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8 10:39:49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

2.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热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材料准备:每组只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两个)、皮筋或线绳、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冷热不同的水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教学内容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四.小结教学媒体一壶热水,一壶冷水,几只杯子.小塑料袋,红墨水,冷水和热水教学媒体气球皮,试管,小秤,皮筋或线绳.教师行为.引入:今天感觉教室外边冷还是热?.准备.好热水与冷水.给热水分类4.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怎样避免烫伤?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教师行为研究吗?.提出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行为1.学生到教室外体验一下.2.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先猜后摸摸两种水.3.用一瓶热水和一壶冷水倒出版商杯冷热不同的水.描述和触摸4杯水的感受,联系课本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学生互相说说,.反馈.1.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装冷水学生行为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自己互相讨论,.实验..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热水中,.又发现了什么?教学思路1.初步感受冷热的变化.2.强调冷热是用触觉感受..具体感受惹热水热的的程度和冷水冷的程度.4.应用到实际..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冷水与热水的其他不同.教学思路点.对水的体积的变化的观察,认识到热水上浮的原因。学生互相说说。

教学反思

热胀冷缩(第一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理解体积的变化可反应出物体的冷热。知道一些水的热胀冷缩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或用插细塑料管的青霉素瓶代)小水槽、暖瓶(内装热水)另备水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

演示实验: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气球皮,橡皮筋、插管饮料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热胀冷缩的现象。⒈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重在争论增减和水面、体积等变化)观察思考讨论:水为什么没开就溢出来了?提供感知,产生认知失衡,激发思维、争论。培养探求欲望。

⒉举证:试管装水用橡皮蒙紧,放入冷水或热水中。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看清了吗?能想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吗?初步观察感知热胀冷缩的现象,讨论思考如何改进实验。给学生空间,尝试进行探究思考、学习。

二、实验观察水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加红水?想一想:用一根细玻璃管有什么好处?

⒉提供热水,进行水的热胀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热水。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提供冷水,进行水的冷缩实验⒈每个组来一人,领一杯冷水。

⒉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⒊说说装水的平底烧瓶放进冷热水中有什么不同的?填空:水有____的性质。什么条件下水体积膨胀?什么条件下水体积缩小?进行实验总结。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三、水的体积变化反应水的温度变化。趣味问答:(有条件可以配图)⒈由于太忙,⒉老师做好实验,⒊平底烧瓶放在实验室讲台上好几天没动有位同⒋学天天来看发现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早晨下降,⒌中午又上升了,⒍天天如此。这位同⒎学想了好久才明白。你知道吗?⒏二个好朋友相约一起放风筝,⒐各带了满满的一瓶开水,⒑口渴时打开一看,⒈一瓶是满满的,⒉一瓶少了很多,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⒋小明家来了很多客人,⒌可高兴了,⒍忙放了满满一壶自来水,⒎准备⒏烧水给客人泡茶,⒐可妈妈要小明倒掉一些水,、小明纳闷了,⒈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思考相互讨论,深入理解水的热胀冷缩与生活实践相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其它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提供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利用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验证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⒈水能热胀冷缩,⒉酒精、食油、醋、等液体,⒊也能热胀冷缩吗其它液体呢?⒋小组讨论,⒌你们准备⒍选择什么液体进行验证?⒎分领材料,⒏分组实验。学生讨论、猜想、实验验证。尽量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猜想验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总结。说说你今天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固体、气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热胀冷缩(第二教时)

天凝镇中心小学俞再华

教学目标:

继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之后,观察探究气体固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现象培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知道一些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和铜等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建议使用以上)、橡胶塞红墨水细玻璃管(或用口径相当的小气球封口代)小水槽;

自制固体教具(参阅未尾自制方法)和酒精灯、火柴。

演示实验:固体线胀仪、酒精灯、火柴、小水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一、引入新课。出示空平底烧瓶等。上节课我们用它做了什么实验?知道了什么?复习回顾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以旧引新,为知识正向迁移准备,也为学生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方法上奠定基础。

现在空瓶里装着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能想个法让大家每个人看清楚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回忆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方法,尝试改进实验。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做?需要解决几个新问题?空气会向四下里流动,流走怎么了办?无色无味看不见怎么办?

二、实验观察空气在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⒈提供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红墨水滴瓶。(或平底烧瓶和小气球)进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⒈认识器材,说说你准备怎样用老师的器材做实验?明确实验要求,正确组装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掌握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为什么要用小气球封住平底烧瓶的中?

⒈你准备怎样让空气受热受冷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⒉你现在能独立做实验,来观察空气会不会热胀冷缩了?

⒊说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⒉提供空气热胀冷缩的生活实例与应用。⒈夏天,停在太阳下的摩托车轮胎突然爆裂,这是为什么?⒉冬天,打足气的篮球,为什么第二天又瘪了?⒊乒乓球踩扁了,你有什么办法?认识思考生活中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发展学生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观察固体受热受冷的体积变化。趣味过度:(有条件可以配图)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的焊接在一起的。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甚至还会朝上拱起;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冻裂成几段。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猜想?根据相关信息思考猜想:钢轨会不什么热胀冷缩?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周围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获取知识的意识。

你能证明吗?

用线胀仪演示,铜球会热胀冷缩。说说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进行固体实验探究、交流、小结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演示自制教具,说明要点与酒精灯的用法,分组实验。

想一想:水泥中面为什么要用切割机切成一段段的?为什么新拉的电线很松很松

五、总结,说说哪些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又有什么猜想?准备怎样去研究?

自制教具:(原文转录)

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一向被列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现象:①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②在铜球加热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学生探究心理的发展。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的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用直径为长为的护套线,剥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把铜丝按玻璃弹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学生做实验时可先用铜环套一套玻璃弹珠(通不过),在洒精灯上加热铜铜环受热膨胀铜环再套一下玻璃弹珠(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教师制作方便,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兴趣高,缩短的实验所需的时间,实验效果好。

浙江省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

朱卫东

××年月日

温度和温度计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⒉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同学的研讨发现温度计的构造,尝试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⒊通过比较发现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⒋在比较中发现正确读、写摄氏温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三、材料准备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红色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干湿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温度计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

⒈引入。⒉观察几种温度计。⒊了解温度计的原理。⒋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⒍课外延伸。实物实物投影片或课件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再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引出课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出示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分发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大家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再一次仔细观察来解决你们的不同意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的个)”,提示学生:这个问题你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讨论: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分发几种不同的温度计,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出个题目考考你:“℃”,你会读吗?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摄氏度”怎么写?“零下摄氏度”怎么写?观察温度计上的液面,每人各自记下自己观察到的读数。交流一下: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会不同呢?出示三种从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认为正确的一种并说说理由。小组讨论概括正确认读温度计的方法。回家找个温度计,尝试测量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带来交流。猜测。思考,验证。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学生交流。通过再次观察解决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学生实验,观察。学生讨论。学生观察,交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试读。学生回忆。写一写。读一读。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思考,交流。学生选择,说理由。学生讨论概括。学生课外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活动。通过猜测冷热和验证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作一次强化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温度计的兴趣。重视学生对温度的读写感受。引发学生对不同认读结果的思考。及时给予必要的材料辅助。将活动引向课外,为下一次活动作准备。

