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5:02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1)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八仙桌缺只脚——摆不平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张果老倒骑驴——背道而驰;不见畜牲面;往后看

张果老骑驴——倒着走

张果老骑毛驴——倒行逆施

铁拐李摆摊——蹩脚货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吹,一个捧;你吹我捧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铁拐李的脚杆——长短不齐;高的高来低的低

铁拐李的脚杆子——高低不平(比喻程度不一样)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铁拐李落难卖跌打药——总会碰到识货人

铁拐李卖跌打药——货真价实

铁拐李跳舞——摆不平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戗(够受的);走险

铁拐李走路——一摇三摆

拜佛走进吕祖(吕洞宾)庙——走错了门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打摆子——占先(颤仙)

吕洞宾讲故事——神话()

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拉着何仙姑叫舅妈——五百年前是一家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2)

??狗,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动物;它不计名利,讲究实干,平时为主人看家护院,或逐猎,或牧羊,或寻物,熬精神,费体力,忠心耿耿,吃的是剩饭,喝的是残汤,毫无怨言,如果有个骨头啃,就会兴奋地摇起尾巴;

??

??狗,是一个通达人情世故的动物,它聪明伶俐,立场坚定,很会理解主人的意图,为逗主人欢心,或打滚,或作揖,危险时刻,还要为主人拚命献身。义犬救主的故事古今中外随处可闻;

??

??狗,活着为人做贡献,死了做奉献。俗话说:狗身都是宝,狗皮可暖身,狗肉可补胃,狗鞭能壮阳。

??

??这样看来,与其他的家畜来比,狗应当是忠诚的代表,义气的化身,应当是人最亲密的伙伴了,应当得到最高的礼遇和奖赏。

??

??事实上并非如此大。

??我查了中国成语词典,狗字打头的成语有28个,除了“狗吠非主”算是对狗一种好的评价外,其他27个成语全是对狗不好的评价。比如:“狗仗人势”说的是狗自己没有本事;“狗咬吕洞宾”说的是狗是非不辨;“狗拿耗子”说的是狗不明职责;“狗急跳墙”说的是狗喜欢冒险不计后果;“狗彘不如”说的是狗品行极端卑劣;等等。

所以,天下最大的冤案不是窦娥,也不是陈世美,而是狗!

??

??为什么狗的百般努力和忠诚却换来人对它如此不好的评价呢?

??我想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狗的外表像狼,血缘与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不亲,线上分,人最恨的动物是狼,那么狗自然也会沾光,所以狗怎么表现也是没有用的,给它个骨头就是最大的奖励了;

??

??二是狗的忠诚有问题,它虽然忠于主人,却过于偏执,比如主人的亲戚来了,它不会识别,也上去咬,当然就得罪了那些亲戚,自然就令主人很不满意了;

??

??三是狗的性格过于顺从,它不是像马那样不高兴就尥蹄子,像牛那样不舒服就四脚钉地不肯前进,而是主人让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任何的条件,使主人没有一点征服的成就感,所以自然就被瞧不起了。

??

??狗年来了,对狗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么,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狗,改变被人瞧不起的命运,怎么办呢?

??我想,狗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

??一、 转变思想观念,从意识上真正与狼断绝关系,同时做好整容工作,在形象上尽量向猩腥靠拢;

??

二、 加强学习,特别是多学习潜规则哲学和心理学,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掌握主人的爱好和社会关系,在具体领悟和执行主人的命令时要灵活;

??

三、 改变以前过于顺从的做法,注意平时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使工作更有主动性,同时,要向牛、马、驴等老大哥们学习,该反抗的时候也要反抗一下,要让主人知道,狗天生不是来让人骂的,是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只是分工不同;

??

