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培训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6:05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1)

第二条加强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和重培训轻考评现象,提高现有培训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三条推进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规范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省卫生厅、省人事厅《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等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归口管理、统分结合。在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上做到“三统三分”,“三统”即统一归口、统一规划、统一考评。“三分”即分类指导、分别实施、分级负责。

(二)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根据卫生工作需要,结合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卫生人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考核评估、保证质量。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对每一培训项目执行情况都必须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效益。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发展远程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师资,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是以省卫生厅名义,由厅机关各业务处室承办的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及受卫生部或卫生厅委托,由厅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承办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工作实行项目管理。

第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对象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在职在岗的卫生人员,包括临床医疗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农村卫生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省卫生厅成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由厅机关各相关业务处室组成,厅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厅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科技教育处,负责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各业务处室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工作。

第七条厅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制定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及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

(三)审批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及工作情况报告。

第八条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统一收集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二)整合、统筹和调配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三)编制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四)论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方案;

(五)监督检查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六)制定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标准;

(七)考核评估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八)统计汇总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决算等),编写《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信息》;

(九)向厅领导小组报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

(十)负责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及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九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职责

(一)制定本处室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二)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处室年度计划,协助编制全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三)组织实施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

(四)教育培训项目结束后,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培训工作总结;

(五)组织开展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并协助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六)完成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十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协调制度。厅领导小组每年底召开会议,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和部署下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必要时,厅领导小组可临时召开会议,研究有关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各业务处室协调,厅科技教育处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负责相关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审批制度。每年12月30日前,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将下一年的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厅领导小组审批后,于次年初统一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临时性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省卫生厅委托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由承办单位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评价报告制度。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将教育培训项目进展情况及相关信息报送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完成后均必须请学员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表2),统一汇总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表3),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三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证书管理制度。按照《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和省卫生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相关岗位培训管理,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颁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等。

第四章计划与实施

第十四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不同,分类别、分层次编制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申报表》(表1),由厅领导小组审批后,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年度厅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交由成员处室实施。

第十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包括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公共卫生人员培训计划、社区卫生人员培训计划、乡镇卫生院卫技术人员培训计划、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卫生监督人员培训计划和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等。

第十六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教育培训项目。由中央、省财政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编制印发的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按照项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卫生人员的全员性教育培训、公共科目培训和在职在岗人员的医学学历教育由厅科技教育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章内容与形式

第十七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卫生工作重点,围绕岗位职责,满足岗位需求,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强调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十八条全员性培训以公共性、基础性、综合性知识为主,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卫生行风、医学伦理、卫生法律法规、面向全体卫生人员的医学综合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十九条专项性教育培训以专业性、专科性、专题性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卫生管理、面向专业卫生人员的医学学科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二十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形式应根据培训对象、培训条件、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不同,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短期培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远程教育等多种灵活多样方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技术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使基层卫生人员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全员性教育培训可利用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简称“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有条件的专项性教育培训也可利用“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

第六章基地、师资与教材

第二十二条建立省、市、县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教育培训项目。应根据各类教育培训内容和要求,确定一批相关培训基地,如省级进修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村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培训基地要做好服务工作,改善教学条件和设施,保证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三条从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要配备有与教育培训内容相一致的教材、讲义和教学辅导资料。

第二十五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须报厅领导小组备案,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组织开展的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师资情况和教材、讲义等须在培训结束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七章经费与使用

第二十六条由中央和省财政专项经费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经费要按照项目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执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其他教育培训项目的收费须根据物价部门有关教育培训的规定,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十八条要规范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确定经费使用范围,以保证培训经费用于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远程教育、光盘制作、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第八章监督与考评

第二十九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监督和质量考核评估制度,考核情况作为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条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卫生人员进行监督与考评。每个培训项目要根据培训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或技能操作考试,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

第三十一条对组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与考评。每年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本年度教育培训情况报各相关业务处室,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各教育培训项目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汇总表》(表4)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与考评。

第三十二条对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要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考评,确保教育培训质量,每年底将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情况报相关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承办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1-01

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只有通过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士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调查显示,新毕业的护士对技能操作的掌握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技能操作讲究的是实践性,护士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及实践中,技术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我院在护士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培训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进行分层次培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共有护士28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8人,占护士总数的6%;主管护师50人,占护士总数的17.6%;护师67人,占护士总数的23.6%;护士81人,占护士总数的28.5%;护理员68人,占护士总数的24%,培训对象以护师、护士、护理员为主。

1.2 方法

1.2.1 学时 每月设12学时进行培训。

1.2.2 培训老师及培训对象 培训老师为参加过全区岗位技能竞赛统一培训的技能操作能手,培训对象为全院18个科室,每科2名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

1.2.3 培训内容及方式 (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标准》为主,通过规范的护理岗位技能操作培训,以规范临床护理操作为目标,以贴近临床为原则,共拟定了41项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制订培训计划,统一培训标准,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2)培训方式:以全院18个科室,每科1-2名接受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作为培训对象,于每月中旬全面落实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人员全面规范培训,培训人员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的分层培训,以点带面,达到全院操作标准统一规范,全员技能操作稳步提高的目的。

