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8:10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篇(1)

秦皇岛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等一些积极的教育意义,但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仍需教师有目地,有意识的加以甄选和鉴别,吸取当地民间音乐所具有的精华部分选择那些幼儿感兴趣并能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民间音乐,剔除其糟粕,让幼儿更加喜爱对民间音乐的学习,能更好地传承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二)生活化原则

生活化原则是指融入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民间音乐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选择幼儿在现实生活或周围环境中能经历和感受到的,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对于幼儿园来说,应该带着孩子们回归生活,走进生活,为幼儿提供身体体验和充分感受民间音乐的条件和机会,使幼儿在丰富认知体验的基础上能够愉快的唱歌、舞蹈和学习。

(三)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应能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从上面的要求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教育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音乐教育又在其它不同领域他们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所以,在对于秦皇岛民间音乐的筛选应全面关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从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行为到道德,从知识到智力,从生活方面的技能到审美需要。

(四)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的幼儿园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民间音乐教育资源内容的筛选就要根据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充分利用本地区和本园的丰富资源,并在需要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例如:昌黎县和抚宁县的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就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民间音乐特色资源进行不同的选择。

二、秦皇岛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可实际应用的内容

(一)秦皇岛民间舞蹈

秦皇岛民间舞蹈以昌黎地秧歌最为出名,昌黎地秧歌有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是集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昌黎地秧歌的艺术表演其随意性极强,舞蹈也没有固定的套路,表演者能够见景生情,即兴发挥,以其丰富的表情配合身体优美的舞蹈,把秧歌艺术的表演达到了极致,使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除此之外,还有寸子秧歌,它是根据清朝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加工改编而成,秦皇岛的民间舞蹈还有猴打棒、高跷、狮子舞、霸王鞭、龙灯、太平跤等。

(二)秦皇岛民间歌曲

秦皇岛民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传说、劳动号子、抗敌民歌和情歌四大类。演唱的曲调也具有相当浓厚的地方语言色彩,而这些具有地方语言色彩的民歌经过长期流传和不少人的加工润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

(三)秦皇岛民间器乐

秦皇岛的民间鼓乐按乐曲分类可分为秧歌曲、牌子曲、汉吹曲和花史曲四大类。传统的鼓吹乐活动,主要将其用于秧歌伴奏和大型庆贺性集会活动。秦皇岛的昌黎吹歌是一种有特色的鼓吹乐艺术形式,主要是以唢呐吹奏乐曲,伴以一个堂鼓和一个小钹,较大的场面有时还伴有笙、笛、胡琴、管等乐器,昌黎吹歌内容丰富,技艺奥妙,善于表达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现在很多乐曲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

(四)秦皇岛民间戏剧

秦皇岛的民间戏剧有皮影戏和评剧等,具有的演唱特点是掐着喉头发音,这样可以使唱腔声调柔媚,更能扩宽音域。青龙县的影剧剧目有《五峰山》、《万宝阵》等,内容多以惩恶扬善,以古论今为主题。而昌黎皮影艺术中它的念白环节以老U方言为标准,具有很强的昌黎地方语言特色,评剧的前身流传于民间的说唱艺术“莲花落”,且评剧艺术其演唱风格与昌黎民歌的演唱风格极其相近。

三、幼儿园中运用秦皇岛民间音乐进行实践应用的案例描述

笔者将运用秦皇岛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案例研究分析上,选择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挖掘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逐渐完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关于民间音乐教学活动的案例,笔者以其中的一个案例进行描述:

案例一:大班歌唱活动――“昌黎民歌《正对花》”。

昌黎民歌《正对花》原歌词是第一段:“正月里来什么花开呀?正月里来迎春花开呀,迎春花儿开开呀,哥哥呀,妹子啊,哥哥哥哥小哥哥,七不冷登得儿撒,八不冷登得儿撒,一朵一朵连花花儿也是开呀”,第二段的歌词只需将月份改为三月份,花名改为桃花和杏花,其他的歌词部分均不变,其中,歌词部分的“七不冷登得儿撒,八不冷登得儿撒”是属于民歌中的衬词,它并没有更深的含义,只是能够引发学习者对于学习民歌的兴趣与欲望。

活动过程:教师首先通过视频播放出迎春花,桃花杏花等的图片,让孩子们知道这些花儿都是在几月份开放的,整个画面颜色鲜艳,通过视频播放,同时也播放《正对花》的音乐,幼儿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播放出视频后稍加简单的提示关于月份和花儿的关系,教师开始导入活动中。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从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呀

幼儿: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

幼儿:我看到了花的颜色不同

老师:那你们刚才都仔细的看到了花儿对应的数字是几月了吗

幼儿:桃花杏花下面是三月

幼儿:腊梅是十二月

老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看的花朵呢

幼儿:喇叭花,,月季花

老师:小朋友们刚刚讲的都很好,老师也喜欢这些美丽的花儿,而在我们美丽的海滨之城有一首关于花儿的歌曲,你们想听吗?

老师开始播放昌黎民歌《正对花》的伴奏,并示范演唱,让幼儿对歌曲有完整的感悟,之后学唱整首歌曲,在学唱时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一起读出歌词,让幼儿熟悉,歌词的内容经过了简单的改编后变为:“正月里来什么花儿开呀,正月里来迎春花儿开呀,宝贝呀,老师呀,宝贝宝贝小宝贝,七不冷登得儿撒,八不冷登得儿撒,一朵一朵莲花儿也是开呀”。让幼儿在老师的示范中学习演唱,第二段、第三段的歌词部分只是把原来歌词中的‘正月里来’改为‘三月里来’‘十二月里来’,把开花的名称改为‘桃花、杏花和腊梅’通过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月份所开花的种类的不同,在音乐知识方面,能让幼儿感受‘XX’和‘X’的节奏律动,最后,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歌词对歌词进行相应的改编,之后教师还可以加大难度,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创编,使整个民歌教唱活动更加活跃,有趣。

教学活动分析:在这次音乐教育活动的课堂上,笔者认识到民歌的音乐教育活动并不是让幼儿学会唱民歌,而是教师要正确的引领幼儿理解民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选择的民间音乐和作品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进行欣赏创编的,并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将幼儿放在主置上,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力与想象力,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创编民间歌曲,同时在幼儿离园或者是在幼儿户外活动站蒙氏线期间,在本班级播放关于教师改编后录唱的这首民间歌曲,将这首民间歌曲更好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花之歌教案篇(2)

