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5:56

中国建筑史论文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1)

2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

今天,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的国际化?根据思考,我认为应该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的,这个单子也是开放的,可以继续发展。1)要面对和承认,而不是回避今天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基本构架的西方性。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基本都是以欧美理论或原型为基础的;世界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构架也如此,其中的历史理论论述更是如此。近几十年,非西方建筑作为历史和地域现象已经得到接受,但是建筑话语基本构架、概念、词汇、标准、参考物,依然是很西方的。2)要积极探索、并且有选择地使用西方发展了的提炼过的词汇、概念、思维。面对西方学术体系,要学习、要进入;回避、关门、另起炉灶,没有出路。对合理的确实有普遍意义的,要采纳;对不合理的狭隘的有偏见的,要质疑、挑战、去除。对西方体系,要与之对话,也可以辩论。要努力跻身于建造理论、建造话语的行列中去,积极参与正在发生的对西方中心的近现代世界话语体系的改造。3)不把中国归于西方体系,尊重中华传统原本的独立性(历史、经验、思维、伦理),强调其独特性及由此产生的对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的突破性和革命性。这种对独特性的强调,有利于我们质疑、挑战、颠覆、重构近现代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新的体系,应该是平缓、关联、多元、多极的,而不是金字塔的、树状的、中心的、排他的。4)继续从事中西比较,及东亚体系和欧洲体系的比较。比较作为方法,已经是一个思维策略;其潜台词是假设了两者的独立和平等,以及对任何一方的主导的颠覆(当然,两者的互动交流也很重要,不可忽略)。5)应该把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和东亚地区联系起来。“东亚体系”有内在的文化思维逻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和西方体系对话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6)应该破除“中国建筑史”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念;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中国建筑,作为严肃的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理论化。否则,中建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就和今天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和高度国际关注的现实,太不相符,在国际平台上也显得太弱势。这个对“古代史”的突破,要求大家思考和建构古代和近现当代的“连贯性”(尽管有断裂),以及近现当代本国建筑的“中国性”。这会强化中国建筑(历史理论)在世界专业学术话语中的存在。7)在使用“中国建筑”概念的同时,要破除符号化的“民族国家”的限制,启用地理视野,还原更复杂的地理地缘关系。要关注地缘的丰富、边疆的模糊、大中华区(两岸四地)的关系、东亚的互动、亚洲各地区的互相联系,以及世界性互动(双向的、各时代的,如援外工程)。8)强调“理论”,重新理解“史”和“论”的关系,强调两者的深度统一,把纯历史研究变成历史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提高中国建筑历史经验的理论意义,即抽象的、一般的、能够面对世界的理论意义,由此跨越中国建筑研究仅仅是地域的、历史的建筑研究的局限,进入世界的理论研讨的领域。9)在思考研究的方法上,破除“建筑”,强调“社会”。为了深入研究建筑,挖掘其内在状态和重要理论意义,有必要退出建筑,在方法上突破“技术”和“形式(艺术)”的捆绑,把建筑问题和更广泛的状态、过程、矛盾、问题、构架、学术体系等,联系起来,然后回到建筑问题上,由此获得方法和视野的制高点。这个更广泛的大领域的核心学科,不是一般的人文科学(如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尽管这些都很重要;这个核心学科,根据我的长期观察思考,就是社会(学)理论(socialtheory,socio-politicaltheory)。这里的社会理论,包括政治理论、批判理论、哲学思考,社会学内在理论(关于权力、国家、社会分层、城乡关系等),也包括社会政治学理论和某个具体问题/专业的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如历史、美学、技术、日常生活,及由此导出的社会史、文艺社会批判、社会技术史、微观日常社会生活史等)。世界建筑学的历史理论的基础构架,已经从艺术史范畴,走向广义的社会政治学范畴,不是偶然,而是成熟的标志。

3三个课题

笔者目前有限的一些工作,都试图回答上述思路的一些方面。研究采用提炼过的西方词汇和概念,也尊重并强调中国历史经验的独特性。最近的研究也关注欧洲传统和中华文化在概念思维上的正面交锋,即将两者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思考。这些工作包括3个项目,简要介绍如下。

