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发言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2:33

分组讨论发言稿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1)

您好!我们定于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大学举行________________学术会议,想邀请您届时参加。会议免费安排食宿,往返机票自理。

如果您有要宣读的论文或要发言的论题,请尽早来函告知,以便会议安排。

希望您届时光临。请尽快来函确认。

祝一切顺利!

会议召集人:____________秘书长

范本二:

尊敬的 _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____研讨会定于20________年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日在________________召开,诚挚邀请您参会。会议的有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主题

________

二、主要论题

1.________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________建设与________的完善

3.________的经验总结

4.________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5.________定位

6.________等________问题

7.当前________的热点问题

8.____________相关________问题

三、投稿要求

本届________研讨会,接收与上述专题相关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报告。

1. 投稿内容与格式

论文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摘要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且关键词最多不能超过4个。论文正文总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排版;含页眉和脚注在内,页边距设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观点,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或者直接将引用以脚注方式标识清楚。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 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2. 投稿电子邮箱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邮件主题标明:____________研讨会)

3. 论文收录

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将会收录您的投稿,并将制作论文集, 如有PPT文件,请一并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并注明:____________研讨会PPT。

4. 投稿截止日期

本次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四、研讨会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________年____月________日报到,________月________日会议,________日考察。

住宿地点:________大酒店(________高速公路________出口____行________米路____)

会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会议回执

为统计参会人数、预先做出相应安排以保证本届____________研讨会顺利举行,如果您确定参会,收到此邀请函后,请务必在20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以前填写好参会回执并以 E-mail发送到会务组投稿邮箱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我们为您提前预定酒店房间,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谢谢合作。

六、联系我们

地址: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电话:张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

此致

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讨会

________大学________学院

20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范本三:

尊敬的 先生/女士:

为进一步满足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句式研究的迫切需要,促进语法研究新成果向国际汉语教学应用的转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拟于2011年8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句式研究与教学专题研讨会。鉴于您在第二语言研究领域的丰厚学术成果,诚邀您出席并发表鸿文,嘉惠学林。

有关会议安排如下:

一. 会议时间: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 会议地点:

北京语言大学

三. 会议主旨:

促进前沿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及其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转化与应用;推动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四.会议议题:

1)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句式研究;

2)汉语句式研究的跨文化视角与相关语言事实;

3)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语第二语言句式教学;

4)汉语教材、大纲、教学设计中的句式问题;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句式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五.遴选参会论文,出版论集《汉语句式研究与教学》。

六.____________年7月5日前,将论文题目及摘要以Word2003文档发至会务组邮箱。

摘要1000字,标题用三号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摘要请标注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

请于8月1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以便制作论文集。.

七.会议日程

8月19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大堂报到。报到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换乘13号线五道口下车(A西北出口),步行至北语会议中心。

8月20日,8:30开幕式、大会发言、分组研讨

8月21日,上午分组研讨,下午闭幕式

8月22日,文化考察一天(京郊)。如不参加文化考察,请回函说明,以便筹备组统计人数。

8月22日,离会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2)

由此可见,懂得用书面形式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传统的英语写作模式“老师给出材料或题目――提出要求――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已不能适应现代的学习节奏。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常常费时费力,学生写作水平却提高缓慢。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一环节,学生总是被动地、孤立地训练写作,写作的第一稿也是最后一稿。沉闷的训练过程,简单的评价方式,不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写作兴趣,渐渐地学生懒于动笔,教学就会走向被动。因此,帮助学生应用正确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写作,激发其兴趣,提高他们勇于创新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英语写作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1 写前活动。写前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小组讨论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每个学生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对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汲取众人之长,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整理有关信息,学生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写。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全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并以讨论与谈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