首先,时代距离很远,跨度很大。我国是个诗歌大国,从屈原到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有着数不清的名家大家,更有浩若星辰的名诗名篇,高中课本中录入了很多优秀的诗歌,有的学生喜欢,而有的却让学生喜欢不起来。总体来说,有些诗歌学生还是喜欢的,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进酒》等,学生在这些课堂上能做到朗朗的读书声不绝,课下还会带着情感去读、诵,上课时争相背诵;也有不少让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的诗歌,如《鹏之徙于南冥》《离骚》《湘夫人》等。这些文章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但是距离现在太遥远,字词古涩难懂,学生不感兴趣,而在他们理解不了的情况下(其实老师也不能说他都能深刻地理解古诗歌,这也就不能责怪学生了),竟然还要他们背诵。这样对学生来说,就很不愿意接受了。可是,不背不行。因此,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对诗歌的学习积极性,到最后就丧失了对诗歌的那可怜的兴趣了。其次,教师的一言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万遍,其义自明。诗歌更是如此。诗歌重于诵读。现实情况是很多老师在上诗歌时,就是一言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教室里呼呼流涎地睡。老师诗讲百遍,学生依然困惑。当困惑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学生也就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了,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就减少或者消失了。最后,大大小小的考试毁了中国的诗歌。这话需要补充,确切来说,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减除了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学生一开始是喜爱诗歌的,在他们几岁的时候,甚至是刚会说话不久,都会摇头晃脑地诵读诗歌。那时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体会的,只不过是有的体会的多,有的体会的少,有的深,有的浅……不论什么样情况都是好的,积极的。可是当他们长大了,把随着自己成长而成长的体会呈现在试题答案中时,结局大多就很悲惨。试题答案是标准答案,只要和答案不一样,老师就不敢给分,因为但凡大的考试就是低分,甚至不给分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稍有不同,就只能被判低分,甚至零分。久而久之,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就背答案,背答题格式,背题型。这样下来,一个机器就产生了。机器哪儿会有兴趣呢?

每每看到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的呆板甚至死气沉沉时,我一直试图想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时,将诗歌作品拉入到现代来,或者用现代的方式(如播放视频、歌曲等)来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这不是古老的,而是我们身边可视可感的鲜活的文学形式。如在上柳永的《望海潮》时,就用林志颖的一首歌《新望海潮》导入;上李煜的《虞美人》时,就用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导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看、听的同时,获得了美的享受,更容易将这种对美的追求衍生到诗歌中去。

2.选取一首比较容易欣赏的诗歌,让学生自己诵读,百遍地诵读。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想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这时,不要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田园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勾勒出心中美好的田园生活。再与诗歌中描写的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气象相比较,从而体会陶渊明当时归隐后的喜悦心情。

花之歌教案篇(3)

笔者有幸观摩了全国特级音乐教师王平老师的一节音乐课,感受颇深。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抓住民歌特点,激活民歌教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围绕民歌教学,阐述在民歌教学中从民歌的地域性、方言性和民歌衬词等特点上入手,加之引导、发现、对比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达到在民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了解民族文化,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宝贵民族遗产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一、案例实录

1.教学引导

首先,学生看视频、听宋祖英演唱会。问题:(1)演唱者是谁?(2)地点在哪里?引出江苏民歌“茉莉花”。

2.导入新课

(1)老师弹奏《茉莉花》,学生用“U”音唱一唱,老师再范唱;(2)学生唱歌词,老师讲解气息方法并示范;(3)叫俩学生分别唱并对比评价。师:你认为哪句唱得好?哪一句难唱些?(4)情绪处理后再全歌演唱;(5)欣赏这首歌曲(放音乐、出示歌词);(6)跟着音乐唱一次,老师指挥。

3.参与练习

竖笛配奏。(1)自由练习;(2)跟琴吹奏“茉莉花”;(3)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吹奏。

4.走进江南

师:今天,老师让你们听二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来欣赏,仔细听好啊。

师:这是一首哪里的民歌,除了这首《茉莉花》之外,同学们知道的江苏民歌还有哪些呢?

老师导入新课《拔根芦柴花》。

师:我们江苏的民歌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江浙地区民歌《拔根芦柴花》,曲中透着山野气息,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曲(放音乐、出示歌词)。仔细听老师介绍,学生欣赏音乐讨论歌曲速度、情绪跟琴用“luo”来哼唱歌谱仔细听范唱,能够找出几个扬州方言朗读歌词、掌握扬州方言讨论、自由发言分乐句跟琴学唱自己找难点,用老师的方法把难点解决了,一起讨论应该怎么去唱才能唱准、唱好,跟着琴把难点地方再唱一唱,跟琴完整演唱,男女声分乐句来演唱歌曲加进情绪、速度。

5.新歌教学

(1)歌谱学唱

师: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句一句地来学唱歌谱。

(2)老师范唱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来模唱,注意歌词有什么特点(出示江浙方言)?

(3)唱歌词

先朗读歌词,再分析衬词的作用。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跟以前我们所学的歌曲有点不一样,它的歌词中括号特别多,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

师:原来括号里的叫衬词,这在民歌里面经常出现的,在演唱时不要唱得太响(分乐句来学唱歌词)。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钢琴来一句一句地学唱歌词(找出难点,解决难点)。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有几个地方唱的不是很好(指出)。

师:这种一字多音的地方,同学们唱得不是很好。请同学们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在此基础上,老师想给同学们增加一点点难度,把这首歌曲表现得更好。

师:我们分男女声来演唱这首歌曲。赏听“采茶舞曲”。

师:茶叶是江南的特产之一,现在我们上茶园去看看吧(放音乐、出示歌词)!

6.说一说江南

师:老师要你们在家收集江南的资料,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江南。如小吃、民歌、诗歌。

学生一起吟诵本册语文教材诗歌《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再揭示课题――“走进江南”。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江南之行,在回忆“茉莉花”的芬芳中结束我们的课,同学们下课!

二、案例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培养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音乐理论知识为主,尤其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歌教学,更是担负起了启蒙学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历史责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王老师从民歌的三个主要特点:地域性、方言性、非语意性(即衬词)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民歌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学习部分。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创作的。一般是口头传唱,并不断经过集体加工。它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

1.民歌的艺术魅力――审美

民歌教学在音乐课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多唱,在唱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民歌的美,去感受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民歌的魅力。课程中的理论部分,如民歌(或曲艺)的产生、发展、分类、艺术特点等等,也有结合着具体的作品,形象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理解中消化、吸收,没有死记硬背,把理论知识蕴涵于音乐体验之中。在《茉莉花》教学中,导入完了之后,又用竖笛要学生演奏了几曲《茉莉花》,让学生在竖笛声中体验民歌的美妙,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在演奏中亲身去体验江苏民歌,享受音乐美。加上老师那从容、镇定、极富课堂驾驭能力的举手、投足和手势以及情绪的处理一环一环紧扣,更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除此,老师还注重将语文的课堂知识积累运用到音乐课堂之中,符合学科整合的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2.民歌多姿多彩的原因所在――地域性

