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0:58

校本课教案

校本课教案篇(1)

一、课程校本化与教学优化

“课程校本化”,就是学校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在课程、教学领域中,依据国家意志和师生实际开展优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教学的过程与传统相比往往更加生本、有序和有效。“课程校本化”其实是“生本教学”理念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校本化建设过程中,语文学科主要通过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将教材文本融合于拥有学生知识、生活和情景的再构文本中,从而得到贴近在场学生的创造性情境学习。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偏重老师预设下的完美设计,或偏重某项特定的活动体验,或偏重固有文本的深度探究,或偏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更多时候很少审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使课堂教学评价失去了确定性,众说纷纭的评课,不自觉地成了鼓吹课堂成功的支持者,最后给予的印象结论是——凡上的示范课都是成功的课,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界定没了相对标准的角度。现在看来,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反思。笔者认为,在语文学科校本化教学建设中,教学的优劣更应该成为判定教学行为得失的重要维度。语文校本化教学的有效结构应是,教学起步阶段能够从照顾文本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教学发展阶段能够以生之“趣”促教学之“动”从而创造“有生”情境,教学高潮阶段能够顺势让学生获得重组、超越或颠覆“前概念”的学习体验;教学尾声阶段能够给学生留下明晰的再学习能力。

下面笔者就以同仁开设的公开课《饮酒》三个片段为案例,谈谈在语文课程校本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教学优化的几点思考。

二、案例相关陈述

1.背景说明。

这是一堂为校内优质课活动评比开设的试讲课。课题是出自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所选的陶渊明的《饮酒》,由我组同仁老师执教。执教班级为本校七年级学生,学生水平在年级中为较好。本次教学性质属于借班试教。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以下三项目标:(1)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情境,根据补充的资料丰富诗歌中留下的空白。(2)通过品味诗歌的关键词领会诗人心境。(3)初步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形象的独特之处。

在上课之前,教师为学生的“学”准备一份课前预习资料。资料中包括三项重要内容,包括提供了《饮酒》一诗的原文以及注释;提供了一组能够表现出陶渊明个性特征的诗句;设置了一个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请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2.教学片段陈述与评析。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陶渊明的诗。说到陶渊明,鲁迅这样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那么,隐士,在你的想象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听一听。

生:隐士吧,一般应该住在深山老林里。

师:你说的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对吧。

生:隐士嘛,说话方式应该很自我,常人看上去比较脱俗。

师:嗯,讲的是隐士在气质上有这样的特点。

生:想象中的隐士,喜欢不问世俗之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什么的。

生:非常清高,喜欢喝点醉酒,还可能弄点高雅的音乐孤芳自赏,还有点怪异。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从他们的概括中我们能感受到隐士的所具有的内在之处。

生:隐士的样子嘛,外出访友都还会戴着草帽。

师:我们的同学很有想象力,这样的想象真的很形象,这算是让我们看到了隐士的一个外形。

生:许多的隐士其实为了更好地谋求仕途,所以,假的隐士多过真的隐士。

师:没错。我们知道,陶渊明,确确实实选择做了一个隐士。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好,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他的一首饮酒诗,看看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先结合注释阅读这首诗,理解它的意思。然后根据理解自己去朗读。

……

(评析)

这是课堂的始发阶段,在“印象隐士”的适中求问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之心,因为,对于“印象”,只要有过了解,自然就能够说出一二。因此,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小提问,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的兴趣。

(片段二)

师:很遗憾,电脑放不了音频文件。听录音就改为诵读了。大家一边听着诵读,一边再调动想象,并借着想象去丰富一下诗歌中所写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分钟后)

师:谁先来?

生:诗歌所写的这个地方,诗人出门便可以看到南面有座高山,有山自然也有水。

师:悠然见“南山”,或许所居住的房子就面朝南面。

生:也许,但是下面说到飞鸟相与还,可以想象清晨有鸟飞来飞去。

师:就是说会鸟鸣不断。

生:可以看到山头那里还有缭绕云雾,透过清晨的日光。

师:那一定很安静,宁静。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南山之美。可是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这又是一个什么人聚集的地方?

生:大概是一个住了很多农民的村庄,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师:那么,为什么我们感受到是那么美的地方?

生:诗人虽然生活在人多之地,但是眼里是另一种情景。所以,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安静。

师: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

生:深山里条件没有那么好,一个人生活总得跟外界打交道,不然就可能成为野人。

生:其实,隐居的意义就在于在内心里得到一种清净,修炼,不在乎外在生活。而外在生活恰恰很好地磨炼一种清净的内心。

师:讲得太好了,心灵的隐居才是隐居真正的内涵。大家再想象一下,诗人现在在做什么?什么模样?借助提供的学习资料,大家去想想这个问题。

生:他正在采。就像农夫一般的打扮。

师:还可能做其他的事吗?

生:我在想,他或许正在地里劳动,“种豆南山下”。

师:没错。会饮酒吗?

生:会的。而且会喝得有些醉。

师: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生:可能他太闲了,只有劳动打发时间。

生:可能这样做比做官要多很多的自由。

生:也许是劳动可以让人变得自我一些。

师:所以,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起码内心更心安理得,自由从容。

(相关教学设计)

1.(诗歌所写的是什么地方?)听录音,用你的想象丰富它,诗人在一个怎样的所在?

(1)南山之美,课文直接描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想象:山峦、云雾、泉水、夕阳、飞鸟。

(2)“人境”,什么人聚居的地方?喧闹的车马中坐的是谁?

为什么陶渊明不去深山里,到彻底宁静的地方隐居呢?(心灵的隐居)

2.诗人在做什么?他什么模样?

3.陶渊明为什么要亲自参与耕田劳作?

