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册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4 10:51:31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1)

第1课 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x疆1、 阿古柏侵占x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x疆,x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x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x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6)意义:x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x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 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 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 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 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 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2)

第1课 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x疆1、 阿古柏侵占x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x疆,x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x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x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6)意义:x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x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 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 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 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 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 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3)

由傅运森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是民国初期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系列高小教科书中的一种,自1912年出版后,一直使用至1925年左右。这套历史教科书在当时的历史教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令上海各书局将旧存教科书暂行修改应用,强调教科书务必要符合共和精神,废止读经,禁用《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等书。并于总务厅下设编纂、审查二处。同日,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两个重要法令对稳定清末民初政权交替时期教育界的混乱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对此情况,教育界、出版界都做出了迅速反应。陆费逵、沈知方等人迅速创办了中华书局,及时出版了适应新形势的《中华新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包括中小学使用的全套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科目。商务印书馆则依据教育部通令的精神,对旧教科书加以修改,以应对各学校秋季开学的急需。同时,还组织人力编写《共和国新教科书》,其中初等小学教科书11种,高等小学教科书6种,小学教师用书16种,中学教科书23种,中学教师用书9种。为了照顾一些老校一时难以放弃旧学制春季始业的做法,商务印书馆还另外出版了各科的春季用教材。

根据上述《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的规定,从高等小学开始,中学、师范学校都开设了历史课。其中,高等小学为“中华历史”,中学、师范学校为“历史”。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则规定,高等小学在四个学年中,中华历史、地理每周共为5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第二学年教授本国历史之大要,第三、第四学年补习本国历史,依系统述之,注重文明开化。②

据此,商务印书馆请著名史学家傅运森等人编写了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其指导思想是遵循1912年9月初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③

编写这套教科书的目的是:第一,以教科书内容“启发”以上“数种观念为必要”;第二,“今古互证,前后对勘,为历史上必需之知识”;第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受历史之益,不蒙历史之困”;第四,以浅显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

本套小学历史教科书共6册,概述了从远古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历史。每册大约为18课,页码在28页左右,一册书使用一学期。全书正文短小精练,包罗历史知识众多,除正文外,第一至四册每册附有与本册内容有关的《大事表》,第五、六册后附《历朝统系表》。

书中在目录后还附有《时间分配方法》:“每篇(即每节)教授二时者,其分配方法,可分三种:(甲)每篇平分二段,每时教授一段。(乙)每篇分二段,第一段较多,第二段较少;第一时教授第一段,第二时教授第二段并复习全篇。(丙)不分段落,第一时教授,第二时复习;其每篇教授三时以上者,以此类推(如三时者可分二三段,四时者可分三四段;或竟不分段落,视各篇内容而定)。”

与本套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是赵玉森编纂、傅运森校订的《高等小学新历史教授法》(亦名《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教授法》),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按其“编辑大意”所言,包括对“地图、历史图、人物图”的介绍、“问答发端”“教授事项”(时间分配和内容提示)以及“参考”(课文中的“名物训诂及事实原委”)。

教材中制定的课时安排,给了教师很大的活动空间;教师用书也规定:“教授时尽可酌量增减,总以不背授课之额定时间为主。”课文的简短加之课时安排的灵活性,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强调“国土之统一种族之调和”。

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在第一份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作为这一思想的体现,《新历史》强调了国土的统一和民族调和。如第四册第18课中强调:各民族“同在一国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

这套教科书不仅介绍了各个民族的英雄豪杰,而且强调了国家领土的统一与民族平等。其中,汉族的著名历史人物包括汉高祖、汉武帝、张骞、苏武、班超等(第一册,第14、15、16、18课);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元世祖、俺答等(第三册,第1、2、9课);对的讲述则证明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三册,第10课);对满族的阐述不仅有对清朝英雄豪杰的介绍,而且在叙述满洲兴起的过程中注重了对国土统一和种族融合的阐述(第三册,第12课)。

在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教育的同时,教科书内容中还处处渗透着价值观教育。针对中国史的特点,教科书在叙述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中,除了介绍他们的重要历史活动外,还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第二册第8课《唐太宗》中写道:唐太宗“喜闻善言。魏征等随事谏争,不以为忤。故其时国内太平,人民乐业,为唐室最盛之世。”

