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54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1)

随着哈尔滨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大学城建设的日益完善,校园绿化的环境艺术性得到了提高。有些校区的外环境设计添加了园林水体和山体的营造;有些校区重视校园内绿地中微地形的塑造和新材料的应用;有些校区对学校环境的各种使用空间的设计更加细腻。这些新的关注点使得大学城的环境设计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植物概况 1.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概况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学院路77号,是哈尔滨市江北大学城具有生态特色的一所典型高校,校园新建不久(2007年7月迁入),由于其是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生态工程命名的高职院校,因此其校园绿化在江北大学城中水平较高,充分代表了江北大学城新建高校植物配置的特点。基于以上考虑,选择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典型案例进行植物配置研究。 1.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植物种类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植物种类很多,整体绿化率较高,其中乔、灌、藤、草本都有很大比例。主要乔木有:红松、黑松、樟子松、红皮云杉、青扦、白扦、桧柏、油松、侧柏、圆柏、旱柳、垂榆、白榆、银中杨、钻天杨、复叶槭、色木槭、茶条槭、火炬树、苹果、山杏、山楂、山梨、李、稠李、山桃稠李、京桃、梓树、白桦、蒙古栎。主要灌木有:铺地柏、文冠果、毛樱桃、兴安杜鹃、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小叶丁香、榆叶梅、黄刺玫、东北连翘、锦带、水腊、重瓣玫瑰、红瑞木、偃伏梾木、小叶女贞、柳叶绣线菊、金银忍冬、东北接骨木、鸡树条荚蒾、树锦鸡儿等。藤本植物种类主要有:狗枣猕猴桃、山葡萄等。一、二年生草花有:鸡冠花、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草、一串红、三色堇、矮牵牛、金鱼草等。多年生花卉有:彩叶草。宿根花卉有:金娃娃萱草。球根花卉有:大丽花、小丽花。草坪植物有:早熟禾、高羊茅等。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莲等。 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园绿化在植物配置上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绿化量很充足,遵循了园林植物造景基本原则。下面对各区域植物配置情况加以具体分析。 2.1入口广场 校园主入口区是校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学校与外界环境的重要过渡空间。主入口具有人流量大、可观赏性强等特点。这里在植物配置上应统一、简明、大方,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主入口为南门,进入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校园的主要休闲场地———广场。广场左右是两片形状相同对称布置的微地形绿地,广场四个角点布置四个花钵,主要由矮牵牛、万寿菊、一串红组成,根据不同的季节会摆放不同的盆花(如图1)。广场两侧是水榆花楸和沙松呈品字形栽植(如图2)。整个广场的植物种类不多,但都是观花观色植物。 2.2教学区的植物配置 教学楼是教学区的主体建筑,其绿地布局和种植设计的形式应与楼体建筑艺术相协调,同时要保证教学环境的安静。教学楼东侧沿道路行列式栽植了云杉球、小叶丁香球(间隔种植),第二排亦是行列式栽植,用的植物是偃伏梾木球、桧柏(间隔种植),后面靠近阶梯教室的侧面墙周围群植了火炬树、白桦、紫椴(如图3);教学楼西侧几乎与东侧一样,只是少了白桦、紫椴,但多了几棵紫丁香。教学楼南侧是向阳面也是其正面,因此只栽植了云杉球、小叶丁香球,以及在建筑转角处栽植了铺地柏。处的绿地主要采取规则式布置,靠近停车场一侧列植水榆花楸,第二排列植云杉(高度比水榆花楸矮,且与其呈“品”字形),第三排列植偃伏梾木球(与云杉呈“品字形”),第四排靠近建筑,亦是列植,所用植物是暴马丁香,高度与云杉差不多(如图4)。 2.3学生生活区的植物配置 学生生活区主要以学生宿舍为主,包括食堂、浴室、水房、仓买等。食堂位于学生宿舍楼之间,宿舍楼共两栋,分别呈“U”形口相对对称布置。食堂的基础栽植主要以低矮的小叶丁香球、水腊球、连翘球等落叶乔灌木行植为主;宿舍楼的基础栽植主要以佛头花、紫丁香、小叶丁香球、云杉篱等落叶树与常绿树品字形种植为主;宿舍楼间绿地的植物配置主要以小叶丁香篱、点植垂柳、云杉、金叶榆为主。 2.4教工生活区的植物配置 教工生活区绿地内设有花坛、亭和坐凳等园林小品,并具有一定面积的铺装活动场地(如图5)。教工家属楼周边基础栽植以行列式栽植为主,主要植物有:茶条槭球、水腊球、小叶丁香球、锦带球、榆叶梅球、金叶榆、紫丁香。宅旁绿地主要以绿篱、带状模纹、丛植为主,主要植物有:水腊篱、云杉篱、小叶丁香篱、紫丁香球、红丁香、暴马丁香、连翘、李、金冠柳、垂柳、山杏、锦带、京桃、金叶榆、锦鸡儿(如图6)。 2.5节点的植物配置 节点主要是指图书馆周边的绿化。作为植物配置的重要表现区域,在这一区域的植物配置上植物种植密度较大,种类较多,如云杉、杜松、桧柏、银中杨、银杏、梓树、山桃稠李、金叶榆、火炬树、核桃楸、花曲柳、水曲柳、白桦、紫椴、垂榆、紫丁香、暴马丁香、榆叶梅、锦带、兴安杜鹃、接骨木等(如图7)。图书馆西南侧为林中漫步区,主要配置高大的核桃楸、花曲柳、紫椴,中等高度的火炬树、暴马丁香,以及白桦林;图书馆西北侧为风车山,山上以高大、针阔叶树乔木为主,观花灌木为辅的植物景观(如图8)。 2.6校园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校园道路通常分为主干道、支路和绿地小径。主干道行道树选择了树大荫浓,树冠整齐的树种如银中杨、樟子松、旱柳等。支路及小径路旁绿化活泼有变化,在视觉上既有挡又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主要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的搭配种植,如桧柏、杜松与丁香、榆叶梅等。#p#分页标题#e#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发现,学院在植物配置方面比较注重生态理念和美学理念,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可供配置树种单调,彩叶树树种少 学院位于哈市呼兰利民开发区,受其地理因素影响,当地乡土树种中色叶树种种类较少,学院引进了紫叶李、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等色叶树种。色叶树种的引进为校园增添了一定的色彩,但由于品种过少,其景观效果仍有待改进。 3.2过度追求色彩丰富的几何构图式种植 这种植物配置方式,在校园有限的空间中创造了丰富的景观。但是,在哈尔滨将松柏科植物像常绿地被植物一样,高密度种植,大面积应用;将几种灌木进行修剪后高密度种植成篱或成块,这种种植方式短期效果明显,但给日后的养护管理带来不便。 4建议 4.1突出校园文化内涵,烘托校园主题 大学校园的绿地设计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给来访者以文雅的观赏环境。即设计不仅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还要营造大学独特的人文环境、精神氛围和生态良好的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设计过程中紧扣学校校名中“生态”这一核心。注重植物群落的创建,不仅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有所裨益,而且为以后的学生校内实习提供一个便利的场所,进而达到突显校园办学理念、烘托校园主题的作用。 4.2突出林缘线、林冠线的变化 江北总体地势较为平坦,这就为植物的竖向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平坦的地势上如何营造出微地形变化,为植物配置的竖向设计提供条件,成为设计过程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为突出林缘线、林冠线的变化,应在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不断完善植物种植结构,强调乔、灌、草复层结构,借鉴“近自然”的植物群落,顺应自然规律,自始至终以自然群落的规律指导绿化,注重植物种间组合的群体美,各层植物均成片栽植,突出了量,努力做到生态性与艺术性结合,从而使整个校园的植物景观饱满,季相色彩丰富,轮廓线变化有致。 4.3增加广大师生的参与性 应该力求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为广大师生营造出各种可参与的场所。使我们创造的各种空间成为师生之间、学子之间的沉思、交流、切磋和诱发学术灵感的“第二课堂”。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区域预留出一定的空地,学生在毕业时或校友返校时、校庆时栽植树木,以示纪念。 5结语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要始终贯彻以下原则:(1)突出校园文化内涵。不同的校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在设计时充分挖掘与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相符合的文化内涵,以形成特色景观空间。(2)注重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改造地形、增加植物种类,创造出适合多样生物生存的立体生态环境。(3)体现时代特征。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还要将“艺术、人文”这一主题贯彻其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上,改善校园环境质量,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艺术感染力,创建出多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绿地植物景观。 总之,要按照功能的不同进行植物配置,将不同的文化内涵融入不同的植物景观中去,形成特色景观空间。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校园绿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创建园林式校园。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2)

