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信息化保障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5 11:50:48

机关信息化保障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1)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我们必须科学地确立其目标和任务,精心选择突破口,努力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基本内涵

军队财务信息化,就是在军队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财务体系建设、日常业务管理、资金保障供应、监督检查等环节,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并深入开发与转化利用,全面提高财务保障供应效能,加速军队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当前主要工作是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高度,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财务;不仅要做到数字化,而且还要对财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进行开发与转化,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规范,使财务保障供应实现一体化、网络化。

(二)主要目标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网络传输、精确保障、快速高效、安全保密。

网络传输是财务保障工作由手工工作、微机处理,逐步实现全军团以上独立核算单位在财务业务日常管理上实现一体化保障供应。它是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纵向上,从总后财务部到部队财务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供应、管理;在横向上、从财务部门到有关事业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管理,并且实现无纸化办公。精确保障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精确计算财务保障供应的任务量,按照确定的保障时间、地点,实施适时、适量、适地保障供应经费;快速高效是以网络化保障供应为目标,减少中间保障环节,实现财务保障供应的快速度、高效益,从而提高财务保障的综合效能;安全保密是以网络化为基础组织实施的基础上,注意财务信息的安全,增强网络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

二、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财务息化保障体系、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财务保障精确、财务保障可视化、财务保障设备智能化、财务人员信息化。其中,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求的财务保障供应一体化体系,以确保财务保障供的信息采集、传输、识别、存储快速高效运行。这个体系,在纵向上由总后勤部财务部战区联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处(科、股)组成;在横向上由财务部门本级事业部门组成;开发全军通用的财务保障信息化处理平台,确保财务保障供应适时、适量、适地、有效,确保和后勤有关信息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为党委首长决策提供依据。无论是对部队供应的纵向上、还是同级部门实施保障的横向上,都要实现财务信息传输网络化,使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和使用一体化。

通过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采集有关数据及时了解掌握经费供应情况,在保障好部队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保障,达到经费供应不过量、不少供的目标,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减少资金的周转和在途占用时间,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方面,一是建立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信息系统、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之间借款、结算等环节实现可视化、使资金流尽收眼底、实现“透明”保障供应,促进财务保障供应快速、高效,同时也确保上级对下级在透明保障的情况下实施网上监督。二是紧紧依靠后勤信息处理平台和后勤业务部门信息化处理平台,对各种资产储运投送、管理等环节实时进行监督,确保资产使用管理合理、合规。

财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化,同时具有智能化功能,即这种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运用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财务保障供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当好理财“参谋”,从而实现财务智能化管理。

财务队伍素质信息化方面,一是财务人员信息化素质要高,精通信息化技术和财务信息技术;二是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财务部门应配备信息化人员,积极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保障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三、军队财务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两入网、一入库”为核心的三项建设工程,即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的“建库工程”。

(一)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就是在现有财务保障装备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使其能够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从技术角度可划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发展阶段。因此,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主要也应包括保障装备的勤务系统数字化、保障平台网络化、成建制装备“综合集成”和单件装备智能化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是指将财务保障装备指挥、控制和操作中的语言、图像、文字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数字方式,加以储存、传送、处理和还原显示,促进装备与计算机的全面融合,提高财务保障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后勤财务装备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共同语言和技术基础的过程。装备数字化应以单件装备为基础,以作战系统或后勤保障勤务系统为基本单元进行研制、开发和建设,如战役、战术野战后勤指挥系统、数字野战医院、远程维修系统和单兵数字化系统等。

保障平台网络化,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建设向“以网络为中心”建设转变,重点研制和发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网络化保障装备,保障机动平台将被赋予新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保障设备的搭载平台,而且具备网络节点的功能,平台间也可以独立组成一个局域网保障平台。网络化就是在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将具有卫星定位、通信、导航等功能的微型数字化装置,以“嵌入”或“附加”方式对现有后勤财务保障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其“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成建制“综合集成”,是指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信息技术,按照全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将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系统与指挥通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作战装备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大系统,以减少各系统间的功能重叠,实现整体保障效能倍增的过程、它是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网络化的高级形式。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建设,应借鉴美军做法,成立专门的装备综合集成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强与后勤指挥管理、通信自动化、作战装备各主管部门的协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队后勤和后勤部队,进行成建制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试验,对综合集成的总体建设方案,相关的软件、标准和规程,以及新的装备编配标准和组织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军的统一部署,逐步实现全军所有部队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的综合集成。

单件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其实质就是实现装备与电脑、通信系统等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有机融合,从而使之具备类似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智力”和自动感应能力,因此,智能化被视为装备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美军认为,2025年其“目标部队”使用的未来作战系统,将由网络化的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共同组成,将无人武器融入有人武器系统是美军未来作战系统的最显著特点。美军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战场救治伤员的“警犬”机器人,可组成机器人救援队,具备自动寻找、发放工资、购物、救治和护送伤员等功能。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建设,应以单件装备的故障自动检刚、工作状态自动监控、功能语音提示、环境自动适应等功能为突破口,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同时,开展无人保障平台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为研制未来智能化财务保障系统提供技术储备。

(二)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

实现后勤财务管理机构上网,即机构智能的上网,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的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办公平台,在网上实现各级管理机构的财经政策颁发、宣传和会计报表、经费分配、统计汇总等职能工作;完善和开发各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总部和军区两级现有后勤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师以下部队后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由单机版向网络版的升级和换代,为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提供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根据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促进后勤财务管理体系优化。一是在纵向上建立总后财务部—军区、军兵种联(后)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部门的纵网;在横向上,建立财务管理机构—有关事业部门(地方)的横网。二是建立扁平化的后勤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机构上网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减少后勤财务管理的中间环节,增强其保障能力,提高一体化保障水平。

(三)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

后勤财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军队后勤财务机关、部队、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共同努力。只有精通后勤财务信息化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机构及部门积极参与,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才能取得实效。

建立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依据后勤财务记账原始凭证、预算、决算等会计资料,由顶层设计单位统一建立一种格式、协议和标准的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明确各种信息采集、整理、储存、更新的责任部门,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制定促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在学科设置、科研力量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向投量等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加强政策导向和需求牵引,营造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建立后勤财务信息化的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首先,应对后勤财务信息化的常用术语进行规范,避免名词理解的混淆,为研究和探讨后勤财务信息化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其次,加快制定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后勤财务各类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是进行数据存储、加工、归档、查询的起点制定的标准。应重点规范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框架体系、元数据结构及语义、数据字典和信息资源目录等方面的内容再次,进一步完善后勤财务相关信息的分类编码标准,强化分类编码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机制。

修订现有后勤财务法规、制度和标准。按照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增加财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后勤财务信息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实现所有法规、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载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目前,我军建设正处在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对于军队财务来说,必须面对和正视军队信息化的现状,以积极姿态和高昂的精神来建设财务信息化,才能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

参考文献:

1、熊友存.军队财务管理专题[M].海潮出版社,2003.

