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自我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0 05:10:45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1)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寻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本文基于测试和调查的数据,深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身体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71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身体自尊量表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OPSPP),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锻炼态度量表

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认知与行为情况,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信度。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三项测试的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90总分是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f=1参照李虹报道[3[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Ir90总分)180为心理障碍,其中180}SCL-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SCL-90总分<<270为中度心理障碍,SCL-90总分〕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I-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总人数的9.2%;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总人数的1.9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3分,本次调查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0.1%。通过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分项统计,笔者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均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致使其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从而导致其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

2.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rs}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笔者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随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他3个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镶炼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3.1不同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6J: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很显然,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但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会存在不同呢?为便于研究的需要,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经常锻炼和不经常锻炼两类。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问,将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时间30min以上的学生确定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反之则视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1017人,占总人数的59.3%;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698名,占总人数的0.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经常锻炼人数的80.73%,有196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19.3%;不经常参加锻炼的698名大学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不经常锻炼人数的68.62%,有219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不经常参加锻炼的总人数的31.4%。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调节作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过对经常锻炼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常锻炼者9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低于不经常锻炼者,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将两种锻炼状况下的大学生的9项心理因子与国内正常同龄人常模进行两两比较阴,发现不经常锻炼者各项因子的症状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常锻炼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其他7项心理因子与不经常参加锻炼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0

2.3.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每周锻炼的(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锻炼的选择强度、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和锻炼的坚持程度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相关系数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由此可知,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起主要影响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从表格的行间数据看,四个心理健康水平的组内均存在着:目标态度、锻炼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而体育锻炼态度又影响着学生的锻炼意向。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z)从表格的列间数据看,除主观标准外,其余7个因素中的数据都是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评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从各组数据的标准差来看,心理重度障碍组除在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两因素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素的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心理严重障碍组的学生在这6因素方面的离散程度较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州犬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5个方面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别,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和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1,3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

3.2建议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2)

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至今已近四千年的历史。监狱在服刑人员心中一直是一个非常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监狱服刑人员是监狱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推广,社会对于人民参与体育越发关注。监狱也随之响应,不断有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参与体育竞赛,体育运动,进而增加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但是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据本次调查显示,每周参与一次体育锻炼和每周一次都没有参加的总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60.4%,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7%。本文将对影响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方面进行论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整群随机抽样。根据监狱所处的地域和羁押的服刑人员的性别、年龄特征,根据监狱羁押人员的数量,按适当比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6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效调查人数为86名,并对这86名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了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演绎法对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认识等;是影响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决定性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服刑人员的懒惰、身体弱,不宜参加、怕受嘲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调查结果如下:

(一)服刑人员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

体育锻炼意识是服刑人员对参与体育运动这一客观现实在思想上的看法,它对调节服刑人员的体育行为具有方向性作用。服刑人员只有真正的认识了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有了直接的体育锻炼的需求,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男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的有23人,占总男子服刑人员调查人数的34.8%;女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的有12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调查人数的60.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的有共35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占男女总调查服刑人员的40.7%,排在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主观因素中的首位,可以得知,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是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二)服刑人员身体弱、不宜参加

语录中曾今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要勇往直前、意志坚强,要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依托于一个前提条件——要有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好,才会做得更好。但我们往往过多强调了理想与奋斗,而忽略了健康的作用。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身体弱,不宜参加的有19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8.8%;女子服刑人员选择身体弱,不宜参加的有9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45.0%;男女选择身体弱,不宜参加的有28人,占男女总调查人数的32.6%。排在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主观因素中的第二位。

(三)服刑人员的懒惰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服刑人员当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工作、工间操、参与体育锻等生活方面。

调查结果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服刑人员的懒惰的有14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1.2%;女子服刑人员选择服刑人员的懒惰的有7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35.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服刑人员的懒惰共有21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4.4%,排在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主观因素的第三位。

(四)怕受嘲笑

众所周知被人嘲笑的滋味很难受,几乎每个人都被人嘲笑过。有些人对于别人的嘲笑一笑而过,而有些人对于别人的嘲笑却根根于怀,甚至严重为一种病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男子服刑人员选择怕受嘲笑的有8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12.1%;女子服刑人员选择怕受嘲笑的有4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0.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怕受嘲笑的共有12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13.9%,排在影响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主观因素的最后一位。

三、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即指事件当事人之外的因素,可以是环境的,也可以是历史遗留的下来的,也或是其他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在对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调查中,我们设定了五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时间不足、体育锻炼形式单一、缺乏竞争趣味、缺乏专业的教练、场地,设备不足。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时间不足

时间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资本和财富。监狱服刑人员时间比较特殊,他们的时间被严格安排,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工作、吃饭、睡觉、自由活动等等,一切都在监狱管理人员的监视下进行的。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时间不足的有30人,占男子服刑人员中人数的45.5%;女子服刑人员选择时间不足的有14人,占女子服刑人员的70.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时间不足的有44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51.2%。排在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的首位。

(二)场地,设备不足

场地是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没有场地服刑人员就无法实现体育锻炼,也就达不到体育健身的目的。设备是辅助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工具,有助于服刑人员更好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同时有利于增加服刑人员体育锻炼的效果。

从表2中我们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场地,设备不足的有26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39.4%;女子服刑人员选择场地,设备不足的有12人,占女子服刑人员中人数的60.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场地,设备不足的共有38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44.2%。排在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的第二位。

(三)体育锻炼形式的单一

体育锻炼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体育锻炼目标,围绕一定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按照体育锻炼参与人数多少,可分为个人锻炼,分组锻炼,集体锻炼等;按照人与人接触的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接触的体育锻炼形式(篮球、足球、排球等)和间接接触的体育锻炼形式(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

