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医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9 23:04:48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R6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4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2.020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具有高风险性、高致死率以及高继发感染性等特征,开颅手术术后感染是最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征之一,开颅手术患者一旦发生术后感染,致死率极高[1],对患者术后病情康复、抑郁恐惧心理排除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且延长住院治疗时间、额外增加医疗费用,使病情更加恶化。笔者针对此状况,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实际住院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具体调查数据统计值对开颅术后感染率进行了论证分析,以便为临床预防颅内感染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于2012年6月1日-2015年6月1日接受住院治疗的432例开颅患者,其中男311例,女121例;年龄≤60岁364例,年龄>60岁68例。

1.2 方法

统计分析实行开颅手术患者的具体病情、引流、手术方式,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开颅术前与术后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内容,登记开颅手术患者具体资料信息及病征情况,对术后感染程度进行记录、分析[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432例开颅手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67例,感染率为15.51%。开颅手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中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引流、手术时间长短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部位置管的颅内感染率

脑室置管与切口、脑脊液引流置管是开颅手术的两种不同部位引流方式,其中,脑室置管调查病例251例,感染例数61例,感染率为24.30%;切口及脑脊液置管病例136例,感染例数5例,感染率为3.68%。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脑室引流和其他手术部位(切口及脑脊液置管)引流的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6.53,P

2.3 脑室引流管留置持续时间的颅内感染率

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1~2 d调查患者133例,感染14例,感染率为10.53%;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3~4 d调查患者89例,感染27例,感染率为30.34%;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5 d调查患者29例,感染例数20例,感染率为68.97%,脑室引流不同留置时间的颅内感染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6.93,P

3 讨论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很高的颅内感染率与感染后病死率,对开颅患者术后及感染后生存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威胁,且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病症,颅内感染率可高达15.51%[3-4]。

一般情况下,头皮、颅骨与脑膜是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受损,防止病菌入侵感染的三大保护结构,再加上血脑屏障组织的作用,颅内感染率相比其他器官而言则小很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然而,开颅手术后则要将手术野腔置管插入颅内以用来开颅术后引流渗血或残留积血的作用,会对人体脑部组织中的头皮以及血脑屏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极易使得细菌通过置入脑组织内部的引流管侵入颅内,继而发生术后感染[6]。况且脑室组织系统是人体抵抗细菌感染、防御病毒入侵的功能薄弱区,细菌很容易在脑脊液及脑组织环境下滋生繁殖,尤其是脑脊液中缺乏相应的补体与IgM与吞噬细胞,为细菌繁衍创造了适宜环境[7]。此外,再加上开颅手术前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更是提升了颅内感染的概率。在这种种诱发病因症候的共同作用下,开颅术后一旦感染,病情极难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感染率,缩短颅内引流管的置入时间,日渐成为了专家学者以及临床医师的共同研讨对象[8],由本研究可得知,开颅手术后脑部引流管的置入时间与引流管在颅内的留置部位对于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围术期、术中及开颅术后感染的预防就显得极为必要。可在围术期用抗菌药物来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防御能力;开颅术过程中应严格规范操作手术引流指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颅内异物刺激,放置引流管要确保位置恰当合适,使其位置略低于脑室水平,防止引流液反流入颅内引发感染;患者开颅手术后去掉引流管的时间要控制在24~48 h内,以最大程度减少感染发生率;将消毒隔离病房作为脑室外引流患者的治疗室,以减少交叉感染;可利用交换异侧脑室引流来达到减少感染的目的。

此外,开颅术后的早期诊断对于确诊患者颅内感染情况以及减少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存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开颅术中抗菌药与激素的使用,颅内感染常表现为不典型症候。可通过及时培养脑脊液病原菌,脑脊液检查化脓性脑膜炎来诊断是否感染与感染程度[10]。可应用抗菌药物及时治疗开颅术后持续发热、脑脊液白细胞增高等症状,待脑脊液数值正常后即可确诊为开颅术后感染。进而要进行及时、积极治疗,立即更换被细菌侵入的脑室引流管,彻底无菌操作清除感染灶,给感染患者及时静脉注射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而临床表现为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应采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或脑室与腰椎蛛网膜下腔灌洗来进行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杨伟,石春来.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发生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16-118.

[2]艾玲.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执行力培训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2-94.

[3]张海艳.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90-91.

[4]周玉英.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6):87-88.

[5]潘敏敏.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85-86.

[6]包娜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静脉输液小组管理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57-158.

[7]林萍萍,蒋云琴,卢小清,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65-66.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2)

颅内感染通常都是术后因护理干预不当引起的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主要病种类型分为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也是神经外科术后可能产生的一种严重性的院内感染症状之一,护理干预不当与治疗不及时,轻者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本文主要旨在探讨了解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并总结经验,为入住神经外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现在报告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开颅手术患者180例,男106例,女74例,年龄12~43岁,平均30岁。患者手术前均没有任何其他不适的症状。

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照预防设置好的表格对神经外科开路手术患者进行身体机能,承受能力,是否有并发症或者不适症状等详细落实登记,并且仔细记录术后患者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因素。

结果

发生颅内感染20例,感染率1111%;留置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率1371%,比较未引流者颅内感染率18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3小时83%,>3小时患者颅内感染率2297%,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主要危害因素是是否流产与手术持续时间有关;脑室引流颅内感染率2457%;其他部位引流患者颅内感染率43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引流管留置1~2天感染率1098%,3~4天感染率3122%,≥5天感染率6982%。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开颅手术术后颅内感染治疗十分困难,且患者病死率相当高,不但患者自身承受疾病与手术带来的身体与机体功能下降的痛苦,影响自身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加重家属与患者自己的心里负担。经上述结果显示可知,神经外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开颅手术,且常常发生院内颅内感染情况。世界医学研究分析报道可知,目前医学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发生颅内感染率20%左右,本文研究颅内感染率与报道完全符合。