2、陈平,楮华等著.软件设计师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械化战争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当今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无不加快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占领保障领域信息化的制高点。如何应对新军事革命挑战,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关系到我军信息化建设大局,进而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装备保障信息化[1,2]就是在军队最高统帅机关的规划和组织下,在装备保障领域,依托国家、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以高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入开发、充分利用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创新装备保障手段, 不断提高装备保障的能力和效益,实现精确高效、灵活机动的战时保障,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需求。简言之,就是把信息作为重要的战争资源和保障资源,将武器装备作为信息平台,以信息保障为主导,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保障。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在装备保障领域广泛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装备,有效开发和利用与军事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装备保障整体效能,全面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的过程。

二、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大量应用,未来作战逐步向精确化方向发展,对装备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外军在逐步实现主战装备信息化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这其中以美军最具代表性。

美军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装备保障建设中,不断提升装备保障的现代化水平,以此作为建设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保障的主要途径。美军主要装备保障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如KC-135加油机配备有先进的座舱和导航设备,包括彩色气象雷达、综合惯导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实施“全资产可视计划”,依靠遍布全球的查询器、识别器等信息化收集设备,获取有关人员、装备、物资的实时信息,并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传输到保障信息网络的各大型数据库中,使整个保障系统的资源实现完全可视,提高装备保障效能;发展了数量众多、功能齐全的保障信息系统,包括运输管理自动化系统、全球运输网络、全球战斗保障系统、维修专家系统、远程保障系统等,并力图实现这些系统的互联互通。

美军注重建立科学、系统的装备保障管理制度,促使装备保障逐步由人力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化,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为加强装备保障的管理,美军在进行维修管理标准化和维修信息反馈标准化的建设的同时,积极研发装备保障管理的软件;在器材供应和物资管理上采用可视技术,将储存有详细信息的识别卡镶嵌在维修物资、器材和包装箱、集装箱、运送器上,同时在仓库或货运仓中设置电子识别器;开发使用可储存出入库物资信息的数据服务器,与仓库的自动化指挥、控制和管理系统相连接,对存储在国防仓库中的维修装备、物资、备件可方便地管理、查寻;积极应用交互式电子手册,将技术内容以数字化的格式储存,以交互方式进行查阅,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子显示系统,将维修技术人员所需的特定信息,精确地展现在使用者面前,加速了装备保障活动的实施。

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到装备保障的各个领域。从装备保障的组成要素来看,主要分装备保障技术、管理和指挥等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3.1 装备保障技术的信息化

装备保障技术的信息化,就是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积极开发和运用自动化故障诊断和远程维修等技术, 实现装备保障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不断提高装备的战场抢修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网络、硬件和资源等三方面:一是网络建设,即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二是硬件建设,即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研制和配备保障装备的过程;三是资源建设,即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装备保障信息资源。

3.2 装备保障管理的信息化

装备保障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装备保障管理的自动化。如我军开发的装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国防部、军种、部队三个层次。顶层为国防部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接收各军种上报的维修信息及数据;中层为军种一级的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处理部队汇报的基础数据并报送上级,具体由军种机关负责维修的业务部门管理;末层为部队一级的维修信息收集系统,负责汇集基层维修的基础数据。层层上报,分级负责,由此形成维修保障信息的有机衔接,便于掌握和控制装备的维修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装备更新与维修计划,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3.3 装备保障指挥的信息化

装备保障指挥的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整个作战空间的保障任务、技术力量、保障物资联为一体,通过对整个保障行动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指导实现快速精确保障。其基础是通信,核心是计算机,在各种软件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对已获得的充分可靠的装备保障情报进行处理,辅助装备保障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快速正确地指挥、控制装备保障部队和各种保障设施及设备,随时掌握保障力量所在位置、承担任务及可能行动,及时对作战部队提供保障。

3.4 装备保障物资的信息化

装备物资保障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快速、准确、及时的装备保障物资供应。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对装备保障物资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改造,即对各种通用和专用物资器材、装备进行统一分类编码,对全军装备保障设施和地方相关设施进行统一编码,以便实现整体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在装备保障物资上安装储存有该物资器材品名、型号、性能、数量、重量、目的地等信息的集成芯片或射频标签,通过自动识别装置和装备保障通信网络,将流经这些地方的物资器材信息上传至装备保障指挥管理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对各种军用物资储存、运输、维修和使用全时间全过程监控。

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4.1 树立装备保障信息化理念

要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完成保障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交战双方在装备保障方面的直接较量,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又使装备保障手段的改革成为必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从观念上提高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把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全军信息化的进程中来,使装备保障信息化同全军信息化协调发展。要树立四种观念:一是实战保障观念,即转变过去长期和平环境造成的装备保障思维定势,真正以作战需求为牵引,适应快速转换;二是精确保障观念,即对装备物资实施实现全程跟踪和即时控制,对物资消耗进行准确预测和精确控制;三是信息主导观念,即摈弃机械化装备保障思维模式,树立信息化装备保障观念,占有信息优势,掌握装备保障的主动权;四是联合保障观念,即改变过去那种装备保障机构条块分割的不利局面,整体筹划战区内各种装备保障资源,构成集中统一、综合运用、分类实施的装备保障网。

4.2 加强装备保障理论与技术的创新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装备保障建设的崭新模式,因此必须加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要着眼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立足我军装备保障实际,主要围绕装备业务信息标准化和业务处理规范化、程序化展开理论创新,最终形成一系列法规性的标准,如:装备物资编码标准、装备业务信息统计报表、数据库标准、装备保障文书标准、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内外部接口标准等。在此基础上注重应用各种信息技术,研制开发先进的技术保障装备和系统,如:多功能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和建设方案、装备保障建模与仿真技术、装备保障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的虚拟现实技术等。

4.3 建设装备保障信息化人才队伍

信息战是科技战、知识战、谋略站,归根结底是人才战。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优劣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但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其它方面建设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根本保证,甚至会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用新思路盘活人才资源,调整健全培养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采取科学规范的培训措施,努力培养智能型、超前型装备人才,实现装备保障队伍由人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五、结束语

装备保障信息化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装备保障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多维一体的全频谱信息化作战方式中,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装备保障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我军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面临挑战, 贯彻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加速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实现进程。

参 考 文 献

[1] 杨学强,黄俊等.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3)

(一)主要成就

1.金保工程经国家正式批准立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7号)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十二个业务系统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金保工程在国家整体立项。之后,国家发改委相继批复了金保工程中央本级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和西部地区补助方案。

2.全国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标准已基本完成。劳动保障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或完善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等业务系统指标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卡、劳动保障业务专网IP地址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针对全国联网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等具体建设任务,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金保工程调度制度、社会保障卡发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文件、标准、方案和制度,明确了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原则以及各项建设任务的具体要求。许多地区根据部里的文件也制定了本地区金保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金保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国网络框架已具雏形。“十五”期间,劳动保障部与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了联网;20个省区市实现了与所辖全部地市的联网。在全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80%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市域网覆盖达到65%的经办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已延伸到街道、社区,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借助部—省—市网络开展了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等联网应用,监测数据分别覆盖到829%的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和约100万失业人员,对于及时、客观地采集社会保险决策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部省间及部分省市间视频会议系统已投入使用。

4.统一软件开发及应用取得可喜进展。劳动保障部组织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已经推广到340个以上统筹地区,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劳动99)已经推广到200多个地市。特别是一些省区在上述两个软件基础上,统一进行核心应用软件的全省本地化实施,不仅加快了全省统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也对统一标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以社会保险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整合工作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展。

5.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国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及177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数据中心的统一程度逐步提高,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全国已有14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专用服务号码,其中80个建立了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或依托全省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全国已有12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政府网站。一些地区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网上职业介绍、网上社会保险申报和查询等业务,为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办理相关劳动保障业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社会保障卡已在近70个地区有序推广使用,持卡人数已达到2000万人。通过示范城市建设,已经出现了一批符合全国统一建设要求,取得一定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城市。

6.机构、队伍建设得到较大加强。全国绝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信息中心)。尚未建立专门机构的地区,也基本明确了负责信息化综合管理的部门。通过引进和培训,信息化队伍的规模和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一支熟悉业务,钻研技术,能够吃苦,甘于奉献,热爱劳动保障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建立。

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实践,与“十五”期初相比,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系统应用效果初步显现,已经成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重要支持手段。数据集中管理、系统整合、体制创新已成为当前金保工程建设的新特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呈现了积极、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1.领导重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一直十分关心金保工程建设,国务院领导专门对金保工程建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速推进”。劳动保障部党组将金保工程列为劳动保障部的“一号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也都非常关注和支持金保工程建设。各地区的劳动保障厅(局)普遍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了金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统一认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系统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逐步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普遍共识,形成了集全系统之力,共建金保工程大业的良好局面。

3.健全机制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各地区建立专门的、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技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促进和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和统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信息化管理部门、规划财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形成了部门间良性互动,技术与业务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