??在狗年到来之际,写下此文,目的是希望天下的狗能有个宽容的生存环境,也希望自然中的人与狗和谐相处,使诚实肯干的狗得到公正的评价。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3)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4)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国家语言了解本国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其中,关于动物的词汇和习语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文章就针对汉,德两种语言中对动物的文化内涵赋予不同的含义展开讨论:

一、同一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

动物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会产生相同或近似的联想,由此动物获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狗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它为我们打猎看家,现在它又是许多家庭中的宠物,在很多家庭中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德国人对狗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把狗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因此在两种语言中,涉及到狗的俗语都非常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大致上来说狗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还是比较一致的,虽然它在两国都受到喜爱,但它在两种语言中却都被看作是低贱或卑鄙狡猾的象征。汉语中表现狗低贱的熟语举不胜举:“狗腿子”中德文化差异,“狗咬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群狗党”,“鸡鸣狗盗”等等,表现其卑鄙狡猾的有“不出声的狗才咬人”,“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等等。此外汉语中的“狗”有时还有不识好歹的意思,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德语中也有很多体现狗低贱和狡猾的谚语或惯用语,如“jemanden wie einen Hundbehandeln'(像对待狗一样对待某人一一蔑视地对待某人),' Die freundlichsten Hunde beil?en amschlimmsten.”(友好的狗咬人最凶),'Ein bissiger Hundzeigt dieZahne nicht.(咬人的狗不露牙)。

再如,牛在农业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在机器发明之前,拉车、耕田、推磨等重体力活只能靠它。所以在农业社会,牛被看作是农民家里非常重要的财产。因此牛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财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里的“一个黄牛半个娃”,“喂牛如孝子”都体现出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德语表现牛作为财富的谚语通常都用奶牛(Kuh)这个词,如“Ein Mantel und eine Kuh,deckt viel Armut. '(一件大衣一头奶牛,贫困不再愁)此外,由于牛体形庞大,动作迟缓,而且总是毫无怨言地做着辛劳的工作,所以它在两种语言中又都有愚蠢、反应迟钝的象征意义。如汉语谚语“对牛弹琴,一窍不通”,成语“牛骥同皂”,德语谚语“Man kann von einem Ochsennicht mehr verlangen als ein Stuck Rindfleisch. '(从牛那里我们只能得到牛肉)等等。

还有,驴子这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都是愚蠢的象征,比如德语中“Du Esel l '(你这头驴!)或者“So ein alter Esel j'(真是头老驴子!)都是骂人的话,相当于我们的“你这头蠢驴!”。德语中还有个熟语“die Eselsbrucke'(驴桥)指的是帮助记忆的简便方法,也是源于驴子比较愚蠢的寓意。因为在过河时,马可以一跃而过,而驴则一定需要一座桥。

二、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人很容易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德文化差异,从而赋予它们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

比如:“杜鹃”在中国又被称为“布谷鸟”,由于它的叫声“布谷布谷”提醒人们安排农事,因此农村有“布谷布谷,种粮种谷”的谚语。每年布谷鸟一叫就意味着播种的时候到了,又是一季新收成的开始,人们当然欢迎它。相比之下,德国文学作品及成语中“杜鹃”(Kuckuck)这种鸟的文化形象却不是很固定,它随一定的语境变化有显著的不同含义:(1)在德国古老的传说中,杜鹃鸟是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鸟,它的叫声(一声表示一年)可预测人的寿命,还能告知闺中的少女何时出嫁。歌德在他的《春天的预言家》(《Frühlingsorakel》)称杜鹃鸟为“未卜先知鸟”。(2)由于杜鹃是把自己的蛋卵放在别类鸟巢里来孵化幼鸟,因此杜鹃在德国一些成语里具有了不道德、无情、冷酷的文化形象。(3)由于杜鹃发出的啼鸣声时而很近,似乎就在你的头顶上;时而很远,时而在那一边,时而在这一边,有时使人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因此在16世纪时,杜鹃在德国的一些文学中成了“魔鬼”的代名词,是替代“魔鬼”的委婉语。因此德国人说“Der Kuckuck wei?.”是指“鬼才知道”;“Der Kuckuck soll dich holen!”“真该让鬼把你抓去。”“Zum Kuckuck!”“见鬼去吧!”;“jm einen Kuckuck ins Nestlegen”是“嫁祸于人”之意。