测量物体的温度

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吴斌杰

一、教学目标

⒈经历测量液体(水)、气体(空气)、固体(沙子)的温度的过程。

⒉在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⒊尝试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分工和合作,尝试小组内相互评价。

⒋通过阅读引起学生对温度测量的深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测量空气时的耐心等待。开水的测量。

三、材料准备

选择供学生练习测定气温的场地。

小组用:温度计只、开水、热水、温水、冷水,各种装水的器皿。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2)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

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

1.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

二、成果展示

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小组展示种植记录

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

三、探究植物的果实

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

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组实验汇报

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

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应用

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

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

小组讨论分类

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

小组讨论发言

五、拓展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3)

在学校统一领导和管理之下,年级组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年级工作分工 不分家,具体工作由牵头人负责,其他管理人员协助完成。

二、具体分工 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年级组认真执行、高效落实。

蒋选荣:年级主任,负责教务、课务和教师工作;统筹安排年级教师会、学科 分析会;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学科组,协调管理艺体和文科组合。

负责年级宣传报道。

华 芳:年级主任,负责学生工作、常规管理和年级大型德育活动策划,广播 操或跑操的进出场、站队等。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早读、晚自习 值班表;协调管理理科组合。

李庆国:年级组长,负责理科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年级工作量统计;考场布置、 监考、阅卷、分数统计、考试用准考证、条形码的制作,网上阅卷的 试卷扫描、切割等,视频安排(联系张晶、王斌、陈元) 。联系教务处。

侍海霞:年级组长,负责文科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包含告家长书的设计、印刷, 活动横幅和戗牌的布置、落实,各种会议、活动的安排、落实;负责 教师阅卷等活动的后勤保障和学生就餐、宿舍卫生管理等。联系学工 处、总务处。

沈 军:年级组长,负责艺体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年级课表;监考、周六和周日课表;艺体教学整体安排和艺体生管理工作,艺术和体育考试的组织、封卷、 阅卷、登分以及质量分析。2016.07

辽宁新华教育网注册_2017年新华会计网会计继续教育-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施行日期是( )。

A.2016 年 1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9 月 1 日 A B C D2.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牵头会计档案鉴定工作的机构是( )。

A.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B.单位会计机构 C.审计机构 D.纪检监察机构 A B C D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 保管的期限是(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A B C D4.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30 年的是(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银行对账单 C.纳税申报 D.分类账 A B C D5.下列各项中,属于销毁的会计档案时,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的清册是(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6.下列会计资料中,属于其他会计资料的是( )。

A.固定资产卡片 B.其他辅助性账簿 C.纳税申报表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7.下列会计资料中,属于会计账簿的是( )。

A.原始凭证 B.固定资产卡片 C.月度财务报告 D.银行对账单 A B C D8.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年限是( )。

A.不超过 2 年 B.不超过 3 年 C.不超过 4 年 D.不超过 5 年 A B C D9.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的清册是(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10.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施行日期是( )。

A.2016 年 1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9 月 1 日 A B C D11.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所形成的会计资料是 (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12.下列各项中,适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资料是( )。

A.预算 B.计划 C.制度 D.会计报表 A B C D13.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批准推迟移交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的机构是( )。

A.董事会 B.管理层 C.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14.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30 年的有( )。

A.会计凭证 B.银行对账单 C.纳税申报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 B C D15.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 会计档案应当附有的签名是( )。

A.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B.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C.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会计档案借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 B.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C.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 D.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A B C D E2.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移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 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B.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 C.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 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D.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E.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 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ABCDE3.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列明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的会计资料有(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 E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有( )。

A.10 年 B.20 年 C.30 年 D.40 年 A B C D E5.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有(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 D.事业单位 E.其他组织 A B C D E6.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的人员有( )。

A.单位负责人 B.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 C.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 D.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 E.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 A B C D E7.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10 年的有( )。

A.月度财务报告 B.季度财务报告 C.半年度财务报告 D.年度财务报告 A B C D E8.下列各项中,属于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的机构包括( )。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家档案局 D.中国人民银行 ABCDE9.下列关于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B.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 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C.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 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

交接完毕后, 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 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D.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 并移交。

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 确保所接收 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A B C D E10.下列关于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事项时会计档案保管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 B.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 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C.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 的单位统一保管 D.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A B C D E三、判断题(本类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 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单位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后, 对于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 应当重新划 定保管期限。

对 错2.单位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对 错3.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对 错4.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对 错5.预算、 计划、 制度等文件材料, 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 不适用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对 错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对错7.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管理机构应共同派员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工作。

对 错8.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 其会计档 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对 错9.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 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 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及相应责任。

对 错10.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对 错11.单位内部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和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仅以 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对 错1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高保管期限。

对 错13.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 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 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4)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Mid-autumn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Thanksgiving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the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4、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旧教材第一册(下)介绍了一种玩具frisby,新教材换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乐),porridge(粥,稀饭),dumpling(水饺),tofu(豆腐)等新词。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册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10单元,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SwedishRockBand)“YESTERDAY”,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现在崇尚现代音乐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单元,利用有关动物园的话题,操练有关提建议的话题,像“Don’tfeedtheanimals”(请勿投喂动物)、Let’smakeithalfpastnine(让我们定在九点半)等。第12单元,谈论世界和中国各大城市的气温状况。第二册(下)第28单元,把著名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剧目搬上了教材,实在是别出心裁。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5、新教材紧跟时展的脉搏,响应党的号召,扩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大致表现在①关注西部大开发。新教材选编的内容不仅介绍于我国大城市的面貌,而且反映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陕西等)的面貌。②注重科学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9单元讲解的是ThememoryRobort,谈论有关智能机器人的故事。③紧跟时代步伐,关心时事。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的Workbook上有这么一个句子“AfterweheardSamaranchsaid“Beijing”,wejumpedupandshouted“Wehavewon!”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③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7课有句“Afteryouuseplasticbags,youmustn’tthrowthemabout”,体现了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的防治问题。④列举并扩展了报刊上常见的缩写词,如UN(联合国),HK(香港)、ID(身份证)等缩写词。