从表2中我们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体育锻炼形式单一的有24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36.4%;女子服刑人员选择体育锻炼形式单一的有10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50.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体育锻炼形式单一的共有34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39.6%。排在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的第三位。

(四)缺乏竞争趣味性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人类一种竞争欲望极强的动物,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随处都可见竞争。在体育锻炼当中同样如此,假如一个体育锻炼缺乏竞争趣味性,这个体育锻炼就将被人冷落,相对于富有竞争趣味的体育锻炼而言,服刑人员则更加愿意参与具有竞争趣味的体育锻炼。

从表2中我们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竞争趣味性的有12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18.7%;女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竞争趣味性的有7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35.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缺乏竞争趣味性的共有19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2.1%。排在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的第四位。

(五)缺乏专业的教练

大部分人应该还保持以前的思维,认为服刑人员就是去监狱进行劳动改造的,让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已经不错了,难道还要配备专业的教练吗?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监狱的性质已经不再单单是对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了,更多的是对服刑人员心灵的改造。体育也是一门特长,既然服刑人员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何不配备一些专业的教练,一来可以使服刑人员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来也能够让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一下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他们走出社会就业。

从表2中发现,男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专业的教练有9人,占男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13.6%;女子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专业的教练的有5人,占女子服刑人员总人数的25.0%;男女服刑人员选择缺乏专业的教练的共有14人,占男女服刑人员总人数的16.3%。排在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的最后一位。

四、结语

(一)结论

1. 服刑人员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服刑人员的懒惰是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主观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2. 时间不足是影响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客观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3. 场地,设备不足导致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不能更好的参与体育锻炼

4. 江西省监狱服刑人员不能认识到缺乏专业教练对他们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建议

1. 首先应该从理论教育的手段,帮助服刑人员建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服刑人员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应该克服服刑人员的懒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自己没有锻炼意识;第二就是由于工作太累,所以懒惰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监狱应该适当减轻服刑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

2.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监狱已经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已劳动改造为主要手段,更多的是从思想上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监狱应该适当减少服刑人员工作的时间,增加服刑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3. 监狱经费中除了扩建监狱之外,应该适当的为监狱服刑人员添加一些体育锻炼的场地、设备,方便服刑人员参与更多的体育锻炼项目。

4. 专业的体育教练是体育锻炼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是服刑人员能够更好的、科学的进行体育运动,监狱有必要引进一些专业的体育教练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 赵晓哲.华北地区公安警校学生体质状况及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 邢云妹.服刑人员身体锻炼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3)

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Folkins和Sime基于对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观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有助于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进一步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影响。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尤其是与身体自我描述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身体自我描述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看法,也称为“身体自尊”,它和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评价紧密相关。已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描述水平,体育活动量高的人群身体自我描述显著高于活动量低的人群,身体自我描述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激励个体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驱动力。另据研究表明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锻炼态度可作为衡量锻炼行为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锻炼态度与身体自我描述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试图探讨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以期通过培养体育教师良好的锻炼态度来提高体育教师的身心素质。

2 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我区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抽取部分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一共203人,其中中学体育教师67人(男教师46人,女教师21人),小学体育教师136人(男教师86人,女教师50人)。

调查情况表如下表所示:

性别 中学体育教师 小学体育教师 总计

男教师 46 86 132

女教师 21 50 71

总计 67 136 203

2.2研究工具

2.2.1锻炼态度量表:采用毛荣建于2003年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

2.2.2身体自我描述问卷:采用澳大利亚学者Marsh等人在 1994 年编制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根据内容需要,查阅相关书籍、期刊中有关锻炼态度和身体自我描述内容方面的研究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3.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咨询。问卷由被试者独立完成,总共发放问卷210份,获得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6%。

表1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数 回收数 有效数 回收率 有效率

210 203 203 96% 96%

(1)问卷的信度检验:是指对问卷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分析,即对设计的问卷在多次重复使用下得到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的检验。

(2)问卷的效度检验:是指问卷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分析,即对设计问卷的测量结果反映它所应该反映的客观事实的程度的检验。

2.3.3 回归分析法:以本论文涉及的锻炼态度8因子为自变量,以身体自我描述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2.3.4数据统计法:通过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支持本论文的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师锻炼态度特点

锻炼态度: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所特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3.1.1体育教师锻炼态度与行为的相关性

为了能较清楚界定锻炼行为,本研究主要根据我国学者对体育人口的界定而划分,即判定体育锻炼习惯的标准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1)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低于3次;2)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0min;3)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本次调查样本中,属于锻炼者67人,非锻炼者136人。

表 2 体育教师不同锻炼行为的锻炼态度测试结果( x ±s)分析

由表2可见,有无锻炼行为者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锻炼者高于非锻炼者;而在主观标准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出锻炼者均分高于非锻炼者。

3.2 体育教师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

3.2.1体育教师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影响的相关系数

表3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影响的相关系数

1)P

由于自变量各因素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考察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所以根据测试结果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计算出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影响的各项相关系数,结果见表5,由得出的各项相关系数表明这些数据适合做逐步回归分析。

3.2.2体育教师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锻炼态度8因 子为自变量,以身体自我描述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先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统计意义。说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直接作用,而其他因子有间接作用。再以其他7因子为自变量,以行为习惯为因变量,进行第2次逐步回归分析。情感体验、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进入回归方程。再以其他7因子为自变量,以情感体验为因变量,进行第3次逐步回归分析。行为习惯、目标态度、主观标准、行为意向和行为认知进入回归方程。再以其他7因子为自变量,以行为控制为因变量,进行第4次逐步回归分析。行为态度、行为习惯和目标态度进入回归方程。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直接效应,而学业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和行为认知对身体自我描述有间接效应。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体育教师体育锻炼态度=0.356×行为习惯+0.276×情感体验+0.105×行为控制。