第二,强调历史与修身、地理、中外交流与中华文化发展的关系。

历史与修身。民国初期教育部制定小学教则时,强调在对小学生加强品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渐及于社会对国家之责任,以激发进取之志,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①

如教科书通过讲述我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如第三册第5课所述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忠勇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忠信、义勇”观念,如《文天祥》一课中写道:文天祥“从容就义。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通过对历史上奸佞之臣卖国求荣历史的讲述,明确学生的是非观念,如第二册第18课讲述秦桧对岳飞的迫害;通过对近代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因后果的阐述,激起学生的积极进取态度,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树立其为国家与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的信念与信心(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等)。

历史与地理。具体的历史事件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学习历史自然也离不开历史地图的帮助。正如梁启超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臂筑屋而拔基础也。”在该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如第一册第6课《齐桓公》所附《春秋疆域图》和第四册第2课《中俄界约》所附《中俄边界图》等),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空间因素。

中外交往与文化发展。这包括中外关系(第三册,第13课《欧人来华》)和中外交涉两个方面(后者以鸦片战争后为主,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第9课《英法联军之役》、第12课《中法之战》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和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外来侵略,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

历代文化史的内容。在第五、六册教科书中,叙述了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初步形成一个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基本脉络。通过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欣赏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源流和多样性,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第三,在教科书中引入新的思想观念和史学观念。

处于民国初期的历史环境下,教科书中引入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自由思想,注重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大开原因的分析和阐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教科书把唤起民族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在这种基调下,教科书强调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愿。如第四册第17课《清帝退位》和第18课《民国统一》,说明清朝灭亡、民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历史的进步性与传承性。

教科书还宣扬了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民权平等思想。正如第六册最后一课《近代之文化》的结尾所说:“我国国民虽有五千年文化,虽有广土众民,虽中华民国已成立,五族已为一家,尚宜实体共和之旨,相互爱护,永巩民国万年之基。■第国内文化光辉日新,且将远庇海外诸同族,俾同享人类之幸福,增世界之和平。”

在史学观念和方法上,这套教科书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史学,而是在近代史学观念和方法的参照下使传统史学获得新生。在编撰内容和体例变更的基础上,亦强调国史编撰不能局限于一国之史,而是把中国放到世界舞台上,进一步认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教材编写者还注意到吸收史学研究的较新成果,将教科书所述历史内容的下限延伸到民国初年,使学生能接触到离自己比较近的历史知识。

第一,这套教科书编撰体例中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圆周法”,即将所学内容分为两个“圆周”:第一个“圆周”用“史谈体”,教授时间为第一、二学年,即教育部小学教则规定的“本国历史之要略”;第二个“圆周”用“开化史体”,即高等小学第三年的“本国历史之补习”。

所谓“史谈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话体”,主要内容为以代表每一个时代的人物或史实为题,注重趣味性,改变历史的枯燥形象,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至四册每课都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课与课之间又根据历史的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加以排列。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帮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初学历史阶段在知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同时,又初步了解了历史的发展线索。

而所谓“开化史体”,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史体”,其重点在于注重对各朝历史的系统讲述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于第五、六册是以通史体例出现的,其内在的线索性更强了,其主要目的看似是为了复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此时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已不是一个个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这也是因为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的理解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第五册第2课《三代之事业》中即以简洁的语言,系统概括了从禅让制向传子制的转变以及夏商两朝的兴起衰亡。之后对各朝历史的概述亦如此。而第五、六册的课文安排都是先由几课以系统概述某一阶段的朝代兴衰更替,再对这一时段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如第五册在第1课《三皇五帝》、第2课《三代之事业》、第3课《春秋战国时代》三课之后安排了第4课《太古三代之文化》。

史话体例与通史体例的结合,兼顾了基础与提高的统一。这样的“圆周法”即“两个循环”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其影响不应低估。此外,该套教科书的这一编排也改变了清末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结构。把历史人物、事件与系统的历史讲述、文化发展部分的内容分开编排,这是清末与民初教科书在体例上的最大区别。

