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5:16

全科医学论文

全科医学论文篇(1)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活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特别是实习生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才能在医疗活动中增强医疗安全的自觉性,消除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加强医学实习生医疗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的知识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颁布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法律规章,可以树立和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在实习阶段和将来的医疗工作中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学会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并用法律手段规范医疗工作。医学临床规章制度是日常医疗工作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基本规则,具有更直接的现实价值。例如《病历书写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查房制度》、《重危患者抢救制度》、《值班医师职责》、《保护性医疗制度》、《实习医生职责》、《实习医生管理制度》、《实习医生工作制度》、《实习医生工作程序》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可以让医学实习生严格执行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养成规范的工作习惯,为今后独立工作打好基础,并为安全行医提供保障。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学生在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参与分析讨论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及住院患者病程记录,以及填写各类检查和处置单、医嘱和处方、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有关的手术。

实习生要尽快熟练掌握病历(门诊和住院)的书写、体格检查、乳腺检查、门诊治疗、手术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心肺复苏术等临床基本技能,以确保医疗安全。但所有临床诊疗活动必须由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不得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未经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同意,擅自开展临床诊疗活动的,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医疗技术操作差错最基本的措施,强化各种技能和规范操作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前提,因此,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一定要严格执行。

加强医学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医学临床技能是贯穿学生整个的职业生涯的核心,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改方法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需要强调的是病历书写一直是实习学生技能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病历是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发生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也是决定医疗赔偿官司胜负、医疗过失鉴定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必须要重新审视病历的功能、作用和社会价值,从法律的高度来看待它,要指导和严格要求实习生询问病史要时详细,检查、观察患者要认真、全面,书写病历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及时请带教老师修改,防止因记录错误引发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水平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据中国医师协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医患沟通不当所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刚进入实习时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面对患者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临床带教中不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不断强化医患沟通意识。第二,是要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医疗道德。医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第三,要注意沟通技巧与医疗服务语言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医疗服务语言的表达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真实准确。第四,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逐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所需、所想、所感、所求、所惑。才能既体现出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水准和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责任,又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提高带教质量,正确引导学生

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要尊重和关心理解患者,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求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一方面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医德形象,以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教授学生知识,使医学生能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应熟悉医疗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在其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学,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其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要将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并在临床实习阶段予以强化,打造集专业培训、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自我防范、医患沟通、医疗安全文化氛围的系统化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使医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发的以医疗安全为首位的从业意识。

全科医学论文篇(2)

目前中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应向社会养老转变,当前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满足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才能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2.民众对医疗保健要求提高的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民众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的期望值愈来愈高,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全科医学的发展,还承担起社区教育的功能,为人们提供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和保健康复等具体服务,可以促进社区整体的发展。

3.减轻民众“看病贵、看病难”压力的需要

在农村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让80%的病人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得以解决,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能担当起医疗服务、康复任务的全科医生。鼓励大医院医生向基层医院流动,吸引病人在基层医院社区门诊就医,从而减轻“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压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措施

1.研究制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全科医学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听取有关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临床专科学生中确定全科医生方向学生,组建试点班,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分段培养”的方法,创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3+2”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使之适应基层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双向转诊、预防保健、卫生宣教等工作岗位需求,培养新一代具有全科医生素养的临床医学人才,为后二年进入培训基地奠定了基础,储备和输送了人才。

2.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立通识教育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四大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全科医生方向课程模块,将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疗与护理基本技术、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预防与保健5门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集医疗、康复和公共卫生为一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融入临床、全科医学的相关内容,早期接触临床,删减部分与基层医疗实际需要脱节或挂钩不紧密的课程、章节和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全科医生课程的理论讲授。

3.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校内以模拟场景、模拟病房、模拟病人为主,进行情景式教学。校外加强附属医院和6所临床教学见习基地建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在毕业实习期间,安排一个半月到乡村卫生机构实习,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走村串户,开展卫生宣教、计划免疫、义诊咨询、健康查体、帮助建立健康档案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增强社区医疗和大卫生观念。

4.校院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制订专兼职教师任职标准,由校院共同聘任临床医学专业任课教师,对聘任的教师实行双向培训,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临床第一线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保证专业教师每四年有半年时间到医院挂职锻炼,弥补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同时,学校定期不定期指派校内专家教授到各教学基地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提高医院教师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水平。

5.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讲清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趋势,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状况,教育他们审视度势,主客观结合,主动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到基层去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三年内医德、医风教育不断线,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的引领下,培养医学生“诚信、责任、坚守”的职业道德信念,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为临床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奠定思想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科医学课程成绩优良

