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成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3:08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1)

3、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

5、豁然开朗: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6、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2)

2.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3.理由如下: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前一个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后两个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小记,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自然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所处的东晋不同。

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一模一样呢?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不同、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里的“下”指的是下文中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也就是说,文中的三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这样注释是错误的,文中的“外人”所指不同。

按照教材中的注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应当翻译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着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内外的人衣着“完全一样”,显然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追求的仙境――“世外桃源”中“世外”之原义的。

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其理由如下:

一、从文气贯通上讲不通

据文意,“渔人”初见桃林而“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欲穷其林”;当“林尽水源”之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时的“渔人”感到更加惊异,于是“便舍船,从口入”;穿过山洞之后,乍一见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以及大片的良田美池桑竹之时,自然是又惊又喜;此时忽然见到其中往来耕作的男男女女,顺理成章应当会给“渔人”一次“更大的”惊异,如果“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人”(似乎可以称之为“仙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也就是“桃花源中人”穿着的衣服同“渔人”日常见到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则司空见惯,何惊之有!若不令“渔人”再次惊异,则文气嘎然中断。

另外,下文即有“见渔人,乃大惊”句。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既然已经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见到与自己衣着一般无二的“渔人” 也许会因为是陌生人而感到奇怪,怎么会“大惊”?故而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渔人”理应不同,此处的“外人”应当是指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渔人”意料之外的人。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二、从情理上讲不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用“渔人”的眼光去评价的,“渔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他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角度出发,判定“桃花源中人”为“外人”,一定是指“桃花源中人”与“渔人”自己这个“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也就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迥异的人,我们今天也常常把与自己不相类属的人称作“外人”,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忽然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在“老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中国一无所知时,他们的衣服怎么会同我们一样呢?

而后文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站在“桃花源中人”的角度,用“桃花源中人”的眼光去评价的,理所当然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而寻觅到这个“世外桃源”,并与外界完全隔断,因为“遂于外人间隔”,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因为安居乐业,不愿受到“外人”的干扰,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于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一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一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三、与陶渊明自己的注解相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中只是选了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而舍弃了后面的“诗”,其实,作为诗人,陶渊明是将“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整体去创作的。正规的选本如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作《桃花源诗并记》“并记”二字特意用小字标出,说明“记”是“诗”前的小记,二者是一个整体,“记”是附注,“诗”才是本体,二者珠联壁合,相辅相成。

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在《桃花源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解为“俎豆衣裳犹古法、俎豆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

陶渊明吸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思想,着力揭示出桃源民俗文化的特质:礼法、服制仍保持先秦古风,意味着古老美德的保持。如果同桃源外喜好奢侈的风气一样,古风何在?美德何在?且陶渊明说:“悉如外人”的“悉如”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如果序文说桃源中人的衣着完全同当时桃源外的人一样,诗中又说“犹古法”、“无新制”,岂不自相矛盾?

四、与后人的旁证不合

唐代的王维非常推崇陶渊明,王维有一首仿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桃源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由“居人未改秦衣服”,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衣服已经与“秦衣服”有了很大的不同,王维在此特意强调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仍然是秦代的式样,定然不会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时代的人衣着完全相同的。

通观《桃花源诗并记》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桃花源中人”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相类属的“另一类人”,无论是行为习惯、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很大差异的。

陶渊明虚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是有所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纷起的环境中,针对世风日下,社会动荡,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构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争、人人各尽所能地劳动,人们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本质的不同必然会在他们的衣着上有所体现,陶渊明是不会让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相同的。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问题,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模一样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极化归谬”的方法来论证一下: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3)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与农民来往与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与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与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与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与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与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与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地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与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与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4)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得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是其情节构思独特。

一、情节延续,一波三折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寻找桃花源。渔人发现桃花源,“甚异之”、“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前所未见的,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

渔人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静,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皆叹惋”说明了渔人“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之地,可遇而不可求,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二、情节安排,跌宕起伏

《桃花源记》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一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或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三、情节发展,神秘奇妙

《桃花源记》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以及古朴纯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这样曲折雷奇,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数家珍;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四、情节描述,美不胜收

《桃花源记》不只给人以奇的感觉,更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5)