2 写初稿。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构思的结果草拟成稿。初稿本身也是一个构思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3---5分钟内尽可能多写出心中的感受或感兴趣的话题。时间结束时如果学生仍然想接着写下去,这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话题。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像教练员亲临球场指挥一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 小组讨论与协作。在学生完成初稿后,首先自己审阅,遇到疑问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对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无疑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内容是否切题,观点是否表达清楚。至于语法、拼写错误、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下一步处理。

4 改写初稿。通过小组讨论,根据老师对例文的讲评和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几次,这样,文章的内容渐渐丰富、完善;然后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由作者自己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 教师反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且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定稿而作出一次性评断。此时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写作重点及难点。

6 修改定稿。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作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因此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

任务型写作训练的体会和反思

1 任务的设计是前提。任务设计既要有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要难易得当,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

2 任务的系统性是关键。任务的设计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而且高级任务要涵盖了初级任务的循环。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3)

在课堂上组织正、反两方就某一论题展开争论。

辩论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特别是驳论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求异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组织辩论会应注意以下问题。1.明确要辩论,就必须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辩论双方如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辩论。这就要求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即予以针锋相对的反驳。2.要选好辩论题目。辩论题目,应选择存在认识分歧,大家感兴趣,并有争论价值的论题。题目可事先公布,意在作好准备;亦可临时宣布,旨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表达的能力。3.要安排辩论会的程序。辩论会的一般程序是:主持人宣布辩论的题目与规则后,先由正方一号辩手发言,次由反方一号辩手反驳,而后正反方自由辩论,这时各号辩手均可发言,但必须依次而行。

二、演说会

演说会就是在课前针对某问题或事件做好准备,在课内当众发表见解。

该活动的意义在于:可以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立论与驳论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体态语言。召开演说会要注意:1.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稿。演说,当众发表对某问题或事件的见解,不消说,是自己的见解。因此参加演说,应该自己动手写好演说稿。写演说稿的要求是:第一、演说题目,要切合听众的要求与兴趣;第二、演说材料,要切合实际,并有新鲜感;第三、演说顺序,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第四、演说语言,要简洁明快,并有感染力与鼓动性。2.要从易到难,分步实施演说训练。第一步,先让学生选用别人的文章,加以修改后作为演说稿,在小组内演说;第二步,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就要求他们自己写演说稿,而后在班上举行演说会。3.要重视演说的体态语言训练。讲求演说的手势表情,提高演说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与鼓动性,增强演说的效果,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4.要对演说会进行讲评。

三、讨论会

以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以探讨问题的解决。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4)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 、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 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 、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 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 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 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 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 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 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 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 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 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 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 ,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 ;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 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 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 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 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 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 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 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 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 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 课外阅读。

(二

)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 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 ,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 《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 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 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 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 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 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 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 ,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 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 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 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 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 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 )。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 、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 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 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 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 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 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5)

规则1:在引言部分通过传递要素和强调本文的创新性使读者产生兴趣

在写方法部分的时候,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纲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因此,在写引言之前,根据方法部分对大纲进行一定的修改。更新的大纲有助于你修改图表,主题,主要观点和目的,这些部分对引言都及其重要。引言部分在审稿的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你的审稿人和是否被录用。

引言写作三步法:

建议:

1.一些新手,不在引言部分列出主要成果,误以为审稿人会自己锁定到后面的章节自己去寻找,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对于学术论文,为了使读者产生兴趣,要直接明确地在引言部分用一句话总结结果和方法

2.有些作者低估了该部分的重要性,认为审稿人会略过这一部分,这也是错误的想法。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呈现你的贡献和成果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明确清晰的描述本文的优点

3.引言部分不要太长,对大多数杂志,250~600词 即可

规则2:用简明的和令人信服的语气呈现原理,关系和推广

对于讨论部分,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发现和结果,因此这部分的长度,结构可能都不一样。但是也有一些通用的法则可以采用。讨论部分和引言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在引言部分,是从研究领域到具体问题,而在讨论部分,是从你的具体问题回到该研究领域。

讨论部分的目的:将你的结果呈现在文中,并解释这些结果的意义,为什么重要

讨论写作三步法

建议:

1.在描述该部分的时候,不要表现出自大 的样子,要客观的去描述

2.常见的起始句有“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 . .,” or “In this study, we have shown that . . .,” or “Our results suggest . . .”