1.2.4 考核 每月中旬结束一次培训,护理部组织考核人员,按照具体评分标准对该操作项目进行考核,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月底对全院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组织培训老师进行分析汇总。例如:我院第三季度技术操作考试,考试内容为:吸氧法、经鼻/口腔吸痰法、双人心肺复苏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患者约束法,面部清洁和洗头、足部清洁7项操作项目,考试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人考2项取平均成绩记入综合成绩,考核中强调操作技能的标准性和理论与操作的结合性,操作过程中注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灌输及护士礼仪的规范。

2 结果 考试成绩:参加技能培训人员共计30人,考试平均分97.6分,合格率100%,见表1。全院参加考试人211人,考试平均分95.2,合格率100%,见表2。

表1 技能培训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表2 全院各职称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3 体会

3.1 针对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 护理技能操作注重的是实践性,医院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是根据科室病人多,护士工作繁忙,不能完全脱产进行集中培训的特点进行的改进,通过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低年资护士刚踏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未能完全结合,接受力强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技能培训,使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掌握操作要点,动作流畅,并对突况有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把护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结合具体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进一步的加深她们对该项操作的理解。

3.2 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及考核是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首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操作考核中评价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况,关注护士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效果与表现,使各项操作向规范化、流程化靠拢。

总之,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要认识到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医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即是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也是护士自我提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培训方式,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6,22(1):89-90.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CAP-LAP;培训;质量标准;临床医师;检验医学科

实验室员工培训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模糊的质量标准容易造成培训程序缺乏系统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评估时机缺乏严密性、评估内容缺乏依据、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培训档案管理缺乏条理性及培训过程缺乏监控指标等一系列问题。美国病理学会实验室认可体系(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CAP-LAP)的质量标准则对实验室的员工培训程序、培训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培训档案管理及培训质量监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描述[1]。2003年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遵循CAP-LAP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种“谁负责谁编写,谁编写谁培训,谁培训谁评估,培训评估有记录,所有记录要归档,培训质量要监控”的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2]。这套模式历经CAP三个检查团的严格检查均获得较高评价。临床医师到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可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掌握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另一个是了解检验医学科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增加临床与检验的信任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检验医学科是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科室之一,而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基于上述原因,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吕元主任多次向医院呼吁进行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探索。2008年起,在医院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检验医学科开创性地将CAP-LAP员工培训的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过程中建立员工培训与评估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实践中。

1CAP-LAP员工培训质量标准

1.1培训程序必须先培训后评估;评估不合格必须进行再培训和再评估。

1.2培训内容实验室必须针对每位员工完成其岗位职责的能力进行培训。《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手册》必须详细而准确地描述每个岗位不同的培训要求,必须包括检测结果的判断和解释等技能。《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必须包括培训人及被培训人签名、培训项目和有效期。

1.3评估时间①新定岗人员(半年一次);②定岗一年以上在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③启用新的操作项目、新方法及新仪器时;④工作轮调前一个月内。

1.4评估内容必须针对已培训内容进行评估。

1.5评估方法①直接观察常规操作,包括标本准备、标本处理和测试等环节;②监测化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③审核检测中间结果或工作表、室内质控记录、室间质控结果与分析和定期检修记录;④直接观察仪器保养和功能检查的操作;⑤通过已知结果的标本和CAP室间质量评估及室内盲样标本检测来评估操作能力;⑥评估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必须使审核人员能够明确什么技能已被评估和如何评估。

1.6培训档案管理《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记录表》存入组室培训档案。《员工岗位能力培训汇总表》和《员工岗位能力评估记录表》存入《员工档案》。

1.7培训质量监控指标实验室质量改进计划必须包括合适的质量监控指标以保证质量的持续性改进。可选择培训与评估等记录为培训过程的监控指标。可选择CAP员工室间质量评估标本检测结果反馈表为培训结果的监控指标。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尚未制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轮转培训的相关制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借鉴CAP-LAP质量标准和科室通过CAP认可的成功实践经验建立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并根据培训过程的反馈意见持续完善。

2.1入科前准备

2.1.1建立培训团队1)教学管理人员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及教学主管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①确定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数量、批次和时间(与放射医学科相同);②制订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的轮转进度;③督促带教老师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经科主任审核后由教学主管汇编成册;④监控并记录各培训与评估的环节;⑤实施反馈及改进机制;⑥管理培训档案;⑦严格执行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双重管理的考勤制度。2)带教老师由检验医学科主任、主管、组长和检验医师组成,具体负责:①针对临床住院医师岗位需求制订培训内容;②培训并评估相关的培训环节;③根据临床住院医师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培训质量。

2.1.2编写《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制订培训内容的依据是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职责中与检验医学科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①网上查阅《标本采集和运输手册》;②指导患者、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输工作;③网上选择和组合检验项目;④正确解读检验数据;⑤合理使用检验报告;⑥掌握与检验医学科交流的方式。手册由轮转进度表、入科培训、入组培训、自评表与评估表等四部分组成。每批更新一次。

2.2入科培训由科主任和各职组室的主管主讲。科室领导介绍科室的概况、通过CAP的过程和规章制度并参观科室。医疗副主任讲解检验科的全程(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的关系。医疗主管(检验医师)讲解临床医生在检验科的学习要点。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主管讲解检验流程与LIS管理。文本主管讲解文本管理制度。安全主管讲解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教学主管讲解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及注意事项。《入科培训记录表》由教学主管负责记录,每位授课老师和轮转住院医师签名后交科主任审核。

