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设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7 21:51:03

传感器设计论文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1)

一、概述

对于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传感器(以下简称“测力传感器”)来说,弹性体的结构形状与相关尺寸对测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极大。可以说,测力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弹性体的形状及相关尺寸。如果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不合理,无论弹性体的加工精度多高、粘贴的电阻应变片的品质多好,测力传感器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测力性能。因此,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对弹性体进行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

弹性体的设计基本属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范围,但因测力性能的需要,其结构上与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的机械零件和构件只须满足在足够大的安全系数下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对在受力条件下零件或构件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不必严格要求。然而,对于弹性体来说,除了需要满足机械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外,必须保证弹性体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部位(以下简称“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弹性体承受的载荷(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测力传感器测力的灵敏度,还应使贴片部位达到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由此可见,在弹性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两项要求:

(1)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应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

(2)贴片部位应具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为了满足上述两项要求,在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方面,经常应用“应力集中”的设计原则,确保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较高,并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提高所设计测力传感器的测力灵敏度和测力精度。

二、改善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应力集中”原则

在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过程中,通常认为应力(应变)在零件或构件上是规则分布的,如果零件或构件的截面形状不发生变化,不必考虑应力(应变)分布不规则的问题。其实,在机械零件或构件的设计中,对于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问题并非不予考虑,而是通过强度计算中的安全系数将其包容在内了。

对于测力传感器来说,它是通过电阻应变片测量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变来测量被测力的大小。若要保证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就是保证在测力传感器受力时,弹性体上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要按照某一规律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弹性体贴片部位应力(应变)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

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是指当弹性体受力的大小不变时,力的作用点发生变化或弹性体与其相邻的加载构件和承载构件的接触条件发生变化。如果在弹性体结构设计时,未能考虑这一情况,就可能造成弹性体上应力(应变)分布的不规则变化。这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是筒式测力传感器(见图1)。

当筒式测力传感器上、下端面均匀受力时,在弹性体贴片部位的整个圆周上应力(应变)的分布是均匀的。当上、下两个端面上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后,力在两个端面的作用情况不再是均匀分布的,这时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就难以预料了。如果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足够大,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基本上还是均匀分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很少能为测力传感器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位置,因而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很难做到足够大,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将不均匀分布,而且不均匀分布的情况随弹性体受力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弹性体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不能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将造成明显的测力误差。

为了减小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有些传感器设计者采取在筒式测力传感器弹性体上增加贴片数量的方法,尽可能将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测量出来。这样的处理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小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但这种方法毕竟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增加的贴片数量总是有限的,还是很难把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圆周上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全部测量出来,测力误差减小的程度不够显著。

由于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的实质是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的不规则分布,如果能使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的应力(应变)分布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迫使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按照某一规律分布,因而使得弹性体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由此来减小因弹性体受力条件的变化引起的测力误差。

对于筒式测力传感器来说,在承载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如果将弹性体贴片部位圆周上不贴片的部位挖空(见图2),使得应力只能在未挖空的部位分布,大大改善了应力(应变)不规则分布的情况。或者说,应力(应变)的不规则分布仅仅限于未挖空的部位,并且其不规则分布的程度不会很大。因此,在未挖空的部位粘贴电阻应变片,就能使测得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

上述处理方法实际上出于这样一个原理:通过某种措施,使弹性体上的应力(应变)集中分布在便于贴片检测的部位,实现测得的应力(应变)与被测力基本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以保证传感器的测力精度。

作者曾用上述方法对筒式测力传感器进行改进。改进前的普通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大于1%F.S.,改进后(局部挖空)的筒式传感器测力误差为0.1~0.3%F.S.,测力精度明显提高。

三、提高应力(应变)水平的应力集中原则

若要测力传感器达到较高的灵敏度,通常应该使电阻应变片有较高的应变水平,即在弹性体上贴片部位应该有较高的应力(应变)水平。

实现弹性体上贴片部位达到较高应力(应变)水平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整体减小弹性体的尺寸,全面提高弹性体上的应力(应变)水平;

(2)在贴片部位附近对弹性体进行局部削弱,使贴片部位局部应力(应变)水平提高,而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基本不变。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但对弹性体整体性能而言,局部削弱弹性体的效果要远好于整体减小弹性体尺寸。因为局部削弱弹性体既能提高贴片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又使得弹性体整体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局部削弱弹性体提高贴片部位应力(应变)水平的原理是:通过局部削弱弹性体,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使得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明显高于弹性体其它部位的应力水平,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应力集中部位,就可以测得较高的应变水平。

局部应力(应变)集中的方法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中经常被采用,尤其在梁式测力传感器(如弯曲梁式和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局部应力(应变)集中方法应用较为成功的当数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剪切梁式测力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梁式弹性体上的剪应力(剪应变)实现测力的,其弹性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仅以一简支梁式的弹性体为例)。

由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应力分布知识可知,当梁承受横向(弯曲)载荷时,在梁的中性层处剪应力(剪应变)最大。如果要检测梁上的剪应变,应该在梁的中性层处贴片。为了提高贴片处的剪应力(剪应变)水平,可将弹性体两侧各挖一个盲孔(见图3的2处),盲孔的中心应在中性层处。电阻应变片应该粘贴在盲孔的底面上,即图3中工字形断面(A-A剖面)的腹板上。

对于梁形构件来说,其弯曲强度是主要矛盾。在一个梁满足弯曲强度的情况下,剪切强度一般裕量较大。当在中性层附近挖盲孔后,该截面上腹板上的剪应力(剪应变)明显提高,然而该截面上的弯曲应力提高很小。因此,剪切梁式弹性体应用局部应力集中方案后,被检测的剪应变大大提高,使该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而对整个梁的弯曲强度影响很小,使整个梁保持了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四、小结

在测力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中,如能自觉地按照上述两种应力集中的原则,对弹性体进行结构设计,就能够收到提高测力传感器的测力精度和测力灵敏度的良好效果。灵活、恰当地运用应力集中的原则,对于设计和生产高性能的测力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PrinciplesofConcentratingStressintheDesignofLoadCells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woprinciplesofconcentratingstress,whichareusually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2)

1.1采集接口采集模块由电流、电压等电力信号的感知部件、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等构成。要求信号采集的分辨率为0.3V,采样频率不低于20kHz。采集模块对其滤波等信号调理方面没有要求,便于交流电力智能传感器硬件的简化,以利于减小体积和低成本实现。工业上一般采用三相交流电力,故采集模块应能采集三相电力的电压、电流信号。实验平台留给采集模块的微处理器I/O系统资源为P1口的低5位,以供采集模块使用。