通常,人体大脑组织包含头皮、颅骨与脑膜三部分组成,由于大脑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大脑发生颅内感染几率远远低于身体其他器官组织。但是由于手术后严重破坏了大脑组织和血脑屏障,且术前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因此,是颅内发生感染率就会明显增加。神经外科手术后常在手术野腔置管以达到术后引流渗血或者残留积血的目的。但是人体脑室组织是人体机能防御区域的薄弱块,脑脊液中缺少补体与IgM,没有吞噬细胞,使细菌极易生长与繁殖。因为诱发因素的存在,细菌一旦如今人体脑室组织,控制感染再就相对困难。因此,与引流管相关的颅内感染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医学界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且根据本文研究显示,脑室引流管的置入会导致细菌爬行或者随着引流液反流入于颅内则会导致颅内感染。根据上述结果研究表明,手术时间延长与引流管置入使用是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重要危险诱因,并且脑室引流管的感染远远高于留置创腔引流管引起的感染(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越长,颅内感染率也就越高(P<001)。

综上所述,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和留置引流管,特别是脑室留置引流管关系密切。一反发现颅内感染,应积极采取方法治疗与预防,应彻底清除感染灶以及拔出或者更换受污染的脑室引流管,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如有再次污染,一定及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吴娴波.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

2任玲,周宏,茅一平,郑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2:120-123.

3何志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3:466-468.

4靳桂明,董玉梅,余爱荣,等.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荟萃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2(3):149-151.

3蔡秀军,顾晓静,王一帆,等.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25-1426.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颅内血肿伤员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83岁,平均45.3岁。坠物击打伤35例,跌伤7例,车祸伤6例,入院时病程3小时~10天,平均2.5天。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GCS评分:3~5分2例,6~8分16例,9~12分26例,13~15分4例。合并四肢骨折36例;合并血气胸10例。头皮裂伤44例,需再次清创36例。

1.3 颅脑CT表现 CT发现幕上血肿44例,幕下血肿8例,幕上下混合性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26例,硬膜下血肿24例,脑内血肿17例。参考多田公式,32例幕上血肿体积大于30ml,5例幕下血肿体积大于5ml。

1.4 救治方法 (1)成立以具有战伤救治经验的医疗救授队队长为中心的决策小组。决策小组决策是否以及何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对有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指征但暂不手术病例,组织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或陪护自愿者加强观察,积极镇痛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对出血停止病例,以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q8h或q6h;必要时联用速尿强力脱水治疗,或联用地塞米松20~40mg静点qd防治脑水肿。(3)凡有头皮裂伤者入院后全部剃去头发,全部肌肉注射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头皮裂伤来院时清创不彻底者或未清创者,不论伤后病程长短,入院后立即清创。 (4)积极处治合并伤,尽力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其它按神经外科常规进行。

2 结果

(1)死亡2例,均为入院时GCS 3~5分伤员。(2)36例伤员接受了头皮裂伤清创术;病程3小时~4天。无头皮创口感染。(3)39例伤员接受了开颅血肿清除术。除2例死亡外,余37例伤员术后病情明显好转。(4)分批次将46例伤员分别向省外或省内再次转送。转移过程中无意外发生,无伤员死亡或病情加重。

3 讨论

5.12汶川地震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我国遭受的最严重自然灾害。地震中我市安县、北川等地严重受损,大量伤员于现场抢救后必须后送到我院进行专科治疗[1]。在震后10天内,我院共接收治伤员1200余名,收治入院等候手术700余名,我科共收治颅内血肿48名。受地震影响,震后我院转入帐篷医院,在帐篷内甚至门诊大厅内开始救治地震伤员。手术条件十分艰苦,手术物资短缺。从帐篷医院撤回后,全院有大量骨科病人需要占用手术资源。因此,在地震后的新形势下如何及时有效地救治颅内血肿伤员,可靠完成本专业的救治任务,同时配合全院整体的医疗配置,对神经外科医师这既是在专业上的考验,也是在伦理上的磨练[2]。

分析本组颅内血肿伤员,地震致钝物坠落击打头部致伤35例,占全体病例72.9%。这部分伤员的受伤机制为冲击伤,受伤机制较单纯。根据伤员病情和颅脑CT,伤情特点有: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多来自颅骨骨折后板障静脉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伤员合并的脑挫裂伤病变范围相对局限,继发脑水肿程度较轻[3]。同时,入院前病程平均为2.5天,理论上颅内出血已停止。所以,本组伤员入院后病情迅速加重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颅内压的调节机制说明如伤员的颅内压超过临界值,病情将迅速恶化。因此,对于有手术减压指征的伤员,只要具备手术条件,应将尽早开颅手术。

根据患者病情和当时医院手术条件,决策小组对全体颅内血肿伤员的处理思路是:(1)每天积极主动和手术室、麻醉科协调,通报我科病人手术安排情况,争取手麻科对我科手术的支持;(2)在震后帐篷医院时段,因手术条件恶劣,为避免开颅术后颅内感染造成致命后果,尽量少开展开颅手术,仅对2例GCS 3~5分伤员和10例GCS 6~8分且伴有脑疝伤员共计12例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抢救。对非脑疝伤员酌情使用大剂量脱水治疗,对颅内占位效应显著者加用速尿强力脱水控制颅内压[4]。对有脑水肿病例,使用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5]。(3)手麻科从帐篷医院撤回后,手术无菌条件大大改善。决策小组迅速安排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病情不稳定者再次颅脑CT检查。对凡是有血肿占位效应显著或血肿致头痛症状明显者均积极安排手术。决策小组希望通过此阶段工作既能有效治疗伤病,减少开颅手术并发症,又能为即将开展的伤员转运创造条件。(4)在接到转送伤员通知后,决策小组一方面积极向患方宣讲转运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患方的理解信任。另一方面根据每位伤员病情特点安排了详细的转运方案。46例伤员分4批次先后被转送到省内、省外指定医院,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参考文献

[1] 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军队医院的应急医学救援[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 (2): 118~119.

