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3:09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1)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一

一、20XX年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进展及成效

20XX年,省农办积极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帮扶要求,联系项目,落实资金,认真做好与竹垟畲族乡和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上垟镇五都楼村(以下简称一乡两村)的结对帮扶工作,较好实现了帮扶乡村产业有新发展,面貌有新改变,收入有新提高的目标。20XX年,上垟镇五都楼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39元,同比增长18.6%,八都镇安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65元,同比增长13%;竹垟畲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56元,同比增长13.5%。

(一)抓工作谋划,着力提高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效

1、制定落实帮扶方案。省农办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结对帮扶工作,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XX〕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函〔20XX〕98号)精神,及时制定《省农办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任务、具体分工、工作重点和相关要求,指导帮扶村制定了《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产业发展规划》、《龙泉市上垟镇五都楼村产业发展规划》等。同时,分别落实综合秘书处和机关党委具体联系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和上洋镇五都楼村,帮助理清结对村发展思路,协调落实帮扶项目。

2、明确帮扶目标任务。到20XX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结对帮扶任务,使结对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村集体经济有显著发展,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民族乡(镇)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所在县(市、区)的平均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达到所在县(市、区)农村平均水平;水、电、路、通信、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省农办始终把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放在全办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20XX年,省委副秘书长、农办(扶贫办)主任章文彪3次到龙泉调研指导工作,每次都到“一乡两村”走访,与基层干部座谈、体察村情民意;办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一乡两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民增收等情况,指导结对帮扶项目实施,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各处室结合各自业务及特点,分批到“一乡两村”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现实状况、农民增收、空间资源、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为精准帮扶奠定扎实基础。据统计,20XX年,我办共赴龙泉市开展帮扶43人次,其中办领导7次,走访低收入农户225户。

(二)抓资金统筹,着力推动“一乡两村”项目建设

1、统筹资金扶贫帮困。按照《省农办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办里计划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每个结对村的项目帮扶;每年根据竹垟乡提出的帮扶需求,由办分管领导协调相关处落实5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竹垟乡兴办1-2件实事。经过努力,20XX年,省农办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累计帮扶龙泉市“一乡两村”1044.5万元,其中竹垟民族乡537.5万元,帮扶两个结对村507万元,重点用于农村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等方面。

2、指导帮扶项目建设。在推进帮扶过程中,我办按照村庄规划要求,指导和帮扶“一乡两村”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基础和产业项目。八都镇安田村:完成产业扶贫坞垟村茶叶基地道路硬化600米,建设农田机耕路500米,协助竹林机耕路硬化。完成对村部分危房、旧房拆除修建,硬化各自然村道路2565平米(包括结对户);指导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上垟镇五都楼村:新建村内排水渠800米、农田小桥1座、奶牛养殖基地道路1公里;完成部分农房改造项目,硬化村(组)内路面1000平方(包括结对户)。竹垟民族乡:建立乡级扶贫资金互助会2个,建设高山蔬菜基地机耕路1500米,修复观光游步道600米;帮扶改造畲乡文化体验区(罗墩村)加宽硬化道路150米,建设排水渠500米。

3、职能处室倾斜帮扶。按照省农办结对帮扶方案,每个处室联系1-2个村,发挥职能处室优势,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社会发展处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指导;经济发展处在山区经济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扶,落实经济发展项目和举措;基层建设处帮助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低收入农户提高生产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扶贫开发处重点围绕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等,重点推进带动低收入农民增收的项目实施。

(三)抓薄弱环节,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

1、破解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在“一乡两村”开展扶贫资金互助会试点和推广工作,分别为“一乡两村”安排扶贫资金互助会项目14个,其中村级互助会12个,乡级互助会2个,124名低收入农户入会,借款金额58万元。通过财政支持和农户入股,发挥了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为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努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办领导多次与交通部门沟通,反映竹垟乡交通发展的问题,得到了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协助竹垟乡争取八都至竹垟乡县道改造工程,投资约460万元。目前,该项目初步达成意向。同时,针对两村要求,安排资金帮助两村启动并建设出行道路和生产道路项目,使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3、注重提高低收入农户素质。乡、村要加快发展,低收入农户要持续增收,人员素质是基础。为此,我办在引导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生态农业等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帮扶乡镇和村从业人员及低收入农户的培训力度,针对“一乡两村”安排赴台考察民宿和现代农业培训班1期,牵头联系赴磐安、永嘉等地考察农家乐1期,为全面推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各处室人员利用到基层调研时间,多次开展“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等业务方面培训,进一步激发了低收入农户发展的积极性。

(四)抓合力帮扶,着力营造扶贫结对帮扶良好氛围

1、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倍增计划,单纯依靠省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和专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我办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优势,强化合作,整合各单位力量助推“一乡两村”发展。省交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等省级单位纷纷发挥优势,为“一乡两村”提供资金、科技、信息等支持。龙泉市农办、农业局、交通局、旅游局等也纷纷加大帮扶力度,努力改善帮扶村发展条件。

2、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作为龙泉市帮扶团组组长单位,组织加强经验交流,及时了解各成员单位结对帮扶进展情况,通过扶贫信息网、简报等总结推广结对帮扶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为成员单位相互之间提供和借鉴好思路、好举措、好办法,使帮扶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抓指导评估,着力落实和使用好帮扶资金

1、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为了确保帮扶工作高效、高质完成,把项目决策与事中检查、事后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由结对乡或村定期自查项目进展情况,直接向省农办汇报或由市农办向办领导汇报。

2、建立检查指导制度。办领导通过多次调研,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各方面情况,并对帮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体负责的处室,多次直接到点、到项目进行指导,督促帮扶项目有效实施。

