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4:53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篇(1)

杜鹃,本名鹃鸟,后因杜宇(望帝)之名,改称杜鹃。杜鹃,又名太阳鸟,又名阳雀,又名子规,又名布谷鸟,又名“归归阳”。这是一个叫人心尖尖都发疼的名字,这是古蜀人民乃至天下人民都钟情、钟爱、崇拜、心仪的一种叫人爱得发痛的鸟。诚如李白诗人所说,从四万八千年前的古蜀国开山鼻祖蚕从帝时代起,蜀人就崇拜太阳,崇拜太阳鸟。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神树上,不正有太阳鸟吗?成都金沙文明古遗址出土的金饰太阳鸟图案上,不正有太阳鸟的生动形象吗?2005年8月1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决定,用古蜀国文明的象征物——金箔太阳鸟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这件事的深刻意义在于,灭亡于暴秦的古蜀国文明的的确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夏禹王的故乡——都江堰一带的古代文明,正在恢复她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后羿射日(金乌,太阳鸟)故事的起源也当发端于古蜀国。

古蜀国的君臣百姓,为何要崇拜太阳、崇拜太阳鸟呢?这与古代蜀国的气候气象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中国古称丝绸之国,丝绸来自桑蚕。而古蜀国正是桑蚕的发源地。据《史记》记载,黄帝娶蜀山西陵氏之女为妻,是为嫘祖。嫘祖发明蚕桑丝织,后将蚕桑由蜀国推广到天下。古蜀国是农业国,农业生产靠什么?靠太阳,靠水利。古蜀国对太阳的崇拜、向往与追求,集中体现在古蜀国的民间传说——“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之中。这是“夸父逐日”精神的民间故事,是《山海经》中大量反映的古蜀国历史,得到基层群众认可与传承的结果。今都江堰市天马镇二郎村一带,尚存二郎担山赶太阳留下的痕迹。二郎神就是古蜀国的开山鼻祖、纵目人蚕从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古蜀国祭坛的纵目青铜人面具,就是二郎神的化身,亦即蚕丛的化身。蜀字就是一个夸张了的眼睛(目)的蚕虫形象。古蜀国自古崇蚕、爱蚕、养蚕、缫丝、织帛,当然以蚕虫为图腾。蚕丛王经营成都平原村,为了使“海盆”化为“陆盆”,需要排水与蒸发,蒸发的热能来自何方?当然来自太阳。故二郎神蚕丛奋力追求太阳、追求太阳鸟(金乌)。元人杂剧《二郎斩蛟》中二郎神出场唱道:“某(我)高担五岳逐金乌!”高担五岳,负担重,很劳累,奔至今都江堰市天马镇二郎村时,二郎神放下担子歇气,掉下了几小块土圪垃,形成了今天的童子山、横山子、走石山。这些山,植被葱笼、物产丰厚。

蜀道难教案篇(2)

看作者,知风格,明手法,用诗家语。一般的说,高考所考诗歌的作者,要么是教材里出现过的,要么与教材中的作者同属一派,要么是与所遇到的作者风格迥异的另一派。无论哪种情形,都需要看作者,因为看作者,就可以知道诗人他的诗歌的基本风格,其诗家语就可以在考场里运用。如说风格,李白的雄健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孟浩然的恬淡静远,陶渊明的平淡醇美就应该了解 ;说手法,李白的极度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脱口而出 、不事雕琢的浑然天成,不讲法则中却有法则的不主故常等等就应该掌握 。

知章法,析层次。“所谓章法,无非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古诗的章法,无外乎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或者写景中含情三种形式。作者按照题目的要求,在选定的章法里,用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来体现其诗歌的主旨 、写作的目的。这首《送友人入蜀》属于先写景后抒情的形式,作者李白按照诗歌题目的要求,分写“入蜀”和“送别” 两层意思。“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首、颔、颈三联是写入蜀。首联用“蚕丛路” 代蜀道,用听说,委婉地总说蜀道不易行。颔联用“起、生”两个动词,以工整的对仗细写秦蜀边境的栈道之狭窄、陡峭、高危, 形象生动地把“不易行”三字包含的“险”“惊”之意具体化,想象诡异,境界奇美,气韵生动,见出李白炼字的功力之深厚,艺术造诣之炉火纯青。颈联从由下往上和由上往下两个角度,用诗眼“笼”字状栈道被树木笼罩的景色,以突出树的茂盛,但仍是写山 ; “绕”字写山被蜀江春水环绕的美景,这一联的两句写“夷“写’喜 。前三联写景“ 由险而夷” ,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写足了“入蜀”之意,为尾联蓄势,使尾联(“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对热衷功名的朋友的劝勉、宽慰和温情提示之意水到渠成 ;又用一典故(君平,严遵的字,汉朝人。他隐居不做官,在成都买卜为生 ),以过来人的身份把“送别”的客套变成了真诚的关心、爱护,李白对朋友的赤诚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掌握了诗歌的常用章法,又仔细分析了题目在诗歌中怎样一一被写到的情形,从理清诗歌各联组合的逻辑顺序入手,解读正文每句诗,弄清其意思,再合并每句诗的意思 ,最后归纳其所属的层次,这样章法就清楚了,层次也分明了,诗歌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就被概括出来了。

看注释,调储存,巧解题。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注释,要么提示难点,要么提示背景,总 之,一定对解答题目有帮助,考生千万不可不看 :有时可能“一脚提醒梦中人”,对考生 理解某个难点起到豁然贯通的作用,可能由此顺利地解答出关于诗歌的某个难题。如《送友人入蜀》中的“君平”就需注释,不然考生读本诗就会被没有考查意义的词语难住,而“蚕丛路”,就只需考生借助《蜀道难》中教材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里“蚕丛” 一词注解的记忆和在此诗中的转换(“蚕丛” 由蜀国的开国之君代替蜀,“蚕丛路”就是蜀道)。对教材中的注释和一些历史事件、背景平素多记忆一些,多储存一些,考试时遇上了,解答诗歌试题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胜任愉快。