由于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到课率高,课堂互动热烈,全科医学方向课程考试成绩优良,学生全部通过毕业考试。

2.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

经过实践,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0.87%,其中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占76.4%,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4年在、财政部开展的“西部志愿计划”实施中,我校临床毕业生占山东省支援人数的55%,我校是我省民办高校唯一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的高校。

3.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成立了由兄弟院校知名教授、校内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第二届临床专业指导委员会,有效地指导和督促专业建设的开展。先后建成了以“人体机能学”为代表的省级精品课程7门,以“诊断学”为代表的校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和参编省级以上教材33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教学改革五年制教材《全科医学概论》定稿会在我院召开,课题组成员刘西常担任副主编,专业建设的发展也培育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科医学论文篇(3)

2.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全科医学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较为薄弱。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中,仅有为数不多的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全科医学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并未受到太大的重视,而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荷兰的大部分医学院校都设置了专业的全科医学部或者家庭医学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一般以五年制的临床医学教育为蓝本,简单地减少公共课的学时,单纯地增加全科医学的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在管理上又缺乏重视。毕业实习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实习、考核方式和制度与专科医学生无不同。这样的教学计划不能体现全科医学的精髓,也不能实现建设全科医学的初衷;还有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的师资水平不高,业务不精,多数由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或者是医院中对应的专科医师来承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全科医学课程种类和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第二,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培训基地有限。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上,一般都将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医学生培养基地,缺乏与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相互合作,也没有将其建设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由于高质量的基层实践培训基地的相对短缺,使得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得到广泛的开展。各高等医学院校中选择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少,尤其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进入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数量更少,甚至不足10%。第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在大部分城市及地区开展了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但仍存在专职师资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规范化岗位培训进展缓慢、培训的标准和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化的培训中心发展不协调等现实问题。各地区全科医生的岗位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岗位培训与资格考试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岗位培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等等。第四,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还需完善。我国全科医师职业生涯相关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未建立科学、完善的与全科医学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及制度,使得培训人员在职务晋升、职称考评及工资待遇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全科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相比而言,其收入较低,能够参加继续教育、获得职务及职称上的晋升几率要小,这导致了应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愿从事全科医学事业。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政策上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补贴,加大了毕业生从事全科医学专业工作的积极性。第五,人们的就医观念仍未改变。人们预防保健的意识薄弱,社区首诊的观念尚未建立。全科医师的“守门人”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进而导致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源相对稀缺。加之,我国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经费的来源渠道也很少,这就制约了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学教育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导致了全科医学人才的流失。

二、加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的建立。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发展需要政府、医学院校、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协同努力,这样才能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包含了全科医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教学的内容及培养育人的方法等。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兼顾实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重视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在培养育人方面,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考核评定体系和相关标准,充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等。

2.加快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临床培训和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与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应在基地建设的标准、基地带教医生的业务能力水平及与社区基层的业务互动联系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示范作用,不断满足全科医学发展的教学需求,努力建设集医院、社区为一体的培训教学基地。

3.加大岗位培训进程、重视基层卫生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当前应把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作为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关于发展建设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和培训大纲,努力完成好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任务。这是当前最快地发展大批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近53.5%的人到卫生所或私人诊所就医,约25.8%的人到乡镇级的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由此可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很高的,农村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工作可以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中进行开展。

4.全面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应该对从事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师资人员设立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准入制度。进行全科医学教育的指导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六项基本条件的考核标准,主要有:品行、医德、职业水准、可用于培训的时间以及提供培训的主观愿望和行动。并且严格按照其执行。这些举措不仅要解决师资数量上不足的问题,更要注重提高质量和完善结构。同时,应该让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有关机构应适当增加全科医学部级继续教育的项目,以便让更多的全科医学师资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升自我。争取让100%的师资接受全科医学培训。此外,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学徒式全科医师培训,并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学徒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培养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提高我国全科医学的师资力量,促进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

全科医学论文篇(4)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全科医学论文篇(5)

近代以前,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医药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兴盛,传统文化因遭到摒弃而衰落,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药学既因其文化特性使本身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导致人们对其认同度降低,又因与传统文化的剥离,而遭遇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发展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开展与进步,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复兴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与进步。

1.“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朵人类文明的奇葩,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合一的。但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加之中国知识界科学救国的急切心理,反传统文化思潮在上个世纪初风起云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继承和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就要求中医药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和培育继承与创新的土壤,“中医药文化”作为特殊概念应运而生。