4.体制创新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许多地区利用建设金保工程的契机,按照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信息化管理的特点,通过机构、岗位、职能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重构优化,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完善制度、加快发展和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总体发展战略当中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布局当中。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对金保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期间要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满足事业发展中的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

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等,都变得愈发迫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在**期间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与这一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四)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从面向机构管理向面向社会服务的转变,实现对劳动者“记录一生、管理一生和服务一生”,仍是**期间需要面对的和完成的重要课题。

(五)信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和数以亿计的人员信息,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不得半点问题。**期间,数据集中管理和各系统的整合将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趋势,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就变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用户范围将急剧扩大,通过互联网的访问和信息传递将逐步增多,系统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大。我们要主动应对信息安全的挑战,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实现信息安全。

(六)当前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一些地区金保工程尚未得以正式立项,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城市只有5人,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以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确保一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如何在管理机制上适应各业务分险种办理以及**期间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部分省份垂直管理等业务发展趋势,是**期间需要解决的课题。四是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地区整体信息化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与其他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关系有待理顺。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适应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

1.按照《**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整体布局当中,确定**期间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2.围绕**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清劳动保障业务的发展趋势,坚持信息化建设服务全局,确保信息化工作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3.适应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树立“两个服务对象”的理念。一方面,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为业务经办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人民群众。要增强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服务功能和手段,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4.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建立科学管理模式为方向,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实效。

(二)总体目标

以全面提高劳动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劳动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全面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并通过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及跨地区协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基本统一的面向社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和基金监督模式,为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覆盖城镇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以及农村社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覆盖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城镇从业人员以及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等人群。

2.信息网络覆盖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并延伸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

3.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及劳动保障监察等主要业务系统有机整合,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办理。

4.跨地区业务协作的技术支持环境基本具备,为实现地区间劳动保障业务协作提供支持。

5.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体化的、面向社会的、集多种接入方式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门户系统和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6.基金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非现场监督成为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

7.宏观决策支持水平提高,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等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

8.系统的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9.实现与相关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衔接,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的衔接。

四、重点任务

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网整合,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水平。

(一)完成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建设

1.完成各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按照成熟先进、经济实用、持续稳定的原则,配备硬件设备,并实现硬件设备的物理集中,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共用同一个机房。建立健全各项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制度,完善专职人员配备,提升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级别。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形成搭建一个统一平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从网络管理中心,到数据管理中心,最后到决策支持中心的功能扩展。

2.实现数据在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数据和决策数据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建立统一的个人基本信息库、单位基本信息库和机构基本信息库,将各类参保人员及城镇从业人员、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各用人单位和参保单位全部纳入到系统中统一进行管理。取消区县独立设置的工作库,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市范围的数据集中,最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情况下的数据分布策略,逐步提高业务数据库的集中层次。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建立异地数据交换平台。适应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立,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数据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守法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类重点管理。

3.进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完成中央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建设,有条件的省可以省为单位建设全省统一的异地灾备中心,将省内所辖各地市的业务数据全部集中备份到灾备中心。灾备中心应首先实现数据级容灾备份,条件成熟的,可实现应用级的容灾备份。

(二)完善中央—省—市三级网络

1.进一步加快市域网建设步伐。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在将网络联接到各类社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就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将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联接到网络当中,并向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延伸。力争到**末期,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90%以上,街道、社区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70%以上,农村乡镇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50%以上。

2.进一步提高部—省—市主干网络的性能。实现部—省—市主干网络的三级网络贯通,确保信息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之间以及跨地区间的无障碍传输,满足各项监测数据上传和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保证网络的畅通。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部署,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衔接,实现与人口、公安、财政、税务、金融、教育、卫生、民政等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

3.构建信息系统安全信任体系。结合劳动保障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兼顾安全与应用、兼顾安全与投入的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安全保护基础,合理利用现有安全设备基础上,采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网络和应用安全。完成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工作,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劳动保障系统PKI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建立全国统一的,基于PKI/CA技术的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

(三)加强应用系统建设

1.扩大业务系统覆盖范围。根据扩大覆盖面、做实个人账户、改革计发办法、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工作的要求和“五保合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并根据业务发展要求,适时实现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包括部分地区建立的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的技术支持。全面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单位和人员管理的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有效衔接,在完善以信息管理和记录为核心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资(基)金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确保满足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和职业培训等业务开展的需要。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信息系统,支持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调控、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业务的办理。开发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将系统覆盖到所有农村参保人员。逐步支持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各项劳动保障行政业务的电子化,并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扩大全国统一应用软件的覆盖面,力争覆盖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统筹地区。

2.为跨地区业务协作提供技术支持。适应跨地区人员流动的需要,结合跨地区相关业务政策制定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成熟程度,研究确定跨地区业务技术支持方案,开发跨地区业务协作信息系统,形成对劳动者跨地区求职、参保人员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续接、退休人员异地安置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参保就医人员跨地区医疗费用结算、工伤人员及遗属跨地区领取待遇和就医等业务的技术支持能力。

3.加强基金监管系统建设。依托金保工程信息网络,建立多部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支持部、省、市、县各级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实现微观监管目标(及时发现社会保险基金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加强基金管理)和宏观监管目标(及时了解掌握基金运转情况和支撑能力,实现制度平稳运行),促进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

4.加强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全面建立通过网络采集信息的采集机制,形成常规统计、抽样调查、网络采集等多渠道相结合的决策信息采集模式;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劳动保障宏观决策数据库,对各类统计调查信息及通过网络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分析;建立模型库、方法库,建立针对劳动保障各项业务的、制度化的分析、预测机制,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劳动保障统计分析数据指标体系、在线数据采集手段和联机数据分析。

(四)建立基本统一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整合,地级以上城市全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12333公益热线服务,实现全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互联,形成“一地呼入、全国咨询”的服务模式。加强劳动保障系统政府网站群建设,形成完整统一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信息门户体系,积极推进基于统一的安全信任体系和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扩大应用的业务范围。建立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互为补充,集成多种接入方式和服务手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现劳动保障系统统一的面向社会的整体公共服务形象和品牌。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与业务系统、基金监管系统及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联动机制。

2.大力开展劳动保障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综合的劳动保障信息窗口,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在街道社区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将尽可能多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为开发就业岗位、面向失业人员开展就业服务、面向退休人员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及其他各项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3.稳妥有序地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应用。配合跨地区业务协办的开展,实现社会保障卡的跨地区通用。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管理。

(五)切实提高应用水平

1.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扩大上传数据的覆盖面,其中养老保险监测数据要覆盖到全部参保人员,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覆盖到全部失业人员。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做好上传数据的分析和深加工。

2.逐步启动其他各项联网应用。研究确定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及医疗费用监测、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监测、生育保险管理服务监测、劳动力市场供求监测、劳动关系管理监测、农村养老保险监测等实施方案,适时启动上述联网监测应用。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适时开展异地业务联网应用,并逐步扩大覆盖地区和人群。探索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方案,实现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

3.加强已建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系统的使用价值。探索劳动保障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实现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五、保障措施

(一)形成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

完成金保工程二期立项,将硬件升级、网络扩面、应用软件深度开发、安全加固、公共服务系统全面建设等主要建设任务,纳入到金保工程二期中。各地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国家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科目,由各级财政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对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在中央财政适度补贴、地方财政主体承担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渠道,多方筹集系统建设和维护资金。

(二)实施三项重点行动计划

一是实施示范城市建设推进计划。在金保工程一期示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在金保工程二期建设中建立起一批金保工程推进示范样板城市,形成示范带头、整体推进的建设局面。二是实施中西部地区重点援助计划。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倾向、重点指导、对口协助等方式,提高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实施劳动保障系统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普及计划。对劳动保障系统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在全劳动保障系统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建立业务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考核上岗制度,把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衡量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纳入人员考核范畴。

(三)理顺信息化工作机制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促进劳动保障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良性互动,努力建立政策制定及业务调整的技术论证制度。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协作配合,逐步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四)健全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