1.2存储接口本实验平台需要存储来自于上位机的模拟电力信号u′、通过采集模块获得的三相电压、电流采集信号uA、uB、uC、iA、iB、iC,以及利用粗信号处理方法分析得来的电力特征参数或性能指标等数据。模拟电力信号主要用于分析粗信号处理方法在电力智能传感器中的实际测试精度、实时性以及可靠性。实测电力信号用于研究粗信号处理方法的现场分析性能,电力特征参数或性能指标是粗信号处理方法性能评价的依据。电力信号的采样周期Ts越短,一个电力信号周期T内的采样点数N越大,样本就越趋近于实际的电力信号。因此,本实验平台需要存储大量数据,仅利用微控制器自身的存储空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扩展存储器。为确保分析精度,本实验平台采用基于IEEE754—1985《IEEEStandardforBoraryFloating-PointArithmeti》标准的浮点型数据格式进行存储,一个数据信息占用4个字节。为了让样本较好地逼近电力信号,无论对于实测信号还是模拟信号,N均取为512,存放3个周期的电力信号。频率、电压与电流的幅值、初相位是交流电力的特征参数;交流电力功率的基本性能指标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子。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的这些参数或指标均需要保存。另外,还有用于计算、分析过程中的数据临时缓存区bufter,至少需要1kB的空间。另外,实验平台留给存储模块的系统I/O资源为P0、P2.0~P2.5、P3.6、P3.7。

1.3通信接流电力智能传感器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对现场系统与上位机系统之间的通信速度无特别要求,采用RS-232串口全双工通信,数据格式为16进制,波特率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本平台的通信协议格式如表1所示。其中字节头取值为0x68,结束码取值为0x16,A、B、C三相电压、电流采集通道ID分别为1,2,3,4,5,6,数据域内放置要传送的具体数据。数据长度表示数据域中的字节数,占用2个字节。将除校验码和结束码外的其他项通信信息累加,形成用1个字节表示的校验码。5个字节描述的控制字主要分成3类:数据请求控制字、数据上传控制字和辅助控制字。对于前两类,由于通信的内容为表1所示的信息(buffer项除外),故其格式为:Q或S+4位描述的表1中的数据(数据的下标变为正常字体,数据不足4位的项,其高位用零表示,如θuA1、uA1、u1′分别描述为θuA1、0uA1、0u1′,表示利用粗信号处理方法1分析实测交流A相电压信号所得的初始相位、电压有效值,分析模拟信号所得的电压有效值),其中,Q表示查询信息,S表示发送信息。辅助控制字的格式为:ACW+两位控制指令,其中,01表示测试串口通信是否正常(回复0表示串口通信正常,其他值表示串口通信不正常),02表示查询平台正常采集电力信号的通道数目,03表示查询平台正常采集电力信号的通道,04表示查询平台通信的波特率,05表示设置平台通信的波特率。辅助控制指令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1.4微处理器接口微处理器模块主要由89C51/52集成芯片、复位电路、时钟电路、键盘单元、显示单元、CPU监视单元和电源单元等构成。它能将A/D单元后的电力信号进行采集并存放在存储器中,并利用多种粗信号处理方法分析采集或模拟交流电力信号,输入现场指令,显示现场系统的工作状态、分析结果;与上位机系统进行通信,监视CPU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跑飞”等故障,复位CPU让其重新正常工作;能提供现场系统正常工作的电源。供微处理器模块使用的I/O为P1口的高3位。

1.5上位机接口与VisualC-Matlab接口上位机模块能模拟交流电力信号,实现多种交流电力粗信号处理方法,并将模拟交流电力信号“告知”现场系统,从现场系统处“获知”交流电力的实测信号以及现场系统的分析结果等;以图、列表等方式显示实测或模拟交流电力信号,并显示交流电力信号多种粗信号处理方法的分析结果等。VisualC++6.0是Window平台上一种强有力的软件开发集成环境,所以,本实验平台的上位机将利用VisualC++6.0进行其软件开发。对于模拟的交流电力,其特征参数和性能指标的真值是已知的;对于实测的交流电力,确定其特征参数和性能指标的真值比较困难。利用现有的经典方法获得这些真值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Matlab工具箱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方法、算法和绘图方式,在VisualC++6.0中利用这些工具能可靠地计算出电力特征参数、性能指标的真值,并有效地缩短上位机软件的开发周期。在VisualC++6.0中调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有几种方式,结合自身特点,上位机模块宜采用引擎方式。利用这种方式的具体步骤为:1)在VisualC++6.0环境中添加Matlab引擎库头文件和库函数的路径,并在其菜单项ProjectSet-tings的【Link】选项卡上文本框中添加3个文件名libmx.lib、libmex.lib、libeng.lib。2)在工程头文件中加入引擎库头文件名Engine.h。首次调用Matlab函数时先利用engOpen函数打开Matlab引擎。该函数返回的引擎指针用于之后Matlab函数的调用。不再调用Matlab函数时,通过engClose函数关闭引擎。3)通过engEvalString函数向Matlab引擎发送包含所调用的Matlab函数名及其参数的命令字符串实现函数的调用。利用函数engGetVariable获取Matlab函数分析出来的信息。该函数返回一个mxArray类型的指针。函数mxGetData可将该类型的指针转化成可在VisualC++6.0中操作的void类型指针。

2实验

项目组将5位硕士研究生划分成4个小组:从原理设计到系统集成、调试,研制出该平台[7]共花费1个半月。利用实验室中的工业用交流电力对研制出的实验平台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图2(a)为现场系统采集的一个单相交流电压信号,上位机系统通过通信模块获取了该信号并利用0、1、2号粗信号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上位机系统调用Matlab工具箱中的FFT函数获得该信号特征参数的真值,其中图2(b)、2(c)分别为该信号幅频、相频特性。图2(d)为该信号在实验平台上测试得出的综合信息。其中,幅值数据、相位数据列表框中的内容为图2(b)、2(c)的数据化,对该信号进行的3种粗信号处理(一个信号周期内用了21个采样点进行分析)是在上位机系统上进行的,其分析结果与现场系统基本相同,不同的主要在于处理速度,其主要原因是微处理器的晶振频率为12MHz,而上位机的主频为2.1GHz。由图2可知,方法1、2的精度高于方法0,这与相关研究成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实验平台的有效性、可靠性。该实验平台研制的快速性、高效性以及研制出的平台有效性、可靠性证明了用于该平台研制的接口设计的有效性、合理性。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3)

2基本标准和协议的传感器结构模型

基于IEEE1451.5和蓝牙协议的无线网络化传感器由STIM、蓝牙模块和NCAP三部分组成,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此方案的实现,相当于在IEEE1451.2的结构模型上取代了原有的TII接口。采用无线的蓝牙协议实现连接,类似于实现了一个无线的STIM和无线NCAP接收终端的模式。通过在原有的STIM和NCAP中嵌入了蓝牙模块,构成的无线NCAP和无线STIM,以点对多点在蓝牙匹克网以主从方式实现相互通信。

与典型的有线方式相比,上述无线网络模型增加了两个蓝牙模块。对于蓝牙模块部分标准的蓝牙对外接口电路一般使用RS232或USB接口,而TII是一个控制链接到它的STIM的串行接口。因此,必须设计一个类似于TII接口的蓝牙电路,构造一个专门的处理器来完成控制STIM和转换数据到蓝牙主控制接口HCI(HostControlInterface)的功能。

3蓝虎无线抄表传感器的设计

基于上述无线传感器结构模型给出的无线抄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整个传感器核心部件是实现数据采集的前端STIM部分和实现网络接口的NCAP部分。STIM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滤波、校准等),NCAP完成传感器的网络接口,实现对PSTN电话互网连。STIM和NCAP之间用蓝牙无线接口连接。STIM选用8位处理器实现,而NCAP的网络接口通过8位的处理器和内嵌Modem的形式实现。