第二,注重精选教学内容与历史发展脉络的统一。这套教科上启原始社会“文化未开”之时,下至20世纪初民国的建立,时间跨度长达几百万年,空间范围涵盖中国的各个主要地区。而教材的文字量又有一定限制,每本书的文字量不足6000字,加上少量的插图、地图,也只有区区28页左右。

因此,教科书一方面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精选教材内容,把一些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古代社会、近代社会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这些历史知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内容选择的原则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过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现特定的历史现象,这容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但是,历史学习毕竟不完全是历史故事,不能仅止于知道每一个津津有味的情节,历史课的一个最基本任务是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序概念和历史空间概念,准确地说,就是让他们知道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序发展关系和它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这就规定了任何一个历史知识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教材的内容安排充分反映了这一点。除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外,还在叙述典型案例的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与该案例有关的历史现象,例如,在讲述“三国”(第一册第19课)时,不仅介绍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和大致过程,还辅以一幅地图,标明三国分立的形势和赤壁的位置。

另一方面,教科书也注重介绍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说的“完整”,是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编者仍然重视那些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转折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也开始注意那些看似平淡无奇、但确实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历史现象,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历史。具体来讲,教材主要讲述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的有关内容,通过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重要的战争,如淝水之战、欧洲人来华、鸦片战争等。学习上述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认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政治制度、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科书也阐述了文化史的内容。编者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了解历史上不同阶段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三,做到通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编者在编写教科书时,力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尽量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但是,历史课毕竟是一门学科知识课程,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还要学会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必要的历史概念,而且,建立在历史概念基础上的知识和能力对日后进一步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材不同于一般读物的区别之一。因此,本教材在保持通俗性、生动性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太古、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义和团等。

第四,大事年表、历朝统系表,地图、插图各具特色。

大事年表。作为民国初年的本国史教科书,本套教科书在编辑体例上与清末的最大不同是采用了民国纪元。对民国建立以前所有历史年代均采用了“民国纪元前若干年”,如此“既免儿童费无益之精神,且易知各事实相距之远近,以便于比较”。

历朝统系表。第三学年两册即第五、第六册的末尾都附带了本册教科书的所有朝代君主传承表,同时以民国纪元注明每朝兴衰的时间。便于学生在新的纪元方式中对各朝历史有明确的概念。

地图。特别注重其辅助课文的作用,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已经形成为一个系列,达到了图文的有机结合。

插图。插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该教科书特别注意反映民族英雄、帝王、历史名人。如第一册中有“孔子像”“孔子问礼于老子”“汉兵攻占图”等。也有一些反映其他方面人物或事件的插图,如第一册中的“夏桀乘人图”。在教师用书第一册中对此图的解释是:它是“汉时武梁石室画像,用以垂戒人世者,桀以人为车,坐二人肩背,此亦大违人道之举也。”

这套教科书依当时的技术条件,采取了图文并茂的编排结构,有利于历史教学。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特定的历史形象对于学习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判断显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版面安排来看,图文大致的比例大约是6:1,例如在第一册,全书共28页,其中包括10幅插图或地图。教科书中的图片大部分选用的是历史图,特别是人物图。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书中的插图都是线条图。

当然,本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教科书的某些“选材易以成年人的观点取舍,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①特别是其中第五、六册中有关文化史的内容,也许对当时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但这些不足并非这套教科书的主流。

著名学者陈庆年在《中国历史教科书・序》中指出:“历史之学,其文不繁,其事不散,其义不隘,而后足以为教,三者一不备焉,皆无当也。”这是对清末民初优秀的历史教科书编撰特点的最好概括。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4)

一、初识图册――原来你如此多姿多彩

每当备课之际,我都会为选取素材而抓耳挠腮,东拼西凑来讲故事,东剪西贴来做课件,可谓费尽心机。而学生依然如故: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目不暇接。我困惑了,怎样上课才能简洁高效呢?

