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8 09:11:12

终身学习计划

终身学习计划篇(1)

1998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信息经济的策略框架》(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formation eoooomy) 。《框架》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对澳大利亚公民要进行适应信息经济时展的理念教育与技能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部长大卫·坎普同时指出:“科学和技术正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适应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澳大利亚公民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the eciucatian network aus-tralia reference c}mussiam)组织相关的效育和培训机构,特别是委员会下设的信息经济工作小组iewg(rnfo}rnation eoanany worming}p),起草并修改完善了《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 aza education and trainingactiom plan four the infoaxration }),并得到了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ielya(ijep-armn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的认可。x.000年3月,教育部支持该行动计划出台作为指导性文件二并同意了基础教育的行动计划“‘在线学习“’( learning in an onlineworld)。职业教育的行动计划’“为信息经济而学习”(fleaable leaning for the inforrnatiari ecorbo-my)和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新更高(the way forward)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是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旨在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以便所有承担教育与培训的部门各自努力达到国家的共同目标。

该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与培训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要求在总的框架下,所有相关行业和部门要做到如下三点:

1.制订规划、采取措施以保证所有公民拥有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生活、工作、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技能;同时确保为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培养大量的信息和通讯(ict)人才。

2.转变行业观念,充分认识信息经济对教育、培训和研究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

3一重新审视商业的运作方式,以保证在国际国内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给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者、研究者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帮助全民适应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2.给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所及图书馆提供价格合理的先进信.息和通讯硬件,并提供长期可靠的技术支持;

3.在网络资源开发、网上信息、网络运行管理方面增进教育与培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4,政府为教育和培训机构制订适应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综合政策;

5.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保证澳大利亚的教育和培训与国际环境接轨。

教育与培训行动总计划涉及五个相关的行动领域:人的素质;硬件保证;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政策保障:网上管理与监控。每个领域同等重要,它规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

行动领域一:人的素质

1.目标:

(1}所有公民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管理者、决策者、领导者能充分认识信息通讯技术在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适应信息经济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2}培养足够数量的拥有信.息通讯技术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通讯及其它行业的需要。

(3}教育与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培训者、研究人员要率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当中。各级管理和决策者们要提高适应新形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硬件供货商和维护者同样要迅速掌握先进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2优先措施:

(1)在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所有课程中开设“信息通讯技术ici"’综合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扩大教育与企业的合作;

(2)检查、监控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现有人员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

(3}鼓励专业发展的措施,不断推出新的模式,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工作者能熟练地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学习过程之中;

(4}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研究有效的专业发展,鼓励研究运用现代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行动领域二:硬件保证

1.目标

所有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硬件提供者必须提供低价格、高质量的先进信息通讯技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大容量的网络设备,以支持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澳大利亚达到世界级的研究和培训地位;鼓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竞争,同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竞争的机会。

2.优先措施

为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价格合理、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带宽支持在线学习、教学和科研。教育和培训机构要:

(1}监控本系统带宽的供应和需求,包括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比较;

(2)监督资金和立法到位,以保证硬件供货商在国际竟争中以合理的价格经销带宽;

(3)及时提供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最新信息,以保证硬件投入的最佳配置;

(4}调查适应未来发展的带宽的最低要求,以及未来教育和培训机构硬件配置和数量的标准:

(5)调查研究资金投入和硬件维护的方式,探讨教育培训机构、信息通讯行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为硬件和带宽建设创造新的模式。

行动领域三: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

1.目标

(1}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机构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提供网上资源和服务以支持新的学习、教学与研究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及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与管理。

(2)澳大利亚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建立强大的网上教育和培训服务系统,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宣传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利用网上信息出口创汇。

2,优先措施

在网上资源建设和眼务方面,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其它行业的合作。教育和培训机构应该:

(1)通过项目资助、联合开发和其它方式推动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建设;

(2}保证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质量,包括技术标准、信.息管理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

(3)建设澳大利亚教育网(edna on-line ),作为澳大利亚教育培训资源和服务的公共网关;

{4}调查企业战略的发展,预测澳大利亚网上资源建设的发展潜力,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注册用户,制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措施;

(5)鼓励网上资源的创新发展研究和网上资源与教育学关系的研究。

行动领域四:政策保障

1.目标

澳联邦、州和区域政府出台统一政策,认可教育和培训机构在澳大利亚向信.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2.优先措施

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制定跨区域的政策,由联邦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mceetya)认可。并继续支持教育和培训系统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唯一全国性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的工作。

行动领域五:网上管理与监控

1.目标

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和监控规定,诸如知识产权、通讯、网上资源、域名、电子交易及数据保护等,以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这些管理规定将对教育和培训行业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教与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2.优先措施

(1)制定和执行在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合法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计划;

(2)制定和实施未来通讯战略,以提醒教育和培训工作者注意当前和今后将要出现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使用的管理问题;

(3)确立与政府管理规定中相关领域的特殊地位,如版权和通讯;

(4)通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 erc)继续研究网上管理的若干问题。

在国家总的行动计划指导下,澳大利亚各州根据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如昆士兰州就出台了《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草案)。《草案》明确指出: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同时,信息技术在学校的管理中应发挥重大的作用。州教育权威机构并承诺:

1‘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学习;

2‘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教学与科研;

3.提供计算机网络系统供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交流,并获取广泛的信息资源;

终身学习计划篇(2)

个人学习账户被认为是促进民众习得知识、提高技能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英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使英国本国国民第一次以利益机制计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它帮助国民通过专门的学习账户资金购买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投资。

一、 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起源与目的

1. 起源

个人学习账户的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的劳工宣言中提出的。1998年2月,英国主管教育与就业的国务大臣戴维・布朗克在向国会提交的《学习时代》报告中再次提出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同时提出的还有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和地区合作等新举措。戴维认为应对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需要英国国民保持创造性和进取心,这样才能保证英国劳动力市场的高素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实施目的

个人学习账户最根本的实施目的是给每一个有继续学习愿望的国民提供资助。其长远目标是利用这100万个账户中的一定比例支持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学历较低的人群,为没有资格证书的人群或者从事的职业技术要求很低的人群提供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实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四个具体目的为:一是为国民塑造更好的工作能力,保持国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让国民参与社会中来,实现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三是提高国民在终身学习上的参与度和成就感,推动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的发展;四是让学习者更关注与期待自己的学习效率,促使民众不断地对继续学习进行投入。

二、 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内容

1. 适用对象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资助对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想要重返职场的女性、学校后勤人员、30岁以下资历较弱的青年、少数民族和个体经营人员等社会成员。年满19岁的英国公民都可以申请开设个人学习账户,未满19岁的公民可以先进行登记作为备案,满19周岁之后才可以正式注册开通个人学习账户。在英国居住和工作的欧盟其他国家的公民,包括他们的配偶、子女只要符合在英国工作满五年的资格条件就可以享受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资助。