3.在那些具有很多发现或者不止有一个研究问题的场合,应当重申研究问题 然后给出该问题的答案

4.你对研究结果总结之后应该紧跟着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

5.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在步骤1中提供其他的合理解释,这可以使你不用陷入对结果的强行解释,并可以证明你是一个深思的,考虑周全的研究者

6.在这一部分,你的写作应该传递出自信 和权威,使用主动语态 和第一人称,表达清晰,简洁

规则3: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修改论文,得到反馈后再次修改

在完成了上面所有这些内容之后,你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通常情况下,第一版草稿在各方面还差的很远,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你是否能够修改和编辑你的文章

文章的修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成

宏观:包括对组织结构,内容以及流程的修改

微观:包括对用词,句子结构,语法,标点,和拼写的修改

建议:

1.宏观角度最好的修改方式是通过修改文章的大纲来完成。大纲能够使你看清你的想法是否结构连贯,你的结果是否有逻辑的呈现,讨论部分的结果是否和引言部分的问题联系起来,发现是否有缺少的环节。

2.下一步是从头开始逐个修改每一个章节,作者建议一次修改的内容不要超过五页。在修改的时候,要克制去修改语法,单词,语句结构的冲动,专注于你的想法的组织和逻辑。有经验的研究者通常要比新手多做三倍的改变。

3.微观角度要彻底检查段落,语句,单词的形式。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必要也不建议从头到尾去检查

4.微观角度修改一个常用的技巧就是将文章出声地读出来,可以读给自己,录音机或者同事朋友,这样你能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不流畅,哪些句子不通顺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6)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大学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顺利接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注重实践和实训,贯彻“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零距离”就业对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各门课程中,广告学尤其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避免单纯讲理论,理论不联系实际,不与市场营销其他课程的理论相结合等情况出现。

一、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教改研究现状

针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存在的灌输式教学过重,以及缺乏合适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等问题,很多相关老师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思考和研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是广告学课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较有效。但是这种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汪婷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三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分组竞赛法。孙文清研究了讨论式教学法在广告学教学中的应用。他认为讨论式教学法的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教学等。其中,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以项目为中心,制作一个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产品(作品或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自我组织自主学习的团队;在一个社会性的完整的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陈璐提出了“虚拟4A”课堂实战训练模式,以学生组成团队,模拟广告公司公司的日常运作流程。这一教改设想,借鉴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增进了对广告公司组织结构及运作流程的理解。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广告学教改的研究,应该把理论教学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形式分开讨论,不应笼统地说广告学教学应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次,这些研究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案例讨论法适合促进学生理解某一个理论或某一章的内容,但是广告运作实际是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运用,广告公司的运作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广告定位、创意表现、广告制作、媒体选择、效果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案例讨论只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却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策划能力。情境模拟法使学生置身于仿真商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策划能力,但关键是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需要有具体的办法。“虚拟4A”课堂实战训练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从广告公司角度提出广告创意和策划方案的能力,但是不能使学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实际是忽略了多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都是到广告公司以外的企业工作。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广告学课程,首先要培养的是从企业角度判断一个广告提案或广告创意是否适合企业所需的能力,其次才是从广告公司角度提出一个广告提案或广告创意的能力。