明考点,读文题,据此规范答题。关于古诗文的鉴赏,《考试说明》要求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设点不外这几个方面 ,只是每次考试出题有所侧重罢了。明白了考纲的以上要求,通过看标题,析层次,剖章法,看注释,调储存,知风格,明手法,就能推测出诗歌的主旨,概括出它的表达技巧 ,再运用平时训练诗歌时概括诗歌的专门术语、常用评语,就能够据此依题意要求答好题目。如《蜀道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雄伟险峻。“他以气势夺人,其气可谓奇、 逸、壮”,其诗声调铿锵,句法富于变化,韵散兼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借助教师对这首歌行体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以上分析,对照《送友人入蜀》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看看 哪些是一以贯之的,表述时就可借鉴、套用;哪些发生了变化,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般地说,规范答题的答案包括:①形式上要点明是修辞、活用、或句法;②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思想感情;③效果上可以诗中形象或作者角度的介入来分析表达效果。④教师在平时要提醒考生注意,解答高考诗歌题时一定要引用诗中的字或词或句子,对此作简要的分析,但不要架空分析,只写出结论,而要材料和观点统一为宜。如所举的两首诗,它的想象的丰富,声韵的铿锵,对朋友的真诚是一致的。前首诗极度的夸张,夺人的气势,句法的变化,韵散的兼用确实是它所特有的;后首诗的对仗之工整,形容之工巧,作法之细密,“杜律之细者亦不过乃尔 ” ;表达的主题 ,前者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朋友的关心,后者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对世道的讥刺。这些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当然,这些术语只能由教师平时介绍,学生细心辨析、用心记忆,考试时才会恰当地运用,从而规范地解答好题目。

无论是平时练习或高考时答题,鉴赏古诗都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都要有善于新旧联系 、比较辨析的意识,才能够由已知推未知,由旧知得新知,解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拿《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来说,二者在内容上有同有异,在理解上可以互为佐证,前者是后者鉴赏的背景和注脚,后者是前者的参照和印证。前者是歌行体诗,学术界大多认为无寓意,后者属五言律诗,寄寓世路之艰难。两首诗都是李白初入长安时送友人入蜀所作,都写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前者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瑰丽、神奇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后者 却恬淡静远,气定神闲 ,恰似朋友之间在拉家常;由秦到蜀,一路写去,写景“由险而夷”,写情“由惊而喜”,情景相生,以典作结,劝勉友人在世路艰难之际切勿强求功名利禄,而应听天由命,安贫乐道,表达“慰人”之意。读两首诗,有相互生发之效,这就是比较阅读,其实考点已蕴含其中, 不必如答题之问一般机械地提出和作答而已。

以上只是自己研习诗歌和进行诗歌教学的粗浅体会,如果有些许价值,则是万幸,以此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蜀道难教案篇(3)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蜀道难教案篇(4)

第一类是经邦济国、有胆有识,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才女。王昭君,其家乡秭归,即归州,据宋人赵次公注杜诗,乃“中巴之东巴东山”的巴东郡,故昭君为巴人姑娘,尤具巴女勇毅性格。其“和亲”举动震动汉朝廷,至今呼和浩特留有青冢,为“青城”呼市留下最靓丽的一道历史魅影。武则天生于利州(今广元),梦金轮感孕而生。其治国才干体现在由皇后辅佐高宗而后自作皇帝时期,为初唐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连一代文宗陈子昂等均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用说狄仁杰等人了。她在文化上最大的贡献是主张“以德治天下”,倡导民族和睦,写出第一部《官箴》,在官德教化史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蜀道难教案篇(5)

我太了解我爹娘了,他们生活得太随意。我五岁的时候,爹和娘打赌,看我能不能认识回家的路,于是把我带到离家二十几里的月牙城,然后就扔下了我。最后我娘赢了,她赌的是我回不来。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已经七岁了,在丐帮整整呆了两年。

蜀山就蜀山吧,人总要离家的,总要有新的生活。在蜀山的山脚下,我拜别了爹娘,独自一人登上了这座被武林中人交口称赞“这里的麻辣烫可好吃了”的千年仙剑山。

上山的路况很不好,我不明白堂堂蜀山派竟然不花心思修修上山的路,“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都不懂吗?路牌也没有,我只得在一个分叉路口停下,向路边的茶水店老板问路。

“指路十文钱,概不讲价。”

我转头就走,心想着算了不考蜀山了,我还是去少林吧。“少侠,回来,五文钱。”老板叫住了我。

西向是蜀山正门,考试就在正门内的比武场中举行;东向是去往后山的仙剑林,说是只有佩戴仙剑的蜀山派弟子才可进入后山。我刚要向西启程,一个清瘦的姑娘站在了我的面前。

“哥,比武场咋走你知道吗?”

如果爹娘早跟我说,报考蜀山可以遇见这么漂亮的姑娘,我想几年前我就来了。

“我当然知道,姑娘你看啊,往东一直走你就能到比武场,考试吧你?那赶快走吧,还有一个时辰就开始了,别误了考试。”

我想我起码教会了这位姑娘两件事:江湖凶险,尤其是当你遇见一个外表潇洒、看似一身正气的陌生人的时候;别舍不得花钱,免费总有免费的理由。

可是,当我在蜀山正门再次遇见这位姑娘的时候,我不得不又重新思考了一番人生。姑娘挡住我,盯着我看,不说话也不动一步,身边的风此刻也停住了。

我家曾经有一面我爹从蓬莱岛花重金求来的古镜,每天我都会对着古镜问:古镜古镜,你看我帅吗?它从来不吭声,可是今天我知道答案了。

我觉得大概过了一万年,她终于说话了,周围的风突然间热了起来。

“爹,你快来,就是这个人骗我来着,我本来还想好心指路给他呢。”

一对不靠谱的爹妈能养育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吗?答案当然是否。所以在我比武落败笔试不合格被请下蜀山之时,我想的是这点儿打击算啥,大不了就是从此以后意志消沉下去,怀疑人生,然后仇视所有的名门正派,最后做一名魔教中人。

我把我的这些想法理性客观地告诉了那位姑娘。她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一个习武之人怎么能够这么脆弱呢?魔教中人已经不算少了,为啥你还去凑这个热闹呢?那我帮帮你,好吗?”