3.3分析

3.3.1从锻炼行为结果来看,体育教师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锻炼者明显高于非锻炼者。而在主观标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他评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逐步消弱,只有发自内心的需求才会促使个体有现实的持续行为,但锻炼者的均分略高于非锻炼者,这与 Weinberg和Buckworth提出的社会支持与锻炼行为存在正相关的观点相一致。

3.3.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直接效应,而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和行为认知对身体自我描述有间接效应。逐步回归分析的结论支持了本次研究的假设,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虽在已有的研究中尚无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研究,但谢龙等研究认为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锻炼行为有直接影响,而刘桂芳研究认为锻炼行为与身体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相关。本研究结论从侧面与他们的研究结论一致。

3.3.3从锻炼行为结果来看,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锻炼者高于非锻炼者;在主观标准上,差异不显著。从性别差异结果来看,男教师与女教师在行为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主观控制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直接效应,行为意向、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和行为认知对身体自我描述有间接效应。

4 结论

从锻炼行为结果来看,表现为锻炼者高于非锻炼者。在主观标准上,差异不显著。从性别差异结果来看,表现为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和主观控制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直接效应,行为意向、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和行为认知对身体自我描述有间接效应。

参考文献

[1]邱达明,殷晓旺.年龄和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关系的调节功能[J].体育学刊,2009,16(1):35-38

[2]Landers D M, Arent S M.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G]//Singer R M, Hansenblas H A, Janelle C M.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Inc,2001: 740-760.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4)

1引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终身运动是指一个人终身地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终身运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为终身运动提供了实践的环境,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是终身运动的基础。中小学是接触学校体育的最早时期,也可以说是接触体育的最早时期,为终生体育服务提供最好的环境,是终身运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运动观念,激发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终生体育要从小抓起,从中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抓起,培养中小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2学校体育是终身运动的基础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学校合理地利用时间,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以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终身运动的年龄范围看,它包括婴幼儿体育、学龄前儿童体育、学龄儿童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等。学校体育的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人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以科学的体育运动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此外,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提高了实践环境,是人终身运动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运动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运动锻炼的受益者,在终身运动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运动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兴趣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

3转变观念,树立终身运动观念

体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运动教育意识,努力思想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发挥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要因材施教,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正确观念。体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变成了单纯的身体锻炼。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品德、兴趣、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即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身体锻炼与发展个人品德、兴趣,把个人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赋予我们体育教学新的注解。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因为无论是教师的讲解、示范,还是组织教学,都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那么,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己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兴趣和体育能力重要的目标。体育锻炼贵在有恒,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的,提高锻炼自觉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所以,要转变体育观念,使学生有正确的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树立终生体育观。

4体育要激发中小学生兴趣、爱好

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中小学生体育是终身运动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不生自主学习和终身运动锻炼的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动机培养的起点,它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学体育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坚持终身的体育锻炼,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强调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的习惯,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使其主动积极地走向终身运动。(这里提到小学体育教育,那么中学体育教育呢?)

5加强对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目的不仅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更为了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在校期间接受系统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终身运动观的形成。课堂教学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运动,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和怎样锻炼,克服盲目性,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懂得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和事业的辩证关系,懂得怎样遵循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以及根据年龄、性别、体育锻炼基础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掌握必要的科学锻炼理论和方法,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量。遵循全面、经常、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有效增强体质,提高运动兴趣、能力和水平。以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可灵活地运用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及技能指导自己坚持锻炼。

6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从“要我锻炼”到“我要锻炼”的转变,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终身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学习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培养兴趣、爱好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多种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制定锻炼身体处方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逐步培养能力,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提高了体育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此有助于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

7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首先要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其次要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再次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总之,小学的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运动意识培养的关键,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与探讨终身运动教育观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树立终身运动教育观,才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实施终身运动教育全过程中的基础阶段。终身运动不仅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学校体育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由此,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已成为终身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体育锻炼贵在有恒,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的,提高锻炼积极和自觉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样这里也存在的问题是,只提到小学体育。既然你题目是中小学生,那也就是包括小学体育和中学体育,所以是否考虑改题目,只写小学体育还是修改文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孟文砚段保密:英国学校体育见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总第165期,2007年7月1日。

[2]胡建东:高中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总第168期,2007年10月1日。

[3]李克荣徐卫华程晓燕:体育课程资源研究浅析,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总第170期,2007年12月1日。

[4]何琼:体育教研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总第172期,2008年2月1日。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5)

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部分女性提早进入围绝经期,由此形成一个值得医学界关注的社会问题\[1\]。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及性机能障碍等生理疾患,而且能够降低焦虑水平、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进行规律体育锻炼对于女性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时期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对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因素进行测量分析,为促进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6月~2010年12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下属两个社区卫生站所辖围绝经期女性1413人,纳入标准 :①年龄40~60岁。其中40~45岁351例,46~50岁392例,51~55岁365 例,56~60岁305例,平均(46.57±3.52)岁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329例 ,高中713例 ,大专及以上371例;已绝经482 名,未绝经931名。②未绝经者近六个月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等症状。③有读写能力 ,能独立完成问卷 ,精神健康,自愿参加此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视、听力障碍, 严重下肢疾患和心肺疾患,不能理解内容者。