(1)NCAP部分硬件设计

抄表传感器NCAP硬件部分选用的处理器、蓝牙模块和内置Modem分别是Winbond公司的W78E58处理器、Erricsson公司ROM101008系列蓝牙模块以及OKI公司的调制解调芯片MSM7512B。

图3

由于系统中蓝牙模块接口采用的是RS232串口,同时处理器和内置Modem的通信接口也要用到RS232串口,因此我们选用W78E58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双串口。ROK101008系列蓝牙模块遵从蓝牙1.1规范,是一个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块。该模块可以同时和在其范围内被连接的7个蓝牙从设备实现数据传输。MSM7512B为OKI公司推出的FSK模式调制解调器芯片,通过设置引脚MOD2和MOD1选择四种工作模式的一种。MT8888C作为DTMF接收器时,DTMF信号从IN+和IN-输入,一旦信息被写入到接收寄存器中,MT8888C将置位状态豁口中接收寄存器满标志位和IRQ/CP端电平来通知控制器准备接收数据;MT8888C作为DTMF发送器时,数据被写入发送寄存器,经内部转换合成DTMF信号从TONE端输出。本处采用中断方式检测DTMF振铃信号。图3为蓝牙抄表传感器NCAP部分的硬件电路原理。

(2)抄表传感器NCAP部分软件设计

抄表传感器NCAP部分的软件设计,主要是在单片机上完成两部分功能的程序编制:一是初始化蓝牙模块,使抄表传感器NCAP部分上主设备模块和所有范围内的从设备模块建立连接;二是驱动MSM7512B和MT8888C工作,实现与PSTN的连接。

①蓝牙模块初始化。参照008蓝牙模块的工作方式,即通过单片机向蓝牙模块发送HCI(HostContr

olerInterface)分组。HCI指令包括指令分组、数据分组和事件分组。具体格式为:操作码+参数总长+参数0+……+参数N。

如下给出主、从设备间实现ACL数据连接的HCI指令(字符对应相应指令的操作码,由前10位和后6位两部分组成,括弧内为该指令的参数):从设备上电后实现查询使能进行复位Write_scan_enable(0x3)。主设备发送查询HCI指令Inquiry(0x9c8b33,8,0),假定从设备的地址为0x000000000000,则建立ACI连接的HCI指令为Creat_Connection(0x000000000000,0xcc18,0,0,0,0)。从设备接收连接请求指令为Accept_connection_request(0x111111111111,0),假定主设备的地址为0x111111111111。这样主从设备之间即建立了ACL数据连接。其中Inquiry对应的操作码为:0x0001,0x01。具体指令参见蓝牙规范。②初始化MSM7512B和MT8888C。首先使能MSM7512B,选择模式1。值得注意的是,复位MT8888C时,必须将上电后延时100ms。具体复位方式参见MT8888C数据手册。

如下给出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及外部中断0的服务程序。

/*初始化程序*/

TCON=0x40H;//Timer1使能

TMOD=0x20H;//Timer1为定时器,8位自动重装TH1到TL1

CKCON=0x30H;//Timer1和Timer2时钟为1/12CLOCK

SCON=0x50H//串口0模式1,波特率由Timer2决定

IE=0xD1H;//使能中断(串口1和串口2以及INT0)

SCON1=0x50H;//串口1模式1,波特率由Timer1决定

T2CON=0x34H;//Timer2自动重装RCAP2L到TL2,RCAP2H到T2H

WDCON=0x02H//Watchdog复位使能

TL1=0xFDH;TH1=0xFDH;TL2=0xFDH;TH2=0x00H;

RCAP2L=0xFAH;RCAP2H=0x00H;

/*初始值设置,设置串口1和串口2的波特率为9600bps*/

Init_008();//初始化蓝牙模块

Reset_mt8888c();//复位MT8888C

P1^0=1;P0=0x00H;//使能MSM7512,选择模式1

/*外部中断0的服务程序*/

voidservice_int0()interrupt0

{SendRecord();//传送监测记录……}

(3)STIM的设计

大多数传大吃一惊器的STIM部分设计相对简单,因为电表数据采集的功能比较单一。图4为STIM数据采集部分的原理框图。

硬件设计时,电表数据采集部分和传统的有线方式一样,只是硬件上增加了蓝牙模块作为和上层蓝牙传感器NCAP的无线接口。数据采集部分经光电转换后的数字脉冲接到单片机的计数器口,实现计数,然后将必要的电表数据量送至蓝牙模块。单片机迁移家长普通的8031即可,模块选用的是ROK101008系列。软件上除了要注单片机上完成数据采集的部分程序外,上电时还应该初妈哗蓝牙模块,使模块能够在其有效范围被搜索连接。数据采集部分程序主要是实现对计数器的计数,同时转换成电表参量,然后径蓝牙模块送到NCAP。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4)

1.2温度补偿电路的设计温度补偿电路用于对温度发生变化时,敏感元件和构成信号调理电路各主要元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的补偿,温度补偿电路提供两类误温度漂移补偿:零点温度漂移补偿与灵敏度温度漂移补偿[7]。理想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关系。补偿的原理为将b,k调整到精确的某个值,最大限度消除温漂值b(T)和k(T)以及二次以上的非线性成分。

1.2.1零点温度漂移补偿由温度引起零点变化而造成输出变化的元器件中,压力敏感元件所占比重最大,对零点补偿原理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元件的输出作为补偿端与待补偿信号做加减运算[8],最终输出信号即为零点补偿后输出。该部分设计中,温度检测元件选择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封装下、测量范围宽、输出线性,输出信号噪声仅为40pA,补偿信号不引入更多的噪声;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以电流的形式输出,因此,需要通过高精密电阻器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后,与待补偿信号做加减运算,电阻器阻值的大小根据测量的零点漂移大小计算。

1.2.2灵敏度温度漂移补偿随着温度的变化传感器的满量程输出也会随之变化(即增益发生变化),从输出来看,该变化可归一为压力敏感元件的灵敏度发生变化,此时,需对传感器的增益特性进行温度补偿。补偿原理如图4所示,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温度变化后,及时调整激励源的基准[9],调整策略与增益温度特性互补,即增益降低,则增强激励源的基准,由激励源输出相应的恒流;同时可在敏感头的桥臂上串、并联电阻器调整增益特性。

1.3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原理图如图5所示。压阻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大多为mV级,采用仪表放大器AD8553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AD8553为轨到轨输出,最大失调电压仅为20μV,在频响0.01~10Hz范围内噪声峰峰值为0.7μV,其中,R应大于3.92kΩ;同时由于SM5420输出的为差分信号,在仪表放大器的输入端需要添加抗射频干扰的滤波电路,如图5所示,若仪表放大器输入前滤波电路匹配不佳,输入的某些共模信号将转换为差模信号,因此,通常情况下所选的C2至少比C1或者C3大10倍,用于抑制滤波电路不匹配带来的杂散差分信号;基准源ADR4525为仪表放大器提供2.5V的参考电压,用于调整信号的零位。仪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需要进行滤波处理,这里采用MAX295芯片进行滤波,该芯片为8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操作简单,只需提供输入时钟CLK则可任意控制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输入时钟频率与截止频率的关系为50︰1。

