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2 13:54:19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篇(1)

在专业自习课上将导学案下发,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借助参考资料通过自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通过互学交流、质疑、解决,下课后老师将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加以批阅,掌握有关学生自学、互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导学案发回由学生进一步完善。

二、通过展学满足学生的幸福欲

1.本次导学案共设计了五个练习,班级共分为五个学习小组,课前科代表组织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认题、领题。上课时要求各小组组长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组织组员对所认领的题进行再次的交流整理。

2.各小组推荐本组的发言人。发言人的发言结束后,本组成员可加以补充,力求答案的完整,在该小组成员发言结束后,其它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被质疑的同学要给予解答,老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追问,就在这不断的质疑和追问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得到不断的加深。

3.第一组同学采用的是实物投影展示。在不断的质疑和解疑过程中同学逐渐达成了共识:项羽的性格:冲动、无主见、不辨忠奸、易受骗、优柔寡断;刘邦的性格: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善耍手腕、笼络人心。为了让学生对对照描写可以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师适时追问:本文是否还有其它的人物对比?各组同学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明确:双方谋士的对比――张良与范增;双方将士的对比――樊哙与项庄,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组同学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再现了“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该组同学全员参与,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更可贵的是同学们能将平时所学的文言知识运用到表演的对话中,为知识的迁移走出了一条新路。有的组的同学在看完表演后质疑:《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否也有“不写之写”?对此我都给予了肯定,并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相关内容并明确:烛之武去秦营时郑国国君和大家的心理活动就应是不写之写。

第三组、第四组同学在展示“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后对记叙文情节的一波三折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第五组同学通过自己组员的展示,并在同学的质疑和解疑过程挖掘出了对话中的许多信息并对项王和刘邦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反思: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认真设计导学案,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学――互学来认真完成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先学后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附《鸿门宴》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3.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

4.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学习过程】

一、自学――互学

(1)根据课文填表(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互学

所谓的“不写之写”是前后文互为映照,构成一种相互呼应、互为诠释的关系。例如,在刘邦听从项伯的建议,准备于次日前往鸿门谢罪时,刘邦、张良会作哪些准备?他们会制定哪些应对危机的预案?这些都是当时情形之下必有的行为。太史公却一字未提。但是,后面的文字却折射出他们事先策划的轮廓。例如,樊哙闯帐之后对项羽所说的一番话为什么与刘邦对项伯所言如出一辙?樊哙是一介武夫,他的这番言语一定经过了高人指点――这背后的设计师可能就是张良。

同学们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想一下刘邦、张良诸人召开“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

(3)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理清“鸿门宴”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刘邦不得已应项羽之约,带着随从,来到鸿门,向项羽道歉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请大家认真揣摩刘邦的这段话,体会一下刘邦至少向项羽传达出了几个方面的信息:如第一、提醒项羽: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我们是戮力功秦的战友,我们既然情同手足,就不该相互残杀,你若不顾兄弟、战友情谊,杀了我,你就会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你就会遭到天怒人怨。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鸿门宴教案篇(2)

近几年电视台持续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以宏伟的战斗场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不少的电视观众,特别是独具个性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管理的活教材。本文将从决策的有效思维过程角度去评析"李云龙赴鸿门宴"片段,去体会管理的实践魅力。

1 决策的有效思维过程

决策在管理学上的定义是指管理者识别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换言之,决策是一个过程,决策本身不是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利用机会。决策的有效思维过程,就是建立或确定目标->界定问题->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方案并选择方案(约束条件)->实施并监测方案。

2 基于决策的有效思维过程评析"李云龙敢赴鸿门宴"

日军势头日渐消弱,大趋势是抗战即将面临结束。但是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以楚云飞为代表的人都明白,其实中国离和平还有一段距离,两党会有一场不可避免的较量。因为看到这样的形势,楚云飞想展开兵力,占据主动,在晋西北形成局部优势,一旦时机成熟就向共军展开致命攻势。当时,晋绥军楚云飞部突然攻占了安化县城,把他的指挥部迁进了城而日军竟默认了这个现实,放弃了夺回县城的打算。与此同时,李云龙接到楚云飞的信,他请李云龙去安化县城会会,说是准备了便宴,兄弟们叙叙旧。谁都看的出来,这是一场"鸿门宴"。李云龙是如何抉择的呢?