3、规范帮扶资金使用。规范结对帮扶资金使用的范围和程序,确保帮扶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加强帮扶项目效果评价,推行项目实施效果好坏与下一年度帮扶资金是否增加挂钩;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积极性,在结对村范围内统筹使用项目资金,以发挥帮扶资金的效益。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办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为重点,继续做好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团组牵头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浙扶贫办〔20XX〕12号)等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召开龙泉团组会议,继续做好团组帮扶的协调服务工作,搭建好服务平台。同时,及时将各成员单位报送的好做法与经验进行宣传推广,推选先进单位,形成合力帮扶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明确帮扶重点。20XX年,省政府将基本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列入民生实事。20XX年,省农办、扶贫办将在农村改革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培训、山区经济、农家乐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支持,尤其将结对村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作为帮扶重点,将帮扶资金更多地用于促进这部分人群的增收。

(三)进一步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根据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帮扶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和支持“一乡两村”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来料加工”等“造血型”新业态、新产业,大力推进合作扶贫,力争让尽量多的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参与进来,促进4600元以下农户收入持续加快增长,逐步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指导和管理。根据“一乡两村”发展规划,我办将认真梳理结对帮扶具体项目情况,整合资源,加强协调,搭建加快发展新平台。探索帮扶资金帮扶新举措,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快“一乡两村”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尽早实施,尽快产生效益。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二

一、工作方案

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中,教师结对及帮扶工作为老师的成长搭起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他们的指导和关心下,我有幸承担帮扶姚成琳老师的工作,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为了扎实有效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拟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对象分析

1.师德方面:姚成琳老师能够爱岗敬业,较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较强;虚心好学,积极上进;特别是承担了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兼学校电脑课教学,工作却从不落下,服从学校的安排,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

2.业务方面:姚成琳老师,从教多年,已逐渐熟悉初中数学教学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认知一般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在对教材的处理方面,特别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经验不足。曾参加过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善于学习,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在教育科研方面成绩较少。

(二)工作目标

在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具体措施

1.师德方面

(1)树立依法执教,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依法,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领会《初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依法治教。其次,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的从事的职业是服务性行业,我们教学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谁不珍爱自己的岗位,谁就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要敢于争先创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日新月异,我们将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争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的事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带,取长补短。有经验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我们将通过重温《课程标准》及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发展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上完每一节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3.自身素质方面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会忘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多学习。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多反思。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3)多琢磨。继续贯彻赏识教育,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得很融洽,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得愉快,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多琢磨班级管理的办法,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还要在班上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二、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承担帮扶姚成琳老师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教师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结对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加深教师关系,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我俩紧紧围绕市关于结对帮扶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及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在已取得帮扶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方案,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我俩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重视交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人担任初中数学学科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的结对教师,指导结对帮扶对象姚成琳老师用新理念处理旧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使其投入到课改的实验热潮中。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这堂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人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挑战自我,勇挑重担,承担各级对外公开课;并通过电话、信息传送给她,让她早做好调课准备,前往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手中的学具,从而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总之,展示了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她受益匪浅。

(三)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我俩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我俩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电话联系,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发送短信联系,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为载体,来提高我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接收邮件联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资料:教育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题组设计、数学试题等形式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样,建立结对帮扶互助互学活动,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感受与启发

我俩开展结对帮扶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俩的感受和启发较多。一是姚成琳老师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二是姚成琳老师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向教育的公平发展迈进了一步。五是对认识《新课标》的新感受,突出“数学味”教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会上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加强师德修养,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三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学校结对帮扶总结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结合**试验区城乡教育的现状与实情,为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早在XX年秋学期就下发了叶教XX81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的试点工作并一举成功。特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局六教人XX39号文件下发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几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XX年市局文件和会议要求,**试验区成立了由试验区分管干部人事和文教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区组织人事部和文教局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并在文教局人事股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具体安排,组织实施。XX年文教局又下发了叶教XX45号《关于开展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XX-XX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全区有19所中小学担负结对帮扶任务,共安排129名教师到比较偏远、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从事支教工作,现已进行了四年三批轮岗支教达107人次。由于我区范围较小,校数较少,所以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其意义有了外延,范围有了扩大,不仅城区中小学校要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而且农村完中、初中、乡(办)中心学校及区级农村示范小学也要开展结对帮扶村级薄弱小学,不仅要从师资和教学管理上予以帮扶,而且要从资金和物质上予以帮扶,因此有些农村中小学既是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又是结对帮扶的支援学校。例如,三元中学是**中学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又是三元乡梓园小学的支援学校。另外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要结对帮扶2所农村薄弱中小学,例如**实验学校在师资上结对帮扶平岗中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孙岗乡段岗小学;**中学在师资和教学上帮扶三元中学,在资金和物质上帮扶桥店中学;**二小在师资上结对帮扶三元乡龙塘小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平岗办事处龙冲小学。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程的实施,发挥了支援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加深了校际关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营造氛围,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动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升温加压,早在XX年11月12日上午,镇区办事处教辅组门前彩旗飘扬,鼓乐阵阵。文教局和镇区办事处选派14名小学教师赴孙岗乡小学支教的欢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文教局负责同志、镇区办事处领导及镇区教辅组成员、镇区办各小学校长和镇区中心小学学生参加了欢送会。镇区办分管领导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镇区办党委政府对踊跃报名、主动申请赴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的老师表示谢意,要求支教老师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镇区办严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严格的学风带到孙岗乡学校。支教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镇区办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希望选派支教的教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加强两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孙岗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欢迎会结束后,14名支教教师在师生的热烈欢迎下,乘坐支教专车开赴孙岗乡,沿途所经学校,受到师生的夹道欢迎。中午,孙岗乡党委、政府对新到任的支教教师给予热情接待。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代表孙岗乡党委政府对镇区办顾全大局,关心支持孙岗乡薄弱学校教育的行动表示感谢,对支教教师舍弃城区优越环境,到艰苦地方工作的精神表示敬意。并表示,孙岗乡将会尽其所能地解决这些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了优化支教措施,收到帮扶实效,促进全区支教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开展,我们每年都要举行这样的欢送活动。此举促进了全区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过去那种乡镇之间教师派不动、调不出、分不进的局面,为今后的教师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必将对全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文教局始终把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来抓。我们多次召开了全区支教工作动员会及支援、受援学校协调会,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积极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把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要求城区学校教师参加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评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否则,一票否决。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教师能够理解支持,各校教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受援学校支教。开展结对帮扶的各校非常重视和关心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问题,如**中学在本校高中教师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教学工作量加一点,对相关专业的教师压一点,支教教师兼一点的办法,为支教教师提供方便。XX年秋期一次性派出7名高中骨干教师赴三元中学支教,并把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的工作量和在本校承担的工作量实行累加计算,来确定超课时奖的发放标准,另外还给予一定的生活和交通费补助,保证了支教教师能安心踏实地工作。实验学校支教教师在活工资分配上,将受援学校工作量作为本校实际工作量计算,所需经费由本校支付,其他方面的津贴也仍然正常发放。