2. 资金来源

个人学习账户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政府投资基金、个人投资基金和雇主投资基金。个人学习账户以这种利益机制计划和管理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1)政府投资。培训和企业委员会(Training and enterprise committee)为100万个个人学习账户投资1.5亿英镑,英国政府使用这些初始资金为每个账户提供公共资助。第一年,计划初期启动的100万个个人学习账户可以获得150英镑的辅助资金。从第二年开始,当用户一年的总学费达到500英镑时,部分课程的学费可减免20%,每年最高辅助金额为100英镑。对一些特定课程,比如文字类(识字、表达能力)与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最多可减免80%的学费,每年辅助金额为200英镑。

(2)个人投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求人们为自己的继续学习进行储蓄和贷款,由学习者自己计划和管理自身的学习进程。人们需要先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个人学习账户,然后选择一次性存款或者选择长期的定期存款为自己的继续学习投资。

(3)雇主投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求雇主为员工的个人学习账户提供资助,雇主在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资助,可将其提列为员工训练费用,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员工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基本技能。

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一个个人学习账户的激励措施,激励个人和雇主为终身学习进行投资。

3. 具体实施内容

符合资格的社会成员需要先到个人学习账户中心(the learning account center)申请注册,申请通过后会得到一张个人学习账户卡,用户可以通过这样一张类似金融智能卡的卡片支付学习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为了学习而聘请的保姆费用等。对于前100万个成功申请个人学习账户的用户,只要预先在个人学习账户中存入25英镑,政府就会相应地拨付150英镑的奖励金存入其账户,共同作为学习基金。

4. 执行机构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主管单位是英国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教育技能部将个人学习计划承包给一家名叫Capita的公司,由该公司负责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Capita公司对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进行统筹协调,然后将计划再分别转包给各地方符合资格的培训或学习机构。

三、 个人学习账户的评价

1. 个人学习账户的实施效果

英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推行,体现了学习费用由个人、雇主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学习账户的建立,不但调动了社会成员投资终身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公共教育经费的利用率,为全英国国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据英国教育技能部于2001年委托研究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实施对失业人员和重返职场的女性学习者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对于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习者的帮助作用不是很明显。个人学习账户备受民众肯定的两个优点是受益群体的广泛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个人学习账户充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的特性也受到了民众推崇。

2. 个人学习账户的主要问题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被迫终止的原因不是因为计划本身的革新性,而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主要有:

(1) 个人学习计划推行速度过快并且缺少完整的规划。该计划从设计到实施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其中两年是用来制订计划的发展建议。在计划的发展建议中,提到了该计划作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应将出台和实施的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这将不利于公众和潜在供应商接受该计划。

(2) 个人学习计划缺少应对风险的措施。该计划在实施之前没有运用商业模式去评估运行的成本和收益,在与机构和个人签署的合同中也没有注明相关安全需求。这一环节的疏忽是因为学习账户中个人业务所涉及的金额不多,所以教育技能部在项目实施开始时认为计划舞弊的风险不大。

(3)私营-公共伙伴关系处理不得当。教育技能部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承包给Capital公司,并单方面认为与该公司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但是,教育技能部与Capital公司之间远没有达到合作的高度。Capita公司只是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一个具体执行机构,教育技能部并没有让它加入项目委员会,该公司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不能从宏观上调控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由于缺少审核机制,Capital公司在选择转包个人学习计划的地方培训机构时,让一些信用不良的机构混杂其中,加速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终止。

(4)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过程缺少监控机制。由于个人学习计划的创新性,教育发展部本应加强对Capital公司提供数据的监控,并重视日益增长的开户需求。作为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执行机构,Capital公司没有不定期地审核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也没有定期检查学习账户持有者的信用水平。因为项目没有提出异常报告,所以教育技能部对计划实施的有关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13家承包机构的账户注册人数超过10000个,有20家机构领取的补助经费超过150万英镑等信息。

3.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评价与发展建议

2002年4月英国政府委托SQW(Segal Quince Wicksteed Limited )及NOP World 两家咨询机构给出了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咨询报告。据该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000个学习账户用户中,有80%的人认为此类的学习计划有效地鼓励了他们在继续学习中投入。尽管该计划存在一些弊端,但评价机构还是认为个人学习账户计划存在许多可取之处,应该总结并汲取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并出台修正后的新计划。参与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31家权威机构认为政府应该继续推行类似的学习计划,建议新计划应更专注于提高学习者的能力,而不应过于强调学习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该报告还指出,对于新的个人学习账户计划,应该考虑对所有行业领域开放,并且增加质量控制措施,对学习者学习完成率与学习效果进行追踪调查,将学习者的建议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中。并且及时向账户持有者提供有关信息,例如培训机构的社会公信度,课程内容与学习建议等。最后还提到新计划应优先资助已经开始的学习和培训课程,采取学习者在完成培训课程之后,再领取补助等防弊措施。

经过一系列检讨修正,英国政府白皮书《继续教育:提升技能,提高生活机遇》(2006年)中宣布新的成人学习账户计划于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该计划运营时间为两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英国政府再次修订了此类学习计划,开始推行学习者技能账户计划并运行至今。

四、个人学习账户的经验与启示

个人学习账户计划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学习者、雇主、政府对继续学习投资的政策,对英国终身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除英国之外,许多国家也执行此类学习账户制度,比如加拿大、美国、瑞典、荷兰、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把此类学习制度作为一种提高国民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个人学习账户让人们能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满足和适应岗位的需求。这种由个人、雇主、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为一些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员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个人学习账户计划明显提高了英国国民在终身学习领域的参与度,并且在发展公共账户、个人及雇主的新型关系方面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它对个人承担自己继续学习的责任及刺激机构满足个人学习需求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个人学习账户计划的实施过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首先,私营-公共伙伴关系和共同供资是个人学习账户的发展趋势。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要求雇主和学习者个人加大对终身学习的投入。对雇主采取激励措施为终身教育投资,比如实行减税等政策,让雇主看到对终身学习的投资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这样才能调动雇主的积极性。其次,个人学习账户计划要让学习者知道他们的学习成果能够被认可并且获得一定的资助。学习者通过继续学习为其职业生涯谋求更好的发展。最后,除了计划本身的设计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运营和监管机制确保计划的实施,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计划的顺利实施。从英国个人学习账户的发展历程看,每一个新的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逐步达到理想的状态。

我国终身学习相较于英国起步较晚,有关国民终身学习的辅助政策还处于空白。我国可以将已有十几年实践经验的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之际,要避免表面化和急于求成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制定出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可以具体操作的国家政策,更好地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Personal Learning Accounts building on lessons learnt [R].London: Consulting Inplace Ltd,2010:19-21.