6、新教材趣味性浓烈。新教材的话题新颖、生动有趣,增加了谜语、谚语、小诗和幽默短文等内容,切近时代生活。新教材配有丰富的卡通图片,形象逼真,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此外,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如节日、旅游、音乐、机器人等,所设计的情景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Workbook第154页最后一部分是一首诗歌“Lookatthemoon”,很有诗情画意,学生在读这首诗时,既可以发挥想象力去体味和欣赏到美的月色,分享诗人当时的欢乐心情,又复习了形容词及其比较级的用法,巩固了基础知识。

二、新教材的缺陷性: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morning,Susannotagree,inmeetingall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been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Ireturnthehistorybooktoyouafewdays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Igivethehistorybookbacktoyouafewdays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三、对使用新教材的建议:针对于新教材的优、劣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改革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在学习单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

①集中学习单元单词,分散学习目标,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这是关键的一步。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这样不但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和师爱,又传授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发展。按照《教育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应该说在领读单词以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当堂课就掌握词汇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特别在使用单元词汇量过大的新教材组织教学时。我认为“首因效应”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Userealobjects)、卡片展示法(Usepicturesorcards)、教学课件授受法(CAI)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教育教学的首因效应。但我更欣赏“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反复呈现”这条教学原则,而且“螺旋式前进,旋转式上升”的观念一直是人教社这几年编写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搭上《教育心理学》在谈到记忆方法和原则时也一再强调反复记忆的必要性,更何况《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也明确指出“单词应分别呈现,不宜集中学习,一步到位”。所以,我认为在集中识词(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分课消化掌握词汇,小步化教学目标,即教师在上每一节新授课之前,先运用多种技巧让学生强化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这样以来,除了几个别的学生外,99%的学生能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aims)。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要求“有目的的扩充学生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小词典。培养学生独立查字典、独立猜词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到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单词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Workbook上的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初二以后对新版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即使是在Workbook中呈现的词汇,在以后的新章节中再遇到这些词汇时,学生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譬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0课,出现了一个短语stop…from,这个短语是“阻止……做……”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造句,“我们必须阻止她看电视(WemuststopherfromwatchingTV)”,这就把词放到句子中去了,而且话题切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表达主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紧跟上一句“对她的眼睛有害(It’sbadforhereyes)”。如此句、景、情俱在,学生能学不会?

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学习新版英语教材,因为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先进方法,它的主旨就是用几个概括课文大意或者关联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以求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的步骤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在Pre-reading中主要任务是运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注意和求知欲望(Talkingaboutthetopicofthepassageforbuildingupinterest/makepredictions)。第二步,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速读(Fastreading)或现时阅读(Timedreading),通过小组讨论(Discussanswersingroups),师生双方要实现答案核对(Checkanswerswithstudentsofdifferentlevels),澄清知识疑团或悬念。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要把短文中涉及的语言点(LanguagePoints)或者语法(Grammar)明确出来,督促学生认知(Docommunicativeactivities)。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既然新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调整新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9课,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讲对话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的接受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呢?于是,我把这两段调了个个,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再讲第一段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删节新教材中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Lesson1课,单纯讲述第二段对话,不但笼统而且消耗时间(awasteoftime),就不如把句型“So+谓语+主语”与“So+主语+谓语”融入第一段看图说话中进行讲解,第二段对话便可一言带过。③自由组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54课,我把课文第一部分进行自由组合,变成小对话代替课本教学,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选项式的提纲,然后利用第一段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促进知识记忆,而课文第二部分则把它当作家庭作业。这样组合,课堂教学显得条条有理。④主动订正语法错误。根据正规语法教学书,对课本错误大胆质疑并改正。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43课,“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符和变反意疑问句“前否后肯,前肯后否”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改正。

3、突出操作练习,简化语法教学,精讲多练。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地教育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②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④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4、利用新教材,搞好德育教育。新教材德育点丰富,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5)

虽然探究的冲动与生俱来,贯穿人的一生,但一定是基于一个真实的问题,人们才会有真正的研究;一定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变化与教师自我的成长有了真切的感受,大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研究冲动。问题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有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也有与自己关系不太大的。教师的研究,它一定是基于敏感的发现并分析解决自身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M管老师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问题,可是一提到研究,他们又觉得找不到问题。即便有,也会不断地质疑:“我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吗?”“我这个课题有研究价值吗?”“这些问题别人都研究过了,还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们总是觉得作为课题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宏大的,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所以,我们倡导老师们做小课题研究,把自己课堂里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让老师们知道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规律、创新理论,而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我们倡导将备课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是因为课题组老师研究的问题常常也是备课组老师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思辨、课堂观察等方式的合作,运用科研的方法来研究,能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也能促进团队的专业提升。

为了让老师们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我们构建了“文件夹”机制。每个备课组指定一名教育教学问题记录员,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见表1)上,并上传至校内网教科室为各备课组设置的文件夹中。新学年之初,教科室将文件夹移交给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新接任的年级备课组根据文件夹中记录的问题,进行选题讨论,以此来解决问题,促进生成有意义的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问题。

教科室问题库文件夹中的问题有很多,研究哪个问题,需要备课组成员达成共识。要尽可能协调组长的兴趣和组员的兴趣之间的矛盾,尽可能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如何达成共识?以2014年我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例,研究的问题的确立,经过了三次研讨。第一次为问题筛选聚焦会,根据2013学年“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问题汇总”文件夹中收集的11个问题(包括写字、拼音、写话教学等),经分类、讨论,达成研究方向共识,将写字作为研究方向;第二次为调查准备会,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学生写字中存在的问题。

据老师们观察,好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以2014年9月入学的一(1)班为例,全班41人,符合握笔姿势标准的只有3人(见表2)。

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握笔低的现象,到底有多低,我们进行了跟踪测查(见表3)。

上表告诉我们,一(1)班共41人,平均握笔高度为1.9厘米。其中最低的是1.0厘米,最高的是3.2厘米。不足2厘米的有18人,超过3厘米的只有2人。那么,按规定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在教写字姿势的时候,常常用“三个一”来教,也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手指(握笔)与笔尖距离一寸。一寸约3.3厘米,这样来说,这个班除两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存在着握笔过低的问题。

第三次为汇总分析会,各班调查情况与一(1)班大致相似,于是,课题组最后把“一年级学生不良握笔姿势成因分析与矫正”作为研究课题。

问题即课题,发现并澄清自身的问题后,立项为课题,就要设想方案,循因设计从问题到解决的思路,付诸实践,实证解决真实问题的策略。寻找解决真实问题的策略,我们称之为“寻招”,即寻找招数。研究就是“寻招”的实践。因此,这一环节,我们构建了两个机制:一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构建了“寻招”机制;二是付诸实践,构建了“磨招”机制。