(一)建立或确定目标

不失党节,不失军威,反客为主,降服对手。

(二)界定问题

聪明的李云龙对当前形势分析的很透彻:国共两党的矛盾即将升级,"叙叙旧"绝对要谈"敏感话题","便宴"绝对是"鸿门宴"。如果去,这是非常危险的决定;如果不去,又是非常失节的行为。这已不是个人问题,党性成为主题。

(三)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只有两个解决方案:去或者不去。

对于这个问题,赵刚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借用他的原话:"扯淡,你当你是什么节妇烈女?这是'鸿门宴',他楚云飞是摸透了你的脾气,知道你死要面子,故意给你下套儿,这一去凶多吉少,咱们何苦去争一时之长短,你不能去冒这个险。"

而李云龙则坚持要去,他说,"当然,有饭吃有酒喝能不去吗?再说啦,要是不去,楚云飞那张嘴还不到处坏我名声,说咱老李是兔子胆,咱也丢不起那面子,那句话怎么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老子不能失节呀。"

这是一个粗人,他不会说很大义的话,但是他的"丢不起面子"绝对不只是考虑自己,他的"失节事大"绝对不只是害怕自己失节,他是从党的、人民的高度去考虑这件事情。

(四)评估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社会约束、组织和投入要素的限制)

如果不去,李云龙就会免去一场可能的灾难,但是有可能会因此失去自己在部队里和敌军内树立的威信很尊严,并且,有可能,失去威信和尊严的不仅是李云龙个人。

如果去,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不利因素: 李云龙是共军的战神,也是楚云飞的最有力对手,国共双方一旦开战,李云龙将会是很大的威胁。如果他此次深入虎穴,生命将受到极大威胁

(2)可能的有利条件:①国共两党的人都知道楚云飞邀请了李云龙,如果李云龙出现情况,楚云飞以及都会面临极大的压力,极有可能国共矛盾迅速升级。②李云龙明白楚云飞是个人物,有血有肉,并且两人互相敬重,所以,要楚云飞不问良心的陷害是很难的。③李云龙本身能言善辩,随机应变能力、化解僵局的能力很强。有可能化解危机。④李云龙有勇有谋,布局严禁,对自己很有信心。

所以,最优方案就是背水一战,深入虎穴,赶赴鸿门宴。

(五)实施并监测决策

决定赴鸿门宴,就要有周密的规划。李云龙此次去的原则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首先,坚持一个信念,忠于共产党,忠于军队的利益,忠于人民的利益。其次,先发制人。先用气势和诚意压倒对方。楚云飞以为李云龙会带一个连的警卫,结果,李云龙带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卫士,三人都骑着缴获的东洋马,身穿关东军的黄呢面皮大衣,足蹬高统马靴,卫士们左右披挂着两枝20响驳壳枪,斜挎着马刀,很是威风。这在心理上绝对的震撼了楚云飞。再次,笑里藏刀,含沙射影。利用与楚云飞的交情,软硬兼施,张弛有度。最后一招,每人身上都绑着炸药包,没有退路,就同归于尽。置之死地而后生。

3 结语

鸿门宴教案篇(3)

这是笔者执教的一堂语文研讨课,教学内容是《鸿门宴》。课堂上师生重点探究了刘邦、项羽的个性特点及项羽最终失败的必然性。在范增、张良两位谋士所起的不同作用和所设谋略取得的不同效果上,师生基本达成了共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逐渐浓厚,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谁知接下来学生并没有按照笔者的思路来做,而是“节外生枝”,提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着实让有些人措手不及,惊愕之余,发人深思。面对这种课堂“意外”,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呢?

二、教学片断实录

生:老师,我不赞同说亚父老谋深算!

(师想: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早成定论了呀,只不过项羽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后导致了他的谋略失败。)

师:(尽量冷静)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刘邦以上厕所的借口逃走,并趁机叫出樊哙,这一点,老谋深算的范增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

(问题一出,学生哗然)

师:非常好,敢于大胆质疑!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佐证。(几分钟后,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生1:鸿门宴上,沛公的一举一动都应在范增、项庄等人的监视之中,何况沛公还要叫樊哙一同出去?范增等人难道一点都没有察觉?

生2:刘邦逃出以后,大概是时间太久了,项羽就派陈平去叫刘邦,却为什么不能将刘邦召回?这么久的时间亚父为什么没有起疑心?又为什么没有任何补救行动?

生3:如果范增多智,挑拨起项羽的怒气应该不是难事。如果硬说刘邦想要谋反或想要在宴会上行刺项羽,谁敢不信呢?

师:很好,分析问题有理有据,继续。

生:我看过《史记·项羽本纪》。在刘邦被困荥阳、项羽胜利在望时,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范增受到项羽猜忌,范增一气之下辞官归乡,病死途中。聪明的范增怎么会在自己被用作离间计的靶子后坐以待毙呢?

师:(继续引导)那么假如我们让双方的主帅对调一下,结果又会如何呢?

生1:鸿门宴仍旧会以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生2:课文第二段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由此可以看出,在鸿门宴上项羽遵从了项伯的建议,根本没有打算杀刘邦,范增举玦示意时,就可以杀他;刘邦逃走后,张良曾以白璧献项王,如果项王想要杀刘邦,他还肯“受璧,置之坐上”吗?所以,鸿门宴上的斗争其实只是范增与刘邦集团的单打独斗。这也暗示了项羽最终失败是有其必然性的。

生3:项羽的失败,并不在于谋士才智的低略,而在于他自己的骄傲自大、不听劝告、寡谋轻信。

一切又回到主题,本课时教学圆满结束。

鸿门宴教案篇(4)

8月29日至30日,一个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的会议――“临潼发展论坛”在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召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陕西省、西安市的众多领导和专家齐聚临潼,共同绘制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图。此次论坛所确立的“规划立区”和“温泉开发”两大主题,将首次向社会各界全面地描绘临潼区的未来发展格局。