1.2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社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由经专业培训调查人员对既定人群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月收入等;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包括参加锻炼的次数、强度及时间、锻炼的目的、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原因、认识锻炼的必要性等,并对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1.3统计法

全部资料经收集和整理后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按系统分类统计各种异常检查结果,用SPSS10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

2.1.1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本次调查两个社区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居民1413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471人,占总人数的33.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定义为:每周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3次或以上,每次持续至少30分钟。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 ,13.2%从不参与锻炼运动。

2.1.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围绝经期女性中,有59.4 %的女性表示自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维护健康,48.5%的女性是为了增加社会交往,35.6%的女性认为锻炼保持身材健美从而提高自信,10.7%的女性认为锻炼可以调节精神,提高适应能力。

2.1.3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本次调查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围绝经期女性有45.7%认为工作压力大和家务繁多,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其他客观原因依次排序如下:缺乏专业教练指导(21.4%)、缺乏锻炼场地及设施(17.7%)、缺乏锻炼相关知识(12.3%)、经济条件不允许(2.9%)。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中57.9%认为锻炼没必要,19.1%不喜欢运动锻炼,17.1%认为自己不适合锻炼。

2.2体育锻炼经常参与率人群特征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围绝经期女性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群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不理想,能进行规律锻炼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3.3%,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占总人数的53.5%,13.2%围绝经期女性从不参与锻炼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围绝经期女性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压力,家庭事务繁多、工作压力大是绝大部分围绝经期女性运动不足的客观原因。导致运动不足的主观原因主要是缺乏参与锻炼的动机 ,认为锻炼对健康状况不会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认识到规律锻炼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科学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利于缓解压力和保持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心理健康,认识的改变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从而产生进行规律锻炼的主观愿望,激发参与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锻炼行为把增强体质维护健康作为体育锻炼活动的首要目的。其次是增加社会交往及保持身材健美,可见参与规律锻炼围绝经期女性对锻炼身体的目标认知已经比较明确。医护人员应帮助女性提高规律锻炼健身意识,尤其使其认识到健康是高效率工作的保障,是高质量生活的前提,对改善人的生理机能、心理活动、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更多的围绝经期女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经常性的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围绝经期女性规律锻炼经常参与率。

在调查者中,56~60岁年龄段锻炼行为较其他年龄段增高显著,可能因为56~60岁年龄段的女性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更需要与朋友沟通 ,她们对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运动显示出更大的热情,也更加注重锻炼的社会交往功能,愿意以锻炼身体为途径,增加人际交往范围,互相沟通交流 ,使情绪得到有效宣泄,维护心理平衡的同时在锻炼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满足一种成就感。教育程度高者体育锻炼动机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更懂得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身体的意义,自我保健意识强,她们一般具有较好的职业,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更愿意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来。

有研究表明\[3\]运动锻炼能缓解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紧张、焦虑等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睡眠,产生积极心理效应,激发积极生理应答及社会适应力,以达到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指导女性根据自身的能力尽早选择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锻炼方式,每天适当参加有效锻炼,适当维持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围绝经期症状\[4\],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围绝经期女性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妫.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02-704.

\[2\]Penedo.Frank J.Dahn,et al.Exercise and well-being:a review of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Behavioural Medicine.2005,18(2):189-193.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1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目的、内容和方法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笔者在农村初级中学任教体育多年,以下是笔者对培养农村初中生自我锻炼能力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一些看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学生的体育成绩总是不尽人意。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一些体育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授课计划,只注重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和动作示范,而分组练习和个人练习指导不力,对课堂锻炼不够重视,忽略了学生自身锻炼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认识有偏差,认为体育课无关重要,导致很多学生轻视体育课,忽视了体育中的自我锻炼。课外的时间学生几乎用在其他学科上,而少数喜欢体育的学生,本想好好进行锻炼却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因此,自我锻炼的热情就慢慢消失了。体育课成了玩耍的课堂,学生体育成绩不好也是可想而知的。

鉴于上述问题和原因,我们要想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就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加强体育重要性教育,明确锻炼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体育课对学生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思想,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第一,体育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一样,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第二,体育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要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没有体育课的熏陶培养是不可能的。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是要把社会和学校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在的锻炼兴趣,把他们自我锻炼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激发是培养的前提,而培养又能进一步加强已有的兴趣。很多教育措施往往兼有激发和培养的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然而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激发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

2. 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把一般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情感和志趣,使兴趣发挥有效的作用。

3.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组织形式与手段,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4.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对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四、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自觉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1. 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进行教学。农村学校周围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树木、碧绿的草地等,都是农村中学的地理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地理条件,使学生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又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

2. 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教学服务,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土制器材既能弥补器材不全和数量不足的缺陷,又能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这种做法既简易可行,又经济实惠。

3.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自我锻炼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应把常规教学和自我锻炼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结合知识、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体育知识与技术,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结合练习的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控能力。体育课上的练习和组织方法,既要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独立锻炼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发展身体素质。

再次,结合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一是要求学生熟悉、尊重课堂教学常规,在形成自觉遵守常规的前提下,做到自我管理。二是在自觉遵守常规的前提下选择时机,让学生作出自我计划和安排锻炼。三是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锻炼(下转第67页)(上接第61页)效果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五、大胆创新,注重学生自我能力锻炼的方法

要真正地培养好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最捷径、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敢于“放”和善于“放”。所谓“放”,就是把平时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内容放手给学生自己来完成。

1. 要敢于“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7)

关键词:锻炼;锻炼动机;锻炼坚持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3-008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t he Motivation and Sticking Exercise

CHU Yuede,JIN Wenhao,WANG Yingch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sexual disparity in college stu dents'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exercise motivatio n and exercise sticking by questionnaire. Conclusion: 1) College students' healt h motivation is the strongest, Enjoyment and competence are stronger, social and appearance are the weakest; 2)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njoyment and competence motivation; 3)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enjoyment, competence, health and sticking exerci s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social, appearance and stickin g exercise.