1.4数据采集电路设计该部分电路主要是将补偿后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AD8330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AD8330为16位采样精度,采样率最高可达1MHz;采用已经使用成熟的微型处理器C8051F410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微控制器通过SPI接口采集到量化后信号,同时通过RS—485总线转USB适配器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2传感器标定与测试结果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主要是对零点和灵敏度的标定。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到压力腔体内,共同放入高低温试验箱,打开高低温试验室箱并设置11个间隔均匀的温度值,在不同的温度梯度下使用压力泵对压力腔体打压,并记录压力传感器在零位和满量程时的输出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记录的值进行拟合[12],得到传感器的零点温度漂移值和灵敏度温度漂移值。根据得到的值调整补偿电路使传感器的输出满足要求。将经过补偿后的压力传感器放入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室箱内温度设置为25℃,在量程范围内设置10个均匀的压力测试点,将测试结果记录到表1中,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得到补偿后的传感器静态特性。通过Matlab拟合后得到传感器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式为y=0.020x+2.454,如图6(a)所示;经过计算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为非线性误差为0.043%,迟滞为0.062%,重复性为0.027%,精度为0.085%,如图6(b)所示,最大误差位于点0kPa处,偏差为0.00154V,故非线性度小于1.54/(20.29×175)=0.043%,满足设计的要求。在测试的过程中,由于一天当中大气压强的变化测试结果会受到影响。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54-02

一、引言

工程测量中必然存在误差,误差的处理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好坏,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将对其今后从事的精密检测、测试系统设计、质量控制、仪器设计及制造等工作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由仪器仪表及精密测量等多个专业综合而成,在全国有两百多所高校具有此专业,也大多开设了误差理论的相关课程。其实,自高等学校首次设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以来,它便得到了许多大学的高度重视。目前,除仪器仪表类专业外,很多学校在机电类专业及测绘类专业也开设了该课程。为了提供误差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已经提出了较多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1-3],或者实践体系的改革[4]。这些教学改革大多针对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征,通过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数据处理软件或者综合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5]。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的认识,改善教学效果。

在全国高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专业培养大多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对误差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与专业特色相关联,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文针对传感器应用和动态测试技术为特色的专业培养体系,进行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二、误差理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误差理论课程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大多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其前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它也是工程测试及系统设计、仪器设计、仪器应用类课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课程。误差理论课程内容涵盖误差性质与分析、误差的发现、误差的处理以及基于误差的回归分析等,并使学生建立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等概念,这些知识会在自动控制、仪器设计等课程中得到应用。但是学生在学习误差理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课和工程实践的学习锻炼,很难建立实际的应用概念,对误差的理解难以深入。

如果能从一类具体的应用出发,讲解误差的分析、发现和处理,这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学习找到一个方向,找到一个思路。在以传感器应用和动态测试技术为特色的培养课程体系中,传感器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非电量信号的获取、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测试系统特性分析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都围绕着传感器进行。误差理论在传感器的标定和传感器误差分析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在误差理论教学中贯穿传感器应用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误差概念的理解,更有利于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三、围绕传感器应用的教学方法

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理论教学方法,并不是只对传感器相关误差知识进行教学。而是将误差的理论和方法在传感器这个平台上进行应用,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主要从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

1.课堂教学。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前的知识讲解思路。误差理论课程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不确定度及回归分析等几个部分,常见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在每个知识点后面会有相应的例题。误差理论课程含有很多抽象概念、公式,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枯燥,对于没有测量经验的学生,往往按照高等数学的学习习惯来学习误差,重计算,轻概念。学生往往记公式,难以灵活应用,由此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对于以传感器应用和动态测试为特色的专业,学生从大三开始已经初步接触传感器的概念,同时在学校的学生实践实验室和各种电子类竞赛实验室都有许多传感器的应用实例,学生们对传感器应用有了基本的认识。所以,可以通过传感器的应用来进行误差理论的学习,如图1所示。针对误差理论课程中的四个主要知识模块,以压力传感器为例可以有相应的应用案例。在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测量中,可能产生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通过分析传感器和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认识系统误差,通过测量数据分析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对于压力传感器加信号调理电路的测量情况,通过传感器的误差和调理放大电路的误差可以学习认识误差的合成与分配;通过对一种确定的压力源进行测量,计算测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对压力传感器的标定学习基于误差理论的最小二乘法处理及回归分析等知识点。

2.实验教学。目前的误差理论实验教学往往借助计算机开设一些数据处理的实验,缺乏对测量误差及其来源的根本性认识。导致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仍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测试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传感器采集测量数据,可以生动直观地让学生进行误差的分析。我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具有专门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室,不用重复建设,学生就可以完成多种传感器的实际信号采集。通过应用软件与采集系统对接就可以建立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分析实验教学。

以压力传感器标定进行误差理论课程中的回归分析实验教学,如图2所示。利用传感器实验室的油压标定机、电压放大滤波器、数据采集卡和数据处理软件,通过软件中误差分析功能对接,可以进行误差理论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更换油压标定机的砝码改变输入压力值,获得多组测量数据。学生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分析的知识对这些数据处理以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

四、结论

通过围绕传感器应用的误差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误差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找到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通道。利用现有的传感器应用实验室,通过误差处理软件的对接,直接完成了误差理论实验教学的改革。通过近年的误差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对误差理论课程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志玲,赵玉晓,金骥,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立体化课程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191.

[2]宋爱国,崔建伟,符金波.“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1):12.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10-03

随着我军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步建立了信息驱动的作战方式。在信息化作战中,有效地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已成为取得战斗胜利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军信息化的历史较短,还缺乏对信息从生成到使用的深入理解。我们认为信息化应该是分阶段完成的,其首要阶段是以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的作战流程,使传统方式更精确、有效;然后在获取信息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再以信息效益为目标来构造新的作战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目前,我们还只是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获取广泛的战场目标信息仍然是首要任务,急需把精确、全面的战场信息用于指挥作战流程中。《传感器数据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的研究生课程,该课程面向多传感器、多目标的战场环境,用数据融合的方法,以形成目标的统一状态信息为目标,为指挥作战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持。

随着通信技术多年的发展,战场信息传输问题已大为改善,但是,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冗余的传感器信息不仅耗费宝贵的传输资源,所带来的信息垃圾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战场信息系统的效能。有效地信息处理是战场信息系统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信息化过程要求向更高的数据应用层面深入,在此过程中通信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有效的信息应用则是信息化的目标,加速战斗力生成迫切需要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正在向“应用型”转变,强调“技指合一”,《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恰逢其时,用多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满足指挥中面临的数据和信息需求。《传感器数据融合》不仅是战场信息处理所必须的技术,对于通信与抗干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而言,分布式的信道估计、频谱感知和认知无线电的核心理论也是属于传感器信息处理。传感器数据融合侧重于数据处理,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帮助学生建立从数据获取、传递、处理的完整流程。现有教材大多数局限于雷达数据处理或图像处理等方面,难以引起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从各类传感器数据处理中提炼共性的理论问题,将数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与实际应用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在拓宽研究生数学知识面的同时,了解战场信息处理的需求和战场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课程目的