2.3入组培训由各临床组室的组长和检验医师主讲。

2.3.1标本接收室及抽血组1)理论讲解,包括CAP-LAP对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关系的要求,探讨临床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标本运输工作人员和检验科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2)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抽血组工作流程,标本接收和拒收工作流程,标本接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3)示范,包括整个抽血操作、标本接收和拒收流程。4)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工作。

2.3.2生化组1)现场介绍,包括生化组工作流程,生化组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范围,项目标本采集要求(包括注意标本送检时间、标本拒收范围),急诊项目要求和危重患者项目急诊检验及危急值报告项目,生化项目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生化检验项目的合理使用。2)轮转各组,包括LIS系统标本前处理小组、出凝血小组、自动生化分析小组、电泳和杂项小组。3)专题讨论:如何做好生化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3免疫组1)现场介绍,包括免疫组工作流程,免疫室检测项目及相关临床意义,免疫检测项目及分析和应用免疫检测结果,免疫室检测项目的分类及开单要求(包括开单路径),免疫检测项目的特殊要求(包括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送检时间等),主要是激素、甲状腺、药物浓度等,免疫检测可能存在的干扰(包括患者自身问题和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免疫检测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2)专题讨论:如何做好免疫检测的临床沟通工作。

2.3.4PCR室1)现场介绍,包括PCR室工作流程(以HBV为例),HBV病毒载量与肝炎的预后、转归以及肝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介绍HBV检测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点、局限性,乙肝病毒YMDD基因突变以及检测的意义,我国标准化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建立的意义和基本设置。2)专题讨论:PCR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2.3.5门诊、急诊组入组培训1)现场介绍,包括门诊、急诊组工作流程,常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方法、操作、质量控制、检验目的和报告方法,门诊、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危急值、标本采集与运送的特殊要求和干扰因素等。2)专题讨论:门诊、急诊组等窗口单位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方法。

2.3.6微生物组1)现场介绍,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怎样开出正确且有意义的培养单,各种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储存的具体要求,各种临床上常见细菌的革兰染色形状,痰标本培养合格痰的判断标准,血培养流程,抗酸涂片及分枝杆菌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的要求,读懂微生物报告表达内容、药敏结果。2)依次轮转标本接种、痰标本鉴定、其他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岗位。3)专题讨论:微生物检测项目的临床沟通和科研价值。每组轮转培训结束时每位住院医师填写轮转体会,组长填写组室评语,由教学主管汇总后交科主任审核。

2.4出科考试带教老师依据实用性的原则针对培训内容出题并依据得分标准阅卷,阅卷后签名。评估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教学主管负责监考和试卷分析。教学主任审核评估结果。

2.5反馈及改进机制将培训内容和培训进度列为培训质量持续改进的监控指标,每批学员在出科考试时针对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也进行适时的不署名反馈调查。科主任定期主持召开检验医学科教学会议。教学主管汇总并汇报反馈意见。教学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根据反馈意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培训模式。

2.6培训档案管理《入科培训记录表》、组室评语和出科考试试卷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汇总后交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出科考试结果由检验医学科主任录入每位受训医师的《临床住院医师华山医院轮转手册》(华山医院教育处编)。反馈表和改进措施在所有授课老师和科主任签名认可后,由检验医学科教学主管一式两份交检验医学科和教育处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的成效和体会

3.1培训成效检验医学科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模式培训了10批共100名临床住院医师。受训完毕的临床住院医师针对轮转培训的内容和进度提出了97条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检验医学科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集体讨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付之实际行动,取得2008-20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图1)。

3.2实践体会

3.2.1《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的重要性《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手册》针对提高临床住院医师完成岗位职责的能力编写,受训医师普遍反映实用性很强,可作为工具书长期使用。手册是临床住院医师检验医学科轮转培训与评估的依据,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消化培训内容,开卷考试的形式有利于临床住院医师归纳总结培训内容。

3.2.2反馈及改进机制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不署名的反馈调查反映出临床住院医师的真实想法并能实时监控培训质量。检验医学科定期召开相应的教学会议,集体讨论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合理的改进措施,有利于及时发现培训过程的问题、解决问题并保证培训质量持续改进。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层级培训;手术室;新护士;带教

【Key words】 hierarchy training ; operating room;New nurses ;apprentice system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协作性、应急性很强的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手术室护士流动性大,年轻化,人员紧缺,滞后于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如何做好手术室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与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1]。 因此,为探索手术室新护士的带教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对新护士实施层级培训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层流手术间目前11 间,年手术量达12000余台。护士总数33人,其中3年以下6人,1~3年护士4人,1年以下护士2人。

2 层级培训方法

2.1 培训对象 分四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为进手术2周。第二阶段为进手术室2周~3个月。第三阶段为进手术室3个月~1年。第四阶段为进手术室1~3年。

2.2 培训目标 制定完善的四个阶段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计划。首先明确总的培训目标,根据总目标分解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明确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内容。

2.3 培训方法

2.3.1 成立培训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总带教、首席护士担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2.3.2 带教老师 具有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善于沟通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懂得了解新护士心理,因人带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3个月内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相对固定[2]。3个月~1年护士可采取跟班制带教。1~3年护士各专科组长带教,定期各组轮转。