3.1“大”与“国家”

本研究试图说明,在中华文化中,大视野(天地、万物)和国家伦理的关系2)[1-3]。在诸如“家国天下”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中,国家成为一个必然的道德范畴,在一个道德构架中和天地万物相联系。这和欧洲的情况几乎相反。在近代欧洲,在国家成型之际,“国家”是个负面的概念:国家必须存在,却是合理的、道德的、进步的个人和市民社会的对立面,需要限制和分权。反观中华文化,国家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伦理的存在。在此文化中,大的视野,及其与全面的、伦理的国家政府的关系,无处不在:汉字(每字独特而微观、构成文字集合的大)、棋艺(围棋的量和大、麻将的大和杂)、宫廷大型典集的汇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的帝国/帝国的字)、宫廷山水画(构图、山水和“疆土”的大)、城市的联网(驿道)构成国家地理的全局、木构建筑的“大”和国家的引领(构件帝国/帝国构件)、建筑群体的大构图和国家的在场等,都是例证。研究认为,在中华文化中,整体世界观与整体国家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3.2“建筑与政治”的理论课程

这是最近几年开设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核心重点是探索“形式”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西方理论和中国体系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形式”可以是美学的、体验的,也可以是空间格局的、社会构架的形式;这里的“政治”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各方面和各种理论,包括哲学理论,如权力理论、批判理论和政治形式理论等。课程包括3个板块,每个板块包括西方理论的介绍、分析、解读,以及一个对应的中国案例的历史和理论的分析解读,由此构成一种张力,促进前后两者的对话或辩论。1)围绕权力和空间的关系展开,关注机构或机关建筑(医院、学校、监狱、宫廷、城市)中的政治空间和空间政治;重点介绍福柯(MichelFoucault)的理论,以及勒菲夫尔(HenriLefebvre)、西里尔(BillHillier)、马库斯(ThomasMarkus)、埃文斯(RobinEvans)、佩夫斯纳(NikolausPevsner)的有关论述;中国案例是对明清北京和紫禁城政治空间的分析。2)围绕设计批评和批判理论的关系展开,关注西方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批评,介绍康德(ImmanuelKant)、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和塔夫里(ManfredoTafuri)的理论论述,以及关于“批判建筑”(criticalarchitecture)的讨论;相应的中国的个案研究,包括1950年代北京的建筑城市设计的分析,以及对作为独特实践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设计院的分析解读。3)围绕美学和政治的关系展开,关注两者之间各种可能的状态及就此关系的理论,重点介绍的是本雅明(WalterBenjamin)和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的论述;中国的案例是“大”和“国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文化、美学、技术、伦理、政治的不可分割,即政治与形式的不可分割。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状态和板块,需要进一步探讨。

3.3《英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的编辑构架

这是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委托的项目,是覆盖世界各学术领域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英文书名为RoutledgeHandbookofChineseArchitecture:SocialProductionofBuildingsandSpacesinHistory,由我和东南大学的陈薇及李华老师合作主编3)。“中国”(及“中国建筑”)成为一个绝对的单元,受到“民族国家”的符号化的局限,这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本全英文的当代的中国建筑研究论文的精选读本,对于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应该是有益的。作为编辑而成的读本,书的构架极为重要。本书遵循了几个基本的构架原则,并由此推出全书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中的课题。这些原则是:1)破除“中国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概念,把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都纳入组稿和思考的构架中。2)采用建筑的“社会生产”的概念,视建筑为社会产物和社会场所,而非技术理性或美学形式自身的问题。3)聚焦建筑和建筑空间的“生产者”(生产的人群和机构等),并考虑生产者的各种类型、状态(如“工匠“”建筑师“”设计院”等)。4)在方法上优先考虑“国家”这个最主要的建筑生产者或生产机构;这是从古代到当代中国的一贯现象,为我们寻找各代中国建筑的连贯性提供一个思考;有了国家这个主要生产者,其他生产者也可由此推出:士大夫、民间工匠、自由个人建筑师、设计院等。5)采用并协调一系列重要的概念:生产者及其机构、形态与空间、城乡各场所、知识和技术的制度化、历史断裂和历史境遇。6)尊重和强调某一历史阶段的独特性(独特历史境遇)。7)强调当代视野,即全书提供的历史,是当代观察和研究的历史,而非绝对的历史复原。在这些构架原则下,全书分为5大部分,每部分有3~5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几篇文章。这5大部分是:古代传统;民国早期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世界的中国;理论探索。第1部分的专题是: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士大夫的实践领域;民间工匠实践和民间生活世界。第2部分专题:“建筑学”的到来(职业、学科、教育体系);近代建筑技术与风格;近代城市建设与空间组织。第3部分专题: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教育和设计知识的制度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第4部分专题:个人建筑师;国家设计院;中央商务区(世界的物象);城镇村乡连续体;地缘关系(台湾和香港的实践)。第5部分专题:世界观;政治伦理;研究方法。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必然与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内近代建筑,重点是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探研,对以后深入研究、继承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都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3)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4)

