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12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

    在思想上,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为人忠诚老实,尊敬领导、团结同志、生活俭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党校学习。

二、工作态度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现场跟工人打成一片,做到以理服人。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再教育培训,考取了中级维修电工,并于2009年11初参加了二级注册建造师考试。

三、工作能力

在这三年来专业技术工作中,我不断坚持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并经常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快速处理一些专业技术中常见问题。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磨练,我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了不少的专业技术能和本领。目前,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以下工作:

  1.能独立主持小型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及技术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许多技术上的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坚决果断地予以解决。在不增加施工成本前提下,勇于技术创新,并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2.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程序及环节比较清楚,对施工全面管理,特别是质量、技术、成本管理有较强的能力

3.掌握电气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4.熟练运用广龙软件编制电气,仪表工程的预(结)算。

    5. 能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以及CAD制图。

   四、工作业绩

1.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进入了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电气分公司,参与了广**银铝业有限公司一期电气工程工作,广**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一期工程,是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铝工业项目,项目规模为年产氧化铝160万吨,总投资约90.86亿元人民币。工作中,我勤奋好学,勤动手,勤于思考,勤去施工现场,虚心向电气工程师以及老师傅请教,并根据现场的施工与图纸中系统图,平面图作对比。这样,我很快就能看懂了电气图纸,并且能够按图施工。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和电气工程师指导下,我先后完成了1#蒸发站,1#蒸发原液储槽及水洗,2#高压泵房,4#溶出,氧化铝包装堆栈,石灰仓及石灰消化的防雷接地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的电气安装及调试。

2.2008年9月~2009年9月,我进入了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分公司担任电气施工员,参与了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桩基工程建设,主要负责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桩基工程项目部,劳务部,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及电气施工。我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施工现场,编制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电工进行变压器安装及调试,配电柜安装,架空线路安装,电缆电线敷设,照明电器安装,防雷接地工程安装及调试。由于施工现场有两台功率180KW桩机,**功率100KW的地泵需要用电,用电量很大,为了节省施工用电成本,我提议公司以租借方式,租借一台功率360KW柴油发电机。我这个建议很快受到公司采纳。

3.2009年10月~至今,我进入了****百树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担任电气施工员,主要负责**月亮湾二期建设电气工程安装及弱电工程施工管理。从拿到图纸到图纸会审,我认真的查看每一个部位细节,核对数据,思考施工步骤方案。做到脑中有图,并组织图纸会审。协调交换与业主、设计、监理各方意见。进入工程开工,认真了解每一个部位施工细节,按设计图纸要求,严格编制本专业施工方案,对关键点编制作业指导书,监理单位确认后执行。同时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对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班组对所施工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按施工规范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做好班组自检、复检、专职检“三检”工作,同时做好分部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隐蔽记录及相关质保资料。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应用于工程。在确保完全施工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创造优良工程。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磨练,尽管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经验还不够丰富,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充实自己施工管理经验,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新技术应用,为适应建筑市场环境的发展大趋势,加大对现场生产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2)

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截至2012年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8年的1156.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42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08年的13.22%增加到2011年的28.7%。高新技术企业对宁波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但是在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创伤还没消除、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宁波,出口受到重创,只有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带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一)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情况

2012年,宁波市655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到8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53.5%。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8%,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倍。由于这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家数不同,不能做绝对值比较,从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看,2012年同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重2011年较2010年有所回落,但2012年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带动下,2012年宁波市R&D经费支出同比增长25.11%,占GDP的比例为2.04%,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1.98%)高出0.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情况

近几年,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成效明显。从2009年专利授权量成功突破1万件以来,宁波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宁波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首次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专利申请量为73647件,同比增长54.8%;专利授权量59175件,同比增长58.5%,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65件,同比增长27.1%;全部纳入统计的712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专利申请数量96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78件;获得专利授权555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0件;企业累计拥有的有效专利总量达到18021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103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家有效专利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25件和3件。

(三)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明显。2012年全市纳入监测的664家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60.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904.3亿元、新产品产值1091.7亿元、出货值5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5.0%、6.9%、1.6%,实现利润总额171.6亿元,同比下降12.8%。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货值分别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 664家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新产品产值、出货值占全市66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类指标的比重分别达到16.8%、16.8%、45.2%、19.1%,实现利润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利润的33.0%。虽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2.8%,但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同比下降15.2%。

二、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困境

(一)传统产业结构制约创新

宁波市的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了“轻、小、集、加”的产业结构基础和框架,目前已形成服装、文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纺织、家用电器、精细化工与生物、模具等优势制造业。宁波市工业经济中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工业经济大而不强。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领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产业聚集明显,而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其他高新技术领域所占份额很少。因此,尽管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且技术含金量偏低。从高新技术企业产值、R&D、发明专利、新产品销售率等指标来看,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其创新较少有产品创新,多是模仿式的工艺创新和结构创新;较少有重大突破性的创新,多是渐进式的改造。由于受本身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与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宁波市发明专利占比较低,在专利结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宁波市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承担科技研发的高风险。调查统计显示,近三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仅占总销售收入的4.5%,而R&D经费支出更只占销售收入的1.7%,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明显偏低。而且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仅占总从业人员的7.6%,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7%,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只占总从业人员的0.8%。经费、人员的不足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足,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和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从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材料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这项指标中,大多企业没有发明专利,都是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较容易通过,且从申请到授权时间短。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受影响很大,复审不能通过的企业大多是因为成长性没有达到指标要求,宏观因素影响较大,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缺乏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尽管宁波市近两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位居15个副省会城市之首,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产出低。宁波市科技成果(含专利)的总体转化率为66%,其中高校转化率不足20%。其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不够完善、转化过程风险高、市场导向性不足、成果供给方和接收方信息不对称、为申报科技项目而申报专利,科研与产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在科研体制层面,科技人员服务产业的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研发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度差,一般实验室里出来的成果最多只进行到小试阶段,在这一阶段,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能否进行产业化大批量生产还是一个未知数,造成转化困难。高校、科研机构往往只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忽视市场需求,成果本身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差距,而企业需要的创新成果则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

三、提升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宁波市2013年年初下了发《关于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16年,宁波市将培育135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尽快提升宁波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宁波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决定》、《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宁波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为实现该目标,应鼓励全市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对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金量和附加值。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及重点工业的产品改造。在新兴战略性产业方面,通过税收、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政策引导企业向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加速新兴战略产业与现有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新兴战略产业与重化工业的融合发展,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支持重点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嵌入式改造、系统集成的重点信息化示范项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自主创新宣传教育。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创新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他们往往有很好的科技项目,但是需要孵化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资合作,对产学研资合作共建的研发机构及其研发项目优先资助;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走进企业定向开展科研或技术攻关的项目实施财政奖励政策、资金支持、人才鼓励;加强人才支撑,统筹各类人才发展资金,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以科技为基石,以质量和品牌为两翼,实现从科技、产品到品牌的腾飞。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为了促进成果转化,宁波市2014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从三方面提出11条重要举措。首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优先奖励已在宁波市实现成果转化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宁波市将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启动建设集合科技成果展示、技术评估、成果交易、科技金融、创业服务等五大功能的“一站式”科技大市场。同时,应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培养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投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加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指导,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复审工作,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命健康、研发与创意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发掘与培育高新技术后备苗子企业。强化科技计划导向,大力扶持重点研发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及联合攻关项目,优先支持高成长性产业和优势制造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帮助各级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构筑多层次创新平台,完善区域创新支撑体系。重点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引导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各类研发机构的集聚基地、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输出基地。进一步加快科技创业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创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孵化器,增强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卜庆军.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Z].杭州市科技局科技情报调研课题,2010.