Key words: exercise; exercise motivation; sticking exercise

大众健身是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之一[1],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领域的心 理学研究逐渐增多。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丰富,而锻炼动机就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2-5]。锻炼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它直接决定参与体 育锻炼的目的、强度、频率和效果[4]。

对锻炼动机问题的较系统研究可以追溯到1968年,盖拉尔德•肯雍首先提出了一个解释身体 活动原因的理论模型[6],之后Becker等1977年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型(HBM)。自我 决定理论是Deci和Ryan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7],它是一种内部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人 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因为锻炼意向中包含着很强的自我投入和主 动参与的情感成分[8]。

已有研究表明,锻炼动机具有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社会文化差异。总的来说,男性锻炼 动机强度高于女性。综观国内外的锻炼动机研究,结果存在很多的不一致。多项研究[ 9,10]指出,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研究水平较低和自变量太广泛、差异源 太多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除了存在性别差异,是否还有其它差异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有什么关系。如果能够研究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异同,并 且得出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够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提供理论知识 ,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锻炼效益。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1) 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 社交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强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两者在健 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 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呈正相关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南地区两高校的321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125名,女大学生196名,年龄为17~25岁 ,平均年龄为20.8岁,标准差为1.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Frederick 和Ryan[11]修订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量表。该量表共有30个题 目,包括5类动机,即乐趣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觉得它有趣、好玩、刺激,可 以使自己感到快乐)、能力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希望获得新的技能和对自己能 力的提高 )、外貌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健康动机(指参 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获得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和社交动机(指参加 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

量表采用Likert 7级量度,从“没有这种动机和想法”到“这种动机非常强烈”。 陈善平 等(2006)[12]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 度和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922,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10~0.910之间。

本研究对该量表做了内部一致性的检验,结果如下: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值分 别为0.921、0.859、0.826、0.782、0.764和0.773,都超过了Nunnally[13]认为 的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值0.70。

在量表施测的同时,本研究还同时测量了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 间和锻炼持续时间。

1.2.2 研究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451份,回收399份,回收率88.5%,剔除极端数据和空 白问卷等无效问卷 78份,最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是321份。

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 的锻炼动机顺序从高到低依次 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男、女大 学生在健康动机(F(1,320)=2.08,p>0.05)、社交动机(F(1,320)= 0.80,p>0.05)和外貌动机(F(1,320)=0.09,p>0.05)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 乐趣动机(F(1,320)=5.10,p

2.2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锻炼坚持性是指个体长期坚持锻炼的时间,即个体连续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的持续时间。 本研究计算了锻炼动机和锻炼坚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显著相关,外貌动机 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

2.3 讨论从表1的结果看,本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14,15]。锻炼动机的排序 依次为健 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是 以健康动机为第一位的。

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和舆论的宣传,无论男、女大学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够 促进健康的功能,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在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上表现出男大学生的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动机强度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男大 学生更能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乐趣,更能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想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 己、证明自己,喜欢与其他人比较。而女大学生将锻炼的目标定向于锻炼的效果,很少去体 验锻炼的乐趣,而且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女性文静,不张扬,从而影响到她们的能 力动机。童建民等[16]认为,大学男生对于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竞争欲望的满足程度 都显著高 于大学女生。男生比较注重体育锻炼中对异性的吸引,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己的特长,体育 场地周围异性的观看可以强化男生进行锻炼的愿望,而女生对于异性是否观看的关注程度不 如男生,不像男生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的强大和力量[15]。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大学 男生的乐 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强于女生。按照本研究的定义,外貌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 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社交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 。可能只有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而能够坚持长期锻 炼的大学生没有多少,所以大学生的外貌动机不强,大学生结交朋友更多地可能在饭局、舞 会、网络上,较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交功能,导致他们的社交动机不强。

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持续时间相关显著,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 锻炼时间相关不显著。这暗示我们,大学生的锻炼时间与追求身体健康、追求乐趣和展示自 身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傅遐龄等[17]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型适中的 女大学生 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多认为自己属于健康人群,眼下还不需要通过体育锻炼 来维持自己的体型。身体比例匀称、苗条的女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保持和改善自己 形体的动机最弱。大学生们为了维持朋友关系或结交朋友更可能愿意在饭桌上而不是在体育 锻炼中。因此,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但从相关系数也 可以看出,三种动机与坚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这暗示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锻炼 坚持性,仅仅提高动机是不够的。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证实了研究假设,即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 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两者在健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男大学生的社交动机显著强 于女大学生的社交动机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显著强于男大学生的外貌动机的假设没有得到 验证。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成正相关关系这一假设也得到部分验证。

3 结 论

1) 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次之,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

2) 男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 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3)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 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05,11-13.

[2] 李薇.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 115-117.

[3] 解缤,郭秦岭,王长生.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体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6,29(3):327-329.

[4] 李佑发,魏高峡,陆亨伯.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宁 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14-18.

[5] 王长生,王智.21世纪初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发展格局及趋向的思考――第 七 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研究现状剖析[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3,20(4):110-114.

[6] 毛志雄,张力为.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2):35.

[7]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发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 ,2003,26(6):1115-1116.

[8] 龚高昌,孙宁.体育锻炼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54-58.

[9]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62-64.

[10] 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3):42-47.

[11] Ryan R M,Frederick C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ercise Adherence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 psychology,1997,28(4):335-354.