德国的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民歌多姿多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地域性。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因此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就较宽广、奔放。江南地区多为小桥流水人家,因此,江南的民歌风格大多柔美、婉转。所以,民歌教学的导入就从民歌的地域所在入手。在《茉莉花》教学中,王老师的导入就是:利用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演唱的“茉莉花”直接导入学习江苏民歌,了解江浙的地域、人情。”“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江南?”学生有的去过,有的在电视里见过,他们都高高地举起手,站起来都自豪而骄傲地介绍着他们的所见所闻。一番介绍以后,大家对江南已不再陌生,再让学生欣赏背景音乐《茉莉花》衬托下的江南景色,一边介绍江南的风土人情,音乐学习的过程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开始了。

3.民歌艺术的精髓所在――方言性

学生用普通话演唱这首民歌并不算困难,但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民歌的方言性是使民歌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正是民歌教学的难点。以前,学生一遇到用方言演唱的民歌就发笑,觉得好难听,有的觉得好怪异。于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王老师充分地运用了对比法――江北方言与浙江越剧方言之间的对比,很大胆地提出让学生很意外的要求,让他们用江北方言演唱《拔根芦柴花》,再用浙江方言演唱《采茶舞曲》。让他们自己感受方言演唱为民歌带来的无限魅力。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感到很新鲜,都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尽管学生用方言唱出了一点,但他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很别扭。同样,老师用湖南方言演唱出来的《一根竹竿容易弯》,他们也分析出失去了原有的柔美与婉转。抓住这一精辟的分析,我抛出问题为什么?此时,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民歌有它的方言性。在这个环节以后,学生普遍地反映民歌用方言演唱真好听,并用心去唱好每一句方言。

4.民歌中无意胜有意的法宝――非语意性

几乎每首民歌中都或多或少有衬词,这是民歌的另一特点即非语意性。而如何让学生发现并知道这是民歌的特点呢?我在教学中用了引导――发现法。课上让学生找《拔根芦柴花》中情绪高涨的地方。由于民歌自身的魅力,学生很快就发现《拔根芦柴花》中有一大段衬词的地方让他们唱得很有劲。在这时,老师并不急于肯定他们,而是问这些衬词都表达了什么意思,引导他们向更深处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一段让你们越唱越有劲呢?”“因为这些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太棒了!一语中的。

在肯定他们的发现后,老师又告诉学生,歌中运用“芦柴花”“芙蓉”“牡丹”“玫瑰”等花名作衬词,既美化了歌曲,又透露出纯朴的乡土气息。在后段拓展知识部分,老师还注重将新课标“音乐与相关文化”集中体现,并有机融合,将江南的风光、人情全部融在整堂课中,渗透在学生心中,初步了解了江南好,怎不忆江南的经典!

三、问题思考

1.教师因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培养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丰富音乐理论知识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挖掘深藏在音乐的奥密,对他们努力的成果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把谈话导入――音乐欣赏――方言学唱――表现歌曲四个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

2.把握好重点,强调作品的风格,唱民歌就是要唱“味道”。能体现出作品风格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方言)、衬词等。在《拔根芦柴花》中,这几个方面在歌曲中产生一种细腻、秀美的艺术效果,它强化了歌曲的欢快、活泼的艺术风格,使之更加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同学们会表现出对民歌的浓厚兴趣,并乐于演唱。

3.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来进行教学,“民族的即全世界的”。对于一些关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知识,我们就更应该运用多种教学途径来进行教学,绝不能忽视,民族的文化,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兴衰,而民歌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让青少年喜欢和热爱民歌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感情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音乐教师共同努力,在民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继承发扬宝贵的民族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花之歌教案篇(4)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

2.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青海!

3.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随课件教师现场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4.介绍花儿会。

5.听一听阿宝演唱的歌曲《花儿与少年》片段。

6.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刚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

7.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剖析与体会

1.老师检查学生课前的查找资料情况,学生准备充分和大家一起交流,但学生的资料和老师课件的介绍过于具体,稍把握不当就成了地理课,而缺乏音乐性。

2.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本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要让学生多次聆听作品,但上面的设计有些单调,听阿宝的演唱后直接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歌曲,如果学生说舞蹈、绘画等答案,老师还是硬要把学生拉到接下来的器乐曲的答案中。老师的问题还要再推敲。

3.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体验、参与不够充分,还可以再进行精细的教学设计,好好推敲每一个问题,既考虑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又要兼顾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欣赏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1.老师手风琴演奏《四季调》音乐,学生拍手走进教室。

2.同学们刚才听着音乐拍手走进教室,老师再演奏一遍音乐主题你再听一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3.有同学听过这段音乐吗,你是在哪里听到的?

4.大家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听老师来介绍。这段音乐就是青海民歌《四季调》的旋律,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去青海,欣赏那里的民歌。当地的人们知道我们要去做客可高兴啦,邀请咱们参加他们的聚会,你想不想去呀,是什么聚会呢?(出示幻灯片)

5.原来是山坡上的“花儿会”,这里的花儿不是指普通的花朵,而是指我国民歌中山歌的一种,“花儿会”就是演唱山歌的聚会,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视频)

6.花儿会上的歌声给你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用方言演唱有当地的特点。很淳朴、自然、热闹。老师:人们唱起花儿声调既高亢嘹亮,又委婉动听。

7.花儿会上人们唱起许多山歌,但他们最爱唱的还是《四季调》的歌声,就连歌唱家们在舞台上也喜欢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听一听由吕薇、吕继宏演唱的《四季调》,大家边听边轻轻拍手,歌曲是几拍子的?

8.老师贴两朵花,看两朵花有什么区别?(大小不同,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9.用LA哼唱旋律,唱出两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10.大家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2/4拍,你准备怎么表现?

11.再次随钢琴用LA哼唱旋律,加上你喜欢的方式。

12.大家轻声哼唱歌曲前两句,看老师怎样为歌曲加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老师加了声势,一起做一做腿腿|手手响指|

13.老师弹琴里圈同学用LA哼唱旋律,外圈同学做声势。

[欣赏《花儿与少年》]

1.《四季调》的旋律人们太喜欢它了,作曲家吕冰根据他的旋律创编一首新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想不想听?在青海花儿是指姑娘,少年指小伙子,听音乐中《四季调》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分别在音乐的什么位置?

2.出现两次,开头和结尾。老师贴结尾的花。

3.听老师演奏中间部分,轻轻拍手,仔细听音乐还是两拍子的吗?