(评析)

这是课堂的发展阶段,对比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都会发现执教老师精心设置了许多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的精心在于紧扣诗句,不脱离本文;适合学生表达,又符合人物本色;问题连环相扣,又自然衔接。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课堂发展阶段顺利并且深入推进,学生的表现多有价值之处。

(片段三)

师:刚才通过对“悠然”与“茫然”的区别体会,我们初步感受到了陶渊明对质朴自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并且在这追求中力求自由轻松的快乐,他的醉,本质含义更是对这样的生活陶醉之情。回到课堂开头的那个问题:陶渊明这个隐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应该像一个农夫一样过日子。

生:他很大不同就在于住在人群中而不是山林里。

师:陶渊明在生活状态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过着很世俗的生活,并不是喝仙露生存。

生:他的许多行为都很质朴。

……

师:陶渊明诠释的“隐居”并非一种姿态,而是一种生活;“隐士”并非清高自傲的文人,而是闲适自在的生活者。他告诉我们隐居无需放弃现有的一切,并在诗中告诉了我们隐居的秘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评析)

这是课堂的高潮阶段,教师的最后一问,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非常巧妙地回应开头,完成了一次整体关照。看似没有必要,其实非常必要,回马枪的功用在于让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旨得到更为明确的揭示。笔者认为,这是执教老师高明之所在,因为,再精彩的过程,再精细的策略,再精巧的环节,无非就是让我们对某一个单一的重大问题,有更为清晰的理解。课堂之功就在于此。

三、关于教学案例总结的几点思考

校本化教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效教学?或者说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既符合语文特性又符合教学本质规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的个性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然而,透过上述一则案例与分析,我们或能对当前如何开展校本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优化上多一些新的认识。

1.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打开课堂之门。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一来看,教师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努力做到能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一种情境式的学习。在教学始发阶段,通过学生“学前经验”或“前概念”的诱发,非常迅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趣。当然教师是有备而来的,她为学生准备的学前资料三项任务布置,就提前让学生完成了一种已有知识的提炼。这是“学”的良好预备,也是“教”的最好准备。这种从学生中来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敲开教学之门的最好秘诀。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教学阶段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对学前资料学习的反馈与检测,而是根据课堂即兴中对教学对象——“陶渊明印象”的描述,再次创造全新的学习情境,把课堂预设中要呈现的内容联系起来,一步步让课堂生态变得丰富与活跃起来。《饮酒》教学创设的提问是得当与有效的,因为很好地生成一个激发多数学生认知的可接触性话题。

遵循“生本教学”理念的校本化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学情,再努力创造不同机会激励学生呈现自己的“前概念”,从而在学习交流中分享彼此观点,对不同意见作出比较、选择,让学生思维感受到刺激,做出多元反应。因此,课堂结构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未卜先知,巧设桥渡之路,激励学生热情参与,做到快速打开教学之门。

2.教学不在于教,以促成学习思维状态作为使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促进教学生成。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二来看,我们注意到教学活动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执教老师能够机智地抓住学生经验反馈,通过发挥自由想象、补充文本内容两大预设的教学问题,不断掀起学习高潮,让学生的学习层次性、过程性体现得很充分。从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来,教学活动便成功地诱导学生保持住了活跃的学习思维。也正因为这一点,这段教学过程很有活力,有效知识大量生成。

校本化教学的本质表现就在于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真正的生成。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经历有异,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必然是多样的、隐蔽的,可能还是不可思议的。譬如,教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居住之所在有什么特点,学生想到的已经大大超越了文本表面的东西,这种生成为下面的矛盾问题做了很巧妙的铺垫,也为揭示陶渊明这个人物的内在做足了点染。因此,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不可忽视的是,保持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才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任何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精彩与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激发学习思维涌动,排除终止学习思维的障碍才是需要值得考虑与实践的。

3.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优胜教学多项内容的侧重。

从《饮酒》一诗的教学片段三来看,执教老师驾轻就熟,以一个环节服务另一个环节,以一个有效问题过渡到另一个有效问题,使得《饮酒》一课的教学主旨凸显,轻松地让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清晰认识。我们注意到,经过课堂上的反复体验,学生对于陶渊明“隐居”形象的再认识已经相当明了。事实上,对于《饮酒》的解读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就学生经验而言,在一堂课里能够对一个主旨问题得到这样充分的理解已经相当不错。

这样看来,优化校本化教学课堂需要改变教师以往意识的是,促成清晰、有效的学习印象与体验更有意义。看似小范畴,但能让学生获得有效体验,对于一堂课来说,也是足够了,而并非一定要获得语言、背景、技巧、情感、内容等在内的那种“五脏俱全”的印象。事实上,一方面有教师的胸有成竹,一方面有学生的多元理解,彼此在一堂40分钟课堂时间里能充分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

校本课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5-02

一、民办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1.民办本科院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又好又多的建设人才,而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发展线。民办本科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安徽新华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培训、考察学习的机会,如2010年6月份学校委派骨干教师去部级示范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教学改革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并要求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为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提供了支持。

2.案例教学在相关学科的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学院首创,哈佛大学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模式运用到MBA的教学后,培养了一大批商界名流。随后,该教学方式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采纳。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管理学等专业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如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教师在讲授市场营销学时,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许多活活生生的案例的讨论学习,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经济学作为商学院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等课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济学同样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经济学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揭示了一些经济现象,为更好地学习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学知识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为大势所趋。

3.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案例为案例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初学经济学的人,面对着厚厚的经济学教材,总觉得经济学充满了统计数据和专业术语,既枯燥又乏味,学起来很头疼。实际上只要大家做有心人,会发现经济学就在身边,小到你买早点,大到国家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无不与经济学有关。比如去年年底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就是我们身边的经济学案例。通过对下乡商品的特点的分析,学生会更好地掌握弹性的相关知识点。此次下乡的商品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享受国家13%的补贴;二是下乡家电基本是属于中低档商品,比如电视机,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彩电。究其原因是:(1)13%的政府补贴,相当于降低商品的价格,由于家电产品多为富有弹性的商品,可实现“薄利多销”,降价必然会大幅增加销售,从而使得家电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也满足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家电的需求,可谓一箭双雕。(2)之所以选择中低档家电下乡,是因为中国农村大部分为中等低收入家庭,所以他们对高档家电的需求收入弹性小,而对普通家电的需求收入弹性大,而此时政府对他们的补贴相当于是增加了收入,所以他们会增加对此类商品的购买。即此次下乡的商品选择的是对农民来说收入弹性大的商品。这些身边的经济学案例,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资源。

二、案例教学对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1.案例教学增进了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现实经济学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观点的讨论分析,学生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在讲授选择的最优化原则时,下则案例教学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着自己心爱的车,经过一个车站,忽然看到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一开始学生会做出各种选择,有选老人的,有选医生的,有选梦中情人的,并且各自有其合理理由,但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得出的最优选择是:把钥匙给医生,让医生送老人看病,自己留下来陪梦中情人等车。这是所有人公认的最好选择,即最优选择。但是,最后还是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如果医生不会开车,那怎么办?最好的选择又是什么?一轮接一轮的自我反问和思考,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经济学中的选择是带约束条件的选择,选择遵循的是最优化原则。同时,经济学又是通过假设这一约束条件让事情变得简单化,从而迎刃而解。