三、共同提高,达到优质资源共享**中学与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开展结对帮扶,除师资教学支援外还为三元中学争示创办市级综合示范高中提供软件设施帮助;镇区办选派省级“教坛新星”焦健同志到孙岗乡竹园小学为师生上示范课,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受益匪浅。尽管我区人口少,面积小,但据不完全统计,在近4年来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支教学校向受援学校捐助帮扶资金达29万余元,还有衣物、文具、图书、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树木花卉等,总价值达17万余元,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情况介绍

学校党支部在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改变作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三季度主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强化学习、提高全体党员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的精神和《新党章》。对此,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党总支书记韩维波为全体党员讲党课,认真解读新党章,全校党员人人有学习笔记,个个有心得体会,严肃认真落实好我校政治学习制度。

2、抓好宣传工作,今年支部继续加强了对本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的宣传。利用广播、手抄报宣传报道学校中的先进事迹、人物、工作情况等学生作品等,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3、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保持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科学预见性,开拓进取性和果断决策性。

4、按时召开固定党日活动。我校党支部于7月开展学习《2018年教育党委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会议由书记---同志主持并向大家传达了教育党委文件要求,并组织召开教师动员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要求每位党员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党员教师树立榜样,严格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等。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3)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乡镇学校为支援对象,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作用为主线,以相对薄弱学校为重点,以推进薄弱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帮扶目标

按照“整体帮扶、软硬兼施、长短结合”的帮扶总体思路,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通过实施校对校“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城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所有优质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帮扶时限

帮扶活动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6年8月止,为期三年。所有优质学校要对口帮扶一所薄弱学校,制定相应的帮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好对口支援计划。

四、帮扶任务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帮扶工作。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援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受援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期互派至少1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支教领导每学期支教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指导工作不少于一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年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5、帮助受援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做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引导受援学校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受援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受援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4、帮助受援学校加强部室的建设、配备,并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时,双方学校互派师生参与,促进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6、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学生进行多方面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受援学校教师每年全员培训一次以上,3年内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培养一定数量的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受援学校科任教师人数在20人以下,至少培养1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20-50人,至少培养2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50人以上,至少培养3名。

2、帮助受援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受援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包括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年要互派教师不少于2名到对口学校任教,尤其是短缺学科,确保受援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支援学校教师每学期支教时间累积不得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支教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四)经济物质方面帮扶

支援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给予受援学校经济物质帮扶,也可提供自身闲置的教学仪器、教具和图书等。

(五)其它方面帮扶

提倡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其它帮扶,并能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薄弱学校改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促进支援学校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对口帮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安排专人负责。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教育局每学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考核和评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目标责任,要通过建立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校对校沟通,及时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做好工作小结,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帮扶办法。

(三)签定帮扶协议,规范双方行为

对口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签定帮扶责任书,进一步明晰3年内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任务。支援学校要加强与受援学校沟通和交流,逐项落实自身担负的责任目标。各受援学校要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帮扶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以及好思想、好作风,要克服依赖思想和各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落实优惠政策,创设帮扶条件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4)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今年1月28日召开的江苏教育发展专家咨询会上,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江苏教育发展水平总体超过世界中高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探索出一套在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省份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江苏样本”。

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关于对口支援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回顾总结我省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的成绩与经验,推进新形势下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省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十二五”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始终把做好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教育在对口支援、扶贫开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人民感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受援地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的普遍赞誉,搭建了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阶梯,为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教育对口支援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地区教育同步发展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对口支援新疆、的意见举措。省委书记罗志军两赴新疆考察指导,明确指出援疆工作要着眼长远,要从娃娃抓起,要把教育援疆放在突出位置。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真情援建、科学援建、持续援建”的工作方针,全方位、多层次,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一是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机制。省教育厅和各市教育局均与对口支援地区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把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发展作为本职工作,成立教育对口支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处室学校协调推进,每年派出140多名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奔赴一线任职任教,构建了全覆盖、上下衔接、前后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扎实推动援建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对口支援经费达25.8亿元,占援建资金总量的20.6%。支持受援地中小学民汉合校建设、双语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双语幼儿园建设、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建设,累计新建校舍80余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受援地的教育面貌。投入2.4亿元建设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投入1.28亿元建设伊犁双语教师培训中心、投入1.3亿元建设克州职业学校等,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受援地区教育发展。以受援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推进受援地思想政治教育、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走进新疆”系列活动,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双语教育。坚持送教进疆进藏进青,累计培训6万余人次;先后开展300余期、6000余人次的教师来苏培训班;援建伊犁州、克州教师培训基地,支持拉萨师专建设,加快受援地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组团式支持受援地职业教育发展,先后明确江苏2所本科院校、8所高职院校、6所中职学校与受援地职业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探索托管式教育帮扶新模式。率先在克州启动双语远程教育平台,安排名校优秀教师向受援地进行远程直播授课,不断丰富双语培训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2015年伊犁州直中小学双语教育覆盖率达91.35%,比2010年提高25.6个百分点。由教师任校长、副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2015年高考取得了“开门红”。