刘悦旦研究认为,单纯的以“广告”命名的课程在美国大学的课程表上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名称是整合营销传播和策略性传播,并且认为美国高校的广告教育注重原理的教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一研究成果对广告学教改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说明广告学的教学必须把广告学理论与市场营销学理论结合起来。因此,一些学校采用的学生分小组制作广告作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偏离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很少从事广告设计制作工作,他们学到的广告设计制作技能也很难和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广告学,是把广告作为一个营销工具或手段,为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另外,有些学校采取了学生分小组分析评价广告作品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不合适的。美国大学将“广告学”课程改名为“整合营销传播和策略性传播”,就是因为广告是否正确是建立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否正确的基础上,而评判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必须结合企业的宏观和围观环境分析,因此,仅根据一个广告作品本身很难判断这个广告作品是否成功。

综上,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教学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要能够使学生把广告学理论与市场营销学理论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企业实际问题并能提出广告方案的能力。

二、广告比稿模拟在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教改中的应用意义

广告比稿(competitivepresentation),作为当前企业选择广告公司以及广告公司争取业务的重要和常见方式,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告比稿是广告公司之间获取业务的一种公开竞技方式,也是广告主选择广告公司最常用的一种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不会将广告计划立即委托一家广告公司,而是让多家广告公司彼此竞争,再从中选择最优秀、最满意的广告公司。特别是三资企业在选择广告、公关、咨询公司的时候,非常重视合作伙伴在提案会上的表现。

广告主通常提前向数家广告公司发出比稿邀请,并告知召开广告提案会的时间、地点。广告公司接到比稿邀请后的第一项工作通常是市场调研,也就是搜集广告主企业、产品、目标消费者、竞争企业以及行业政策等相关数据。接着,在广告公司内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企业及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广告目标。然后,进行广告主题和文案的创意。最后,考虑广告媒体安排、广告预算,并对广告效果进行预测。上述工作完成后,做出文字提案或广告计划书,并着手准备提案时的演示和发言。广告主在规定的日期听取各广告公司对其广告方案的讲解演示,并对该方案进行审核和质询。提案会后,广告主通过综合分析比稿结果,做出选择广告公司的决定。提案通常要借助投影仪、电脑、提案板、话筒等设备,提案人的现场演说以及能否恰当回答客户提问对于能否争取到业务也很重要。

企业通过比稿的方式来选择广告公司,就必须能够评判各广告公司提案的优劣以及对本企业的适用性,这需要企业能对广告提案的环境分析、广告定位、广告目标、广告创意、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文案、广告预算做出全面正确的评判,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资源能力、产品特点、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企业通过广告比稿来选择广告公司需要企业综合运用广告学、营销学的几乎全部知识。而广告公司要做出适应企业需求、能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有竞争力的提案,同样需要对以上这些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因此,如果把广告比稿业务放在广告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模拟,使学生分组扮演企业和广告公司,多个广告公司做出提案,企业评判选择,这将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对广告学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把广告学和营销学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企业和广告公司两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判断广告方案好坏的能力以及提出广告方案的能力。学生扮演的广告主必须假设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公司进行符合实际的分析。由于不需要对广告公司进行分析,因此广告公司可以虚拟一个名字。广告主在学期中向数个广告公司发出提案邀请,广告公司运用所学知识用数周时间做出广告提案,然后在学期的最后两周进行广告比稿模拟。广告主对各广告公司的提案作出分析评价及最终选择。这种以广告比稿模拟为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培养更切合广告业实际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

广告比稿模拟不仅是很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而且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成为一个教学主线。在广告理论的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中,可以不断启发学生从广告比稿的角度,从企业和广告公司两个视角来看待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广告提案的能力,以及判断一个广告提案是否适合企业所需的能力。在这个模拟项目中,不管是对于广告公司赢得广告比稿,还是对于广告主在广告比稿中正确选择广告公司,都需要全面综合运用广告学的几乎全部知识,这使得学生为了在广告提案中有好的表现,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和思考问题,在课下更加积极地阅读广告相关书籍并查阅资料,从而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以广告比稿模拟为教学主线和实践教学形式的教学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教学学时,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在理论教学中,在学期初就向学生讲解广告比稿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意义,并告诉学生本学期最后两周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广告比稿模拟,以此促进学生对广告理论的学习。