外国建筑史作为高校相关建筑类课程的理论基石,主要由外国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组成。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建筑设计的基本脉络其中包括西方社会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典例、材料、技法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把握建筑发展演变规律。由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史学仍不同程度地收受到了影响,面对新技术、新型建筑形式、新型材料和新思潮的冲击,外国建筑史课程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建筑发展的本质与内容,正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 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必要性分析

1.1 教学现状

首先,外国建筑史课程内容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课程的讲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由于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西方过去建筑历史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缺少对21世纪现代建筑发展的介绍,这一缺失领域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时代建筑艺术气息,应作为外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加以教学。其次,教学方式落后。目前高校中,学生、教师、教材是以线性结构为主要构成方式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以教材为参考获得知识,而作为施教者的老师通常是以图示或视频的方式延伸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对西方建筑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时安排与教学目标不符。西方建筑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美术、哲学、宗教、社会、美学等各个方面,然而一般高校72学时的课程设置只能使学生掌握建筑史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规律性特点,对其中的实践性应用无法安排时间讲解。

1.2 改革必要性

由于外国建筑史主要研究和讲述国外的建筑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艺术性等特征。而建筑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因此新技术和新领域不断出现与拓展。而传统的外国建筑史的内容讲述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教师需要将建筑发展的前沿知识适时地增加到课堂教学当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改进和调整外国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已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其次,外国建筑史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而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该理论课程的改革教学。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外国建筑史利用三维动画加以真实再现。这种教学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契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总的来说,是建筑发展的需求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的需求,促使着高校不断认识到外国建筑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完善学科脉络,改进教学模式

教学脉络的完善需要授课教师有一个清晰的脉。由于外国建筑史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注意纵向史与横向史的交叉结合并重的教学方式,并以时间为主线建立规律化的教学脉络,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完善教学脉络的同时,对其中的建筑史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于外国建筑史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师在讲解时要广泛地将政治、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融入学科理论中,以帮助学生对外国建筑史有一个全面而广泛的了解。具体来说,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可以借助PPT、网络平台、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进行动态展示,并结合声光影等元素之间的组合,使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掌握和消化知识点。除此之外,通过开设讲座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提升对外国建筑史的认知性理解,并促进对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对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及教学与课程创新方面,教师要做好领路人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资源推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同时,教师对相关建筑理论的教导要秉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例如,对建筑材料或艺术风格理论的讲授可以联系相关事物加以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掌握相关建筑理论。

2.2 互动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当下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着普遍的F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互动性。在对外国建筑史教学时要秉持“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之前,教师可以预先通过表格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关于本课程的基本想法,并加以总结找出共性,依次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对哥特式建筑史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来丰满学生对这一段建筑史的理解。另外,多样化的小组学习可大大激发小组的学习兴趣,这一方式也是实践的重要方式。例如,对14世纪到16世纪相关建筑类型的学习时,小组之间除了完善思维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外,在成果展示环节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相关社会、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知识的拓展,结合图片或模型将相关建筑设计理论知识融合其中,从而掌握相关的建筑史理论。掌握理论最好的方式是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调研的方式了解外国建筑实例,或者选择受此建筑理论影响下流变的建筑形式,通过这种实地调研,最后以实践报告会手绘等形式展示成果。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能有效和生动地掌握外国建筑史的相关理论知识。