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和处境相关。

公元405年秋,他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痛苦不堪,便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语言简练生动,叙述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勾画出一片奇景。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更是着墨不多含义丰富。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文中的细节描绘是现实主义手法,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给人亲切逼真之感,让读者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非神仙境界。结尾借助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前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6)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89-01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解释历来就存在着争议,重点就在“落英”一词上。其中“英”字的解释毫无异义,指的是“花”,但是“落”字就众说纷纭了。《汉语大字典》中“落”字的义项有27个,将有关的义项与之联系起来,能得出的也不止一种解释。我们所熟悉的中学教科书将“落英”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这是我们通常认同的一种解释。然而,此外也有不少人将“落英”的“落”看作“开始”义,解释为“始开的花”,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认为“落”作“始”讲,是词义中的互为反训现象。其二是通过文中具体语境认为“坠落、飘落的花瓣”应该是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文中“芳草鲜美”这样春意盎然的氛围搭配起来并不和谐,所以应释为“初开的花”。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对比及思考,我仍认为该文中“落英”应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较为合理,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落”之本义

《说文・H部》:“落,凡H曰零,木曰落。从H,洛声”,即草木凋衰之意。《汉语大字典》对“落”字给予的第一个义项便是“树叶脱落”,当然不乏其例。《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木落秋叶黄,登高望戎虏。”又指落叶。《史记・汲郑列传》:“至于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晋张华《励志诗》:“凉风振落,熠d宵征。”宋代苏轼《北归次韵》:“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此外,《汉语大字典》对“落”字还有一个相关义项是“稀少;衰谢;零落”。《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史记・汲郑列传》:“家贫,宾客益落。”北周庾信《秋日》:“苍茫望落景,羁旅对穷秋。”《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赶的李成军马四分五落。”由此可见,“落”字自古以来都是有“坠落”、“零落”、“脱落”等含义的。

至于不少人所提到的“落”字的“初始”义,见于《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m。落。权。舆。始也。”《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经考证,其成书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说文》是东汉时期成书,而《桃花源记》是东晋时人陶渊明所作,与先秦时隔已久,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随着变化,“落”字并不一定是“初始”之义,并且在陶渊明在其他作品中,也未见到作“初始”义的“落”字。

二、“落英”见之于他作

“落英”一词绝不仅仅出现在这一文之中,有很多文章都出现“落英”这一意象,表示“零落的花”。例如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中的“落”字我将其释为“零落”。“朝饮木兰之坠露”与“夕餐秋菊之落英”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句子,于是“落”与“坠”相对应,应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仅如此,在《离骚》中除了出现有“落英”,还有“落蕊”,“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同样出自屈原的作品,其构词方式相同,若“落英”之“落”释为“开始”义,那么“落蕊”之“落”亦应如此,但此处不成立,故此处“落英”仍应释为“零落的花”。在此之后,“落英”作“零落的花”更是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了。《全唐诗》有“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等等; 《宋书・白舞》有“百草凋索花落英”;《苏轼集》中更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等等,都表示的是“坠落的花瓣”或“零落的花”;《红楼梦》中有“落英布地,步移何藉金莲;细草成茵,手掇奚胜翠羽”,既然“布地”,就一定不是“初放的花”了;《隋唐演义》有“有如落英,复缀枝头”,后文一个“复”字表明这花一定是凋落了的无疑,定不能解释为“初开的花”。

三、基于文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桃花源记》中的原句,基于原文来讲,实应是表现的一个美好的意境。若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缤纷”一词上面,可以查到大致也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凌乱纷繁的样子”,另一义为“繁盛”。若此处将“落英”解释作“初开的花”,后面用“凌乱纷繁”来形容花,很明显与前文“芳草鲜美”的宁静意境有很大反差;但若用“繁盛”来形容“初开的花”又未免不太妥当。所以此处的“落英”如果释作“初开的花”,那么“缤纷”一词无论采何解释都与文意不太相符。再者,零落下来的桃花瓣并不是凋败的意象,反之,通常我们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去赏花时,会发现地上也是落满了花瓣,时不时也能看见桃花从树上落下的场景,但是看上去实在是雅致、美好。若再与“芳草鲜美”结合起来,确是一番好景致。基于文意,我认为将此处的“落花”讲成是坠落的花瓣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是行得通的。

综上,对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落英”一词,本人认为将其训为“坠落的花瓣”更符合字词源流的发展和文中意境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桃花源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7)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豁然开朗: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5、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6、黄发垂髫: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7、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8、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9、欣然规往:非常愉快地欣然受邀