4.变成三拍子,情绪上更抒情优美,老师贴中间部分的三朵花。三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乐曲的结构是ABA三段体结构。乐曲中各段落拍号的变化随之带来了情绪上的变化。

……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通过前后两次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发现第二种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中我采用多种欣赏手段,如观看花儿会视频、分段欣赏、全曲欣赏、边听边议、用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不同聆听中加深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乐曲分段,并且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变换拍子在这首乐曲中的表现效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乐曲,学生学得主动更积极!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中年级的孩子。

花之歌教案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音乐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歌曲《海》

教学目标:正确演唱歌曲《海》,感受并表现其抒情优美的情绪。

第一种教法:

1. 听“海”。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放海浪声)

2. 看“海”与画“海”。教师:把看到的海画在白纸上。(放《海》的伴奏音乐)

3. 演“海”。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大海?下面我们分三大组表现海浪。(放海浪声)。

4. 唱“海”。教师:老师看到了美丽的浪花,能不能让我听见优美的歌声呢?直接用“lu”和歌词演唱全曲。?眼因没有做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及聆听歌曲旋律的梯度铺设,学生怎么也唱不齐、唱不准。?演

第二种教法:

1. 听“海”。教师: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新地方,谁听出来了请举手悄悄告诉老师。(放海浪声)

2. 看“海”。教师:老师请大家看海的方式有些奇怪,不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和心灵去“看”。听完以后要告诉我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放《海》的伴奏音乐) 学生:很美的;平静的;脾气很好的;温柔的……

3. 演“海”。教师:老师想把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把我们的教室变成温柔平静的大海,大家愿意吧?(1)随音乐表演。师:请每朵浪花坐在位置上把手伸开来,随音乐用不同手势掀起姿态各异的美丽的浪花。(继续放《海》的伴奏音乐,在教师的点拨鼓励下,教室真的成了温柔的海洋。)(2)随音乐添加海里的景物。师:温柔平静的海面上什么都没有吗?看!那是什么鸟儿?(海鸥、海燕等)海里还游着各种各样的(鱼)?海面上还有行驶的(船)!(继续放伴奏音乐)师生共同演绎美丽的大海。

4. 唱“海”。师:多美丽的大海啊!音乐家叔叔看小朋友这么喜欢大海,特意为我们写了两段歌词,那就让我们写在浪花上吧!(1)朗读歌词,并用动作解释生词―――掀起、广阔。搞懂歌词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大海,是静的还是闹的?(2)把握好情绪后用“m”及歌词正确演唱。?眼在多次有意识聆听的基础上,学生轻松学会了歌曲?演(3)小组合作,表演唱。

案例分析

两种教法均采用了开放而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师力图通过听、看、演、唱等不同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但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第一种教法注重了形式的开放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使教学结果显得不尽如人意;第二种教法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形式开放的教学,使音乐课堂始终处于音、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达成目标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形式开放的音乐教学赞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如果再加上“善于因时、因师、因生、因情地运用各种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这句话,我以为这才是成功的音乐教学之含义所在。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重形式轻目标的错误教学倾向,才能使音乐课堂充满精彩。

案例描述

教学公开课《火车开啦》的第二个环节是处理歌曲的力度变化。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听一遍完整的歌曲,再重点体会火车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学生们很快就感受到了。

学生:“我认为声音应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地变化。”?眼这可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演

教师:“你很聪明,能不能想一种具体的方法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

教师让一位男孩用呜呜声模拟火车从远方缓缓驶来又驶向远方的效果。声音由小变大,最后又变小。教师又引导学生:“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现这种声音的变化吗?记得要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

学生:“可以用跺脚的方式制造声音;也可击打课桌椅发出声音;可用增减人数的方法获得力度的变化。”

教师:“好的,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表现声音力度变化的有效方法,这比知道标准答案重要得多。”

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满足于浅显的目标,而是挖掘更深层次的隐性目标。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说出标准答案后按照既定教学内容继续往下走,而本文中的教师却当机立断选择了对这个内容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并灵活地向学生质疑各种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敢想敢试。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对目标达成作了一次极为生动的阐释。试想:要是我们的教师在平日的音乐教学中都能像该教师一样深入浅出地达成目标,并努力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不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隐性目标的长远体现吗?!这是否也给我们每位音乐教师一个提示:精彩就在于善于把握时机给自己找“麻烦”?!

如何处理音乐教学中形式开放和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呢?

花之歌教案篇(6)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作为一名天才诗人,在不到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作。1819年,作者曾因1818年发表的神话诗《恩底弥翁》,而遭受着当时评论家的攻讦,在思想上情感上甚至生活上都处于困难时期,但这段时期也正是作者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济慈创作出了被评论家认为是他最优秀也最成熟的文学作品——诗颂。从济慈的大部分颂诗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所提出的著名的美学理论,即“消极能力”,“就是诗人在创作时应忘却自己的存在,完全沉浸在对诗歌主题的感受中,接受一切神秘与不可知的事物而不刨根问底”李公照,高继海《新编英国文学教程》,第261页。当时,作者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个希腊古瓮,于是产生了联想,并完全沉浸在这个瓮的美丽之中,创出了这首优美的诗作。在这个古瓮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情感与“美即真,真即美”的美学思想,以及表达了艺术的永恒和人生短暂的矛盾思想。

歌曲《青花瓷》是2008年中国春晚上由歌手周杰伦演绎的新曲,作词者为中国台湾的文人方文山。他通过始产于中国唐代的一种瓷器——青花瓷——这样一种代表了古代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品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歌曲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唯美的画面与情感让这首曲子与诗歌《古瓮颂》产生了可比性与共同点。笔者从二者存在的可比性、相异性与共同性的角度出发,旨在阐述:文学艺术之内涵不仅具有相通性,而且它们所体现的美感、文化与艺术也不会静止于一个时刻、一个地点而不传承的,犹如一条小溪,不停地在潺潺流动。

无论我们处在作品外部,以远观或宏观的角度从整体出发,还是作为读者进入作品的内部,把自己沉浸到诗和歌曲中,与每一句诗行、每一句歌词进行交流,从二者所引起的感受,即从欣赏或者说读者反映的角度,都可以了解到这两部作品分别蕴含着形式上的差异和文化内涵上共通之处。

首先,在古代,不管是西方还是在中国,诗乐舞三者皆不分家,他们一般都会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当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逐渐分离,作为一种单一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分离倒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充分地发展。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即摒弃了乐舞,仅采用诗歌的形式。而《青花瓷》则摒弃了诗舞,仅采用乐的形式,二者虽均只采用了一种艺术形式,但二者体现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的力量却毫不逊色,从前者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和后者在现代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即可看出这一点。