“中医药文化”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对其内涵学界多有歧义。2005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含义进行了初步阐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会议还确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名家风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区域中医药文化发掘,为中医药院校、医院、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传播服务,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是国内学界首次确定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核心与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学界还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形成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尤其要具有构建学科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概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又要进一步划分研究领域,形成系列分支学科,并进行相应课程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史阶段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的文化环境的变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低潮时期。20世纪的中国始终存在一种反传统文化的思潮,阴阳五行学说遭到学术界的否定,对中医药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学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反传统文化思潮给中医药造成了严重后果,新中国成立初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在对待中医药上存在对待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同样的心态,认为只有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西医是科学的、进步的,而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抬西抑中、以西代中,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甚嚣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又说:“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歧视中医药的现象,毛泽东发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我国巩固的医药卫生统一战线”的号召,并把“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在毛泽东的保护和支持下,中医药学术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学术被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中医中、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中医药教育一改两千年来的师徒相授模式。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转变,则很难真正正确认识和传承、发展中医药。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接收”,而实际情况是批判容易,接收难。而且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怀疑心理,阴阳五行理论也得不到认同。在“中医不科学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药发展走向了以西医改造中医的歧途,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解释、整理、提高传统中医药就构成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孤立地将中医药定位于科学技术,把西医的一套科研方法强加在中医药的科研头上,用西医理论取代中医理论,用西医的“辨病施治”取代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而取消中医药学的灵魂,取消中医药学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偏离了中医药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医药的同时扭曲了中医药。受此影响,当时顺应时代的全国统编教材就有许多不足之处,使中医药教育出现偏差。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医学院“五老”给卫生部党组上书大力提倡传统中医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呼吁大大增加中医课程的学习。正当中医药教育界总结中医药院校初期教学经验,讨论修改中医药教学计划,使中医药教育更侧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教学时,“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传统文化再次陷入被批判的境地,对中医药事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兴起。基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医药的文化特性逐步明确,中医药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文化政策。以1984年召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首届“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了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场中医药文化研究热在中医药学术界酝酿,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专题学术著作相继出版;相关学术会议如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会议(1990)、中医文化研讨会(1991)、全国首届医学与人类文化学术讨论会暨首届中美医学文化恳谈会(1994)、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1995)、国际佛教医学暨港台中医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等陆续召开;《医古文知识》(199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通过这种研究,中医药学单纯科技定位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用文化定位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对中医药文化品性认识的提高为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明确区分中医药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健康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认识前提。中医药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遮蔽,在中医药研究中,混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界限,误以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原理,只能导致混乱和人、财、物的浪费,如不加以注意,甚至可能导致伪科学泛滥。二是中医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是中医药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药不仅是科学,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中医药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对中医药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相结合。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目前西方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这正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文化研究历程,应该说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中医药文化研究有过于拘泥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倾向,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立今鉴古,不但要具有历史意识,而且要具有现代视角和当下意识,不但要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要吸纳现代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不能独立于文化全球化之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绝不能故步自封、过于保守。要科学分析文化全球化形势,树立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具备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质的能力,具备吸纳先进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能力,具备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融合的眼界和能力,从而保持中医药文化健康发展。尤其在对外交流上,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具有科学文化的超越性和普适性,很难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导致中医药学至今还得不到国际的普遍认同。至今,能从根本上承认和接受中医药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地区。而在欧美地区,中医药则很难进入正规医疗体系或通过他们所谓的认证,这就对广大中医药文化研究者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

3.中医药文化研究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基础工程

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学研究的前提,否则中医药发展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发生发展,才能真正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比如,不了解阴阳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理论的起源。再如,中医药理论与易学、道学有很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典籍中存在大量以《周易》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的现象,甚至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潘雨延先生说:“究夫《内经》作者的哲学思想,全部发挥老子的思想……”[2]刘力红先生也说:“我们知道中医的确有很浓厚的道学思想……因此在《内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许多易学的东西,又可以看到许多道家的东西。”[3]不深入了解易学、道学,就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在整理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方面做了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和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普通教育的推行,使国人的知识结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大大改变,并未能从根本上恢复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药的本来面目,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表现在中医药教育上,习惯于数、理、化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中医药大学生难以理解中医药理论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比类取像的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气等主要概念构建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面对当前唯科学主义的困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只有在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其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避免走上中医西化,甚至以西代中的歧途。