2007年的一天,我瞅见学生在课堂上看一本花花绿绿的“课外书”,便悄悄走到他跟前,准备没收。突然我被书本的内容吸引了,不禁大呼:“太好了!”学生被我的举动吓了一跳,说:“老师,这是地图册,我们每个人都有。”什么,人手一册?我怎么不知道?怎么犯了如此大的“糊涂”,随之飞奔回家,翻箱倒柜,找到了被冷落的蒙了层层灰尘的图册。

我兴奋地翻着图册,如获至宝,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太好了!初见图册,留给我的印象有三:

1.选材丰富,对应教材

图册的体例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体例一致,课课对应。每个章节开头都有读图指南,从图片的角度诠释单元的核心内容。从图片本身说:有历史地图,如夏、商、周疆域图;有人物图片,如孔子、老子、孟子;还有知识结构图,如新中国的政治建构。从知识角度说:有对教材的延伸,如英国强占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示意图和香港新界租借地;有拓展,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欧洲的影响;有注释,如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等等。

2.科学实用,一举多得

每本图册都是专家学者多次审定编写出来的,科学,权威。备课的时候,我们如果用图册查资料,它就成了工具书;上课的时候我们如果用它诠释知识,它就成了教科书;课后我们如果用它做练习,它就成了习题书……总之,在你课前、课上、课下,图册都会为你添彩。

3.人手一册,方便快捷

虽然PPT课件已经进入课堂,但在我们这落后的地区,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不现实的,一是制作麻烦,精力有限;二是效果不好,用完就没。但是图册就不同了,学生可以顺手随时翻阅,且每个人都有一本,是共有的课程资源,何以舍近求远呢?

二、开用图册――原来你如此内涵丰富

图册从那天起就走进了历史课堂,它以多姿多彩的内容丰富了课堂,成就了老师,也感染了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用图册的策略有四:

策略一:以图设疑

以前讲到必修Ⅲ第二课“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我都会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入手,一个个分析,一个人讲解,自己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不知所云。受图册启示,我先让学生看必修三图册“百家争鸣”,并出示情境:假入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战国,你要拜师学艺,会投入谁的名下?为什么?同学们看着在一张大大的战国地图上分别排列着几位思想家,思绪仿佛回到那战马嘶鸣的时代,课堂一下子沸腾了。

学生A说:我喜欢韩非,虽然他口吃,但他的思想非常符合当时时代的需要。秦王赢政看到他的书后非常赞赏,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学生B说:我要拜孟子为师。知道孟子是从故事孟母三迁开始的,后来欣赏那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格言,今天,我知道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他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其中的“民贵君轻”思想仍然闪耀着光芒。另外,他认为人生下来是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的,人性本善……

原来枯燥的内容经过图册润色,情景引入,一下子生动起来,学生也一扫往日的无精打采,滔滔不绝地谈论起自己的学习内容来,难道图册的魅力在这里?

策略二:以图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时代,不在于你要求学生识记多少知识,而在于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快乐地走向知识,深入知识,探究知识。

在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单从教材看,也有图有文,但怎么也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如画表格,学生分朝代叙述,但都效果不佳。反过来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呢?肯定是没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

有了上百家争鸣的经验,我同样要求学生欣赏第二单元的图册,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长廊在图册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薄薄的46页图册,其占13页。关于篆刻艺术图片多达13幅。学汉字起源,我引导学生欣赏:仓颉造字,六书举例;学习书法,我引导学生欣赏张旭楷书:《郎官石记序》,体验“草圣”张旭的别样风采。学习诗歌与小说,我引导学生对比“唐代诗人分布”图和“宋代词人分布图”。学习《梨园春秋》,我让学生看主要的地方戏曲分布,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戏曲的主要特点。

整整一个单元,学生都被兴奋的情趣包围,课堂上他们主动回答问题,作业的质量也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我不禁窃喜:图册的魅力在这儿!

策略三:以图组题

高考中以图为题已不罕见,历年均有涉及,为了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我直接将图册上的思考题引入课堂。如必修二“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观察思考:结合表格和示意图(苏联经济改革措施和1951―1991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说一说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到解体前,其经济改革的效果如何?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也自己组题,我以2004年江苏历史29题为模版,结合图册“西周分封”“战国形势”“秦朝疆域”等地图出了一组题:(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3)概括春秋战国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通过这几幅地图让学生对西周秦的疆域变化有了整体认识,锻炼了学生的解读能力,也巩固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并分析出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几幅图片,可以变幻出如此多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图册的魅力在这儿!