诗歌《希腊古瓮颂》主要以文字作为表现载体,再现了古瓮的形象,使它以文学的形式从古代来到我们的面前。但是歌曲《青花瓷》则是借助声音,采用音乐的形式再现了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古典艺术之美的代表作品——青花瓷的“美丽倩影”。从表面上看,二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文学和音乐同属时间艺术,而古瓮与青花瓷作为艺术品则属于空间艺术,两部作品均使读者在感受时间艺术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副空间艺术的形象。二者均通过空间与时间艺术的融合达到了展现艺术美与体现艺术思想的目的。虽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且描写的对象即瓷器也不同,但所表达的艺术美感却同样强烈和美好,给我们带来美感和艺术的享受。

古瓮和青花瓷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讲,距离我们这个时代都相当的久远,而且二者相对于对方而言也是这样。但是,在《希腊古瓮颂》中,时间艺术诗歌通过空间艺术古瓮的引发,而《青花瓷》中,时间艺术歌曲通过空间艺术青花瓷的引发而产生出来,是因为文学与其他艺术在创作灵感上可以相互孕育与启发。使两个作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他们的想象把他们带到了我们面前,使两种艺术品同时出在同一时空中。这不仅说明了在诗歌和音乐之间即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亲缘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无论中西,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均有这样一种强大的传承力量。他使那些本来在我们想象当中的东西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展现在他们和我们面前。通过古瓮,我们看一幅唯美的画面,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永恒的艺术,而通过青花瓷,我们看到恰恰也正是这些!

从两部作品所描写对象的时代背景上看,二者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古瓮颂》中的古瓮是古希腊的艺术作品,《青花瓷》中的青花瓷则是始于中国唐朝。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现方法。

从《古瓮颂》这部作品的写作方式及情感表现方法上看,古瓮作为古代希腊的文化艺术产品,体现了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的特征:描写事物时的系统性和明晰性,表达情感时的直接性、开放性与外在性。全诗对于瓮的图案描绘从整体上看即体现了系统性与明晰性,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关于瓮的其中一面图案提出了问题,第二、三节对这一面图案进行了详细描写,对前面的问题做了回应。第四段描写了古瓮上另一面图案:祭祀场面,最后一段作者总结了两幅画面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全文在整体上给人叙述的感觉,层层递进。

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开放性和外在性在诗的第二节中有所体现“大胆的恋人啊,你永远亲不到她的嘴,……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将永远美丽”(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其中象“恋人、亲、爱”这些词语的使用明显体现了西方文化直接表达爱情的叙述特征。

青花瓷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使歌曲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在抒发内心情感方面,往往展现出含蓄性及意境性的特点。《青花瓷》的歌词从整体上看主要是描绘了一个意境:词作者把青花瓷上的图案与词中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两种描写融合在一起,乍一看,词语运用不精确,句子也很零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很模糊,无法看清脉络。只有通读全词,才能体会出歌曲的意境,整体性很强。另外,在情感表达上,《古瓮颂》中直白的爱情表达方式与《青花瓷》中的含蓄明显不同,通篇无一个思念之词,却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临摹宋体落款是却惦记着你”“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句中的“等、惦记、惹”字都体现了对心上人朦胧而又浪漫的爱情。

从表面上看,二者存在着如此相异的文化背景,使得作者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现形式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若进一步从深层次欣赏,可以看出:首先两部作品都是对古典与历史的回顾与品味,同样以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同样体现了艺术之美。其次浪漫主义诗歌因反对古典主义诗歌强调理性、秩序的创作方法与原则,开始着重抒发情感,济慈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这点看,诗歌《希腊古翁颂》与歌曲《青花瓷》有了基本的共通之处。

作者在再现瓶身图案时,两部作品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济慈在诗歌中除了真实的描述古瓮上的图案之外,还另外加入了自己对图案背后所蕴含的事件的想象与虚构,如在诗歌的第一节作者就古瓮上的图案产生了疑问和联想“你讲述的是什么绿叶饰缘的传说,是关于神仙,凡人,或二者都是?是在阿卡狄山谷或在胜地潭坡?这是什么神或人?什么姑娘不愿意?疯狂的追求什么?逃避什么争斗?这是什么笛子和手鼓?为什么这般欣喜?”(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在第四节中,诗人在开端真实的再现了祭祀的画面之后,接着从祭祀场面就联想到一个古朴、宁静的小镇“从什么河畔、或海边的小镇,会傍山建筑的宁静的小城堡,涌出这批村民,在这虔诚的大清早?小镇啊,你的街道将永远寂静,没有一个人灵能够返回,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荒凉静寂。”(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这些想象对画面再现的滋扰,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有评论家认为“济慈在颂诗中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美丽世界,这与那个时代丑恶的现实相对立。作为一名诗人它独特的感受力使他能最大限度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出色的想象力使他可以通过有声的音乐与词语刻画把所产生的感觉转化成具有永恒之美的可见意象”。(张定铨,吴钢,《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第199页)由此可见,想象是济慈创做诗歌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歌曲《青花瓷》则只是纯粹如实地描写瓷器上的图案,且笔墨使用较少,仅仅“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是却惦记着你”(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四句,其中也不掺杂作词者对此艺术品的主观想象。

尽管二者在图案再现的形式上存在着不同,但是若从所描绘的图案内容来看,则都体现了艺术品所处国家及时代的文化特色,古瓮上的“风笛、鼓铙、希腊古老的传说:敦陂或阿卡狄、祭祀的场景”这些都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和体现。而青花瓷上的“青花、牡丹、釉色、仕女、汉隶、锦鲤、宋体”这些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体现。作者在创作一首诗歌或歌曲的同时,也赋予了他的作品以自己国家独有的文化和生命。这正是文学艺术内涵的共通性:无论是诗歌还是音乐,不管什么样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体现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而且它们对自己所要体现的有着同样强烈的表现力量。

在措辞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上,两部作品也存在形式上的差异。《希腊古瓮颂》中的古瓮给人一种厚重的印象,因此,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措辞就让读者对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与艺术美产生一种永恒坚定的感觉。而《青花瓷》与此相比则相对体现了中国江南那种清新婉约的风格。比如:二者在表达爱情方面就有明显区别,前者体现了爱情的永恒,如诗的第二、三节中:“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将永远秀丽!”“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中词语“永远”的使用。后者展现的爱情则显现出淡淡的哀伤、思念和朦胧感,如“你的美一缕飘散,去了我去不了的地方”“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虽角度不同,但首先二者在主题上同样揭示了自古以来中外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讴歌的永恒话题:爱情,且这种无法实现的令人遗憾的爱情均更能给人一种难得、值得珍惜的感觉。