记者在此次论坛上了解到,临潼915平方公里的辖区已重新进行了系统规划,初步制定的方案将把未来的临潼划分为六大区域:以行政管理、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的生态新区;以华清池、骊山以及仿唐街景为特色的唐文化区;以火车站,南、北大街为主的商业区;以秦陵保护区以东工业园为主的工业区;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为核心的秦文化旅游区;以市区周边村镇为主的新农村示范区。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副院长黄桂田、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等,围绕临潼区域规划的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在论坛专门设立的“温泉分论坛”上,来自日本、台湾的温泉学者以及城市规划、风景设计、地质地貌、历史文化,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家,一起为打造临潼“中国御汤之都”献计献策。

本刊副社长王保国也出席了此次论坛,并提交了有关临潼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突破 创意经济推动

王保国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临潼未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加大力气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创意经济,惟有这样,临潼的经济发展才会有后劲、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对未来临潼经济的发展,提三个方面的建议:

开发新丰镇刘邦孝亲旅游项目,使整个西安的东线游向前延仲至新丰镇,变一日游为两日游。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将其父(太上皇)从今江苏徐州沛县丰邑家乡接到长安。太上皇思念家乡,不习惯都市生活,刘邦便在长安城东南秦骊邑的基础上为其修建宫邸,布局建筑一如丰邑,并迁来家乡父老,携来鸡犬牛羊,异地为乡,新丰因此得名。该遗址位于今西安城东临潼区新丰镇西南2,5公里处的沙河村南。遗址四周有夯筑城遗迹,城为长方形,东西600米,南北670米,城墙基础夯土宽7米,城外有城壕。考古人员在城墙西南角墙下发现一排五角形排水管道。在遗址的西南部到处散见秦代砖瓦,为秦代大型建筑群。城内有汉代建筑群遗址。出土遗物有板瓦、筒瓦、瓦当,砖等。另外还出土有铁锹、铜镞等遗物。

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旨在弘扬中华民族至善至孝的传统美德,倡导“万善以孝为先”的道德理念,这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从经济角度来考虑,旅游线路延伸了,游客多待一个晚上,其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开发“鸿门宴”品牌

鸿门宴遗址位于临潼县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是骊山风景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

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进关中,打败秦军,俘虏子婴,驻军灞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关中,驻军鸿门。

公元207年,项羽从谋士范增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于是演出了一幕“鸿门宴”,著名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指这段故事。而“鸿门宴”这一典故在全球的影响是极大的,就连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也常常在自己的讲话中引用“鸿门宴”的典故。

现存的鸿门宴遗址用青砖砌成,10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门口高挂“楚高军旗”,帐内模拟当时的宴会场面。军帐用玻璃钢制成,里面塑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战事中的重要一幕。但这一切都是静态的,仅供观赏,没有可参与性,故难以吸引旅游者。

因此建议,推出夜宿新丰镇、观赏鸿门乐舞,品尝鸿门宴佳肴的主题游活动。

重建一座极富汉代风格的军事大营,营内一切皆按汉军的典章,设立元帅帐、将军帐、校尉帐、军卒帐等,营中所有工作人员,皆扮成元帅、将军、士卒、刀斧手,弓箭手等,并配有歌伎。

可参照骊山实景歌舞的形式,推出一台大型实景剧“鸿门乐舞”,在观赏乐舞的同时,再推出大型的、仿古的鸿门夜宴,让游客一边欣赏汉代乐舞,一边吃着古式烧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身边的服务员皆打扮成汉代军士,刀斧手的形象,端酒送菜时高声吆喝,唱和着汉代的菜名。食几,坐垫必须是仿汉代的。此外,餐具、酒器等也必须是仿汉代的青铜器和粗瓷器。

试问全球有哪个“宴”,能有“鸿门宴”的知名度高?仅仅推出以“鸿门宴”冠名的系列菜肴大餐,就极富市场卖点和竞争力。

从尊重知识产权,维护民族文化遗产尊严的角度考虑,实行秦兵马俑复制品的定点生产和机构专卖制。

众所周知,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马陶塑群,都是按秦军的将卒形象塑造的,是形象生动逼真的艺术品。其中除少数领队者披铠甲外,其余都不戴头盔,一个个短袍束带,扎绑腿,挟弓弩,挎箭囊,神采奕奕。这批兵马俑的发现,对于研究秦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仅一号坑的发现,就震动了世界考古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然而,在西安,在临潼,乃至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各种类型和材质的兵马俑复制品比比皆是,而且相当一些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根本无艺术性可言,严重地影响到了秦兵马俑的艺术形象,也影响到了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声誉。一元钱能买好几个兵马俑仿制品,使“世界第八奇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荡然无存。