[2]陈月艳.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1(09).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3)

“总载体”是系统化教学载体,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承载起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等系统化的教学载体。基于“总载体”平台设计的课程体系,能有效弥补工程技术类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探索出基于“总载体”平台的课程开发及“总载体”选择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职业教育;系统化载体;总载体;课程体系

一、“总载体”的提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而课程体系设计建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教学载体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系统要素,通过系列化和系统化,成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系统化的教学载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依据系统理论和思维,以训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总载体”的提出

在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中,适合于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而用一种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起到系统化载体的教学作用,在学生学业全过程中总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技术应用,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主线索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训练主要的关键的载体,因此称之为“总载体”。

(二)“总载体”的含义

“总载体”,就是把专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教学载体进行系统化,通过选型、设计等技术工作和教学准备,开发成一个(或一台)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以承载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作为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的教学载体平台,在学业递进中,学生参加并亲手完成“总载体”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应用等工程技术工作,实现产品功能;“总载体”逐步递进最终制成产品的“做中学”和“学中做”过程中,学生将完成各项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养成职业精神、形成职业能力、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总载体”的结构

“总载体”是个载体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具有各自功能的分载体和子载体。其结构模型见图1。分载体和子载体就是总载体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独自功能的“总载体”的组件或部件,它们组合装配在一起就形成了“总载体”,具有产品属性和功能。分载体和子载体的划分,对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的开发,并按照生产模式展开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从课程体系的角度上看,分载体是在总载体框架内,具有各自独立结构和功能,且与其他机构构成互不相属,但彼此间又有信息上的联系,并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简单结构构成的载体。分载体承载不同信息、知识,有独立功能,可用于一门或几门联系紧密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总载体和分载体可以拆解成单一(简单)结构和功能的子载体。除在信息上联系外,子载体在结构上与总载体或分载体存在被包纳的所属关系,是载体系统的基础单元。子载体主要用于一门课或相对独立情境的训练,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学习。

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及体系

“总载体”的开发、适用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在“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有别于其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需要坚持“总载体”用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凸显“总载体”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特点,充分展现“总载体”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功能。

(一)“总载体”平台上课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原则

利用“总载体”实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两个核心原则是:“总载体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具有产品功能的总载体由学生动手制作完成”。这也是“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开发

“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设计采用“以载体为基准对接融合课程”、“以课程为依据指导载体开发设计”这两种方式进行。即将“总载体”由大到小、由难到易、由多到少、由集成到分散等方式逐级分解成分载体和层级不同的子载体,再以各层级载体为基准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对接融合,融合的结果就演化成了“新”的课程。反之,以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或“整合课程”为依据,“反作用”于“总载体”,指导“总载体”的选型、开发和设计,“总载体”的分解,规定各层级载体的结构构成、技术原理应用、技术性能实现方法、零部件和元器件选择等。

(三)“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职业教育思想,顺应学生能力成长规律,对“新”课程以及按情境教学法分解成的教学情境进行整合、序化,使各门课程形成合理的逻辑顺序,再纳入和优化其他教学资源,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上下沟通和横向延展构成网络,建成“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见图2)。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总载体”选择

根据“总载体”的含义和用途,“总载体”的合理选择、开发、设计至关重要,将决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当根据“总载体”不同的来源,结合专业的实际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的情况,学生就业的方向及潜在岗位等等因素,按照“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合理选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面宽,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技术应用能力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人才培养难度较大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因此,“总载体”的选择除了涵盖专业技术外,还应与学生就业相关联。

(一)“总载体”选择

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与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首先明确了学生就业的重点岗位———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基于学生面向区域经济中工业园区汽车城的就业方向,该专业选择与汽车制造相关的“模拟汽车装配生产线”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一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具有产品功能的成套机电一体化设备———“总载体”。“总载体”———模拟生产线由“生产线”和“车模”两个分载体及其子载体组成(见图3、图4),车模在生产线上最终“自动装配成型”。生产线对照汽车装配流程分解成上线、一次内饰、发动机安装、车身安装、下线等工序,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应用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也是一个具有产品功能的设备。生产线每个部件各自独立,具有不同的技术应用,针对专业技能各种要求,满足技术进阶的变化。车模和生产线所构成的“总载体”完全承载和具备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业阶段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养成的功用。

(二)总载体与课程

车模分载体由普通钢材和常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除用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制作进行技能训练外,也是生产线分载体的生产对象———对车模自动装配。车模分载体用于机械制图、工程材料、零件手工制作、机械制造、零部件装配、工程测量及公差配合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反过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重新设计并制作出新的车模,达到一般训练不能起到的作用。生产线是一整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实际应用的产品,囊括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绝大部分技术应用。生产线分载体可以进行机械装配工艺、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另外,可以通过改变装配工艺,在生产线上增加相应的技术应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完成相同产品功能等方式,拓展学生能力训练。

(三)“总载体”的教学适用

该生产线设备具有产品特征,其功能最终在学生手中实现。除少量零部件及构成用于技术技能训练需要重新加工制作外,绝大多数零部件及构成都可以重复利用,以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和生产同步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按结构构成分解的各层级载体均对应机电一体化专业各课程或情境的学习训练任务,教学过程和“总载体”生产制作过程协调且同步进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学生从零件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开始,逐渐完成单元、单元组合技术技能学习训练,综合应用技术技能的训练,最终达成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能力。生产线产品的实现,意味着学生专业学习训练的完成。

四、在“总载体”平台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的特殊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采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是十分适合的。可以通过车模、汽车模拟装配生产线所组成的“总载体”,将对应的课程进行融合,按照职业教育规律整合排序,构建起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要点

从人才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上分析,可以将基于“总载体”设计的课程体系层次分为:专业认知阶段、基本技能阶段、技术技能阶段、综合应用阶段等四个层次(见表1)。这种将能力和素质在层次上的区分,有利于从专项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划分、排序和课程体系的架构、组合,符合在“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及实施的基本原则。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从进校就直接进入到相应专业技能理解之中。在专业技术认知阶段,引入“总载体”进行相应教学,直观、清晰,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于“总载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模拟装配生产线“总载体”的车模分载体、生产线分载体的结构、功用,经过生产线、车模与课程的对接、融合形成“新课程”,由此建立起“基于汽车装配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在表中的课程深入开发时,课程设计或情境任务规划已经使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产生了变化,因为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并经过“总载体”与课程融合和课程目标要求反作用于“总载体”的结果。该课程系列基本涵盖了以生产线安装、调试和应用岗位的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并适合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行业领域里的就业需要。