[2] 樱庭和典,冈本天晴. 阪神大地震的医疗拣选与伦理研究[J].医学与哲学, 1997, 18 (6): 322~324.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4)

优秀科主任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是××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创始人之一,率先开展了颅脑创伤的绝大部分手术,使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尤其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随着医保覆盖扩大、老龄化来临,2008年开创性地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所有出血性中风,开展了小骨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外引流术等脑出血的几乎所有手术,填补了××县脑溢血外科治疗的空白,成效显著。初步改变了基层医院脑外科普遍存在的病种单一、专业被动的局面。××本人在××市范围最早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护技术,独立开展了医院首例脑膜瘤、脑胶质瘤等手术。同时,还千方百计改进和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科室业务量、收治病人和手术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增加。在××市五个县(市)级医院中,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业务总量都排到了的前列。而且在人员相对配备不齐的情况下,无论手术数量还是类别,已列浙江省中等县(市)医院前列。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曾主持、参与和指导多项切实可行的科研项目,使××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和脑出血诊疗水平、规范程度与省市三级医院十分接近,使得本地人不出远门也能看大病、看重病,一改省市三甲神经外科中心人满为患、而县级医院神经外科普遍存在的病人本就稀少频繁转院的现状,使基层医院在医改的迷茫中看到方向、赢得生机。基层单位除了力争在可行的情况下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治,让大部分此类病人在基层单位解决问题。

作为科主任,年专家门诊数量居同行前列,抢救危重病人、开展手术成功率和满意度均高居榜首,经常性被点名要求主持手术和抢救。多次主动处置或手术一些疑难、复杂或有争议且不满意的病人,至今从未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为了在有限的病员资源和局促的硬件空间中拓展业务,狠抓常见病诊疗质量。主持科研项目数字化预成形钛网颅骨成形术在科室推广率近100%,手术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高,病人外流急剧减少,甚至吸引了外地病人。项目也获得县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还在××县二院和海盐人民医院推广,据反映可操作性较强。尝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和颅骨修补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单病种质控。近两年颅骨修补,慢性颅内血肿较往年明显增多。在人员本来就缺编的情况下,2011年坚持安排4名医师依次前往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轮训进修。所有培训学员基本掌握了目前神经外科创伤、出血等神经重症的最新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手术水平和病人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培训目的,次年即顺利开展了有创颅内压脑室内监护这一脑外科基本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专业程度,该院开展的有关病例也有幸参与由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牵头的有创颅内压监护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应用的多中心研究。学科在本地也声名鹊起,因此,××还多次应邀前往××县第二医院脑外科的抢救会诊及手术。

在颅脑创伤这一基层单位主要病种普遍减少的情况下,能解放思想,放手开展脑出血的外科全程干预,收治了全院绝大部分出血性中风,积极探索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新技术和新理论,成功手术抢救大量脑出血患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确保脑出血的医疗质量。由于对脑出血手术干预范围的扩大,在已开展了脑出血小骨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外引流术等脑出血主要术式的基础上,近年又开展了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技术,丰富了手术治疗手段,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数量也增长迅速。该同志已在二级以上刊物近二十篇,全科近60篇,这在人员较少、建科较晚的脑外科算"论文高产"专科。多篇论文在全省及全国神经外科年会书面交流,甚至于2013浙江省年会分会场做专题发言。上任科主任仅两年,即将毫不起眼的神经外科这一较小的亚专科打造为××县卫生系统首批"重点学科".作为中小县城的县级神经外科,没有妄自菲薄,经几年积淀,在2011年与许多发达地区县市的三级医院大专科同场竞争中,夺得 "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称号,是全××市仅有的两个临床专科之一、全省仅有的两家神经外科之一,为全县乃至整个××五县争了光,这也必将使学科水平迈上一个台阶,极大造福全县人民,也为邻近沪苏杭的基层县级神经外科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个可效模式。

××本人也连续多年荣获系统"先进个人"或"优秀党员",并于2008年获"县青年十杰",2010年又获院首批"优秀科主任"称号,在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中,荣获"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并于2012、2013年分别先后获得 "××县劳动模范"和"××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市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作为××市唯一的外科系统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带头人,被确立为××市"第六批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广大医护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多年来,坚持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崇尚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无论在帮困助学、义工义诊,还是抗震救灾、世博安保、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中,都能感染和引领全科同仁争先恐后,义无反顾,科室集体和谐向上,充满朝气和凝聚力。科室三年内有两人获"十佳职工"称号,学科连续多年荣获医院先进集体,是全县卫生系统仅有的"省级青年文明号"科室,曾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市先进职工小家","明礼诚信十佳文明单位".作为一个基层临床学科带头人,以实际行动为专业团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5)