2.3.3 培训手册 人手一本,由低年资护士和带教老师共同填写,针对培训内容,及时记录考核成绩及扣分原因,并有补考记录直到合格为止。

2.4 培训内容

2.4.1 第一阶段 岗前培训:由于新护士对手术室的环境比较陌生,加之手术室专业性强、要求高、限制多,新护士易产生恐惧心理,应做好入科接待减少对手术室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使其更快融入集体进入角色。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周期为2周。包括:①由护士长带领参观手术室工作环境,讲解手术室各个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多种和工作流程等。②由手术室总带教负责,采用多媒体讲学、示范操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学习各种基础技术操作,包括六步洗手法、外科洗手法、穿脱无菌手术衣、传统及封闭式戴手套、铺巾、整理无菌器械台、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常用的安置及注意事项等。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其快速集中地学习手术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不断强化无菌观念、安全护理意识,并重视爱岗敬业、慎独精神的培养。③术前班、清洗班、器械班轮流跟,学习接送患者流程、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打包,明确不同灭菌方法采用不同包装,熟悉各种指示卡消毒前与后的区别,重点掌握无菌包、一次性物品定点、定位、定量并定期检查。

2.4.2 第二阶段 试用期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师生“一对一”负责制结合的方法,周期为3个月。此阶段主要带教手术室的洗手护士工作。先带教较简单的手术,如剖腹产、经腹子宫全切、甲状腺、乳腺等手术,每天强化,争取第2周独立洗手上台。逐渐由易到难地带教上腹部、骨科四肢创伤手术、腔镜手术的洗手配合。要求新护士在参加各个手术前,查阅资料了解手术部位的解剖及手术步骤,术中用物、手术器械及配合要点。带教老师指导新护士进行手术配合时,应特别注意带教方式和方法,教学中手把手传教,对新护士进行的操作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术中及时纠正新护士的不良习惯和动作,直至其能够独立正确掌握手术配合。同时,教学中应注意本着一切从严的原则,老师要以身作则,所有的护理操作要求正规化、标准化,不能带有任何不规范的习惯性操作。手术结束后要求新护士记录详细的手术配合笔记,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并由带教老师按培训计划定期提问、检查笔记及学习情况。

2.4.3 第三阶段 转正前培训:采取各科轮转制,结合跟班带教与经验传授。此阶段主要带教巡回护士工作。安排老师每月进行理论及专科操作授课,深入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及要点。另外,指导新护士统筹安排,缩短接台病人等待时间。

2.4.4 第四阶段 轮转期培训: 采取定期各组轮转,由专科组长把关。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5)

1.1.1培训内容

所有新护士上岗前,要参加医院人事部门组织的总体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医院文化、医德医风、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院感相关知识等。护理部组织为期1~2周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1)理论部分: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与差错及投诉的防范、护理核心制度、沟通交流技巧、护理病历书写等,以及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护患沟通技巧等。(2)操作部分: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7项如注射术、六项无菌技术等,由专人讲解和演示,最后一天让她们一对一互为操作对象,亲身体会作为患者的感受。

1.1.2操作培训的方法和考核办法

有两种一种是“集中示范-科室培训-科室考核”,另一种采用“集中示范-集中培训-集中考核-末位淘汰轮转”的封闭式模式,在规定的时间、规定具体人员集中带教示范培训。培训结束后逐项考核,分必考项目及抽考项目,护士在全封闭的情况下集中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所培训内容,已有资料显示这种培训方式较集中培训-科室训练再集中考核效果明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踏入医院就培养护士养成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避免个别科室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规范训练、懒散等不良习惯的污染,给新入院的护士造成消极的影响。

1.2临床护理理论技能的培训

1.2.1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

1.2.1.1培训内容

岗前培训合格后进入临床培训第一阶段,此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专科基础理论、常见病的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旨在培养护士尽快适应科室工作,掌握工作流程及患者基础护理常规,各班次工作职责等最基本内容。本阶段根据各文件精神、医院具体情况,安排不低于6个月的转科培训。

1.2.1.2培训方法

各科室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制定科室的具体培训计划及目标。发放“实训考核记录册”,量化完成实际任务并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慎渎精神,牢固树立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护理理念,练就质量第一,精堪、精诚、精心的护理作风;发扬勤业、敬业、精业、乐业的护理精神,倡导人道、人文、仁爱的护理主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一切为患者服务,经过科室和护理部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完成一阶段实训量及一阶段实训量化要求数量后,进入第二阶段轮转。

1.2.2临床能力培养阶段

本阶段重点培养在老师指导下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护士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及主持护理个案查房、对患者评估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的能力。

1.2.2.1科室轮转

本阶段进行2~4个科室的轮转,时间为12~24个月,内、外、重症监护室、急诊为必转科室,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决定所在轮转科室时间。

1.2.2.2护士应急能力培训

培训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护理部统一印制《护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手册》及《各科室常见病突发应急处理流程》,下发科室作为培训内容,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1.2.2.3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阶段

通过床头交接班、护理查房、患者现场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等进行实地能力培训,培养低年资护士观察评估病情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有效健康宣教能力及护理措施执行能力。

1.2.2.4专科培训阶段

护士经过前两阶段的轮转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依据前两阶段的考核结果及护士自身的意愿,选择固定科室。本阶段主要掌握专科护理技能,专科常规专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治疗和护理,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3先定科后轮转