三、再赏图册――原来你如此回味无穷

写到这里,不禁掩卷。翻开手头的图册,那美轮美奂的图片,那各朝各代各国的地图,那一目了然的示意图,那直触主题的读图指南,那紧扣课本的练习题……无一不在眼前闪过。

从用图册开始,我们愈来愈认识到:作为老师,不仅要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用好课程资源。比如,历史地图册,我们人手一本,但是我们用了吗?很多时候都被束之高阁遗忘了。用好图册,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

我们愈来愈着迷于历史地图册,一幅地图,一个人物,一段资料的引入,课堂顿时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也就更喜欢历史课了,还没上课,学生便早早地拿出历史地图册,翻到要学的章节赏析,他们已经把阅读图册当做课前预习了,我看了不觉莞尔。学生如此的喜欢,历史课还发愁上不好吗?但是,对图册的使用和探索我也是刚刚起步;对图册的认识和领悟我们也仅是触及其冰山一角,但是我们在努力!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5)

1.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这样做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千古的成语,看谁说得最多。”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并且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对此,我一一给予点评,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谁能又好又快背诵的《长征》这一首七律诗?”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要求背诵。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并且乘机引导到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怀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做到胸有成竹

初中生精力充沛,可塑性极强。他们的旺盛精力和聪明的天资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如何表现,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的回答,如果回答不当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即使一时回答不清楚,也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时,有一学生问:“楼兰曾经是丝绸之路中的一站,如今她怎么样呢?”备课时,我通过阅读资料对楼兰有了初步地了解。因此,给了学生一个合理的回答,同时,我最后还加上了这么一句:“这些楼兰人迁居到何处?他的后代是谁?这些谜底至今仍然无人能够破解?”这样一来,不仅回答了学生的提问,而且也激发学生探究楼兰的极大兴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有学生问: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我对同学们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王朝历时不到三个世纪,而武则天一人参政掌政就近半个世纪。至于她的无字碑如今还没有定论?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去探究武则天的兴趣,而且还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

3. 新课的内容授完后,要及时小结

教师讲授新课时,开端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有圆满的结尾。因此,做好新课的收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产生虎头蛇尾的效果。所以,授完新课后,及时小结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大大加强学生的记忆,而且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三国鼎立”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战役。一是官渡之战,它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是赤壁之战,它是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战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抗日救亡”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次事变。一是九一八事变,它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二是西安事变,它是张、杨二位将军发动的事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事变,而且也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从而激发她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假若一名教师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才能,而又不努力去进修,不积极进取,那是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1. 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这三类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要求教师知识渊博,并不是要求教师无所不懂,无所不能。如果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那么他会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轻松地开展教学。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时,其中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凿宝瓶口时,由于当时还没有炸药。李冰就让百姓在岩石上堆积木材,点火将岩石烧得滚烫,然后浇上冷水,使岩石裂开。”我是这样说:“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而且还是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这时,同学们在下面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于是,我就说:“上述式子就是李冰让百姓这样做的原理。”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认为历史课,不仅学习历史知识,而且还会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并且是可塑性极大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既重言教,更要重身教。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6)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接触到与历史有关的知识。这种由影视作品、历史栏目等获取来的历史知识虽然方便快捷,但由于它经过了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往往具有片面性。它使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吸引,对历史真实的前因后果反而不感兴趣,影响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建立,误导学生判断。

1.2学生勤于背诵历史知识,缺乏深入理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既要努力学习,也要通过思考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而,据调查,许多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仅仅为了考试过关,以致他们只是勤于背诵,对历史缺乏真正的理解。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重要,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2.1做好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参与度

2.1.1运用故事导入

受自身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影响,运用故事导入授课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初中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寻找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开篇《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可以运用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兴趣,使学生自发地跟着老师的讲课寻找答案。

2.1.2运用诗词导入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是丰富的历史资源。它们反映着历史背景,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所讲朝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诗词进行课程导入,透过诗词去了解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可以运用诗歌《示儿》进行导入,通过感悟一位父亲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对该诗歌创作背景的好奇,从而使学生积极学习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知识点。