其次,二者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修辞手法,但达到的目的却相同。《古瓮颂》中运用拟人手法,如诗的第五节中“优美的姿态……你呀,沉默的形体,嘲笑我们的荒唐”(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中“姿态”、“嘲笑”词语的使用,赋予了古瓮这件艺术品以生命。后者则较多运用比喻,如“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中,分别把心上人比作青花瓷,把秘密比作绣花针的落地般细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修辞存在着一种共通性,它们的使用目的都是赋予静态的图案以动感,使一副副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成为各种动态的生活。使作者描写的艺术品如同活生生的人物一般一下子活了起来,以一种立体的感觉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动态感的产生对静态图案的描绘起到的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作品增强了对其主题:爱情的艺术表现力。

作为阅读者,笔者在欣赏这两部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首诗,听到的也不仅仅只是一首歌曲,同时还在心中勾勒出了两幅唯美的画面。济慈的诗歌《古瓮颂》与歌曲《青花瓷》,虽然二者的表现载体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会因这些不同而有丝毫的珊减,也完全不会让读者产生某一种文学形式有表达不准确或不明朗的感觉,这也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的共通性使他们所要表达的一切均同样的强烈,也同样拥有让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力量。它们所体现的共通的艺术与古典之美,共通的音乐美、情感美、图画美、诗的韵律之美、歌曲在反复吟唱之中的旋律之美与诗歌所蕴含的潜在文化内涵之美在中西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借鉴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李公照,高继海,《新编英国文学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第261页.

花之歌教案篇(7)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快餐文化及高考导向等因素影响颇大,从家长到学生,从学校到个人,有诸多急功近利的因素。比如很多人以为诗歌板块难度颇大分值不大提高又不快,与其因小失大,不如花力气于所谓的“有用”板块,诗歌教学因而门庭冷落处境尴尬。

加上江苏高考采用3+2模式,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导致部分教师忙于应对课务,疏于自身语文素养的维护提升,陷身诗歌理性与空洞的说教中而不自知。为教而教,应试而试,诗歌教学的课堂被程式化成一潭没有审美情趣和创新涟漪的死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本应是有着一道道精美佳肴的满汉全席,现在却让学生食之无味甚至倒胃,课本沦为仅是名句默写的载体,这样的诗歌教学其有效性从何谈起?可叹可悲!

语文本质的要求是张扬人文精神,有效的诗歌教学应传承诗性文化。如何让诗歌教学活色生香?作为奋斗于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努力探究摸索,且走且吟,期盼踩出一条坚实的实践之路。

一、预设有法

诗歌因其文本凝炼蕴藉的特殊性,课前预设时需深入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预估学生的审美心理与需求,研读并整合教材,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来。

1.储备充分了解

有限的课时里追求教学的高效,势必要求教师上课前对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需要有所了解,了解他们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如已学过的诗词篇目、掌握了的赏读手法、学诗的最大障碍及内心最大期盼等。教师做到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衔接好新旧,架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比如,笔者初上高适的《燕歌行》时,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未知,设计了两课时,把较多时间用于字面疏通上,结果既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又拖沓低效。后来再上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做到大意了然、难点划出,并将未知的问题在课前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略讲已知,重点分析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整节课学生一直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诊断并分析学生情况,方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2.教材有效整合

《唐诗宋词选读》共辑录唐诗31首及宋词32首, 其中39首要求精读,篇目众多。若以时代为序逐篇单独教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笔者尝试以作品题材或风格等方面整合教材归类编排,便于教学时开展比较鉴赏,达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效果。如把《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整合成“离别诗”专题;而“咏史怀古诗”专题则有《滕王阁》、《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其五》、《西塞山怀古》等。

再如学习杜诗时,顺着他人生经历的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期、困守长安期、陷贼为官期及漂泊西南期,把教材原本顺序为《兵车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的篇目调整为《兵车行》(751年)《客至》(761年)《旅夜书怀》(764年)《咏怀古迹》(766年),并结合初中已学的《望岳》(736年)和《春望》(756年)两篇,为让学生更形象体会杜甫是怎样因时代变化而由胸怀大志乐观自信而变得忧国忧民沉郁悲愤的。

3.学案精心设计

充分的自主学习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需在精心设计学案上下功夫。

以整合后的边塞诗为例,学案设计如下:(一)预习学案,内容包括边塞诗专题解说、常见意象、主要思想内容及解题技巧。(二)课堂学案:个人独立完成课本篇目学案《从军行》、《燕歌行》,小组讨论完成《兵车行》的鉴赏,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老师对困难之处进行点拨,合作完成拓展训练柳中庸《征人怨》和王昌龄《塞下曲》。(三)拓展学案:总结鉴赏方法,以陆游的《诉衷情》、陈羽的《从军行》和马戴的《出塞》来实战演练,通过层层活动,消除学生学习边塞诗的盲点,有效地达成了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预设都能很完美地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因此及时的反思与修改教学设计很有必要。笔者所在学校有“一课一思”的备课要求,个人觉得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

二、生成有味

再得法的预设亦非万全良药,课堂开展是教学的重心所在。它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战斗”,离不开学生的全员驱动。教得有章有味与学得主动有趣二者完美结合,方能形成磁场产生合力效应来。

笔者任教学校是一所农村孩子居多的县级四星高中,学生中能课上认真记老师所讲、课后机械背诵记忆的多,但真正喜好古诗词而主动学习的少,个性意识和自主参与度也有所欠缺。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灵动而有效的课堂,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量。

1.凸显个性,诗意解读,提升课堂掌控度

诗歌教学中,教师自身若热爱诗词有深厚文化底蕴固然是好,但若不是,也只要坚持个性,扬长避弱,一样能上出自己的风格,构建适合自己主导的诗意课堂。

例如课堂之上,长于朗诵之师,可示范吟咏感受音韵体味情感;喜好摄影之师,可图文并茂调动视听营构情境;颇有才思之师,可品味咀嚼推敲词句指导再创;幽默风趣之师可设悬激趣,平和谨严之师可置疑深思,朴实内敛之师可引学生静心体味,睿智犀利之师可领学生评比古今……教师个性意识越强,越有激情与创造力来掌控课堂,敦促诗歌教学的有效推进。

再如,初上《唐诗宋词选读》,就迎来长诗《春江花月夜》,历年来学生难学难背的反馈不绝于耳。教师若停留于强调此乃“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学生未必甘心“卖帐”。笔者在细读全诗后发现了一组有趣的数字,于是课上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春江花月夜》何以能‘孤篇盖全唐’?老师有个惊人发现,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看全诗出现了几次‘月’?”

“15次!”

“那意味着什么?”

心领神会,齐答之:“十五月圆。”

“‘江’出现了12次,又有什么含义?”