1.“寻招”机制,多方学习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

引导老师们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类似于选题后的方案设计,但比方案设计更为简便,指向也更为明确。备课组每个成员分头通过三个途径“寻招”:(1)查文献,寻找别人的“招”;(2)谈经验,梳理自己的“招”;(3)提出原创的“招”。 之后将“三招”填入《问题解决“招数”表》(见表4),交由集体讨论。

如四年级语文组研究的课题为《克服思维定式,促进习作选材多样化的策略探索》。在此认识定位上,确定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内容上的多样,其次是立意上的多样,再次是达到每个个体的多样选材。经集体研讨后在招数上确定了“三招”:一是材“源”上,在积累中派生,包括“巧设情境创素材”和“火眼金睛积素材”。二是材“料”上,在梳理中引爆,包括以点带面,在图示联想中引爆;创设话题,在畅所欲言中引爆;创设情境,在激励竞争中引爆。三是材“质”上,在选择中提升。

2.“磨招”机制,指向行动改进的策略研究路径

招数研磨是对经组内集体商议确定的招数进行两次以上的课堂实践和反思,以期完善招数,发现招数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知识。招数研磨的流程图为“三次研讨、二次上课”(见图1)。

在磨招过程中,我们强调基于实证,课堂观察、作品分析、作业检测是实证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六年级课堂“从对话走向交流”课题研究时,我们运用了如下观察量表(见表5)。

又如五年级批注式阅读课题,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抽样统计与分析。40份学生做的批注材料中,共批注106处。针对文本内容类批注的占79%,针对写作方法类批注的占8%,疑问类批注的占13%;首尾段落的批注比中间段落的批注多,其中第2~4自然段的批注合计只有21处。由此可见,学生的批注与阅读思考没有很好地结合,批注指导需要示范引路。

长期以来,在教研成果表达的要求上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尊重,缺乏对一线教师需求的了解。一味地拔高要求,一味地迎合专家路线,研究报告刻板冗繁,做的人怕写,学的人不愿读,常常为应付、为评奖东拼西凑,完成后便束之高阁,再无用处,极少传承。我们认为,教科研成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应用,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知识共享”为导向的成果表达和旨在实践跟进的成果交接。其中,教学手册便是我们学校教研成果呈现和交接的一种方式。教学手册是指教师教学的指导手册,分专题式、备课式和历程式。

专题式教学手册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根据研究所得的成果,提出专门的教学建议。如《低段易错字调查与提前干预课题研究》所形成的教学手册为《低段易错字提前干预教学手册》。该手册第一部分为易错字形成的原因和分类,第二部分是一、二年级易错字及错因分析,如表6。

第三部分是易错字提前干预案例。如“夜幕降临”的“临”字,学生容易写错右下部分,教学时建议教师采用形象想象法。“夜幕降临”是指太阳下山要睡觉了,所以“临”字的右下角为躺着的“日”字,既形象又好记。

备课式教学手册把研究成果直接纳入到备课资料中,形成教案或学案,供老师们备课和教学时参考。如四年级语文组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基于观察单的中年级单元习作教学手册》,以下为该手册第五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指导方案:

【习作内容】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出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教材解读】中年级习作教材共安排了两次观察日记,四上第二单元要求写连续观察日记,而本次习作却无“连续观察”要求。本单元学习期间,《科学》教材内容正好是观察蜗牛,这次观察活动可分两次练笔:第一,集体观察同一种动物;第二,分散观察感兴趣的小动物。

【操作过程】

第一步,集体观察蜗牛

1.明确记录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蜗牛的同时,想一想:蜗牛壳让你觉得像什么?你伸出手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办法让蜗牛动起来?蜗牛动起来你看到了什么?

2.同伴交流观察内容,不断充实细节。

3.再次观察蜗牛,修正、补充第一次观察所得。

4.独立习作。

【优秀习作】

历程式教学手册采用叙事的方式,按研究的历程,把如何发现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出了什么样的招数,招数应用中又遇到什么样的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一步步地揭示给老师们看,让老师们了解在应用研究成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激发应用招数的信心。历程式教学手册既是教学的指导手册,也是教学研究的指导手册。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6)

1.所有考生必须凭有效身份证明报名。系统报考专业由系统单位严格把关,特别是公安、医药、护理类专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报名。护理学专、本科专业考试报名由青岛卫生学校负责,其他报名点不得组织报名;中药、中医护理专业老考生由各区、市招考办组织报名,新考生必须经过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并开具证明方可报名。

2.考生可以同时报考专科、本科专业,但在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要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否则不能办理本科毕业证书。

3.必须按照简章公布的专业代码和课程代码进行填报。

4.各报名点要严格审核新生报名资格。各专业的本科段,不能接收非国民系列的专科毕业生的报名。自考及普通高校专、本科在读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准考证可以报考本科,但在办理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取得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

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跨专业考生完成本科段课程即可办理毕业,无需加考。

5.关于过程性考核试点专业考生报考的几点要求。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鲁招考[2010]35号)规定,今后不再按鲁教考办[2003]98号文件注册新考生,已注册的考生按原方案执行。已注册考生报考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已注册的过程性考核专业考生,由试点院校统一管理,考生注册满两年、不超过5年方可办理毕业手续。

(2)考生国考课程档案由市招考办统一管理,校考课档案由试点院校统一管理,办理毕业手续时以各院校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毕业生校考课档案。

(3)过程性考核专业的校考课档案不得转入和转出。过程性考核专业考生只能在我市办理使用校考课课程的自考毕业手续;已通过的国考课程可以转档。

6.关于自考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有关要求。

(1)已具备审批试点院校资格和试点专业资格的院校,每年省、市招生考试机构和主考院校进行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试点院校将取消其试点资格。审批后2年内考生人数达不到要求或没注册考生的,试点资格自动取消。

(2)试点考试实行注册制,每年12月底之前,试点院校将参加试点考试的考生注册信息报市招考办审查验收。试点院校只能接受本校在校生注册报考,不得将校外社会考生及其他助学组织考生纳入本校注册报考范围。

(3)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均按国家考试的统一要求参加考试;符合条件的试点考生所获得的职业技能培养、考核成绩,可折算相应的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学分,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参加统考成绩占50%,2项成绩合并计算该课程总成绩。

(4)参加试点考试的考生,注册2年内不得借考、转考。注册2年后方可办理毕业手续。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自学考试专业不能毕业,其学籍仍然在试点院校保留,注册满5年仍未毕业者,将按社会考生对待,考籍档案转入考生欲转入的市级招生考试机构。

(5)试点院校要根据专业考试计划、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的考试安排,接受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检查、监督。学生作业成绩按时考核,按时上报。

(6)自2012年6月起,《关于公布的通知》(鲁招考[2010]35 号)不再执行,已注册的考生,按修订试点方案《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方案(修订)》(鲁教考委[2012]2号)执行。