现在,我正吃着蜀山的麻辣烫,住在干净宽敞的蜀山弟子寝室里,这多亏了盈盈姑娘不计前嫌而后出手相助,也基本上完成了我爹娘的心愿,唯一有点儿遗憾的是,我并不是蜀山派弟子,而是一名后厨人员,我表叔说我菜切得不错,具备做一名厨师的天赋。

之二 掌门的《剑 》

十五年前,二掌门受峨眉之约到峨眉山讲学,主讲的题目是论武器的重要性。听说当时场面异常热烈,会后好多峨眉派女弟子拽着二掌门不让他走,无奈之下二掌门又唱了首歌,可她们还是不依不饶,非要再见识见识二掌门天下无二的细雪剑。二掌门本不是炫耀之人,但盛情难却,只得从腰间卸下佩带,将细雪剑端于众人面前。这时,二掌门才发现剑没了,只剩下了剑鞘。

至此,二掌门再没登上峨眉山一步。

“我爹说当时他自废武功的心都有了,可刚回到蜀山我便出生了,我爹突然间就顿悟了,大声对我娘说,丢得好,丢得好。后来,我爹就一直带着这把细雪剑的剑鞘,从不离身。”

盈盈姑娘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我正在后厨准备晚饭,“那二掌门就没找找这剑到底是丢哪儿了?”

“我娘跟我说,这叫天罚,我爹年轻时好勇斗狠,这把细雪剑不知伤了多少武林人士,早已经变成了一把邪剑,蜀山容不得剑之邪气,就把它收了。”盈盈姑娘一边摆弄着胸前的玉佩,一边对我说。

“三掌门腰里总是揣着一根葱是怎么回事?头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我们后厨的领导呢。”我往灶里又添了点儿柴火。

建痴师叔是蜀山派第三掌门,名如其人,痴迷剑术,生性豪放,在江湖中威望甚重。三掌门经常偷偷下山去和朋友们切磋剑术,然后煮酒论英雄。三掌门是有些自负的,与人谈论天下英雄时总问人家,我建痴算不算世间少有的英雄?大家都是朋友,只得顺情说好话,说您要不算,那这世上还有别人称得上英雄吗?三掌门最喜欢听这样的奉承话,于是就从腰间拔出剑送给对方,对方若是推辞不要,他便火冒三丈似的吼,你瞧不上我还是瞧不上这剑?话说蜀山的工资也就是江湖各大门派中的中上游吧,一个月没多少钱,可三掌门隔三差五地送人家剑,那他点儿工资哪能够用。

大掌门知道三掌门这档子事之后,就给他下了一道禁令,严禁他佩剑。

“头些年,建痴师叔腰里别的是厨房的烧火棍,可见了朋友,他还是忍不住送给人家,后来厨房的管事不干了,说烧火棍总没这饭不做了,这才换成了大葱。”盈盈姑娘讲着讲着,自己乐了起来。

“呵呵呵,哎你说我来蜀山半个多月了,为啥一直没见过大掌门呢?”我问。

三十年前,大掌门建业就已在江湖中无人能敌。无敌便意味着寂寞,于是大掌门就常常跟自己的媳妇诉苦,寂寞啊孤独啊什么的,大掌门师娘是标准的蜀地女人性格,直率泼辣,忍了几次后终于爆发,把大掌门挠得根本见不了人。大掌门就对外称自己闭关修炼气宗第三层,其实就是养伤,等伤好了提着剑就找大掌门师娘理论,然后又是一顿挠。

之后,大掌门再不敢说自己独孤求败了。

“你是说,现在大掌门还在养伤呢?”我从锅里夹起了一个鸡腿,递给了盈盈姑娘。

“不是不是,大掌门师伯后来就很少去见师娘了,算是感情受挫吧,经常失眠,睡不着觉就自己煮东西吃,吃来吃去现在变成了一个大胖子。上个月在后山猎了一只山鸡,收剑的时候不小心割到了肚皮,我爹跟蜀山弟子们说,大掌门正在闭关修炼气宗第九层。”盈盈姑娘翘着小手指,接过了鸡腿。

“盈盈姑娘,这些都是你们蜀山的糗事,你为什么会告诉我呢?莫非你……”

蜀道难教案篇(6)

这是一首让古今文人拍案称奇的诗章。

诗歌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线(长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具体写蜀道之难。

先写蜀道开辟之难。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丁力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间接地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写蜀道旅途之难。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用悲鸟、子规作烘托,极写山的高峻奇险;以“冲波逆折”“飞湍瀑流”的直接描写,用“崖转石万壑雷”的夸张手法,极写水的湍急凶险。

继写蜀道人事之难。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诗人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之情,警告当局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据险作乱,残害人民。

文末的结语写蜀道之难导致的结果。行人望蜀兴叹,徒唤奈何,言有尽而意无穷。

蜀道难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of Shu Embroidery and Its Trends

Abstract: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of Shu embroidery was done in terms of products, customers and consumption channel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market research around Chengdu. Then, some suggestions for boosting the consumption of Shu embroidery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sumption trends.