[2]杨碧云.英国个人学习账户[EB/OL].http://lct.tp.edu.tw,2014-04-02.

[3]The history of ILAs in England[R].London: Association of College,2008.

[4]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s[R].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9.

终身学习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C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55-04

日本东京都下属的八王子市,位于东京都西部,人口约56.5万人,在全日本1 742个区市町村中排在第23位。这个在人口和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准的城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努力,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凸显本地特色、充满学习氛围的城市。

一、终身学习的推进措施

(一)国家政策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81年在言及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时提出,终身学习“是基于每个个人根据自发的意愿而进行的活动,是学习者根据需要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其终身的生涯而进行的活动”。在确定了“今后的学习应该综合地重新构建以转向终身学习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一方针后,日本文部科学省于1987年推出了《教育改革推进大纲》,并于1988年将社会教育局并入了新创建的终身学习局。《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广泛建设大型设施,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市民提供进行学习与管理的机会;重视行政推动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导人民间企业的活力。此后,日本政府分别于1992年、1996年、1997年,以论证报告的形式提出了终身学习计划的具体方案和重点项目,并于1998年制定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为民间团体的积极参与奠定了基础。1999年,日本《地方分权一括法》的颁布及有关教育政策的放松,使教育领域的自由竞争以及地方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大。进入21世纪后,《博物馆法》(2003年)、《教育基本法》(2006年)、《社会教育法》与《图书馆法》(2008年)的相继修订,为各地振兴终身学习事业提供了执行政策的灵活性保障,也为所有国民自主、积极、共同参加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八王子市终身学习推进计划

在上述大环境下,八王子市于1993年设置了终身学习本部,开始整合现有设施,设置有关终身学习的各个部门,组织各种审议会探讨此后发展终身学习的方针和具体行动。1997年,八王子市首期(1997-2003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连结人与人的圆环——从我开始”出台后,逐渐开设各种讲座并建立或扩建了各种有关终身学习的设施。但由于受到政策的制约及规模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及《地方分权一括法》的颁布之后。市政府经过为期2年共计8次的研讨会后,于2002年发行了《八王子市的终身学习——现在与连结未来》一书,力求将八王子市建设成为一个。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够开展各种学习的、能够孕育各种丰富文化的城市。2004年,市政府制订了第二期(2004-2009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学习开拓——我们的理想与未来”。此后,陆续进行了将社会教育委员会、公民馆运营审议会、图书馆协议会合并为八王子市终身学习审议会,以及建设和扩展学习设施、推进网络化的进程、设置学习支援委员职位等一系列改革。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团体及市民的潜在能力、激发学习者根据需要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各种学习活动,2010年,八王子市制订了第三期(2010-2014年度)终身学习推进计划——“以市民和地区为主的终身学习——在这个城市学习、发挥、传承”,开展了以市民为主体、发挥市民及民间团体力量的社会建设,使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走上了稳健的发展道路,将终身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计划的内容与实施

1990年后,日本的终身学习由行政主导型开始转向市民主导型。八王子市首期终身学习推进计划的宗旨在于:创造任何人都能够继续学习的环境;创造能够发挥学习成果的环境;创造形成终身学习社会的基础。在该计划的前半期进行的主要活动是开设讲座、成立有关研讨机构、对市民自主学习活动予以关注,并开展相关的调查和课题研究,探讨建构具有本市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为能够了解市民对终身学习的认识程度及宣传效果,在该计划的后半期,市政府进行了名为“对终身学习的意识”的调查,以获得市民学习或希望学习的目的及内容、开展学习的理由、学习的方法、对市政府的期待等具体实情。市政府成立推进终身学习恳谈会组织,不仅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第二期终身学习推进计划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设环节和措施。

第二期终身学习计划的基本方针和具体行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设以市民为主体的终身学习体系。在自主学习方面,市政府提供帮助开展学习的信息和场所、联络举办有关讲座、进行相关咨询活动等协助或赞助工作。在义务教育、公民馆讲座、普及公众卫生及医疗知识等方面,开展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现有体系、增强学习效果等具体活动。第二,推进信息的一元化和网络化。为促进市政府与各个机关团体及各团体相互沟通与协作,积极构筑信息网络平台,提供教师的专业信息,聘请学校或企业的人才开设讲座课程,制作终身学习专用的信息库及网页等。第三,政府与市民的协作。除了需要行政指导的社会福利与学校教育,市政府不再作为指导者,而是作为委托方或共同经营者与民间组织协力推进终身学习事业的发展。第四,学习设施的活用。整合和扩建公民馆、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使公立的大中小学逐步向社会开放,并与市内的私有和国有企事业斡旋,使更多的学习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期终身学习计划是第二期的充实与扩展,其目标是:市民与行政的协作;信息收集的网络构建与信息提供的推进;设施的活用与事业的评价;人才的培育与活用。为实现这四个目标,市政府及民间团体计划实施了各种推进措施。第一,充实能够发挥个性的学习机会。以充实市政府提供的事业及支援推进市民参办或企划的事业为重点,提供利用自然条件的学习机会,掌握学习者的需求,启发终身学习的意识。第二,协调与有效利用身边的学习基地。以推进活用终身学习设施的学习活动为重点,促进各种设施问的合作发展,促进发挥学园都市特色的终身学习活动,充实图书馆机能。第三,通过支援与协助终身学习活动增加自身的学习机会。重视支援终身学习活动,扩充互助合作的学习机会。第四,扩充实践学习成果的机会。以整合各地区的活动环境为重点,扩充多文化交流的实践环境,创造开展交流的完整体系。第五,整合社会条件。以支援培养人才为重点,实现共生,充实能够促使学习者加入社会活动的地区福祉,创造能够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地区,实现男女共同参与的社会。第六,创造收集与提供信息的体系。以收集并提供通俗易懂的终身学习信息为重点,充实各种咨询机构和内容。

本着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并奖励学习、促进联合与协助的宗旨,通过实施三期的终身学习计划,八王子市迅速地展开了政策的实施和学习环境的整合。市政府的援助、民间组织的活动、一般市民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八王子市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形成。

三、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

(一)充实终身学习的内容

2003年,八王子市开始确立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重点:支援各地区市民的生活和交流,强化市内各区域关于儿童、残疾人、高龄者的社会福祉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健康和医疗体制,使每个市民都能得到关心和爱护;充实各种学校教育,创建具有特色的开放式学校;开展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推进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开展建设能够培养丰富情操和健康体魄的终身学习社会;继承并创造具有本市特征的市民文化,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为考察建设情况,市政府在每年的“市政世论调查”中均设置了多项有关终身学习的调查项目,用以了解计划的执行状况及民意。这里根据2012年“第44回市政世论调查”的结果,对八王子市的终身学习状况进行如下的分析。