建议以出土文物归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临潼区人大常委会立法实施《秦兵马俑复制品管理条例》,实行由临潼区人民政府授权定点单位生产兵马俑复制品,同时销售单位也必须是由临潼区人民政府授权的定点机构专卖。其它未经政府授权的单位生产和销售皆视为非法,以此来保护秦兵马俑这一世界品牌不被小商小贩的粗制滥造所破坏。在这一方面,河南洛阳唐三彩马的惨痛教训,足以引以为戒。

鸿门宴教案篇(5)

由李仁港执导,黎明、张涵予、刘亦菲等众多明星联袂主演的古装大片《鸿门宴》,片中重重玄机耐人寻味,充满智谋的精彩对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影迷评价说:“如果说电影也是一盘棋局的话,我相信《鸿门宴》应该是2011年最漂亮的一盘棋。”[1]此片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热捧,当其亮相戛纳市场,也受到海外片方极大关注,成了最热门的预售影片之一。由此可见,这场“中国史上最著名饭局”也备受海外观众瞩目。毋庸置疑,中国电影能博得老外的欢心,其中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但若对中文原文与英文翻译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附英文字幕与中文原文也存在一定的 “不忠”和意义损失的现象。但这些损失都能从关联的翻译观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关联的翻译观与字幕翻译

Sperber 和 Wilson的学生奥古斯特·格特(Ernest-Gutt)在2001年写就了《翻译与关联》一书,详尽地探析了关联理论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运作机制。他认为,成功的翻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要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让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2]。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译者须向译文读者提供译文最佳语境效果;二是译者意图应与读者期待相吻合。[3]

要做到以上提及的两点,译者必须要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充当“媒婆”以架设沟通的桥梁。这种“聪明才智”便是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直接体现便是译文对原文的“不忠”和“背叛”、原文意义在译文中的“增益”或“损失”。那么,翻译在何种情况下会造成意义的损失呢?关联理论又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呢?具体到字幕的翻译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二、字幕翻译损失的关联解释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就曾说过,翻译中意义的损失不可避免。[4]由于电影字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译文就具有“浓缩性”特征。因此,“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化类型:原声口语的浓缩的书面译文”[5]。字幕翻译的浓缩性决定了译文与原文信息的不对称性,而最主要又是表现在信息的不完整性上。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字幕翻译中意义的损失会比其他种类的翻译要大。

就字幕翻译的损失而言,我们至少从关联的翻译观中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化暗含信息为明示信息,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迥异,源语的文化中信息无法在译语中体现,为使外国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译者必须将源语中的隐含文化信息予以明示,表现在翻译策略中便是“归化”翻译。而“归化”翻译是以牺牲源语文化为代价的,因而损失不可避免。二是译者意图应与读者期待相吻合。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观众由于认知语境和思维习惯不一,他们在表达方式、阅读习惯上也存在不同。这些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语篇(书面和口语)的期待存在差异。以下我们将以电影《鸿门宴》的字幕翻译为例进一步从实践层面验证翻译中意义损失的合理性。

三、《鸿门宴》字幕翻译损失合理性的个案分析

说到翻译中意义的损失,我们必须提到意义的种类。依据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对意义的划分,可分为:外延意义(指称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7种。[6]结合《鸿门宴》中的字幕翻译,我们拟就指称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和情感意义,依据翻译中的关联原则分析字幕翻译中意义的损失及其合理性。

(一)指称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指称意义也叫“概念意义”,用符号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对应关系。片名“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的一次宴会,与会双方是当时抗击秦军的领袖项羽和刘邦。这次宴会被认为是促成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的一起关键事件。而《鸿门宴》的英文译名为“White Vengeance”,意为“白色复仇”。表面看来,这一译名与“鸿门宴”(Hongmen Banquet)在指称上显然有较大差异。其中作为事件发生地点的“洪门”和事件的主题“宴会”在翻译中已损失殆尽。但如细细品味,这一译名更符合翻译中的关联原则,因为无论把“鸿门宴”译成“Hongmen Banquet”还是“Liu Bang and Xiang Yu”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普通外国观众来说都不能产生关联,因而无法理解。正如该片导演李仁港的解释:这是为了让外国人更直观地了解这部戏讲什么,“如果英文名为《项羽和刘邦》,外国人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而《白色复仇》是因为在最后一场战役时,刘邦的军队为怀王披麻戴孝,当时也是冬天,漫天白雪,很多白色元素” 。

(二)内涵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所谓内涵意义,是指词语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联想,如“牡丹花”给中国人以“荣华富贵”之联想。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少词语的内涵意义都存有不同。如只将其指称意义译出,译文又可能不能完全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这时,译者只能“舍形取义”,化暗含为明示,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

例如,片中刘邦的手下对刘邦说:“将士们跟随主公多年,无非是想攀龙附凤,名留青史”。其中“青史”的“青”系指“竹青”,即古人用来记录文字的东西。文天祥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诗句。中国看到“青史”中“青”就很容易联想到“竹青”,也便知“青史”乃“历史”或“史书”之意。但字幕译者则将其译为:“leave their names and legacies in the history”。译文中并未将具有联想意义的“青”(green)翻译出来。很显然,即便将之译出,英语观众也无法将“green”与“历史”产生关联,从而无端浪费观众的处理努力,违背了交际的关联原则。