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按照系统建设要求,建立较为完整的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修订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劳动关系与劳动监察信息系统、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药品及诊疗项目编码,制定并出台个人基础数据库、单位基础数据库、机构基础数据库标准、统一的交换区数据标准、决策区数据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以及跨地区信息交换、与其他业务部门接口、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等。加大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确保劳动保障相关业务系统中各类业务代码的标准、规范和统一,确保各业务系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制定或修订各项业务流程规范,逐步统一和规范各地的业务流程。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劳动保障系统部—省—市全国主干网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和使用制度等;二是建立IP地址备案制度、应用软件项目验收备案制度,完善技术支持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卡注册管理、密钥管理及COS核准制度等,对各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和控制;三是配合安全信任体系建设,制定电子证书分发、使用和管理制度;四是制定监测数据采集及使用制度,落实信息资源管理责任制,建立信息交换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调度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期间,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金保工程的项目管理。

(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4)

前言:所谓社会保障,即国家为了克制公民社会风险搭建起的规范体系,尤其在我国进入大社保阶段之后,社会保险事业获得蓬勃发展机遇,有关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亦同步呈现出统一化发展趋势。不过因为我国在该类领域中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因此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诸多弊端,针对这部分问题制定妥善化的创新整改方案,明显是势在必行的。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中遗留的弊端问题

1、社会保障理念的缺失。虽然说社会保障属于一类关键性的公共服务模式,但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创建期限不是十分久远,加上有关部门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理念不够坚决,使得社会保障有关量化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统计体制陈旧落后等问题广泛衍生。社会保障信息化改建工程至此面临深度挑战危机。

2、服务模式的陈旧。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说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上研发出的现代化服务模式和信息处理手段,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改建工程覆盖落实,有着极强的推动功效。如今某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已然贯穿融入了高端的卫星定位系统,相比之下,我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明显不够健全可靠,开展的信息服务也存在误差隐患;再就是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不能实施流畅化共享交流,不利于后期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功能的有机发挥之余,更令信息传递变得愈加闭塞。长此以往,有关社会大众的社会保障服务需求势必难以得到合理化满足。

3、微观服务上的漏洞。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社会保障信息化改革工作期间,对于微观服务供应质量十分关注,因此会预先构建起健全化的个人承包控制机制。相互对比之下,尽管说我国既有的养老保险体制存在可观的微观服务项目,不过仍旧面对养老金骗保事件的预防挑战危机。而在中央-省-市等不同层级内成功创建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就可以轻松实现保险业务办理的信息化,可同步状况下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社保关系转移门槛过高危机,许多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亦因此逐个退出养老保险。

二、日后进行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创新改进的具体措施

1、提升信息系统综合服务水平。创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针对既有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加以改良修缮的必要途径。须知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空间范畴全面扩张,服务对象数量亦飞速增长,在此类背景下,便需要针对电气政府服务实效加以有机提升。想要顺利贯彻该类目标,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创建数据库系统,毕竟唯独保留规模合理的数据库之后,才能持续迎合各类用户实际需求。而为了愈加理想地应用电子政府内的信息资源,则需要考虑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府予以融合,保证针对各类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共享,进一步布置拓展全面和人性化的社会保障服务。长此以往,更可以细化管理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基础上,及时获取劳动力市场招聘、劳动保障、求职、培训等重要性信息,进一步修缮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类服务内容。

2、缩减信息系统的具体服务成本。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原本就是一类惠民利民的工程,如若管理成本无法在合理时间内予以削减,便会令广大民众承受过重的经济压力。为了确保今后能够更为合理地缩减社会保障服务成本数量,同时更加理想化地改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应用实效,就必须预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技术层面上要灵活沿用社会保障基金。想要达成该类目标,就需要持续优化改进社会保障指标的量化技术、信息收集整合模式等,如此便可以快速地改善社会保障行政绩效。第二,管理层面上要强化社会保障工作的评估质量。主要是针对社会保障信息收集、管理、反馈等工序流程加以有机评估优化,进一步赢得有关管理成本持续降低的改革成就。

3、强化对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实效。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始终凭借城市为中心进行布置拓展,之后才会朝着附近农村予以逐步辐射,可现实中,许多农村并未及时享受到这部分社会保障服务,亦映射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权利不蚱降鹊南极状况。为了在今后愈加理想地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持续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毕竟唯独将农村区域快速纳入到社会保证信息系统内部,才可切实地贯彻落实全面化的社会保障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关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改革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顺利完成的。而笔者在此提供的意见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日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不断予以修缮。相信长此以往,势必为令我国更为快速地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马彦.社会保障信息化若干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7(10):120-134.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5)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我们必须科学地确立其目标和任务,精心选择突破口,努力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基本内涵

军队财务信息化,就是在军队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财务体系建设、日常业务管理、资金保障供应、监督检查等环节,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并深入开发与转化利用,全面提高财务保障供应效能,加速军队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当前主要工作是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高度,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财务;不仅要做到数字化,而且还要对财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进行开发与转化,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规范,使财务保障供应实现一体化、网络化。

(二)主要目标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网络传输、精确保障、快速高效、安全保密。

网络传输是财务保障工作由手工工作、微机处理,逐步实现全军团以上独立核算单位在财务业务日常管理上实现一体化保障供应。它是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纵向上,从总后财务部到部队财务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供应、管理;在横向上、从财务部门到有关事业部门实现网络化保障管理,并且实现无纸化办公。精确保障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精确计算财务保障供应的任务量,按照确定的保障时间、地点,实施适时、适量、适地保障供应经费;快速高效是以网络化保障供应为目标,减少中间保障环节,实现财务保障供应的快速度、高效益,从而提高财务保障的综合效能;安全保密是以网络化为基础组织实施的基础上,注意财务信息的安全,增强网络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

二、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军队财务信息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六个方面:财务息化保障体系、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财务保障精确、财务保障可视化、财务保障设备智能化、财务人员信息化。其中,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求的财务保障供应一体化体系,以确保财务保障供的信息采集、传输、识别、存储快速高效运行。这个体系,在纵向上由总后勤部财务部战区联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处(科、股)组成;在横向上由财务部门本级事业部门组成;开发全军通用的财务保障信息化处理平台,确保财务保障供应适时、适量、适地、有效,确保和后勤有关信息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为党委首长决策提供依据。无论是对部队供应的纵向上、还是同级部门实施保障的横向上,都要实现财务信息传输网络化,使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和使用一体化。

通过财务信息化处理平台,采集有关数据及时了解掌握经费供应情况,在保障好部队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保障,达到经费供应不过量、不少供的目标,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减少资金的周转和在途占用时间,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方面,一是建立财务保障供应可视化信息系统、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之间借款、结算等环节实现可视化、使资金流尽收眼底、实现“透明”保障供应,促进财务保障供应快速、高效,同时也确保上级对下级在透明保障的情况下实施网上监督。二是紧紧依靠后勤信息处理平台和后勤业务部门信息化处理平台,对各种资产储运投送、管理等环节实时进行监督,确保资产使用管理合理、合规。

财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化,同时具有智能化功能,即这种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运用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财务保障供应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当好理财“参谋”,从而实现财务智能化管理。

财务队伍素质信息化方面,一是财务人员信息化素质要高,精通信息化技术和财务信息技术;二是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财务部门应配备信息化人员,积极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和保障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三、军队财务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两入网、一入库”为核心的三项建设工程,即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的“建库工程”。

(一)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就是在现有财务保障装备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使其能够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从技术角度可划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发展阶段。因此,后勤财务保障装备野战“入网工程”,主要也应包括保障装备的勤务系统数字化、保障平台网络化、成建制装备“综合集成”和单件装备智能化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是指将财务保障装备指挥、控制和操作中的语言、图像、文字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数字方式,加以储存、传送、处理和还原显示,促进装备与计算机的全面融合,提高财务保障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后勤财务装备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共同语言和技术基础的过程。装备数字化应以单件装备为基础,以作战系统或后勤保障勤务系统为基本单元进行研制、开发和建设,如战役、战术野战后勤指挥系统、数字野战医院、远程维修系统和单兵数字化系统等。