再如:在中国,猴子是机灵、敏捷、灵巧的化身。比如形容某人头脑灵活就是“猴儿精”,小孩子调皮就是很“猴”,虽有嗔怪之意却也饱含疼爱之情。古典名著《西游记》更是把一只石缝里蹦出的猴子演绎为敢作敢为、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可见中国人对猴的喜爱。而在德国猴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它往往是笨蛋、无知之徒的象征。被称作Affe的人一定会大怒,因这是粗话,有“傻”之意。当一个人做了不可思议的疯事时,人们说他“vom Affen gebissen”,“einen Affen haben”居然用来形容人醉醺醺的丑态。

还有,“猫头鹰”(Eule)多为夜间活动,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独特栖息方式,且叫声凄厉,报复心极强,因此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但由于它在欧洲古老传说中是雅典城(Athen)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鸟,因此也被德国人看作智慧博学的化身正因为如此,“Eulen nach Athen tragen”(直译为:把猫头鹰带到雅典去)才是“多此一举”。

三、 不同的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却又相似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下中德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却可能会有相似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不用,但它们的喻义是相似的。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经常用老鼠来表示说到“胆小”,比如 “胆小如鼠”,“抱头鼠窜”等等,而德语的表达却是“ein Angsthase sein”(胆小如“兔”)。

汉语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不然何来“九牛二虎之力”?而德语中却用“Pferd”(马)来表达这个意思,在德语的俗语中“Keine zehn Pferde bringenmich dorthin.”(直译为:十匹马也不能把我拉到那里去。)力量,还例如“Ein sanftes Wort zieht mehr als vier Pferde. '(一句温柔的话胜过四匹马),“wie ein Pferdarbeiten'(像马一样卖力工作)等。

要说“雄壮威猛”,当然非“虎”莫属,在中国文化中它是百兽之王,谁与争锋?“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由此而来。然而在德语中,勇猛威武的却首推“L?we”(狮子),“wie ein L?we k?mpfen”(像雄狮一样勇猛地战斗)

提起“笨拙”,我们想到的是“熊”;而德语却用“Elefant”(象)作比,“sich wie ein Elefant imPorzellanladen benehmen”(直译为:就像大象进了瓷器店;意为“笨手笨脚”。)

通过对比各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本国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ofstede,G.1984.CulturalDimensions i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January,81-98.

2.R?hrin,Lutz.Lexikon dersprachlich w?rtlichen Redensarten[M].1973.

3.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J].《德国研究》,2004, (4)。

4.张晓青,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德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5)

狗主流精神是忠于主人、忠于家庭,是人类可靠的伴侣,有力的助手。在人类有关狗的文化中,也多是这方面赞述。

狗德赞

人们向有“饿犬不嫌主人贫” 、“狗不嫌家贫”之说。“狗奴才”则是谩骂和形容某些人无限孝忠其主的鄙劣品格,不过这又从正面说明了狗的忠诚老实的优良品性。故人们常把诚实孝忠自己的主人比喻为“孝犬马之劳”。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上有天狗天犬可以御凶之说。狗懂人性,有舍生忘死、仗义助人救人之德。古往今来关于狗救人的记载、报道很多。古书《述异记》中曾记载了晋代大文学家陆机养狗之事。说的是,他的一条名叫黄耳的快犬处处陪伴他,一天陆机对爱犬开玩笑说,好久没给家人通信了,你能给我送封信吗?“犬喜,摇尾作声应之”,陆机便把竹信筒套在犬脖子上放它走了。此犬从京城洛阳直奔苏杭,一路上自觅饮食充腹,每过渡口则向渡河人套近乎亲昵,博得人家喜爱便带它上船,“船才近岸,犬即腾上速去。”终于到了陆家,一直等到陆家人看毕书信后又把回信栓在它脖子上,“仍驰还洛,计人行程五旬,犬往返才半月。”真可与今日之警犬相媲美。

