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3:27

综合教案

综合教案篇(1)

2、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与人交流;培养观察、实践、想象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决解问题的能力。

3、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知难而退的探索精神。

活动一、自己种菜乐趣多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哪种蔬菜容易种植、哪种蔬菜生成期短、当今蔬菜有哪些,或与家人交流,分享他们种菜的经验或知识。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确定本小组要种植的蔬菜。

2、收集有关蔬菜种植的资料

3、交流、讨论种植自选蔬菜的工具、条件和方法。

4、设计自选蔬菜的种植方法和步骤。

二、种植行动

1、小组合作开展种植行动。

2、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

3、全班交流讨论种植活动的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分享时刻

举行"小菜农交流会",把种植过程中的观察日记、照片、获得的经验、教训体验等,与大家交流。

活动二、蔬菜保鲜揭秘

(1)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常见蔬菜。

动过程安排

一、收集信息

1、通过书刊、报纸、网络等收集有关蔬菜保鲜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2、确定自己想验证的保鲜方法。

二、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2、确定实验的时间主地点。

3、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

三、实验

1、开展实验

2、做好实验记录。

四、得出结论

1、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对照实验假设,得出实验结论。

2、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三、蔬菜营养大盘点

(1)活动准备:

通过浏览书刊、报纸、网络或访问营养专家,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查找有关蔬菜营养的资料。

二、做调查

召开座谈会,了解某些同学不爱吃蔬菜的原因。

三、点子大会

小组讨论如何帮助不爱吃蔬菜的同学改变不良习惯。

四、宣传小队

1、写宣传材料。

2、组成宣传小队向同学们宣传蔬菜的营养价值。

放风筝去

主题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有关知识,掌握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条理地叙述以及使作工具的能力。

3、掌握观察、比较、实验等探究的基本方法。

4、培养探究的兴趣、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一、风筝的故事

(1)活动准备:

通过收集资料或请教语文老师,了解讲故事的技巧。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2)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分类。

二、讲故事练习

a)小组内部进行讲故事排演。

b)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讲故事。

三、故事会

1、各组的代表上台讲故事,进行讲故事比赛。

2、进行评比。

活动二、自己放风筝去

(1)活动准备:

有关风筝制做的材料。

(2)活动过程安排

一、交流讨论:

1、通过书刊、网络、采访他人等途径,收集有关风筝和风筝制作的资料。

2、共享资源,交流、总结制作风筝的方法。

二、设计风筝

小组合作,设计自己要做的风筝,并画出设计图。

三、制作风筝

1、小组合作扎风筝骨架。

2、制作风筝面。

3、固定骨架和风筝面。

4、系提绳。

5、美化自己的风筝。

四、试验调整

试飞,改进自己制作的风筝。

活动三、一起去放飞

(1)活动准备:

准备自己制作的风筝

(2)活动过程安排:

一、交流讨论

1、讨论放风筝对天气的要求。

2、交流讨论放风筝的技巧。

3、讨论放风筝的注意事项。

二、放风筝

学生和家长一起,或学生和教师一起放风筝。

三、回顾与总结

1、回顾自己在制作、放非风筝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2、总结放飞风筝的经验和教训。

3、全班交流各自在风筝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欢乐校运会

主题教学目标:

1、自主规划,自主解决问题。

2、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团结、拼搏、和平等奥运精神。

活动一、我为班级出点力

(1)活动准备:

回忆自己历届校运动会上的所见所闻,并与同学交流。

(2)活动过程

一、分组

1、确定组别。

2、组建小组。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2、全班交流工作计划。

3、各组修改并完善计划。

三、各组行动

1、各组执行工作计划。

2、总结、评价、反思。

活动二、队列设计

(1)活动准备:

回忆历届校运动会上各班的队列方案。

动过程安排

一、设计队列设计方案

1、向专家询问队列设计的基本要求。

2、设计自己的队列方案。

3、各组交流评选最佳方案。

二、完善队列设计方案

1、利用体育课时间,根据选出的最佳队列方案进行操练。

2、讨论、解决、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

活动三、我们的校运会明星

(1)活动准备:

准备制作小报用的纸、彩色笔、剪刀、双面胶,剪报等。

(2)活动过程

一、选举校运动会明星

1、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选校运动会明星,制订校运动会明星的评选标准。

2、根据确定的标准,选出班级中的明星。

二、制作小报

1、了解小报。

2、制作小报

三、展览评选

1、展示并推荐自己的小报。

2、观看并评价他人的小报。

服装大观园

主题教学目标:

5、了解服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通过实践,体验、认识服装设计及服装展示的内涵和意义。

7、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8、提高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合作互助。

10、提高对服装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活动一、民族服装大展示

2、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回忆春节联欢晚会上少数民族的服装,与同伴交流、讨论民族服装的特点。

3、活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收集资料

(1)自由结合成小组。

(2)制订活动计划。

(3)收集有关民族服装的资料。

二、制作展板

(1)整理资料,确定展示内容。

(2)小组长合作,制作展板。

三、展示与交流

(1)展示自己制作的展板。

(2)参观其他小组制作的展板。

(3)各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

活动二、围裙巧计

1、活动准备:

去商店或上网了解市场上出售的围裙的款式、价格与面料,以及哪种围裙最受欢迎。

2、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调查需求

3、通过访谈,调查妈妈需要怎样的围裙。

4、收集资料,了解不同面料在防水、防油、耐用、舒适、易洗等方面的特点。

二、设计围裙

4、设计围裙。

5、听取意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6、画设计图。

三、汇报交流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四、汇报交流

活动三、服装秀

1、活动准备:

观看电视中的时装表演节目。

2、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明确任务与分工

1、欣赏时装表演。

2、确定组别(如模特儿组、服装造型组、评委组、场地布置组、音乐灯光组、主持人组、公关组等)及各组工作内容。

3、自愿报名,组建小组。

4、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二、准备

各组根据工作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模特组学走台步,服装造型组筹集服装并进行搭配)。

三、彩排与演出

1、多次彩排,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演出成功。

2、收拾表演场所,归还物品。

关注一次性用品

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3、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4、学会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

活动一、谁在使用一次性筷子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和弊。

(2)活动过程

一、制订调查计划

1、组建小组。

2、拟订调查问题。

3、制订调查计划。

二、调查行动

1、实施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

三、撰写调查报告

1、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二、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动过程安排

一、组建小组

1、确定正反和反方的观点。]

2、组建小组。

3、拟订本次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二、收集有关资料

1、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获取有关资料。

2、通过与家长讨论、向专家咨询获取有关资料。

三、准备辩论卡

1、根据观点筛选、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2、制作辩论卡。

四、进行辩论

开展辩论

活动三、一次性用品再利用

(1)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一次性用品,要洗干净并晾干。

(2)活动过程

一、创意

1、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例子。

2、思考、讨论已有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思路。

3、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

二、制作

1、利用废旧一次性制作新产品。

三、改进与交流

1、找出自己作品的缺点,并进行改进。

2、班级开展交流。

社区我的家

主题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调查、考虑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尊老爱幼的意识和环境意识。