3 结语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和讲授建筑的新理论。同时要注重创新,不断开创出有效的教学课程方式。面对建筑技术的大量涌现,要立足于课程教学现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善于运用新方法。这样,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才能达到所期待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雯,孙莹,张磊.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02).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5)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6)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7)

一、现有历史建筑所有权体系下的保护模式

通过梳理现行立法后,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制度是以国家所有作为原则,以集体与私人所有作为例外。具体如下:第一,历史建筑以国家所有为原则是指,国家通过指定的方式,将古建筑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由文物保护法第五条可以看出,古建筑属于国有,是历史建筑所有权的原则性规定,以文物保护指导性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对于属于国家所有的历史建筑,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家通过中央地方两级三层的模式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第二,国家对历史建筑既定的所有权采取承认的态度,作为古建筑国家所有原则的例外情形。针对《文物保护法》第五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国家另有规定”的情形,《文物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13-04

建筑遗产作为历史的载体,对漫长而宝贵的历史起到了“保鲜”作用,拉近了现代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留住了共同的记忆,为一个地方披上了独特的风貌特征。建筑遗产的区域特色价值、旅游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地域文化认同感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从安徽千年释迦寺被拆,江苏宋代粮仓被毁等一系列建筑遗产破坏事件中,折射出国内建筑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高校建筑遗产教育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校既作为教育机构为社会输出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又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为社会出谋划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加强高校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遗产保护教育体制对中国高校教育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建筑遗产保护成效,得益于专业人才培养、普及性教育和培训性教育的完美结合。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

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率先举行每年一次的“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为民众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机会。受此影响和启发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遗产保护的高潮。意大利从1987年起每年举办“意大利文化遗产周”。欧洲事务理事会也确定了一年一度的“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通过开放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增进国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保护意识[1]。

(二)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培训教育及职业资格认定

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度非常高,高校中的遗产保护研

究机构众多。这些研究机构既承担着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承担着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工作。例如,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某一类建筑保护和砖、石、木等具体材料的运用与修复工艺,面向对象为国家公务员、企业、技工和业余爱好者[2]。

同时,各国也非常重视遗产保护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资质管理,如英国的“注册保护建筑师”制度,法国的 “国家建筑师”制度。

(三)遗产保护专门教育体系

20世纪60年代,英国IRBA设置建筑保护训练会,1978年美国成立国家保护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高校及培训团体的遗产保护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指导。这一措施成功并有力地推动了遗产保护教育的快速发展[1]。

英国目前有近30所大学开设遗产保护教育课程,其中开设本科生课程的有8所,开设研究生课程的有12所、开设学位课程的有10所[1]。美国从1964年至2010年共有24所高校成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生专业,1977年至2010年有10所大学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有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课程有建筑历史理论、建筑诊断学、历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体系从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设计来设置课程,以培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3]。意大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按照成绩等级颁发“修复师” 或“修复工”资格证书。

二、国内高校遗产保护教育落后因素探析

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落后同时表现在保护意识的培养和保护技术的培养两个方面。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建筑学科起步晚,课程体系陈旧

首先,建筑学科起步较晚。中国建筑学专业以美国建筑教育为模板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进入起步期。1949年后全盘仿照苏联模式,并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较快发展期。随后因受重创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进入恢复期。到20世纪90年代建筑学专业由原来的8所增加到60多所[4]。截至2010年建筑学专业增加到近300个,建筑教育规模进入了快速膨胀期。然而,目前国内只有30多所高校成立了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的硕士专业,每年硕士的招生规模不到300人,且多数从事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从事历史建筑遗产修复与保护具体技术研究及规划设计实践的甚少。由于硕士年限短,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保护技术。2003年同济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2]。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建筑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但近期发展速度过快,教学质量不高。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落后。建筑教育长期以来受重形式轻技术思想的影响,将设计课程地位过分拔高,教学体系中的其他各个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另外,基础知识课程以灌输方式为主,设计课程则以“师徒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少课堂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缺少全国统一的教育指导机构进行学科建设引导,学科内容与方向不明确。