三年级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2倍。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关键词的理解,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上题中的“倍”,学生因不能正确判断“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求的是一倍数还是几倍数”,而导致错误。

错例2:句子读不清。

1. 停车场收费标准:小轿车3元,中巴车5元,大客车8元。管理员收了366元小轿车的停车费,收了610元中巴车的停车费。两种车管理员各收了多少辆停车费?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那么停车场内有多少辆大客车?2. 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用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把这些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行吗?

分析:学生句子读不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长句就失去信心,比如上面加粗的长句,二是题目信息量过多,句子读不清,造成思维混乱,就如错例中的第2题。

错例3:生活经验或思维经验缺失。

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花的味道一定是香的,血的颜色一定是红的,水的味道一定是淡的。

分析:数学学习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活动。上述题目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缺失造成的。

【教学改进策略】

一、理解重点词,需要建构思维

作业中,有些重点词,教师一讲学生就明白了,如“各”“一共”“剩下”等;有些重点词的理解则需要教师通过铺路搭桥,设计针对性练习,内化认知,建构思维,学生才能克服一错再错的问题,就如错例1。

1. 教给判断一倍数和几倍数的方法——谁的几倍,谁就是一倍数。2.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一倍数和几倍数。3. 进行思维训练。设计问题: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64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1)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2)女生应画几个单位长度?男生应画几个单位长度?(3)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个单位长度?(4)请列式解答。4. 适当重复练习,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块。设计问题:男生有20人,是女生的4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人?仍然有一些学生错误地列式为:20×4=80(人),80+20=100(人)。教师帮助这些学生回到原思维模块,进行画线段图,判断一倍数等环节。如果没有建构思维,学生没有原思维模块,只是就题论题,学生对于一类问题就可能“一错再错”。

二、理解关键句,需要训练思维

例如,错例2中的长句“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1)圈,引导学生认真完整地阅读整个句子,把重点词“管理员收的钱”和“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圈起来。(2)问,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管理员收的钱有哪些”,“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和哪些钱相等?(3)说,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说一说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4)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这个句子的意思写出关系式:管理员收的钱=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管理员收的钱=收小轿车的钱+收中巴车的钱。(5)编,让学生模仿这个关键句,编一道同类型题考一考同桌。

三、解决多条件问题,需要设计一条路让学生“跑到目的地”

解决多条件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把多条件问题,分化成两两组合的单条件问题,设计一条路让学生“跑到目的地”。

例如,教学错例2中的第2个问题时,笔者这样设计。(1)9箱苹果,每箱32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2)8箱梨,每箱35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3)7箱香蕉,每箱4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4)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5)990千克比1吨少多少千克?(6)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用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把这些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行吗?(7)自编一道类似第(6)题的题目,并列式解答。

四、抽象数学思维,需要丰富的具体形象思维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或者通过阅读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3)

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阶段的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内容,笔者确立了《雨巷》的三大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言说,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三是结合背景,赏析作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分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意向含蓄,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是对每个意象进行碎片化解读,不加引导,甚至将主题讲出来,必将使这首诗歌的教学流于形式,以至于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所教某班级,以女生为主。她们热情、情感细腻,平时喜欢诗歌朗读,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缺少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朗诵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创造思维能力更是不足。

基于学情,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突破,紧紧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紧扣一个“闻”字,形成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动态合作课堂”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中找到阅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言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动态合作搭框架,闻“香”寻人增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闻香寻人品雨巷”樯杓扑悸罚通过初闻香、再闻香、品诗道等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经典中阅读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言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和对话中实践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突破。

1.任务清单做引领,合作学习打基础

课前,笔者设计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雨巷》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丁香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初步诵读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