[12]陈善平,阎振龙,谭宏彦.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MPAM-R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6,42(2):52-54.

[13]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M].New York: McGraw Hill.

[14] 朱菊芳,张天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2,16(2):57-76,34.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8)

1 研究目的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社会及经济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生命质量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是指个体生理、心理能力、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条件各方面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大学生是正常成年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物质环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发展和健康进步的方向。研究大学生的锻炼现状和生命质量,为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对贯彻落实《全民计划纲要》和《高等学校体育指导纲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调查了湖北工程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14人,其中男生116人,女生98人。平均年龄20.6岁。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1)采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研究生命质量的普适性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2)体育锻炼现状和性别的调查。

调查研究用问卷当场发放和回收,发放21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问卷回答以涂卡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

2.2.2 数理统计法

应用Access对涂点读码所得全部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参照体育人口的标准对207名大学生进行分类。其中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为经常锻炼;每周至少有1-2次30分钟以上的锻炼为偶尔锻炼;不能保证每周参加一次锻炼为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以上均为大学体育课以外的体育锻炼。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被调查的207名大学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81人,占39%;偶尔锻炼的有107人,占52%;基本不参加锻炼的有19人,占9%,即在校大学生中偶尔锻炼的大学生最多,经常锻炼的大学生次之,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生人数最少。

同时,大学男生中经常锻炼的人数明显多于经常锻炼的大学女生;而基本不锻炼的女生人数明显多于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男生。主要原因是:一般情况下,男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总体上都比女生积极主动。同时大多数女生对于频繁的、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中的对抗和脏累持否定态度。

3.2 大学生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

WHOQOL-BREF量表中,有两个独立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4个方面的题目,即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的问题。207名大学生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见表2。

表2显示:经t检验得知,大学生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中同一锻炼现状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即经常锻炼、偶尔锻炼和基本不锻炼这三种不同锻炼现状分别在大学男生和大学女生总的健康与生命质量上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参加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同一锻炼现状的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有相似的认同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是一致的,因此大学男生和大学女生对自身总的生命质量的评价在不同锻炼现状上不存在差异。

3.3 不同锻炼现状大学生WHOQOL-BREF

WHOQOL-BREF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不同领域,为了突出不同锻炼现状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就经常锻炼和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生在WHOQOL-BREF的四个领域进行比较。不同锻炼现状大学生生命质量见表3。

表3表明:三种不同锻炼现状的大学生中,经常锻炼和基本不锻炼两种不同锻炼现状上,大学生在WHOQOL-BREF四个领域的得分,除了环境领域不存在差异(P>0.05),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反映大学生生存条件如社会安全保障、住房环境、经济来源、交通条件等物质生活条件这些客观指标,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但处于相同的文化、大学校园环境中,经常锻炼和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生对于自身生命质量的环境领域的主观评价是一致的,因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体育锻炼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尤其会提高神经、内分泌和代谢机能。长期从事体育锻炼使得参与者的身心活动处于适度的应激水平,这种应激对于参与者的生理状态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对于任何一种体育锻炼,每个个体都有参与的资格,不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参与体育锻炼者志趣相投、和谐并能自由发展友谊,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提高社交和互助能力。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身份是平等的,进行体育锻炼时彼此尊重,对所遵从的标准即游戏规则有一致的意见,此种条件下,大学生会主动接受同伴的评价以提高自己,所以参与体育锻炼使得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信心、控制感,更大自我满足感,并且通过体育锻炼,大学生的个性、自我意识、群体约束、主体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得以形成和发展,进而完善和健全个体的人格,因此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会较少有这种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方面积极的体验,也说明了经常锻炼大学生和基本不锻炼大学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主观评价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校大学生中偶尔锻炼的大学生最多,经常锻炼的大学生次之,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生人数最少。

2)大学生总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中同一锻炼现状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差异。

3)大学生在经常锻炼和基本不锻炼两种不同锻炼现状上,WHO QOL-BREF四个领域的得分,除了环境领域不存在差异。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生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4.2 建议

1)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多的参加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锻炼,长期坚持此类体育锻炼才可以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2)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局限于一所大学,所得数据难免存在缺陷,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55-04

学生的身体健康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针对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形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同期,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找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根本原因,合理整合学校体育资源,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怕苦怕累思想,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找到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办法,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所面临的紧迫和重大的课题。

专家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运动参与不够,学生普遍缺乏积极的运动体验,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所以较少参与锻炼。而造成学生运动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自身缺乏运动的主动性,二是学校缺乏督促学生运动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三是学校缺少融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有效锻炼设备。尽管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文件中都提出加强开展学生体育工作,但如何开展却没有太多具体措施,客观上形成了对于学生锻炼有口号但无内容、有要求无措施,课外活动要求学生经常锻炼却难以考勤的局面,使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寻求适合学生的强制性锻炼机制与主动锻炼引导教育相结合办法是开展学校体育锻炼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出路。使用学校“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可通过对学生锻炼“量”的要求,达到学生参与“质”的提高。

随机选取中国海洋大学上体育课的各年级学生共10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人。实验组要求学生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底(1学期),每周必须参加“长廊”锻炼3次以上,并通过“长廊”配套的电脑管理系统进行监督;对照组不要求“长廊”锻炼。学期结束时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体育锻炼态度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75份,回收率为97.5%,回收有效问卷952份,回收有效率为95.2%。测试中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名男女生4周后进行重测,平均相关系数为0.88。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功能