从市民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比例来看,相关人数比例依次为体育健身33.5%、趣味爱好29.4%、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18.2%、计算机和网络18%、对家庭生活有用的技术16.4%、包括文理语言实事等相关知识的教养方面16.1%、育儿和各种教育12.1%、社会贡献活动9.1%、社会问题及市民生活等3.1%、学校正规课程的学习1.9%、其他0.8%。这显示市民所关心的主要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学习内容,也指出了推进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重点方向。调查显示,2012年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市民占全体的72.8%、未参加的占27.2%。这说明市民的学习意识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与“全民学习”的目标相比,仍需要进一步努力:同时,市民对推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也提出了希望展开的措施,比如,需要提供包括兴趣、教养、取得资格的范围广泛的学习机会;整合各种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充实提供信息与咨询的一元化体制;开放学校图书馆、操场、教室等学校设施。为解决施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满足市民的切身要求,八王子市正在积极实施第三期终身学习计划。

(二)终身学习关联设施的建设

终身学习的关联设施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指能够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或设备以及具有其他条件的设施。第二类是指能够对应人生所有时期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设备以及具有其他条件的设施。第三类是指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分担一部分终身学习的各种条件。八王子市“第44回市政世论调查”显示,市民所从事的终身学习内容主要是:参加有关健康的活动或体育运动;拓展业余爱好与兴趣;掌握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学习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欣赏音乐;掌握园艺技能;学习料理知识等。参加者所使用的学习手段多为:使用报纸、杂志、专业书籍{利用地区或工作单位的小组活动;加入文化中心或体育俱乐部等民间组织。调查同时显示,市民参加终身学习活动的场所多集中在住宅附近或各车站周边的设施。截至2013年3月,八王子市共有33个由政府或学校等企事业提供的各种图书馆、市立或私立美术馆、文化会馆等学习和文化设施,25个市民中心或集会所等交流设施,4处小学校的开放教室,23个大学或公司的开放学习设施,14个福祉设施i29个体育场馆,10所夜间开放的小学校园。这些设施基本满足了市民在住宅附近开展学习活动的需求。书店、大型商场等关联设施,虽然位于繁华地带,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和交通系统的完善,也在市民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多样化教育的展开

八王子市确定了如下有关教育的建设方针:培养每个人的生存能力;推进创造特色学校;提高学校经营能力与教师资质;整合安心愉快的教育环境;通过学校与家庭及地区的协作提高社会整体的教育能力;推进自主开展学习与体验的终身学习活动。其具体内容有5个。

1.家庭教育。2003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答申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家长过度干涉或保护儿童,放任、虐待儿童等社会问题,也提出了家长不具备示范资质等家庭教育机能下降、社会整体存在着父母不关心家庭教育等问题。八王子市教育委员会针对子女教育问题提出“培养礼节礼貌习惯;赋予家庭职能;厉行早睡早起吃早饭;批评不良言行;传授生命的重要性;珍视亲子间的会话;褒奖优点;不轻易付与而教授忍耐”等八条家庭教育要求,并强调在假期应利用青少年科学馆、图书馆、终身学习中心等学习设施对子女进行科学及人生教育。同时,市政府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向保护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有关信息,讲解或指导其他有关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或措施。八王子市不仅以儿童及青少年的父母或祖父母为对象,通过开设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讲演会、研讨会等形式提供学习机会和发放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并且整合关于家庭教育的咨询机构,对支援家庭教育的团体组织进行资助。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教育是终身学习中的一部分;对家长来说,学习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也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健全的亲子关系的构筑已经成为一个开展终身学习活动的良好契机。

2.中小学教育。作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环,日本的各中小学已经开始加强与家庭和地区社会的合作,设立校外评价体制,努力创建值得信赖的开放式校园。八王子市的小学和初中以培养生存能力为中心开展了如下活动:充实学校图书馆;推进特别支援教育;实施小学初中一贯制教育;建立安全愉快的教育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和地区的协作;支援周末及放学后的学习活动;整合体育设施;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为使青少年能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自立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培育青少年实现自我及生存的能力,市内的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各个学校通过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界等各种工商企业协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参加体验工作,定期地开展“经验教育”。为保护和传承自然,各中小学也在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进行着。环境教育”。此外,针对青少年中常见的身心问题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各有关机构逐步采取了如下行动:充实教育咨询机构,排除校内的暴力、欺侮同学、逃学、自杀等行为和现象;开展尊重人权的教育;在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范围内推进培养勤劳观和职业观的教育;开展饮食指导、防治传染病、防止吸毒、性知识教育、保障学生就学安全等教育活动;充实对学生的经济支援;创建富有特色和魅力的高中;确保和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2004年4月,为解决由于各种心理原因而致弃学厌学的青少年就学问题,市政府开设了“八王子市立高尾山学园”。同时,为解决有智力、情绪、听力、语言等障碍的青少年的学习问题,八王子市立的各个中小学均设置了特别支援年级。这些具体措施和行动,不仅有效地完善了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也体现了教育平等这一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原则。

3.大学教育。日本的新《教育基本法》指出:“大学,作为一个学术中心,应在培养高度教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深入探究真理,创造新知新见,并通过向社会广泛提供研究成果的形式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008年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指出,为实现任何人在一生中任何时间都能够开展必要性学习或进行多次挑战的社会,大学应致力满足社会人等各种学习者的要求。八王子市利用本地区拥有23所高等学府的优势,积极开办各种公开讲座,组织文体活动,使市内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继承和发展学术与文化、对地区社会或产业的贡献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为实现建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展学习的、孕育丰富文化的城市”这一目标,市政府和市内的大学共同创立了八王子市的市民大学——“八王子学园都市大学”。该大学以位于八王子车站的学园都市中心为主体,在各个大学均设有校园,没有学习时间的限制,18岁以上有学习欲望的任何学习者均可入学。大学的课程由市内23所大学的教师分别承担,教学内容涉及科学、艺术、文化、政治、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当学生的进修科目及出席时间达到所学专业的要求时,市民大学将颁发相应的“修了证”,授予“市民学士”“市民硕士”“市民博士”等称号。市民大学为各层次的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活动提供了多彩的环境和可能性。