狗图腾、狗崇拜

在传说中中国古代曾有“犬戌国”或“狗国”。那是把名叫盘瓠的神犬当作始祖的民族。据记载,商周青铜器图形文字确有以犬作为氏族徽号的。盘瓠的事迹,至今仍广泛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有关创世纪的神话中,并且和汉族所传“开天辟地的氏”极可能是一个人。

“狗”字与“狗”的成语

狗不但在人类进步史上有“特殊贡献”,而且在语言文字的研究史上也有独到价值。《说文解字》中有:“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这句话,使今人探究人类文字起源时受到莫大启迪。郭沫若、唐兰等文字学家在论及“图画文字”、“形象文字”、“文字源于图画”等问题时,往往转引孔子的话为证,可见一斑。

“狗”字组成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也不胜枚举,如“蜀犬吠日”、“狗猛酒酸不售”、“犬马难,鬼魅易”、“画虎不成反类狗”、 “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等,均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表现力、概括力,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狗艺术

狗是人类亲近的朋友,也与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墨客在文学、诗词、书画中对狗或褒或贬或扬或抑都惟妙惟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游人夜归的喜悦心情。“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则是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世外桃源。董必武的“曾闻郑国驱狂狗,莫讶韩升笑沐猴”,则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宽广胸襟。当代文化名人廖沫沙1982年曾写有对联:“鸡鸣天上登仙境;犬吠云中如宝山”。当代楹联家成渤有对联曰:“鸡号德禽,何辞室陋;犬为义畜,不厌家贫”。

古今许多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均把狗描写得活灵活现:

《封神演义》和《宝莲灯》中的哮天犬已是家喻户晓;元代杂剧中有出叫《犬义记》的戏,写的是袁粲家的狗为其家少爷报仇,噬杀狄灵的故事,十分生动有趣。

历代画家笔下的狗,气韵生动,神采飞扬,惹人喜爱。

唐阎立本的《獒犬贡职图》形神兼备;宋人李迪笔下的《天狗》成为传世佳作。

历代文人以狗自喻者更是传为佳话。

如郑板桥刻有“青藤山下走狗”的印章盖在自己的画上。吴伟业在《过淮阴有感》的诗中,自诩为鸡犬:“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齐白石老人出于对朋友的崇敬,也曾有“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题诗。

狗肉该不该吃?世界争论不休

中国人食狗肉由来已久。《周礼・天官・食医》所讲的“六膳”中就有狗肉在内。《礼记・曲礼》篇把狗肉称为“羹献”,用作祭祀宗庙的供品。秦汉以前,屠狗是一种专门的职业,狗肉铺很多。著名的刺客聂政、高渐离,汉高祖刘邦的大将樊烩都是狗屠出身。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记载的64种食品中,狗肉就有三种:“狗苦羹”、“狗巾羹”、“犬肩”。魏晋以后经过五胡十六国的大乱,中原汉族大量南迁,食狗肉之风开始衰落。到南北朝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所记北方食品极为详尽,但其中的狗肉制品只有一种。直到今天,除延边的朝鲜族嗜食狗肉外,就全国而言,吃狗肉之风还是南盛于北。

狗肉属于热性,冬天吃狗肉可滋补强身,对成年人的高血压,顽儿的夜尿症、虚弱病体的健康有良好效果。生狗肉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初加工时需长时间漂洗,一般只要把狗肉先下冷水锅“紧一紧”(行话谓之“焯水”),倒掉汤,清水洗净,即可去掉腥味,煎、炒、烹、炸无往而不利。不过现在大多是酱制,与酱牛肉类似。加工得法的狗肉有一股特别的异香。腌制时,每只缸里十条猪腿要加放一条狗腿,称为“戌腿”或“香腿”。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6)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转贴于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塑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同时,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画卷。英译本《红楼梦》(杨宪益等译,以下简称杨译本)较成功地把原文的风貌展现给了译文读者。然而,由于原作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与缺损。