保障平台网络化,后勤财务保障装备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建设向“以网络为中心”建设转变,重点研制和发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网络化保障装备,保障机动平台将被赋予新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保障设备的搭载平台,而且具备网络节点的功能,平台间也可以独立组成一个局域网保障平台。网络化就是在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将具有卫星定位、通信、导航等功能的微型数字化装置,以“嵌入”或“附加”方式对现有后勤财务保障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其“入网”融入数字化战场,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

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成建制“综合集成”,是指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信息技术,按照全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将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系统与指挥通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作战装备系统整合为一个综合大系统,以减少各系统间的功能重叠,实现整体保障效能倍增的过程、它是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网络化的高级形式。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建设,应借鉴美军做法,成立专门的装备综合集成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强与后勤指挥管理、通信自动化、作战装备各主管部门的协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队后勤和后勤部队,进行成建制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综合集成试验,对综合集成的总体建设方案,相关的软件、标准和规程,以及新的装备编配标准和组织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军的统一部署,逐步实现全军所有部队后勤财务保障装备的综合集成。

单件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其实质就是实现装备与电脑、通信系统等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有机融合,从而使之具备类似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智力”和自动感应能力,因此,智能化被视为装备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美军认为,2025年其“目标部队”使用的未来作战系统,将由网络化的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共同组成,将无人武器融入有人武器系统是美军未来作战系统的最显著特点。美军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战场救治伤员的“警犬”机器人,可组成机器人救援队,具备自动寻找、发放工资、购物、救治和护送伤员等功能。我军后勤财务保障装备智能化建设,应以单件装备的故障自动检刚、工作状态自动监控、功能语音提示、环境自动适应等功能为突破口,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同时,开展无人保障平台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为研制未来智能化财务保障系统提供技术储备。

(二)后勤财务所有管理机构“上网工程”

实现后勤财务管理机构上网,即机构智能的上网,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的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办公平台,在网上实现各级管理机构的财经政策颁发、宣传和会计报表、经费分配、统计汇总等职能工作;完善和开发各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总部和军区两级现有后勤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师以下部队后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由单机版向网络版的升级和换代,为各级后勤财务管理机构提供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根据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促进后勤财务管理体系优化。一是在纵向上建立总后财务部—军区、军兵种联(后)勤部财务部—联勤分部财务处—部队财务部门的纵网;在横向上,建立财务管理机构—有关事业部门(地方)的横网。二是建立扁平化的后勤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机构上网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减少后勤财务管理的中间环节,增强其保障能力,提高一体化保障水平。

(三)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

后勤财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军队后勤财务机关、部队、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共同努力。只有精通后勤财务信息化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机构及部门积极参与,后勤财务综合信息资源“建库工程”才能取得实效。

建立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依据后勤财务记账原始凭证、预算、决算等会计资料,由顶层设计单位统一建立一种格式、协议和标准的后勤财务综合数据库,明确各种信息采集、整理、储存、更新的责任部门,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制定促进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在学科设置、科研力量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向投量等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加强政策导向和需求牵引,营造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建立后勤财务信息化的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首先,应对后勤财务信息化的常用术语进行规范,避免名词理解的混淆,为研究和探讨后勤财务信息化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其次,加快制定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后勤财务各类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是进行数据存储、加工、归档、查询的起点制定的标准。应重点规范后勤财务信息化元数据框架体系、元数据结构及语义、数据字典和信息资源目录等方面的内容再次,进一步完善后勤财务相关信息的分类编码标准,强化分类编码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机制。

修订现有后勤财务法规、制度和标准。按照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增加财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后勤财务信息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实现所有法规、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载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目前,我军建设正处在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对于军队财务来说,必须面对和正视军队信息化的现状,以积极姿态和高昂的精神来建设财务信息化,才能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

参考文献:

1、熊友存.军队财务管理专题[m].海潮出版社,2003.

2、陈平,楮华等著.软件设计师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6)

作者简介:卓黎黎(1982-),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研究方向:检察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67-03

保障管理也称为事务管理、后勤管理,常用于指机关内部为保证本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对包括物资、财务、环境、生活以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保障管理是机关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为机关各部门以及领导者与公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并保障各项机关活动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具体到检察机关,检务保障管理是检察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业务管理、队伍管理提供财力、物力支持的管理活动,是检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基础,更是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重要因素。

一、检务保障管理的概念解析

(一)检务保障管理的主体

在我国政治体制内,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政权机关,一切检察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都必须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检务保障管理制度同样是党领导下的检察管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从决策层面,检务保障管理的主体首先是各级党委。另一方面,从执行层面,检务保障管理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必然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其具体指向和运用转化的需求又决定了各级检察机关最终具有支配权和使用权,因此,检务保障管理的主体还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可见,检务保障管理的主体是一个涉及财、物等各方面职能部门的综合体。

(二)检务保障管理的客体

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主要是针对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一切资源的管理。具体到检务保障管理,客体包括经费、车辆、办案设备、基础设施、办公用品、信息网络等。由于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执法办案活动,其专业性、司法性又决定了检务保障管理客体的特殊性,如:“两房”设施;检察官培训基地、司法警察实训基地、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大要案指挥中心、监视居住场所;办案区视频监控设备、同步录音录像设施、远程视频讯问设备、多媒体示证设施等。

(三)检务保障管理的特征

受管理主体多元性、客体复杂性的影响,检务保障管理的特征也兼具一般意义上公共组织管理的基本特征,以及检察机关所特有、专有的法律特征。现代管理的一般特征包括管理的二重性、动态性和统一性。二重性是指管理任何社会劳动或社会化大生产所共同要求的自然属性,和体现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意志的社会属性;动态性是指由于组织内部结构会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加上各个组织所处环境的差异和资源配置的不同,管理活动相应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考察过程;统一性则是指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既是系统化、体系化、概念化的理论框架,又是管理者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技巧和实际效果的综合反映。检务保障管理所具有的法律特征则主要表现为:一切保障管理活动应在法律的明确授权下开展,应该符合宪法授予的检察权行使的职能需求;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应该与国家的政治体制、财政体制、司法体制相符,管理模式的改革应该置于整个检察改革的宏观大局下进行;保障管理模式的设计和改进应该以保障检察工作深入开展为根本立足点,且要随着国情省情检情的不断变化而作出长远规划与适时调整。

二、当前我国检务保障管理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检务保障管理模式与现行财政体制相对应,即把各级检察机关视为各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或部门,检察机关的经费由各级地方政府供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经费管理体制,且这种供给没有法律约束力,随意性较大。而经费保障显然是开展物资保障、信息保障的支撑和前提,受其影响,检务保障管理模式在现实运行中暴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经费保障捉襟见肘

经费保障不足,是长期制约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老大难”问题。从总体上看,中办发〔1998〕30号文件《财政部关于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财政经费保障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检察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稳定、有效的保障体制仍然长期缺失,检察经费保障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安排预算时把检察机关视为一般行政机关,导致对检察机关办案需求考虑不足,所留预算缺口过大,装备建设及部分专项经费未纳入预算,使得部分市县地方政府尚未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多数地方检察机关的经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级检察长的社会关系,不确定因素较多,检察长在争取经费方面牵扯了大量精力”。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省份,经费短缺、办案技术装备匮乏的问题更为突出。其二,检察机关事权和财权不匹配。近年来,财政部门推行集中核算制度后取消了预算单位会计主体资格,导致检察机关特勤费、信息费、举报奖励金等费用开支较难。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由于以财政部门为主导进行分配,各个省级检察机关无法掌握分配依据和方案,对分配结果也无从控制,导致资金分配不符合实际需求。有的专项资金或省级配套资金下拨市县财政后,存在递延拨款时间、跨年度拨付,甚至截留挤占等问题。有的市县地方政府受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规定的经费开支标准极低,检察干警的经济负担加重,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其三,经费保障标准及管理措施落实较难。当前,大多数省级检察院都已经会同省财政分类确定了最低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个别地方将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抵顶”了本级财政应当保障的投入,出现了“当地该给的给不够,只拿上面的凑”的现象。还有的省份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市一级检察机关、派出检察院、直属检察分院等没有明确的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形成了保障的盲区。