Key words: Shu embroider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consumption trend; market research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珍贵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文化遗产,还是文化艺术的消费品,市场需求都是蜀绣重要的生存土壤,如果能将它的保护诉求转化为大众的消费,则可能实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成效。相比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的一些名绣而言,蜀绣广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远未充分挖掘,市场消费力明显不足,蜀绣产品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比较明显。

对蜀绣的消费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消费者对蜀绣产品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愿望,挖掘和开发蜀绣潜在的市场消费力量,有助于蜀绣企业把握和跟踪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消费者喜爱的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民族特色的蜀绣产品,促进蜀绣消费,在理论和市场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对蜀绣消费市场的长期关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蜀绣近年来消费情况及产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从蜀绣产品的市场消费状况的角度,对成都地区30多家蜀绣企业/绣坊、蜀绣订制用户、旅游聚集地游客、成都居民、大学生群体等进行了市场调研、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

针对蜀绣企业/绣坊经营者和消费者设计问卷两套,其中发放给经营者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6份,主要考察了蜀绣品种、销售渠道、拓展意向等方面的内容;发放消费者问卷调查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7份,问卷主要考察了消费者对蜀绣的知晓度、喜好、购买率、消费产品种类、购买决策因素、不购买的原因、购买方式和地点等方面的内容。消费者问卷调查方式采取拦截式和分发式两种,拦截式调查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成都旅游集聚地,包括文殊院、锦里、宽窄巷子和大熊猫基地等地;分发式调查采取居民区入户发放、大学校区发放、会议及大型活动期间发放、及亲朋好友发放等方式来抽取样本。

2 蜀绣的基本消费情况及特点分析

2.1 蜀绣消费者调查

2.1.1 消费群体的构成

通过对成都地区30多家蜀绣企业/绣坊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到,目前蜀绣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部门,主要作为馈赠礼品和标志性建筑的装饰使用,例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送给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的国礼蜀绣“梅花双熊”座屏,都是蜀绣的经典代表作品;(2)企事业单位,包括有医院、学校、银行、企业、合作社等消费群体。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是目前蜀绣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所占比例达到89.7%。(3)对蜀绣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国内外旅游者和城乡居民,主要用于礼品、收藏、欣赏、家庭装饰和实用品消费,但消费金额一般较小。蜀绣消费群体的构成及比例:政府部门46.7%,企事业单位43%,旅游者7.2%,城乡居民2.3%,其他0.8%。2.1.2 消费者对蜀绣的知晓度、喜好、购买率

在消费者调查问卷中,听说或见过蜀绣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占98.7%,喜欢蜀绣产品的消费者占91%,而真正消费过蜀绣相关产品的仅占37.4%。消费过蜀绣产品的大部分为对蜀绣文化有浓厚兴趣的高收入人群,他们一般会选择价值量大或形体大的蜀绣精品;其次为来成都旅游的外地游客,他们中绝大部分购买蜀绣产品的目的是作为旅游纪念品,用于个人收藏或馈赠亲友,一般会购买普通绣娘制作的廉价小型产品。更多的消费者则停留在欣赏层面,实际消费率并不高。

2.1.3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受访者消费决策的因素中,价格昂贵是阻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最主要原因。72.9%的受访者不选择购买蜀绣产品的理由是价格太贵(图 1),68%的受访者选择购买蜀绣产品时考虑最多的也是价格因素,其次才是产品因素。显然目前市场上蜀绣精品的价位大部分都超出受访者的心理接受度。此外,优劣难辨和品种太少也是影响购买决策的突出因素。

2.2 蜀绣消费产品调查

2.2.1 蜀绣消费产品的种类

现代蜀绣分为单面绣、双面绣、立体绣、三异绣、双面异性绣。市场上主要的产品种类有日用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艺术品、收藏品、民族宗教用品等几大系列。日用品系列偏重于实用价值,品种类型多样,如被面、衣饰、商务用品等,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简练、绣面较小。艺术品类则偏重于绣品的艺术价值,包括各式屏风、壁挂装饰等,图案多取材于山水、花鸟、虫鱼、人物、名家字画等,产品精美细致,造型色彩典雅生动。

2.2.2 蜀绣产品价格情况

蜀绣种类繁多,从普通装饰到中高档的装潢装饰,不同类型收藏品的价格层次也不同。此次市场调查共搜集蜀绣产品价格信息187项,售价较低的是一些旅游纪念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可由普通绣娘单独完成,产品规格较小;蜀绣大师订制产品整体售价较高,价格几乎都在万元以上。产品价格两级分化较为明显,相对集中在2 000元以下和5 000元以上(表 1)。

2.3 蜀绣消费渠道调查

通过对成都地区蜀绣企业/绣坊经营者的调查,目前蜀绣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订单式销售,主要采用“大师工作室”模式和“绣娘+绣坊+公司(合作社)”模式,大多是客户与工艺大师或绣坊(合作社)直接取得联系,将图案、种类、大小等要求告知生产企业进行订制;(2)专卖店直销,据统计成都市区蜀绣销售门店有29个,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主要旅游文化景区,其中蜀江锦院、锦官绣是连锁销售商家,分别有 5、4 家分店;(3)网络销售,除了在国内知名的销售网站上有种类丰富的蜀绣产品,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展示与销售门户网站。此外,政府网站上也有开设专栏,例如蜀绣之乡 ——安靖镇政府网站有专门开设销售蜀绣产品的网络入口。

3 蜀绣消费趋势预测与促进消费建议

壮大发展蜀绣高级定制,使蜀绣产品更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要,这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回归自然、个性化与原创精神的审美观念相契合,可极大地提升蜀绣商品价值和审美意义,对蜀绣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所产生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巨大的。