2.诗中寻香设情境,教师朗诵激兴趣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笔者以寻香导入:“生活中我们都爱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闻到花的香味,下面,让老师来朗诵一首关于花香的诗歌,请你来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出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3.朗诵“PK”初闻香,充分诵读品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朗诵“PK”初闻香的活动项目。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朗诵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寻找诗中体现诗人情绪化的词语,为开展小组诵读“PK”赛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通过个人“PK”、小组竞赛、班级诵读等环节,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技巧指导,感悟诗歌节奏美、韵律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笔者还设计了“吟唱”诗歌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吟唱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实现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

4.解读意象再闻香,互动言说抓重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解读意象再闻香。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解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这一环节笔者设置了闻“香”寻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前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首先是再闻香,在朗诵基础上结合诗歌说说诗中的丁香花是什么香味的,提升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接着是寻人,主要是围绕诗中“我”在找谁,循着香味,“我”有没有找到,她最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诗歌要把她描绘成这样一种形象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闻香”和“寻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和主题的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5.合作“闻香”出成果,展示评价促言说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在“闻香寻人”的基础上开展“闻香识人”的小组活动,即在课前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和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基础上,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雨巷意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位神秘人物,诗中为什么选择“丁香”这个意象,而不选择桃花、荷花这样的意象?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和雨巷的特殊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丁香”的真正内涵和象征意义,从而由象入境,真正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主旨,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知道诗歌“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在活动评价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闻香寻人”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提出作品的改进建议,为课后完善小组活动作业做好了准备,同时评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诵读小组和最佳成果展示小组。

6.读诗言志又闻香,品诗悟道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是品诗悟道再闻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适时地将学生引导到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中去。诗人难道仅仅是在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如果不是,他又在寻找什么?结合背景,请说说诗人在寻找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与诗人相似的经历?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有什么收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次对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我们找到了作者内心的答案,而在于每个人都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4)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重难点

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1.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11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的书写按结构进行归类,在写“缀、雅、拙、糊、襟、恍”这6个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窄右宽;“案、薄、蕾、怨”这4个上下结构的字中,要注意“薄”字笔画较多;强调半包围结构“幽”字的笔顺。

2.阅读理解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四幅丁香图,唯美有深意。学生通过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借景抒情

的手法,深切地感受到丁香花的美,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3.表达运用

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丁香花的美,体会了作者的感受。此时,老师挖掘读写结合点,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预习提纲

(1)搜集宗璞的相关介绍和作品。

(2)搜集有关文学作品中赋予花草树木某种品格的材料等。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课件出示: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列举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如落花生、白杨等),为本课的学习预埋伏笔;通过看丁香花,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看似无心,实则有意。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

课件出示: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提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1)学生初读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2)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3)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的第1~3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4~6自然段写的是丁香结。前3个自然段“赏花”,后3个自然段“悟花”。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巧妙地用问题导向,让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言简意赅,单刀直入。学生通过找写“丁香结”的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水到渠成地理清课文脉络。

三、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悟丁香花的特点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街旁的丁香花②城外校园的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可结合课本练习“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进行讲解。

4.赏析描写优美的语句。

课件出示: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紫的丁香花都好看。

学生对比读,了解表达上的不同;把描写丁香的词语做上记号,谈谈表达效果,并试着读出这种效果。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作者描写的角度,在读中懂得能从所读到的内容想开去,想象画面,读懂画意,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老师带领学生准确解读,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写丁香花的部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1.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2.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出示: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二、朗读课文,感悟丁香结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可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

课件出示:

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

课件出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结合“阅读链接”,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闺怨、愁思的诗境中。思考:文章引用诗句的作用?

课件出示: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3)朗读,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丁香一般开在暮春时节,诗人面对美丽易谢的丁香,

便易伤春,说丁香是愁思,而丁香花的花苞便成了诗人眼中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以“丁香结”喻愁思固结不解是一种惯常用法,而本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认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结合实际,感悟人生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这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自身经历,自然能读懂作者,读懂作品,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回顾写法,学表达

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此时学生领略了作者写作的精髓,心中的情感喷薄欲出,抓住身边的事物引起“我对人生的思考”这个读写结合点,表达训练就水到渠成了。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7803

1引言

始建于1965年的益阳市会龙山公园是一个以森林植物为主体,佛教文化为补充的城市公益性公园。2013年8月起公园实施提质改造,第一期工程现已基本完成,第二期工程即将开始,非林地园林绿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就会龙山公园规划新建或提质改造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作一探讨性研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2景观资源概况

会龙山公园总用地面积204.7 hm2,其中林地面积138.6 hm2、占总面积的67.7%,非林地面积66.1 hm2、占总面积的32.3%。在原生植被中以樟树、大叶山矾、杜英、枫香、檫树、蓝果树、南酸枣等优势树种为代表的植被景观,构成了会龙山公园丰富多彩的植被景观斑块[1]。在这次提质改造中,将公园的景观景点作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其中,涉及园林景观建设的区域有广场、游步道两侧、胜地与陵园、湿地、火烧迹地、高压走廊等空间。

2.1新建广场

2.1.1会龙广场

位于卜家冲花香路北侧,是今后会龙山公园的主要入口广场,面积1.7 hm2。

2.1.2秋叶广场

位于石泥山西侧,是会龙山公园西入口广场,也是龙山港片区市民进入公园的主要入口,面积1.35 hm2。

2.2游步道

游步道区域是公园植被配植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区域,其好坏与成败完全取决于是否俨若自然天成。游客接触频繁路段与景点间的植被环境,就是游步道的周边环境。

2.3胜地与陵园

2.3.1裴公亭

位于资江一大桥西南侧,是为纪念唐代名相裴休而建。唐宪宗时裴休晚年遭贬任荆南节度史期间,潜心研究佛家经学,常路经益阳,小住十天半月,在江边结庐读书诵经,后来人们索性在青山云树之中,修了一座楼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读书小住。裴公十分高兴,流连忘返,朗朗的读书诵经声,传说曾引来仙白鹿驻足聆听[3]。