(三)“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实施关键措施

设置专周。考虑到在“总载体”产品功能的特殊性,应当安排“特别训练学习专周”。该专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是以子载体、分载体、总载体为教学对象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完成载体工程制作任务的必要环节。在表2中的每学期适当的时间,设置相应的专周,并作为主要的课程,纳入整体课程体系之中。专业化教材编制。实施“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需要编纂全面的易于指导实际操作的教材,应汇集教学资料、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编制具有高度专业性教材———《总载体技术手册》和《总载体教与学指导书》等。教学资源配置。“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实施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能够顺利高效施行,还应该优化配置教学设施、实验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组建合适的师资团队,建立起围绕“总载体”生产制作的质量检测评价体系等,这才能综合有效地实行人才培养。

五、结束语

基于“总载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是适合于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手段,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通过“总载体”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切实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处理具体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申爱民.试析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导向型”模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6.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4)

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钢结构行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建立钢结构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适应国家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钢结构分会要把重点工作放在壮大行业、做强企业的创新驱动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以绿色建筑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升钢结构技术创新的动力。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课题。钢结构建筑的创新驱动,来自于行业内的专家技术团队,来自于企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内在需求,解决转型过程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当前国家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机遇,为钢结构行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一、立足钢结构技术创新的新起点

我国钢结构技术应用并不是今天才起步的。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钢结构建筑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企业。2012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7.65亿吨,建筑钢结构生产规模约5000万吨左右,占到钢铁产量的7.8%,钢铁产能的利用率仅为72%。到2012年底,国内从事钢结构加工、生产和安装的企业约1.08万家,钢结构行业前30强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全国建筑钢结构总量的近20%。具有一级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达740余家,这些企业将是我们行业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正是如此,我们钢结构行业的创新也不是从零开始,在世界上,如迪拜、俄罗斯、匈牙利的一些大型钢结构项目都有中国的钢结构企业参与,所以我们的创新发展应立足于新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幕,这次会议也是对中央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贯彻落实,我们搞经济工作的,不能空谈政治,要干实事,把行业壮大、把企业做强是我们协会、在座的企业家、专家的使命。前不久我刚刚参加了中建钢构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邀请各方面专家研究了钢结构发展的前沿技术;又到厦门参加了全国14个省市钢结构协会的联席会议,14个省市的钢结构协会一起研究如何助推当前钢结构的科技进步。作为协会来讲,明年的重点要放在钢结构的科技进步上。

今天我们召开的钢结构专家全体会议,专家队伍就是钢结构技术发展的宝贵财富。研究创新发展,行业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研究如何使我们行业壮大、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体措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和学习平台,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与推广,引导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广更加高效、环保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二、总结技术进步的新成果

近些年来钢结构的科技新成果很多,但我觉得过于分散,企业间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技术需要保密,这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但也不能完全保密,核心技术企业要保密,而一般性先进技术,国外的新技术,我们需要普及,要学习,不能互不来往。我们需要总结,我们总结得还不够,我们很多科技成果没有被总结出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超高层、大跨度和特构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到2012年,年生产加工规模超50万吨、产值超过50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已有4、5家,年生产加工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技术实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今年,浙江杭萧钢构在绿色建筑领域迈出自主创新的步伐,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中建钢构、浙江精工钢构、东南钢构、湖南金海钢构这些企业,都通过建立工程院院士、博士工作站的方式,直接与大学科研机构挂钩,开展技术课题攻关,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从我国钢结构发展的地区而言,浙江是中国钢结构的强省,值得各省学习,接下来便是江苏省。浙江省的钢结构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我任建设部总工程师时,就专门调研过浙江萧山地区的钢结构发展情况,当时总书记还到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原杭州大地网架制造有限公司)考察过。

从市一级的城市讲,钢结构发展好的有福建厦门市,厦门市对于钢结构高度重视,厦门市政府提出将用钢结构建设一部分保障性住房,他们的建设局长对钢结构特别钟爱,推动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在厦门发展钢结构,这个我也很支持,厦门与台湾遥相呼应,发展钢结构对今后台湾的回归,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讲,我比较欣赏的有很多。一是中建钢构,中建钢构是国企,他在全国有5大基地,分别在天津、湖北、江苏、重庆、深圳,中建钢构将基地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来发展钢结构。二是沪宁钢机,沪宁钢机以江苏为大本营,一直参与全国大型钢结构的施工,著名钢结构的施工。三是杭萧钢构,10余年专注钢结构住宅的研发,很有眼光。四是福建十八重工,从一个国企转变成一个大型民企,我个人更欣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更能做大做强。前面所说到的除了中建钢构,其它都是民营企业,福建十八重工成立了钢结构学院,现在好几家企业要联办这个钢结构学院,我们要培养钢结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钢结构人才非常重要。当然还有许多企业,如宝钢钢构、大地钢构、东南钢构、精工钢构、恒达钢构、江南钢构等企业,发展的非常不错。其中江南钢构80%出口,工程应接不暇。

我们钢结构金奖项目的评选到今天为止,连续开展了10届,我们评选出钢结构金奖的项目有861项,这861项金奖工程应该是中国钢结构的代表。今后,要通过评选钢结构金奖项目,做到好中选优、优中推精,进一步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水平。

从钢结构技术进步来说,在座都是钢结构专家。但我看到不少好东西,可能这些东西你们也都研究过。如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博思格在西安建立了一个钢结构工厂,采用了一种新型导光管。导电、导水管很常见,但导光管是一种新材料,它通过反复折射将屋顶日光导入到室内,经过传导的光线丝毫不比室外弱;另外还有通过室内外温差推动的呼吸机,使得室内外空气自行交换,大大降低能耗。还有山东华兴的波浪腹板梁,波浪腹板梁节约钢材30%,企业以开始研制波浪腹板梁的数控生产线,如果生产线研发完成,批量生产进入市场后将达到1000亿的产值。钢结构的新技术还有很多,去年为研究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我去了日本,日本在钢结构住宅结构上应用中国古代木结构连接技术,减少焊接推广钢结构的榫接、卯接,值得我们重视,今天焊接协会也来了,现在推广机器人焊接,钢结构焊接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我曾经处理过的彩虹桥垮桥事故,就是因为焊接问题导致的,这是非常惨痛的教训。

三、凝聚行业技术进步的新力量

我将钢结构专家的力量分成两大块:一块力量是来自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的钢结构技术学者、博士、院士,他们从事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中国钢结构的实践和应用科学研究,这是很大一块力量,不只是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还有很多分布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之中;第二块力量是企业的技术力量,以钢结构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主,从事实用技术创新和加工、制作,产品工艺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与研发,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数模生产工艺,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

对于我们专家来说,我想讲6个字:专业、专家、专利。我讲的专业,是指专家以专业为生命的,终身从事钢结构这个专业研究的,学科分类叫专业,经济分类叫行业,要为壮大行业献出我们的聪明才智,要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国际行业发展的差距,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我们承认日本、德国有些加工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协会今年组织了一些企业总工、总经理到德国考察,回来之后向我反映,在德国看到了很多好东西,有的企业感觉得那些先进的技术学不了,也投入不起,希望国家给以支持。这种想法是消极的,世界上哪有学不了、买不到的技术,企业还要自身努力。