4.社会教育及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课程教育以外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为了市民学习活动的发展,市政府及民间团体以举办讲座、培训班、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的形式充实各种学习项目。为保障市民的健康,市政府专门设立了终身学习体育部,组织和协调各种团体开展运动会、登山等类型丰富的体育活动。为支援外国人在该市的生活学习及促进本地区的国际交流活动,八王子市于2008年成立了“八王子国际协会”,不仅保障了外国人学习日本文化的机会,也为市民的学习丰富了内涵。成人的学习是一种从社会作用派生出的、由内在刺激或好奇心而产生的学习,它可以涉及家庭生活、提高职业能力、健康管理、参加社会活动、为老龄期做准备等多个方面。八王子市通过利用教育资源充分、各种大小型企业兼备、自然条件丰富的优势,根据学习者的年龄、职业、在职与否等客观状况,以举办文化讲座、研讨会、讲演、资格或有关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班、兴趣爱好或体育的俱乐部等形式,为各界成人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学习机会与环境。

5.高龄者教育。高龄者教育可以分为“对高龄者开展教育”及“支援高龄者参加教育活动”两个部分。对高龄者的教育主要是指高龄者希望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个人的内在需求,支援高龄者参加教育活动则是指支援高龄者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承给中青年人,使高龄者重新融入社会的教育活动。八王子市的高龄者教育主要是通过高龄者俱乐部、高龄者教室、职业介绍所、银色人才中心、高龄者活动调节中心等形式来展开的。高龄者俱乐部可以为市内高龄者提供兴趣、文化、体育及学习的活动设施,也为高龄者有组织地展开志愿活动、文化传承、美化环境、世代交流等活动提供场所。高龄者教室是日本政府的文教政策之一,其存在使高龄者在退休后进人大学等各种教育机构接受各种专业或高等教育成为现实。职业介绍所、银色人才中心、高龄者活动调节中心则是通过为高龄者斡旋工作或接受职业训练、帮助开展经验及知识技能传授等形式,为市内的高龄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教育机会。

终身学习计划篇(4)

[作者简介]何菲(1980- ),女,四川邻水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重庆 40005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38-02

高校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们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尤其重要,这也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终身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人在每个阶段都能有适合的教育,它是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先生提出的。较为权威的定义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终身教育的思想打破了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赋予了成人教育新的意义。同时,终身教育思想为高校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更为重视知识的理解、运用与创新。这一思想的推广会关注到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过程,注重教育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的意义。

(二)高职教育改革必将推行终身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改革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和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更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可能是唯一存在的,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只能寻求一种在考试制度下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在内涵上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象都是全体学习者;其次,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与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们在整个人生过程中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于人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观念认知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使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必须不断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思想观念,让自身能够符合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之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都是以此为思想指导的。

二、职业规划思想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职业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是指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者岗位,同时做出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的计划,并对每一个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目前,几乎在所有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主要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的。教师一般首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优劣势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然后结合社会的需求与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从3年的短期发展到5~8年甚至于更长时间的长远发展不等。在规划里,包括个人职业定位、职业目标和发展的具体做法等相关内容。

职业规划强调的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督促。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规划,进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在未来的整个人生道路中不断努力和及时调整自身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通过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是在短期内工作顺利,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通过工作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断调整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更科学地逐步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保持不断努力与学习的良好发展心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职业规划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我国新型的教育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性。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就当前的就业形势看来,目前用人单位十分关注应聘者的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与创新能力。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大多数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职业规划指导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要完成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指导是关键。从学生入学之时起,学校就需要开始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通过中外教育的对比不难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教师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的思考。在新加坡,小学毕业后,孩子们就会开始进行从业或升学的一次职业发展分化。而在我们国家,基本上是从大学阶段才开始让学生接触职业发展规划,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规划上,要基于终身教育的职业规划课程模式,逐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要在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终身教育思想下的职业规划课程模式与课程设置――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将职业规划导入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模式与具体的课程设置建立在职业规划指导的基础之上,从而做到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宗旨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从职前教育、就业教育到职后培训层层深入,课程内容由职业准备、职业探索到职业发展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过程,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职前教育与职业准备

刚入学的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心理上也存在着茫然与困惑,因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未知的恐惧,使得职前教育与职业准备尤为重要。因此,第一阶段的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与职业方向的选择。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在第一阶段,了解个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熟悉职业和社会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这一阶段的课程内容需要涵盖人文素养课程、基础应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

1.人文素养课程。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课程包括的课程有文学、哲学、法学、礼仪、艺术、政治、历史等。通过这些课程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即通过传授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内化,形成自身稳定的内在品格,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基础应用课程。基础性的应用课程是学生深造和就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厚的知识底蕴,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包括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课程等。

3.素质拓展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真实能力,重点培养社会需要的通用职业素质,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以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主要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人际沟通等。

4.职业规划课程。第一阶段的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包括自我评定和职业规划两方面。自我评定方面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性格、动机需要以及兴趣技能进行评估与测定。教师要通过各种科学的测评表格,采用纸质量表或者网络软件等测评工具为学生的自我认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信息,让学生能够在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更具有自主性与正确性。

职业规划的内容涵盖了职业认知、职业生涯与个人性格、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职业生涯与社会发展、职业生涯决策方法和方案等方面。课程需要包含职业的划分、相关行业的就业概况和选拔人才的标准、相关行业岗位的详细介绍,以及这一职业的前景和行业的就业形势等相关信息,让学生确立职业探索的方向。

(二)就业教育与职业探索

学生经历了大一新生阶段,经历了职前教育与职业准备的课程学习,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转向就业教育与职业探索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将自身个性特征与职业需求合理匹配,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实践,以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这一阶段的课程涉及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岗位实践、从业资格及求职技能方面。

1.职业素养课程。一项职业的内在规范与要求即为职业素养,它是一种综合品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行为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行政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社会保障与职业规划等专业知识。在现代企业中,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差别较大,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也存在差异。在小型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从事考勤统计、薪资核算等极为琐碎与细致的工作;而在大中型企业中,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事战略规划到战术实施等跨度极大的工作,这些人员要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能力。因此,职业素养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忠于职守、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素养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概论等课程,主要讲授招聘、培训、社会保险、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手段。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基础技能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运用,比如统计、薪资预算与核算、社会保险的相关操作等。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招聘面试评价体系的制定、招聘计划的拟订、在职培训计划的拟订、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实施等。

3.岗位实践课程。人力资源的课程实践主要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实施。在相关专业课程结束之后,通过组织课程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具体内容。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模块设计、ERP模块设计与嵌入、校园招聘的开展流程与时间安排等。

4.从业资格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资质。根据就业市场的普遍规律,需要从事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具备初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证书。这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需要通过相关考核才能拿到这一证书。

5.求职技能课程。通过求职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基础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及求职技能。通过有计划性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为企事业单位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获取一定的报酬,作为自身物质生活的基本来源。这一过程是学生在即将毕业的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块。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收集整理就业信息、梳理求职信息、书写求职自荐信的能力,以及掌握面试技巧、得体的面试礼仪等。