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际行为。郭建中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主要的任务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现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和介绍《红楼梦》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既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又要保持并传达原文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极其困难的。从传递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杨译本较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杨宪益所说:“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中国文化遗产的问题.还涉及到重视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灵魂,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他们的乐与悲,爱与恨,怜与怨,喜与怒。”E2]由于译者对原文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杨译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文化观念、价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应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中特殊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结构。一般来说.歇后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或两个语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陈述。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语具有幽默、含蓄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用来烘托人物,使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翻译中,杨译本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翻译。

例1:那个宝玉是个‘丈二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们糟蹋。

译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 ohtersbutnoneon 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 hisown loomstopsy-turvy.

此处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来做歇后语(丈二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宝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战斗性。这在他对待丫鬟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斥责。该歇后语的使用。表现出宝玉随和的性格。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用明喻生动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既说明了宝玉的随和个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现了封建制度里森严的等级。这与原文的思想内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

译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 thenovelShuiHu,LiKuiwasa 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 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来做歇后语(李逵负荆——赔不是)。宝钗知道宝黛二人口角,宝玉赔不是;又是黛玉问她听了什么戏,所以才答出这句话来讽刺他们。宝钗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现得一览无遗。同时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李逵最敬爱宋江,宝玉最爱黛玉,得罪了自然会赔不是。译文在翻译中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传达了出来,点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说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关系。

例3: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又是何苦来呢?

译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 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来做歇后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旧时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这里代指婢女。芳官虽然身为优伶,但不亢不卑;赵姨娘变为等级高的奴才后,拿着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从芳官的回答中,我们可体会到封建等级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套译的方法.把歇后语的下半部分进行直译,同时采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语言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在英语表达中没有对应的“梅香”,所以译者采用了具有译文文化色彩的一个俗语“allbirdsofafeather”。同时,英语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从上述几例可看出,杨译本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典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并力求在不损害原文风貌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传递。这种努力,说到底,也是把中国文化里的独特语言现象介绍给译文读者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的工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损

顾嘉祖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态。”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传统观念、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其他的文化因子;这样,在把一种言语文本转化为另外一种言语文本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缺损。下面,再以杨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为例,来看看文化在翻译中的缺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特色信息的缺损,历史文化信息的缺损,社会习俗文化信息的缺损,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损。

例1:我哪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

译文:“I’m incapable ofrunning things.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it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sitck.”

此处的歇后语用了“真”和“针”的谐音,把动宾结构词组“认针”转换成偏正结构形容词,只有在汉语语言里才有这种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把棒槌当作针”本身就是一种很笨的行为,在此照应前面提到的“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充分地表现了她伶牙利齿,反映机敏。在翻译中,作者采取了意译,避开了原文所具有的语言上的特点,只把歇后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虽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人物的谈话内容,但语言特色信息在传递中却缺损了。

例2:好啊!这会子都还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译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台打撒手儿——当看客”。原文中贾琏管理荣国府好比打擂台,要应付各个方面。打擂台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西方有拳击运动与此相似,但文化内容不同。杨译本在处理这个歇后语时,采取了意译,但没有把封建社会这个大“擂台”中独特的中国文化行为传递出来,这样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没有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译文:“You 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 htatfeedsyou.”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8)

【摘要】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被称为“文化大百科全书”。通过谚语能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本文拟从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入手,探讨动物相关谚语表达的背后所映射的中日文化差异。

关键词 谚语;动物相关;文化差异

谚语是人们世代口头相传并流传下来的语句,言简意赅且内容丰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谚语的表达,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而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动物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占谚语总数的7%~8%,而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狗、猫、牛、马、鱼等动物。本文拟从动物谚语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这四种动物——狗、猫、牛、马着手,比较中日同种动物谚语,从而了解中日谚语在表达、使用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1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

1.1 与“狗”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相关谚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围绕狗‘忠诚’本性的表达,比如:犬马之劳;犬马恋主;犬吠非主;而另一类多是:狗眼看人低;恶狗咬人不露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这类多否定、贬义的评价。可见,多为贬义和否定的评价。