活动一、社区老人状况调查

(1)活动准备: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中老人的生活状况。。

(2)活动过程

一、准备

1、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2、小组讨论采访的时间、地点及分工情况等,制定采访计划。

3、小组拟订采访提纲。

二、采访行动

1、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调查、采访,并做好记录。

2、对收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汇总、整理。

三、交流

将自己调查的成果介绍给大家。

活动二、社区环境考察员

(1)活动准备:

准备考察装备,如照相机、记录本、录音机、社区地图等。

活动过程安排

一、制定计划

1、学生自由组成探究小组。

2、小组讨论社区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3、小组讨论本次考察的时间、地点及分工情况等

4、各小组做好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二、实地考察

1、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考察,并做好记录。

2、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三、汇报交流

1、各考察小组对社区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各小组介绍考察的情况及自己的分析,回顾本次探究活动,交流活动感受。

3、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活动三、理想的社区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社区建设、社区规划方面的知识。

(2)活动过程

一、调查现在的社区`

1、调查、了解社区目前在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人们对居住社区的看法和期望。

二、规划理想社区

1、收集资料,了解理想社区的规划要求。

2、比较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发现问题,提出改进设想。

3、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社区图。

三、汇报交流

综合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3-02

一、引言

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的骨干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及商务谈判等。其中,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这些骨干课程的核心,该课程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为前期课程,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策划、推销及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和相关知识,而且能够投入到市场调研的实际运作中,学会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得出有效的结论。

该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常用的案例教学法采用如下教学流程:教学前教师挑选或写作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与方案并加以点评。这种案例教学法存在如下教学质量问题:(1)案例内容不全面。案例来自教材和学习资料,内容主要是情景问题的叙述和解析,没有同步的问卷设计和调研数据,因此该类案例授课往往只能覆盖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剖析方面,无法延伸到实践操作部分,从而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2)案例分析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独立解决市场调研问题能力的培养达不到好的效果。(3)忽略市场调查与预测中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对于学生技能的训练、数据分析、高级软件如SPSS等的教授和应用。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急需具备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能力的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更应掌握数理统计方法和软件分析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涉及的软件仍然停留在EXCEL阶段,错误的认为高级软件是研究生阶段才需掌握的技能。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也会涉及到市场调查数据的整合分析问题,掌握SPSS等先进软件,可以减少市场调查的统计工作量,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市场调查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基础的办公软件,而是必须熟练运用SPSS或SAS等专业的市场研究统计软件。综合以上三点,笔者提出综合案例教学法,弥补了现有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二、何为综合案例教学法

综合案例是指附带研究问卷和相应市场调查数据的整体案例。这种案例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述一市场调研情景问题,同时带有相应的问卷设计和调查数据,供学生操作。学生在理论分析和策划市场调研后,可通过问卷设计和发放过程提高市场调研实施能力,运用统计软件SPSS做调研数据分析,在掌握SPSS软件操作技能的同时,得出市场调查分析结果。

综合案例教学法意味着是在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中都选取综合案例为学生们讲解和练习。这种案例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案例情景市场调研问题的分析环节。学生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就需要认真负责且充分分析案例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其次,市场调研的策划和实施,包括相关问卷设计和收发。该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短暂时间内收发一定数量的有效问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缜密的策划和安排;最后是调研结果分析,调研数据分析。该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统计软件分析技能,如SPSS,快捷的完成调研数据的分析、汇报。

综合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极为密切。每一个市场调研环节都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从市场调研策划、相关问卷设计到最后的调研数据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出来,学生参与市场调研的过程即是小型的实际市场调研工作的模拟。综合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软件技能解决市场调研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案例分析和后期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审核最终的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综合案例调研的实践经验。

三、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综合案例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两大模块。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1.首先讲解和分析市场调研基本知识点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情景。同时进行实践操作环节:市场调研策划。市场调研的策划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可支配时间和能力策划出具体详细的调研方案,例如何时何地访问,访问多长时间,参与人员和访问主线等等。这个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寻找可实施题材,并做好市场调研的策划部分。

2.讲解市场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设计类型、方法、原则等。问卷设计实践考核学生运用问题设计的方式解决实际市场调研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手脑并用、根据市场调研的具体操作题目科学的设计问题。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策划的时间、地点、进度安排等,合理组织小组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有抽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等。具体选择哪种调查法,需要根据调查的对象和环境决定。

3.高级统计软件的功能介绍主要是指SPSS等软件在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的应用讲解,有统计描述、假设检验和量表分析。对应的该操作部分主要是对调研数据的录入和高级软件的运用:建立数据文件,将调查问卷编码,在SPSS中录入问卷数据;根据市场调研的研究目标,运用SPSS功能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相关图表。最后,根据SPSS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高校开展综合案例教学法无需经费支持,未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唯一的实施要求是高级统计软件SPSS。而今,很多高校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具有安装SPSS高级软件的实验室。因此,综合案例法具有可行性。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较为新颖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授课方法:综合案例教学法。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殊的实践要求,综合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该教学方法实施一年后,教学效果显著,具统计,95%的学生承认该授课方法有助于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市场分析能力、问卷设计能力、统计知识运用和SPSS软件操作能力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对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但是,综合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完善还需努力,如运用网络问卷发放或网络访谈;增加高级统计软件的应用,同时教授SPSS,SAS两种分析软件,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等。

参考文献:

[1]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3):66-68.

综合教案篇(3)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注重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这偏离了法学教育既要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目标。

一、综合设计案例教学及其特点

法学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式教学。《教育大辞典》认为案例教学法是“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学科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1]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或优势在于: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具有传统讲授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丰富法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法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但是,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甚至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它不过是实践教学和发现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交叉。[2]

我国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来源主要有:法院的判例、老师杜撰的案例、未经法院审判的案例。按照英美国家严格的案例教学法的概念进行界定,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是案例教学法了,但在我国通常来说仍然把它归为案例教学法范畴。[3]虽然我们可以找到不少现成的案例,但却难以把民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统统包罗进去。为了有助于整体认识掌握民法体系,就需要对案例进行加工、设计,于是本文提出综合设计案例教学。民法学综合设计案例教学就是设计出具有典型性、综合性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理论知识的教学。民法学综合设计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设计性这样三个特点:实践性,这是首要特点。和其他的课程教学方法一样,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综合性和设计性,这是自身特点。综合性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不是对某个民法知识点的教学,而是通过一个案例来展开涉及多方面民法知识的教学内容;设计性,则表现在教学案例的加工上。“民法是实际生活的翻译”。生活中,每天都上映着一个个鲜活的案件,涉及到一个个具体的法律。对它们进行加工,将许多民法知识镶嵌在其中,也就是说对案例进行设计,服务于教学。综合设计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综合掌握民法知识。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的特点或优势是: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案例和讨论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去精选、设计相关案例,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二、对教学原则的理解