对于专家,我们要充分认识专家的力量、专家的智慧。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财富是什么?是专家,专家是我们的资源,专家是我们的财富,专家是我们的力量。要高度尊重专家,尊重知识,尊重不能用在嘴上,要把专家的智慧开发出来,使之有用武之地,才叫真正的尊重。尊重一个人是要将他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尊重一个人是要给这个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要搭建好专家活动的舞台。作为协会来讲,专家要为行业服务,协会要为专家服务,要为专家搭台。比如培训、知识的再教育,需要专家;某一个企业某个项目科技攻关,需要专家;技术论文研讨、成果总结,需要专家,发挥每一位专家的作用,为专家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才是真正的尊重专家。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黑龙江任省建委主任,到前苏联国家科研院考察,科研院的院长对我讲,我们苏联和你们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交流论文、,目的都是为了得奖,苏联最高奖是列宁勋章,得完奖便完成任务了。而日本人最聪明,我们的在杂志后,日本人不出一个月便变成了工厂的产品,变成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我们也要如此,要学会把科技成果及时变成工厂的产品。

说到专利。钢结构也有很多专利,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这方面我们还重视不够。我在中建钢构的科技大会上得知,他们已经有了120多项专利。我们其他企业的专利也不少,希望我们建筑钢结构分会向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学习,他们每年都编撰一本很厚的散热器专利汇编。专利是专家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前沿技术变成生产力的标志,是我们的知识产权,还有工法的总结,先进的工法也是我们一种发明创造。

四、开创以科技促进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1号文,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体现。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整个行业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工业化,是工程建设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工业化。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3]41号文,《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三大项任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落实。

1.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稳步扩大钢材、水泥、铝型材、平板玻璃等市场需求。

2.实施绿色建材工程,发展绿色安全节能建筑,制订、修订相关标准规范。推动节能、节材和轻量化,促进高品质钢材、铝材的应用。加快培养海洋工程装备、海上工程设施市场。

3.逐步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电工用钢、船舶用钢等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完善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加快推动高强钢筋产品的分类认证和标识管理等。

早在本世纪初,当时的冶金部和建设部共同组成了建筑用钢领导小组,我当时是建设部的总工程师,是这个小组的副组长,但是工作开展不久冶金部变成冶金局,后来又变成了钢铁协会,推广建筑用钢的工作受到了影响。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要和我们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紧密的联合,更有成效地制定鼓励建筑用钢的技术经济政策,更大规模地推进建筑用钢量。

这次会议要归纳和提炼钢结构10大新技术,我任建设部总工的时候,大约在1993年我便提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10大新技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0大新技术的示范项目评奖,技术要推广,不能光在一个项目、一家企业里,要在行业里推广使用,淘汰陈旧技术,采用新技术,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要搞新技术的示范奖,同时在钢结构金奖评定中必须要有新技术的示范项目,作为钢结构金奖的评奖条件之一。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5)

钢铁生产过程繁杂且冗长,一般包括选矿、烧结、高炉、转炉、轧钢等工序。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辐射和粉尘对钢铁工人的健康影响较大,有些钢铁生产过程还对钢铁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工人人生、财产安全,钢铁工业中开始使用大量的自动化仪表。整体上来说,我国钢铁工业中的自动化仪表差异较大,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从国外引进成套或部分先进的自动化仪表,技术水平较高;中型企业资金状况不是非常好,采用我国自制的一些自动化仪表。但最近几年,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钢铁企业重新组合,几乎所有的钢铁集团企业都购进大量的先进设备,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这些自动化仪表以包括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涵盖了PLC技术、现场总结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但这些技术的完整性仍然不是很好,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自动化仪表在我国钢铁工业中的发展对策

2.1 智能化控制与先进控制相结合

所谓智能控制,就是指系统或设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的实现操作。自动化仪表的智能控制就是指通过智能控制器自动实现仪表的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智能化仪表内含智能控制器,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主要使用了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界面技术等。下一代钢铁工业自动化仪表应该是智能化控制与先进控制相结合的产物,通过两者的结合,提高钢铁工业工程化水平,能真正发挥PLC系统、DCS系统的真正作用。

2.2 设备诊断与维护管理相结合

传统的的钢铁工业自动化仪表对维护或维修检测是定期维修制度,只能按设备管理方法做预防或预警。下一代自动化仪表应包括设备故障自诊断技术和设备状态检测技术,这种预报维修(状态维修)能非常好的维护管理好设备。设备诊断与维护管理相结合的机制能实现自动化仪表的设备故障自检,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利用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识别技术和预测技术获取反映设备故障的真实信息,从中提取能真正反映设备状态征兆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它识别和估计所处的状态,对已被识别出的故障动态趋势以及最终达到危险程度的时间和范围做出估计和评价,为维护决策提供智能控制,最后实现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使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设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称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包括德国BOSCH公司的CAN,基金会公司的现场总线等。这些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独立性比较明显,同是各子系统之间又是可集成的。所谓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就是指一个全分散、全数字化、全开放和可互操作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各子系统均采用不同仪表实现人机互动操作。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全球非常多,包括60多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实现各种系统的无缝集成、沟通生产现场、控制设备、企业更高的系统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贯穿钢铁工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选矿、烧结、高炉、转炉、轧钢等工序,以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为支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精确性好,维护性和扩展性好,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度高等特点。

2.4 专业用途仪表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92-05

引言

在创新研究中,专利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投入要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中,通过计算产出弹性衡量创新绩效。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学者们发现,不同行业专利对于生产的作用具有异质性,由于行业特点、获得专利的途径、专利种类等差异,不同行业专利的产出效率不尽相同。1986年,Edwin Mansfield使用美国100个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不同行业专利对诱发创新的作用、产业间和厂商内部专利申请倾向以及专利申请随时间的变动差异。Richard C.Levin等(1987)比较了18个行业过程专利与产品专利的影响,认为除石油精炼外,其余行业产品专利比过程专利更能有效地防止复制模仿。France Malerba和Luigi Orsenigo(1997)根据国外创新活动集中度、对称性、创新企业规模和创新企业制度稳定性,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

国内学者也着力于行业差异下专利性质的研究。李新波等(2011)基于1999—2008年中国8个制造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发现,在高新技术行业,专利的作用大于标准;而在传统的制造业行业,标准具有显著优势。王燕玲(2011)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中1985—2007年的专利数据,分析了低技术制造业在专利总量发展变化上反映出的创新特征。祁延莉等(2012)单独以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证明了企业专利的申请、实施以及专利战略管理对企业后续的营业利润显著正相关,但存在三四年的滞后期。

然而,精细的分行业研究虽然充分考虑了行业异质性问题,却难以避免两种风险:一种是基于某一个企业或是产业的经验,具有行业特殊性和局限性,很多结论极有可能误导读者或是错误的;另一种是由于所有的企业和产业都不相同,难以寻找统一的经验可以概括借鉴,不存在有用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寻找恰当的行业分类方式,在考虑到行业间专利产出异质性问题的同时,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引入技术轨道理论,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供应商关系、技术来源及技术战略等四大特征。同时,以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运用技术轨道理论划分归归集,根据事实数据,总结了技术轨道内部企业的特点,测算了不同技术轨道下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创新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一、技术轨道理论