对于实践教学,在学期初就进行分组安排。首先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有一个广告主企业和三个广告公司。广告比稿前三周,广告主向广告公司发出提案邀请,并向广告公司提供一份材料,包括公司简介、现存问题、希望广告公司能帮企业达到什么目标等。这份材料,同时提交一份给老师。

在学期的最后两次课上,分别进行第一大组和第二大组的比稿模拟。首先,企业组副总经理到讲台,介绍企业概况、三个广告公司名称及希望广告公司解决的问题,时间3分钟。然后,比稿开始。第一个广告公司提案人员到讲台,进行提案演示、发言,10分钟左右。提案演示、发言完毕后,先不要下讲台,接受企业组成员提问,提案人员在讲台上回答。完毕后,提案人员回到座位。接着,第二、第三个广告组继续相同流程。第三个广告公司发言完毕,回到座位后,企业组总经理到前台,开始组织企业成员分析评价三个广告公司的提案。成员发言完毕后,总经理做总结评价并宣布选择结果,然后宣布广告比稿结束。

比稿成绩评定办法是,竞标成功的广告公司成员,比稿成绩由老师在90到100分之间给出;竞标未成功的广告公司成员,比稿成绩由老师在80到89之间给出。评分标准,为仪态谈吐、市场分析、创意理念、策略运用、流程控制、团队成员配合等方面。广告比稿的成绩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比稿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构成学生的最后成绩。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发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江云.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新解.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6) 

[2]汪婷.论《广告学》教学创新与能力型人才培养.中国商界,2009,(01) 

[3]陈璐.虚拟 4A: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改探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7) 

[4]孙文清.讨论式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新闻界,2010,(02)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7)

一、教学实施

1.什么是“小学术课”

“小学术课”是选择与课程本身相适合的教学内容,由老师命题,学生准备,并把完整的一堂课都贯穿下来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讲,老师、学生以听课、提问、现场点评的方式来完成教学。

2.“小学术课”的课前准备

“小学术课”的主讲是学生,但是谁来讲?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讲这些内容?需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在课前经过查找资料梳理思路设计授课提纲完成讲稿教师批阅学生动手制作PPT课件与老师交流定稿等准备环节。

2.1主题的选择

教师的首要工作(也是上好小学术课的基础)是提出“小学术课”研讨的主题(每次课大约4-6个主题)。为了能够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学会学习,收获学习快乐之教学目的,小学术课主题的提出,应当从教学内容和目的、问题的深度和提出问题的技巧等诸方面综合考虑。在明确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教师给框架,学生做填充;教师给数据,学生做剖析;教师浅引,学生深入;教师误导,学生自醒等多种思路设计制定主题。也可以对当今科学的发现发明进行学习讨论。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老师课堂上只讲烯烃的顺反异构,环烷烃的顺反异构内容是学生深入学习完成讲课的。老师还可以给出一些实验数据,让学生进行剖析,得出结论。再比如:可燃冰、相转移催化、化学烫发、有机化学知识在公安侦破工作中的应用、氟利昂破坏臭氧层机理、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的制备和应用、冠醚及性质应用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小学术课”中研讨和讲课的主题。

2.2讲稿

在教师公布“小学术课”研讨主题之后,学生按宿舍组为单位,用一周的时间每组撰写一份课程讲稿。讲稿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研讨课主题的讲课思路。教师批阅后,定出主讲组担任各主题的主讲。

3.“小学术课”的课堂过程

3.1主讲

每次课开始,教师宣布讲稿批阅优秀的小组。每个小组推举1人(或老师任意指定一人),作为对应主题的主讲人,依次上台阐述本组的见解。

3.2提问

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就阐述不清或观点不一致的问题,随时发起提问。教师要利用好这个环节,随时发现学生讲课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向主讲学生提问,引导全体同学的思路。