四是深入开展交流交往交融。深入推进“千校手拉手”工作,广泛开展领导互访、学校结对、教师交流、学生结伴活动,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结对交流机制。5年来,新疆、、青海等地500多所学校与江苏各市县1600多所学校结成兄弟姊妹学校,定期开展来往交流。深入开展“内地有个家”“边疆有朋友”活动,苏疆“民族团结天使手拉手”夏令营形成品牌。2014年暑假,省委书记罗志军亲自接见“江苏新疆一家亲・克州少年青奥行”活动少数民族学生代表。2016年4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以“手拉手、心贴心”为题,重点介绍了徐州对口援疆学生手拉手、促进民族交流交融的经验做法。

五是认真办好内地班、新疆班。我省现有2所内地民族学校,2所学校招收高中学生,9所职业学校承办中职班,在校学生2236人;有11所学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3所职业学校承办新疆中职班,在校新疆学生4908人;、新疆班学生规模达全国十分之一。各有关地区、学校扎实做好、新疆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五个认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4年,总理专门给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新疆班维吾尔族学生古丽米热回信,勉励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维护团结。

六是着力做好内地大学生培养工作。逐年扩大我省高校面向受援地的招生计划规模。“十二五”期间,我省高校面向新疆、、青海招生分别达14600人、858人、2848人。2011-2012年,我省46所高校顺利完成4842名新疆籍未就业大学生岗前培训任务。2015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视察南京工业大学时,对江苏内地大学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二)教育扶贫力度持续加大,经济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扶贫必先扶智,要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全省教育系统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农村优秀教师,着力在随迁子女入学升学、教育扶贫帮困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补短板,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扶贫工作。制定《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薄计划,重点加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刘延东副总理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省财政统筹中央资金安排苏北五市教育转移支付经费近260亿元,重点支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用于苏北五市的补助资金占省财政对市县教育转移支付总经费近65%。坚持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7%。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关爱,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

二是促就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加快改造薄弱职业学校,全省职业学校数从“十一五”末的482所调整优化到374所,校均规模提高到3500人以上。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专业达到合格标准,建成432个中职、174个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年终就业率高于97%。加快实施“中青年农民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每年招收6000名返乡在乡农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实现顺利就业,走上富裕道路。

三是重协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对口支持苏北高校工作,支持苏北创建地方性高等院校,推动苏北高等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提升苏北高校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增强苏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大对苏北高校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优势学科工程和品牌专业工程的支持力度。

四是抓关键,加快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面向农村教师设置“名师送培”“农村校(园)长助力工程”“农村初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专门项目。创新省市合作模式,专门开展音体美专兼职教师培养、培训,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性缺员问题。专门组织经济薄弱县、连片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培训,加快推进苏北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十二五”期间,每年免费培训各类农村教师6万名以上。

五是兜底线,加快完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阶段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构建了省、市、县和校四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5年来,全省学生资助总投入227.1亿元,资助学生785万人次,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86亿元,占总量的81.9%。2015年,教育部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我省社会、学校和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率均超过90%。

六是盯重点,加快推进定点帮扶取得实效。扎实推进“五方挂钩”、集中连片地区对口帮扶相关工作。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出台《集中连片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破除制约经济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努力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省教育厅和东南大学等17所高校获评为2014-2015年度全省“五方挂钩”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二、充分认识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肩负新的光荣使命。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必须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江苏教育实际,主动担当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任务,积极创新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全省教育系统必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人、长远与当前的利益关系,始终自觉主动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

二要切实增强为民意识,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要正确处理好率先与支援的关系,一方面要抓好改革创新、率先领跑,另一方面要抓好对口支援、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富裕与贫困的关系,一方面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促进多数学生更加富裕幸福,另一方面要“雪中送炭”,更加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率先是为了更好地支援,富裕是为了更好地扶贫。全省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学生成长、国家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要切实增强精准意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调查援助、扶助对象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援助、扶助方案措施,把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做出成效。

四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的驱动力和突破力。教育工作要善于突破传统思维,跳出传统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更多成效。对口支援地区教育发展矛盾多、困难大,扶贫对象基础薄、动力少,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方法、全新的机制,突破现有各类瓶颈。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方法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要切实增强交融意识,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扶贫必先扶志,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要充分尊重受援地区、受扶对象的思想感情,充分引导受援地区、受扶对象崇尚现代,充分激发受援地区、受扶对象内在动力,通过深入的交流交往交融,打造一批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的民心工程和团结工程。

三、奋力推进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必须认真把握新形势下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的新特点、新目标和新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奋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省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真情援建、科学援建、持续援建”的工作方针,把支援新疆、作为江苏的政治责任和重点工作。全省教育系统要坚持算大账、不算小账,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算战略账、不算眼前账,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工作标准,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做得更好。