(一)技术轨道分类

技术轨道理论是依据主要的技术来源、使用者、获取途径、战略定位、技术路径和行业特征等指标,结合创新管理和技术战略,总结得到的部门分类体系。由Pavitt最先提出,并发展为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基于科学和信息密集型五条完整的技术轨道。在本文中,由于制造业本身的特点,并没有符合信息密集型技术轨道特点的行业,所以只涉及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和基于科学四种技术轨道(见下页表1)。

根据Pavitt的分类,供应商主导行业中企业规模一般较小,R&D投入能力和工程能力较差,创新主要来自于供应商提供的仪器和材料;规模密集型行业和专业化供应商行业均属于生产密集型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市场容量增大,进而出现机械生产对于劳动投入的替代,而规模密集型行业,生产相似产品,创新多表现为过程创新,创新来自于机械工业商,自身创新较少,对于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专业化供应商创新表现在产品创新,其通过大客户对产品使用的经验及反馈,主动进行产品的改进升级,产品创新对于企业盈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学的企业多为化学或电子电信行业,创新来源于企业的R&D投入以及科学的快速发展,因而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水平高。

(二)技术轨道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四种技术轨道在中国的表现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分别计算了各轨迹行业平均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从业人员数量及专利相关数据的均值以及各指标的人均密度水平(见下页表2)。

可以看到,供应商主导行业平均总产值最小,固定资产净值及从业人员数量也处于四种轨迹的平均水平之下,专利相关数量均为四种轨迹中最小,整体实力较弱。相比之下,专业化供应商市场最大,资本投入最大,从业人数最众,专利总量和人均专利密度为四种轨迹中最高,创新能力在四种轨迹中最强。基于科学行业是平均从业人数最少的行业,但其人均产出却居于四种技术轨道首位,人均资产净值居于第二位,人均专利水平也居于第二位,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产业。而规模密集型从总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要高于其他技术轨道,但创新能力平平。

根据上述描述性分析,各技术轨道统计数据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点,与理论分析的轨迹特征基本吻合,反证了理论分析逻辑的有效性。下面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及计量手段,详细研究专利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回归模型设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模型扩展了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投入要素中加入专利相关变量,扩展后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Qi=AKαiLβi·patentγi·eεi (1)

Q、K、L、patent分别代表产出、物质资本投入、劳动资本投入及专利数量。A为常数。α、β、γ分别代表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和专利的产出弹性。ε为随机误差项。对数化后得到回归方程为:

qit=a+αkit+βlit+γpatit+εit (2)

其中q、k、l、pat分别代表相应变量的对数形式。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专利的产出弹性γ。在对γ的估计中,作者分别加入了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量进行回归。考虑到发明专利是一种根本型创新,表征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水平,本文特别关注了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的影响。由生产函数设定知,若发明专利系数高于总专利系数,则三种类型专利中,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作用高于其他两种专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反之,发明专利对产出的作用较低。此外,为估量专利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本文直接选用有效发明专利,作为发明专利存量,通过比较发明申请与有效发明专利量的产出弹性,研究专利对产出的累积影响。

生产函数中,产出用制造业各行业大中型企业总产值表示,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劳动投入以从业人员数量来表示,其中制造业行业产值及固定资产净值用工业产出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到2006年的物价水平,分别加入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有效量进行回归分析。总共包括了28个制造业2006—2010年五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及专利数据。下页表3为回归结果。

从四种技术轨道回归结果看,专利申请数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低。其中,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大,为0.18,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小,为0.097。

从发明专利申请回归中看,除规模密集型行业外,发明专利申请数弹性与专利申请总数的弹性大小相当,专利类型对于产出的作用无明显差异。规模密集型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弹性明显减小且不显著,表明了对于此技术轨道,产出的增长几乎不依靠发明专利。这与规模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过程创新及供应商提供生产设备创新的特点一致。

从有效发明专利量回归中看,除基于科学的行业外,其他三种技术轨道的有效发明专利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这一结论可以用技术轨道理论进行充分解释。第一,从技术轨道的技术来源和创新战略定位来看,供应商主导企业创新主要来自于行业外部供应商供给,行业内部创新对于生产的推动力较小;规模密集型企业创新来源于生产需求和经验积累,主要为流程创新,对于发明创新的依赖程度低;专业化供应商企业虽然创新能力较强,发明专利对于行业生产也很重要,然而,由于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而国家对于专利保护力度不足,更多的企业采取的是模仿跟随领先企业的做法,这种“山寨”策略,在降低跟随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削减了创新者从发明中获得的利益。此外,中国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准及创新性普遍较低,技术更新快,发明专利开发不足,一项发明的产生难以充分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专利对于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于科学行业的回归中,有效发明专利弹性不仅显著,且要高于专利申请系数,其回归的F值与残差也比专利申请回归高,充分说明了对于基于科学的行业来说,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其他两种类型专利,且其持续效应更强。这也印证了其以基础研究开发专利为主,利用基础科学开发技术相关产品的技术轨道特点。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不仅能够解决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而且运用技术轨道理论,能够合理解释这种行业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技术轨道分类基础上,统计回归结果表明,专利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对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专业化供应商行业的影响尤其显著,而发明专利对于化学化工、医药制造业等基于科学的行业贡献要高于其他类型专利,专利对于供应商主导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推动作用较小,尤其是发明专利,对于产出没有显著贡献。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解决了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得到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根据技术轨道理论的阐述,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技术轨道,实施差别化的专利政策,提高对供应商主导行业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加强对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来源的控制,建立对产品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基于科学的行业与高校、研究所的沟通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国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Franco Malerba,L.O..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ectoral Pattern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7,

(6):83-118.

[2] Pavitt,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Research Policy,1984,(13):343-374.

[3] Rrichard C.Levin,A.K.K.,Richard R.Nelson,Sidney G.Winter.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7,(3):783-822.

[4] 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7):76-84.

[5] 李新波,韩伯棠,王宗赐.基于中国制造业标准与专利效益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80-84.

[6] 祁延莉,张杨杨.企业专利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以中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98-203.

[7] 王燕玲.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特征研究[J].统计研究,2011,(4):57-62.