7.关于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有关要求。

(1)省考试院审核决定实践能力培养考核课程,并向考生公布。考生自愿选择参加。

(2)已具备该试点资格的院校,组织自愿参加的学生到主考院校办理集体注册,接受主考院校助学指导及实践环节考核。

(3)实践课程评价: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参加统考,成绩占70%,实践部分由主考院校考核,成绩占30%,2项成绩合并计算该课程的总成绩。

(4)试点院校要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及《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考核改革试点方案》(鲁教考委[2012]1号)要求,严格管理,认真教学,注重考生实践能力培养。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专家对主考院校制定的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方案进行审核,指导各主考院校开展工作,监督检查试点院校助学工作。市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协助各主考院校在本辖区开展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各院校教学辅导及考核工作。

(5)自2012年6月起,不再按《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考试试点方案》(鲁教考委[2008]1号)注册新考生,已注册的考生,可按原方案执行。

8.关于准考证有关问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7)

2007年12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中要求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制高职(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注册),针对我校的办学性质,我们今后将对五年制高职四年级学生进行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并与学历电子注册相辅相成,换句话说,今后未进行学籍电子注册的学生,将无法进行学历电子注册,也将无法取得学历证书。下面就我校学籍电子注册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籍电子注册的内容

学籍电子注册成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经教育部注册备案的学籍信息是今后学历证书注册数据的前提依据,因而新生学籍注册数据是否准确无误,将直接关系到该生的学历证书能否成功获取。学籍电子注册指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及我校高职四年级学生的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1.新生学籍注册

新生报到后,我们根据学籍电子注册上报的相关要求,给每位新生制订了新生入学登记表,该表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个人及家庭的基本信息,并要求新生报名时收集每位学生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进行备案,然后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导入相关的学籍管理系统,针对系统中校验出的错误再次审核并修改,最终报教育部门备案。

2.高职四年级学生的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高职学生进入四年级后,根据上级文件进行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我们将根据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备案的学生基本信息,制定相关的电子注册核对表给学生再次核对,对于学生改名或身份证号更改等信息的必须要求学生提供公安部有效的证明原件,并要求学生对学籍信息进行最终的确认并本人签名,再按学生反馈的信息报送给上级部门进行学籍注册。

二、依据学籍电子注册的特点,深化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

1.学籍电子注册的科学性

学籍电子注册制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科学、高效地取代了原先复杂的手工管理模式,通过网络系统对学籍数据进行收集并校验错误,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确保了学籍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服务教书育人。

2.学籍电子注册的规范性

新生学籍注册后,我们将根据每月末系部反馈的班级学生数,与各项学籍系统中人数进行核对,如有不一致将追查该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开学逾期两周未报到注册的学生,班主任应在校园网中下载并填写《未按期注册学生联系情况记录表》,系部统一交学工处拟文并作自动退学处理。同时必须在相关的学籍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学籍信息更新,确保系统中的学生人数与校内班级人数相一致,从而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3.学籍电子注册的严谨性

2009年罗彩霞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目前事件虽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为了杜绝冒名顶替入学的违规现象再次发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审核名单――学籍注册――网上确认――对外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对于任何不符合高校学籍管理规定及招生政策的学生我们将不予以注册学籍,抑制任何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违法现象,这将更好地促进了学籍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三、目前我校学籍电子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少数学生对待学籍信息责任意识不强

在高职四年级教育部注册数据核对工作中,发现有少数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虽然我们再三强调学籍无小事,每位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籍信息认真核对,也实施了层层负责制,要求树立 “学生对学生负责,班主任对学生负责”的理念,每位学生必须认真核对纸质表上的注册数据,可每年仍有极少数的学生在教育部学籍注册工作结束后,才发现自己姓名或身份证号等信息有误,但在之前的核对表上没有更改并本人确认签名,这给我们学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被动性。

2.学生姓名出现生僻字、繁体字

如今许多家长为了追求个性、独特,也为了能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故给子女取名引用了生僻字,繁体字,殊不知这些“难读,难写,难输”的生僻字、繁体字将给学籍电子注册核对带来了一定的苦恼,我们四年级教育部电子注册时,教育厅将与每年的录取招办名册进行一一比对,如发现姓名不一致,而未能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一律以录取名册上的姓名注册学籍,因而建议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尽快改回与录取名册一致的名字,否则一旦学籍注册后,将影响到学历证书上的信息与真实姓名不一致,给将来就业、评级或办理其它业务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职责明确,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

我们在学籍信息核对时,要求各部门责任人审核签名,但在学籍注册工作时发现仍有少数负责人不太重视,导致错报,漏报某位学生信息,给学籍学历注册带来一定后果的,因而我们要求树立责任到位,严格要求每位学生认真核实自己的学籍信息,班主任也要审核每位学生是否确认签名,如无特殊情况严禁他人代签,如有休退学等未办理相关学籍变动手续的学生尽快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确保学籍信息准确无误。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8)

论文多次在省教科所、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著有《幼儿趣味折纸》《家园共育手册》等图书,参与了幼儿游戏音像出版物《托起初升的太阳》的编撰。

2008年退休后曾经指导郑州市数家幼儿园档案建设工作。

2009年被聘为启元·阳光谷幼儿园园长。现任启元·顺其势教育机构幼教部总监。

一、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幼儿园的档案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保教工作在思考和具体实施方面一切文字化的材料。而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料集中搜集、整理、分类、排序、编号、装订成册、装盒、归位,是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档案可以反映出一所幼儿园综合管理的方向性、结构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可以看出园领导的办园理念、计划性及贯彻实施的全过程。由于档案是按照幼儿园的基本职能设置的,所以能引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有过程地开展,可使幼儿园的工作结构更加完整。档案建设的全面性,会使幼儿园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加目标化、流程化、细致化、深入化。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评价幼儿园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幼儿园档案的构成

(一)行政管理类资料

包括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人事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流程等;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的设计、评估考核制度等。

(二)规划和计划

规划是依据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园所的事业发展、保育教育工作的目标性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园长对幼儿园发展所做的3~5年规划,每学年的两个学期初要做的园务工作计划(如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目标、专业成长目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物质环境的改善、园所文化环境的创设、幼儿发展目标、保育教育质量目标等),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相关措施、幼儿园全园培训计划、幼儿园各部门的计划、家长工作计划等。

(三)一日活动、课程、游戏、培训与教研、科研类资料

1.冬夏两季的一日作息时间表等。

2.本园架构的园本课程。

3.本园采用和自编自创、积累的优秀的游戏活动资料。

4.各类人员政治业务学习与培训的材料、职业道德教育材料等。

5.教研计划总结、通过教研组活动而产生的一些成果性资料。

6.教育科研计划总结、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项目设计与实施记录、结题与成果证书类资料。