(二)物资保障不堪重负

物资保障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属于硬件的范畴。尽管近年来,以“两房”建设为重点的检务保障取得显著成果,中东部省份检察机关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两房”及配套建设,但是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少数立项难、征地难、落实投资难的单位至今没有启动建设适应工作需要的专门用房;已建和在建“两房”的单位,由于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还存在面积不达标的问题;完成“两房”建设任务的基层检察院也多数都有债务。随着办案形势任务的新发展与“科技强检”战略的强势推进,对检察机关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和科技装备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原本就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胜余力的部分基层检察院更是不堪重负、难以应对。办案区建设不达标,讯问监控设备不齐全,检察官培训基地、司法警察实训基地、职务犯罪预防警示基地等几乎空白的现状并不鲜见,至于新型、高科技的测谎、追踪、定位等侦查设施的配备、未成年心理救助场所的建设、适应新刑诉法要求的律师接待室的建设等,更是无从谈起。

(三)信息保障实效不佳

加强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是提升执法办案工作水平的必然途径和基本要求,体现在检务保障层面则是提供网络、信息、软件等方面资源的技术支持。客观地说,近年来,我国各级检察机关都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意义,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和建设力度,信息保障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检察专线网、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室及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已基本完成,基本实现了无纸办公、计算机办公、网上办案等。部分省份检察机关还利用情报信息技术,建立了职务犯罪信息数据库、基础信息查询共享平台等,有效实现了职务犯罪侦查信息资源共享。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化层面来看,目前检察机关还普遍停留在配置设备的初级阶段,多数基层检察院的信息化应用范围很小,深度不够,花大量经费配备的网络电子设备几乎成了摆设,统一的办案办公软件至今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再加上专门信息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信息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质量”难以真正实现。已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也多仅限于司法鉴定、侦查技术等方面,距离实现业务、队伍、保障和管理各领域信息化应用全覆盖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实中,从上到下都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备的现象,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三、当前改革我国检务保障管理模式的路径设计

当前检务保障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保障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充分实现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这一层面。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推动建立省级财政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检察经费包括业务经费(含办案经费和装备经费)、行政经费(即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和基础建设经费(含设施维修经费)四大种类。经费保障管理模式是检务保障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直接制约物资保障管理和信息保障管理水平的前提性影响因素,这就决定了改革经费保障管理模式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当前,建立省级统筹保障体制是破解检察经费短缺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确保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

在制度设计层面,建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协调财政部,修改完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建立“中央负担、省级配套、全省统筹、全额保障”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同时,财政部或地方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地方检察机关涉案款物上解省级财政预算。在经费承担层面,实行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的原则,检察机关业务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人员经费、行政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各类设施维修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在经费分配层面,严格按照省级预算管理办法,实行定额预算和项目预算,为每个院单列预算,全额保障,实行省级检察机关垂直管理,定期检查。在经费监管层面,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年度审计,此外,省级检察机关协助配合省级审计部门进行各项外部审计,以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管。

(二)进一步规范物资保障管理制度

物资保障管理的任务是通过科学地计划、购置、储备保管和分配物资装备,充分发挥物资装备的效能,为各项检察工作和机关建设提供服务。检察机关要深入调研和论证刑诉法修改对检察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将职务犯罪办案基地、监视居住场所、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等项目列入建设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测算,确保本级应承担的投资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争取落实各类政策性减免优惠措施。

在保证经费投入力度、硬件设施建成的前提下,规范管理制度是强化物资保障管理的重中之重。要从满足执法办案需要出发,精心构筑完善检务保障管理模式所必需的安全方便、实用管用、完善配套、低碳节能和体现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建立遍及执法每一个领域和角落的安全网络,增强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和导向功能,不断满足复杂多变执法环境下的办案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坚持厉行节约的作风,加强对办公设备、业务用车的投入和管理,本着得体、节俭、特色的原则,严格接待标准,简化接待工作。量力而行开展基础建设,防止违规超标和产生新的债务,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加强监管,强化基建队伍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认真总结“两房”建设经验,抓好后续建设、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两房”建设遗留的基建欠款,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做好核查认定,确保地方配套投资的落实,同时争取多渠道、多层面的债务化解途径,妥善解决基建欠款。

(三)着力提升信息保障管理实效

检察信息保障是指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为提高办公办案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针对当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共享程度较低、将信息技术成果真正应用于检察业务活动的成效不明显、专门信息人才的智力支持不足等弊端,改革信息保障管理模式的重点应该是把科技强检作为提高检察工作质效的重要推动力量,注重信息化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和范围,加强检察技术、科技装备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检察工作科技含量。

在信息设施建设和辅助设施的配置方面,坚持节约实用的原则,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实现全国检察信息一体化,避免各地自行规范、设计、配备等带来的标准不统一、运行不兼容、重复浪费、技术不过关、管理不规范等弊端。在整体运用层面,坚持共建共享,全面推进检察技术基础平台、信息化应用、办案辅助、安全保密、科学标准“五个体系”建设。在服务检察中心工作层面,要积极应用全国检察统一业务软件,同时在确保配齐执法办案所必需的文检、司法鉴定、专门办案工作区、机要密码等设备及辅助设施外,还应该下大气力开发、推广应用系统的建设,如与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共享系统、远程案件讨论系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职务犯罪数据库、远程提审系统及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电子化办公系统、检察人员违法违纪信息管理系统、计划财务装备管理系统等,努力将信息处理、网络工程、计算机等技术的成果注入检察工作,切实加大检察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审查等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在管理维护使用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着力在深化应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上下功夫、见成效,并以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制约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逐步完善安全保密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操作培训和实战运用,强化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协调,努力以信息化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326.

[2] 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

[3] 修忠孝、付凤杰.当前检务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26.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7)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80-04

1引言

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图书馆之间在相互协作、协调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共同建设、共同利用信息资源的全部活动,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实现不仅需要信息、技术、设备、经费、人力等资源作基础,还需要制度、政策、法规、机制等手段作为保障。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分布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资源共享的管理和保障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日益发展,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问题将日益重要。为此,本文对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问题作些探讨。2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内涵、目标、功能、意义2.1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内涵

在管理学相关研究中,“保障”一般被理解为从政策、法规、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去促进或维护某个项目或业务的开展和实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涉及诸多环节和因素,如保障机构、保障对象、信息技术环境、人才、资金、信息组织管理、信息法律规范、信息工作协调等,本文提出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就是以共建为基础,以共享为目的,依托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集成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类信息资源体系,根据统一规范、协调的原则,从政策、法规、管理调控、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去维护和促进资源共享的开展和实施,保障和实现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其实质是以联盟的形式在地区、全国或更大范围进行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合作,以实现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2.2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目标

简单地说,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目的是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集成、整合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类信息资源体系,建立连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系统,从而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合理高效的服务。

从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对象和范围来看,可将保障体系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面[1]:①个体层面。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内部各类资源及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为一个整体。②地区级层面。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集成与共享。③部级层面。对国家范围内各类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集成与共享。

从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所具有的特性和效果来看,可将保障体系的目标概括为:①松耦合性。每个数字图书馆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②开放链接性。每个数字图书馆的系统、服务、资源间彼此集成,并可灵活扩展。③整体性。任何一个数字图书馆都是共享保障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孤立的个体。④标准化。每个数字图书馆都将遵循共同认可的功能与服务规范、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⑤协同性。整合、集成后的数字图书馆间联合共建、相互支持、协同服务、彼此共享。

2.3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功能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建成后,通过运用各种集成检索技术、方法,为用户提供统一检索平台,联合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协调、联合目录和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存储、参考咨询服务协作、计算机资源共享以及人员专门培训与业务辅导等;以互联网为平台对CALIS、CNKI、NSTL、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进行数字化资源和服务的整合,实现“一站式”服务,对国内自建的大型数据库、联合购买的商用数据库,实现跨平台检索[2]。