(2)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如:「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狗养三日,不忘主人恩);「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狗若乱跑利也碰棒。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犬と猿(狗和猴子。比喻关系不好,水火难容);「犬も食わぬ(连狗也不吃);「犬に論語(给狗讲论语,意指对牛弹琴);「犬の川端歩き(狗在河边走。意指再怎么在河边走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犬の糞(狗粪。代指不干净的东西,表示蔑视);「犬の遠吠え(犬之远吠。比喻虚张声势);「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随主人,猫看家留)等等。与中国谚语相反,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表达中,多是褒义的。

可见,中国有关“狗”的谚语大多数比喻贬义、否定、歧视的含义,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而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正面印象要多于反面的印象。

1.2 与“猫”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与猫相关的谚语,多是以猫狗对比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猫怕过冬,狗怕过夏;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还有一类,如:被烫过的猫,连冷水也怕;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猫打喷嚏天不晴,等等。

(2)日本与猫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猫に鰹節(让猫看守鱼干。意指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可能);「猫も杓子も(有一个算一个);「泥棒猫(比喻暗地里做坏事的人);「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养猫三年恩,三年就忘光);「猫は虎の心を知らず(比喻小人物无法理解大人物的心理);「猫なで声(谄媚声,讨好别人的撒娇声);「猫かぶり(假装老实,隐藏本性);「猫に小判(给猫金币,指对牛弹琴);「小姑一人は猫千匹(一个小姑子堪比一千只猫的麻烦,比喻难对付);「猫の洗いが夕方なら晴れ(猫傍晚洗脸是晴天);「猫が顔を洗うと雨が降る(猫洗脸要下雨)。

由以上可见,中国关于“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把猫看作与狗的忠诚相反的存在,多是贬义的。而日本的与猫相关的谚语,猫被看做是贪吃馋嘴的无用之辈,目不识珠的庸才,或者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其次,与猫相关的谚语在气象谚语方面,日本是要多于中国的。

1.3 与“牛”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牛鼻不冒汗,可能有病患;牛儿常放,膘肥肉壮;牛羊恋坡,天要下雨,等等。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 牛被捉,在于角;人被捉,在于舌。牛老角硬,人老艺精;牛不吃水强按头;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牛耕田,马吃谷;牛头不对马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牛の首を懸けて馬の肉を売る(挂牛头卖马肉)出典《晏子春秋》

「牛の桃林の野に放つ(放牛于桃林之野)出典《周の武王の話》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

「牛が夜中に鳴くのは火事の知らせ(半夜牛叫,家中起火)

「牛が子を生んだ夢を見ると病気になる(梦见牛生犊,要生病)

「牛は地震の前には暴れる(牛发狂,要地震)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

如:「牛の歩み(牛的脚步。比喻行进的特别迟缓的样子。)

「牛の歩みも千里(牛的步伐也可走千里。比喻只要不懈怠坚持就会有成果。)

「牛の小便(牛的小便。比喻滴滴答答长时间持续的样子。)

「牛の喉から引き出したよう(像从牛的喉咙里拉出的。比喻衣服等东西又黑又脏的样子。)

由以上对比可见,与牛相关的谚语中,中国的基本分为两类,而日本与牛相关的谚语可以归结为三类。具体来看,两国都有从日常饲养习惯中总结的关于牛的习性、特性以及预测天气等谚语。但是日本与牛相关谚语中,用牛的特征来引申作比喻这一类谚语,是中国所没有的,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1.4 与“马”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马取稳健,不择毛色。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马拗损力,人拗损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有措手,马有失蹄;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急马行迟;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馬を鹿 (指鹿为马) 出典《史記·秦始皇本紀》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比如:

「馬が嘶けば天気が良くなる(马嘶鸣,天要晴)

「馬の夢を見ると喜びごとがある(梦见马,有喜事)

「馬に自分の血を見せると母が死ぬ(让马看到自己的血,会死母亲)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如:

「馬の耳に念仏(对着马的耳朵念经,即对牛弹琴。)

「馬の籠抜け(比喻局促,勉强。明知勉强而硬干。)

「馬は馬ず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馬には乗って見よ、人には添うて見よ(马要骑着看,人要交着看。即路遥知马,日久见人心。)

「馬に銭 (给马钱。比喻即使再有价值的东西,拥有它的主人不的话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1.5 关于“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

在对比中日两国关于牛和马的谚语时,很容易看到两国都有一句谚语中同时出现牛和马的这一类谚语,所以在此将这类谚语单列来加以对比分析。

1)中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主要是在日常饲养活动中总结的关于特性的谚语,如:马三牛四,才能下坡耕地

牛不怕淋,马不怕晒

牛不吃脏草,马不喝脏水

马怕鞭子,牛怕火

马卧有病,牛卧身壮

马要勤添少喂,牛要勤歇多喂

2)而日本此类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从牛和马的饲养中总结的谚语,如:

「馬に轡、牛に鼻面(马的绺子,牛的牛鼻。比喻妨碍自由的种种事物。)

「馬は逆風を喜び、牛は順風を喜ぶ(马喜逆风,牛喜顺风。用来说明牛和马对比的一些特性。)

(2)把牛和马作为相反的立场去作对比的谚语,如:

「牛売って馬を買う(卖掉牛,去买马。比喻换成比较优秀、好的一方。)

「牛に馬を乗り換える(换掉马,改乘牛。比喻丢掉好的,该用劣质的。)

「馬に乗るまでは牛に乗れ(在乘上飞奔的马之前,有必要习惯迟钝慢速的牛。比喻在达到高的社会地位之前,必须经过在底层用力打拼的阶段,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馬か牛か(儿童的游戏。出正面代表了马,反面代表牛。用来决定顺序或者占卜天气等场合。)

由以上可见,中日两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都有将牛和马一同列举以及相反特性进行对比的谚语表达习惯。但是不同的是,在日本的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中,将牛和马的对比用来表达相反立场的存在,也就是说,从「牛―裏「馬―表、「牛―劣るもの「馬―優れるもの的对比表达可以看出,日本的谚语中,用“马”来代表正面、优秀的事物;用“牛”来代表里面,逊色、不好的事物。这一表达也是中日牛马谚语中最为不同的地方。

2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日两国动物相关谚语为研究范围,将动物谚语中有代表性的猫狗牛马为研究对象,从两国谚语的表达类别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异同点。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国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多层次的差异。故此,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能反映出该国家和民族的喜好和文化心理。这对于在学习和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更好地理解中日文化和促进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ざ辞典[M].同学社,2000.

[2]藤井乙男.谚语大辞典[M].1910.

[3]温端正.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陈菁晶.与动物相关的中日谚语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1(6).

[5]万玲玲.从动物谚语的比较看中日审美观[J].日语知识,2012(7).

[6]朱欣雨.浅论汉语与日语谚语中的文化差异[J].商业文化,2011(10).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9)

1.引言

汉语中的“谚语”一词与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一致,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proverb”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中的定义为:a 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 life in general。学习作为人类语言和思想浓缩的结晶的谚语,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英汉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谚语,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文明成果,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取舍。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

2.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谚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出自诗书、诸子论著,如:“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而英语中的典故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著作,根据《圣经》记载,Adam是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所以as old as Adam就是“非常古老,非常陈旧”的意思。再比如: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壮牛”代表不可挪动的重物。全句的意思是:说话极其谨慎。与汉语“三缄其口”相近。

2.2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谚语的产生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农业的谚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田要深耕,土要细碎”;“春天起的早,秋后吃得饱”。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水和船有关的谚语。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水很难造就优秀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好像航海没有罗盘。);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沉默者深谋。)。