3.3点评

每个主讲人讲完之后,任意指定听课组对主讲人讲课进行评议,所有主讲人讲完之后,教师做总结点评。除了对本课的教学要点做出归纳总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每一位主讲人的优点和不足做出点评。

3.4打分

评议组从三个方面现场给主讲人打分。

4.“小学术课”的成绩评定

合理、严谨、可操作的组织形式和评分标准,是上好”小学术课”的制度保障。

4.1成绩的权重

“小学术课” 教学与讲授教学的学时为1比8,教学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20%。“小学术课”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占多大的比重,这与课程的性质,教师对教学内容、传授方式的理解,以及对课程教学模式的运用熟练程度有关。

4.2成绩的构成

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共同参与教学为目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把“小学术课”的成绩分为讲稿分、主讲分、评议分和现场点评分四个部分。

4.2.1讲稿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组成一个组,每次“小学术课”每个宿舍组完成一份研讨讲稿。教师批阅研讨讲稿,分为A、B、C三等。按等级每人计,A等:15分、B等:10分、C等:5分。

4.2.2主讲分:每次讲稿成绩最好的4-6组为主讲,每人讲课时间10~15分钟。主讲分数按教师评议和学生评议成绩之和计。评议内容包括观点正确(2分);论述清晰(6分);风采机智(2分)三项,满分为10分。最低不少于6分,最小计分单位0.5分。

4.2.3评议分:每次讲稿成绩较好的几组为评议组,每人计5分。其中获得有效成绩最多的组,为最佳评议组,每人计10分。

4.2.4评分:听课组中每人都有权为主讲者点评,学生、教师根据其点评的水平给出-5到+5分的计分。其目的在于锻炼听者迅速组织语言,表达问题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体会

1.对教师而言

“小学术课”教学模式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自由度,在学生主讲时,他的任何概念、理解方面的问题,都会对听课的学生产生影响,此时老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这对老师是一种考验,同时教师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学习潜能,从其身上可以受到启发,使教学相长。这对于老师而言是一种收获,同时也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对学生而言

有学生这样写道:“小学术课可以说是我大一这一年在课堂上收获最大的。当我刚听到“小学术课”时,感觉很奇怪也很新鲜,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心里有数了。我们组参与小学术课(2),题目是“你知道可燃冰吗?”,我们组一起上网、到图书馆、用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舍长统一汇总,写讲稿、做PPT,最后选择我去讲课,整整一个流程下来,我体会到:第一、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锻炼能力;第二、明白了团队力量的强大,它能提高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在一起奋斗的酸甜苦辣,能让我们更加团结。第三、要脚踏实地去做事情。”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锻炼运用规则思维的能力,提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协调合作能力、激发积极参与意识,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就不足而言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8)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于1954年3月16日召开第53次会议,邀请各派、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分17个组讨论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全国政协从3月25日至5月5日进行了分组讨论,提出的意见和疑问除重复者外,达3900多条。

1954年3月23日至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七次会议。主持了3月23日第一次会议并代表中共中央将宪法草案初稿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宪法的讨论,3Yj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通知》,要求各地党委认真讨论并对整个讨论加以领导和组织。于是,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了广泛热烈地讨论。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等也积极进行了讨论。各方面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对宪法草案初稿的修改起到了重要作用。

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二次至第六次会议对宪法草案初稿逐章逐节进行讨论。6月11日第七次会议上,李就修改之处和修改原因作了说明。接着又进行讨论。最后,在主持下对宪法草案付诸表决,一致通过。宪法草案的通过,标志着宪法起草工作胜利结束。

6月14日,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会议一致表示拥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作出三项决议: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宪法起草委员会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予公布。(二)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对于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三)宪法起草委员会应当继续进行工作,收集人民的意见,加以研究,在第一届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以前完成宪法草案的修改,并准备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