3.2 产品种类和设计题材不断丰富

传统蜀绣品种主要有工艺美术品、艺术品、收藏品、民族宗教用品等几大类,从此次调查来看,除了这些传统的种类,新兴的蜀绣旅游特色礼品和个性化婚庆用品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成都特色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已成为当下旅游吸引的主题而备受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内容丰富,但缺少成熟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更缺乏能将蜀文化特色完美展示出来的旅游产品。因此,推出蜀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应以有别于中原文化的蜀风、蜀韵为核心,丰富内容,扩展外延,形成系列,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品种上,开发价值量较低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方便个人收藏或馈赠亲友。

我国结婚消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婚庆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将传统精湛的蜀绣艺术和现代婚庆文化相结合,在新郎新娘的婚礼服饰、新婚床上用品(图 3)、盖头、手袋、鞋帽等婚庆用品上刺绣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和文化寓意的蜀绣图案,用蜀绣的手工刺绣再现数码婚纱照、新人专属LOGO、新人漫画形象、文字等,不仅符合现代婚庆对个性化、传统文化、时尚的需求,更使婚庆用品具有了保存和收藏的价值。现代时尚的蜀绣婚庆用品开发能够满足现代适婚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题材设计方面,许多企业突破蜀绣设计除了熊猫就是芙蓉鲤鱼的传统套路,“蜀文化”中七大板块 —— 金沙文化、三国文化、都江堰水利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诗歌文化、青城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古城古镇文化、川剧脸谱文化、饮食文化及其他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文化,都有融入蜀绣产品题材设计的明显趋势,涌现出许多有深厚蜀文化品味,又易于为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

3.3 普通消费群体蕴藏着很大的购买潜力

蜀道难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80-0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93.3,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相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很愿意思考,并且在共同讨论中会有不错的答案。当时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确实讨论得很热烈,效果很好。最后经过讨论他们明白了苏轼诗句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并且也以诗句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若识庐山真面目,只须心在山外行”。在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苏轼之所以能“无施不可,触处生春”,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灵脱离了外物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旷豁达的境界。这首诗折射出的是苏轼心灵跃至自然之上,总揽全局,不受外物束缚的智慧和气度。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后,学生们可能对此诗会终生难忘。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对人生理解的一种超越。

应该说,以上这三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往往一首作品可能在多方面都会有新的收获。上文所举的例子数量有限,是笔者在教学中较有心得的例子,其实“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适用面很宽,不仅仅适用于唐宋诗词,有很多作品只要老师善于钻研,勇于尝试都能以很好的方式做到“温故知新”。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学识的进步,并且无形中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学习思路。而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促进,因为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前提是老师必须首先做到“温故知新”。这要求老师在对这些作品深入阅读形成独到的见解的同时,还要精心设计课堂,采用科学而不失趣味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知新”,才能真正将“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如果长期坚持,将会收益颇丰。这也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教学相长也”。[4]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蜀道难教案篇(9)

古蜀国和古蜀人到底来自何处,千古以来都是一个谜团。在发现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前,人们曾发掘出宝墩文化遗址。宝墩文化是一种石器文化,而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是种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古蜀先民的生产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从石器发展到青铜器,从时间的延续性和文物特征的相似性上,已经可以确认金沙遗址直接承接了三星堆文化的精髓,并发展壮大,三星堆和金沙先后都曾是古蜀国的国都。那么,古蜀国为什么要将都城从三星堆迁到金沙呢?

最为怪异的是,如此辉煌的金沙占城,为什么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记载?为什么史书中有古蜀国的信息,却没有对它的城市的描述呢?

在历史上,对于古蜀国,西汉史学家用了八个字来描述:不晓又字,未有礼乐。

八个字掩盖了历史真相,在人们的心目中,巴蜀之地是蛮荒,是小毛之地,是瘴疠弥漫的地狱,是虎狼横行的边陲。

蚕丛,鱼凫,传说里的古蜀王

成书于晋代、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华阳国志》中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日柏灌。次王日鱼凫。”按照历史的记述,上古时,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5世纪前后,他们向东进入平原,与土生的华人杂居融合,孕育中华文化。他们的一支向东南迁居进入岷山地区,依山势而居,垒石为穴。后又循河谷进入成都平原,开始渔猎生活,并捡拾野蚕茧抽丝。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目的开山鼻祖――蚕丛。蚕丛的家系为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候伯。据说他巡行郊野时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

蚕丛之前的古蜀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兼营狩猎和养殖。蚕丛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于是到处劝农种桑养蚕。他带领族人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他们绎过今茂县与汶川之司的茂汶盆地后、逐渐发展农耕。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

有关古蜀人与他国的战事,并无传世记载,但考古实物却证明确有其事。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

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古书《尚书》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这就是说,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古蜀国的军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说,古蜀国军队出战时,都是载歌载舞,用悠长宛转的嚎叫增添军威,用请神明附体的舞蹈仪式来增添勇气。而这嚎叫与怪异的舞蹈,无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

到了春秋初期,王位从鱼凫家族传到了望帝杜宇手中。

杜宇也是位活在传说中的古蜀王,而且比以前的古蜀王更具传奇色彩,被尊称为“望帝”。当时蜀国水患严重,丞相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接受治理洪水的任务,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这样水流就从蜀国流到长江,使水患得到了根除。杜宇十分感激,自愿把王位禅让给瞥灵。鳖灵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

然而,鳖灵统治下的古蜀国在鳖灵子孙手中不知什么原因很快就灭亡了,关于古蜀国的各种文献资料也无法寻觅,古蜀国从此消失。

从蚕丛、鱼凫,直到望帝、鳖灵,史书与神话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神秘古蜀国。人们相信古蜀国是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古蜀国存在过的证据。那么,这些证据能被找到吗?