一要积极做好对口支援教育发展规划编制。要积极配合前方指挥部共同编制好“十三五”教育对口支援发展规划,紧扣支援地教育改革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进一步向双语学前教育、双语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倾斜,努力办好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着力解决农牧民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要有明确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让各族群众深切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二要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现在看来,对口支援地区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和困难就是师资队伍问题,特别是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和优秀管理者队伍问题。各地各校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更加注重“造血”,选派一批在职骨干教师、退休优秀教师、青年志愿者到受援地区支教扶贫、带训教师。要加强各类师资培训机构与受援地区的对接交流,组织开展各类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师资培训。要加大受援地区教育管理者与骨干教师来苏挂职学习、跟班锻炼的工作力度。

三要积极做好援受两地教育交流交往。民族团结是受援地区最难、最长远的问题,也是受援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各地各校要深入实施“千校手拉手”“我在边疆有个伴”等活动,大力开展学校、学科、教师、学生“手拉手、结对子”工作,定期开展师生夏令营、互访考察等联谊活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两地教育的经常性沟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学校网站主页要有结对学校的信息,学科(系部)工作群要有结对学校教师的身影,教师学生的朋友圈要有结对学校师生的欢声笑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增进各民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四要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干部教师选派和管理。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给敢于担当的人担当,给善于负责的人负责,选派优秀干部、优秀教师奔赴一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严格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口支援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全力支持他们在前方开展工作,认真解决他们在后方的后顾之忧。对表现优秀、作用突出的干部教师要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及时表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违反纪律、作用一般的干部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教育,促进其不断提高,努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作风过硬、务实能干的对口支援干部教师队伍。

五要积极做好内地班学生管理和培养。要进一步加强内地班的管理和教学,有序推进各种类型内地班混合编班、混合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严肃校纪校规,及时及早纠正学生违纪行为。要进一步关心关爱学生,积极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困难,疏导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要进一步落实内地班教师编制和绩效工资倾斜政策,加快配备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完善全员育人机制,试点开展导师制,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奋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满腔的热情、朴素的情怀、扎实的作风,不断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要积极抓好基础教育扶贫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确保每一所农村幼儿园达到办园标准。到2020年,乡镇以下幼儿园优质园比例要达到80%以上。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深入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健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改善集中连片地区基础教育面貌,确保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二要积极抓好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改造调整薄弱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创建100所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0所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让90%以上的职业学校学生在优质职业学校就读学习。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铺就人人皆可成才的台阶,营造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要积极抓好高等教育扶贫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大力推进苏北教育振兴计划,扩大苏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挥高水平大学的辐射作用,加大对苏北高校的对口帮扶力度。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片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落实教育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面向中西部招生规模。鼓励高等院校投身苏北科技创新,向苏北、集中连片地区转移适用技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四要积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扶贫,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面貌。加大对苏北和经济薄弱地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支持力度,省辖市均建成教师发展机构,县(市、区)均建成教师发展中心。完善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对集中连片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和教师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经济薄弱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建立省市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帮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聘校用”管理体制改革,以优质师资的均衡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

五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扶贫,加快缩小“数字差距”。坚持把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农村薄弱学校作为重点,加快实现全省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千兆进校、百兆到班,为学校提供便捷的教育资源与共享平台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并便捷高效地向农村薄弱学校、对口支援地区推送,使广大师生能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等方式随时按需学习,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和优质学习资源。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示范应用试点,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差距”。

六要积极建设资助关爱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关爱体系,按照要求逐步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补助标准。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落实资助资金,精准拨付流程,提升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工作,在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多地给予心灵关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就业创业能力,使每位受资助学生都能够成长为优秀人才。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5)

一、对口帮扶目标

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教育援助是最好的造血”理念,根据全域结对帮扶政策,合理利用XX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选派教师到XX支教、举办XX县干部教师XX培训班、搭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帮助XX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动XX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发展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对口帮扶举措

一是加大XX教师培养力度。选派11~14名教师到色达支教。利用XX支教教师资源,开展“XX支教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XXX、XXX等自然条件艰苦和教学质量较差的地区,开展赛课、评课、学科教研等活动。有效利用XXX名优校长、教师资源,结合XXX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业务提升的实际需求,选派不少于7名XXX名优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专家团队赴XXX开展讲教讲学活动。

二是全面深化全域结对。加大对XXX区?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目标考核,深化XX 区结对学校与XX学校、幼儿园的校对校帮扶工作,按“XX教育缺什么?为XX教育做什么”的思路,统计梳理需求,实现精准帮扶。大力开展结对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利用“成都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网”、“成都市校本研修网”和XX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立“XX——XX远程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发挥XX区学校优秀资源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为XX广大教师拓宽多渠道学习途径,实现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互通,推进XX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三是努力开创学前教育新局面。根据对XX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优化XX县学前教育三级管理机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高XX地区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推进XX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四是开办XX干部教师温江培训班。将根据XX教师培训需求,在XX举办各种类型干部教师培训班,接纳12-14名XX干部教师到XX跟岗学习两周,接纳1名XX县选派的干部到XX挂职锻炼3-4个月。通过校际结对,接纳20~30名XX干部教师到XX结对学校开展学习、跟岗锻炼,感受体验XX教育理念和文化,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交流经验。