综合设计案例教学的运用,首先要真正理解和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无法代替学生阅读、和思考。教学前要摸清学生的兴趣点、问题点。比如做一个教学调查,提出你认为综合设计案例教学是什么?该怎样进行?你感兴趣的案例及困惑等方面的问题,从中把握学生想知、不知的民法知识。教学中,通过采用学生个别发言、分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各种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学生又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应该也不能够决定教学过程的进程和方向。只有教师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必须掌握和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对案例讨论情况予以评价分析和归纳总结。以教师为主导,是教师对教学整个过程的掌控,是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考验,这也是综合设计案例教学中的关键和难点。

三、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搞好民法学综合设计案例教学的前提。选择时应注意案例的新颖性和典型性;设计时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注重体现综合性,即设计出结构严谨、深浅适宜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讨。例如选取社会上的某些典型的侵权案件,结合校园中的个别事件设计一个综合案例来学习侵权责任法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校园安全问题。既有助于学生对侵权责任法等民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一些校园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消除。

四、对教学环节的把握

在民法理论知识讲完之后,安排大约12-16课时进行综合设计案例教学活动。具体将每次教学活动分成两个环节依次进行,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教学环节之一:用案例理解法律。即通过案例分析,达到以案学法目的,加强和提高法律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运用能力。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

教学环节之二:用法律思考生活。即通过案例讨论,目的在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加强和提高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民法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应还在于培养学生按照法律逻辑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从“普通人”向“法律人”的转变。因此,在民法教学中,须通过讲授制度规则并将其适用于实践的分析,向学生展示并使其明确领会各种法学方法的存在与适用,并逐步确立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3]注重案件事实与法律和法学原理的关联推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法律适用及推理能力,并对重点问题给予法理的分析和提升。例如安排学生认识和讨论保山的 “上把子”民间习俗。

保山民间有一种叫“上把子”的习俗。每个参与者每月出等额数量的钱叫“上把子”。其中一个参与者是组织者,对相关事宜进行组织管理,俗称“把头”,轮到自己拿钱时叫做“结把子”,结把子的顺序一般是通过抽签决定,或者是相互之间协商确定;利息高低根据时间长短由相互之间进行约定,先结把子的往往要负担相应的利息。例如ABCDE 5个人,每人每月出1000元,即为上“一把”,时间就为五个月。第一个月A“结把子”得5000元钱,以后的每个月他要支付150块的利息,即每个月要上1150元的把子钱;第二个月B“结把子”共得5150元钱,即BCDE的各一千块和A的1150元,以后每个月要上1150元的把子钱。第三个月C“结把子”可得5300元钱,包括CDE的一千块和AB的各1150。以此类推,第五个月E“结把子”共得5600元,包括ABCD的各1150和自己的1000元。所以对A来说,他就是跟大家借钱的人,借了后每个月必须支付利息和本金。对E来说,他就是借钱给大家的人,每个月投入一千元,在五个月后得到600块的收益。对C来说,他既未付利息,也无收益,但在第三个月拿到了5000元的周转资金。上把子的人数一般扩展为12人以上,每把钱数为500-2000元不等,一人也可上“多把”。因为“上把子”一方面可以灵活、方便、快捷地解决个人的急需资金,另一方面又可以灵活、高效地储存、利用闲置资金,因而在保山农村、城郊社区和一些单位拥有一定的市场。当然,由于参与人数的扩大和其他多种原因的影响,也使得“上把子”习俗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评价分析,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民间法的概念、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民法基本原则、债权等知识民法知识,并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综合设计案例教学的运用目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民法学教学是不能离不开具体生活实践的。主要的做法是利用已建立起的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民法;积极进行院校结合,聘请资深法官进校讲学和指导。总之,民法学教学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学生实习、模拟法庭等实践性法律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吕俊玲.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7

[3]蒋明华.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教育2009.10

综合教案篇(4)

当前计算机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存在着学用脱节、实际开发能力偏弱等问题。尽管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在软件方面的课程体系上是将整个学科专业的知识按一定顺序和层次分解,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掌握了软件开发领域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同时具备了软件开发的能力。事实上,学生虽然接受了系统的软件开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软件开发技术应用的训练,但软件开发能力低下的情况还相当普遍。要从软件开发的“菜鸟”,成长为软件开发的高手,或者称之为“高级蓝领”,必须通过长期的历练,没有捷径。但好的教学案例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软件人才的成长和开发能力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1]。

1软件开发人员能力要求

由于软件开发是一项技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企业对软件开发人员能力的要求也是综合性的[2]。按照教育部对软件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3],软件学院的学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既要能将用户的需求映射到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在进行应用软件总体设计时有大思路和大局观,也要能运用现代软件设计方法和编程技术在进行详细设计时关注细节,实现高质量的软件;在考虑软件实际应用时,既要支持国际化及本地化的应用要求,也要支持软件及运行平台升级、操作系统迁

移的应用要求;在技术应用能力上,既要对使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有很好的把握,也要能综合运用前期所学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专门技术;在软件工程素质上,既要具有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交流和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上述这些就是现代IT企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要求。

2案例实践教学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意义

案例实践教学对软件人才培养具有以下优势:

1)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不仅对理解和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抽象概念及原理十分有用,而且对学习先进的软件编程方法、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大有益处。

2) 学生通过对案例代码的阅读分析,可以使一些一知半解的概念突然变得清晰易懂,使一些久思不解的问题变得豁然开朗。

3)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到软件高手,深深为他们巧妙的方法、过硬的技术、认真细致的精神、追求完美的态度所折服。

3实践教学案例的设计

案例设计的内容、质量以及案例教学的水平是案例实践教学的基础,是案例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简介:蔡建平,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测试和数字媒体技术。

3.1案例设计要求

设计支持软件开发能力,特别是综合开发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案例是许多高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这样的案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涉及到他们前期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如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图形图像处理、人机交互、软件体系结构,等等;另外,要帮助这些学生在通过案例学习后,建立起软件开发的大思路或大局观,对软件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可靠性要求)、维护要求(特别是软件功能扩充及升级要求)有很清晰地了解,并能够反映到软件的设计和实现上。最后,学生学习完案例后,要了解支持软件跨地域、跨平台和跨时间的应用需求,并掌握保证这些需求得以实现的相关技术,如软件的国际化和本地化、软件及平台的升级、平台移植或系统迁移等技术。

在案例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案例能够在各高校无障碍地推广,不要因为经费、实验环境等问题使案例设计成果没有应用价值。因此,案例设计要求全部使用开源代码或开源技术。事实上,开源软件的使用,不仅有利于通过免费的开源软件大大降低搭建实验环境所需的条件,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学习优秀软件,全面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开发素质,而且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兴趣或学时安排,有选择地对其中的软件和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专门的研究,形成自身的技术特长和研究方向。