20世纪,答案揭晓了。

三星堆,古蜀国辉煌的证明

1929年的春天,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月亮湾的农民燕道诚在住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这些玉器具有浓厚的古蜀国地域特色,引起了世人广泛关注,也“惊醒”了沉睡几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但是,时逢乱世,这带的考古发掘被推再推,几乎被遗忘。

1986年,对广汉境内文物的发掘工作终于展开了。考古工作者就在广汉三星堆一带发掘出了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出土文物之多,价值之高,引起了世界轰动。这些遗址被称为“三星堆文明”。经考证,属于300O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传说中的古国原来真的存在,辉煌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就是有力的证据。而且,按照规模来看,这里很可能是古蜀国的都城。

三星堆文明的一个奇特之在处,就是这里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面具,在此之前,在殷墟带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包括鼎、盆等、但没有一件青铜面具。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面具,几乎全是相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没有下颏,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它代表,什么?人们白思不得其解。

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3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其中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糅合了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看着眼球突出眶外的青铜像,联想到传说中上古时代“纵目”的蜀王蚕丛,人们小禁猜测:这难道是对蚕丛相貌的夸张吗?这是否意味着蚕从确实存在呢?

除面具和人像之外,三星堆还出土了金杖、高铜神树、象牙等。青铜神树树高近4米,共3层,分为9枝,每个枝头上站立有只鸟。据考证,这些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而是代表太阳的神鸟。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会引起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象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

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既有明显的古蜀国文化的痕迹,又有浓郁的西亚和其他地域文化的特

征。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物品,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都非常接近。这种带有“杂交”特征的青铜文化与中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有明显不同。

从一些陶器酒杯极似欧洲同期出土酒杯外形看,三星堆青铜器可能受到来自西亚、近东、欧洲等异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一大批精美、神秘的珍稀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连串历史之谜也接踵而来。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

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是什么?三星堆展现出的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是怎样的?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是哪个年代留下的?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宁、族微、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从规模来看,三星堆无疑曾是占蜀国的国都,那么,这里为何被废弃了呢?

三星堆文明与长期以来人们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它的发现也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以前,有人认为古蜀国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它应是我国商周时期前后个重要的诸侯国,它的文化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三星堆的发现毫无疑问可称之为重大发现,它完全可与当今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相提并论。

世界考古学界公认,对古文字的解读与破译属于重大的科学难题。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没有被解读破译出来的古文字仅剩玛雅文字等两三种,而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古蜀文字也当属于其中之一。

三星堆文明及其出土文物的神秘之处,让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我们只知道它是古蜀国人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简直一无所知。谜底,在何时才能揭晓呢?金沙遗址,开启古蜀国的金钥匙

2001年2月8日。一个初春的下午,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一群工人正在蜀风花园大街的上地上汗流浃背地施工。突然,有人在挖出的泥土中发现,异样:大量白色的骨状物,还有一些石人、圆形石器和一些铜器等,便高声喊着:“挖到宝物了!”只见断壁上挂着一些白色的骨质物,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人们猜测着:是不是挖到古墓了。

施工人员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得到消息后,考古发掘人员立即赶到。很快,他们就从遗址中清理出珍贵文物多达1000余件,绝大部分属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文物,另有一部分为春秋时期文物。文物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为金沙特有。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件是高约22厘米的玉琮,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人形图案,堪称国宝,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致。

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是有特殊用途的礼器,应该是当时成都平原最高统治阶层的遗物。它们在风格上与三星堆文物相似,表明金沙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金沙遗址的考古年代比三星堆晚大约500年左右,那么,金沙文明是不是创造了三星堆文明的古蜀人离开三星堆之后创造的呢?从时间上看,完全有这个可能!。

哿圣的是,揭示金沙与三星堆神秘关联的各种文物,几乎全部集中在遗址中的祭祀区。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青铜器,似乎是某种特别的仪式,而出土的文物中,很多都有被灼烧过的痕迹,有些则被人为地破坏过。金沙遗址中的青铜器也一样,很多已经碎裂成残片。在金沙遗址还发现了一些青铜神鸟,它们和三星堆神树上的挂件极为相似。

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文明因某种特殊的原因从广汉突然消亡后,迁徙到了以金沙为中心的宽阔地带,并在此延续和发展。金沙遗址是处于古蜀文化分期的中段,它晚于三星堆文化。

当然,金沙遗址所显现的文明特征也有与三星堆文明不同之处。三星堆文明是以青铜器见长,而金沙遗址是以玉器见长。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晚期张仪筑“成都城”,但金沙遗址表明成都早有城市存在,却不为后人所知。根据出土的文物,可以断定古蜀国的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的金沙,已经是商周时期蜀文化中心遗址。同时,随着刚近宫殿遗址的被发现,金沙曾是古蜀国的国都这猜测也被证实。

金沙遗址曾是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然而,这样个繁盛的王国的首领到底属于传说中古蜀王中的某一位,还是另有其人?为何史料中竟无人提及?

一个古汉字背后隐藏的神秘古蜀国历史

在我国青铜时代,青铜器上曾刻有这样一个汉字:弓鱼。“弓鱼”这个字是会意字,早已经从日常用字中消失。古人根据一个事件或一些场景造出了这个字,它的读音在今天已经失传,它所隐藏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原因也已经成为千古之谜。

“弓鱼”字最早出现在陕西“弓鱼”国遗址出土的青铜鼎、青铜盘上,除此之外,以前并未在其他器物上出现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人们以为“弓鱼”字只属于弓鱼国时,这个字却在另一块土地上出现了。

在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雕刻着许多图案和花纹,其中包括这样个图案:一张弓,一条鱼,一只鸟,鱼被弓箭贯穿而入。同样的图案也出现在了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带上。金是古代最贵重的金属,刻在金器上的图案,一定意味着战争、盟誓、迁徙等大事。在文字被创造出来之前,古人就是用图案、符号来记录部落中发生的大事的。那么,一张弓箭与一条鱼的组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符号是文字的前身。如果把“弓”与“鱼”组台在一起创造汉字,恰好就是“弓鱼”字。这绝不会是偶然的。“弓鱼”宇与古蜀国金杖、金带上的图画是有神秘的联系的。那么,为什么古蜀人想表达的内容会在陕西“弓鱼”国遗址的青铜器上出现?三星堆、金沙遗址与“弓鱼”国遗址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弓鱼”国是西周的诸侯国之一,比三星堆遗址的年代晚了数百年。“弓鱼”国会不会是古蜀国人的分支?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中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一场意外的大火也许是古蜀国与“弓鱼”国联系之谜的解。