护士经过规范的岗前培训后,护理部根据护士意愿和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所在科室,第一阶段在科室系统培训,第二、三阶段选择院内进修的形式,护理部统一安排完成一阶段培训结束考核合格的护士到规定轮转的科室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已有资料显示:让护士先定科使护士有归属感,可激发年轻护士的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表现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降低轮转时陌生、茫然的感觉。另外定科后再到其他科室进修学习,扩大知识面,把理论知识和专科临床实践结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带教老师的选拔

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的素质对护士的培训质量起重要作用,要选拔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工作3年以上,工作业绩优秀,业务技术过硬,有责任心,有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热爱带教工作,愿意承担带教任务的护师担任。且引入一定的奖励机制,科室总体带教成绩作为护士长综合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新护士入科后,护士长为其安排1名临床带教老师和一名全程导师,负责对新护士进行跟班带教,按计划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全程导师负责全科新护士的管理,协助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全程带教老师要求德高望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或护士长,主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新护士进行指导,培养其积极的职业态度。

2讨论

由于年轻护士的比例明显增多,如何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1各种培训

据文献[9]报道,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其中工作2年以内是差错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文献[3]显示,培训后年轻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占所发生不良事件的31.8%,较前明显下降,临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抢救配合能力评价认可率为90.8%。

2.2护士职业态度

即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思想决定行动。如何培养护士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科室的核心--护士长要为科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护士工作能力受科室团体文化的影响,强有力的团体文化影响个人行为投入。职业态度是护士队伍稳定和素质提高的决定因素。

2.3“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护理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年轻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规范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年轻护士专业成长的发展,促进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胜任临床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的开展。

2.4改革护士传统的“三基”训练方式方法

注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引导年轻护士应用专科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灵活的对症处理能力。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6)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7)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中有关现场访谈达到23处,问及人员包括委员会主任、专职人员、科主任、护士长、医、护、技、工,几乎涉及各个层面。2014年5月,我院顺利通过了三级医院复核评审,我们感控工作在应对"现场访谈"这个考核环节,迎评人员神态自若地回答提问,语句流畅、表述全面,结果令专家满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院感科进行的多元化培训是分不开的,这其中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小单元培训尤其突出,收到良好效果。

1培训对象

全院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医技人员、保洁人员、新聘用人员等。

2培训内容

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手卫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条例;《三级医院复核评审细则》中所有访谈内容等等。

3培训方法

3.1制订培训方案

3.1.1总结经验,找出合适的培训方式 以往的培训,采取的是全院人员集中培训,签到时人数众多,培训时溜号的、讲话的人不在少数,结束时所人员寥寥无几,访谈结果往往不理想,很多人一问仍处于三不知状态。这次评审坚持的"六重三不"原则,不是看你是否组织了这场培训,而是通过访谈看你是否真正了解或掌握了多少感控知识。如何将众多的《规范》、《标准》和要求贯彻下去并引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投入防控医院感染的行列才是根本目的[2]。经过专职人员讨论,确定了小单元化培训路径,包括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培训,同一层级人员的培训,针对不足的纠偏培训,利用会议培训、科室培训等等。

3.1.2制订合理的培训日程 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大体安排如下:早上人员集中,所以将培训的时间安排在早会时间,培训从7:40开始,到8:10结束。时长安排30 min,这样既不影响科室工作,又能保证短时间内人员思想集中。门急诊分4次,均安排在下午进行。全院培训结束需要22场次。同一层级人员的培训包括保洁员培训和新上岗人员,他们的培训地点放在会议室,培训时间放宽到1 h。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一季度安排一期,一期为22场次。其他培训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3.1.3精心准备课件 对培训内容进行整理,择其重点,制作成幻灯教材,尽量直观易懂[3]。授课时根据高风险部门自身特点,侧重点和普通科室有所不同。保洁员和新上岗人员培训内容要求更加浅显易懂。

3.1.4组织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对原培训方案进行修订,为下一期培训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

3.2实施培训方案

3.2.1单元化培训

3.2.1.1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 培训前1 d提醒科室负责人,专职人员按照培训计划每天早上7:30分准时到病区,除了个别科室,均在7:40分左右培训开始,8:10分左右结束,18个病区依次培训结束。门急诊人员也用4个下午结束培训。培训时,医务人员几乎都能按时到位,认真听讲。

3.2.1.2同一层级人员培训 保洁员和新聘用人员培训集中在会议室进行,因保洁员文化程度低,所以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文字描述要浅显易懂,并且结合提问使现场互动,尤其是六步洗手法在讲解的同时要带领大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岗前培训一般根据人事处安排的时间统一进行。

3.2.1.3纠偏培训 这种培训没有计划性,主要在日常检查或监测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组织培训,如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评估过程中,发现医务人员对管理知识掌握不牢,就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将在岗人员集合,现场进行培训。例如监测过程中发现妇产科脓胞疮患儿增多,就调查分析原因,并将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做成幻灯,到科室进行培训。

3.2.1.4利用会议培训 利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多重耐药菌感染联席会议等对《评审细则》内感控部分进行解读,对参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3.2.1.5科室培训 科室对科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科主任或护士长主讲,对科室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讲评,每月有针对性的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感染控制知识等等,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3.2.2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试

3.2.2.1理论测试 理论考试安排在每个培训的第二天下午进行,考试地点与培训地点一致。考试内容为培训内容,成绩与参考人数均纳入绩效考核。

3.2.2.2口头测试 全院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手册人手一份,利用到科室查房机会对科室人员应知应会内容及培训内容进行访谈,成绩纳入本科室当月考核,与绩效挂钩。利用行政总值班对值夜班医护人员进行访谈,一般一次访谈2~3个知识点,对回答不全面的当场发放正确答案,值班人员在巡视完后回头看,尽量要求夜班人员当班就能掌握考核点。