2.1.3运用歌谣导入

历史具有不可重现的学科特点,这使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容易融入历史情境。歌谣生动活泼,反映着历史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歌谣进行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可以通过大家齐唱《七子之歌•香港》、《七子之歌•澳门》进行导入,让学生边唱边感受两岸分离的不舍,从而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铭记香港、澳门的回归。

2.2增强历史学科的直观性

2.2.1运用好教材插图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章都配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插图,具有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图像联结,方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记忆。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利用这些插图,使它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2.2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普遍运用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片、影像资料等融为一体,具有直观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音乐视频,让学生听、看,然后说出红军长征经历过的困难以及自身感悟,讨论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意义等,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尊重学生主体性,进行探究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的积累,他们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7)

笔者把历史课复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时间为3月1日 ―4月25日左右;第二阶段是“专题串讲,综合训练”,时间为 4 月25日一二模―5月25日;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时间为二模后― 6月15日;第四阶段是“细看错题,回归课本”,约6月中旬―6月23日。

初三历史下学期要复习六本书,内容很多,所以在复习时首先一定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侧重点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强化。此外,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五、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五、六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二、三、四、五、六、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每天上课当堂测试本节课的重点,大概5分钟的时间。大约每4周左右进行一次月考,测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复习过的内容一起考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常犯的错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历史课的复习方法

教师要选择好的复习方法,明确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和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要化解这些困惑,就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一句话,就是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历史教学更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从考试的性质来说,初中历史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和水平性测试,不可能抛弃双基而偏重于难题和怪题,而会从试题的基础性、探究性出发,立足学科知识的基干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探究性。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即要求学生牢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对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能力,即逐步提高学生开卷考试的答题能力。

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所以从这个程度上说,历史开卷考试的背记更为重要和必要。事实上,近两年来我校在“开卷”下的高分(甚至是满分),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在“闭卷”形式下完成的。

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今年我校初三历史组在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后,于3月1日开始了扎实有效的基础复习,即以课本为主按册分单元系统复习。在具体的复习中,一是按照教材内容教师当堂敲重点,串线索,并结合《考试说明》讲出考试内容;二是按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备查用;三是根据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四是复习到中国史时横向联系同时期的世界史内容,帮助学生理出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异同点。

(二)打破教材体系,构建系统的复习脉络

历史学科知识零碎、繁多,基本知识点涉及面广。在历史复习中,应该在最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点上进行重新组合,采用网络式、表格式和框架式等多种呈现方式,形成纵向和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笔者根据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在第二阶段复习时,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再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中国受屈辱史、抗争史和科技革命专题等;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三农专题、改革史专题和思想解放专题等。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教师在复习阶段,要引导和帮助学生。

一是系统整理,搞好专题复习。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专题(包括一系列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民族探索与复兴(近代化的探索、红色革命的探索、改革开放、中共重大会议等);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及科技进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

二是中外联系,形成体系。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这样就会从中国史的复习联系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8)

在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各种教学模式各显风采、独具特色。与此同时,展示给每一位教师的另一个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除了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外,如何让学生全面地、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呢?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利用开发的软件,在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理念明确,思路清晰

1.通过历史知识的构建,让学生能够从微观层面积累历史知识,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教材,加强核心知识间的联系,从而高屋建瓴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发展。

2.以文字为载体,借助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史料、图片、视频等为资料,丰富知识网络,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3.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知识网络重在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

4.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为依托整体构建。初中历史教材由《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两册共六册组成,在编排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编排方式,而是以主题式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大事,因此,以册为点、以单元为线、以课为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由此形成。如:

二、特点独到,知识拓宽

1.从册到单元到课到具体知识,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过程,反之呈现从微观到宏观的建构过程,符合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

2.以册而起,由单元构成主页,建立每个单元的链接,来回点击即可完成基本的操作,省时、完整、流畅,整体性强。

3.链接有图片(如《中国历史》七上“虎门销烟”)、有视频(如《中国历史》七上“五四爱国运动”)等,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了注释(如《中国历史》七上“孙中山的简介”)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4.每一单元的设计除了每课的核心知识之外,都设计了类似“历史视窗”栏目,目的是进行单元知识的总括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以及重点难点部分。如图一、图二:

图一

三、应用自如,师生双赢

1.对于教师来说,在网络版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全面地把握教材,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升。通过实际的课堂应用,让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实质的效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汗水换来的是价值。

2.对于学生来说,获利最大。

(1)知识网络能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系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提升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知识网络的应用,展现了多媒体的魅力,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活跃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起来轻松而不乏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去做,既加强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又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习起来既有动力又有追求。

(4)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大效率地掌握初中整体的历史知识,实效性非常明显。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读书指导法,应从几个方面展开。目前新编的历史教科书编排体例包括开头语部分、正文部分、小字部分、历史地图、自由阅读卡、图表、活动与探究等。教师在开展读书指导时,应指导学生从目录、正文、插图及图表、小字部分来阅读文本。第一步,阅读目录。通过目录的大小标题,知道书中的大概纲要、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问题等,这样在阅读教材的具体内容时就不会盲目,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第二步,阅读正文部分。正文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重点,也是历史知识的主要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重点和难点,有效接受历史信息。第三步,阅读小字部分。这是教材正文部分的有力补充,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学习小字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的认知,丰富历史知识,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第四步,阅读插图及图表。插图及图表是教学的直观材料,运用插图和图表讲述历史知识,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人教课标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这一课所在教材的框架结构。通过观看目录,知道本册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标题(即一级标题)对主要学习内容进行介绍,二级标题是对学习内容的分别介绍。然后观摩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发现,它是上一单元《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以及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开端,这样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第二步是读正文。在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查找相关信息。如“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的领导主力是谁?运动提出的要求是什么?结果如何?”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关键的信息。第三步和第四步,是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插图及图表,如“中共一大览表”“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补的了解。

二、品读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知识的要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品读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中的重点人物;在讲述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和关键思想。需注意的是,教师应在再现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的思想,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人教课标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禁烟运动与林则徐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并让学生通过其言论和活动以及所写的诗词去思考其人,这样才能对林则徐的爱国行为有全面的了解,明白林则徐禁烟活动的意义,由衷地认可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辩证地分析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既要肯定他的爱国禁烟运动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他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的思想局限性,以此帮助学生全面分析人物。

三、研读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串联历史知识的重要元素。因此,研读历史事件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事件具有严密性、确切性、系统性等特征,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一定历史阶段去认识历史事件,这样才能分清事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同时还应该明确历史事件在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地位,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结果和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初二历史册知识点篇(10)

一、比较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所谓比较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时师生针对教材中同类型或相类似的内容,进行对比、辨别、分析、推理、结论和延伸的一种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是极其必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轮的新课改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比较法又是提高这两种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是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由于传统的考试模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导致传统的历史课教学过分强调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所以就出现了“满堂灌”的教学。但是,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依靠传统的教法和学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如能采用比较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来促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容易多了。

3.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需要。由于课改之后,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知识只是简单呈现,所以显得知识点特别多且散,而隐性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加之考试内容多,材料信息容量大,题型多变,这些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许多学生尽管学习很努力、很辛苦,但效率并不高。原因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陈旧,至于哪些内容是重要知识点,该怎么教,该怎样学,不清楚。因此,教师运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比较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学习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但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终身发展潜力得到开发”。因此,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也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更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像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过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这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环节。下面就比较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践,作几点介绍。

1.教材中同类插图比较。人教版新课程《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课中,在叙述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时有两幅钱币插图,一幅是《开元通宝》,一幅是《和同开》。教材把这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放在一起,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比较之意。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挖掘出图片中的隐性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教材中同类问题比较。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时,可以用第一目“金字塔的国度”为例示范引导,让学生用已经建立的关于“埃及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认知结构,自己去比较分析下面两目“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起源情况,之后并比较迁移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情况。这样,教会学生学会用范例理论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同类问题,使知识达到有效迁移。这种示范性的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思想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主渠道。

上一篇: 商业广告设计论文 下一篇: 网络营销年度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