2.案例教学丰富了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知识创新。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讨论、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从质疑到释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认识到抽象理论知识的价值所在。比如在讲授需求定理内容时,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例符合此定理的商品,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满足此定理,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找到不符合此定理的商品?通过“老板杯”的销售小案例: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家中国茶杯生产厂生产出了一批款式和质地都非常好的茶杯,取名“老板杯”,销售部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每个茶杯定价10元。但茶杯进入销售环节时,销量却并不理想。此后销售部又做了许多促销活动,或是将价格降到5元~8元,以期销量增加,但似乎都没有效果,到底怎么做才可以增加销量?按照需求定理,降价应该销售量会增加,可在“老板杯”这样的商品上似乎行不通。最后一个经济学家帮忙解决了问题:他让老板在10的后面加个0,即每个“老板杯”100元,最后销量果然大增。究其原因是:“老板杯”是体现老板身份的商品,对真正的老板来说,10元太便宜,无法体现他的身份地位,他不愿买;而对一般的消费者来说,10元太贵,他也不愿买,他宁愿买更便宜的杯子。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会渐渐的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各种理论,总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实现了经济学知识的创新。

三、案例教学的几点想法

1.由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带队,各高校经济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同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案例教材。由于经济学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目前中国经济学教学中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二手案例,到目前还没有一部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学案例教材。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经济学案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编写成功。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所以经济学案例的编写非常重要。经济学案例的编写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1)要坚持本土化原则,案例的编写要严把质量关,其中的观点和判断要科学合理,所以需要国内知名学者的指导和审核;(2)案例的编写工作量大,要取经去粗,需要大量教师的积极参与。知名经济学者和各经济教师群策群力,一定能够编好经济学案例教材。

2.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与讨论学习,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目前各种网络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比如积极参加教育部举行的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可以有机会和著名经济学者面对面交流,可以和更多经济学老师探讨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参与经济学论坛的讨论,使经济学知识在碰撞中得到创新;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经济学者的博客,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观点,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动态。

3.经济学案例要与时俱进,要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关注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在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动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更新。因为以财经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经济学案例讨论,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注。老师要能生动灵活地联系实际问题讲理论,联系热点问题讲理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4.案例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能为经济学理论学习服务的案例均可用。小平同志曾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笔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案例,只要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理论均是好案例,可以是笑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寓言故事的形式,还可以是面试题的形式,只要通过此类形式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可以用。老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断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消费理论时,可以开个简短的小型拍卖会,让学生切身体会消费者剩余会因人因地而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讨论:“初恋总是最令人难忘的”遵循边际效用递减吗?让学生在辩论中更深刻的理解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即案例教学要不拘一格,要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颜家水.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雷玉桃.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7,(24).

校本课教案篇(3)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本节课主要通过分学习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对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变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感受到时代在变迁,从生活的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2.通过社会调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概括、分析、判断历史问题;

3.通过实践,学会展开历史活动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4.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初中生沟通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社会调查过程;

2.小组展示调查成果。

难点:

1.做好记录,练习如何正确进行社会调查;

2.与人进行沟通,形成研究资料。

四、教学过程

全班分五个小组: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分组,进行社会调查。

1.搜集资料的方式:查阅书籍报刊、上网浏览影视资料、采访长辈等;

2.资料的呈现形式:文字、图片(含照片)、实物等;

3.资料的内容: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变化调查:农村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前:5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为50.4元。 6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80.66元。 70年代初,农民 收入90元。1977 年人均收入100元。

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1979年,人均收入 301元。8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农民 人均纯收入,1983年795元。2000年,2253元。2017年,13000元。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饮食。

改革开放前,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物质贫乏,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饮食品种较少,人民对饮食对要求更多对是能够解决基本对温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品种繁多。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住房。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近一半城镇居民无房可住。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40.8平方米,套户比高达1.13。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筒子楼、石库门到家属院、住宅区,从福利分房时代进入市场经济的商品房时代,中国住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被深埋在心里的爱美之心,终于可以在服装上展现出来了,老百姓衣柜里的衣服逐渐变得多了,颜色也亮了起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百姓的衣服的样式越来越丰富,颜色也告别了从前的灰暗而变得五颜六色。如今,服饰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校本课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64-04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校本课教案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涛,陇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管理教学方法研究;毛粉兰,陇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特征

应用型二本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二本院校主要区别与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所以说应用型二本院校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逐步降低传统课堂讲授法在教学中的比重。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所以说公共管理是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公共管理学科试图通过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找到公共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来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公共管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满堂灌”现象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脱离实际和缺乏科学的情景性、实战性、现场性等,不能胜任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专题讨论法等。

二、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与步骤

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实际的例子、案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在这个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材料加深同学们对公共管理概念、原理的理解。

三、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教学中,讲授法教学占很大比重,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所以说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出关于案例问题的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解决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创造力。

(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分组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等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对知识的体会。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共管理的模拟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课堂短时间的学习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评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③所以说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传授是不能实现的,而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公共管理实例,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案例中设置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了如何应用公用管理的原理解决案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激励来完成管理的目标,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等。

四、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在应用型二本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占很大的比重,案例教学没有被大面积推广,所以说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适合应用性二本院校教学的高质量的案例素材较少

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教材都是翻译或引进国外的比较有声誉的教材。所以在大多数案例素材都来自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以此事件为基础所形成的案例。由于过别的差异、国情及文化传统不同 ,所以大学生很难从国外的案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很难进行角色模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素材,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

(二)典型案例陈旧,缺乏实效性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案例较为陈旧,如在公共政策学中,课本上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部分案例都是十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的案例选编,大都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部分案例比价陈旧,篇幅过长,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到所用案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关度。部分案例情节和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学习者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案例无处下手,逐步对案例及案例教学丧失兴趣,因此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部分教师长期热衷于讲授式教学,不胜任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选择、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又要制作相关的案例视频或动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课堂教学,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较为准确的点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应用型二本院校,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不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提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特征,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经验和惯例,以问题和案例为基本导向,展开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习,构成了其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基本特色。④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性二本院校老师首先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不断进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库的建设,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⑤。要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写高质量的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要把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起来,成立案例编写组,专门负责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编写工作;最后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符合应用型二本院校实际教学需要的公共管理的案例,组织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整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制作影像资料或视频资料。

(三)加大应用型二本院校师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校本课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9-02

通过对我国40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现状调查得知,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现象,办学前景和人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值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利用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研讨会之机,对40所地方高校体育院系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不准。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计得知,有28所地方高校是按照教育部《方案》培养目标制定的,即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见表1。“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占统计总数的70%,而其他三种类型只占30%,说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地方高校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地方高校体育院系招收的学生在专业技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与全国重点部属体育院校招收的学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几年体育考生是在高中期间“临时抱佛脚”,专业基础差,专业思想也不牢固,进入大学后需要花大部分时间进行体育基础的“补课”,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投入到其他项目的学习中,所以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结构老化。