2.4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意义

2.4.1有利于降低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成本。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通过一定的机构协调或协约支持,对资源整合与共享进行系统规划和协调管理,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数字图书馆业务的研究及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数字图书馆有效地使用经费,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社会效益。

2.4.2有利于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创新。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有利于发现和解决不同层面数字资源的纵向协作及地区性横向协作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内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联盟式的运作方式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完善,它所倡导的横向、纵向联合、优势互补,有助于图书馆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突破图书馆有形的界限,使管理的视野拓宽。

2.4.3满足用户需求品位不断提升的本质要求。通过数字图书馆联盟式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保障,可提升用户的权限,打破地区乃至国家间的地理限制,有利于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3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存在的障碍

3.1体制和制度障碍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等都是体制和制度[3]。体制和制度障碍导致了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重复浪费现象,在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严重。调查显示,在收录《中国数据库大全》中的1,028个文摘、索引、专题数据库中发现,理工科数据库重复率约占27%,社科类数据库重复率约42%;两大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内容重复严重,重复率在50%以上,甚至达到80%左右。

李育嫦: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李育嫦: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3.2法制障碍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信息法等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构成了法制障碍[3]。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难以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各种纠纷,造成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

3.3技术障碍

信息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低、信息标准不统一和不兼容等成为共享的技术障碍[3]。以标准化建设为例,目前,统一、规范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标准的制订相对滞后,而已有的相关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强制性。各单位自订标准,而标准的多样化致使数据无法兼容,给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极大障碍。

3.4资金、人才障碍

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社会性基金会和企业的参与较少,加上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难以满足资源共享的资金需要。其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缺乏,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一步深化,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4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

4.1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由众多的图书馆信息机构为基础构成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它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实现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协作与共享。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一个由国家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行业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及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三个层次构成的社会化信息保障体系,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协调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建立起社会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协作网。

国家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在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领导与协调下,对部级的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的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和集成,构筑信息资源共享部级横向协作网。该协作网主要依托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等网络平台,整合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其网络服务系统(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2]、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CIRSP)、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等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的资源与服务,通过互联网向全国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字信息服务。这一国家层次的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可以完善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内信息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的内部机制,是资源共享的保障体系的基础。

行业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在系统内纵向布局,构建本系统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纵向协作网。公共、科研、高校三大系统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在本系统权威机构的组织指导下,根据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内部完成纵向布局,致力于本系统内信息资源的专业化、特色化、集成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跨系统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如高校系统率先建设的文献保障体系(CALIS),科研系统建设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我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

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地区与系统相结合,以地区为主的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迫切要求,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区域以国家网为后盾,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系统、各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协作协调,构建自身特色明显的共享网络,在省、地区、市范围内建立起跨系统或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局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①是跨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②是系统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近年来建成的区域性共享网络有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湖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浙江网络图书馆、陕西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广东省的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深圳“文献港”等。

4.2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社会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协作网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保障模式,完善和健全它的运行机制,对促进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组织和个人的信息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其运行机制包括管理调控机制、法律制度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

4.2.1管理调控机制。 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行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是其高效运作的保障,确保政府对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主导地位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在政府的调控下,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跨部门的信息保障工作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在各个层次上组织和协调信息资源共享活动[4]。①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组织管理机制上,可以成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进行宏观调控,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起宏观上的整体规划和协调作用,下设全国信息资源建设中心、信息技术中心、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及利益协调中心。信息资源建设中心主要指导全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信息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有限资金的浪费;信息技术中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提供各种相应的技术保障;信息资源服务中心以自动化系统为平台向全国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包括馆际互借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公共信息检索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利益协调中心通过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协调与有关部委的关系、各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成员之间的利益达到相对平衡,包括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②建立地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地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主要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直接为本区域内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提供指导和服务。地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与国家政策相一致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区的特点与优势,按照规定的义务与权利,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处理好区域保障体系内各机构的利益关系,负责资源的采集与运转,资金的筹集,为本地区各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与指导。③建立系统内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系统内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与国家及地区政策相一致的基础上,按照本系统的权利与义务,规划本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方向、目标,建设中心与示范馆,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等。

4.2.2法律制度保障机制。数字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指国家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良好的制度环境能为信息资源共享的组织与管理提供规范。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应制定有关信息资源共享的国家政策,从组织、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来保证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政策、信息资源布局政策、经费与投资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管理政策等[5]。

同时,为能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建设:①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和法规建设。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行为,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害。这就需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建立、完善与信息资源共享相应的法律体系。特别是针对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产品复制、加工、传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如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制度建设、改进法定许可制度、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行奠定良好的法律环境。②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共享二者平衡和谐机制。在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应该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同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共享结算系统等技术手段,也包括制度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等综合性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合理机制,特别是建立两者的协调机制,如成立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以畅通的渠道使各部门分工协作、互相配合[6]。③加强数字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主体的宣传和对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 加强数字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主体的宣传,并向知识产权人承诺他们的权益会受到保护;同时,加强对用户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使他们对著作权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充分理解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从而保证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得到广大信息用户的支持与理解。

4.2.3技术保障机制。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运行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的,它们是共享保障体系良性运行的技术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接口技术、面向数据库的中间件、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方法、通用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等技术的应用。此外,还有知识发现技术、知识管理理念和技术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等[7]。目前在技术方面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①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主干网络,建立国家中心系统、省级分中心系统、基层中心系统,通过在各级中心运行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②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大规模、分布式数字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基本手段。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共享,需要建立和遵循关于数字化加工、数字资源描述、数字资源组织、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需要遵循内容编码、数据通信、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知识产权、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1];需要遵循已有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分布式数字图书馆所建立的资源和服务的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可持续性。③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问题普遍存在,为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的安全,首先要从硬件设备与环境上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对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等进行用户管理、权限设置与程序加密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还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备份、数据加密、入侵检测、访问控制等制度;在实际应用中还要重视防火墙的建设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并辅之以其他技术和方法,确保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活动的顺利开展。

4.2.4人才保障机制。技术人才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制约着信息加工、整理和服务的质量。数字图书馆应从单纯重视人员的学历教育转向重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上。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强化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吸纳机制,为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开发和深层次服务提供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谢春枝.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集成的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32-103.

[2]张玉珍,张红萱.构筑国家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06(9):7-9.

[3]文庭孝,陈能华.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社会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78-81.

[4]肖希明.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模式与运行机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0-93.

[5]肖希明.推进我国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5(6).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8)

中图分类号:E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流量的空前扩充,信息正在逐步成为主宰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1]。我军近年遂行的多项非战争军事任务,突发性强,保障方位不确定,任务繁重,导致保障对象、保障时机、保障方式的随机性增大。为了更好的完成非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实现“保障有力”的要求,后勤保障要适时跟进、及时保障,必须建立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相适应的应急反应、快速保障体制。

本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特点,构建一个集成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后勤指挥系统,实现后勤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立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跟踪机制,全面提高后勤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一、系统功能设计

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需求,坚持“怎么快就怎么组织,怎么有效就怎么保障”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保障方式和手段,适时、精确地组织各种勤务保障[2]。依托部队的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将GI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与后勤物资、人员等信息一同构建一体化数据模型。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跟踪机制,实现后勤指挥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系统功能如下: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

(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依托部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本系统的设计的运行模式是Brower/Server模式,所有的工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使用者只需要一台安装IE浏览器的计算机即可。将后勤保障人员、物资、运输设备和物资采办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组成便于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数据模型。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如下:

图2 一体化数据模型

本文着重研究地形图数据与后勤物资保障数据的一体化组织问题。本系统管理的信息总体上分为两类:地理信息和后勤物资保障信息。地理信息指的是影响后勤保障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图信息、导航定位信息和交通路线信息等。由于本系统是专门为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服务的,所以在地理信息所表现的内容中要增加一些与部队后勤保障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地形图中增加后勤物资保障图层,用于描述后勤物资仓库、库房、洞库等的地理信息。后勤保障信息包括后勤物资信息、后勤保障兵力信息、运输设备信息和后勤保障物资采办信息等,这些信息以是数据、文本、多媒体和图像等形式表现。将后勤保障信息的数据、文本、多媒体和图像数据与地理信息相融合,通过编码、数据格式设计和数据库存储设计,形成一体化数据模型,以适合系统开发和数据管理。