优秀科主任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是××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创始人之一,率先开展了颅脑创伤的绝大部分手术,使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尤其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随着医保覆盖扩大、老龄化来临,2008年开创性地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所有出血性中风,开展了小骨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外引流术等脑出血的几乎所有手术,填补了××县脑溢血外科治疗的空白,成效显著。初步改变了基层医院脑外科普遍存在的病种单一、专业被动的局面。××本人在××市范围最早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护技术,独立开展了医院首例脑膜瘤、脑胶质瘤等手术。同时,还千方百计改进和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科室业务量、收治病人和手术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增加。在××市五个县(市)级医院中,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业务总量都排到了的前列。而且在人员相对配备不齐的情况下,无论手术数量还是类别,已列浙江省中等县(市)医院前列。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曾主持、参与和指导多项切实可行的科研项目,使××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和脑出血诊疗水平、规范程度与省市三级医院十分接近,使得本地人不出远门也能看大病、看重病,一改省市三甲神经外科中心人满为患、而县级医院神经外科普遍存在的病人本就稀少频繁转院的现状,使基层医院在医改的迷茫中看到方向、赢得生机。基层单位除了力争在可行的情况下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更重要的是紧紧抓住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治,让大部分此类病人在基层单位解决问题。

作为科主任,年专家门诊数量居同行前列,抢救危重病人、开展手术成功率和满意度均高居榜首,经常性被点名要求主持手术和抢救。多次主动处置或手术一些疑难、复杂或有争议且不满意的病人,至今从未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为了在有限的病员资源和局促的硬件空间中拓展业务,狠抓常见病诊疗质量。主持科研项目数字化预成形钛网颅骨成形术在科室推广率近100%,手术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高,病人外流急剧减少,甚至吸引了外地病人。项目也获得县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还在××县二院和海盐人民医院推广,据反映可操作性较强。尝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和颅骨修补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单病种质控。近两年颅骨修补,慢性颅内血肿较往年明显增多。在人员本来就缺编的情况下,2011年坚持安排4名医师依次前往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轮训进修。所有培训学员基本掌握了目前神经外科创伤、出血等神经重症的最新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手术水平和病人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培训目的,次年即顺利开展了有创颅内压脑室内监护这一脑外科基本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专业程度,该院开展的有关病例也有幸参与由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牵头的有创颅内压监护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应用的多中心研究。学科在本地也声名鹊起,因此,××还多次应邀前往××县第二医院脑外科的抢救会诊及手术。

在颅脑创伤这一基层单位主要病种普遍减少的情况下,能解放思想,放手开展脑出血的外科全程干预,收治了全院绝大部分出血性中风,积极探索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新技术和新理论,成功手术抢救大量脑出血患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确保脑出血的医疗质量。由于对脑出血手术干预范围的扩大,在已开展了脑出血小骨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脑室外引流术等脑出血主要术式的基础上,近年又开展了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技术,丰富了手术治疗手段,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数量也增长迅速。该同志已在二级以上刊物近二十篇,全科近60篇,这在人员较少、建科较晚的脑外科算"论文高产"专科。多篇论文在全省及全国神经外科年会书面交流,甚至于2013浙江省年会分会场做专题发言。上任科主任仅两年,即将毫不起眼的神经外科这一较小的亚专科打造为××县卫生系统首批"重点学科".作为中小县城的县级神经外科,没有妄自菲薄,经几年积淀,在2011年与许多发达地区县市的三级医院大专科同场竞争中,夺得 "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称号,是全××市仅有的两个临床专科之一、全省仅有的两家神经外科之一,为全县乃至整个××五县争了光,这也必将使学科水平迈上一个台阶,极大造福全县人民,也为邻近沪苏杭的基层县级神经外科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个可效模式。

××本人也连续多年荣获系统"先进个人"或"优秀党员",并于2008年获"县青年十杰",2010年又获院首批"优秀科主任"称号,在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中,荣获"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并于2012、2013年分别先后获得 "××县劳动模范"和"××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市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作为××市唯一的外科系统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带头人,被确立为××市"第六批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广大医护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多年来,坚持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崇尚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无论在帮困助学、义工义诊,还是抗震救灾、世博安保、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中,都能感染和引领全科同仁争先恐后,义无反顾,科室集体和谐向上,充满朝气和凝聚力。科室三年内有两人获"十佳职工"称号,学科连续多年荣获医院先进集体,是全县卫生系统仅有的"省级青年文明号"科室,曾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市先进职工小家","明礼诚信十佳文明单位".作为一个基层临床学科带头人,以实际行动为专业团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2-0131-02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致死率高[1]。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具有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彻底止血、并可提供广泛和充分的减压窗的优势[2]。传统的骨瓣开颅术及颞肌下减压术因手术野暴露不充分及减压不彻底而效果欠佳,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常用术式之一,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及预后、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设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8~72岁;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7~7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GCS评分等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 > 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行CT检查,其中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7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4例。合并单纯四肢骨折26例,血气胸2例,腹部脏器伤5例,脊柱脊髓伤1例,合并休克1例。对照组32例患者,行CT检查确诊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4例。合并单纯四肢骨折22例,血气胸1例,腹部脏器伤6例,脊柱脊髓伤2例,合并休克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 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从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 cm,经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发际内。顶骨骨瓣成形应旁开中线2~3 cm,在颅骨上钻5~6个孔[4],采用游离骨瓣或带颞肌骨瓣,骨瓣翻向颞侧,骨窗前界至额极,下界平颧弓,后达乳突前方,上近矢状窦旁。将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取出骨瓣,将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清除,将颞肌与皮瓣的创面彻底止血,然后常规减张缝合,取颞肌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硬膜下常规放置引流管。