五是实施藏区学生“雏鹰”培育工程。接纳藏区学生来XX就读,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帮忙,让他们在XX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是广泛开展教育关爱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根据色达贫困学生需求,持续开展“暖冬行动”,募集爱心资金,对贫困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同时,积极对接XX区中职高职等院校,接收藏区优秀学生到XX就读学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与指导服务上做文章,培育一批能为XX建设脱贫攻坚的学生,帮助他们利用所学所获回馈藏区、回馈社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XX区教育局援藏援彝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援藏援彝工作。援藏援彝办公室,负责结对帮扶日常工作。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人事科、区教管中心、基础教育科、综改办、研培中心等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及各学校、幼儿园按职责开展结对帮扶相关工作。按照“一对一”常态化关心慰问机制,区教育局、学校幼儿园领导多渠道了解援藏援彝干部教师的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2―01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示范幼儿园教师到边远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目的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跨区、跨园共享,促进幼儿园均衡和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近年来对示范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的情况了解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教师支教帮扶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建立系统规范的常态机制以及制定相关管理跟进制度,才能实现双赢,促进幼儿园长远发展。

一、影响教师支教帮扶效果的因素

1. 教师自身原因。就教师自身而言,存在着对支教帮扶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个人身体心理素质弱、专业能力素质有限、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如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一种示范园教师必经的短期轮岗,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思想,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有的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专业技能单一,结果是走过场了事;有的教师身体和心理素质弱,存在着职业倦怠,不能完成和胜任工作任务;有的基层帮扶园教师学历低,有的还没有教师资格,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较弱,对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吸收不了;有的基层帮扶园存在未按编配备教师,人员紧张,加上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帮扶质量难以持久、持续。

2. 实施过程原因。在计划上存在着主管部门主导多,示范园与帮扶园之间无太多话语权,双向选择少;在安排上因时间短,人员紧,存在着支教帮扶与跟班见学活动同时进行的情况,实际变成了换岗;在人员上因怕影响示范园自身工作,存在着所派教师并非帮扶所需的情况,加上示范园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支教帮扶经历,也存在着组织硬性安排,教师被动派遣;在内容上存在着结合支教教师自身特长多而关注园情、地域所需不足,教育教学经验传授多而科学规范的教研及管理方法传授不足,大众化拼盘式内容多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不足。

3. 制度设计原因。在经费上缺少保障制度。涉及教师食宿、交通以及教学活动和环境创设等材料的所需投入,缺乏补贴、津贴和资金等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在组织上还不够重视。主管单位、幼儿园思想上缺乏重视,认为这就是一项常规业务交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考核上虽要求帮扶园对教师、示范园进行组织鉴定,但碍于情面存在着没功劳有苦劳思想,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在管理上虽每年派人,因教师来自不同示范园,各自为阵,帮扶工作围绕着完成短期任务进行,缺乏连续性系统化设计和统筹规划。

二、促进教师支教帮扶工作的对策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7)

县27所受援学校与市27所学校建立“校对校”结对帮扶关系。

二、结对帮扶内容

(一)“教师交流互派”项目

由教育局选派27名教师来县结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1名挂职干部到结对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县选派5名教育管理人才和后备干部到结对学校挂职锻炼;30名骨干教师到结对学校跟岗学习。

(二)“讲师团”讲学交流项目

由区教育局牵头,选派30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来县讲学交流。

(三)“异地代培”项目

县选送20名初一学生到去就读,该项目由经开区实验中学校具体实施。

(四)日常教育教学交流

以“校对校”结对帮扶为载体,各结对学校加强沟通联系、深化结对帮扶,通过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工作坊研修、心连心、手拉手活动等智力支教活动,促进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交融,为帮扶学校提供物资资金支持,帮助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组织管理和考核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各校(园)要按本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帮扶学校共同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帮扶方案,加强日常管理,专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强管理,督促考核。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8)

(一)学校数

目前,我县中小学校共34所:高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县城小学1所、乡镇中心校23所、中心校下设教学点5所、初级中学3所;独立幼儿园7所,中心校附设幼儿班58所。

(二)教师、学生数

我县在编教职工1100人,专业教师1038人。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总数6961人。其中:高中760人、初中1283人、小学3443人、学前幼儿1475人。

二、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实施对接工作

根据双方协议坚持智力帮扶为主、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量力而行、坚持质量为本、坚持个性原则的帮扶基础上,我县28所中小学校与市“四县一区”的优质学校已展开了“校对校”结对帮扶工作。

四、接收支教、教师工作

为加快我县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我县教师业务水平,实现由“能管、能教”到“管的好、教得好”的转变。2020年迎来支教、教师32人,其中支教教师28人,教师4人。根据我县各学校实际情况,将支教、教师派遣到各学校,并提前安排好支教、教师的食宿、生活用品等一切必备,关心支教、教师的身体,嘘寒问暖,确保支教、教师的援教工作顺利进行。

五、选派教师跟岗培训工作

为着力增强我县教育发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0年9月14日,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队,各股室长、骨干教师一行17人赴市县、区、县进行为期1周的考察学习,并选派镇第三小学校教师等16位教师赴帮扶学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培训学习。

六、接收送陪送教工作

为着力增强我县教育发展,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开展工作坊修

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帮带”方式,定期通过“备课分享、资源分享、课件分享”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研修,形成稳定的学习共同体,我县各校园与优质学校共建工作坊32个,参加工作坊研修达到223人次。

八、资金物资支持工作

优质学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我县各校园资金物资帮扶,力所能及地帮扶我县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2020年对我县各校园资金物资支持共计13.4万元,其中物资支持11.13万元。

九、取得的成效

实施“中小学结对帮扶行动”,我县2020年开展送培人数达到34人次,接收送教人数达到119人次,提高了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带动了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我县学校园管理水平。

十、存在的问题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9)

一年来,我校党支部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章党规以及的系列讲话,进一步夯实党支部建设基础,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现将我校党支部2019年党建工作汇报如下,敬请评议指导。