(三)情感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有些词语不但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感彩,如赞赏、喜爱、轻蔑等。翻译时译者不能简单地采用字典意义给出对应词。否则,译文容易产生语用失误,致使译文读者(观众)产生误解。译者可以不必拘泥字面意思,只需将话语的交际意图表达出来,实现译文与译文读者(观众)的最佳关联。

例如,上文《鸿门宴》剧中提到的“攀龙附凤”一词,字幕译者并未将中国人崇尚和膜拜的“龙”“凤”在译文中以“dragon”和“phoenix”表现出来,而是译成“become people of power and influence”(成为有权利和地位的人)。译文虽然在形式上失却了中国人心目中“龙”“凤”之美好形象,但也较好地实现了译文的交际意图。依据关联理论,这也是成功的翻译。假若忠实译出,反而让外国观众产生错误的理解,因为“龙”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一种会喷火的邪恶的动物”。

(四)风格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词的风格意义牵涉到不同的语体、文体、交际方式和作者或说话人的个人风格等。理想状态下,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风格意义。但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中文里很多较为正式、风格文雅的词语无法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词。此时,译者只能根据英文的习惯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往往会造成原文词语风格意义的丧失。而这种“丧失”也同样符合翻译的关联原则。翻译的关联原则要求译文需满足读者(观众)的阅读期待。如果译者不顾观众对英文话语的阅读习惯而一味地再现中文的“文雅”“古朴”的风格,其结果势必适得其反,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鸿门宴》是一部历史剧,剧中人的话语风格比较正式、古雅。但英文字幕并未用古英语来与之对应,而是采用简朴明了的现代英语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如剧中张良与亚夫范增进行围棋对弈时,张良说:“前辈乃是棋道名宿,论资排辈理应晚辈先下”。其中的“前辈”“晚辈”具有典型的风格意义,而字幕翻译则为“You are a master of Weiqi.Of course I should take the first move”。 具有尊卑等级的语体“前辈”和“晚辈”被毫无等级概念的“You”和“I”所代替。其中的损失不言而喻。但这种“损失”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不如此处理,则会增加观众的理解负担而导致交际失败,亦即翻译的失败。

此外,同样是因为该剧为历史剧,剧词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工整对仗的语言俯拾皆是,如“羽翼已丰”“垂涎欲滴”“执天之行”等。在翻译类四字成语时,字幕译者也并未依葫芦画瓢地一味寻求对仗,而是按英文简朴、明了的风格平白译出。虽然失去了其中的典雅对仗的风格意义,但达到了交际的意图,完成了交际任务。例如,剧中太傅刘玄向学生介绍道:“我高祖皇帝。朝中文臣尽是九州豪杰,麾下武将皆为四海英雄。”译者对“九州豪杰、四海英雄”译作“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authority”,“九州豪杰”为“all of great talents”,“四海英雄”为“heroes”。

四、结 语

忠实、完整地传递原文意义是译者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是,因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为了完成交际目的往往顾此失彼,造成翻译中意义的损失。这是由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字幕翻译因其特殊性而表现出来的意义的损失现象尤为常见。但如果译文符合关联原则,译文中的意义损失又是合理的。《鸿门宴》字幕翻译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OL]..

[2] Ern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8.

[3] 陈学斌.关联视角下的《建党伟业》字幕翻译探析[J].电影文学,2011(24).

[4] 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8.

鸿门宴教案篇(6)

这显然并非我要的答案,显然这疑问的背后是那说不尽、道不完的楚汉双雄的用人的学问。

文后注解:“陈平,当时是项羽的部下,后归刘邦,官至丞相。”够了,单是前后门庭的转变,也就是“跳槽”本身,便足以吸引我的眼球。显然严谨的司马迁不可能如此“薄彼”。我翻查来龙去脉,方知楚居然不是陈平效力的第一个集团(当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在《史记》里演绎了一段用人史上的“陈平三迁”。

广东有句俗话叫“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历史上的陈平也分过猪肉,而且人如其名,分配极为公平,被部族长老认定“前途无可限量”。后陈平出山入仕,起先效力于魏,然而进谏不听,加上小人进谗,只得另觅他处。魏在抗秦集团中之所以如同一闪而过的流星,与它无法容纳像陈平这样名副其实的人才不无关系。陈平那曾经拿过宰刀的手,向着那颗叫“魏”的流星挥了挥,便毅然举起了项羽麾下的“楚”旗。

此后,他因平叛有功,获授都尉要职,跟随英明神武的大将军范增南征北战,也目睹了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逼人气势。然而在战无不捷的背后,他却嗅到了同昔日主子身上无异的腐烂气息――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喜怒无常。眼看满脑“义”气的统帅“遗传”了其叔父的志短虑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主公平叛收回的都城,若被势如破竹的刘邦军队所破,自己会“不出所料”地招致杀身之祸。太多的变故,岂是一个都尉所能背负的。这一刻,离心的陈平悄然“篡位”。