(四)各种账目资料

1.采购物品登记账:固定资产账、各班物品配备登记清单、公共教学设备登记清单、各班教学设备登记清单、玩教具登记清单、各班玩教具配备清单、厨房设施配备清单、保健室物品配备清单……

2.财务收支账目:培训所用资金账目、教师工资发放账目、奖惩资金账……

3.伙食账目:采购流水账、每月伙食账公示、进出库登记、盘存记录……

(五)工作过程性资料

1.幼儿园管理类的检查巡视记录:园长检查工作记录、园务委员会(教师会)轮值记录等;保教后勤检查记录。

2.保育、教育实施类记录:班级保教工作月重点、周计划、课时计划、教育笔记、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游戏计划、公开课有关资料等。

3.安全保卫类记录:客人来访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家长咨询记录、钥匙交接记录……

4.设施安全检查记录:水、电、气安全检查记录。

5.卫生保健记录:晨检记录、班级消毒记录、环境消毒记录、厨房消毒记录、全日观察记录、家长带药服药记录、带量食谱、食品留样记录、卫生检查记录、体弱儿管理记录、出勤记录、节假日请长假返园跟踪记录、生病跟踪记录、特殊幼儿心理矫正记录……

6.幼儿园所有会议的记录:领导班子会议记录、教师会会议记录、保教工作会议记录、后勤会议记录、卫生保健会议记录、家委会记录、伙委会记录、班主任会议记录、班务会记录、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记录、晨会记录、奖惩记录、领导检查工作记录……

7.师资队伍培养:政治学习记录、业务学习记录、教研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考核试卷、教职工典型作品、专题演讲稿……

8.专业成长类:业务学习记录、教研会记录、观察记录、教育笔记、教育反思类、过程性的影像资料、教师与幼儿典型作品优质课教案、主题活动方案;园长听课记录、主任听课记录、教师听课记录……教师成长规划及教师成长册。

9.幼儿发展类: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照片、幼儿作品等;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数据性资料;幼儿成长手册、档案等。

10.家长工作类:计划,总结,园级、班级家长会签到表和记录,开放日方案,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方案,家园互动手册,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的宣传页,家长评价表、意见征询问卷及相关影像资料。

(六)成果性的资料

1.园本课程资料。(本园架构的课程与教材)

2.本园制定的幼儿发展目标。

3.本园制定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评价制度与评价方法。

4.本园教育研究的系列资料。(课题立项资料、子课题计划、科研观察记录、专题总结、科研论文、与科研有关的影像资料等)

5.各级政府、学术团体对本园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与奖励(荣誉)。

6.本园幼儿获奖作品、师生自制玩教具作品。

7.本园所有获奖论文的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8.体现本园办园特色的过程性影像资料。

9.本园教师、管理人员在省CN报刊号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原件,所出版的著作的原件。

10.本机构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

11.本机构领导面向社会公开讲话的讲话稿。

三、怎样把档案工作纳入到幼儿园工作的过程之中

(一)基本要求

按照工作的层级(园级、中层管理级、各组织、各部门、各班组、教职工个人)做好规划、计划和总结,每项工作责任到人,按时完成;按照工作的范围(游戏计划、家长工作、健康教育、安全工作、教育科研、幼小衔接、某某社会实践活动等)做好计划和总结;按照工作的阶段(三年规划、学期、月、周、逐日)做好计划和总结;召开每一种会议时,都必须做好记录;提前设计好必须用的记录表格,按天、周、月认真填写,不提前、不拖延、不遗漏,每月整理一遍,每学期再整理一遍;认真写教育笔记、教育反思、观察记录;做好各项工作量的统计,体现业绩,积累评价的数据;教职工的单项工作(或技能)的评价、考核;制度化的全面素质的考核评价;按制度完成幼儿发展评价。

(二)格式规范

幼儿园对产生的文字资料要有规范的要求,格式要基本统一。如纸张大小、文档页边距、标题字号、正文字号、行距等,都需要做统一的规定。作者的署名位置应统一,一般留在文章首页右上角。作为档案资料,所有文档都须标示日期,一般留在文章结束最后页右下侧。如果文档需要装订,则装订线的位置也需要规定好。一般来说,所有资料都不需要做封面,但需要交到上级部门的可以做封面。

(三)及时收集分类,集中专人保管

1.收集资料。全园部门产生的文字资料都要及时收集起来,按照部门资料的性质,初步进行分类,集中保管。如园长办、保教办、后勤办、各个班级、保健室、厨房、传达室、保管室等。

2.所有资料按产生的时间进行初步的排序。按照学年、学期、月、周的时间分类排序。

3.全园资料应集中到资料室,由资料员统一负责保管和进一步按要求建档成册。完成资料的归档工作。

(四)幼儿园等级评估申报中的档案工作

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中,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下达的督导评估细则把幼儿园档案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依据。幼儿园应该学习细则中档案建设的具体要求,理解档案建设的A、B、C三级指标的内涵。评估细则中共有7个A级指标、32个B级指标和95个C级指标。A级指标分别是A1办园条件、A2领导与管理、A3师资队伍、A4卫生保健、A5教育教学、A6幼儿发展、A7办园特色。(32个B级指标和95个C级指标略)

在建立评估档案实践工作中,可以由多人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如:

档案册的建立,要遵循以下要求:

1.按照不同等级指标的不同要求,将资料按内容细分成册。(注意按评估细则要求,既有计划总结类的文案,又要有记录、观察、数据、照片类的过程性资料)所有资料都要按细则要求进行分类。

2.每一册资料按产生的时间、班级顺序(大、中、小班)排序。

3.按照本资料隶属于A、B、C三级指标进行初步编号,用小纸条写明并卡好。

4.每一册资料制作目录。

5.为每一册资料做封面。

6.逐册打孔,装订成册。每册包括封面、目录、内容、封底、装订胶片。

7.全部资料装订完毕后,为全宗案卷编顺序号。

8.装档案盒(每盒应显示本盒卷号,如21卷~26卷)。

9.为档案盒编号,逐盒打盒脊和盒面,裁割成小条子,分别贴在盒脊和盒面上。

10.将每盒每卷的题目逐本输入总目录,总目录体现案卷号、盒号、放置位置的柜号。

11.把全年的档案按照盒子的编号顺序,从小到大、从左向右排列起来。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9)

我们相信,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深入,教育自身凭借深度学习的影响力,将会产生某种自我升级,甚至自我颠覆。

作为连接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桥梁,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科书内容的变化,会直接体现课程标准的变化,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因此,对教科书的研究至关重要。上海,作为拥有教材开发自的城市,其在教科书的编写、编排、组织、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与其他版本教科书必然存在共性与差异,所以对教科书的分析比较有利于突出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优势与不足,使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优势互补。本文选择沪教版和苏教版作为比较对象,以“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例,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来探究两版教材的共性和差异。