“课程是由知识、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学生的活动组成的”。[1]针对战场信息处理中目标对象的状态信息获取,必须利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完成多传感器数据的互补和去重,为态势形成提供基础数据。传感器数据融合不仅是战场态势感知和威胁评估的基础,在物联网、传感器网络、认知无线电、通信抗干扰等领域也有广泛地应用。将信息化技术从通信层面提升到完整包含信息需求、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应用的全过程,是信息化变革的需要。研究生教学中的《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以统计信号和信息处理原理为基础,强调多传感器获取战场信息的信息处理流程。通过《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传感器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提高研究生学生适应我军信息化变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是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或观念支配下的课程要素的选择、组织与安排的方法过程。本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以问题为中心,即强调我军信息化发展中的数据需求,以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课程的组织;针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共性特征选择内容,组织教学,满足多种专业方向的数据处理需求。在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我军信息化需求,在信息化作战的框架内,把传感器数据处理的能力进行具体化,明确传感器数据处理的基本要素和信息流向,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信息化的理解。②体现学科研究前沿,把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应用背景。教学内容从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分析、梳理而来,从对我军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来。教学内容紧扣传感器数据处理在整个战场信息闭环中的层次和作用,紧扣不同军兵种对信息处理需求的差异。③体现实用性理念,体现“以问题为本”的教学设计,体现“以问题为本”的教学特征,避免理论的空洞化,避免实际问题的神秘化。④体现开放性理念,推行开放的教学方法,实施开放的考试方法,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泛化传感器数据处理的共性理论,具有理解和解决本专业方向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从中选取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

三、课程内容

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在电磁频谱管理、认知无线电、战场侦察、传感网信息处理、数据链航迹信息处理中有大量实际的应用。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它们都是面向多传感器环境,从目标对象的重复感知信息中提取真实、单一的状态信息。目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电、光、声、压力、温度、浓度等,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可以是矢量类型、标量类型。典型的传感器有雷达、测向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电磁频谱测量设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提炼出共性的理论内容,然后分别对不同传感器测量类型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的传感器输出数据类型和处理要求,可以梳理出不同的应用模型,把它们的数据处理过程归结为共性理论的应用。

1.共性理论的提取与课程内容设计

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以获取目标的状态信息为目的,常用的战场目标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在单传感器数据处理时,目标状态的估计以线性滤波器理论为基础,包括经典的维纳滤波和基本的Kalman,针对非线性滤波问题,人们又发展了UKF、粒子滤波等新理论。在多传感器数据处理时,通常以单传感器的处理结果为基础,再用特有的数据关联、误差补偿、状态融合等理论完成数据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目标状态信息。以数据融合的观点,电磁频谱管理、认知无线电、战场侦察、传感网信息处理等不同的数据处理应用,反映的是不同层次的数据处理需求。它们在数据模型的建立上有所区别,但从多传感器处理的角度看,它们拥有数据关联、补偿、融合等共同的概念。目标的属性判别是更高层的数据处理需求,需要综合运用高分辨率成像传感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从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看,图像信息的处理需要使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对目标的特征进行建模,但是完成建模和目标提取后形成的图像目标数据,也可以用滤波理论来完成后续的处理。所以,图像传感器的处理只是滤波共性理论的一个分支。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共性理论,见图1。

2.基于共性理论的数据处理应用模型

数学应用泛指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所有事情。数学模型虽属于数学应用的范畴,但更侧重于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思维方法描述规律性的东西。数学模型是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它借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应用性很强的数学模型的命名,都依赖于所描述的学科背景。比如,在生物学中有种群增长模型;在气象学中有大气环流模型;在经济学中有组合投资模型;在社会学中有信息传播模型。

数学模型的价值往往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对具体问题所起的作用。人们关注的并不是模型的数学价值,而是实际应用价值。在构建数学模型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从数学的角度汲取灵感。数学的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模型,为数学由现实到数学、数学内部发展、由数学到现实提供了思维功能。现代数学的特征是符号化、形式化和公理化,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数学成果。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的直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还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针对符号化对象要讲物理背景,针对形式化证明要讲直观,针对公理化逻辑要讲归纳。

传感器数据融合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型课程。由于传感器类型较多,输出的目标测量数据类型差异很大,从三维坐标值、纯方位值、图像信息到标量信息,对它们的处理必定用到不同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传感器的分类,针对不同的传感器类型建立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相同的测量数据类型用相同的数据模型进行处理。由于数学模型以传感器类别为建模对象,相似工作原理的传感器都可以用这种数学模型处理。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型中,要考虑单传感器处理流程和多传感器处理流程,它们是共性理论具体的选择和应用。例如,纯方位跟踪模型不仅适用于图像传感器、被动声纳和无源探测雷达,也可以用于电磁频谱感知中的辐射源定位。在纯方位跟踪模型中,以线性方程描述目标的状态空间,以角度量测方程描述目标的量测空间,用线性Kalman滤波器建立基本的单传感器目标状态信息跟踪模型。当纯方位跟踪需要多传感器协同工作时,要求使用数据关联方法计算多传感器的数据对应关系。以最大似然测度建立量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实现多目标纯方位跟踪。在纯方位跟踪模型中,根据传感器自身特征和输出数据类型的改变,只需对数学模型进行局部微调,就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经过共性理论的组合和泛化,可以设计出多种传感器数据处理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用于指导具体传感器数据的处理。

3.明确课程包含知识点和能力点

《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交叉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多传感器环境下多目标数据的处理问题,其目的是获取战场态势计算的基础数据。统计理论和最优估计方法是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掌握线性最优估计理论,并熟悉常用的非线性估计方法。数据融合技术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模糊数学、证据理论、智能计算、最优化计算等。这些理论知识在数据融合领域内的使用场合相对较窄,可以结合具体的数学模型,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适当讲解。

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课程的能力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多传感器环境下的数据处理流程;学会用分布式和网络化的观点来看待数据处理问题;要理解多传感器数据处理特有技术难题的产生原因,并掌握基本的多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由于传感器的类型较多,不要求学生对每种传感器的数据处理都有深入理解,但要求他们能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熟悉一种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实例。

四、课程教学中应把握的问题

1.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法等。由于课程对象是研究生,应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身能动性,把课程知识与他们的专业方向相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与他们有直观感受的专业背景相结合,使数据融合的概念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中找到坚实的立足点。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据融合的思想,还对今后他们独立应用数据融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大有益处。所以,在教学法的选择上应该以互动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鼓励学生自己准备课堂发言,积极发掘自己专业方向内的数据处理应用,在独立思考中熟悉数据融合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2.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2] 要求教育者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3]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加强师生互动。[4]因此,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获取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学习中,以问题为牵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问题的最终解决来理解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直观感受。

3.课程编制问题

课程编制是课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对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设计。由于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交叉学科,涉及传感器物理原理、统计与估计理论、指挥控制流程等方面,是通信、计算机网络、传感器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先修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还最好了解一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传感器的了解是理解本课程中数学模型的重要条件。