The Outpu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Patents Based on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YAO Qiu-shuang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7)

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历来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工作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公司密切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为员工成长开辟新的通道,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人才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本,实现“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研究成立了电力技术院。

电力技术院的宗旨是为了培养选拔适应公司发展的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技能四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公司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和生产技能水平;推动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引领公司管理创新,开辟员工成长新途径,为公司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主要做法

电力技术院将传统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三支人才队伍”细化为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技能“四支人才队伍”。专家考核是专家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专家考核机制是专家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是专家选拔与任用能够做到“任人唯贤”的客观保障。专家考核制度作为人才管理的有效手段及措施,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专家日常活动进行客观、全面、量化的考核和评估,对专家作用发挥的四个平台及本岗位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评价。

内部专家考核由专家所在单位、专业组及电力技术院三级共同完成。考核内容注重考核专家实际工作业绩、贡献及日常专家作用的发挥,旨在督促、激励专家立足岗位、深入钻研业务,在本岗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内部专家队伍的建设及管理,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内部专家考核制度,逐渐使其与公司现有绩效考核制度挂钩,刺激薪酬制度改革,改变电力企业吃“大锅饭”的现状。并以考核机制为导向,引领公司各项业务的整体进步,促进人才与企业的全面和谐发展。

专家三级考核的不同职责和内容

在遵循考核内容指标化、考核方式阶段化、考核管理制度化、考核结果公开化的基本原则下,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对内部专家总体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工作由专家所在单位、专业组和电力技术院三级共同完成。

(1)专家所在单位。负责对廊坊公司内部专家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含:①工作作风:包括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情况、主动性、协调性、责任意识;②专业能力:对本岗位或本专业疑难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情况;③担任兼职教师,传授知识,对本专业或工种人才的培养;④以师徒制、导师制形式,对年轻员工的传、帮、带情况;⑤培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⑥有关规章制度的编写。

(2)专业组。负责考核内部专家参与专业项目和专家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参与程度,解决问题情况,就专业工作提出专家建议等情况。主要考核:①通过网上学术交流平台提出专业观点、积累经验的介绍及发表相关专业文章情况;②在网上学术交流平台答复疑难问题情况;③参与内部专家例会情况;④在专题研讨活动中提出对本专业、工种整体进步起到促进作用的看法或观点。

(3)电力技术院。负责汇总内部专家参加公司及以上组织的各项活动情况,根据考核结果督促专家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专家年度业绩奖励建议。考核内容包括:技能竞赛、比武、普(调)考中取得的名次;有关活动中担任教练或评委;在一定级别刊物上;科技进步评选及推广应用;获得国家专利情况;QC成果的评选;工作业绩入选典型经验库;管理创新评选;“五小”创新创效评选等。

不同阶段考核流程

内部专家考核工作自聘任次月起开始进行,分为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年度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

(1)季度考核及流程。内部专家季度考核目的是调动专家积极性,督促专家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更多地参与到专业活动中去。季度考核由专家所在单位实施,考核结果采用百分制,其中70-100分为合格,0-69分为不合格。所有季度考核情况均留电力技术院备案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专家所在单位考核流程如下:①个人上报:专家对应考核项目撰写不少于500字的个人业绩简要总结,于考核月份的25号前上报所在单位。②专家所在单位:负责汇总本单位专家业绩总结,对应专家日常履职情况,在《季度考核表(一)》上填写考核分数及单位考核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于考核月份的27号前上报电力技术院。③电力技术院:汇总专家所在单位季度考核结果,并在网上进行公示。

(2)半年度考核及流程。半年度考核由专业组实施,考核结果采用百分制,其中70-100分为合格,0-69分为不合格。所有半年度考核情况均留电力技术院备案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专业组考核流程如下:①专业组:专业组长负责对半年来专家参与专业项目和专家组织活动情况进行审查及考核,在《季度考核表(二)》上填写考核分数及专业组考核意见,组长签字后于考核月份的29号前上报电力技术院。②电力技术院:汇总专业组考核结果,并在网上进行公示。

(3)年度考核及流程。年度考核工作由内部专家所在单位、专业组、电力技术院共同完成。年度考核不仅是对专家一年来作用发挥情况的总体审核和评价,更是对专家在本岗位、本专业做出更大贡献的激励。考核结果作为年度业绩奖励及今后申报公司内部专家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根据4个不同的专业系列以及不同的考核部门,共编写了9个与之对应的《专家年度考核明细表》,每个表中对不同系列在各考核项目的评分各有侧重。

专家年度考核流程如下:①个人上报:专家对应考核项目,提交年度工作业绩有效证明材料,于1号前上报所在单位。②专家所在单位:汇总专家年度考核上报材料,在《年度考核明细表(一)》上填写考核分数及单位考核意见,并结合考核分数对专家进行本单位总体排序,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于5号前上报电力技术院。③专业组:专业组长负责对专家一年来参与专业项目和专家组织活动等情况进行审查及考核,在《年度考核明细表(二)》上填写考核分数及专业组考核意见,组长签字后于5号前上报电力技术院。④电力技术院:汇总专家所在单位、专业组考核材料,结合各类专家发挥作用情况,在《年度考核明细表(三)》上填写考核分数及技术院考核意见。

科学合理划分年度考核结果

(1)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专家的单位年度考核名次位于所在单位考核人数的前60%。②专家的专业组年度考核分数不低于专业组年度考核总分的50%。

(2)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专家的技术院年度考核分数排名在其所在系列的前20%的视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专家的技术院年度考核分数排名在其所在系列的前21%-50%的视年度考核结果为良好。

(3)专家一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视年度考核为不称职:①在专家例会上发表观点少于两次;②在网上学术交流平台上投稿少于两篇;③未参加任何专业研讨或技术交流活动;④专家所在单位季度考核结果有两次不合格;⑤专家年度单位考核分数低于单位年度考核总分的20%;⑥专家年度专业组考核分数低于专业组年度考核总分的20%;⑦造成《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六级事件的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

依据考核结果,严格严肃执行奖惩

(1)专家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一次性发放年度专家津贴的100%作为年度业绩奖励。

(2)专家年度考核结果为良好的,一次性发放年度专家津贴的80%作为年度业绩奖励。

(3)专家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次年仍可聘任,不享受专家年度业绩奖励。

(4)专家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取消专家称号、停发相应专家津贴,同时不能参加下一届专家的申报和选拔。

(5)专家考核年度内跨系列岗位调动的,保留专家称号,停发相应专家津贴。

(6)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解聘,并不再享受专家津贴及业绩奖励:专家所在单位季度考核结果连续两次不合格;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公司利益的行为;聘任期满;劳动关系脱离电力技术院内部专家选拔范围;造成《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五级及以上事件的责任人或主要责任人。

专家人才考评管理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廊坊电力技术院经过近两年来内部专家考核工作的持续开展,通过运用崭新的考核机制,促使各专业骨干人才立足本岗,奋发进取,努力钻研,带动本专业共同进步,在激发员工潜能、拓宽员工成长通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各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廊坊供电公司内部专家考核机制,通过对4个专业系列16个专业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方位考核,调动了各专业领域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本专业的技术骨干,责任感更加强烈和明确,面临本专业出现的技术难题,各专家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带领本专业人员,刻苦钻研,既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员工立足岗位成才

通过考核的激励机制,促使专家在本岗位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切实履行专家的职责,在经验传授、学术交流、创新应用、“五新”学习等方面,发挥了专家的作用,改变了以前“只会闷头工作,不注重提炼总结”的面貌,积极参加公司及以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国网公司、冀北公司及廊坊公司均取得了不少骄人成绩,为廊坊公司争得了荣誉。如由人力资源专业的专家主持的《应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创新工程监理现场管控模式》创新成果,荣获2012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和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由行政与党务专业的专家带领本部门,在2012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电视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研究检验CT二次回路开路风险新方法》、《缩短负荷拉路时间》、《电表箱防盗接地极》等QC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电力行业级和优秀QC成果奖。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8)

农业科技园区与专家大院的实践结合已有五年多时间,大大增强了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能力。为了全面