(三)职后培训与职业发展

职后培训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要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还需要关注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终身教育的连贯性与统一性,让学生能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深造,为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这一阶段的课程需要注重职业动态的研究、学生继续教育的探索、职业技能的继续培训以及职业资格的继续培训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它的前进速度不仅来自于科学应用领域的进步,还来自于对该学科本身研究的进步。无论是社会的需求还是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都需要学生能够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不断关注这一领域的新思想、新政策和新方法。在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人力资源管理运用逐步深入企事业管理的过程中,国家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管理体制、提高员工基本工资等方面所颁布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多,每年也都会更新相关标准。由此可见,继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比如,从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的人员,需要关注每年的社会保障缴费校准、缴费率、缴费方式等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员工薪酬管理能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些工作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获取从业资格证以确保能紧跟知识的更新和发展,以便能更好地从事该领域的工作。目前部级人力资源管理证书包括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与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在国际上也有相关方面的认证,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四、总结

基于终身教育的职业规划课程模式研究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途径。社会的进步源于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源于教育的进步,只有重视教育,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终身学习计划篇(5)

[作者简介]刘艳红(1974-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A10017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42-02

一、终身教育思想与高职教育改革

1.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终身教育”是196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的,很快成为遍及全球的国际教育思想。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终身教育”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普遍认同终身教育是学习者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培养的总和,包括学习者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学习者个体社会生活的质量”。时至今日,终身教育的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和延伸。终身教育重视使学习者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还应重视学习者人格的铸造、个性的发展,使学习者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2.终身教育是高职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使人们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武装自己,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终身教育强调学习者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其理念符合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制定教育政策时,都以此思想为指针。“素质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提出的新教育思想,与终身教育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与终身教育所提倡的全民教育是相通的;其次,高职推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即高职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今日和就业,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和认知、情感、人格等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职业规划思路与高职教育发展

1.职业规划的含义与本质。就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职业规划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在对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验及不足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职业倾向,确定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目标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的计划与行动。高职院校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目的不只是协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更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在详细估量自身内、外环境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实力拟订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最佳的社会位置。

2.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是高职“素质教育”的职责所在。有资料表明,用人单位比较关注应聘者的学习力、团队合作力、执行力、创新力等。而学生往往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这种反差说明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明确职业方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从学生入学起,高职院校就应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激发其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修正、完善职业规划,直至最终走向成功。

三、终身教育导向的职业规划课程模式与课程设置——以会计专业为例

第一阶段:职前教育与职业准备。此阶段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评定及职业方向选择。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但也伴随着茫然、困惑。因此,此阶段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建立全面的自我认知,了解职业和就业环境,为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重新树立奋斗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此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人文素养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应用基础课程及职业规划课程。

一是人文素养课程。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课程涵盖文学、哲学、法学、礼仪、艺术、政治、历史等方面,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将人文科学内化为学习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应用基础课程。指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大都是学生深造或就业的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积累宽厚的知识底蕴,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三是素质拓展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意志培养、团队合作、组织协调、沟通技巧等方面。素质拓展课程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和自我,培养社会需要的通用职业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是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包括自我评定和职业规划两个方面。自我评定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帮助学生对性格、行为、需要、动机、兴趣、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教师可以使用纸质量表、计算机软件等测评工具,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测评活动,或自评,或互评,对学生性格、价值观、职业取向等方面进行评定,向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信息,提高职业决策的自主性和正确性;职业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生涯与性格、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职业生涯与社会发展、职业生涯决策方法与方案等。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类职业划分、就业概况及选拔人才的要求,了解有意向的职业岗位的详细介绍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

第二阶段:就业教育与职业探索。在学生进入二年级后一直到毕业,职业规划转入第二个阶段,即就业教育与职业探索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将自身个性特征与职业需求之间合理匹配,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实践,已达成顺利就业的目标。此阶段开设的课程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岗位实践、从业资格、求职技能等。

一是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要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财政、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工作十分平凡、琐碎。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的良好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素养课程包括职业基础课程部分,有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法、会计基础等;职业核心课程部分有税法、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统计等课程。二是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必要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手段。会计是一项具有极强专门技能的职业,只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能胜任工作。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基础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制证、签章、传递凭证、往来结算、记账、审核、结账、制表等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珠算、点钞、数字书写、小键盘输入、EXCLE数据处理等能力。三是岗位实践课程。会计的岗位有很多,包括总会计师(会计主管)、出纳、稽核、资本、基金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会计、报告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岗位实践课程主要设有出纳岗位实践、会计岗位实践、成本核算岗位实践、会计电算化岗位实践、审计岗位实践、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校企合作”会计岗位实习等。四是从业资格课程。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根据《会计法》要求,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五是求职技能课程。求职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事业单位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求职技能课程是学生在校职业规划后期一个重要的模块,是针对即将毕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系统的求职技能训练。课程内容涵盖学生就业过程所具备的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即收集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自荐信、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技巧;面试技巧;与职场人士建立联系和进行交流的技巧;求职礼仪等。

第三阶段:职后培训与职业发展。高职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职后培训与职业发展教育提倡学生“终身学习”。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深造中,达成“终身就业”的目的。课程设置主要有职业动态研究、职业后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执业资格培训等。

一是职业动态研究。会计是个与时俱进的职业,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会计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会计的法规和政策等方面都在发生着诸多的变化和调整,对会计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动态研究课程旨在传达会计职业领域中的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并对会计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人才需求的动向做出科学的评估与预测,供从业者学习和参考。二是职业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是指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对正在从事相关工作和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进行的再培训、再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作为职业继续教育的一种,旨在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三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指根据国家对职业的分类,按照相应职业技能标准所进行的规范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不仅是获得一种等级证书,更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应用、财经法规应用、出纳岗位实务、会计岗位实务、纳税实务、会计软件应用与维护、EXCEL财务应用、商业企业会计、服务业企业会计、物流企业会计等。四是执业资格培训。执业资格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国家规定一些职位必须经过执业培训,获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会计执业培训主要包括助理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等。高职院校会计执业资格培训的重点在于助理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

[参考文献]

终身学习计划篇(6)

学年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今年和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的教学方案。

(一)设计的要求

1.贯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

课程标准是构建课程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的原则,教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是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提供。因此,教师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时,不应以教师的个人兴趣、特长和竞技运动为中心,而应以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避免教师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认真的、系统的、科学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与需求。将科学规范办学,使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深化在实处,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先行起来,真正做到学生是大赢家,最终受益的也是学生。

2.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

由于课程标准没有规定高中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所以在设计全年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保证我校合班男女分组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如三个行政教学班,分成四个教学班分别由四位教师同时在操场进行上课)、灵活性(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等,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男女分开教学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综合性(不仅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3.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容

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要对男女分班形成后的教学班所教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活动能力、技能基础、体能状况、心理水平、社会交往等情况,为学年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另外,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内容选择,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具有修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学校整体的课程改革紧紧地配套起来,使现有的合理男女分组教学的做法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又简单易行等。