2.3.2白鹿寺和广法寺

白鹿寺位于桥南会龙路北侧,福源寺位于距桥南往西1 km会龙路南侧。这是两个佛教氛围浓郁的佛门境地,是由一位益阳富商捐资修建的佛教公园。

2.3.3何凤山陵园

位于曾士娥烈士墓地南面。2007年,益阳市人民政府在会龙山公园为何凤山修建了陵墓,将其骨灰从美国运回故里安葬,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的何凤山先生,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人,1938~1940年,在任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正值纳粹德国疯狂杀害犹太人,大搞种族灭绝之时,处于国际人道主义立场和对犹太民族的深切同情,不畏,顶住上司压力,给数千犹太人发放了移民中国上海的“生命签证”,使他们逃离虎口,免遭杀害,在国际社会和犹太人中引起强烈反响[4]。

2.4湿地区域

位于三眼塘处,有上下相连、大小不同的3口水塘,面积约0.66 hm2。

2.5火烧迹地

会龙山公园内的迹地主要是花香路沿线,多年连续火烧后形成的火烧迹地。主要生长有金星蕨、狗脊蕨、贯众、蕨、芒萁、翠云草、海金沙、井栏凤尾蕨等蕨类植物,无其它乔木树种,少有灌木生长,面积2.46hm2。

2.6高压走廊

处于高压输电线路下影响的周边范围。

2.7破碎化生境

目前,由于开发活动与城市道路的建设,使会龙山公园山林水系被隔断,造成生境的破碎化,也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这些地段的主要植被为自然生长的杂木林,往往被所谓的景观改造所毁坏。而这些杂木林却是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段。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范怀湘,等:益阳市会龙山公园提质改造工程的景观绿化设计探讨园林与景观

3设计原则、理念与手法

3.1设计原则

3.1.1协同性原则

会龙山公园地带性植被特征明显,植被景观斑块丰富多彩,充分反应出公园林分结构的多样性和植被景观的多样性[1]。所以,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必须使园林景观与原生植被及植被景观尽可能协同一致。同时,还应该与修建性详规的要求协同一致。

3.1.2观赏性原则

植物配植要从植物的观赏性考虑,既要考虑植物自身美(个体美),又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组合美(群体美)和植物与环境的协调美(整体美),还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并进行优化配置,才能使景观绿化向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发展[5]。

3.1.3科普性原则

城市植物公园最大的功能应该是科普性,因为游客看到各种植物后,首先想知道的是它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渴求。因此,要使景观绿化植物和原生植被一样,把它们的观赏性、展示性和科普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3.2设计理念

以植被景观斑块为背景,植物的色彩变化与季节变化为节律,营造丰富多姿的生态景观和康养环境。

3.3设计手法

利用景观生态学、园艺学等学科原理,采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2]。

4设计内容

自然山体以现有的原生植被为基础,完善园内的生态植被,适当补植枫香、木荷等色叶树和落叶树,并对山脚的植物进行色彩添加或镶边处理,以保持山林原味,营造出幽静荫蔽、秋山尽染的景观特色。

4.1广场绿化设计

公园广场是市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6]。

4.1.1会龙广场

(1)设计主题。会龙广场景观绿化的设计主题为――会龙叠趣,绿色空间。

(2)广场性质。广场性质是其绿化指标的决定性因子之一。第一,突出“会龙叠趣,绿色空间”主题,展示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通过园林小品的形式再现历史故事、典故;第三,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传统文化项目和自娱自乐的活动空间。

(3)设计方案。美国人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一书中这样写到:“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面植被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这样就为广场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其设计方案如下。

①主要内容。会龙广场是属于休闲娱乐广场,在总体设计时尽可能加强广场和周围区域的联系,寻求历史和现代元素之间的平衡,使现有的、新增的元素在这个广场中和谐共存[7]。会龙广场应设计供人们欣赏、观赏以及休息的内容:供人们欣赏的――花坛、雕塑、音乐喷泉、水池及园林小品等;供人们休息的――台阶、桌子、坐凳、椅子、廊亭等;供人们活动的――操场、空坪、步行道、游路等;供人们观赏的――树木、竹子、花卉、草本等园林植物;供人们使用的――公共服务以及其它配套的设施设备等。

②配植方式。植物配植方式应考虑广场绿化景观效果的季相性、色彩性、立体性和协调性。其配植方式采取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搭配,多色叶树种相组合,乔、灌、草多层次配植,做到景观效果与园林建筑相协调。

③绿化指标。绿化率是指用于绿化种植的土地面积(垂直投影面积)占场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又称绿化面积比例,是衡量绿地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根据广场性质、地形地势条件和设计要求,广场的绿化率以40.0%~45.0%较为适宜。

④树种配植。一是,树种选择,乔木树种类有樟树、桂花、杜英、荷花玉兰、栾树、银杏、景烈白兰、枫香、合欢等;大灌木类有紫薇、红叶李、樱花、红叶石楠、花石榴、木槿、珊瑚冬青、茶花、龟甲冬青、西府海棠、黄金槐、苏铁、贴梗海棠、丛生竹等,小灌木类有杜鹃、红继木、金叶女贞、金森女贞、月桂、红叶石楠、龟甲冬青、茶梅、小叶十大功劳、大叶栀子、小叶栀子、南天竺、八角金盘、洒金珊瑚、金边黄杨等,草本类有吉祥草、鸢尾、麦冬、葱兰、地栽草花、草皮等。二是,配植比例,乔木树种225株/hm2绿地面积、大灌木675株/hm2绿地面积、小灌木65万株/hm2绿地面积。一般以乔木树种、大灌木、小灌木、草本植物分别占绿地面积的5.0%、15.0%、45.0%、35.0%的比例较为合适。

4.1.2秋叶广场

会龙山公园西面入口处。在石泥山西坡营造一片叶色变化较大的枫香、栾树、黄栌、盐肤木、檫树等秋色叶落叶树种,在入口广场周边点缀配植红枫、槭树、地锦、柿树、马褂木、连香树、无患子等色叶树种,构成一叶知秋、秋叶烂漫的秋色景象。

4.2专类园设计

4.2.1滨水花池

利用三眼塘三口水塘水面,种植多种观赏性荷花、菖蒲、睡莲等乡土水生植物,给水面风景增添色彩,以水的飘逸摇曳为主题,将原有分散的荷塘鱼池贯通一体;沿水两岸设计花圃果园草甸等景观和郁金香等富有色彩变化的宿根花卉,营造出多彩斑斓,烂漫动人的花境特色。