①重公共课轻专业课。见表2,我国40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所设置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平均比值为3.2∶6.8,与《方案》所规定的2.6∶7.4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有少数地方高校甚至达到了4∶6以上。这一现象是契合《方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重公共课轻专业课”的课程结构体系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结构的错位和学生思想的混乱,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是“既不专,也不通”。②重理论轻技术。《方案》中规定理论与术科之比为6.57∶3.43,而统计的地方高校平均比值为6.88∶3.12,很显然,地方高校更重视理论教学。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原因:其一,受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影响;其二,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欧美国家理论与术科之比达到了7∶3以上。欧美国家学生在中学期间普遍都有较高较强的运动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可以不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学习技能,而中国的学生则恰恰相反。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都是入学前突击专业技术训练,所以专业运动技术普遍较差。实践结果表明,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重理轻技”的课程设置,失去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根本特性,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基层体育教学工作。③重必修轻选修。通过对40所地方高校的调查统计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普遍偏高,见表2,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是7.35∶2.65,远高于《方案》中5.6∶4.4的规定,有少数学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甚至达到了9∶1。很显然地方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高,但专业选修课偏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个性发展。

3.实践形式单一。表2中的《方案》规定实践环节总课时不能少于10~12周,而地方高校实践环节平均课时为16~18周,表明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与提高。但在实践形式上比较单一,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把常规的集中实习作为重点,而且实习时间都安排在最后一年。实践活动太过经验化、单一化。

三、对策与建议

1.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通才”目标是不太切实际的。因此,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基层第一线的“精专业,强能力,创业型”的体育工作者。学生毕业无论是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健身房、社区、体育产业和自主创业等工作岗位,都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围绕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由于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特殊,所以课程结构不能照搬欧美国家“重理论,轻技术”的模式,应根据社会发展和需求及学生实际,走“加强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道路。

3.全面加大实践环节力度。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体育专业课中融入创业教育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必须狠抓的一项工作和任务,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在重视集中见习和实习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实践的机会,包括在体育专业术科中增加实践锻炼和培养创业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5):460.

校本课教案篇(7)

一 吃透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编写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素材选择、教学要求和呈现方式等方面与原教材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的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走进新教材,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要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发挥新教材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必须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材的关键之处。吃透教材还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和例题习题,只有在吃透教材之后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的准确目标。如《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经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分析之后,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体会图形变换的动态认知;(2)通过演示、画、找、拼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样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创设情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的三维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的过程,既是提升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深刻领会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 采用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套好的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它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灵活有效,这样才能把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探究学习相结合,防止机械接受学习和机械探究学习。如在教学《初步统计》前,我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类统计自家图书的本数,统计每月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的钱数,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学生的人数等比较熟知的数据,让学生初步尝试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感知、体验统计的意义、价值与其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统计知识的愿望和兴趣,课内再引导学生认识并制作统计图、表。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与“导”相结合,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地达成三维目标,取得了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的突出亮点,让学生“敢问”“想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作为智慧型的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问题情境。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在情境创设时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1)趣味性。情境创设是否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雨滴到湖面上的动态影像,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2)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3)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教学《抛物线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多高、多宽的卡车是否能通过涵洞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 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要更注重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切不可忽视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像抛绣球一样“抛”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导出四边形内角和,如何转化;那么五边形呢?n 边形呢?通过对简单图形的分析,学生提出用分割的方法。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各小组开始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不同方法的分割,有的在形内找点,有的在形外找点,思维体现了有序性、互补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了协调方面的专长,有的表现出辩论的才能,有人激动地代表本组发言,有人在认真倾听,有人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有人迫不及待地补充。在反馈时,同学之间有互相的欣赏,也有自我反思,最后同学们很自然地选出最优解法。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对问题的完满解决,萌发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五 合理设计新教材使用“校本化”学案题型,注重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设计,应注重应用的层次性,一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内容可用适当的情境呈现;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新知识拓展延伸的练习,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学习活动,还应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从中考的题型与我校《学案》改造对比,这样的学案,中考取得好成绩也在情理之中。例如:去年泉州中考的第27题是:27.(13分)某产品第一季度每件成本为50元,第二、三季度每件产品平均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二季度每件产品的成本;(2)如果第三季度该产品每件成本比第一季度少9.5元,试求x的值;(3)该产品第二季度每件的销售价为60元,第三季度每件的销售价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若下降的百分率与第二、三季度每件产品平均降低成本的百分率相同,且第三季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不低于48元,设第三季度每件产品获得的利润为y元,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函数图象与性质求y的最大值。(注:利润=销售价-成本)

我校的实验教师的学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随着“坪山隧道”的开通,我镇对外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强,某商人从外地批发一种水果到镇上销售,其进货成本是每吨0.5万元,这种水果市场上的销售量y(吨)是每吨的销售价x(万元)的一次函数。(1)求销售量y(吨)与每吨的销售价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销售利润为y(万元):①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问是否存在最大销售利润?若存在,请求出最大销售利润及相应的销售价;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校本课教案篇(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含着需要我们传承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2、为老龄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成为上海发展的闪亮名片是对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考量,是对上海市民的精神考量。重阳节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让我们的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尊重老者、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重阳节的活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凸显“祝福老人长寿,祝愿生活美好”的教育主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孝亲敬老”中“感谢在言,感动在心,感激在情,感恩在行”的正能量。

二、 课程内容

(一) 了解“重阳节”的节日由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据考证,古代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且秋季是一年中喜获丰收的黄金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重阳佳节由此得名,寓意深远。

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的习俗,老百姓把“求长寿、除凶秽、招吉祥”作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又叫“敬老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纪念日子。

(二)确立课程的分层目标

总目标:

重阳节教育活动,应突出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了解“孝”文化的民族内涵,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

1、 预备年级

重点了解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叫“敬老节”。通过生动直观地感受了解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等习俗,体会重阳节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懂得要体现在行动之中。

2、 初一年级

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知行合一”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有积极向善的“孝行孝道”,并在践行中不断体现其“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的正能量。

3、 初二、初三年级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能够为积极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做出努力,发掘重阳节的社会意义和中国元素,从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提升到给予老人“精神关怀、心灵慰藉、情感支持”,培养学生基于社会责任感的人文情怀,让“生命关怀”的理念充盈学生的心灵。

(二) 确立课程的主要内容

围绕三个层面

1、 学校层面――主题宣讲

(1)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经典故事点读宣讲 (已制作光盘);