及至鸿门宴,面对意在沛公的项庄舞剑,却见一人挺身而出拔剑翼蔽。刀光剑影之时,陈平心中的疑云聚拢愈密,当是何人如此胆大妄为?他定睛细看,捶胸顿足――那个翼蔽敌营统帅的人,正是那志短虑浅的叔父项伯啊!尽管因血缘意义上的“亲”获官“左尹”,但他心中视“义”为圭臬,只因当年张良搭救过他一命,竟把敌我之别、血缘之亲抛诸脑后。也许陈平直到辅佐未来天子登基之时,也未曾知悉其中秘密,但才华出众的他岂能不深思熟虑,剖析意外中的必然?至少,主公家族“精妙绝伦”的剑术,他断然不会为之自豪。

鸿门宴教案篇(7)

范增举示意。范增的不知情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鸿门宴被范增看作是除掉沛公的最好时机。所以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让人心惊肉跳,仿佛沛公顷刻间就会血溅鸿门。沛公、张良的心情可想而知,性命悬于他人之手,又岂敢轻举妄动,而项羽的“默然不应”,却把这种紧张的局势化为乌有。

项庄舞剑。范增没有放弃除沛公的想法,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召来项庄,让其以舞剑为名刺杀沛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众人都心知肚明。项羽同意舞剑又把气氛推向紧张,人人都为沛公捏着一把汗,而项伯的起舞使紧张的气氛又有所缓和。项伯的保护与项羽有一定的默契,这一点范增仍蒙在鼓里,项羽面前的双人舞剑有敲山震虎之效,但行文至此,项羽似乎已向人们暗示出他并无加害沛公之心。

樊哙闯宴。樊哙闯宴是大胆的举动。从鸿门宴开始,沛公一直是焦点,是矛头的指向,虽然屡遭风险而又化险为夷,但难以保证不会再节外生枝。樊哙强行闯宴是为了转移项羽的注意力,带有浓厚的殉道意识。“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无声中蕴藏着杀机。此时樊哙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接着,寓褒于贬的指责切中要害,再一次打消了项羽的顾虑。项羽的反应出人意料,赐酒,赐彘肩,赐坐,为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找到了出口。

沛公不辞而别。一切似乎平息了,宴会正常进行着。眼前这一幕幕让沛公如坐针毡,多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险,于是,他决定不辞而别,令张良留谢。得知沛公逃走,亚父范增恼羞成怒却又无计可施。此时的项羽主意早定,反应很平淡,“受璧,置之坐上”,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盟军之间又避免了一场战争,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结局。

项羽并无杀害沛公之心,宴会上沛公也并无性命之忧。文章多处作了暗示,如当沛公小心翼翼地为自己辩解时,项羽很轻易地点出了告密之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说明,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已经充分地相信了沛公,对沛公放下了防备之心,既然如此,沛公自然也就没有性命之忧了。范增认为沛公是项羽事业上最大的阻力,欲除之而后快,项羽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源于项羽的自信。首先,他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沛公望尘莫及。其次,项羽能攻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项羽并不把沛公放在眼里,也就不去处心积虑地借机杀掉沛公。

后人常叹鸿门宴上项羽之失,而实际上,项羽失败的原因除了因太自信而藐视沛公之外,还在于他没有统一天下的大志。鸿门宴后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之会,封十八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际上又使中国处于了一种军阀割据的局面。这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在后一阶段的内战中,项羽军事上虽有局部的胜利,但政治上总处于被动,导致他最后被围于垓下,自刎于乌江边。政策与策略的错误,再加上没有奋斗的远大目标,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司马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沛公并无生命之忧,但文章时时处处让人感到心惊肉跳。叙事过程中,作者把笔力放在了武将谋臣的斗智斗勇上,既暗示项羽的态度,又于明处虚张声势,所以才将宴会写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由此可看出司马迁行文的高妙。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与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自都有天然的泄水湖,那里不宜搞什么“围湖造田”――尽管这样做有其善良的愿望。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D.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爷爷是科学院院士,父亲是高工,母亲是教授,哥哥是博士:这是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可是他“下海”了。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幽居独处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C.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D.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其他文字大不相同之处是有超越时空的特色。

鸿门宴教案篇(8)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鸿门宴教案篇(9)

在《鸿门宴》《项羽之死》等文本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对项羽人物形象的分析。笔者从大量的公开课或教学参考中发现人们对项羽的评析常常各执一端:或者是对于他的凶猛强悍、重情重义、豪爽坦诚极尽溢美之词;或者是对他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残暴贪婪等大加挞伐。而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缺乏对项羽人格形成的一个动态观察和理性评价。本文则尝试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思路和角度,对项羽性格形成、命运悲剧的内在原因进行解析。

一、项羽的出身

项羽系出名门,为楚国的贵族后裔,名将项燕的孙子。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陈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由此可见,项氏作为望族地位之高、号召力强。