1.2.2对照组 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积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法[5]评定预后疗效,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恢复良好率达65.71%(23/35),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恢复良好率达46.88%(15/32),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6例,脑组织膨出或坠出1例,皮下或硬膜下积液1例、远隔部位血肿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11例,脑组织膨出或坠出5例,皮下或硬膜下积液5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局部切口疝2例,远隔部位血肿7例,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常规开颅术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及前、中颅窝底,出血来源不明难以控制,坏死脑组织清除和止血不彻底,减压效果不佳,脑血流不能恢复脑损伤加重,术后恶性脑水肿至脑疝发生[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适应证为[7]外伤后幕上严重占位病变,如脑挫裂伤、脑肿胀、脑水肿、颅内血肿等因素导致的颅内高压,中线结构移位10 mm 以上;脑干周围池明显受压变窄或消失,特别是环池、四叠体池及第Ⅲ脑室消失。其手术时机为越早越好。手术可显露额叶、颞叶、顶叶、颅前窝及颅中窝,清除95%以上的单侧幕上颅内血肿,控制矢状窦、桥静脉、横窦及岩窦撕裂出血及控制颅前窝和颅中窝颅底出血[8]。有效打开颅底诸池,释放血性脑脊液,防止血管痉挛继发梗死。本研究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外伤性脑梗死。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良好率达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其中发生脑积水较多(6例),考虑可能是由于手术创面大,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加上脑膨出后局部蛛网膜下腔封闭,使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张尊国等[9]研究显示,观察组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的GCS评分(11.5±2.7)明显优于对照组(8.0±3.2),观察组的预后恢复良好58.7%,明显优于对照组(25.64%)(P < 0.05),观察组的死亡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20.51%),说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10-12]。

综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建明,谢万福,何成锰,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疗效分析[J].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7(1):15-17.

[2] 卢盛超,单大钊.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7): 90-91.

[3] 文建山,康利. 重症颅脑损伤476例救治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0(17):495-496.

[4] 姜新建,任祖东,李明,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学,2009,30(6):643.

[5] 范约君.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08,13(6):483-484.

[6] 王韧,顾奕,魏伟,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 河北医学,2011,17(11):1512-1513.

[7] 吴云龙.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56-57.

[8] 付俊明.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60-61.

[9] 张尊国.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81-82.

[10] 唐桂益,石家庆,吴国财.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广西医学,2009,4:560-561.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7)

暴力作用于头颅时会引起颅脑损伤(head injury),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多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势急,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护理要求较高。除了必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护理的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发病率[1]。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8例,对其进行对症护理,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8例,男56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9岁。临床表现有头痛45例,恶心38例,意识不清35例。其中29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开颅手术及气管切开术,并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对部分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采用留置尿管的措施。

2 护理方式

2.1 卫生护理 在生活中,护理人员应注意病房的通风与干燥,每天病房及时开窗,定期消毒,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洁净。叮嘱病患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交叉感染[2]。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呼吸感染。严格控制探病时间,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对于失眠的患者可以视情况按医嘱给予一定的安眠药治疗,并及时观察患者的睡眠症状[3]。

2.2 心理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病程较长,病情多变,易发生并发症,且死亡率高,需复杂的护理,因此患者以及家属都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以及紧张的情绪[4]。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时,多会采取消极态度,甚至对治疗失去希望,严重影响了治疗及护理的效果。首先医护人员应和患者多接触,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时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向患者讲解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在了解自己的病情的同时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引导患者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心情的舒畅,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治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以及信念,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5]。

2.3 基本护理 饮食方面,患者应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现便秘[6]。当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时,可以使用开塞露、口服泻药或灌肠等方式缓解症状。对于部分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采取短时间停止进食的措施,待患者症状转好后可以给予正常进食。对于无吞吐反应或昏迷的患者可以进行鼻饲喂食,保证患者的热量[7]。

2.4 呼吸道的护理

2.4.1 合适的 患者的床头抬高20°~35°,且患者的头向一侧倾斜,促进脑内血液循环,降低颅内压,扩大肺通气量,注意防止胃内物质进入气道。

2.4.2 吸痰 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舌肌相对比较松弛,咳嗽反射不明显,导致患者气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造成肺炎甚至呛咳窒息,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重点注意。采用的吸痰管应表面光滑且有弹性。保证吸痰管无菌,避免感染[8-9]。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吸痰管深入的深度。密切注意患者的心跳、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症状,当患者出现不适时应停止操作。除此之外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可以协助患者翻身,帮助患者痰液的顺利咳出,保持呼吸的顺畅。

2.4.3 分泌物性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气味、颜色等特点,分析患者的呼吸道的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医生,快速制定应对措施[10]。

2.4.4 口腔及眼的护理 长期昏迷的患者无法进食,需要鼻饲处理,在昏迷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口腔卫生,用2%~3%硼酸做每天的清洁处理,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另外长期的昏迷,有些患者昏睡时不能完全将眼睛闭合,无法对空气中的杂尘产生防御作用,眼睛不受保护,而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造成眼球的水分流失,甚至患有结膜炎,应当用凡士林纱布或红霉素软膏来保护眼睛。

2.4.5 褥疮的护理 患者多瘫痪在床,故褥疮为多发病证,护理人员应每天适当地为患者翻身,在患者背部、骶部等骨骼突出部位防止泡沫板等为患者减少疼痛的物件,针对汗液分泌过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时常更换被单或褥单,保持患者床铺的干净、整洁。