案例设计中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所选择的案例不要涉及很深的领域专业知识,又是人们感兴趣、经常接触到的东西,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希望案例涉及多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多线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形学、GUI等众多软件技术;最后,希望所设计的案例是综合性的应用软件,以适合学生综合开发能力的训练。

3.2案例详细设计

基于上述的案例设计要求,以及早期项目的研发经历,我们选择股票软件作为软件综合开发实践教学的案例。首先,股票软件不涉及很深的领域专业知识,又是现代社会人们非常关注、感兴趣、且有可能经常接触或身陷其中的事物,学生容易入门和感兴趣;另一方面,这类软件其工作模式主要是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模式,涉及到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形技术、用户界面技术以及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众多软件技术,其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综合开发能力的训练非常合适;最后,我们所选择的股票软件Stock-0.0.9是一个早期的开源股票软件,它是一个股票软件的雏形,易于学生学习和完善,包括做第二次开发。将该软件作为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可让学生接触和应用如下开源技术:

1)Linux操作系统及虚拟机技术;

2)GCC程序设计技术(包括编译技术、调试技术及集成开发技术等);

3)MySQL数据库应用技术(基于C/C++应用编程接口API的MySQL数据库开发技术);

4) 基于套接字编程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TCP/IP协议的开源liptcp++库的应用);

5) 基于Gtk+的界面设计技术(应用Glade支持界面的设计及应用框架的生成);

6) 股票软件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及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等。

在对Stock-0.0.9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目标代码并建立其运行环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到程序设计的强类型机制、可靠性编程思想、软件构造方法、C/S工作模式实现手段、开发环境及应用环境升级对策、软件国际化及本地化应用要素、操作系统迁移或移植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基于复杂图形用户界面的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理解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学和现代程序设计思想,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4案例教学实践及成果

4.1实践情况

软件学院针对教育部对软件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要求和软件工程硕士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院学生(特别是非在职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性实践能力太弱等实际情况,经充分论证,确定了提升学生软件综合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分别于2006年下半年在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界面设计”课程,为软件工程硕士开设了“高级软件编程技术”课程。这两门选用同样案例,讲授了10多次,受益学生达800多人。在这期间,课程的教学案例和实践资源也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4.2实践成果――教材建设

学院考虑到案例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案例和实践资源的成熟与完整,决定将案例和课程资源进行总结与提升,出版与之配套的实践教材,推广相关的实践教学经验,让国内高等学校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从中受益。学校对此工作提供了经费支持,同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完成了《软件综合开发案例教程――Linux、GCC、MySQL、Socket、Gtk+与开源软件》的编写工作,该教材已于2011年2月出版发行。

1) 教材的主要内容。

除了有大量篇幅讲述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开源技术外(如Linux操作系统、GCC编程语言、网络Socket编程通信、MySQL数据库管理、Gtk+界面设计),特别通过实际案例――Stock股票软件将这些技术融会贯通在一起,并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对软件体系结构、应用软件开发模式、软件的国际化与本地化,软件开发和应用环境升级方法以及平台移植技术等充分地介绍和实例说明,以此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一本集各种主要的计算机开源技术应用于一体的软件综合开发实践教材。

2) 教材的特色。

① 能够满足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相近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前期学习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后,急需通过一个案例或一个项目来应用这些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性实验或实践,提高自身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② 除了对主流的计算机开源技术做了详细地介绍和举例分析外,还特别地突出了计算机开源技术在实际股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很好地支持着案例驱动式的实践教学。

③ 教材所涉及到的实验教学资源相当丰富,覆盖面相当广,且全是开源软件或开源工具,保证了国内许多院校在办学条件不足,实验教学经费有限,无法全方位引进商用软件工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开设出软件综合性开发的实践课程。

总之,该教材作为案例实践教材,自始至终强调和灌输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学和现代程序设计思想,强调软件综合开发能力的培养。该教材所涵盖的大量技术内容、实操案例及问题解决方案,如果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并能实际地用于软件项目的开发,从软件开发能力上说已达到一个高级蓝领的要求了。

5案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学生软件综合开发能力培养上分别针对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了选择同样案例和教材的不同课程――“界面设计”和“高级软件编程技术”。下面我们主要以本科生为例,介绍在“界面设计”课程中案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或课程大纲。

5.1课程设计目的

学院在四年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计划中,为大三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安排了“界面设计”的课程,60学时,2学分,共15个实验单元(每个单元4学时)。

“界面设计”课程是按照教育部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培养工程化软件实用人才的要求,以界面设计为立足点,对前期所学的主要计算机技术(如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网络编程、数据库应用等)进行综合训练。

要求学生在掌握界面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常用技术,掌握当前主流的开源界面开发工具Gtk+和开源界面设计工具Glade进行界面设计及实现等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股票行情分析软件,将计算机软件开发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该实践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全部流程和技术,培养学生界面的设计能力外,可使学生接触和学习基于复杂图形用户界面的大型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了解Linux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应用、图形界面、数据库、网络通信、软件体系结构、应用软件开发模式以及平台移植等技术在实际软件开发或应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达到增强他们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5.2课时安排

该课程设计以《软件综合开发案例教程》为实践教材,其实践教学方案主要是按照15个实验单元并依据教材内容和知识单元组织进行制定的。

第1单元:对课程设计提要求,对Linux操作系统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安排学生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学会Linux虚拟机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第2单元:对应用GCC进行软件开发知识点进行讲解,安排学生进行GCC开发应用实践,学会编写工程文件、用GCC编译C/C++程序、调试程序、建立集成开发环境。

第3单元:对网络通信及Socket编程知识点进行讲解,安排学生进行网络通信的Socket编程实践,学会在libtcp++环境下建立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第4单元:对MySQL数据库应用知识点进行讲解,安排学生进行MySQL应用的相关实践,学会用MySQL C API进行数据库应用的简单开发。

第5单元:对Gtk+用于界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安排学生进行Gtk+的界面设计实践,学会用Gtk+和Glade进行简单界面的开发。

第6单元:介绍股票交易的相关知识、股票软件一般包含的内容和所涉及到的技术,安排学生学习和使用国内主流的股票软件,学会股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流程。

第7单元:对开源股票软件Stock进行分析讲解,并带领学生将Stock源码编译成可执行的二进制码,要求学生学会处理编译和连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强类型问题。

第8单元:对应用软件国际化和本地化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讲解,对Stock软件的Gtk+1.2界面实现方法进行分析,并带领学生解决Stock软件中文显示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在Gtk+的界面控件上和绘图区中正确地显示中文、英文及数字方法。

第9单元:对Stock软件的数据库应用编程、网络通信编程等实现方法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解决股票数据库的建立、股票数据的导入等问题,要求学生掌握Stock软件中用MySQL C API进行股票数据库应用、用Socket进行网络通信的开发技术。