4.全年教学工作计划(附表一)

合班男女分组模块教学第一学年度教学周计划一览表

(二)设计说明

1.全年教学计划设计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现有的合班男女分组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现有的场馆器材设施建设(我校系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2.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全省规定的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二节课)来设计,每学期按十七周计算,一学期共三十四节课,一年为六十八节课进行设计。

3.一节课时可以为一个教学内容或两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但教师必须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和搭配及具体的课时比例划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有效地实施有效教学,上好平常每一节课。

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又叫学期进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每一学期的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为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设计提供依据。

(一) 设计要求

1.学期教学计划是以学年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是以单元教学的形式来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具体内容的搭配、选择及划分。

2.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顺序。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必修和选修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条件,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新旧教材合理搭配等方法,优先组合好学习内容顺序。

3.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实施有效教学。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和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主要是靠学生自身练习来不断完成和巩固提高的。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能使全体教师较为科学的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安排好教学课时,掌握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最佳选择。不断 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调整、积极实施有效教学,确保教学计划的完成。

4.学期计划设计(附表二)

合班男女分组教学计划设计一览表

(二)设计说明

1.本计划设计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及全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的。

2.关于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开设好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来实施教学。

3.本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内容(必修和选修)与课时数量之间的矛盾,协调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和全面性,更好的贯彻落实好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实施有效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达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目的。

4.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建立和健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

三.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确保完成和实施。依据课程标准,保证必须和选修部分的教学内容得到全部实施,并具体落实在每一节课中。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要实现学生的发展,从“运动技术,技能为中心”向“以学生为发展为主体转移”,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的内容,强调设计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终身学习计划篇(7)

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逐步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对“自主”加以认知。“自主”,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进入高三后,新课学得都差不多了,所以这一年关键还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体复习与个个击破。基于此,我们必须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树立良好学习心态,不要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垮,要自己管好自己的时间,实现高效学习。如在课堂上,保持高度注意力,提前浏览、复习所学课程,不仅要同考试保持在同一思维上,还要有自己的自主思考时间,以便更好把握新知;合理利用闲散时间。下课后不要一味打闹,或是呼呼大睡,可与其它同学交流学习心得,问一些可启迪思维的问题,以此来赶走困意,让自己的思维兴奋点始终集中在学习上;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我们不能为了学习将身体搞垮,特别是进入高三,面对繁重的学业,更是应该在保持身心健康,该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该休息的时间,放松休息,确保身体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展开学习。

二、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高三作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最为紧张、最为忙绿的一年,进入高三以来,似乎我们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桌面上总是数不尽的考卷,课间休息时间全是匍匐在桌的背景,似乎所有的人都被高考这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对此,我认为,越是面对紧张的环境,我们越是应该冷静思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先制定合理的计划,接着要求自己按照计划一步步努力,逐步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具体为:

(1)在制定计划时,要有原则。①计划时间不能定的太紧凑。②每周空出一定时间用于总结;③制定具体计划。即如果确定了这个星期的任务是重点突破历史,这时我们就要具体明确突破的范围,以免每天都需要想要学什么,造成必要要的时间浪费。

(2)制定长短期计划。①长期计划。即明确自己的目前院校与希望就读的学校,在课外休息时间分析一下自己目标院校近些年来的录取分数情况,然后结合自己情况,预估出自己每个课程应该取得的分数,然后付诸努力;②短期计划。即明确自己每周、每月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如这周应该攻破哪个知识点,这个月应该将哪门课程的成绩提升到一定层次,并注意计划一定要符合自身情况,这样一来,每周、每月都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也会更有干劲。

(3)结合学校课程安排制定学习计划。即在这段时间内,其他科目只需完成作业,复习对应知识点,然后将时间重点放在需要突破的课程上面,而且也可以一个月换一门课程来重点复习,最终实现各个击破。

三、自主总结归纳考试技巧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考试作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进入高三后每天面对大量的考卷,每个高三生都已经厌烦了,但不得不承认,考试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考试,学会对每次考试进行总结,以此来为依据来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即做到:

(1)正确对待考试。若考得好,我们要继续努力,若考得不好,我们要学结,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寻出问题所在,一边展开更针对性学习。

(2)做好考前准备。考前,对所考科目进行系统复习,以便考出更好成绩。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切不可“临时抱佛脚”,要做好长期打算。

终身学习计划篇(8)

1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00年、2003年两次修订。2005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 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00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03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 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 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 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 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等学校应以修订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宣传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既注重基础又拓宽专业,既强化实践又兼顾理论,以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在教师岗位的竞争中拥有优势,也能参行业与生物相关的其他行业岗位的竞争。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必定会有更多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会越来越完善,为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终身学习计划篇(9)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96-02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学风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学生普遍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制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迷茫等问题。

第一,学习动机不强。很多同学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由于不再接受高中严格的监督,自己有所放松,整日无所事事,缺乏正确的规划和指导,这样使得在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学生变得更加迷茫,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第二,学习纪律松懈。目前有些在校大学生学习作风拖沓,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下课玩网络游戏。平时得过且过,期末突击复习,只求及格,不求甚解,甚至个别同学为了通过考试,不惜冒险作弊。

第三,专业思想淡薄。大多数学生高中时期缺乏专业的学业生涯规划,甚至许多学生是调剂分配而来,学习主动性较差、专业认同度较低。加之进入高校后学习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能动能力,难以从高中的学习方法转变,在缺乏专业指导和关注时丧失学习信心和热情。

一、学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从以往经验看,单纯依靠强制性的管理手段要求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营造学习氛围还是远远不够的。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实现学风建设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

1.学业生涯规划是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习是持续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才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离开学校讲授式授课的前提下,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仍然能够将学习和求知作为个人发展的动力,寻求新知识,探求新方法,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2.学业规划有助于端正学校的学习风气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大学时期是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知识高度积累并向质变发展的阶段。很多学生来到大学,摆脱了高中时期家长的管理、老师的“填鸭式”教育、同学之间的竞争,开始在所谓“自由”的大学氛围中放纵自己,不思进取。通过制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同学认识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规划学业安排,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带动效应,在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的氛围。

3.学业规划能够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

学业生涯规划会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形成不同的计划、安排。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根据自己对大学的初步认识形成简单的学习计划,并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见识、经验、能力的提升不断调整,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按计划”变为“定计划”,由被动变为主动,有狭义学习变为主动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断地进步和自主能力提高,成就感不断提升,自信心增强,思维方式及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进而更有信心和勇气。