4.2.2樱花道

位于石泥山山脚,益阳市地震台西南侧。现有植被马尾松、樟树、杜英、枫树、檫树等。沿三眼塘步行道西侧带状种植多花色樱花,为会龙山公园增添新景。

4.2.3水杉叠翠

位于三眼塘东侧,现状为经济果木林和蔬菜地。利用耕地,营造水杉叠翠景观,独具景观特色。水杉是一种孑遗植物,但它又是非常普通而不被当地人关注的树种。在平原湖区它们或孤独地伫立在水稻田埂之上,或排列在泥泞不堪的乡间机耕道旁,或成片分布于沼泽湿地和污水横流的水沟渠边。设计通过方格网状分布的树阵,在一个自然的乡土植被景观背景之下,将这种平凡的树种种植在会龙山公园,给它们一个纪念性的场所,重显高贵典雅,水杉独特的个性显露无疑。

4.2.4蔷薇园、木樨园

位于卜家冲东北面山坡火烧迹地,利用山体中下部建设蔷薇园、木樨园。

在山的中下部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带栽植蔷薇科植物,建成蔷薇园。蔷薇科植物我国有51属,1000余种。常见植物有苹果、火棘、山楂、石楠、枇杷、花楸、梨、苹果、棣棠、李、桃、杏、樱花等。

在山的中上部栽植桂花,建成木樨园。桂花又名木樨,常绿灌木或乔木,目前已初步确定桂花品种有32个,分为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4大品系,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

4.3园林景观设计

4.3.1裴公亭

除18株古树和自然生长的个别木荷、樟树、枫香、泡桐、构树外,其余植物均为人工栽植的广玉兰、杜鹃、红继木等园林植物。主要措施是加强古树名木大树的保护,对现有园林植物加强管护和整形修剪,清除非目的树种泡桐、构树。

4.3.2佛教公园

佛教的思想要有所依托,寄托在植物身上,便有了宗教文化色彩[3]。为此,在景观绿化时,尽可能配植与佛学有关的树种和花卉,突出佛教文化核心主题。建筑物周边以层次丰富的半开放植物造景为主,形成疏密有致,灵动雅致的景观效果,配植花卉有丁香、茉莉花、瑞香、忍冬等,周边自然山体在保护原有林木的基础上,在林子的天窗中适当补植一些树种,比如七叶树(菩提树)、法国梧桐(鸠摩罗什树)、银杏、罗汉松、柳树、紫竹等。

4.2.3何凤山陵园

以简洁明快的植物造景为主,营造庄严肃穆的主题。宜增加广玉兰、白玉兰、华山松、竹柏、龙柏等开白色花的乔木和松柏类树木,以及增加各种地被植物,以表示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4.3.4四季花园

处于高压走廊影响范围之内,以观赏性强的整齐度高的色叶和开花植物造景为特色,宜依据等高线呈自然带状和块状种植山茶、蔷薇、桃花、映山红等花灌木,并引导建立共青林、教育林、企业家林、巾帼林等,围合活动空间,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效果。

4.4活动频繁路段与景点的绿化设计

在公园里,游人活动频繁的路段与景点往往成为了破碎化的生境。这些区间的绿化设计,必须摈弃套用城市园林绿化的做法,尽量让游步道与两侧树林的景观融为一体,使人感到先有树后有路,选用的树种及其规格应同路侧的环境特点相协调。景点的植物配植,除尽量考虑切合景点的意境或氛围之外,还应充分考虑游人驻足后的风景透视线以及景观物与树木的尺度关系和色彩关系。在一些重要部位上配植植物切忌随意,而应“斤斤计较”,量体裁衣,勿随意点缀一些不匹配的洋树或城市常用树种。因此,应该在道路两旁以行道树的形式栽植与该路段两边自然分布的相似树种,在路两边的空隙地补植一些乡土阔叶乔木树种。同时,在城乡结合部可保留一些天然的杂木林,以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肖志宏,张新明.益阳市会龙山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6(5): 17~20.

[2]新浪佛学.佛教文化与园林植物[EB/OL].[2013-10-24].http://.cn/intro/basic/2013-10-24/093513778.shtml .

[3]该如何.裴休[EB/OL].[2015-11-19].https:///s?word=%E8%A3%B4%E4%BC%91&tn=site888_3_pg&lm=-1&ssl_s=1&ssl_c=ssl1_153e984581a 2015-11-19.shtml.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基因的本质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其中涉及的有关计算如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题目和遗传基本规律中概率的计算,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一个难点。这部分的解题方法虽然常见于各类教学参考书中,但这些方法多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相关的公式和结论,而不是建立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一旦题目稍显灵活,学生即容易出错。我在教学实践中借鉴思维导图的绘制手段,帮助学生疏通解题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的用图画、代号和连线来表达人的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由于思维导图侧重于思维模式的训练和思路的整理,因此将其应用于解题,有利于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及时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此类问题的再度重演。当然,在解题过程中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简化些,只要能真实反映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即可。

具体做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主题

对于遗传学中的计算题而言,主题往往就是题目要求解答的问题。将确定的主题浓缩成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写在纸上,并用圆圈圈上。

(2)画出分支

大脑围绕主题内容进行思考,同时由纸上的圆圈向外引出若干条短线,将解题所需条件标在每条短线的上方,是为“次主题”。

(3)直达已知

每个“次主题”再建立自己的“次主题”,直到最终扣上已知条件。

(4)着手解题

由最末端的“次主题”入手,步步推理,层层剥皮,求出最终答案。

【例1】已知某基因由99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其控制合成的一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48,那么,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摇?摇)。

A.41?摇 ?摇B.59?摇?摇 C.82?摇 D.100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目,确定主题。题目问的是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即可以此作为主题。接着分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的总分子量/氨基酸分子数,而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多肽分子量+失去水的分子量,因此我们找到次主题氨基酸数、多肽分子量(已知)、失去水的分子量。依此类推,直至扣上已知条件为止。

【答案】D。

【例2】已知某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生成3.0×10-21g的水,那么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多少脱氧核苷酸?(?摇?摇)。

A.612?摇?摇 B.306?摇?摇 C.204?摇 D.606

【解题思路】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水的质量计算出水的分子数?这涉及部分高一化学知识。首先,水的质量除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为水的物质的量,再乘以阿弗加德罗常数就可以求出水的分子数。其次,根据水分子数,可以计算出氨基酸数。最后,根据氨基酸数,可以计算出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