多元化构成的课程考核。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应用型的课程,其目标是拓展研究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战场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在课程考核时,以学生的专业背景为依托,尽量从其专业知识中发掘兴趣点,允许文献综述和课程论文的方式对本专业中的数据融合处理进行总结。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把数据融合的理论知识和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尽管编程实践会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但它对理解理论知识带来的好处是无与伦比的。

五、总 结

多传感器数据处理是我军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为了培养合格的信息化人才,我们对《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内的地位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数据处理流程和基本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化技术,从而推进信息化建设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7)

1引言

高校的传感器课程改革已推进很多年,实际上一些高校在传感器教学改革上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笔者也在传感器课程改革中做了相关工作[1-3]。传感器课程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没有本质改变、教学形式披着项目式教学的外衣等问题,使得教学改革浮于表面。尽管如此,传感器课程改革的核心即如何实现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过程,尚未有相关过程的描述文献,也就是说,传感器课程的改革尚未取得相关课题组的认可或值得推广的进展。传感器种类繁多,工作原理各式各样,其课程属于交叉学科。现在发展正热的人工智能对传感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传感器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4]。学校的需求是如何把传感器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简单、直观和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快速地上手关于传感器的相关工作,因此,传感器的实践教学过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出符合产教融合形式的传感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

2问题分析

自国家开始推广产教融合以来,校企合作就作为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认识到企业和高校之间需要密切合作,通过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来推进企业产品的升级。事实上,高校和企业的想法都很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企业有自己的一套对外交流合作的规章流程,而高校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并不是针对企业某类产品开发、设计和制作等相关工作的;其次,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推广在未推向市场之前都是保密的,由于牵涉企业保密协议,高校师生想深入地参与不太现实。由于涉及企业的切身利益,考虑到社会现状,企业和高校无法进行深入且密切的合作,大都停留在合作的表面层次,这样双方都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传感器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很多年,特别是针对实践教学改革做了很多相关工作[5-7],如调整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突出实践操作的课时比例;学生通过项目任务引导和驱动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完成课外项目任务来提升动手能力;等等。这些方式确实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无法直接与企业岗位对接,还需要企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传感器工程师岗位,这也是企业对现在毕业生能力感到比较苦恼的地方,也是高校培养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实际上,学校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论从专家论证还是调研需求方面,都没有真正地深入企业,没有搞清楚企业的真正需求,因此,在培养人才目标上出现偏差。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内容的调整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传感器课程改革的最佳思路是采取产教融合形式来进行改革,这符合目前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也符合高校课程的改革方向。本文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传感器实践教学过程创新设计理念,解决目前困扰传感器教学的实质性问题,为高职院校的传感器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3实践教学过程设计

本小节首先分析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传感器课程目标,然后描述课程教学形式,最后给出了基于产教融合形式的传感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设计。

3.1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目标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企业和高校对相互间的需求和目标都很了解,高校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的人才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8-10]。从社会层面来讲,高校前沿技术应该走在企业技术的前面,企业应该向高校进行学习和讨教,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都需要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刚好与欧美社会的情况相反。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对传感器课程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义,主要有以下内容:(1)基于典型传感器企业工作岗位构建能力提升框架。根据企业典型岗位来设计传感器能力训练和提升体系,该操作也是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虽然教育专家给出这方面的指引,但为什么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在实际企业调研这一环没有做好,每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情况不同,得出的传感器课程能力培养方向的侧重点就不同,或者这一环没有进行深入而翔实的讨论,使得结论不符合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武汉地区传感器企业的情况,传感器课程能力提升分为培训基础任务、完成项目模块和开发产品三个层次。(2)设计合理适用的任务项目模块,达到企业岗位各级能力水平。如何实现三个能力层次的递进?设计的项目很重要,较好的项目任务能有效地夯实学生的基础,进而达到完成整个项目的能力,最后通过相关强度训练和努力,使得部分优秀学生具备传感器产品开发的能力。设计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覆盖各层级的学生,能有效地满足各类企业的传感器人才需求。以力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这个项目包含4个,分别为力传感器基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力敏集成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这四个模块包含了上述三个能力层级。传感器课程被重新定义的目标是区别于以往课程目标,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自然地融合企业产品生产属性,使之重新定义的课程目标既能巧妙地糅合企业产品生产属性,又能很好地实施教学过程,当然要实现新课程目标还要靠合适、恰当的教学内容。

3.2实践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前面设定的传感器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始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基于产教融合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既要保持一定的教学形式,又要有传感器制作过程,将产品设计与制作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践教学过程如何能较好地融合教学规律和产品生产过程呢?重新设计的项目内容是关键,很明显,开发的全新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采用何种形式的基础。项目内容的开发主要来源于目前企业传感器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因此,项目开发的研究是核心。这里以超声波传感器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超声波传感器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任务:认识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发送电路设计与调试、超声波接收电路设计与调试、超声波测量系统设计与制作。由于现在的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理实一体化模式,因此,专业课教学过程都是实践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超声波项目文本制作。涉及的超声波文本主要包括项目教学设计、教案、项目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这些资料都是建立在重新设计项目内容基础上的。这些项目文本都需要在项目实施前完成,并把学生工作页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工作页描述了该项目的目标、能力训练要求、所需知识点、任务安排以及项目实施过程等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专业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来进行撰写和安排,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教学改革经验才行。(2)项目元器件的准备。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个工作主要由学生提前准备,根据学生工作页中提供的原理图、元器件清单等信息来完成。学校提供一些基础的设备如电源、示波器、万用表、电烙铁、钳子和镊子等工具,学生购买元器件所需费用由学校承担一部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的传感器作品由学生自己管理。这种做法同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及出勤情况和薪酬挂钩一样,只有涉及自身利益,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这种类比企业员工的做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3)项目任务的推进。这个项目规划8个课时,任务1、2分配4个课时,任务3、4占用4个课时。任务推进大致步骤为:首先,给学生介绍超声波项目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学完这个项目后所具备的能力;其次,将项目分解成认识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发送电路设计与调试、超声波接收电路设计与调试、超声波测量系统设计与制作四个任务,并说明这四个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再次,推进各个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完成任务的分析和指导;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报告。(4)项目总结报告的撰写。项目报告的撰写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和整理,超声波项目涉及四个任务,完成这四个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超声波发送电路设计与调试、超声波接收电路设计与调试这两个任务,针对电路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存在的信号不稳定、信号接收不到等问题,需要学生仔细检查电路板找到问题所在进而解决。因此,在撰写报告时,要将这些问题总结并记录下来,避免后修的任务遇到类似的问题。总结报告需要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总结报告的质量。当然,教师会根据总结报告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撰写的报告内涵丰富、数据翔实、描述清楚。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始终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即让学生站在公司员工的角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位导演,协助并指导学生完成作品,这样的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3.3课程考核形式