4.中医药院校应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承担着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重任。不同类别的学校应积极营造独具特质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来说就应当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精髓,形成中医药内在文化的创新能力。

4.1校园环境建设必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好的中医药院校校园环境应使人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建筑风格、校园景点布置、校风、校歌、校园网等,甚至建筑物和校园道路的命名都可以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4.2教学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要加大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品性,使学生不但学习中医的“技”,更要形成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养成中医药从业者独特的文化品性。尤其要重视教材建设,“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文革”之后,中医教材建设没有能积极地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是不理想的,不是发展了而是萎缩了”[4]。

全科医学论文篇(6)

1 中医心理学的新概念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以提高疗效、养心长寿为目的,研究七情病因、心理病机、四诊辨证、因人制宜、“意疗”咨询、各科心理、“四气调神”、“神去机息”等方面属于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属性;若研究东方背景、中医人事、“大医精诚”、阴阳思维、辨证领悟、诊治“心法”、“八正神明”等方面则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的属性。21年来中医心理学立足于东方文化思想背景,积极吸取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Psychology)、精神病学(Psychiatry)、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营养,创造性地发展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医心理学”。它属于中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大创造性中医学的分支学科和特殊性较强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1]。

中医心理学为上世纪后期在中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走过21年的风雨历程。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脑科学研究、人类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中,中医心理学不仅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科学意识,更突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如“形与神俱”)和辨证论治(如“五态人”)两大基本特点。21年来国内外中医、西医、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探索工作,故中医心理学能像“野火”一样在中华大地上蔓延,而影响到港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尽管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曲折发展,但21年来中医心理学在学术研讨、学会建立、、著作出版、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临床应用等方面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前沿。

2 中医心理学的发生发展与成就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事之始,始于微;事之成,功于众”。21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董建华、马朋人,福建中医医院的王升龙、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苏复等老院士、老教授、老先生虽已作古,一批又一批中医心理学的开拓者也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令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们欣慰的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没有被种种困难阻挡住,而是不断被发扬光大。目前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已经开始重视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并向纵横方向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心理学专业,相关中医心理学科研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资助。

自1985年中医心理学诞生至现在已经取得10项重要成果:由成都中药大学王米渠教授主编出版、方药中作序的《中医心理学》(1985)是中医心理学第一本专著;由卫生部批准并支持(85医科教技518号)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薛崇成教授的“五态性格测量”为我国原创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量表;由四川心理学会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心理学演讲班”;福州中医医院王升龙的《中医心理学史概论》(福建中医学会印)、成都中医学院王米渠《中医心理学纲领》(四川省心理学会印刷研讲班讲义)、福州中医学院叶锦先《中医心理学讲座》(福建省干部疗养院等印刷)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发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中的中医心理学学术精华,系统研究中医医经、医籍、医案中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有:王效道、黄成惠、杜文东、何文兵《心理思想研究》(南京中医学院,1985年),王米渠《心理学思想集注》,王米渠、曹勤《中医心理学有关论文索引》;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了“中医心理学”选修课程,王米渠主讲;在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后,14所中医院校及研究机构组织编写了《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 中医心理学》,王米渠、王克勤、朱文峰、张六通任主编;1985年12月福建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建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室”,并在《福建中医杂志》开辟了“中医心理学”专栏;创办“中医心理学”学术刊物――《中医心理学论丛》设有学科概论、理论基础、七情学说、心理诊断、中医心疗、养心调神等专栏;1985年12月1~4日在成都中医学院召开“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2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宣告了“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从组织系统、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调查科研、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已经从极个别、零星自发的研究[2,3]走向系统研究;从地区性的自发活动(1984年成都、福建、南京等地)走向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的发展。以“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讨论会”为显著标志,中医心理学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

从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开始,至今已在哈尔滨、济南、天津、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了十一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每次都编辑一集《中医心理学论丛》,由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特别是2006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收集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近300篇。编辑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这是在过去《中医心理学论丛》付梓以来收录论文数量最大的一本论文集,其论文质量亦有明显提高,是对中医心理学21年风雨历程的一次大总结。