【例3】香豌豆中,只有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才呈红色。一株红花香碗豆与基因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摇?摇)。

A.1/9?摇 ?摇B.1/8?摇?摇C.1/4?摇 ?摇D.1/2

【解题思路】解这道题有两个要点:首先题目要求的是“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红花香豌豆(而不是占全部后代)的比例;其次要知道后代的比例,首先要知道亲代的基因型。依题意,“一株红花香碗豆(C_R_)与基因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3/8=3/4×1/2,亲本的两对等位基因中,一对为杂合子自交,另一对为侧交,故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CcRr自交,后代红花(C_R_)占9/16,其中,纯合子(CCRR)占1/16,故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红花香豌豆的1/9。

亲代C_R_×ccRr3/8C_R_?陴亲代红花香碗豆基因型为CcRr

CcRr自交后代红花(C_R_)占9/16后代纯合红花(CCRR)占1/16?陴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1/9。

【答案】A。

【例4】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I-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摇常?摇染色体上的?摇显?摇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摇常?摇染色体上的?摇隐?摇性遗传病。

……

(4)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摇?摇?摇?摇。

【解题思路】欲知其后代为正常女孩的概率,一般先求出后代患病的概率(较易求出),而这需要先推知III-9与III-10的基因型。由于III-9患乙病(常隐)而不患甲病(常显),其基因型应为aabb;因已知II-7为纯合子(aaBB),故要推断III-10的基因型还须先清楚II-6的基因型。由图可知,I-1、I-2基因型均为AaBb且II-6无病(aaB_),即其基因型是aaBB的概率为1/3,是aaBb的概率为2/3。据此可进一步推出III-10是杂合子(aaBb)的概率为2/3×/1/2=1/3。因此III-9(aabb)与III-10(1/3aaBb)的后代患病(aabb)的概率为1/3×/1/2=1/6,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1/6)×1/2=5/12。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江西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内容。江西服装学院又是以服装和设计为专业特色的院校,服装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江西省,在服装院校,我们该如何开展思政课教学?本文拟以《概论》课作为例举,试从省情、校情结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江西省情中红色资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红色摇篮”。省会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有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还下辖4处八一起义旧址: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花园街2号的旧居)、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和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等。同时,还有革命摇篮井冈山,有红色故都――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所在地瑞金,部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革命遗址和著名古建筑等等。

我院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在教学中,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结合省情,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那么,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江西省红色资源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在讲解《概论》第二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部分时,我在教学设计上会从井冈山的地理位置引入,讲解在1927年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为什么选择到这里开展革命?

我们从地理位置来看井冈山远离城市,交通不便,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可以为红军提供给养等等。

由于我校生源中江西省占了相当部分,学生有的甚至就来自井冈山地区,这样贴近了实际,更容易引导学生思考得出问题结论,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入本土化的教学资源也让那些来自外省的学生更加了解江西的这一革命历史。

(二)《改革开放》与小平小道

“小平小道”坐落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这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从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长1.5公里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这是伟人邓小平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

在讲解《概论》第七章《改革开放》部分时,我会引入这一红色资源来讲解,并在周末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让学生思考在一代伟人在人生低谷时的生活态度,以触发学生的心灵,鼓舞其立志成才,踏实学习。

此外,建立若干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涵盖革命遗址、部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等,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瞻仰,开展相关社会实践,将参与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学生团员、党员的培养计划和考核体系。结合南昌起义这一革命历史事件,我们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到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等地接受革命教育。

实践证明,红资源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上补充了营养,思想上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当中,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将思政课教学与服装和设计专业结合,挖掘教育教学资源

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实际校情,挖掘教学资源。

我校是以服装和设计为专业特色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概论》课教师可以结合校情,将思政课教学与服装和设计结合,挖掘教育教学资源。

(一)思政课教学与服装专业的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章节时,联系我校服装专业,结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来讲解中国元素在服装领域的运用。

教师可以选择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出现第一个画面来讲解中国元素如刺绣、剪纸、青花瓷和水墨画等讲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服装界的影响。

1.刺绣在服装设计中广泛应用在衣服的边缘、裙摆或其它部位,这一中国元素迅速风靡服装界,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魅力尽显。

2.镂空是剪纸艺术最为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虚实结合的元素应用在服装领域使之呈现出一种隐约的神秘和性感的气质。

3.青花瓷元素及中国水墨画元素的运用则是中国传统意境在服装设计中的美学升华。

结合学校实际,使同学们能放眼世界,利于服装这一媒介,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思政课教学与设计专业的结合

在讲解《“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章节时,我们一般会对课本的四节内容进行整合,遵行“理论”――“实践”原则,分成两部分,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在伟大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对港澳区旗区徽的设计,结合我校专业情况,我们会从设计理念的角度,请服装设计班同学思考讨论区旗区徽的设计理念。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设计理念:以红色作为底色,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荆象征着香港的繁荣,红色的背景象征着香港永远背靠祖国。

香港特区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区徽模仿香港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外圈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KONG。

2.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设计理念:澳门状如莲花,古称“莲岛”,莲花也成了澳门的象征。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构成了这朵美丽莲花的三只花瓣。绿色作为底色,象征和平与安宁;五颗呈弧型排列的五角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莲花、大桥和海水,是澳门自然地理和景观的代表,也寄托了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望。

澳门特区区徽是代表澳门的徽章。区徽模仿澳门区旗的设计,内圆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外圆以中文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的葡文名“MACAU”。

这样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8)

为学习发达地区办学经验,探寻学校发展内驱力,2016年12月26-2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千课万人”珠三角小学名校“内涵探寻”综合考察活动。四天时间,辗转广东、深圳、珠海三地,考察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云顶学校,珠海市香洲区香山学校、第十九小学六所名校,看校园、听报告、观课堂,虽行程紧凑,步履匆匆,但名校的办学风采和办学智慧令参观者感慨不已,思绪良多。

一、顶层设计:绘制学校发展特色蓝图

香山学校异地重建以后,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硬件建设,均在香洲区首屈一指,然而该校在全区学生行为规范问卷调查和学科核心能力测试中,却始终居于末游水平,各项测试指标连年低于区标准值,导致生源不断流失,甚至本校教师子女也热衷于选择外校就读。学校发展,曾一度举步维艰。