在我校设计并建成了“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简称“长廊”)1处,该“长廊”是宽5m、长约150m的封闭式通道,内设4道,其中男子2道、女子2道,内有10种锻炼项目组合(详见表1),两端设有电子管理装置。学生锻炼时从单向入口(刷卡)进入,完成各项目锻炼后,由出口(刷卡)结束。系统通过使用智能卡出入刷卡可自动记录学生锻炼的次数、时间等,并可通过设置于出口的显示屏显示本人本次锻炼所用时间、累计锻炼次数、最好成绩等信息,并可通过系统的管理分析软件对全校各院系学生锻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学校对各院系学生锻炼情况的考核。

2 坚持“长廊”锻炼对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

坚持通过“长廊”进行锻炼,对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可见表2。

根据态度一行为关系理论可知,体育锻炼态度会影响人的锻炼行为。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又影响行为,而且行为又受行为习惯、行为态度和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人手来改变和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以达到促进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坚持参加“长廊”锻炼,把众多没有健身习惯的学生以半强制性的要求引入体育锻炼者的队伍,强制其每星期不少于3次来到运动场上进行锻炼,并通过“长廊”这种集趣味性、科学性、健身性于一体的组合体育设施进行科学锻炼,使学生在参加“长廊”锻炼的同时形成运动的习惯、体验运动的快乐,最终改善体育锻炼的态度。

对照组男女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比较:“行为态度”“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和“总分”P>0.05,差异无显著性;“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P<0.05,差异有显著性;“行为认知”“行为控制感”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实验组男女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比较:“行为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p>0.05,差异无显著性;“行为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p<0.05,差异有显著性;“目标态度”“总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1)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自己参与锻炼的肯定、否定或中性的评价(满分为40分),行为态度的得分越高,对进行锻炼的行动评价越高。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在此方面得分都不高,对自身进行锻炼程度的评价不够积极。男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女生在锻炼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生之间在“长廊”锻炼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男女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出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男大学生引起,坚持“长廊”锻炼对男大学生行为态度有较大的影响,对女生影响较小。

2)目标态度。是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评价,指个体在不同的概括水平上对锻炼的肯定、否定或中性的评价(满分为60分)。此指标得分整体较高,得分率是各指标中最高的,这表明大学生不论是否经常锻炼,普遍都对锻炼有积极的评价。调查显示:男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女生两组之间无差异,“长廊”锻炼对女生目标态度无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男女生之间均表现出差异,男生不参加“长廊”锻炼得分小于女生,而参加“长廊”锻炼得分超过女生,“长廊”锻炼可显著增强男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

3)行为认知。是指个体对参与锻炼导致某种结果的确定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的评价(满分为35分),得分越高,对锻炼导致某种结果的认知越正确。男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女生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同时,对照组男女生之间有较大差异(男生低),而实验组无差异,这种变化可能是由

于男生的改变引起,“长廊”锻炼对男大学生的行为认知有较大的影响,对女生影响较小。

4)行为习惯。是指锻炼活动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满分为50分)。调查显示,实验组男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长廊”锻炼能有效改善男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锻炼习惯的养成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男生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女生,可见不论是否参加“长廊”锻炼,男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始终都优于女生。

5)行为意向。是指个体是否有参与锻炼的打算,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去参与锻炼,计划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满分为40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大学生行为意向无差异,而女生有明显差异,男女生之间也都存在差异,男生得分始终高于女生。这显示,男生的锻炼行为意向始终高于女生,“长廊”锻炼对男生的行为意向无太大影响;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行为意向偏低,虽然她们对体育锻炼价值认知程度较高,但在行动上却大相径庭,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长廊”的锻炼对女生参与锻炼的意向有促进作用。

6)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参与锻炼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或想到时所激发的情感,得分越高说明对锻炼的情盛体验越深刻越丰富(满分为50分)。调查显示,实验组的男、女大学生情感体验都高于对照组,“长廊”锻炼对加强学生的锻炼情感体验有积极作用,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无论锻炼与否都无差异,这反映出男女大学生锻炼的情感体验相同。

体育锻炼自我总结篇(10)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是体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近年,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大,清晰地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更成了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许多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效益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影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因素,以期为今后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以及为维护与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参考。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些研究较一致地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近年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结果。

李娜(2001)采用筛选了抑郁倾向高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兴趣小组为活动方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群体运动兴趣小组,有利于改善抑郁状况和情绪稳定性个性特征[1]。张兰君等(2002)对有强迫症状的大学生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运动处方干预6周后其强迫症状、情绪稳定性均显著改善[2]。曹国民等(2002)让实验组大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后,发现其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个分量表及消极情绪纷乱总分上均与对照组组有显著差异,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效益[3]。袁玉涛等(2004)的研究指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有9%的人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在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这一比例则为28%[4]。张勇等(2006)调查发现,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躯体类、情绪类、人际交往类以及神经症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远远多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5]。沈辉(2008)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团体体育锻炼干预活动后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体育锻炼的深入而有所提高[6]。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许多文献已较好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本文仅对此作较简单的总结。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改变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2)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机能;(3)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4)改善认知活动,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5)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健康水平;(6)提升意志力;(7)有助于人格的完善;(8)有助于减缓或治疗心理疾病[7]。

2影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益的主要因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关注了体育锻炼在不同层面上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希望通过总结这些影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益的因素,为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更多参考。

2.1锻炼主体因素

影响体育锻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主体因素有许多,本文仅介绍研究者较为关注的几个因素,包括锻炼者的性别、锻炼兴趣、锻炼态度和坚持性。

2.1.1性别

许多研究表明,性别是影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的一个重要主体因素。如贺亮锋(2007)研究表明,各种运动对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体育锻炼对POMS的各项指标的影响中,男女生在紧张、愤怒、疲劳和自尊上差异显著[8]。朱伟等(2008)研究发现,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好于女生,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9]。这些提示,在利用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要注意性别的差异。