第10单元:对Gtk+2.0特点进行讲解,带领学生解决Stock软件从Gtk+1.2到Gtk+2.0升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掌握确保软件能够升级的软件设计思想和问题解决方法。

第11单元:对在Windows上进行Gtk+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将Stock软件从Linux上移植到Cygwin和MS VC上,并解决移植过程中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软件移植的基本要点和基本方法。

第12单元―第13单元:学生按分工要求开展独立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

第14单元―第15单元:学生按分工要求进行PPT的实践汇报和实践成果的演示。

5.3课程设计组织

课程设计以课题组形式开展,6人一组,每组必须完成6篇报告(Linux虚拟机使用总结报告、Linux下GCC编程总结报告、MySQL数据库应用总结报告、基于TCP/IP的Socket编程总结报告、用Gtk+设计图形用户界面总结报告以及股票分析软件实现技术总结报告),指定课题组长(完成报告6),课题组其他成员分别完成报告1~5,每人1个,不能重复。

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完成教材中所布置的实验习题。作业以电子方式交付。

5.4课程设计考核

对每位学生,课程设计考核包括四部分:

1) 电子版课程设计报告(40分),对于报告其撰写要求如下:

① 每个报告不少于1万字(不能以图表代文,论述为主);

② 报告的基础是每章的实验习题;

③ 报告可分4~5章(第一章概述,最后一章总结,其他章节自行组织);

④ 报告以教材为样式进行排版;

⑤ 报告不要出现网上拷贝的痕迹,网上摘录的要进行相应处理,严禁聊天用语、博客用语以及混乱的控制符和全角符号;

⑥ 图表要清晰,重要的图表要亲自画或截,不要拷贝。

2) 每位同学要准备总结报告的PPT汇报(10分钟的汇报),汇报成绩20分。

3) 每位同学要进行所选报告的成果演示,演示成绩20分。

4) 考勤成绩20分。考勤10次,每次2分,考勤缺席5次的无成绩。

5.5基于案例的“界面设计”实践教学效果

“界面设计”课程自2006年开设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口碑颇佳,软件开发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最近,我们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感想进行了调查,学生普遍认为案例内容和实验方案丰富、实用和生动,大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眼界。通过基于复杂图形用户界面的大型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对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学和现代程序设计思想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增强了软件综合开发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对软件开发有了大局观,对软件开发中软件设计和高质量代码编写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对优秀开源软件和开源技术有了极大的兴趣。下面是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中对“界面设计”的案例教学谈到的心得体会:

1)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Linux虚拟机的使用,以及Linux下的GCC编程,应用软件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界面设计,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并能进行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开发,提高了应用C/S模式、管理数据库数据等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平常主要都是理论课程,实践机会比较少,大家组队进行开发就更少了。通过此次实践,我体验到了团队开发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合作开发,并大大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工作学习增加了丰富的经验。

2) 以前学习Linux时仅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操作系统,没有在上面做开发,导致对Linux了解不多。经过半个学期基于Linux的股票案例学习后,我收获颇多。我主动收集和阅读了大量资料,并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我学到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搭建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和开发,并对MySQL,GCC,Gtk+等开源软件在Linux下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加深了对Linux下编程整体流程和工作细节的理解,知道了Linux下调试程序的方法,真正了解了程序在Linux下从编译到运行以及排错的全过程。

3)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的收获非常多的,首先大家对于一款良好的软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性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以后在软件开发乃至今后的工作都是有益处的。其次,这次复杂的课程设计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资料查找、学习、融会贯通以及查错能力,等等。可以说对我们的综合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在整个工程的过程里,大家接触了很多以前没有触及过的知识并对其有了较为深切的理解。最后,本次课程设计沟通了我们几位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4) 我觉得这门课对我很有帮助,让我学会了一个我以前不会也没接触过的有用的软件,学会了如何使用Gtk+来进行图形界面的设计。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课上听老师对一些知识的讲解,对Linux更加熟识了,对如何在Linux下安装各种有用的软件更加清楚。在课后我们组成小组,分工明确,每个人认真地负责自己的那部分的工作,查资料,学相关的知识,然后再给小组的每个组员讲,使组内的成员对大家的工作都很熟识,这样合作起来就更加的融洽,而且也可以互相讨论和帮助。在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最后作报告培养了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我觉得这门课很有意义。

5)Stock股票软件的成功运行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从最开始我们兴致勃勃地组成一个小组,憧憬着成功的那一天开始,一路磕绊,直到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软件,这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着我们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与我们小组成员的团结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负责编译、调试和排错的组员。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不但没有将我们击垮,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得我们对许多知识又有了新的理解。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门自己动手的课程,它对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

6)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建立起一种坚持到底不放弃的精神。之前的我总是缺乏恒心,一旦进展不顺即想放弃。这次强迫我接触很多不会的新东西,而且时间上有限制,令我不得不一次次与失败和不顺打交道。在翻越这一道道“沟壑”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毛躁在逐渐退去,变得越来越稳健。我想精神上的成长可能比知识的增多对我来说意义更大。

6结语

我校专家对这种模式的案例实践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计算机学院或软件学院学生的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一直是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一个“短板”,一直缺少好的实践教学方案、好的实践教学案例和好的实践教学教材。因此,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其成果显著、资源完整,具有很好的推广和普及基础。学校为了强化该项成果在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上的转化和推广,将研究生的“高级软件编程技术”课程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其成果将会进一步凝练、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建平. 软件综合开发案例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序

[2] 陈红霞,毛京一,滕月鹏. 计算机蓝领到软件蓝领:高职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10(1):135-137.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S]. 教高厅(2007)4号.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s Based on Case Teaching

CAI Jianping

综合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81-01

《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显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语文能力的发展,这就说明它要隶属于语文学科,要为语文学科服务。由于它的内容是开放自主的,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联系的,带来了实现目标的整合性和随顺性。也就是目标的实现要随顺内容的特点做出弹性的处理,既要实现语文学科内部的多项目标,又要实现学科外部的多项目标。这就需要将听、说、读、写等多项内部目标整合,又要将外学科、非智力因素(除情感、态度以外的诸如意志、动机等心理品质)、个性发展等外部目标整合。最后将内外部目标整合,达到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目的。所以,当许多教师接触这一新课程时,糊里糊涂,甚至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树立强烈的主题意识,应深刻意识到自己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要掌握设计和编写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的技能。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中教师案例的编写包括

1、活动目标 2、活动准备(师生双方) 3、活动过程(内容、方法、步骤)4、活动指导 (注意事项) 5、活动评价 6、资源支持(相关网站、书籍、资源)

如:《家乡的风味小吃》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案例

活动目标

1、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各种实践方法,如:如何调查 、如何写调查报告、如何采访 、如何写采访报告等,提高综合能力。