有人猜测:3000多年前某个深夜,火焰产生的热浪与浓烟将熟睡中的古蜀国人惊醒。他们逃出屋子,发现国都中央的宗庙正在被熊熊大火吞没。

大火渐渐熄灭了。古蜀国人在宗庙的废墟中巡视,发现这里已彻底被烧毁,到处是还冒着青烟的断壁残垣。象征着国家根基的宗庙已化为乌有。祖先流传下来的祭祀用具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损坏,失去了昔日的神采。用来呼唤、祭祀神灵的神器

已被烧毁,在古人的眼中,它们已经完全失灵,只能像垃圾样抛弃掉。这不是臆断。古代历史上,许多古老的部落常常会丢弃自己认为已经不灵验的祭祀品。大火被理解成神的责罚,对于这些失宠的祭祀品,古蜀国人不打算继续使用。于是他们在河畔挖坑,将这些失灵的神物永远埋到地下。

三星堆文物的祭祀坑起源于一场大火而不是战争,这是有根据的。古时,两国交战,战胜者会焚烧战败者的宗庙,但对战败者宗庙中的宝物却不会毁弃,而是作为战利品运送回国,炫耀胜利,抢夺对方的福祉。这才造成了特洛伊被希腊联军彻底摧毁的悲剧。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伐燕,获得胜利的齐宣王就毁掉了燕国宗庙,把燕国宗庙中的圣物运回本国。古蜀国在三星堆留下的青铜器、玉器,却被掩藏在两个祭祀坑中,显然不是敌人所为。而且,对于埋葬祭祀用品,古蜀国人显然有着足够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祭祀坑平整规则,坑底堆放着小型青铜器、玉戈、玉璋,中间是大型青铜器,最上面则是60余根象牙,令后人觉察不到一点匆忙的痕迹。如果是战胜国所为,他们没有理由这么用心地做这件事。

如果古蜀国在三星堆都城的宗庙是毁于大火,那么,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出现在别处,便也可以解释了。

崩塌的宗庙最终也带走了古国的稳定。在大多数古蜀国人心目中,这片曾经养育了他们的土地被神诅咒了,变成不祥之地了。要继续过幸福的生活,就应该离开这块土地。但是,该向哪里迁徙呢?仓猝之间,人们并没有确定的目的地。古蜀国内部出现了剧烈的争吵与对峙,庞大的古国在这一刻走向了分裂。他们一部分要去成都平原定居,另一部分则执意要向中原迁徙。

最终,持不同意见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场盛大而凄凉的告别仪式或厮杀后,他们分别踏上了自己的旅途。向往成都平原的那支,在金沙重新建立了个堪与三星堆媲美的文明。而远上陕西的古蜀国人则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他们必须重新取得耕地、河流、青铜矿,也必须得到强大的周王朝的信任。在渭水河畔,这群顽强的古蜀国人建立了弓鱼国――个对当年的三星堆有着无限追忆与缅怀的王国,一个活在过去的王国。

定居中原乐土的“弓鱼”国人一度活跃无比,“弓鱼”伯成为他们新的领袖。西周年间,“弓鱼”国迎来了一个风光的政治婚姻,周朝王室重臣井伯之女井姬下嫁“弓鱼”伯。这为“弓鱼”国带来了段和平、安详的生活。然而,婚姻带来的和平终究是短暂的,“弓鱼”国与临近的矢国、 国之间度剑拔弩张,一连串的政治婚姻最终也不能使“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弓鱼国远离衰落。

西周穆王时,矢国逐渐强大,成为关中西部最活跃的诸侯之一,渭水以北的肥沃土地逐渐落八矢国之手,“弓鱼”国被迫迁往渭水南岸,依靠渭水天险与矢国对峙。从“弓鱼”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已不难看出当时的“弓鱼”国人生活的窘境。渭水南岸弓鱼伯墓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虽然很多,但都非常小,制作简陋,呈现出衰败的气息。到西周中期以后,“弓鱼”国在渭水南岸的行踪已经逐渐模糊。此时的“弓鱼”国也许已经国破人亡,或者迁徙到了别的地方。在座有王室规模却没有任何陪葬品的古墓中,人们发现了 具芦苇包裹的骨架,死者颈部有条痕迹,明显是被缢死。许多人相信,这个被缢死的古人,或许就是“弓鱼”国最后一位国王。

古蜀国大事记

约公元前3000年,黄帝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妃,生下蚕丛。蚕丛后来成为古蜀国开国之君。

夏商时期,鱼凫成为古蜀王,率领蜀人从茂汶盆地东迁至广汉平原。古蜀国由原始氏族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鱼凫是古蜀奴隶制政权的第位统治者。

商朝末期,古蜀国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古蜀国军队是伐纣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之,是暴君殷纣王的重要力量。

蜀道难教案篇(10)

1. 按许慎《说文解字》:“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因此蜀是葵中蚕。

2. 蜀是蠋,蠋是蝶蛾类的幼虫。蠋似蚕,川西有蚕丛纵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怪面像两眼突出,被称为“纵目”,因此蚕丛氏为开国蜀主,并有李白《蜀道难》诗为证:“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因而成了蜀的祖先,称为蜀。

3. 祭器。《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尹知章注:“抱,持也。蜀,祠器也。”