(2) 历届感动中国“孝心英雄”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3) 学校历届“孝亲敬老之星”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4) 评选以及表彰当届“孝亲敬老之星”;

2、 班级层面――主题班会

依据校本“四航”课程的相关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以“小故事,大智慧”样式编写的“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接受程度”等相关要素,期间的每个篇章均以“案例分享,故事链接,锦囊妙计,智慧点金,行动感召”等来呈现,启发同学们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在“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中生动绽放“真、善、美”的人文之花。

(3)学生层面――主题实践

结合“一班一居委”开展敬老实践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提供参考:

(1) “夕阳关怀忘年交”温情对话: (2)“举手之劳表孝心”动情时刻;

(3) “事事礼让老人先”传美倡议; (4)“别样亲情敬老心”助困行动;

三、课程实施

(一)时间安排

每年10月份开展“我的孝,你的笑――重阳敬老月”系列活动

1、 结合“一班一品”的建设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内)

2、 结合“一班一居委”共建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外)

(二)分层实施

1、 预备年级

建议: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汲取精华,懂得“百善孝为先”。让学生在“孝亲敬老”方面“心有楷模,学有模范,行有榜样”。读一本敬老的书、学一位敬老明星、讲一个敬老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首敬老的歌、做一件敬老的事。充分体现“生动性、形象性”。

2、 初一年级

建议:让学生在“孝亲敬老”中,立足身边小事,学会“爱的奉献”,通过“生日贺会”的温馨欢聚、“老少结对”的牵手互助、“雪中送炭”的热心解难、“举手之劳”的忘年交情等夕阳关怀形式,把“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体验性、实践性”。

3、 初二、初三年级

建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在体现学生“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等,通过“我的孝,你的笑”系列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题探究、调研考察、辩论宣讲”等方式,主动思考“老龄化社会”与城市文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式敬老”的利弊与改善等。充分体现“主体性、思辨性”。

(三)确立原则

1、整合性原则――资源巧整合;2、体验性原则――用心去感悟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本;4、过程性原则――参与很重要

5、实践性原则――知行要统一;6、有效性原则――启发有收获

7、继承性原则――美德需发扬;8、坚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

(四)拓宽途径

总要求:

在整体推进重阳节活动的过程中,以有效生动的教育载体,让学生了解重阳节,并在具体的情境和文化环境中完成自我建构,内化认同重阳节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并逐步作用于自己的行为。

1、资源整合

重阳节活动丰富多彩,取决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活动资源的巧妙整合:

(1) 向革命老人表达敬意

拜访“老战士、老革命、老英雄、老模范”等;

(2) 向困难老人表达爱意

走访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慰问病重老人等;

(3) 向工作老人表达谢意

感谢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发挥余热的老人家们;

(4) 向家里老人表达诚意

为父母、长辈送上温暖、送上真诚,亲情无价;

(5) 向陌生老人表达笑意

把微笑和温馨送给陌生老人,举手之劳最快乐。

2、多元展示

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聚焦和达成预期目标,生动地呈现活动过程。

(1) 宣传展示

通过“黑板报、专栏、电子小报、摄影”等形式进行展示;

(2) 才艺展示

通过“小品、歌舞、演讲、故事、说唱”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探究展示

通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展示;

(4) 会议展示

通过“报告会、亲子家长会、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展示。

3、校外延伸

活动的“外显”固然重要,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主观意识和行为上的“内化”,能自觉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活动本身的终极目标。

(1) 走进社区践行――依托“一班一居委”,关爱社区老人;

(2) 走向社会践行――积极“争当志愿者”,关注社会老人;

(3) 回归家庭践行――体会“亲亲父母心”,关心身边老人。

(五)评价反馈

总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成为评价和反馈的主体,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价值判断、态度方法”等把握,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及时调整和完善活动设计方案。

1、 预备年级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等进行评价与反馈。

(六)实施说明

1、立足长效

(1)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变“消极”为“积极”――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3)变“单日”为“常态”――提高参与活动的坚持性;

“爱你365天”――重阳节的“孝行”应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每一天,成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中,要多关注可持续发展,避免“突击”和“一次性”。

2、 把握策略

(1) 整理好、运用好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性资料;

校本课教案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62-04

泰安市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辖泰山、岱岳两个市辖区,宁阳、东平两个县,代管新泰、肥城2个县级市。《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是泰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TJK2013Z0011),课题自去年10月份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人员先后对泰安市(除泰山区外)五个县市区的14处农村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每处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况形成材料,整理成14份案例。现抽取其中的5份(每县市区1份),进行初步研究。

一、案例简介

【案例一】:

学校: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学校驻地华丰镇简介:因境内有华丰煤矿而得名,位于宁阳县境东部。北与岱岳区隔柴汶河相望,南与灵山乡为邻,东连东庄乡,西接南驿、磁窑二镇。面积59平方公里。镇机关驻新街村,距县城35公里。蒙馆公路、磁莱铁路横贯全境。全镇辖30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农业突出三园一牧(果园、菜园、桑园、畜牧)建设,立体种植1.5万亩;乡镇企业以煤炭、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日用塑料、五金电器为主。主要企业有华丰镇煤矿、华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安装公司、东趸特产有限公司。学校简介: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五中学始建于1977年,学校占地36122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12916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850人,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102人,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连续获得“泰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泰安市学校文化建设AAA单位”、“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教学示范校”、“泰安市个性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翔实、实用。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感恩》、《文明礼仪 感恩》。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均为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感恩》主编1人,副主编6人,编辑15人,系教师多人集体合作开发;《文明礼仪 感恩》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辑9人,系教师多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必修,每周1课时。《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校于2010年确定以“感恩成长”主题教育为特色,结合这一办学特色,编写完善了《“感恩成长”主题教育读本》、《文明礼仪 感恩》校本课程,2011年5月承办“泰安市新道德教育”现场会,泰安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育系统有关人员来校学习该校新道德主题教育的先进做法,同年10月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作了经验介绍。

【案例二】:

学校:岱岳区道朗镇第一中学。学校驻地道朗镇简介:道朗镇位于泰山西麓,北与济南长清为邻,西与肥城市搭界。泰肥公路、铁路及泰肥一级公路贯穿东西。面积131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4.5万人。全镇主要盛产苹果、板栗、核桃、石榴等干鲜杂果,年产各类干鲜杂果4万吨。境内有白马寺、黄山寺、黄巢寨、魁星阁等多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丰富。学校简介:岱岳区道朗镇第一中学始建于1988年,占地71.1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1996年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2007年首批创建为泰安市学校文化建设AAAA级单位验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已制定。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1)《文明礼仪教育》;(2)《生活中的物理》;(3)《十字绣》;(4)《课外古诗词背诵》;(5)《乒乓球》。校本课程表现形式:(1)、(2)为实施方案,(3)为实施方案和教案,(4)、(5)为教案。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均为教师合作。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选修,每周一课时。《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校立足本地实际,开发《文明礼仪教育》、《乒乓球》等多种校本课程,每周二至四下午的活动时间及周五下午以社团形式开展活动。