2、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此次活动,了解家乡小吃的相关知识,如:家乡小吃的种类、 家乡小吃的制作、家乡小吃的来历、家乡小吃的传说等,谈体会、写感受,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目标: 从认识家乡小吃到了解小吃的营养价值再到学会烹饪小吃,学生从中体会到挑食的弊病,从而认识到饮食和身体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各组进行活动小结,汇总资料,整理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自身和小组成员做出评价。

老师:协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展示,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加深学生对家乡小吃的认识。

活动过程

1、确定主题:

(一)兴趣激发,导入新课

(二)确定主题:出示准备好的小吃:板书课题。

(三)拟定小专题:展示小专题: 家乡小吃的种类;家乡小吃的烹饪;家乡小吃的来历;小吃民俗文化的研究;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研究小组。

2、制定研究计划

(1)制定计划:探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交流计划包含的内容;教师总结补充,出示表格;组内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小组的可行的计划;小组汇报本组的活动计划;剖析各个小组的活动计划。

(2)评价:评出最佳小组并向他们表示祝贺,鼓励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计划周详表达大方清楚。

(3)总结:对此次学习活动进行总结

(4)完善计划:

1、根据优缺点各小组进一步完善小组计划。

2、根据计划开展活动,准备汇报交流材料。

出示小组研究计划示例:

3、中段指导

1.引入中段指导课

2.交流阶段性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汇报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讨论下阶段开展研究的计划

教师总结学生阶段性成果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一阶段所要开展的研究活动。

4.教师对实践过程的指导,提出进一步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

(2)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感悟及及时记录采访内容。

(3)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

4、总结汇报

(1)活动导入

(2)小组汇报

第一组:家乡小吃的种类;第二组:家乡小吃的烹饪;第三组:家乡小吃的来历;第四组:家乡小吃民俗文化的研究

(3)评价

注意事项:在烹饪小吃的过程中要有家长陪同;采访老人时有礼貌;调查需真实。

活动评价:以表格形式出现

资源支持:莆田旅游网;莆田小鱼社区;莆田论坛

二、案例应从整合的角度出发,围绕“自然、社会、自

综合教案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安防监控等各式各样的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综合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综合布线工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从业者及用户的认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综合布线课程。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特殊性及教学现状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经验性知识多,标准、规范多,理论知识点少且分散,重实践。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主要是培养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相关的设计、施工、测试、维护、管理、监理等一系列专业人才,是一门技能培养类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用人单位需要紧密相关,要受到人力市场的检验

(二)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现状

1、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受师资力量的限制或实践条件的限制,目前部分讲授本课程的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讲授,实践部分较少。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存在距离。市场需要具有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的综合性人员,既要懂得如何设计、布线,也要懂得测试、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目前,大多数开设本课程的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网络专业毕业,缺乏工程现场经验,在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着墨不多,即“偏网络技术、轻工程实施”。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笔试或者模拟局部施工技能考核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都无法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对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验收测试、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的掌握,不能正确全面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二、整体设计

对整个工程实训装置设计的占地面积大约在142m2,长度在13.4m、宽度在10.6m、高度在4.8m的实验室里。根据实习的教学要求、实验室空间状况、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课程实验,决定使用开放式的模块化设计,结构为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综合教学、实验、实训为一体,为学生设计一个集写字楼、商场、营业厅等场所为一体的综合布线实际操作的模拟真实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多人进行各自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充分学习和掌握。整个实训装置组成部分有1个示范展示单元和10个实验单元,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案例式实验教学,在装置侧面配套了1个材料架和10个交换设备机柜,如图1所示。

每个实验单元由2面呈90°直角的仿真墙体相互连接组成,这2面仿真墙体的长度》1800mm,仿真墙体的高度》2800mm,仿真墙的厚度》180mm,其中一面仿真墙安装有小机柜、另一面仿真墙安装有2块层板,并提前铺设了网络线缆来连接侧面配套的交换设备机柜;仿真墙面具有光滑平整、防火、防霉、防潮的特点,能够开展钻、钉、刨、粘等布线施工实训;每个实验单元之间的顶端连接、互通来用金属桥架来进行。每个实验单元都能够各自进行基础实验和与交换设备相配合,安全模拟楼宇监控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住宅门禁系统、家居弱电系统等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

三、实验案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从3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布线工程,这三个方面是教学演示、基础实验、工程项目案例。实训中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测试、验收等综合的实验环境。在场景中老师能够实现在示范展示单元中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还有安装步骤、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测试仪表对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链路等开展性能测试、连通性测试、衰减测试等实验,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综合布线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学生可在实验单元按照实验项目要求进行综合性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师生围绕工程实践中如楼宇监控系统、住宅门禁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家居弱电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模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完成整个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监理、网络测试、工程认证和验收、管理与维护的全过程。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既可以开展如网线接头制作等的单组基础实验、又可以多单元联合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案例实训,能够符合实验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综合教案篇(7)

会展专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由于会展项目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各环节,筹备时间非常长,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容纳量有限,客观上难以与教学上的任务的时间人数要求衔接,因而,目前高职业会展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缺失的情况,不利于培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筹经费、自主办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设计思路

“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涉及筹展全过程,教学目标为:第一,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第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诚信的职业操守。WWW.133229.coM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目的,会展专业教师经过调查走访会展企业,明确了会展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黏合知识的方法来形成本项目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案设计

会展专业在项目设计模式上采取“分段式”的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界线,划分整体项目为以下阶段,各阶段由不同工作任务形成的小项目组成。

(一)第一阶段——计划、组织阶段

学生通过分析校园市场需求及参展商的要求,确定展品范围是服装、化妆品类、文化用品类,能考虑人流量,把办展场地点确定在宿舍区。第二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借学院形象提高展会档次更重要,把展览地点从宿舍区定在校园标志性区域。第三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会展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得出了“就业是2010年的一大市场需求”的结论,并在展会上增加了“校园招聘会”专场。在筹办展会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财务知识计算盈亏平衡点、经营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展位营销和招商招展指标。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要求学生对展会的基本框架进行评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六个问题:展会展品的范围所在产业是否能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展会的名称、展品范围与展会定位之间匹配与否;展会举办时间、举办地、办展频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展会定位与展会规模是否有冲突;办展机构对展会所在产业的熟悉程度;办展机构需要的筹展时间。教师给出标准格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立项策划书。要求报告篇幅适中,结构完整,编排合理,措词准确、明白易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向学校提交了“综合实践计划书”、“场地审批”、“可行性分析”、“展览场地测绘图”,并到学校各部门争取支持政策。这一过程自然仿真了展会举办的申报流程。

(二)第二阶段——运作阶段

会展专业学生成功地组织了会展设计大赛、开幕式、现场表演、商业宣传、参展商联合大优惠等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附加服务,从而提高展销会的形象和档次。在招商招展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把康师傅、比亚迪汽车等著名品牌引进了展览会上,招聘会上仅会展行业协会就组织了十多家企业参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从业热情。