2012年,张锦荣校长任职以后,正视学校软硬件建设不协调、教育质量提升难以跟上学校规模化的现实,立足于学校地域文化――香山文化,以“芳香校园”建设为蓝图,提出了“创建芳香校园,培养博雅少年”的办学策略,确立了校训“闻香悟道,书山启智”、学校精神“闻香而立,向雅而行”、特色办学目标“学高质雅,德香才芳”、特色教育路径“八香”活动、特色评价体系“芳香班级”……逐步构建了以“办一所最香的学校”为核心办学目标的学校理念识别系统。“闻香向雅”的顶层文化设计,清晰地描绘了学校的发展愿景,凝聚了全体教师的教育理想,鲜明了学校发展的具体路径,明确了学校教育实施的追求和载体。自此,校园格局万象更新,师生容光焕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走上了一条从规范化办学向特色化办学的快速发展道路,从区域薄弱学校一举变成珠海市崭新的现代化“窗口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而顶层设计就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它为学校找“魂”,提炼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它为学校立“心”,确立学校发展的最高目标;它为学校指“路”,落实学校发展的“施工系统”。文德路小学以“文润德泽”为框架;宝玉直实验小学基于“宝石文化”办“闪光教育”;园岭实验小学立志打造一所“微笑的园子”;云顶学校相信“云自天上来,顶从脚下立”,实施阳光理念、精致教育、国际特色的核心战略;香洲区第十九小学创建以“竹文化”“孝心教育”“三棋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顶层设计,绘制了学校发展蓝图,为学校特色发展奠基。

二、校园文化:厚实学校发展精神底蕴

学校是滋润人心的神圣殿堂,教育是培植信念的心灵旅程,学校教育须用一种文化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而这种文化活动,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是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一所学校只有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培育教师对教育的虔诚,才能孕育学生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园岭实验小学通过挖掘“幸福福田”“园岭东部”“园东”“园实”这一组与学校息息相关的名称的内涵,联想到“微风化雨,幸福花开”,提炼出“微风”作为文化意象背后所承载的“田园”(校园),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笑”为核心的学校文化;香洲区第十九小学精心打造“竹文化”,校园有竹景――学校有两片竹林,题有颂竹诗词;活动有竹韵――开展竹韵舞蹈团、竹林话剧社、竹音诵读团、“竹韵竹香”读书节等社团和学校活动;建筑有竹魂――学校主体建筑分别以“卓尔楼”“清风楼”“乐群楼”“虚怀楼”等命名;文德路小学围绕校名“文德”二字做文章,以“文”“德”为文化要素,努力营建文明、高雅、向上的“文润德泽”的校园文化;宝玉直实验小学挖掘校名和毗邻社区光大花园蕴含的文化元素,催生出“闪光教育”,凝炼出“宝石文化”……正是依赖于这样独特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场的打造,才让学校积淀了厚实的精神底蕴,引领师生“有耻且格”,谱写学校发展华章。

校园文化,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坐标体系,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浸入师生骨髓,盈满师生心扉。让笔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云顶学校的校训。在被誉为“特区教育新锐”“新生代民办教育领军人物”的杨坚先生出任云顶学校校长前,该校的校训是“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杨校长认为这样的校训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因过于大众化恐难以被认同,但是学校文化历史又不可轻易背弃,反复斟酌之后,将之修改成“云从天上来,顶自脚下立”,精准地实现了学校文化传承与现实特色的完美融合,成为云顶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让云顶学校成为师生念念不忘的精神家园。

三、儿童立场:丰富学校发展生命气息

杨坚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妈妈喜欢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去逛商场,可是孩子总不乐意,妈妈对此感到很奇怪,直到有一天,妈妈的鞋带松了,蹲下身子系鞋带,站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才看到了让她心痛的画面,原来在这么高的视野里,没有琳琅满目,没有五颜六色,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视角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不站在学生立场,学校教育就只能是大人的“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怎样让学生站到学校的前台?这次考察的六所学校,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几所学校都特别重视校园活动的开展。园岭实验小学每周一次的“微笑之星大舞台”、每学期一次的“微笑节”(戏剧节、体育节、合唱节、趣味运动会、木棉音乐会、开笔礼、校园达人秀、现场书法秀、国学T台秀……),香山学校“春有迎春音乐会、夏有香山合唱节、秋有学科艺术周、冬有十大歌手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德路小学校园面积紧张,没有运动场,前后两个操场都只是两块水泥地,但学校照样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在方形操场上,来回跑操,同样步履铿锵,其乐无穷。

一走进宝玉直实验小学,学校“小领袖”就热情地迎上来,带领来访者参观“校园六景”,为大家讲解学校“宝石”名字的寓意,介绍源远流长的“广彩文化”。在二年级“赤焰琥珀中队”的教室门口,不到七岁的章安泓同学毫不怯场、落落大方地介绍了他们的中队文化。在香洲区第十九小学校歌文化墙边,笔者邀请小导游现场唱一唱校歌,两个学生不仅唱得声情并茂,还给笔者介绍了校歌的含义。香山学校的“香山大道”旁悬挂的是“博雅学生”的照片,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为学校读书节设计的LOGO作品;宝玉直实验小学,水龙头上张贴的是学生手工制作的“节水温馨提示”;在文德路小学、云顶学校、园岭实验小学,经常能看到学生们竞选大队长、校园歌手、微笑之星的海报。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学校,充满了儿童的生命气息,的的确确是儿童心中的理想家园,是儿童无比眷恋的童年乐园。

四、课程建设:提供学校发展持续动力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基蒂(Kaitti)教授说:“学校是失败的教育的‘案发现场’,也是成功的教育的‘精神故乡’。失败的教育与成功的教育的区别就在学校的课程。学校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课程。”由于临近期末,这次考察所观摩的课堂教学,大多为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但在观课现场,学生们的表现仍然能展现出各校课程改革的魅力。文德路小学的国学总结课上,可以看到学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敏捷的表达能力;宝玉直实验小学的粤语音乐课《行花街》上,可以看到学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课堂学习力;香山学校的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环》上,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9)