一学生解读:“一年有十二个月,江水月月奔腾不息。”

随后,学生主动发现:“老师,‘春’出现了4次,那就是一年四季;“花”出现两次,那就是意味着花开与花落。”

师总结:“原来不经意的数字背后,有着诗人独运的匠心,难怪这江月能照耀千古,这孤篇能盖过全唐啊。”

2.注重参与,平等对话,激励课堂投入度

唐诗宋词的教学课堂,应是一个注重个性化赏读的诗意课堂。正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关注学生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上。教师需要以注重参与,平等对话的理念来引领,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投入。

如因朦胧诗人李商隐其诗歌主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上《无题》(相见时难)时,回顾所学《锦瑟》之悼亡说、令狐青衣说、自伤身世说及纯粹咏瑟说等就主题指导学生展开探讨。最终形成答案:一是爱情说,写出了男女双方相见的不易,遭受外力阻挠而分手的无奈;二是“上书令狐”说,是诗人向当时权贵乞怜的阿谀之词;三是阐明人生哲理,抒发自己面对逆境的态度……学生参与进来平等对话多元解读的过程,正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加深的过程,所以,即使有学生出现“误读”,像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是消极思想的流露,杜甫的《咏怀古迹》是赞扬王昭君对各民族团结的贡献等,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个体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尊重,而后在赏读思辩培养共识。

又如今年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正值雅安七级地震,与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因此设计了“人生无常,感伤一路行走的忧伤”环节,追忆生命中那些温暖过自己又消逝在无情岁月里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走进苏轼的亡妻之痛,将真实的生命感动融入词作诵读之中。这堂课上,笔者几度因学生的真情发言而红了眼眶,这种课堂效果相信是再透彻的手法剖析、再前卫的理念引导都无法企及的。

三、拓展有择

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有效的拓展衔接了课堂内外,正如海绵的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将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打造得有血有肉。只是必须记得要有所择地拓展。

1.紧扣文本,重点拓展

纵观整本《唐诗宋词选读》,李杜苏辛是重点。正如淮南中学袁夫石所云,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要结合《蜀道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读《兵车行》要联系《石壕吏》《新婚别》,体味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须探究章氏原词《水龙吟》,鉴赏稼轩词得延引《白雨斋词话》和《艺概》,以增加知识储备,向纵深探究。

2.注重实际,强化迁移

比如在上苏轼的《江城子》一词时,为加深学生对原诗作的理解感悟,笔者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苏轼对妻子诉说 “凄凉”。目的通过仿写这一手段,变把课内的“用”延伸拓展为课外的“用”,学会知识的迁移。学生习作相当出彩:“我以为,十年的时间已经很长/长到我能够把你,把你遗忘/可昨日被雨淋湿的那梦一场/却轻易地戳穿了我的忧伤/原来,这十年的时光/只是把我的思念冲刷得越发明亮/我依然记得,那一天,临窗梳妆/我为你贴上的,那最后一抹花黄。”

3.立足本土,活动激趣

笔者所在地吴江,是江南胜地文化名城。借着学习《唐诗宋词选读》的东风,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唐诗宋词里的美吴江”的研究性学习。如赵嘏的《长安晚秋》中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吴江古名“鲈乡”,莼菜羹、鲈鱼脍正是家乡美味;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正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而松陵垂虹桥更留有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的动人故事……立足本土,联系名人名胜,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更深入地鉴赏古诗词,感受家乡浓厚文化气息。

当然,不同学生知识储备、性格兴趣等亦不同,故有效的拓展延伸需考虑学生实际,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注重个性,因材施教,方能知识的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点燃思维的火花,走进古典诗词教学,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借着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采撷到的片片,在有效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参考书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肖成全.有效教学[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花之歌教案篇(8)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多了解一些掌故知识,不但能开阔视野,而且有助于答题。

【例1】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半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魏晋名臣羊祜是蔡文姬的外孙,后人以“蔡家亲”借指表亲。

问题:诗题首冠一个“喜”字,作者是怎样表现“喜”的?

参考答案:这里要注意诗中的反衬手法。诗人自身处境孤苦,外弟的来访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从侧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

从答案看,诗后的注释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如果不点名“蔡家亲”即指外弟这样的表亲,恐怕有学生会纠结于卢姓外弟与蔡姓亲戚之间的关系。而有了这个注释,学生就会了解典故,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有所收获。

【例2】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注】相传楚王喜欢细腰女子,宫女为迎合他,而多有饿死。

问题:试简要分析作者借“柳”表达出的感情。

参考答案:第一、第二句尽写垂柳之美,第三、第四句笔锋一转,联想到典故,托物寄情,巧妙地讽刺了世人窥探皇帝意向,逢迎谄媚的丑恶现象。

离开了注释,学生容易将诗歌的感情误读为对柳树姿态的赞美,毕竟“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妙印象已深入人心。而有了诗后注释“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提醒,能使学生对诗歌做出到位的解读。

二、知人论世,把握全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诗歌教学提出了要求: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而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对理解诗歌很有帮助,这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3】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杜甫历经离乱,开始有了安身之处,即成都草堂。春暖花开,杜甫独自散步江边,写下本诗。

问题: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歌自然多是“沉郁顿挫”的风格。还好有了诗后注释,于是拨云见日,这首诗只是作者表达纯粹的喜悦这么简单。

【例4】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主张改革而被削职为民,于苏州建沧浪亭,隐居不仕,本诗作于此时。

问题:你认为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表面看,诗中写的是闲情。但是有了文后的注释,就会明白:原来,这是压抑着痛苦的闲适。不发牢骚不等于真的放开一切,静谧的环境,看似诗人有宠辱皆忘的淡泊,但是实际上只是诗人痛苦的克制压抑自己而已。

三、关注细节,赢得成功

诗歌鉴赏分值虽小,但涵盖的内容却不少。学生要想得高分,就必须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诗歌,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线索,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努力让答案更加全面、完整才行。

【例5】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免。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题: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第一、第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景色可以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第三、第四句写了作者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鸣叫中关上门,世态炎凉,冰冷入骨。

通常学生会落入“寂寞之感”“惆怅之心”的窠臼,没有关注到诗人处境的变化,于是“世态炎凉”这个得分点很容易被忽视,而不全面的回答自然影响到得分。“张罗地”并不难解,而注释里特别提到,自有其用意。

【例6】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潼关,杜甫身陷贼营在长安所作。

问题: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自己的离愁和对妻子的思念”这点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在注释中特别强调了诗人思家而不得归是因为陷敌,于是诗中除了有小家情结,还有一个更大的牵念――对国事的关心,憎恨离乱。

四、前后照应,相得益彰

诗歌试题中,本就有题目、意象、关键词等内容暗示着答案,学生在答题时再结合相关注释,通过前后照应来理解诗歌,自然就会得到正确答案了。

【例7】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问题:“卧看”二字逗出了怎样的情思?试作简析。

因为诗中有“扑流萤”之说,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宝钗扑蝶”的娇憨,于是把画面理解成为女孩子的少年游戏。可是正确答案却是“如花美眷,流年似水的哀愁感叹”。这基调的全然不同,是为什么呢?首先,这里有“冷”“凉”的反复渲染,清冷的基调并不隐晦。其次,“秋夕之小扇”总有那么多不合时宜。再次,可以看注释:“流萤,即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传说腐草化萤。”“腐草化萤”,暗示了它只出没于冷清幽僻的地方,这为诗文添上了又一抹冷的色调。