3 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与新趋势

中医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刚崛起的新兴学科,但中医心理思想却源远流长,这在东汉《黄帝内经》中可见一斑。据统计,《内经》中从篇名命题到主要内容讨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有关问题的达32篇,占全书162篇的19.8%。在内容中涉及到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达159篇,占162篇的79.6%,可见《内经》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黄帝内经》及大量中医古典医籍中丰富的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及当代心理学发展新形势,引起了各地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医心理学研究的关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相继成立。早在1984年秋南京召开的“中医多学科学术研讨会”上,成都、南京、湖南、山东等的中医学院共8个单位就发起了“中医心理学研究会筹备组”,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得到进一步倡议。之后福建省中医心理学学会(1986年)、黑龙江中医心理学学会(1987年)、广东中医心理学组(1988年)、广西中医心理学学会(1988年)相继成立。此举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学院的董建华院士、马朋人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注。

1992年“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批准“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分会,同年在大同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召开学会成立大会。学术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中医局为了突出中医特点,考虑到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2000年 1月组织召开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论证会”,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心理学研究室薛崇成教授、杨秋莉副研究员,组织了心理学专家(王效道、李心天、张厚灿等)和中医学家(王永炎院士等)及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学者(王克勤、杜文东、汪卫东等)进行讨论。会上充分论证了发展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于我国中医学、心理学,以至中国科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1-2005)》。2004年初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教授向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递交了有关建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建议书,并于2005年5月10日再次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秘书处李振吉副主席兼秘书长呈交了建立“中医心理学”二级学会的申请。2006年4月18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及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次大会将中医心理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及学术思想研究发展主要具有五种形式:

3.1 学校教育 自2001年以来,全国中医药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学系及心理学专业。目前共有11所中医院校已开设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心理等专业,已超过整个中医药院校数目的1/3,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3.2 开设网站 目前已开设两个中医心理学专题网站。一个为北京的“省略中医心理学在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承办],一个为上海的“省略中国中医心理学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心理学会主办)。另外,北京“省略.cn传统中医药学术交流网”;广东相关中医的一些网站上也有中医(医学)心理学的文章和信息。

3.3 开展活动 中医心理学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广东省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年来,在张孝娟会长的领导下,进行了多种有成效、有影响、有新意的学术活动,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办课程班、心理学家讲座、音乐治疗实践等。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心理学”全国首期学习班在北京开班(2004年9月),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2人参加。

3.4 制定规划 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前景展望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其中;另外,中医心理学专业筹委员会当时编制的《中医心理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执行中。

全科医学论文篇(7)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 、临床证候和防治 方法 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 研究 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 理论 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 教育 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 影响 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 中国 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 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淫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 治疗 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 英文 名。

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 文献 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 理学 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 科学 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 研究 ,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 内容 ,引进 自然 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 教育 ,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 方法 ,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 历史 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 发展 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 参考 文献】

1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 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 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全科医学论文篇(8)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淫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全科医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122-03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指对具有专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的岗位训练,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现有的专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使其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并取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从而完成身份和执业的双重转变。湖南省卫生厅根据国家六部委下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的明确要求[1],2010年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了湖南省全科医生培养目标为每所乡镇卫生院1名全科医生、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全科医生,过渡期内分三年对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本文通过对湖南省2010~2011年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情况的回顾和经验总结,为下一步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1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

湖南省于2010年启动了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根据全科医生工作要求、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2,3],提出了“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培训模式,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计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进行部分调整,提出适合本市的培训方式[4],这些切合实际的调整,发展和完善了湖南省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内容。

1.1培训基地

湖南省14个地州市各确定1所三级综合医院为“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参照《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执行。转岗培训基地由省卫生厅发文认定。

1.2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具有正规医学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和基层血防站的基层执业(助理)医师。

1.3培训师资

培训基地要求指导老师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医院择优选拔“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指导老师”,报当地卫生局下文确定,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1.4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湖南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急诊科、儿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同时包括了社区预防、社区保健及康复课程。

1.5培训方法

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的培训模式。转岗培训分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三个阶段。

为缓解工学矛盾,理论学习分为自学和集中授课两个阶段,课程统一安排由学员选修。临床实践形式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临床观摩、参与查房与病案讨论、手术带教等。带教方式采取课堂授课、举办讲座、远程教学、基层现场指导、互联网视频等。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指导老师形成“一对一”的教学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完成培训内容。

1.6网上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培训途径、培训原因、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对全科医生的了解、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对培训医院各科室专家的了解、是否愿意从事全科医学等。

1.7考核和结业

考核分为科室考试和结业考核。

科室考试增加了学员在科室内的学习压力,出科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科室学习。入科考试主要为理论考试,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入科考试和出科考试均由培训基地相关科室组织。