传感器课程的改革是基于产教融合的形式,其课程考核形式需要具备企业产品属性和教学考核的双重属性,因此,需要对原有的考核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同时,考核方式应该能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成绩与能力挂钩,将考试与实际的应用开发相结合,设计的考核方案如下:在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涉及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传感器的操作,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文档撰写的职业素养,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制作过程,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在项目完成阶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验收,配合答辩结果确定学生成绩,课程成绩包括职业素养考核+平时作品考核+期末理论考核,具体分值分别为:(1)职业素养考核。根据平时表现来判定,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操作规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分值为20分。(2)平时过程考核。从项目报告、提问答辩、操作情况和产品设计制作四个方面来考核:①项目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观点正确;②提问答辩,包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操作情况,即根据项目的功能对各类传感器进行操作的情况;④产品设计制作,包括调试工具软件、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以及硬件电路、控制程序的设计调试能力。分值为40分。(3)期末理论考核。主要是对理论知识要点的考查,分值为40分。上述考核形式,能有效地检验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反映在技能操作、理论水平以及企业级产品开发上。因此,经过重新设计的考核形式是比较合适的,能有效地适配新的教学内容。

4结论

本文分析了现有传感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传感器实践教学过程创新设计理念。该思想分别从基于产教融合的传感器课程的目标、实践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考核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了重新构建设计的项目内容是实现该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并以此为基础,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形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该教学设计已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智能产品开发两个专业2020级学生的传感器课程教学中成功得到实施和应用,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教学的评教也很好。

参考文献

[1]蔡振.基于产教融合的传感器实践教学发展策略[J].科教文汇,2020(29):132-133.

[2]蔡振.面向创新意识和技能训练的传感器课程构建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148-149.

[3]蔡振.基于单片机应用的传感器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4):73.

[4]邓亚琦,李加升.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1):193-194.

[5]范秀伟,申沂明,姜守振.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2):201-206.

[6]雷慧,荣星,肖国红.“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21(13):109-110,137.

[7]曲春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8):68-70.

[8]陈小兰,罗筑华,刘永.建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要素、问题与策略[J].科技风,2021(22):151-152,164.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8)

1 引言

由于在局部的温度通常具有不一致性,因此在检测环境温度时,传统的单一测点测量温度的方法并不能够准确说明实际的温度信息。在同一环境中,对多点进行温度测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温度测量更加准确。但是多点温度测量的温度测量点比较分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有线布线方式的话,则系统设计复杂,十分麻烦。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采用了nrf9e5无线芯片,主控芯片采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温度测量的传感器为ds18b20[1]。

本论文首先介绍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简要介绍硬件电路设计以及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2 系统方案

无线数据传输按照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点对点、点对多点以及多点对多点。本论文所设计的系统由主控芯片51单片机、主接收器以及多个测量终端组成。每个测量终端都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nrf9e5传递数据,进而形成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将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分布在所要测量环境的不同位置,就能够精确评估环境温度。然后再将这些测量得到的温度经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主控芯片上,主控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3 硬件电路设计

3.1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nrf9e5具有和8051相互兼容的微控制器,但是时序和指令都与其有些差别。nrf9e5与cpu的数据交换是通过串口来进行的。

nrf9e5和其他模块通信主要是通过自身内部的并行口和内部的spi口。nrf9e5与nrf905等具有一样的功能。收发器在与微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片内的spi和并行口。在要传输通信的数据准备好之后,就能够产生中断,供微控制器使用。

3.2 温度测量电路

温度检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采用热电偶等。但是本论文采用的是ds18b20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one-wire总线,即只采用一根信号线与单片机进行连接。该测温传感器能够测量零下55度到1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同时分辨率能够达到0.5摄氏度。工作电压范围很宽,一般为3.0至5.5v。

3.3 主控芯片

本论文设计的数据采集器使用的主控芯片是at89s52单片机。msc-51单片机是八位的非常实用的单片机。本论文所使用的at89s52单片机就是基于这款单片机的。msc-51单片机的基本架构被atmel公司购买,继而在其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功能,同时扩展了芯片的容量以及加入flash闪存等等。51内核的单片机具有很多优点,因此无论是在工业上还是在一些电子产品上应用都很多。全球也有许多大公司对其进行扩展,加入新的功能。即使是在今天,51单片机仍然在控制系统中占据很大市场。

下面对本论文所使用的单片机作简要介绍。这款单片机具有最大能够支持的64k外部存储扩展,同时还具有8k字节的flash空间。该单片机具有4组i/o口,分别是从p0到p3,同时每组端口具有8个引脚。每个引脚除了能够作为普通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外,还具有其它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脚复用。其还具有断电保护、看门口、计时器和定时器。51单片机一般的工作电压是5v。

4 软件设计

4.1 通信协议

本系统为单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主接收器在可靠通信范围内分别与每个数据终端通信。主接收器与每个数据终端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因此在通信过程中必须明确接收方的地址。系统通信协议定制如表1所示。

4.2 温度测量程序

本论文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one-wire总线的器件,与主控芯片进行一根数据线连接,就能够同时实现数据和时钟信号的双向传输。但是这样就要求主控芯片的时序必须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出厂之前,每个器件的rom上都光刻上64位的编码,这个编码地址序列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编码地址序列来进行多

点的组网。但是本论文所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在每一个结点只是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因此在程序中并不需要读取其rom编码。

5 总结

在实际的温度测量过程中,测量单点的温度往往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温度信息,需要对同一环境进行多次测量,同时要对多个温度节点进行测量。但是多点温度测量的温度测量点比较分散,如果使用传统的有线布线方式的话,则系统设计复杂,十分麻烦。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度采集系统,采用了nrf9e5无线芯片,主控芯片采用的是at89s52单片机,温度测量的传感器为ds18b20。本论文首先介绍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简要介绍硬件电路设计以及部分软件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马祖长,孙怡宁,梅涛.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北京:通信学报,2004,25(4):15-17.

[2]郑启忠,耿四军,朱宏辉.射频socnrf9e5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4(8):51-54.

[3]季一锦,尹明德.一种基于nrf9e5的无线监测局域网系统的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12):22-25.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39-01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Sensors Course

ZHANG Huai,Chen Fu-jun,YANG Yong,LIANG Feng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Abstract:Sensors is a most practical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verify theories through an experiment, and can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Aimed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sensor of our university, we do some beneficial reform and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sensor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三大信息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是测控过程中反映被测对象、保证控制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自动化、测控技术、机械电子等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也飞速发展,而传统的传感器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创新。为此,针对我校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做一些有益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及特性的理解并进而达到设计和应用的目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我国传感器及实验教学的发展及需求

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自动化、测控技术、机械电子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传感器热”: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80年代十大技术之首,美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90年代的关键技术,我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八五”、“九五”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并且2003年3月国家教育部紧跟国际科技发展步伐,已将传感器的教学纳入到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由此可见,传感器在当今科技发展及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对于传感器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传感器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因此,加强传感器实验教学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2 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的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传感器教学的效果。传统的传感器教学尤其是实践性环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实验的倾向

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对传感器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很多高校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课程体系上,实验教学少有独立的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学分评价体系,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实验内容含在理论课程中,实验学时与内容的开设随意性强,随意削减实验学时成为普遍现象,实验课时同理论课时比例不太合理等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传感器特性的理解及在传感器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2实验项目验证型多于设计型

目前,我系使用的传感器实验装置是由浙江高联科技开发公司提供的CSY2000D型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台,它所提供的实验项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各传感器透明式封装比较直观,但缺乏设计性、综合性要求,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