为了做好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在公布之前,中共中央于5月2l自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人民中进行宪法草案的宣传和讨论的指示》。于是,自6月15日宪法草案公布起历时三个月,全国一切城市和农村,广大人民群众都投身到积极讨论宪法草案的热潮中。经过全民讨论后,宪法起草委员会于9月8日的第八次会议上,对宪法草案又作了较大修改,并提交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夕,又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对宪法草案的意见。根据人大代表所提意见,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对宪法草案又作了修改。会上,提出:“宪法草案有两个地方要修改,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改了比较好。”一个地方是:序言第三段,“‘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修改都是属于文字性的,但不改不行。过去中国的宪法有九个(草案不在内):清朝的《宪法大纲》,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曹锟的《宪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宪法》,瑞金工农民主中央政府颁布的《瑞金宪法》、《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这个宪法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不妥;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则名符其实。”“另一个地方是:第三条第三款:‘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的自由’问题出在‘和’五字上,代表中有人提出说不妥,改革‘宗教’可以,改革‘信仰’则不妥,并且第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已经有了规定。所谓有‘自由’,就是说:你信仰宗教也好,不信仰宗教也好,你可以信这种宗教,也可以信那种宗教……既然有第88条,第3条再讲‘改革的自由’就重复了。这是代表提出的意见,说这个写法不好,似乎是不要宗教了,说‘改革宗教’还可以。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倒是多了,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喇嘛教等等。我看这一条意见是有理由的,把‘和’五字删掉好,改为:‘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一点,刘少奇的宪草报告中应当提到。”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9)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与薄弱环节。若要大幅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由平时教学抓起,注重写作过程,注重学生讨论合作,拓展思维,让学生能主动融入写作活动。而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则是不错的选择,整合了小组合作与过程写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交流合作中深刻感悟,把握写作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具体而言,其教学意义主要如下:①可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想象思维。③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使其学会有效写作。同时,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并学会合作学习,感受英语作文的无限乐趣。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如下步骤来开展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唤醒学生沉睡思维,启迪学生无限智慧,逐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 头脑风暴,奠定写作基础

在合作过程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话题组织头脑风暴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所需写作素材。或者教师引入相关语言材料,适当设置写作情境,以引发学生表达与写作欲望。然后,师生商定写作主题后,可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自由表述个人观点、放飞思绪、启迪灵感、激活创意。而后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列出写作提纲,突出写作要点或写出一定的关键词句,勾勒出整体构思,写出主题句,并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写作材料,为写作初稿奠定基础。

如9A Unit 5 Films,本单元话题是“电影”,通过描绘电影明星的形式对有关电影的英语单词、句法等知识进行了解读,十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可唤起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电影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 “电影英语”知识。当学生熟悉有关电影的话题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所给信息自由谈论电影或电影明星,然后商定出写作主题――My favorite film star.接着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中的Reading内容,设计有关问题情境,让他们探讨Sandy’s favorite film star,唤起写作热情,克服写作畏难心理,指导同学们明确英语写作提纲。

2. 独立起草,修改写作初稿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这是主要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讨论与思考所得的写作构思经过加工与创造而变为写作初稿。在初稿写作过程中,学生也需要进行构思想象,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由想象与写作。同时,随时关注学生练习情况,及时指导与帮助。当学生完成My favorite film star的初稿之后,可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与修改,从而完善初稿。通常而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注意侧重点是作文内容方面,而对于那些标点、语法等错误则稍后解决。这样,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可碰撞出创意思维,让他们完善文章结构,充实写作内容。而后,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与相关意见,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初稿,处理好习作中的一些拼写与语法等错误。