课程标准比较的结论

在课程理念上,相同点是:都强调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强调认知主义教学观。不同点是:数学学习观有差异,学习方式各有侧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采用的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它侧重于提倡多元、多样、具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多层次的活动过程,而沪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采用的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上海《标准》),它更倾向于基于问题的数学活动学习,像是一个主题活动,对具体的学习方式没有作出明确要求;数学课程观有差异,国家《标准》倾向于进行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的数学学习,而上海《标准》则更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此外,上海《标准》在课程理念上还有其独特性,即“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当安排拓展性的数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课程目标上,两地《标准》的相同点是:课程目标都是基于学生的角度进行表述;总体目标都可以概括为“获得基础,增强能力,培养科学价值观”。不同点是:国家《标准》总体目标概括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上海《标准》总体目标概括为“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数学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的差异,上海《标准》只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应有联系,而国家《标准》不仅强调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强调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其联系范围比上海《标准》更广。

在课程内容上,在“图形的认识”方面,两地《标准》的课程内容相差不大;在“测量”方面,两地《标准》的课程内容也基本相同;而在“图形的运动”方面,两地《标准》的课程内容有明显差异:国家《标准》在这方面突出强调了平移、旋转、轴对称这几个知识点,上海《标准》对这方面显然要求不多,只有一个拓展性内容――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这可以看作是上海《标准》课程内容的某部分缺失;在“图形与位置”方面,两地《标准》都提出了相同的课程内容――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国家《标准》的课程内容知识点比上海《标准》更全面,不仅可以用上下、左右、前后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还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在教材编写建议上,两地《标准》的相同点是:教材编写的具体内容大体类似;教材编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不同点是:从整体设计上看,国家《标准》强调原则性,而上海《标准》更强调操作性;从具体内容看,国家《标准》更注重数学文化,强调“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而上海《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最后一个操作活动是教材配套材料的编制,包括教学参考书、数学化数学活动软件库、教学媒体这三个方面,同时更强调数学习题配置。

横向维度教科书比较的结论

在背景信息方面,两版教材的相同点具体表现为:名称都是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出版年份都是2015年;附带材料都有教参、练习题及部分学具等。

在整体结构方面,沪教版教材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集中于“几何与实践”这一个单元中,不按专题来划分内容,而苏教版是按专题单元来划分内容;苏教版的教材有大量练习题,而沪教版的习题量较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①两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大体上是按照“单元标题―例题―练习题”这样的结构来安排的,但具体结构上有明显差异:沪教版的单元结构是先给出单元标题,其下方会插入一幅与单元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小插图,然后是每一小节的标题,标题下方会先呈现这一节的主要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来安排具体的例题,1~2题不等,例题之后是练一练(或试一试)来巩固所学内容。苏教版是先给出单元标题,然后直接给出例题,每道例题后均有练一练(或试一试)来巩固所学内容。在某几个例题学完后,会有一个大练习来复习,其中包括“动手做”和“你知道吗”这样的特色内容,某些知识点多的单元后会有一个整理与练习来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知识。

②两版教材涵盖的主题的相同点表现在:两版教材都涵盖了四大主题,其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两个主题分布的范围较广,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图形的运动”与“图形与位置”这两个主题分布的范围较小,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年级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两版教材的“图形与认识”主题均有两册书没有涉及,且都没有分布在三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主题均在三年级上册,“图形与位置”主题均在二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的内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点表现在:虽然两版教材都涵盖了四大主题,但其知识点的年级分布及数量有所差异。从知识点的年级分布看,某些知识点的年级分布不同。

③两版教材四大主题的顺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表现在:四大主题的顺序总体上都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图形的认识”主题都是最先开始的,且都是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的,“图形的运动”主题都是最晚开始的,且都是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的;“测量”主题的知识点都是按照“长度―面积―体积”这一顺序编写的,“图形与位置”主题的知识点是按照“认位置(上下左右)―认方向(东南西北)―确定位置(数对)”这一顺序编写的。不同点表现在:两版教材“测量”“图形与位置”这两个主题开始的顺序有差异,对于“测量”这一主题,沪教版开始得比苏教版早,沪教版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的,而苏教版是二年级第一学期才开始;对于“图形与位置”这一主题,苏教版开始得比沪教版早,苏教版是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了,而沪教版是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的。两版教材“测量”“图形与位置”这两个主题中关于同一主题的内容顺序也有差异,如在“测量”主题中,沪教版是先在三年级上册介绍面积,再在三年级下册介绍周长,而苏教版是先在三年级上册介绍周长,再在三年级下册介绍面积,内容的顺序正好颠倒了。

纵向维度教科书比较的结论

在传达给学生的部分方面,两版教材对数学内容和数学练习进行了比较,具体可分为特定主题的结构、表征形态和例题。

①从特定主题的结构来看,两版教材叙述性的知识大致相同,但关于过程与方法类的知识有差异,特别是周长、面积、体积这三大特定主题,如在“周长的定义”中,两版教材都是由不同的情境图引入,然后借虚拟的情境图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并且在具象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求规则图形的周长。不同的是,沪教版教科书将这一认识过程细化了,分为“认识周长并描边线”“求情境图中规则图形的周长”“求常用规则图形(如三角形)的周长”这三步来进行,由具象的不规则图形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常用规则图形,内容跨度较小,使学生易于接受,而苏教版则把这一认识过程更简化了,只有“通过描边线认识周长”“求规则图形的周长”两步,而这两步之间跨度较大,显得突兀。

②从表征形态来看,两版教材例题表征形态的总体分布特点是:从表征形态的组成结构来看,沪教版的例题包含了四种表征形态,结构完整,而苏教版的例题只包含三种表征形态,单一的数学形态的例题有所缺失,结构不完整。从表征形态的百分比来看,首先,两版教材的例题均多以联合形态与视觉形态呈现。其次,沪教版的例题多以联合形态、视觉形态来呈现,而苏教版的例题则更多以联合形态来呈现。最后,苏教版的联合形态多于沪教版的,而沪教版的文字形态则远远多于苏教版的,且百分比相差较大,但两版教材单一的数学形态的例题所占的百分比都最少。