【案例三】:

学校: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学校驻地桃园镇简介:桃园镇位于泰山西麓,康王河畔,毗邻肥城市区。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人。北接京沪铁路泰肥支线,肥梁路、湖王路穿越南北,泰临路、肥桃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桃园镇物华天宝,地方特产――肥城桃,个大味美,风味独特,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桃园镇因此被誉为“世上桃园”。学校简介:桃园中学创建于1988年,占地86余亩,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3人,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92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43人;泰安市优秀教师6人,泰安市教坛英才3人,泰安市教学新星3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20余人。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泰安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泰安市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制定规范,实用。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该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较多,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科拓展类5项,如《生物与生活》、《快乐写作》等:工艺(艺术)类5项,如《艺术插好》、《工艺美术小制作》等;乡土文化类1项――《桃乡历史与文化》;科普类2项,《走进科学》和《农村中学周边环境的污染与防护》;体育类1项――《羽毛球》;社会文化类1项――《中西文化差异》;能力拓展类1项――《中学生能力拓展》。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均为装订成册的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自编教材上落款均是“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校本教材编写组”,可见是集体合作。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学生有必修与选修,七年级每周开设2课时,八、九年级每周1课时。

《采访学校简录》摘要: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相应课程,每学期对学生的作品、作业进行评比,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给予评价。问题:教师能力不足,教学设备缺乏。

【案例四】:

学校:东平县大羊镇中学。学校驻地大(DAI)羊镇简介:大羊镇位于东平县境东北部,地处东平、平阴、肥城三县市交界处。全镇面积93.39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4.1万人,8.3万亩耕地。核桃是大羊镇的特色产业。大羊乡所生产的“鲁东”牌核桃,具有个大、皮薄(手攥即开)、肉丰等特点,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大羊镇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核桃之乡”的荣誉称号。学校简介:大羊镇中学始建于1959年,现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30人,专任教师63名。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先后荣获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教学工作进步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无。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1)《中学生文明礼仪》;(2)《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3)《剪纸》。校本课程表现形式: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教师合作完成。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1)为必修,(2)、(3)为选修,每周1课时。《学校采访简录》摘要:《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与《剪纸》都是根据学校和地方资源特色开发,山核桃种植主要是劳技教师在劳技课和课外活动时进行,有时请来有种植经验的村民传授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剪纸》主要在美术课和课外活动有美术教师时进行。

【案例五】:

学校:新泰市天宝第一初级中学。学校驻地天宝镇简介:新泰市天宝镇,是隶属于山东省新泰市的乡镇之一。该镇地处鲁中腹地,北倚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南临黄河支流柴汶河,北部山区风光秀丽,南部平原土质肥沃,素有“小泰山”、“汶阳田”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辖50个行政村,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8.7万亩。樱桃是天宝镇特色产业,有“中国樱桃第一镇”美称,天宝樱桃因其品味佳而盛誉一方,目前已种植2.2万亩,是国内较大的樱桃生产基地之一。学校简介:天宝一中始建于1959年,原名新泰市第六中学,1986年归属地方,始名天宝镇第一初级中学。学校现共有31个教学班,教职工135人,党员23人。在校生人数1666多人,其中住宿生823人,覆盖人口44000余人。2006年被评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2012年再次被复评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已制定。目前已开发的校本课程:(1)《天宝印象》;(2)《我可爱的家乡――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3)《保护野生动物主题辩论会》;(4)《素描与彩画》;(5)《走进李白》;(6)《月亮诗情》。校本课程表现形式:(1)与(2)为自编读本,(3)为课程纲要,(4)为自编教材,(5)与(6)为教案。校本课程开发形式:(1)与(2)由教科室人员合作完成,(4)由两位教师合作开发,其余均为教师个人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学习组织形式与周课时数:每周1课时。采访摘要: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虽已制定,但执行比较困难。人员紧、教师缺乏校本培训、考评制度等诸多因素都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其结果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

二、案例说明与分析

(一)案例说明

1.课题组调研人员对泰安市五个县市区农村中学的考察是随机的,不存在由于好恶取舍因素,因此,以上10份案例能基本反映出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2.一个学校驻地的地理自然资源和周边社会资源(即乡土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结合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者把学校驻地乡镇简介列入案例的一项,以期望所研究的学校有没有结合这些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进一步说,看开发了什么,还有什么资源有待开发。

3.为什么案例要列入学校简介?一是让读者对学校概况有个大体的了解,二是看学校发展状况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是“省规”还是“泰规”,把两种规格、两种级别的学校进行校本课程专项比对,看能不能说明问题;第三就是看简介中学校有没有因开发校本课程而具有办学特色,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是与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联系在一起的。

4.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每一所学校而言,国家教育方针都是一样的,但是学校怎样依据教育方针确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各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即每所学校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哲学。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就要考虑课程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开设这种课程而不是那种课程,其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兴趣或需求。如果说兴趣和需求问题是回应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校本课程开发还要考虑其他可能性,也就是当前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即依学校、社区现有的可得到的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或需求。另外,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有实施与评价的方法、保障措施,等等,这一些都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所要解决的。一个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前,必须先要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是起不了作用的,这正是研究者把《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列入案例的原因所在。

5.案例中“目前所开发校本课程”一项所列举的校本课程以实地考察为准,调研人员对每项课程内容的封面、目录一一拍了照。对学校开发较多的校本课程,研究者暂且作了归类,如【案例三】,但归类方法不追求规范。

6.校本课程表现形式、开发形式、学习组织形式与课时数都是考察与研究校本课程的重要参数,通过这些项目参数,可以窥视到开发者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程度,所以案例中一一列出。

7.《学校采访简录》(或采访录)是调研人员实地考察时由采访学校分管领导亲笔所写,有据可查,其摘要能反映出学校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程度。

8.校本课程评价方法能在《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得到体现,凡对《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评价“翔实、可行”的评语,都是对其评价方法给予肯定的,故案例中评价方法不再作为一项列出。

9.限于研究者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其他研究参考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案例分析