2.4.6 消化道的护理 在患者昏迷3 d后考虑为患者进行鼻饲,由于患者长期没有进食,鼻饲的的营养物质应当含有以下几个特点,高热量、低脂肪、高纤维、高蛋白、容易被吸收和消化、流体等,注意食物温度不应过低或过高,刺激肠胃,导致患者胃肠疾病的发生,每4小时一次,不要过量。

2.4.7 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多会出现神经功能的损伤,早期多会造成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或昏迷,用进废退,患者肌肉长期的不活动,相应部位会出现萎缩,相应关节也会出现僵硬或变形,阻碍康复治疗的进行,所以护理人员应当适当地为患者做一些被动运动,为患者做适当的按揉和推拿,让患者的肌肉和关节得到运动,维持患者的受累部位的血液循环,即营养物质的输送,防止关节出现僵硬,肌肉发生萎缩。

3 结果

88例患者,痊愈62例,好转20例,有肢体活动障碍4例,死亡2例,有效率达97.73%。患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或痰液堵塞呼吸道而引起的导致缺氧、窒息等症状。

4 讨论

4.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神经受到的损害,故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其意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护理人员可通过患者的呼吸、动作等各方面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同时可以通过瞳孔大小的变化来判定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护理人员应每隔15~30分钟检查患者瞳孔一次,做好记录。

4.2 检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异常变化 颅脑损伤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造成体温升高,测量血压的高低有利于掌握颅内压的情况,表现为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常为颅内水肿,脑水肿的主要症状。患者在病危时,呼吸多浅慢,出现鼾音或叹气音[12]。

4.3 呼吸道护理 患者在昏迷时,呼吸道的痰液无法清除干净,护理人员应适时地为患者进行扣背,促进痰液的咳出,患者平躺,头部抬高,注意避免误吸。气管切开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当保持呼吸道的畅通[13]。

4.4 加强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应当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加快颅脑损伤的恢复,鼻饲应当量少,次数多,速度慢,在进食后,护理人员应当适当除去咽部残留食物,引导患者采用吞咽和重复吞咽,防止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其他疾病。

4.5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期常常会遇到强烈的心理障碍,由于肢体的活动障碍而产生悲哀、抑郁的消极情绪,时常与患者沟通,令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做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为患者进行按摩,在患者不进行康复训练休息时,应当将患者的患肢放松,防止受压[16]。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的护理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除有效的治疗以及用药外, 精心细致的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患者生活和饮食的护理, 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的情况,配合医生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缪争.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38.

[2]赵雅宁,王静,陈长香,等.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执行功能障碍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57(3):64-66.

[3]朱为民,俞俊杰,顾庆丰,等.选择性脑降温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7(11): 686-688.

[4]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

[5]韩丽.颅脑损伤外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344-346.

[6]彭韩菲.试论颅脑损伤外科护理的方式方法[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312-313.

[7]张浩,杨丽,滕芸,等.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睡眠颠倒的影响[C].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619-621.

[8]刘红果.脑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与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2,2(11):27-28.

[9]王瑜.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C].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375-377.

[10]鲁美蓉,李洪文.3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51-152.

[11]范志华.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104-105.

[12]李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9):1238-1239.

[13]夏丹.7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C].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8:130-131.

[14]孙桂琴.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5):128-129.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8)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医治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颅脑手术后,一旦发生颅内感染现象,将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是现如今神经外科医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1]。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患者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临床诊治结果,本文将我院医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医治颅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45例,年龄5~80岁,平均年龄(38.1±2.9)岁。100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20例,颅内肿瘤切除患者25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5例,脑室引流患者20例,帕金森、颅咽管瘤等手术患者20例。所有患者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属于颅内感染患者;②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③排除药物过敏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头孢静脉点滴,待相关细菌培养结果出现后,再改用抗生素进行医治,如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可选用万古霉素医治,剂量为1000mg。且所有患者均实施引流,置入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中引流管,将其深度确定为8~10cm,并确保每次放出液体为200~300ml,其中,置管时间3~20d,每日清晨均接5ml的闹脊液体进行常规检验。根据患者实际感染情况进行药物的注射及引流管的灌洗。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①观察不同程度疾病和颅内感染关系;②观察手术时间和颅内感染关系;③观察患者并发症和颅内感染关系;④观察患者术前使用激素和颅内感染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不同程度疾病和颅内感染关系 本次研究实验100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20例,感染例数5例,占25.0%;颅内肿瘤切除患者25例,感染例数10例,占40.0%;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5例,感染例数3例,占20.0%;脑室引流患者20例,感染例数6例,占30.0%;帕金森、颅咽管瘤等手术患者20例,感染例数2例,占10.0%。各疾病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显著,P

2.2手术时间和颅内感染关系 本次研究实验100例患者中,清洁手术65例,术后感染例数15例,感染率为23.1%;污染手术35例,术后感染例数5例,感染率为14.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2.3并发症和颅内感染关系 本次研究实验100例患者中,并发症患者感染率优于无并发症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最为明显,并发症:糖尿病30例,感染例数15例,感染率50.0%;颅内感染25例,感染例数10例,感染率40.0%,其余患者无并发症。