③从例题来看,在例题、习题的数量方面,沪教版的例题数量虽多于习题,但两者数量差别不大,而苏教版的例题数量却远少于习题,习题数量约为例题的6倍多;在例题与习题的比例方面,沪教版的例题与习题比例约为1∶0.88,即1道例题后面平均配有0.88道习题,苏教版的例题与习题比例约为1∶6.6,即1道例题后面平均配有6.6道习题;在例题呈现的完整性方面,两版教材例题呈现的完整性类似,例题均是完整过程多于部分过程,且完整过程与部分过程的比例均接近于3∶2;在例题涉及知识点的数量方面,首先,两版教材例题涉及知识点的数量分布结构类似,均是1个知识点的例题数量最多,2个知识点的例题数量次之,3个及以上知识点的例题数量最少。其次,两版教材例题涉及知识点的数量分布比例有差异;在例题的解题方法方面,首先,两版教材例题解题方法的数量分布结构类似,均是一种方法的例题数量最多,占有绝对优势,两种方法的例题数量次之,三种及以上方法的例题数量最少。其次,两版教材例题解题方法的数量分布比例有差异。

在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两版教材对潜在的认知需求和作答类型进行了比较。

①从潜在的认知需求看,两版教材在总体比较和具体比较、例题和习题上均有差异。例如,两版教材四种认知需求例题分布的特点是:从分布范围来看,沪教版除了只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出现做数学以外,其他认知需求在各个年级均有分布,且分布范围较广,而苏教版除了记忆型认知需求在全年级均有分布外,其他三种认知需求在某个或某几个年级均有缺失,且缺失程度较严重;从例题数量来看,两版教材均是记忆型例题居多,做数学例题最少,无联系程序型和有联系程序型例题的数量居于中间;从波动趋势来看,沪教版无联系程序型和做数学的分布趋势波动较小,记忆型和有联系程序型的分布趋势波动较大;从各个年级的主要认知需求来看,沪教版五个年级的主要认知需求均为记忆型,但同时某些年级也侧重于其他认知需求,而苏教版六个年级的主要认知需求虽也为记忆型,且二年级和四年级尤为突出,但四、五年级同时强调有联系程序型,尤其四年级的有联系程序型超过了记忆型。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0)

一、具有合理的资源管理平台架构

1.按照如下5种分类方法进行管理和查找

(1)按年级浏览:学段―年级―学科―册次―章节

(2)按学科浏览:学科―学段―年级―册次―章节

(3)按资源类别:资源类别(课件、教案、学案、试题试卷、教学论文、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教学素材等)―学段―年级―学科―册次―章节

(4)按资源类型:资源类型(文本,PPT,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学段―年级―学科―册次―章节

(5)按专题浏览: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各种专题

2.对单个资源的说明要全面

资源说明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资源编号(编号唯一,自动生成,每位有一定含义,便于查找、管理、举报错误或重复资源)、资源名称、内容摘要、学科、学段、年级、册次、章节、资源年份、资源类别、资源类型、所属专题、适应对象、作者姓名、文件格式、文件大小等。

资源编号说明:共11位,各位含义如下:

第1位表示学段(0初中、1高中);

第2位表示年级(若第1位是0,则第2位的1~3分别表示初一、初二、初三;若第1位是1,则第2位的1~3分别表示高一、高二、高三);

第3位表示学期(用1和2分别表示上学期和下学期);

第4、5位表示学科(语文01、数学02、英语03、物理04、化学05、生物06、历史07、思品08、综合实践09、音乐10、体育11、美术12、信息技术13、通用技术14、基本能力15等);

第6、7位表示章节;

第8至11位表示序号。

上传资源时需要填写以上内容。

3.浏览每个资源要显示相应说明

如:对于教案和课件等,要显示资源编号、名称、年份、版本、类别、类型、上传用户、适应对象、文件大小、需要点数、下载次数、摘要等。

4.资源管理平台的定位

该资源管理平台本着简单、实用、稳定、优化的原则设计,力求运行速度快,可视效果好,使用方便。

二、具有多级用户管理机制

用户管理要分级进行,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大体可分6个级别:总管理员、总审核站长、学科审核站长、超级用户、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在后台建立一个专门的用户管理栏目,能够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进行管理。

1.总管理员

负责资源平台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备份,所有用户的增加、删除和确认。如果用户很多,可以聘任几个部门管理员,部门管理员除了具有普通用户的权限外,还能够对本部门的用户进行管理,如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用户等操作。部门管理不能拥有资源审核权限。

2.总(审核)站长

对学科站长进行考评,有权聘任或解聘学科站长,有权审核所有内容,对有错误的内容有权删除或修改。

3.学科(审核)站长

负责本学科上传内容的审核,并确认资源的质量等级,但无权删除自己已通过审核的资源。

4.超级用户

负责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的管理。通过注册,可自动成为普通用户,经过超级用户的审核和确认可以成为高级用户。

5.高级用户

高级用户可以浏览资源,下载、播放所有资源,上传资源,对自己上传的资源进行有限管理(比如:可以编辑“待审核”和“退稿”的资源;可以新增或删除待审核的资源等)。

6.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由用户自己注册,注册成功后,可以浏览

资源,下载免费的资源,可以上传资源,审核通过后也可以获得点数,只要拥有足够的点数也可以下载任意的资源。

三、具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1.总体思路

资源建设总的管理思路是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个方面是评比,即学校年级教师,针对课件、教案等评比,分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颁发证书,把优秀的作品上传至教学资源库,全校师生共享,作为免费资源。

另一个方面是通过点数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同样对学科站长也通过点数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学科站长积极参与,把好质量关。

2.具体措施

上传的资源,如果通过审核可以分为5个档,分别是永久免费、0点、1点、3点、5点。如果是0点等级,如果其他用户下载达到10次,自动转为1点的档;如果其他用户下载达到100次,自动转为3点的档;如果其他用户下载达到1000次,自动转为5点的档。如果该资源上传时间已超过2年自动转为免费资源。

使用点数制来管理和评价教师上传和应用资源的情况。设置3个计数器,分别是:上传资源计数器、下载资源计数器和评价资源计数器。

同样使用点数对学科站长进行评价。凡是该管理员审核通过的资源,汇总这些资源的所有上传资源点数、下载资源点数和评价资源点数进行评价。

对上传有严重学术错误并通过审核的资源,总站长要及时删除该资源,并扣掉学科站长因该资源获得的3倍的点数,扣掉原作者因该资源获得的2倍的点数。

评价参数:

贡献量=上传资源点数+评价资源点数-下载资源点数

参与度=上传资源点数+评价资源点数+下载资源点数

用学科内所有教师的参与度的平均值+贡献量的平均值考核学科,学科内用每位教师的贡献量考核个人。学校按学科投入资金,各学科根据每位教师贡献量奖励个人。

另外,要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和显示功能。

(1)用户登录后,能显示用户的相关信息:用户身份、用户的各种点数,用户上传下载资源数量等。

(2)能够显示注册用户数、在线人数、总容量、资源总数、本日上传数、昨日上传数、本日下载数、昨日下载数等信息。

上一篇: 保险成功心得体会 下一篇: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