(二)指挥决策系统设计

指挥决策是后勤指挥的核心,指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勤保障任务的成败。紧贴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针对抗震救灾、反恐维稳、突发事件、防汛抗洪等多样化任务的不同,分别研究制定针对任务情况的人员调配、物资调配、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物资运输规划和物资采办等保障方案,组织好方案计划的协同和对接,形成上下衔接、左右配套的保障方案计划体系,做到保障内容、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等,与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具体行动相适应。

充分利用统计与经济分析技术、运筹学决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决策分析技术,建立优秀的决策方法与算法。根据后勤保障任务的性质,启动相应的保障方案,科学的组织人员种类与数量、物资种类与数量调配,合理规划人员物资的运输路径与手段,建设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根据需要规划相应的快速物资应急采办方案。

(三)信息跟踪系统设计

将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融入到一体化数据模型中,可实现信息跟踪系统的可视化,信息跟踪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状态查询、物资状态查询、运输设备状态查询、基础建设状态查询和物资应急采办信息查询。

信息跟踪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个具体内容的查询对象也非常丰富,这些没有在图1中详细表示出来。人员状态查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卫勤人员查询、保障支援人员查询和运输人员查询,查询对象信息包括人员的兵种、编号、性别和地理位置等数据信息。物资状态查询主要包括在途物资状态查询和储备物资状态查询,查询对象信息包括物资编号、运输设备、出发地、目的地、运输线路和当前位置等数据信息。运输设备状态查询主要包括运输车辆状态查询、运输船舶状态查询和运输飞机状态查询等,查询对象信息包括运输设备的型号、编号、当前位置、技术状况等数据信息。基础建设状态查询包括野战帐篷、野战医院和野战军供站等状态数据信息,查询对象信息包括型号、编号和当前位置等数据信息。物资应急采办查询包括采办合同管理和采办企业管理等。

二、系统特点

1.信息资源数字化

本系统采用一体化数据模型中不仅对地理信息及其属性信息进行逻辑组织,还对后勤保障信息进行了逻辑组织。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后勤保障信息为重点,通过这样的数据组织使地理实体不仅具有了空间特征,而且丰富了后勤保障信息的地理要素,增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信息含量。对于后勤保障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了详细的数字描述,描述有多种形式,包括数据、图像、文本和多媒体等描述形式。

2.数据综合集成化

在传统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管理信息数据模型中,地理要素与管理信息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两种系统是基于各自数据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独立的信息系统,功能相对单一。本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指挥系统,它打破了原来系统间的功能壁垒,实现了数据集成和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体化数据模型中,两类信息数据不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独立体,两类数据之间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关联机制实现数据融合,使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集成成为一个组织逻辑关系严密的有机体。

3.指挥决策自动化

依托部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通过Brower/Server运行模式,可以将指令直接下达到相关单位。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多样化特点,制定多种有针对性的后勤保障方案。合理的运用统计与经济分析技术、运筹学决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决策分析技术,科学的进行人员、物资、车辆调配和运输路径规划等,做到指挥决策的自动化。

4.信息跟踪可视化

将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融入到一体化数据模型中,可以直观的在GIS系统中反映出人员、物资、车辆、基础设施和物资应急采办等后勤保障信息,直接为后勤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总结

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是突如其来、难以预测,部队通常是临危受命、紧急出动。2008年初,郴州地区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短短几天就演变成受灾人口近1000万的特大自然灾害,部队执行保交护路,为受困群众提供饮食、为地方车辆输送油料等保障任务,边筹措、边供给,保障准备时间很短。又比如:汶川特大地震猝然而至,救灾工作没有过渡和准备时间,后勤物资供应保障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紧急向灾区调拨被装数百万套件、军用食品几十万日份、各种油料物资万余吨,各后方军需物资仓库和采购机构超负荷运转,物资收发量是平时的十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物资筹措强度、供应密度、保障力度都是空前的[3]。

本系统针对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强调立体保障、机动应急保障和联勤保障的特点,以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了集信息管理、指挥决策和信息跟踪为一体的后勤指挥系统,实现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袁邦根.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N].报,2002,2,9

[2]陈晓虹.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能力[N].报,2009,7,9(010)

[3]吴立玖,黄志.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物资供应保障[J].军事经济研究,2011,1:72-74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9)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桎梏

2002年可以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非常关键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和完善的12个业务系统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金保工程在国家整体立项。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像决策者们所希望的那样。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是受众的不断增长及业务的不断拓展所带来的压力,除了为就业、社保、医保、工伤、生育等常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提供系统和技术支撑外,随着城镇居民系统建设、社保卡发放、网上申报系统等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远远超出了当初规划的框架,给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由地区间的经济、政策等差距所产生的自然壁垒,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当初部里规划的是“数据向上集中、业务向下延伸”模式,最终实现全国一统的目标,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经济基础难以平衡成为实现跨地区社保、医疗统筹的天堑,全国一统的愿景尚在远处。从微观层面而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自身也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桎梏。一是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显然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项目,就硬件设备本身而言,其损耗折旧率比较高,动辄上百万的小型机服务器往往在运行3~5年后就无法满足支撑系统的需要,随着新业务的发展,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对设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设备自身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快;就安全维护而言,灾备系统建设、系统安全维护、软件开发等都需要巨额投入的支持。二是人才短缺,“十一五”规划提到,目前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城市只有5人,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机关信息化保障篇(10)

当我们生病住院时,谁会为我们分担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当我们步入老年时,谁来为我们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谁又为我们打理着一切?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融国计于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意义所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国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正在抓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不断提高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认识,在资金上也在逐年加大投入,不断追求方式创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地履行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神圣使命。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崂山区响应上级部门号召,从现实情况着手,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积累了一些良好的建设经验。

二、积极出台措施,推动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乃民生之安。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便捷地享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福利,历来都是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信息化建设部门始终考虑的问题。近年来,青岛崂山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整合,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努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明确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要求,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遵循政府公共服务的新理念,建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涵盖“五大险种”的业务经办、劳动就业管理和机关办公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为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后,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养老保险’工程”知识培训,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到“‘养老保险’工程”建设较好的地市及“养老保险”工程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参观考察,促进全体职工思想观念转到“‘养老保险’工程”建设的要求上来。

2.以“养老保险”为重点优化业务流程。崂山劳保主管部门以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软件本地化实施为契机,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模式为指导,结合社会保险软件的功能模块设置和操作规范,对现有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制定出了一套适合崂山劳动就业工作实际的业务流程。社会保险和劳动就业新业务流程的制定,使业务经办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推进数据整理整合,确保数据准确。为确保社保数据的准确性,崂山劳保部门积极开展数据整理整合工作。第一步核清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最终形成五险一致的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库,为实现“同人同城同库”建设目标打好基础,确保软件上线运行;第二步逐单位逐人核实所有缴费记录和发放记录,最终达到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与档案等原始数据一致;通过开展数据整理整合,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三、人才匮乏问题亟待解决

信息化建设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之一是人才。人才匮乏是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一大棘手问题。为此,近年来,崂山将人才工程作为“养老保险”工程的重要内容加以同步实施,加强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锻炼和培养。特别是去年,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多期“养老保险”工程建设培训班,成效斐然。目前,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比较熟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正在稳步建立之中。

近几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受到崂山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崂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提出了“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和“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建设原则。通过会议部署、实地调研、基层示范点建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了“养老保险”工程在崂山的建设进程,逐步统一了各级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识,理清了建设思路,坚定了建设方向,明确了建设目标。目前,在崂山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举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之力、共建“养老保险”工程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 林业企业论文 下一篇: 大学学业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