4.学业规划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为求职就业创造条件

大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支撑。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相继和交叉的关系,要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首先要从学业着手,根据社会需求,把握社会发展动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未来求职的依据和保障,通过制定学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完成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为职业的选择和定位提供了依据。学业规划通过依托于专业学习,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增加自身就业竞争能力。

二、学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确定学习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

很多同学缺乏学习目标,总觉得进入大学后碌碌无为又好像每天很忙,渐渐萌生出“混日子”的心态。其实每个人的学业规划都会依据自身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每个学生初到学校,因受教育经历、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理想信念影响,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个人未来发展的期许会有不同。

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业生涯规划,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进程,确定阶段性目标及整体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实施方法;另一方面,将职业发展与学习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大学时间,敦促学生在校四年为其职业理想而奋斗。

2.入学初期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业规划的制定更主要是目标激励和时间管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的达成与努力程度相辅相成。学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大学阶段每个年级的不同,随着学生个人的成长、思想和见识的不断成熟,学业规划也会循序渐进。对于入学之初的新生,学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新生增加对学科的了解,适应大学生活,通过每一个时间单元,周、月、学期、学年设定学习目标并敦促其完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单元打基础。随着学生适应性的增强,后期学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

3.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目前的学生管理者,往往一开始就为学生制定了大量的规矩和惩罚措施,学生被迫接受,但并不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和动态,很多要求适应低年级但并是适应高年级同学。学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入学初期,学生设计的学业生涯规划必将随着其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新生指定学业生涯后,一定要求学生定期对其学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通过调整,辅导员老师可以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对学生的管理思路,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正确引导、规划其发展。

4.构建学生管理与教师教学的交流平台

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通常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后缺乏沟通和探讨,学生往往是“填鸭式”学习,逐渐丧失了学习、研究热情,更有甚者认为“与其听老师讲还不如自己看书”的念头,课程过半逃课人数剧增。学生学业生涯的构建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无论是针对大一新生的新生研讨课,大二大三的科技竞赛辅导,还是大四时期的考研指导,抑或者是学业生涯规划调整,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与沟通贯穿一个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加明白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将学生的需求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学生可以向老师反映课程的难点,更加深刻消化课堂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三、制定不同时期的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入学后,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存在差异和不同,学生对于自身发展和规划也会不断改变,学业生涯规划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生涯做出指导和调整。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制定辅导计划时必须考虑年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导。

一年级偏重于学业适应辅导。此阶段学业辅导主要包括基础课程辅导、新生中的杰出学子培养、新生适应性教育和新生研讨课等,通过对大学学科介绍和适应性培养,帮助新生适应自主生活、学习方式,做好角色转换定位,同时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增强学生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控能力。

二年级重点做好学业规划辅导。此阶段包括基础课程辅导计划、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学业危机干预和科技竞赛辅导。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和适应,大多数同学大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学生的优点也开始显现。这一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技能,规划学业目标,鼓励个性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或科创研究,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及时做出帮扶和学业危机干预。此外,该阶段针对发展目标明确地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考研或就业指导。

三年级加强学业创新辅导。这一阶段的学业指导内容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计划、科技竞赛辅导、考验辅导计划和杰出学子的培养计划,进一步深入、拓展科研和努力提升学业。通过深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要求及大学生科技研究和素质拓展活动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鼓励大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各项实践工作,开展针对杰出学子的培养计划。并对学生未来规划和选择做出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四年级学业发展辅导,此阶段学业辅导包括实习指导、学业危机干预、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划和毕业生职业规划,通过对学生三年的学业总结,有针对行地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完成从学业到就业的转变。同时,针对学业困难学生,找准原因,探索解决学业危机的途径,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通过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出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实施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终身学习计划篇(10)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正确地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强调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机地筛选和确定问题,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展开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解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特别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如雾霾天气、水的质量、水的硬度、身边的食品添加剂等,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渗透到中专化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本文主要阐述在中专化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在中专化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也对中专化学课堂提出新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积累信息,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首先,中专化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符合了学生的好奇、探索、自己动手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自己作决定等心理需求。如中专化学课堂中有“测定水的硬度”等知识,若干巴巴地引入或讲授,不能引起学生十分高的兴致。换成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效果就大不相同。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测定自己身边各种水的硬度,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均可测定,虽然学习内容、教具、课本等均是一样的,但学生感受和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

其次,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主动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概括、总结和讨论,并且还会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不由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比较,为什么结果不同?主动地再查找资料,无形中就做到了团队合作,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说,在中专化学课堂中正确恰当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中专化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中专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学习计划、步骤计划、步骤的实施成果展示总结和反思。

1. 创设问题情景

如:我们身边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2. 设计学习计划、步骤

在设计学习计划和步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要注意提醒学生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设计实验,都要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计划,更要考虑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这些都可以在计划时进行充分考虑,也就是说计划不是天马行空,随随便便。如食品添加剂多种多样,在调查时该从何入手?如何去做?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设计计划时都要尽量考虑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个组就做得特别好,他们只针对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进行设计调查。他们的计划是:①学习有关防腐剂的知识,了解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②到市场上调查各种食品防腐剂。③成果的分析和展示。④目的是正确的认识、熟悉防腐剂。⑤学习拓展:如若以后使用到防腐剂时,如何正确使用。

3. 计划、步骤的实施

在计划、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各司其职、用心观察、认真记录、不懂就问、积极交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自觉主动地和教师、同学相互配合,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亲身感受研究学习带来的快乐。此时,他们的思维活跃,气氛和谐。

如研究学习食品防腐剂的同学们,按步骤实施自己的计划。首先进行防腐剂的学习:防腐剂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无机防腐剂如NaNO2,常用在肉制品的防腐中。有机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酯类、丙酸及其盐类等,主要用于饮料、酱油、糕点、糖果等的防腐中。第二步是进行调查,找一找、看一看市场上的各种食品,究竟有没有防腐剂?分别是什么?第三步是进行成果的分析和展示。最后学习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防腐剂。

4. 成果展示

在这个步骤时,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他们总结出:①很多食品中都含有防腐剂。②有些食品中的防腐剂不止一种。③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吃“绿色食品”和新鲜食品,少吃深加工食品及腐烂变质食品。④学习是为了应用,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一个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工作者。

5. 总结和反思

成功的人们总是善于总结和反思的,所以,当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分学生总结和老师总结。学生总结可进行分组总结和个体总结,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老师总结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客观、真实、具体地评价,哪怕只有一步做得好,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研究性学习进行激发创新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可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在实践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实训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实事求是地记录每一个实验现象,记录实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可随意更改记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危险的发生等。

第二,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正确方法,从形态、外观和能量等方面去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好观察点,分清主次;观察与操作相结合,如有关酸碱滴定管的操作;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如各种化学类的验证性实验,提高观察效果。

上一篇: 街道调研汇报材料 下一篇: 质量管理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