客观地反映园区专家大院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指标体系研究对园区专家大院的实践进行监测和评价,以有效地

指导园区专家大院实践。

一、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内涵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是一种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它拓宽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它的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创新。它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创新了运行机制;它采取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专家技术入股、带资入股,与企业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新了融资机制;它坚持市场化和产业化导向,创新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整合了“科技、市场、企业和农户”四大要素,在农业科园区与农户之间构建一个相对稳定和互动式通道,加快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尽快向生产转化,实现了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重要场所,专家将多年来研制的科技成果通过专家大院应用于农业生产,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是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服务于农业和农民,实现了产、学、研结合,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为园区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的功能与原则

(一)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的功能

1、评价功能。通过设置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工作完成的情况,园区专家大院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做出评价。

2、决策功能。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园区专家大院效益和发展水平,为制定和调整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政策提供依据。

3、预测功能。通过对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分析,对影响和阻碍园区专家大院健康发展的因素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出化解风险的措施。

4、监控功能。利用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农业科技园专家大院的评价,以便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园区专家大院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管理。

(二)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指标体系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考虑指标的量化和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重视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的运用效果,保证指标体系便于操作和计算。

2、科学性原则。从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建设目标出发,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园区专家大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情况选取指标。

3、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应具有统一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统一的量纲。

4、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原则。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系列能反映园区专家大院的构成和水平,又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指标,依据其内在关系,形成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指标体系。

5、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园区专家大院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的现实状况和水平,又能反映园区专家大院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对能反映园区专家大院效益情况的一些制度、管理和环境等因素但不容易量化,则用定性的方法加以描述,在具体评价时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定量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

三、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一)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计算、分析、评价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水平。通过上述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内涵以及其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原则,分别选取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反映出来园区专家大院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二)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

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结合上表具体主要指标含义与计算如下:

1、园区专家大院建设是反映专家大院人才和资金投入情况,包括6个二级指标。第一,园区专家大院建设投资规模是指园区专家技术研发、推广等投入资金;第二,专家大院建设面积是专家大院住宿、实验室等建设的面积;第三,专家大院科技投入总额指园区专家大院从建院开始到2007年的科技投入总额度;第四,园区专家大院引进专家人数指园区专家大院从科研院校引进的专家人数;第五,园区专家大院高级职称人员数指园区专家大院常驻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人数;第六,园区专家大院专家所占专家大院总人数比重(%)指园区专家大院专家的人数与园区专家大院的所有人员的比率,反映了园区的科技带动作用的强弱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园区专家大院专家所占比重 = 园区专家大院专家人数÷园区专家大院职工总数×100%。

2、园区专家大院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园区专家大院进行技术推广带来的经济效益状况的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第一,单位面积年总收入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区域当年总收入与其实际面积之间的比率。单位面积年总收入=园区的年总收入÷园区的总面积。第二,单位面积年利税总额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区域当年利税总额与其实际面积之间的比率。年利税总额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区域在一个自然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服务所缴纳各种税金和实现的全部利润的总和。单位面积年利税总额=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年利税总额÷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区域总面积。第三,园区专家大院人均创利税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当年实现的利税总额与园区专家大院实际职工人数之间的比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人均创利税 = 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当年实现的利税总额÷园区专家大院的实际职工人数。第四,园区农民年均纯收入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范围内的农民的当年(2007年)人均收入,收入越高,说明园区专家大院的经济效益越好。

3、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这是反映园区专家大院的科技推广的情况,主要反映园区专家大院建设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科技推广作用,包括4个二级指标。第一,年度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数指园区专家大院当年(2007年)实际引进的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数量,数量多说明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发展潜力大,对技术推广区域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后劲足。第二,自主开发项目数(项)指园区专家大院当年(2007年)自主开发并通过自筹资金加以实施的项目数,数量多说明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发展潜力大,对区域的带动作用后劲足。第三,专家大院承担科研项目数(项)是指园区专家大院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数量总和。第四,专家大院技术推广面积(公顷)是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所覆盖的区域面积总和。

4、园区专家大院示范带动能力。这是反映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社会效益情况的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第一,年带动农民致富人数指园区专家大院当年实际带动农民致富的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园区专家大院的带动作用越强。带动农民致富的标准是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于当年非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培训农民人数。指园区专家大院当年实际培训农民的人数和次数。培训人数和次数多,说明园区专家大院对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的作用贡献大。第三,吸纳农业人口就业人数指当年(2007年)在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从事劳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农业人口的数量。吸纳的农业人口的数量越多,说明园区专家大院解决农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能力越强,对周边地区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越大。第四,专家现场指导次数指专家到现场示范,次数越多说明该专家大院示范带动能力越强。

5、园区主导产业培育。这是反映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包括两个二级指标。第一,园区累计龙头企业个数指截止到2007年底,园区专家大院从建院起进驻龙头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总数。第二,园区主导产业产值是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主导产业当年的产值总和。

6、园区生态效益指标。这是反映园区专家大院带来的生态效益状况的指标,包括两个二级指标。第一,无公害(绿色)生产比重。指当年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农业环境保护情况和农产品安全性状况,比重越大越好。无公害(绿色)生产比重=园区年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值÷园区年农业总产值×100%。第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有效灌溉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间的比率。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有效灌溉面积比重 = 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有效灌溉面积÷园区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区域的土地总面积×100%。

参考文献:

1、李忠国.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4(11).

2、刘艳辉.建立支撑体系 提升整体活力[J].中国农技推广,2005(3).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9)

(一)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对信息技术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同于信息技术课程,甚至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实际上,这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内容。此外,随着部分院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课时已有减少的趋势,然而,针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

一些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层次,专业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更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能力框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孤立,课程各自为政、培养目标分散。

(三)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离散、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分离。在设置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时,没有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工作岗位关联性不大。

(四)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信息技术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导致开设课程单一、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忽视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3]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宗旨,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专业化转型,以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要使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交叉、相融合,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需求,进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知识解决各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一般路径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运用能力的需要。所谓专业化转型,就是结合相关专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重新构建一个融合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职业特色的三年不断线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通过分析认为,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应本着“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个“三”为“三个层面”,即: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总体目标,从专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中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专业总体的课程体系中考察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第二个“三”是指在不同时期影响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课程安排的三个因素,即:实际工作需求、信息技术基础、现有教学条件。(1)实际工作需求。在制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要从企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出发,制定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未来的职业走向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在制定时,应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群对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4](2)信息技术基础。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类型、地区生源的基础存在差异,比如,职高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明显比普高生熟练。(3)现有教学条件。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基于“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立足于当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分考虑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专业的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然后,根据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基础,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统筹规划、设置和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初步探索

本文将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营销业务开拓、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该专业分为连锁经营和网络营销两个工作岗位方向,以下将结合连锁经营方向开展讨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是:培养掌握营销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营销信息能力,具有甄别、合理利用信息能力,同时,兼具良好信息道德的市场营销人才。