2.1.2锻炼兴趣

锻炼兴趣是影响锻炼心理健康效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潘国斌(2003)探讨了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结果发现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10]。邱新宇等(2006)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不同兴趣组大学生的SCL-90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兴趣高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兴趣低的学生表现出与不锻炼和锻炼无规律学生相似的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11]。这提示提高大学生的锻炼兴趣是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途径。

2.1.3锻炼态度与坚持性

刘萍等(2003)指出,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总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有低的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有中等的显著负相关。体育态度对心理健康总症状、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偏执回归效应显著[12]。邱远(2004)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体育锻炼能比较好地解释说明心理健康的响应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52.15%;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则起主要影响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贡献因素[13]。何仲恺等(2007)通过POMS、SCL-90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考察了大学生锻炼坚持性和运动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证明,运动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及POMS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而坚持性在POMS量表和SCL-90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不喜欢运动且坚持锻炼组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得分更低,而在POMS和SCL-90量表上得分更高[14]。这些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和坚持性也制约着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

2.2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征

2.2.1体育活动类型

竞技运动与娱乐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所不同。邱新宇等(2006)指出,娱乐性、竞争性及类型不确定的三种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他们比较了进行三种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大学生的SCL-90得分发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因子上,锻炼类组得分低于竞技类组[11]。

集体运动与个人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不同影响。如何秋华等(2002)的研究表明,采用课余集体体育锻炼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且效果优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形式[15]。邱新宇等(2006)比较了参加集体锻炼、个人锻炼和混合锻炼三种不同锻炼形式学生的SCL-90得分,发现不同形式组学生的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集体锻炼组与个人锻炼组差异非常显著,集体锻炼组得分明显低于个人锻炼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等因子分值上还好于混合组[11]。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上也有不同表现。如North等(1990)一项关于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和无氧练习均可降低抑郁,但Petruzzello等(1991)却提出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这提示如果希望改善整体的情绪状况,最好采用有氧练习[16]。

哪一种活动类型更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呢?Berger(1988)提出,有氧运动、封闭式运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运动,更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事实是否真的这样呢?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更清晰的回答。

2.2.2运动量

我国学者蒋碧艳等(1997)发现,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更好地心理健康效应[17]。马嵘等(2007)指出,中等运动量对大学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其作用主要集中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上,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作用不明显[18]。朱伟等(2008)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9]。尽管有不同的意见,如范军(2008)认为大运动量对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益[19],但总体上研究者较一致地认为中等运动量有较佳的心理健康效益。

运动量是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三者的函数,许多研究者单独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心理健康效益的影响。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一般常用心率指标和最大吸氧量来衡量。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医学一般规定:运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有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适中的身体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如李林等(1999)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20]。

(2)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者指出,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应为20-30min,60-90min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如方敏等(2005)的研究指出,每次30-90min的锻炼有更佳的心理健康效应[21]。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过长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坚持运动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

(3)运动频率。朱淦芳等(2004)的实验表明,体育运动对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变有密切的联系,每周3次、每次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或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显著[22]。方敏等(2005)的研究表明,每周2次或3-5次、每次30-90min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更明显[21]。宋子良(2008)的研究也表明,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明显,以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最理想[23]。

2.2.3体育活动项目

许多研究探讨了不同体育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效益。李宜南(1999)对不会游泳和健美操的女大学生的测试表明,经过游泳和健美操训练后,学生的反应时、数字记忆广度有了显著提高,经过游泳训练,学生的睡眠效率得到了改善[24]。卢晓文(2004)将通过SCL-90筛选出4组分别表现有抑郁、焦虑、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大学生按照其喜好,分别安排在篮球、乒乓球、武术、健美、围棋5个选项班中进行一系列锻炼。结果表明,五种项目都能改善抑郁症状;健美和围棋和助于缓解焦虑;武术和健美对强迫组的同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篮球和足球能改善人际敏感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25]。贺亮锋(2007)的实验表明,不同运动项目对心境的指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篮球运动对除自尊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排球运动对除紧张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健美操运动对除愤怒以外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意义[8]。方秀宠等(2008)的研究以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的方式为抑郁情绪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结果表明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其中无痛跑步效果最为显著[26]。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有相同之处也有独特之处,因此在利用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中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从而收到更大的效益。

3小结

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让其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同时,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我们要注意这些因素,让体育锻炼在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实验.体育学刊,2001,8(4):32-36.

[2]张兰君,李娜,王颖.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478-479.

[3]曹国民,曹晖.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131-146.

[4]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贾宝民.大学生心理里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69-70.

[5]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56-58.

[6]沈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35-37+17.

[7]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48-52.

[8]贺亮锋.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81-488.

[9]朱伟,李洪强.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3):127-131.

[10]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44-146.

[11]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122-124.

[12]刘萍,王振宏.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5-636.

[13]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37-1641.

[14]何仲恺,钱铭怡,杨寅等.运动态度和锻炼坚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科学,2007,27(6):39-44.

[15]何秋华,刘夫力.课余集体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体育学刊,2002,9(5):59-61.

[16]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7.

[17]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1997,20(3):235-238+287.

[18]马嵘,黄春梅.新疆高师大学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52-55.

[19]范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4-116.

[20]李林,季浏.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体育科技,1999,35(5):25-28.

[21]方敏,孙影.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00-101.

[22]朱淦芳,魏纯镭.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57-59.

[23]宋子良.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48-950.

上一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下一篇: 冬季幼儿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