【例8】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安史之乱后,唐国力衰弱,宪宗召集大臣商议边塞政策,大臣大多持和亲之论。

花之歌教案篇(9)

喜迎母亲节创意策划方案合集一

活动目标

(1)运用喜欢的图形进行多种简单的装饰 活动。

(2)初步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3)体验为妈妈制作“饼干”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去过蛋糕店或者饼干店。

材料准备:水彩笔、各种形状的白纸、饼干的图案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喜欢的图形进行多种简单的装饰活动。

难点:初步养成有序摆放工具和材料的习惯。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母亲节到了,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给妈妈做一些“饼干”,作为对妈妈的节日祝福!

(2)播放PPT上不同花纹、样式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每一种饼干的形状,以及饼干上面的装饰图案。

2.画“饼干”

(1)幼儿自由画“饼干”。教师观察幼儿使用工具、材料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2)教师以伙伴的身份鼓励幼儿制作样式、 花纹不一样的“饼干”。

3.分享与交流

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饼千”的特别之处。

4.送“饼千”给妈妈

利用下午离园的环节,播放音乐,鼓励幼儿把自己制作的“饼干”送给妈妈,并且祝妈妈节日快乐。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之后和妈妈一起制作“爱心饼干”,第二天来园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相互交换。

喜迎母亲节创意策划方案合集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喜好,并大胆地夸 一夸自己的妈妈。

(2)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喜欢参加有趣的节曰活动,感受节曰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询问过妈妈的职业和喜好。

材料准备:糖果、提前做的小花、温馨的音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地夸一夸自己的妈妈。

活动过程

1.夸一夸自己的妈妈

(1)师:今天是母亲节,是妈妈们的节日。今天,我们把小朋友的妈妈也请到了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祝妈妈们节日快乐我们鼓掌欢迎妈妈的到来,好不好?

(2)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妈妈坐在一起,妈妈负责介绍自己,小朋友负责今一夸自己的妈妈。

师: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棒的。小朋友平时听到表扬会很开心,妈妈们也喜欢被别人夸奖,今天小朋友们就来夸一夸自己的妈妈好不好?可以夸一夸妈妈的衣服、工作和发型。

2.游戏:“喂妈妈吃糖果”

(1)师:请小朋友亲手喂妈妈吃颗糖吧,希望妈妈每天都过得甜甜蜜蜜的。(鼓励小朋友剥糖给妈妈吃)

(2)请个别妈妈说一下感受。

3.游戏:“小花送给妈妈”

(1)师:母亲节呢,一定要给妈妈献花哦!接下来,小朋友要把制作的小花送给妈妈。送的时候,对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引导幼儿 送花的时候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辛苦了”)

(2)幼儿送花给妈妈。

活动延伸

将当天活动的照片粘贴到墙上,这样幼儿每天都可以回忆当时快乐的情景。

喜迎母亲节创意策划方案合集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妈妈的辛苦,知道在生活中要关心妈妈。

2.学习亲切自然地演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妈妈回家之后做的事情。

材料准备:《我的好妈妈》歌曲磁带、幼儿、妈妈上班的视频。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中妈妈的辛苦,知道在生活中要关心妈妈。

难点:学习亲切自然地演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 师:妈妈下班回到家之后,会做什么呢?

(2)师:为什么妈妈回家之后会立刻坐在沙发上休息呢?

2.观看视频

引导幼儿观看妈妈上班的视频,并提问:你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上班时都做什么了?辛苦吗?

3.欣赏歌曲

(1)教师示范唱,并提问:妈妈下班之后, 宝宝对妈妈说了什么话?

(2)教师边演唱边表演动作。

4.幼儿学唱

教师指导幼儿用亲切的声音唱出宝宝对妈妈的关心。

活动延伸

离园的时候,请幼儿表演歌曲给妈妈听。

喜迎母亲节创意策划方案合集四

活动目标

(1)通过给妈妈化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并主动拥抱妈妈表达爱意。

(3)进一步增进与妈妈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在家中听妈妈讲述自己生病的时候是怎么被照顾的。

人员准备:提前给幼儿的妈妈发出参与活动的邀请函。

材料准备:音乐、场地、唇膏、眉笔、腮红。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给妈妈化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难点:能更好地与妈妈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过程

1.诗歌表演,激发对妈妈的爱

师:今天,小朋友的妈妈都来到了幼儿园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让我们朗诵一首《游子吟》来欢迎妈妈们的到来。

2.游戏:我给妈妈化妆

游戏规则:幼儿十人一组,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之内给妈妈化妆,包括涂口红、画眉毛和涂腮红;当音乐响起来之后,妈妈和幼儿一起走上舞台,到舞台中间摆出一个帅气的造型。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和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3. 亲子游戏:拥抱

妈妈站在一条线上,幼儿站在离妈妈十米远的另外一条线上,等到口哨吹响,一起奔向对方,互相拥抱,让幼儿体验到和妈妈拥抱的快乐。

活动延伸

将活动的照片布置在墙上,提醒幼儿回忆当时快乐的情景。

喜迎母亲节创意策划方案合集五

活动目标

(1)清楚地介绍自己妈妈的职业、爱好和特长。

(2)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刻。

(3)对妈妈说一句话,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在家和妈妈聊天,了解妈妈的爱好、特长等;让妈妈讲讲宝宝小时候有趣的事情。

材料准备:请幼儿带一张自己妈妈的照片;纸做的大喇叭;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清楚地介绍自己妈妈的职业、爱好和特长。

难点:对妈妈说一句话,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

活动过程

1.猜猜这是谁的妈妈

师:有一位妈妈长着长长的头发,喜欢穿漂亮的小花裙子,而且最厉害的是能抓小偷,你们猜这是谁的妈妈呢?

2.集体活动:这是我妈妈

(1)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告诉大家你的妈妈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最喜欢做什么。(教师同时展示该幼儿妈妈的照片)

(2)生活经验迁移,启发幼儿回忆和妈妈一起做过的一件最难忘、最快乐的事情,增强爱妈妈的情感。

3.我对妈妈说句话

师:小朋友来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句话。

教师播放PPT,出现某个小朋友的妈妈照片时,这个小朋友就来到前面拿着纸做的大喇叭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配班教师进行录音。

花之歌教案篇(10)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晚唐名相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由此而成。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

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上一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 下一篇: 经验总结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