1.关于《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原因,本文案例说明中已陈述,这里打个比方,如果把校本课程开发看作一项工程的话,那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就是工程的预算方案、设计图纸,等等。在以上抽查的案例中,无这种方案设计的有3处学校,占抽查学校的30%。这说明什么呢?让我们先看国内知名学校的做法:江苏锡山中学是在国内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比较早的,也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学校,他们的做法是:(1)建立课程领导组织。该校组建了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师生比为2比1。(2)需要评估。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6套问卷,并采用其中的教师、学生问卷进行调研,辅以访谈、座谈等方法,获取必需的信息。同时还研究了学校教育哲学、课程资源等问题。(3)建构框架。先确定总体目标,再形成课程结构,最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及《校本课程规划方案》。(4)组织实施。共五步:教师培训;教师申报课程;审议、课程;学生自主选课;组建教学班级,编写《课程纲要》。以上流程反映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而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这一环节说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完整的,是一种随意的、无目的的开发。另外,《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不是信手拈来、凭想象写出来的,它需要对学生兴趣和需求、教师专业素质、资源问题等进行调查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我们调研人员在考察时,并没有发现制作《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过程性材料,这不能不说明问题。

2.关于学校目前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反映出学校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参与度,以上案例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居前三位的是【案例三】16项、【案例五】6项、【案例二】5项,后两位的是【案例一】2项、【案例四】3项,从数字上不难看出县市区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再看看国内知名中学他们所开发的数量:上海中学(1999~2005共897门),华师大二附中(124门),大同中学(80多门),南洋中学(2004年47门),市八中学(约47门),静安教院附校(一学期初中部74门、小学部32门)。如此多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次涉及领域广。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遍布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艺术、语言文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等众多领域,基本能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是课程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如:上海中学的《CPS-资优生必修课》,南洋中学的(心灵之旅》、《红十字青少年救护知识》,市八中的《钱币文化》、《侠与道(金庸小说解读)》、《金融知识入门》,格致初中的《学做编辑》、《火花欣赏》、《少儿茶艺》等。抛开校域差别、资源差别不说,单从数字上分析,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同时也说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发展趋势,任何人不该有应付一时、搞形式主义的想法,我们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

3.关于校本课程表现形式。汇总以上研究案例,我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所表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自编教材,(2)实施方案,(3)教案,(4)自编校刊,其中以自编教材最多,【案例一】、【案例三】、【案例四】,都是单一的自编教材形式;【案例二】是一个唯独没有自编教材的案例,他们以“实施方案”、“教案”的形式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案例五】中出现了“课程纲要”的实施形式,确实值得一提。这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校本课程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我国课程学者廖辉认为:自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组织和集中一些人员(如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将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静态的教材编著,脱离了学校里、师生间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其实,课程开发除了教材的开发,还必须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设置合适的课程与课程群,开发课程标准(地位和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与评价等),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并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教材的开发,除了自己编写,还可以选用和改编他人编写的比较理想的教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里要求:原则上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考虑到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部门以及学校不要关注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而应关注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及由教师开发的《课程纲要》。因此,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不必热衷于编写教材,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教材编写。另外,我国课程专家崔允t、韩延伦等人认为,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一大误区。这个误区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还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以上资料说明,我市对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在这方面【案例五】和【案例二】做得比较好,尤其是【案例五】中的课程纲要;进一步说,这实际上是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领悟程度的问题,不是说自编教材不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而是说不能作为主要形式。

4.关于校本课程内容(分类)分析、案例中资源开发运用状况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与学习组织形式分析以及采访中折射出的问题,等等,限于篇幅且时间紧迫,课题组将其研究并完善后,将另辟文章陈述。

三、初探心得

校本课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0-03

世界当代课程研究已经超越了普识性课程原理的建构,转向师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在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境中探寻意义、追求超越。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发生地,于是,校本课程问题成为各国关心的话题。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2001年,我国首次提出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至今十年有余,但成效不容乐观,由于我国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重“教学论”,轻“课程论”,多数教师难以扮演校本课程决策者和开发者角色。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顺应基础教育对教师教育的要求,积极介入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一个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经历了2008年的起步期、2009―2010的探索期和2011―2013年的完善期。在此期间,我们随着对校本课程研究和学情研究的不断深入,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重实践、重应用为特点,以选修课程、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为实施的切入点,不断完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调研,把握学情,为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调研是我们行动研究的起点,其目的在于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培养方案的拟定与实施提供依据。我们借助问卷和访谈发现:第一,近几年来乐山师范学院在教育学、语文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中提及过校本课程,但学生对之的记忆和理解模糊,特别是不能廓清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概念的区别。第二,学生所获知识均来源于书本,且为陈述性知识,没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体验,不具备相应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第三,学生对自己首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训练充满好奇、兴奋和期待。不过,基于课程开发的难度和陌生感,部分学生有担忧或畏难情绪。为此,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用很重要。第四,大三学生已修完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课程和多数中文专业课程,基础教育方向的必修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法已学过半,正在或即将学习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等基础教育方向的选修课程,这为他们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个性化

1.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中今后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大三、大四学生。这主要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能力要求较高,其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学习情意、职业生涯规划和知识能力基础至关重要。

2.培养目标:三维一体,凸显实践性

我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角度设置了凸显实践性特点的目标。

培养的总目标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有一定课程理论素养与课程改革情怀,掌握了校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基本技能,具有校本课程研究意识和一定研究能力的语文教师。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

(1)理解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基本概念,能阐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了解校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转变传统角色,形成课程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规和课程资源观。

(3)通过案例教学、任务教学,加深对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程序和基本方法;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训练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研究和创新,初步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4)能自选主题,以新编或改编的方式,编制一个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或能为某校本教材的建设开发丰富多样新颖的课程资源。

(5)大四学生可根据教育实习环境需求,参与、体验实习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活动;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校本课程调研报告或毕业论文。

3.培养模式:分段实施,教学模块化

培养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大三学生,先后在基础教育方向选修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材研究”中分别设置了“校本课程”模块和“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建设”模块。侧重于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能力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完成学习目标1―4。第二阶段:针对大四学生,利用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侧重于他们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完成学习目标5。