10、无人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而《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8)

以舞蹈的形式为陶渊明及其所处的时真,而又以《桃花源记》为契人点,这固然有湖南出于地理选择的考量,但确实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题材。魏晋风度所折射出来的黑暗现实、诗人于沆瀣俗世中的绝望以及隐逸归田、寄情南山的理想,它们构成了极为丰厚的言说内容。湖南省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桃花源记》,由此去结构和生发一种舞蹈的表达,天然地带有了某种探源的意味,是很有考察性的。

陶渊明于五柳居前抚无弦之琴,辄而化影三人,醉舞L柳,那乱世环境借由音乐渲染而出,为舞剧《桃花源记》铺垫了彼时深重的现实底色。编导抓住“无弦之琴”所内蕴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情绪,着力于抒怀言志,本事可见唐人修撰的《晋书・隐逸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而此中真意亦贯穿于舞剧的始终,把渔郎的现实遭遇、捕鱼偶遇桃花源和与桃花的缱绻爱情串联为一种与诗人境况互为指涉的叙事结构,实属不易。

不难看出,创作者试图在陶渊明和渔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前者的所言之志与作为意趣载体的后者建立起某种诗意关系。倘若说陶渊明抚琴是造境、是抒怀、是为桃花源的乌托邦赋予读解和阐发的意蕴层次,或者可以说,《桃花源记》中所塑造的渔郎及其奇遇就成为容纳叙事和舞蹈表达的主要维度。因此,当舞剧《桃花源记》从陶渊明的“无弦之琴”过渡衔接至渔郎的“一束桃枝”并阐发虚构出渔郎与桃花的爱情故事,似乎就有了一种遥相呼应的互证效果,也较好地拓展了舞蹈表达的空间。

应该说,舞剧《桃花源记》的创作思路是较为准确的。像陶渊明抚琴之后叠影分身的那段舞蹈,老年渔郎和青年渔郎交叠出舞的调度处理,以及古琴、笛、大提琴构成的不和谐音响,都可以看出编导的现代立场。在不同的舞蹈段落,如渔郎与桃花的双人舞、桃花源里众人安居乐业的场景、渔郎丧母后的悲剧情境等,分别运用了大小提琴二重奏、笛子主奏和埙主奏旋律,同时辅之以铜管和鼓、钹等打击乐以造成音响的多维层次,似乎表明舞剧《桃花源记》并非要简单地复归一种对乌托邦的阐释,而更多地张扬出一种创作者的个性理解。我以为,这种探索是允许的,应当给予理解和肯定的。

或许出于对陶渊明和《桃花源记》的“前理解”,在未看之前,我对舞剧《桃花源记》就充满了期待:一方面,陶渊明和《桃花源记》的意蕴叠加带来的趣味,尤其是那鸿爪雪泥、不着痕迹的空灵境界,如何付诸于舞蹈,无疑是一大看点。另一方面,魏晋之际正值戏剧尚未成型、歌舞晏乐较为流行的时代,借舞剧《桃花源记》的创作是否可以采掇某些彼时的舞蹈元素进而融汇到剧中,磨合出民族舞蹈的清新语汇,也颇让人挂怀。在渔郎拜别母亲、溯流而上和丧母后的那两段舞蹈中,我确实看到了编导的某些用意,如前者用舞台布景间隔开两段丝绸,写意地让演员闪烁舞蹈于激流之中;后者融入了傩舞的元素,在萧淡布景下引入一段群舞,整个场面是很有感染力的。然而,舞剧《桃花源记》给我的整体感受,还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何也?一是太实,二是太躁。

《桃花源记》之为名篇,断非因由其别有洞天的探幽发现,而更在于它是以陶渊明为主体而生发和寄托的、难以捕捉的形念。它的点睛之笔,恰在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那层鸿爪雪泥之中。因此,当舞剧《桃花源记》把渔郎剥离于诗人的主体形念而成为一个故事的经历者和诉说者,渔郎就再难与诗人“合二为一”,所有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变得用力痉挛和着相了。虽然《桃花源记》原文里确实是武陵人“说如此”,但寄梦之文转化为舞台艺术,在我看来,毋宁用陶渊明在梦境中化身为渔郎更为妥切和顺畅,更带有从诗人主体人格出发的主动性。某种意义上讲,陶渊明和渔郎的主客分离状态,恰恰是造成了舞剧《桃花源记》虽意到而神偏、举重而尤重的重要原因。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9)