2.4术前使用激素和颅内感染关系 本次研究实验的100例患者中,术前使用激素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无使用激素患者,伴随着药物时间的不断延长,感染率也就逐渐升高,具体数据为:激素用药时间在3~8d内,患者例数28例,感染例数2例,感染率7.1%;用药时间在9~15d内,患者35例,感染4例,感染率11.4%。其余患者未使用激素药物,感染例数2例,感染率5.4%,使用药物和未使用药物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易感因素和预防措施 ①颅内肿瘤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受到抑制,抗感染能力下降,术后也就容易发生感染现象。脑出血患者都发生于老年人,他们器官逐渐退化,功能减弱,因此,也很容易发生感染现象[2]。针对这些患者,手术前期需使用抗生素,并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开颅过程中如将额窦打开,会相应的增加颅内感染几率,所以,在将开口打开后,需立即用骨蜡将其封闭;②颅内手术中发现的污染可能和空气、接触污染有关,接触污染为:手术者的手、止血钳等,这些需经严格消毒后才可排除,而空气污染则是由于没有对手术室进行完全消毒导致,可将其作为污染的主要来源[3],且伴随着手术时间的逐渐延长,污染机会也就越来越多,术后感染率也就越大。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手术时间超过4h以上患者,颅内感染率明显增高。因此,手术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③并发症可使患者术后感染率增加,比如:糖尿病、肝癌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会致使患者身体机能出现严重问题,免疫力下降等,再加上长时间的化疗,更会对患者的免疫力产生影响。颅内感染病灶,如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血脑遭受到破坏时,容易直接进入颅内,导致感染[4]。所以,如果患者不属于急诊手术,手术前期需实施增加身体机能的措施,可适当的注射血浆、蛋白等,同时,还应格外注意患者的术前营养[5];④神经外科患者经常性的会由于脑水肿致使颅内压力增高,手术前期需使用相应激素降低压力,这样可有效避免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现象的出现;⑤颅脑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借助引流术将残留积血引出,引流管会在手术后的24h内拔出,因为如果置管时间过长,会导致引流液体返流,直接导致感染。所以,应将引流管尽早拔出。脑室外引流是导致患者颅内感染的最主要因素,最好将患者安排在消毒病房中,以便感染到其他患者。

3.2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医治 颅内感染一旦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抗生素的注射,在细菌培养结果还没有出来前,可使用药物联合法医治,比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对脑部副作用小。细菌结果出来后,再对使用药物进行调整。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只用存在诸多争论,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具有防止脑水肿、增加蛋白合成的作用,因此,能相应的增加患者身体技能和免疫力,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所以,可在充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该药物,以便达到控制感染、改善症状目的[6]。

综上所述,颅内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手术过程中遵守无菌操作,针对不同程度的易感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能减少患者术后颅脑感染,使用抗生素时注射庆大霉素,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窗溪,万登济,李健龙,等.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4(01):4-6.

[2]张忠普.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06):71-72.

[3]高俊红,刘猛,马欢.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8(16):3901-3902.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9)

重型颅脑外伤常合并多种严重的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且病情危重复杂,伤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平时较常见,有报道显示[1],颅脑外伤约占全身创伤的10%以上,而在创伤致死的患者中,一半以上与颅脑外伤相关,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对颅脑损伤的程度进行判断,并尽快进行救治,较早的采取手术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状况。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进行院前急救的10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急诊科收治的2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41例车祸伤,52例高空坠落伤,31例击打伤,其他原因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8例;临床症状:开放性损伤64例,闭合性损伤168例,昏迷72例,双侧瞳孔不等大42例,双侧瞳孔散大33例,四肢骨折42例,肋骨骨折32例,脊柱骨盆骨折22例,腹腔出血11例。全部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是否经过院前急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未采取院前急救直接入院治疗患者,共127例,其中男83例,女44例,年龄5~72岁,平均(43.6±11.2)岁;观察组为采取院前急救直接入院治疗患者,共105例,其中男73例,女32例,年龄6~75岁,平均(44.2±10.3)岁。两组患者的在临床一般资料及损伤类型、致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未采取院前急救,直接送至医院进行治疗。观察组首先经专职急救人员采取院前紧急救治措施,再行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其中院前急救处理方法如下:如患者仍处于危险境地,需即刻将其转移至可实施抢救措施的位置,1 min内对心率、神志、血压、瞳孔等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开放性创口进行处理,心脏搏动及呼吸停止患者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头部创口予以加压包扎,对患者呼吸道异物进行及时清除,必要情况可采取气管插管,双通道快速输入代血浆、生理盐水、甘露醇等,吸氧、留置导尿、输液,并告知家属转送途中的危险,途中对患者呼吸道及输液通道,观察呼吸、神志、瞳孔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合并肢体脊柱骨折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固定制动,包括小夹板,颈托等以避免出现二次损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存在开颅指征者,在转运时即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好手术准备;而对脑疝不宜进行长途转运者,需就近在有条件医院进行手术,使颅压得到缓解。