如此显赫的家族,其家学渊源必然在项羽的身上有所继承和体现。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士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可以想见,贵族家庭的耳濡目染,决定了项羽的一些行事原则和待人原则。如“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这是许多贵族礼贤下士的表征,是仁者爱人的积极践行。而在《鸿门宴》中,适逢千载难逢的机会,但项羽如泥塑的菩萨一样,迟迟不愿动手,一是被刘邦的言辞打动,顿生羞愧之心,不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二是不愿落个恃强凌弱的骂名,想求个光明磊落的口碑。纵观项羽的一生,《鸿门宴》上的表现应该是真实、清晰的,一是《史记》在此笔墨最多,细节最丰富,二是酒席之上,主客之间,间不容发,充分展示了项羽纯粹自我的一面,他对名誉二字看得格外重,这是贵族的自我道德约束和家风熏陶造成的。

对分封制的态度,也是与其出身有着深层次的关系。祖辈的荣光,“世世代代为楚将”,在他的心里是挥之不去的。重建祖上的威名和功勋,与恢复曾经的政治制度和格局,是项羽人生价值观的两个方面。同时,周代的政治制度历史悠久,余韵未消,也成为项羽成长和思维的起点和归宿,这如同孔子要恢复周礼一样,身处天下革灭殆尽之际,无法预见未来,只好重拾过去。

二、项羽的年龄

26岁,破秦军于巨鹿,随后诸侯军皆属项羽。27岁,大摆鸿门宴,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29岁,以3万兵破汉兵56万于彭城。俘获刘邦父、妻。30岁逐亚父范增。32岁,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盘点项羽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时刻,不觉让人感慨,项羽如同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在懵懂之间被推上了舞台,成为意外的主角。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社会历练和经验苍白如纸,特别是在与刘邦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江湖对擂中,他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例如,在项羽的思维中,楚汉战争可以简化为他和刘邦的一次“单挑”,他的充满了正义感――“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请求提出后,即使刘邦不回答,我们也会瞠目结舌了,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角斗场上,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提议,我们再也看不到如此青涩的角斗士了。当然,这次滑稽的闹剧正由他的涉世之\和少不读书共同导演的。

另外,在《项羽本纪》中有人游说项羽道:“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年轻的项王用两个理由否定了这个提案,第一个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这当然不是关键原因,完全可以如同历朝历代那样重建,第二个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锦衣夜行”这样的浅层次认知能力,是一个青年人所无法避免的,青年人所能梦想到的一切,财富、女人、权力,项羽都拥有了,他还缺乏安全感的年幼性情,迫切需要寻找到得以皈依的归属地,家乡和父老让他迅速膨胀的自我认知可以得到慰藉和安顿,他需要停一停,缓一缓,至于江山永固,清除余孽,这些需要一个男人至少走过青春的躁动,到了中年时候会思考和面对吧。

对待义帝,项羽年轻人的叛逆心理作祟,刚刚长大成人,不谙世事,又赫赫战功在侧,群雄俯首帖耳,项羽鞭笞天下,唯我独尊,哪里会容得下个皇帝在上面碍手碍脚,于是当初项梁、范增辈立怀王以求“楚将蜂起争附”“收楚族心、鼓楚族民”的良苦用心全抛在脑后,从而造成了在政治上最大的被动局面,而一发不可收拾。

三、项羽的天分

项羽的天分体现在无师自通、所向披靡的战力和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魄力。“初,项籍学书、剑,不成” ,但我们惊奇地发现,没有认真系统学习剑术的项羽,一次次手起刀落,从未遇到任何有效的反抗,即使在穷途末路之时,征战一夜半天,他“持短兵接战”,仍“所杀汉军数百人”,这就是跃然纸上的万人敌,项羽的击杀能力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项羽一招鲜,吃遍天。两次以少胜多的大战役,一次著名的破釜沉舟,使项羽威震华夏,另一次率3万精兵千里奔袭,犯兵家之大忌,却将56万汉军联盟打得落花流水,成为千百年战争史上奇之又奇的案例。但事情的反面就是,这样的成功,导致了项羽对武力攻伐的迷信。年轻的项羽相信,兵锋所向,必然势如破竹。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与他的虎威相比,顿时黯然失色,于是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刘邦的一面。

个人能力卓绝的恶果之一就是完全挤占了身边人的施展空间。韩信、陈平、黥布等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但后来却一个个的离开了他投奔刘邦去了。这些人为刘邦夺天下立了巨大的功劳,尤其是韩信,给了项羽致命的一击。但对于项羽来说,随着战事的进展,敌人愈发不堪一击,在摧枯拉朽的征伐中所获得愈盛,他愈发现,周围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几次关键战役中,我们看不到范增等人在其中的无法替代的价值,韩信、陈平等人更是无用武之地。在项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项羽的个人作用太大,以至于即使像鸿门宴这样关键时刻,项羽不觉得没有听从范增等人的安排,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此前没有,此后也不会有吧。

鸿门宴教案篇(10)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1]清代的曾国藩对朱熹的涵泳说颇为推崇。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灌足,则‘涵泳’二字,庶几得之于意,言之于表。”[2]古人要求学习者要潜心静坐,沉浸于作品之中,可见他们是非常注重个体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的,那么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当然也要为学生独自阅读,发表见解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语文的殿堂中做一个自由的主人,使其在亲近文本、洗涤心灵、陶冶情操中获得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而不仅仅是在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中,在深入“肢解”文本语言中获得一种应试的技巧。我们拒绝“被学习”,我们要“爱学习”。为了起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作用,我们以《史记》中的《鸿门宴》为例来探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以涵泳法为主,以批注法和合作探究法为辅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