展销会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展销会,服务工作包括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服务,服务工作要做到细致、耐心。对于展销会的供应商,如对于展台搭建商、运输商的选择标准是优质服务和价格合理。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定要做好现场的服务工作,这样对于整个展会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展会现场中,同学们在忙碌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从水电设备安装到舞台搭建、从全安巡视到餐饮供应、从天气忽变到客户纠纷处理,他们始终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很好地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本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全符合了一名职业人的要求;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一些与同学、其他部门的沟通技巧,为以后融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展销会总结的目的是检验展销会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组委会通过对所有参展商的问卷调查和参展观众的抽样调查进行展销会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展销会取得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以提高下一次展销会的举办水平和质量。

展后总结围绕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的四个阶段流程介绍此次展销会的台前幕后,并通过收集大量图片和文件为读者了解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提供便捷。同时,也为下一届展销会的举办提供一个可直接借鉴的资料库。

三、实训的组织形式

本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承担指导者或辅导者,同时又是实训活动具体组织者和观察员。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布置任务,进行必要指导;及时答疑纠错,控制实训进度。

(一)教师工作

在本项目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有:

1、实训前做好实训教师分工:根据教师专长不同,分管招商招展、宣传公关和现场管理、活动设计、形象策划等不同实训项目,制定并提出项目的实训计划和项目任务书,在实训开始前由会展教研室组织审定。

2、实训中组织好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和轮换,分析讲解具体引导项目(实例),分步骤指导项目进展,项目进行中解答学生疑问和过程考核。

3、实训各项目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和项目考核。

4、实训全部项目结束后的总结提高,包括实训引导项目(实例)的完善,实训组织计划的补充修改,以持续改进实训方案、计划和实训手册。

(二)学生组织

由于是全真实训,所以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指导的形式,由学生组成“展览会组委会”和各级工作人员,并自行制定规章制度和部门职责。

四、考核与评价

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学生考核分数a,由操作考核成绩b和作业成绩c两部分组成,操作成绩占的比较相应增大,权重比例为6︰4,即a=b×60%+c×40%。

(一)操作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时的积极性、独立性、完整性、创新性、理论运用熟练程度,考核模式采取公司普通运用的360℃绩效考核模式。如果被考核人的岗位为“普通员工”,其成绩由本人自评d、部门内同学互评e、部门经理打分f、指导老师打分g组成,权重比例为1︰1︰3︰5;假设有n名员工参与评价,考核公式为:

e=∑(a1+…an)/n

b=d×10%+e×10%+f×30%+g×50%

(二)作业成绩

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上交实训手册,手册内容要填写以下内容:实训项目描述、主要岗位任务、每个模块的实训记录及个人感受,2000字以上个人实训总结等。综合评定由各项目成绩综合组成。

参考文献:

1、马越,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综合教案篇(8)

病理档案资料见证了病理学科的发展,作为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为医疗过程提供全面的参考并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医院将教学、医疗、科研融为一体,创新性思维作为科研工作的核心尤其重视科研信息的时效性。在种类繁多的病理档案资料中,如何快速收集信息、准确分析并加以有效利用,与科研成果的产出密切相关。同时,合理整合资源,完善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减少检索时间和人力支出,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教学水平先进化、医疗服务最优化、科研速度最大化三大目标。

2 病理档案资料管理的特点

病理档案资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医院档案有其专属的特征。首先,病理档案资料管理专业性强。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病理资料,主要包括:(1)文字资料,如病理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等;(2)组织蜡块;(3)病理切片,如常规切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切片等;(4)病理标本,如大体标本及法医尸体解剖标本等。基于病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其涉及到的多种档案资料亦要求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指导性管理。其次,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具有保密性。病理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档案信息的保密法,这不仅仅是维护患者的隐私,更重要的是作为维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病理档案资料的社会价值。最后,病理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病理科应当加强对病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其中病理切片、蜡块和阳性涂片保存期限为15年,阴性涂片保存期限为1年,组织标本保存期限为报告发出后2周[1]。因此,对于部分达到规定时间的资料需要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具有教学和科研价值的特殊病理资料做好长期保存的措施,标本的制作尽量保持原状,归档完整的病理信息,提高科研与教学效率,发挥病理档案资料的社会效益。

3 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常见问题

3.1 病理申请单常见问题。病理申请单作为医疗文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且其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结果继而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然而,部分临床医师认真程度不够或者缺乏专业基础理论,造成申请单中出现内容不合格现象:填写不完整、患者年龄未填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手术记录不全、诊断术语不规范等。因此,病理技师在接标本时要认真审核申请单,并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对不合要求的申请单退回修改,保证病理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

3.2 病理切片和蜡块常见问题。病理切片和组织蜡块是病理诊断最直接的依据,同时用于病理诊断、科研、教学及会诊等。对于有争议的病理报告或者疑难病例,需要调出切片或组织蜡块进行科内讨论、外院会诊或者远程网络会诊。因此病理切片和蜡块的制作质量与保存完整程度直接影响着病理工作的进程。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塑料包埋盒的序号码模糊不清、蜡块干裂、蜡块丢失,尤其是包埋组织塌陷情况普遍存在;载玻片上序号大多采用手写,操作中辨认不清,部分切片存在粘连、污染、破损等问题;封片时间过长导致组织收缩甚至出现裂痕或者部分细胞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透明不良出现“黑核”。由于管理中出现的疏漏亦有快速玻片丢失、借出玻片过期未还等现象。

3.3 病理报告单中常见问题。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病理诊断报告书中。因而,病理诊断报告书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重要医疗文件。病理报告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病理医师字迹潦草、医用术语不规范、格式不统一、语言组织能力差;光镜下组织学或细胞学改变的描述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没有将肉眼检查所见与镜下表现相结合;文字报告单存放不当,造成字迹模糊和回潮等现象。近年来,随着档案资料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运用切片扫描仪和计算机软件将切片图像信息扫描入电脑,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出现图片采集不清晰、采集病变部位有误等现象。