(二)高校对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性教育重视不够

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历史课、思政课等公共课和选修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然而,在国内高校中,这些课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内容重视不够,使毕业生成了缺少文化素养,视野狭窄的“专业”人才,极大地限制了保护力量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的建筑保护普及性教育,深化社会职能

(一)加大高校学生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教育力度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课程偏重于“叙述”理论、事件、现象,缺少学生参与,难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因而显得空洞,缺乏吸引力。例如,历史课程大多是以时间为线索、事件为节点讲述,已逝的时间和事件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显得虚无飘渺,难以将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只能想象却无法体验。然而,建筑却可穿越历史,给人以真实的历史体验,同时更容易在历史和现实、历史与国家、历史与城市、个人和城市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增强人的归属感,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素质的提高。高校将文化遗产作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结合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社会实践和其他公共必修课,普及建筑遗产保护教育,对增强这些社会未来的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建筑遗产

保护意识意义重大。

(二)发挥高校社会教育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教育职能,以开放课堂、举办学习班等形式让更多的社会管理人才得到“充电”的机会。另外,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加大建筑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当好社会管理智囊团的作用。目前,全国有近300所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虽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若发挥得当却是一股强大的保护力量。

四、建筑保护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一)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

针对高校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有三方面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对高校遗产保护专业的建设进行质量控制,指明建设方向。二是联同教育主管部门合理规划全国高校的遗产保护专业,同时采取教学交流、人员互派等方式平衡教育资源。三是引导遗产保护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均衡发展。

(二)增加建筑遗产保护本科专业

很多高校已经具备了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实力,但因担心学生就业问题而搁置。关于这个问题,同济大学作了有益探索:经过4年的学习,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学士学位,也可继续读一年建筑学课程而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这样在历史建筑保护市场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利益,继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建议有实力的高校,尤其是建筑教育界的“老八校”, 尽早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并以同济大学的探索为基础,参考西方国家的有益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遗产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培养建筑遗产保护设计与技术

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建筑学相关专业遗产保护教学体系的强化建设

1.以建筑历史课程体系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

目前,中国高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建筑历史课程体系。然而,建筑历史教育又偏重于历史形式演变过程的理论教学,属于“叙述”性教育,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各个时期的建筑种类、形式、构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设计课程中大多也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知识无用武之地。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晓峰老师将历史课程和设计课程结合,广州大学的吴薇老师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在设计课中研究历史保护。从实验效果看建筑相关专业可以建筑历史课程为基础,结合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建筑学相关专业教学体系内,建立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将该课程子体系再细分为“理论基础部分” “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以及“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以“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为关联点将建筑历史课程体系和设计课程体系有机联系。

2.建筑保护课程体系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完善

(1)理论基础部分。以建筑历史理论部分为例,由于该课程文字叙述较多、内容庞杂,易使人产生枯燥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特定时期建筑形成和变迁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为主线,侧重“叙事”方式,增强知识的故事性和逻辑性。同时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避免教学过程乏味、呆板,引起学生注意,增加学生兴趣。

采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PPT教学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展示大量的图片信息,增添教学的生动性。

采用虚拟建筑技术教学手段。虚拟建筑技术如同电影一般,动态地展现历史建筑的变迁,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三维历史建筑的魅力。

采用研讨教学方式。通过布置研究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完成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讨论研究等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建筑历史课堂讲和听严格区分的“填鸭式”教学法。

(2)历史建筑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建筑历史构建部分的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构建原理。中国古建筑虽历经长期发展,但各时期的构建体系雷同,只需讲解几个重要时期的典型建筑即可,无需一一讲解。同时将授课地点从教室移至实验室或模型制作室,通过成比例模型的搭建揭示建构与形式、建构与结构、建构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构建原理。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教学更应注重历史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损毁部件的修复技术等内容,使学生不只了解历史建筑形式等宏观内容,也掌握历史建筑的建构和保护技术等微观内容,从而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过渡。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案例讲解,施工实践等方式。

(3)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通过重建、新建、改造、修复等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历史建筑独特的保护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历史建筑的设计和设计课程渗透融合,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

五、结语

高校教育应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发动机,当高校教育水平低于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时,将不能起到应有的引领、推动作用。现阶段,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落后,严重影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导致大量极具经济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不断消亡。从高校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出发,研究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社会技能培训教育、专业体系教育,对高校遗产保护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蔚.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2006: 70-72.