1 街道景观的要素和特点

影响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因素多种多样,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动态景观以及街道的空间构成要素等等。因此,抓住主要影响要素,控制次要影响要素是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街道连接城市各个功能区域,其特点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①由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街道个性;②由街道本身的特色所形成的街道个性;③由人们的活动方式所形成的街道个性。

2 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实践

2.1 现状分析

目前,街道存在“脏”、“乱”等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很不齐全,比较典型的有标示系统不完善、交通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严重影响街道景观的整体和谐,不利于审美和体验。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可分以下几点: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地域特色受到破坏。

2.2 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秘厚重的藏传佛教。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县境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1],对云南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二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景观风格。香格里拉县拥有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石卡雪山以及藏民家访等独特的人文景观。三是,外来文化入侵。随着香格里拉的逐渐对外开放,外来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多,我们应保持并传承地域文化。

2.3 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工作,旨在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对环境更友善的人地关系[2]。规划设计当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是寻求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和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结合香格里拉县地域实际,笔者认为,在对其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原则:设计遵从自然、设计尊重人、设计尊重本土文化以及保护文化生存的土壤等。

2.4 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手法运用

2.4.1 街道景观保留手法的运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保留”。一是,保留原有村落肌理,适当更新表达形式(图1)。二是,保留原有的农田机理,提高景观利用价值。三是,保留本土元素和文化。举例来说,香格里拉县街道的行道树可以利用高山柳、藏柳以及云南樱花等乡土植物,中间和两侧的绿化带可用本土所特有的灌木类或花卉类植物,辅以少量园林小品作为点缀,形成色块、花带以及花径等绿化形式,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法把主要街道的轴线刻意的引向标志物。

2.4.2 景观元素直接运用。丰富、精致的景观离不开公共设施的设置。包括路灯、座椅、垃圾筒、路标等设施。笔者建议,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可运用景观元素的直接运用与再创造的手法,将藏族门帘上的符号运用到设计中,通过对景观元素的提炼简化,加入到一些细部的设计中以达到与整体环境相协调[3]。

2.4.3 本土文化元素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街道广场设计须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存留于景观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因而文化是街道景观之魂,而街道的小品对体现街道景观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符号,总是能唤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以亲切感,它在向人们传达着历史的文化(图2)。

2.4.4 风格不变形式创新手法的运用。街道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建筑。笔者认为,在对街道两侧建筑设计时,保留能够展现历史风貌的景观元素,吸取旧建筑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实质,提炼出具有藏族特色的元素融入新界面之中,加以表现(图3)。

3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及文化氛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地域实际,从民族、地域中寻找到传承的亮点,恰当地将各种显型的和隐型的文脉符号运用于街道的各景观构成要素中,在新与老之间找到最适合的切入点,使城市的历史注入新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国,高颖,陈玉娟.近邻型风景旅游集镇规划的若干问题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篇(10)

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不断稳固和提升。国际上给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数目,由刚回归时的四个,增加到XX年六月时候的134个,但香港政府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香港游说欧盟给予香港特区护照免签证待遇花了四年时间,说服日本给予免签证待遇更花了七年时间。

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交流继续不断加强。香港居民与内地居民通婚的数目,XX年与1997年相比上升了七倍,而香港女性居民嫁给内地居民的数量十年间上升了八倍。

过去XX年,香港经济结构已明显转型: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XX年的3.5%。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8%上升至87.4%。 在1997—XX年期间,香港所有服务业的净产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2.4%。XX年中,香港就业人数持续从制造业转往经销贸易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XX年),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条航线。

【自然资源和物产】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由于缺乏大河流和湖泊,加上地下水不多,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 ,主要是红衫 、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 ,草地和灌木地占49.8% ,荒地占4.1% ,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 ,鱼塘占2% ,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 、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内地供应。

【香港的交通】

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路。公共运输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铁路、巴士(公共汽车)、小巴(公共小型巴士)、的士(计程车)及渡轮等。其中,铁路是香港最主要公共运输工具,每日载客约412总人次;其次是专营巴士,每日载客约394总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是全球第一个广泛使用电子货币于公共运输的地区。名为八达通的电子车票兼货币系统在XX年的总流通量达1240万张。

香港的巴士大多都是双层巴士。而行驶香港岛北岸的香港电车更是全球唯一使用全两层电车的车队。同样位于港岛的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为世界最长的有盖自动行人电梯系统。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很高,道路总长度有1,938公里,主要由街道、桥梁及隧道等组成8条主要的干线连接香港各地,并于数年内增至10条。而香港的行车方向仍根据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靠左行驶,有别于中国大陆。在香港注册的610,000架车辆当中,有64%是私人载客汽车,而每公里道路有约276辆车辆行走。

除此之外,位于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五繁忙客运的国际机场,是来往欧美以及亚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转机点。香港机场全日24小时运作,每年可处理旅客4 500 总人次及货物300总吨,现在香港国际机场已分阶段进行扩展,满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以及加强对珠江三角洲邻近地区的连接,进一步发展为区内旅客转运中心。

【香港的教育】

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

教育是香港的公共开支中最大的项目之一,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公共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确保学生不会因经济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分为以下几部份:

学前教育:透过私立的幼儿园和幼稚园,为学前儿童提供机会学习与群体相处。

九年免费教育:在全港设立官立或津贴资助中、小学,为全港适龄学童提供六年制小学及三年制初中课程。

高中及预科课程:设立两年制高中(中四、中五),为学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设立两年制预科课程(中六、中七),作为学生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

香港的高等教育及培训

香港的高等教育包括法定大学,法定学院,注册专上学院,职业训练局院校和一般院校。根据香港法理依据,在香港举办专上教育的机构大致上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法定大学:

法定大学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间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大学。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九间法定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公开大学以及最新近的香港树仁大学。

法定学院 :

法定学院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三读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所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学院。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两所法定学院,分别是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教育学院。

注册专上学院:

注册专上学院是指根据《香港法例第320章 专上学院条例》注册的专上学院。而根据该条例注册的专上学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事先批准下,可颁授学位。直至现时为止,香港有二所注册专上学院,分别是明爱徐诚斌学院及珠海学院。

职业训练局院校:

职业训练局院校是指根据《香港法例第1130章 职业训练局条例》成立的职业训练局辖下的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和职业训练局工商资讯学院。

一般院校:

上一篇: 课题实施方案 下一篇: 煤矿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