一、加强主题教育,强化教育初心。

思想是本,作风是形,本立则形聚,本正则形正。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第四初级中学党支部高度重视,主动作为,迅速组织力量,开会部署,制定方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淬炼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心与工作能力。

1、榜样引领:10月21日,四中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中央一套专题节目《榜样4》张富清、李连成等模范党员的平凡故事诠释了催人奋进的时代担当精神。大家被榜样党员深深感动,为他们的高尚情操深深折服。纷纷表示,要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2、专题辅导:10月24日,全体同志听取党校讲师王栓志《开展主题教育,加快追赶超越》报告,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站位,坚持了全体同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确保了主题教育有深度,有广度的开展。

3、分享交流:11月7日,在“向典型学习,向榜样致敬”心得分享交流会上,全校在职36名党员分享了主题学习成长的心得体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要有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合阳教育、四中发展再添新功。

4、承诺践诺:11月13日,我们开展了“忠心向党、真心为民”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进一步督促学校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守诺践诺,增强在党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将“党性”镌刻在平凡岗位上。

5、检视问题:12月18日,第四初级中学党支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召开了专题的组织生活会,会议以“通报专题生活会准备情况、支部书记代表班子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督导领导点评发言、党员民主测评、党员宣誓”六项议程进行。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为四中学校聚焦不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整改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快速转型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研判,以解难题,破瓶颈,促发展的办法落实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争学赶超、身先士卒是四中开展主题教育的氛围写照,坚持学习始终有热度、剖析问题有深度、整改问题有力度,转变作风有广度是四中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第四初中还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抓好党建工作,筑牢政治堡垒

一年来,党支部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发展、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职责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教育事业的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学做结合,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在学校全体党员坚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员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秉持严实作风,做合格共产党员。坚持学做结合,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结合校情实际,通过学理论、论发展、研出路,形成调研成果;学校党支部坚持带领全体党员、教师关心身边事,在学做活动中,学校党支部结合观看《红船》、《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建党98周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活动,要求全体党员牢记入党誓词,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员义务,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2、再上台阶,促进党建标准规范。一是在原来的党建活动阵地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制作了党建文化墙、党建文化长廊,促进党建活动阵地标准化;二是经常性、专题性开展党建工作,学年初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切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严格核准党员的党费标准,按时按标准交纳党费,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三是以党建工作为重点,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学校内部宣传标语上墙,对外及时上报,促进党建宣传经常化;四中全体党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群众清扫垃圾,发放平安创建倡议书,通过劳动体验、蹲点服务、深入群众,摸实情、看实况、听意见,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主题教育纵深开展;五是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进转出工作,认真查找党员的入党原始资料做到资料详实,内容正确,及时更新,促进党建资料体系化。

3、提升活力,优化班子结构建设。(1)抓住关键,搞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学校党政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的坚强战斗集体和领导核心。平时,学校班子成员注重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率先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理解和体会精神实质,撰写学习体会,进行交流以提高政治觉悟,把握工作的主动性。(2)健全制度,规范党支部工作要求。从制度建设入手,抓好党支部自身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了支部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活动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按时按标准收缴党费,及时做好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强化对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党团队活动,严格党内生活,促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民主评议中,教职工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整体工作评价为满意。

4、榜样示范,发挥支部引领作用。首先作为支部负责人,我始终把维护党支部形象、努力抓好党建工作、发挥支部作用放在首位。一年来,我以校为家,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始终在全体教师面前做好表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周边的党员和普通教师;其次发挥优秀党员的榜样作用,合理设置党员示范岗,在学校弘扬正能量,团结一致朝前走,使广大教师能够充分信任党员、信赖党组织。2019年,是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我校贯彻落实教育局党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在保障教学工作的同时,全体党员教师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培养新人,壮大党员干部队伍。目前,学校教师总人数158人,其中正式党员39人,2019年1名预备党员转正,吸收两名积极分子。学校党支部本着行政人员发展党员、优秀教师发展党员、年轻教师发展党员的思路,力求做到争取一批、培养一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壮大党员干部队伍。

6、党与群团共建,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坚持党组织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一起抓,高度重视群团工作,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范畴,做到“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以群团建设促进党的建设”,引导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外部环境。

三、抓住3 C创建,提高教育质量

我校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党建+3c”发展模式,实施的“党建+质量提升”、“党建+精准扶贫”、“党建+德育工作”,着力破解了党建与教育工作“两张皮”问题,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党建+质量提升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我校党支部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党建+3c”的确定项目,坚持把党建和教育质量提升相融合,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我校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党员教师,教研组长,名师工作室的模范带头及辐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落实听评课制度,强化教师培训,以培促研、以研代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2、落实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课堂改革的实效化,质量检测的常态化,是我校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我校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建立台账,强化整改,将检查结果充分运用,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立足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第四初级中学通过“搭平台、拓视野,优机制、深融合”等多种方式孕育课改渠道,以学习提升、学科探讨、组内交流、质量奖惩等形式落实课改,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得到强化,抓课堂质量的行动得到落实,促课堂改革的氛围得到共识。开启了“三段三精”活力智慧课堂的改革思路,要求呈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互动过程,下移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智慧成长,强化基础,优化过程。以改革创新引领四中教育质量高效发展,以教育成果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与影响力

(二)党建+精准扶贫

我校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政策资助、保障扶助、师资支持、智力帮扶等途径,努力营造扶智、励志的良好氛围,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系统扶贫网络体系,精准把脉,对症下药,确保教育扶贫攻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全体党员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群策群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干部争当扶贫模范、党员争当扶贫先锋”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全校39名党员教师在对口帮扶、教育三扶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在政策宣传、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119名帮扶干部定期到扶贫村,与扶贫村、贫困户“结对子”,帮助和引导贫困户寻找致富门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拔穷根、摘穷帽;帮助贫困学生确立志向、辅导学习、生活帮困。学校对建档立卡学生给予图书、月饼、校服等物质捐赠,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力量给特困学生给予长期扶助。