[2] 朱晓明. 英国历史建筑保护执业资格与教育体系[J]. 建筑, 2005, 24(6):25-27.

[3] 王柠.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教育对我国相关学科建设的几点启发[J]. 装饰, 2011, 31(2):32-35.

[4] 陈静.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J]. 建筑与文化, 2007, 27(6):57.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E Yi-peng, YE Ping, LI Nan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9)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中国建筑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 specialize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general teaching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proposed the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education to be supposed the church student to appreciate various times, various local construction essence, sharpened their esthetic ability and the artistic percipient, had to let ability which the student had learns from history. In this foundation, indicated th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to be supposed to walk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the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should be the establishment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and in the social demand both union.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ustainable development,Social demand,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史的教材特点和常用教学方法

(一)外国建筑史的教材特点

当前我国建筑学科开设的建筑史课程主要是《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一直沿用梁思成先生著的《中国建筑史》;这本书系统的按历史发展顺序详细讲述了中国各种建筑(包括宫殿、坛庙、陵墓、宗教、民居、园林乃至城市规划等等)的技术、结构、审美等等方面,系统明了。外国建筑史教材最权威的版本是由陈志华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与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这两本教材主要收录和讲解了代表较高水平的欧洲建筑史。

从广义上来讲,外国建筑史应该是包括除中国以外各个国家的建筑历史,但狭义到单纯为我们的建筑学科教学服务,就涉及到篇幅与相应的学时数所限,所以由陈志华先生所著的《外国建筑史》与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内容主要是收录了代表较高水平的欧洲建筑史。而欧洲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差异也较大,所以不同的国家由于受各自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原因的影响,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所以作为教材内容也只能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成就片段,而不象中国建筑史那样完整和系统。

在外国建筑史里,除了欧洲建筑以外,简单介绍了亚洲印度的宗教建筑与伊斯兰国家建筑和日本建筑;非洲主要讲了古埃及;美洲也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所以,外国建筑史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学内容的先天缺陷,这就对我们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国建筑史教学常用方法

外国建筑史基于上述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多是片段性的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比如古埃及的陵墓、两河流域的王宫、古希腊的圣地建筑群、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与公共建筑、中世纪的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古典主义的法国宫廷建筑以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对于近现代部分,也是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理论探求及其代表性的建筑实例,包括各个时期的各种建筑思潮与代表人物。

这样的教学只是给学生罗列了一些片段,而没有更高层次的系统性的激励学生去思考“将来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所以学生就缺少更多的更深入的创新思路和方向。针对这样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以期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最主要的是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建筑史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以史为鉴

(一)建筑史学科的教学目的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对于非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往往可以认为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论语》里也讲到了历史的作用,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等等。所以讲述并明晓历史的目的是要知未来,而不仅仅是知过去。所以对于建筑史的教育方法和目的主要是要探索并进一步知道将来的建筑发展方向,而不仅仅限于了解或熟悉一大堆的历史性建筑。

(二)建筑史的教学方法和重点创新

所以,在外国建筑史的教与学中对于古代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具有很高技术与艺术成就建筑的介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明白经典的建筑经典在哪儿,为什么能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成为历史的见证,从而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把握正确方向。对于近现代部分应该教会学生有鉴别的去学师的作品,教会他们解读隐藏在大师作品表象下的深层内涵,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大师的作品,而不是迷信大师,而且要籍此指明建筑发展与革新的方向。