3. 修改展示,有效评价反馈

在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中,写后阶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学生再思考与情感升华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写后阶段中的评价与反馈。当然,此处的评价反馈主体不仅仅是英语教师,还应包括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如引导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比如初稿完成后,要求学生对照参考修改标准,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完成二稿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并根据评价意见进行重写。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范文,要求学生赏析,对比修改或者重写。其次,英语老师评改与讲评,如通过面批、抽改、全批等方式予以评价。同时,呈现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如中国式英语、语法错误等,师生一起修改。比如一些同学在写作时,忽视中英句子表达习惯,而写出一些中国式英语语句,譬如:Our school has a lot of tree等。而后学生汇总修改意见,定稿成品。最后呈现展示。如教师可借助幻灯投影学生优秀习作,或者让学生朗读习作,以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过程写作法兼顾了写作过程与写作结果,融合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沉闷的写作教学氛围,激活了英语写作学习氛围,唤醒了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使其在活跃氛围中放飞思绪、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分组讨论发言稿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是一门需要实践运用的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听和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表达过程,在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写作可以说是更内化,层次更深。对于目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仍然遵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模式,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独立进行知识的传授及错误更改,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常常抱怨自己无数次的批改和讲评换来的仍是学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真所谓“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所以要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2、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把过程教学法引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二、过程教学法理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弗劳尔和黑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过程教学法。这种教学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上,如:“观察、描写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写作前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阶段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从而发现其发展进步的轨迹;从人文的角度研究写作教学的过程”。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过程直至最后成文。

三、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不会审题。不按照作文要求来写作,出现所写文章体裁、人称、时态、字数、内容不符的现象,有时作文要求用上所给的提示词,部分学生出现少用甚至完全不用提示词的情况。

2、语法错误。这就包括多种情况,如:以中文式英语表达、词性错误、词语搭配不当、句法结构错误、句子间缺乏连贯或连接词等。

3、缺乏文章的建构力。换言之就是无从下笔,不知该写些什么内容,只好寥寥数语结束全文。

四、利用过程教学法理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及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1、写前准备。在写作之前要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写作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及体裁、人称、时态。初中的英文写作一般是安排在每个单元sectionB的3c部分,而3c前的3a、3b相当于范文。因此在学习3a、3b时就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该体裁的文章结构,内容的组织,然后由学生加以归纳和总结。在布置3c的写作任务时,同样让学生根据所总结出的范文特点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确定出写作提纲。我每次会抽学生口头表述他的提纲,然后同学间相互讨论进行补充,这样可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形成初稿。这是写作的主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将构思草拟成稿。初稿是构思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勇于下笔,并且细心观察他们的写作活动,象导演在片场指挥一样,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同学间评判。分为两个步骤:

(1)示范性评判

一般我会选两名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并读出他们的初稿,若时间充裕,我会在学生写好初稿后抽四、五个人拿着他们的初稿到投影仪上边展示边读,然后组织大家讨论评析。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展示初稿,都是为了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教师可加以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展示整个评析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们明白应该怎样把提纲扩展成文章,如何下笔,怎样正确地表述语句,从哪些方面来评判英文作文。当然要培养学生评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十分必要,如汉译英操练、连词成句练习、句子改错、复述及改写课文、背诵重要语句、句型转换等。

(2)小组讨论

在起到示范作用的评判完成后,其他学生的初稿就由小组长组织组员相互交流互相评析。一般四至五人为一组,小组的组合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合理安排,尽可能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并且不要随意变动。组内同学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较为完善的“成品”,学生往往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

4、改写初稿。通过组内同学间的评析所提出的意见,学生对初稿加以修改。当然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前通过示范性点评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时一并修改。

5、教师反馈。教师在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反馈时,应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评改。对于写作得较好的学生,只需划出或圈出有问题的地方或在文章后提一些建议,让其有的放矢地订正;而对于那些错误较多,自行订正有困难的学生,通常需要给其指出具体的问题,帮助他们修改,有时甚至采取面批的方式。

6、再修改并定稿。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再次修改作文,最后抄正交给教师检查。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定稿后的作文可以选出优秀的张贴出来或小组之间根据优秀作文的篇数进行评比,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

上一篇: 低碳环保知识讲座 下一篇: 小学生学习计划书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