结业考试内容分为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实行百分制,按6∶4的比例记入总成绩。实践技能考核由市州卫生局组织,对学员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进行考核记分,操作成绩在60分以上者才可以申请结业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建立试题库,统一命题,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考试。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总成绩在60分以上为合格,取得湖南省卫生厅颁发的《湖南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结业总成绩低于60分者,可在3个月后,申请理论考试补考一次[5]。

2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

2.1培训基地

在全省14个地州市各选择了一家三级医院作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

2.2学员情况

湖南省卫生厅计划2010年在14个地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转岗培训学员1 000名,实际招收985名,其中男671人、女314人,其中16人中途放弃。

2.3师资培训基地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基地确定为湖南省人民医院[6]。

2.4问卷调查结果

网上调查采用一人一卷的问卷方式,发出969份,收到有效答卷664份。从问卷调查表的结果统计看出,学员近两年培训次数统计中培训1次的最多,为277人,占42%;培训时间3个月以内的最多,为420人,占63%;学员希望通过培训实现自我提高的有370人,占56%;表明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机会少,培训时间短,希望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工作困惑统计中认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困惑的最多,为489人,占74%;愿意参加由政府出资的培训有959人,占99%,说明学员对学习培训有现实的需求。这次教学内容基本满足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要,课程安排符合当前培训需要,培训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后学员对全科医生的了解比率为97%,愿意从事全科医生的532人,占83%;有固定病友群的518人,占78%。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带教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建立双向转诊网络有帮助。愿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的921人,占95%;经常把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转向上级医院的有486人,占75%;偶尔接受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患者291人,占45%;说明双向转诊的渠道还不顺畅。学员每天工作10 h以上的最多,为260人,占39%;周工作日统计中工作6 d的最多,为354人,占53%;出诊次数统计中以随喊随到的最多,为490人,占74%,表明学员在基层起到了“健康守护神”的作用,把服务对象的健康放在了首位。目前的培训费用由政府负担,学员不用为学费发愁,问卷调查中认为参加学习影响个人收入的有355人,占53%,这可能是制约基层卫生人员参加转岗培训的主要因素,下一步制定政策时应发培训津贴,适当弥补损失以提高参训积极性。

2.5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在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了操作技能考核,抽考了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急救技能、儿科体格检查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69人,0人缺考。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12人;80~89分(含80分)415人;70~79分(含70分)297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9人,操作合格率为99.3%。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永州市、怀化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邵阳市、湘西自治州合格率均为100%,郴州市合格率均为96%,长沙市合格率为94.7%。

2.6 理论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考试中9名学员不及格,因此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的人数为960人,其中4人缺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56人。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61人;80~89分(含80分)351人;70~79分(含70分)254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54人。理论考试不合格人数占5.6%,说明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通过率见表1。

2.7 合格达标率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按6∶4的比例计入总成绩。有的学员虽然理论考试不及格,由于操作考试成绩的比重大,两项汇总后仍可达标。本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参加学员969人,考核考试合格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3 讨论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可以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7]。截至2009年底,湖南省共有县级医院291个,乡镇卫生院2 390个,村卫生所44 3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2个。全省社区卫生人员7 773人,乡镇卫生院人员61 053人,村卫生室人员50667人,占湖南省卫生人员总量的34.02%。全省执业(助理)医师105 800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 995人、28 400人、3 537人,分别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72%、26.84%、3.34%[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不稳定。湖南省规划到2020年,经过多种途径培养12 000名全科医生,近3年以转岗培训为主要途径[8]。湖南省2010年首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在2011年完成,参加培训的人数为969人,培训后合格达标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湖南省首批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文化程度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359人,占54%;资格统计中执业助理医师最多,为378人,占57%,反映湖南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亟待加强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学历提升工作。这次转岗培训工作,有的市州未完成招收任务,学员总数差31名。主要原因在于工学矛盾,只有缓解工学矛盾带来的压力,才能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采用“缺什么、补什么”、“一对一”的培训模式,重在培训基层全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满足基层医疗队伍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开展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委,等.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 [Z]. 2010:13-14.

[2] 吕兆丰,郭爱民. 全科医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6-82.

[3]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10-15.

[4] 王诚丽.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合拳[J]. 中国医院院长,2011,8(2):80-81.

[5]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湘卫科教发[2010]20号[Z]. 2010:3-8.

[6]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确认首批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基地及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16 号)[Z]. 2010:3.

全科医学论文篇(10)

纵观近20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个分册。2001~2006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编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上一篇: 纹绣培训总结 下一篇: 文案试用期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