1.3 治疗效果判定 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很大帮助;重度残疾:生活明显依赖,卧床但神志清醒;植物生存状态[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的105例患者经过上述院前急救治疗,入院后继续进行专科治疗及追踪随诊,其中生存63例(60.0%),其中恢复良好27例(25.7%),中度残疾15例(14.3%),重度残疾20例(19.0%),植物生存状态1例(1.0%),死亡42例(40.0%);未经院前急救的对照组127例患者中,生存44例(34.6%),其中恢复良好15例(11.8%),中度残疾8例(6.3%),重度残疾19例(15.0%),植物生存状态2例(1.6%),死亡83例(65.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病情危重,颅内压增高较快,造成继发性损伤较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3,4]。院前急救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作用在近年来作为急诊科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急救工作者的注意:(1)现场急救首先将伤员脱离危险场所,放置于平坦可实施抢救的位置进行急救。(2)呼吸道保持通畅,用简易的方法建立气道,如气道内吸引和应用气囊面罩进行简易辅助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最可靠的人工通气办法是气管插管应用气囊等辅助通气,这样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清除,避免误吸,改善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有足够的氧供,减少低氧血症,防止脑细胞缺氧和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减轻脑水肿[5];同时还可以通过气管内给药。(3)院前急救只应局限于解救、脊柱固定、出血控制和气道处理,不少创伤患者因为生理异常而死于转送途中,院前急救应予以ALS(插管和静脉输液)处理网。因此,在对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首先要设法挽救伤员生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维持生命器官的正常灌注;其次正确分类诊断快速转送到确立医院进行专科治疗;要针对患者的伤情、受伤地点与医院的距离、中途转送时间等因素个体化讨论现场急救时间的长短,要尽量缩短现场处理时间,要积极处理诸如大出血、休克、呼吸停止的患者。重型颅脑损合并四肢脊柱骨折、血气胸、腹腔内脏器损伤发生率较高,骨折的固定、制动、胸腔闭式引流等也是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6]。(4)早期予以脱水剂、利尿剂有利于减轻脑水肿或脑肿胀,减少脑疝形成,从而减少继发性脑干损伤及丘脑下部损伤。在出现脑疝所致的颅内高压与失血性休克扩容这一对矛盾问题时,应采取先扩容抗休克,等血压上升后再脱水[7,8]。(5)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转院者,首先应告知家属病情和途中风险并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运输工具要求迅速平稳,保持侧卧位,避免气道阻塞。途中加强监护,对患者呼吸、神志、瞳孔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有变化及时处理。(6)及早行开颅手术,抽吸引流清除血肿和挫伤的坏死组织,减少脑水肿及颅高压。本组由于院前处理措施较好,手术及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能有效的使其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陈睦虎,陈红生,官明,等.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院前急救[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6):631-632.

[2] 何培国.重型颅脑外伤185例急诊救治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3205-3206.

[3] 刘大为,邱海波.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0-373.

[4] 吴文昌,何一军,梁建新.87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J].河北医学,2007,13(8):977-978.

[5] 赵会民,龙耀斌,李其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6):362-363.

[6] 陈卓垄,卢建华.98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4):305-307.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篇(10)

颅脑术后脑脊液切口漏是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脑脊液切口漏将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颅脑感染, 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就目前临床而言, 如何建立有效临床管理路径, 预防和及时处理脑脊液切口漏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的精力于预防和处理手术后发生脑脊液切口漏导致颅内感染的现象, 从诊断、处理及结果来看, 疗效较为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1例颅脑手术患者, 其中15例是重型颅脑损伤而必须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有3例为大量脑出血而需要进行开颅清除血肿患者, 1例三叉神经痛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患者, 2例脑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1]。

1. 2 治疗方法 在患者进行颅脑手术后5 d内, 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查房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漏口, 如果在查房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脑脊液切口漏, 当值的护理人员应该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并协助值班医师重新处理伤口, 帮助患者进行伤口消毒, 协助值班医生帮患者重新进行皮肤缝合, 并立即更换已经污染的敷料;如果切口漏情况较为严重, 要安排两名以上的医生打开患者皮肤重新进行硬膜缝合, 并且需要再次进行腰穿, 帮患者作CSF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患者抗生素用药。一方面, 每日安排专门护理人员进行持续脑脊液引流, 另一方面, 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敏感抗生素, 知道患者CSF化验结果正常、无颅内感染及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为止。

1. 3 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呕吐等颅内感染迹象, 观察有无患者出现临床死亡情况。

2 结果

所有发现脑脊液切口漏的患者中, 有1例患者因突发心肌梗死而出现临床死亡, 有1例患者因为颅内感染情况较严重, 转ICU进行治疗, 转危为安, 其余19例患者均在发现漏口后的3 d内恢复正常, 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3 讨论

脑脊液切口漏的发生与手术结束后其皮下缝合和头皮对接不严密或者引流管漏出有直接关系, 从而导致常在术后发生脑脊液切口漏;另一重要原因是术后颅内压增高, 导致切口不愈合[2, 3]。本研究所选取的示例患者中, 有14例患者是由于引流管放置不当所导致的切口漏, 有5例患者是因为后颅窝手术术后缝合不严密或者是切口未愈而拆线所导致的切口漏, 1例患者术前一般状态差, 1例术后再出血, 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漏增加会极大的增加颅内感染的概率, 而颅内感染会使得患者颅内压增高,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脑脊液切口漏发生后, 会出现逆行性感染的情况, 情节严重者会导致脑膜炎的发生。脑膜炎一旦发生,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在术毕缝合过程中, 引流管可以选择相对小一点的, 以减少缝合的切口长度, 降低脑脊液漏出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现脑脊液漏后, 立即寻找漏口, 重新缝合。而如果患者情况严重也可以立即进行腰穿, 腰穿引流脑脊液, 既能治疗脑脊液漏, 又能同时取CSF标本作化验及细菌培养, 诊治颅内感染。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腰穿置管一方面可以使脑脊液持续引流、注入敏感抗生素等操作更为方便, 另一方面, 也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颅内扩大感染机会[4, 5]。本研究结果显示, 21例脑脊液切口漏患者中, 只有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死亡(心肌梗死), 1例患者转ICU治疗, 其余患者均在采取积极治疗后而症状消失,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秀卿, 孙世远.伤口旁置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11例.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5):107.

[2] 彭有鼎,郝孔志,岳邦超,等.颅脑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原因及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23(1):55-56.

上一篇: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 下一篇: 生卫部个人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