(三)课堂教学六步骤,循环推进

课堂教学六步骤是:了解学情,确立教学起点;任务驱动,激发学习热情;学习课程理论,奠定能力训练基础;案例研究,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纽带;实践训练,内化理论,培养能力;评价与反思,巩固教学效果。其中,第四环节实践训练活动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它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达到知识内化、能力形成的目的。训练任务主要有两个:第一,自选主题,从教师的角度,以新编或改编的方式,编制一份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形式较多样、有一定创意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方案主要由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第二,为某校本教材的建设出谋划策,并为其开发丰富多样新颖的课程资源。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常常遭遇到很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问题,如课程开发思路褊狭、课程资源匮乏、课程内容单薄、课程实施方式模式化、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此时,教师需及时跟进,扮演好帮助角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训练质量和学习心态。例如,训练时学生对开发专题的选择感到难以突破思维定式,主要局限在文学体裁范围内选题。于是我们及时跟进选题思路的指导,提供了基于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设计思路、基于课型(活动课、欣赏课、阅读课等)的设计思路、基于学习专题的设计思路、基于认识世界(人、自然、社会)的设计思路等。由此,学生的思路大开,产生了语文能力类《记者我来当》、《入乡随俗,学说乐山话》,课型类《(聊斋)故事会》、《影视名作欣赏》,学习专题类《历代咏物诗鉴赏》、《莲文化的魅力》、《梦回红楼――女人如花,花如梦》,认识世界类的专题最为丰富,有《品读庄子》、《走近郭沫若》、《峨嵋天下秀》、《古代姓氏名号与称谓》、《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等。

(四)运用动态评价理论实现学生能力培养、课程不断完善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动态评价是教师运用“前测-教学介入-后测”的主动介入模式,通过充分沟通的互动过程,持续地评价学生反应与学习的过程,剖析教学前后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改变,进而提供发展或改变所需要的教学介入的一种具有发展性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它兼顾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能力提高;在师生双向交互活动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交流者、促进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还是一个反思实践者、自我价值的实现者。

为此,在本课程中我们以前测-确立方案-教学介入-再测-调整、修改教学方案或对策-教学再介入-后测-总结反思的动态程序展开。前测具有诊断性评价性质,再测具有过程性评价的性质,后测具有总结性评价的性质。我们主要借助问卷、谈话、作品分析(如开发方案、学习后记或反思),检测学生教学前后认知历程、认知情意、认知能力与学习迁移变化的特点与潜能。为促进学生最佳发展、改进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例如,再测时,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话题感兴趣,但基于开发难度较大、缺少相应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完成训练任务的自信心不足。于是,我们专门研究了学习动机理论,领悟到学习动机既可来自学生本人的特征(如好奇心、求知欲),也可来自学习材料的本身(如学习材料的吸引力),还可来自教师的强化(如鼓励)。因此,我们在不断肯定他们进步的同时,特别调整了教学案例选用策略,不仅选用在全国范围有一定影响的案例,而且大量提供了往届高师生在校期间尝试编制的较好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作为他们学习的参考。同龄人的榜样力量,极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刺激了他们的竞争心理,学习质量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也随之提升。再如在行动研究的完善期。培养方案强化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凸显实践性、问题性,在实践训练中理解和内化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为满足教育真实现场和个人研究兴趣的需求,培养方案将大四的教育实习、学生科研、毕业论文指导纳入其中,新增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内容,凸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级刘×同学,受往届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影响,十分关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问题。她在四川省汶川中学实习期间发现,汶川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富有特色,但汶川当地的中小学未引起重视,遂产生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为汶川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服务的想法。在我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她以此为毕业论文选题,其论文获得了乐山师范学院师范生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竞赛文科组一等奖。毕业后,她与2010级学生合作继续进行研究,其论文《汶川本土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探索》现被乐山师范学院选送参加2013年四川省师范生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竞赛。

总之,在动态评价理论的观照下,历时6年的行动研究,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理论与实践统一、理性与感性相连,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现了共赢。

二、对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批判与辩护

(一)批判――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质量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需要充分论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我们以模拟编制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任务方式让高师生凭一己微薄之力建设一门校本课程开发的做法无疑会遭到质疑,似乎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视为儿戏之嫌疑。既然高师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其质量不能保证,那么也就可能对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可行性、合理性加以怀疑。

不可否认,高师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存在主观、随意、粗糙等质量问题,与真正意义韵校本课程是有距离的。仅以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课程背景分析为例,限于高师院校的客观条件,对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形成进行的专业发展存在远离具体实际情境韵不足,更多是在校内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模拟的方式训练,缺少真正实施和验证的平台,这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副作用,可能影响他们真正明晰校本课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含义,缺乏对学校和学情真实教育情境的关照,表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共性”和开发者的“主观性”、“理想化”,错误地认为从学校所在地域和学生生活环境中寻找资源构建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违背了当下基础教育设置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我们培养的初衷。我们在高师生提交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发现,多数学生热襄于将地方课程资源课程化。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可以开发地方性专题,但地方性专题课程不一定都能成为校本课程。我们进一步研究又发现,这些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意蕴和生本意蕴明显不足,他们对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做的课程背景分析大量集中在地域背景分析上,学情的分析流于概念化,校情分析严重匮乏。以2009级40位学生提交的40份方案为例,有28入利用自己家乡的地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占70%;但只有两人详细地引用了拟实施预设方案的学校情况,其余学生几乎没有提及自己的方案是为哪所预设的学校开发的,分析行为草率。可以说他们没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背景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未能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基于学校”“基于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辩护――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需求问题

我们对高师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是有认真考量的。正如在本文开篇所言,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今天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建设者,而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学习的是无课程的教育学,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而校本课程是一种自下而上“草根式”的课程,是基于学校、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中介入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一系列的课程开发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设置,有利于高师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树立新的课程观,更新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唤醒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今后有能力参与到将“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去,而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旁观者、被动者或无能者。

同时,我们采取让高师生以模拟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任务方式培养其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实际考虑: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一般包括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的方案。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总体规划;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则是具体的某一门类的课程方案。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编制某类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应该成为多数教师必备的能力。第二,该模块的课时有限,学习难度大和内容多,任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闯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它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新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能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缄默性知识,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的选择、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内容的筛选、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计、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得到训练,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探究精神、意志力得到培养,方案的出炉能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三)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需求之矛盾的解决思路―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保证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综上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遭遇的困难多,而开发者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了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与高师院校培养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需要的矛盾关系,我们提出一体化的培养思路,包括:第一,纵向意义的一体化,即教学、训练、见习、实习、科研一体化。校内的教学、训练,侧重于校本课程开发技术性训练,校外的见习、实习,侧重于课程开发真实情境分析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的训练,提高课程开发方案的适切性,二者相互衔接与补充;科研是指导学生对校内外获得的知、能作理性的研究与反思,从技术性人才向研究性人才转化。第二,横向意义的一体化,即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校一体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互利互惠,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为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系统。第三,发展意义的一体化,即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与个体性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0.

[2]崔允.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1.

上一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 下一篇: 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