2.3教学方式单调枯燥

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是注入式的,从实验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甚至连实验结果都面面俱到地由老师讲解,然后由学生“按方抓药”地操作。这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影响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2.4实验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室建设对各高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投资,特别是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更少;而传感器又是精密测量仪器,一般单个售价都在50元以上,我系于2003年购置的6台CSY2000D型传感器检测技术试验台就高达1.83万元/台。因此,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使得高校扩招后由原来的一名学生一台设备,改为2~3人一组,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一个学生做,同组人旁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 改革与探讨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和拓展应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传感器实验教学必须从理论教学中解脱出来,实验教学应与本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做一次全面的改革:

3.1深化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推进我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充分调研,对目前的传感器实验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从本科培养计划的约束,到实际实验教学的实施;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到学生的实验的目的等各方面都要充分认识到传感器实验在传感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实验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的操作动手能力。

总体上说,注重引导,加强实验考核,使学生普遍对实验重视程度提高,能主动预习准备实验,甚至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3.2切实加强传感器实验室基础建设和科学管理制度

实验器材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基础平台,虽然传感器实验器材价格相对较贵,但也应逐渐增加传感器实验室经费的投入,除了确保正常的教学实验所需各项经费外,还要投入一定经费改进和完善现有仪器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现在各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专职人员紧缺,一般由理论课老师来担任实验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其间存在管理漏洞,仪器损坏无法及时维修,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因此,传感器实验室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建立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实验教学管理和保证体系。

3.3加快传感器实验教材的编写

实验教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传感器实验是近几年才在各高校普遍开设,据调查现阶段各高校采用的传感器实验教材都是在厂家提供的仪器使用指南的基础上编写的讲义,缺乏规范性、普适性。根据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本学科发展的现状更新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编写配套的、高水平的传感器实验教材是刻不容缓的。

3.4改革传感器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3.4.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消化理论、发展能力”我们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较大改革:一方面保留了一些基础验证性实验,如电阻应变、电涡流位移特性、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理解传感器的基木原理和特性,消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如我们利用电阻应变片设计了数字电子秤,以及结合单片机知识设计出自动避障小车和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等,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些小产品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中学过的传感器在其中的限位、距离检测等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外还要求撰写设计论文,这样更能够将设计思想、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等一些列创造性工作反映出来,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为将来撰写科技论文奠定基础。

3.4.2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课是验证理论、应用理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指导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示学生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方法等等。如电阻应变实验中对电子秤标定时反复调节Rw3、Rw4直至托盘空时电压表显示为0v、200g砝码时显示为0.2v。反复调节最终是可以达到要求,当学生反复调节几次没达到预期要求时可能不耐烦了,这时提示学生根据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力原理及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关系,分析电路中Rw3、Rw4的作用可以看出Rw3起调节放大倍数――即线性关系中的斜率、Rw4起零点参考电压调节――线性关系中的初始值的作用,经过这样比较对应后,很快可以得出这样的快速调节方法:当托盘空时,调节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然后将10个砝码全放入托盘,调节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2v;然后去掉全部砝码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v0 (如0.002v);再将砝码全放入托盘调节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2-v0(如0.198v);最后再调节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2v即可。通过像这个实验一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我们认识到如果在每次实验指导中都能够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启迪学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那么一定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3.5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案

成绩评定方式对于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它是这次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实施的总体指挥棒。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成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法宝设计较为合理的考核方案,既能达到考察的目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试验不仅能很好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为此,将成绩评价定位在是否理解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以及鼓励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正确与否。在总结多年实验课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两种结果验收相结合的形式,一种形式是当面验收,通过演示和口头介绍展示实验过程及实验效果,并完成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包括利用VC、vb、matlab等软件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仿真),这种方式是学生实践活动结果的直观体现;另一种形式是提交撰写设计论文,相对与前者,这种形式更能够将设计思想、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等一些列创造性工作反映出来,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为将来撰写科技论文奠定基础。学生的最终实验成绩是这两部分成绩的综合。

4 结束语

关于传感器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我们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挑战,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严谨的态度、细致的操作和灵活的思维。每一次实验的完成,不仅要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传感器设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7-02

一、概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一门核心课。是一门涉及到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熟练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能合理选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等,能根据测量要求设计各类测量系统,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目前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点讲解各类传感器的原理、工作特性、测量电路和应用举例。而在传感器的应用上多是简单地举若干例子。在实验环节,也是大量的验证性实验。这样做的结果,不能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传感器在实际现场条件下如何应用,达不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重要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作者在本文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思路

1.采用实物教学法。传统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主要讲授传感器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测量电路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传感器种类异常繁多,如果学生见不到传感器的实物,仅仅靠课件上的内容,就会觉得学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觉得这门课程没意思。因此,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授课过程中,将各种传感器带到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会把主要的各类传感器都带到课堂上,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比如: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等,这样使得学生们对传感器留下深刻影,同时,在讲解传感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尽量介绍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或者用到过的传感器。例如,电饭煲、空调、冰箱中的各种温度传感器;全自动洗衣机中的重量、液位、水温等传感器。这样能使学生认识到传感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和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注重“学思结合”是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倡导学思结合的目的,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的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充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改变注重记忆、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作者认为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光电传感器为例,在讲完该类传感器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测量电路后,启发学生们思考实际生活中是否见到光电传感器,让他们联想哪些场合可能会用光电传感器,在印刷机印刷过程中,某些参量的检测可否用光电传感器完成,通过这样的启发和互动,使同学们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认识。

3.重视实践环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地位太弱,基本上处于从属于理论环节的状况,在考核时,实践环节(主要是实验)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小部分,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忽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同时,该课程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学校教学经费的资助下,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大力改革,开发出介于课程设计和实验之间的设计性实验,每个实验6个学时,实验主要侧重对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学生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实验要求先做好实验前准备,完成前期设计,然后在实验室设计实验,最后要求书写实验报告。比如:应变式电子称设计实验,要求设计出的电子称,不但完成理论设计,同时要求能够实际应用。

4.考核方式改革。考核、评价学生成绩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大力改革。总的说来,我校该门课程的学生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等几个环节构成。为了体现该门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验成绩占30%、平时作业和出勤情况占20%、考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和口头答辩结合的方式给出。考试成绩由期中开卷考试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构成。这样可以较充分、全面地衡量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采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网络化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网络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网络化的教学注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分为七大组成部分,具体介绍如下。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团队、考核方式、课程公告。课程内容:包括以知识点∕章节为单位的课程教案、主要教材与参考书、学以致用的典型案例、教材电子稿。教学课件:包括以知识点∕章节为单位的电子教案(课件)、帮助学生学习的助学型课件、模拟或仿真实践教学课件等。练习作业:包括以章节为单位的习题、练习题、讨论题、思考题、测试题等。实践教学:包括阐明本课程所有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步骤和教学实践总结报告撰写要求的实践教学指导。参考资料:包括学生学习本课程相应学习指导,比如:学习方法、可利用的学习资料∕资源、网络资料。课程互动:包括常见问题答疑、在线交流、课程论坛。以上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基本转换电路,掌握特殊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选择自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能力;具有组建一般测试系统的能力;对一般测试系统中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这门课程的特点是传感器种类繁多,而且理论性和工程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程的教学要求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化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 员工规章制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