4. 蜀是烛(燭)。黎翔凤在《管子校注·形势第二》中“案:唯房(玄龄)注不误也。”所谓抱者,祠器也。翔凤案:“‘抱蜀’即‘抱烛’”。此即房玄龄的观点。“蜀”即是“燭”。

5.“蜀”音近“叟”,“叟”是氐羌的一支,“蜀”与氐羌族有关,蜀来源于羌。

以上“蜀”族所在地为川西部,也有在离若水不远之地说法,但总范围均在川西南部。

二、蜀乃白蜡虫

笔者认为蜀即白蜡虫;以火燃蜀则成燭(烛)。虫白蜡做成之烛极其明亮,即所谓“燉耀敦大,光照四海”。此白蜡虫简称蜡,世界上特产中国,中国以四川为主,四川又以凉山州的蜡虫最佳,(明朝)以前四川简称为蜀,因此特名为“蜀蜡”。以下分三个步骤求证。

1. 虫白蜡所需气候条件。虫白蜡只生长在亚热带,年平均温度的最佳种虫(雌蜡虫)的温度为:西昌、会理、广元平均为17.4℃~17.1℃。其他条件为:雨量较丰富,日照长,风小,霜期短,气温剧烈变化小。种虫海拔在1000米~3000米之间最佳,主寄株女贞树。这些特定条件,则只有凉山州一带为适宜区,因此蜡种虫成为其特产。这也是蜀山氏名称来源之一。白蜡虫(雄虫)分泌的蜡质称为虫白蜡,是做烛的特殊材料,其寄株为白蜡树,海拔200米~400米最佳,这在乐山等地为蜀蜡主产区。

白蜡虫寄生于长于野外的女贞树、白蜡树等冬青类树枝上。约在距今8000年前的农业文明初期,世界气候处于寒冷期,我国年平均温度降低4℃左右,处于-1℃左右。而在四川特别是凉山地区,相应地只降低1℃左右。(图一)对于凉山州等地最佳种虫温度来看,比如需年平均温度17℃,降低1℃,仍是白蜡虫的最宜气温。那里的先民在砍伐树枝取暖、作食,烧柴祭祀,篝火欢庆等活动时,难免砍着天生野外结有虫白蜡的女贞树、白蜡树等枝条,因而发现白蜡枝条燃烧特别炽烈、明亮,火烟小,是火炬的最好的材料。之后的5000年间,中国又处于高温时期。当时人口稀少,森林茂密,湖泊沼泽湿地较多,湿度较大。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气候温和时期。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长达5000年的温和气候期,给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相应地,凉山彝族自治州(当为古蜀山氏地区)的女贞、白蜡树以及虫白蜡很快传播至我国的16个省区。此外,甲骨文象形白蜡虫的“蜀”字出现了。(“昌意降居若水”也在此时期。)

在这5000年的中后期,距今约3300年~3000年间(相当于商盘庚至周康王),出现了寒冷期,白蜡虫等亚热带动植物又消失了,只有凉山州还保持有白蜡虫,继而成了特产“蜀”。这一地区的先民则保持了“蜀山氏”之名称。

2.虫白蜡即是蜀。“蜀”、“燭”可互称。蜀,《说文》称“葵中蚕”,引用《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蜀,烝在桑野。”“蜎”(yuān)释弯曲的“孑孓”,蚊子幼虫。“蜎”又读(xuān),通“翾”,有轻盈、便捷、飞翔等意,以此来形容“蜀”——白蜡虫才是恰当的。白蜡虫天生野外女贞等树枝上,能自繁自养,每到八月极需采蜡,否则白蜡花老化减产。所以那个要西归回者,挂念着“烝(长久)在桑野”的白蜡虫。(按许慎所讲,“蜀”是野蚕、柞蚕,但其幼虫体长7毫米,成虫体长90毫米,这哪里还有“孑孓”貌?倒是白蜡幼虫才像“孑孓”。)

白蜡虫属昆虫纲,同翅目,蜡蚧科,是雌雄异体的昆虫。其雌虫无翅,雄虫有翅能小飞。雌虫一生只有卵、若虫(或称幼虫)、成虫三个虫期,初成熟时,体长1.5毫米,宽1.3毫米,老熟时直径约10毫米。雄虫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属全变态。雄成虫很小,体长2毫米,胸部宽0.8毫米,翅展5毫米,腹部倒数第2节的2孔生出两根长3毫米的蜡丝。(图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整理列出的《甲骨文·金文·蜀字图表》,共9个甲、金文“蜀”字,头部都呈“”字状。这种字形可视为雄蜡成虫分泌于寄株上的蜡花剖面,“”中的两画可视为雄蜡成虫用腹尾的两根蜡丝所戳的退出孔。有的“蜀”字凸出于“”的两竖,则可视作正在退出蜡花的雄蜡虫尾蜡丝。这象形的甲、金文“蜀”应当是对白蜡虫的生动描述。

3. 以火燃“蜀”就是“燭”(zhú)。从汉字结构组成看,火旁于蜀成为“燭”。蜀,虫白蜡,为白蜡虫寄生于女贞树或白蜡树枝的分泌物。色微黄至白色,粗结晶固体。熔点80℃~83℃,相密度0.93~0.97。其主要用于制鞋油、汽车蜡等,也是医药、造纸等工业原料;又是祭祀的烛炬,应该是有5000多年的历史,直至今时,仍然是祭祀不可少的重要物品。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的二号坑神殿青铜器,为晚商青铜器。(图三)其手奉祭器者系两人相背面向外,各持璋与蜀。璋,明显易识,蜀即图上枝藤状物,就是天然野外的被白雄蜡虫的分泌物抱裹的树枝条即白蜡条。它就是蜀或曰“烛龙”。此种蜡条,笔者和西昌学院李时高副教授用火燃之确很明亮,炽烈。

三、特产蜀的地区在若水流域

上一篇: 英语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下一篇: 档案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