(三)党建+德育工作

我校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这份荣誉的分量,我们知晓。为此我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活力德育。我们在“1268”德育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通过管理自制——行规范;行为自律——促养成;活动自主——强能力;精神自强——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力促“活力德育”模式的逐步完善。

我们还细化了德育目标,激活竞争体制。创建了争当“最美教师”、“最美学生”、“最美班级”的标杆平台,在全校上下再掀“你追我赶”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四、开展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2019年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我校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成立组织机构,扎实部署。

我校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围绕“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等要求,完善师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抓实、抓好此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督查落实。

2、规范师德教育,坚定信念

根据教育局党委办工作安排,在开学前,对全体教师进行假期集中培训,并结合我校会议制度坚持周日例会集中进行学习;坚持形式灵活的个人自学;坚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坚持分类培训,整体提升。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开展了教研组长、班主任、后进教师的分类培训。通过教研组长引领教师,传递正能量;通过班主任研讨会,提升班级管理,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通过后进教师的培训,强化工作责任心,端正工作作风,有效提升整体师德水平。

3、强化师德管理,有效提升。

在抓师德教育的过程中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在其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学习不断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有效扎实安排、细化落实“三评议两提升一淘汰”工作,采取学生评教师、教师互评、学校综合平价等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把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年度考核等挂钩。

4、评选最美教师,典型示范。

充分发挥师德模范和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正气,让良好的师德精神更深入人心,充裕校园。

3月份,我校开展了“以雷锋为样,争做四有好教师”教师演讲赛,从思想深处号召全体师生践行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楷模。11月份,我校开展了“成长路上 你我同行”师德演讲,以自己的帮扶经历唱响四中尽锐出战、精准举措、脱贫帮扶的大爱之歌。范晓勤、吴娟等14名老师以细心帮扶、担当有为被评为四中学校的“教育三扶之星”。

5、推行师德承诺,强化意识。

建立教师宣誓制度。我们通过在开学典礼、全干会等重要场合进行教师宣誓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展“师德践诺”活动。学期初,教职员工以服务教学中心、履行岗位职责、转变工作作风、联系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进行科学定诺,然后按照阳光亮诺、依标践诺、民主评诺展开工作。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师使命感、责任心。激励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先创优,为加快学校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来,我校党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组织负责人,我对党务工作缺乏认真研究,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待提升。

2、“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的不好,会议记录相对简单。

3、专题组织生活会“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力度不够,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好人主义思想,不敢大胆开展批评。

4、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不够好,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没按要求上党课。

下一步,我将与班子成员一道,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

三支一扶教师工作总结篇(10)

外语系教师党支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外语系党总支的指导帮助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外语系工作大局,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力推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发展。

2016年以来,外语系教师党支部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推进年”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四个坚持”,推动教师党支部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坚持制度建设,着力抓好党建责任制落实

一是,从严落实党建责任。外语系党总支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推进年”作为年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进行了周密部署。系总支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好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量化责任目标,与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三是,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规定》等制度。四是,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着力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外语系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2 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外Z系教师党支部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一是,根据学校党委和系党总支有关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外语系教师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为每位党员配发了党徽和学习材料。二是,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创新方式讲党课、学习宣讲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三是,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先后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老百姓是天》、《焦裕禄》等,组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竞赛和党规知识测试活动。学习革命先辈杨善洲、高德荣、召存信等先进典型,从、、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以及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自觉遵守党规党纪。通过校园网、宣传橱窗、微信、QQ、钉钉等方式,开发制作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师生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增强学习教育效果。五是,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外语系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六联系”、“教师党员五联系”、“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的开展,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党员同志与“挂包帮”户定点帮护工作有机结合,扎实开展扶贫攻坚,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六是坚持边查边改。结合学习教育和专题讨论等情况,教师党支部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整改。制定了支部和个人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党员撰写个人自检自查报告,确保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3 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四项工作集中整治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外语系党总支所属3个党支部开展集中整治。一是,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外语系党总支高度重视换届工作,把做好换届工作作为激发支部班子活力、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指导督促各支部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外语系党总支已于2016年6月按时完成了换届工作,由原来的三个支部(英语教育专业党支部、旅游英语专业党支部、应用英语专业党支部)变成了两个支部(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保证了各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抓好党费收缴工作。将每月1日确定为“党费日”和每个月第一个周周五确定为“党员活动日”,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每月“党费日”之前,及时、主动、足额缴纳党费,并在《党费证》做好交纳记录。2016年下半年外语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共缴纳党费7733元,无迟交、漏交、少交等情况发生。三是,严格执行“”制度。教师党支部按照制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创新方式讲党课、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了、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截至目前(2016年7月至今),共开展党支部集中学习6次,党小组会6次,支委会6次,支部大会2次,创新方式讲党课3次,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四是,抓好党员管理工作。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认真开展好党员积分制管理相关工作,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到目标管理中。教师党支部(教师调动,党组织关系转出)认真核查了党员身份信息,理顺了党组织关系,健全完善了党员档案。

4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外语系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的新举措、新办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与党在新形势下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党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加快外语系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少数党员的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党支部将继续紧紧围绕校党委、外语系党总支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抓党建促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发展的力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促进高校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今后教师党支部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法,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继续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推进年”各项工作,持续深入抓好党费收缴、“”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上一篇: 两委换届工作总结 下一篇: 民族历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