3.3效果 第一期的培训共举办31场次,包括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培训22场次,同一层级人员培训2场次,利用会议培训1场次,纠偏培训6场次。除了保洁员和新聘用人员的培训是集中在会议室进行的,其他都是走到临床,与科室人员直面接触,这种培训路径的改变,赢得了科室人员的欢迎及好评,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到感控工作的重要性,使培训涵盖率能达到90%以上,不同层级人员对感控知识的了解或掌握程度达到史所未有的良好状态,全院人员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8)

1.1 分层级制定培训计划 年初根据医院总体培训计划制定出科室分层级培训计划。根据工作年限、职称、专科培训程度划分护理层级。一般是助理护士是N0级,三年内的护士为N1级,三年以上的护士、护师为N2级,主管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护士证的护师为N3级,副主任护师以上、取得国家专科证书的护士和护士长为N4级。层级不同培训计划有区别,按计划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和月效益工资和年终评先选优挂钩。

1.2 制定岗位说明书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不同,科室和院里反复修订制定出了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并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做到科室人员人人知晓、融会贯通,使大家都能按照岗位说明书要求去履行岗位职责。

1.3 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根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出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作为月质控工作的准绳,以此促进科室不断持续质量改进。

2 护理管理体会 

2.1 分层级培训计划的制定满足了各个层级护士的工作需要。低年资的护士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低年资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基本技能不够熟练,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使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掌握基本技能。

N2级护士理论和技能正处在成熟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积极向上的劲头也比较锋芒,因此必须给她们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她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培训上科室给她们安排比较复杂的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课程让她们去讲、科室先进的设备让她们参与使用、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与科室重大复杂的手术配合,使她们在理论和技能成熟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面。N3级护士可以说是科室的栋梁,她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尤其是科室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有很高的造诣,并且有丰富的带教经验。科室培训上以自学为主,并且发挥她们的长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指导下一级护士工作,工作重点放在带教方面,协助护士长抓好科室安全管理,如重点工作环节的管理、感染的管理、环境管理等。N4级护士的培训,目前科室只有护士长一人,培训上根据院里要求结合科室工作情况,重点放在科室管理上。

2.2 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以往各岗位工作人员只知道工作的大概,所以很多工作做的都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科室工作完成的质量。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使各个岗位、各个级别的护士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按照岗位说明书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全面的、保证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如:N0级护士(助理护士),科室共3名,根据工作需要她们三人的工作内容不同、作息时间也有根本的区别。再有助理护士是走向护士岗位之前的一个“热身”,“热身”时间多长不确定,因此助理护士中途更换的频次较高。岗位说明书的完善为助理护士的培训提供了一个有力保障。新护士到岗也能按照岗位说明书去熟悉业务,为她们尽快进入角色提供了保障措施。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 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主任;管理培训;需求分析

医院管理模式的改变、竞争方式的转变以及病人对医疗卫生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决定了我国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的发展趋势,管理培训也由此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是医院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兼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于一身,在学科建设、科室及医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培训体系与机制建设滞后,导致大部分科室主任缺失系统的管理培训,较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知识匮乏管理技能欠缺等现象为了制定基于需求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培训,有效提升科室主任的管理水平,本研究对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现任职的136名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科室主任110名,医技科室主任26名。

    12研究方法

1.2.1 需求分析 应用goldstein分析模型从组织、任务及人员三个方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1]。通过文件与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纲要[2-5],该院“十一五”规划与总结、“十二五”规划、医院年度工作要点分解、工作计划与总结汇编、规章制度汇编、岗位职责汇编、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医院工作分科报表等档案资料)和医院现状调研,从医院内外部环境、战略目标与资源方面进行组织层面需求分析;在问卷调查和岗位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培训需求=理想状态-现实状态)[1],完成任务层面的岗位胜任力培训需求分析;统计并分析调查问卷,从个人层面了解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培训现状及其对培训内容、时间与方式的需求。

    1.2.2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基本情况、培训需求调查和岗位胜任力评价三部分组成。共发放问卷136份,回收问卷129份,剔除填写不全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87.5%。所有问卷统一编码,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2.3 结果评定 将岗位胜任力依据likert 5分度量法分为5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优(5分)、良(4分)、中(3分)、低(2分)、差(1分)[6]。4分以上界定为较理想状态,3~4分界定为一般状态,3分以下界定为不理想状态。本研究的理想状态值取自较理想状态的中间值,即4.5分;现实状态值取自调查问卷自我评价(50%)与他评(50%)的均值。差距值=理想状态值-现实状态值。根据差距值将培训需求分为3个等级:轻度需求(差距值<0.5)、中度需求(差距值为0.5~1.0)和重度需求(差距值>1.0)。

    2 结

2.1 基本情况本次有效调查119人,其中临床科室主任102人,医技科室主任17人;年龄32~56岁,平均45.7岁;任现职0.5~17.0年,平均4.6年;正高级职称45例(37.8%),副高级职称63例(53.0%),中级职称11例(9.2%);博士41例(34.5%),硕士58例(48.7%),本科18例(15.1%),大专2例(1.7%)。