(一)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中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如表1所示。同时,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的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如表2所示。重构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市场营销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如图3所示,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课程设置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三类:(1)I类是培养学生常见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2)II类是面向具体专业、与企业工作岗位高度吻合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色,如网络营销和专业信息技术等;(3)III类是贯穿整个大学的隐性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信息技术内容与具体课程高度整合,渗透到课程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三年不断线,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客户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等。I类、II类、III类课程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校条件合理设置课程,为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8-0005-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振兴装备制造业问题研究”(批准号:05BJY052)

[作者简介] 张保胜,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河南 商丘 476000)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形式和途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飞跃, 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同时, 我们还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态势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能够进行部分原始创新的航天技术、轨道交通等行业。二是能够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通信设备、发电设备、军用飞机、载重汽车等行业。三是处于引进――消化――吸收过程而没有系统掌握核心技术的轿车、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等行业。四是依赖于国外产品,国内基本没有开发的行业,如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备、光纤制造设备、大型科学仪器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等(区贤明,2006)。从整体上来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处于技术引进的阶段,不但大量自主创新的阶段还没有到来,而且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重复引进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态势中,集成创新也是装备制造业所欠缺的。路甬祥在2006年举行的“纪念沈鸿百年诞辰暨2006年机械制造业发展论坛”上也表示:装备制造业要解决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关键在于根据其产业特征(产权、技术等)和外部环境(政策),给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吸收的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组织政策,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平台,然后向“自主创新”进行渐进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创新的阶段。

一、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

1.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总数为6476个,其中装备制造业为3318个,占制造业总数的51.24%。此外,在装备制造业以外的行业中,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企业个数也比较多,占总数的21.5%。其中,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平均占企业总数的34.98%,大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比例23.93%。这说明装备制造业平均自主创新能力要强于其他行业,其自主创新在整个制造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从2004年装备制造业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1)创新投入。装备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占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的60.59%,R&D经费占制造业总量的61.16%。其中,装备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及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25.28%和39.21%,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30.23%和38.19%。另外,装备制造业引进国外技术支出为161.35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55.93%。技术消化吸收支出为42.77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45%。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仍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最大。(2)创新产出。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为1.6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6.53%。新产品销售收入1.5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81%。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较大。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总量为3.78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70.19%,专利拥有量为1.27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58.04%。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最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共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木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是从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存量方面说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企业R&D人员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二级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日常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情况,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主要说明技术创新的效果,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是从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等方面反映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指标,主要二级指标有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

我们根据2004年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创新资源和创新产出上最强,但在创新活动上表现很弱,也就是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小。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上表现最好,但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上却很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环境上表现最弱,也就是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中的比重较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环境上都表现较好,但在技术创新资源和产出上表现较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也就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创新协调能力较差,缺乏整个行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2.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征

(1)技术的集成性和复杂性。装备工业的产品特点是每一单台套产品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每个零件要求的材质、加工工艺、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各零部件质量的一致性、各零部件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步性要求很高,这就决定了产品质量、性能的改善,以及装备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多个环节共同改进、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的组装性、集成性非常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工艺是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模块的,在统一的系统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角色。再如,汽轮机制造业、燃气轮机的生产,除了设计单位和总装制造单位外,还包括电机、锅炉、仪器仪表、阀门、汽轮机等配套燃气轮机的相关部门,产品最终要由总装厂将各个部分组装和集成到一起,形成最终产品。所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技术是非常复杂的,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零部件之间的技术关联性和可分解性都很强。装备制造业的这种组装性和集成性决定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2)装备制造业较强的资产专用性。装备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的资产专用都较强。特别是像专用设备制造业(如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等),他们的资产专用性都比较强。同时,由于装备制造业本身对分工协作的内在要求,导致分工协作厂商之间的专用性投资,特别是互惠性投资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的产业。装备制造业资产的专用性特点与上面提到的技术复杂性和集成性决定了其保护创新的可能性较大,技术模仿比较困难。

(3)装备制造业技术上的高度连续性。例如,装备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和复杂性的工业。自从汽车产品的主导设计(内燃机、金属结构和外壳、四轮、橡胶轮胎,等等)在20世纪初确定以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在汽车产品上集成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初)以来的大量技术,涉及冶金、石油、机械、金属加工、化工、橡胶、塑料、仪器仪表、电器、电子(芯片、软件、视听、全球定位系统,等等)各个领域。汽车工业是世界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所以,彼得・德鲁克曾经把汽车工业称为“工业中的工业”。

二、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与模型构建

1.组织模式。从上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可以发现,装备制造业缺乏系统的集成创新能力,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集成性和主导技术的高度连续性特点却进一步验证了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必要。所以,要实现集成创新,我们要首先对装备制造业市场中的不同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特征相似的企业,总结出他们的基本技术特点。然后,根据资源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区再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各地区的资源特征。最后,把企业聚类和地区聚类进行对接,确定不同地区应该优先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在集群内部确立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部门寡头”,从而在全国形成不同部门的“寡头型”分布。这种部门寡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性的;另一种是研究型的,二者要求相互促进。这种“寡头”模式凸现了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专用性”特点。而且,要保证寡头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就是通过“标准化协会”,保证技术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通过“装备制造业促进会”,给各部门R&D与生产提供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技术的连续性也决定了共性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共性技术知识涵盖了一个学科领域中范围较广的基础科学,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同门类的相互交叉和相互补充,所以,它也是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的基础。

具体图形见下图1。

2.模型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图2)的主要阶段是:首先进行新技术装备引进价值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可行就可以引进。其次是对技术进行行业特征分析,也就是分析该技术适用于上述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中的哪个研究型寡头。分析后就要进入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过程,该过程主要在上述图1的模式下进行组织,如果技术消化吸收良好,就可以借助于寡头间的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在行业内进行技术扩散,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政策建议

1.强化政府作用,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Edqusit(1997)和Bartholomew(1997)在探讨制度环境对创新和创新效率的影响时都认为,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中在创新环境上表现较好的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他行业表现不尽人意,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最低。所以,政府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自主创新是典型的开放创新系统,要求创新的物质基础输入与创新成果的输出必须良性运行,而输入的源头与输出的归宿均是外界环境。同时,自主创新要在空间上强调整体布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区域发展服从整体发展。

2.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高效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行为以及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是一个行业振兴的关键。所以,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也就是把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和“支持性政策框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系统的整体。

3.制定相关的技术竞争和技术合作政策以及行业协会与标准协会的规范性政策。构建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以后,生产型寡头和研发型寡头之间的有效合作、生产型寡头之间以及研发型寡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寡头和中小单位之间的竞争合作等行为都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使其研发行为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效率。

另外,通过政策制定,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各类协会的作用,使他们搭建起装备制造业内部各部门信息沟通的桥梁。同时,制定一些和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各个生产性单位和研究性单位积极参加各类协会,积极进行各类标注的认证。

4.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政策约束以及技术吸收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国内技术水平和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了解国内在该行业技术上无法达到而必须引进的领域,使得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中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国内能够解决的技术装备的盲目引进进行政策约束。

在技术消化吸收后,吸收效果的评价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中的关键一环。当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行业部门技术特点和绩效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目标进行。

5.行业内技术扩散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市场中技术扩散(外溢)的经济学分析可知,正是由于技术的外溢效应导致了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不足。从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合理的行业内技术扩散的激励机制,从研发源头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党群服务中心宣传 下一篇: 水域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