一.涵泳感悟,做好批注

我国传统的涵泳法,往往注重对作品的妙赏和顿悟,强调读书者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以达到与作者在情感认知上的高度融合,当然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比生硬的套用专家名人的定论更具有文学和美学上的魅力。但是涵泳法只是强调读书者沉浸于作品中的一种状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将内在的认知和情感外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将一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也可以较好的训练学生的表达技巧。在此,我们可以借助古人的一种读书方式,即评点法。所谓评点法,是指古人在品鉴诗文时, 往往只注重直观的感受, 大多以三言两语说出自己的感悟, 并将它们批注在自己读过的文章中,我们现在把这种方法称做是批注法。批注作为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把读书感悟和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文本。它的特点是:可圈可点,或长或短,只字片言,以求得对作品的鉴赏、共鸣,有时甚至是批评,极具个性化特征。为课批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正如郑志长所说:“批注式阅读是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能力,对文本符号进行解码、注译,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3]

在采用批注法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前,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古代经典的评点本,比如《水浒传》金圣叹评本、《西厢记》金圣叹评本、《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本和《红楼梦》脂砚斋评本等一大批影响较大的评点本,让学生欣赏一下古代的点评大家是如何和文本展开对话的;其次是介绍一下批注的类型:根据位置可以将其分为眉注、旁注、夹注、尾注等几种,根据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注释型、体验型、鉴赏型等几种。通过对批注法的简单介绍,有利于学生在使用时有章可循,不至于乱写一气。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北师大二附中何杰老师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他对课文所做的批注: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祸起曹无伤】

2、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只言“鲰生说我”刘邦有心计】

3、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樊哙闯帐,浓墨重彩】

4、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以勇造势。以下言辞竟出自一介武夫之口,耐人寻味】

5、项王未有以应,曰:“坐。”【以豪杰胜豪杰,无奇;以豪杰胜霸王,出奇】

6、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迂阔乎?精细或在其中】

7、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当断则断,沛公已露】

文中尚有许多类似的鉴赏性或质疑性的批注,这些批注应该都是何杰老师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有所感悟,及时批注在文字附近的。虽然我们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能达不到这种高度和深度,但是学生在涵泳课文之时,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也会想要“指点”文字,欲一吐为快。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这样一个机会,也让他们做一次“鉴赏家”,为司马迁的《鸿门宴》做一下评点呢?也许学生评点作品的角度、见解、语言会让教师为之称奇。特级教师魏书生也说过:“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让学生自己做。他们字能学、词能学、文学常识能学,简单的修辞方法、简单的汉语知识,学生真是都能自学的,你得给他自学的实践和时间。”[4]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接触课文,自己去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

二.涵泳解疑,合作探究

我们在指导学生体察涵泳之后,应该有一个“涵泳解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分析,更加强调教师的启发性教学,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涵泳解疑”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和教师提问为主,其中以教师的提问尤为重要。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所以教师应该更侧重于提问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想法”、“有话说”。在此,我们依然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体悟涵泳之后,肯定会有很多想法和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并集体解决涵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先要抛出几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那么,何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答案不确定,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联想想象、各抒己见的问题。例如:

问题一:你认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主要是什么?请从课文中或是课外查阅到的资料中给出例证来辅助你的观点。

问题二:分别找出两个阵营中的主将、谋士、武士、叛徒,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对比,分析他们各自在鸿门宴中的作用。

问题三:你认为这篇课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句有哪些?请写下来,与同学分享,(教师对于一些重点词类和句型应进行分析指导)

问题四: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能够学到哪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利的经验、教训?(可以是团结意识、保密意识、知贤任贤、虚心求教、当机立断......)

我们认为在学习《鸿门宴》这节课时,对于这四个问题的掌握是必须的,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属于文的层面,通过分析鸿门宴中主要出场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可以带动学生对于整篇课文的深入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记》的相关篇目。第三个问题是属于言的层面,通过分析汇总一些特殊字词和句型的用法,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古汉语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古文功底才能打扎实。而第四个问题则体现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科目所共有的特性: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5]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在学完《鸿门宴》这节课后能够“以史为鉴”,明白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涵泳法是我国古代文本解读的成功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古人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内在修为的重要途径。面对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6]――文言文教学,我们应该借鉴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沉浸于文本之中,虚心涵泳,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朱子语录,四库全书本,卷八0

[2]曾国藩.字谕纪泽儿,曾国藩家书[M].大象出版社,2010,第86-87页

[3]郑志长.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J].现在中小学教育,2008(9),第17-19页

[4]李节.为了所有学生――特级教师魏书生访谈[J].语文建设,2011(1),第10-15页

上一篇: 安防公司工作总结 下一篇: 语言哲学思想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