    2.2 组织层面

2.2.1 医院内外部环境 从外环境看,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环境的迅速发展变化,使得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趋增加,病人对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超前的管理理念、一流的服务流程、不断提升的医疗质量和新技术的研发已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对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纲要和指导性文件[2-5],明确了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全面部署了培训任务,并提出了2015年全国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达到95%的要求,以上政策纲要为医院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从内环境看,该院“向服务要市场”、“向人才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人本主义的软管理方式、成本管理促效益的经营理念已普及到临床与医技科室,科室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管理技能,才能迎合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需求。

    2.2.2 医院战略目标 该院“十二五”发展目标在学科发展、品牌打造、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硬件、管理、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国内先进水平的定位,并确定了“高水平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目标。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是医院战略的谋划者,更是科室发展目标的设计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直接关系到医院和科室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医院各级领导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此该院将“完善医院管理组织框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列为2011年12项工作要点之一。可见该院管理培训的开展基于医院战略的需求并为医院战略而服务。

    2.2.3 医院人力资源与财务状况 近年该院管理队伍迅速壮大,现有各类管理人员545人,较3年前增加112人(25.9%),其中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268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9.2%,较3年前增加52人(24.1%);护理管理人员143人(26.3%),其中新增40人(38.8%);行政管理人员134人(24.5%),其中新增20人(17.6%)。培训情况调查显示,近3年59.7%的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没参加管理培训,比例明显高于行政管理人员(30.9%)和护理管理人员(12.2%)。“十一五”时期医院发展回顾揭示了该院蓬勃发展的势头和良好的效益状况。

    “十一五”末,医院现开放床位为1 995张,较“十五”末增长42.5%;医院年收入达到16.47亿元,是“十五”末的2.38倍;资产总额达到25亿元,是“十五”末的2.20倍。医院良好的经营与运行状况确保了持续提升的经济效益,稳定的经济收益保证了医院及各部门计划的实施,也为医院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提供了长期有效的保障。

    2.3 任务层面

2.3.1 岗位任务 在参阅该院岗位职责汇编和相关文献[7-8]的基础上,经高层医院管理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讨论,确定了科室主任岗位任务清单并明确具体要求。任务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工作内容:工作概述、工作职责(管理职责、业务职责、教研职责)、岗位工作关系(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②任职资格:基本要求、知识技能要求、应知法规、素质要求、培训要求;③工作权限;④协调关系;⑤绩效考核要点。

    2.3.2 岗位胜任力需求 在文献回顾[7-11]、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岗位任务清单对科室主任的18项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项岗位胜任力的自我评价值均高于他评值;不同学历、职称、专业的科室主任岗位胜任力需求差异无显著性;管理年限0.5~3.0年者与3.0年以上者的岗位胜任力需求总体相差不大,部分胜任力需求略有差异,如管理年限0.5~3.0年者对规划与决策能力、科室综合管理能力、带动学科发展能力的培训需求较3.0年以上者略强烈,而其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训需求较3.0年以上者略弱。见表1。

   2.4 个人层面 2.4.1 培训现状 119例调查对象普遍认为需要进行管理培训,其中43.3%认为非常需要,51.2%认为需要,两者合计94.5%。调查显示,在过去3年中,未参加管理培训者71例(59.7%),参加1~2次培训者27例(22.7%),参加3次以上培训者21例(17.6%)。

    2.4.2 培训内容需求 培训内容中需求人数超过50%的项目依次为沟通技巧(70.6%)、团队建设(58.8%)、医疗质量管理(58.8%)、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52.9%);需求人数低于30%的项目为信息管理(27.7%)、支持与决策(26.9%)、卫生人力资源管理(23.5%)和时间管理(14.3%)。而对卫生政策与法律法规、医院绩效评估管理、医院战略与目标管理、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培训、医院成本管理、细节管理、医院规范化管理概述需求人数百分率分别为42.2%、36.1%、34.4%、34.5%、33.6%、32.7%、31.9%、31.1%。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的科室主任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无明显差异;临床科室主任对沟通技巧和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需求较医技科室主任略高;管理年限0.5~3.0年者与3.0年以上者对管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基本相同,随着管理年限的增加,被调查者对团队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呈增加趋势。

    2.4.3 培训时间与方式需求分析 被调查者最认同的培训时间为上班与业余时间相结合,占49.6%;普遍认同的培训频率为每3~6个月培训一次,占67.9%;最为认同的培训方式为经验交流(52.1%)和授课(48.7%),其次为案例分析(47.9%)和单位间学习交流(46.2%),而院校合作培训(27.2%)、轮岗(11.8%)、学历教育(6.7%)以及其他培训方式(5.8%)的认同率相对较低。另外,有7人提出其他建议,如出国培训、观摩成功范例、采用短信等方式进行管理知识的日常灌输等。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专业的科室主任对培训时间、频率和方式的需求无显著差异。管理年限0.5~3.0年者对授课和案例分析的倾向性高于3.0年以上管理年限者,而其对经验交流和同行单位学习交流的倾向性略低于3.0年以上管理年限者。

    3 讨

3.1 强化培训意识与理念管理培训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效能和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的智能投资,这种理念必须在全院范围内得以普及。

    医院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培训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培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医院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

    作为受训者的科室主任,更应该认识到管理培训对其自身发展的价值。昨天是人才,今天未必是人才;此处是人才,别处未必是人才;坚持培训和学习是其个人实现自我发展和不断增值的必由之路。因此,科室主任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管理培训,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培训,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