比如讲到戈地的塑性建筑,要讲明那些作品只代表戈地的个人风格,只适用于部分建筑类型,而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建筑类型;对于密斯的贵金属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建筑形象,只是代表了密斯对于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那些建筑都是用来印证他的新建筑理论论点的论据,而不见得就是完美的、适用的建筑。对于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与马赛公寓等等,也都是投石问路的探索,而不是尽善尽美的结果。

其次,还应该让学生知道现代建筑大师之所以成为了大师,是因为他们在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社会需求方面作的不懈探求,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设计的某些单体建筑形式。而学生在认识大师时,往往是从他们的作品入手,认为大师的作品就是尽善尽美的,因而盲目的崇拜大师,并模仿其作品。动不动就在无论什么性质的建筑上加大片的玻璃幕墙,不管其适宜否,这样往往会使学生的创作思想走上斜路还不自知。

再次,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这在古罗马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来了并一直沿用至今。但在当前的建筑实例中由于开发商、政府官员或建筑师自身的原因往往忽视前两点,而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美观,所以给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要知道建筑毕竟是一种供人使用的适用品,而不是单纯的雕塑、壁画等纯艺术品。过分强调形式的后果就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与当前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低碳原则背道而驰的。

三.建筑设计的创新应建立在科学技术突破与社会需求两者的结合上

现代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密斯、柯布西耶、阿尔托等之所以在建筑领域作出了超人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恰如其分的利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解决了当时的一大社会需求――批量化的建筑生产,提出了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办法,并付诸实践。而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也是与他们的扎实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不开的。要知道,这些大师们都曾先后到过希腊、罗马实地考察与测绘古代建筑遗迹,并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足以证明他们主观上对建筑问题的重视与深入钻研的敬业精神,还有他们胸怀天下的大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是急功近利的,理论、技术、文化基础不牢,却过分的要强调自己的风格和形式,这与大师们相比是何等的浅陋!当然对于这样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这些为师者也是一大考验。如何引导学生,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这道难题,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对此,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引导:

3.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毕竟不管在什么行业,一炮打响的人只是少数的幸运儿,而且这些幸运儿的成功往往都是建立在他们平时兢兢业业的勤勉之上的,这些人的成功也是永恒的。否则,一夜走红后也是昙花一现。所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将来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学生都应该踏踏实实、勤勤勉勉的刻苦钻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钻研精神。

对于社会责任感问题,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爱护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人类只是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伤害和践踏其他成员,更不能破坏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建筑师充其量只是开发商或者某个机构雇佣来为其服务的,你没有权利浪费任何资源,而是有义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服务,为保护家园服务。只有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捆绑到一起,甚至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成为历史的中坚。

3.2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教育

要知道,建筑除了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性、文化性和环境生态性。建筑创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工程技术知识和艺术修养,还需要了解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与建筑的关系,了解建筑心理学、建筑行为学及城市社会学,甚至历史学、民族学、哲学等。也就是说,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加艺术,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任何只重视功能或只重视形式的建筑都是简单的,没有深层社会根基的,是不成功的。就象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师应当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

所以,在学生阶段或者工作后的初期阶段,应该脚踏实地的从方方面面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坚持下去,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3.3进行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21世纪定义的世界建筑范例将集中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1972年罗马俱乐部麦道斯(D.L.meadows)的《增长的极限》从全球和长远的角度,把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世界模型,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指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粮食生产、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的指数增长,最终全世界将面临物尽财绝的境况。而且目前全球的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恰恰来自于人类自身!

这些问题也促使业内人士对地球上的大型人工建筑物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显示引起全球变暖的有害物质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也占能耗总量的1/3。对此,建筑师们不得不将人类自身的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重新评价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鉴于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未来建筑人们提出了功能建筑、智能化建筑、绿色建筑等等。作为建筑史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学生们,我们应作何感想?这时候你还单单考虑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吗?只有将当前的“无所不能”的建筑技术应用到生态的、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上,才是建筑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生态、建筑与地貌等等都是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的,我们只有将建筑创作纳入到地球这个全人类的家园中,并考虑这个大家庭中各成员的各自特点与喜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 办公室工作方案 下一篇: 新教师岗前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