剧演出的“高反响”。

其次,从深处看,在上述这些莎剧作品的改编演出中,不乏有更贴近莎剧原作、单纯改变戏剧外部形式框架的改编方式(即西洋化、经典化),如1986年由胡伟民导演、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第十二夜》等,但更多的则为”全盘本土化、中国化的改编,实现时空上的移植,剧情上的调整,角色行当的分配,以戏曲演绎莎剧,用舞蹈歌声打动观众,唤起情感共鸣,传达莎剧精髓,形成观众的理性反思,获得艺术的审美感” [1]。

但不管是西洋化还是本土化,莎士比亚对于越剧,或越剧对于莎士比亚,其独特的共性还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题材内容方面趋同――取材于民间与历史,主角都是贫民百姓或帝王将相。“莎士比亚塑造过各种性格的人物,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和英国民间戏剧的传统,大部分题材都来源于以前的剧本、编年史或小说,并在此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情趣,又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突破悲喜剧的界限。在莎剧中,《哈姆莱特》是流传于丹麦人民中的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古代意大利的民间传说写成等等。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改编和古为今用的典范。 ”[2]而我们常用演不完的历史剧来形容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故事的丰富性。甚至在明清时期,乃至近现代,不少地区的戏曲观众,更是通过看戏的方式,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学到的中国的“文化”。越剧也不例外。越剧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都取材于传统民间故事。更有无数的观众,通过看戏,了解了《红楼梦》。

二是价值观的认同――讲述的是生死爱,歌颂的是真善美。“莎剧和莎士比亚诗作中的许多基本思想和感情与中国文化是接近或相通的。中英文化都比较看重道德价值。 ”[3]莎士比亚歌颂真善美,抨击或嘲讽伪恶丑,熟悉人情世故,追求辞章文采,为中国观众所欣赏。惟其如此,莎士比亚中国化才是合情合理的。

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初,正在实行越剧改革的袁雪芬把英国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了改编――情节民族化、剧名中国化。首先将剧名改为《情天恨》,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分别改为罗立安、裘丽英;其次在情节上作了适当的增删,改为两家祖上争地结仇斗殴,罗立安救了裘丽英,两人倾心相爱,但迫于宿仇陋俗,立安背井离乡隐迹,丽英由父母之命许配皇亲朱伯龙,迎亲日三人同死剑下,突出了此剧的悲剧色彩。这出洋戏成了地道地表现中国古代男女情爱的戏曲,反映了追求婚姻自由的反封建主题,观众很感新鲜。它为越剧移植外国戏开了先河,拓宽了越剧的题材。

上海越剧院于 1986年在上海第三届戏剧节上推出的《第十二夜》更引人瞩目。这是男女合演的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戏,由许杰、孙智君担纲,不仅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而且采取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风格,但音乐唱腔则吸收了越剧各流派的精华,采用老腔新配器,用新手法;新腔少配器,用旧手法。音乐与唱腔为人物、剧情、主题服务,还把西洋的形体动作之美和中国戏曲的唱做念打熔为一炉,浑然一体,既有越味,又有莎味。越剧改编的《第十二夜》后来在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上唱响,该剧在固守莎剧精神、原著精髓和主题意蕴的基础上,以现代意识灌注于该剧的改编和演出之中,在莎剧和越剧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天然桥梁,为中国莎剧改编提供了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感觉、现代信息、现代情感,深受现代观众喜爱,具有鲜明美学追求的越剧莎剧。

三是戏剧美学上的共性――悲剧与苦戏。“传统的越剧往往以悲剧为题材,而越剧中的悲剧多为女性悲剧,也就是说以女人作为悲剧主人公。 ”[4]越剧史上的四大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中,三个是典型的悲剧。赵志刚主演的越剧版《王子复仇记》采用了越剧特有的唱腔,越剧的柔美、阴柔和王子扮演者赵志刚自身的阳刚

气质,恰恰迎合了哈姆雷特所具备的两方面特点:哈姆雷特虽然看起来优柔寡断,但内在却很坚定。这使我们看到中国越剧和西方戏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越剧中的赵志刚,这些跨文化背景下艺术的相通性。

四是经典的传承与再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检验,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即时间(历史)与影响(知名度)。就戏剧作品来看,经典就是需要不断地在舞台上搬演。莎士比亚的多个名剧,无不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版本的翻译、改编、演出中成为经典名剧。

上一篇: 女装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 保险经营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