    3.2 加强管理培训力度

医院内外部环境分析和战略目标分析揭示了该院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培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医院人力资源分析显示,该院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是该院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科主任负责制的医院内部管理体制下,该院科室主任在科室和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培训现状调查表明,该院59.7%的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近3年没接受任何管理培训,比例居各类管理人员之首。同时,岗位胜任力分析显示,在18项岗位胜任力中,培训需求为重度和中度的有8项,这说明该院科室主任岗位胜任力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需通过培训予以提升。

    本文调查结果还显示,94.5%的科室主任已经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希望通过管理培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因此,该院应加强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的管理培训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予以支持,推进和规范科室主任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

    3.3 制定基于培训需求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按需培训的原则,把需求调研和分析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培训计划的制定应以组织、任务、人员三层面的系统需求分析为依据,以岗位胜任力建设为基础,将长期的年度培训计划与短期的定向培训计划相结合。培训内容设置应注重综合性,既要关注科室主任培养甄选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医疗安全与细节管理能力、科室综合管理能力、带动学科发展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影响力与亲和力、激励能力的提升,也要注重沟通技巧、医疗质量管理、文化建设等管理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以及素质的培养。项目和课程设计应兼顾普及性和针对性,在满足大多数科室主任的普遍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少数和不同管理年限科主任的特别需求。在培训方式方面,低年资的科室主任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授课与案例分析的倾向性较大;而高年资的科室主任多数倾向于经验与学习交流。因此,在以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为主的培训安排中,还应做好预算和规划,有计划地选派部分科室主任到国内外有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医院、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进修。

    培训活动是一项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复杂工作,要使培训工作科学化、程序化开展,必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跟进。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支持和保障培训相关工作的顺畅运行。在完善体现培训需求的计划生成机制的同时,还需强化组织领导管理机制,构建流程科学的培训运行机制,完善培训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婿诗.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9,11(22):68-69.

[2]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0.

[3]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 2002.

[4]中共中央办公厅.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2010.

[5]卫生部.关于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通知. 2004.

[6]杨武,苗志敏,杨松凯,等.主管护师综合评价指标筛选与评价标准的研究[j].齐鲁医学杂志,2008, 23(5):455-459.

[7]苗百超,王冬,陈立明.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的岗位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204(6):332-333.

[8]毛春,刘文卫,李晨,等.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考核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15(2):28-30.

科室培训工作总结篇(10)

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化培训是科学发展的需求,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诊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不断涌现,器官移植、腔镜技术等新的治疗手段逐渐普及,为适应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从2009年5月~2010年8月对13名护士进行15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5年护龄护士13名,培训过程中1名护士调离,有效考核12名,女10名,男2名,全日制大专5名,中专6名,本科1名。年龄18~26岁。

1·2 方法:科室派1名高年资护士对12名护士按护龄分3个批次统一培训,包括穿针引线、外科刷手等15项基础护理操作,每月底由培训老师和护士长考核。以陕西省《医院护理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要求》为依据,结合医院护理规范化专科培训标准综合形成。项目分值为5~65分,总分与单项相加为实际总分,测评项目包括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采血、换药技术、氧气吸入疗法、导尿术、套管针静脉穿刺、外科刷手、穿针引线、无菌技术操作、戴脱无菌手套、穿脱无菌手术衣等15项。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总人数:12人,批次:1批次

2·2 考核项目平均分值结果:总平均分为

2·3 3年、1年、5年资护士15项操作平均分:分别为90·93

3 讨论

护士对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度,由于个人的文化程度、毕业院校、专科知识能力和对护理专业所持的态度信念、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也影响培训的效果。

1年资护士对自己在专科理论基础和操作上的不足和欠缺认识到位,非常重视科室组织的统一培训,认为培训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考核不合格将被医院辞退也给新入科护士的压力很大,这种压力迫使她们对培训的理解和参与非常支持[1-2]。工作表现为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加班加点训练、提问积极、考核准时。

3年资护士通过临床工作,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从事的护理专业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自认为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对忙碌的工作之余参与培训多有怨言,仅应付考核者甚多,工作表现培训缺席、经常迟到早退、不积极训练、敷衍考核[2]。

5年资护士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对自身价值,护理专业的认识,角色的认可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使她们对培训计划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工作表现为认真遵守培训纪律,善于对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训练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考核毫无怨言,重视培训老师及护士长的每次点评,考核结果其态度、纪律性、护理基础知识能力、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均高于其他两组。

规范培训方式单一也影响培训效果,从最初的带教老师示教的单一培训方式到最后示教、观看录像、上课、参观、理论提问等综合带教方式、被培训者更喜欢接受多样化的带教方式。

实际工作中与示教、训练、考核用物准备不一致,导致操作程序混乱,操作程序与医院培训与考核有误,增加了培训护士的不理解,缺乏应对能力和工作技巧,5年资护士的应对能力比1年资和3年资护士强。

考核项目扣分较为突出是患者准备中“关心病员”项和“隐私保护”项,说明大多数低年资护士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与病员有效沟通技巧[3]。1~3年护士在操作中无菌观念扣分比例也很高,在下一步培训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无菌观念”应贯穿于整个培训计划中。

4 小结

上一篇: 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 下一篇: 整改落实情况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