4 优化病理档案资料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病理档案资料管理意识。国家和卫生部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要求,病理科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库房,适应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活动的需求[2]。目前,国内各大医院在病理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只是作为资料文档记录,重心放在临床病理诊断上面,对档案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另外,大多数医院还未将病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考核与责任管理中。作为教学科研型医院要从思想上加强对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的认识,引起对病理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做好病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只处于资料的简单录入、查询等阶段,要为科研、教学、临床及患者提供重要参考,临床科研分流管理,合理开展档案借阅查询制度。必要时对病理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为专业、系统做好病理档案资料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规范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病理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在病理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有科学统一的规章制度保证操作的规范性。(1)病理档案资料种类繁多且不易保存,对保存档案的室内环境要求较高。保持干净整洁,做好防火、防虫、防霉等措施,温湿度保持适中,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管理。(2)制定严格的归档移交制度。申请单、报告单等文字资料统一记录格式方便查阅,组织蜡块及玻片的接收移交归档都应做好相关记录,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3)完善借阅使用管理制度。近年来对教学及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同时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和方法,提出书面申请并携带有效证件才可以借阅;定期对收录数据进行安全备份,优化病理档案利用率。由此一来,临床医生可以对近期的病人信息进行查询,而需要借阅更早时期或者大量标本的科研人员则可通过获取访问权限定位所需内容,信息分流,最大程度地优化病理档案利用率。(4)制定合理的档案保存制度。使用后的组织、蜡块、玻片要合理保存便于日后查阅。病理诊断发出一个月后不存在争议的组织标本由专人处理,做好相关记录。对于比较罕见或特殊的病例可制成标本长期保存,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已判阅过的切片进行低温烘烤后排列在玻片柜中保存,免疫组化切片与常规切片放在一起,其他切片(科研、会诊、读片、骨髓、细穿刺切片等)单独保存,便于查阅和使用;用石蜡封存使用之后的组织蜡块,切忌暴露在空气中,排列在蜡块柜中保存便于索引。(5)制定档案保密制度。相关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好病理资料的保密工作,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病理医师签名之后的报告单不可随意改动,同时要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图像采集的安全性,不可随意篡改。

综合教案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图、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独立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独立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综合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78-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技术水平也随之得到迅速提升,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然而,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变化太为迅速,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等现象,而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这种知识结构的老化表现的尤为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我们能与科学的发展同步。本文将从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采用综合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基于案例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 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综合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二、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相对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理论基础不一样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高校学生往往在入学之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较为发达的教育地区在这方面的基础相对会好一些,这就导致了针对计算机的应用基础,部分学生没有兴趣,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则又难度过大,加大了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

2.计算机实践课程设置不足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是同样重要的,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应该保持在1:1,如果条件允许,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进行,可使理论教学的知识更好的被消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虽然在我们的教学中已经基本实现了课时比例的1:1,但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不断增加,同时要对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进行协调安排,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尚欠缺的很,这也对上机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3.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使得我们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但是,在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所涉及的内容一般还是以基础知识、Office操作以及网络基础应用为主,已经很难适应我们的实际需求,严重的说,一部分基础教学甚至会浪费学生时间,压抑学习积极性。

4.成绩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健全成绩评估体系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非常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但是,当前的评估体系一般还是卷面理论考评,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估,而整体上来看,评估的标准也比较片面,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5.教学水平有待于提升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变化太为迅速,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等现象,而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这种知识结构的老化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是,针对这一现象,很多高校都没有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这就使得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否则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三、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在其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对于这种困境我们实际上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扮演一个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是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一些典型、具体的案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老师的带领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分析案例和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案例教学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1.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1授课方式方面不同

传统教学法一般都是以课堂讲授为教学的重点和中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着书本讲,学生负责听课;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这是一种互动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1.2学生角色方面不同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只需听讲和接受知识,老师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积极的参与,并且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探讨。

1.3教师角色方面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长期的单一方式教学,老师一般都是在上课之前对讲义进行抢记,所以在课堂上传授时内容十分有限,并且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很少结合实时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指导和推动学生学习,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1.4教材使用方面不同

传统教学法只专注于理论知识,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很少加入一些实时性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内容过于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法是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运用实例论证理论,它是通过特定教育情景和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同时进行的,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案例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所得,学以致用,能够最大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案例教学的特征

2.1案例教学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为起点,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即以提出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为归宿,由此达到学生知识建构的目标。其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广泛、深入、持久地思索与探究,养成良好的实践态度,总结出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有效地解决问题。

2.2在具体现实的案例情境中,学习者必然独自地搜索、阅读、查找、理解和分析资料,提炼观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培养和发挥。整个过程无形中助长了自学习惯的形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2.3案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直接面对他们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学习者的思维得以开放和向纵深扩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运用实例论证理论,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同时,不同的学习者对某个问题都有各自的看法,通过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直至共同解决,可以形成更丰富、准确的理解。这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实现了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与融合。

五、案例教学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实施案例教学可分为案例讲解和案例分析方法。前三类案例可采用案例讲解法,放弃理论原理的讲授,直接以案例驱动教学,在案例讲解中引用相关的理论、原理和算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安排与案例相近的实验作业或练习,培养知识的运用技能。在分析过程中讲授用到的知识点和系统设计方法,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开发和实现,并在其后实践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与教学案例相近的实训项目,巩固知识和操作,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案例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综合性

“嵌入式操作系统”所含的功能较为全面,还包括许多快捷方式,其综合性较强,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充分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

2.典型性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广泛,难以在课内完成所有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的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应用具有典型性,能反映课程知识的基本框架,具有触类旁通的特性,可培养学生学习本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能力。

六、采用综合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1.基于不同专业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我们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同时以不同专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需求作为指导,不断的完善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体系,合理的调整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通过讲解一些典型案例来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我们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求知热情和创新欲望。

2.由于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应该通过不同专业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保证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贯穿实验教学环节,同时结合不同难易程度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实例操作,激发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性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使其能较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与此同时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原基础上学得更加扎实更加深入。

七、案例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的建议

1.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它是在不断探索、创新、实践的过程在变化发展的。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我们采用教材与教学资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1.1建立多元化网络平台,创建一个案例库为老师的教学作参考,也可作为任课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方便学生学习。任课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深度、进度,同时还应该适当选择不同的案例,并通过这些案例方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施教,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前都应该认真设计自己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

1.2以主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主体,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教学过程。

1.3多元化网络平台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资源为学生自学与练习提供了方便。其能达到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辅助多样化、资源整合多元化。例如在提供的法律网络课堂里有:毕业论文排版指导、经典案例练习与分析、问题的提交、作业实践练习等功能。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避免常出现的操作错误,如果出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能及时上传问题,教师能在网上及时帮助解决,通过了解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改进,并将其结论通过评价系统提交,便于以后的教学。

1.4有多媒体课件的支持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学生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将多媒体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去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拓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导向学习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案例库教学平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在研制的典型案例导向多媒体实验教学练习系统中,由课程学习园地和课程讨论与交流两大模块组成。

2.1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随时可以上传已经完成的作业和下载与作业相关的具体要求,教师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作业的上交情况,并及时的批改学生的作业。

2.2对于讨论、交流部分,我们可以采用论坛的形式,利用网络及时答疑解惑,及时收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网上教学园地也可以作为反馈关于教学效果、质量方面信息的一片新天地,任课教师可以从中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足,为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2.3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将课本中讲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八、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计算机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采用案例导向教学模式,让人们在学习时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能更顺心顺手,同时也能更加全面的把握好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纪良浩,李琳皓,段小林.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3):73-75.

上一篇: 执法监督科工作计划 下一篇: 网络编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