各国的地理特点,作为素材反映在谚语里也会给谚语增加民族的色彩。如英谚中有一句“Northampton stands on other men’s legs.(北安普敦靠别人的腿站住脚。)”。由于这个地方从古以来皮革及制鞋业就很发达,所以在17世纪就有了这句风趣生动的谚语。Lemster’s bread and Weabley’s ale,Dunmow’s bacon and Doncaster’s daggers.这句谚语说的是Lemster,Weabley,Dunmow and Domcaster are known for the products:bread,ale,bacon and daggers.这句谚语就和中国的那句俗语很像: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美如花。汉谚中也有反映我国地理特点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

2.3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谚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民族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有许多谚语与佛有关,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有许多谚语借助宗教来宣扬为人处事之道。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Whom God would ruin,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谁,必先夺其理性。)。

2.4与民族心理有关的谚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特点。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在汉语里,“龙”是吉祥之物,“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两句谚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相信龙有保佑人和庄稼的威力。而在西方,人们却把dragon看成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比如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dragon’s teeth用来指争斗的根源。

即使对于同一种动物,两个民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狗为例,狗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仗人势,雪仗风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狗不挡道”等。在西方人的眼中,狗是人们所钟爱的动物,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如: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难关。)。

3.结语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从不同文化角度对中西方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对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庆军,丁华.轻松学谚语.新世界出版社,1998.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篇(10)

由于习语中蕴涵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英汉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探究其渊源有助于我们理解英汉习语的意义,并进行准确恰当的互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packed like sardines(挤得像沙丁鱼罐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很不自在),as mute as a fish(噤若寒蝉),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事要做)等。大多数此类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习语,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许多习语都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如: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根深蒂固、挥金如土等。

(二)方面的差异

对英汉习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等都与上帝或圣经有关。

(三)历史典故方面的差异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其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还有大量的习语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来自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cut the Gordian’s knot(快刀斩乱麻)等。

(四)价值观念方面的不同

价值观念也表现在习语上。对于一种品质或者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西方人独特的价值观念。在许多英语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这

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被理解的。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所谓直译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结构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比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can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I’ll)bury a white blade in you and pull it red.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另一些英语习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其中不少有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这类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例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直译不仅有利于避免歧义,而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为前提。

(二)意译

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可供借用,就得用意译法。例如:三国典故里有“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习语,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stead of making a gain。又如,“她怕碰一鼻子灰”可译为she was afraid of being snubbed.再如:

a wet blanket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

(三)借用

英语里有一些习语和汉语的某些习语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的喻意也相同或相似。这时,就不妨相互借用同义习语来译。例如: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混水摸鱼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原形毕露 show one’s true colors

新官上任三把火 New broom sweeps clean.

(四) 加注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汉语习语也常采用直译,但需要加注,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例如:把“八仙过海”直译成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而不介绍“八仙”是很难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理解其义的。所以加注:“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

(五)省略

汉语习语有很多对偶结构,前后两对含义相同,而英语中一般没有这种形式,因此翻译时只需译出其中一对即可。如:

无影无踪without a trace

断子绝孙to die sonless

愁眉苦脸gloomy faces

汉语中的歇后语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形式,译时可只将后一部分译出,而将前面的比喻省略。如:

竹篮打水,一场空all is lost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very clearly

(六)再造

有些习语无论直译、意译,还是加注、省略都难译出满意的效果,就得使用再造的办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will be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成历史

明天很神秘

今天称现金(今)

所以是份礼

还有一些习语玩的是文字游戏,如:

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

anger前面只要加上个“d”就是danger!如果意译成“生气离危险只有一步之遥”,当然可以,只是把原句的文字游戏的风格弄丢了。如改为汉语习语的“忍字头上一把刀”,就既保留了原文的含义,又保留了文字游戏的风格。这样的翻译堪称绝妙。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高度浓缩,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语言形式之一。翻译英汉习语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神韵及其民族特色,而又不能死译、硬译、字字对译。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今,学习者要想熟练掌握习语的翻译,不仅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西方社会发展、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懂得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同时加强两种语言的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3:160.

[2]吕瑞昌等.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2:137.

上一篇: 禁酒剖析材料 下一篇: 中西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