《汉语大词典》解释云: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又重到天台。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元张翥《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词:“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辞源》《汉语大词典》解释“前度刘郎”一词,用的首条书证都是刘晨、阮肇入天台艳遇仙女的故事。此故事最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然而《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条却没有出现“桃源洞”、“刘郎”等词语,也没有刘阮还乡后又“重到天台”的记述。《幽明录》“刘晨阮肇”条记述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取谷皮迷路。“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至上。各噉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二女子“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遂停半年”。后来刘阮二人“求归甚苦”,二女子就“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小说所写具体地点,只是山中、溪边和铜瓦屋,既没有写到洞窟,也没有提到“桃源洞”;小说中的“二女子”把刘晨、阮肇称为“刘、阮二郎”,而不是简称为“刘郎”;小说中更没有“重到天台”即“去而复来”的描写,只是说“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所谓“忽复去,不知何所”,意谓两人又走了,不知去向。《幽明录》在南宋散佚,然唐宋书多有征引,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265条。宋人徐子光《蒙求集注》征引“刘晨阮肇”条颇有异文,开头点明出自“《续齐谐记》”,显然是误记;文中有“从此山东洞口去不远,至大道”之语,但也不是说的“桃源洞”;文末谓“今乃是既无亲属栖宿,欲还女家,寻山路不获。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把“太元八年”误记为“太康八年”,但也没有明确说“重到天台”。可见,《辞源》《汉语大词典》把刘阮入天台遇仙的故事作为“前度刘郎”的书证是不妥当的。

“前度刘郎”一词,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772—842)的《再游玄都观》一诗,应该是指刘禹锡两次游玄都观的事。所谓“前度”,指前一次,上一回。有后一次才有前一次,有下一回才有上一回。唐人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记载: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10)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谈画画技法时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论画体》)也就是说画画时要“以少胜多”,以点带面,切忌全面而细密。看来《桃花源记》是深谙此道,不愧精品。

一.精美的构图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胡尾、情节完整的故事,时空转换之大,让人惊叹。全文通过五幅图画,将全文连接起来。第一幅:桃林美景图。这是渔人偶然发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第二幅:怡然自乐图。作者通过渔人眼光看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幅:民风淳朴图。这里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第四幅:探访桃源图。“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第五幅:高士未果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五幅图构成一个整体,第一幅图是自然景物的素描。第二幅图是景与人的和谐,大处泼墨,小处点染。第三幅图写人的细节,用了特写。第四幅图写太守和渔人,用了速写。第五幅图,写高尚人士,用了定格。五幅图中,人是主体。渔人是线索,他贯穿文章始终,串连画面。桃花源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桃花源外,有太守,有刘子骥。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这五幅图,构思精美,缺一不可。

二.精确的人物

1.群体桃花源人。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陶渊明写人,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就传神表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简洁含蓄而有韵味。特别是桃花源中的人。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里是“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怡静、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源人是作者精神的芙蓉,但作者惜墨如金,以占带面,留白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

2.个体世上人。

①高尚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晋书》中说刘子骥,好游山泽。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同,经常相约游山玩水。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

②贪婪是太守。作者写太守用了一个字“即”,不置褒贬。但透过纸背,似乎能看到太守发现“桃花源人”的惊喜,能补收赋税的激动,扩大人口的果断,毫不犹豫,马上行动。

③俗人是渔夫。武陵渔人是渔夫,但是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渔夫。我国在古诗词中,常把渔夫喻为世外高人,超然物外,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伍。如王维“宛是野人也,时从渔夫鱼”中的渔夫,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在闲适;元结“谁能嗳乃,嗳乃感人情”中渔夫,远离尘嚣,得道超然。而《桃花源记》中渔夫,没有超凡脱俗的品性,处处充满了世俗。他迷路身处美景,而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他被某种强烈的欲望所主宰,不顾危险,依然故我。到了桃花源后被桃花源人盛情款待,理应知恩图报,但他一出来就处处都做了记号。心机缜密。对桃花源人对他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置若罔闻。便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背信弃义。可见,渔夫固执、虚伪、贪婪。其行为与桃花源与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形成鲜明对比。

三.精巧的结构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运用迭起的悬念把文章串连起来,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精当的语言

上一篇: 环境监测报告 下一篇: 七年级安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